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下希望的种子,静待一片花团锦簇的收获

埋下希望的种子,静待一片花团锦簇的收获

-——小学低年级阅读识字教学谈

招远市卫东学校 齐祥叶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曾自豪于对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究。我费尽心思地摸索识字教学的各种途径,每节课都会合理安排时间进行识字方法的交流,日积月累,孩子们创新的识字方法层出不穷,让人不禁惊讶于他们精细的观察力和超然的想象力,而我也陶醉于孩子们一次次精彩的“突破”中。然而,多年来,面对传统的低年级语文教学流程:识字——课文学习——生字书写——练习拓展——口语交际——写话练笔,我常常有些困惑——如此丰富的教学流程,每个环节的传授、内化,情感的熏陶要面面俱到,扎扎实实,时间从哪而来?我们的教学目标就是死啃教材,识教科书上的字,读教科书上的文吗?所谓的“大语文”观怎样去实现?„„困顿之际,我所在的农村学校临时安排我改教英语,直到去年,我调入现在的学校,接手了新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面对家长们信任的目光,和孩子们清澈的眼神,曾经的困惑再一次冲击着我的思维。

去年,接手一年级的同时,我的孩子也升入了幼儿园中班。在暑假里,我阅读了一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书籍,读过尹建莉老师对女儿圆圆幼时阅读习惯的培养、圆圆小时候惊人的阅读量、圆圆高考满分的作文„„我不禁对培养自己孩子的阅读习惯有了很多构想,更对教育学生也有了不同角度的思考,也正因为有了这些思考,才不至于让我在实践摸索中偏离 “大量读写,双轨运行”的轨道太远。让我在行进的路上种下希望的种子,在感受孩子们进步的同时也多了一份由衷的期待。

一、海纳百川,大量阅读——建立课程体系

国家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文字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初中生不少于260万字,高中生不少于150万字。即到高中毕业,一个孩子的正常阅读量应该在500—600万字之间。从标准中可以看出,我们国家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在尊重学生的年龄和能力差异的基础上,对学生阅读量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实际上据一些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阅读量非常低,粗略估计平均阅读量应在国家出台标准的20%以下。面对这个数据,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深思。尹建莉老师说过“孩子在小学,甚至初中低年级时,仅仅依靠聪明是可以取得好成绩的,但如果没有阅读垫底,年级越高越会显出力不从心。”鉴于对课程标准的解读和尹老师这句话的思索,结合手中的语文课程资料,参考很多学校和老师的经验做法,我量力而行,勤于摸索实践,初步建立互为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促使学生的阅读内容更为广泛。以下是一二年级完成的课程体系内容:

(一)语文学科系列资料:《语文》教科书,《语文基础训练》、《语文单元清》中的篇章;《伴你学习新课程丛书. 阅读》:一年级《尖尖的草帽》《花瓣儿鱼》,二年级《香香鸟》《我就是喜欢我》。

(二)其他阅读关联课程:《传统文化》、校本课程《成语天地》、《品德与生活》

(三)经典阅读:一年级《千字文》《好妈妈儿歌四百首》,包括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儿歌各一百首,二年级《常丽华300首童诗》《唐诗三百首》。

(四)自主阅读:《成语故事》、《笑猫日记》、《塔顶上的猫》等教科院推荐书目,家庭自购书

籍。

二、好风借好力,扬帆助起航——借力亲子阅读 要推行大量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仅靠学校的力量远远不够,需要家校合力。但纵观家庭阅读教育现状,但纵观家庭教育现状,多数家长有“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壮志,但让他们真正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还是有困难的。究其原因,皆缘于家教方法的茫然性。因此我们教师有责任对家长进行亲子共读的指导,唤起家长们渐退的热情,提高他们对学生阅读意识的关注,促使家教操作过程更加具体化、明朗化。

(一)组织动员

新生入学,我把国家关于阅读的课程标准和烟台教科院关于“大量读写,双轨运行”的教学模式向家长进行了介绍,向家长们发放了《“亲子共读”致家长一封信》。开家长会、发放书信这两个活动把一年级语文家校联合阅读识字教学的基本框架进行了规划指导,促使家长形成以大量阅读带动识字、积累语言的中心理念。在《“亲子共读”致家长一封信》中也提出一些具体的操作建议,并向家长推荐家教方面的书籍, 包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哈佛家训》等,还向家长推荐了家庭教育空间“小雨家庭教育”。

(二)指导操作

除了上述推荐和建议,我还建立班级QQ 群,在班级群中,随时发布新的识字方法、新的阅读要求、阅读动态,做到随机指导。另外,建立了“家校互联阅读卡”、“背诵进阶卡”,以方便了解亲子共读的效果。下面是我们的亲子阅读的大体要求:

1、 诵读内容

语文教科书要求背诵的课文和句子积累会背诵,其余熟练有感情的朗读。

《伴你学习新课程丛书. 阅读》一年级上册用的《尖尖的草帽》,前七个单元都是琅琅上口的儿歌,要求读会背诵;第八单元是“童话”,要求能读会讲。一年级下册至二年级下册的《花瓣儿鱼》《香香鸟》《我就是喜欢我》中的诗文、名言警句、成语接龙要求能读会背,其他课文能读会讲。

《传统文化》会背诵“经典回放”。

经典读物:《千字文》《好妈妈儿歌400首》《常丽华300首童诗》《唐诗三百首》会全部背诵。

2、诵读要求:(1)读中识字。根据拼音提示,识记儿歌中的生字。(2)读中背诵。读熟后背诵熟练。(3)读中运用。背诵之后,争取在生活中试着运用。

建议:与孩子互动诵读、背诵,交流读后感受,分享读后收获。

以上诵读内容按进度在家里诵读,由家长在“家校互联阅读卡”上签名,到校后教师亲自查验,合格后在家长名字上盖章,每个周根据学生获章数量奖励“喜报”。

经典诵读内容按阶诵读,校内诵读,家庭中巩固强化,实行“梯级进阶”评价,完成一个梯级就获取下一个梯级进阶卡。

一年级结束时,我们的“家校互联阅读卡”每单元文章后都有密密麻麻的家长签名评价,每个

签名上都有层叠的老师盖章,八张“背诵进阶卡”全班94%的同学完成终极进阶。一个多学期以来,孩子们常规化的阅读显得很轻松,识字量获得突飞猛进的收获。“好风借好力”,有了我对亲子共读方法的指导,家长自是高扬风帆助孩子顺利起航。家校合力的评价反馈,让孩子们的阅读状态已步入良性循环,阅读习惯也逐渐养成。

三、春光不自留,莫待时光空蹉跎——合理规划阅读时间

语文课程教学不等同于语文教科书的教学,要实现语文课程体系的大量诵读,语文教师必须做出合理的时间规划。否则任何教科书以外的课程资源开发与运用只能是一种空谈。那么,课程资源的教学时间如何规划呢?我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推动“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省出读写时间

去年我参加了“烟台市语文优质课评选”的听课活动,对新型“单元整体教学”有了深刻的认识,多年的困惑也在刹那间找到了解决思路。单元整体教学的核心课型“以文带文”,提倡讲当讲之处,详略得当,不似以前语文课堂教学面面俱到,分析透彻,而是要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情感及写作特点。这样的单元整体教学相较以往,教师讲得时间少了,而学生课堂阅读的时间多了。基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我统计出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每个单元课文学习至少可以省出3课时的时间,利用这些时间可以充分地进行“单元群文阅读”、“以读带写”和专项写话练习等。

(二)优化识字教学,扩充读记时间

以往的识字教学,我注重让学生大量交流识字方法,如用编字谜、加减换偏旁、字形想象、大量口头组词等形式促进学生识记生字,这些注重让学生“大量说”的识字方式,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犹如过眼云烟,令他们只知其音不知其形,识字效率很低。去年参加招远市教研室组织的校园联谊听课活动,有幸听了《走进课改深水区》课改报告,学习了丽湖学校张静老师的《伴你学习新课程丛书. 阅读》中的阅读识字教学和段爱萍老师的读写联动课堂教学,评课活动中,我虚心向授课老师请教低年级识字教学经验。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逐渐对识字教学有了明确的思路:识字教学坚持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采用学生自读、男女生竞赛读、小组竞赛读、开火车轮流读等形式,让学生在字、词、句、段中反复见到生字、在大量认读中达到识字的目的。以前我引以为傲的创编字谜、加减换偏旁等识字方法并没有弃之不用,而是用来辅助教学个别不认识的字,或是单元归类交流识字;至于词语的理解,我不作过多解释,而是放在具体的句、段语言环境中,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逐步理解掌握,这样的识字与阅读教学融为一体,与《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尹老师关于“以读代讲丝毫不影响理解”的观点不谋而合。

在探索“大量阅读”的实践过程中,有的老师曾质疑:低年级“大量阅读”会不会挤占“写字教学”的时间?我的理念就是“写字”也是“阅读识字”的一种途径,我们向教科室申报了《低年级写字教学有效方法的探究》这个小课题,在写字教学中,我的做法就是根据学生需求重点教学难写的字,注重教师范写指导和让学生先描红后临写,评价方式采用字外圈大圈表示不规范,需要重写;字下圈小圈表示书写规范漂亮,值得肯定。同时对于不规范的字我都亲自在练写材料上示范写出几个规范的字,让学生二次描红临写,我再进行二次批改。每一次书写重点字多写几个,简单字

少写几个,学生为了挣得更多的“字下小圈”,以获得更多的终极评价,态度越来越端正,书写的速度与质量不断提高。这种不以书写的数量而取胜的操作方法,很好地突破了写字教学重难点,也节省了写字教学时间,对“阅读”的时间并不会造成困扰,事实证明我们可以进行“读”与“写”的同轨研究。

(三)趣味评价,奖励阅读时间

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我们提倡:让差生吃饱,让优生吃好。一堂课,孩子们完成学习任务有快有慢,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务,我奖励完成任务又快又好的孩子可以优先到班级图书角借书看,也可以阅读自己带来的书籍。这样一来,一堂完整的课堂中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那些获得阅读资格的学生感觉无比荣耀,那些还没有获得阅读资格的学生也会快马加鞭,奋起直追。当阅读变成一种奖励,阅读的神圣感便在孩子们心中升腾,阅读的激情油然而生,看着孩子们积极地完成学习任务,手捧图书看得那么兴奋,我经常用手机给他们拍几张照片,打印出来贴到墙上,发到班级QQ 群上。在这种循环中,有的孩子便主动从家里带来一些书籍自读或是与伙伴分享读,他们争相阅读的情景让我看到阅读所带给孩子们神奇的改变,他们学会了去争取阅读的时间,分享自己的快乐。

(四)统筹规划,挤出读写时间

我的学校位于郊区,早晨家长上班前送孩子上学,7点半之前多数学生已到校,中午孩子多数留校,这样阅读时间更显宽裕。我把每周的读写时间及内容大致划分为:

晨读:千字文、《好妈妈儿歌400首》(包括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经典诗词

语文课:教科书、基础训练(阅读短文)、伴你学习新课程丛书、说话练习

午读: 汇报交流、成果展示

阅读课:自主阅读经典、故事、成果展示

传统文化课:背诵书中经典,展示背诵搜集的经典

学校课程:沿用校本课程《成语天地》

晚间读:亲子共读伴你学习型课程丛书、教科书、经典读物及其他

四、润物细无声,腹有诗书气自华——积累与应用

在课堂上有意识地运用丰富的语言并鼓励孩子们主动发现美丽的语言、积累美丽的语言,这是培养孩子们对语言捕捉的敏感,提高语文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读了书,会自觉不自觉地在某个时刻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而有的孩子读了相同的书,却如浮光掠影,似乎收效甚微。这是对语言的敏感度不同,对语言捕捉能力的差异。关于这个问题的解决策略,我如下操作:

(一)海量识字,奠定阅读基础

1、熟字开花,前后关联,快速识字。一年级小朋友刚入学,学习中很多题目要求以自己识字水平根本读不懂,借助拼音读的速度又太慢。因此我吸取儿子幼儿园一位家长的做法,运用熟字关联法教学识字。如教科书课后题要求中,大多为“我会„„”,我就先教孩子们认识这两个字,然

后领读以“我会”开头的一组常见题目要求,反复读几遍,学生不借助拼音也差不多会读了,然后趁热打铁,让他们从基础训练中找以“我”和“我会”开头的题目要求读一读,然后再集中出现,采用分组读、齐读、指名读等方式加以练习,巩固认读。每学一课生字,便集中呈现一列扩词供学生认读,例如:《小小的船》一课生字有“船、弯、坐、只、看、见、闪、星、蓝”,学生熟读课文后,自己找一找生字,读一读,然后指名认读、教读这些词语,然后让学生教同学认读自己认识的生词。学生在互教互读中记住生字,积累词汇。而且这种方式也发展了学生快速浏览的能力,更利于培养孩子集中注意力。

除了大家耳熟目睹的儿歌、韵语定位识字方法外,我还常常引导学生单独运用“猜读”法识记生字,读通句段。在伴你学丛书中,多数学生不能完整无误地读出每篇文章后的句子和段落,我便教给大家朗读的窍门:从头排着读句子中认识的字,根据零碎感受猜读完整的句子,大家在相互猜读中扩充了识字的量,直至整个句子完全猜对,或是教师在孩子们黔驴技穷时出手相“救”、一语中的,大家瞬间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觉,对最终揭晓的“字”印象更为深刻。例如,出示句子“炎热的夏夜,大家坐在院子里摇着扇子乘凉。”学生对句子中“摇”甚少接触,更无法采用儿歌、韵语定位识字,这时候我们便可让学生猜读句子,在猜读中比较语境,理解了字意,也掌握了字形。这样坚持训练,孩子们识字量显著提升,升入二年级,大多数学生已能准确读出所有课后题的80%,对词句段的理解与运用也有了明显进步。

2、拼音教学拓展识字,发展语言。拼音教学单纯围绕教科书操作教学,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一年级学习汉语拼音部分,我便采取趣味拓展识字法, 学习每课拼音时,都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名字进行对号入座,进而对“入号”的字再进行扩词训练,有意发展学生识字、积累成语的能力。例如,学习“zh ch sh r”时,班中小朋友联系了“张栋辉”的名字,孩子们不认识这些字,我将其板书在黑板上,让大家猜,有的同学一下子就能读出来,然后大家一起拼读老师板写的音节。接着为 “张”字扩词,老师顺势引导学生积累了“东张西望”和“张冠李戴”两个成语。说到“东张西望”,我问同学们:小朋友们,要记住这三个字的样子,你能不能“东张西望”?孩子们齐声喊:“不能”?“那要怎么学啊?”学生一片默然,我莞尔一笑,说:“难住大家了,那就聚精会神地跟我读“张——栋——辉”,顺势在黑板上与“东张西望”相对再写下“聚精会神”这个词,学生豁然开朗,高声跟读。

在总共13课拼音部分的教学中,我们不仅巩固了拼音,又扩充认识了全班32名学生的名字,还进行了大量成语的积累与运用。新生入学一个月的时间,发放作业本练习册的任务,交给学生已不再是问题。这个操作过程中,我从不对学生过多解释成语意思,点到即止,我认为学生在接地气的词海中每节课能“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那也是一种收获,我们追求的是天长日久、日积月累。

3、趣味创编儿歌韵语,巩固识字效果。学习“ao ou iu”时,文中分别配了三句话和一首儿歌。学习书中三句话,我先请孩子们借助拼音读一读,然后出示完整的生字句子:

小猫爱吃鱼。小狗爱吃肉。小马和小牛爱吃草。

孩子们和本句要认的生字“小、吃、鱼、和、牛、草有了第一次接触,然后换个语境出示: 小猫爱吃老鼠和鱼。小狗爱吃骨头和肉。小牛和小兔爱吃草。

在读句子中,即复习了韵母的发音,又再次和生字接触,同时还拓展识记了“老鼠”“骨头”“小兔”三个生词。

根据课文插图编写的儿歌《有礼貌》,我们又创编了《真勤快》《真友好》

有礼貌 (原文) 真勤快 真友好

大公鸡,有礼貌, 小花猫,真勤快, 小黄牛,有礼貌, 见了太阳就问好。 见了老鼠就追咬。 见了小马就邀请。

太阳公公咪咪笑, 主人哥哥咪咪笑, 小马哥哥咪咪笑,

奖他一顶大红帽。 奖它一条大黄鱼。 陪它一起吃青草。

三首儿歌中我们要求孩子记住12个与复韵母联系紧密的生字和本课三个句子中认识的5个生字,但在孩子们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远远超于这个底线。这三首儿歌,不仅包含了“拼音与生字的渗透融合”,还有“拼音与语言积累的渗透融合”。孩子们在诵读过程中也大大激发了创作的热情,纷纷进行“胡编乱造”,虽然不一定关乎本课所学内容,但对儿歌的韵律却学得有模有样,这未尝不是对语言积累的创作和运用。

将识字与拼音教学、阅读教学互为融合,识字效果显而易见。在一年级下学期我根据语文课程诵读的进度,安排了两次识字检测,每次1000字,学生的识字正确率达到80%以上。

(二)海量阅读,奠定说话写话基础

1、常规阅读,不动笔墨不读书,注重佳词妙句积累。从学习拼音开始,就培养学生养成标注的习惯,只是那时是标注刚学习的音节字、定位识字、不认识的字;到了一年级上学期的中下阶段至二年级,无论是教科书学习,还是基础训练的阅读短文,或者伴你学丛书上的短文,我都会让学生用不同的符号标注喜欢的词语、合理的词语搭配、优美的修辞句、精炼的成语俗语等,每读完一篇文章,都给学生一点时间自读或交流自己喜欢的词句,再进行其他项目的训练。这样做的直接效果就是帮助学生建立起了良好的语感,积累丰富的词汇,促进孩子们不时迸发出创作的才华。

一年级期末测试,试卷中写话题目中给出四行横线,全班有30个孩子内容写得满满的,细读内容,多数孩子好词不断、佳句连篇,令人喜上眉梢。这次写话给出的情境图是一个小女孩给老奶奶捶背。一位学生这样写道:晚上吃完饭,奶奶为我们做饭累的腰酸背痛,坐在板凳上休息,小红连蹦带跳地过来给奶奶捶背,奶奶高兴地说:“我家孙女长大喽!”便把小红搂住亲了好几口。小红乐得咯咯地笑。另一个孩子这样写道:奶奶年纪大了,坐在凳子上闭目养神晒太阳,小花写完作业看到奶奶很累,就跑过去对奶奶说:“奶奶,我帮你捶背吧?”然后左捏捏右捶捶,把奶奶乐得合不拢嘴,夸奖小花真是好孩子。小花说:“助人为乐是我应该做的!”这些简单的句子看不出多高的文采,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已是不易,相比较以前孩子们写道“XX 说”“XX 过来给奶奶捶背”

“奶奶笑了”这类空洞语言,我们的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会合理地搭配词语,巧妙运用成语了。从阅读积累到习作斐然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需得到一些有意无意间施行的正确教育方法。表面上看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实际上它是提高写作能力最经济、最有效、最省心的方法,是真正的“捷径”。

2、经典诵读坚持不懈,在生活中试着运用。一年级我们主要诵读《千字文》《好妈妈儿歌400首》,二年级主要诵读《常丽华童诗300首》《唐诗三百首》,除此之外学校前任老师开发的校本课程《成语天地》我们在沿用中发展扩充。在家庭中我们有“家长签名”“梯级进阶”方式督促,在学校中每天由一名读得较好的同学在早晨和语文课前领读,中午我们检查展示。在诵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联系生活运用。万事开头难,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我从不吝啬自己的语言,尽可能多地从语言上对学生的熏陶,鼓励孩子们自觉运用奇妙丰富的语言,我的语言用孩子的话说“老师喜欢四个字四个字地说话”“老师说话真幽默”。模范的熏陶,期待的鼓励,孩子们渐渐会试着运用经典,并且乐在其中。还记得用心写完书法的同学,落笔的刹那长嘘一口气,轻呼“终于大功告成了”;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一课时,我们想到了“扶老携幼”“助人为乐”;下雨了不能上户外体育,有的孩子马上唉声叹气,不由地喃喃吟诵起《成语儿歌一百首》中积累的成语儿歌《唉声叹气》儿歌来;学习短文《贪小失大》,孩子们马上说出 “这不是丢了西瓜捡芝麻嘛”;就连班长管理不遵守纪律的同学有时也会愤慨说出“再说话让你‘吃不了兜着走’”;读罢“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孩子们改词“日啖辣条千百根,不辞长作嘴馋人”„„

这些孩子对语言的运用,有的准确无误、恰如其分;有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也有的张冠李戴、差强人意,还有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编”。每当此情此景,我都深刻感受到每一次语言的大胆运用都是一个细节、一个机会,这种机会里有沉甸甸的使命感,也有满满的成就感。

3、倡读“有趣”书,常刮阅读清风。每个学期,除了诵读学校要求的常规阅读课程,我尊重学生兴趣,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书目,比如:绘本故事、童话故事、儿童小说等,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阅读的空间,让他们从阅读中体验到轻松愉悦。这类书籍打破传统的“有用”之说,与应试教育毫无关联,仅仅是因“有趣”。只有“有趣”,才能让学生实现主动阅读;只有实现了主动阅读,才能实现人生路上真正的“有用”。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最好的修炼过程,润物细无声地滋润着孩子们的潜能,坚持阅读,总有一天你会惊喜的发现,孩子们手中的笔已不知在什么时候发芽,开出了芬芳的花朵。

五、辛勤耕耘结硕果,桃欢李笑捷报传——多元评价

课程实施过程中,灵活多样、相融并进的评价方式,会让学生始终保持十足的阅读动力,做出长效规律的自主学习行为。因此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试行各种评价方式,以期实现如上的教学目的。接下来我要讲的这些评价方式,对每项课程内容在实施时均有明确的要求,也有经过实践检验的评价量表。

(一)家庭评价

家长面对孩子是“一对一”,所以对背诵的效果评价也是最直接、可观的。每个家长对教育子

女都有一定的期望值,家长的教育素质也决定了孩子生命的成长状态。所以,家长的评价首当其冲。

(1)亲子共读签名评价。向学生发放“家校互联阅读卡”,每次家庭诵读活动,都要求家长共读或检查后,进行签名活动,同时以备老师查验,这几乎是每天的家庭评价方式。这个操作过程我在家长会上跟家长说明:签名不是最终目的,我们要让孩子在亲子共读中感受到与家长融合的情感,在坚持“亲子共读”行为中培养孩子认真阅读的习惯。

(2)量表评价。以《好妈妈儿歌400首——成语部分》为例。我制作了“背诵进阶卡(一)”至“背诵进阶卡(八)”,采用量表的形式指导家长进行评价。每个量表以五十首为一个标准,发下“背诵进阶卡(一)”后,由家长监管孩子背诵,记录背下的篇目,背够五十首,经过老师验证,就发放“背诵进阶卡(二)”,以此类推。这种评价方式贯穿家庭评价始末,学校每周集中时间对学生根据卡中记录抽验其背诵的质量,对卡中背诵的数量进行简单评比,并在班级群中及时反馈,对学生和家长以示督促。“背诵进阶卡”量表无论是对家长还是学生,或是老师,无疑是对我们克服惰性的一个抓手,以更直观地方式督促孩子们看到自己成长的阶梯,不至于放任和懈怠。

(3)礼物评价。家长会上、班级群上鼓励家长多花些心思,引导孩子发现阅读的乐趣,动员家长以“书”为奖励,以逛书店为奖励。家长高兴了,不如领着孩子逛逛书店;孩子进步了,不如买几本书放在桌头作为奖励;尊重孩子需求,不给孩子报辅导班,用省下的钱让孩子买几本喜欢的书籍„„

孩子对家长来说是唯一,他们的成长不能等,家长对孩子有该尽的义务,刻不容缓。但不是每个家长都能意识到这些义务取向,我们教师所要做的就是真诚以待,以母亲情怀感动家长,有效指导家长的评价行为,促进每一个孩子在前进的路上不断提升。

(二)学校评价

家庭评价是最直接的评价,如果仅止于此,学生不可能保持长久的阅读动力。因为学生是集体的一分子,学校评价对推进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更加重要。所以每天的课前检查、午读检查中,我都会对家长的评价、学生的诵读进行二次评价与总结。

(1)常用评价。口头表扬鼓励、掌声表扬鼓励、盖章肯定等为常用评价方式,其中表扬与鼓励占绝大部分。这个评价原则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产生展示的愿望,一个学力优秀的孩子朗读课文,我的评价会关注其是否融入情感;如果一名学力较差的学生朗读课文,我的评价就会倾向于读得好的段落或句子,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老师听得用心,评得公正。经常进行这样肯定的评价,促使那些常在墙角萎顿的孩子便也会自省起来,小手林举,铿锵展示。

(2)积星评价。除了前面所述的梯级“背诵进阶卡”量表对经典诵读进行评价,我还设计了“星星擂台”评价量表。每次单元导读课之后,我就布置孩子熟练朗读将要学习的课文,然后集中时间检查朗读。我以抽学生姓名的方式检查学生朗读整篇课文或片段,只要读得“熟练”就奖一颗星,如果能感染人那就再奖励一颗星,名字被抽过的同学仍然可以参加,这样评价有时在一个中午的时间,有的学生能被抽到三四次朗读的机会,如果每次都读得很感染人,可以积累七八颗星星,这样“好运气”的学生自是令其他孩子羡慕不已,心中暗自较劲儿,课后阅读也就更加起劲儿。对

于“家校互联签名卡”和“背诵进阶卡”上孩子们记录的已经读背的篇目,有时也以这种抽签积星的方式进行查验。孩子们非常喜欢这种评价方式,只要学完单元导读,就自己认真练习读课文,期待自己在展示中获得更多的星星。有家长跟我说“你们的‘星星’真好使,孩子回家就读书,吃饭都得叫!”收获这样的评价我暗自得意。

(3)阶段终极评价。在经典诵读“背诵进阶”中每完成一张进阶卡,就颁发“背诵小博士”的奖状;“星星擂台”每月评比一次数量,量居前10名者,我们就颁发“朗读之星”喜报;盖章肯定的部分,分期中和期末两次评比,都盖章者颁发“诵读达标证书”。获得喜报和奖状的同学,我都给拍照,布置照片墙,班级群中发布,以此激发孩子们源源不断的动力。

(4)时尚评价方式。传统课堂教学不允许教师带手机进课堂,那是防止老师渎职。而我将“带手机进课堂”作为教学评价的时尚行为,孩子们被奖励阅读资格了,获得各种终极评价奖了,我用手机拍下他们精彩的瞬间,做成墙上文化;“家校互联阅读卡”上的诵读签名情况,我用手机拍摄下进行的比较不错卡的照片,张贴于校园宣传栏;班级朗读竞赛我会拍下一些精彩片段上传班级群等等。相比较以往张榜公布名字,这样的视觉冲击,更让孩子们喜欢到墙上找自己的影子,家长喜欢在班级群中寻找自家宝贝的踪迹,每天到班级群中逛逛已是多数家长常做的事情。父母们越来越多地支持孩子阅读,为孩子购书行为逐渐增多,孩子们换书阅读的现象也屡见不鲜,班级中阅读的良好习惯已逐渐养成。

一年多以来,我虚心借他山之石,攻己之玉,在教育实践的路上孜孜以求,力求创新与突破。也许走出了与他人的不谋而合,也许走了些许弯路,无论什么状况,只要心里绷着“大量读写,双轨运行”这根弦,我的教学目标就会更加明确,要走的路就会逐渐清晰。如今我领航我校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探究工作,我将深埋下希望的种子,勤奋浇灌,满心期待那一片花团锦簇的收获!

埋下希望的种子,静待一片花团锦簇的收获

-——小学低年级阅读识字教学谈

招远市卫东学校 齐祥叶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曾自豪于对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究。我费尽心思地摸索识字教学的各种途径,每节课都会合理安排时间进行识字方法的交流,日积月累,孩子们创新的识字方法层出不穷,让人不禁惊讶于他们精细的观察力和超然的想象力,而我也陶醉于孩子们一次次精彩的“突破”中。然而,多年来,面对传统的低年级语文教学流程:识字——课文学习——生字书写——练习拓展——口语交际——写话练笔,我常常有些困惑——如此丰富的教学流程,每个环节的传授、内化,情感的熏陶要面面俱到,扎扎实实,时间从哪而来?我们的教学目标就是死啃教材,识教科书上的字,读教科书上的文吗?所谓的“大语文”观怎样去实现?„„困顿之际,我所在的农村学校临时安排我改教英语,直到去年,我调入现在的学校,接手了新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面对家长们信任的目光,和孩子们清澈的眼神,曾经的困惑再一次冲击着我的思维。

去年,接手一年级的同时,我的孩子也升入了幼儿园中班。在暑假里,我阅读了一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书籍,读过尹建莉老师对女儿圆圆幼时阅读习惯的培养、圆圆小时候惊人的阅读量、圆圆高考满分的作文„„我不禁对培养自己孩子的阅读习惯有了很多构想,更对教育学生也有了不同角度的思考,也正因为有了这些思考,才不至于让我在实践摸索中偏离 “大量读写,双轨运行”的轨道太远。让我在行进的路上种下希望的种子,在感受孩子们进步的同时也多了一份由衷的期待。

一、海纳百川,大量阅读——建立课程体系

国家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文字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初中生不少于260万字,高中生不少于150万字。即到高中毕业,一个孩子的正常阅读量应该在500—600万字之间。从标准中可以看出,我们国家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在尊重学生的年龄和能力差异的基础上,对学生阅读量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实际上据一些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阅读量非常低,粗略估计平均阅读量应在国家出台标准的20%以下。面对这个数据,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深思。尹建莉老师说过“孩子在小学,甚至初中低年级时,仅仅依靠聪明是可以取得好成绩的,但如果没有阅读垫底,年级越高越会显出力不从心。”鉴于对课程标准的解读和尹老师这句话的思索,结合手中的语文课程资料,参考很多学校和老师的经验做法,我量力而行,勤于摸索实践,初步建立互为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促使学生的阅读内容更为广泛。以下是一二年级完成的课程体系内容:

(一)语文学科系列资料:《语文》教科书,《语文基础训练》、《语文单元清》中的篇章;《伴你学习新课程丛书. 阅读》:一年级《尖尖的草帽》《花瓣儿鱼》,二年级《香香鸟》《我就是喜欢我》。

(二)其他阅读关联课程:《传统文化》、校本课程《成语天地》、《品德与生活》

(三)经典阅读:一年级《千字文》《好妈妈儿歌四百首》,包括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儿歌各一百首,二年级《常丽华300首童诗》《唐诗三百首》。

(四)自主阅读:《成语故事》、《笑猫日记》、《塔顶上的猫》等教科院推荐书目,家庭自购书

籍。

二、好风借好力,扬帆助起航——借力亲子阅读 要推行大量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仅靠学校的力量远远不够,需要家校合力。但纵观家庭阅读教育现状,但纵观家庭教育现状,多数家长有“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壮志,但让他们真正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还是有困难的。究其原因,皆缘于家教方法的茫然性。因此我们教师有责任对家长进行亲子共读的指导,唤起家长们渐退的热情,提高他们对学生阅读意识的关注,促使家教操作过程更加具体化、明朗化。

(一)组织动员

新生入学,我把国家关于阅读的课程标准和烟台教科院关于“大量读写,双轨运行”的教学模式向家长进行了介绍,向家长们发放了《“亲子共读”致家长一封信》。开家长会、发放书信这两个活动把一年级语文家校联合阅读识字教学的基本框架进行了规划指导,促使家长形成以大量阅读带动识字、积累语言的中心理念。在《“亲子共读”致家长一封信》中也提出一些具体的操作建议,并向家长推荐家教方面的书籍, 包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哈佛家训》等,还向家长推荐了家庭教育空间“小雨家庭教育”。

(二)指导操作

除了上述推荐和建议,我还建立班级QQ 群,在班级群中,随时发布新的识字方法、新的阅读要求、阅读动态,做到随机指导。另外,建立了“家校互联阅读卡”、“背诵进阶卡”,以方便了解亲子共读的效果。下面是我们的亲子阅读的大体要求:

1、 诵读内容

语文教科书要求背诵的课文和句子积累会背诵,其余熟练有感情的朗读。

《伴你学习新课程丛书. 阅读》一年级上册用的《尖尖的草帽》,前七个单元都是琅琅上口的儿歌,要求读会背诵;第八单元是“童话”,要求能读会讲。一年级下册至二年级下册的《花瓣儿鱼》《香香鸟》《我就是喜欢我》中的诗文、名言警句、成语接龙要求能读会背,其他课文能读会讲。

《传统文化》会背诵“经典回放”。

经典读物:《千字文》《好妈妈儿歌400首》《常丽华300首童诗》《唐诗三百首》会全部背诵。

2、诵读要求:(1)读中识字。根据拼音提示,识记儿歌中的生字。(2)读中背诵。读熟后背诵熟练。(3)读中运用。背诵之后,争取在生活中试着运用。

建议:与孩子互动诵读、背诵,交流读后感受,分享读后收获。

以上诵读内容按进度在家里诵读,由家长在“家校互联阅读卡”上签名,到校后教师亲自查验,合格后在家长名字上盖章,每个周根据学生获章数量奖励“喜报”。

经典诵读内容按阶诵读,校内诵读,家庭中巩固强化,实行“梯级进阶”评价,完成一个梯级就获取下一个梯级进阶卡。

一年级结束时,我们的“家校互联阅读卡”每单元文章后都有密密麻麻的家长签名评价,每个

签名上都有层叠的老师盖章,八张“背诵进阶卡”全班94%的同学完成终极进阶。一个多学期以来,孩子们常规化的阅读显得很轻松,识字量获得突飞猛进的收获。“好风借好力”,有了我对亲子共读方法的指导,家长自是高扬风帆助孩子顺利起航。家校合力的评价反馈,让孩子们的阅读状态已步入良性循环,阅读习惯也逐渐养成。

三、春光不自留,莫待时光空蹉跎——合理规划阅读时间

语文课程教学不等同于语文教科书的教学,要实现语文课程体系的大量诵读,语文教师必须做出合理的时间规划。否则任何教科书以外的课程资源开发与运用只能是一种空谈。那么,课程资源的教学时间如何规划呢?我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推动“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省出读写时间

去年我参加了“烟台市语文优质课评选”的听课活动,对新型“单元整体教学”有了深刻的认识,多年的困惑也在刹那间找到了解决思路。单元整体教学的核心课型“以文带文”,提倡讲当讲之处,详略得当,不似以前语文课堂教学面面俱到,分析透彻,而是要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情感及写作特点。这样的单元整体教学相较以往,教师讲得时间少了,而学生课堂阅读的时间多了。基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我统计出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每个单元课文学习至少可以省出3课时的时间,利用这些时间可以充分地进行“单元群文阅读”、“以读带写”和专项写话练习等。

(二)优化识字教学,扩充读记时间

以往的识字教学,我注重让学生大量交流识字方法,如用编字谜、加减换偏旁、字形想象、大量口头组词等形式促进学生识记生字,这些注重让学生“大量说”的识字方式,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犹如过眼云烟,令他们只知其音不知其形,识字效率很低。去年参加招远市教研室组织的校园联谊听课活动,有幸听了《走进课改深水区》课改报告,学习了丽湖学校张静老师的《伴你学习新课程丛书. 阅读》中的阅读识字教学和段爱萍老师的读写联动课堂教学,评课活动中,我虚心向授课老师请教低年级识字教学经验。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逐渐对识字教学有了明确的思路:识字教学坚持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采用学生自读、男女生竞赛读、小组竞赛读、开火车轮流读等形式,让学生在字、词、句、段中反复见到生字、在大量认读中达到识字的目的。以前我引以为傲的创编字谜、加减换偏旁等识字方法并没有弃之不用,而是用来辅助教学个别不认识的字,或是单元归类交流识字;至于词语的理解,我不作过多解释,而是放在具体的句、段语言环境中,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逐步理解掌握,这样的识字与阅读教学融为一体,与《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尹老师关于“以读代讲丝毫不影响理解”的观点不谋而合。

在探索“大量阅读”的实践过程中,有的老师曾质疑:低年级“大量阅读”会不会挤占“写字教学”的时间?我的理念就是“写字”也是“阅读识字”的一种途径,我们向教科室申报了《低年级写字教学有效方法的探究》这个小课题,在写字教学中,我的做法就是根据学生需求重点教学难写的字,注重教师范写指导和让学生先描红后临写,评价方式采用字外圈大圈表示不规范,需要重写;字下圈小圈表示书写规范漂亮,值得肯定。同时对于不规范的字我都亲自在练写材料上示范写出几个规范的字,让学生二次描红临写,我再进行二次批改。每一次书写重点字多写几个,简单字

少写几个,学生为了挣得更多的“字下小圈”,以获得更多的终极评价,态度越来越端正,书写的速度与质量不断提高。这种不以书写的数量而取胜的操作方法,很好地突破了写字教学重难点,也节省了写字教学时间,对“阅读”的时间并不会造成困扰,事实证明我们可以进行“读”与“写”的同轨研究。

(三)趣味评价,奖励阅读时间

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我们提倡:让差生吃饱,让优生吃好。一堂课,孩子们完成学习任务有快有慢,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务,我奖励完成任务又快又好的孩子可以优先到班级图书角借书看,也可以阅读自己带来的书籍。这样一来,一堂完整的课堂中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那些获得阅读资格的学生感觉无比荣耀,那些还没有获得阅读资格的学生也会快马加鞭,奋起直追。当阅读变成一种奖励,阅读的神圣感便在孩子们心中升腾,阅读的激情油然而生,看着孩子们积极地完成学习任务,手捧图书看得那么兴奋,我经常用手机给他们拍几张照片,打印出来贴到墙上,发到班级QQ 群上。在这种循环中,有的孩子便主动从家里带来一些书籍自读或是与伙伴分享读,他们争相阅读的情景让我看到阅读所带给孩子们神奇的改变,他们学会了去争取阅读的时间,分享自己的快乐。

(四)统筹规划,挤出读写时间

我的学校位于郊区,早晨家长上班前送孩子上学,7点半之前多数学生已到校,中午孩子多数留校,这样阅读时间更显宽裕。我把每周的读写时间及内容大致划分为:

晨读:千字文、《好妈妈儿歌400首》(包括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经典诗词

语文课:教科书、基础训练(阅读短文)、伴你学习新课程丛书、说话练习

午读: 汇报交流、成果展示

阅读课:自主阅读经典、故事、成果展示

传统文化课:背诵书中经典,展示背诵搜集的经典

学校课程:沿用校本课程《成语天地》

晚间读:亲子共读伴你学习型课程丛书、教科书、经典读物及其他

四、润物细无声,腹有诗书气自华——积累与应用

在课堂上有意识地运用丰富的语言并鼓励孩子们主动发现美丽的语言、积累美丽的语言,这是培养孩子们对语言捕捉的敏感,提高语文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读了书,会自觉不自觉地在某个时刻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而有的孩子读了相同的书,却如浮光掠影,似乎收效甚微。这是对语言的敏感度不同,对语言捕捉能力的差异。关于这个问题的解决策略,我如下操作:

(一)海量识字,奠定阅读基础

1、熟字开花,前后关联,快速识字。一年级小朋友刚入学,学习中很多题目要求以自己识字水平根本读不懂,借助拼音读的速度又太慢。因此我吸取儿子幼儿园一位家长的做法,运用熟字关联法教学识字。如教科书课后题要求中,大多为“我会„„”,我就先教孩子们认识这两个字,然

后领读以“我会”开头的一组常见题目要求,反复读几遍,学生不借助拼音也差不多会读了,然后趁热打铁,让他们从基础训练中找以“我”和“我会”开头的题目要求读一读,然后再集中出现,采用分组读、齐读、指名读等方式加以练习,巩固认读。每学一课生字,便集中呈现一列扩词供学生认读,例如:《小小的船》一课生字有“船、弯、坐、只、看、见、闪、星、蓝”,学生熟读课文后,自己找一找生字,读一读,然后指名认读、教读这些词语,然后让学生教同学认读自己认识的生词。学生在互教互读中记住生字,积累词汇。而且这种方式也发展了学生快速浏览的能力,更利于培养孩子集中注意力。

除了大家耳熟目睹的儿歌、韵语定位识字方法外,我还常常引导学生单独运用“猜读”法识记生字,读通句段。在伴你学丛书中,多数学生不能完整无误地读出每篇文章后的句子和段落,我便教给大家朗读的窍门:从头排着读句子中认识的字,根据零碎感受猜读完整的句子,大家在相互猜读中扩充了识字的量,直至整个句子完全猜对,或是教师在孩子们黔驴技穷时出手相“救”、一语中的,大家瞬间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觉,对最终揭晓的“字”印象更为深刻。例如,出示句子“炎热的夏夜,大家坐在院子里摇着扇子乘凉。”学生对句子中“摇”甚少接触,更无法采用儿歌、韵语定位识字,这时候我们便可让学生猜读句子,在猜读中比较语境,理解了字意,也掌握了字形。这样坚持训练,孩子们识字量显著提升,升入二年级,大多数学生已能准确读出所有课后题的80%,对词句段的理解与运用也有了明显进步。

2、拼音教学拓展识字,发展语言。拼音教学单纯围绕教科书操作教学,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一年级学习汉语拼音部分,我便采取趣味拓展识字法, 学习每课拼音时,都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名字进行对号入座,进而对“入号”的字再进行扩词训练,有意发展学生识字、积累成语的能力。例如,学习“zh ch sh r”时,班中小朋友联系了“张栋辉”的名字,孩子们不认识这些字,我将其板书在黑板上,让大家猜,有的同学一下子就能读出来,然后大家一起拼读老师板写的音节。接着为 “张”字扩词,老师顺势引导学生积累了“东张西望”和“张冠李戴”两个成语。说到“东张西望”,我问同学们:小朋友们,要记住这三个字的样子,你能不能“东张西望”?孩子们齐声喊:“不能”?“那要怎么学啊?”学生一片默然,我莞尔一笑,说:“难住大家了,那就聚精会神地跟我读“张——栋——辉”,顺势在黑板上与“东张西望”相对再写下“聚精会神”这个词,学生豁然开朗,高声跟读。

在总共13课拼音部分的教学中,我们不仅巩固了拼音,又扩充认识了全班32名学生的名字,还进行了大量成语的积累与运用。新生入学一个月的时间,发放作业本练习册的任务,交给学生已不再是问题。这个操作过程中,我从不对学生过多解释成语意思,点到即止,我认为学生在接地气的词海中每节课能“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那也是一种收获,我们追求的是天长日久、日积月累。

3、趣味创编儿歌韵语,巩固识字效果。学习“ao ou iu”时,文中分别配了三句话和一首儿歌。学习书中三句话,我先请孩子们借助拼音读一读,然后出示完整的生字句子:

小猫爱吃鱼。小狗爱吃肉。小马和小牛爱吃草。

孩子们和本句要认的生字“小、吃、鱼、和、牛、草有了第一次接触,然后换个语境出示: 小猫爱吃老鼠和鱼。小狗爱吃骨头和肉。小牛和小兔爱吃草。

在读句子中,即复习了韵母的发音,又再次和生字接触,同时还拓展识记了“老鼠”“骨头”“小兔”三个生词。

根据课文插图编写的儿歌《有礼貌》,我们又创编了《真勤快》《真友好》

有礼貌 (原文) 真勤快 真友好

大公鸡,有礼貌, 小花猫,真勤快, 小黄牛,有礼貌, 见了太阳就问好。 见了老鼠就追咬。 见了小马就邀请。

太阳公公咪咪笑, 主人哥哥咪咪笑, 小马哥哥咪咪笑,

奖他一顶大红帽。 奖它一条大黄鱼。 陪它一起吃青草。

三首儿歌中我们要求孩子记住12个与复韵母联系紧密的生字和本课三个句子中认识的5个生字,但在孩子们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远远超于这个底线。这三首儿歌,不仅包含了“拼音与生字的渗透融合”,还有“拼音与语言积累的渗透融合”。孩子们在诵读过程中也大大激发了创作的热情,纷纷进行“胡编乱造”,虽然不一定关乎本课所学内容,但对儿歌的韵律却学得有模有样,这未尝不是对语言积累的创作和运用。

将识字与拼音教学、阅读教学互为融合,识字效果显而易见。在一年级下学期我根据语文课程诵读的进度,安排了两次识字检测,每次1000字,学生的识字正确率达到80%以上。

(二)海量阅读,奠定说话写话基础

1、常规阅读,不动笔墨不读书,注重佳词妙句积累。从学习拼音开始,就培养学生养成标注的习惯,只是那时是标注刚学习的音节字、定位识字、不认识的字;到了一年级上学期的中下阶段至二年级,无论是教科书学习,还是基础训练的阅读短文,或者伴你学丛书上的短文,我都会让学生用不同的符号标注喜欢的词语、合理的词语搭配、优美的修辞句、精炼的成语俗语等,每读完一篇文章,都给学生一点时间自读或交流自己喜欢的词句,再进行其他项目的训练。这样做的直接效果就是帮助学生建立起了良好的语感,积累丰富的词汇,促进孩子们不时迸发出创作的才华。

一年级期末测试,试卷中写话题目中给出四行横线,全班有30个孩子内容写得满满的,细读内容,多数孩子好词不断、佳句连篇,令人喜上眉梢。这次写话给出的情境图是一个小女孩给老奶奶捶背。一位学生这样写道:晚上吃完饭,奶奶为我们做饭累的腰酸背痛,坐在板凳上休息,小红连蹦带跳地过来给奶奶捶背,奶奶高兴地说:“我家孙女长大喽!”便把小红搂住亲了好几口。小红乐得咯咯地笑。另一个孩子这样写道:奶奶年纪大了,坐在凳子上闭目养神晒太阳,小花写完作业看到奶奶很累,就跑过去对奶奶说:“奶奶,我帮你捶背吧?”然后左捏捏右捶捶,把奶奶乐得合不拢嘴,夸奖小花真是好孩子。小花说:“助人为乐是我应该做的!”这些简单的句子看不出多高的文采,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已是不易,相比较以前孩子们写道“XX 说”“XX 过来给奶奶捶背”

“奶奶笑了”这类空洞语言,我们的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会合理地搭配词语,巧妙运用成语了。从阅读积累到习作斐然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需得到一些有意无意间施行的正确教育方法。表面上看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实际上它是提高写作能力最经济、最有效、最省心的方法,是真正的“捷径”。

2、经典诵读坚持不懈,在生活中试着运用。一年级我们主要诵读《千字文》《好妈妈儿歌400首》,二年级主要诵读《常丽华童诗300首》《唐诗三百首》,除此之外学校前任老师开发的校本课程《成语天地》我们在沿用中发展扩充。在家庭中我们有“家长签名”“梯级进阶”方式督促,在学校中每天由一名读得较好的同学在早晨和语文课前领读,中午我们检查展示。在诵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联系生活运用。万事开头难,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我从不吝啬自己的语言,尽可能多地从语言上对学生的熏陶,鼓励孩子们自觉运用奇妙丰富的语言,我的语言用孩子的话说“老师喜欢四个字四个字地说话”“老师说话真幽默”。模范的熏陶,期待的鼓励,孩子们渐渐会试着运用经典,并且乐在其中。还记得用心写完书法的同学,落笔的刹那长嘘一口气,轻呼“终于大功告成了”;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一课时,我们想到了“扶老携幼”“助人为乐”;下雨了不能上户外体育,有的孩子马上唉声叹气,不由地喃喃吟诵起《成语儿歌一百首》中积累的成语儿歌《唉声叹气》儿歌来;学习短文《贪小失大》,孩子们马上说出 “这不是丢了西瓜捡芝麻嘛”;就连班长管理不遵守纪律的同学有时也会愤慨说出“再说话让你‘吃不了兜着走’”;读罢“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孩子们改词“日啖辣条千百根,不辞长作嘴馋人”„„

这些孩子对语言的运用,有的准确无误、恰如其分;有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也有的张冠李戴、差强人意,还有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编”。每当此情此景,我都深刻感受到每一次语言的大胆运用都是一个细节、一个机会,这种机会里有沉甸甸的使命感,也有满满的成就感。

3、倡读“有趣”书,常刮阅读清风。每个学期,除了诵读学校要求的常规阅读课程,我尊重学生兴趣,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书目,比如:绘本故事、童话故事、儿童小说等,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阅读的空间,让他们从阅读中体验到轻松愉悦。这类书籍打破传统的“有用”之说,与应试教育毫无关联,仅仅是因“有趣”。只有“有趣”,才能让学生实现主动阅读;只有实现了主动阅读,才能实现人生路上真正的“有用”。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最好的修炼过程,润物细无声地滋润着孩子们的潜能,坚持阅读,总有一天你会惊喜的发现,孩子们手中的笔已不知在什么时候发芽,开出了芬芳的花朵。

五、辛勤耕耘结硕果,桃欢李笑捷报传——多元评价

课程实施过程中,灵活多样、相融并进的评价方式,会让学生始终保持十足的阅读动力,做出长效规律的自主学习行为。因此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试行各种评价方式,以期实现如上的教学目的。接下来我要讲的这些评价方式,对每项课程内容在实施时均有明确的要求,也有经过实践检验的评价量表。

(一)家庭评价

家长面对孩子是“一对一”,所以对背诵的效果评价也是最直接、可观的。每个家长对教育子

女都有一定的期望值,家长的教育素质也决定了孩子生命的成长状态。所以,家长的评价首当其冲。

(1)亲子共读签名评价。向学生发放“家校互联阅读卡”,每次家庭诵读活动,都要求家长共读或检查后,进行签名活动,同时以备老师查验,这几乎是每天的家庭评价方式。这个操作过程我在家长会上跟家长说明:签名不是最终目的,我们要让孩子在亲子共读中感受到与家长融合的情感,在坚持“亲子共读”行为中培养孩子认真阅读的习惯。

(2)量表评价。以《好妈妈儿歌400首——成语部分》为例。我制作了“背诵进阶卡(一)”至“背诵进阶卡(八)”,采用量表的形式指导家长进行评价。每个量表以五十首为一个标准,发下“背诵进阶卡(一)”后,由家长监管孩子背诵,记录背下的篇目,背够五十首,经过老师验证,就发放“背诵进阶卡(二)”,以此类推。这种评价方式贯穿家庭评价始末,学校每周集中时间对学生根据卡中记录抽验其背诵的质量,对卡中背诵的数量进行简单评比,并在班级群中及时反馈,对学生和家长以示督促。“背诵进阶卡”量表无论是对家长还是学生,或是老师,无疑是对我们克服惰性的一个抓手,以更直观地方式督促孩子们看到自己成长的阶梯,不至于放任和懈怠。

(3)礼物评价。家长会上、班级群上鼓励家长多花些心思,引导孩子发现阅读的乐趣,动员家长以“书”为奖励,以逛书店为奖励。家长高兴了,不如领着孩子逛逛书店;孩子进步了,不如买几本书放在桌头作为奖励;尊重孩子需求,不给孩子报辅导班,用省下的钱让孩子买几本喜欢的书籍„„

孩子对家长来说是唯一,他们的成长不能等,家长对孩子有该尽的义务,刻不容缓。但不是每个家长都能意识到这些义务取向,我们教师所要做的就是真诚以待,以母亲情怀感动家长,有效指导家长的评价行为,促进每一个孩子在前进的路上不断提升。

(二)学校评价

家庭评价是最直接的评价,如果仅止于此,学生不可能保持长久的阅读动力。因为学生是集体的一分子,学校评价对推进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更加重要。所以每天的课前检查、午读检查中,我都会对家长的评价、学生的诵读进行二次评价与总结。

(1)常用评价。口头表扬鼓励、掌声表扬鼓励、盖章肯定等为常用评价方式,其中表扬与鼓励占绝大部分。这个评价原则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产生展示的愿望,一个学力优秀的孩子朗读课文,我的评价会关注其是否融入情感;如果一名学力较差的学生朗读课文,我的评价就会倾向于读得好的段落或句子,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老师听得用心,评得公正。经常进行这样肯定的评价,促使那些常在墙角萎顿的孩子便也会自省起来,小手林举,铿锵展示。

(2)积星评价。除了前面所述的梯级“背诵进阶卡”量表对经典诵读进行评价,我还设计了“星星擂台”评价量表。每次单元导读课之后,我就布置孩子熟练朗读将要学习的课文,然后集中时间检查朗读。我以抽学生姓名的方式检查学生朗读整篇课文或片段,只要读得“熟练”就奖一颗星,如果能感染人那就再奖励一颗星,名字被抽过的同学仍然可以参加,这样评价有时在一个中午的时间,有的学生能被抽到三四次朗读的机会,如果每次都读得很感染人,可以积累七八颗星星,这样“好运气”的学生自是令其他孩子羡慕不已,心中暗自较劲儿,课后阅读也就更加起劲儿。对

于“家校互联签名卡”和“背诵进阶卡”上孩子们记录的已经读背的篇目,有时也以这种抽签积星的方式进行查验。孩子们非常喜欢这种评价方式,只要学完单元导读,就自己认真练习读课文,期待自己在展示中获得更多的星星。有家长跟我说“你们的‘星星’真好使,孩子回家就读书,吃饭都得叫!”收获这样的评价我暗自得意。

(3)阶段终极评价。在经典诵读“背诵进阶”中每完成一张进阶卡,就颁发“背诵小博士”的奖状;“星星擂台”每月评比一次数量,量居前10名者,我们就颁发“朗读之星”喜报;盖章肯定的部分,分期中和期末两次评比,都盖章者颁发“诵读达标证书”。获得喜报和奖状的同学,我都给拍照,布置照片墙,班级群中发布,以此激发孩子们源源不断的动力。

(4)时尚评价方式。传统课堂教学不允许教师带手机进课堂,那是防止老师渎职。而我将“带手机进课堂”作为教学评价的时尚行为,孩子们被奖励阅读资格了,获得各种终极评价奖了,我用手机拍下他们精彩的瞬间,做成墙上文化;“家校互联阅读卡”上的诵读签名情况,我用手机拍摄下进行的比较不错卡的照片,张贴于校园宣传栏;班级朗读竞赛我会拍下一些精彩片段上传班级群等等。相比较以往张榜公布名字,这样的视觉冲击,更让孩子们喜欢到墙上找自己的影子,家长喜欢在班级群中寻找自家宝贝的踪迹,每天到班级群中逛逛已是多数家长常做的事情。父母们越来越多地支持孩子阅读,为孩子购书行为逐渐增多,孩子们换书阅读的现象也屡见不鲜,班级中阅读的良好习惯已逐渐养成。

一年多以来,我虚心借他山之石,攻己之玉,在教育实践的路上孜孜以求,力求创新与突破。也许走出了与他人的不谋而合,也许走了些许弯路,无论什么状况,只要心里绷着“大量读写,双轨运行”这根弦,我的教学目标就会更加明确,要走的路就会逐渐清晰。如今我领航我校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探究工作,我将深埋下希望的种子,勤奋浇灌,满心期待那一片花团锦簇的收获!


相关内容

  • 25.[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 25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2.了解德国奇丽的景色以及奇特的民族风情.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教学重.难点: 1.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 ...

  • 一片花叶绚烂的果树林,使我迷惑了.阅读答案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片花叶绚烂的果树林,使我迷惑了. 这是什么地方? 我站在堤上 向四面张望 南面 在不远的地方耸立着一座红色的房屋 北面是人烟稠密的村庄和绿海似的麦田 再远就是和天空混成一色的碧蓝的大海 西面 在河西岸 就是县城那高耸着的红色楼房 就是政府的大礼堂 东面 那巍然屹立着的山冈 就 ...

  • 静于心,不困与情
  • 静于心,不困与情 作者:sheng3 细步于山水之间,捕捉着几分初夏的气息,于怀中绽放.抬头远望,一眼无际的绿野,安抚了我躁动的内心.眷恋这一草一木给予的宁静,依恋这一花一世界赋予的安然.可否让我行走在旷野之中,做一名深山中的女子,收获一份自然. 厌倦了世俗的纷扰,厌倦了喧嚣的大街,许我在清幽的深谷 ...

  • 课堂观察与诊断书 (2)
  • 对<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的教学观察和教学诊断 执教者:实验小学朱华英 课堂实录 (课前谈话:联系生活实际开始,进行看关键词图画猜国家名.通过学生得出的结论"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特色与文化"进入本课的教学.课前板书课题) 观察想法:课前谈话切合单元实际,领略了异国风 ...

  • 军人本色两周年庆典晚会主持词
  • 一.晚会主题: <军人本色-为你喝彩>2周年庆典晚会 二.晚会活动名称: <军人本色-为你喝彩>2周年庆典晚会 三.晚会活动时间:活动时间:2012年08月28日20:00 四.晚会活动地点: 五.晚会主办: 六.活动原因及目的:努力打造新型房间网络平台,满足更多的朋友健康. ...

  • 积蓄力量的松塔阅读答案
  • 篇一:积蓄力量的松塔阅读答案 篇二:积蓄力量的松塔阅读答案 话题: 到过美国黄石公园的人,都会记得那里有大片大片茂密的松树林,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松树叫"屋梁松",因为它最适合做房屋的栋梁而得名.这种松树的松塔可以挂在树上好几年也不脱落,而且屋梁松松塔的鳞片也不会张开.这些鳞片只有在 ...

  • 校园广播节目策划案
  • 校园广播节目策划案 节目名称:<追忆似水流年> 节目类型:旧音乐专辑 节目概述:力求精致唯美的老歌旧音乐文化专栏,针对已有的时尚音乐节目做出突破,以文化的视野引领听众进入一片更宁静的听觉空间,音乐品味.人生况味.文化回味,以多元的音乐语言呈现个性独特的旧音乐,丰富和美化大学生的日常生活. ...

  • 播种绿色活动
  • 山东中医药大学 播种绿色,启示未来 活 动 策 划 书 2012 山东中医药大学大学生绿洲社年2月29日 一.活动目的 春,带着希望和温暖,沿着冬天离开的脚步,在烟雨蒙蒙中款款地向我们走来.在这个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春天,当我们伫立在窗前,当我们走出宿舍的大门,当我们在教室里上课偶尔向窗外看去.处处 ...

  • 丹桂飘香迎金秋大型文艺晚会策划案
  • 一.[晚会主题] <丹桂飘香迎金秋大型文艺晚会> 二.[晚会主办] [央视hd非常6+1]团队 三.[晚会时间] xx年09月19日晚上20:00----22:30 四.[晚会地点] 官方大厅-央视互动-[央视hd非常6+1] 五.[晚会宗旨] 金秋送爽,万里河山披锦绣:丹桂飘香,一轮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