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

2013年陕西省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模拟冲刺题及答案(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所强调的主要含义是( )

A.先天有差异,要因材施教B.学以致用,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C.学习新的知识,巩固学过的知识D.学习和思考相结合

2.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根本问题是( )

A.价值取向问题B.个人发展问题C.思想方法问题D.社会发展问题

3.人的身心发展的两个特殊性是指( ) A.顺序性和发展性B.社会实践性和阶段性C.社会实践性和能动性D.不平衡性和均衡性

4.教育不但是一种消费,也是一种投资活动,这是( )

A.教育资本理论的观点B.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C.市场资本理论的观点D.经济资本理论的观点 5.性的成熟是一个人生长过程中生理发育极为重要的特征,这个特征出现时期是在( ) 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人期 6.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 ) A.阶段性要求B.一般特征C.根本特点D.理想要求

7.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 )

A.管理B.引导C.控制D.交往

8.“建国居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 A.教育与经济的关系B.教育与政治的关系C.教育与科技的关系D.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9.“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这一条文规定出自(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10.在古代社会,“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体现的是教师的( )

A.道德形象B.人格形象C.财富形象D.文化

1

形象

11.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划分依据是( )

A.课程制定者B.课程任务C.课程目标D.课程内容

12.强调学科本位的课程是( )

A.综合课程B.分科课程C.潜在课程D.活动课程

13.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

A.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B.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力

C.培养学生的品德和审美情趣D.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和技能 14.以下原则与苏格拉底“产婆术”的实质一致的是( )

A.启发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系统性原则

15.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师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是指( ) A.教学策略B.教学过程C.教学组织形式D.教学设计

16.评定学业成绩时,信度好,效度却往往不高的试题是( ) A.问答型试题B.论文式试题C.主观性试题D.客观性试题

17.狭义的学校德育专指( )

A.思想教育B.政治教育C.道德教育D.心理教育 1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布于( )

A.1998年B.1999年C.2002年D.2003年 19.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是( ) A.教研组B.班级C.教师D.学生

20.能较全面地反映被评价者品德情况,且应用较广的品德评价法的是( )

A.加减评分法B.操行评语法C.模糊综合测评法D.评等评分评语综合测评法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 21.制定课程目标的三个主要依据是:对_________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_________的研究。 22.学生是权力的主体。其享有的法律规定的社会权力包括:_________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力、_________的权力、安全的权力。

23.考察学生文化的特征,较为显著的特征是学生文化的_________性、非正式性、多样性、_________

性。

24.教学的一般任务包括: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_________基础;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关注学生的_________发展。

25.二战后,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了普通中学_________、职业中学_________的综合化趋势。

26._________阶段是学生初步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时期。

27.教育目的有两个组成部分:一是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_________做出规定:二是对教育所要培养的_________做出规定。

28.课外辅导是_________的补充。

29.相对评价的基准是评价对象群体中的_________。

30.我国古代以教学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重视读书自学,强调辩论问题的教育机构称为_________,其主持人称为_________。 31.一般来说,班级的规章制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有关制度;二是学校制定的学校_________:三是班集体的_________。 32.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主体是“_________教育”。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3.教育要促进儿童发展,应遵循哪几个身心发展规律?

34.如何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

35.健全的班集体的形成应具有哪些基本标志? 36.简述课外辅导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37.简要回答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德育的方法和策略。 38.“多元智能”理论对改进学生评价有哪些策略指导意义?

一、单项选择题

1.D2.A3.C4.B5.B6.C7.D8.B9.A10.D 11.A12.B13.D14.A15.C16.D17.C18.B19.B20.D

2

二、填空题 21.学生学科22.生存受尊重23.过渡互补24.世界观个性25.职业化普通化26.高中

27.社会性质和方向人的身心素质28.课堂教学29.平均状况30.书院山长(洞主) 31.常规制度班级规范32.全面和谐 三、简答题

33.(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34.(1)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2)树立民主教育思想,尊重学生;(3)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4)主动与学生沟通,掌握与学生交往的策略和技巧。

35.(1)共同的目标;(2)有一个团结的有威信的领导核心;(3)有为集体成员所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4)良好的人际关系。

36.(1)教师给学生解答疑难问题,指导学生做好课外作业;(2)给缺课和基础差的学生补课,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3)对成绩优秀和能力强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增加作业的难度,扩大知识面,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4)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37.(1)了解学生当前的道德判断发展水平;(2)运用道德难题引起学生的意见分歧和认知失衡;(3)向学生揭示比他们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4)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自动接受比自己原有的道德推理方式更为合理的推理方式;(5)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道德判断付诸行动。

38.(1)树立新的智能观和学生观;(2)改革课程内容,为学生智能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3)倡导运用情境化学习评价方法;(4)设计适应各科教学的多元智能评价方案;(5)向学生呈现评价结果,使他们可以了解到自己各种智能发展的特点。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7)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的相应位置,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 A.六艺 B.八股文 C.自然科学

D.四书、五经

2.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人口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是( )。 A.文化教育 B.科技发展

C.计划生育的实施状况 D.基础教育的状况如何

3.我国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专项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4.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 A.开设哪些科目

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 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 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

5.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 A.赫尔巴特 B.瓦•根舍因 C.怀特海 D.克伯屈

6.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是( )。 A.科任教师 B.班主任 C.级任导师 D.班委会

7.儿童发展的源泉是( )。 A.儿童主体的活动 B.机体的结构和功能 C.家庭和社会教育 D.社会环境 8.在学生咨询中,( )是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 A.鼓励表达法 B.系统脱敏法 C.深入共感法 D.身体放松法

9.以分班、分组为测验的根本目的的是( )。 A.安置性测验 B.形成性测验 C.成就测验 D.标准测验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全部教育法规的“母法”,颁布于( )年。 A.1980

3

B.1986 C.1995 D.1998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其主要任务是__________。 2.中小学的教学科目设置,基本以__________为依据。

3.自我教育能力主要由__________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等构成。

4.学生是课外活动的主体,教师在课外活动中主要起__________作用。 5.一、单项选择题 1.B

【解析】由教育学发展史可知,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八股文。 2.D 【解析】基础教育是奠定一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状况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人口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3.D

【解析】我国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专项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4.A

【解析】教学计划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其中心问题就是开设哪些科目。 5.B

【解析】瓦•根舍因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的主张。 6.B

【解析】班主任是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 7.A

【解析】略。 8.D

【解析】在学生咨询中,身体放松法是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 9.A

【解析】以分班、分组为测验根本目的的是安置性测验。 10.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全部教育法规的“母法”,颁布于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四方面的特性:__________;稳

定性;发展性;__________。 三、填空题 1.学习

2.科学的分类 3.自我评价 4.辅助

5.独特性、灵活性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的相应位置,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教育的特质是( )。 A.认识活动 B.生存活动 C.传递活动

D.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2.我国近代教育史上,被毛泽东称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徐特立 D.蔡元培

3.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孟禄 B.霍尔 C.利托尔诺 D.华生

4.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义务教育法》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C.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

D.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

5.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 A.面向全体学生

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 )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A.教育 B.遗传 C.环境

D.社会活动

4

7.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这是一种( )。A.外铄论的观点 B.内发论的观 C.多因素论的观点 D.反映论的观点

8.“教育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可抄”,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A.情境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个别性 9.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全面实现教育目的。 A.关心学生的学习 B.教书育人 C.班主任工作 D.教学 10.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 )。 A.课程标准 B.课程计划 C.教科书 D.课本

11.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 )。 A.法国的左拉 B.英国的斯宾塞 C.中国的孟子 D.苏格拉底

12.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制 C.复式教学 D.小组教学

13.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 B.受教育者与教育者

C.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 D.教育者与德育方法

14.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了解学生 B.班会活动 C.建立学生档案

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5.以实践作业为主的兴趣小组属于( )。 A.技术小组

B.学科小组 C.艺术小组 D.体育小组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至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题干的相应位置。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义务教育的学制,通常有( )。 A.“六三”学制 B.“五四”学制 C.“九年一贯制” D.“四二”学制 E.“六年制”

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E.个别差异性 3.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提出的原则有( )。 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D.提早自立原则 E.无歧视原则

4.教师要确立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最为主要的内容是指( )。 A.教育观 B.人才观 C.应试升学观 D.教育质量观 E.精英教育观

5.组成课程计划的主要内容是( )。 A.学科设置 B.学科顺序 C.课时分配 D.学年编制 E.学周安排

6.学校教育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是( )。 A.课程计划 B.校舍安排 C.课程标准 D.教科书 E.教学指导书

7.教学过程的特殊性表现在( )。

5

A.认识的间接性

B.认识的交往性 C.认识的教育性 D.有领导的认识

8.教学过程的结构包括( )。 A.引起学习动机 B.引导学生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引导和组织学生运用知识 E.检查知识

9.德育过程的矛盾包括( )。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德育与智育的矛盾 C.德育与教学过程的矛盾

D.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E.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 10.构成学生思想品德的因素包括( )。 A.知 B.情 C.意 D.行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__________的科学。

2.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__________向__________过渡阶段。

3.师生在人格上是__________的关系。

4.学校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__________的形式出现。

5.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五个方面。

6.教师在写教学进度计划,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计划。 7.小学德育的基本途径是__________。

8.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__________的示范和__________。

9.班主任必须注意培养良好的班风,培养良好的班风要从树立__________做起。

10.班主任要统一各方面的__________,同家庭与社会密切配合。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教学

2.人的身心发展 3.义务教育

4.学校教育制度 5.教育方针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2.简述教师职业的角色特点。 3.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4.小学班主任的常规工作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5.简述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 2三、填空题 1.教育规律

2.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3.民主平等 4.特色课

5.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评价

6.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7.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8.教育者、学生中的好榜样 9.正确的舆论 10.教育力量

四、名词解释

1.教学: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2.人的身心发展: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即生理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

3.义务教育:国家用法律的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

4.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5.教育方针:国家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在一定阶段,根据社会和个人两方面发展的需要与可能而制定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总政策或总的指导思想。内容包括教育的性质、地位、目的和基本途径等。 .论述编写教科书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教师怎样才能做到正确使用教科书? 三、填空题

6

1.教育规律

2.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3.民主平等 4.特色课

5.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评价

6.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7.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8.教育者、学生中的好榜样 9.正确的舆论 10.教育力量

四、名词解释

1.教学: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2.人的身心发展: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即生理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

3.义务教育:国家用法律的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

4.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5.教育方针:国家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在一定阶段,根据社会和个人两方面发展的需要与可能而制定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总政策或总的指导思想。内容包括教育的性质、地位、目的和基本途径等。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的相应位置,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卢梭在教育思想史上的最大贡献是( )。 A.发现儿童论 B.学科中心课程论 C.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D.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

2.儿童发展的最佳期为( )。 A.3岁 B.5岁 C.7岁

D.9岁

3.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一种( )。 A.平等关系 B.上下关系 C.道德关系 D.教育关系

4.当代教师素质能力的集中体现是( )。 A.教师的个人修养 B.教师的专业素养 C.教师的个性品质 D.师生关系

5.教学认识的主要方式是( )。 A.直接经验 B.科学实验 C.社会实践 D.间接经验

6.“洪堡式”大学的传统是由( )传承的。 A.柏林大学 B.剑桥大学 C.巴黎大学 D.哈佛大学

7.“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说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 )。 A.先导性 B.感染性 C.权威性 D.针对性

8.小学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 )。 A.将优秀的文化成果传授给学生 B.实现爱国教育

C.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 D.使儿童学会学习,学会适应社会

9.我国在建国后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从而废除了旧学制,实行新学制,其时间是( )。 A.1949年10月1日 B.1950年10月1日 C.1951年10月1日 D.1952年10月1日 10.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阐述教育学和教育史的第一本书是( )。

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B.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 C.凯洛夫的《教育学》 D.斯宾塞的《教育论》

11.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是教师的( )。 A.言行 B.知识 C.修养 D.品德

12.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 )力量。 A.权力 B.权威 C.威严

7

D.人格

13.强调学生的“一般发展”,要求“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的苏联教育家是( )。 A.巴班斯基 B.赞科夫 C.加里宁 D.凯洛夫

14.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 )作用。 A.主体 B.辅导 C.从属 D.主导

15.启发的首要问题是调动学生学习的( )。 A.创造性 B.交往性 C.多样性 D.主动性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至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题干的相应位置。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15分)

1.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是( )。 A.认知领域 B.日常生活领域 C.情感领域 D.动作技能 E.安全领域 2.“环境决定论”完全否定了( )。 A.遗传的作用 B.教育的价值 C.家庭的影响 D.文化的功能 E.人的能动性

3.下列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有( )。 A.核心课程 B.融合课程 C.潜在课程 D.活动课程 E.广域课程

4.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具体任务包括( )。 A.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B.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C.指导学生校外、课外生活和活动 D.管理班集体,指导少先队工作 E.协调各任课老师的工作 5.诉讼可分为几种( )。 A.刑事诉讼 B.民事诉讼 C.行政诉讼 D.复议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和__________。

2.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的__________的人。

3.课的类型大致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大类。

4.德育的个体功能可以描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__________发生影响的三个方面。

5.教育最基本的一个社会属性是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2分) 1.教育科学 2.知识 3.美育

一、单项选择题 1.A

【解析】由教育思想史可知,卢梭在教育思想史上的最大贡献是发现儿童论,其代表作《爱弥儿》。 2.C

【解析】儿童发展的最佳期为7岁。 3.A

【解析】师生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4.B 【解析】当代教师素质能力集中体现是教师的专业素养。 5.D 【解析】教学认识的主要方式是间接知识和间接经验。 6.A

【解析】1810年,洪堡以新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建立柏林大学,把培养学者和学术发展看作是自身的目的,从而确立了大学发展科学的职能。 7.D 【解析】家庭教育的特点权威性、灵活性和针对性。而题干正是说家庭教育的针对性特点。8.C 【解析】略。 9.C

【解析】略。 10.C

【解析】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 11.A

【解析】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是教师的言行。 12.D 【解析】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人格力量。 13.B

【解析】强调学生的“一般发展”,要求“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的苏联教育家是赞科夫。 14.D 【解析】教师的指导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因为对学生的学习起主导

8

作用。 15.D

【解析】教师要善于机智地运用各种方法,使许多欲望和兴趣汇集和发展为推动学习的持久动力,才能达到启发的目的。 二、多项选择题 1.ACD

【解析】略。 2.AE

【解析】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人也具有主观能动性。而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则是夸大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3.ABE

【解析】略。 4.ABCDE

【解析】ABCDE五选项均为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具体任务。 5.ABC 【解析】诉讼分为三种,即: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三、填空题

1.发展的年龄特点 2.社会属性

3.单一课、综合课 4.享用 5.永恒性

四、名词解释

1.教育科学:是指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

2.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成果,是人类历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3.美育: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小学在美育方面的要求是:初步具有广泛的兴趣和健康的爱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3)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的相应位置,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战国后期出现的( )是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系统阐述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 A.《论语》B.《孟子》C.《学记》D.《春秋》 2.1919年建立的将小学分为初小、高小的教育制度,修业年限为( )。

A.4年B.6年C.5年D.9年

3.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

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

4.热爱学生是现代教师必备的( )。

A.思想政治素质B.教育理论素质C.职业道德素质D.职业技能素质

5.教学从其本质上讲,是( )。

A.一种主体活动B.一种实践活动C.一种认识活动D.一种文化活动

6.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

A.北欧的尼德兰B.捷克的夸美纽斯C.法国的斯图谟D.德国的福禄倍尔 7.课外活动的主体是( )。

A.教师B.学生C.少先队组织D.学校管理人员

8.老师采取画小红花,插小红旗等方式鼓励学生的德育方法是( )。 A.品德评价法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

9.马克思认为,人的劳动能力是( )的总和。 A.知识与能力B.智力与能力C.体力与智力D.体力与能力

0.关于教育起源问题上,心理起源论者所强调的是( )。

A.教育起源于动物本能活动B.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C.人类语言产生后的必然要求D.对外部自然界的恐惧 11.“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B.互补性C.差异性D.阶段性 12.世界上最早实施义务教育的是哪个国家?( )

A.英国B.法国C.德国D.日本

13.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电化教学B.复式教学C.课堂教学D.现场教学 14.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教材开始于( )。 A.20世纪50年代以后B.20世纪60年代以后C.20世纪70年代以后D.20世纪80年代以后

15.把教育的最高目的限定为“心灵的和谐达到完美的境地”的教育家是( )。

A.柏拉图B.拉伯雷C.卢梭D.裴斯泰洛齐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教育的自身状况是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和前提,它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方面。

2.__________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3.学校工作必须坚持“__________、全面安排”的原则。

4.学校德育是指各个社会共有的教育活动,具有鲜明的__________性。

9

5.课外活动总结的一般表现形式是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2.5分,共10分) 1.终身教育 2.学科课程标准 3.学科活动 4.调查法

一、单项选择题 1.C

【解析】战国时期,《礼记》中的《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系统地阐述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 2.B

【解析】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小学教育产生了较大影响。小学教育机构统称为小学校,招收6岁儿童入学,修业年限为6年。 3.C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存在于生理机能的不同方面,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此题干是说互补性在生理机能的不同方面的体现。 4.C

【解析】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职业道德素质。 5.C

【解析】教学从其本质上讲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6.B

【解析】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著作《大教学论》中系统阐述了班级授课制。 7.B

【解析】课外活动的主体是学生。 8.A

【解析】本题描述的是品德评价法。 9.C

【解析】马克思说“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10.B

【解析】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早期和个体幼年时的模仿行为,像孩童出于好奇模仿成年人的行为和活动就是教育。 11.C

【解析】人与人无论在哪一个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教育要针对差异进行,即因材施教。 12.C

【解析】略。 13.C

【解析】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课堂教学。 14.B 【解析】我国学者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编写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教材。 15.A

【解析】柏拉图认为人发展的最高境界就是“心灵的和谐达到完美的境地”,因此他将此定为教育的最高目的。

三、填空题

1.物质条件、教师队伍、教育管理 2.良好的师生关系 3.以教学为主 4.社会

5.写出总结报告

四、名词解释

1.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是一系列很具体的思想、实验和成就,换言之,是完全意义上的教育,它包括了教育的所有各个方面、各项内容,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时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包括了教育各发展阶段各个关头之问的有机联系。

2.学科课程标准:即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3.学科活动:一种学科性的课外学习和研究活动。一般按学科分别组织活动,这类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

4.调查法: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进行学生成绩评定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4)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的相应位置,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科学教育学奠基人”的是( )。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梅伊曼 2.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A.十五大B.十四大C.十三大D.十二大 3.人的生理成熟以具有( )能力为标志。 A.创造B.学习C.生殖D.思考 4.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 )。 A.课程目标B.课程标准C.课程计划D.教科书

5.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巾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 6.小学德育中的基本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

10

7.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

A.是同时的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D.说不清楚 8.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 )。

A.熟悉教材B.分析教材C.巩固知识D.理解教材 9.“没有英雄的时代也很难造就一代英雄”是强调( )。 A.教师的权威B.榜样的作用C.领导的权威D.社会的作用

10.马卡连柯认为,适宜作为“教育主体”的是( )。

A.学生个体B.学生集体C.教师个体D.教师集体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与学上构成__________关系。

2.1988年颁布了__________新的课程政策。 3.辅导是__________学生学习的活动。

4.班主任工作的主线就是搞好学生的__________工作和管理工作。

5.学校工作必须坚持“__________、全面安排”的原则

一、单项选择题 1.B

【解析】在世界教育史上,赫尔巴特被认为是“科学教育学奠基人”,他还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2.B 【解析】党的十二大把教育科技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战略重点之一。十三大又提出“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十四大再次强调“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3.C

【解析】成熟包括生理心理两方面的成熟,生理成熟的表现是具有生殖能力。 4.C 【解析】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课程计划。 5.D

【解析】考查行动研究法的含义。 6.A

【解析】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说服教育法是小学德育中的基本方法。 7.C

【解析】早期的教师是由一些名儒和官吏出任,随着教师职业的发展,才出现了专门培养教师的师范学校。 8.D

【解析】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包括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9.B 【解析】“没有英雄的时代也很难造就一代英雄”是强调榜样的作用。

10.B

【解析】马卡连柯认为,适宜作为“教育主体”的是学生集体

三、填空题 1.授受 2.“一纲多本” 3.帮助和指导 4.品德教育 5.以教学为主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5)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的相应位置,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是( )。 A.教育的原始起源说 B.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C.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D.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2.“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是下面哪种儿童发展观的观点( )。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辐合论 D.教育论

3.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4.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三基”指的是( )。 A.读、写、画 B.读、画、算 C.画、写、算 D.读、写、算

5.教育学最古老、最基本的核心是( )。 A.教学工作 B.教学方法 C.教学组织 D.教学策略 6.不属于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的是( )。 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B.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C.班主任工作 D.体育竞赛

7.小学生容易把“b”写成“d”,这说明小学生的( )还不成熟。

11

A.感知能力 B.注意能力 C.记忆能力 D.思维能力

8.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以感知觉为基础,发展心灵中的观念,培养能自我管理的人”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卢梭

C.裴斯泰洛齐 D.洛克

9.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不同的传统和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教育具有( )。 A.阶级性 B.生产性 C.等级性

D.相对独立性

10.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 )。A.程序性课程

B.练习性课程 C.地方性课程 D.实践性课程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教师管理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思想教育和自我教育等方法。

2.根据课程的任务,可以将课程分为__________型课程、__________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3.小学德育具有基础性、__________、__________和活动性等特点。

4.在现代学校教育工作中,课外活动是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面发展和发展__________教育的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

5.人的__________是人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一、单项选择题 1.C

【解析】教育的神话起源说(宗教观点)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它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最古老的观点。而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则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学术问题提出的教育起源说。 2.A 【解析】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而题干正好是对这一概念的举例。3.B 【解析】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他在教学中主张教师中心、课程中心和课堂中心。 4.D 【解析】读、写、算,是作为公民所必需的“三基”。 5.B

【解析】教学方法是教育最古老、最基本的核心。 6.D

【解析】体育竞赛不是德育的主要途径。 7.A

【解析】小学生容易把“b”写成“d”,这说明小学生的感知能力不够成熟,感知具有笼统性,精确性比较差的特点。 8.B 【解析】题干所述是启蒙运动的先锋卢梭心目中的教育目标。 9.D 【解析】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不同的传统和特点,主要缘于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10.D

【解析】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

三、填空题

1.行为控制动机激励 2.基础拓展 3.生活性开放性 4.个性特长 5.遗传素质

四、名词解释

1.教育机智:即灵活、机智的教育能力,它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新的、意外的情况正确而迅速做出判断,并付诸行动,以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一个合格的教师不可缺少的能力素养,也是教师成熟、老练的标志,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上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

2.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

3.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学生。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6)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的相应位置,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社会上出现专门从事知识传授活动的知识分子和专门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场所—学校,一般地说是在(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我国现在实施的义务教育的年限目标是( )。 A.10年 B.6年

12

C.9年 D.12年 3.《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 )。

A.社会权利的客体独立地位 B.社会权利主体非独立地位 C.社会权利主体独立地位

D.社会权利的客体非独立地位 4.课程的特点在于动手“做”,在于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种课程类型属于(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学生课程 D.课程

5.教育的最基本途径是( )。 A.教学 B.课外活动 C.社会实践 D.校外活动

6.班主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 )。 A.做好管理工作

B.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C.提高学生成绩

D.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7.教师的个人效能感随教师教龄的增长呈现出( )。 A.上升趋势 B.下降趋势 C.先升后降趋势 D.先降后升趋势 8.《义务教育法实施条例》属于( )。 A.教育行政法规 B.教育法律

C.地方性教育法规 D.教育规章

9.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是( )。 A.国家财政拨款 B.城乡教育费附加 C.社会集资款 D.教育专项资金

10.教师在对教具和实验进行演示操作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必须( )。 A.讲解操作的要领 B.讲解相关的书本知识 C.指导学生观察 D.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__________,学生是__________。

2.一般来讲,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__________。 3.陶冶法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艺术熏陶等。

4.我国第一次把课外活动正式列入总计划是在

__________年。

5.教学是学校的__________工作,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的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1.B

【解析】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埃及,我国最早的学校产生于商代。 2.C

【解析】我国现在实施的义务教育的年限目标是9年,小学6年,初中3年。 3.C 【解析】《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独立地位。 4.B

【解析】略。 5.A

【解析】教学是教育的最基本途径。 6.D

【解析】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很多,其根本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7.A 【解析】教师的个人效能感随着教师教龄的增长而呈现出上升趋势。 8.A 【解析】《义务教育法实施条例》属于教育行政法规。 9.A 【解析】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是国家财政拨款。 10.C

【解析】教师在对教具和实验进行演示操作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必须指导学生观察。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1.传授者、接受者

2.学生与其所学的知识之间的矛盾 3.人格感化、环境陶冶 4.1986

5.中心、基本途径 四、名词解释

1.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我国的课程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2.先进生:在一个班中那些思想好、学习好、纪律好、劳动好、身体好的学生一般被称作先进生。 3.教育理念:是教师在对教育本职工作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

五、简答题

13

2013年陕西省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模拟冲刺题及答案(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所强调的主要含义是( )

A.先天有差异,要因材施教B.学以致用,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C.学习新的知识,巩固学过的知识D.学习和思考相结合

2.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根本问题是( )

A.价值取向问题B.个人发展问题C.思想方法问题D.社会发展问题

3.人的身心发展的两个特殊性是指( ) A.顺序性和发展性B.社会实践性和阶段性C.社会实践性和能动性D.不平衡性和均衡性

4.教育不但是一种消费,也是一种投资活动,这是( )

A.教育资本理论的观点B.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C.市场资本理论的观点D.经济资本理论的观点 5.性的成熟是一个人生长过程中生理发育极为重要的特征,这个特征出现时期是在( ) 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人期 6.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 ) A.阶段性要求B.一般特征C.根本特点D.理想要求

7.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 )

A.管理B.引导C.控制D.交往

8.“建国居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 A.教育与经济的关系B.教育与政治的关系C.教育与科技的关系D.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9.“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这一条文规定出自(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10.在古代社会,“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体现的是教师的( )

A.道德形象B.人格形象C.财富形象D.文化

1

形象

11.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划分依据是( )

A.课程制定者B.课程任务C.课程目标D.课程内容

12.强调学科本位的课程是( )

A.综合课程B.分科课程C.潜在课程D.活动课程

13.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

A.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B.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力

C.培养学生的品德和审美情趣D.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和技能 14.以下原则与苏格拉底“产婆术”的实质一致的是( )

A.启发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系统性原则

15.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师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是指( ) A.教学策略B.教学过程C.教学组织形式D.教学设计

16.评定学业成绩时,信度好,效度却往往不高的试题是( ) A.问答型试题B.论文式试题C.主观性试题D.客观性试题

17.狭义的学校德育专指( )

A.思想教育B.政治教育C.道德教育D.心理教育 1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布于( )

A.1998年B.1999年C.2002年D.2003年 19.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是( ) A.教研组B.班级C.教师D.学生

20.能较全面地反映被评价者品德情况,且应用较广的品德评价法的是( )

A.加减评分法B.操行评语法C.模糊综合测评法D.评等评分评语综合测评法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 21.制定课程目标的三个主要依据是:对_________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_________的研究。 22.学生是权力的主体。其享有的法律规定的社会权力包括:_________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力、_________的权力、安全的权力。

23.考察学生文化的特征,较为显著的特征是学生文化的_________性、非正式性、多样性、_________

性。

24.教学的一般任务包括: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_________基础;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关注学生的_________发展。

25.二战后,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了普通中学_________、职业中学_________的综合化趋势。

26._________阶段是学生初步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时期。

27.教育目的有两个组成部分:一是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_________做出规定:二是对教育所要培养的_________做出规定。

28.课外辅导是_________的补充。

29.相对评价的基准是评价对象群体中的_________。

30.我国古代以教学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重视读书自学,强调辩论问题的教育机构称为_________,其主持人称为_________。 31.一般来说,班级的规章制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有关制度;二是学校制定的学校_________:三是班集体的_________。 32.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主体是“_________教育”。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3.教育要促进儿童发展,应遵循哪几个身心发展规律?

34.如何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

35.健全的班集体的形成应具有哪些基本标志? 36.简述课外辅导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37.简要回答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德育的方法和策略。 38.“多元智能”理论对改进学生评价有哪些策略指导意义?

一、单项选择题

1.D2.A3.C4.B5.B6.C7.D8.B9.A10.D 11.A12.B13.D14.A15.C16.D17.C18.B19.B20.D

2

二、填空题 21.学生学科22.生存受尊重23.过渡互补24.世界观个性25.职业化普通化26.高中

27.社会性质和方向人的身心素质28.课堂教学29.平均状况30.书院山长(洞主) 31.常规制度班级规范32.全面和谐 三、简答题

33.(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34.(1)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2)树立民主教育思想,尊重学生;(3)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4)主动与学生沟通,掌握与学生交往的策略和技巧。

35.(1)共同的目标;(2)有一个团结的有威信的领导核心;(3)有为集体成员所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4)良好的人际关系。

36.(1)教师给学生解答疑难问题,指导学生做好课外作业;(2)给缺课和基础差的学生补课,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3)对成绩优秀和能力强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增加作业的难度,扩大知识面,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4)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37.(1)了解学生当前的道德判断发展水平;(2)运用道德难题引起学生的意见分歧和认知失衡;(3)向学生揭示比他们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4)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自动接受比自己原有的道德推理方式更为合理的推理方式;(5)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道德判断付诸行动。

38.(1)树立新的智能观和学生观;(2)改革课程内容,为学生智能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3)倡导运用情境化学习评价方法;(4)设计适应各科教学的多元智能评价方案;(5)向学生呈现评价结果,使他们可以了解到自己各种智能发展的特点。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7)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的相应位置,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 A.六艺 B.八股文 C.自然科学

D.四书、五经

2.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人口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是( )。 A.文化教育 B.科技发展

C.计划生育的实施状况 D.基础教育的状况如何

3.我国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专项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4.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 A.开设哪些科目

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 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 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

5.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 A.赫尔巴特 B.瓦•根舍因 C.怀特海 D.克伯屈

6.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是( )。 A.科任教师 B.班主任 C.级任导师 D.班委会

7.儿童发展的源泉是( )。 A.儿童主体的活动 B.机体的结构和功能 C.家庭和社会教育 D.社会环境 8.在学生咨询中,( )是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 A.鼓励表达法 B.系统脱敏法 C.深入共感法 D.身体放松法

9.以分班、分组为测验的根本目的的是( )。 A.安置性测验 B.形成性测验 C.成就测验 D.标准测验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全部教育法规的“母法”,颁布于( )年。 A.1980

3

B.1986 C.1995 D.1998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其主要任务是__________。 2.中小学的教学科目设置,基本以__________为依据。

3.自我教育能力主要由__________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等构成。

4.学生是课外活动的主体,教师在课外活动中主要起__________作用。 5.一、单项选择题 1.B

【解析】由教育学发展史可知,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八股文。 2.D 【解析】基础教育是奠定一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状况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人口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3.D

【解析】我国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专项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4.A

【解析】教学计划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其中心问题就是开设哪些科目。 5.B

【解析】瓦•根舍因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的主张。 6.B

【解析】班主任是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 7.A

【解析】略。 8.D

【解析】在学生咨询中,身体放松法是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 9.A

【解析】以分班、分组为测验根本目的的是安置性测验。 10.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全部教育法规的“母法”,颁布于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四方面的特性:__________;稳

定性;发展性;__________。 三、填空题 1.学习

2.科学的分类 3.自我评价 4.辅助

5.独特性、灵活性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的相应位置,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教育的特质是( )。 A.认识活动 B.生存活动 C.传递活动

D.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2.我国近代教育史上,被毛泽东称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徐特立 D.蔡元培

3.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孟禄 B.霍尔 C.利托尔诺 D.华生

4.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义务教育法》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C.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

D.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

5.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 A.面向全体学生

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 )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A.教育 B.遗传 C.环境

D.社会活动

4

7.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这是一种( )。A.外铄论的观点 B.内发论的观 C.多因素论的观点 D.反映论的观点

8.“教育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可抄”,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A.情境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个别性 9.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全面实现教育目的。 A.关心学生的学习 B.教书育人 C.班主任工作 D.教学 10.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 )。 A.课程标准 B.课程计划 C.教科书 D.课本

11.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 )。 A.法国的左拉 B.英国的斯宾塞 C.中国的孟子 D.苏格拉底

12.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制 C.复式教学 D.小组教学

13.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 B.受教育者与教育者

C.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 D.教育者与德育方法

14.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了解学生 B.班会活动 C.建立学生档案

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5.以实践作业为主的兴趣小组属于( )。 A.技术小组

B.学科小组 C.艺术小组 D.体育小组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至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题干的相应位置。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义务教育的学制,通常有( )。 A.“六三”学制 B.“五四”学制 C.“九年一贯制” D.“四二”学制 E.“六年制”

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E.个别差异性 3.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提出的原则有( )。 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D.提早自立原则 E.无歧视原则

4.教师要确立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最为主要的内容是指( )。 A.教育观 B.人才观 C.应试升学观 D.教育质量观 E.精英教育观

5.组成课程计划的主要内容是( )。 A.学科设置 B.学科顺序 C.课时分配 D.学年编制 E.学周安排

6.学校教育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是( )。 A.课程计划 B.校舍安排 C.课程标准 D.教科书 E.教学指导书

7.教学过程的特殊性表现在( )。

5

A.认识的间接性

B.认识的交往性 C.认识的教育性 D.有领导的认识

8.教学过程的结构包括( )。 A.引起学习动机 B.引导学生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引导和组织学生运用知识 E.检查知识

9.德育过程的矛盾包括( )。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德育与智育的矛盾 C.德育与教学过程的矛盾

D.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E.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 10.构成学生思想品德的因素包括( )。 A.知 B.情 C.意 D.行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__________的科学。

2.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__________向__________过渡阶段。

3.师生在人格上是__________的关系。

4.学校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__________的形式出现。

5.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五个方面。

6.教师在写教学进度计划,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计划。 7.小学德育的基本途径是__________。

8.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__________的示范和__________。

9.班主任必须注意培养良好的班风,培养良好的班风要从树立__________做起。

10.班主任要统一各方面的__________,同家庭与社会密切配合。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教学

2.人的身心发展 3.义务教育

4.学校教育制度 5.教育方针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2.简述教师职业的角色特点。 3.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4.小学班主任的常规工作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5.简述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 2三、填空题 1.教育规律

2.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3.民主平等 4.特色课

5.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评价

6.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7.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8.教育者、学生中的好榜样 9.正确的舆论 10.教育力量

四、名词解释

1.教学: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2.人的身心发展: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即生理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

3.义务教育:国家用法律的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

4.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5.教育方针:国家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在一定阶段,根据社会和个人两方面发展的需要与可能而制定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总政策或总的指导思想。内容包括教育的性质、地位、目的和基本途径等。 .论述编写教科书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教师怎样才能做到正确使用教科书? 三、填空题

6

1.教育规律

2.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3.民主平等 4.特色课

5.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评价

6.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7.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8.教育者、学生中的好榜样 9.正确的舆论 10.教育力量

四、名词解释

1.教学: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2.人的身心发展: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即生理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

3.义务教育:国家用法律的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

4.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5.教育方针:国家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在一定阶段,根据社会和个人两方面发展的需要与可能而制定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总政策或总的指导思想。内容包括教育的性质、地位、目的和基本途径等。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的相应位置,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卢梭在教育思想史上的最大贡献是( )。 A.发现儿童论 B.学科中心课程论 C.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D.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

2.儿童发展的最佳期为( )。 A.3岁 B.5岁 C.7岁

D.9岁

3.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一种( )。 A.平等关系 B.上下关系 C.道德关系 D.教育关系

4.当代教师素质能力的集中体现是( )。 A.教师的个人修养 B.教师的专业素养 C.教师的个性品质 D.师生关系

5.教学认识的主要方式是( )。 A.直接经验 B.科学实验 C.社会实践 D.间接经验

6.“洪堡式”大学的传统是由( )传承的。 A.柏林大学 B.剑桥大学 C.巴黎大学 D.哈佛大学

7.“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说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 )。 A.先导性 B.感染性 C.权威性 D.针对性

8.小学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 )。 A.将优秀的文化成果传授给学生 B.实现爱国教育

C.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 D.使儿童学会学习,学会适应社会

9.我国在建国后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从而废除了旧学制,实行新学制,其时间是( )。 A.1949年10月1日 B.1950年10月1日 C.1951年10月1日 D.1952年10月1日 10.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阐述教育学和教育史的第一本书是( )。

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B.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 C.凯洛夫的《教育学》 D.斯宾塞的《教育论》

11.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是教师的( )。 A.言行 B.知识 C.修养 D.品德

12.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 )力量。 A.权力 B.权威 C.威严

7

D.人格

13.强调学生的“一般发展”,要求“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的苏联教育家是( )。 A.巴班斯基 B.赞科夫 C.加里宁 D.凯洛夫

14.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 )作用。 A.主体 B.辅导 C.从属 D.主导

15.启发的首要问题是调动学生学习的( )。 A.创造性 B.交往性 C.多样性 D.主动性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至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题干的相应位置。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15分)

1.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是( )。 A.认知领域 B.日常生活领域 C.情感领域 D.动作技能 E.安全领域 2.“环境决定论”完全否定了( )。 A.遗传的作用 B.教育的价值 C.家庭的影响 D.文化的功能 E.人的能动性

3.下列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有( )。 A.核心课程 B.融合课程 C.潜在课程 D.活动课程 E.广域课程

4.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具体任务包括( )。 A.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B.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C.指导学生校外、课外生活和活动 D.管理班集体,指导少先队工作 E.协调各任课老师的工作 5.诉讼可分为几种( )。 A.刑事诉讼 B.民事诉讼 C.行政诉讼 D.复议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和__________。

2.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的__________的人。

3.课的类型大致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大类。

4.德育的个体功能可以描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__________发生影响的三个方面。

5.教育最基本的一个社会属性是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2分) 1.教育科学 2.知识 3.美育

一、单项选择题 1.A

【解析】由教育思想史可知,卢梭在教育思想史上的最大贡献是发现儿童论,其代表作《爱弥儿》。 2.C

【解析】儿童发展的最佳期为7岁。 3.A

【解析】师生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4.B 【解析】当代教师素质能力集中体现是教师的专业素养。 5.D 【解析】教学认识的主要方式是间接知识和间接经验。 6.A

【解析】1810年,洪堡以新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建立柏林大学,把培养学者和学术发展看作是自身的目的,从而确立了大学发展科学的职能。 7.D 【解析】家庭教育的特点权威性、灵活性和针对性。而题干正是说家庭教育的针对性特点。8.C 【解析】略。 9.C

【解析】略。 10.C

【解析】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 11.A

【解析】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是教师的言行。 12.D 【解析】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人格力量。 13.B

【解析】强调学生的“一般发展”,要求“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的苏联教育家是赞科夫。 14.D 【解析】教师的指导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因为对学生的学习起主导

8

作用。 15.D

【解析】教师要善于机智地运用各种方法,使许多欲望和兴趣汇集和发展为推动学习的持久动力,才能达到启发的目的。 二、多项选择题 1.ACD

【解析】略。 2.AE

【解析】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人也具有主观能动性。而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则是夸大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3.ABE

【解析】略。 4.ABCDE

【解析】ABCDE五选项均为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具体任务。 5.ABC 【解析】诉讼分为三种,即: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三、填空题

1.发展的年龄特点 2.社会属性

3.单一课、综合课 4.享用 5.永恒性

四、名词解释

1.教育科学:是指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

2.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成果,是人类历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3.美育: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小学在美育方面的要求是:初步具有广泛的兴趣和健康的爱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3)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的相应位置,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战国后期出现的( )是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系统阐述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 A.《论语》B.《孟子》C.《学记》D.《春秋》 2.1919年建立的将小学分为初小、高小的教育制度,修业年限为( )。

A.4年B.6年C.5年D.9年

3.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

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

4.热爱学生是现代教师必备的( )。

A.思想政治素质B.教育理论素质C.职业道德素质D.职业技能素质

5.教学从其本质上讲,是( )。

A.一种主体活动B.一种实践活动C.一种认识活动D.一种文化活动

6.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

A.北欧的尼德兰B.捷克的夸美纽斯C.法国的斯图谟D.德国的福禄倍尔 7.课外活动的主体是( )。

A.教师B.学生C.少先队组织D.学校管理人员

8.老师采取画小红花,插小红旗等方式鼓励学生的德育方法是( )。 A.品德评价法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

9.马克思认为,人的劳动能力是( )的总和。 A.知识与能力B.智力与能力C.体力与智力D.体力与能力

0.关于教育起源问题上,心理起源论者所强调的是( )。

A.教育起源于动物本能活动B.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C.人类语言产生后的必然要求D.对外部自然界的恐惧 11.“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B.互补性C.差异性D.阶段性 12.世界上最早实施义务教育的是哪个国家?( )

A.英国B.法国C.德国D.日本

13.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电化教学B.复式教学C.课堂教学D.现场教学 14.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教材开始于( )。 A.20世纪50年代以后B.20世纪60年代以后C.20世纪70年代以后D.20世纪80年代以后

15.把教育的最高目的限定为“心灵的和谐达到完美的境地”的教育家是( )。

A.柏拉图B.拉伯雷C.卢梭D.裴斯泰洛齐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教育的自身状况是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和前提,它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方面。

2.__________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3.学校工作必须坚持“__________、全面安排”的原则。

4.学校德育是指各个社会共有的教育活动,具有鲜明的__________性。

9

5.课外活动总结的一般表现形式是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2.5分,共10分) 1.终身教育 2.学科课程标准 3.学科活动 4.调查法

一、单项选择题 1.C

【解析】战国时期,《礼记》中的《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系统地阐述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 2.B

【解析】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小学教育产生了较大影响。小学教育机构统称为小学校,招收6岁儿童入学,修业年限为6年。 3.C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存在于生理机能的不同方面,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此题干是说互补性在生理机能的不同方面的体现。 4.C

【解析】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职业道德素质。 5.C

【解析】教学从其本质上讲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6.B

【解析】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著作《大教学论》中系统阐述了班级授课制。 7.B

【解析】课外活动的主体是学生。 8.A

【解析】本题描述的是品德评价法。 9.C

【解析】马克思说“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10.B

【解析】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早期和个体幼年时的模仿行为,像孩童出于好奇模仿成年人的行为和活动就是教育。 11.C

【解析】人与人无论在哪一个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教育要针对差异进行,即因材施教。 12.C

【解析】略。 13.C

【解析】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课堂教学。 14.B 【解析】我国学者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编写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教材。 15.A

【解析】柏拉图认为人发展的最高境界就是“心灵的和谐达到完美的境地”,因此他将此定为教育的最高目的。

三、填空题

1.物质条件、教师队伍、教育管理 2.良好的师生关系 3.以教学为主 4.社会

5.写出总结报告

四、名词解释

1.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是一系列很具体的思想、实验和成就,换言之,是完全意义上的教育,它包括了教育的所有各个方面、各项内容,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时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包括了教育各发展阶段各个关头之问的有机联系。

2.学科课程标准:即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3.学科活动:一种学科性的课外学习和研究活动。一般按学科分别组织活动,这类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

4.调查法: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进行学生成绩评定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4)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的相应位置,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科学教育学奠基人”的是( )。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梅伊曼 2.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A.十五大B.十四大C.十三大D.十二大 3.人的生理成熟以具有( )能力为标志。 A.创造B.学习C.生殖D.思考 4.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 )。 A.课程目标B.课程标准C.课程计划D.教科书

5.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巾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 6.小学德育中的基本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

10

7.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

A.是同时的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D.说不清楚 8.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 )。

A.熟悉教材B.分析教材C.巩固知识D.理解教材 9.“没有英雄的时代也很难造就一代英雄”是强调( )。 A.教师的权威B.榜样的作用C.领导的权威D.社会的作用

10.马卡连柯认为,适宜作为“教育主体”的是( )。

A.学生个体B.学生集体C.教师个体D.教师集体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与学上构成__________关系。

2.1988年颁布了__________新的课程政策。 3.辅导是__________学生学习的活动。

4.班主任工作的主线就是搞好学生的__________工作和管理工作。

5.学校工作必须坚持“__________、全面安排”的原则

一、单项选择题 1.B

【解析】在世界教育史上,赫尔巴特被认为是“科学教育学奠基人”,他还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2.B 【解析】党的十二大把教育科技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战略重点之一。十三大又提出“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十四大再次强调“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3.C

【解析】成熟包括生理心理两方面的成熟,生理成熟的表现是具有生殖能力。 4.C 【解析】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课程计划。 5.D

【解析】考查行动研究法的含义。 6.A

【解析】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说服教育法是小学德育中的基本方法。 7.C

【解析】早期的教师是由一些名儒和官吏出任,随着教师职业的发展,才出现了专门培养教师的师范学校。 8.D

【解析】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包括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9.B 【解析】“没有英雄的时代也很难造就一代英雄”是强调榜样的作用。

10.B

【解析】马卡连柯认为,适宜作为“教育主体”的是学生集体

三、填空题 1.授受 2.“一纲多本” 3.帮助和指导 4.品德教育 5.以教学为主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5)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的相应位置,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是( )。 A.教育的原始起源说 B.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C.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D.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2.“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是下面哪种儿童发展观的观点( )。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辐合论 D.教育论

3.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4.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三基”指的是( )。 A.读、写、画 B.读、画、算 C.画、写、算 D.读、写、算

5.教育学最古老、最基本的核心是( )。 A.教学工作 B.教学方法 C.教学组织 D.教学策略 6.不属于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的是( )。 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B.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C.班主任工作 D.体育竞赛

7.小学生容易把“b”写成“d”,这说明小学生的( )还不成熟。

11

A.感知能力 B.注意能力 C.记忆能力 D.思维能力

8.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以感知觉为基础,发展心灵中的观念,培养能自我管理的人”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卢梭

C.裴斯泰洛齐 D.洛克

9.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不同的传统和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教育具有( )。 A.阶级性 B.生产性 C.等级性

D.相对独立性

10.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 )。A.程序性课程

B.练习性课程 C.地方性课程 D.实践性课程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教师管理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思想教育和自我教育等方法。

2.根据课程的任务,可以将课程分为__________型课程、__________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3.小学德育具有基础性、__________、__________和活动性等特点。

4.在现代学校教育工作中,课外活动是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面发展和发展__________教育的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

5.人的__________是人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一、单项选择题 1.C

【解析】教育的神话起源说(宗教观点)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它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最古老的观点。而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则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学术问题提出的教育起源说。 2.A 【解析】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而题干正好是对这一概念的举例。3.B 【解析】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他在教学中主张教师中心、课程中心和课堂中心。 4.D 【解析】读、写、算,是作为公民所必需的“三基”。 5.B

【解析】教学方法是教育最古老、最基本的核心。 6.D

【解析】体育竞赛不是德育的主要途径。 7.A

【解析】小学生容易把“b”写成“d”,这说明小学生的感知能力不够成熟,感知具有笼统性,精确性比较差的特点。 8.B 【解析】题干所述是启蒙运动的先锋卢梭心目中的教育目标。 9.D 【解析】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不同的传统和特点,主要缘于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10.D

【解析】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

三、填空题

1.行为控制动机激励 2.基础拓展 3.生活性开放性 4.个性特长 5.遗传素质

四、名词解释

1.教育机智:即灵活、机智的教育能力,它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新的、意外的情况正确而迅速做出判断,并付诸行动,以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一个合格的教师不可缺少的能力素养,也是教师成熟、老练的标志,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上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

2.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

3.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学生。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6)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的相应位置,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社会上出现专门从事知识传授活动的知识分子和专门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场所—学校,一般地说是在(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我国现在实施的义务教育的年限目标是( )。 A.10年 B.6年

12

C.9年 D.12年 3.《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 )。

A.社会权利的客体独立地位 B.社会权利主体非独立地位 C.社会权利主体独立地位

D.社会权利的客体非独立地位 4.课程的特点在于动手“做”,在于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种课程类型属于(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学生课程 D.课程

5.教育的最基本途径是( )。 A.教学 B.课外活动 C.社会实践 D.校外活动

6.班主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 )。 A.做好管理工作

B.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C.提高学生成绩

D.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7.教师的个人效能感随教师教龄的增长呈现出( )。 A.上升趋势 B.下降趋势 C.先升后降趋势 D.先降后升趋势 8.《义务教育法实施条例》属于( )。 A.教育行政法规 B.教育法律

C.地方性教育法规 D.教育规章

9.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是( )。 A.国家财政拨款 B.城乡教育费附加 C.社会集资款 D.教育专项资金

10.教师在对教具和实验进行演示操作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必须( )。 A.讲解操作的要领 B.讲解相关的书本知识 C.指导学生观察 D.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__________,学生是__________。

2.一般来讲,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__________。 3.陶冶法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艺术熏陶等。

4.我国第一次把课外活动正式列入总计划是在

__________年。

5.教学是学校的__________工作,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的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1.B

【解析】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埃及,我国最早的学校产生于商代。 2.C

【解析】我国现在实施的义务教育的年限目标是9年,小学6年,初中3年。 3.C 【解析】《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独立地位。 4.B

【解析】略。 5.A

【解析】教学是教育的最基本途径。 6.D

【解析】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很多,其根本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7.A 【解析】教师的个人效能感随着教师教龄的增长而呈现出上升趋势。 8.A 【解析】《义务教育法实施条例》属于教育行政法规。 9.A 【解析】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是国家财政拨款。 10.C

【解析】教师在对教具和实验进行演示操作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必须指导学生观察。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1.传授者、接受者

2.学生与其所学的知识之间的矛盾 3.人格感化、环境陶冶 4.1986

5.中心、基本途径 四、名词解释

1.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我国的课程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2.先进生:在一个班中那些思想好、学习好、纪律好、劳动好、身体好的学生一般被称作先进生。 3.教育理念:是教师在对教育本职工作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

五、简答题

13


相关内容

  • 2013下半年河北省教师资格面试公告
  • 2013年下半年河北省教师资格面试公告 2013年下半年河北省教师资格面试报名时间2013年12月2日-6日网上报名.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2013年下半年我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工作即将开始,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面试对象.报考条件及注意事项 (一)面试对象 凡河北省内(户籍或人事关系在本省 ...

  • 科研引领分享智慧助推我市教育内涵发展
  • 科研引领 分享智慧 助推我市教育内涵发展 作者:叶同心 来源:<陕西教育·综合版>2014年第10期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科学研究的专业引领和强力支撑.近年来,西安教育坚持行政推动和教科研引领并重的工作思路,以"两改革.两创新"为抓手,强力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西安市 ...

  • 小学教学质量检测方案
  • 关于组织部分小学五.六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的通知 各镇(街道)教育办.市属小学: 为落实教育体育局"1123"工作思路,促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检阅学校"管理提升"水平和"大练基本功"活动成果,发挥好学科教研交流中心的研究.指导.服务.评价作 ...

  • 浙江省2012年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简章
  • 浙江省2012年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简章 时间:2012-05-11来源: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第一章 概述 一.考试性质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简称: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是由国家制定考试标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领导.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管理实施的标准参照性考试:是一种国家教育考试项目. 二.考 ...

  • 2013幼儿教师考编考试模拟试题练习[1]
  • 2013幼儿教师考编考试模拟试题练习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20分).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C )颁布的. A.1996年7月B.1996年9月C.2001年7月 D.2001年9月 2.幼儿园教育是(BC )的奠基阶段. A.基础教育 ...

  • 2013年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
  • 2013年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 (一)思想品德条件 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并经申请人员单位或户籍所在地乡(镇)或街道办事处思想品德鉴定合格:应届毕业生,由所在学校进行思想品德鉴定. (二)学历条件 教师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幼儿园)报考条件: ...

  •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语文笔试模拟考试试题
  •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语文笔试模拟考试试题 一.填空 1.语文是重要的___工具___是语文课程特点. 2.教导学生作文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___.思考.___.评价的能力 3"任"和"盖"在作为姓名时,应该读___.___: 4."佞" ...

  • 2013-2014年小学英语三年级试卷分析报告
  • 2013-2014学年度上下学期小学三年级期末检测英语试卷分析 ---------北关小学 一. 试题分析 新课标指出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此次期末试卷的出题思路非常明确.通过试卷的形式来检测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题目类型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 ...

  •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中学物理教师工作总结
  •  在教育局和进修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工作中与学校工作计划保持高度一致,认真研究教育创新,学习新时期的现代教育理念,提高理论水平,真对日益增强危机感,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与业务水平。下面就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活动,并自觉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