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十五讲-第十五讲黑格尔

第十五讲

精神的探险旅行实体即主体

世界的逻辑结构哲学全书

辩证法

1806年10月,正值德法耶拿大战,黑格尔携带着《精神现象学》手稿离开了耶拿。后来在给友人的信中,黑格尔写道:我见到了拿破仑这位"马背上的世界精神"。而此时此刻,黑格尔心中怀抱的远大理想则是成为哲学中的"绝对精神"。

黑格尔(GergWilhelmFriedrichHegel)1770年生于斯图加特。上中学

时,他爱不释手的是一本叫做《索菲游记》的市民小说,后来叔本华不无恶意

地说,少年时我醉心的是古希腊的悲剧,而黑格尔却在读这样的书。确实,

从黑格尔少年时代的情况看,谁也不会预料到这个陶醉于如此乏味小说的

平庸少年后来竟然脱胎换骨,成了一位思想深刻的大哲学家。不过黑格尔的学习成绩的确很好,在中学里名列第一。1788年毕业时,这届学生中有4

个人被送入图宾根神学院,黑格尔就是其中之一。在神学院中黑格尔与两个同学结下了诚挚的友谊,一个是与他同时进人神学院的荷尔德林,今天被

人们看做是与席勒和歌德比肩的伟大诗人,一个是1790年入学的谢林,曾经在黑格尔还默默无闻之时就已经名扬天下,这两个人后来都对德国文化

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受到了德国进步势力的热烈欢呼,据说黑格尔曾经与朋友们一起模仿法国人种了一棵自由树。当然,后来他与大多数同情革命的德国人一样,并不赞成雅各宾派所实行的恐怖行动,

但是他终身都没有改变对法国革命的肯定态度。

1793年,黑格尔以优异成绩从神学院毕业,巳经具备了相当的哲学素

养。后来人们根据他的毕业文凭认为黑格尔当时在哲学上"毫无成效",其实是一种误解。原来他的毕业文凭上写的是"在哲学上十分努力",由于字

迹不清,拉丁语的"十分(multam)"被看成了"毫无(nullam)"。毕业后黑格尔没有成为神职人员,而是像他的前辈康德和费希特一样,做了家庭教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徘徊与迷茫,黑格尔终于超越了启蒙主义彻底否定现实的片面性,以辩证法的思想使理想与现实达成了"和解"。1801年黑,格尔通过论文答辩,成为耶拿大学哲学系的编外讲师。此后不久,黑格尔与著名诗人歌德建立了通信联系,从此两人的友谊一直保持到终身。歌德对黑格尔厚 爱有加,热情关怀着他的成长,黑格尔则始终对歉德恭敬备至,甚至在他功

成名就之时仍然称自己是歌德精神的儿子。〔1〕

黑格尔从1805年着手写作《精神现象学》,发誓要"让哲学说德语"〔2〕。在哲学家中,他的经历算是比较复杂的:办过报纸,当过中学校长。1807

年,黑格尔迁居班贝格,任日报编辑,同年他的第一部成熟的哲学著作《精神现象学》出版,1808年11月成为纽伦堡文科中学校长。1816年黑格尔迁居海德尔贝格,任海德尔贝格大学哲学系教授,此后从1818年开始任柏林大学哲学系教授,1827年主编《科学评论年鉴》,以他为中心形成了黑格尔学派。柏林时期是黑格尔事业的鼎盛时期,他在1829年当选为柏林大学校长,1831年因病逝世。

黑格尔与当时的普鲁士专制政府之间的关系经常是人们批评黑格尔思想保守的一个口实,人们指责他为专制制度辩护。这样批评黑格尔的人如果不是不了解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不了解他在教学和著述方面所受到的限制,就是没有真正理解黑格尔哲学。1821年的某一天,黑格尔家中聚集着许多客人,他吩咐给每个人都斟上一杯酒。客人们感到很奇怪:今天不是节日,也不是哪个国王王妃的生日。黑格尔举杯一笑说:今天是7月14日,客

人会心地一饮而尽。这就是说,即使是在普鲁士专制统治最黑暗的时候,黑格尔每年都要为

攻占巴士底狱举杯庆祝一番,他对法国大革命的态度由此

可见一斑。(3]

黑格尔生前正式出版的哲学著作有4部,这就是:《精神现象学》、《逻辑

学》、《哲学全书》和《法哲学原理》。其中《哲学全书》与《法哲学原理》都是教学纲要,因而黑格尔真正意义上的哲学著作就是《精神现象学》和《逻辑学》

这两部书。为了区别起见,人们一般将《逻辑学》一书称为《大逻辑》,而将

《哲学全书》中的"逻辑学"部分称为《小逻辑》。黑格尔去世之后,他的友人和学生编辑出版了《黑格尔全集》,其中包括根据学生们的听课笔记整理而

成的一系列讲演录,有《历史哲学讲演录》、《美学讲演录》、《宗教哲学讲演录》和《哲学史讲演录》等。实际上,黑格尔哲学的影响与其说是通过他那些

晦涇的哲学著作,不如说是通过他卓有成效的教学活动展开的。

黑格尔生活的时代正是世界历史发生着波澜壮阔的激烈变革的时代。歌德曾经在一次谈话中这样说道:"我所以得天独厚,是因为我出生在世界

大事纷至沓来、方兴未艾的年代。"〔4〕黑格尔虽然比欹德小21岁,但是歌德

所经历的重大事件他大部分都经历了:1776年北美独立战争、1789年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席卷欧洲以及他的失败等等。后来在《法哲学原理》中黑格

尔深有感触地写到:"哲学的任务在于理解存在的东西,因为存在的东西就是理性。就个人来说,每个人都是他那时代的产儿。哲学也是一样,它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5〕黑格尔是时代的产儿,他有幸生活在一个激动人心的年代,并且用他的思辨语言把握并表现了他那个时代的精神。

不过,与康德哲学相比,黑格尔哲学的历史命运可称得上是坎坷曲折了。在世之时,黑格尔的事业如日中天,在哲学界几乎取得了一统天下的地

位,但是他去世后不久,黑格尔学派就解体了。不仅如此,由于现代西方哲学扭转了哲学的方向,坚决与古典哲学划清界限,对形而上学采取了彻底批

判的态度,因而黑格尔作为形而上学最大最典型的代表人物,理所当然地成

了形而上学的"替罪羊"。他的哲学一而再再而三地受到人们的批判,甚至

可以说几乎现代西方哲学的所有流派无一不是从反黑格尔哲学而起家的,

虽然在许多流派中都可以找到黑格尔的影子。直到20世纪30年代以后,黑格尔哲学才慢慢地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重新理解.黑格尔,还其哲

学以本来的面目,仍然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因为黑格尔哲学一向以晦涩难

解著,它的辩证性和丰富深邃的内容给人们的理解留下了极其广阔的自由空间,以至于研究黑格尔哲学的人们不得不承认,谁若想理解黑格尔,只能

靠他自己。甚至有人宣称,有多少研究黑格尔的人,就有多少个黑格尔。

理解黑格尔的难处在于其哲学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庞大体系,他几乎把当时人类理性所涉及的全部领域都纳入到其哲学体系之中,而其

无古人"比较好理解,说它"后无来者"似乎就有点儿过分了。其实不然。黑格尔之后,人们再也不可能像他那样将人类所有的知识统统纳入一个哲学

体系之中了,更重要的是,哲学家们也不再把构建包罗万象的形而上学体系看做是哲学的工作了。不仅如此,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性使得人们对它的理

解必须采取"倒退"的方式,即从后向前地理解,用黑格尔的话说就是"在后的阶段是在前阶段的真理"。而黑格尔哲学体系的任何一个环节或片断都像"全息元"一样,它们中的每一个都贯彻或体现着其哲学的所有基本原则和方法,这就向所有试图理解黑格尔哲学的人提出了挑战。

但是也正因为如此,黑格尔哲学对于任何深入于其中的人始终保持着迷人的魅力。

黑格尔的理想是使形而上学成为科学,而这意味着他首先必须接受康德的挑战。

一精神的探险旅行

黑格尔晚年时曾经将《精神现象学》称之为他的"探险旅行",实际上他要再现的亦是人类精神的"探险旅行"。在它之中,包含着黑格尔哲学的起

源和基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曾经把《精神现象学》

看做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6〕。的确如此。《精神现象学》不

仅第一次提出了黑格尔哲学的基本原则,体现了黑格尔特有的辩证法,展示了黑格尔哲学的体系雏形,而且揭示了黑格尔哲学的起源,因而是我们理解

黑格尔哲学的入门书,破解黑格尔哲学的秘密的一把钥匙。一句话,理解黑

格尔哲学,应该从《精神现象学》开始。

《精神现象学》是西方哲学史上最为晦涩难解的哲学著作之一,也是一

本前所未有的奇书。就通常的理解而言,这部标志着黑格尔哲学成熟的著作是很难归类的。黑格尔以恢弘的气势将从古至今的人类历史、思想史、文

化史统统纳人了他的视野之中,把哲学、伦理学、心理学、文学、美学、宗教、政治、经济等等熔为一炉,再现了人类精神的发展过程,以其强烈的历史感和深邃的辩证法来解决哲学所面对的难题。当然,黑格尔在此所尝试的思辨方法也向所有试图理解它的人们的理解力提出了挑战。在这部著作中,黑格尔希望超越因为固执于有限的规定而无法把握事物之活生生的内在生命的"知性思维",他千方百计地试图突破确定性的界限,在肯定性中看到否定的因素,从否定性中发现肯定的环节,而且使用了大量的隐喻来表达他的

思想。结果就使许多阅读这部著作的人很难把握究竟什么是黑格尔反对的以及什么是他赞同的,所有这一切只有到了最后的关头才真相大白。

据说歌德只看了《精神现象学》的前几页就弃之不读了,他读到的是:"花朵开放的时候花蕾消逝,人们会说花蕾是被花朵否定了的;同样地,当结果的时候花朵又被解释为植物的一种虚假的存在形式,而果实是作为植物的真实形式出现而代替花朵的。这些形式不但彼此不同,并且互相排斥互不相容"。这明显与歌德的朴素辩证的有机生命观相左。于是歌德把《精神现象学》扔在一边儿,再也没有读这本书。然而,实际上只要他翻过这页来就会发现有一个"但是"——"但是,它们的流动性却使它们同时成为有机统一体的环节,它们在有机统一体中不但不互相抵触,而且彼此都同样是必要的;而正是这种同样的必要性才构成整体的生命"。显然,黑格尔的主张其

实与歌德是一致的。〔7〕

由此可见,读黑格尔的书,至少要有耐心才行。

在某种意义上说,黑格尔哲学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康德哲学的问题。

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康德以其批判哲学将事物划分

为现象和物自体两个方面,一方面证明了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另一方面亦通过限制知识而为自由、道德和形而上学保留了一片天地,确立了理性和自由这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基本原则。然而,由于其哲学特有的二元论使康德始终无法建立一个完满的哲学体系,这就给他的后继者们提出了一个亟

待解决的难题。实际上,康德的后继者们所关注的并不是体现着自然必然性的理论理性,而是体现着自由的实践理性,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他们的思想都是从实践理性出发的。青年谢林在给黑格尔的一封信中说,"朝霞伴随着康德升起","自由贯彻全部哲学而始终"。〔8〕青年黑格尔亦从康德的实践理性中看到了人的自由、价值和尊严,他认为"人类自身像这样地被尊重

且把理性和自由看做是永恒的口号。[9〕当然,尽管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无不对康德表示由衷的敬意,但是他们也都意识到康德哲学是不彻底的,如果要想将哲学推向前进,那就必

须超越康德。然而康德之后,费希特和谢林虽

然都试图克服康德的自在之物,但是并不成功。费希特的知识学实际上是绕过了自在之物,由于谢林无法解决"绝对"的认识问题,因而也没有完成这个任务。当费希特面对知识学的基础问题时,他只好诉诸信仰,当谢林面对

绝对的认识问题时,他也只好诉诸神秘性的理智直观和艺术直观。现在,黑

格尔着手来解决这个难题。实际上,从《精神现象学》的"导言"中看,这本书

______:■■■■:JJ

就是回答康德的问题的。

按照黑格尔,康德要求对理性进行批判亦即分析是有道理的,问题在于这种批判是不彻底的。不错,在康德那里,理性固然经受了批判,可批判本身呢?批判作为理性的一种活动,是不是也应该受到批判?如果批判站在理性之外,批判是不是就变成了非批判的独断论?所以真正彻底的批判,应

该是理性的自我批判。

问题是,理性的自我批判是如何可能的?

按照通常的观点,似乎理性的自我批判是无法进行的。知识的真理性就在于它与对象符合一致,但是由于我们只能认识意识范围之内的"为意识

的对象"而不可能认识对象自身,亦即"自在的对象",因而永远也无法超出

自身之外去比较知识是否与意识之外的对象符合一致,康德就是因为这个

难题退回到了主观性的立场。然而黑格尔却从知识与对象之间的差别看到

了解决问题的可能性:由于在认识之中存在着知识与对象之间的差别,我们

就完全有可能根据这一差别来考察知识。当我们发现知识与对象是不相符合的时候,通常我们就必须改变知识以符合对象,从而形成了新的知识。然而原来的知识毕竟是根据相应的对象而形成的,现在知识发生了改变,这就意味着对象也与知识不再相当了,它同样需要改变自己以适应新的知识。因此,认识不仅是改变知识的过程,同样也是改变对象的过程,在认识活动

中,不仅出现了新的知识,而且也出现了新的对象。这就是说,原来在认识

中未被我们意识到的对象现在成为了为意识的对象,而对象的改变就意味着原来被意识以为是"自在的对象"的对象,现在变成了为意识的对象:

知识一新知识一新知识……

对象一新对象一新对象……

以认识的最初阶段——"感性确定性"——为例。

"感性确定性"属于直接性的认识,不过它仍然可以区别为感性的对象和"意谓"这两个方面。感性认识的对象是"这一个"个别的具体事物。认识以对象为真理,因而它要求在对象中确证"这一个"。"这一个"可以分为"这时"和"这里",也就是时间和空间。当意识企图在对象中找到真理的时候,

它却发现,无论这时还是这里都是消逝着的:"这时是上午",一转眼,这时就变成了中午;同样,"这里有一棵树",一转身,这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于是

意识发现,"这一个"的内容处于变化之中,惟一不变的是"这一个"本身,因

而它不是个别性的东西,而是一个共相。当意识在对象中找不到真理的时候,它只好转向了自身,在"意谓"中寻求真理。然而它最终发现,"意谓"的内容同样是变化着的,惟一不变的是"意谓"本身,因而"意谓"也是一个共相。于是以"这一个"个别事物为其对象的感性认识就走向了以共相为对象的知性。

因此,认识活动本身实际上是理性自己考察自己、自己改变自己的发展过程。黑格尔后来在《小逻辑》中说道:"考察思维形式已经是一种认识历程了。所以,我们必须在认识的过程

中将思维形式的活动和对于思维形式的批判,结合在一起。我们必须对于思维形式的本质及其整个的发展加以考.察。思维形式既是研究的对象,同时又是对象自身的活动。因此可以说,这乃是思维形式考察思维形式自身,故必须由其自身去规定其自身的限度,并 揭示其自身的缺陷。这种思想活动便叫做思想的'矛盾发展'(Dialek-tik)"〔10〕

由此可见,黑格尔扬弃康德的自在之物的关键在于他把认识看做是一个由知识与对象之间的差别和矛盾推动的发展过程。康德对理性认识能力的批判基本上是一种静态的结构分析,而黑格尔则意识到认识是一个由于其内在的矛盾而运动发展的过程。如果认识是一个过程,那么我们就得承认,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认识的发展变化则表明知识是处于变化更新的过程之中的,不仅如此,对象也一样处于变化更新的过程之中。

黑格尔不仅试图以辩证法来解决认识论的问题,而且使认识论上升到

了本体论的离度。在他看来,知识与对象之间的不一致不仅是主观性自身

内部的问题,同样也是本体论的问题。因为在我们的认识中发生的知识与

对象之间的矛盾,表明这个世界本身还处于不统一不和谐的状态,于是认识

的辩证运动就获得了本体论的意义:当认识扬弃了自在之物而达到了自身

统一的时候,通过它的活动亦使世界本身达到了和谐和统一。黑格尔的《精

神现象学)所展示的就是这个过程,它通过人类精神认识绝对的过程,表现

了绝对自身通过人类精神而成为现实,成为"绝对精神"的过程。换句话说,人类精神的认识活动归根结底乃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因为人类精神就

是绝对精神的代言人,它履行的是绝对精神交付给它的任务。对黑格尔来说,人类精神这个艰苦漫长的"探险旅行"既是精神的"伊利亚特",也是精神

的"奥德赛":它不仅是人类精神远赴他乡,寻求关于绝对的知识的征程,同时亦是精神回归其自身,认识自己的还乡归途。因为人类精神认识绝对的过程就是绝对自己成为绝对精神的过程,所以人作为精神性的存在并不在

绝对之外,不如说它就是绝对精神的代言人,因而当它认识了绝对之时,也

就回到了自身之内。从这个意义上说,《精神现象学》也就是对于"绝对即精

神"的认识论证明。如果有谁无法理解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究竟从何而来,究

竟是什么,只要他读了这本书就会真相大白了。

黑格尔通过《精神现象学》确立了其哲学的基本原则,这就是"实体即主

体"。

二实体即主体

《精神现象学》有两个序言,一个叫做"序言",一个叫做"导论",考虑到黑格尔一向轻视序言,认为任何预先的说明都无关紧要,真理在于过程,在于全体,所以总让人感到有些不同寻常。似乎只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对黑格尔来说一个序言有些不够用。

的确如此。

《精神现象学》的"导论"表明这本书的目的是解决康德问题的,但是由于它涵盖了太多的内容,加上黑格尔特有的辩证法,而且只有到最后我们才

能理解和把握真理,黑格尔禁不住为人们的耐心担忧,也担心人们可能难以理解他的晦涩的思想。于是,黑格尔在完成了这部伟大的著作之后,又为它写了一篇"序言",以便为人们理解这部书提供帮助。应该说,黑格尔的忧虑不是没有理由的,歌德只翻了几页就弃之不读,就很说明问题。

在某种意义上说,《精神现象学》的"序言"不仅是这部著作的序言,而且是整个黑格尔哲学的序言。黑格尔在序言中说道:"照我看来,——我的这

种看法的正确性只能由体系的陈述本身来予以证明--切问题的关键在

于:不仅把真实的东西或真理理解和表述为实体,而且同样理解和表述为主体。"〔"〕这就

是黑格尔著名的"实体即主体"的基本原则。

第一个提出实体即主体的思想的并不是黑格尔,而是亚里士多德。亚

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曾经从逻辑判断的角度为实体下了一个最基本的规定:"实体,在最严格、最原始、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是既不述说一个主体,也不存在于一个主体之中"[12〕。在这里,"主体"即"主词",因而他的意思是

说,所谓实体(usia)就是只能充当命题判断中的主词而不能充当宾词的东西。当然,当黑格尔宣称"实体即主体"的时候,无论实体还是主体的概念都发生了深刻的演变。主体已经不仅仅是判断中的主词,而是更多地被用于人类理性。近代哲学试图在主体与客体存在着差别的基础上来谋求两者的

同一性,这就注定了它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现在黑格尔提出这个

原则,其目的就是在近代哲学主体性的基础上重新回到亚里士多德,将近代哲学的主观性原则与古代哲学的客观性原则融为一体。因此与亚里士多德相比,黑格尔考虑更多的是实体本身的能动性。所谓"实体即主体"的主要含义是,实体不仅是客观的,而且其自身就是能动的,这样的实体就是"活的

实体"。

近代哲学所理解的实体主要是客观性原则,其中缺少能动性的因素,例

如斯宾诺莎的实体就缺少自我意识的原则,这就使它难以解释实体与世界之间的关系问题。康德和费希特倒是发扬了主体的能动性原则,然而由于他们坚持思维就是思维,因而始终无法扬弃外部世界的坚硬的现实。谢林第一个要求超越思维与存在之间的对立,但是其哲学赖以为基础和出发点的"绝对"由于超越于一切差别和矛盾之外,所以他又陷人了无差别的绝对与有差别的世界之间的矛盾而不能自拔。与他们相比,黑格尔则主张"实体即主体",因而实体并非无差别的同一性,而是在其自身内部就蕴含着否定性和矛盾:由于实体自身就具有能动性,所以它自己否定自己而成为发展出

来的现实。因此,只有当我们把实体同时也理解为主体,理解为自己展开自己的运动的时候,才能说明它的现实性,而实体作为主体的能动性就表现在它自身之中就包含着纯粹的否定性,因而它是单一的东西自己否定自己从

而分裂为二,将自己树立为对立面,然后扬弃自身中的矛盾和对立,重建自

身统一性的过程。由于实体就是主体,其自身就具有能动性,因而实体的运动过程乃是它的自我运动,世界就是它的外化和展开。于是实体的运动就成了以终点为目的的自己展开自己、自己完成自己的"圆圈",而且只有当实体真正成为主体,从潜在展开自身并且重建自身同一性的时候,它才是现实

的。

因此,单纯的实体还只是潜在的因素,当它展开自身而外化为世界时,也仍然不是真正的现实,只有当实体展开为世界并且扬弃一切差别重建自身的同一性的时候,它才是真正的现实,而这个重建自身同一性的工作就是

通过人类精神对于绝对的认识活动来实现的。换言之,绝对通过它的代言人一人类精神而自己认识自己,最终成为绝对精神。

近代哲学从笛卡尔开始就是在思维是思维,存在是存在的二元论框架

下思考两者的同一性问题的,黑格尔则试图将思维与存在熔为一炉。在他

看来,宇宙万物是"同一个"东西的自我运动、自我发展、自我完成的过程,所谓思维与存在、本质与现象并不是两个东西。他把宇宙统一的根据或者本

质称为"绝对",宇宙不过是"绝对"的"外化",其目的是通过"外化"的方式展开自身,最终通过人类精神的认识活动达到自我意识,而且只有达到了自我意识的"绝对"才是真正的现实。所以在黑格尔哲学之中,"绝对"与"绝对精神"是有区别的:前者是潜在的,后者则是现实的。

当马克思说《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诞生地和秘密的时候,这不仅意味着《精神现象学》第一次公布了其哲学的基本原则和体系的雏形,而且意味着它揭示了绝对精神

的秘密:绝对精神其实就是人类精神的绝对化和本体化。在此,黑格尔把康德关于知性为自然立法的思想推到了极端:不是知性为一切可能经验的自然立法,实际上自然法则根本上就是精神的法则,因为"实体即主体","绝对即精神"。黑格尔就是这样以辩证的客观唯心主义的方式来解决近代哲学的问题。

于是,黑格尔试图在全新的基础上来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对他来说,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不仅是一个认识论问题,而且首先是一个本体论问题。所以黑格尔从实体即主体这一原则出发,将思维与存在之

间的关系首先看做是事物与其自身之间的关系:思维是事物的本质,事物是

思维的表现,而事物归根到底总要符合自己的本质,因此思维与存在在本体

论上是同一的。其次,人类精神的认识活动是可以认识存在于事物中的思

想的,因为我们的思想能够思想存在于事物中的客观思想。因而最后,本体论与认识论是统一的,人类精神履行的乃是绝对精神的工作。思维与存在的符合一致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人类精神对事物的认识来实现的。即是说,事物的本质虽然是思想,但是作为事物的本质的思想毕竟被限制在有限的事物之中,它虽然是思想但却还不具有思想的形式,这种尚未成为现

实的思想只是潜在的。

比如说,当人类精神还不存在,或者说,还没有认识"树"的普遍本质的

时候,树的普遍本质虽然也是存在的,但不是以普遍性的形式存在,而是被限制在一棵棵个别具体的树里。而当人类精神认识了树的本质,形成了树

的概念的时候,树的本质便从个别具体的树里被"解放"了出来,具有了普遍

只有人才具有双重的性能,是一个能意识到普遍性的普遍者"(13〕,"哲学的

最高目的,就在于确认思想和经验的一致,并达到自觉的理性与存在于尚未中的理性的和解,亦即达到理性与现实的和解。"(14)

由此,我们就理解了黑格尔为什么主张"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

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15〕。因为按照他的观点,理性不仅仅

是主观的理想性,而且是事物的本质,而事物归根结底要符合自己的本质,所以合乎理性的东西一定会成为现实。另一方面,并不是随便什么东西都可以被称为现实,只有真正合理的东西才能称为现实,因而一切现实的东西当然就是合理的。因此,对黑格尔来说,合理性=现实性,只不过从合理性到现实性是一个辩证运动的过程。其实,合理性与现实性之间的这一辩证的关系亦可看做是黑格尔哲学的主题,或者说,黑格尔哲学的全部内容就是围绕着合理性与现实性之间的辩证关系而展开的,其目的就是要达到合理

性与现实性的"和解"。显然,人们将黑格尔这个命题看做是为当时的专制

制度作论证,实在是对黑格尔的误解。这个命题的"革命性"昭然若揭,甚至用不着作深入解释的。

实际上,《精神现象学》所描述的就是"绝对"如何在人类精神的认识活动中成为"绝对精神",亦即成为现实的,所以黑格尔把"实体即主体"诠释为"绝对即精神"。

《精神现象学》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处于非常微妙的地位。《精神现

象学》第一版发表时在扉页上曾经标有"科学体系,第一部分"的字样,但是

后来黑格尔形成了由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组成的《哲学全书》体系,

《精神现象学》便沦落为哲学体系的"导言"了,其中的许多内容都被吸收到了"精神哲学"之中。当然,无论黑格尔自己如何改变了看法,我们都不应该

忽视《精神现象学》的重要地位。靑年黑格尔派的著名代表之一大卫•弗里德里希*施特劳斯

认为,"人们可以恰当地称《精神现象学》为黑格尔著作的全部。黑格尔在这里第一次驾着自己的船离开港口远航,周游世界,尽管这

是一种奥德赛式的航行;而他随后的远征,虽然有着更好的引导,却好像局

限在内陆海之内。所有黑格尔后来的著作和讲演,诸如他的《逻辑学》、《法哲学原理》、宗教哲学、美学、哲学史和历史哲学,都只是出自《精神现象学》的部分,而(精神现象学》的丰富性,即使在《哲学全书》中也保存得并不完

全,而且无论怎么看也是一种干缩的状态。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的天才处于癞峰。"U6〕施特劳斯的话虽然有点儿过分,但亦并非无稽之谈。

总之,(精神现象学》完成了人类精神"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现在黑格尔可以着手"从本质到现象",从精神现象学的成果回过头来重新理解

我们的世界了。于是,黑格尔给我们留下了另一部奇书——《逻辑学》。

第十五讲

黑格尔的*对*心论

三世界的逻辑结构

黑格尔在《逻辑学》第一版序言中指出,近25年以来——按时间推算应当是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出版以来,"那种被叫做形而上学的东西,可以说巳经连根拔掉,从科学的行列里消失了","科学和常识这样携手协作,导致了形而上学的崩溃,于是便出现了一个很奇特的景象,即:一个有文化的民族竞没有形而上学——就像一座庙,其他各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n3。虽然康德批判形而上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彻底将形而上学从哲学中清除出去,而是为了重建形而上学,但是他和他的后继者们都没能最终解决这个难题。现在,历史的重任就落到了黑格尔的肩上。于是在《精神现象学》之后,黑格尔便着手写作《逻辑学》。

黑格尔的《逻辑学》与他的《精神现象学》一样是一部前无古人、独一无二的哲学著作,不过它所体现的是黑格尔完全不同的另一种风格。如果说《精神现象学》是一部才气喷涌、充满激情的作品,那么可以说《逻辑学》则是一部简洁明快、推理缜密的著作。在《精神现象学》中,不仅我们甚至黑格尔

《逻辑学》在某种意义上则是远离激情的:"学习这门科学,在这个阴影的王国中居留和工作,是远离感性直观和目的、远离感情、远离仅仅是意见的观

念世界的。"〔18〕显然,不仅是因为《逻辑学》所处理,的对,不同于《精神现象 冷静地处理面前的对象,恰如其分而且有条不紊。

在黑格尔哲学中,"逻辑学"相当于传统形而上学或本体论的地位。表

面看来,这与人们通常的观念大相径庭,然而实际上这一思想的确符合形而上学的内在精神。在近代哲学中,通常逻辑学,亦即形式逻辑所研究的只是

单纯主观的思维形式,而古代哲学则不这样看。作为形而上学的创始人,亚

里士多德将范畴看做是存在的存在方式,试图从范畴人手来解决存在问题,

并且通过以实体(usia)为中心的十个范畴确立了"存在之网"或世界的逻辑

结构。后来经过中世纪哲学的改造乃至到了近代哲学那里,实体才从范畴

体系中独立了出来,成了本体论所研究的最髙对象。康德对亚里士多德的范畴体系作了调整,提出了四组十二个范畴作为知性为自然立法的根据,以

将范畴主观化、内在化的方式,有条件地确立了世界的逻辑结构。现在黑格

尔要做的工作就是恢复亚里士多德哲学的传统,重新賦予范畴以客观性的

毫、

黑格尔的逻辑学不仅与本体论是同一的,而且与认识论、辩证法也是同

一的。

逻辑学讨论的是思维规律和纯粹的思想规定,因而也可以说就是认识论。然而对黑格尔来说,所谓思维规律或者纯粹的思想规定都不仅仅是主观范围内的事情,它们同时亦是事物的客观规律和本质规定。另一方面,无论逻辑学还是认识论从根本上都是以辩证法为其基本形式的。所以,黑格

尔与前人不同的地方是,他以独特的方式将所有的哲学部门熔为一炉。当然,熔为一炉归熔为一炉,叙述起来还是要有区别的。在《精神现象学》之后,黑格尔首先做的一项工作就是建立世界的逻辑结构,亦即对纯粹本质性的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为哲学奠定基础。这些就构成了他的《逻辑学》的内容。

如果说逻辑学是本体论,它研究的是范畴的体系,那么这些范畴究竟是

从何而来的?

答案就在《精神现象学》之中。当人类精神达到了"绝对知识"之后,整个认识过程便纯化成了范畴,《逻辑学》就以此作为它的对象。在黑格尔看来,人类精神对绝对的认识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亦是一个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而哲学史恰恰就是这一过程的最髙体现。在哲学史中,每个哲学体系都有它自己独特的哲学原则,它们都代表着人类精神认识绝对的一个阶段。因而看似相互对立、杂乱无章的哲

学史实际上乃是一个哲学的发展过程。这就是说,只有一种哲学而没有许多种哲学,不同的哲学体系不过是这一种哲学在不同阶段上的表现,它们独

特的哲学原则就凝结为范畴,构成了范畴体系上的诸多环节。所以黑格尔

主张历史与逻辑是一致的,他所做的工作无非是将人类精神认识绝对的哲

学史纯化为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有机的范畴体系。不过,黑格的逻辑学

虽然以纯思想规定为其研究的对象,然而他并不认为存在有脱离现实脱离具体内容的"纯粹思想"。正如他所说的,"逻辑的体系是阴影的王国,是单

纯本质性的世界,摆脱了一切感性的具体性",〔19〕实际上他的逻辑学是从"一个方面"即本质的方面来展示真理。因而逻辑的理念还只是"幽灵"而不

是活生生的灵魂,或者说,它还不是现实的真理。

如果说《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导言,那么可以说《逻辑学》就是

黑格尔哲学的基础。黑格尔的逻辑学既不同于形式逻辑,也不同于康德的

先验逻辑:它所研究的既不是空洞的思维规律,也不是主体的先天认识形

式,而是事物的纯粹的本质性因素——纯思想规定。因此,黑格尔的逻辑学与康德的先验逻辑一样都是具有认识论意义的逻辑,但是它同时亦消解了康德先验逻辑的单纯主观性和静态结构的局限性,因而不仅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且具有本体论的意义。黑格尔说:"逻辑须要作为纯粹理性的体系,作为纯粹思维的王国来把握。这个王国就是真理,正如真理本身是毫无蔽

陣,自在自为的那样。人们可以说,这个内容就是上帝的展示,展示出永恒本质中的上帝在创造自然和一个有限的精神以前是怎样的。"〔20〕根据这段

话,人们完全有理由认为黑格尔哲学是极其荒谬的,似乎他主张绝对精神在外化为自然和人类精神之前,首先在某个地方进行着逻辑推演,然后才由这种纯粹的思想规定产生出自然和人类精神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作为一个唯心主义者,而且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形而上学家,黑格尔所讲的"以前"并不是时间意义上的在先,而是逻辑意义上的在先。从时间上讲,黑格尔承认自然在人类精神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但是从逻辑上讲,就本质而言,精神则是真正在先的,因为它所体现的乃是决定世界之为世界、自然之为自然的本质和根据。当然,黑格尔把本质性的东西看做是精神性的存在归根到底是错误的。

逻辑学以纯思想规定为其研究的对象,也就是以范畴作为它的研究对

象。当我们说范畴是具有本体意义的本质性因素的时候,这并不意味着范畴是什么高不可攀

的神秘的东西,其实它就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语言之中。黑格尔说:"思维形式首先表现和记载在人的语言里。人兽之别就由于思想,这句话在今天仍须常常记住。语言渗透了成为人的内在的东西,渗透了成为一般观念的东西,即渗透了人使其成为自己的一切;而人用以造成语言和在语言中所表现的东西,无论较为隐蔽、较为混杂或已经很明显,总包含着一个范畴;范畴的东西对人是那么自然,或者不如说它就是人的特有本性自身。"〔21〕所以,哲学不需要特殊的术语。然而这并不是说逻辑学是一项十分容易的工作,其困难之处乃在于如何使"熟知"纯化为"真知",亦即将人们

日常使用的语言纯化为哲学的概念。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黑格尔的逻辑学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崭新的事业。他一方面要总结人类精神对于绝对的认识史——这已经由他的精神现象学完成了,一方面要把人们的日常语言纯化为崭新概念,另一方面还要改造传统的逻辑学,使概念"流动"起来,使"逻辑的枯骨"通过精神成为有血有肉的

为世界确立了一;十分完善的逻辑结构。、

黑格尔的《逻辑学》(大逻辑)分为"客观逻辑"和"主观逻辑"两大部分,其中"客观逻辑"分为"存在论"和"本质论","主观逻辑"是"概念论"。《哲学全书》中的逻辑学部分(小逻辑)则没有区分"客观逻辑"和"主观逻辑",而是直接划分为"存在论"、"本质论"和"概念论"。

按照黑格尔的观点,"客观逻辑"部分地与康德的先验逻辑相一致,而更重要的是它取代了传统的形而上学或本体论的位置。康德的先验逻辑本身

而黑格尔所i做的就是在此基础之上重新恢复i而、上学的客观性原则。"主观逻辑"所讨论的是传统的形式逻辑的内容,当然经过了黑格尔的改造。不仅如此,这一部分甚至处于逻辑学的最高阶段,因为在黑格尔看来,"概念"乃是"存在"和"本质"的真理。显然,黑格尔的逻辑学仍然给形式逻辑留有一席之地,那种认为辩证逻辑排斥形式逻辑的看法是错误的。黑格尔其实并不否认形式逻辑在认识中的作用,他只是认为形式逻辑是有局限的,仅仅停留在此,不可能把握事物活生生的生命。

黑格尔逻辑学的具体内容划分为三编:

第一编"存在论"研究的是直接性的认识阶段,在这一部分中范畴推演

的特点是"过渡",亦即从一个直接性的东西过渡到另一个直接性的东西。在这个阶段,概念还处在"自在的"或潜在的阶段,其内容是尚未展开的。"存在论"包括"规定性(质)"、"大小(量)"和"尺度"三个阶段,它以"存在"范畴作为开端,从一个范畴过渡到另一个范畴,最后扬弃了自身的直接性而进入到了间接性的领域,由此而过渡到了"本质论"的领域。

第二编"本质论"研究的是间接性的认识阶段,在这一部分中范畴推演

"自为的"或处于;、开过程中的阶段。'u、"本质论二包括"作为反思自身的本质"、"现象"和"现实"三大阶段,反思概念以在他物中映现自身的方式展开自身,最终扬弃了直接性与间接性之间的矛盾,成为一个统一的概念的诸多环节,从而进入了"概念论"的领域。

第三编"概念论"研究的是直接性与间接性的统一、自在与自为的统一,相互对立的概念现在消礅为一个概念,在这一部分中范畴推演的特点是"发展",这是逻辑学的最后也是最髙的阶段。"概念论"包括"主观性"、"客观

性"和"理念"三大阶段,黑格尔在此讨论了概念、判断和推理,机械性、化学性和目的性以及生命、认识的理念和绝对理念,最终扬弃了一切差别和对立,将所有的范畴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整体就是"绝对理念"。

黑格尔在正式进入逻辑学的内容之前,首先说明了科学为什么以"存

在"作为开端的理由。其实无论黑格尔提出了怎样充分的理由,只要想到"存在"乃是形而上学最基本的对象,而他的逻辑学就是形而上学或本体论,

我们实在想象不出-除了"存在"而外逻辑学还会有别的什么开端。在黑格尔看来,他的逻辑学所确立的范畴体系并不是他自己的独创,而是对哲学史这关于绝对的认识史的概括和总结,所以他的工作就是以所有哲学的基本原则亦即范畴为"原料"形成一个统一的逻辑系统,而所有这些范畴作为"绝对"的诸多环节都被安排在恰当的位置之上,由此而形成的即是一个完整的

"绝对"。当然,这里所说的"绝对"还不是现实的绝对精神而只是绝对精神

的"骨架"或结构,只有到了"精神哲学"之中绝对精神才真正成为现实,所以黑格尔称之为"绝对理念"。不仅如此,由于人类精神对于"绝对"的认识就是"绝对"对其自身的自我认识,因而"绝对"的范畴体系实际上并不是我们

推演的结果,而是它自己扬弃自己、自己推演自己的自我运动。众所周知,黑格尔逻辑学中的范畴推演不乏牵强附会之处,不过从总体上看的确具有

极其严整的逻辑必然性。只要我们从它的第一个范畴"存在"开始进人这d逻辑系统,立刻就会身不由己地溶人于其中,感受到辩证法那种不可抗拒的强大力

黑格尔哲学是西方哲学史上公认最富于内在逻辑性、形式上最完善的

哲学体系,他的逻辑学尤其如此。然而黑格尔自己并不认为他的逻辑学已经完善了。在他看来,这是一项新的事业,因而需要长时间的研究探讨。黑格尔不仅曾经在课堂上反复尝试过不同的范畴推演方式,而且在临去世之

前还在修改《逻辑学》。在去世前一个星期,1831年11月7日,黑格尔在《逻学》第二版序言中写道,想到柏拉图曾经七次修改《国家篇》,一部现代包

含着深刻内容的哲学著作就应该修改七十七次才对。由此可见,黑格尔始终没有停止对其哲学体系的探索。

U1

哲学全书

通常我们所理解的黑格尔哲学体系就是《哲学全书》的体系。黑格尔对

于哲学体系的思考由来已久,因为这乃是康德、费希特和谢林试图解决而没

能最终解决的难题。在他看来,哲学是科学,而惟有当它是一个体系的时候

才真正称得上是科学。所以在黑格尔出版发表了《精神现象学》和《逻辑学》

之后,如何将哲学建构成一个科学的体系就成了摆在他面前亟待解决的问

题。现在黑格尔有了一个机会,虽然有点儿仓促——他在大学讲授哲学需

一个教学纲要。

1816年当黑格尔在海德尔贝格大学准备讲课的时候,他面临着教学纲

要的问题。康德黑格尔所处的时代,德国在大学教育中十分注重教学纲要的作用。1778年10月16日,当时的国务大臣瑞特立芝在一份布告中说:"最差的纲要肯定也要比没有好,如果教授们博学多才的话,他们尽可以批评纲要的作者;但是口授笔录式的讲课必须废除。"〔22〕当年康德就曾经利用

了迈耶、鲍姆嘉登的纲要,然而黑格尔却不想这么做,他希望使用自己编写的教学纲要。于是他一边以口授的方式讲课,一边着手编写新的教学纲要,这就是《哲学全书》。在1817年这部教学纲要出版之时,黑格尔写道:"为了适应我的哲学讲演的听众对一种教本的需要起见,我愿意让这个对于哲学

全部轮廊的提纲,比我原来所预计的更早一些出版问世。"〔23〕与此同时,黑格尔强调说,由于该书采取的是纲要形式,因而它不仅未能依照理念的内容予以详尽发挥,而且它的系统推演的发挥也是特别浓縮的。所以作为纲要,《哲学全书》一方面是对哲学体系之轮廓的概括,另一方面亦表明其内容的发挥还有待于口头的讲授。《哲学全书》于1817年出版了第一

版,1827年出了第二版,内容比第一版增加了一倍,1830年第三板问世,虽然篇幅增加不 多,但文字的改动数以千计。显然,黑格尔在此下了很大的功夫

黑格尔敢于编写而且能够出版自己的教材,这说明了其哲学在当时的影响和地位

我们通常所说的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就是这个《哲学全书》的体系。就此而论,我们既不应该因为它只是纲要而忽视其意义,同时也不应该认为《哲学全书》的体系就是黑格尔定了型的哲学体系。显然,比较这本书的不同版本我们就会发现,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框架大致如此,而内容和细节则始终处于变化之中

《哲学全书》分为三大部分:"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逻辑学"是研究理念的自在自为的科学,它讨论的是纯粹的本质性因素,亦即

纯思想规定或范畴;"自然哲学"是研究理念的异在或外在化的科学,它讨论的是理念外化自身而成为自然亦即理念的外在表现;"精神哲学"研究的是

理念由它的异在返回它自身的科学,它讨论的是通过人类精神理念重新获得自己的形式,从而成为真正的现实的过程

《哲学全书》中的"逻辑学"部分(小逻辑)基本上是《逻辑学》一书(大逻

辑)的概要,虽然它们在形式、内容和细节等方面有许多差异,我们就不作更

多的介绍了,需要说明的是从"逻辑学"到"自然哲学"的过渡。从本体论上说,当逻辑理念在"概念论"中达到了"绝对理念",亦即自在自为的真理之时,"按照它同它自己的统一性来看,就是直观,而直观着的理念就是自然。"〔24〕这就是说,"绝对理念"扬弃了一切差别和矛盾而实现了自身统一

性,这个直接的统一性就是一个简单的事实,一个消解了所有间接性的现成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自然"。从宇宙论上看,这个达到了自身统一性的直

接性(直观)的理念由于返回自身而享有绝对的自由,因而它便自由地决定

将自身中的特殊规定和诸环节"释放"出来,将其自身作为它自己的反映,自

由地外化为自然。换言之,现在"存在"在这里成了"存在着的理念",而存在

着的理念也就是"自然"。显然,从逻辑理念到自然的过渡具有某种神秘主义的色彩,不过这里的"过渡"不应该理解为时间意义上的过程,而应该看做是逻辑上的关系:逻辑理念是自然的本质性因素,自然乃是逻辑理念的外化

和表现。

与近代哲学机械论的自然观不同,德国古典哲学的自然观将自然看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以渗透于自然之中的内在的精神活动来解释自然的运动,将自然理解为历史性的运动发展的过程。这种思辨的自然哲学经过谢林的发扬光大,在当时的科学家们中间引起了热烈的反响,他们在谢林的自然哲学中发现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理解和说明自然的新的方式。与谢林相比,黑格尔的自然哲学显然更系统更完善,但是当他建立自己的自然哲学的时候,由于思辨的自然哲学巳经为科学家们所厌倦,所以其影响反而没有谢

林大。

在黑格尔看来,"自然界是自我异化的精神。精神在自然界里一味开怀

嬉戏,是一位放荡不羁的酒神。在自然界里隐藏着概念的统一性"〔25〕。"绝

对"外化它自己而成为自然,自然不过是"绝对"的表现。然而也正是因为如

此,"绝对"还不是现实的它自己,"绝对"还不是绝对精神。因此,黑格尔给自然哲学提出的课题是"扬弃自然和精神的分离,使精神能够认识自己在自

然内的本质"[26〕。他把考察自然的方式规定为"概念的认识活动",它是理论态度与实践态度的统一,其目的是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在这种认识活

动之中,我们强迫像希腊神话中那位千变万化的海神"普罗丢斯"一样的自然界停止它的变化,在我们面前显现和说明自身。《自然哲学》以从自然向精神的过渡作为它的终点。自然发展到了这样的阶段,它在有生命的东西中得到了完成。因此,"精神是在自然界中发展出来的。自然界的目标就是自己毁灭自己,并打破自己的直接的东西与感性的东西的外壳,像芬尼克斯

那样焚毁自己,以便作为精神从这种得到更新的外在性中涌现出来。"〔27〕因此,精神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两者在根本上是统一的:精神是自然的本质,

自然是精神的异化或表现。所以精神既可以说在自然之后,也可以说在自然之前:精神是从自然界中发展出来的,因而自然在时间上是在先的;然而

就精神是自然的本质,精神是自然的真理性和最终目的,是理念的真正现实

而论,精神则是真正在先的。"自然并不是一个固定的自身完成之物,可以离开精神而独立存在,反之,惟有在精神里自然才达到它的目的和真理。同样,精神这一方面也并不仅是一超出自然的抽象之物,反之,精神惟有扬弃并包括自然于其内,方可成为真正的精神,方可证实其为精神。"〔28〕于是,我们就从自然哲学进展到了精神哲学。

黑格尔的"精神哲学"与他的《精神现象学》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微妙的。由于它们讨论的都是人类精神认识绝对的过程,因而在内容上多有重复。当黑格尔的哲学全书体系建立起来的时候,他似乎有点儿后悔在《精神现象学》中过于详细地描述了本应该在"精神哲学"中阐述的内容,所以他放弃了

《精神现象学》是"科学体系的第一部分"的说法,仅仅把它看做是其哲学的

"导言",甚至成了"精神哲学"中的一个环节。实际上,《精神现象学》与"精神哲学"各有千秋:前者是黑格尔尚未确立其哲学体系之时写作的著作,因

而阐述充分、比较生动而且很少刀斧之痕;后者作为体系成熟时的"纲要"中的一部分,形式十分规整,条理也比较清晰。当然,两者虽然内容大致相似,

但是论述的角度毕竟不同:《精神现象学》类似绝对精神的"史前史",描述的是尚未成为绝对精神的绝对精神在人类精神中的生成史,而"精神哲学"则

是我们在认识了绝对精神之后,回过头来由此出发所建立的哲学体系的一

个部分。

"精神哲学"是黑格尔哲学全书体系中的最高阶段。如果说绝对理念在"逻辑学"中是潜在的,在"自然哲学"中是异在的,那么可以说它在"精神哲

学"中则是现实的。因而"精神哲学"中所讨论的精神的发展过程既是人类

精神认识绝对的过程,也是绝对成为绝对精神的过程,这两者是同一个过程。正是通过人类精神等于绝对的认识过程,绝对达到了自我认识从而成

为了真正的现实。

"精神哲学"划分为三个阶段:"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

当精神还只是处在它的尚未展开的概念中,还没有使它的概念成为有客观性的东西的时候,精神就是"主观精神",也就是个体精神。"主观精神"分为

"灵魂"、"意识"和"自我规定着的精神"三个环节,分别是"人类学"、"精神现

象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其结果是"自由意志"的形成。"客观精神"以

自由意志为前提,它是个人之内在精神的外部表现,也就是现实的人类精神

所创造的社会、国家、政治法律制度、风俗习惯和伦理道德等等的世界,所以

它讨论的是普遍的精神。"客观精神"的三个发展阶段是"抽象法"、"道德"

和"伦理"。精神在"抽象法"阶段表现为抽象的自由,自由意志尚处在外在

化、客观化的阶段;"道德"所体现的是主观的自由,内在的良心;而"伦理"所

体现的则是自由的充分实现,达到了内部与外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统一。

这一部分主要体现了黑格尔的法哲学和历史哲学的思想。

在某种意义上说,黑格尔可以看做是历史哲学创始人之一,而且许多人了解黑格尔都是从他的历史哲学开始的。从"实体即主体"的原则出发,黑

格尔主张理性统治世界。这个理性虽然指的是"宇宙理性",但它的具体化现实化则必须通过人类精神。世界历史是一个合理性实现自身而成为现实性的过程,也就是自由成为现实的过程,因为自由乃是精神的本性。因此黑格尔说:"世界历史无非是'自由'意识的进展",整个世界的最后的目的就是

精神对其自身的自由的意识,亦即自由的现实。〔29〕然而,自由毕竟只是内在的观念或原则,就其本身而言还不是真正的现实。所以内在的观念必须通过外在的手段加以实现,而驱使人们行动的原动力就是人们的需要、本能、兴趣和热情。于是黑格尔提出了著名的"理性的狡计"的理论:就个人的行动而言,需要等等是他的直接动力,而观念和原则则是间接的动力。换言之,精神、观念和原则是通过利益、需要和热情来决定人的行动的。表面看来,每个人都是为自己的需要而行动的,而实际上他们的行动所实现的乃是理性自身的原则。显然,黑格尔看到了在个人行动背后的历史动因,以唯心

主义的方式表达了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但是他的历史哲学看似提髙了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但实际上将个人的行动完全看做了理性实现自身的工具和手段。这种强调过分整体性、普遍性原则的思想在现代哲学中尤其受到了人们的批评。

"精神哲学"的第三部分也是它的最髙阶段是"绝对精神"。"绝对精神"经过了"艺术"、"宗教"和"哲学"三个阶段。在黑格尔看来,艺术、宗教和哲学都达到了无限性的境界,它们都以"绝对精神"作为认识的对象,所不同的是它们把握"绝对"的方式。"艺术"在直接性中把握"绝对",它以感性形象化的方式把真理呈现于意识,因而是对绝对精神的具体的直观。"宗教"以表象的方式把握真理,它通过人对上帝的认识而呈现"绝对"。至于"哲学"

则是"艺术"与"宗教"的统一,它以概念的方式把握真理,其形式是绝对精神

的自由思想,从而真正使绝对精神成为了绝对精神。

《哲学全书》虽然是黑格尔哲学思想最成熟时期的作品,但是它毕竟只

是供教学使用的纲要,还有待他去展开和发挥。虽然体系的框架有了,但是黑格尔在世之时并没有以哲学著作的形式全面详尽地阐发他的哲学体系,我们不知道如果他写作了这样的哲学著作,其内容和细节会有怎样改变,因为即使是教学纲要,《哲学全书》亦始终处于变化之中。譬如哲学体系的开端问题。哲学究竟应该以什么作为开端?黑格尔对这个问题非常重视。一般说来,黑格尔不同的哲学著作有不同的开端:《精神现象学》讨论人类精神的认识活动,它从最初的最基本的"感性确定性"开始;《逻辑学》讨论的是纯思想规定亦即范畴,作为形而上学,它以"存在"为其开端;那么整个哲学体系呢?在黑格尔看来,哲学不像一般科学那样总有其假定的前提,它是一个自己证明自己、自己创造自己的对象、自己返回自己的"圆圈",因而哲学没有一般科学意义上的起点。

通常我们把黑格尔哲学体系的顺序理解为"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实际上在黑格尔看来,他的哲学体系不仅仅有这一种排列方式,作为自我运动的"圆圈",哲学可以从任何地方开始。在《哲学全书》的结尾之

处(第575、576、577节),黑格尔分别以逻辑、自然和精神为"中项"提出了三个推论: 第一个推论:逻辑理念——自然——精神。自然作为逻辑理念与精神的"中项"展开于这两个极端之间,它是直接性的存在,在时间上在先的东

第二个推论:自然——精神——逻辑理念。精神作为自然与逻辑理念

的"中项",是自然的预定目标,因而是先于自然的,它能够在自然中认识到逻辑理念,从而

使自然得到提升而返回自己的本质;

第三个推论:精神——逻辑理念——自然。逻辑理念作为精神与自然的"中项",乃是这两者的绝对实体,它把自己区分为自然与精神,将它们规定为自己的显现。因而逻辑理念在逻辑上是真正在先的。

究竟应该怎样理解这三个推论?迄今尚未有定论。

最后,我们来讨论黑格尔的辩证法。

五辩证法

黑格尔的名字是与辩证法联系在一起的。

H+五讲

潘格尔的絶对唯心论

一"I西方哲学十五讲

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其哲学的一大特色,我们可以说辩证法既是黑格尔对哲学的伟大贡献,同时也是受到人们批评最多的地方。有人把他的辩证法推崇到了极致,视之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也有人把他的辩证法貶低得—无是处,看做是哲学瘡症的胡说八道。实际上无论褒贬,都有可能是基于对它的误解。臂如我们现在专门讨论黑格尔的辩证法,黑格尔本人肯定会 不以为然。因为他的辩证法与他的哲学体系是密不可分、融为一体的,我们实际上既不可能脱离辩证法来讨论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也不可能脱离他的哲学体系来讨论他的辩证法。这就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理解黑格尔的哲

学首先应当理解他的辩证法,而理解黑格尔的辩证法又必须把握他的整个哲学。这真有点儿像后来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所说的"解释学的循环"。然

而,我们实在无法通过叙述黑格尔的整个哲学体系来阐述他的辩证法思想,如果那样的话就用不着我们多此一举了,因为直接阅读黑格尔是最好的办法。所以为了叙述的方便起见,我们也只好专门来谈谈辩证法了。

哲学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方法问题。由于哲学要求超越有限具体的事物而把握事物普遍的本质,所以在哲学诞生之初就存在着方法问题。哲学的对象不同于科学,它是某种普遍的、无限的东西,当我们要求通过认识来获得对它的知识的时候,这就意味着任何把握这样的对象的方法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有限性的特点——因为认识所通达的知识归根结底是确定性 的,然而只要知识是确定性的,它就不可能是无限的。所以从希腊哲学幵始,哲学就始终面临着有限的方法与无限的对象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哲学家们苦心孤诣地力图找到能够把握无限的对象的新方法,而哲学往往就在方法的变革之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黑格尔登上哲学舞台的时候,正是近代哲学在方法问题上陷人了困境之时。在他看来,近代哲学的困境源于其思维方式的片面性。在《精神现象

间的差别。,、、―、"

古代人的思维方式的特点是朴素性和直观性。当人类精神开始认识活动之时,它还没有现成的抽象观念可以利用。对古代人来说,首要的问题是如何从感性经验中抽象出普遍的共相。不知费了多大的功夫,经过了多长时间的艰苦思考和探索,他们才形成了抽象的概念。"古代人的研究是真正

的自然意识的教养和形成。古代的研究者通过对他的生活的每一细节都作详尽的考察,对呈现于其面前的一切事物都作哲学的思考,才给自己创造出

了一种渗透于事物之中的普遍性。但现代人则不同,他能够找到现成的抽

象形式;他攀握和吸取这种形式,可以说只是不假中介地将内在的东西外化出来并隔离地将普遍的东西(共相)制造出来,而不是从具体事物中和现实

存在的形形色色之中把内在和普遍的东西产生出来。"[30〕黑格尔称这种固

执于思维规定之差别的思维方式为"知性思维"。第一个揭示知性思维的局限性的是康德,他

通过对理性的批判指出了以知性范畴为基本形式的科学

思维方式的局限性,认为这种思维方式只能运用于现象而不可能把握事物自身,并且通过理性的辩证法证明了这一点。康德的本义是通过揭示思维的辩证性来说明形而上学是不可能成为科学的,然而黑格尔却从康德的消极辩证法中看到了使哲学成为科学的一线曙光。在他看来,思维的辩证性

为我们扬弃固定的概念,打破它们之间的界限,重新再现事物的整体生命提供了可能性。因此,现在的工作就在于扬弃那些固定的思想,从而使普遍的东西成为现实的有生气的东西。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要想使固定的思想

取得流动性比将感性存在变成流动的要困难得多,惟一的途径是辩证的思维:扬弃固定的思维形式,使它们流动起来,克服自身的片面性,再现亊物之活生生的生命。

黑格尔将辩证法称为真正的科学方法。近代哲学在近代自然科学所取

得的伟大成果的鼓舞下,试图将科学的方法应用于哲学,使哲学成为科学。

然而黑格尔则认为,科学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科学,因为任何一种科学总是从

某些不证自明的前提出发的,所以它们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哲学

就不同了。由于哲学所研究的乃是最髙的对象,因而哲学是没有前提和条

件的,它是自己证明自己、自己完成自己的。就此而论,惟有哲学才是真正的科学,而哲学自己证明自己的方法或真正的科学方法就是辩证法。

一般说来,辩证法是希腊哲学的产物。当黑格尔试图克服近代哲学的局限性,站在近代哲学的主体性原则的基础上恢复古代哲学的客观性立场

的时候,古代哲学朴素天然的辩证性思想为他提供了扬弃近代哲学之"知性思维"的极其有效的可能方式。黑格尔曾经将赫拉克利特、芝诺和苏格拉底

等人称做辩证法的创始人,虽然他们的思想很少共同之处,但是无论是赫拉克利特的自然辩证法、芝诺的概念辩证法,还是苏格拉底探索事物"是什么"

的对话方法,都对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然,最

直接的影响是康德的消极的理性辩证法和费希特与谢林对康德辩证法的积

极的改造。

辩证法(Dialektik)这个概念源于希腊文,原义是"对话"。在某种意义上

说,黑格尔的辩证法乃是将苏格拉底通过两个人对话而追问事物的本质的

方式进一步深化为思想自己与自己的"对话",因而它是一种概念辩证法。

不过在黑格尔看来,思想不仅是我们的思想,而且是事物本身的本质规定,

所以思想从根本上说乃是"客观思想"。于是,当黑格尔将思想看做是宇宙

万物共同的根据和基础的时候,他的辩证法就不仅仅是一种认识的"方法",

也不仅仅是建构哲学体系的方式,而是世间一切事物共同的运动方式或客观规律。换言之,辩证法与本体论是同一的。

由此可见,将

是十分困难的,

而且也肯定不会得到黑格尔本人的认可,因为他的辩证法与他的哲学体系是不可分割的。然而如果不能对黑4

:学体系,我们就很可能陷入其庞大繁杂的体系之中而难以自拔。所以我

一些简单的描述,只不过时时要提醒

自己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不合法的

在黑格尔看来,真正的科学方法亦即辩证法的本性,"一方面是方法与内容不分,另一方面是由它自己来规定自己的节奏"[31〕,这两个方面可以看做是其辩证法的基本特征。如前所

述,黑格尔认为辩证法不仅仅是方法,而且是事物自身的客观法则。

而真正科学的方法并不是像唯理论所推崇的数学方法或康德的先验认识形式那样外在于内容,方法不是外在的形式或我们认识事物的某种方式,而是事物内在的生命、灵魂和运动方式。正因为如此,黑格尔认为一般的科学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惟有能够自己说明自己的哲学才真正是科学。所以黑格尔说,科学方法"正是内容本身,正是内容在自身所具有的、推动内容前进的辩证法"〔32〕,"方法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内容的灵魂和概念"〔33〕。所以,我们的任务并不是去发现一种用来说明事物的方法,而是去发现事物自己运动的内在方式,也就是让事物自己展

示自己内在的运动规律。要想做到这一点,关键就在于对否定性的辩证的

理解。马克思曾经将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伟大成就概括为"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的辩证法"。〔34〕的确,在对待否定性的态度上,黑格尔区别于任何一位近代哲学家,其辩证法的核心就是对于否定性的辩证的理

近代哲学通常是站在主体与客体之间差别的基础上来谋求两者的统一

的,由于知性思维的限制,它在要求获得具有确定性的科学知识的同时对否定性的东西、有差别的东西或矛盾采取了排斥的态度,这就使它在将事物分

解为各个部分和方面的同时,难以保持住事物的活生生的生命和内在的统

性。在黑格尔看来,事物本身是一个结合了诸多有差别的属性在自身之

内的统一体,这种差别既不是仅仅存在于我们的认识之中的主观差别,也不

是事物之外在的差别,而是"内在的差别":"在一个作为内在差别的差别里,

那对立的一面并不仅仅是两个之中的一个——如果那样,那差别就不是一个对立的东西,而是一个存在着的东西了——而乃是对立面的一个对立面,

换句话说,那对方是直接地存在于它自身之内"。[&所以,事物之中的差别是"对立面的统一"。

从知性思维的立场看,事物之中包含着差别意味着事物自身的瓦解,因

而差别和否定性乃是死亡的因素。然而黑格尔则认为,否定性不仅不是死亡的因素,而且是真正的生命的力量和原则。因为正是否定性构成了推动

事物运动发展的内在动力。事物之中存在着差别,所以事物之中包含着否定性的因素。在通常观点看来,差别就是否定,就是事物与其自身的不同一,所以是不真的。如果我们不能消解这些差别,事物自身就会消解为虚无。但是,与这种将否定仅仅看做是否定的观念不同,黑格尔认为"否定的东西也同样是肯定的",或者说,自相矛盾的东西并不消解为抽象的虚无,而是消解为它的特殊内容的否定,而这样的否定并不是全盘否定,而是自行消解的"被规定的事情的否定",因而是"规定了的否定"。这就是说,否定从来不是抽象的否定,而总是具体的特殊的否定,所以否定的结果也总是有内容的或有规定性的。因此,否定的结果其实是从否定之中而产生的有内容的东西,由于它在否定了先前内容的同时亦将其内容以新的形式包含于自身

之内,这就使事物发展为更高更新更丰富的阶段。[36〕黑格尔将这种辩证的

否定称为"扬弃"。

在德文中,"扬弃(aufheben)"这个概念本身就富于辩证性:"它既意谓保

存、保持,又意谓停止、终结"[37〕。因此我们可以说,扬弃或辩证的否定包含着三个环节:一是否定,二是在否定中对有价值的东西的保留,三是向更高

的阶段的过渡。列宁十分恰当地把它概括为"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的确,通过"规定了的否定"——扬弃,前一阶段中有价值的东西保留了下来,外在的形式被克服了并且发展为新的阶段,于是这种辩证的否定就使两个阶段"联系"起来,从而使事物成为一个"发展"的过

程。

因此,"辩证的否定"乃是黑格尔辩证法的核心。熟悉黑格尔哲学的人

都知道,在他的哲学体系中,前一阶段中的差别和矛盾的运动产生了后一阶段,在后的阶段是在先阶段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亦是对在先阶段的继承和发展,因而前一阶段中的合理因素就保留在后一阶段之中,成为它的构成因

素或环节。于是,整个事物过程就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发展着的、具有内

在必然性的有机整体。由于"实体即主体",在实体中就包含着纯粹的否定性,它自己否定自己,将自身树立为自己的对立面,然后扬弃自身,恢复自身的同一性,由此而成为现实。这样一个过程就是绝对的自我运动、自我完

成、自己实现自己、自己成为自己的过程。所以,绝对精神乃是由于其自身内在的矛盾而自我运动的,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都

是有限的、暂时的和有缺陷的,然而它们之间的相互扬弃以及继承和发展,

又使它们构成了整体的必要环节。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形象地把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比喻为"酒神的宴席":所有人都加入了欢庆酒神节的宴

席之中,每个人都在这场豪饮之中一醉方休,但是这场宴席却不会因为我或

者你的醉倒而告终结,而且也正是因为我或者你以及我们大家的醉倒而成

其为酒神的宴席。我们都是这场豪饮不可缺少的环节,而这场宴席本身则

是永恒的。

所以在黑格尔看来,真理是全体,哲学是一个"圆圈"。

黑格尔辩证法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把宇宙万物看做是一个由于其内在

矛盾而自我运动的过程,从而把真理理解为过程、结果和全体,理解为一个自己完成自己的"圆圏"。以往的形而上学总是企图在最初的、原始的开端中寻求真理,并且在不同程度上将它看做是独立于我们之外的现成的存在。黑格尔则把绝对精神看做是一个自我生成自我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越是在后的阶段或环节越具有瑰实性和真理性,黑格尔称它们是在先的东西的"真理"或"本质",因为它们是前此阶段或环节"扬弃"自身的结果,因而克服了自身的缺陷并且保留了合理的因素,而最后的结果就是一个把前此一切阶段和环节都包容于自身之内的整体之大全。所以,黑格尔把这个过程看做是"前进一回溯"的辩证运动:"前进就是回》到根据,回溯到原始的和真正的东西;被用作开端的东西就依靠这种根据,并且实际上将是由根据产生的",因而"离开端而前进,应当看做只不过是开端的进一步规定,所以开端的东西仍然是一切后继者的基础,并不因后继者而消灭",于是哲学之整体就是一个圆圈,在它之中,开端与终结、起点与终点乃是目的与目的的实现这样一个自我完成自我实现的关系。〔38〕

黑格尔的辩证法以"三一式"为其形式,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正题、反题与合题。一般说来,正题是肯定的环节,它表明矛盾此时还处于潜在的阶

段,黑格尔也称之为"自在的"阶段;反题是否定的环节,此时矛盾的双方得

到了展开,黑格尔称之为"自为的"阶段;合题则是"否定之否定"的环节,它

是正题与反题的对立统一,黑格尔称之为"自在而自为的"阶段。黑格尔的

哲学体系就是由许许多多这样的正题、反题与合题的"圆圈"所组成的一个巨大的"圆圈"。有时人们把黑格尔的这种"三一式"就称为辩证法,实际上并不十分恰当,因为它毕竟只是某种形式。虽然黑格尔自己往往为了体系的缘故过于注重形式而使其哲学的内容经常有牵强附会之嫌,但是仅仅把他的辩证法理解为"三一式"毕竟只是抓住了辩证法的皮毛而没有理解它的 精髓。

总之,哲学与一般的科学不同,它没有任何假设的前提,因而避免了独断论的嫌疑,或者说,它自己是自己的前提,这个前提经过自身的发展而得

到了自身的证明,所以只有哲学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科学。

黑格尔对否定性的辩证理解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为大胆的思考之一。差别、对立和矛盾问题自哲学产生以来就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难题,对此希腊哲学提出了极其深刻的辩证思想,但是由于它的朴素性和直观性,使得这些深刻的思想没有得到全面深人的阐发。由于近代哲学家们固执于科学思维方

式的知性思维,因而无论他们怎样追求客观性的科学知识都最终因为主体

与客体之差别的二元认识论结构而无法将有差别的东西结合统一在一起。在这个问题上,黑格尔的确与众不同。在他看来,在自然万物之中,否定性是死亡的力量,任何事物都将由于它而自我瓦解,失去自身的存在,但是精神的生活却是敢于承当死亡并在死亡中得以自存的生活,而且只有当它在支离破碎的瓦解之中保持其自身时它才是真正的存在。"精神在否定的东西那里停留,这是一种魔力,这种魔力就把否定的东西转化为存在。"[39〕实际上精神自身就是否定性,它否定自己而变成了对象,在对象中仍然保持着自身的同一,从而使它能够扬弃对象成为真正现实的自己。未经否定的精神只是潜在的精神,不敢面对否定的精神还不是真正的精神,惟有投身于否定仍然保持着自身的同一性并且扬弃了否定的精神才是真正现实的精神。显然,黑格尔在此以形而上学的思辨语言阐发了主体的能动性。

毫无疑问,黑格尔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形而上学家,他一方面使自亚里

士多德以来哲学家们所怀抱的让哲学成为科学的理想最终得以实现,另一

方面亦使形而上学这一古典哲学曾经走了两千多年的哲学之路终于走到了尽头。正所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形而上学在黑格尔那里就好像是一个人临终之前的回光返照,它的生命在黑格尔哲学中达到了最辉煌的时刻,但却是最后的辉煌。我们可以说黑格尔既是最好的形而上学家,也是最

坏的形而上学家:他是最好的形而上学家,因为没有哪个哲学家能够像他那

样建立起如此恢弘如此庞大乃至如此"合理"如此严密的形而上学体系;然而由于传统形而上学这条路最终被证明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这位最好的形而上学家当然也就是最坏的形而上学家。总而言之,黑格尔哲学标志着

形而上学的完成,同时亦标志着形而上学的终结。黑格尔之后,尤其是20

世纪西方哲学彻底扭转了哲学的方向,当人们为古典哲学和形而上学举行

临终告别仪式的时候,黑格尔哲学理所当然地被摆上了祭坛,遭到了极其猛

烈的批判。显然,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黑格尔都是"罪有应得"。

那么,黑格尔哲学究竟在什么地方如此地引人反感呢?

首先是黑格尔哲学的理性主义与唯心主义。在古典哲学中,理性主义

往往也就是唯心主义,因为它的根据和基本原则建立在宇宙的合理性之上,

这个原则用黑格尔的话说就是"理性统治世界"。在当代哲学看来,黑格尔

企图穷尽绝对真理实在是狂妄自大,而他将宇宙自然的本质或实体看做精

神或理性更是没有根据。唯心主义者如黑格尔一方面认为我们能够认识事

物的本质,另一方面又据此而主张亊物的本质即是共相因而也就是概念、理

性或精神,这不过是一种循环论证。因此,无论黑格尔哲学看上去多么精

致,无论它体现了怎样美好的理想,归根结底是建立在虚幻的基础之上的。由于当代哲学一般地排斥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放弃了理性统治世界这种

乐观的理性主义立场,因而黑格尔哲学即使不被看做是美丽的谎言,最好的

结果也就是某种美丽的梦幻而已。

其次是黑格尔哲学的普遍主义和整体主义。其实这并不是黑格尔所独

具的特色,形而上学作为形而上学通常都有这种特性,因为它以宇宙之统一

的本质或根据作为研究的对象,只不过黑格尔哲学表现得最典型而已。对

于当代哲学来说,最使之无非忍受的就是黑格尔把人类精神看做是绝对精

神实现自己的手段,把个人看做是世界历史进程的工具,以至于人们甚至视黑格尔哲学为国家主义、纳粹主义的理论根据。20世纪的哲学家们大多坚

持个人的不可通约性,所以他们不仅放弃了古典哲学乐观的理性主义,而且对那种以普遍抽象的人性来规定个人的观念,尤其是黑格尔将个人淹没在绝对之汪洋大海之中的理论学说深恶痛绝。

最后就是黑格尔哲学晦涩思辨的辩证法。据说黑格尔生前就曾抱怨说人们甚至包括他自己的学生不理解他的思想,情况确实如此。哲学家们的

思想一向被人们认为是晦涩难懂的,而黑格尔的思想与它们比起来恐怕还要加一个"最"字,以至于许多哲学家都指责他故意将简单的东西弄得繁杂

化了,认为黑格尔是在故弄玄虚。虽然黑格尔关于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关于

事物自身的矛盾运动的思想已经成了人们的认识活动自觉或不自觉的基本

观念,但是他那种将所有一切事物牵强附会地统统纳人严格规整的辩证法的做法确实是无法为人们所接受的。在人们看来,黑格尔不是从事物本身出发,而是从自己的思辨方法出发来说明和解释事物的,因而他所谓的科学

不过是一种伪科学。

人们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了。这些批评和指责有些确实击中了黑格尔的要害,但是也有一些是源于对他的误解,而且即使这些批评都是正确的,我们也不应该因此而彻底否定黑格尔哲学在哲学史上的贡献和意义。无论如何,批判黑格尔的前提是了解黑格尔,否则任何批判都将是没有意义的,然而许多人在批判黑格尔的时候却并不了解黑格尔。实际上,黑格尔哲学是充当了形而上学的"替罪羊"。

在某种意义上说,黑格尔哲学究竟有意义还是没有意义,主要取决于人们对形而上学的态度。从黑格尔去世至今已经一百多年了,人们批判形而

上学批了一百多年,批判黑格尔也批了一百多年,现在人们仍然在批判形而

上学,也仍然在批判黑格尔,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显然,传统形而上学的确是错误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形而上学本身没有意义,并不意味着人类理性产生形而上学的理想不值得我们思考并且予以满足。应该说,形而上学的产生是因为人类理性对于"终极关怀"的需要,如果我们不想把它完全交付给宗教信仰,如果我们不想彻底放弃这一至髙无上的理想,那么可以

说,形而上学还是有其意义的,因而黑格尔哲学亦同样有其意义。黑格尔哲学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笔极其宝贵的遗产,他对哲学的贡献

是十分丰富的,也是多方面的。无论我们对形而上学采取怎样的态度,都不

应该因为黑格尔是最大的形而上学家就彻底否定他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和意

义,更何况批判黑格尔的前提条件是真正理解黑格尔。借用黑格尔的一个

术语,我们对待黑格尔哲学应该采取"扬弃"的方式。显而易见,黑格尔哲学

至今尚未被我们所"扬弃",因而"扬弃"黑格尔哲学而不是彻底否定黑格尔哲学,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的工作。

我们以黑格尔哲学作为《西方哲学十五讲》的结束,是顺理成章的,因为黑格尔哲学标志着形而上学的终结,标志着古典哲学的终结。黑格尔之后,

西方哲学经过短暂的迷惘时期,开始重新定位,重新寻找方向,那不在我们

讨论的范围,属于《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的内容。

参考书目

1.黑格尔:《历史哲学》,三联书店,1956年。

2.沃'考夫曼:《黑格尔--种新解说》,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3.W.T.司退斯:《黑格尔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4.张世英:《自我实现的历程:解读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5.邓晓芒:《思辨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探》,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注释

〔1〕《黑格尔通信百封》,苗力田译,第13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2〕《黑格尔通信百封》,第202页。

〔3〕参见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第25页,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 〔4〕转引自阿尔森*古留加:《黑格尔小传》,第3页,商务印书馆,1980年。

〔5〕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12页,商务印书馆,1982年。

〔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第112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 〔7〕参见*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第19页。

〔8〕《黑格尔通信百封》,第40、41页。

〔9〕《黑格尔通信百封》,第43、38页。

〔10〕黑格尔:(小逻辑》,第118页,商务印书馆,1980年。t

〔11〕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第10页,商务印书馆,1979年。

[12]亚里士多德:《范畴篇》,2al3。《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一卷,第6页,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1990年。〔13〕黑格尔:(小逻辑》,第81页。〔14〕黑格尔:(小逻辑》,第43页。 〔15〕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11页;《小逻辑》,第43页。

[16]转引自沃*考夫曼:《黑格尔--种新解释》,第169页,北京大学出版tt,1989 年。

〔17〕黑格尔:(逻辑学》,上卷,第1、2页。

〔18〕黑格尔:《逻辑学》,上卷,第42页。

〔19〕黑格尔:(逻辑学》,上卷,第42页。

[20)黑格尔:《逻辑学》,上卷,第31页。

〔21〕黑格尔:《逻辑学》,上卷,第7—8页。

[22]转引自沃,考夫ft:《黑格尔--种新解说》,第221页。

〔23〕黑格尔:《小逻辑》,第1页。〔24〕黑格尔:《小逻辑》,第427页。

〔25〕黑格尔:《自然哲学》,第21页,商务印书馆,1986年。

〔26〕黑格尔:《自然哲学》,第20页。

〔27〕黑格尔:《自然哲学》,第617页。

〔28〕黑格尔:《小逻辑》,第212—213页。

〔29〕黑格尔:《历史哲学》,第57、58页,商务印书馆,1956年。

〔30〕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第22页。

〔31〕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第39页。

[32]黑格尔:《逻辑学》,上卷,第37页。

〔33〕黑格尔:《小逻辑》,第432页。

〔3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第116页。

〔35〕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第109页。

[36]黑格尔:《逻辑学》,上卷,第36页。

〔37〕黑格尔:《逻辑学》,上卷,第98页。

[38〕黑格尔:《逻辑学》,上卷,第55—56页。

〔39〕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第21页。

第十五讲

精神的探险旅行实体即主体

世界的逻辑结构哲学全书

辩证法

1806年10月,正值德法耶拿大战,黑格尔携带着《精神现象学》手稿离开了耶拿。后来在给友人的信中,黑格尔写道:我见到了拿破仑这位"马背上的世界精神"。而此时此刻,黑格尔心中怀抱的远大理想则是成为哲学中的"绝对精神"。

黑格尔(GergWilhelmFriedrichHegel)1770年生于斯图加特。上中学

时,他爱不释手的是一本叫做《索菲游记》的市民小说,后来叔本华不无恶意

地说,少年时我醉心的是古希腊的悲剧,而黑格尔却在读这样的书。确实,

从黑格尔少年时代的情况看,谁也不会预料到这个陶醉于如此乏味小说的

平庸少年后来竟然脱胎换骨,成了一位思想深刻的大哲学家。不过黑格尔的学习成绩的确很好,在中学里名列第一。1788年毕业时,这届学生中有4

个人被送入图宾根神学院,黑格尔就是其中之一。在神学院中黑格尔与两个同学结下了诚挚的友谊,一个是与他同时进人神学院的荷尔德林,今天被

人们看做是与席勒和歌德比肩的伟大诗人,一个是1790年入学的谢林,曾经在黑格尔还默默无闻之时就已经名扬天下,这两个人后来都对德国文化

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受到了德国进步势力的热烈欢呼,据说黑格尔曾经与朋友们一起模仿法国人种了一棵自由树。当然,后来他与大多数同情革命的德国人一样,并不赞成雅各宾派所实行的恐怖行动,

但是他终身都没有改变对法国革命的肯定态度。

1793年,黑格尔以优异成绩从神学院毕业,巳经具备了相当的哲学素

养。后来人们根据他的毕业文凭认为黑格尔当时在哲学上"毫无成效",其实是一种误解。原来他的毕业文凭上写的是"在哲学上十分努力",由于字

迹不清,拉丁语的"十分(multam)"被看成了"毫无(nullam)"。毕业后黑格尔没有成为神职人员,而是像他的前辈康德和费希特一样,做了家庭教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徘徊与迷茫,黑格尔终于超越了启蒙主义彻底否定现实的片面性,以辩证法的思想使理想与现实达成了"和解"。1801年黑,格尔通过论文答辩,成为耶拿大学哲学系的编外讲师。此后不久,黑格尔与著名诗人歌德建立了通信联系,从此两人的友谊一直保持到终身。歌德对黑格尔厚 爱有加,热情关怀着他的成长,黑格尔则始终对歉德恭敬备至,甚至在他功

成名就之时仍然称自己是歌德精神的儿子。〔1〕

黑格尔从1805年着手写作《精神现象学》,发誓要"让哲学说德语"〔2〕。在哲学家中,他的经历算是比较复杂的:办过报纸,当过中学校长。1807

年,黑格尔迁居班贝格,任日报编辑,同年他的第一部成熟的哲学著作《精神现象学》出版,1808年11月成为纽伦堡文科中学校长。1816年黑格尔迁居海德尔贝格,任海德尔贝格大学哲学系教授,此后从1818年开始任柏林大学哲学系教授,1827年主编《科学评论年鉴》,以他为中心形成了黑格尔学派。柏林时期是黑格尔事业的鼎盛时期,他在1829年当选为柏林大学校长,1831年因病逝世。

黑格尔与当时的普鲁士专制政府之间的关系经常是人们批评黑格尔思想保守的一个口实,人们指责他为专制制度辩护。这样批评黑格尔的人如果不是不了解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不了解他在教学和著述方面所受到的限制,就是没有真正理解黑格尔哲学。1821年的某一天,黑格尔家中聚集着许多客人,他吩咐给每个人都斟上一杯酒。客人们感到很奇怪:今天不是节日,也不是哪个国王王妃的生日。黑格尔举杯一笑说:今天是7月14日,客

人会心地一饮而尽。这就是说,即使是在普鲁士专制统治最黑暗的时候,黑格尔每年都要为

攻占巴士底狱举杯庆祝一番,他对法国大革命的态度由此

可见一斑。(3]

黑格尔生前正式出版的哲学著作有4部,这就是:《精神现象学》、《逻辑

学》、《哲学全书》和《法哲学原理》。其中《哲学全书》与《法哲学原理》都是教学纲要,因而黑格尔真正意义上的哲学著作就是《精神现象学》和《逻辑学》

这两部书。为了区别起见,人们一般将《逻辑学》一书称为《大逻辑》,而将

《哲学全书》中的"逻辑学"部分称为《小逻辑》。黑格尔去世之后,他的友人和学生编辑出版了《黑格尔全集》,其中包括根据学生们的听课笔记整理而

成的一系列讲演录,有《历史哲学讲演录》、《美学讲演录》、《宗教哲学讲演录》和《哲学史讲演录》等。实际上,黑格尔哲学的影响与其说是通过他那些

晦涇的哲学著作,不如说是通过他卓有成效的教学活动展开的。

黑格尔生活的时代正是世界历史发生着波澜壮阔的激烈变革的时代。歌德曾经在一次谈话中这样说道:"我所以得天独厚,是因为我出生在世界

大事纷至沓来、方兴未艾的年代。"〔4〕黑格尔虽然比欹德小21岁,但是歌德

所经历的重大事件他大部分都经历了:1776年北美独立战争、1789年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席卷欧洲以及他的失败等等。后来在《法哲学原理》中黑格

尔深有感触地写到:"哲学的任务在于理解存在的东西,因为存在的东西就是理性。就个人来说,每个人都是他那时代的产儿。哲学也是一样,它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5〕黑格尔是时代的产儿,他有幸生活在一个激动人心的年代,并且用他的思辨语言把握并表现了他那个时代的精神。

不过,与康德哲学相比,黑格尔哲学的历史命运可称得上是坎坷曲折了。在世之时,黑格尔的事业如日中天,在哲学界几乎取得了一统天下的地

位,但是他去世后不久,黑格尔学派就解体了。不仅如此,由于现代西方哲学扭转了哲学的方向,坚决与古典哲学划清界限,对形而上学采取了彻底批

判的态度,因而黑格尔作为形而上学最大最典型的代表人物,理所当然地成

了形而上学的"替罪羊"。他的哲学一而再再而三地受到人们的批判,甚至

可以说几乎现代西方哲学的所有流派无一不是从反黑格尔哲学而起家的,

虽然在许多流派中都可以找到黑格尔的影子。直到20世纪30年代以后,黑格尔哲学才慢慢地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重新理解.黑格尔,还其哲

学以本来的面目,仍然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因为黑格尔哲学一向以晦涩难

解著,它的辩证性和丰富深邃的内容给人们的理解留下了极其广阔的自由空间,以至于研究黑格尔哲学的人们不得不承认,谁若想理解黑格尔,只能

靠他自己。甚至有人宣称,有多少研究黑格尔的人,就有多少个黑格尔。

理解黑格尔的难处在于其哲学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庞大体系,他几乎把当时人类理性所涉及的全部领域都纳入到其哲学体系之中,而其

无古人"比较好理解,说它"后无来者"似乎就有点儿过分了。其实不然。黑格尔之后,人们再也不可能像他那样将人类所有的知识统统纳入一个哲学

体系之中了,更重要的是,哲学家们也不再把构建包罗万象的形而上学体系看做是哲学的工作了。不仅如此,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性使得人们对它的理

解必须采取"倒退"的方式,即从后向前地理解,用黑格尔的话说就是"在后的阶段是在前阶段的真理"。而黑格尔哲学体系的任何一个环节或片断都像"全息元"一样,它们中的每一个都贯彻或体现着其哲学的所有基本原则和方法,这就向所有试图理解黑格尔哲学的人提出了挑战。

但是也正因为如此,黑格尔哲学对于任何深入于其中的人始终保持着迷人的魅力。

黑格尔的理想是使形而上学成为科学,而这意味着他首先必须接受康德的挑战。

一精神的探险旅行

黑格尔晚年时曾经将《精神现象学》称之为他的"探险旅行",实际上他要再现的亦是人类精神的"探险旅行"。在它之中,包含着黑格尔哲学的起

源和基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曾经把《精神现象学》

看做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6〕。的确如此。《精神现象学》不

仅第一次提出了黑格尔哲学的基本原则,体现了黑格尔特有的辩证法,展示了黑格尔哲学的体系雏形,而且揭示了黑格尔哲学的起源,因而是我们理解

黑格尔哲学的入门书,破解黑格尔哲学的秘密的一把钥匙。一句话,理解黑

格尔哲学,应该从《精神现象学》开始。

《精神现象学》是西方哲学史上最为晦涩难解的哲学著作之一,也是一

本前所未有的奇书。就通常的理解而言,这部标志着黑格尔哲学成熟的著作是很难归类的。黑格尔以恢弘的气势将从古至今的人类历史、思想史、文

化史统统纳人了他的视野之中,把哲学、伦理学、心理学、文学、美学、宗教、政治、经济等等熔为一炉,再现了人类精神的发展过程,以其强烈的历史感和深邃的辩证法来解决哲学所面对的难题。当然,黑格尔在此所尝试的思辨方法也向所有试图理解它的人们的理解力提出了挑战。在这部著作中,黑格尔希望超越因为固执于有限的规定而无法把握事物之活生生的内在生命的"知性思维",他千方百计地试图突破确定性的界限,在肯定性中看到否定的因素,从否定性中发现肯定的环节,而且使用了大量的隐喻来表达他的

思想。结果就使许多阅读这部著作的人很难把握究竟什么是黑格尔反对的以及什么是他赞同的,所有这一切只有到了最后的关头才真相大白。

据说歌德只看了《精神现象学》的前几页就弃之不读了,他读到的是:"花朵开放的时候花蕾消逝,人们会说花蕾是被花朵否定了的;同样地,当结果的时候花朵又被解释为植物的一种虚假的存在形式,而果实是作为植物的真实形式出现而代替花朵的。这些形式不但彼此不同,并且互相排斥互不相容"。这明显与歌德的朴素辩证的有机生命观相左。于是歌德把《精神现象学》扔在一边儿,再也没有读这本书。然而,实际上只要他翻过这页来就会发现有一个"但是"——"但是,它们的流动性却使它们同时成为有机统一体的环节,它们在有机统一体中不但不互相抵触,而且彼此都同样是必要的;而正是这种同样的必要性才构成整体的生命"。显然,黑格尔的主张其

实与歌德是一致的。〔7〕

由此可见,读黑格尔的书,至少要有耐心才行。

在某种意义上说,黑格尔哲学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康德哲学的问题。

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康德以其批判哲学将事物划分

为现象和物自体两个方面,一方面证明了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另一方面亦通过限制知识而为自由、道德和形而上学保留了一片天地,确立了理性和自由这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基本原则。然而,由于其哲学特有的二元论使康德始终无法建立一个完满的哲学体系,这就给他的后继者们提出了一个亟

待解决的难题。实际上,康德的后继者们所关注的并不是体现着自然必然性的理论理性,而是体现着自由的实践理性,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他们的思想都是从实践理性出发的。青年谢林在给黑格尔的一封信中说,"朝霞伴随着康德升起","自由贯彻全部哲学而始终"。〔8〕青年黑格尔亦从康德的实践理性中看到了人的自由、价值和尊严,他认为"人类自身像这样地被尊重

且把理性和自由看做是永恒的口号。[9〕当然,尽管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无不对康德表示由衷的敬意,但是他们也都意识到康德哲学是不彻底的,如果要想将哲学推向前进,那就必

须超越康德。然而康德之后,费希特和谢林虽

然都试图克服康德的自在之物,但是并不成功。费希特的知识学实际上是绕过了自在之物,由于谢林无法解决"绝对"的认识问题,因而也没有完成这个任务。当费希特面对知识学的基础问题时,他只好诉诸信仰,当谢林面对

绝对的认识问题时,他也只好诉诸神秘性的理智直观和艺术直观。现在,黑

格尔着手来解决这个难题。实际上,从《精神现象学》的"导言"中看,这本书

______:■■■■:JJ

就是回答康德的问题的。

按照黑格尔,康德要求对理性进行批判亦即分析是有道理的,问题在于这种批判是不彻底的。不错,在康德那里,理性固然经受了批判,可批判本身呢?批判作为理性的一种活动,是不是也应该受到批判?如果批判站在理性之外,批判是不是就变成了非批判的独断论?所以真正彻底的批判,应

该是理性的自我批判。

问题是,理性的自我批判是如何可能的?

按照通常的观点,似乎理性的自我批判是无法进行的。知识的真理性就在于它与对象符合一致,但是由于我们只能认识意识范围之内的"为意识

的对象"而不可能认识对象自身,亦即"自在的对象",因而永远也无法超出

自身之外去比较知识是否与意识之外的对象符合一致,康德就是因为这个

难题退回到了主观性的立场。然而黑格尔却从知识与对象之间的差别看到

了解决问题的可能性:由于在认识之中存在着知识与对象之间的差别,我们

就完全有可能根据这一差别来考察知识。当我们发现知识与对象是不相符合的时候,通常我们就必须改变知识以符合对象,从而形成了新的知识。然而原来的知识毕竟是根据相应的对象而形成的,现在知识发生了改变,这就意味着对象也与知识不再相当了,它同样需要改变自己以适应新的知识。因此,认识不仅是改变知识的过程,同样也是改变对象的过程,在认识活动

中,不仅出现了新的知识,而且也出现了新的对象。这就是说,原来在认识

中未被我们意识到的对象现在成为了为意识的对象,而对象的改变就意味着原来被意识以为是"自在的对象"的对象,现在变成了为意识的对象:

知识一新知识一新知识……

对象一新对象一新对象……

以认识的最初阶段——"感性确定性"——为例。

"感性确定性"属于直接性的认识,不过它仍然可以区别为感性的对象和"意谓"这两个方面。感性认识的对象是"这一个"个别的具体事物。认识以对象为真理,因而它要求在对象中确证"这一个"。"这一个"可以分为"这时"和"这里",也就是时间和空间。当意识企图在对象中找到真理的时候,

它却发现,无论这时还是这里都是消逝着的:"这时是上午",一转眼,这时就变成了中午;同样,"这里有一棵树",一转身,这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于是

意识发现,"这一个"的内容处于变化之中,惟一不变的是"这一个"本身,因

而它不是个别性的东西,而是一个共相。当意识在对象中找不到真理的时候,它只好转向了自身,在"意谓"中寻求真理。然而它最终发现,"意谓"的内容同样是变化着的,惟一不变的是"意谓"本身,因而"意谓"也是一个共相。于是以"这一个"个别事物为其对象的感性认识就走向了以共相为对象的知性。

因此,认识活动本身实际上是理性自己考察自己、自己改变自己的发展过程。黑格尔后来在《小逻辑》中说道:"考察思维形式已经是一种认识历程了。所以,我们必须在认识的过程

中将思维形式的活动和对于思维形式的批判,结合在一起。我们必须对于思维形式的本质及其整个的发展加以考.察。思维形式既是研究的对象,同时又是对象自身的活动。因此可以说,这乃是思维形式考察思维形式自身,故必须由其自身去规定其自身的限度,并 揭示其自身的缺陷。这种思想活动便叫做思想的'矛盾发展'(Dialek-tik)"〔10〕

由此可见,黑格尔扬弃康德的自在之物的关键在于他把认识看做是一个由知识与对象之间的差别和矛盾推动的发展过程。康德对理性认识能力的批判基本上是一种静态的结构分析,而黑格尔则意识到认识是一个由于其内在的矛盾而运动发展的过程。如果认识是一个过程,那么我们就得承认,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认识的发展变化则表明知识是处于变化更新的过程之中的,不仅如此,对象也一样处于变化更新的过程之中。

黑格尔不仅试图以辩证法来解决认识论的问题,而且使认识论上升到

了本体论的离度。在他看来,知识与对象之间的不一致不仅是主观性自身

内部的问题,同样也是本体论的问题。因为在我们的认识中发生的知识与

对象之间的矛盾,表明这个世界本身还处于不统一不和谐的状态,于是认识

的辩证运动就获得了本体论的意义:当认识扬弃了自在之物而达到了自身

统一的时候,通过它的活动亦使世界本身达到了和谐和统一。黑格尔的《精

神现象学)所展示的就是这个过程,它通过人类精神认识绝对的过程,表现

了绝对自身通过人类精神而成为现实,成为"绝对精神"的过程。换句话说,人类精神的认识活动归根结底乃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因为人类精神就

是绝对精神的代言人,它履行的是绝对精神交付给它的任务。对黑格尔来说,人类精神这个艰苦漫长的"探险旅行"既是精神的"伊利亚特",也是精神

的"奥德赛":它不仅是人类精神远赴他乡,寻求关于绝对的知识的征程,同时亦是精神回归其自身,认识自己的还乡归途。因为人类精神认识绝对的过程就是绝对自己成为绝对精神的过程,所以人作为精神性的存在并不在

绝对之外,不如说它就是绝对精神的代言人,因而当它认识了绝对之时,也

就回到了自身之内。从这个意义上说,《精神现象学》也就是对于"绝对即精

神"的认识论证明。如果有谁无法理解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究竟从何而来,究

竟是什么,只要他读了这本书就会真相大白了。

黑格尔通过《精神现象学》确立了其哲学的基本原则,这就是"实体即主

体"。

二实体即主体

《精神现象学》有两个序言,一个叫做"序言",一个叫做"导论",考虑到黑格尔一向轻视序言,认为任何预先的说明都无关紧要,真理在于过程,在于全体,所以总让人感到有些不同寻常。似乎只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对黑格尔来说一个序言有些不够用。

的确如此。

《精神现象学》的"导论"表明这本书的目的是解决康德问题的,但是由于它涵盖了太多的内容,加上黑格尔特有的辩证法,而且只有到最后我们才

能理解和把握真理,黑格尔禁不住为人们的耐心担忧,也担心人们可能难以理解他的晦涩的思想。于是,黑格尔在完成了这部伟大的著作之后,又为它写了一篇"序言",以便为人们理解这部书提供帮助。应该说,黑格尔的忧虑不是没有理由的,歌德只翻了几页就弃之不读,就很说明问题。

在某种意义上说,《精神现象学》的"序言"不仅是这部著作的序言,而且是整个黑格尔哲学的序言。黑格尔在序言中说道:"照我看来,——我的这

种看法的正确性只能由体系的陈述本身来予以证明--切问题的关键在

于:不仅把真实的东西或真理理解和表述为实体,而且同样理解和表述为主体。"〔"〕这就

是黑格尔著名的"实体即主体"的基本原则。

第一个提出实体即主体的思想的并不是黑格尔,而是亚里士多德。亚

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曾经从逻辑判断的角度为实体下了一个最基本的规定:"实体,在最严格、最原始、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是既不述说一个主体,也不存在于一个主体之中"[12〕。在这里,"主体"即"主词",因而他的意思是

说,所谓实体(usia)就是只能充当命题判断中的主词而不能充当宾词的东西。当然,当黑格尔宣称"实体即主体"的时候,无论实体还是主体的概念都发生了深刻的演变。主体已经不仅仅是判断中的主词,而是更多地被用于人类理性。近代哲学试图在主体与客体存在着差别的基础上来谋求两者的

同一性,这就注定了它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现在黑格尔提出这个

原则,其目的就是在近代哲学主体性的基础上重新回到亚里士多德,将近代哲学的主观性原则与古代哲学的客观性原则融为一体。因此与亚里士多德相比,黑格尔考虑更多的是实体本身的能动性。所谓"实体即主体"的主要含义是,实体不仅是客观的,而且其自身就是能动的,这样的实体就是"活的

实体"。

近代哲学所理解的实体主要是客观性原则,其中缺少能动性的因素,例

如斯宾诺莎的实体就缺少自我意识的原则,这就使它难以解释实体与世界之间的关系问题。康德和费希特倒是发扬了主体的能动性原则,然而由于他们坚持思维就是思维,因而始终无法扬弃外部世界的坚硬的现实。谢林第一个要求超越思维与存在之间的对立,但是其哲学赖以为基础和出发点的"绝对"由于超越于一切差别和矛盾之外,所以他又陷人了无差别的绝对与有差别的世界之间的矛盾而不能自拔。与他们相比,黑格尔则主张"实体即主体",因而实体并非无差别的同一性,而是在其自身内部就蕴含着否定性和矛盾:由于实体自身就具有能动性,所以它自己否定自己而成为发展出

来的现实。因此,只有当我们把实体同时也理解为主体,理解为自己展开自己的运动的时候,才能说明它的现实性,而实体作为主体的能动性就表现在它自身之中就包含着纯粹的否定性,因而它是单一的东西自己否定自己从

而分裂为二,将自己树立为对立面,然后扬弃自身中的矛盾和对立,重建自

身统一性的过程。由于实体就是主体,其自身就具有能动性,因而实体的运动过程乃是它的自我运动,世界就是它的外化和展开。于是实体的运动就成了以终点为目的的自己展开自己、自己完成自己的"圆圈",而且只有当实体真正成为主体,从潜在展开自身并且重建自身同一性的时候,它才是现实

的。

因此,单纯的实体还只是潜在的因素,当它展开自身而外化为世界时,也仍然不是真正的现实,只有当实体展开为世界并且扬弃一切差别重建自身的同一性的时候,它才是真正的现实,而这个重建自身同一性的工作就是

通过人类精神对于绝对的认识活动来实现的。换言之,绝对通过它的代言人一人类精神而自己认识自己,最终成为绝对精神。

近代哲学从笛卡尔开始就是在思维是思维,存在是存在的二元论框架

下思考两者的同一性问题的,黑格尔则试图将思维与存在熔为一炉。在他

看来,宇宙万物是"同一个"东西的自我运动、自我发展、自我完成的过程,所谓思维与存在、本质与现象并不是两个东西。他把宇宙统一的根据或者本

质称为"绝对",宇宙不过是"绝对"的"外化",其目的是通过"外化"的方式展开自身,最终通过人类精神的认识活动达到自我意识,而且只有达到了自我意识的"绝对"才是真正的现实。所以在黑格尔哲学之中,"绝对"与"绝对精神"是有区别的:前者是潜在的,后者则是现实的。

当马克思说《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诞生地和秘密的时候,这不仅意味着《精神现象学》第一次公布了其哲学的基本原则和体系的雏形,而且意味着它揭示了绝对精神

的秘密:绝对精神其实就是人类精神的绝对化和本体化。在此,黑格尔把康德关于知性为自然立法的思想推到了极端:不是知性为一切可能经验的自然立法,实际上自然法则根本上就是精神的法则,因为"实体即主体","绝对即精神"。黑格尔就是这样以辩证的客观唯心主义的方式来解决近代哲学的问题。

于是,黑格尔试图在全新的基础上来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对他来说,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不仅是一个认识论问题,而且首先是一个本体论问题。所以黑格尔从实体即主体这一原则出发,将思维与存在之

间的关系首先看做是事物与其自身之间的关系:思维是事物的本质,事物是

思维的表现,而事物归根到底总要符合自己的本质,因此思维与存在在本体

论上是同一的。其次,人类精神的认识活动是可以认识存在于事物中的思

想的,因为我们的思想能够思想存在于事物中的客观思想。因而最后,本体论与认识论是统一的,人类精神履行的乃是绝对精神的工作。思维与存在的符合一致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人类精神对事物的认识来实现的。即是说,事物的本质虽然是思想,但是作为事物的本质的思想毕竟被限制在有限的事物之中,它虽然是思想但却还不具有思想的形式,这种尚未成为现

实的思想只是潜在的。

比如说,当人类精神还不存在,或者说,还没有认识"树"的普遍本质的

时候,树的普遍本质虽然也是存在的,但不是以普遍性的形式存在,而是被限制在一棵棵个别具体的树里。而当人类精神认识了树的本质,形成了树

的概念的时候,树的本质便从个别具体的树里被"解放"了出来,具有了普遍

只有人才具有双重的性能,是一个能意识到普遍性的普遍者"(13〕,"哲学的

最高目的,就在于确认思想和经验的一致,并达到自觉的理性与存在于尚未中的理性的和解,亦即达到理性与现实的和解。"(14)

由此,我们就理解了黑格尔为什么主张"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

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15〕。因为按照他的观点,理性不仅仅

是主观的理想性,而且是事物的本质,而事物归根结底要符合自己的本质,所以合乎理性的东西一定会成为现实。另一方面,并不是随便什么东西都可以被称为现实,只有真正合理的东西才能称为现实,因而一切现实的东西当然就是合理的。因此,对黑格尔来说,合理性=现实性,只不过从合理性到现实性是一个辩证运动的过程。其实,合理性与现实性之间的这一辩证的关系亦可看做是黑格尔哲学的主题,或者说,黑格尔哲学的全部内容就是围绕着合理性与现实性之间的辩证关系而展开的,其目的就是要达到合理

性与现实性的"和解"。显然,人们将黑格尔这个命题看做是为当时的专制

制度作论证,实在是对黑格尔的误解。这个命题的"革命性"昭然若揭,甚至用不着作深入解释的。

实际上,《精神现象学》所描述的就是"绝对"如何在人类精神的认识活动中成为"绝对精神",亦即成为现实的,所以黑格尔把"实体即主体"诠释为"绝对即精神"。

《精神现象学》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处于非常微妙的地位。《精神现

象学》第一版发表时在扉页上曾经标有"科学体系,第一部分"的字样,但是

后来黑格尔形成了由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组成的《哲学全书》体系,

《精神现象学》便沦落为哲学体系的"导言"了,其中的许多内容都被吸收到了"精神哲学"之中。当然,无论黑格尔自己如何改变了看法,我们都不应该

忽视《精神现象学》的重要地位。靑年黑格尔派的著名代表之一大卫•弗里德里希*施特劳斯

认为,"人们可以恰当地称《精神现象学》为黑格尔著作的全部。黑格尔在这里第一次驾着自己的船离开港口远航,周游世界,尽管这

是一种奥德赛式的航行;而他随后的远征,虽然有着更好的引导,却好像局

限在内陆海之内。所有黑格尔后来的著作和讲演,诸如他的《逻辑学》、《法哲学原理》、宗教哲学、美学、哲学史和历史哲学,都只是出自《精神现象学》的部分,而(精神现象学》的丰富性,即使在《哲学全书》中也保存得并不完

全,而且无论怎么看也是一种干缩的状态。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的天才处于癞峰。"U6〕施特劳斯的话虽然有点儿过分,但亦并非无稽之谈。

总之,(精神现象学》完成了人类精神"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现在黑格尔可以着手"从本质到现象",从精神现象学的成果回过头来重新理解

我们的世界了。于是,黑格尔给我们留下了另一部奇书——《逻辑学》。

第十五讲

黑格尔的*对*心论

三世界的逻辑结构

黑格尔在《逻辑学》第一版序言中指出,近25年以来——按时间推算应当是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出版以来,"那种被叫做形而上学的东西,可以说巳经连根拔掉,从科学的行列里消失了","科学和常识这样携手协作,导致了形而上学的崩溃,于是便出现了一个很奇特的景象,即:一个有文化的民族竞没有形而上学——就像一座庙,其他各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n3。虽然康德批判形而上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彻底将形而上学从哲学中清除出去,而是为了重建形而上学,但是他和他的后继者们都没能最终解决这个难题。现在,历史的重任就落到了黑格尔的肩上。于是在《精神现象学》之后,黑格尔便着手写作《逻辑学》。

黑格尔的《逻辑学》与他的《精神现象学》一样是一部前无古人、独一无二的哲学著作,不过它所体现的是黑格尔完全不同的另一种风格。如果说《精神现象学》是一部才气喷涌、充满激情的作品,那么可以说《逻辑学》则是一部简洁明快、推理缜密的著作。在《精神现象学》中,不仅我们甚至黑格尔

《逻辑学》在某种意义上则是远离激情的:"学习这门科学,在这个阴影的王国中居留和工作,是远离感性直观和目的、远离感情、远离仅仅是意见的观

念世界的。"〔18〕显然,不仅是因为《逻辑学》所处理,的对,不同于《精神现象 冷静地处理面前的对象,恰如其分而且有条不紊。

在黑格尔哲学中,"逻辑学"相当于传统形而上学或本体论的地位。表

面看来,这与人们通常的观念大相径庭,然而实际上这一思想的确符合形而上学的内在精神。在近代哲学中,通常逻辑学,亦即形式逻辑所研究的只是

单纯主观的思维形式,而古代哲学则不这样看。作为形而上学的创始人,亚

里士多德将范畴看做是存在的存在方式,试图从范畴人手来解决存在问题,

并且通过以实体(usia)为中心的十个范畴确立了"存在之网"或世界的逻辑

结构。后来经过中世纪哲学的改造乃至到了近代哲学那里,实体才从范畴

体系中独立了出来,成了本体论所研究的最髙对象。康德对亚里士多德的范畴体系作了调整,提出了四组十二个范畴作为知性为自然立法的根据,以

将范畴主观化、内在化的方式,有条件地确立了世界的逻辑结构。现在黑格

尔要做的工作就是恢复亚里士多德哲学的传统,重新賦予范畴以客观性的

毫、

黑格尔的逻辑学不仅与本体论是同一的,而且与认识论、辩证法也是同

一的。

逻辑学讨论的是思维规律和纯粹的思想规定,因而也可以说就是认识论。然而对黑格尔来说,所谓思维规律或者纯粹的思想规定都不仅仅是主观范围内的事情,它们同时亦是事物的客观规律和本质规定。另一方面,无论逻辑学还是认识论从根本上都是以辩证法为其基本形式的。所以,黑格

尔与前人不同的地方是,他以独特的方式将所有的哲学部门熔为一炉。当然,熔为一炉归熔为一炉,叙述起来还是要有区别的。在《精神现象学》之后,黑格尔首先做的一项工作就是建立世界的逻辑结构,亦即对纯粹本质性的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为哲学奠定基础。这些就构成了他的《逻辑学》的内容。

如果说逻辑学是本体论,它研究的是范畴的体系,那么这些范畴究竟是

从何而来的?

答案就在《精神现象学》之中。当人类精神达到了"绝对知识"之后,整个认识过程便纯化成了范畴,《逻辑学》就以此作为它的对象。在黑格尔看来,人类精神对绝对的认识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亦是一个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而哲学史恰恰就是这一过程的最髙体现。在哲学史中,每个哲学体系都有它自己独特的哲学原则,它们都代表着人类精神认识绝对的一个阶段。因而看似相互对立、杂乱无章的哲

学史实际上乃是一个哲学的发展过程。这就是说,只有一种哲学而没有许多种哲学,不同的哲学体系不过是这一种哲学在不同阶段上的表现,它们独

特的哲学原则就凝结为范畴,构成了范畴体系上的诸多环节。所以黑格尔

主张历史与逻辑是一致的,他所做的工作无非是将人类精神认识绝对的哲

学史纯化为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有机的范畴体系。不过,黑格的逻辑学

虽然以纯思想规定为其研究的对象,然而他并不认为存在有脱离现实脱离具体内容的"纯粹思想"。正如他所说的,"逻辑的体系是阴影的王国,是单

纯本质性的世界,摆脱了一切感性的具体性",〔19〕实际上他的逻辑学是从"一个方面"即本质的方面来展示真理。因而逻辑的理念还只是"幽灵"而不

是活生生的灵魂,或者说,它还不是现实的真理。

如果说《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导言,那么可以说《逻辑学》就是

黑格尔哲学的基础。黑格尔的逻辑学既不同于形式逻辑,也不同于康德的

先验逻辑:它所研究的既不是空洞的思维规律,也不是主体的先天认识形

式,而是事物的纯粹的本质性因素——纯思想规定。因此,黑格尔的逻辑学与康德的先验逻辑一样都是具有认识论意义的逻辑,但是它同时亦消解了康德先验逻辑的单纯主观性和静态结构的局限性,因而不仅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且具有本体论的意义。黑格尔说:"逻辑须要作为纯粹理性的体系,作为纯粹思维的王国来把握。这个王国就是真理,正如真理本身是毫无蔽

陣,自在自为的那样。人们可以说,这个内容就是上帝的展示,展示出永恒本质中的上帝在创造自然和一个有限的精神以前是怎样的。"〔20〕根据这段

话,人们完全有理由认为黑格尔哲学是极其荒谬的,似乎他主张绝对精神在外化为自然和人类精神之前,首先在某个地方进行着逻辑推演,然后才由这种纯粹的思想规定产生出自然和人类精神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作为一个唯心主义者,而且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形而上学家,黑格尔所讲的"以前"并不是时间意义上的在先,而是逻辑意义上的在先。从时间上讲,黑格尔承认自然在人类精神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但是从逻辑上讲,就本质而言,精神则是真正在先的,因为它所体现的乃是决定世界之为世界、自然之为自然的本质和根据。当然,黑格尔把本质性的东西看做是精神性的存在归根到底是错误的。

逻辑学以纯思想规定为其研究的对象,也就是以范畴作为它的研究对

象。当我们说范畴是具有本体意义的本质性因素的时候,这并不意味着范畴是什么高不可攀

的神秘的东西,其实它就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语言之中。黑格尔说:"思维形式首先表现和记载在人的语言里。人兽之别就由于思想,这句话在今天仍须常常记住。语言渗透了成为人的内在的东西,渗透了成为一般观念的东西,即渗透了人使其成为自己的一切;而人用以造成语言和在语言中所表现的东西,无论较为隐蔽、较为混杂或已经很明显,总包含着一个范畴;范畴的东西对人是那么自然,或者不如说它就是人的特有本性自身。"〔21〕所以,哲学不需要特殊的术语。然而这并不是说逻辑学是一项十分容易的工作,其困难之处乃在于如何使"熟知"纯化为"真知",亦即将人们

日常使用的语言纯化为哲学的概念。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黑格尔的逻辑学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崭新的事业。他一方面要总结人类精神对于绝对的认识史——这已经由他的精神现象学完成了,一方面要把人们的日常语言纯化为崭新概念,另一方面还要改造传统的逻辑学,使概念"流动"起来,使"逻辑的枯骨"通过精神成为有血有肉的

为世界确立了一;十分完善的逻辑结构。、

黑格尔的《逻辑学》(大逻辑)分为"客观逻辑"和"主观逻辑"两大部分,其中"客观逻辑"分为"存在论"和"本质论","主观逻辑"是"概念论"。《哲学全书》中的逻辑学部分(小逻辑)则没有区分"客观逻辑"和"主观逻辑",而是直接划分为"存在论"、"本质论"和"概念论"。

按照黑格尔的观点,"客观逻辑"部分地与康德的先验逻辑相一致,而更重要的是它取代了传统的形而上学或本体论的位置。康德的先验逻辑本身

而黑格尔所i做的就是在此基础之上重新恢复i而、上学的客观性原则。"主观逻辑"所讨论的是传统的形式逻辑的内容,当然经过了黑格尔的改造。不仅如此,这一部分甚至处于逻辑学的最高阶段,因为在黑格尔看来,"概念"乃是"存在"和"本质"的真理。显然,黑格尔的逻辑学仍然给形式逻辑留有一席之地,那种认为辩证逻辑排斥形式逻辑的看法是错误的。黑格尔其实并不否认形式逻辑在认识中的作用,他只是认为形式逻辑是有局限的,仅仅停留在此,不可能把握事物活生生的生命。

黑格尔逻辑学的具体内容划分为三编:

第一编"存在论"研究的是直接性的认识阶段,在这一部分中范畴推演

的特点是"过渡",亦即从一个直接性的东西过渡到另一个直接性的东西。在这个阶段,概念还处在"自在的"或潜在的阶段,其内容是尚未展开的。"存在论"包括"规定性(质)"、"大小(量)"和"尺度"三个阶段,它以"存在"范畴作为开端,从一个范畴过渡到另一个范畴,最后扬弃了自身的直接性而进入到了间接性的领域,由此而过渡到了"本质论"的领域。

第二编"本质论"研究的是间接性的认识阶段,在这一部分中范畴推演

"自为的"或处于;、开过程中的阶段。'u、"本质论二包括"作为反思自身的本质"、"现象"和"现实"三大阶段,反思概念以在他物中映现自身的方式展开自身,最终扬弃了直接性与间接性之间的矛盾,成为一个统一的概念的诸多环节,从而进入了"概念论"的领域。

第三编"概念论"研究的是直接性与间接性的统一、自在与自为的统一,相互对立的概念现在消礅为一个概念,在这一部分中范畴推演的特点是"发展",这是逻辑学的最后也是最髙的阶段。"概念论"包括"主观性"、"客观

性"和"理念"三大阶段,黑格尔在此讨论了概念、判断和推理,机械性、化学性和目的性以及生命、认识的理念和绝对理念,最终扬弃了一切差别和对立,将所有的范畴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整体就是"绝对理念"。

黑格尔在正式进入逻辑学的内容之前,首先说明了科学为什么以"存

在"作为开端的理由。其实无论黑格尔提出了怎样充分的理由,只要想到"存在"乃是形而上学最基本的对象,而他的逻辑学就是形而上学或本体论,

我们实在想象不出-除了"存在"而外逻辑学还会有别的什么开端。在黑格尔看来,他的逻辑学所确立的范畴体系并不是他自己的独创,而是对哲学史这关于绝对的认识史的概括和总结,所以他的工作就是以所有哲学的基本原则亦即范畴为"原料"形成一个统一的逻辑系统,而所有这些范畴作为"绝对"的诸多环节都被安排在恰当的位置之上,由此而形成的即是一个完整的

"绝对"。当然,这里所说的"绝对"还不是现实的绝对精神而只是绝对精神

的"骨架"或结构,只有到了"精神哲学"之中绝对精神才真正成为现实,所以黑格尔称之为"绝对理念"。不仅如此,由于人类精神对于"绝对"的认识就是"绝对"对其自身的自我认识,因而"绝对"的范畴体系实际上并不是我们

推演的结果,而是它自己扬弃自己、自己推演自己的自我运动。众所周知,黑格尔逻辑学中的范畴推演不乏牵强附会之处,不过从总体上看的确具有

极其严整的逻辑必然性。只要我们从它的第一个范畴"存在"开始进人这d逻辑系统,立刻就会身不由己地溶人于其中,感受到辩证法那种不可抗拒的强大力

黑格尔哲学是西方哲学史上公认最富于内在逻辑性、形式上最完善的

哲学体系,他的逻辑学尤其如此。然而黑格尔自己并不认为他的逻辑学已经完善了。在他看来,这是一项新的事业,因而需要长时间的研究探讨。黑格尔不仅曾经在课堂上反复尝试过不同的范畴推演方式,而且在临去世之

前还在修改《逻辑学》。在去世前一个星期,1831年11月7日,黑格尔在《逻学》第二版序言中写道,想到柏拉图曾经七次修改《国家篇》,一部现代包

含着深刻内容的哲学著作就应该修改七十七次才对。由此可见,黑格尔始终没有停止对其哲学体系的探索。

U1

哲学全书

通常我们所理解的黑格尔哲学体系就是《哲学全书》的体系。黑格尔对

于哲学体系的思考由来已久,因为这乃是康德、费希特和谢林试图解决而没

能最终解决的难题。在他看来,哲学是科学,而惟有当它是一个体系的时候

才真正称得上是科学。所以在黑格尔出版发表了《精神现象学》和《逻辑学》

之后,如何将哲学建构成一个科学的体系就成了摆在他面前亟待解决的问

题。现在黑格尔有了一个机会,虽然有点儿仓促——他在大学讲授哲学需

一个教学纲要。

1816年当黑格尔在海德尔贝格大学准备讲课的时候,他面临着教学纲

要的问题。康德黑格尔所处的时代,德国在大学教育中十分注重教学纲要的作用。1778年10月16日,当时的国务大臣瑞特立芝在一份布告中说:"最差的纲要肯定也要比没有好,如果教授们博学多才的话,他们尽可以批评纲要的作者;但是口授笔录式的讲课必须废除。"〔22〕当年康德就曾经利用

了迈耶、鲍姆嘉登的纲要,然而黑格尔却不想这么做,他希望使用自己编写的教学纲要。于是他一边以口授的方式讲课,一边着手编写新的教学纲要,这就是《哲学全书》。在1817年这部教学纲要出版之时,黑格尔写道:"为了适应我的哲学讲演的听众对一种教本的需要起见,我愿意让这个对于哲学

全部轮廊的提纲,比我原来所预计的更早一些出版问世。"〔23〕与此同时,黑格尔强调说,由于该书采取的是纲要形式,因而它不仅未能依照理念的内容予以详尽发挥,而且它的系统推演的发挥也是特别浓縮的。所以作为纲要,《哲学全书》一方面是对哲学体系之轮廓的概括,另一方面亦表明其内容的发挥还有待于口头的讲授。《哲学全书》于1817年出版了第一

版,1827年出了第二版,内容比第一版增加了一倍,1830年第三板问世,虽然篇幅增加不 多,但文字的改动数以千计。显然,黑格尔在此下了很大的功夫

黑格尔敢于编写而且能够出版自己的教材,这说明了其哲学在当时的影响和地位

我们通常所说的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就是这个《哲学全书》的体系。就此而论,我们既不应该因为它只是纲要而忽视其意义,同时也不应该认为《哲学全书》的体系就是黑格尔定了型的哲学体系。显然,比较这本书的不同版本我们就会发现,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框架大致如此,而内容和细节则始终处于变化之中

《哲学全书》分为三大部分:"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逻辑学"是研究理念的自在自为的科学,它讨论的是纯粹的本质性因素,亦即

纯思想规定或范畴;"自然哲学"是研究理念的异在或外在化的科学,它讨论的是理念外化自身而成为自然亦即理念的外在表现;"精神哲学"研究的是

理念由它的异在返回它自身的科学,它讨论的是通过人类精神理念重新获得自己的形式,从而成为真正的现实的过程

《哲学全书》中的"逻辑学"部分(小逻辑)基本上是《逻辑学》一书(大逻

辑)的概要,虽然它们在形式、内容和细节等方面有许多差异,我们就不作更

多的介绍了,需要说明的是从"逻辑学"到"自然哲学"的过渡。从本体论上说,当逻辑理念在"概念论"中达到了"绝对理念",亦即自在自为的真理之时,"按照它同它自己的统一性来看,就是直观,而直观着的理念就是自然。"〔24〕这就是说,"绝对理念"扬弃了一切差别和矛盾而实现了自身统一

性,这个直接的统一性就是一个简单的事实,一个消解了所有间接性的现成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自然"。从宇宙论上看,这个达到了自身统一性的直

接性(直观)的理念由于返回自身而享有绝对的自由,因而它便自由地决定

将自身中的特殊规定和诸环节"释放"出来,将其自身作为它自己的反映,自

由地外化为自然。换言之,现在"存在"在这里成了"存在着的理念",而存在

着的理念也就是"自然"。显然,从逻辑理念到自然的过渡具有某种神秘主义的色彩,不过这里的"过渡"不应该理解为时间意义上的过程,而应该看做是逻辑上的关系:逻辑理念是自然的本质性因素,自然乃是逻辑理念的外化

和表现。

与近代哲学机械论的自然观不同,德国古典哲学的自然观将自然看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以渗透于自然之中的内在的精神活动来解释自然的运动,将自然理解为历史性的运动发展的过程。这种思辨的自然哲学经过谢林的发扬光大,在当时的科学家们中间引起了热烈的反响,他们在谢林的自然哲学中发现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理解和说明自然的新的方式。与谢林相比,黑格尔的自然哲学显然更系统更完善,但是当他建立自己的自然哲学的时候,由于思辨的自然哲学巳经为科学家们所厌倦,所以其影响反而没有谢

林大。

在黑格尔看来,"自然界是自我异化的精神。精神在自然界里一味开怀

嬉戏,是一位放荡不羁的酒神。在自然界里隐藏着概念的统一性"〔25〕。"绝

对"外化它自己而成为自然,自然不过是"绝对"的表现。然而也正是因为如

此,"绝对"还不是现实的它自己,"绝对"还不是绝对精神。因此,黑格尔给自然哲学提出的课题是"扬弃自然和精神的分离,使精神能够认识自己在自

然内的本质"[26〕。他把考察自然的方式规定为"概念的认识活动",它是理论态度与实践态度的统一,其目的是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在这种认识活

动之中,我们强迫像希腊神话中那位千变万化的海神"普罗丢斯"一样的自然界停止它的变化,在我们面前显现和说明自身。《自然哲学》以从自然向精神的过渡作为它的终点。自然发展到了这样的阶段,它在有生命的东西中得到了完成。因此,"精神是在自然界中发展出来的。自然界的目标就是自己毁灭自己,并打破自己的直接的东西与感性的东西的外壳,像芬尼克斯

那样焚毁自己,以便作为精神从这种得到更新的外在性中涌现出来。"〔27〕因此,精神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两者在根本上是统一的:精神是自然的本质,

自然是精神的异化或表现。所以精神既可以说在自然之后,也可以说在自然之前:精神是从自然界中发展出来的,因而自然在时间上是在先的;然而

就精神是自然的本质,精神是自然的真理性和最终目的,是理念的真正现实

而论,精神则是真正在先的。"自然并不是一个固定的自身完成之物,可以离开精神而独立存在,反之,惟有在精神里自然才达到它的目的和真理。同样,精神这一方面也并不仅是一超出自然的抽象之物,反之,精神惟有扬弃并包括自然于其内,方可成为真正的精神,方可证实其为精神。"〔28〕于是,我们就从自然哲学进展到了精神哲学。

黑格尔的"精神哲学"与他的《精神现象学》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微妙的。由于它们讨论的都是人类精神认识绝对的过程,因而在内容上多有重复。当黑格尔的哲学全书体系建立起来的时候,他似乎有点儿后悔在《精神现象学》中过于详细地描述了本应该在"精神哲学"中阐述的内容,所以他放弃了

《精神现象学》是"科学体系的第一部分"的说法,仅仅把它看做是其哲学的

"导言",甚至成了"精神哲学"中的一个环节。实际上,《精神现象学》与"精神哲学"各有千秋:前者是黑格尔尚未确立其哲学体系之时写作的著作,因

而阐述充分、比较生动而且很少刀斧之痕;后者作为体系成熟时的"纲要"中的一部分,形式十分规整,条理也比较清晰。当然,两者虽然内容大致相似,

但是论述的角度毕竟不同:《精神现象学》类似绝对精神的"史前史",描述的是尚未成为绝对精神的绝对精神在人类精神中的生成史,而"精神哲学"则

是我们在认识了绝对精神之后,回过头来由此出发所建立的哲学体系的一

个部分。

"精神哲学"是黑格尔哲学全书体系中的最高阶段。如果说绝对理念在"逻辑学"中是潜在的,在"自然哲学"中是异在的,那么可以说它在"精神哲

学"中则是现实的。因而"精神哲学"中所讨论的精神的发展过程既是人类

精神认识绝对的过程,也是绝对成为绝对精神的过程,这两者是同一个过程。正是通过人类精神等于绝对的认识过程,绝对达到了自我认识从而成

为了真正的现实。

"精神哲学"划分为三个阶段:"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

当精神还只是处在它的尚未展开的概念中,还没有使它的概念成为有客观性的东西的时候,精神就是"主观精神",也就是个体精神。"主观精神"分为

"灵魂"、"意识"和"自我规定着的精神"三个环节,分别是"人类学"、"精神现

象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其结果是"自由意志"的形成。"客观精神"以

自由意志为前提,它是个人之内在精神的外部表现,也就是现实的人类精神

所创造的社会、国家、政治法律制度、风俗习惯和伦理道德等等的世界,所以

它讨论的是普遍的精神。"客观精神"的三个发展阶段是"抽象法"、"道德"

和"伦理"。精神在"抽象法"阶段表现为抽象的自由,自由意志尚处在外在

化、客观化的阶段;"道德"所体现的是主观的自由,内在的良心;而"伦理"所

体现的则是自由的充分实现,达到了内部与外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统一。

这一部分主要体现了黑格尔的法哲学和历史哲学的思想。

在某种意义上说,黑格尔可以看做是历史哲学创始人之一,而且许多人了解黑格尔都是从他的历史哲学开始的。从"实体即主体"的原则出发,黑

格尔主张理性统治世界。这个理性虽然指的是"宇宙理性",但它的具体化现实化则必须通过人类精神。世界历史是一个合理性实现自身而成为现实性的过程,也就是自由成为现实的过程,因为自由乃是精神的本性。因此黑格尔说:"世界历史无非是'自由'意识的进展",整个世界的最后的目的就是

精神对其自身的自由的意识,亦即自由的现实。〔29〕然而,自由毕竟只是内在的观念或原则,就其本身而言还不是真正的现实。所以内在的观念必须通过外在的手段加以实现,而驱使人们行动的原动力就是人们的需要、本能、兴趣和热情。于是黑格尔提出了著名的"理性的狡计"的理论:就个人的行动而言,需要等等是他的直接动力,而观念和原则则是间接的动力。换言之,精神、观念和原则是通过利益、需要和热情来决定人的行动的。表面看来,每个人都是为自己的需要而行动的,而实际上他们的行动所实现的乃是理性自身的原则。显然,黑格尔看到了在个人行动背后的历史动因,以唯心

主义的方式表达了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但是他的历史哲学看似提髙了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但实际上将个人的行动完全看做了理性实现自身的工具和手段。这种强调过分整体性、普遍性原则的思想在现代哲学中尤其受到了人们的批评。

"精神哲学"的第三部分也是它的最髙阶段是"绝对精神"。"绝对精神"经过了"艺术"、"宗教"和"哲学"三个阶段。在黑格尔看来,艺术、宗教和哲学都达到了无限性的境界,它们都以"绝对精神"作为认识的对象,所不同的是它们把握"绝对"的方式。"艺术"在直接性中把握"绝对",它以感性形象化的方式把真理呈现于意识,因而是对绝对精神的具体的直观。"宗教"以表象的方式把握真理,它通过人对上帝的认识而呈现"绝对"。至于"哲学"

则是"艺术"与"宗教"的统一,它以概念的方式把握真理,其形式是绝对精神

的自由思想,从而真正使绝对精神成为了绝对精神。

《哲学全书》虽然是黑格尔哲学思想最成熟时期的作品,但是它毕竟只

是供教学使用的纲要,还有待他去展开和发挥。虽然体系的框架有了,但是黑格尔在世之时并没有以哲学著作的形式全面详尽地阐发他的哲学体系,我们不知道如果他写作了这样的哲学著作,其内容和细节会有怎样改变,因为即使是教学纲要,《哲学全书》亦始终处于变化之中。譬如哲学体系的开端问题。哲学究竟应该以什么作为开端?黑格尔对这个问题非常重视。一般说来,黑格尔不同的哲学著作有不同的开端:《精神现象学》讨论人类精神的认识活动,它从最初的最基本的"感性确定性"开始;《逻辑学》讨论的是纯思想规定亦即范畴,作为形而上学,它以"存在"为其开端;那么整个哲学体系呢?在黑格尔看来,哲学不像一般科学那样总有其假定的前提,它是一个自己证明自己、自己创造自己的对象、自己返回自己的"圆圈",因而哲学没有一般科学意义上的起点。

通常我们把黑格尔哲学体系的顺序理解为"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实际上在黑格尔看来,他的哲学体系不仅仅有这一种排列方式,作为自我运动的"圆圈",哲学可以从任何地方开始。在《哲学全书》的结尾之

处(第575、576、577节),黑格尔分别以逻辑、自然和精神为"中项"提出了三个推论: 第一个推论:逻辑理念——自然——精神。自然作为逻辑理念与精神的"中项"展开于这两个极端之间,它是直接性的存在,在时间上在先的东

第二个推论:自然——精神——逻辑理念。精神作为自然与逻辑理念

的"中项",是自然的预定目标,因而是先于自然的,它能够在自然中认识到逻辑理念,从而

使自然得到提升而返回自己的本质;

第三个推论:精神——逻辑理念——自然。逻辑理念作为精神与自然的"中项",乃是这两者的绝对实体,它把自己区分为自然与精神,将它们规定为自己的显现。因而逻辑理念在逻辑上是真正在先的。

究竟应该怎样理解这三个推论?迄今尚未有定论。

最后,我们来讨论黑格尔的辩证法。

五辩证法

黑格尔的名字是与辩证法联系在一起的。

H+五讲

潘格尔的絶对唯心论

一"I西方哲学十五讲

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其哲学的一大特色,我们可以说辩证法既是黑格尔对哲学的伟大贡献,同时也是受到人们批评最多的地方。有人把他的辩证法推崇到了极致,视之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也有人把他的辩证法貶低得—无是处,看做是哲学瘡症的胡说八道。实际上无论褒贬,都有可能是基于对它的误解。臂如我们现在专门讨论黑格尔的辩证法,黑格尔本人肯定会 不以为然。因为他的辩证法与他的哲学体系是密不可分、融为一体的,我们实际上既不可能脱离辩证法来讨论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也不可能脱离他的哲学体系来讨论他的辩证法。这就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理解黑格尔的哲

学首先应当理解他的辩证法,而理解黑格尔的辩证法又必须把握他的整个哲学。这真有点儿像后来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所说的"解释学的循环"。然

而,我们实在无法通过叙述黑格尔的整个哲学体系来阐述他的辩证法思想,如果那样的话就用不着我们多此一举了,因为直接阅读黑格尔是最好的办法。所以为了叙述的方便起见,我们也只好专门来谈谈辩证法了。

哲学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方法问题。由于哲学要求超越有限具体的事物而把握事物普遍的本质,所以在哲学诞生之初就存在着方法问题。哲学的对象不同于科学,它是某种普遍的、无限的东西,当我们要求通过认识来获得对它的知识的时候,这就意味着任何把握这样的对象的方法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有限性的特点——因为认识所通达的知识归根结底是确定性 的,然而只要知识是确定性的,它就不可能是无限的。所以从希腊哲学幵始,哲学就始终面临着有限的方法与无限的对象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哲学家们苦心孤诣地力图找到能够把握无限的对象的新方法,而哲学往往就在方法的变革之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黑格尔登上哲学舞台的时候,正是近代哲学在方法问题上陷人了困境之时。在他看来,近代哲学的困境源于其思维方式的片面性。在《精神现象

间的差别。,、、―、"

古代人的思维方式的特点是朴素性和直观性。当人类精神开始认识活动之时,它还没有现成的抽象观念可以利用。对古代人来说,首要的问题是如何从感性经验中抽象出普遍的共相。不知费了多大的功夫,经过了多长时间的艰苦思考和探索,他们才形成了抽象的概念。"古代人的研究是真正

的自然意识的教养和形成。古代的研究者通过对他的生活的每一细节都作详尽的考察,对呈现于其面前的一切事物都作哲学的思考,才给自己创造出

了一种渗透于事物之中的普遍性。但现代人则不同,他能够找到现成的抽

象形式;他攀握和吸取这种形式,可以说只是不假中介地将内在的东西外化出来并隔离地将普遍的东西(共相)制造出来,而不是从具体事物中和现实

存在的形形色色之中把内在和普遍的东西产生出来。"[30〕黑格尔称这种固

执于思维规定之差别的思维方式为"知性思维"。第一个揭示知性思维的局限性的是康德,他

通过对理性的批判指出了以知性范畴为基本形式的科学

思维方式的局限性,认为这种思维方式只能运用于现象而不可能把握事物自身,并且通过理性的辩证法证明了这一点。康德的本义是通过揭示思维的辩证性来说明形而上学是不可能成为科学的,然而黑格尔却从康德的消极辩证法中看到了使哲学成为科学的一线曙光。在他看来,思维的辩证性

为我们扬弃固定的概念,打破它们之间的界限,重新再现事物的整体生命提供了可能性。因此,现在的工作就在于扬弃那些固定的思想,从而使普遍的东西成为现实的有生气的东西。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要想使固定的思想

取得流动性比将感性存在变成流动的要困难得多,惟一的途径是辩证的思维:扬弃固定的思维形式,使它们流动起来,克服自身的片面性,再现亊物之活生生的生命。

黑格尔将辩证法称为真正的科学方法。近代哲学在近代自然科学所取

得的伟大成果的鼓舞下,试图将科学的方法应用于哲学,使哲学成为科学。

然而黑格尔则认为,科学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科学,因为任何一种科学总是从

某些不证自明的前提出发的,所以它们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哲学

就不同了。由于哲学所研究的乃是最髙的对象,因而哲学是没有前提和条

件的,它是自己证明自己、自己完成自己的。就此而论,惟有哲学才是真正的科学,而哲学自己证明自己的方法或真正的科学方法就是辩证法。

一般说来,辩证法是希腊哲学的产物。当黑格尔试图克服近代哲学的局限性,站在近代哲学的主体性原则的基础上恢复古代哲学的客观性立场

的时候,古代哲学朴素天然的辩证性思想为他提供了扬弃近代哲学之"知性思维"的极其有效的可能方式。黑格尔曾经将赫拉克利特、芝诺和苏格拉底

等人称做辩证法的创始人,虽然他们的思想很少共同之处,但是无论是赫拉克利特的自然辩证法、芝诺的概念辩证法,还是苏格拉底探索事物"是什么"

的对话方法,都对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然,最

直接的影响是康德的消极的理性辩证法和费希特与谢林对康德辩证法的积

极的改造。

辩证法(Dialektik)这个概念源于希腊文,原义是"对话"。在某种意义上

说,黑格尔的辩证法乃是将苏格拉底通过两个人对话而追问事物的本质的

方式进一步深化为思想自己与自己的"对话",因而它是一种概念辩证法。

不过在黑格尔看来,思想不仅是我们的思想,而且是事物本身的本质规定,

所以思想从根本上说乃是"客观思想"。于是,当黑格尔将思想看做是宇宙

万物共同的根据和基础的时候,他的辩证法就不仅仅是一种认识的"方法",

也不仅仅是建构哲学体系的方式,而是世间一切事物共同的运动方式或客观规律。换言之,辩证法与本体论是同一的。

由此可见,将

是十分困难的,

而且也肯定不会得到黑格尔本人的认可,因为他的辩证法与他的哲学体系是不可分割的。然而如果不能对黑4

:学体系,我们就很可能陷入其庞大繁杂的体系之中而难以自拔。所以我

一些简单的描述,只不过时时要提醒

自己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不合法的

在黑格尔看来,真正的科学方法亦即辩证法的本性,"一方面是方法与内容不分,另一方面是由它自己来规定自己的节奏"[31〕,这两个方面可以看做是其辩证法的基本特征。如前所

述,黑格尔认为辩证法不仅仅是方法,而且是事物自身的客观法则。

而真正科学的方法并不是像唯理论所推崇的数学方法或康德的先验认识形式那样外在于内容,方法不是外在的形式或我们认识事物的某种方式,而是事物内在的生命、灵魂和运动方式。正因为如此,黑格尔认为一般的科学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惟有能够自己说明自己的哲学才真正是科学。所以黑格尔说,科学方法"正是内容本身,正是内容在自身所具有的、推动内容前进的辩证法"〔32〕,"方法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内容的灵魂和概念"〔33〕。所以,我们的任务并不是去发现一种用来说明事物的方法,而是去发现事物自己运动的内在方式,也就是让事物自己展

示自己内在的运动规律。要想做到这一点,关键就在于对否定性的辩证的

理解。马克思曾经将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伟大成就概括为"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的辩证法"。〔34〕的确,在对待否定性的态度上,黑格尔区别于任何一位近代哲学家,其辩证法的核心就是对于否定性的辩证的理

近代哲学通常是站在主体与客体之间差别的基础上来谋求两者的统一

的,由于知性思维的限制,它在要求获得具有确定性的科学知识的同时对否定性的东西、有差别的东西或矛盾采取了排斥的态度,这就使它在将事物分

解为各个部分和方面的同时,难以保持住事物的活生生的生命和内在的统

性。在黑格尔看来,事物本身是一个结合了诸多有差别的属性在自身之

内的统一体,这种差别既不是仅仅存在于我们的认识之中的主观差别,也不

是事物之外在的差别,而是"内在的差别":"在一个作为内在差别的差别里,

那对立的一面并不仅仅是两个之中的一个——如果那样,那差别就不是一个对立的东西,而是一个存在着的东西了——而乃是对立面的一个对立面,

换句话说,那对方是直接地存在于它自身之内"。[&所以,事物之中的差别是"对立面的统一"。

从知性思维的立场看,事物之中包含着差别意味着事物自身的瓦解,因

而差别和否定性乃是死亡的因素。然而黑格尔则认为,否定性不仅不是死亡的因素,而且是真正的生命的力量和原则。因为正是否定性构成了推动

事物运动发展的内在动力。事物之中存在着差别,所以事物之中包含着否定性的因素。在通常观点看来,差别就是否定,就是事物与其自身的不同一,所以是不真的。如果我们不能消解这些差别,事物自身就会消解为虚无。但是,与这种将否定仅仅看做是否定的观念不同,黑格尔认为"否定的东西也同样是肯定的",或者说,自相矛盾的东西并不消解为抽象的虚无,而是消解为它的特殊内容的否定,而这样的否定并不是全盘否定,而是自行消解的"被规定的事情的否定",因而是"规定了的否定"。这就是说,否定从来不是抽象的否定,而总是具体的特殊的否定,所以否定的结果也总是有内容的或有规定性的。因此,否定的结果其实是从否定之中而产生的有内容的东西,由于它在否定了先前内容的同时亦将其内容以新的形式包含于自身

之内,这就使事物发展为更高更新更丰富的阶段。[36〕黑格尔将这种辩证的

否定称为"扬弃"。

在德文中,"扬弃(aufheben)"这个概念本身就富于辩证性:"它既意谓保

存、保持,又意谓停止、终结"[37〕。因此我们可以说,扬弃或辩证的否定包含着三个环节:一是否定,二是在否定中对有价值的东西的保留,三是向更高

的阶段的过渡。列宁十分恰当地把它概括为"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的确,通过"规定了的否定"——扬弃,前一阶段中有价值的东西保留了下来,外在的形式被克服了并且发展为新的阶段,于是这种辩证的否定就使两个阶段"联系"起来,从而使事物成为一个"发展"的过

程。

因此,"辩证的否定"乃是黑格尔辩证法的核心。熟悉黑格尔哲学的人

都知道,在他的哲学体系中,前一阶段中的差别和矛盾的运动产生了后一阶段,在后的阶段是在先阶段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亦是对在先阶段的继承和发展,因而前一阶段中的合理因素就保留在后一阶段之中,成为它的构成因

素或环节。于是,整个事物过程就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发展着的、具有内

在必然性的有机整体。由于"实体即主体",在实体中就包含着纯粹的否定性,它自己否定自己,将自身树立为自己的对立面,然后扬弃自身,恢复自身的同一性,由此而成为现实。这样一个过程就是绝对的自我运动、自我完

成、自己实现自己、自己成为自己的过程。所以,绝对精神乃是由于其自身内在的矛盾而自我运动的,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都

是有限的、暂时的和有缺陷的,然而它们之间的相互扬弃以及继承和发展,

又使它们构成了整体的必要环节。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形象地把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比喻为"酒神的宴席":所有人都加入了欢庆酒神节的宴

席之中,每个人都在这场豪饮之中一醉方休,但是这场宴席却不会因为我或

者你的醉倒而告终结,而且也正是因为我或者你以及我们大家的醉倒而成

其为酒神的宴席。我们都是这场豪饮不可缺少的环节,而这场宴席本身则

是永恒的。

所以在黑格尔看来,真理是全体,哲学是一个"圆圈"。

黑格尔辩证法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把宇宙万物看做是一个由于其内在

矛盾而自我运动的过程,从而把真理理解为过程、结果和全体,理解为一个自己完成自己的"圆圏"。以往的形而上学总是企图在最初的、原始的开端中寻求真理,并且在不同程度上将它看做是独立于我们之外的现成的存在。黑格尔则把绝对精神看做是一个自我生成自我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越是在后的阶段或环节越具有瑰实性和真理性,黑格尔称它们是在先的东西的"真理"或"本质",因为它们是前此阶段或环节"扬弃"自身的结果,因而克服了自身的缺陷并且保留了合理的因素,而最后的结果就是一个把前此一切阶段和环节都包容于自身之内的整体之大全。所以,黑格尔把这个过程看做是"前进一回溯"的辩证运动:"前进就是回》到根据,回溯到原始的和真正的东西;被用作开端的东西就依靠这种根据,并且实际上将是由根据产生的",因而"离开端而前进,应当看做只不过是开端的进一步规定,所以开端的东西仍然是一切后继者的基础,并不因后继者而消灭",于是哲学之整体就是一个圆圈,在它之中,开端与终结、起点与终点乃是目的与目的的实现这样一个自我完成自我实现的关系。〔38〕

黑格尔的辩证法以"三一式"为其形式,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正题、反题与合题。一般说来,正题是肯定的环节,它表明矛盾此时还处于潜在的阶

段,黑格尔也称之为"自在的"阶段;反题是否定的环节,此时矛盾的双方得

到了展开,黑格尔称之为"自为的"阶段;合题则是"否定之否定"的环节,它

是正题与反题的对立统一,黑格尔称之为"自在而自为的"阶段。黑格尔的

哲学体系就是由许许多多这样的正题、反题与合题的"圆圈"所组成的一个巨大的"圆圈"。有时人们把黑格尔的这种"三一式"就称为辩证法,实际上并不十分恰当,因为它毕竟只是某种形式。虽然黑格尔自己往往为了体系的缘故过于注重形式而使其哲学的内容经常有牵强附会之嫌,但是仅仅把他的辩证法理解为"三一式"毕竟只是抓住了辩证法的皮毛而没有理解它的 精髓。

总之,哲学与一般的科学不同,它没有任何假设的前提,因而避免了独断论的嫌疑,或者说,它自己是自己的前提,这个前提经过自身的发展而得

到了自身的证明,所以只有哲学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科学。

黑格尔对否定性的辩证理解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为大胆的思考之一。差别、对立和矛盾问题自哲学产生以来就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难题,对此希腊哲学提出了极其深刻的辩证思想,但是由于它的朴素性和直观性,使得这些深刻的思想没有得到全面深人的阐发。由于近代哲学家们固执于科学思维方

式的知性思维,因而无论他们怎样追求客观性的科学知识都最终因为主体

与客体之差别的二元认识论结构而无法将有差别的东西结合统一在一起。在这个问题上,黑格尔的确与众不同。在他看来,在自然万物之中,否定性是死亡的力量,任何事物都将由于它而自我瓦解,失去自身的存在,但是精神的生活却是敢于承当死亡并在死亡中得以自存的生活,而且只有当它在支离破碎的瓦解之中保持其自身时它才是真正的存在。"精神在否定的东西那里停留,这是一种魔力,这种魔力就把否定的东西转化为存在。"[39〕实际上精神自身就是否定性,它否定自己而变成了对象,在对象中仍然保持着自身的同一,从而使它能够扬弃对象成为真正现实的自己。未经否定的精神只是潜在的精神,不敢面对否定的精神还不是真正的精神,惟有投身于否定仍然保持着自身的同一性并且扬弃了否定的精神才是真正现实的精神。显然,黑格尔在此以形而上学的思辨语言阐发了主体的能动性。

毫无疑问,黑格尔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形而上学家,他一方面使自亚里

士多德以来哲学家们所怀抱的让哲学成为科学的理想最终得以实现,另一

方面亦使形而上学这一古典哲学曾经走了两千多年的哲学之路终于走到了尽头。正所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形而上学在黑格尔那里就好像是一个人临终之前的回光返照,它的生命在黑格尔哲学中达到了最辉煌的时刻,但却是最后的辉煌。我们可以说黑格尔既是最好的形而上学家,也是最

坏的形而上学家:他是最好的形而上学家,因为没有哪个哲学家能够像他那

样建立起如此恢弘如此庞大乃至如此"合理"如此严密的形而上学体系;然而由于传统形而上学这条路最终被证明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这位最好的形而上学家当然也就是最坏的形而上学家。总而言之,黑格尔哲学标志着

形而上学的完成,同时亦标志着形而上学的终结。黑格尔之后,尤其是20

世纪西方哲学彻底扭转了哲学的方向,当人们为古典哲学和形而上学举行

临终告别仪式的时候,黑格尔哲学理所当然地被摆上了祭坛,遭到了极其猛

烈的批判。显然,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黑格尔都是"罪有应得"。

那么,黑格尔哲学究竟在什么地方如此地引人反感呢?

首先是黑格尔哲学的理性主义与唯心主义。在古典哲学中,理性主义

往往也就是唯心主义,因为它的根据和基本原则建立在宇宙的合理性之上,

这个原则用黑格尔的话说就是"理性统治世界"。在当代哲学看来,黑格尔

企图穷尽绝对真理实在是狂妄自大,而他将宇宙自然的本质或实体看做精

神或理性更是没有根据。唯心主义者如黑格尔一方面认为我们能够认识事

物的本质,另一方面又据此而主张亊物的本质即是共相因而也就是概念、理

性或精神,这不过是一种循环论证。因此,无论黑格尔哲学看上去多么精

致,无论它体现了怎样美好的理想,归根结底是建立在虚幻的基础之上的。由于当代哲学一般地排斥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放弃了理性统治世界这种

乐观的理性主义立场,因而黑格尔哲学即使不被看做是美丽的谎言,最好的

结果也就是某种美丽的梦幻而已。

其次是黑格尔哲学的普遍主义和整体主义。其实这并不是黑格尔所独

具的特色,形而上学作为形而上学通常都有这种特性,因为它以宇宙之统一

的本质或根据作为研究的对象,只不过黑格尔哲学表现得最典型而已。对

于当代哲学来说,最使之无非忍受的就是黑格尔把人类精神看做是绝对精

神实现自己的手段,把个人看做是世界历史进程的工具,以至于人们甚至视黑格尔哲学为国家主义、纳粹主义的理论根据。20世纪的哲学家们大多坚

持个人的不可通约性,所以他们不仅放弃了古典哲学乐观的理性主义,而且对那种以普遍抽象的人性来规定个人的观念,尤其是黑格尔将个人淹没在绝对之汪洋大海之中的理论学说深恶痛绝。

最后就是黑格尔哲学晦涩思辨的辩证法。据说黑格尔生前就曾抱怨说人们甚至包括他自己的学生不理解他的思想,情况确实如此。哲学家们的

思想一向被人们认为是晦涩难懂的,而黑格尔的思想与它们比起来恐怕还要加一个"最"字,以至于许多哲学家都指责他故意将简单的东西弄得繁杂

化了,认为黑格尔是在故弄玄虚。虽然黑格尔关于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关于

事物自身的矛盾运动的思想已经成了人们的认识活动自觉或不自觉的基本

观念,但是他那种将所有一切事物牵强附会地统统纳人严格规整的辩证法的做法确实是无法为人们所接受的。在人们看来,黑格尔不是从事物本身出发,而是从自己的思辨方法出发来说明和解释事物的,因而他所谓的科学

不过是一种伪科学。

人们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了。这些批评和指责有些确实击中了黑格尔的要害,但是也有一些是源于对他的误解,而且即使这些批评都是正确的,我们也不应该因此而彻底否定黑格尔哲学在哲学史上的贡献和意义。无论如何,批判黑格尔的前提是了解黑格尔,否则任何批判都将是没有意义的,然而许多人在批判黑格尔的时候却并不了解黑格尔。实际上,黑格尔哲学是充当了形而上学的"替罪羊"。

在某种意义上说,黑格尔哲学究竟有意义还是没有意义,主要取决于人们对形而上学的态度。从黑格尔去世至今已经一百多年了,人们批判形而

上学批了一百多年,批判黑格尔也批了一百多年,现在人们仍然在批判形而

上学,也仍然在批判黑格尔,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显然,传统形而上学的确是错误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形而上学本身没有意义,并不意味着人类理性产生形而上学的理想不值得我们思考并且予以满足。应该说,形而上学的产生是因为人类理性对于"终极关怀"的需要,如果我们不想把它完全交付给宗教信仰,如果我们不想彻底放弃这一至髙无上的理想,那么可以

说,形而上学还是有其意义的,因而黑格尔哲学亦同样有其意义。黑格尔哲学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笔极其宝贵的遗产,他对哲学的贡献

是十分丰富的,也是多方面的。无论我们对形而上学采取怎样的态度,都不

应该因为黑格尔是最大的形而上学家就彻底否定他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和意

义,更何况批判黑格尔的前提条件是真正理解黑格尔。借用黑格尔的一个

术语,我们对待黑格尔哲学应该采取"扬弃"的方式。显而易见,黑格尔哲学

至今尚未被我们所"扬弃",因而"扬弃"黑格尔哲学而不是彻底否定黑格尔哲学,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的工作。

我们以黑格尔哲学作为《西方哲学十五讲》的结束,是顺理成章的,因为黑格尔哲学标志着形而上学的终结,标志着古典哲学的终结。黑格尔之后,

西方哲学经过短暂的迷惘时期,开始重新定位,重新寻找方向,那不在我们

讨论的范围,属于《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的内容。

参考书目

1.黑格尔:《历史哲学》,三联书店,1956年。

2.沃'考夫曼:《黑格尔--种新解说》,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3.W.T.司退斯:《黑格尔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4.张世英:《自我实现的历程:解读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5.邓晓芒:《思辨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探》,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注释

〔1〕《黑格尔通信百封》,苗力田译,第13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2〕《黑格尔通信百封》,第202页。

〔3〕参见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第25页,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 〔4〕转引自阿尔森*古留加:《黑格尔小传》,第3页,商务印书馆,1980年。

〔5〕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12页,商务印书馆,1982年。

〔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第112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 〔7〕参见*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第19页。

〔8〕《黑格尔通信百封》,第40、41页。

〔9〕《黑格尔通信百封》,第43、38页。

〔10〕黑格尔:(小逻辑》,第118页,商务印书馆,1980年。t

〔11〕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第10页,商务印书馆,1979年。

[12]亚里士多德:《范畴篇》,2al3。《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一卷,第6页,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1990年。〔13〕黑格尔:(小逻辑》,第81页。〔14〕黑格尔:(小逻辑》,第43页。 〔15〕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11页;《小逻辑》,第43页。

[16]转引自沃*考夫曼:《黑格尔--种新解释》,第169页,北京大学出版tt,1989 年。

〔17〕黑格尔:(逻辑学》,上卷,第1、2页。

〔18〕黑格尔:《逻辑学》,上卷,第42页。

〔19〕黑格尔:(逻辑学》,上卷,第42页。

[20)黑格尔:《逻辑学》,上卷,第31页。

〔21〕黑格尔:《逻辑学》,上卷,第7—8页。

[22]转引自沃,考夫ft:《黑格尔--种新解说》,第221页。

〔23〕黑格尔:《小逻辑》,第1页。〔24〕黑格尔:《小逻辑》,第427页。

〔25〕黑格尔:《自然哲学》,第21页,商务印书馆,1986年。

〔26〕黑格尔:《自然哲学》,第20页。

〔27〕黑格尔:《自然哲学》,第617页。

〔28〕黑格尔:《小逻辑》,第212—213页。

〔29〕黑格尔:《历史哲学》,第57、58页,商务印书馆,1956年。

〔30〕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第22页。

〔31〕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第39页。

[32]黑格尔:《逻辑学》,上卷,第37页。

〔33〕黑格尔:《小逻辑》,第432页。

〔3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第116页。

〔35〕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第109页。

[36]黑格尔:《逻辑学》,上卷,第36页。

〔37〕黑格尔:《逻辑学》,上卷,第98页。

[38〕黑格尔:《逻辑学》,上卷,第55—56页。

〔39〕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第21页。


相关内容

  • 黑格尔哲学体系
  • 黑格尔的哲学体系 1.概述 1.1黑格尔简介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是德国近代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政治哲学家.他对德国资产阶级的国家哲学作了最系统.最丰富和最完整的阐述. 作为德国古典哲学最后也是最大的 ...

  • 从莱文对分析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评析看今日英美马克思主义哲学
  • 作者:何萍 江西社会科学 2013年09期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3)04-0005-09 人们通常依据对马克思与黑格尔辩证法关系的不同阐释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分为批判的和经验的两种传统.赞成马克思与黑格尔辩证法有内在关联的学者被归于批判的或 ...

  • 黑格尔哲学史解读
  • 老师寄语:下面这些文章仅作为读书报告写作内容和形式的参考范例,非格式范例.请同学们注意. 对黑格尔哲学史概念的一个现象学解读 --试析"意见的画廊"."知识的画廊"和"德累斯顿画廊" ***(**大学哲学与社会学系) English Tit ...

  • 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关系
  • 2013年春季学期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学员姓名: 学号: 所在学员队: 课程论文成绩: 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关系 曹正威 XS12032006 三院五队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关系 摘要: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在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思想继承 ...

  • 黑格尔逻辑学开端探析
  • 作者:高家方 学术研究 1999年04期 [中图分类号]B811·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1999)05-0054-05 一.黑格尔对开端的确定 黑格尔在他的<小逻辑>第17节里,专门讲了哲学的起点与终点的问题.黑格尔认为,谈到哲学的开端,本来与别的科学不 ...

  • 论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历史起点
  • 摘要:该时期的马克思在哲学思维体系上属于青年黑格尔派,但在思维方式层面却与青年黑格尔派出现分化征兆,即在神学批判和自我意识哲学的理解上出现把辩证法与唯物论结合的可能性.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对辩证法唯物主义地运用表明这种结合事实上已经初步实现.这说明作为一种批判方法的辩证法,其唯物论或唯心论性质取决于思 ...

  • 黑格尔对康德哲学.美学的批判
  • 内容提要:对康德哲学.美学的批判,是黑格尔哲学.美学的重要出发点和环节.本文从黑格尔紧扣近代哲学寻求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理性与感性.普遍与特殊等一系列矛盾这一独特视角出发,论述其对康德哲学.美学在调解上述诸矛盾方面的巨大努力和进展所作的充分肯定与赞扬:同时,论述他对康德哲学.美学的种种局限性.特 ...

  • 论先验现象学与黑格尔辩证法的差异
  • 论先验现象学与黑格尔辩证法的差异 邓晓芒 一.两种不同的反思哲学及其在西方哲学史上的源流 贺麟先生在其为中文版<精神现象学>所写的"译者导言"中,曾把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与胡塞尔的现象学进行了一番比较,主要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差异:1. 胡塞尔现象学是主观唯 ...

  •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导读
  •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学习导读 编者按:日前,中组部.中宣部.中央编译局组织编写的<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学习导读>已经出版发行.为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阅读理解经典著作,我们从这一期起陆续刊发学习导读文章,供大家参考. 恩格斯<路德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