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墨葡萄图]赏析

徐渭《墨葡萄图》鉴赏

艺文学院 文化产业管理 刘丽 200907283

徐渭(1521—1593年),字文长,号天池、青藤等,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书画家。传世著名作品有《墨葡萄图》轴、《山水人物花鸟》册、《牡丹蕉石图》轴,以及晚年所作《墨花》九段卷等。

徐渭的作品主要是水墨写意花卉,在继承沈周、陈淳写意技巧上,笔墨更为自由活泼,纵横驰骋,淋漓满纸、不受任何拘束,加上题句,以表达他心中的愤懑,对世态的讽刺,并真正发挥了中国画笔墨纸张特殊效果而创立了水墨大写意画法,因此被誉为中国大写意花鸟花派的创派始祖。主要艺术特色表现在:内容上的文人画物质和形式上的水墨大写意技法。文人画物质突出体现在作品的主体化和个性化方面,徐渭擅长绘文人所熟悉和喜爱的四君子、荷花、芭蕉等,尤喜以花木在凄风苦雨中的姿态,来象征他人生的苦痛。牡丹属宝贵花,色彩绚烂,但他却常以水墨绘之,不着意刻画花卉的自然生趣,而是从主观出发,有意改其本性,从而借题发挥,直抒胸襟,抒写自己的怀才不遇。横溢雄阔的才情、变幻莫测的意境、高旷脱俗的情趣。诗书画的三结合也是其文人画的特质。徐渭的水墨写意法,不仅将技巧升华到新的高度,还强化了文人画特色。他笔下的形象,以寥寥几笔,倾倒墨汁的淋漓水墨,浑然天成地传达出物象的神韵,将写意法演变为大写意法,真正达到了“逸品”和文人画所标榜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

徐渭的《墨葡萄图》,“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诗句给这幅传世名画笼罩上了一层伤感的色彩,画家徐渭身世坎坷,为人狂放不羁,其画喜用泼墨勾染,水墨淋漓,以其特有的风格,开创了一代画风。

《墨葡萄图》,纸本,水墨,此图纯以水墨写葡萄,以饱含水分的泼墨写意法。老藤错落低垂,串串葡萄倒挂枝头,晶莹欲滴,茂叶以大块水墨点成,信笔挥洒,任乎性情,意趣横生,风格疏放,作画状物不拘形似,仅略得其意,重在寄兴遣怀,从这个角度来看,徐渭的《墨葡萄图》可以看做是中国文人画趋于放泼的一种典型。

本图位从民间收集来的,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纸本,墨笔。纵165.7厘米,横64.5厘米。就总体审美来讲,本图以水墨画葡萄一枝,串串果实倒挂枝头,鲜嫩欲滴,晶莹透彻,形象生动,茂盛的叶子以大块水墨点成,葡萄枝则用干墨勾勒,对比鲜明,,风格疏放,不求形似,但无处不神似,代表了徐渭大写意花卉的风格,也是明代写意花卉高水平的杰作。就技法来讲,构图奇特,信笔挥洒,藤条错落低垂,枝叶纷披,

以豪放泼辣的水墨技巧造成动人的气势和葡萄晶莹欲滴的效果,是典型的大写意花鸟画。整体构图较为工整,是写实风格,但笔墨极为桀骜不羁,有一气呵成之感,仔细观察局部更是能强烈的感受到画家的癫狂之气,完全没有条理,又是典型的热抽象之极,体现了情绪与动作美。作者通过整体的构图形成了整体的意境,将热抽象与写实风格较好的融合到了一起,完成了这幅佳作。再联系到作者的人生经历,年幼颖慧,学书学剑,心怀远志。然20岁考取秀才后,连续八次参加乡试不中。兵部右侍郎胡宗宪总督东南沿海抗倭时,曾延至幕府,献谋献策,参与机密。后胡宗宪因严嵩案发败落,精神受到刺激,旧“脑风”病复发,数次自杀不死;又因疑心击杀继室,入狱七年。出狱后云游四海,贫病交加,以卖诗、文、画糊口,潦倒一生,最后在寂寞中死去。因此从画中能感受到画家无尽的辛酸与无奈,以致狂妄不羁,愤世嫉俗。作者悲剧的一生,愤懑、抑郁、孤独、凄凉的内心世界,加上天生不羁的艺术秉性,造就了这样的奇人,如梵高那样发疯,生时寂寞,死后并为后人顶礼膜拜。最后来看本图中作者的题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作者曾评价:“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尽管后人最看重的是他的画,但也能从侧面看出作者之才。前两句说明此画作于其晚年,后两句则流露了作者不得志的心情,关键从美术的角度来看,笔下的行次歪歪斜斜,字迹怪怪奇奇,其线条表现为一往停顿,曲势多,滞意多,用吕凤子的话说,“呈现出一种艰涩状态”,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以一种“焦灼和抑郁感”,这也是作者画风从另一方面的体现。

徐渭在继承梁楷减笔和林良、沈周等写意花卉的画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加入自己特有的风格,最终成为中国大写意花鸟画开宗立派之始祖。通过对《墨葡萄图》的鉴赏,大致了解了他一生的经历以及其基本画风,并对大写意花鸟画派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被大写意花鸟画,以及桀骜不羁的笔法所震撼,而且还感同身受般感受着徐渭由于奸妄当道、小人专权,君王昏庸、堵塞贤路,虽满腹经纶、一身肝胆,却一生报国无门、穷困潦倒的悲哀,无奈与辛酸;同时也第一次有意识的对美术作品进行赏析。由于暂时只能通过图片鉴赏,所以个人感触并不足够深刻,更侧重于画家人生经历及画风进行鉴赏,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参观到真品,以便能有更深的感触。

徐渭《墨葡萄图》鉴赏

艺文学院 文化产业管理 刘丽 200907283

徐渭(1521—1593年),字文长,号天池、青藤等,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书画家。传世著名作品有《墨葡萄图》轴、《山水人物花鸟》册、《牡丹蕉石图》轴,以及晚年所作《墨花》九段卷等。

徐渭的作品主要是水墨写意花卉,在继承沈周、陈淳写意技巧上,笔墨更为自由活泼,纵横驰骋,淋漓满纸、不受任何拘束,加上题句,以表达他心中的愤懑,对世态的讽刺,并真正发挥了中国画笔墨纸张特殊效果而创立了水墨大写意画法,因此被誉为中国大写意花鸟花派的创派始祖。主要艺术特色表现在:内容上的文人画物质和形式上的水墨大写意技法。文人画物质突出体现在作品的主体化和个性化方面,徐渭擅长绘文人所熟悉和喜爱的四君子、荷花、芭蕉等,尤喜以花木在凄风苦雨中的姿态,来象征他人生的苦痛。牡丹属宝贵花,色彩绚烂,但他却常以水墨绘之,不着意刻画花卉的自然生趣,而是从主观出发,有意改其本性,从而借题发挥,直抒胸襟,抒写自己的怀才不遇。横溢雄阔的才情、变幻莫测的意境、高旷脱俗的情趣。诗书画的三结合也是其文人画的特质。徐渭的水墨写意法,不仅将技巧升华到新的高度,还强化了文人画特色。他笔下的形象,以寥寥几笔,倾倒墨汁的淋漓水墨,浑然天成地传达出物象的神韵,将写意法演变为大写意法,真正达到了“逸品”和文人画所标榜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

徐渭的《墨葡萄图》,“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诗句给这幅传世名画笼罩上了一层伤感的色彩,画家徐渭身世坎坷,为人狂放不羁,其画喜用泼墨勾染,水墨淋漓,以其特有的风格,开创了一代画风。

《墨葡萄图》,纸本,水墨,此图纯以水墨写葡萄,以饱含水分的泼墨写意法。老藤错落低垂,串串葡萄倒挂枝头,晶莹欲滴,茂叶以大块水墨点成,信笔挥洒,任乎性情,意趣横生,风格疏放,作画状物不拘形似,仅略得其意,重在寄兴遣怀,从这个角度来看,徐渭的《墨葡萄图》可以看做是中国文人画趋于放泼的一种典型。

本图位从民间收集来的,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纸本,墨笔。纵165.7厘米,横64.5厘米。就总体审美来讲,本图以水墨画葡萄一枝,串串果实倒挂枝头,鲜嫩欲滴,晶莹透彻,形象生动,茂盛的叶子以大块水墨点成,葡萄枝则用干墨勾勒,对比鲜明,,风格疏放,不求形似,但无处不神似,代表了徐渭大写意花卉的风格,也是明代写意花卉高水平的杰作。就技法来讲,构图奇特,信笔挥洒,藤条错落低垂,枝叶纷披,

以豪放泼辣的水墨技巧造成动人的气势和葡萄晶莹欲滴的效果,是典型的大写意花鸟画。整体构图较为工整,是写实风格,但笔墨极为桀骜不羁,有一气呵成之感,仔细观察局部更是能强烈的感受到画家的癫狂之气,完全没有条理,又是典型的热抽象之极,体现了情绪与动作美。作者通过整体的构图形成了整体的意境,将热抽象与写实风格较好的融合到了一起,完成了这幅佳作。再联系到作者的人生经历,年幼颖慧,学书学剑,心怀远志。然20岁考取秀才后,连续八次参加乡试不中。兵部右侍郎胡宗宪总督东南沿海抗倭时,曾延至幕府,献谋献策,参与机密。后胡宗宪因严嵩案发败落,精神受到刺激,旧“脑风”病复发,数次自杀不死;又因疑心击杀继室,入狱七年。出狱后云游四海,贫病交加,以卖诗、文、画糊口,潦倒一生,最后在寂寞中死去。因此从画中能感受到画家无尽的辛酸与无奈,以致狂妄不羁,愤世嫉俗。作者悲剧的一生,愤懑、抑郁、孤独、凄凉的内心世界,加上天生不羁的艺术秉性,造就了这样的奇人,如梵高那样发疯,生时寂寞,死后并为后人顶礼膜拜。最后来看本图中作者的题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作者曾评价:“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尽管后人最看重的是他的画,但也能从侧面看出作者之才。前两句说明此画作于其晚年,后两句则流露了作者不得志的心情,关键从美术的角度来看,笔下的行次歪歪斜斜,字迹怪怪奇奇,其线条表现为一往停顿,曲势多,滞意多,用吕凤子的话说,“呈现出一种艰涩状态”,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以一种“焦灼和抑郁感”,这也是作者画风从另一方面的体现。

徐渭在继承梁楷减笔和林良、沈周等写意花卉的画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加入自己特有的风格,最终成为中国大写意花鸟画开宗立派之始祖。通过对《墨葡萄图》的鉴赏,大致了解了他一生的经历以及其基本画风,并对大写意花鸟画派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被大写意花鸟画,以及桀骜不羁的笔法所震撼,而且还感同身受般感受着徐渭由于奸妄当道、小人专权,君王昏庸、堵塞贤路,虽满腹经纶、一身肝胆,却一生报国无门、穷困潦倒的悲哀,无奈与辛酸;同时也第一次有意识的对美术作品进行赏析。由于暂时只能通过图片鉴赏,所以个人感触并不足够深刻,更侧重于画家人生经历及画风进行鉴赏,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参观到真品,以便能有更深的感触。


相关内容

  •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此诗作于1082年(元丰五年).正月二十日,对苏轼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他从御史狱出来被贬逐去黄州途中,过麻城五关作<梅花>诗二首,正是1080年(元丰三年)正月二十日.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 ...

  • 徐渭生平及绘画成就简介
  • 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徐渭生平及绘画成就简介 前言: 徐渭是我最喜欢的古代画家之一.明代画坛,高手林立,大家数不胜数,但说到最富创意的花鸟画家,非徐渭莫属,他可以说是明代文艺史上的一座巨峰或是奇峰. 他是一个精神病患者,也是苏轼之后一个真正的全才艺术家.其诗文书画和戏曲,涉猎之广,成就 ...

  • 独树一帜古代中国画
  • 独树一帜--古代中国画 课题类型:鉴赏 教学设备:教材.课件.多媒体设备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深入理解中国画传神写照的内涵,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和中国花鸟画的种类及寓意. 能力目标:运用欣赏方法,欣赏分析其他作品. 情感目标:学生在自我感受,自我激励和相互合作中大胆想象,讲出自己的主观感受, ...

  • 失意人生的诗意言说_徐渭_墨葡萄_意象解析
  • 诗人诗作SHI REN SHI ZUO 失意人生的诗意言说 ---徐渭"墨葡萄"意象解析 黄敦兵 徐渭(1521-1593)的<题墨葡萄>诗,是他晚年的扛鼎之作,也是明诗中带有老辣风格的名作.可惜清人沈德潜汇编<明诗别裁集>时,并没有给予这首诗以适当的位置 ...

  • 中国古代花鸟画-教案
  • 中国古代花鸟画欣赏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讲解, 使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的艺术特色, 及工笔与写意这两种不同形式的区别. 2.对重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以逐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感受力. 3.在分析作品的过程中,注意审美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 ...

  • "青藤白阳"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哪些异同?
  • 明代在"吴门画派"兴复文人画的风潮影响下,绘画更加有生气,技法也有了许多新突破,主要表现在花鸟画创作上,诞生了水墨写意画家徐渭和陈淳."青藤白阳"就是对两位大家的称呼,青藤指徐渭,白阳指陈淳. 徐渭(1521-1593),是诗人,画家,书法家,戏曲家,民间文学 ...

  • 经典赏析名家说名画
  • 吴昌硕 1844-1927原名俊.俊卿,字昌硕.仓石,别号缶庐.苦铁.大聋等,浙江安吉人.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即受到家风熏陶.6岁时既由父亲(父甲公,精诗词.知篆刻)启蒙识字念书.14岁模刻印.吴昌硕曾自谓"三十学诗,五十学画".50岁前广为游学,56岁书画已具自家气象,60岁左右 ...

  • 明代徐渭手书真迹
  • 徐渭(1521-1593年),明代杰出书画家.文学家,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人.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等别号. 徐渭在诗文.书法.戏曲.绘画上均有独特造诣,著有<四声猿>等,传世著名作品有<墨葡萄图 ...

  •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 人教版美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学设计 阜阳市第十九中学刘玲玲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认识中国画是通过笔墨.色彩.章法等形式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认识中国画将绘画.书法.诗词.篆刻等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其独特的形式美感.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