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山西"三农"问题及对策分析

新世纪以来,山西“三农”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和改善,农业生产稳中向好,农民收入连年攀升,农村社会稳定有序。但是“三农”问题在新常态下出现了新问题,需要密切关注。因此,山西必须强化对“三农”问题的关注,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农村人口有效发展,有序转移,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新世纪以来,山西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的各项农业政策,进一步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加大“三农”的投入,使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民生得到改善,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山西“三农”的发展现状

(一)农业生产情况总体良好

通过多年来的发展,山西农业开发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首先,全省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攀升,屡创新高。2014年,全省粮食产量达到了133亿千克,再创历史最好水平。其次,全省畜牧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全省畜牧业发展能力得到增强,畜产品产量保持增长。再次,全省农业加工业发展势头迅猛。2013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迈上1000亿元台阶,达到1056亿元,比2010年增长1.3倍,创造了年均 31.7%的递增速度,提前两年完成“十二五”规划千亿目标。2014年以来,由于受到经济下滑的影响,全省省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也面临着诸多的压力,1-9月,全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营业收入297.9亿元,同比下降8.2%;利润总额13.5亿元,同比下降41%。

(二)农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

2014年,随着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惠农政策有效地实施和落实,全省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务工形势总体稳定,农产品价格趋升,农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农民生产生活得到明显的改善。首先,农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2013年全省农民收入超过7000元,达到了7153.5 元,是2000年的3.75倍,明显高于同期城镇居民的收入增幅,进一步缩小了城乡差距,为实现“十二五”农民收入翻番的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来源结构分析,2010年以前,家庭经营纯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始终保持最多的份额,但是从2010年开始,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首次超过家庭经营性收入所占比重,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第三,随着收入的逐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水涨船高。2013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到了 6017.1元,明显高于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从消费支出项目的支出费用来看,2000年以来,农民消费结构得到了明显优化,特别是消费重点已经开始转向汽车、医疗、文娱等新的消费领域,显示出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和改善。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001年以来,山西经过两轮全覆盖(第一轮: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水泥(油)路全覆盖,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全覆盖,村级卫生室全覆盖,村通广播电视全覆盖,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第二轮:农村街巷硬化、便民连锁商店、文化体育场所、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全部“覆盖”到村到人)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发展良好。目前的重点是58个贫困县(36个国定贫困县,22个省定贫困县)的发展,以及其他地区的贫

困农村发展问题。2014年以来,全省继续实施百企千村产业扶贫,支持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工商资本进入贫困地区,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总体上看,全省国有企业、骨干民营企业、地方政府、扶贫村均表现出高昂的积极性,多数地区的扶贫项目已经启动,对贫困地区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三农”面临的问题

(一)农业生产问题

山西全境丘壑纵横,农业现代化发展严重不足。虽然近年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投入不断增加,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自然条件仍是制约全省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首先,农业生产条件仍显薄弱。2000年以来,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不断下降,不过2005年随着免征农业税和农业补贴政策的全面推行,2006年以来,全省农作物种植面积有所恢复,2010年以来始终保持在3700多千公顷,基本上恢复到十年前全省种植面积的平均水平,特别是近年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全省粮食总产量近年来始终保持在百亿千克以上,特别是2013年山西省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30亿千克,达历史最高点。不过即使是以最好的年份来看,山西粮食播种面积位居全国第14位,粮食总产量位居第18位,单位面积产量位居全国第27位,仅仅排在甘肃、陕西、青海、贵州等四省前面,也说明全省农作物生产的自然条件比较差。2013年数据显示,山西省粮食单位面积产出仅为吉林省的54%,全国平均水平的75%。其次,小杂粮生产受到限制。玉米作物由于其良好的自然适应性和经济属性,在山西全境普遍种植,对其他作物种植产生明显的替代。我省特色农业的重点是打造小杂粮品牌,但小杂粮由于产量低、经济效益不明显,生产面积出现下滑,迫切需要加大支持力度。再次,水仍然是全省农业的重要瓶颈。由于水的自然条件约束和工业结构对水系的破坏,导致全省水资源极为短缺,特别是备用水源问题、农业用水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水价和管理问题仍是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农民收入消费问题

农民收入和消费是农村问题的核心问题之一。新世纪以来,山西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加,但较全国平均水平相对发展不足。首先,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城乡差距是现阶段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表现。从收入差距看,2000~2013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818.49元拉大到15302.1 元,2014年1~9月份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11474元,差距仍然十分明显。从收入增速看,山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80年的155.78元增长到2013年的7153.5元,30年间增长了45.92倍;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79.7元增长到22455.6元,增长了59.14 倍;城镇居民收入增速明显高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从城乡收入差距比率看,1980年城乡收入比为2.44∶1,2013年该指标值达到 3.14∶1。据统计,2014年1~9月份全省城乡收入比为2.86:1,差距略有缩小,说明近年来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为城乡统筹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拉大。据统计,山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明显落后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处于落后位置,且有拉大的趋势。从表1可以看出,2013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全国平均水平80.4%,2014年1~9月份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全国平均水平72.4%,仍然处于2006年以来的相对下降通道中。2014年1~9月份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再次拉大到2356元,超过2013年全年的差距水平。再次,全省农民消费支出能力差距明显。由于收入差距的不同,城乡居民之间的消费支出能力差距也比较

明显。从支出角度来看,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3166.2元,同期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6017.1元,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水平差距比达到2.19:1。 2014年1~9月份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0755元,同期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819元,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水平比拉大到了 2.23:1。因此,促进农民收入的快速稳定增长、改善农村居民消费环境及缩小城乡差距任重道远。

(三)农村面临的问题

多年来,农村经济社会相对于城市来说发展明显不足,就业机会、公共服务等明显缺失,导致大量的青壮年走出农村,农村经济社会后继发展无人,农村陷入到贫困陷阱,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首先,农村贫困问题仍显突出。目前,全省119个县(市、区)中,就有58个贫困县,其中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36个。按照今年国家确定完善扶贫对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规模,全省现有农村贫困人口329万(贫困户的识别标准是以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相当于2010年2300元不变价)),占农村人口总数的13.3%,并且现在遗留的贫困农村,大多是自然条件差、家庭劳动力少、居住地偏远、没有可利用资源等贫困程度极深的地区,扶贫极为困难。从收入上看,2013年,全省农村占人口20%的低收入者收入2283元,仅为同期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31.9%,是全国平均收入的25.7%。其中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重点县在内的36个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78.15 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61.2%,促进贫困地区农民生产增收,缩小发展差距仍然是扶贫开发一项长期艰巨的重要任务。其次,农村老龄化问题初步显现。农村老龄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绝对的老龄化。根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山西农村居民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61%,高于全省城镇居民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6.84%;全省农村居民的老年抚养比为11.67%,全省城镇居民的老年抚养比为8.72%,两项指标说明山西农村老龄化问题比城镇老龄化问题相对严重。另一方面是相对的老龄化。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农村进入城镇,但由于就业岗位和专业技能所限,农民进城务工多为青壮年劳动力,造成了目前农业生产主要靠中老年人和妇女,并且随着进城务工农民从两栖式向永久式转变,农业生产呈现出老人种田常态化趋势,并且由于缺乏青壮年,农村整体服务能力明显减弱,村干部年龄普遍偏大,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成为农村社会的主力,农村发展问题、安全问题、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

三、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1.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是要大力培育发展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二是规范发展专业合作社;三是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四是加强农业院校、农业县区、农业科研及推广部门的全面合作。

2.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打造现代农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形成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要培育经营性社会化服务组织;二是要强化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三是要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对接机制;四是要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县的创建工作;五是要加

快用信息化手段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推动国家农村信息化试点省建设。

3.加强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要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是要加强农田水利的“最后一公里”建设。重点要补贴扶持建设村庄蓄水池,保障每个村庄有一个大型储水池,确保能够顺利度过旱情。要进一步抓好旱作节水农业工程建设,继续开展农田节水示范活动,重点推广秸秆覆盖蓄水保墒培肥、少耕穴灌聚肥节水等技术模式。二是要加强以中低产田改造和盐碱地改造为重点的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协调财政、国土、水利等部门,整合项目资金,按照统筹规划、分工协作、渠道不变、集中投入、连片推进的要求,完成中低产田、盐碱地改造工作。三是要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行动,实现粮食、果菜等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要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增加土地肥力,提升土地产出能力。

4.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要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重点,全力抓好农业风险防控工作。一是继续加强县、乡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建设,落实网格化监管责任制。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加大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力度,完善落实产地准出、质量追溯等制度,力争全年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5%以上。二是开展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推进年活动,加快制订地方农业标准,开展标准化生产示范创建,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力度。支持企业、合作社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和山西省著名商标。三是全面启动实施动物疫病中长期防治规划,制定单项动物病种防治计划,实施分病种、分区域、分阶段防治措施。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制,突出抓好强制免疫、监测预警、检疫监管、应急处置、疫病净化等防控措施的落实。同时,加强病虫害统防统治、动物卫生监督、农资打假供优、农业灾情调度等工作。

5.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广。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一是重点加大种业改革创新力度,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和现代农业园区建立专家工作点或博士工作站。二是围绕山西特色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大力推进高新技术和关键技术创新,尽快在高产优质新品种选育、新技术集成组装配套、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发、高效安全肥料农药兽药研发等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三是加快农业科技推广运用。以提升服务能力为重点,继续加强乡镇农技推广站建设,加快推进村级科技服务点建设,做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县项目建设工作。四是大力实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程,组织开展科技进村入户,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力度。

6.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要进一步加大农村金融改革力度,促进农村金融全方位发展。一是要积极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着力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着力解决城乡金融资源配置失衡问题,引导银行机构调整信贷投向。二是要依托大型银行机构推进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促进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农村派驻基层分支机构,填补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空白。三是要平等地对待各类金融机构和类金融机构,促进国有银行的基层分支、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邮储银行、村镇银行等多元化发展,进一步满足农民的贷款需求。

(二)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的消费能力和水平

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紧紧围绕农民收入的四大来源渠道,分类进行指导和支持。一是要提升工资性收入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要

发展县域工业经济,鼓励全民创业,以创业促就业,以就业促增收,大力发展民营、个体经济,为农民工创造务工条件。通过外联内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快速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二是要夯实经营性收入。通过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提升农业的比较效益,让务农为主的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获得社会平均收入。三是要通过政策安排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要注重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方式,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特别注意的是要制定合理的长效制度,保障农民的长期合法收入,避免一次性的收入制度安排。要加大对农民的转移支付力度,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对农民进行生产、生活性的支持,直接或间接的增加农民的转移性收入。通过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自身的造血能力和发展能力,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四是要在收入提高的基础上,制定促进农村消费计划,对于农村消费品要进行免税、补贴、抵扣等多形式支持,鼓励农民进行有效消费,提升生活品质。

(三)加强农村生活性基础建设,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全面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对于全省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要按照城乡统筹的原则,全面加快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提升农民生活水平。

1.加强农村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活性基础设施是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保障。重点是要在部分农村推行“一户三池(沼气池、蓄水池、垃圾池)”,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一是要加强农民应用水工程建设,解决农村居民用水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针对不同的村庄分类实施农业和农村用水支持办法。对于有条件实施集中供水的地区,要加大管道建设和管道维护补贴力度,提高对农村和农户家庭的集中供水能力;对于不能采取自来水方式供水的村庄,要采取一村一井或者多村一井的方式,结合储水池、水质安全处理工程进行有效供水;对于特别偏远或者打水井成本过高的村庄,要加大补贴力度,采取一村一个公共饮用水池或者一户一个旱井的方式,结合水质安全处理进行有效供水。二是要对农村道路、电力等农村生产性和生活性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提升应用水平和能力,确保道路畅通、电力稳定。三是要对农村绿化、农村卫生、农村娱乐场所进行改造,全面建设美丽乡村、打造清洁农村社区、丰富农民精神家园,让农民就地能够享有同质的生活环境和精神生活。

2.以教育为主着力培养新型农民。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首先,要继续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抓好农村义务教育,巩固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其次,要突出抓好职业教育。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培养新型农民的重大举措,增强办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全省形成一批能满足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需要的职业教育骨干基地。第三,要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把培训农村合格老师作为保障农村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实施农村教师培训工程,鼓励和引导教师及具有教师资格的其他人员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扩大农村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3.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建设。在“村村都有卫生室”的基础上,要继续加大农村公共卫生的投入,加强医疗服务水平。一要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重点是形成补助标准逐步提升制度,逐年提高新农合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新农合报销比例。二是要积极探索实施异地就医报销制度、就医就地报销制度等惠民制度,提高新农合的使用效率,避免农

民因为自我垫支过高而放弃治疗,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第三,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提高处理农村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重点控制严重危害农民身体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等重大疾病。第四,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稳定卫生技术人员留在农村为农民服务。

4.加快农村文化建设,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快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满足农民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一要增加对农村文化发展的投入,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二要组织农民开展自娱自乐文化活动。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三要与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和党员远程教育网络相结合,开展农村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并与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统筹规划、综合利用。

5.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农民后顾之忧。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一要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面普及并提高给付标准,让更多的农民享有养老保险,从而解决后顾之忧。二要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与扶贫开发、促进就业以及其他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生活性补助措施相衔接,坚持政府救济与家庭赡养扶养、社会互助、个人自立相结合,鼓励和支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生产自救,脱贫致富。三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农村灾民救助等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四要鼓励和支持在农村开展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福利活动。

(四)构建扶贫新机制,实施“一户一就业”政策

贫困地区的发展对于城乡一体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山西贫困地区多,困难大,基础薄弱,需要加大力度进行扶贫建设,全面创新扶贫工作方式,构建扶贫新机制。一是对于自然条件过于恶劣,确实不适宜居住的地方,要提高拆迁补助标准,力争在农户出工不出钱的条件下实现移民搬迁、易地安置。二是贫困农村的土地若有一定的开发价值,可以利用增减挂钩的土地政策实现易地安置,并要配套解决移民的就业问题,使移民能够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提高。三是要以产业开发为核心,着力实施片区开发工程。加快“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项目的落地,力争贫困地区能够建立起带动群众稳定增收的骨干产业,提升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四是实施“一户一就业”的教育扶贫计划,对于贫困农户,要对其家庭中的青壮年进行学习培训,并且在培训后由政府积极稳妥地帮助安置就业,力争实现“一户一就业”的目标,促使这部分人通过自身努力走出贫困,进而带领家庭走出贫困。五是对于确实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要通过政府补贴缴纳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农村联帮互助以及社会救助等多方式保障其基本生活。

新世纪以来,山西“三农”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和改善,农业生产稳中向好,农民收入连年攀升,农村社会稳定有序。但是“三农”问题在新常态下出现了新问题,需要密切关注。因此,山西必须强化对“三农”问题的关注,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农村人口有效发展,有序转移,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新世纪以来,山西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的各项农业政策,进一步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加大“三农”的投入,使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民生得到改善,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山西“三农”的发展现状

(一)农业生产情况总体良好

通过多年来的发展,山西农业开发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首先,全省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攀升,屡创新高。2014年,全省粮食产量达到了133亿千克,再创历史最好水平。其次,全省畜牧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全省畜牧业发展能力得到增强,畜产品产量保持增长。再次,全省农业加工业发展势头迅猛。2013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迈上1000亿元台阶,达到1056亿元,比2010年增长1.3倍,创造了年均 31.7%的递增速度,提前两年完成“十二五”规划千亿目标。2014年以来,由于受到经济下滑的影响,全省省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也面临着诸多的压力,1-9月,全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营业收入297.9亿元,同比下降8.2%;利润总额13.5亿元,同比下降41%。

(二)农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

2014年,随着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惠农政策有效地实施和落实,全省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务工形势总体稳定,农产品价格趋升,农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农民生产生活得到明显的改善。首先,农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2013年全省农民收入超过7000元,达到了7153.5 元,是2000年的3.75倍,明显高于同期城镇居民的收入增幅,进一步缩小了城乡差距,为实现“十二五”农民收入翻番的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来源结构分析,2010年以前,家庭经营纯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始终保持最多的份额,但是从2010年开始,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首次超过家庭经营性收入所占比重,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第三,随着收入的逐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水涨船高。2013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到了 6017.1元,明显高于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从消费支出项目的支出费用来看,2000年以来,农民消费结构得到了明显优化,特别是消费重点已经开始转向汽车、医疗、文娱等新的消费领域,显示出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和改善。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001年以来,山西经过两轮全覆盖(第一轮: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水泥(油)路全覆盖,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全覆盖,村级卫生室全覆盖,村通广播电视全覆盖,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第二轮:农村街巷硬化、便民连锁商店、文化体育场所、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全部“覆盖”到村到人)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发展良好。目前的重点是58个贫困县(36个国定贫困县,22个省定贫困县)的发展,以及其他地区的贫

困农村发展问题。2014年以来,全省继续实施百企千村产业扶贫,支持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工商资本进入贫困地区,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总体上看,全省国有企业、骨干民营企业、地方政府、扶贫村均表现出高昂的积极性,多数地区的扶贫项目已经启动,对贫困地区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三农”面临的问题

(一)农业生产问题

山西全境丘壑纵横,农业现代化发展严重不足。虽然近年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投入不断增加,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自然条件仍是制约全省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首先,农业生产条件仍显薄弱。2000年以来,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不断下降,不过2005年随着免征农业税和农业补贴政策的全面推行,2006年以来,全省农作物种植面积有所恢复,2010年以来始终保持在3700多千公顷,基本上恢复到十年前全省种植面积的平均水平,特别是近年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全省粮食总产量近年来始终保持在百亿千克以上,特别是2013年山西省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30亿千克,达历史最高点。不过即使是以最好的年份来看,山西粮食播种面积位居全国第14位,粮食总产量位居第18位,单位面积产量位居全国第27位,仅仅排在甘肃、陕西、青海、贵州等四省前面,也说明全省农作物生产的自然条件比较差。2013年数据显示,山西省粮食单位面积产出仅为吉林省的54%,全国平均水平的75%。其次,小杂粮生产受到限制。玉米作物由于其良好的自然适应性和经济属性,在山西全境普遍种植,对其他作物种植产生明显的替代。我省特色农业的重点是打造小杂粮品牌,但小杂粮由于产量低、经济效益不明显,生产面积出现下滑,迫切需要加大支持力度。再次,水仍然是全省农业的重要瓶颈。由于水的自然条件约束和工业结构对水系的破坏,导致全省水资源极为短缺,特别是备用水源问题、农业用水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水价和管理问题仍是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农民收入消费问题

农民收入和消费是农村问题的核心问题之一。新世纪以来,山西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加,但较全国平均水平相对发展不足。首先,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城乡差距是现阶段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表现。从收入差距看,2000~2013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818.49元拉大到15302.1 元,2014年1~9月份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11474元,差距仍然十分明显。从收入增速看,山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80年的155.78元增长到2013年的7153.5元,30年间增长了45.92倍;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79.7元增长到22455.6元,增长了59.14 倍;城镇居民收入增速明显高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从城乡收入差距比率看,1980年城乡收入比为2.44∶1,2013年该指标值达到 3.14∶1。据统计,2014年1~9月份全省城乡收入比为2.86:1,差距略有缩小,说明近年来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为城乡统筹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拉大。据统计,山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明显落后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处于落后位置,且有拉大的趋势。从表1可以看出,2013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全国平均水平80.4%,2014年1~9月份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全国平均水平72.4%,仍然处于2006年以来的相对下降通道中。2014年1~9月份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再次拉大到2356元,超过2013年全年的差距水平。再次,全省农民消费支出能力差距明显。由于收入差距的不同,城乡居民之间的消费支出能力差距也比较

明显。从支出角度来看,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3166.2元,同期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6017.1元,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水平差距比达到2.19:1。 2014年1~9月份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0755元,同期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819元,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水平比拉大到了 2.23:1。因此,促进农民收入的快速稳定增长、改善农村居民消费环境及缩小城乡差距任重道远。

(三)农村面临的问题

多年来,农村经济社会相对于城市来说发展明显不足,就业机会、公共服务等明显缺失,导致大量的青壮年走出农村,农村经济社会后继发展无人,农村陷入到贫困陷阱,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首先,农村贫困问题仍显突出。目前,全省119个县(市、区)中,就有58个贫困县,其中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36个。按照今年国家确定完善扶贫对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规模,全省现有农村贫困人口329万(贫困户的识别标准是以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相当于2010年2300元不变价)),占农村人口总数的13.3%,并且现在遗留的贫困农村,大多是自然条件差、家庭劳动力少、居住地偏远、没有可利用资源等贫困程度极深的地区,扶贫极为困难。从收入上看,2013年,全省农村占人口20%的低收入者收入2283元,仅为同期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31.9%,是全国平均收入的25.7%。其中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重点县在内的36个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78.15 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61.2%,促进贫困地区农民生产增收,缩小发展差距仍然是扶贫开发一项长期艰巨的重要任务。其次,农村老龄化问题初步显现。农村老龄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绝对的老龄化。根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山西农村居民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61%,高于全省城镇居民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6.84%;全省农村居民的老年抚养比为11.67%,全省城镇居民的老年抚养比为8.72%,两项指标说明山西农村老龄化问题比城镇老龄化问题相对严重。另一方面是相对的老龄化。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农村进入城镇,但由于就业岗位和专业技能所限,农民进城务工多为青壮年劳动力,造成了目前农业生产主要靠中老年人和妇女,并且随着进城务工农民从两栖式向永久式转变,农业生产呈现出老人种田常态化趋势,并且由于缺乏青壮年,农村整体服务能力明显减弱,村干部年龄普遍偏大,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成为农村社会的主力,农村发展问题、安全问题、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

三、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1.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是要大力培育发展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二是规范发展专业合作社;三是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四是加强农业院校、农业县区、农业科研及推广部门的全面合作。

2.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打造现代农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形成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要培育经营性社会化服务组织;二是要强化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三是要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对接机制;四是要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县的创建工作;五是要加

快用信息化手段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推动国家农村信息化试点省建设。

3.加强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要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是要加强农田水利的“最后一公里”建设。重点要补贴扶持建设村庄蓄水池,保障每个村庄有一个大型储水池,确保能够顺利度过旱情。要进一步抓好旱作节水农业工程建设,继续开展农田节水示范活动,重点推广秸秆覆盖蓄水保墒培肥、少耕穴灌聚肥节水等技术模式。二是要加强以中低产田改造和盐碱地改造为重点的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协调财政、国土、水利等部门,整合项目资金,按照统筹规划、分工协作、渠道不变、集中投入、连片推进的要求,完成中低产田、盐碱地改造工作。三是要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行动,实现粮食、果菜等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要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增加土地肥力,提升土地产出能力。

4.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要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重点,全力抓好农业风险防控工作。一是继续加强县、乡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建设,落实网格化监管责任制。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加大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力度,完善落实产地准出、质量追溯等制度,力争全年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5%以上。二是开展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推进年活动,加快制订地方农业标准,开展标准化生产示范创建,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力度。支持企业、合作社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和山西省著名商标。三是全面启动实施动物疫病中长期防治规划,制定单项动物病种防治计划,实施分病种、分区域、分阶段防治措施。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制,突出抓好强制免疫、监测预警、检疫监管、应急处置、疫病净化等防控措施的落实。同时,加强病虫害统防统治、动物卫生监督、农资打假供优、农业灾情调度等工作。

5.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广。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一是重点加大种业改革创新力度,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和现代农业园区建立专家工作点或博士工作站。二是围绕山西特色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大力推进高新技术和关键技术创新,尽快在高产优质新品种选育、新技术集成组装配套、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发、高效安全肥料农药兽药研发等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三是加快农业科技推广运用。以提升服务能力为重点,继续加强乡镇农技推广站建设,加快推进村级科技服务点建设,做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县项目建设工作。四是大力实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程,组织开展科技进村入户,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力度。

6.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要进一步加大农村金融改革力度,促进农村金融全方位发展。一是要积极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着力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着力解决城乡金融资源配置失衡问题,引导银行机构调整信贷投向。二是要依托大型银行机构推进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促进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农村派驻基层分支机构,填补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空白。三是要平等地对待各类金融机构和类金融机构,促进国有银行的基层分支、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邮储银行、村镇银行等多元化发展,进一步满足农民的贷款需求。

(二)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的消费能力和水平

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紧紧围绕农民收入的四大来源渠道,分类进行指导和支持。一是要提升工资性收入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要

发展县域工业经济,鼓励全民创业,以创业促就业,以就业促增收,大力发展民营、个体经济,为农民工创造务工条件。通过外联内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快速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二是要夯实经营性收入。通过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提升农业的比较效益,让务农为主的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获得社会平均收入。三是要通过政策安排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要注重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方式,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特别注意的是要制定合理的长效制度,保障农民的长期合法收入,避免一次性的收入制度安排。要加大对农民的转移支付力度,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对农民进行生产、生活性的支持,直接或间接的增加农民的转移性收入。通过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自身的造血能力和发展能力,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四是要在收入提高的基础上,制定促进农村消费计划,对于农村消费品要进行免税、补贴、抵扣等多形式支持,鼓励农民进行有效消费,提升生活品质。

(三)加强农村生活性基础建设,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全面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对于全省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要按照城乡统筹的原则,全面加快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提升农民生活水平。

1.加强农村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活性基础设施是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保障。重点是要在部分农村推行“一户三池(沼气池、蓄水池、垃圾池)”,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一是要加强农民应用水工程建设,解决农村居民用水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针对不同的村庄分类实施农业和农村用水支持办法。对于有条件实施集中供水的地区,要加大管道建设和管道维护补贴力度,提高对农村和农户家庭的集中供水能力;对于不能采取自来水方式供水的村庄,要采取一村一井或者多村一井的方式,结合储水池、水质安全处理工程进行有效供水;对于特别偏远或者打水井成本过高的村庄,要加大补贴力度,采取一村一个公共饮用水池或者一户一个旱井的方式,结合水质安全处理进行有效供水。二是要对农村道路、电力等农村生产性和生活性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提升应用水平和能力,确保道路畅通、电力稳定。三是要对农村绿化、农村卫生、农村娱乐场所进行改造,全面建设美丽乡村、打造清洁农村社区、丰富农民精神家园,让农民就地能够享有同质的生活环境和精神生活。

2.以教育为主着力培养新型农民。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首先,要继续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抓好农村义务教育,巩固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其次,要突出抓好职业教育。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培养新型农民的重大举措,增强办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全省形成一批能满足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需要的职业教育骨干基地。第三,要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把培训农村合格老师作为保障农村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实施农村教师培训工程,鼓励和引导教师及具有教师资格的其他人员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扩大农村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3.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建设。在“村村都有卫生室”的基础上,要继续加大农村公共卫生的投入,加强医疗服务水平。一要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重点是形成补助标准逐步提升制度,逐年提高新农合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新农合报销比例。二是要积极探索实施异地就医报销制度、就医就地报销制度等惠民制度,提高新农合的使用效率,避免农

民因为自我垫支过高而放弃治疗,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第三,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提高处理农村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重点控制严重危害农民身体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等重大疾病。第四,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稳定卫生技术人员留在农村为农民服务。

4.加快农村文化建设,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快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满足农民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一要增加对农村文化发展的投入,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二要组织农民开展自娱自乐文化活动。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三要与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和党员远程教育网络相结合,开展农村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并与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统筹规划、综合利用。

5.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农民后顾之忧。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一要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面普及并提高给付标准,让更多的农民享有养老保险,从而解决后顾之忧。二要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与扶贫开发、促进就业以及其他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生活性补助措施相衔接,坚持政府救济与家庭赡养扶养、社会互助、个人自立相结合,鼓励和支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生产自救,脱贫致富。三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农村灾民救助等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四要鼓励和支持在农村开展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福利活动。

(四)构建扶贫新机制,实施“一户一就业”政策

贫困地区的发展对于城乡一体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山西贫困地区多,困难大,基础薄弱,需要加大力度进行扶贫建设,全面创新扶贫工作方式,构建扶贫新机制。一是对于自然条件过于恶劣,确实不适宜居住的地方,要提高拆迁补助标准,力争在农户出工不出钱的条件下实现移民搬迁、易地安置。二是贫困农村的土地若有一定的开发价值,可以利用增减挂钩的土地政策实现易地安置,并要配套解决移民的就业问题,使移民能够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提高。三是要以产业开发为核心,着力实施片区开发工程。加快“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项目的落地,力争贫困地区能够建立起带动群众稳定增收的骨干产业,提升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四是实施“一户一就业”的教育扶贫计划,对于贫困农户,要对其家庭中的青壮年进行学习培训,并且在培训后由政府积极稳妥地帮助安置就业,力争实现“一户一就业”的目标,促使这部分人通过自身努力走出贫困,进而带领家庭走出贫困。五是对于确实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要通过政府补贴缴纳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农村联帮互助以及社会救助等多方式保障其基本生活。


相关内容

  • 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的复习题
  • 1.你对三农问题的认识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 三农问题中具体包含的问题如下:首先 ...

  • 对当前农村法治建设的调查报告
  • 对当前农村法治建设的调查报告 对当前农村法治建设的调查报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加重视法治建设,着眼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法治建设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 ...

  • "新农业+新农村" 新常态下的支柱性产业
  • 2016-06-23 http://www.caogen.com/blog/Infor_detail/82187.html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必须配套建设农村城镇化,"集约化.组织化.生态化"的绿色新农业必须配套建设涵盖牧业建设.美丽乡镇建设.村镇地产经营.加工仓储物业.农业旅游养 ...

  • 欠发达乡镇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 欠发达乡镇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某乡镇片区经济发展的思索 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结合某乡镇片区的实际,不断探索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和新途径,推进欠发达乡镇经济发展,破解"三农"问题.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三 ...

  • 乡2006年工作总结
  • 2006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进一步增强农民致富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抢抓机遇,启动实施下山脱贫工程,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开发与保护生态资源,有力促进了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 ...

  • 乡关于开展"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的调查报告
  • &&乡关于开展"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的 调 查 报 告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一句古话对山区农民来说,正逐渐失去了说服力.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对生活和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需求 ...

  • 扎根人民最有力量--湖北"三万"活动启示录
  • 2012年07月13日 11:45:50 来源: 新华网 0 [字号:大 中 小][打印] [纠错] 图为: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在红安县参加"挖万塘"活动 新华网武汉7月13日电 从2011年起,湖北省以推动干部下基层常态化.机制化为重点,一年一个主题,创造性地开展了"万 ...

  • 市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2015年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一年来,为贯彻落实<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全市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十发[201x]6号)和<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精准扶贫工程实施方案〉的 ...

  • 如何防止2012年高速通货膨胀
  • 如何防止中国的通货膨胀 摘要: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物价出现了快速上涨的势头,通货膨胀预期加大,这严重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社会的稳定,也给中国政府带来了一定程度压力和负面的影响.虽然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究其根源在哪里?我们应该如何应对,防治通货膨胀对中国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关键词:通货膨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