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五章绿色食品生产

第五章 绿色食品生产

第一节 植物种子和种苗的选择

在进行绿色食品的作物生产时,其品种、种子和种苗均须严格按照生产绿色食品的技术要求。种子和种苗的亲本均须来源于绿色食品的生产方式,经过至少一代(一年生作物)或两个生长季(多年生作物)生产。

一、品种的选择

从事绿色食品生产,选用优良品种,是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的重要前提。品种是在变异和遗传的基础上,经过人工定向选择的结果;是以考虑经济性状和人类特定目的为主,且遗传上稳定,表现型基本一致的栽培植物或农作物种内的个体群。作物种质资源非常丰富,在进行绿色食品作物生产时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

1.品种与绿色食品生产的关系

品种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生产资料,在绿色食品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新的优良品种推广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改善产品的品质,丰富农产品种类、花色品种,满足市场的需要,从而为绿色食品的开发提供充实的资源。

由于绿色食品产品特定的标准及生产规程要求,限制速效性化肥和化学农药的应用,在这样的栽培条件下,不仅需要高产优质的优良品种,而且需要抗性强的优良品种。抗性强的品种在减轻自然灾害方面起很大作用,选用抗病虫或耐病虫的品种,可减少或避免某些病虫害的发生,也就能减少农药的施用和污染。因此,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首先要抓好品种工作,每个地区及各生产单位都必须根据当地情况,切实做好品种工作:

2.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对品种工作的基本要求

①选择、应用品种时,在兼顾高产、优质优良性状的同时,要注意高光效及抗性强的品种的选用,以增强抗病虫和抗逆的能力,发挥品种的作用。

②在不断充实、更新品种的同时,要注意保存原有地方优良品种,保持遗传多样性。 ③加速良种繁育,为扩大绿色食品再生产提供物质基础。

④绿色食品生产栽培的种子和种苗(包括球茎类、鳞茎类、植物材料、无性繁殖材料等)必须是无毒的,并来自绿色食品生产系统。这些品种应当适合当地土壤及气候条件,对病虫害有较强的抵抗力。

由于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系统的多样性有利于保持系统稳定,有利于抵抗病灾干扰,因此选择品种时应注意保持品种遗传基质的多样性。在没有充分根据说明基田工程技术对环境是无害的情况下,不能使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品种。

高产、优质、高效、抗性强的品种是绿色食品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绿色食品生产是经

济意义极强的生产方式,只有选用名、特、优、稀、缺、新品种,才能受到市场的欢迎,只有高产质优的产品,才能迅速提供市场满意而千富的产品,只有高产优质和抗病虫害、抗寒、抗旱、抗风、生长健壮的品种,才能达到低消耗、高产出、高效益的目的,才能有效地利用环境条件,为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奠定基础。所以,只有抓住品种这个内因,发挥品种效应去实施护理保健栽培措施,才能成功地生产出绿色食品,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引种要求

生产性的引种是将外地或国外的新作物、新的优良品种引入当地,供生产推广应用。通过引种可丰富当地的作物种类,是解决当地对优良品种迫切需要的有效途径。生产上,一方面原来的品种长期栽培可能会退化,另一方面新的、更优良的品种不断培育出现,通过引种就可使作物品种不断更新,以优良的代替老的。引种具有简便易行,见效快的优点,绿色食品产地为了保持高的生产水平,应有计划地做好引种工作。引种应注意以下几点:

1、引种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根据当地生产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不能盲目自流,以避免重复引种,减少浪费,取得好的效果。绿色食品生产中引种在注意引选高产、优质品种的同时,必须十分注意引选抗病虫、抗逆性强、高光效的品种,有时有些地区甚至要将抗性列为主要目标,这是绿色食品生产规程所要求的。

2、引种前应摸清拟引入的品种各方面性状,特别是对温度、光照的要求,这是引种能否成功的关键,因为温度和光照是人力难以控制的自然气象因子,而它们又是作物能否正常生长发育的生态条件,如果差别过大,引种地自然条件不能与品种生态条件相适应,引种难以成功。例如,大豆是短日照作物,南方大豆引种至北方,由于口照增长而延迟开花成熟,甚至尚未成熟便遇秋霜;反之北方大豆引种到南方,由于日照缩短,温度高,生长发育加快,提早开花成熟,产量降低。无性繁殖作物,若产品为营养器官,一般只要有良好的生产条件,引种就易成功,但产品若为果实,如果树不同品种对温度和光照也有不同的要求,引种时尤应注意。在纬度相同或相近地区间,由于条件相似,引种较易成功,但同一纬度不同海拔高度地区引种也要注意温度这个重要生态条件。

引种时还要把品种特性与其栽培条件联系起来考虑:即应了解品种对土质、肥水条件的要求,耕作制度和栽培水平等方面的特点。例如,高水肥条件下的丰产品种引入干旱而瘠薄的土壤条件下栽培,因不适应低劣的栽培条件致使引种失败。

3、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在引种、选择品种时,应保持遗传多样化,不宜在基地内选择和保留单一的品种,而应有计划在不同地块种植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品种,或轮换种植不同优良品种。因为不同品种对生态及栽培条件要求不同,抗逆性、抗病虫能力也有差异,品种的多样性可以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和生产资源并减少不利因素的影响。

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在更换新品种的同时,应注意保存原来生产中曾应用的优良品种,特别是古老的地方品种,有条件的在基地范围内建立品种资源库,自行保存,无条件的应交国家种质资源或建有资源库的单位保存。

4、引种试验是引种时必须进行的工作,用作试验的种子可以少量引入,将欲引入的一个或多个品种与当地生产用良种,在同一地块、相同栽培条件下比较,观察了解新品种在本地生态条件下的适应性、丰产性和抗逆性,从中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并了解品种对不同自然条件和耕作条件的反应,以确定新优良品种推广应用范围,并为制定适宜的栽培措施提供依据。

5、严格做好引进品种的检疫工作,这也是绿色食品生产引种不可缺少的环节,特别是带有当地检疫对象的种子要杜绝引入,这样可防止病虫草害的传播,减少植保工作困难,并避免给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三、良种繁育要求

1、良种繁育

良种应既具备优良的品种特性,同时又是纯度高、杂质少、种粒饱满、生命力强的种子。优良种子才能使优良品种的性状充分表现,发挥其作用。因此绿色食品生产要把良种繁育工作作为一项基本建设来抓。

良种繁育主要是生产优良品种和杂交亲本的原种,迅速地繁殖大量的优质种子。为了提高繁育的成效,必须了解所繁育的良种和亲本的优缺点,以及选择技术,并了解良种的栽培要点,以进行正确的选择。同时,健全防杂保纯制度,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良种混杂退化,并要有计划地做好去杂选优、良种提纯复壮工作。如果不重视整个繁育过程的培育和选择,种子质量就没有保证,良种的丰产性也不能发挥作用。 加速良种繁殖是迅速推广良种,提高生产水平的重要步骤。种子生产基地至关重要,县级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要抓好种子田和良种繁育体系的建设。应根据本地生产条件、技术力量,采用多种形式加速良种繁育。

2、种子检验

为了保证为生产提供高纯度的优良种子,严防病虫害、杂草的传播,就需要对种子进行检查,进行“种子检验”,这是检查种子质量的一项技术措施,绿色食品产地或基地都应重视丁作,建立起检验制度,对良繁的种子或外调种子,按规定进行检验,以避免、减少因种子质量造成的损失。

种子检验是以国家标准《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为依据,并应用科学的方法,对农业生产的种子品质或种子质量进行细致的检查分析、鉴定,以判断其优劣。种子检验是保证种子质量的重要措施和实现种子标准化的重要环节,也是良种繁育和种子管理部门主要工作环节之一。

第二节 绿色植物生产种植制度

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为了能生产出无污染的优质产品,需在基地中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作物种类,因地制宜地确定轮作、间套作、复种等植制度,逐步形成和建立良性的农业生态系

统。提高综合的生产能力,保持持续生产能力,必须有一套合理耕作制度,同时,绿色食品种植业的发展也决定或影响着耕作制度,要求逐步建立起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统一的全新耕作制度体系。

绿色食品生产对耕作制度的基本要求有以下两点:一是通过合理的田间配置,建立绿色食品的种植制度,充分合理利用土地及其相关的自然资源;二是采取耕作措施,改善生态环境,创造有利作物生长、有益生物繁衍的条件,抑制和消灭病虫草害的发生,并不断提高土地生产力,保证作物全面持续地增产。

一、轮作及间套种

1.轮作的作用

同一块地有顺序轮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称为“轮作”,轮作是一项对土地用养结合、持续增产、促进农业发展、经济而有效的措施,在绿色食品生产中应大力推行和实施,它的作用表现在:

(1)培养地力

合理耕作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用地和养地相结合,轮作换茬本身便具有这一特征。我国的轮作模式,绝大多数都足由用地为主的作物与养地作物(豆类、绿肥)或 养地环节(休闲)所组成,以发挥以田养田、生物养田的作用。

① 利用豆科作物和红萍固氮:不同作物所需养分种类,数量和时期各不相同,在轮作中安排一定比例豆科、绿肥、牧草或在稻田中安排一定时期放养红萍,可有效增加或补充土中氮素养料。所以通过合理轮作可以协调养分的利用,延缓地力的减退,充分发挥土壤肥力的潜力。

② 改善土壤化学特性和微生物状态:由于不同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各种营养元素的数量和比例各不相同,其自然归还串(茎、叶、花、果、根茬等)、活化土壤养分作用强度、对根际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及结合水肥管理均有所不同。而合理轮作有利于保持土壤中的养分协调与平衡,提高土壤有机质,降低土壤盐碱,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繁殖;水旱轮作对改善稻田的土壤结构状况具有特殊意义。

③ 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减少水土流失:草田轮作可通过种植多年生牧草,恢复和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南方丘陵山地,水土流失很重,采用多种作物一年多熟分带轮作,结合分带分批少耕轮耕,地面周年有作物生长,大大有利于减少水土流失。

(2)调节作物茬口

所谓“茬口”,是泛指轮作顺序中的各类作物及其茬地。组成轮作的各类作物对前作及其茬地有不同的要求,对土壤及后作物,也有不同影响,表现为多种茬口特性如茬口肥力特性、茬口季节特性和茬口感染病、虫、草害的特性等。茬口季节特性是指前作收获季节和后作播栽季节的早晚。相同的两个相连种植的作物,不同熟期品种或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其茬口的早晚是不同的,在一年一熟制地区,一个生产单位采用单一作物连作,往往造成季节矛

盾和劳力、机械紧张,而采用包含有生育期长短不同的多种作物的轮作,茬口有早有晚,便可缓和作物间的季节矛盾和劳力、机械紧张程度。在一年多熟地区,每季作物适时早播早栽,是高产的关键技术环节。实践表明,茬口季节早晚的影响,往往超过茬口肥力的影响。因此,采用包含有生育期不同、茬口季节早晚不同的作物轮作,并明确安排作物轮换顺序,有利于缓和作物间或品种间的季节矛盾和劳力、机械紧张程度。而且前作收获早,有利于精细整地、晒土、施基肥和适时播栽后作,保证各种作物处于最佳的生育季节,从而可获得高产稳产。 轮作应考虑把某些吸收利用倾向差异大的作物前后搭配,在吸收上形式互补,能发挥轮作的最大效应。另外,由于作物根系的伸展深度不同,在安排轮作茬口时应注意深根性作物与浅根性作物的前后搭配。

绿色食品生产地在安排种植计划和地块时就应将轮作计划列入其中。尽量采用轮作,减少连作,以充分利用轮作的优点,克服连作的弊端。轮种作物应选择不同类型、非同科、同属的作物,避免有相同的病虫;养地作物安排在前,为后创造良好的条件;产地主作物安排在最好茬口位置。

(3) 防除病虫、草害

运用合理的轮作换茬制度,是我国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中一项有效的防治病、虫草害的农业技术,既安全可靠,不损害田间有益微生物,又无土壤污染和环境污染。

① 轮作防治病虫害:危害农作物的许多病虫对寄主有一定的选择性,同时有很大数量是以土壤为媒介,而它们在土壤中生活有一定年限,一般能栖息2~3年.如大豆孢囊线虫病、花生青枯病和根结线虫病。在这期间实行轮作,使病原遇不到它们的寄主而消灭,或数量减少到不能引起发病的程度。还可以利用前茬作物根系分泌物抑制某些危害后作物的病菌,以减轻病害。有些害虫有专食性或寡食性的特性.通过轮作取消其食物源从而使虫害减轻。轮作所以防病,系基于作物茬口具有多方面的作用:a.换种非寄主作物,使土中病原苗因无寄主而逐渐消减和消灭;b.利用前作的根际微生物遏制后者病害的发生;c.利用后者及其栽培措施改变土壤中的水分、养分和空气状况,从而抑制前者所诱发的病原菌,并促进后者健康生长。

② 轮作防治农田杂草:轮作防草有三种方式,一是通过换茬,隔若干年不种寄主作物,使寄生性杂草(如大豆菟丝子草)种子发芽后,得不到寄主而死亡。二是轮换不同类型的作物,使许多生态条件与作物相似和形状相近的伴生性杂草,如麦田的野燕麦、毒麦,稻田、绿肥田的看麦娘、猪秧秧等,如采用麦类和双子叶作物轮换种植、稻田绿肥和油菜、蚕豆轮换种植,结合土壤耕作,很易清除。夏季轮换种植不同类型作物,也有同样防草效果。三是不同年间水旱轮作,由于剧烈改变了农田生态条件,对防治各类杂草,特别是多年生恶性杂草,具有显著效果。

(4)增产并促进多种经营

由于轮作具有上述种种作用,因地制宜,实行合理轮作,将有利于作物高产稳产。实际

表明,同一作物特别是易感病害的作物,在轮作换茬田地上种植,一般都比连作重茬田地明显增产。在一个生产单位,实行轮作换茬制度,意味着要改变原来比较单一的作物结构为适当多样化的作物结构,既有利于发挥轮作换茬的增产作用,更有利于适应市场需要,促进多种经营的发展。发挥农经结合、农牧结合、农渔结合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此外,合理轮作还能错开农忙季节,均衡投放劳畜力,做到不误农时和细作,达到提高复种、用地养地和增产增收的目的。

2.间、套种的作用

间、套种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技术,是我国传统的农业精华,许多研究和实践证明,合理的间套种与单作相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从自然资源来看,间、套种更能充分利用时间和土地,太阳能、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较充分的利用,使它们转变为更多的生物能作物产品。从社会资源来看,实行间、套种可以充分利用多余的劳力,扩大物质的投入,发展集约化农业,在人多地少的地区,提高土地生产力。果树行间尤其幼年果园实行间作,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收益,套种还可弥补本地自然条件的不足。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间、套种不断增添新类型,在提高土地生产力的同时,也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增加产量的情况下,更能提高经济效益。一般情况下,安排生态适应性差异小的作物组合在一起,配置适当的田间结构,在人为因素正确的技术引导下,间、套种作物都能提高产量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绿色食品作物生产应总结经验,采用合理间、套种方式,力求收到更大的增产增收效果。

二、轮作及间套种的主要模式

我国幅员广阔,自然条件复杂,作物种类繁多。因此,所组成的轮作及间套种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

轮作类型从熟制分,有休闲轮作、一年一熟轮作、二年三熟轮作和一年二熟、三熟的复种轮作。从水旱条件和轮作中的主要作物成分分,有旱地轮作、稻田水旱轮作、水稻和水生作物轮作,还有城市周围的蔬菜轮作和少量的饲料轮作及牧草与粮经作物组成的草田轮作等。每一类型轮作,又因其主要作物组成比例不同,组成多种多样的轮作模式,从而有利于适应各种气候、土壤、社会经济条件与市场需求变化。当前,以粮食作物为主的轮作,仍占最大比例,今后随着商品生产的需求不断增多,以经济作物为主要成分的轮作将有所增多。

1.旱地轮作

我国旱地约占耕地80%,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甘薯、马铃薯和各种耐旱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则零星分布于各地,一部分则比较集中分布于商品生产基地。结合不同气候、土壤条件,便形成各种不同的轮作换茬模式。

(1)旱粮轮作

这类轮作的作物几乎全部由旱粮作物组成。由于这类轮作多分布在土壤比较瘠薄地区,豆科绿肥作物常被引入轮作组成中,在南方丘陵地区,多采用多熟间套轮作方式,形成复合

群体的生物覆盖,可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年产量,表4—1列出我国主要农区常采用的轮作模式。

表5-1 各农区主要旱粮轮作模式

农业区

春麦区(一年一热)

冬小麦区

(二年二熟至一年二熟)

南方丘陵

(一年二至三熟)

轮作模式 大豆→高粱(或玉米) →粟 大→玉米→春小麦(或高梁) →春小麦 春小麦→马铃薯→大麦→春小麦 春小麦→豌豆→燕麦→体闲 豌豆→春小麦→荞麦(或燕麦) →马铃薯→糜谷 豌豆→春小麦→芝麻→油菜→蚕豆 春小麦→燕麦→黑豆 小麦-粟(或高粱大豆) →春玉米‖大豆 小麦-玉米→(大豆) →高粱(‖大豆) →小麦 甘薯→小麦-大豆→小麦/芝麻→春玉米→小麦→玉米 小麦—粟谷→春玉米→小麦-绿豆 小麦-绿豆→(或大豆) →春甘薯→小麦—芝麻 小麦—甘薯→蚕豆-玉米 小麦/玉米/甘薯→小麦/玉米/花生 小麦-甘薯→冬绿肥—玉米—秋绿肥 大麦/大豆/芝麻→油菜-绿豆-甘薯 大麦/王米‖大豆或花生/甘薯 大麦-大豆→花生-玉米→小麦—甘薯

(2)经济作物轮作

我国经济作物或工业原料作物,种类繁多,大多种在旱地上,与旱粮作物轮换种植(表5-2)。

表5-2 各种经济作物轮作模式

经济作物

烟草

轮作模式 春烟→大麦-玉米(或芝麻) →小麦—甘薯 春烟→小麦—甘薯→油菜—夏粟

麻类作物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春烟→高粱→小麦—绿豆→小麦→芝麻 大麦—夏烟→小麦-玉米→小麦-绿豆 春烟→小麦—玉米→油菜-玉米 小麦/夏烟→豌豆-玉米;春烟→玉米 春烟→小麦-玉米→大麦-大豆 大麻→大麻→大麻→大麦→糜子 大麻→大麻→陆稻→小麦→高粱 亚麻→春小麦→春小麦→春小麦→豌豆→春小麦 亚麻→荞麦→燕麦→豌豆→春小麦 黄麻→花生→菜→芋头 小麦-甘薯→春芝麻 小麦-夏芝麻→小麦-大豆 春花生→小麦-甘薯或玉米 小麦—花生→高粱→小麦—甘薯 小麦/花生→小麦—杂豆→甘薯 油菜(或大麦)/花生→小麦-甘薯 春花生—甘薯或陆稻→麦类大豆或粟—甘薯 春花生小麦—甘薯→冬闲—大豆—甘薯 春小麦→甜菜→春小麦或粟→大豆 春小麦或大麦→甜菜→春小麦→玉米或粟谷、马铃薯 春甘薯—秋花生→甘薯/甘蔗一甘蔗→甘蔗 春花生/黄麻→甘薯/甘蔗→甘蔗 春花生-甘薯→玉米-大豆→甘蔗→甘蔗

2.稻田轮作

我国的稻田轮作大致分为三个类型:

①季节性水旱轮作:冬季旱作物轮换一夏季连年水稻或短期旱作物与水稻轮换(表4-3); ②周年性水旱轮作:冬季旱作物轮换或不轮换或冬闲一夏季周年水稻与周年旱作物轮换(表4-4);

③水生作物轮作:水稻和水生生物轮换。其基本轮作模式为一季稻或双季稻(多午)一水生经济作

物(1~2年)。

表5-3 季节型水旱轮作模式

大麦/早大豆(或玉米/大豆)-晚稻→油菜-双季稻/绿肥-双季稻

油菜—早稻/秋大豆→小麦—早、中稻-秋杂粮或秋菜

大麦/西瓜—晚稻→冬作或绿肥—双季稻(3~5年)

绿肥-双手(2—3年) →春花生—晚稻

冬闲或冬作-双季稻(2-3年) →玉米/大豆晚稻(1-2年)

春烟-晚稻/绿肥-双季稻(3—5年)

蚕豆—早稻—甘薯→大小麦/王米-晚稻

春花生—晚稻→冬甘薯(或小麦、油菜)-双季稻→蚕、豌豆—双季稻

早稻—秋花生→蚕豆或冬甘薯—双季稻

冬作—双季稻(2—3年) →大麦/春大豆或花生-晚甘薯/大豆

表5-4 周年型水旱轮作模式

类型

稻豆轮作

稻棉轮作

稻麻轮作

稻椒轮作

稻蔗轮作 轮作模式 稻(2年)一春麦斗-糜谷或豆类作物 水稻一玉米、高粱或豆类一春小麦 水稻(3—5年)—大豆(或玉米//大豆)一小麦-高梁(或玉米//大豆) 冬小麦-豆类(1—2年)一年小麦-中稻(1—2年) 冬小麦/棉花-冬小麦-中稻(1—2年) 绿肥或油莱、小麦—中稻(或双季稻)(2—3年)一麦类/棉花(2~3年) 油莱—黄麻-萝卜 绿肥—双季稻(2—3年) 油菜-辣椒-萝卜 绿肥-双季稻(2—3年) 小麦/甘蔗/豆类一宿根蔗/大豆-豌豆—双季稻一大麦-花生-晚稻

3.大田作物间作

以禾本科作物与豆科作物间作在我国的分布最广,其中以玉米与大豆间作的面积最大。此外,还有玉米与马铃薯间作,小麦与玉米间作,麦与豆类、绿肥间作,高梁与谷子,甘薯与玉米、大豆、花生间作等。

4.大田作物套作

在我国尤以小麦套种玉米在华北地区占很大优势。小麦棉花套作约占我国棉田面积的一半,稻田套紫云英,麦田套花生、甘薯、大豆、烟草等也都有应用。

5.大田作物间套复种相结合

这种种植方式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在南方有麦/花生+甘薯,麦/玉米+稻,麦/大豆+稻,麦/肥+稻;在北方有小麦/玉米+大豆,小麦棉花+绿豆等。

6.粮菜瓜间套作

这种方式有利于在生产菜瓜的同时兼收粮食。典型的如北京的三大菜,即菠菜、马铃薯、元葱等,春菜套春玉米,在春玉米中又套种大白莱、胡萝卜、芹菜等秋菜。在小麦套种玉米

的基础上,玉米与黄瓜、芸豆、豆角等间作,小麦套种西瓜,玉米间作西瓜、甜瓜等。

7.林果与作物间作

在北方,主要有泡桐、枣树与小麦、甘薯、花生、玉米等各种大田作物间作。苹果、梨、桃树与甘薯、花生、大豆间作。在南方有桑粮间作,橡胶树下间种茶树。在热带,椰子、橡胶也常与可可、咖啡、甘薯或玉米、大豆等间作。

三、轮作及间套种的主要技术要点

建立合理轮作及间套种的种植制度对绿色食品作物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了解和掌握轮作及间套种的技术要点是非常必要的。

1.建立合理轮作的主要技术要点

在当前,轮作基本上还遵循轮作倒茬的原则,建立合理的轮作倒茬方式主要是考虑其作物组成、轮换顺序和轮作年限等问题。

(1)轮作中的作物组成决定于作物结构

在安排轮作时,首先考虑各种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其次考虑各种作物的主次地位及其所占的比例,在此基础上确定轮作类型、个数、轮作区面积及怎么换茬等问题。大致原则是: ① 作物组成中要有各种不同生态型的作物:实践证明,不同生态型作物间换茬效果较明显,而同类型作物间换茬效果较小,作物种类多,有利于轮作。

② 同一轮作内,不同作物间要排除对该环境的特异不适应性:如盐碱地上的同一轮作内的作物都应该是耐盐碱的,有复种的轮作不但要考虑作物的年间轮换,也要考虑年内轮换。

(2)安排轮作顺序

① 把主要作物、经济价值高的作物安排在最好茬口上:安排时必须分清主次,优先安排主要作物和经济作物。

② 考虑前后茬作物病虫害以及对耕地的用养关系:轮作中前作要为后作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一般是养地作物在前,耗地作物在后。

③ 严格考虑茬口的时间衔接关系:为使茬口的衔接安全适时,须采取多种措施,如合理选择与搭配作物及品种,要给接茬农耗期留一定余地,还有育苗移栽和套种等。

(3)确定适宜的轮作年阻

轮作中作物种类多,主要作物比重大则年限长一点;若有不耐连作的作物参加的轮作,其年限较长,间歇的年数较多;养地作物后效期长的轮作年限要长一些。

2.间套种技术要点

为能充分发挥复合群体内种间互补作用,抑制种间和种内的竞争关系,在进行绿色食品生产中的技术实践经验是:

(1)合理搭配作物的种类和品种

搭配复合群体的作物种类和品种,首先要求它们的地理范围相同,生态适应幅度大;另外,小生境(生态位)完全相同的物种不能共存于一个生态系统内,即应该搭配生境不同的作

物种类;此外,还应优先保住主作物的生长,使一个种的小环境有利于另一个种的生存,如马铃薯结薯期间需玉米为其遮荫,以降低土温。

(2)确定合理的田间配置

合理的田间配置应有利于调节地上部光、温等条件和地下部土壤理化性质,特 别是水分和养分的供应。它包括密度、行比或播种面积比、幅度以及不同作物的间距。密度是合理田问配置的核心问题。为发挥复合群体效应,种植总密度要高于某一作物单作时的密度,或高于单位面积内各种作物分别单作时的密度之和。对行比与幅度及间距的要求是既要充分发挥高位作物的边行优势,具行数不可多于边行优势范围,又要最经济地利用土地。在考虑行向问题时,必须从提高全田的光照强度和全田群体的光合产量着眼。

(3)掌握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这是为协调种间关系进一步做好保证。在作物需水肥有矛盾时可采用高低畦、挖丰产沟或打畦埂等办法加以解决。套种时要预留套种地带的宽度,在共存期间要保全苗,“及早”管理即“抢”时壮苗及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间作时可将高位作物播期提早或推迟,提高产量效益。

(4)绿色食品产地应尽量利用空间和时间的间隙,通过间套种发展绿肥作物。

(5)绿色食品生产地块内的所有间套种都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产的操作规程。

第三节 土壤管理和肥料使用

土壤是绿色食品作物生产的立地基础,为作物提出大部分营养、水分、空气。作为农田土壤,其肥力状况是可以人工调节的,调节控制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作物的发育,也影响到有害物的降解与转移。土壤管理与肥料的使用就是对这些性状和能力的调控。

一、土壤肥力保持的重要性

土壤适时和协调地向植物提供作物所需的水、养、气和热量及根系活动性能的条件,称为土壤肥力,土壤中的各肥力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外在一个动态平衡之中,有时对作物生育有利,有时又有坏的影响利。采用适当的维持肥力的措施,就能为作物提供一个非常有利的、充分发挥其潜能、增强其抵御不良外界条件的土壤生态条件,获得高产优质的绿色食品。

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有效的办法就是施肥。肥料是与农作物生产、饲料与动物饲养、粮食与人类生存紧密相连的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没有足够的肥料,农作物难以提供大量产品,动物没有足够的饲料,人类也就不能得到足够的食粮、畜禽、水产品等优质食物,从这个意义上讲,肥料是自然生态良性循环中的基础环节,重视施肥,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对绿色食品生产有重要作用。

1.保持土壤肥力是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

(1)施肥

施肥,尤其是施用有机肥,能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通过施肥可以调整土壤pH值,保持作物生育和土壤微生物活动的适宜环境,还可以缓解土壤中不良因素如酸性土壤或盐渍土的影响,改良土壤。

(2)保持适宜的土壤理化性状

土壤能为植物提供大部分的养分、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和根系发育的条件,良好质地的物理性状为作物提供良好的土壤生态环境,土壤化学性质不但与土壤保肥、供肥性能及植物的生长发育关系重大,也与土壤有害物的消除与积累关系密切。

(3)重视土壤的营养状况

良好的土壤营养状况可为作物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和能量,避免植株的缺素症状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2.保持土壤肥力是增加作物产量的基础和保证

增加绿色食品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需从多方面综合考虑,通过培肥,提高土壤生产力,平衡和改造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的供应状况,使作物生长健壮,获得好收成,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极为重要的措施。据大量试验数据估算,世界粮食产量的增加40%~50%是依赖于肥料的施用。同时,通过施肥可以增强作物抗逆能力,例如,充足的磷、钾营养,有利于作物大量贮存矿物质、糖分和可溶性蛋白质等,提高和促进细胞的渗透作用,降低对霜冻的敏感性,减少或避免霜冻造成的损失。又如,增施腐植酸肥,能通过调节气孔的关闭,减缓作物体的水分蒸腾,减少作物生长后期干旱及干热风所造成的损失。合理的施肥,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作物抗病虫的能力,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对产品和环境的污染,并有利于绿色食品产量的提高。

3.保持土壤肥力是绿色食品品质进一步提高的保障

通过合理施肥,维持和提高了土壤肥力,进一步改善了绿色食品品质。例如,小麦生长开花期施用氮素肥不仅提高子粒产量,还能改善和提高蛋白质含量,并提高其烘烤加工产品的质量。钾肥能促进甜菜等根用作物光合作用产物向根部运输,有利于产品糖分含量的提高,并降低氨基化合物和钠的含量,有利于加工时糖分的提炼。施用磷肥能使大多数粗饲料中磷有所增加,能促进根类作物的块根生长。此外,越来越多的报道表明,许多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有密切关系,与作物的抗性有关。例如,通过施肥,提高蔬菜、水果中锌的含量利于幼儿智力的发育,并有免疫的作用;钙营养能减少苹果苦痘病,提高品质及贮存效果。

二、肥料污染

施肥有改善土壤环境、增加绿色食品产量、改善品质等作物,但同时由于施用肥料的种类、用量及施用方法不当,也会带来许多不良影响。例如,氮肥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元素,但是施用量过大,特别作物生长后期大量施用会使作物地上部营养生长过旺,根系变短,作物贪青、晚熟,抗逆性减弱,赶上早霜冻、大风时可能造成减产。在甜菜上则抑制糖分向根部运输,影响产品品质;又如果树苗期氮过多会抑制根的生长,秋季过量的氮肥会使枝条不成

熟,越冬能力下降,造成枝条甚至树体的死亡。

不合理施肥不仅起不到应有的肥效,造成经济上极大的浪费,更重要的是污染了环境,进而通过食物、饮水给人和畜带来潜在的灾难。此外,有机肥由于管理不善或未经无害化处理,也会造成污染。

1.对土壤的污染

肥料对土壤可能通过化学、生物、物理三方面的污染。化学污染主要来自肥料中含有的重金属及其他有毒离子,如一些煅烧矿质肥料往往含有数量不等的砷,镉、铬、氟等右毒元素。还有垃圾、污泥、污水中混杂的化学成分,如废电池中含有的汞、锌、锰,洗涤剂、塑料中含有多氯联苯、多元酚等有机污染成分。生物污染是各种有机垃圾、粪便或植株残体中,带有对植物和人体有害的病原体,施人土壤,有的还进入了水域,使作物感染病害,还有与作物接触附着在产品之上,例如附于蔬菜上被食用进入人体。物理污染主要是施人土壤中的有机肥,尤其城市垃圾中带有未经清理的碎玻璃、旧金属、煤渣、破塑料及薄膜袋等会使土壤碴砾化,降低土壤保水、保肥能力,致使作物生长不良。

2.对水体的污染

土壤包括肥料中的营养物质可随水往下淋溶,进入地下水和农区水域,造成对水质的污染。其中主要是各种形态的氮素肥料大量施用,作物不能全部吸收利用,在土壤中由于微生物等作用形成硝态氮,它不能为土壤吸附,最易随水进入地下水。而地下水在不少地方是供入、畜饮用的,硝态氮进入人、畜体内在一定条件下还原成有害的亚硝酸盐和亚硝胺,影响人、畜健康。施肥中过量的氮和磷还会加速农区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质变劣,破坏生态平衡,

3.对大气的污染

与大气污染有关的营养元素是氮。人类由于施肥不当造成NH3的挥发、反硝化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合物及沼气等影响大气环境,污染了空气。

此外,施肥不当还可能直接对食品造成生物和化学污染。生物污染是由于有 机肥及人、畜粪尿带有致病菌造成的,化学污染则是过量使用氮素肥料,导致产品中硝酸盐含量增加。

由上可见,施肥与绿色食品关系密切,直接影响到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质量、绿色食品的产量及质量,是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中不容忽视的环节。

三、绿色食品施肥技术

根据绿色食品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及产品质量的要求,绿色食品生产小通过施肥要能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有利于改良土壤和提高土壤肥力,不会对作物和环境的造成污染。其施肥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要求,即要注重施肥技术。

1.创造良性的养分循环条件

充分地开发和利用本地区域、本单位的有机肥源,合理循环使用有机物质。农业生态系

统的养分循环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即植物、土壤和动物,应协调与统一好三者的关系,创造条件,充分利用田间植物残余物、植株(绿肥、秸秆)、动物的粪尿、厩肥及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群进行养分转化,不断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基地在发展种植业的同时,要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畜禽、水产养殖业,综合利用资源,开发肥源,促进养分良性循环。

2.经济、合理地施用肥料

绿色食品生产合理施肥就是要按绿色食品质量要求,根据气候、土壤条件以及作物生长状态,正确选用肥料种类、品种,确定施肥时间和方法,以求以较低的投入获得上佳的经济效益。

施肥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农业措施,为了达到经济合理施肥,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不仅应不断总结“看天、看地、看庄稼”的施肥经验,而且有条件的地区和单位逐渐走上通过土壤、植株营养诊断,从而科学地指导施肥。

3.以有机肥为主体,尽可能使有机物质和养分还田

有机肥料是全营养肥料,不仅含有作物所需的大量营养元素和有机质,还含有各种微量元素、氨基酸等;有机肥的吸附量大,被吸附的养分易被作物吸收作用,又不易流失;它还具有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保肥、保水和通透性能的作用,因此,绿色食品生产要以有机肥为基础,作物残体如各种秸秆应直接或过腹或与动物粪尿配合制成优质厩肥还田,种植绿肥直接翻压或经堆沤后施入,尤其豆科绿肥,可增加生物固氮量,利用经高温处理腐熟的动物粪尿,补充土壤中养分。施用有机肥时,要经无害化处理,如高温堆制、沼气发酵、多次翻捣、过筛去杂物等,以减少有机肥可能出现的负作用。

4.充分发挥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在提高土壤肥力中的作用

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常常要依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群的活动,分解成可供作物吸收的养分而被利用,因此要通过耕作、栽培管理如翻耕、灌水、中耕等措施,调节土壤中水分空气、温度等状态,创造一个适合有益微生物群繁殖、活动的环境,以增加土肥中有效肥力。

近年微生物肥料在我国已悄然兴起,绿色食品生产可有目的地施用不同种类的微生物肥料制品,以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群,发挥其作用。

5.尽量控制和减少化学合成肥料,尤其各种氮素化肥的使用,必须使用时,也应与有机肥配合使用。绿色食品生产要控制化学合成肥料,特别氮肥的使用,A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除了使用微量元素和煅炼磷酸盐外,不允许使用化学合成肥料,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有机农业标准也严格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即便是有机肥,也应该来自于有机畜牧饲养场。A级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部分化学合成肥料,但禁止使用硝态氮肥。化肥施用时必须与有机肥按氮含量1:1的比例配合施用,最后使用时间必须在作物收获30天以前施用。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和杂草控制

一、绿色食品生产中的有害生物防治

绿色食品无论是初级农产品或加工食品的主要原料在种植生长期间经常受到有害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的侵害,常因发生病虫害而造成损失。据统计,全世界农产品每年因病虫草害减产或变质的占总量的30%~50%,我国目前每年平均因病虫害损失粮食1600多万吨,油料140万t。农作物病虫害不仅造成产量的减少,也使产品品质低劣,不能食用和加工,影响贮运和销售。带有某些病害的产品如带有黑斑病的甘薯食用后,会引起人、畜中毒,甚至死亡。

长期以来,随着现代化上业的发展,农业大量投入人工化学合成物质,其结果是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不断提高,但同时打破厂自然界中原有的生态平衡,诱发和加剧了某些病虫害的抗药性,工业“三废”所导致的非侵染性病害削弱了植物抗病性的能力,又加重了病虫害的发生。有机合成化学农药大量而普通地应用,造成农药大量在食品中残留,通过自然食物链,农药进入人体逐渐积累诱发了癌症的发生。化学农药在杀灭害虫的同时也杀伤了控制害虫的天敌生物和有益生物,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害虫更猖獗。而有害的昆虫和各种病原菌一般个体小、数量大、世代多,与大型生物相比,容易对农药产生抗性,需要人们不断更换农药种类或提高浓度,这就更加重了对环境和产品的污染,形成了恶性循环,与绿色食品生产的宗旨及要求背道而驰。

因此,植物保护是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避免和减少病害危害,确保丰收和产品质量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于是生物防治技术在克服化学农药种种弊端中应运而生。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是现今国际上公认的有害生物防治的最有效方法。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的研究是在以整个作物系统中生物群落为调节单元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协调各种保护措施改善和增强有益生物的诱导因子,制约有害的生物因子,恢复人工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促使益害生物种群达到某种生态平衡,从而可长期有效地压抑有害生物暴发与为害。其中,生物防治、抗性品种、作物布局、水肥管理及其他生态措施(伴生植物、环境改良)的手段与方法是解决自然资源持续与外部能源投入相矛盾的最佳策略与措施。因此,IPM的发展不仅仅是强调技术的组合与协调,而要以维护资源的可持续性与再生性为前提,从以往强调“局部”技术的协调性转向于“全局”资塬的维护、持续与再生的相关技术综合利用上来。因而,可持续农业发展中的植物保护工作在以资源为主题的思想下,必须重申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工作方针,重视和加强“以防为主”的病虫草害的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在保障农业稳产高产的基础上,来达到减少农业能源投入、健康生产与资源持续的目的。

虽然国际上已采取措施限制某些剧毒农药的使用,并以生物防治及以生态为基础的其他防治方法当做为IPM的基本策略取代化学防治的位置。但在目前的情况下,满足粮食生产的自给,合理地(或理性的)使用化学农药仍然是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的手段。因此,农药使用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在IPM体系中合理用药、与其他技术的协调以及解决抗药性减少

化学农药的使用。

二、有害生物防治原则

为了保证绿色食品的产品质量,就必须在生产各环节排除污染源对产品的污染,种植生产过程中,重要污染源之一就来自为防治病虫害而施用的化学农药所引起的农业自身的污染。因此,绿色食品生产所采取的植保措施出发点必须是避免和减少污染,植保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1.要创造和建立有利作物生长、抑制病虫害的良好生态环境

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离不开寄主作物,它们又同时受着周围环境条件及其他生物条件的多方面影响,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中,应考虑三者的关系,采用合理种植制度和措施,促进农作物生长健壮,增强其自身抗病虫的能力,恶化病虫繁殖蔓延的生活条件,改变生物群落,保持生产基地周围环境内遗传多样性,保护和提供天敌的栖息地,有利于它们的繁衍,以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恢复农业生态平衡,增强和发挥生态系统的自然控制能力,并促进具发展。

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的植保工作绝不能采取以消灭病虫等有害生物为中心的植物保护方法,也就是说,不能只考虑杀灭有害生物的效果,不考虑保护对象栽培作物及为栽培作物提供能源、生长条件和有利因素的影响与效果,必须树立以栽培作物为中心、建立良好农业生态系统的植保工作思想。

2.预防为主,防重于治

预防就是通过合理的耕作栽培措施,提高作物的健康水平和抗害、免疫能力,创造不利于病虫发生的条件,减少病虫的发生和减轻其危害。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中,必须贯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的预防为主方针,禁止打预防药,包括非有机化学合成农药在内的农药。 为了做好预防工作,应通过改善农田生产管理体系,改变农田生物群落来恶化病虫发生、流行的环境条件;控制病虫的来源及其种群数景,调节作物种类、品种及其生育期;保护和创造有益生物繁殖的环境条件。

3.综合防治

综合防治是以农业生态学为理论依据的。就是从农业生产全局出发,根据病虫与农作物、耕作制度、有益生物与环境等各种因素之间辩证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合理应用必要的防治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危害水平以下,经济、安全、有效地消灭和控制病虫害的危害,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在绿色食品生产中,综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开发绿色食品最基本的目的是通过生产绿色食品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通过消费绿色食品增进人们的身体健康。绿色食品生产追求的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而在绿色食品生产的基础即种植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植保措施直接影响到开发绿色食品目的的实现。综合防治管理体系的实施,才可能体现出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包括环境保护在内的生态效益及综合协调四方面的

统一,其宗旨和效果都与绿色食品的生产开发相一致,因此绿色食品生产中必须特别强调综合防治这一植保方针。

4.优先使用生物防治技术和生物农药

绿色食品种植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有益生物资源即天敌对有害生物的抑制作用,培养或释放天敌,创造有利于天敌繁衍的条件。优先进行生物防治,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可大大降低农药的施用量,减少对产品、环境的污染,这些自然界本身就存在的活体,随着自身死亡而降解,不会大量累积,较安全,对环境无污染,符合绿色食品生产的要求。

在必须使用药剂防治时,也应优先使用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相比,虽然生物农药作用缓慢,但它们都来源于天然存在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一般说它们毒性较小,杀虫治病谱较窄,不易伤害目标病虫害以外的天敌、鸟类等,对作物不致产生药害,有利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增强生态系统的自然控制能力,病虫一般对生物农药较少产生或不产生抗性,因此绿色食品生产中要优先使用,而在A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只能使用生物农药。

5.必须进行化学防治时,要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利用各种来源的化学物质及其加工品来进行化学防治的方法相对于其他防治方法,具有速效直观,杀虫治病范围广,使用方法简便的优点,在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之初,尚未形成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状况下,当病虫害大量发生或某些特殊病虫害发生时,鉴于我国目前经济和技术水平,有些还需要使用部分化学农药,作为应急措施来达到保护作物的目的,但必须严格按《生产绿色食品的农药使用准则》,科学、合理地使用。

所谓合理施药,就是要根据绿色食品质量的要求,在与其他防治措施相协调的前提下,严格选择农药种类和剂型,限定施药时间、用量及方法,达到既充分发挥化学药剂的作用,而又将其消极作用减小到最低范围的目的。

化学农药包括自然的和人工化学合成的,自然的主要是来自矿物,是无机的,一般对作物和环境污染较少,可以在绿色食品包括A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应用,而人工化学合成的农药则禁止在A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施用。国外的有机农业也严格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A组绿色食品生产中作为其他防治方法的补充,允许施用部分化学农药。

总体来讲,国际综合防治学科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农田生态系统中群落结构为基础,从食物网的分析,扩展到物质能流和化学信息流相互作用的关系分析,强化本地有益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从片面的应用技术研究回复到害虫种群的预测预报、种群发展的监测、强调基础研究;从以“治”虫为目的、把“农药”当做"万能”的极端措施回复到对“防”为主的“理性防治”相关技术的基础研究;从天敌和有益生物资源的引种、移植、培育的传统方法,扩展到利用基础工程等生物技术改造天敌及有益微生物的生物工程;从单一的调节有害生物数量的“防治”技术扩展到对“用生物学的方法”来协调控制有害生物;从强调大范围的系统研究回复到对特定区域的农业实用技术研究;从以科学家课题型的技术研究扩展到以农民参与、农民决策,将技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农民课题型研究;从科学家驱动的研

究扩展到政府行为与公众利益驱动的应用管理即生物防治法规、管理条例、风险控制。

三、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措施

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强调依赖于以自然因素或自然因素的产物为主的“防”与“治”,协调与配合使用其他防治方法。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的策略原则,一是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不是孤立地从病虫本身单方面去研究对策和措施,不过分强调病虫的作用,而是从农业生态系中绿色作物、动物、微生物和无机环境条件四个组成成分出发,调控其平衡。二是强调对病虫进行控制,将其危害控制在不足以造成作物的经济损失的程度,不是一味地要求彻底消灭。具体措施:

1.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是植保工作的第—道防线,也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的关键措施。通过植检可以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经人为传播在地区间或国家间扩散蔓延。病虫分布有一定的地区性,但也存在扩大分布的可能性,传播途径主要是随农产品(种子、苗木、栽培材料等)的调运交流而扩大蔓延。一种病虫传入新地区,常常由于原产地或多年发生地的天敌及其他抑制因素没有一同传入,在新地区—旦当环境(气候、食物)适合时。便会大量发生,其危害程度有时比原产地更为严重。

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在引种和调运种苗中,必须依靠植检机构,根据《植物检疫法》的规定,做好植检工作。

2.农业防治

通过农业栽培技术防治病虫害是古老而有效的力法,是综合防治的基础。绿色食品生产中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可以起到调节作物地上地下理化和生物环境的作用,有利于作物的健壮生长,不利于病虫等有害生物的生存和繁衍,从而达到保健和防治病虫的目的。农业防治措施与正常栽培管理措施是一致的.不增加额外的防治成本,一般不会产生病虫抗性,出现杀伤天敌、污染环境等副作用,有效的措施易于大面积应用,其防治效果是积累的并且相对稳定。它在综合防治中属于一种起到自然控制作用的因素,其缺点是效果不迅速和直观,此外受到地区和季节限制的局限。农业防治包括:

(1)选用抗病虫的优良品种

同一种作物不同品种之间对病虫的杭性和耐性表现是不一样的,选用抗性强的品种,则是综合防治的一项基本措施。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应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良的品种资源,来增强自然抗害的能力,同时在栽培过程中注意田间植株对病虫抗性的差异,选留抗性强的单株作为繁殖材料,在选用抗性强品种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品种的高产优质等优良的农艺性状,这是农业生产的需要。

(2)改进和采用合理的耕地制度

合理的作物布局、轮作和间作套种耕作制度,不仅有利于作物增产,而且是抑制病虫害发生的有效方法。轮作对土传病害,对食性专一或比较简单的害虫及地下害虫都具抑制和防

治的效果,它通过非寄主作物的种植,直接排斥病虫或使病原物处于“饥饿”状态,恶化害虫的营养条件,从而削弱致病力或减少病虫的传播数量。间作套种则是利用不同作物适应能力和抗性不同,危害的病虫种类不同,或因改变了田间小气候、天敌和根际微生物组成数量等生态环境,变更了作物生育期而减轻病虫的灾害,实现稳产。

轮作间隔的年限、轮作和间套种的种类则要根据危害作物主要病虫害种类、当地种植习惯而确定。

(3)加强田间管理,提高寄主作物的抗性

加强田间管理既是防治病虫害的需要,也是获得优质高产的需要,田间管理应做到及时和合理,主要包括秋冬深翻耕土地,清洁田间,合理施肥、灌水和及时排水,加强保护设施内保温和放风管理,及时中耕除草等。

栽培技术措施一方面由于改善绿色作物生长的大气、土壤也态环境条件,可提高作物自身的抗性及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从而抑制病虫害危害,同时有些技术措施本身就有直接杀伤和防治病虫的效果。例如,秋冬深耕翻土,就可直接杀伤消灭一些病虫,同时还因将原来土层下害虫翻至地表,受光、温度、湿度等物理因子作用以及天敌捕食,致使大量死亡,一些在土下越冬休眠的病原物,暴露于地表,失去萌发侵染的有利条件,减少侵染来源,而地表害虫和病残组织翻入土中,难以羽化或易被重寄生生物或腐生生物消解。又如高温季节,覆膜晒土的措施具杀灭病虫作用,同时可增强土中腐生微生物和拮抗性微生物活性,有利于作物根系发育并加强对土中病原体及害虫的重寄生和消解作用。因此该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某些严重的土传病害及地下害虫的发生。

3.物理机械防治及其他防治新技术

利用物理因子或机械来防治病虫,包括从人工、简单器械到应用近代生物物理技术。如人工捕捉,诱集诱杀,高低温的利用及高频电流、微波、激光等。这类防治措施,通常作为辅助措施,一般也无不良副作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也在不断开拓新的防治技术途径,力求充实综合防治技术内容,提高综合防治技术水平,例如,用生物生理方法使病虫失去繁殖后代的能力,利用昆虫性外激素诱杀,利用抑制昆虫正常生长发育的几丁质抑制剂、拒食剂等。

这种直接或间接杀死害虫的方法或使环境不适于害虫的入侵、扩散或繁殖,与栽培防治的区别在于以控制害虫为目的。不仅仅是改良、管理与操纵。

4.生物防治法

生物防治一般是指以有益生物控制有害生物数量的方法,也就是利用天敌来防治病虫的方法。例如,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瓢虫治蚜等。自然界中,天敌依赖于有害的生物(病虫)而生活本就是自然现象,现在人类利用天敌,以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为主要内容的生物防治,也是自然合理的。

害虫的生物防治主要是以虫治虫(包括捕食性和寄生性昆虫)、以微生物治虫(致病微

生物包括病原细菌、病原真菌和病原病毒)以及少量脊椎动物治虫(如鸟、蛙等)病害的生物防治是利用重寄生生物包括重寄生真菌、寄生真菌的病毒,寄生于植物病原苗,使病原菌丧失侵染致病能力,甚至将其置于死地。

生物防治是利用农业生态系统的有益生物资源,不对农作物和环境造成污染,是综合防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食品生产中应优先使用。为此,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① 保护天敌,使其自然繁殖或根据大敌特性,制定和采用特定的措施,如创造天敌的栖息条件,以增强其繁殖能力。一般好的耕作措施往往能起到很好的保护利用天敌的效果。 ② 人工大量繁殖,释放天敌。这通常是在保护自然界中的天敌后,仍不足以控制某些害虫数量,处于经济受害水平以下时才使用。

③ 从外地引进天敌,目的在于改善、加强本地的灭敌组成,提高自然控制效能。这往往用来对付新流入的病虫。

5.药剂防治

采用药剂控制病虫等右害生物的数量,这实际也是综合防治的一个组成部分。药剂的选择,要优先选用生物源和矿物源的农药,因为它们对作物的污染相对地少。出于绿色食品质量的特殊要求,绿色食品生产中使用药剂防治,尤其人工化学合成的农药的应用有相应的许多特殊限制,整体上要遵循《生产绿色食品的农药使用准则》。

第五节 其它管理措施

一、作物灌溉

水是农作物最重要生存因子之一,作物—生中需要大量水分,用于构造作物体本身,消耗于光合作用生理、生化过程和蒸腾作用,它是作物生育必不可少、不可代替的因子。 灌溉水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绿色食品产品的质量。农田中残留的农药、肥料及其他污染物、有害物质随水运行而转移,会再次对作物和环境造成污染。如果地下水体和灌溉水的水质不能达到绿色食品的标准要求或已污染,其影响更为直接和明显。

总之,灌溉就是在满足作物生理需要的同时来实现生态需要,既要保证作物需水要求,又使土壤及周围环境不受污染,达到节约水资源、改善作物环境、提高作物质量的目的。

1.灌溉制度及其原则

对作物灌溉的灌水时间、灌水次数和灌水量合称为灌溉制度。降雨量及其在年内、年际的分配,是制订灌溉制度的主要依据之一。地下水位和土壤质地与结构,以及其对土壤水分的调控性能影响于灌溉制度。作物需水量是制订灌溉制度的另一基本依据。作物需水量与生产水平有关,在其他生产条件和因素一定时,作物产量随供水量的增加而提高,但达到一定程度后,再增加供水量会使增加的产量达到极限甚至减产,因此灌水要适量。好的灌溉制度应是省水和高效益的,合理灌溉制度在绿色食品生产中要遵循一定原则。

(1)灌溉要保证绿色食品作物正常生长的需要

为了满足绿色食品作物生育需要,必须考虑到作物体内和土壤中的水分平衡。作物一生中需要大量水,其中99%以上用于补偿蒸腾,不足1%的水才真正用于生理活动过程及保留在体内成为组成部分。正常情况下,作物对水分的吸收和消耗处于相对平衡,作物生长良好,如果吸水量小于消耗量就呈现水分不足。体内水分平衡遭到破坏,轻则形成暂时萎蔫,造成减产并影响品质,重则干枯死亡。作物的需水量因作物种类及不同生育阶段而有所差异。

农田水分除供植物吸收外,还消耗于地表蒸发、渗漏及植物蒸腾。因此,灌溉不仅要考虑作物的需水量,还要根据降水情况、土壤蒸发量及土壤保水能力来确定,这样才能满足绿色食品作物正常生育的需要。

(2)灌溉不得对绿色食品作物植株和环境造成污染或其他不良影响

为了保证绿色食品产品的质量,必须十分注意水质,含有重金属离子、有害的无机及有机化合物的水用于灌溉,会对作物和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在选择绿色食品生产地块时,必须对水质进行检测。

此外,灌溉水中的泥沙和过多的含盐量也会给绿色食品生产带来不良影响。大量泥沙随水入地,会改变山间土壤结构状况,还会淤塞渠道,一般水中泥沙含量大于15%时,就不宜用作灌溉。土壤水中含有过多的可溶性盐类,土壤溶液浓度增加、渗透压提高,造成作物根系吸水困难,体内水分状况和生理机能破坏。盐分进入体内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使细胞原生质受损伤,气孔关闭失调,不仅妨碍光合作用进行,且会大量失水而萎蔫致死。因此,近海或盐碱地的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基地应注意灌溉水及土壤水分中的含盐量,采取必要的措施消除其影响。根据试验资料,灌溉水的矿化度(所含各种离子及化合物的总量)应小于

1.7g/L.大于5g/L的水就不宜用于灌溉,当矿化度为1.7~3.0g/L时,要对其中盐类作具体分析,以判断是否适于灌溉,例如钠盐危害大,而钙盐、镁盐则无妨。

(3)应根据节水的原则,经济合理地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对于农业生产乃至人类生存都很重要,虽然地球表面70%为水占据,但其中绝大部分为海洋咸水,可供人们利用的淡水还不到全球总水量的1%,这部分水主要存在于湖泊、江河和土壤中,是极其宝贵的,因此绿色食品生产中必须树立起节水的观念,科学地用水,充分发挥水资源的作用。

(4)要同时抓好灌溉和排水系统的建立

水分是作物生长必需条件,但土壤小水分过多影响土壤透气性,长期含水过多还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甚至还会导致土壤沼泽化与盐渍化,从而影响绿色食品作物的生长。农田水分过多还影响着农事活动的正常进行及其质量,尤其影响机械作业,所以在土壤含水量大时,还要进行排水除涝。一般年降雨量500~1 000mm和大于1 000mm的地区都要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此外,为了防洪和围垦也都要求排水。灌溉和排水是积极改善田间水分状况的重要措施,绿色食品产地和基地在建有灌溉设施的同时,必须建有排水系统,能迅速排除田间过量的水,以减少洪涝灾害的影响。

2.灌溉措施及技术

(1)对灌溉水加强监测.并采取防污保护措施

绿色食品生产地块必须按绿色食品农田灌溉水水质标准进行监测,并注意保护和维护水质。特别是使用河流、湖泊水作为灌溉水源的地区和单位要经常注意监测上游或本地段有可能造成水质污染的污染源排放情况。绿色食品产地要避免使用污水灌溉,有污水过境的地域应划设隔渗地区,并加强对本地水源,包括地下水的水质监控。

如果农田水体己受到污染,则应采取控制污染措施来解决。减少污灌面积,少用和不用有污染的水灌溉农田;增施有机肥,施用腐殖肥料,用客土改良土壤;对已受到严重污染的地块应重新规划,用做扩建厂房,建造住宅;种植吸收某种污染物低的作物,以防止可食部位污染或种植吸收强的植物,尽快消除污染。

(2)总结和运用节水的耕作措施,并吸收先进的灌溉技术

目前,世界上开发的水资源中70%~80%用于农业灌溉,但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较低,发达国家的水利用率一般在50%左右,许多发展中国家仅为15%,充分合理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在短缺水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获得高产都是当今世界农业关注的问题,也是绿色食品生产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农业生产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以蓄水、改土、防风蚀、水蚀为中心的节水经验,修建各种梯田、坝田、保水地埂;采用耕作措施来蓄水保墒,例如早秋耕、秋深耕、早春顶凌耙耱,以多按纳降水减少土壤蒸发;还有通过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贮水保水能力,减少蒸发,同时促进作物根系发育,增强作物吸水和抗旱能力等。这些宝贵的传统农艺、经验,应加以总结和运用。

国际上为了节水,采取渠道防渗措施,采用喷灌和滴灌减少田间用水损失,20世纪70年代喷灌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迅速发展,但由于耗能较多,近年地面灌溉技术则进一步受到重视,如采用间歇灌、水平畦灌等供水方法,使水分均匀分布,减少深层渗漏和末端水分的损失。为了节能,采用低压喷灌、风力灌溉技术等。这些通过改进灌溉技术达到节能节水目的研究成果,都可供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借鉴和应用。

关于节水措施中输水系统的损失应十分重视,主要采取渠道防渗工程和低压管道输水等措施,减少灌水损失量。另外,以覆膜保墒和膜下灌水技术为主的塑料覆盖耕作是防止土壤蒸发十分有效的一项节水农业措施,值得推广。

二、作物地界限定与景观维护

1.绿色食品中的平行生产

对任何绿色食品的作物生产要求都有可以分离的单元,农业生产必须在特定土地地块上进行,生产和贮藏地点必须清楚地与其他生产的地点区分开。加工和包装车间,可以是原场所的一部分,但只能加工和包装一种农产品,即对加工中的操作要求有明显隔离。

在实际生产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个生产者(或加工者)同时进行着绿色食品和普

通食品的生产(或加工),即平行生产。因为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种子、化肥、农药)和耕作措施容易混杂,在绿色食品生产中对平行生产有比较严格的管理要求。平行生产可被归纳为三种情况:一是生产者同时拥有多个生产单元,在这几个生产单元里生产类型相同,但品质不同的作物;二是加工者在同一单元内对不同品质的农产品进行加工;三是生产者同时进行相同品种不同品质的作物生产。这三种情况是“生产单元”不具法律上的规定意义,上述“不同品质”是指普通产品与有机食品的区别,但同样适用于绿色食品的生产。

平行生产最容易发生的问题是混杂。在播种、施肥、喷药、收获、贮藏时均有可能发生混杂,这就要求我们采取严格的管理程序和有效的管理措施来防止失误的发生。

2.绿色食品与常规食品生产的隔离措施

绿色食品与普通食品必须进行隔离生产。在隔离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距离

绿色食品的生产与常规食品的生产所使用的土地之间应有一定的距离。这一距离必须保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环境不受普通生产的污染和影响,比如污染物随地下水和空气的迁移扩散及土体之间的交换。

(2)屏障

绿色食品与普通食品的生产之间应利用各种屏障进行隔离。包括地形、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主要是增大污染物对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污染和影响的难度。如山峰、河流和野生植被等都是绿色食品隔离的有效手段,在规划时应充分应用。在进行绿色食品作物生产的农田周围还可以采用一些工程措施隔离。如起垄、篱笆等。垄作能使土壤耕层加厚、通气、排水,既提高表层地温、又保持水分。另外还可以采取有效生物防护措施,促使小气候适宜作物栽植的条件,如防风林、风障、覆盖作用、耕翻等。防风林可以减弱风力、改变风向、含蓄水源、调节温度、减弱寒流和干旱等对作物的危害,在较大面积农田的防护上起到重要作用。风障在局部小面积的防风与保温上起作用,覆盖如使用玻璃、薄膜、秸秆、生草覆盖等主要形式,其作用主要是增温保温、保墒、增肥。总之通过采取生物措施改善农田小气候,创造有利于绿色食品作物生长的环境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

(3)明确的标记

在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边界每个非直线变化处都应有明确标准,以便与常规生产相互区别。

三、作物产品收获

1.作物收获与绿色食品生产

作物收获是绿色食品作物生产上的最后环节。若采收不当会直接影响作物贮藏、保鲜和深加工的质量,且此时防止作物污染、浪费、节约成本可见到直接效益,为保证人们对绿色食品的日常需要和开拓国际市场,做到全年均衡供应。应集中组织力量,搞好绿色食品作物的采收工作。

2.作物收获原则

在绿色食品作物收获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 防止污染

防止污染是指防止对产品和环境造成污染。与作物直接接触的工具不能对作物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质产生影响,若采用机械收割时,则保证机械对生产基地的环境和产品不造成污染,更不应有污染物的渗漏事故发生。采收后的晾晒与运贮也应遵循同样原则,可能情况下尽量使用人工。

(2)确定最佳采收期

最佳采收期的确定是保证绿色食品作物质量的重要原则。过早和过迟都会直接影响到绿色食品的食用品质、贮藏品质和加工品质。各地应根据不同年份适当进行调整。

(3)减少浪费、节约成本

在采收过程中尽量防止损伤、遗漏,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绿色食品的生产企业来说,节约成本是增加效益的重要手段,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具体确定采收规程,减少不必要开支是非常重要的举措。

(4)分批收获

不同品种、不同品质的作物分期、分批进行收获,可以保证绿色食品作物的质量。同期收获的应严格加强管理,防止混杂影响等级评定。

3.作物收获时的有关技术、措施

绿色食品作物收获时的技术措施对不同品种、不同类型作物具体有所不同,但也有共性。

(1)确定具体采收日期

在确定成熟期之后,还应限定合理采收的时段。因为栽培面积大,采收任务重,应使产品的大部分的采收处于最佳时期。为此,应将劳动力、运输设备与采收任务进行合理匹配后,最后确定采收的具体日期,还要根据品种种类、特性、产品的成熟度、贮藏时间长短和气候条件来定。

(2)具体采收技术

作物采收时不但要掌握好成熟度,还要注意采收时的天气状况。在阴雨、露水没干、浓雾、大晴天的中午或午后采收易引起作物腐烂,最好在晨露消失后和天气晴朗的午前进行。此时还要做到单收、单运、单放、单脱粒、单贮运,使损失率和质量降低率减到最低限。若采用机械化收割,则保证机器设备无污染并具专一性和及时、高效性。收后的作物要及时晒干扬净,水分与杂质达到国家贮运标准,可以尽量在水泥场或专用竹匾等其他专用作物晒场晾晒,必要时需经烘干设备处理。

严禁发热霉变,严禁在马路上或其他工地上翻晒。

第五章 绿色食品生产

第一节 植物种子和种苗的选择

在进行绿色食品的作物生产时,其品种、种子和种苗均须严格按照生产绿色食品的技术要求。种子和种苗的亲本均须来源于绿色食品的生产方式,经过至少一代(一年生作物)或两个生长季(多年生作物)生产。

一、品种的选择

从事绿色食品生产,选用优良品种,是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的重要前提。品种是在变异和遗传的基础上,经过人工定向选择的结果;是以考虑经济性状和人类特定目的为主,且遗传上稳定,表现型基本一致的栽培植物或农作物种内的个体群。作物种质资源非常丰富,在进行绿色食品作物生产时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

1.品种与绿色食品生产的关系

品种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生产资料,在绿色食品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新的优良品种推广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改善产品的品质,丰富农产品种类、花色品种,满足市场的需要,从而为绿色食品的开发提供充实的资源。

由于绿色食品产品特定的标准及生产规程要求,限制速效性化肥和化学农药的应用,在这样的栽培条件下,不仅需要高产优质的优良品种,而且需要抗性强的优良品种。抗性强的品种在减轻自然灾害方面起很大作用,选用抗病虫或耐病虫的品种,可减少或避免某些病虫害的发生,也就能减少农药的施用和污染。因此,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首先要抓好品种工作,每个地区及各生产单位都必须根据当地情况,切实做好品种工作:

2.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对品种工作的基本要求

①选择、应用品种时,在兼顾高产、优质优良性状的同时,要注意高光效及抗性强的品种的选用,以增强抗病虫和抗逆的能力,发挥品种的作用。

②在不断充实、更新品种的同时,要注意保存原有地方优良品种,保持遗传多样性。 ③加速良种繁育,为扩大绿色食品再生产提供物质基础。

④绿色食品生产栽培的种子和种苗(包括球茎类、鳞茎类、植物材料、无性繁殖材料等)必须是无毒的,并来自绿色食品生产系统。这些品种应当适合当地土壤及气候条件,对病虫害有较强的抵抗力。

由于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系统的多样性有利于保持系统稳定,有利于抵抗病灾干扰,因此选择品种时应注意保持品种遗传基质的多样性。在没有充分根据说明基田工程技术对环境是无害的情况下,不能使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品种。

高产、优质、高效、抗性强的品种是绿色食品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绿色食品生产是经

济意义极强的生产方式,只有选用名、特、优、稀、缺、新品种,才能受到市场的欢迎,只有高产质优的产品,才能迅速提供市场满意而千富的产品,只有高产优质和抗病虫害、抗寒、抗旱、抗风、生长健壮的品种,才能达到低消耗、高产出、高效益的目的,才能有效地利用环境条件,为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奠定基础。所以,只有抓住品种这个内因,发挥品种效应去实施护理保健栽培措施,才能成功地生产出绿色食品,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引种要求

生产性的引种是将外地或国外的新作物、新的优良品种引入当地,供生产推广应用。通过引种可丰富当地的作物种类,是解决当地对优良品种迫切需要的有效途径。生产上,一方面原来的品种长期栽培可能会退化,另一方面新的、更优良的品种不断培育出现,通过引种就可使作物品种不断更新,以优良的代替老的。引种具有简便易行,见效快的优点,绿色食品产地为了保持高的生产水平,应有计划地做好引种工作。引种应注意以下几点:

1、引种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根据当地生产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不能盲目自流,以避免重复引种,减少浪费,取得好的效果。绿色食品生产中引种在注意引选高产、优质品种的同时,必须十分注意引选抗病虫、抗逆性强、高光效的品种,有时有些地区甚至要将抗性列为主要目标,这是绿色食品生产规程所要求的。

2、引种前应摸清拟引入的品种各方面性状,特别是对温度、光照的要求,这是引种能否成功的关键,因为温度和光照是人力难以控制的自然气象因子,而它们又是作物能否正常生长发育的生态条件,如果差别过大,引种地自然条件不能与品种生态条件相适应,引种难以成功。例如,大豆是短日照作物,南方大豆引种至北方,由于口照增长而延迟开花成熟,甚至尚未成熟便遇秋霜;反之北方大豆引种到南方,由于日照缩短,温度高,生长发育加快,提早开花成熟,产量降低。无性繁殖作物,若产品为营养器官,一般只要有良好的生产条件,引种就易成功,但产品若为果实,如果树不同品种对温度和光照也有不同的要求,引种时尤应注意。在纬度相同或相近地区间,由于条件相似,引种较易成功,但同一纬度不同海拔高度地区引种也要注意温度这个重要生态条件。

引种时还要把品种特性与其栽培条件联系起来考虑:即应了解品种对土质、肥水条件的要求,耕作制度和栽培水平等方面的特点。例如,高水肥条件下的丰产品种引入干旱而瘠薄的土壤条件下栽培,因不适应低劣的栽培条件致使引种失败。

3、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在引种、选择品种时,应保持遗传多样化,不宜在基地内选择和保留单一的品种,而应有计划在不同地块种植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品种,或轮换种植不同优良品种。因为不同品种对生态及栽培条件要求不同,抗逆性、抗病虫能力也有差异,品种的多样性可以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和生产资源并减少不利因素的影响。

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在更换新品种的同时,应注意保存原来生产中曾应用的优良品种,特别是古老的地方品种,有条件的在基地范围内建立品种资源库,自行保存,无条件的应交国家种质资源或建有资源库的单位保存。

4、引种试验是引种时必须进行的工作,用作试验的种子可以少量引入,将欲引入的一个或多个品种与当地生产用良种,在同一地块、相同栽培条件下比较,观察了解新品种在本地生态条件下的适应性、丰产性和抗逆性,从中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并了解品种对不同自然条件和耕作条件的反应,以确定新优良品种推广应用范围,并为制定适宜的栽培措施提供依据。

5、严格做好引进品种的检疫工作,这也是绿色食品生产引种不可缺少的环节,特别是带有当地检疫对象的种子要杜绝引入,这样可防止病虫草害的传播,减少植保工作困难,并避免给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三、良种繁育要求

1、良种繁育

良种应既具备优良的品种特性,同时又是纯度高、杂质少、种粒饱满、生命力强的种子。优良种子才能使优良品种的性状充分表现,发挥其作用。因此绿色食品生产要把良种繁育工作作为一项基本建设来抓。

良种繁育主要是生产优良品种和杂交亲本的原种,迅速地繁殖大量的优质种子。为了提高繁育的成效,必须了解所繁育的良种和亲本的优缺点,以及选择技术,并了解良种的栽培要点,以进行正确的选择。同时,健全防杂保纯制度,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良种混杂退化,并要有计划地做好去杂选优、良种提纯复壮工作。如果不重视整个繁育过程的培育和选择,种子质量就没有保证,良种的丰产性也不能发挥作用。 加速良种繁殖是迅速推广良种,提高生产水平的重要步骤。种子生产基地至关重要,县级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要抓好种子田和良种繁育体系的建设。应根据本地生产条件、技术力量,采用多种形式加速良种繁育。

2、种子检验

为了保证为生产提供高纯度的优良种子,严防病虫害、杂草的传播,就需要对种子进行检查,进行“种子检验”,这是检查种子质量的一项技术措施,绿色食品产地或基地都应重视丁作,建立起检验制度,对良繁的种子或外调种子,按规定进行检验,以避免、减少因种子质量造成的损失。

种子检验是以国家标准《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为依据,并应用科学的方法,对农业生产的种子品质或种子质量进行细致的检查分析、鉴定,以判断其优劣。种子检验是保证种子质量的重要措施和实现种子标准化的重要环节,也是良种繁育和种子管理部门主要工作环节之一。

第二节 绿色植物生产种植制度

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为了能生产出无污染的优质产品,需在基地中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作物种类,因地制宜地确定轮作、间套作、复种等植制度,逐步形成和建立良性的农业生态系

统。提高综合的生产能力,保持持续生产能力,必须有一套合理耕作制度,同时,绿色食品种植业的发展也决定或影响着耕作制度,要求逐步建立起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统一的全新耕作制度体系。

绿色食品生产对耕作制度的基本要求有以下两点:一是通过合理的田间配置,建立绿色食品的种植制度,充分合理利用土地及其相关的自然资源;二是采取耕作措施,改善生态环境,创造有利作物生长、有益生物繁衍的条件,抑制和消灭病虫草害的发生,并不断提高土地生产力,保证作物全面持续地增产。

一、轮作及间套种

1.轮作的作用

同一块地有顺序轮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称为“轮作”,轮作是一项对土地用养结合、持续增产、促进农业发展、经济而有效的措施,在绿色食品生产中应大力推行和实施,它的作用表现在:

(1)培养地力

合理耕作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用地和养地相结合,轮作换茬本身便具有这一特征。我国的轮作模式,绝大多数都足由用地为主的作物与养地作物(豆类、绿肥)或 养地环节(休闲)所组成,以发挥以田养田、生物养田的作用。

① 利用豆科作物和红萍固氮:不同作物所需养分种类,数量和时期各不相同,在轮作中安排一定比例豆科、绿肥、牧草或在稻田中安排一定时期放养红萍,可有效增加或补充土中氮素养料。所以通过合理轮作可以协调养分的利用,延缓地力的减退,充分发挥土壤肥力的潜力。

② 改善土壤化学特性和微生物状态:由于不同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各种营养元素的数量和比例各不相同,其自然归还串(茎、叶、花、果、根茬等)、活化土壤养分作用强度、对根际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及结合水肥管理均有所不同。而合理轮作有利于保持土壤中的养分协调与平衡,提高土壤有机质,降低土壤盐碱,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繁殖;水旱轮作对改善稻田的土壤结构状况具有特殊意义。

③ 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减少水土流失:草田轮作可通过种植多年生牧草,恢复和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南方丘陵山地,水土流失很重,采用多种作物一年多熟分带轮作,结合分带分批少耕轮耕,地面周年有作物生长,大大有利于减少水土流失。

(2)调节作物茬口

所谓“茬口”,是泛指轮作顺序中的各类作物及其茬地。组成轮作的各类作物对前作及其茬地有不同的要求,对土壤及后作物,也有不同影响,表现为多种茬口特性如茬口肥力特性、茬口季节特性和茬口感染病、虫、草害的特性等。茬口季节特性是指前作收获季节和后作播栽季节的早晚。相同的两个相连种植的作物,不同熟期品种或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其茬口的早晚是不同的,在一年一熟制地区,一个生产单位采用单一作物连作,往往造成季节矛

盾和劳力、机械紧张,而采用包含有生育期长短不同的多种作物的轮作,茬口有早有晚,便可缓和作物间的季节矛盾和劳力、机械紧张程度。在一年多熟地区,每季作物适时早播早栽,是高产的关键技术环节。实践表明,茬口季节早晚的影响,往往超过茬口肥力的影响。因此,采用包含有生育期不同、茬口季节早晚不同的作物轮作,并明确安排作物轮换顺序,有利于缓和作物间或品种间的季节矛盾和劳力、机械紧张程度。而且前作收获早,有利于精细整地、晒土、施基肥和适时播栽后作,保证各种作物处于最佳的生育季节,从而可获得高产稳产。 轮作应考虑把某些吸收利用倾向差异大的作物前后搭配,在吸收上形式互补,能发挥轮作的最大效应。另外,由于作物根系的伸展深度不同,在安排轮作茬口时应注意深根性作物与浅根性作物的前后搭配。

绿色食品生产地在安排种植计划和地块时就应将轮作计划列入其中。尽量采用轮作,减少连作,以充分利用轮作的优点,克服连作的弊端。轮种作物应选择不同类型、非同科、同属的作物,避免有相同的病虫;养地作物安排在前,为后创造良好的条件;产地主作物安排在最好茬口位置。

(3) 防除病虫、草害

运用合理的轮作换茬制度,是我国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中一项有效的防治病、虫草害的农业技术,既安全可靠,不损害田间有益微生物,又无土壤污染和环境污染。

① 轮作防治病虫害:危害农作物的许多病虫对寄主有一定的选择性,同时有很大数量是以土壤为媒介,而它们在土壤中生活有一定年限,一般能栖息2~3年.如大豆孢囊线虫病、花生青枯病和根结线虫病。在这期间实行轮作,使病原遇不到它们的寄主而消灭,或数量减少到不能引起发病的程度。还可以利用前茬作物根系分泌物抑制某些危害后作物的病菌,以减轻病害。有些害虫有专食性或寡食性的特性.通过轮作取消其食物源从而使虫害减轻。轮作所以防病,系基于作物茬口具有多方面的作用:a.换种非寄主作物,使土中病原苗因无寄主而逐渐消减和消灭;b.利用前作的根际微生物遏制后者病害的发生;c.利用后者及其栽培措施改变土壤中的水分、养分和空气状况,从而抑制前者所诱发的病原菌,并促进后者健康生长。

② 轮作防治农田杂草:轮作防草有三种方式,一是通过换茬,隔若干年不种寄主作物,使寄生性杂草(如大豆菟丝子草)种子发芽后,得不到寄主而死亡。二是轮换不同类型的作物,使许多生态条件与作物相似和形状相近的伴生性杂草,如麦田的野燕麦、毒麦,稻田、绿肥田的看麦娘、猪秧秧等,如采用麦类和双子叶作物轮换种植、稻田绿肥和油菜、蚕豆轮换种植,结合土壤耕作,很易清除。夏季轮换种植不同类型作物,也有同样防草效果。三是不同年间水旱轮作,由于剧烈改变了农田生态条件,对防治各类杂草,特别是多年生恶性杂草,具有显著效果。

(4)增产并促进多种经营

由于轮作具有上述种种作用,因地制宜,实行合理轮作,将有利于作物高产稳产。实际

表明,同一作物特别是易感病害的作物,在轮作换茬田地上种植,一般都比连作重茬田地明显增产。在一个生产单位,实行轮作换茬制度,意味着要改变原来比较单一的作物结构为适当多样化的作物结构,既有利于发挥轮作换茬的增产作用,更有利于适应市场需要,促进多种经营的发展。发挥农经结合、农牧结合、农渔结合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此外,合理轮作还能错开农忙季节,均衡投放劳畜力,做到不误农时和细作,达到提高复种、用地养地和增产增收的目的。

2.间、套种的作用

间、套种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技术,是我国传统的农业精华,许多研究和实践证明,合理的间套种与单作相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从自然资源来看,间、套种更能充分利用时间和土地,太阳能、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较充分的利用,使它们转变为更多的生物能作物产品。从社会资源来看,实行间、套种可以充分利用多余的劳力,扩大物质的投入,发展集约化农业,在人多地少的地区,提高土地生产力。果树行间尤其幼年果园实行间作,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收益,套种还可弥补本地自然条件的不足。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间、套种不断增添新类型,在提高土地生产力的同时,也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增加产量的情况下,更能提高经济效益。一般情况下,安排生态适应性差异小的作物组合在一起,配置适当的田间结构,在人为因素正确的技术引导下,间、套种作物都能提高产量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绿色食品作物生产应总结经验,采用合理间、套种方式,力求收到更大的增产增收效果。

二、轮作及间套种的主要模式

我国幅员广阔,自然条件复杂,作物种类繁多。因此,所组成的轮作及间套种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

轮作类型从熟制分,有休闲轮作、一年一熟轮作、二年三熟轮作和一年二熟、三熟的复种轮作。从水旱条件和轮作中的主要作物成分分,有旱地轮作、稻田水旱轮作、水稻和水生作物轮作,还有城市周围的蔬菜轮作和少量的饲料轮作及牧草与粮经作物组成的草田轮作等。每一类型轮作,又因其主要作物组成比例不同,组成多种多样的轮作模式,从而有利于适应各种气候、土壤、社会经济条件与市场需求变化。当前,以粮食作物为主的轮作,仍占最大比例,今后随着商品生产的需求不断增多,以经济作物为主要成分的轮作将有所增多。

1.旱地轮作

我国旱地约占耕地80%,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甘薯、马铃薯和各种耐旱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则零星分布于各地,一部分则比较集中分布于商品生产基地。结合不同气候、土壤条件,便形成各种不同的轮作换茬模式。

(1)旱粮轮作

这类轮作的作物几乎全部由旱粮作物组成。由于这类轮作多分布在土壤比较瘠薄地区,豆科绿肥作物常被引入轮作组成中,在南方丘陵地区,多采用多熟间套轮作方式,形成复合

群体的生物覆盖,可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年产量,表4—1列出我国主要农区常采用的轮作模式。

表5-1 各农区主要旱粮轮作模式

农业区

春麦区(一年一热)

冬小麦区

(二年二熟至一年二熟)

南方丘陵

(一年二至三熟)

轮作模式 大豆→高粱(或玉米) →粟 大→玉米→春小麦(或高梁) →春小麦 春小麦→马铃薯→大麦→春小麦 春小麦→豌豆→燕麦→体闲 豌豆→春小麦→荞麦(或燕麦) →马铃薯→糜谷 豌豆→春小麦→芝麻→油菜→蚕豆 春小麦→燕麦→黑豆 小麦-粟(或高粱大豆) →春玉米‖大豆 小麦-玉米→(大豆) →高粱(‖大豆) →小麦 甘薯→小麦-大豆→小麦/芝麻→春玉米→小麦→玉米 小麦—粟谷→春玉米→小麦-绿豆 小麦-绿豆→(或大豆) →春甘薯→小麦—芝麻 小麦—甘薯→蚕豆-玉米 小麦/玉米/甘薯→小麦/玉米/花生 小麦-甘薯→冬绿肥—玉米—秋绿肥 大麦/大豆/芝麻→油菜-绿豆-甘薯 大麦/王米‖大豆或花生/甘薯 大麦-大豆→花生-玉米→小麦—甘薯

(2)经济作物轮作

我国经济作物或工业原料作物,种类繁多,大多种在旱地上,与旱粮作物轮换种植(表5-2)。

表5-2 各种经济作物轮作模式

经济作物

烟草

轮作模式 春烟→大麦-玉米(或芝麻) →小麦—甘薯 春烟→小麦—甘薯→油菜—夏粟

麻类作物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春烟→高粱→小麦—绿豆→小麦→芝麻 大麦—夏烟→小麦-玉米→小麦-绿豆 春烟→小麦—玉米→油菜-玉米 小麦/夏烟→豌豆-玉米;春烟→玉米 春烟→小麦-玉米→大麦-大豆 大麻→大麻→大麻→大麦→糜子 大麻→大麻→陆稻→小麦→高粱 亚麻→春小麦→春小麦→春小麦→豌豆→春小麦 亚麻→荞麦→燕麦→豌豆→春小麦 黄麻→花生→菜→芋头 小麦-甘薯→春芝麻 小麦-夏芝麻→小麦-大豆 春花生→小麦-甘薯或玉米 小麦—花生→高粱→小麦—甘薯 小麦/花生→小麦—杂豆→甘薯 油菜(或大麦)/花生→小麦-甘薯 春花生—甘薯或陆稻→麦类大豆或粟—甘薯 春花生小麦—甘薯→冬闲—大豆—甘薯 春小麦→甜菜→春小麦或粟→大豆 春小麦或大麦→甜菜→春小麦→玉米或粟谷、马铃薯 春甘薯—秋花生→甘薯/甘蔗一甘蔗→甘蔗 春花生/黄麻→甘薯/甘蔗→甘蔗 春花生-甘薯→玉米-大豆→甘蔗→甘蔗

2.稻田轮作

我国的稻田轮作大致分为三个类型:

①季节性水旱轮作:冬季旱作物轮换一夏季连年水稻或短期旱作物与水稻轮换(表4-3); ②周年性水旱轮作:冬季旱作物轮换或不轮换或冬闲一夏季周年水稻与周年旱作物轮换(表4-4);

③水生作物轮作:水稻和水生生物轮换。其基本轮作模式为一季稻或双季稻(多午)一水生经济作

物(1~2年)。

表5-3 季节型水旱轮作模式

大麦/早大豆(或玉米/大豆)-晚稻→油菜-双季稻/绿肥-双季稻

油菜—早稻/秋大豆→小麦—早、中稻-秋杂粮或秋菜

大麦/西瓜—晚稻→冬作或绿肥—双季稻(3~5年)

绿肥-双手(2—3年) →春花生—晚稻

冬闲或冬作-双季稻(2-3年) →玉米/大豆晚稻(1-2年)

春烟-晚稻/绿肥-双季稻(3—5年)

蚕豆—早稻—甘薯→大小麦/王米-晚稻

春花生—晚稻→冬甘薯(或小麦、油菜)-双季稻→蚕、豌豆—双季稻

早稻—秋花生→蚕豆或冬甘薯—双季稻

冬作—双季稻(2—3年) →大麦/春大豆或花生-晚甘薯/大豆

表5-4 周年型水旱轮作模式

类型

稻豆轮作

稻棉轮作

稻麻轮作

稻椒轮作

稻蔗轮作 轮作模式 稻(2年)一春麦斗-糜谷或豆类作物 水稻一玉米、高粱或豆类一春小麦 水稻(3—5年)—大豆(或玉米//大豆)一小麦-高梁(或玉米//大豆) 冬小麦-豆类(1—2年)一年小麦-中稻(1—2年) 冬小麦/棉花-冬小麦-中稻(1—2年) 绿肥或油莱、小麦—中稻(或双季稻)(2—3年)一麦类/棉花(2~3年) 油莱—黄麻-萝卜 绿肥—双季稻(2—3年) 油菜-辣椒-萝卜 绿肥-双季稻(2—3年) 小麦/甘蔗/豆类一宿根蔗/大豆-豌豆—双季稻一大麦-花生-晚稻

3.大田作物间作

以禾本科作物与豆科作物间作在我国的分布最广,其中以玉米与大豆间作的面积最大。此外,还有玉米与马铃薯间作,小麦与玉米间作,麦与豆类、绿肥间作,高梁与谷子,甘薯与玉米、大豆、花生间作等。

4.大田作物套作

在我国尤以小麦套种玉米在华北地区占很大优势。小麦棉花套作约占我国棉田面积的一半,稻田套紫云英,麦田套花生、甘薯、大豆、烟草等也都有应用。

5.大田作物间套复种相结合

这种种植方式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在南方有麦/花生+甘薯,麦/玉米+稻,麦/大豆+稻,麦/肥+稻;在北方有小麦/玉米+大豆,小麦棉花+绿豆等。

6.粮菜瓜间套作

这种方式有利于在生产菜瓜的同时兼收粮食。典型的如北京的三大菜,即菠菜、马铃薯、元葱等,春菜套春玉米,在春玉米中又套种大白莱、胡萝卜、芹菜等秋菜。在小麦套种玉米

的基础上,玉米与黄瓜、芸豆、豆角等间作,小麦套种西瓜,玉米间作西瓜、甜瓜等。

7.林果与作物间作

在北方,主要有泡桐、枣树与小麦、甘薯、花生、玉米等各种大田作物间作。苹果、梨、桃树与甘薯、花生、大豆间作。在南方有桑粮间作,橡胶树下间种茶树。在热带,椰子、橡胶也常与可可、咖啡、甘薯或玉米、大豆等间作。

三、轮作及间套种的主要技术要点

建立合理轮作及间套种的种植制度对绿色食品作物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了解和掌握轮作及间套种的技术要点是非常必要的。

1.建立合理轮作的主要技术要点

在当前,轮作基本上还遵循轮作倒茬的原则,建立合理的轮作倒茬方式主要是考虑其作物组成、轮换顺序和轮作年限等问题。

(1)轮作中的作物组成决定于作物结构

在安排轮作时,首先考虑各种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其次考虑各种作物的主次地位及其所占的比例,在此基础上确定轮作类型、个数、轮作区面积及怎么换茬等问题。大致原则是: ① 作物组成中要有各种不同生态型的作物:实践证明,不同生态型作物间换茬效果较明显,而同类型作物间换茬效果较小,作物种类多,有利于轮作。

② 同一轮作内,不同作物间要排除对该环境的特异不适应性:如盐碱地上的同一轮作内的作物都应该是耐盐碱的,有复种的轮作不但要考虑作物的年间轮换,也要考虑年内轮换。

(2)安排轮作顺序

① 把主要作物、经济价值高的作物安排在最好茬口上:安排时必须分清主次,优先安排主要作物和经济作物。

② 考虑前后茬作物病虫害以及对耕地的用养关系:轮作中前作要为后作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一般是养地作物在前,耗地作物在后。

③ 严格考虑茬口的时间衔接关系:为使茬口的衔接安全适时,须采取多种措施,如合理选择与搭配作物及品种,要给接茬农耗期留一定余地,还有育苗移栽和套种等。

(3)确定适宜的轮作年阻

轮作中作物种类多,主要作物比重大则年限长一点;若有不耐连作的作物参加的轮作,其年限较长,间歇的年数较多;养地作物后效期长的轮作年限要长一些。

2.间套种技术要点

为能充分发挥复合群体内种间互补作用,抑制种间和种内的竞争关系,在进行绿色食品生产中的技术实践经验是:

(1)合理搭配作物的种类和品种

搭配复合群体的作物种类和品种,首先要求它们的地理范围相同,生态适应幅度大;另外,小生境(生态位)完全相同的物种不能共存于一个生态系统内,即应该搭配生境不同的作

物种类;此外,还应优先保住主作物的生长,使一个种的小环境有利于另一个种的生存,如马铃薯结薯期间需玉米为其遮荫,以降低土温。

(2)确定合理的田间配置

合理的田间配置应有利于调节地上部光、温等条件和地下部土壤理化性质,特 别是水分和养分的供应。它包括密度、行比或播种面积比、幅度以及不同作物的间距。密度是合理田问配置的核心问题。为发挥复合群体效应,种植总密度要高于某一作物单作时的密度,或高于单位面积内各种作物分别单作时的密度之和。对行比与幅度及间距的要求是既要充分发挥高位作物的边行优势,具行数不可多于边行优势范围,又要最经济地利用土地。在考虑行向问题时,必须从提高全田的光照强度和全田群体的光合产量着眼。

(3)掌握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这是为协调种间关系进一步做好保证。在作物需水肥有矛盾时可采用高低畦、挖丰产沟或打畦埂等办法加以解决。套种时要预留套种地带的宽度,在共存期间要保全苗,“及早”管理即“抢”时壮苗及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间作时可将高位作物播期提早或推迟,提高产量效益。

(4)绿色食品产地应尽量利用空间和时间的间隙,通过间套种发展绿肥作物。

(5)绿色食品生产地块内的所有间套种都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产的操作规程。

第三节 土壤管理和肥料使用

土壤是绿色食品作物生产的立地基础,为作物提出大部分营养、水分、空气。作为农田土壤,其肥力状况是可以人工调节的,调节控制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作物的发育,也影响到有害物的降解与转移。土壤管理与肥料的使用就是对这些性状和能力的调控。

一、土壤肥力保持的重要性

土壤适时和协调地向植物提供作物所需的水、养、气和热量及根系活动性能的条件,称为土壤肥力,土壤中的各肥力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外在一个动态平衡之中,有时对作物生育有利,有时又有坏的影响利。采用适当的维持肥力的措施,就能为作物提供一个非常有利的、充分发挥其潜能、增强其抵御不良外界条件的土壤生态条件,获得高产优质的绿色食品。

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有效的办法就是施肥。肥料是与农作物生产、饲料与动物饲养、粮食与人类生存紧密相连的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没有足够的肥料,农作物难以提供大量产品,动物没有足够的饲料,人类也就不能得到足够的食粮、畜禽、水产品等优质食物,从这个意义上讲,肥料是自然生态良性循环中的基础环节,重视施肥,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对绿色食品生产有重要作用。

1.保持土壤肥力是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

(1)施肥

施肥,尤其是施用有机肥,能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通过施肥可以调整土壤pH值,保持作物生育和土壤微生物活动的适宜环境,还可以缓解土壤中不良因素如酸性土壤或盐渍土的影响,改良土壤。

(2)保持适宜的土壤理化性状

土壤能为植物提供大部分的养分、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和根系发育的条件,良好质地的物理性状为作物提供良好的土壤生态环境,土壤化学性质不但与土壤保肥、供肥性能及植物的生长发育关系重大,也与土壤有害物的消除与积累关系密切。

(3)重视土壤的营养状况

良好的土壤营养状况可为作物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和能量,避免植株的缺素症状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2.保持土壤肥力是增加作物产量的基础和保证

增加绿色食品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需从多方面综合考虑,通过培肥,提高土壤生产力,平衡和改造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的供应状况,使作物生长健壮,获得好收成,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极为重要的措施。据大量试验数据估算,世界粮食产量的增加40%~50%是依赖于肥料的施用。同时,通过施肥可以增强作物抗逆能力,例如,充足的磷、钾营养,有利于作物大量贮存矿物质、糖分和可溶性蛋白质等,提高和促进细胞的渗透作用,降低对霜冻的敏感性,减少或避免霜冻造成的损失。又如,增施腐植酸肥,能通过调节气孔的关闭,减缓作物体的水分蒸腾,减少作物生长后期干旱及干热风所造成的损失。合理的施肥,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作物抗病虫的能力,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对产品和环境的污染,并有利于绿色食品产量的提高。

3.保持土壤肥力是绿色食品品质进一步提高的保障

通过合理施肥,维持和提高了土壤肥力,进一步改善了绿色食品品质。例如,小麦生长开花期施用氮素肥不仅提高子粒产量,还能改善和提高蛋白质含量,并提高其烘烤加工产品的质量。钾肥能促进甜菜等根用作物光合作用产物向根部运输,有利于产品糖分含量的提高,并降低氨基化合物和钠的含量,有利于加工时糖分的提炼。施用磷肥能使大多数粗饲料中磷有所增加,能促进根类作物的块根生长。此外,越来越多的报道表明,许多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有密切关系,与作物的抗性有关。例如,通过施肥,提高蔬菜、水果中锌的含量利于幼儿智力的发育,并有免疫的作用;钙营养能减少苹果苦痘病,提高品质及贮存效果。

二、肥料污染

施肥有改善土壤环境、增加绿色食品产量、改善品质等作物,但同时由于施用肥料的种类、用量及施用方法不当,也会带来许多不良影响。例如,氮肥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元素,但是施用量过大,特别作物生长后期大量施用会使作物地上部营养生长过旺,根系变短,作物贪青、晚熟,抗逆性减弱,赶上早霜冻、大风时可能造成减产。在甜菜上则抑制糖分向根部运输,影响产品品质;又如果树苗期氮过多会抑制根的生长,秋季过量的氮肥会使枝条不成

熟,越冬能力下降,造成枝条甚至树体的死亡。

不合理施肥不仅起不到应有的肥效,造成经济上极大的浪费,更重要的是污染了环境,进而通过食物、饮水给人和畜带来潜在的灾难。此外,有机肥由于管理不善或未经无害化处理,也会造成污染。

1.对土壤的污染

肥料对土壤可能通过化学、生物、物理三方面的污染。化学污染主要来自肥料中含有的重金属及其他有毒离子,如一些煅烧矿质肥料往往含有数量不等的砷,镉、铬、氟等右毒元素。还有垃圾、污泥、污水中混杂的化学成分,如废电池中含有的汞、锌、锰,洗涤剂、塑料中含有多氯联苯、多元酚等有机污染成分。生物污染是各种有机垃圾、粪便或植株残体中,带有对植物和人体有害的病原体,施人土壤,有的还进入了水域,使作物感染病害,还有与作物接触附着在产品之上,例如附于蔬菜上被食用进入人体。物理污染主要是施人土壤中的有机肥,尤其城市垃圾中带有未经清理的碎玻璃、旧金属、煤渣、破塑料及薄膜袋等会使土壤碴砾化,降低土壤保水、保肥能力,致使作物生长不良。

2.对水体的污染

土壤包括肥料中的营养物质可随水往下淋溶,进入地下水和农区水域,造成对水质的污染。其中主要是各种形态的氮素肥料大量施用,作物不能全部吸收利用,在土壤中由于微生物等作用形成硝态氮,它不能为土壤吸附,最易随水进入地下水。而地下水在不少地方是供入、畜饮用的,硝态氮进入人、畜体内在一定条件下还原成有害的亚硝酸盐和亚硝胺,影响人、畜健康。施肥中过量的氮和磷还会加速农区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质变劣,破坏生态平衡,

3.对大气的污染

与大气污染有关的营养元素是氮。人类由于施肥不当造成NH3的挥发、反硝化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合物及沼气等影响大气环境,污染了空气。

此外,施肥不当还可能直接对食品造成生物和化学污染。生物污染是由于有 机肥及人、畜粪尿带有致病菌造成的,化学污染则是过量使用氮素肥料,导致产品中硝酸盐含量增加。

由上可见,施肥与绿色食品关系密切,直接影响到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质量、绿色食品的产量及质量,是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中不容忽视的环节。

三、绿色食品施肥技术

根据绿色食品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及产品质量的要求,绿色食品生产小通过施肥要能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有利于改良土壤和提高土壤肥力,不会对作物和环境的造成污染。其施肥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要求,即要注重施肥技术。

1.创造良性的养分循环条件

充分地开发和利用本地区域、本单位的有机肥源,合理循环使用有机物质。农业生态系

统的养分循环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即植物、土壤和动物,应协调与统一好三者的关系,创造条件,充分利用田间植物残余物、植株(绿肥、秸秆)、动物的粪尿、厩肥及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群进行养分转化,不断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基地在发展种植业的同时,要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畜禽、水产养殖业,综合利用资源,开发肥源,促进养分良性循环。

2.经济、合理地施用肥料

绿色食品生产合理施肥就是要按绿色食品质量要求,根据气候、土壤条件以及作物生长状态,正确选用肥料种类、品种,确定施肥时间和方法,以求以较低的投入获得上佳的经济效益。

施肥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农业措施,为了达到经济合理施肥,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不仅应不断总结“看天、看地、看庄稼”的施肥经验,而且有条件的地区和单位逐渐走上通过土壤、植株营养诊断,从而科学地指导施肥。

3.以有机肥为主体,尽可能使有机物质和养分还田

有机肥料是全营养肥料,不仅含有作物所需的大量营养元素和有机质,还含有各种微量元素、氨基酸等;有机肥的吸附量大,被吸附的养分易被作物吸收作用,又不易流失;它还具有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保肥、保水和通透性能的作用,因此,绿色食品生产要以有机肥为基础,作物残体如各种秸秆应直接或过腹或与动物粪尿配合制成优质厩肥还田,种植绿肥直接翻压或经堆沤后施入,尤其豆科绿肥,可增加生物固氮量,利用经高温处理腐熟的动物粪尿,补充土壤中养分。施用有机肥时,要经无害化处理,如高温堆制、沼气发酵、多次翻捣、过筛去杂物等,以减少有机肥可能出现的负作用。

4.充分发挥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在提高土壤肥力中的作用

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常常要依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群的活动,分解成可供作物吸收的养分而被利用,因此要通过耕作、栽培管理如翻耕、灌水、中耕等措施,调节土壤中水分空气、温度等状态,创造一个适合有益微生物群繁殖、活动的环境,以增加土肥中有效肥力。

近年微生物肥料在我国已悄然兴起,绿色食品生产可有目的地施用不同种类的微生物肥料制品,以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群,发挥其作用。

5.尽量控制和减少化学合成肥料,尤其各种氮素化肥的使用,必须使用时,也应与有机肥配合使用。绿色食品生产要控制化学合成肥料,特别氮肥的使用,A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除了使用微量元素和煅炼磷酸盐外,不允许使用化学合成肥料,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有机农业标准也严格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即便是有机肥,也应该来自于有机畜牧饲养场。A级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部分化学合成肥料,但禁止使用硝态氮肥。化肥施用时必须与有机肥按氮含量1:1的比例配合施用,最后使用时间必须在作物收获30天以前施用。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和杂草控制

一、绿色食品生产中的有害生物防治

绿色食品无论是初级农产品或加工食品的主要原料在种植生长期间经常受到有害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的侵害,常因发生病虫害而造成损失。据统计,全世界农产品每年因病虫草害减产或变质的占总量的30%~50%,我国目前每年平均因病虫害损失粮食1600多万吨,油料140万t。农作物病虫害不仅造成产量的减少,也使产品品质低劣,不能食用和加工,影响贮运和销售。带有某些病害的产品如带有黑斑病的甘薯食用后,会引起人、畜中毒,甚至死亡。

长期以来,随着现代化上业的发展,农业大量投入人工化学合成物质,其结果是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不断提高,但同时打破厂自然界中原有的生态平衡,诱发和加剧了某些病虫害的抗药性,工业“三废”所导致的非侵染性病害削弱了植物抗病性的能力,又加重了病虫害的发生。有机合成化学农药大量而普通地应用,造成农药大量在食品中残留,通过自然食物链,农药进入人体逐渐积累诱发了癌症的发生。化学农药在杀灭害虫的同时也杀伤了控制害虫的天敌生物和有益生物,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害虫更猖獗。而有害的昆虫和各种病原菌一般个体小、数量大、世代多,与大型生物相比,容易对农药产生抗性,需要人们不断更换农药种类或提高浓度,这就更加重了对环境和产品的污染,形成了恶性循环,与绿色食品生产的宗旨及要求背道而驰。

因此,植物保护是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避免和减少病害危害,确保丰收和产品质量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于是生物防治技术在克服化学农药种种弊端中应运而生。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是现今国际上公认的有害生物防治的最有效方法。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的研究是在以整个作物系统中生物群落为调节单元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协调各种保护措施改善和增强有益生物的诱导因子,制约有害的生物因子,恢复人工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促使益害生物种群达到某种生态平衡,从而可长期有效地压抑有害生物暴发与为害。其中,生物防治、抗性品种、作物布局、水肥管理及其他生态措施(伴生植物、环境改良)的手段与方法是解决自然资源持续与外部能源投入相矛盾的最佳策略与措施。因此,IPM的发展不仅仅是强调技术的组合与协调,而要以维护资源的可持续性与再生性为前提,从以往强调“局部”技术的协调性转向于“全局”资塬的维护、持续与再生的相关技术综合利用上来。因而,可持续农业发展中的植物保护工作在以资源为主题的思想下,必须重申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工作方针,重视和加强“以防为主”的病虫草害的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在保障农业稳产高产的基础上,来达到减少农业能源投入、健康生产与资源持续的目的。

虽然国际上已采取措施限制某些剧毒农药的使用,并以生物防治及以生态为基础的其他防治方法当做为IPM的基本策略取代化学防治的位置。但在目前的情况下,满足粮食生产的自给,合理地(或理性的)使用化学农药仍然是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的手段。因此,农药使用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在IPM体系中合理用药、与其他技术的协调以及解决抗药性减少

化学农药的使用。

二、有害生物防治原则

为了保证绿色食品的产品质量,就必须在生产各环节排除污染源对产品的污染,种植生产过程中,重要污染源之一就来自为防治病虫害而施用的化学农药所引起的农业自身的污染。因此,绿色食品生产所采取的植保措施出发点必须是避免和减少污染,植保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1.要创造和建立有利作物生长、抑制病虫害的良好生态环境

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离不开寄主作物,它们又同时受着周围环境条件及其他生物条件的多方面影响,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中,应考虑三者的关系,采用合理种植制度和措施,促进农作物生长健壮,增强其自身抗病虫的能力,恶化病虫繁殖蔓延的生活条件,改变生物群落,保持生产基地周围环境内遗传多样性,保护和提供天敌的栖息地,有利于它们的繁衍,以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恢复农业生态平衡,增强和发挥生态系统的自然控制能力,并促进具发展。

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的植保工作绝不能采取以消灭病虫等有害生物为中心的植物保护方法,也就是说,不能只考虑杀灭有害生物的效果,不考虑保护对象栽培作物及为栽培作物提供能源、生长条件和有利因素的影响与效果,必须树立以栽培作物为中心、建立良好农业生态系统的植保工作思想。

2.预防为主,防重于治

预防就是通过合理的耕作栽培措施,提高作物的健康水平和抗害、免疫能力,创造不利于病虫发生的条件,减少病虫的发生和减轻其危害。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中,必须贯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的预防为主方针,禁止打预防药,包括非有机化学合成农药在内的农药。 为了做好预防工作,应通过改善农田生产管理体系,改变农田生物群落来恶化病虫发生、流行的环境条件;控制病虫的来源及其种群数景,调节作物种类、品种及其生育期;保护和创造有益生物繁殖的环境条件。

3.综合防治

综合防治是以农业生态学为理论依据的。就是从农业生产全局出发,根据病虫与农作物、耕作制度、有益生物与环境等各种因素之间辩证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合理应用必要的防治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危害水平以下,经济、安全、有效地消灭和控制病虫害的危害,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在绿色食品生产中,综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开发绿色食品最基本的目的是通过生产绿色食品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通过消费绿色食品增进人们的身体健康。绿色食品生产追求的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而在绿色食品生产的基础即种植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植保措施直接影响到开发绿色食品目的的实现。综合防治管理体系的实施,才可能体现出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包括环境保护在内的生态效益及综合协调四方面的

统一,其宗旨和效果都与绿色食品的生产开发相一致,因此绿色食品生产中必须特别强调综合防治这一植保方针。

4.优先使用生物防治技术和生物农药

绿色食品种植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有益生物资源即天敌对有害生物的抑制作用,培养或释放天敌,创造有利于天敌繁衍的条件。优先进行生物防治,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可大大降低农药的施用量,减少对产品、环境的污染,这些自然界本身就存在的活体,随着自身死亡而降解,不会大量累积,较安全,对环境无污染,符合绿色食品生产的要求。

在必须使用药剂防治时,也应优先使用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相比,虽然生物农药作用缓慢,但它们都来源于天然存在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一般说它们毒性较小,杀虫治病谱较窄,不易伤害目标病虫害以外的天敌、鸟类等,对作物不致产生药害,有利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增强生态系统的自然控制能力,病虫一般对生物农药较少产生或不产生抗性,因此绿色食品生产中要优先使用,而在A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只能使用生物农药。

5.必须进行化学防治时,要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利用各种来源的化学物质及其加工品来进行化学防治的方法相对于其他防治方法,具有速效直观,杀虫治病范围广,使用方法简便的优点,在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之初,尚未形成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状况下,当病虫害大量发生或某些特殊病虫害发生时,鉴于我国目前经济和技术水平,有些还需要使用部分化学农药,作为应急措施来达到保护作物的目的,但必须严格按《生产绿色食品的农药使用准则》,科学、合理地使用。

所谓合理施药,就是要根据绿色食品质量的要求,在与其他防治措施相协调的前提下,严格选择农药种类和剂型,限定施药时间、用量及方法,达到既充分发挥化学药剂的作用,而又将其消极作用减小到最低范围的目的。

化学农药包括自然的和人工化学合成的,自然的主要是来自矿物,是无机的,一般对作物和环境污染较少,可以在绿色食品包括A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应用,而人工化学合成的农药则禁止在A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施用。国外的有机农业也严格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A组绿色食品生产中作为其他防治方法的补充,允许施用部分化学农药。

总体来讲,国际综合防治学科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农田生态系统中群落结构为基础,从食物网的分析,扩展到物质能流和化学信息流相互作用的关系分析,强化本地有益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从片面的应用技术研究回复到害虫种群的预测预报、种群发展的监测、强调基础研究;从以“治”虫为目的、把“农药”当做"万能”的极端措施回复到对“防”为主的“理性防治”相关技术的基础研究;从天敌和有益生物资源的引种、移植、培育的传统方法,扩展到利用基础工程等生物技术改造天敌及有益微生物的生物工程;从单一的调节有害生物数量的“防治”技术扩展到对“用生物学的方法”来协调控制有害生物;从强调大范围的系统研究回复到对特定区域的农业实用技术研究;从以科学家课题型的技术研究扩展到以农民参与、农民决策,将技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农民课题型研究;从科学家驱动的研

究扩展到政府行为与公众利益驱动的应用管理即生物防治法规、管理条例、风险控制。

三、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措施

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强调依赖于以自然因素或自然因素的产物为主的“防”与“治”,协调与配合使用其他防治方法。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的策略原则,一是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不是孤立地从病虫本身单方面去研究对策和措施,不过分强调病虫的作用,而是从农业生态系中绿色作物、动物、微生物和无机环境条件四个组成成分出发,调控其平衡。二是强调对病虫进行控制,将其危害控制在不足以造成作物的经济损失的程度,不是一味地要求彻底消灭。具体措施:

1.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是植保工作的第—道防线,也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的关键措施。通过植检可以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经人为传播在地区间或国家间扩散蔓延。病虫分布有一定的地区性,但也存在扩大分布的可能性,传播途径主要是随农产品(种子、苗木、栽培材料等)的调运交流而扩大蔓延。一种病虫传入新地区,常常由于原产地或多年发生地的天敌及其他抑制因素没有一同传入,在新地区—旦当环境(气候、食物)适合时。便会大量发生,其危害程度有时比原产地更为严重。

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在引种和调运种苗中,必须依靠植检机构,根据《植物检疫法》的规定,做好植检工作。

2.农业防治

通过农业栽培技术防治病虫害是古老而有效的力法,是综合防治的基础。绿色食品生产中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可以起到调节作物地上地下理化和生物环境的作用,有利于作物的健壮生长,不利于病虫等有害生物的生存和繁衍,从而达到保健和防治病虫的目的。农业防治措施与正常栽培管理措施是一致的.不增加额外的防治成本,一般不会产生病虫抗性,出现杀伤天敌、污染环境等副作用,有效的措施易于大面积应用,其防治效果是积累的并且相对稳定。它在综合防治中属于一种起到自然控制作用的因素,其缺点是效果不迅速和直观,此外受到地区和季节限制的局限。农业防治包括:

(1)选用抗病虫的优良品种

同一种作物不同品种之间对病虫的杭性和耐性表现是不一样的,选用抗性强的品种,则是综合防治的一项基本措施。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应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良的品种资源,来增强自然抗害的能力,同时在栽培过程中注意田间植株对病虫抗性的差异,选留抗性强的单株作为繁殖材料,在选用抗性强品种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品种的高产优质等优良的农艺性状,这是农业生产的需要。

(2)改进和采用合理的耕地制度

合理的作物布局、轮作和间作套种耕作制度,不仅有利于作物增产,而且是抑制病虫害发生的有效方法。轮作对土传病害,对食性专一或比较简单的害虫及地下害虫都具抑制和防

治的效果,它通过非寄主作物的种植,直接排斥病虫或使病原物处于“饥饿”状态,恶化害虫的营养条件,从而削弱致病力或减少病虫的传播数量。间作套种则是利用不同作物适应能力和抗性不同,危害的病虫种类不同,或因改变了田间小气候、天敌和根际微生物组成数量等生态环境,变更了作物生育期而减轻病虫的灾害,实现稳产。

轮作间隔的年限、轮作和间套种的种类则要根据危害作物主要病虫害种类、当地种植习惯而确定。

(3)加强田间管理,提高寄主作物的抗性

加强田间管理既是防治病虫害的需要,也是获得优质高产的需要,田间管理应做到及时和合理,主要包括秋冬深翻耕土地,清洁田间,合理施肥、灌水和及时排水,加强保护设施内保温和放风管理,及时中耕除草等。

栽培技术措施一方面由于改善绿色作物生长的大气、土壤也态环境条件,可提高作物自身的抗性及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从而抑制病虫害危害,同时有些技术措施本身就有直接杀伤和防治病虫的效果。例如,秋冬深耕翻土,就可直接杀伤消灭一些病虫,同时还因将原来土层下害虫翻至地表,受光、温度、湿度等物理因子作用以及天敌捕食,致使大量死亡,一些在土下越冬休眠的病原物,暴露于地表,失去萌发侵染的有利条件,减少侵染来源,而地表害虫和病残组织翻入土中,难以羽化或易被重寄生生物或腐生生物消解。又如高温季节,覆膜晒土的措施具杀灭病虫作用,同时可增强土中腐生微生物和拮抗性微生物活性,有利于作物根系发育并加强对土中病原体及害虫的重寄生和消解作用。因此该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某些严重的土传病害及地下害虫的发生。

3.物理机械防治及其他防治新技术

利用物理因子或机械来防治病虫,包括从人工、简单器械到应用近代生物物理技术。如人工捕捉,诱集诱杀,高低温的利用及高频电流、微波、激光等。这类防治措施,通常作为辅助措施,一般也无不良副作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也在不断开拓新的防治技术途径,力求充实综合防治技术内容,提高综合防治技术水平,例如,用生物生理方法使病虫失去繁殖后代的能力,利用昆虫性外激素诱杀,利用抑制昆虫正常生长发育的几丁质抑制剂、拒食剂等。

这种直接或间接杀死害虫的方法或使环境不适于害虫的入侵、扩散或繁殖,与栽培防治的区别在于以控制害虫为目的。不仅仅是改良、管理与操纵。

4.生物防治法

生物防治一般是指以有益生物控制有害生物数量的方法,也就是利用天敌来防治病虫的方法。例如,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瓢虫治蚜等。自然界中,天敌依赖于有害的生物(病虫)而生活本就是自然现象,现在人类利用天敌,以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为主要内容的生物防治,也是自然合理的。

害虫的生物防治主要是以虫治虫(包括捕食性和寄生性昆虫)、以微生物治虫(致病微

生物包括病原细菌、病原真菌和病原病毒)以及少量脊椎动物治虫(如鸟、蛙等)病害的生物防治是利用重寄生生物包括重寄生真菌、寄生真菌的病毒,寄生于植物病原苗,使病原菌丧失侵染致病能力,甚至将其置于死地。

生物防治是利用农业生态系统的有益生物资源,不对农作物和环境造成污染,是综合防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食品生产中应优先使用。为此,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① 保护天敌,使其自然繁殖或根据大敌特性,制定和采用特定的措施,如创造天敌的栖息条件,以增强其繁殖能力。一般好的耕作措施往往能起到很好的保护利用天敌的效果。 ② 人工大量繁殖,释放天敌。这通常是在保护自然界中的天敌后,仍不足以控制某些害虫数量,处于经济受害水平以下时才使用。

③ 从外地引进天敌,目的在于改善、加强本地的灭敌组成,提高自然控制效能。这往往用来对付新流入的病虫。

5.药剂防治

采用药剂控制病虫等右害生物的数量,这实际也是综合防治的一个组成部分。药剂的选择,要优先选用生物源和矿物源的农药,因为它们对作物的污染相对地少。出于绿色食品质量的特殊要求,绿色食品生产中使用药剂防治,尤其人工化学合成的农药的应用有相应的许多特殊限制,整体上要遵循《生产绿色食品的农药使用准则》。

第五节 其它管理措施

一、作物灌溉

水是农作物最重要生存因子之一,作物—生中需要大量水分,用于构造作物体本身,消耗于光合作用生理、生化过程和蒸腾作用,它是作物生育必不可少、不可代替的因子。 灌溉水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绿色食品产品的质量。农田中残留的农药、肥料及其他污染物、有害物质随水运行而转移,会再次对作物和环境造成污染。如果地下水体和灌溉水的水质不能达到绿色食品的标准要求或已污染,其影响更为直接和明显。

总之,灌溉就是在满足作物生理需要的同时来实现生态需要,既要保证作物需水要求,又使土壤及周围环境不受污染,达到节约水资源、改善作物环境、提高作物质量的目的。

1.灌溉制度及其原则

对作物灌溉的灌水时间、灌水次数和灌水量合称为灌溉制度。降雨量及其在年内、年际的分配,是制订灌溉制度的主要依据之一。地下水位和土壤质地与结构,以及其对土壤水分的调控性能影响于灌溉制度。作物需水量是制订灌溉制度的另一基本依据。作物需水量与生产水平有关,在其他生产条件和因素一定时,作物产量随供水量的增加而提高,但达到一定程度后,再增加供水量会使增加的产量达到极限甚至减产,因此灌水要适量。好的灌溉制度应是省水和高效益的,合理灌溉制度在绿色食品生产中要遵循一定原则。

(1)灌溉要保证绿色食品作物正常生长的需要

为了满足绿色食品作物生育需要,必须考虑到作物体内和土壤中的水分平衡。作物一生中需要大量水,其中99%以上用于补偿蒸腾,不足1%的水才真正用于生理活动过程及保留在体内成为组成部分。正常情况下,作物对水分的吸收和消耗处于相对平衡,作物生长良好,如果吸水量小于消耗量就呈现水分不足。体内水分平衡遭到破坏,轻则形成暂时萎蔫,造成减产并影响品质,重则干枯死亡。作物的需水量因作物种类及不同生育阶段而有所差异。

农田水分除供植物吸收外,还消耗于地表蒸发、渗漏及植物蒸腾。因此,灌溉不仅要考虑作物的需水量,还要根据降水情况、土壤蒸发量及土壤保水能力来确定,这样才能满足绿色食品作物正常生育的需要。

(2)灌溉不得对绿色食品作物植株和环境造成污染或其他不良影响

为了保证绿色食品产品的质量,必须十分注意水质,含有重金属离子、有害的无机及有机化合物的水用于灌溉,会对作物和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在选择绿色食品生产地块时,必须对水质进行检测。

此外,灌溉水中的泥沙和过多的含盐量也会给绿色食品生产带来不良影响。大量泥沙随水入地,会改变山间土壤结构状况,还会淤塞渠道,一般水中泥沙含量大于15%时,就不宜用作灌溉。土壤水中含有过多的可溶性盐类,土壤溶液浓度增加、渗透压提高,造成作物根系吸水困难,体内水分状况和生理机能破坏。盐分进入体内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使细胞原生质受损伤,气孔关闭失调,不仅妨碍光合作用进行,且会大量失水而萎蔫致死。因此,近海或盐碱地的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基地应注意灌溉水及土壤水分中的含盐量,采取必要的措施消除其影响。根据试验资料,灌溉水的矿化度(所含各种离子及化合物的总量)应小于

1.7g/L.大于5g/L的水就不宜用于灌溉,当矿化度为1.7~3.0g/L时,要对其中盐类作具体分析,以判断是否适于灌溉,例如钠盐危害大,而钙盐、镁盐则无妨。

(3)应根据节水的原则,经济合理地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对于农业生产乃至人类生存都很重要,虽然地球表面70%为水占据,但其中绝大部分为海洋咸水,可供人们利用的淡水还不到全球总水量的1%,这部分水主要存在于湖泊、江河和土壤中,是极其宝贵的,因此绿色食品生产中必须树立起节水的观念,科学地用水,充分发挥水资源的作用。

(4)要同时抓好灌溉和排水系统的建立

水分是作物生长必需条件,但土壤小水分过多影响土壤透气性,长期含水过多还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甚至还会导致土壤沼泽化与盐渍化,从而影响绿色食品作物的生长。农田水分过多还影响着农事活动的正常进行及其质量,尤其影响机械作业,所以在土壤含水量大时,还要进行排水除涝。一般年降雨量500~1 000mm和大于1 000mm的地区都要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此外,为了防洪和围垦也都要求排水。灌溉和排水是积极改善田间水分状况的重要措施,绿色食品产地和基地在建有灌溉设施的同时,必须建有排水系统,能迅速排除田间过量的水,以减少洪涝灾害的影响。

2.灌溉措施及技术

(1)对灌溉水加强监测.并采取防污保护措施

绿色食品生产地块必须按绿色食品农田灌溉水水质标准进行监测,并注意保护和维护水质。特别是使用河流、湖泊水作为灌溉水源的地区和单位要经常注意监测上游或本地段有可能造成水质污染的污染源排放情况。绿色食品产地要避免使用污水灌溉,有污水过境的地域应划设隔渗地区,并加强对本地水源,包括地下水的水质监控。

如果农田水体己受到污染,则应采取控制污染措施来解决。减少污灌面积,少用和不用有污染的水灌溉农田;增施有机肥,施用腐殖肥料,用客土改良土壤;对已受到严重污染的地块应重新规划,用做扩建厂房,建造住宅;种植吸收某种污染物低的作物,以防止可食部位污染或种植吸收强的植物,尽快消除污染。

(2)总结和运用节水的耕作措施,并吸收先进的灌溉技术

目前,世界上开发的水资源中70%~80%用于农业灌溉,但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较低,发达国家的水利用率一般在50%左右,许多发展中国家仅为15%,充分合理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在短缺水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获得高产都是当今世界农业关注的问题,也是绿色食品生产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农业生产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以蓄水、改土、防风蚀、水蚀为中心的节水经验,修建各种梯田、坝田、保水地埂;采用耕作措施来蓄水保墒,例如早秋耕、秋深耕、早春顶凌耙耱,以多按纳降水减少土壤蒸发;还有通过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贮水保水能力,减少蒸发,同时促进作物根系发育,增强作物吸水和抗旱能力等。这些宝贵的传统农艺、经验,应加以总结和运用。

国际上为了节水,采取渠道防渗措施,采用喷灌和滴灌减少田间用水损失,20世纪70年代喷灌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迅速发展,但由于耗能较多,近年地面灌溉技术则进一步受到重视,如采用间歇灌、水平畦灌等供水方法,使水分均匀分布,减少深层渗漏和末端水分的损失。为了节能,采用低压喷灌、风力灌溉技术等。这些通过改进灌溉技术达到节能节水目的研究成果,都可供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借鉴和应用。

关于节水措施中输水系统的损失应十分重视,主要采取渠道防渗工程和低压管道输水等措施,减少灌水损失量。另外,以覆膜保墒和膜下灌水技术为主的塑料覆盖耕作是防止土壤蒸发十分有效的一项节水农业措施,值得推广。

二、作物地界限定与景观维护

1.绿色食品中的平行生产

对任何绿色食品的作物生产要求都有可以分离的单元,农业生产必须在特定土地地块上进行,生产和贮藏地点必须清楚地与其他生产的地点区分开。加工和包装车间,可以是原场所的一部分,但只能加工和包装一种农产品,即对加工中的操作要求有明显隔离。

在实际生产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个生产者(或加工者)同时进行着绿色食品和普

通食品的生产(或加工),即平行生产。因为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种子、化肥、农药)和耕作措施容易混杂,在绿色食品生产中对平行生产有比较严格的管理要求。平行生产可被归纳为三种情况:一是生产者同时拥有多个生产单元,在这几个生产单元里生产类型相同,但品质不同的作物;二是加工者在同一单元内对不同品质的农产品进行加工;三是生产者同时进行相同品种不同品质的作物生产。这三种情况是“生产单元”不具法律上的规定意义,上述“不同品质”是指普通产品与有机食品的区别,但同样适用于绿色食品的生产。

平行生产最容易发生的问题是混杂。在播种、施肥、喷药、收获、贮藏时均有可能发生混杂,这就要求我们采取严格的管理程序和有效的管理措施来防止失误的发生。

2.绿色食品与常规食品生产的隔离措施

绿色食品与普通食品必须进行隔离生产。在隔离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距离

绿色食品的生产与常规食品的生产所使用的土地之间应有一定的距离。这一距离必须保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环境不受普通生产的污染和影响,比如污染物随地下水和空气的迁移扩散及土体之间的交换。

(2)屏障

绿色食品与普通食品的生产之间应利用各种屏障进行隔离。包括地形、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主要是增大污染物对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污染和影响的难度。如山峰、河流和野生植被等都是绿色食品隔离的有效手段,在规划时应充分应用。在进行绿色食品作物生产的农田周围还可以采用一些工程措施隔离。如起垄、篱笆等。垄作能使土壤耕层加厚、通气、排水,既提高表层地温、又保持水分。另外还可以采取有效生物防护措施,促使小气候适宜作物栽植的条件,如防风林、风障、覆盖作用、耕翻等。防风林可以减弱风力、改变风向、含蓄水源、调节温度、减弱寒流和干旱等对作物的危害,在较大面积农田的防护上起到重要作用。风障在局部小面积的防风与保温上起作用,覆盖如使用玻璃、薄膜、秸秆、生草覆盖等主要形式,其作用主要是增温保温、保墒、增肥。总之通过采取生物措施改善农田小气候,创造有利于绿色食品作物生长的环境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

(3)明确的标记

在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边界每个非直线变化处都应有明确标准,以便与常规生产相互区别。

三、作物产品收获

1.作物收获与绿色食品生产

作物收获是绿色食品作物生产上的最后环节。若采收不当会直接影响作物贮藏、保鲜和深加工的质量,且此时防止作物污染、浪费、节约成本可见到直接效益,为保证人们对绿色食品的日常需要和开拓国际市场,做到全年均衡供应。应集中组织力量,搞好绿色食品作物的采收工作。

2.作物收获原则

在绿色食品作物收获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 防止污染

防止污染是指防止对产品和环境造成污染。与作物直接接触的工具不能对作物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质产生影响,若采用机械收割时,则保证机械对生产基地的环境和产品不造成污染,更不应有污染物的渗漏事故发生。采收后的晾晒与运贮也应遵循同样原则,可能情况下尽量使用人工。

(2)确定最佳采收期

最佳采收期的确定是保证绿色食品作物质量的重要原则。过早和过迟都会直接影响到绿色食品的食用品质、贮藏品质和加工品质。各地应根据不同年份适当进行调整。

(3)减少浪费、节约成本

在采收过程中尽量防止损伤、遗漏,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绿色食品的生产企业来说,节约成本是增加效益的重要手段,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具体确定采收规程,减少不必要开支是非常重要的举措。

(4)分批收获

不同品种、不同品质的作物分期、分批进行收获,可以保证绿色食品作物的质量。同期收获的应严格加强管理,防止混杂影响等级评定。

3.作物收获时的有关技术、措施

绿色食品作物收获时的技术措施对不同品种、不同类型作物具体有所不同,但也有共性。

(1)确定具体采收日期

在确定成熟期之后,还应限定合理采收的时段。因为栽培面积大,采收任务重,应使产品的大部分的采收处于最佳时期。为此,应将劳动力、运输设备与采收任务进行合理匹配后,最后确定采收的具体日期,还要根据品种种类、特性、产品的成熟度、贮藏时间长短和气候条件来定。

(2)具体采收技术

作物采收时不但要掌握好成熟度,还要注意采收时的天气状况。在阴雨、露水没干、浓雾、大晴天的中午或午后采收易引起作物腐烂,最好在晨露消失后和天气晴朗的午前进行。此时还要做到单收、单运、单放、单脱粒、单贮运,使损失率和质量降低率减到最低限。若采用机械化收割,则保证机器设备无污染并具专一性和及时、高效性。收后的作物要及时晒干扬净,水分与杂质达到国家贮运标准,可以尽量在水泥场或专用竹匾等其他专用作物晒场晾晒,必要时需经烘干设备处理。

严禁发热霉变,严禁在马路上或其他工地上翻晒。


相关内容

  • 食品安全行政处罚案由及处罚依据
  • 食品安全行政处罚案由及处罚依据汇总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已于10月1日起实施了,这一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典,到底规定了哪些食品安全行政处罚行为,具体监管中如何适用?网友"漠北"整理的"食品安全行政处罚案由及处罚依据汇总&quo ...

  • 食品生产企业落实[食品安全法]必读
  • 食 品 生 产 企 业 落 实 <食品安全法>必读 青岛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9年6月15日 前 言 <食品安全法>明确了食品安全责任,对食品生产加工全过程做出了明确规定.为了帮助食品生产企业深刻理解.掌握和贯彻落实好<食品安全法>,依法规范生产行为,强化质量管 ...

  • 食品生产企业必备记录及法律要求2016.09修订
  • 食品生产企业必备记录.法律依据.具体要求 目 录 1. 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食品安全法>第五十条第二款) ................................ 2 2. 原料验收记录(<食品安全法>第五十条第一款) ...................... ...

  • 风险等级实行动态调整:总局发布[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
  •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9月9日发布关于印发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为了强化食品生产经营风险管理,科学有效实施监管,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保障食品安全,2016年 月 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印发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的通知& ...

  • [食品安全法]之生产企业篇
  • <食品安全法>之生产企业篇 第一部分 对食品生产者的要求: 第二部分 对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的要求 第三部分 相关法律责任 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生产经营活动应当遵守食品安全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下列活动,应当遵守本法: (一)食品生产和加工(以下称食品 ...

  • 食品质量安全法律制度1
  • 食品质量安全法律制度 一.填空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于(1995年10月30日)经 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P334 2.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都必须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g ...

  • 食品安全法(2015)
  •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15年修订)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 第三章食品安全标准 第四章食品生产经营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 ...

  • 最新食品安全法全文
  • 最新食品安全法全文(2016最新版本)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下列活动,应当遵守本法: (一)食品生产和加工(以下称食品生产),食品销售和餐饮服务(以下称食品经营): (二)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 (三)用于食 ...

  •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全文)
  •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全文)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 第三章 食品安全标准 第四章 食品生产经营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生产经营过程控制 第三节 标签.说明书和广告 第四节 特殊食品 第五章 食品检验 第六章 食品进出口 第七章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 第八章 监督管理 ...

  • 食品安全法2015年修订版20150506
  •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 第一条 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下列活动,应当遵守本法: (一)食品生产和加工(以下称食品生产),食品销售和餐饮服务(以下称食品经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