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谈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主要区别

小谈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主要区别

09会计四班 施岳 09020439

摘要:佛教自公元前六世纪诞生以来,历经二千余年长盛不衰。但其内部教派的纷争是由来已久、影响深远的。这主要表现在大、小乘佛教的争议上。大乘和小乘在宗教世界观,对释迦摩尼的认识和态度,修行目标,修行方法上都有很大的区别。

关键词: 小乘佛教 大乘佛教 区别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世及逝世后短期内,教团内未出现重大分歧,此为佛教史上的“和合一味”时期。在他逝世百年以后,佛教教团内部出现明显分裂,主要分歧集中在戒律问题及教义教理的理解上。在后来的几百年中,几经分化,逐渐形成了十八部或二十部等诸多教派。经过多年较量,至南亚次大陆南北朝分立时代,原来的两大派——大众部佛教与上座部佛教更趋分化,遂形成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

纵观佛教的历史,我们可以这样说,小乘(Hinayāna)代表佛教的第一发展阶段,而大乘(Mahāyāna)则代表佛教的第二发展阶段。大乘佛教兴起之前,大乘思想已经出现。其萌芽可上溯至原始时期。在原始经典《阿含经》中已有大乘的名目和大乘的菩萨精神。公元二世纪前后,初期大乘经典如《大品般若经》、《金刚经》、《维摩诘所说经》、《般舟三昧经》等相继出现。大乘佛教于是兴起,并为争夺佛教正统而把部派佛教贬称为“小乘”。乘,原有运载、运渡或支流之意,从其梵文语根yāna看,又有“道路”、“事业”之意,谓能乘载众生从此岸到达解脱的彼岸,实指佛教的修行方法、途径或教理。在大乘佛教看来,小乘只是“小道”或“小业”,比较低级,而大乘则根据自利利他的菩萨道精神,主张渡尽一切众生,乃至在自己未达彼岸之前,先要救渡他人,故自称大乘。大、小乘佛教的主要区别,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一、两者在宗教世界观上的区别

在理论方面,小乘佛教一般主张“我空法有”。认为众生和事物均是各种元素——法的因缘结合,故无独立自存的本位——我,而作为客观世界的法是存在的。这就否定了由五蕴所组成的“人我”的实在性。大乘佛教为了打破任何固定的实体观念,针对小乘所主张的“法”的实在,提出“法我皆空”的主张。对此,唐代密宗禅师立三宗五味禅时,认为小乘禅是“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而大乘禅是“悟我法二空所显真理而修”,此即为其世界观之差异。大乘佛教经典《般若经》如是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把“人我”和“法我”一起加以否定,即认为一切事物不过是互相依存的种种表现围绕了,根本没有固定的实体。这就完全否定了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相对小乘佛教而言,可说是更为彻底的唯心主义体系。 由此可见,大乘佛教的世界观是在小乘佛教的基础上发展、演进而来的。

二、对释迦牟尼的认识与态度

小乘佛教奉释迦牟尼为教主和导师,视之为唯一的佛。但他们仍保持原始佛教的特点,把他视为历史人物,是一个伟人与圣贤,是一个现实的教祖与传教师,当他是僧众中的一员而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主张佛在僧数。后来逐渐把他描述成近乎理想的存在,但充其量只是一个神化了的人。 而大乘佛教接受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影响,将释迦牟尼神格化、偶像化,说他是至高无上、全知全能、神通广大的“佛”,是众生崇拜的偶像。据大乘佛经的描述,释迦牟尼行则金莲捧足,坐则宝座承躯,出则帝释(俗称玉皇大帝)居前,入则梵王(婆罗门所奉最高神)在后,讲《涅槃》则地震动,说《般若》则天雨花,等等。认为释迦牟尼是个法力无边的救世主,还提出佛有法身、应身和化身三身,以此加强信众的宗教感情。此外大乘佛教还认为佛不止一个,还有“二身三身十身”。按《阿弥陀经》的说法,大乘佛教认为以娑婆世界为中央,东、西、南、北、上、下诸方的世界里,不仅有恒河沙数的佛,还有无量数的菩萨和众生。佛、众生、菩萨和佛国都是无限的。 此外,在大乘中,佛教神具

有有形的特征。而小乘是有蔑视和厌恶一切有形、不能塑造神体的传统的。大乘摒弃了这种观点,于是产生了发展佛教艺术的条件。此后,佛教艺术堂而皇之地步入了世界文明的殿堂。

三、修行目标上的差异

大、小乘佛教在修行的最终目标上也是很不相同的。吴明在《禅定名相及其分类》一文中说:“只求自觉自利,自己一个人了脱生死的是小乘;不但自觉,而且觉他,不但自了生死还要普渡众生、共了生死的是大乘。”① 据此可知,小乘佛教一般主张通过自己的修行得到个人解脱,并把达到涅槃境地的阿罗汉果视为追求的最高目标,其间要经过须陀洹、斯坦含、阿那含等果位②,其核心思想是“利己”而不利他。而大乘则不以阿罗汉为最高,而坚持应修佛果,把不断向佛陀道路上精进不已的菩萨当作理想的对象,并提出了“普渡众生”的口号。其目标是菩萨行。若未能达到佛的境界,则要先争取成为佛的候补者——菩萨。大乘佛教认为菩萨高于阿罗汉。阿罗汉虽已破我执,却未破法执;虽已证我空,却未证法空,虽已断烦恼障,但未断所知障。菩萨已证法空,故已解脱生死成佛。只为解脱众生之苦,方自由往返于生死之中。

大乘思想即菩萨乘思想,认为不能以自身涅槃为限,而应以救拔众生的苦难为己任,并发下许多宏愿。其中“渡众生”为菩萨的第一大誓愿。按大乘菩萨行的要求,菩萨应着重于“度世”,并为此不入涅槃而“入世”,护法弘法。而菩萨的真正解脱,恰恰应实现于世人的解脱之中。大乘佛教标榜自己的任务是:“张大法网,入生死海,漉入天鱼,置涅槃岸”。

由于大乘思想中“救济众生”的意识与中国传统思想中“兼济天下”的主张有共通之处,更易为人接受。故后世单纯讲小乘禅法(“安般守意法”)者往往被视为入定的初阶,具有更浓厚的救世思想色彩的大乘禅法才被视为高级阶段。 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是同时传入中国的,二者合为完整的体系。此后产生了许多有中国特色的罗汉,如济公等。

四、修行方法上的不同

佛教不论大、小乘,都要修持戒、定、慧三学。正如吴明所说的:“佛教小乘的根本教义在于业力,它的修证是在业力上起修四谛;佛教大乘的根本教义在于般若,它的修证是在般若上起修六度。而四谛六度又可统摄在三学中。”③此即所谓“三学成纲,修行第一。”智慧圆满具足,三学圆满修证,小乘的人才能证得四谛而了个人的生死;大乘的人才能圆修六度而自利利他,了众生的生死。三学之重要,在于“无戒不能生定,无定不能发慧,无慧不能成道”,小乘无道则不能断集离苦证灭,大乘无道则不能圆修六度,自利利他。小乘除修三学四谛外,还修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八正道”;而大乘修持的六度是指布施、净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除了小乘修行的方法外,大乘同时兼修“四摄”。所谓“四摄”,是指菩萨摄受众生皈依佛道而应做的四件大事,即“布施摄”、“爱话摄”、“利行摄”和“同事摄”。

除了上述各点,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在经典方面也各具特色。小乘佛教一般比较忠于佛说,多用记实的文体,很少演绎铺张,且不承认大乘经典,以为非佛说;大乘佛教则承认小乘经典,又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佛陀思想,托言佛说撰写新的经纶,且大多是长篇,写作上多用演绎、故事、譬喻、偈颂等。

大、小乘佛教存在着区别,但作为两者基础的佛教基本原理是全无二致的,均来自佛教教义。两者的分歧仅反映了对佛教教义、教理的不同理解,以及戒律宽严之争。大乘思想中有不少是对小乘思想的扬弃,是为使佛陀的根本精神适应时代潮流,并与当时当地的情况相结合而进行的变革,这对弘扬佛教文化、发展佛教理论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从而使佛教文明居于当时世界文明的前列,至今仍为众多善男信女所信仰。

参考资料:

1.于可主编:《世界三大宗教及其流派》。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苏]约·阿·克雷维列夫著《宗教史》。1984年版。

3.《白话佛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① 《佛教文化》1994年第2期。

② 不慧演述之《白话佛经》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

③《佛教文化》1994年第2期。

小谈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主要区别

09会计四班 施岳 09020439

摘要:佛教自公元前六世纪诞生以来,历经二千余年长盛不衰。但其内部教派的纷争是由来已久、影响深远的。这主要表现在大、小乘佛教的争议上。大乘和小乘在宗教世界观,对释迦摩尼的认识和态度,修行目标,修行方法上都有很大的区别。

关键词: 小乘佛教 大乘佛教 区别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世及逝世后短期内,教团内未出现重大分歧,此为佛教史上的“和合一味”时期。在他逝世百年以后,佛教教团内部出现明显分裂,主要分歧集中在戒律问题及教义教理的理解上。在后来的几百年中,几经分化,逐渐形成了十八部或二十部等诸多教派。经过多年较量,至南亚次大陆南北朝分立时代,原来的两大派——大众部佛教与上座部佛教更趋分化,遂形成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

纵观佛教的历史,我们可以这样说,小乘(Hinayāna)代表佛教的第一发展阶段,而大乘(Mahāyāna)则代表佛教的第二发展阶段。大乘佛教兴起之前,大乘思想已经出现。其萌芽可上溯至原始时期。在原始经典《阿含经》中已有大乘的名目和大乘的菩萨精神。公元二世纪前后,初期大乘经典如《大品般若经》、《金刚经》、《维摩诘所说经》、《般舟三昧经》等相继出现。大乘佛教于是兴起,并为争夺佛教正统而把部派佛教贬称为“小乘”。乘,原有运载、运渡或支流之意,从其梵文语根yāna看,又有“道路”、“事业”之意,谓能乘载众生从此岸到达解脱的彼岸,实指佛教的修行方法、途径或教理。在大乘佛教看来,小乘只是“小道”或“小业”,比较低级,而大乘则根据自利利他的菩萨道精神,主张渡尽一切众生,乃至在自己未达彼岸之前,先要救渡他人,故自称大乘。大、小乘佛教的主要区别,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一、两者在宗教世界观上的区别

在理论方面,小乘佛教一般主张“我空法有”。认为众生和事物均是各种元素——法的因缘结合,故无独立自存的本位——我,而作为客观世界的法是存在的。这就否定了由五蕴所组成的“人我”的实在性。大乘佛教为了打破任何固定的实体观念,针对小乘所主张的“法”的实在,提出“法我皆空”的主张。对此,唐代密宗禅师立三宗五味禅时,认为小乘禅是“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而大乘禅是“悟我法二空所显真理而修”,此即为其世界观之差异。大乘佛教经典《般若经》如是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把“人我”和“法我”一起加以否定,即认为一切事物不过是互相依存的种种表现围绕了,根本没有固定的实体。这就完全否定了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相对小乘佛教而言,可说是更为彻底的唯心主义体系。 由此可见,大乘佛教的世界观是在小乘佛教的基础上发展、演进而来的。

二、对释迦牟尼的认识与态度

小乘佛教奉释迦牟尼为教主和导师,视之为唯一的佛。但他们仍保持原始佛教的特点,把他视为历史人物,是一个伟人与圣贤,是一个现实的教祖与传教师,当他是僧众中的一员而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主张佛在僧数。后来逐渐把他描述成近乎理想的存在,但充其量只是一个神化了的人。 而大乘佛教接受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影响,将释迦牟尼神格化、偶像化,说他是至高无上、全知全能、神通广大的“佛”,是众生崇拜的偶像。据大乘佛经的描述,释迦牟尼行则金莲捧足,坐则宝座承躯,出则帝释(俗称玉皇大帝)居前,入则梵王(婆罗门所奉最高神)在后,讲《涅槃》则地震动,说《般若》则天雨花,等等。认为释迦牟尼是个法力无边的救世主,还提出佛有法身、应身和化身三身,以此加强信众的宗教感情。此外大乘佛教还认为佛不止一个,还有“二身三身十身”。按《阿弥陀经》的说法,大乘佛教认为以娑婆世界为中央,东、西、南、北、上、下诸方的世界里,不仅有恒河沙数的佛,还有无量数的菩萨和众生。佛、众生、菩萨和佛国都是无限的。 此外,在大乘中,佛教神具

有有形的特征。而小乘是有蔑视和厌恶一切有形、不能塑造神体的传统的。大乘摒弃了这种观点,于是产生了发展佛教艺术的条件。此后,佛教艺术堂而皇之地步入了世界文明的殿堂。

三、修行目标上的差异

大、小乘佛教在修行的最终目标上也是很不相同的。吴明在《禅定名相及其分类》一文中说:“只求自觉自利,自己一个人了脱生死的是小乘;不但自觉,而且觉他,不但自了生死还要普渡众生、共了生死的是大乘。”① 据此可知,小乘佛教一般主张通过自己的修行得到个人解脱,并把达到涅槃境地的阿罗汉果视为追求的最高目标,其间要经过须陀洹、斯坦含、阿那含等果位②,其核心思想是“利己”而不利他。而大乘则不以阿罗汉为最高,而坚持应修佛果,把不断向佛陀道路上精进不已的菩萨当作理想的对象,并提出了“普渡众生”的口号。其目标是菩萨行。若未能达到佛的境界,则要先争取成为佛的候补者——菩萨。大乘佛教认为菩萨高于阿罗汉。阿罗汉虽已破我执,却未破法执;虽已证我空,却未证法空,虽已断烦恼障,但未断所知障。菩萨已证法空,故已解脱生死成佛。只为解脱众生之苦,方自由往返于生死之中。

大乘思想即菩萨乘思想,认为不能以自身涅槃为限,而应以救拔众生的苦难为己任,并发下许多宏愿。其中“渡众生”为菩萨的第一大誓愿。按大乘菩萨行的要求,菩萨应着重于“度世”,并为此不入涅槃而“入世”,护法弘法。而菩萨的真正解脱,恰恰应实现于世人的解脱之中。大乘佛教标榜自己的任务是:“张大法网,入生死海,漉入天鱼,置涅槃岸”。

由于大乘思想中“救济众生”的意识与中国传统思想中“兼济天下”的主张有共通之处,更易为人接受。故后世单纯讲小乘禅法(“安般守意法”)者往往被视为入定的初阶,具有更浓厚的救世思想色彩的大乘禅法才被视为高级阶段。 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是同时传入中国的,二者合为完整的体系。此后产生了许多有中国特色的罗汉,如济公等。

四、修行方法上的不同

佛教不论大、小乘,都要修持戒、定、慧三学。正如吴明所说的:“佛教小乘的根本教义在于业力,它的修证是在业力上起修四谛;佛教大乘的根本教义在于般若,它的修证是在般若上起修六度。而四谛六度又可统摄在三学中。”③此即所谓“三学成纲,修行第一。”智慧圆满具足,三学圆满修证,小乘的人才能证得四谛而了个人的生死;大乘的人才能圆修六度而自利利他,了众生的生死。三学之重要,在于“无戒不能生定,无定不能发慧,无慧不能成道”,小乘无道则不能断集离苦证灭,大乘无道则不能圆修六度,自利利他。小乘除修三学四谛外,还修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八正道”;而大乘修持的六度是指布施、净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除了小乘修行的方法外,大乘同时兼修“四摄”。所谓“四摄”,是指菩萨摄受众生皈依佛道而应做的四件大事,即“布施摄”、“爱话摄”、“利行摄”和“同事摄”。

除了上述各点,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在经典方面也各具特色。小乘佛教一般比较忠于佛说,多用记实的文体,很少演绎铺张,且不承认大乘经典,以为非佛说;大乘佛教则承认小乘经典,又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佛陀思想,托言佛说撰写新的经纶,且大多是长篇,写作上多用演绎、故事、譬喻、偈颂等。

大、小乘佛教存在着区别,但作为两者基础的佛教基本原理是全无二致的,均来自佛教教义。两者的分歧仅反映了对佛教教义、教理的不同理解,以及戒律宽严之争。大乘思想中有不少是对小乘思想的扬弃,是为使佛陀的根本精神适应时代潮流,并与当时当地的情况相结合而进行的变革,这对弘扬佛教文化、发展佛教理论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从而使佛教文明居于当时世界文明的前列,至今仍为众多善男信女所信仰。

参考资料:

1.于可主编:《世界三大宗教及其流派》。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苏]约·阿·克雷维列夫著《宗教史》。1984年版。

3.《白话佛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① 《佛教文化》1994年第2期。

② 不慧演述之《白话佛经》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

③《佛教文化》1994年第2期。


相关内容

  • 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
  • S 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 ■魏道儒 我们在阅读有关佛教历史的书籍和文章时,经常会碰到"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这两个词.那么,什么是小乘佛教?什么是大乘佛教?两者的关系怎样?我们通过简单梳理印度佛教的历史,就可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发展,由于不同地区的僧众对戒 ...

  • 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有何区别?
  • 相关资料: 小乘佛學.pdf 更多资料>>大乘佛法对当今时代的重要性(净空法师) 最佳答案 此答案由提问者自己选择,并不代表爱问知识人的观点 简单说:小乘佛法讲究独善其身:大承佛法讲究普渡众生. 浮萍 [新手] 区别已经很清楚了啊,就是"大"与"小" ...

  • 世界地理课后资料整理
  • 在中国有许多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 回族 维吾尔族 哈萨克族 乌孜别克族 塔吉克族 塔塔尔族 柯尔克孜族 撒拉族 东乡族 保安族 大乘佛法与小乘佛法的区别 : 1.在对于佛陀释迦牟尼的看法上,小乘佛教一般把他看做是一个教主.导师,是一个达到彻底觉悟的人.大乘佛教则把释迦看做是一个威力广大.法力无边. ...

  • 佛教的基本教义
  • 佛教的基本教义 主要内容: • 一.世界的本质--"空" 1.世界的本质是空 • 佛教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会永恒地存在,都是依照一定的条件生存和毁灭 的,都要经历一个"成.住.坏.空"的过程.在人生上就表现为生老病死,这种状态就是空.. • 空是事物不断变 ...

  • 佛教基础知识
  • 佛教基础知识 第一. 外道和佛教的差别 若从广的角度来讲,他们的见解.修法.行为都不一样,最后他们获得的果也有很大的差别.但最关键的差别就是皈依三宝的称为佛教,不愿皈依三宝,并具有其他信仰的人称为外道. 外道虽然讲了一些空性,但他们讲不出缘起性空的空性,他讲的空性就是一些很粗大的空性,不是显空无别的 ...

  • 汉传佛教八大宗派各自特点
  • 汉传佛教八大宗派各自特点 公元六世纪末至九世纪中叶的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极盛时期,在 这时期,随着大量印度佛经论著的翻译.传播.弘扬,思想理论获 得了创造性的发展,各个宗派先后兴起.过去中国佛教出现过许多 派别,后来主要流行的有八宗. 一是三论宗又名法性宗. 此宗主要依据鸠摩罗什译的<中观论. ...

  • 大乘非佛说论的由来 by 伊藤义贤
  • 大乘非佛说论的由来 作者:伊藤义贤 对于大乘非佛说论,若无专门知识的人,恐怕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吧!所以特先解说如下: 盖释尊一代五十年间的教法,若把人天教摄入小乘教,就可大别为:小乘教与大乘教.就中,人天教是于迷界教人怎样生于人间或天界的法门,故以转迷开悟为目的的释尊本怀来说,当然这是一种方便教了. ...

  • 唯识的结构[成唯识论]初读
  • <史林>2003年第2期 唯识的结构 --<成唯识论>初读 陈克艰 [提 要] 佛教的宗旨在于破我执.证我空,大乘瑜伽行派的义学,即唯识学,是以其富有结构性的理 论概念系统来贯彻这一宗旨的.唯识的结构,主要应从心与心所的相应.俱有.依.缘这些方面作整体的把握.玄奘<成唯 ...

  • 佛教的伦理思想与现代社会
  • 佛教的伦理思想与现代社会 佛教的伦理思想是佛教整个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最初是在印度古代社会的某些发展形态的基础上形成的,反映了古代印度部分宗教信徒对社会和人生的一种看法.这种伦理思想开始主要是在南亚地区发生着影响.后来,随着佛教传播地域的扩大,它的影响也不断扩大.目前,它在中国等亚洲的大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