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作文指导:如何写好议论文的结论段?

2016高考作文指导:如何写好议论文的结论段?

2016高考作文指导:如何写好议论文的结论段?

1引题

高考中,阅卷老师评判考生作文的平均时间,只有短短的三分钟不到,不能“细读”,只能“概览”的。所谓“概览”,就是快速地浏览卷面,关键的地方多看几眼:看一眼标题,是否切题;看一眼开头,是否点题;看一眼本论,是否扣题;看一眼结尾,是否结题。如果这四处都给出阅卷者需要的东西,OK!45分就有了。所以,写好议论文的结尾,是多么重要!

2比较概括

请你比较(2016年宁波二模)四篇考场作文的结尾,你觉得优秀的考场作文结尾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呢?

【附题目】

有人说,这是一个快速变化、发展的时代,要追寻潮流乃至立于潮头之上,如果一个人不能融入现代潮流,那他就会成为落伍者。也有人说,任凭潮流涌动,我只做自己内心的国王,就如“风可以吹走/一张无助的纸片/却吹不走/一只会飞的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还有人说,追寻潮流与追寻自我并不矛盾,一方面顺应潮流但保持理性的距离,另一方面顺应内心但不被自我蒙蔽。 对上述议论,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例1

顺乎潮流,追随本心

镇海中学一学生

【引论段】北宋有学者张横渠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说的是其儒者壮志,愿顺应时局,顺应本心去开创事业。于今世人,又何不如是?唯顺乎潮流,并追随本心才能不迷失不困惑,才能坚定地创造人生价值。

【结论段】《史记》有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太史公言及时代潮流中有汲汲名利之弊病。不错的,只有以理性地眼光看待潮流,在内心的自我判断下保持合适的姿态,方可不迷失。故曰:顺乎潮流,追随本心,方为上策。

例2

追寻潮流,不弃本心

慈溪中学一学生

【引论段】老舍曾言:“生命需有光有影,有静有动,生活的滋味,就含在这猛而不变的曲折里。”不错的,在这个快速变化与发展的时代中,大多数人被名利的浪潮席卷,汲汲皇皇地朝“成功的终点”奔跑,却忘记奔跑的初衷是为何;也有人自命不凡,渴望脱离所谓“红尘苦海”去寻一个清白的境地,却终是佯狂而不知所踪。要我说,真正融入世界的方法并非与它左右逢源或是消极割裂,而是明知它已千疮百孔却依旧与其温暖相拥。入世与坚守并不矛盾。【结论段】鲁迅太过入世,呐喊的声音早已在喉腔里哽咽成哭泣;尼采太过出世,于是哭他的上帝不在,哭他的信仰迷茫。相比之下,我们可以采取更加圆融的办法与世界握手言和。就像季羡林老先生说的那样:“纵浪大化中,不喜不惧。应尽便需尽,无复独多虑。”

例3

追随,倾听内心的声音

效实中学一学生

【引论段】生而为人,我们被安置在时代的洪流中成长。奈何洪流行进迅猛,咆哮着席卷而来,似乎要将逆行者一一吞没。可我们忘了,我们并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木头人,意志由心而生,我们有抉择的权杖和力量。追随潮头,且听听内心的声音。【结论段】我们需留得心内一方真我,在追随潮流的道路上倾听内心的声音,才能叩开人生意义的大门。这是社会的人性回归和一定意义上的自我救赎。

例4

顺潮流,从自我

宁波中学一学生

【引论段】哲学大师尼采曾说过,当一个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生活时,便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因此,顺潮流,从自我,是立于这快速变化、发展时代的一帖良药。

【结论段】顺潮流,从自我。我们无法反抗时代的势之必然,也无法阻挡时代前进,却可以活出自我,跟从内心!

这四篇考场作文,都是宁波二模的优秀卷,其结尾有共同特点:

1.篇幅:100字左右,三言两语,干脆简洁,有个“豹尾”更好。四个结尾,最长113字,最短45字。

2.点题:首尾呼应,明确题旨。再次强调引论段的论点,但语言有变化,不是简单重复。即使宁波中学这篇重复了“顺潮流,从自我”六字,但接下去一句有建议。

3.深化:解决问题,深化题旨。镇海中学考生和慈溪中学考生都引用名言解决了怎么办的问题,拓宽了文意。效实中学和宁波中学则提出选择这种活法的建议和价值。当然,做到这一点,不容易。

4.语言:短小精悍,干脆简洁,句句紧密。用张中行先生的话说,是“有挽留力,使读者读后还回味,久久不能忘怀”。

当然,这是考场,作文是“急就章”,语言有点毛糙在所难免。如“这是社会的人性回归和一定意义上的自我救赎。”,什么是“社会的人性回归”?改成“迷失已久的人性回归”就明确多了。“我们无法反抗时代的势之必然,也无法阻挡时代前进,却可以活出自我,跟从内心!”改成“我们无法反抗时代的趋势,也无法阻挡时代的前进,却可以跟从内心,活出自我!”语言就顺畅多了,而且有节奏感。

3方法举例

议论文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讲究实用和逻辑。一篇议论文写到结论段,应该是照应开头,收束全文了。其作用或强调论点,或深化中心,或解决问题,或提出建议,或展望前景等。

我们就以宁波市二模的作文题为例,说说结尾扣题的方法。

1.引言扣题式

在结论段中,引用与中心论点内容一致的名言、警句、俗话、谚语、格言,再次强调论点,使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如镇海考生引用太史公言,慈溪考生引用季羡林诗。当然,引言要贴切,慈溪考生的引论段引用老舍的话,就和论点有点“隔”。

2.举例扣题式

列举例子,再次扣住论点。一般而言,结尾就是全文总结、照应开头而已,但举例的好处是结尾依然具体形象,给阅卷者以新鲜的刺激。当然限于篇幅,只能概括地叙述,如“鲁迅太过入世,呐喊的声音早已在喉腔里哽咽成哭泣;尼采太过出世,于是哭他的上帝不在,哭他的信仰迷茫。”

3.比喻类比式 结论段中,用类比或比喻来引出结论,如果是用排比的句式结构,要注意的是结末句一定要点出结论,如果不是排比句子,比喻句一定要清晰地扣住论点。如有一篇《万千溪流我行其一》作文,开头段以水作喻:“所有的科学家们都知

道,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一是水。无数的水汇成了溪流,又有无数溪流奔向大海,又有万千溪流从大海中流出,如同时代的潮流。”

结论段写道:

“江河湖海,奔流不息。我随时代前行,却只取适合我的河道,哪怕那再狭小,也够我不虚度此生。万千溪流我只行其一。”据说这篇作文还是一个初二学生写的,很是了得。

4.提问思考式

在结论段中,或设问,或反问,意在用一种引入注意、启发思考的形式再次强调中心论点。如:

我们从格斯拉兄弟最后的遭遇中难道还看不出一些端倪吗?没有顺从时代的浪潮,一味地抱残守缺,别说成功恐怕自身也难保。我们从马云和余佳文的选择中难道还不明白如何取舍吗?他们抓住了时代的脉搏,顺流而下,创造了巨大的业绩。所以,我们要勇当时代的弄潮儿,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5.重复照应式

在结论段中,不着重对本论部分的论证加以总结,而再次照应引论部分的中心论点,给人首尾一贯、结构严谨、中心突出的感觉。如宁中学生的一篇作文,标题是《顺潮流,从自我》,引论段的论点句是“因此,顺潮流,从自我,是立于这快速变化、发展时代的一帖良药。” 结论段是:

顺潮流,从自我。我们无法反抗时代的势之必然,也无法阻挡时代前进,却可以活出自我,跟从内心!

6.号召鼓动式:

结论段发出号召,号召人们为本论部分充分论证了的一种正确的思想、理想、境界而奋斗。这样的结论段,有很强的鼓动性和感召力。如:

看见了吗?顺应时代的潮流,许许多多的普通人走上了人生的巅峰,顺应时代的潮流,时代才有记住你的理由。难道我们要像格斯拉兄弟一样吗?虽然他们也有自我的坚守,但在生存与死亡之间,为什么不再明智一些呢?让我们一起顺应这洪流吧!让我们勇当时代的弄潮儿吧!在这洪流之中,你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7.描述启发式

采用描述的语言,呈现一种情景,情景包含着态度和选择,暗扣题旨,让人心领神会。好处是含蓄地暗示,引人深思。但是这种“文艺范”不能玩得太过太虚。下面二个结尾分寸拿捏的就很好。如:

千载之下,掩卷沉思,感慨系之。在纷繁复杂的时代大潮里前行,怎能不慎之又慎!(效实考生《行于时代大潮》)

突然想起顾况那句“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的诗,山林溪旁,炊烟绕绕,听清曲,阅金经,调素琴,啜香茗,喜天晴,如此诗意岂不比一味追逐更美?繁华终会落下,唯有最初的清淡才得以永恒。(效实考生《繁华境里,听清歌一曲》)

8.概括总结式

把本论部分的内容加以归纳概括,得出一个自然的合乎逻辑的结论,这个结论又是引论的重申和深化(不是重复),因而可以使中心论点更清晰,更明确。这是议论文写作最常用的方式,也是一种逻辑要求,不管你采用哪种方法收尾,都要起到概括总结的作用。如:

人是社会动物,发展至今日,几乎不可能有人能如隐士般决绝地与世界隔绝。李健的《传奇》,被唱成传奇,自己也成为了传奇。香奈儿带着黑白灰的路线走向了世界,又征服了世界。所以我们既要顺流而生,又要坚守自我,这样才能活出真我风采。4经典例析 我们说结尾有种种方法,这是为了指导的方便。其实一篇文章的结尾,往往是综合应用几种手法的。下面以2015年浙江卷的作文题为例,请根据作文标题和引论

段,试着用其中一种方法,写一个结尾。【附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这个题目当年是浙江大学文学院考研究生的题目,拿来作为高考题目,虽然原创性受到影响,但该话题中学生应该是熟悉的。再说它可以考测出考生的文学素养和逻辑思辨能力,仍然不失为一个好题目。

就立意而言,不外乎三类:一类是主张人品和作品是一致的,或者说两者应该一致。一类是说人品和作品是背离的,或者说没有必要一致。还有一类是说一致不一致没有必要讨论追究,我们欣赏的只是作品。

1.引言扣题式言为心声

【引论段】古语有云:“言为心声。”我以为此言得之。一部作品不仅能反映作者的性情,更是对其人品的投射。

【考生结论段】昔者王阳明先生有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是以喟叹自我认知、自我救赎之难。我想,言为心声,只有每位作家破解自己心中的“贼”,不让他盗走你的本心、良知,那么自然会有经典作品的涌现,而作家自然能到达那个他们念兹在兹的理想之乡。

2.举例扣题式且以作品论英雄

【引论段】自孔孟以来,我们的阅读模式、欣赏模式大致便是“知人论世”。我们大多认定“文如其人”,这是有道理的,但并不全面。如是我言,逢文先勿论人品,且以作品论英雄。

【考生结论段】所以我认为,面对作品时,要以作品论英雄。我们固然尊敬杜工部的情怀并愿意将其内化为修养,但我们也能从《威尼斯商人》中汲取正义忠诚的不竭力量。作者终将逝去,其人品也会销蚀不见;但一旦其作品高雅,便足以光照千古、惠泽古今。作为重,道为重,人品须臾如苍狗,应以作品论英雄!

3. 比喻类比式文字是一面镜子

【引论段】从指尖触摸书页的那一刻起,无疑我们已开启了一段灵魂之旅。我们从起点出发,去寻觅终点那一端作者留下的足迹、笑靥、感伤,于字里行间体味他们的品格与气质。文字,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灵魂深处的本真。否则,何以有“阅读好书,便是与许多高尚者谈话”这一经久不衰的名言?

【考生结论段】选择文字成为哪一种镜子,承载怎么样的心情,是私人的事。然而,作为读者,我所期望的,是彻底的“文如其人”,透过这一汪清澈的湖水,湖底盛放的是作者的玻璃心,澄澈而透明。愿所有的文字,如同不会说谎的镜子,剔除污浊与不堪,折射的,是作者心中的清明与安宁。

4.提问思考式格调与人品

【引论段】孔子曾经说过有形无言者是国家的栋梁,有言无行者是国家之大害,有言有行者是国家的宝物。我想用这个思维来理解格调与人品也是行得通的。作品的格调与人品相一致是好的,但若作品的格调与人品不同,那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考生结论段】纵上所述,格调与人品相一致也好,相背离也好,其实都不是件好事吗?世界那么大,若都一样未免也太单调了,不是吗?

5.重复照应式以吾手,写吾心,抒吾情

【引论段】古人云:言为心声,文如其人。透过作品,可以窥得作者内心,探得作者思想,与作者神交。 【考生结论段】“文如其人”这话一点不错,我希望我可以不受压力,不受干扰,以吾手,写吾心,抒吾情,将最真实的自己留与世人。

6.号召鼓动式: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引论段】常言道:“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一个人的言语可以体现他的内心独白以及他的品格,一个人的作品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性情、一个人的价值。

【考生结论段】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让我们从阅读中去体味作者的性格,去体味作者的百味人生吧!

7.描述启发式艺术是人性的碎片

【引论段】古人言:文如其人。我却认为不尽然。一篇墨香之文是否反映为人高洁?一幅山水墨画是否显示性情淡泊?非也。人性之复杂怎局限于小小篇幅之内?艺术,仅是人性之碎片。

【考生结论段】艺术是人性的碎片,但在世代洪流中众多碎片汇聚成闪光的整体,我看到了软弱与刚强,渺小与伟大,平凡与高雅。是,艺术仅仅是碎片,但它是我们探知自我必不可少的碎片!

8.概括总结式例1:

作品 = 作 + 品

【引论段】是的,这是个恒等式。

作,指的是作者作文的功底,是遣词造句的功力;品,指的是作者的人品。一部好的作品,若想流芳百世,这两者缺一不可。

【考生结论段】一部作品,必定离不开“作”与“品”这两个字,而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往往注重于“作”的培养,而忽视了“品”,这两者并没有主次之分,但就我看来,“品”更为重要。作品是作者表达其价值观的载体,作者的格调以及人品必是一致的。

别忘了,作品=作+品!

例2:赏之以文,考之以史

【引论段】古人云:“文如其人。”不错,阅读时总有此种体验:朗读唐诗宋词,体会到李白的狂放、杜甫的忧国忧民;品读近现代文学作品,仿佛看见海子的不羁,林

徽因的柔中带刚„„文章与作者本人总是相似的,好像父母与孩子,血脉思维息息相通。

【考生结论段】赏之以文,但文章并不是全部;考之以史,史文结合,作者的真实才清晰浮现。以如此客观之态度品读古今作品,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作者,获得超越区区一纸文字的精神体验。

2016高考作文指导:如何写好议论文的结论段?

2016高考作文指导:如何写好议论文的结论段?

1引题

高考中,阅卷老师评判考生作文的平均时间,只有短短的三分钟不到,不能“细读”,只能“概览”的。所谓“概览”,就是快速地浏览卷面,关键的地方多看几眼:看一眼标题,是否切题;看一眼开头,是否点题;看一眼本论,是否扣题;看一眼结尾,是否结题。如果这四处都给出阅卷者需要的东西,OK!45分就有了。所以,写好议论文的结尾,是多么重要!

2比较概括

请你比较(2016年宁波二模)四篇考场作文的结尾,你觉得优秀的考场作文结尾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呢?

【附题目】

有人说,这是一个快速变化、发展的时代,要追寻潮流乃至立于潮头之上,如果一个人不能融入现代潮流,那他就会成为落伍者。也有人说,任凭潮流涌动,我只做自己内心的国王,就如“风可以吹走/一张无助的纸片/却吹不走/一只会飞的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还有人说,追寻潮流与追寻自我并不矛盾,一方面顺应潮流但保持理性的距离,另一方面顺应内心但不被自我蒙蔽。 对上述议论,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例1

顺乎潮流,追随本心

镇海中学一学生

【引论段】北宋有学者张横渠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说的是其儒者壮志,愿顺应时局,顺应本心去开创事业。于今世人,又何不如是?唯顺乎潮流,并追随本心才能不迷失不困惑,才能坚定地创造人生价值。

【结论段】《史记》有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太史公言及时代潮流中有汲汲名利之弊病。不错的,只有以理性地眼光看待潮流,在内心的自我判断下保持合适的姿态,方可不迷失。故曰:顺乎潮流,追随本心,方为上策。

例2

追寻潮流,不弃本心

慈溪中学一学生

【引论段】老舍曾言:“生命需有光有影,有静有动,生活的滋味,就含在这猛而不变的曲折里。”不错的,在这个快速变化与发展的时代中,大多数人被名利的浪潮席卷,汲汲皇皇地朝“成功的终点”奔跑,却忘记奔跑的初衷是为何;也有人自命不凡,渴望脱离所谓“红尘苦海”去寻一个清白的境地,却终是佯狂而不知所踪。要我说,真正融入世界的方法并非与它左右逢源或是消极割裂,而是明知它已千疮百孔却依旧与其温暖相拥。入世与坚守并不矛盾。【结论段】鲁迅太过入世,呐喊的声音早已在喉腔里哽咽成哭泣;尼采太过出世,于是哭他的上帝不在,哭他的信仰迷茫。相比之下,我们可以采取更加圆融的办法与世界握手言和。就像季羡林老先生说的那样:“纵浪大化中,不喜不惧。应尽便需尽,无复独多虑。”

例3

追随,倾听内心的声音

效实中学一学生

【引论段】生而为人,我们被安置在时代的洪流中成长。奈何洪流行进迅猛,咆哮着席卷而来,似乎要将逆行者一一吞没。可我们忘了,我们并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木头人,意志由心而生,我们有抉择的权杖和力量。追随潮头,且听听内心的声音。【结论段】我们需留得心内一方真我,在追随潮流的道路上倾听内心的声音,才能叩开人生意义的大门。这是社会的人性回归和一定意义上的自我救赎。

例4

顺潮流,从自我

宁波中学一学生

【引论段】哲学大师尼采曾说过,当一个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生活时,便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因此,顺潮流,从自我,是立于这快速变化、发展时代的一帖良药。

【结论段】顺潮流,从自我。我们无法反抗时代的势之必然,也无法阻挡时代前进,却可以活出自我,跟从内心!

这四篇考场作文,都是宁波二模的优秀卷,其结尾有共同特点:

1.篇幅:100字左右,三言两语,干脆简洁,有个“豹尾”更好。四个结尾,最长113字,最短45字。

2.点题:首尾呼应,明确题旨。再次强调引论段的论点,但语言有变化,不是简单重复。即使宁波中学这篇重复了“顺潮流,从自我”六字,但接下去一句有建议。

3.深化:解决问题,深化题旨。镇海中学考生和慈溪中学考生都引用名言解决了怎么办的问题,拓宽了文意。效实中学和宁波中学则提出选择这种活法的建议和价值。当然,做到这一点,不容易。

4.语言:短小精悍,干脆简洁,句句紧密。用张中行先生的话说,是“有挽留力,使读者读后还回味,久久不能忘怀”。

当然,这是考场,作文是“急就章”,语言有点毛糙在所难免。如“这是社会的人性回归和一定意义上的自我救赎。”,什么是“社会的人性回归”?改成“迷失已久的人性回归”就明确多了。“我们无法反抗时代的势之必然,也无法阻挡时代前进,却可以活出自我,跟从内心!”改成“我们无法反抗时代的趋势,也无法阻挡时代的前进,却可以跟从内心,活出自我!”语言就顺畅多了,而且有节奏感。

3方法举例

议论文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讲究实用和逻辑。一篇议论文写到结论段,应该是照应开头,收束全文了。其作用或强调论点,或深化中心,或解决问题,或提出建议,或展望前景等。

我们就以宁波市二模的作文题为例,说说结尾扣题的方法。

1.引言扣题式

在结论段中,引用与中心论点内容一致的名言、警句、俗话、谚语、格言,再次强调论点,使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如镇海考生引用太史公言,慈溪考生引用季羡林诗。当然,引言要贴切,慈溪考生的引论段引用老舍的话,就和论点有点“隔”。

2.举例扣题式

列举例子,再次扣住论点。一般而言,结尾就是全文总结、照应开头而已,但举例的好处是结尾依然具体形象,给阅卷者以新鲜的刺激。当然限于篇幅,只能概括地叙述,如“鲁迅太过入世,呐喊的声音早已在喉腔里哽咽成哭泣;尼采太过出世,于是哭他的上帝不在,哭他的信仰迷茫。”

3.比喻类比式 结论段中,用类比或比喻来引出结论,如果是用排比的句式结构,要注意的是结末句一定要点出结论,如果不是排比句子,比喻句一定要清晰地扣住论点。如有一篇《万千溪流我行其一》作文,开头段以水作喻:“所有的科学家们都知

道,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一是水。无数的水汇成了溪流,又有无数溪流奔向大海,又有万千溪流从大海中流出,如同时代的潮流。”

结论段写道:

“江河湖海,奔流不息。我随时代前行,却只取适合我的河道,哪怕那再狭小,也够我不虚度此生。万千溪流我只行其一。”据说这篇作文还是一个初二学生写的,很是了得。

4.提问思考式

在结论段中,或设问,或反问,意在用一种引入注意、启发思考的形式再次强调中心论点。如:

我们从格斯拉兄弟最后的遭遇中难道还看不出一些端倪吗?没有顺从时代的浪潮,一味地抱残守缺,别说成功恐怕自身也难保。我们从马云和余佳文的选择中难道还不明白如何取舍吗?他们抓住了时代的脉搏,顺流而下,创造了巨大的业绩。所以,我们要勇当时代的弄潮儿,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5.重复照应式

在结论段中,不着重对本论部分的论证加以总结,而再次照应引论部分的中心论点,给人首尾一贯、结构严谨、中心突出的感觉。如宁中学生的一篇作文,标题是《顺潮流,从自我》,引论段的论点句是“因此,顺潮流,从自我,是立于这快速变化、发展时代的一帖良药。” 结论段是:

顺潮流,从自我。我们无法反抗时代的势之必然,也无法阻挡时代前进,却可以活出自我,跟从内心!

6.号召鼓动式:

结论段发出号召,号召人们为本论部分充分论证了的一种正确的思想、理想、境界而奋斗。这样的结论段,有很强的鼓动性和感召力。如:

看见了吗?顺应时代的潮流,许许多多的普通人走上了人生的巅峰,顺应时代的潮流,时代才有记住你的理由。难道我们要像格斯拉兄弟一样吗?虽然他们也有自我的坚守,但在生存与死亡之间,为什么不再明智一些呢?让我们一起顺应这洪流吧!让我们勇当时代的弄潮儿吧!在这洪流之中,你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7.描述启发式

采用描述的语言,呈现一种情景,情景包含着态度和选择,暗扣题旨,让人心领神会。好处是含蓄地暗示,引人深思。但是这种“文艺范”不能玩得太过太虚。下面二个结尾分寸拿捏的就很好。如:

千载之下,掩卷沉思,感慨系之。在纷繁复杂的时代大潮里前行,怎能不慎之又慎!(效实考生《行于时代大潮》)

突然想起顾况那句“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的诗,山林溪旁,炊烟绕绕,听清曲,阅金经,调素琴,啜香茗,喜天晴,如此诗意岂不比一味追逐更美?繁华终会落下,唯有最初的清淡才得以永恒。(效实考生《繁华境里,听清歌一曲》)

8.概括总结式

把本论部分的内容加以归纳概括,得出一个自然的合乎逻辑的结论,这个结论又是引论的重申和深化(不是重复),因而可以使中心论点更清晰,更明确。这是议论文写作最常用的方式,也是一种逻辑要求,不管你采用哪种方法收尾,都要起到概括总结的作用。如:

人是社会动物,发展至今日,几乎不可能有人能如隐士般决绝地与世界隔绝。李健的《传奇》,被唱成传奇,自己也成为了传奇。香奈儿带着黑白灰的路线走向了世界,又征服了世界。所以我们既要顺流而生,又要坚守自我,这样才能活出真我风采。4经典例析 我们说结尾有种种方法,这是为了指导的方便。其实一篇文章的结尾,往往是综合应用几种手法的。下面以2015年浙江卷的作文题为例,请根据作文标题和引论

段,试着用其中一种方法,写一个结尾。【附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这个题目当年是浙江大学文学院考研究生的题目,拿来作为高考题目,虽然原创性受到影响,但该话题中学生应该是熟悉的。再说它可以考测出考生的文学素养和逻辑思辨能力,仍然不失为一个好题目。

就立意而言,不外乎三类:一类是主张人品和作品是一致的,或者说两者应该一致。一类是说人品和作品是背离的,或者说没有必要一致。还有一类是说一致不一致没有必要讨论追究,我们欣赏的只是作品。

1.引言扣题式言为心声

【引论段】古语有云:“言为心声。”我以为此言得之。一部作品不仅能反映作者的性情,更是对其人品的投射。

【考生结论段】昔者王阳明先生有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是以喟叹自我认知、自我救赎之难。我想,言为心声,只有每位作家破解自己心中的“贼”,不让他盗走你的本心、良知,那么自然会有经典作品的涌现,而作家自然能到达那个他们念兹在兹的理想之乡。

2.举例扣题式且以作品论英雄

【引论段】自孔孟以来,我们的阅读模式、欣赏模式大致便是“知人论世”。我们大多认定“文如其人”,这是有道理的,但并不全面。如是我言,逢文先勿论人品,且以作品论英雄。

【考生结论段】所以我认为,面对作品时,要以作品论英雄。我们固然尊敬杜工部的情怀并愿意将其内化为修养,但我们也能从《威尼斯商人》中汲取正义忠诚的不竭力量。作者终将逝去,其人品也会销蚀不见;但一旦其作品高雅,便足以光照千古、惠泽古今。作为重,道为重,人品须臾如苍狗,应以作品论英雄!

3. 比喻类比式文字是一面镜子

【引论段】从指尖触摸书页的那一刻起,无疑我们已开启了一段灵魂之旅。我们从起点出发,去寻觅终点那一端作者留下的足迹、笑靥、感伤,于字里行间体味他们的品格与气质。文字,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灵魂深处的本真。否则,何以有“阅读好书,便是与许多高尚者谈话”这一经久不衰的名言?

【考生结论段】选择文字成为哪一种镜子,承载怎么样的心情,是私人的事。然而,作为读者,我所期望的,是彻底的“文如其人”,透过这一汪清澈的湖水,湖底盛放的是作者的玻璃心,澄澈而透明。愿所有的文字,如同不会说谎的镜子,剔除污浊与不堪,折射的,是作者心中的清明与安宁。

4.提问思考式格调与人品

【引论段】孔子曾经说过有形无言者是国家的栋梁,有言无行者是国家之大害,有言有行者是国家的宝物。我想用这个思维来理解格调与人品也是行得通的。作品的格调与人品相一致是好的,但若作品的格调与人品不同,那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考生结论段】纵上所述,格调与人品相一致也好,相背离也好,其实都不是件好事吗?世界那么大,若都一样未免也太单调了,不是吗?

5.重复照应式以吾手,写吾心,抒吾情

【引论段】古人云:言为心声,文如其人。透过作品,可以窥得作者内心,探得作者思想,与作者神交。 【考生结论段】“文如其人”这话一点不错,我希望我可以不受压力,不受干扰,以吾手,写吾心,抒吾情,将最真实的自己留与世人。

6.号召鼓动式: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引论段】常言道:“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一个人的言语可以体现他的内心独白以及他的品格,一个人的作品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性情、一个人的价值。

【考生结论段】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让我们从阅读中去体味作者的性格,去体味作者的百味人生吧!

7.描述启发式艺术是人性的碎片

【引论段】古人言:文如其人。我却认为不尽然。一篇墨香之文是否反映为人高洁?一幅山水墨画是否显示性情淡泊?非也。人性之复杂怎局限于小小篇幅之内?艺术,仅是人性之碎片。

【考生结论段】艺术是人性的碎片,但在世代洪流中众多碎片汇聚成闪光的整体,我看到了软弱与刚强,渺小与伟大,平凡与高雅。是,艺术仅仅是碎片,但它是我们探知自我必不可少的碎片!

8.概括总结式例1:

作品 = 作 + 品

【引论段】是的,这是个恒等式。

作,指的是作者作文的功底,是遣词造句的功力;品,指的是作者的人品。一部好的作品,若想流芳百世,这两者缺一不可。

【考生结论段】一部作品,必定离不开“作”与“品”这两个字,而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往往注重于“作”的培养,而忽视了“品”,这两者并没有主次之分,但就我看来,“品”更为重要。作品是作者表达其价值观的载体,作者的格调以及人品必是一致的。

别忘了,作品=作+品!

例2:赏之以文,考之以史

【引论段】古人云:“文如其人。”不错,阅读时总有此种体验:朗读唐诗宋词,体会到李白的狂放、杜甫的忧国忧民;品读近现代文学作品,仿佛看见海子的不羁,林

徽因的柔中带刚„„文章与作者本人总是相似的,好像父母与孩子,血脉思维息息相通。

【考生结论段】赏之以文,但文章并不是全部;考之以史,史文结合,作者的真实才清晰浮现。以如此客观之态度品读古今作品,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作者,获得超越区区一纸文字的精神体验。


相关内容

  • 2016年上海市高考满分作文档
  • 2016年上海市高考满分作文:阶梯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6-07-18 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以前的自己越来越渺小,视线的模糊,是远方的路在招手.--题记 你永远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永远有学不完的知识.随着知识的增加我们的成绩没有上升反而下降.真应了那句机遇挑战并存.我们在不停的懊恼 ...

  • 2016年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备考素材
  • 2016年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备考素材 2016年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备考素材的 2016年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备考素材 2016届高三作文辅导材料 一.任务驱动型作文与新材料作文的区别是什么? 主要在于:一是如何对待题目材料:二是如何对待题外素材. 1.新材料作文在审题立意之后,可以淡化题目材料,甚至舍 ...

  • 2016年上海高考:写"有我"而不"唯我"的作文
  • 华东师大 周宏 当前中学生作文最大的问题是"无我".记叙文捏造故事情节,穿越古今中外:议论文生搬硬套名言事例,思路凌乱.有句无篇.原因还是在于所谓的应试教育,学生不屑于自身感受,专注于揣摩命题者的意图,意欲投其所好而得其好评,结果活生生地把自己的"微光"丢弃, ...

  • [转载]2016年浙江高考作文打分标准
  • 题目回顾: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 ...

  • 2016高考作文预测5
  • 心静自然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楚国有位钓鱼的高手叫詹何,他凭着一套简单的钓具,用小米作饵,短短时间就能从湍急的百丈深渊激流之中钓出能装满一辆大车的鱼.楚王询问其垂钓的诀窍.詹何答道:"每当我来到河边持竿钓鱼时,总是全身心地只关注钓鱼这一件事,其 ...

  • 高考英语满分作文模板
  • 高考英语满分作文模板,99%学生靠它拿了高分! 2016-05-18 马上封侯... 摘自 中国教育行... 阅 5 转藏到我的图书馆 微信分享: 同样是英语作文,有的能拿高分,有的只在及格线徘徊,不少同学和小编诉苦,明明背了N 多的单词,却依旧写不好英语作文.那么,小编来给大家送温暖--英语作文模 ...

  • 2016年高考作文命题透析及2017年高考作文备考策略
  • 2016年高考作文命题透析及2017年高考作文备考策略 2016年全国高考共有9套语文试卷,其中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三套,另有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分省自主命制6套.9套语文试卷中共有作文试题10道.其中北京卷采用二选一模式(议论文与记叙文二选一).10道作文试题中有8道采用材料作文题 ...

  • [高考语文]2016高考作文提分18个小技巧
  • 阅读原文 2016高考语文作文复习已经开始,高考作文占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一直是同学们关注的重点,新东方在线高考网小编整理了<2016高考语文作文轻松提分的18个小技巧>,供同学们参考.更多2016高考语文作文写作素材请持续关注新东方在线高考网. 2016高考语文作文轻松提分的18个小技 ...

  • 2016年高考标杆作文及满分作文点评
  • 2016高考满分作文报告 阅渎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 ■ 命 题 解 读 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I卷漫画作文试题新鲜出炉,让一直以来在积极投身于任务驱动型作文 备考的考生有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