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语言死亡时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当语言死亡时

语言濒危是一种全球现象。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发布的世界濒危语言图谱可知,全世界大约有7000种语言,其中一半以上的语言将在21世纪消亡,80%——90%则在未来的200年内灭绝。相比之下,动植物的灭绝速度要慢得多。

语言的消亡速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一平均每隔两个星期就会有一种语言消失,而且悄无声息。

中国虽然不在语言濒危的热点地带,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黄成龙博士介绍说,中国有129种语言,其中一半以上的活力都很低,至少二三十种语言处于濒危状态,比如云南的阿奴语、东北的赫哲语,新疆的塔塔语、甘肃的裕固语、中部的土家语等。 语言的生命力在于代际的传承,而不在于使用它的人数。小的语言可以很有活力,大的语言也可以很脆弱。比如中国有1000万满族人,但会说满语的人如今只剩下100多人,随着最后一批会说满语的老人的死去,满语将彻底死亡。也许它的书面语言还会继续存在,但没有了代际的传承,它只是一个无意义的空壳。

美国语言学家哈里森教授说:“想象一下,如果无缘无故的,鲸要灭绝了,或者金字塔要倒塌了,亚马孙森林被砍伐,人们会非常气愤,并且想尽办法去阻止,因为那些是人类共同的遗产,是肉眼可见的。语言是更加古老、复杂、精细的人类财富,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结构独特的思想世界,反映了一种独特的人类存在方式。每种语言都有无限的表达可能性、无限的搭配可能性,它们的词汇、发音系统和语法,以精妙的结构组合起来,比我们用双手建造的任何建筑更伟大。”

语言的死亡通常有两种方式:第一,说这种语言的人消失了;第二,说这种语言的人放弃了自己的母语,转而使用另一种语言。过去200年间,语言最大的破坏者是殖民主义,欧洲殖民者在澳大利亚消灭了150多种土著语言,在北美扫荡了300多种语言;现在则是全球化,经济和社会的压力逼迫人们从村庄搬到城市,他们的母语时时处在强势语言的压制之下。 在谈到语言优劣的问题时,哈里森说:“没有一种语言能垄断人类的所有表达,任何一个学过两种语言的人都知道,两种语言之间,总有一些东西是不可翻译的,某些概念,某些关于世界的思考方式,在翻译的过程中,你会感到一种沟壑,或者遗失。”

根据他的统计,世界80%的人口讲83种主要语言,剩下的6000多种语言,绝大多数从未有过文字记载,没有字典,没有书,你在任何图书馆或者数据库里都找不到有关它们的资料。一切信息只储存在人们的记忆里,因此尤其脆弱。当我们失去一种语言时,同时也失去了这种语言中所包含的若干个世纪以来关于时间、季节、天文、地理、海洋、生物、医学、植物、历史、神话、音乐,以及种种日常事务的知识和思考,哈里森教授把这些统称为“人类知识库”。

过去500年的时间里,玻利维亚的kallawaya土著将数千种药用植物的知识内嵌在一种神秘的语言中,只能在父子之间代代相传。

这些知识难道不能被翻译成英文,融汇到一个单一语言的知识库里吗?

“当然可以,但语言是一种结构化的信息组织形式。语言就像树一样,当人们转移到另一种语言时,原先那棵树的结构就塌了。”

美国人类学家玛格利特.米德,在去世之前谈到她对于这个世界最大的忧虑:“我们的世界将被冲击成同一的、没有任何色彩的地方。人类的全部想象可能要被囚禁在单一的智力和精神形态里。”或许,语言的死亡,最可怕的不在于损失多少历史、文化或者物种的知识,而是我们在某一个早晨醒来时,甚至不记得这个世界曾经有过不一样的可能性。(选自《读者》

2010年第2期,作者陈赛,有删改)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不属于对语言消亡产生的后果分析的一项是( )

A.过去200年间,语言最大的破坏者是殖民主义,现在则是全球化,经济和社会的压力逼迫人们从村庄搬到城市,他们的母语随之逐渐消失。

B.世界80%的人口讲83种主要语言,剩下的6000多种语言,绝大多数从未有过文字记载,没有字典,没有书,语言的消失,意味着它所有一切的消失。

C.语言中所包含的各种“人类知识”随着语言的消亡而消失。

D.语言的消亡将使世界变成单一的没有色彩的地方,将对文化的多元性造成极大的冲击。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国人类学家玛格利特.米德曾谈到她对当今世界最大的忧虑,就是我们的世界将被冲击成同一的、没有任何色彩的地方。

B.考察一种语言的生命力,考察这种语言在代际传承方面的状况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则是考察说这种语言的人口总量。

C.一旦失去了代际的传承,一种语言的书面语言即使还会继续存在,但其实它已经变成一个毫无意义的空壳了。

D.其实,对于人类而言,只要人们不忘记这个世界曾经有过的不一样,那么,损失多少历史、文化或者物种都不是最可怕的。

3.简要谈谈,如果语言死亡,你会感觉到哪些变化?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语言的死亡对人类的发展会有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B

3.示例:会感觉到世界是同一的,没有任何色彩。从人类的发展角度来讲,因为失去了发展的丰富性,所以,生活显得单一,社会显得单调,想象力被囚禁,世界不再丰富多彩。(开放性题目,可以畅所欲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当语言死亡时

语言濒危是一种全球现象。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发布的世界濒危语言图谱可知,全世界大约有7000种语言,其中一半以上的语言将在21世纪消亡,80%——90%则在未来的200年内灭绝。相比之下,动植物的灭绝速度要慢得多。

语言的消亡速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一平均每隔两个星期就会有一种语言消失,而且悄无声息。

中国虽然不在语言濒危的热点地带,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黄成龙博士介绍说,中国有129种语言,其中一半以上的活力都很低,至少二三十种语言处于濒危状态,比如云南的阿奴语、东北的赫哲语,新疆的塔塔语、甘肃的裕固语、中部的土家语等。 语言的生命力在于代际的传承,而不在于使用它的人数。小的语言可以很有活力,大的语言也可以很脆弱。比如中国有1000万满族人,但会说满语的人如今只剩下100多人,随着最后一批会说满语的老人的死去,满语将彻底死亡。也许它的书面语言还会继续存在,但没有了代际的传承,它只是一个无意义的空壳。

美国语言学家哈里森教授说:“想象一下,如果无缘无故的,鲸要灭绝了,或者金字塔要倒塌了,亚马孙森林被砍伐,人们会非常气愤,并且想尽办法去阻止,因为那些是人类共同的遗产,是肉眼可见的。语言是更加古老、复杂、精细的人类财富,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结构独特的思想世界,反映了一种独特的人类存在方式。每种语言都有无限的表达可能性、无限的搭配可能性,它们的词汇、发音系统和语法,以精妙的结构组合起来,比我们用双手建造的任何建筑更伟大。”

语言的死亡通常有两种方式:第一,说这种语言的人消失了;第二,说这种语言的人放弃了自己的母语,转而使用另一种语言。过去200年间,语言最大的破坏者是殖民主义,欧洲殖民者在澳大利亚消灭了150多种土著语言,在北美扫荡了300多种语言;现在则是全球化,经济和社会的压力逼迫人们从村庄搬到城市,他们的母语时时处在强势语言的压制之下。 在谈到语言优劣的问题时,哈里森说:“没有一种语言能垄断人类的所有表达,任何一个学过两种语言的人都知道,两种语言之间,总有一些东西是不可翻译的,某些概念,某些关于世界的思考方式,在翻译的过程中,你会感到一种沟壑,或者遗失。”

根据他的统计,世界80%的人口讲83种主要语言,剩下的6000多种语言,绝大多数从未有过文字记载,没有字典,没有书,你在任何图书馆或者数据库里都找不到有关它们的资料。一切信息只储存在人们的记忆里,因此尤其脆弱。当我们失去一种语言时,同时也失去了这种语言中所包含的若干个世纪以来关于时间、季节、天文、地理、海洋、生物、医学、植物、历史、神话、音乐,以及种种日常事务的知识和思考,哈里森教授把这些统称为“人类知识库”。

过去500年的时间里,玻利维亚的kallawaya土著将数千种药用植物的知识内嵌在一种神秘的语言中,只能在父子之间代代相传。

这些知识难道不能被翻译成英文,融汇到一个单一语言的知识库里吗?

“当然可以,但语言是一种结构化的信息组织形式。语言就像树一样,当人们转移到另一种语言时,原先那棵树的结构就塌了。”

美国人类学家玛格利特.米德,在去世之前谈到她对于这个世界最大的忧虑:“我们的世界将被冲击成同一的、没有任何色彩的地方。人类的全部想象可能要被囚禁在单一的智力和精神形态里。”或许,语言的死亡,最可怕的不在于损失多少历史、文化或者物种的知识,而是我们在某一个早晨醒来时,甚至不记得这个世界曾经有过不一样的可能性。(选自《读者》

2010年第2期,作者陈赛,有删改)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不属于对语言消亡产生的后果分析的一项是( )

A.过去200年间,语言最大的破坏者是殖民主义,现在则是全球化,经济和社会的压力逼迫人们从村庄搬到城市,他们的母语随之逐渐消失。

B.世界80%的人口讲83种主要语言,剩下的6000多种语言,绝大多数从未有过文字记载,没有字典,没有书,语言的消失,意味着它所有一切的消失。

C.语言中所包含的各种“人类知识”随着语言的消亡而消失。

D.语言的消亡将使世界变成单一的没有色彩的地方,将对文化的多元性造成极大的冲击。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国人类学家玛格利特.米德曾谈到她对当今世界最大的忧虑,就是我们的世界将被冲击成同一的、没有任何色彩的地方。

B.考察一种语言的生命力,考察这种语言在代际传承方面的状况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则是考察说这种语言的人口总量。

C.一旦失去了代际的传承,一种语言的书面语言即使还会继续存在,但其实它已经变成一个毫无意义的空壳了。

D.其实,对于人类而言,只要人们不忘记这个世界曾经有过的不一样,那么,损失多少历史、文化或者物种都不是最可怕的。

3.简要谈谈,如果语言死亡,你会感觉到哪些变化?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语言的死亡对人类的发展会有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B

3.示例:会感觉到世界是同一的,没有任何色彩。从人类的发展角度来讲,因为失去了发展的丰富性,所以,生活显得单一,社会显得单调,想象力被囚禁,世界不再丰富多彩。(开放性题目,可以畅所欲言)


相关内容

  • 生命的意义阅读答案阿碧
  • 篇一:生命的意义阅读答案阿碧 阅读短文阿碧答案:1.文第一段的结尾说"在灾难来临的一瞬,我似乎感到了天堂的圣光竟然有一种死到临头的快感"作者为什么有这种快感?2.文中第一段和第五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不同?请结合上_百度作业帮 阅读短文阿碧答案:1.文第一段的结尾说"在灾难 ...

  • [动物的忧伤]阅读答案及解题分析
  • 动物的忧伤 [前苏联]谢尔盖耶夫 (1)动物是不是也会感到忧郁.苦闷和沮丧呢? (2)人们长期以来就知道,不光只是人才有感情,动物也有.例如:雌天鹅死了,雄天鹅就会表现出极大的悲痛:如果把小狗从母狗身边拿走,母狗就会恼怒:受到宠爱的狗对主人的感情非常深厚,如果主人不在家,它就显得闷闷不乐,盼望主人早 ...

  • 雾霾阅读答案
  • 雾霾 连日来,一条深褐色的巨大污染带斜穿1/3的国土,雾霾天袭扰中东部大城市.究竟什么是雾霾天?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就其物理本质而言,雾与云都是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所以雾升高离开地面就成为云,而云降低到 ...

  • 苏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 苏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37分) 1.根据汉字写拼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翘 望 编撰 毛骨sǒng 然 自出心cái 2.默写(8分) 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 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北国秋叶薛尔康阅读答案
  • 本大题共4小题,共19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北国秋叶     薛尔康 ①柿叶.槐叶一落,京华的秋树便相继凋零了.马路上,公园里,落叶萧萧地下,稠密如雪. ②大自然正在死亡,并在死亡的哀痛中求得更生.行走在纷纷的落叶的雨中,你会惊心于宇宙永恒的变历.但是,刚从胸中升起的严峻的情绪很快就被落叶的 ...

  • 英语阅读理解翻译及答案
  • 1.移民遭受失去身份由霍华德·金 语言是相互沟通的一种方式.我们出生时开始学习语言.然而,人们习惯于讲母语,所以移民有很多问题在第一代和第二代,因为他们没有相同的母语.同时,第二代正在失去他们的身份.尤其是在美国,有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移民在美国取得成功.因为他们遭受很多找工作等领域,并试图说英语,他 ...

  • 2016高三语文复习课时达标28
  • 课时达标28 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 田野里的火焰 五月的一个傍晚,我回到乡下.偶然间,我发现了田野里的火焰.火光熊熊烈烈,蓬蓬勃勃,像一束红绸,被人使劲舞动:或一条巨蟒吐出的信子,疯狂地舔食着乡村傍晚的灰暗. 在农村长大,谙熟这乡下的二十四节气,就像熟悉乡亲们那一张张慈祥的脸.明明知 ...

  • AAA--现代文阅读三个与答案
  • AAA--现代文阅读三个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2 题. 古怪的重水 叶永烈 ①1942 年,正当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大陆激烈进行的时候,英国的间谍部门却把注意力集中在挪威南部某荒凉小镇的一家看起来很普通的小工厂.这家小工厂里,并没有隆隆的机器声,也没有高高的烟囱.只有来自当地发电厂的 ...

  • 柒绿的声音阅读答案
  • 密林深处(任真) 早在19世纪20年代,科研人员就发现死亡的树木为某些森林动物提供了栖息的巢穴,但人们一直并不真正了解这些树木到底起了多大作用.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19世纪80年代,一个偶然事件改变了人们的看法:在一个森林公园的伐木工人们将古老森林中的许多枯木残余清除干净后,森林中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