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专题练习
一、单选题
1、“一五”期间,我国交通事业迅速发展,其中哪三条公路的修建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西藏的
联系( )。
①青藏公路 ②滇藏公路 ③康藏公路 ④新藏公路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西藏自和平解放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在2008年3月14日,达赖集团在
西藏策划了分裂祖国的打砸抢烧事件,这( )
A.对居民财产没有造成损害 B.危害了祖国统一与安定
C.行使了公民的自由权利 D.体现了西藏人民的意愿
3、新华网香港2008年9月17日电 美国副国务卿约翰·内格罗蓬特访问香港期间发表演
讲,称“一国两制”的贯彻给香港带来好处。谈到台湾问题,内格罗蓬特重申美方关于“一
个中国”立场的承诺,并促进两岸增加对话。对此分析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
A. “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只适用于香港和澳门
B. “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方针,保持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繁荣、稳定和发展
C.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D. “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4、2008年10月3日,美国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通知国会决定向台湾出售“爱国
者-3”反导系统、“E-2T ”预警机升级系统、“阿帕奇”直升机等武器装备,总价值达64.63
亿美元。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决反对和谴责美方这一严重损害中国利益和中美关系的行径。
这说明( )
①在解决台湾问题上还存在台独势力;②在解决台湾问题上还存在外国反华势力;③美国
正在违背一个中国的原则;④美国正在奉行霸权主义政策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5.2007年是香港回归10周年。有人说:“收回香港,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天才
创造”是指( )
A. 市场经济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经济特区 D.“一国两制”方针
6.在中国历史上最早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是( )
A .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元世祖
7、2007年初, 陈水扁公然提出“入联公投”,这遭到海内外同胞和国际社会的 强烈谴责。陈水扁的这一做法之所以受到强烈谴责主要是因为他 ( )
A .向一个中国原则挑衅 B.继续推行金钱外交
C.违背了平等互利原则 D.放弃了实现“三通”的承诺
8.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之际,中央代表团向自治区赠送了“民族团结宝鼎”。这
是因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 )
①提高我国国际地位的关键 ②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前提
③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④当前民族地区的中心工作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0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据此回答9—10题。
9、我国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事务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一国两制 D.社会主义制度
10、内蒙古自治区有我国面积最大的草原, 诞生了蒙牛、伊犁著名奶制品企业,从发展区域
经济角度看,这体现了( )
A .发展是硬道理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 D.是政府宏观调控的结果
11.2007年8月7日,莫拉克登陆台湾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大陆社会团体和各界人士纷纷慷慨解囊,无私援助台湾灾民。这一行动表明( )
①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骨肉亲情 ②中华民族有“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 ③海峡两岸已经实现了统一 ④ 实现祖国统一是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2.右图漫画《螳臂挡车》说明了( )
①阻碍祖国统一是违背历史潮流的倒行逆施
②影响祖国统一的分裂势力和反华势力依然存在
③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基本方针
④一个中国原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3.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市的“三股势力”即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发动了骇人听闻的“7·5暴力事件”,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影响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这表明( )
A .改革是动力 B .发展是硬道理 C .稳定是改革的前提和基础 D .经济建设是中心
14. “驱散乌云见太阳„„叫我怎能不歌唱„„”藏族歌手才旦卓玛演唱的这首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
A .抗日战争胜利 B.解放战争胜利
C .新中国的成立 D.西藏和平解放
15、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大典上, 天安门广场上的56根“民族团结柱”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民族团结柱”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 )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C 、汉族支持少数民族发展 D、少数民族相互支持
16、2008 年12月15日,两岸空运、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启动.标志着两岸全面“三通”基本实现.这表明( )
A 中国的统一是世界各国的根本利益 B.两岸的敌对状态从此一去不复返
C. 两岸同胞交往和交流更加便捷 D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全面实现
17.2009年7月5日20时左右,乌鲁木齐市发生了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巨大。这是一起由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三股势力”在境外指挥、境内行动,有预谋、有组织的打砸抢烧事件。这一事件的发生( )
①严重危害我国民族团结和新疆地区的社会稳定 ②严重损害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 ③最终目的是分裂中国 ④是单纯的民族和宗教问题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马英九在2010年1月1日以“改革、奋斗、台湾再起”为题,发表的元旦祝辞中表示期盼“营造和平环境,深化两岸交往”。对于两岸交往,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B 、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C 、只能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不能通过台湾人民
D 、积极反对“台独”活动,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19.2009年8月31
日,东航的一架飞机从栎社国际机场起飞,直达台北桃园机场,意味
着甬台两地之间直航式正式开通。这说明( )
A .“一国两制”第一次被成功运用
B.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又有了新的进展
C .甬台两地之间的交流已经不存在任何障碍
D .这对实现两岸和平统一没有根本性的帮助
20.(3分)回民李某到某饭店就餐,点了一碗牛肉面。几分钟后,服务员端上一碗猪肉面。
李某说自己是回民,不吃猪肉,要求更换。服务员回答说牛肉已经没有了,还说:“你们回族就是怪,猪肉没有什么吃不得的。”李某听了很生气。该饭店服务员侵犯了李某的( )
A. 财产所有权 B.荣誉权C .生命权 D.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
21、近年来随着国共两党互信的加深,随着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随着两岸同胞交往的增多,可以乐观地预见两党再次合作的希望。历史上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有( )
①黄埔军校的创建 ②北伐战争 ③南昌起义 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A .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22、、李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某专题复习时,得出一个结论∶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历史学习注重论从史出,下列史实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有( )
①1924年—1927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②1928年,“东北易帜”后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南北统一
③1937年—1945年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赢得了近代以来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
④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战败后逃往台湾,致使大陆和台湾骨肉分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3、“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爱我中华》唱出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 ( ) ( )
A 、各民族的饮食习惯要相同 B 、各族人民和睦团结
C 、各民族的发展起点要相同 D 、各民族要共同富裕
24.蒙古族人民爱拉的马头琴,东北人喜爱的“二人转”,北方人民热衷的“秧歌”,傣族人民特有的“泼水节”,这些都是( )
A .我国古代的文化 B .全世界流行的文化
C .民族的大众的文化 D .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
25. 台湾任何政党,只要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流对话、协商谈判。谈判的地位是平等的,议题是开放的,什么问题都可以谈。”我们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
A.为两岸同胞谋福祉 B .为了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C .为了深化互利双赢的交流合作 D .为了推动两岸直接“三通”进程
26. 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设立,依据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 一国两制 B.社会主义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非选择题
27、2008年11月3日-7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率七十四人的代表团访问了台湾,广受世界瞩目的历史性会晤----“陈江会”于11月4日胜利举行。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4日下午在台北签署四项协议,内容涉及两岸空运、海运、邮件与两岸食品安全,这意味着两岸“通邮、通商、通航”的“三通”将正式实现,使两岸同胞渴望了30年之久
的两岸直接通邮、通商、通航变为现实,为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合作开辟便捷的路径,从而增进两岸人民福祉,带动两岸关系发展进入新的里程。陈云林与海基会会长江丙坤共同出席了两岸互赠珍稀动植物记者会,大陆赠送的是除了大熊猫“团团”、“圆圆”外,还有珙桐树,而台湾方面赠送的是长鬃山羊和梅花鹿。不断通过协商解决问题,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内容,这次两会在台北举行会谈,成为了两岸关系继续改善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协商进程的持续、成果的累积,将扩大两岸交往,增进双方互信,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迈入新的境界。
联系材料,结合课文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材料说明了什么?(2分)
(2)说一说台湾问题是怎样形成的?(2分)
(3)为了海峡两岸的美好未来,你对我国政府有哪些好的建议?(2分)
(4)祖国统一的问题上,青少年学生应该如何做?(2分)
28.读图回答问题:
宁波某中学篮球队准备赴台湾进行比赛交流,为了了解台湾的地理和历史状况,他们收集了地理资料和历史资料。(见图A 、B )
图A 图B 【地理篇】
(1)台湾位于我省的哪一方位?可以根据哪一幅图来确定?(2分)
【历史篇】
(2)队员们了解了台湾的历史:清政府在哪一次战争后把台湾割让给日本?哪次战争后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2分)
【现实篇】
(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我们坚持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进程的各项政策。我们坚信,在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
儿女的共同努力下,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随便谁也抵挡不了的。加点部分所说的各项政策中最主要的政策是什么?这项政策的伟大实践表现在哪些事件上?(2分)
(4)“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谁也抵挡不了的。”请你说说理由。(2分)
29. 材料一:2008年11月,海协会会长陈云林访问台湾,访台期间,陈云林和江丙坤分别代表两岸签署了空运、海运、邮政和食品安全四项协议,并就改善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措施,及加强两岸工商、航运和金融合作达成了许多共识。两岸同胞渴望三十年的通航、通邮正变为现实,“大三通”时代的到来将把人们带入“一日生活圈”,两岸真正实现“千里一日还”。
材料二:当前台湾的政治氛围给两岸处理陈云林访台带来了不小压力,但也有“化危机为契机”的机会——对大陆而言,陈云林此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既证明北京方面有能力驾驭当前两岸关系,更显示出大陆对台工作的主动务实。
(1)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1分)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目前解决台湾问题还有很多阻力,你认为目前解决台湾问题的障碍有哪些?(2分)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而,你认为台湾问题会以和平方式解决还是以战争方式解决,并
说明理由。(3分)
30 .台湾是我国神圣领土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年来,台湾与大陆之间的经
贸交流和人员往来越来越频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共8 分)
材料一:台湾岛等高线和主要城市分布示意图.
( l )从台湾东部海域开始,按逆时针方向.台湾岛濒临的海域分别是太平洋、 、台湾海峡、 。(2 分)
(2 )报据材料一说明台湾岛城市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2 分)
材料二:„„不久爆发了朝鲜战争,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空军第十三航空队进驻台湾.致使台湾问题没能及时解决。
„„ 后来发生了“文化大革命”.使对台工作受到严重干扰。
2005 年3 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实现了历史性第一次‘汪辜会谈”。因李登辉和陈水扁“台独”立场干扰破坏,“海协会”和”海基会”中断联系多年。„„ 两岸政党高层领导的频繁接触,充分证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良好势头.― 《 纪念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烤同施书》 发表30 周立》
( 3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障碍台湾问题解决的因素。(2 分)
( 4 )三十年来为解决台湾问题,海峡两岸作了哪些努力?( 2 分)
31、材料一:胡锦涛强调: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应该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
存异、共创双赢。首先要建立互信,这种对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特别重要。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是双方建立互信的根本基础。„其次要搁置争议,必须看到,两岸关系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我们应该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务实面对,妥善处理,有了互信,再加上搁置争议,双方就能够求同存异,也就能够通过交流和协商不断累积共识、共创双赢。
材料二:2008年12月15日,空运、海运直航与直接通邮仪式在海峡两岸正式启动,
标志着海峡两岸直接“三通”的基本实现,标志着两岸经贸往来正常化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根据材料一,国共两党求同异存、共创双赢的前提条件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三通”涉及哪些方面内容?(2分)
(3) 两岸直接双向“三通”的实现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4)运用所学知识,请你分析国共两党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意义。(2分)
32. 【关注两岸三通】(本题8分)
材料一:【2009年网络流行语】台湾,咱妈60岁生日,叫你回家吃饭!
材料二:2008年12月15日,一个历史性的日子———台湾海峡上空出现“一条新的航线”,两岸空运直航由此启动;两岸间的海上直接运输投入营运,大陆63个港口与台湾11个港口间将构建起一条繁忙的“黄金海路”;还有一条联结两岸的“心路”将如虹般跨越海峡,两岸全面直接通邮将成为现实。2008年,两岸关系走过了“乌云飞渡”的风雨历程后,迎来“雨过天晴”的“陈江会谈”,而后“三通”梦想成真。
(1)材料一蕴含着海峡两岸同胞怎样的共同心愿?(1分)
(2)材料二中的“乌云飞渡”指什么?(2分)
(3)材料二中“雨过天晴”的原因有哪些?(3分)
(4)为了海峡两岸美好的未来,我们青少年应该做些什么?(2分)
33、探究题:(8分)
掀开2011年的日历,我们将迎来两个不寻常的纪念日:一是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100周年,一是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透过武昌城头飘过的历史烟云,回首南湖红船起航90年来的时代变迁,将这两大历史事件联系起来思考,我们将从中获得多少感悟、多少启迪!
⑴南湖位于 (城市名),在武昌的___方向,当地发展经济具有的自然条件是 。(3分)
⑵有人说:辛亥革命是一朵未结果的花,根据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3分) ⑶2011年辛亥革命迎来100周年,再过10年,当中国共产党迎来100周年的时候,我国将会呈现一派怎样的景象?(2分)
34. (8分)材料一:1950年9月30日,周恩来代表我国政府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为了保卫和平,从来不,也永远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材料二: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在病故前写了一首诗《望大陆》: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的“邻人”指谁?当时中国进行了一场什么战争?(2分)
(2)在台湾问题上, 中国政府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1分)这一方针先后在哪些地区成功实践?(1分)
(3)材料三中的这首诗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的什么共同心愿?(2分)
(4)作为我们青少年,在祖国统一问题上应该怎样做?(2分)
35. (12分)为了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兴旺发达、人民幸福安康,某校九年级一班召开了以“家和、国和、天下和”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活动一:【家和】——精彩“握手”
★2010年春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迎来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东西部“握手”。 19个省市的党政要员带队西行,考察对口援疆地区的综合情况,高歌新时代的“边塞曲”。
(1)材料反映了我国怎样的民族关系?(2分)
(2)为谱写 “边塞曲” 的新篇章,作为当代的青少年应做些什么?(4分)
活动二:【国和】——共同期盼
★ 2010年10月15日,全球华人政治学家论坛第五届台湾问题研讨会在华盛顿美利 坚大学召开,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两岸关系已从过去的“零和游戏,你死我活”发展到“融冰解冻、经济融合”的新阶段,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较为乐观。
(3)为解决台湾问题,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哪一基本方针?(2分)
(4)“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较为乐观”,请你谈谈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2分)
参考答案
27、(1)实现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2)大陆解放前夕,国民党当局率其残余逃离大陆,盘踞台湾,在美国支持下与大陆对峙,造成了大陆与台湾的隔绝状态。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 总方针、总政策;解决台湾问题 、实现祖国统一,我们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大力发展以“三通”为中心内容的两岸交往;反对任何形式的“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湾独立”,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4)大力宣传“一国两制”的政策;不做有损国格、不利于祖国统一的事;敢于同不利于祖国统一的行为作斗争。
28. (1)东南部(1分)A 图(1分)(2)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胜利后。(2分)
(3)一国两制(1分)香港、澳门回归后的繁荣和发展。(1分)
(4)祖国的强大是统一的基础;两岸人们的努力是祖国统一的力量之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是统一的根本保证;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历史的必然。(2分)
29.(1)一国两制,和平统一(1分)
(2)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和外国反华势力(2分)
(3)选择和平方式和战争方式都可以,但阐述的理由必须与所持观点相一致,能做到自证其说。
30 . ( 8 分)
(1)东海、南海,
(2)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 3 )阻碍因素:美国的介入(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进人台湾海峡〕、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台独势力。
作出的努力:《告台沛同鲍书》; “一国两制”的提出.“汪辜会谈”;《反分裂国家法》;两岸政党高层领导的烦繁接触;两岸三通。
31、 (1) 建立互信;搁置争议;(2分)
(2)“三通”是海峡两岸间通邮、通航、通商的简称。(2分)
(3) 凡是符合两岸同胞共同利益,凡是有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凡是符合历史前进潮流的
事情,不管面临多少困难,遇到多少阻力,花费多少时间,终究都会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得到实现。(2分)
(4)有利于维护海峡两岸的和平局势;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有利于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有利于祖国的统一大业。(2分)
32、(1)希望祖国早日实现统一。(希望两岸早日实现统一。)(1分)
(2)“乌云飞渡”指岛内的台独势力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阻碍两岸统一。 (2分)
(3)“雨过天晴”的原因:我国政府对台的正确方针,如:“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我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国际社会的支持等。(能从三个不同角度分析即可。3分)
(4)(2分)学习并宣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以各种形式与分裂活动作斗争;学习本领,报效祖国等。
33、⑴嘉兴、 东方 、太湖流域平原地区水网密布,土地肥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等等。(3分)
⑵这种说法合理。“未结果”指的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未改变,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没有根本改变。“花”指的是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社会生活发生了变化。(3分) ⑶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2分)
34、(1)朝鲜;抗美援朝战争。2分。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港澳。2分。
(3)祖国统一。2分。
(4)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宣传一国两制方针;积极同破坏国家统一的言行作斗争;认真学习,立志成才----。2分。
35. (1)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2分)
(2)青少年应学习、宣传国家的民族政策,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和责任;应
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并与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坚决斗争。(4分)
(3)一国两制(2分)
(4)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或: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实
现两岸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2分)
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专题练习
一、单选题
1、“一五”期间,我国交通事业迅速发展,其中哪三条公路的修建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西藏的
联系( )。
①青藏公路 ②滇藏公路 ③康藏公路 ④新藏公路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西藏自和平解放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在2008年3月14日,达赖集团在
西藏策划了分裂祖国的打砸抢烧事件,这( )
A.对居民财产没有造成损害 B.危害了祖国统一与安定
C.行使了公民的自由权利 D.体现了西藏人民的意愿
3、新华网香港2008年9月17日电 美国副国务卿约翰·内格罗蓬特访问香港期间发表演
讲,称“一国两制”的贯彻给香港带来好处。谈到台湾问题,内格罗蓬特重申美方关于“一
个中国”立场的承诺,并促进两岸增加对话。对此分析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
A. “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只适用于香港和澳门
B. “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方针,保持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繁荣、稳定和发展
C.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D. “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4、2008年10月3日,美国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通知国会决定向台湾出售“爱国
者-3”反导系统、“E-2T ”预警机升级系统、“阿帕奇”直升机等武器装备,总价值达64.63
亿美元。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决反对和谴责美方这一严重损害中国利益和中美关系的行径。
这说明( )
①在解决台湾问题上还存在台独势力;②在解决台湾问题上还存在外国反华势力;③美国
正在违背一个中国的原则;④美国正在奉行霸权主义政策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5.2007年是香港回归10周年。有人说:“收回香港,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天才
创造”是指( )
A. 市场经济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经济特区 D.“一国两制”方针
6.在中国历史上最早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是( )
A .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元世祖
7、2007年初, 陈水扁公然提出“入联公投”,这遭到海内外同胞和国际社会的 强烈谴责。陈水扁的这一做法之所以受到强烈谴责主要是因为他 ( )
A .向一个中国原则挑衅 B.继续推行金钱外交
C.违背了平等互利原则 D.放弃了实现“三通”的承诺
8.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之际,中央代表团向自治区赠送了“民族团结宝鼎”。这
是因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 )
①提高我国国际地位的关键 ②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前提
③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④当前民族地区的中心工作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0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据此回答9—10题。
9、我国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事务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一国两制 D.社会主义制度
10、内蒙古自治区有我国面积最大的草原, 诞生了蒙牛、伊犁著名奶制品企业,从发展区域
经济角度看,这体现了( )
A .发展是硬道理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 D.是政府宏观调控的结果
11.2007年8月7日,莫拉克登陆台湾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大陆社会团体和各界人士纷纷慷慨解囊,无私援助台湾灾民。这一行动表明( )
①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骨肉亲情 ②中华民族有“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 ③海峡两岸已经实现了统一 ④ 实现祖国统一是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2.右图漫画《螳臂挡车》说明了( )
①阻碍祖国统一是违背历史潮流的倒行逆施
②影响祖国统一的分裂势力和反华势力依然存在
③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基本方针
④一个中国原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3.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市的“三股势力”即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发动了骇人听闻的“7·5暴力事件”,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影响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这表明( )
A .改革是动力 B .发展是硬道理 C .稳定是改革的前提和基础 D .经济建设是中心
14. “驱散乌云见太阳„„叫我怎能不歌唱„„”藏族歌手才旦卓玛演唱的这首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
A .抗日战争胜利 B.解放战争胜利
C .新中国的成立 D.西藏和平解放
15、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大典上, 天安门广场上的56根“民族团结柱”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民族团结柱”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 )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C 、汉族支持少数民族发展 D、少数民族相互支持
16、2008 年12月15日,两岸空运、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启动.标志着两岸全面“三通”基本实现.这表明( )
A 中国的统一是世界各国的根本利益 B.两岸的敌对状态从此一去不复返
C. 两岸同胞交往和交流更加便捷 D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全面实现
17.2009年7月5日20时左右,乌鲁木齐市发生了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巨大。这是一起由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三股势力”在境外指挥、境内行动,有预谋、有组织的打砸抢烧事件。这一事件的发生( )
①严重危害我国民族团结和新疆地区的社会稳定 ②严重损害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 ③最终目的是分裂中国 ④是单纯的民族和宗教问题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马英九在2010年1月1日以“改革、奋斗、台湾再起”为题,发表的元旦祝辞中表示期盼“营造和平环境,深化两岸交往”。对于两岸交往,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B 、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C 、只能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不能通过台湾人民
D 、积极反对“台独”活动,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19.2009年8月31
日,东航的一架飞机从栎社国际机场起飞,直达台北桃园机场,意味
着甬台两地之间直航式正式开通。这说明( )
A .“一国两制”第一次被成功运用
B.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又有了新的进展
C .甬台两地之间的交流已经不存在任何障碍
D .这对实现两岸和平统一没有根本性的帮助
20.(3分)回民李某到某饭店就餐,点了一碗牛肉面。几分钟后,服务员端上一碗猪肉面。
李某说自己是回民,不吃猪肉,要求更换。服务员回答说牛肉已经没有了,还说:“你们回族就是怪,猪肉没有什么吃不得的。”李某听了很生气。该饭店服务员侵犯了李某的( )
A. 财产所有权 B.荣誉权C .生命权 D.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
21、近年来随着国共两党互信的加深,随着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随着两岸同胞交往的增多,可以乐观地预见两党再次合作的希望。历史上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有( )
①黄埔军校的创建 ②北伐战争 ③南昌起义 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A .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22、、李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某专题复习时,得出一个结论∶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历史学习注重论从史出,下列史实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有( )
①1924年—1927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②1928年,“东北易帜”后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南北统一
③1937年—1945年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赢得了近代以来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
④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战败后逃往台湾,致使大陆和台湾骨肉分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3、“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爱我中华》唱出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 ( ) ( )
A 、各民族的饮食习惯要相同 B 、各族人民和睦团结
C 、各民族的发展起点要相同 D 、各民族要共同富裕
24.蒙古族人民爱拉的马头琴,东北人喜爱的“二人转”,北方人民热衷的“秧歌”,傣族人民特有的“泼水节”,这些都是( )
A .我国古代的文化 B .全世界流行的文化
C .民族的大众的文化 D .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
25. 台湾任何政党,只要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流对话、协商谈判。谈判的地位是平等的,议题是开放的,什么问题都可以谈。”我们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
A.为两岸同胞谋福祉 B .为了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C .为了深化互利双赢的交流合作 D .为了推动两岸直接“三通”进程
26. 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设立,依据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 一国两制 B.社会主义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非选择题
27、2008年11月3日-7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率七十四人的代表团访问了台湾,广受世界瞩目的历史性会晤----“陈江会”于11月4日胜利举行。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4日下午在台北签署四项协议,内容涉及两岸空运、海运、邮件与两岸食品安全,这意味着两岸“通邮、通商、通航”的“三通”将正式实现,使两岸同胞渴望了30年之久
的两岸直接通邮、通商、通航变为现实,为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合作开辟便捷的路径,从而增进两岸人民福祉,带动两岸关系发展进入新的里程。陈云林与海基会会长江丙坤共同出席了两岸互赠珍稀动植物记者会,大陆赠送的是除了大熊猫“团团”、“圆圆”外,还有珙桐树,而台湾方面赠送的是长鬃山羊和梅花鹿。不断通过协商解决问题,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内容,这次两会在台北举行会谈,成为了两岸关系继续改善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协商进程的持续、成果的累积,将扩大两岸交往,增进双方互信,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迈入新的境界。
联系材料,结合课文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材料说明了什么?(2分)
(2)说一说台湾问题是怎样形成的?(2分)
(3)为了海峡两岸的美好未来,你对我国政府有哪些好的建议?(2分)
(4)祖国统一的问题上,青少年学生应该如何做?(2分)
28.读图回答问题:
宁波某中学篮球队准备赴台湾进行比赛交流,为了了解台湾的地理和历史状况,他们收集了地理资料和历史资料。(见图A 、B )
图A 图B 【地理篇】
(1)台湾位于我省的哪一方位?可以根据哪一幅图来确定?(2分)
【历史篇】
(2)队员们了解了台湾的历史:清政府在哪一次战争后把台湾割让给日本?哪次战争后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2分)
【现实篇】
(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我们坚持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进程的各项政策。我们坚信,在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
儿女的共同努力下,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随便谁也抵挡不了的。加点部分所说的各项政策中最主要的政策是什么?这项政策的伟大实践表现在哪些事件上?(2分)
(4)“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谁也抵挡不了的。”请你说说理由。(2分)
29. 材料一:2008年11月,海协会会长陈云林访问台湾,访台期间,陈云林和江丙坤分别代表两岸签署了空运、海运、邮政和食品安全四项协议,并就改善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措施,及加强两岸工商、航运和金融合作达成了许多共识。两岸同胞渴望三十年的通航、通邮正变为现实,“大三通”时代的到来将把人们带入“一日生活圈”,两岸真正实现“千里一日还”。
材料二:当前台湾的政治氛围给两岸处理陈云林访台带来了不小压力,但也有“化危机为契机”的机会——对大陆而言,陈云林此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既证明北京方面有能力驾驭当前两岸关系,更显示出大陆对台工作的主动务实。
(1)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1分)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目前解决台湾问题还有很多阻力,你认为目前解决台湾问题的障碍有哪些?(2分)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而,你认为台湾问题会以和平方式解决还是以战争方式解决,并
说明理由。(3分)
30 .台湾是我国神圣领土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年来,台湾与大陆之间的经
贸交流和人员往来越来越频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共8 分)
材料一:台湾岛等高线和主要城市分布示意图.
( l )从台湾东部海域开始,按逆时针方向.台湾岛濒临的海域分别是太平洋、 、台湾海峡、 。(2 分)
(2 )报据材料一说明台湾岛城市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2 分)
材料二:„„不久爆发了朝鲜战争,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空军第十三航空队进驻台湾.致使台湾问题没能及时解决。
„„ 后来发生了“文化大革命”.使对台工作受到严重干扰。
2005 年3 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实现了历史性第一次‘汪辜会谈”。因李登辉和陈水扁“台独”立场干扰破坏,“海协会”和”海基会”中断联系多年。„„ 两岸政党高层领导的频繁接触,充分证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良好势头.― 《 纪念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烤同施书》 发表30 周立》
( 3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障碍台湾问题解决的因素。(2 分)
( 4 )三十年来为解决台湾问题,海峡两岸作了哪些努力?( 2 分)
31、材料一:胡锦涛强调: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应该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
存异、共创双赢。首先要建立互信,这种对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特别重要。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是双方建立互信的根本基础。„其次要搁置争议,必须看到,两岸关系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我们应该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务实面对,妥善处理,有了互信,再加上搁置争议,双方就能够求同存异,也就能够通过交流和协商不断累积共识、共创双赢。
材料二:2008年12月15日,空运、海运直航与直接通邮仪式在海峡两岸正式启动,
标志着海峡两岸直接“三通”的基本实现,标志着两岸经贸往来正常化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根据材料一,国共两党求同异存、共创双赢的前提条件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三通”涉及哪些方面内容?(2分)
(3) 两岸直接双向“三通”的实现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4)运用所学知识,请你分析国共两党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意义。(2分)
32. 【关注两岸三通】(本题8分)
材料一:【2009年网络流行语】台湾,咱妈60岁生日,叫你回家吃饭!
材料二:2008年12月15日,一个历史性的日子———台湾海峡上空出现“一条新的航线”,两岸空运直航由此启动;两岸间的海上直接运输投入营运,大陆63个港口与台湾11个港口间将构建起一条繁忙的“黄金海路”;还有一条联结两岸的“心路”将如虹般跨越海峡,两岸全面直接通邮将成为现实。2008年,两岸关系走过了“乌云飞渡”的风雨历程后,迎来“雨过天晴”的“陈江会谈”,而后“三通”梦想成真。
(1)材料一蕴含着海峡两岸同胞怎样的共同心愿?(1分)
(2)材料二中的“乌云飞渡”指什么?(2分)
(3)材料二中“雨过天晴”的原因有哪些?(3分)
(4)为了海峡两岸美好的未来,我们青少年应该做些什么?(2分)
33、探究题:(8分)
掀开2011年的日历,我们将迎来两个不寻常的纪念日:一是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100周年,一是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透过武昌城头飘过的历史烟云,回首南湖红船起航90年来的时代变迁,将这两大历史事件联系起来思考,我们将从中获得多少感悟、多少启迪!
⑴南湖位于 (城市名),在武昌的___方向,当地发展经济具有的自然条件是 。(3分)
⑵有人说:辛亥革命是一朵未结果的花,根据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3分) ⑶2011年辛亥革命迎来100周年,再过10年,当中国共产党迎来100周年的时候,我国将会呈现一派怎样的景象?(2分)
34. (8分)材料一:1950年9月30日,周恩来代表我国政府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为了保卫和平,从来不,也永远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材料二: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在病故前写了一首诗《望大陆》: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的“邻人”指谁?当时中国进行了一场什么战争?(2分)
(2)在台湾问题上, 中国政府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1分)这一方针先后在哪些地区成功实践?(1分)
(3)材料三中的这首诗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的什么共同心愿?(2分)
(4)作为我们青少年,在祖国统一问题上应该怎样做?(2分)
35. (12分)为了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兴旺发达、人民幸福安康,某校九年级一班召开了以“家和、国和、天下和”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活动一:【家和】——精彩“握手”
★2010年春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迎来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东西部“握手”。 19个省市的党政要员带队西行,考察对口援疆地区的综合情况,高歌新时代的“边塞曲”。
(1)材料反映了我国怎样的民族关系?(2分)
(2)为谱写 “边塞曲” 的新篇章,作为当代的青少年应做些什么?(4分)
活动二:【国和】——共同期盼
★ 2010年10月15日,全球华人政治学家论坛第五届台湾问题研讨会在华盛顿美利 坚大学召开,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两岸关系已从过去的“零和游戏,你死我活”发展到“融冰解冻、经济融合”的新阶段,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较为乐观。
(3)为解决台湾问题,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哪一基本方针?(2分)
(4)“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较为乐观”,请你谈谈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2分)
参考答案
27、(1)实现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2)大陆解放前夕,国民党当局率其残余逃离大陆,盘踞台湾,在美国支持下与大陆对峙,造成了大陆与台湾的隔绝状态。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 总方针、总政策;解决台湾问题 、实现祖国统一,我们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大力发展以“三通”为中心内容的两岸交往;反对任何形式的“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湾独立”,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4)大力宣传“一国两制”的政策;不做有损国格、不利于祖国统一的事;敢于同不利于祖国统一的行为作斗争。
28. (1)东南部(1分)A 图(1分)(2)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胜利后。(2分)
(3)一国两制(1分)香港、澳门回归后的繁荣和发展。(1分)
(4)祖国的强大是统一的基础;两岸人们的努力是祖国统一的力量之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是统一的根本保证;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历史的必然。(2分)
29.(1)一国两制,和平统一(1分)
(2)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和外国反华势力(2分)
(3)选择和平方式和战争方式都可以,但阐述的理由必须与所持观点相一致,能做到自证其说。
30 . ( 8 分)
(1)东海、南海,
(2)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 3 )阻碍因素:美国的介入(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进人台湾海峡〕、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台独势力。
作出的努力:《告台沛同鲍书》; “一国两制”的提出.“汪辜会谈”;《反分裂国家法》;两岸政党高层领导的烦繁接触;两岸三通。
31、 (1) 建立互信;搁置争议;(2分)
(2)“三通”是海峡两岸间通邮、通航、通商的简称。(2分)
(3) 凡是符合两岸同胞共同利益,凡是有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凡是符合历史前进潮流的
事情,不管面临多少困难,遇到多少阻力,花费多少时间,终究都会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得到实现。(2分)
(4)有利于维护海峡两岸的和平局势;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有利于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有利于祖国的统一大业。(2分)
32、(1)希望祖国早日实现统一。(希望两岸早日实现统一。)(1分)
(2)“乌云飞渡”指岛内的台独势力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阻碍两岸统一。 (2分)
(3)“雨过天晴”的原因:我国政府对台的正确方针,如:“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我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国际社会的支持等。(能从三个不同角度分析即可。3分)
(4)(2分)学习并宣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以各种形式与分裂活动作斗争;学习本领,报效祖国等。
33、⑴嘉兴、 东方 、太湖流域平原地区水网密布,土地肥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等等。(3分)
⑵这种说法合理。“未结果”指的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未改变,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没有根本改变。“花”指的是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社会生活发生了变化。(3分) ⑶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2分)
34、(1)朝鲜;抗美援朝战争。2分。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港澳。2分。
(3)祖国统一。2分。
(4)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宣传一国两制方针;积极同破坏国家统一的言行作斗争;认真学习,立志成才----。2分。
35. (1)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2分)
(2)青少年应学习、宣传国家的民族政策,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和责任;应
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并与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坚决斗争。(4分)
(3)一国两制(2分)
(4)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或: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实
现两岸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