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音韵学常识

第二章 音韵学常识

第一节 汉语语音概说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两层三级的语言系统装置,语音就是其中的一层。音义结合是语言学中最重要的道理。

一、汉语语音的特点

1、不用元音、辅音的概念,而用声母、韵母、声调的概念:

2、声调能够区别词的意义:

3、开音节特别丰富:

音节的基本结构类型:(V 代表元音vowel ,C 代表辅音consonant )

①V ,

②C —V ,

③V —C ,

④C —V —C

开音节:上面①②类,是以元音收尾的音节,叫“开音节”。

闭音节:上面③④类,是以辅音收尾的音节,叫“闭音节”。

汉语语音在音节方面的特点对汉语文化的影响很深,甚至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国文学史以诗歌为文学的正宗,“诗歌”这个词本身就说明了这个问题。这都与汉语的音节特点有关。

4、音位的系统性强: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音节特点是:整齐、系统、简洁。汉语普通话音节418个(不带声调),1332个(带声调),而英语感觉到是无限多个音节,据专家统计,是4500多个音节。

汉语语音声母和“四呼”的配合很有规律性,这是音位互补关系的体现。如舌尖前音声母z.c.s ,舌尖后音声母zh.ch.sh, 舌根音声母g,k,h 可以和开口呼、合口呼组合成音节,而不能和齐齿呼、撮口呼组合。等等。

5、现代汉语没有复辅音,像英语的sky 、spring 这种情况完全没有(塞擦音不是复辅音,远古汉语可能有复辅音)。

6、现代汉语没有塞音、擦音和塞擦音韵尾,只有鼻音韵尾[- n]和[- ŋ],比如,没有good 、cat 和book 之类。

7、现代汉语基本没有浊塞音(古汉语有,现代汉语部分方言有)。

8、同音词甚多(这一条直接影响到汉语词汇的特点)

9、从古至今方言语音都十分丰富和复杂,要想把从古至今的方言拟出一个比较清晰的系统,几乎是不可能的。

中国早就有民族的共同语言,也就是当时的“普通话”。孔夫子弟子三千,来自全国各地,孔夫子教书就用“雅言”。《论语》记载,孔夫子“诗、书、执礼,皆雅言也”。雅言,就相当于当时的普通话。以后历朝历代,也都有各自通用的“普通话”,只是称呼不同,秦称雅言,以后叫正音,到明代叫官话,是跟民间口语相对应的官方语系,为办公读书之用。

至于雅言更古老的来源,多认为是洛阳地区的语音,因为古人都认为洛阳居

天地之正,语音也为天下正统,洛阳方言是一种强势方言,所以各朝各地的语音都要向洛阳音靠拢。今天我们看到的古代遗留下来的韵书和韵图,基本上都是古代强势方言的遗留。

二、中国古代学者的语音研究

中国古代文化,我的体会,从形式上看,它是一种感觉文化,体会文化,它是一种零散的、临时的话语和语录式的散论,结构体系不明显,构不成系统理论体系。从内容上看,不重科学,是一种讲专制和统治的文化,不管是法家还是儒家,都是讲驭民之术,与民主相去甚远。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主体并不是什么具有优异素质的理论体系,它的核心是三纲五常,三纲五常又是礼教的核心,礼教又是儒家的核心,儒家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和核心。

所以,中国古代学者对语言本身的研究没有兴趣,或者说根本没有入门,他们研究音韵学根本不是为了认识汉语语音结构本身,而是为了研究文学中的诗词格律,研究诗歌用韵的标准。他们决不会对语言本身的结构规律感兴趣,也就是说,古人特别是古代正宗的学者,他们是不会去分析什么语音结构的,什么是元音、什么是辅音,什么是声调,他们都不感兴趣,他们感兴趣的是读懂古书,只要把古人的经典解释好、阐释好、发挥好就行了。四书五经,五经中排在第一的就是《诗经》,这是古代经学的正宗,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正宗,“不学诗,无以言”,不懂诗经,不会引用《诗经》的话,你连说话的资格都没有。因为要研究诗歌,必须要知道押韵,所以,我们最早开始的语音学研究,正是韵部,连韵母都谈不上,我们古代的音韵学家只是对韵母和声调感兴趣,而对声母不屑一顾,或者说不懂得关于声母的知识。在公元三世纪我们就可以看到三国魏·李登的《声类》,这就是按照韵部和声调排列的韵书,到南北朝时又有梁·沈约的《四声谱》,接下来,又有隋朝陆法言的《切韵》,后来就有了《广韵》《集韵》等。但是,声母的研究比韵母和声调晚了整整700年!到唐末才有守温搞了个“30字母”,一直到宋代才参照这30字母,搞出一个36字母。这个36字母一直是中国古代音韵学家的经典声母定论。直到著名的汉学家瑞典人高本汉发言了,才真正从语音的科学研究方面下了工夫,这才使我们的音韵学渗透进了西方科学的内涵。以后才有王力、李荣等人对切韵系统的研究。

不过,也有中国古代学者真正在文学以外对汉语语音的语言学角度的研究,其不过,有成就者大多是和尚。东汉时佛教传入,需要翻译佛经,一翻译,就是语言对比研究,一比较,就是比较语言学的雏形了。翻译佛经,导致学者们对汉语语音就开始了自觉的研究。反切的实践和理论就是在对汉语音节及双声叠韵关系的清楚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唐末守温和尚研究声母,他也是和尚。不是和尚,谁会对声母有兴趣呢?看看世界语言学史,我们就知道,语言学的产生,是从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开始的。

南北朝时“音韵蜂出”,韵书和音义书盛行,至陆法言《切韵》集其大成,陆法言是南北朝晚期和隋初的人,是我国最早的音韵学家。隋文帝开皇初年,他与刘臻、肖该、颜之推、长孙讷言等八人讨论音韵学,评议古今是非。他们认为,自西晋吕静《韵集》以下所成韵书,定韵缺乏标准,各有错误。陆法言根据大家议论的要点,经过认真斟酌,于仁寿元年(601年)编成《切韵》五卷。隋朝时陆氏家族不被社会认同, 陆法言的著作只是私家著述,唐代以后方大为流行。自《切韵》问世以后,六朝诸家韵书均逐渐消亡。对此,历代音韵学家都持肯定意见,认为陆法言做了件天大的好事。一分为二,他也做了一件天大的错事。他的

东西一问世,其余的韵书就湮没无闻了。所以,我们今天就不可能知道南北朝实际的语言描写了,我们拿到的,就是一个大一统的虚拟系统,而且,牵涉到当时那八个人的水平和见识,万一他们错了呢?我们只有无奈地假设那时的语音就是这个样子。

《切韵》成为我们今天考订古音及作诗文的根据, 研究汉语的中古音韵的主要资料,也是重要的语文工具书。但是,陆法言的《切韵》完整的书应该在唐代后期就看不到了,代之而起的是《广韵》。但是,一千多年后,唐写本的《刊谬补缺切韵》残本在敦煌找到,王仁昫的《刊谬补缺切韵》就有唐写本,现在《十韵汇编》中能够看到。唐·孙愐《唐韵》、宋·陈彭年《广韵》及其他韵书均以《切韵》为基础修改演变而成。原书己佚,敦煌留有残本三种,互相补充,约成原书四分之三左右。北宋景德四年(1007)崇文馆陈彭年等向朝廷呈上校定的《切韵》五卷,次年大中祥符元年改名为《大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 ,由朝廷颁布实施。稍后,丁度等奉朝廷之命修订《广韵》为简本,作为礼部科举考试时考官和士子的使用范本,此简本称为《礼部韵略》。此本经宋代历朝增修,南宋淳祐十二年(1252)刘渊奉命编定《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因刘渊为平水(山西临汾) 人,故此韵被称为《平水韵》。《礼部韵略》自北宋以来成为官方韵书的正统,此后元代的诗韵、明清两代的官方韵书皆属一个系统。清代康熙五十年(1711)张玉书等奉命编纂《佩文诗韵》为作诗准则;乾隆时礼部尚书周兆基作《佩文诗韵释要》极为简明适用,通行于世。从《切韵》、《唐韵》到《广韵》,在音韵方面是属于一个系统。《广韵》五卷,上平声为一卷,下平声一卷,上声一卷,去声一卷,入声一卷。“上平声”与“下平声“并无声调的区别,皆是平声,因平声字最多,故分上下两卷。凡同声调同韵的字汇为一部,平声五七部,上声五五部,去声六十部,入声三四部,共为206部。在《广韵》韵部下原注有“独用”或“同用”。凡独用的韵部,在人们作诗用韵时若选此部韵,便不准使用邻近的韵部;凡同用的韵部,注有与某部同用,如“冬”部注“钟,同用”,则此两部韵可以合用;又如“支”部下注“脂、之”同用,则“支”、“脂”、“之”三部韵可以合并使用。因此刘渊编《礼部韵略》时按《广韵》可同用的韵部进行合并,并为107部,元代《韵府群玉》改为106部,自此成为传统诗韵韵部,文学上叫做“诗韵”,音韵学上习惯称“平水韵”。

唐末守温和尚创制36母,晚唐五代至宋,切韵之学兴起,“师法多门”。明清时期,承接宋元之风,等韵学蔚为大观。

清初自顾炎武《音学五书》开始,古韵之学逐渐成为显学。然而,清儒崇尚古音,排斥今音,未能有意识地进行语音史的研究。而自清末陈澧《切韵考》起,特别是瑞典人高本汉学说传入之后,中古音的研究大盛,同时也带动了语音史的研究。高本汉对汉语的中古音和上古音,都有一套音值构拟,并对国际性的中国语言学产生了巨大影响。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没有高本汉,就没有现代的中国音韵学。高本汉(Bernhard Karlgren, 1889-1978) 瑞典人,主要著作有《中国音韵学研究》、《中日汉字分析字典》、《藏语和汉语》、《诗经研究》、《汉语的词族》、《汉文典》、《汉语》、《中古及上古汉语语音学简论》等。这些著述在中国语言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现在已被中国语言学家广泛接受。高本汉在汉语音韵学方面的研究影响最大,他以《切韵》为枢纽,上推先秦古音,下联现代汉语的方言,对汉语的语音史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对汉语的中古音系和上古音系进行了语音学的描写,为每一个音类构拟了具体的音值。这为汉语音韵和语音史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研究途径。中国学者一般都接受了高本汉的总原则,只是在细节

问题上进行了订正。高本汉的研究思路是:“我责成我自己追随着这些显赫的学者们(戴伟按:指清儒,这也是高本汉的谦虚)的开路工作,而把现代西方语言学的方法应用到他们所搜集的材料上去,以便重建一个相当古的阶段的汉语语音系统,作为有效地研究方言的必要基础。”在重建中古汉语语音时,高本汉主要运用三个方面的材料:1、韵书和韵图;2、汉语方言;3、外语借词。在上古音的重建中,高本汉主要利用了《诗经》押韵和汉字的谐声原则,并根据他自己所构拟的中古音系(切韵音系),应用内部拟测法构拟音类的音值。

音韵学是研究古代汉语声韵的学问。它是古老的语文学(文字、音韵、训诂之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因其历代都是口耳相传,没有录音等记录工具,所以音韵学就显得特别神秘,被人称为“绝学”。学习某一样东西,我们常常有这么一个体会,看它是不是同实际紧密结合的,是,就好学,不是,就是理论很深的,就不好学。那么,音韵学是口耳之学,“音韵之学,系乎口耳,舌腭之摩触,声气之动荡,有形可象,有事可指,固与形而上者殊科也。”(王力1935年《中国音韵学·序》)照理说应该是很好学的。但是,其实不然,它十分难学。难在两点:一、口耳之学,模仿发音,拟音,得有一个刻苦学习的过程,它甚至有点像音乐、美术一样,不是人人都可以学好的,有的人再刻苦都学不好。用国际音标记音,这对很多人来说,是相当困难的。现代汉语语音,普通话,要说得标准,达到一级,或二级甲等,尚且困难,更不用说古代语音了。二、古代人们的科学水平,决定了古人对音韵知识的描述不正确,不准确。不正确,不准确还好说,有的甚至与迷信、阴阳之类联系起来,你在学习的同时,还得接受一些不十分科学的古人意识,这些古代的非科学意识积重难返,因循守旧,对我们科学分析研究学习音韵学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但是我们还不能就一概不理以前的概念,尽管它不科学,可是我们还得按照这种不科学的东西去感受,去接受,去了解。这就是我们学习音韵学最困难和最痛苦的原因。

下面,我就从这个角度谈一谈古人的音韵学认识论,也就是古代音韵学的科学局限性。

1、阴阳五行之学的影响。黄老之学在汉初一度是国家认可的官方思想,后来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全面继承并适度改造先秦诸子,建立起以儒学为主体,以阴阳五行为框架,以天人合一为核心,天、地、人“三才”相参,儒家道家法家互补,古今一体,万物一统的哲学体系。其体系迅速成为官方思想,以后还贯串了整个古代思想文化历史。东汉、魏晋六朝,又接受了佛教,唐代,不管是排佛,还是援佛,都促使儒、道、佛的相互影响和渗透,都不同程度地代表着古代中国文化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万事万物同一源头,都源于阴阳相交、五行相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由“一”分化为“两仪”,即“阴阳”。元气中轻清者上浮为天,是为“阳”;元气中重浊者下沉为地,是为“阴”。在《易经》中,“阳”用阳爻表示(—),“阴”用阴爻表示(--)。两爻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易经·说卦传》第二章:“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

金木水火土,是五种不同的物质,“五行说”含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古人把“五行相克”看成社会发展的动力,认为四季、五方、五色、五音等诸多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发展变化偶与“五行相克”有关。

所以,音韵学中的术语,诸如“阴阳”,“清浊”,喉牙舌齿唇,平上去入,

平仄,都千方百计地同阴阳五行联系在一起。唐代和尚神珙《五声音论》(附在《玉篇》之后的)把喉牙舌齿唇分别与东南西北中五方相配,还与宫商角徾羽五音相配。北宋的邵雍《皇极经世·声音唱和图》把“韵”称为“天声”,其数目是十个,合于“十天干”之数;把声母称为“地音”,其数目为十二个,合于“十二地支之数。清代的朱俊声,在他的《说文通训定声》中,居然以《易经》的卦名为他的韵目命名,闹得除了他懂以外,别人都不懂,要专门花时间去先学了他的命名后才勉强可以去看他的书。

特别是等韵学的韵图中,多用五行、四时、五方等作为术语,导致音韵学的神秘和高深莫测。这种神秘的术语,还顽固地影响到现代汉语语音术语。比如,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就是从古代音韵学术语继承而来的。我们倒没有什么,可是,让外国人来学这些术语,就十分困难和无奈,倒不如用一、二 、三、四声来得痛快。

2、礼乐教化的影响。本来,音乐与语音天然就有联系,但是,音乐与语言的联系,在世界众多语言中,只有汉语为甚。汉语的声调,就同音阶有一定的联系,著名的五度制标调法,就是刘复发明的,赵元任首先将它用于《国际音标》,现在已作为《国际音标》的一部分了。但是古人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把它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乐者,通伦理也。”“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知乐则几于知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着得也。”“治世之音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魏晋六朝以来,音韵学家们发现汉语语音有严密的整齐划一的特点,他们更加认为语音和音乐一样,是天地的神奇造化。所以,传统音韵学就把音乐的术语引进到音韵学中来了。五音、七音、清浊等,《切韵》五卷还用宫商角徾羽五音来命名,音韵学越发显得神秘古奥。

3、佛教的影响。佛教在汉末传入我国,由于翻译和转读佛经的需要,促使当时的人对梵文进行研究和分析。在梵文拼音字母、拼音原理的启发下,人们对汉语语音的认识更加准确,更加科学。比如,“字母”这个词就是源于梵文的。这种借用的必要的,也是进步的。但是,音韵学中的“十六摄”就很麻烦了。“摄”,佛教术语,有囊括的意思,梵文有14个元音,加上“太空点””和“涅槃点”,共16个元音,于是等韵学家则把汉语《广韵》的206韵强行分为16摄。因此,摄的分类很明显有牵强的成分在内,并不准确。古音学家有所谓的“转”,也来源与梵文的“转”,这本来是梵文识字课本中单元与单元转换时的一个术语,用在古音学中,不伦不类,含混不清,觉得虚无飘渺。

4、学术私有,固步自封。古人做点学问,一般来说,是敝帚自珍、固步自封的。不交流,不开会,不统一标准,不统一术语,讲究师徒相传、父子相受,导致中国学术的落后和零散,这里边的心理比较阴暗,我把学生教会了,我还有什么可以驾御学生的呢?我得留一手,难怪我们中国有个“猫教老虎爬树”的寓言故事。特别是音韵学,更是如此。如:全清、次清、全浊、次浊,这本身就很难懂了,可是还有不同一的说法,如“纯清”、“最清”“又次清”、“又次浊”、“半浊半清”、“半清”、“不清”、“不浊”等等。有比如说“呼”,有所谓“一等洪大,二等次大,三四皆细,而四尤细。”又有所谓开口、合口,其中又有混淆,后又发展成为今天的“开齐合撮”四呼,理解和掌握十分困难。学术私有,秘不外传。(中国古代的教育文化、教师文化也有阴暗的一面,“猫教老虎学本事”的寓言就是一面啊的教师教育文化的反映,特别是师徒相授、口耳相传的东西,什么传

男不传女啊什么的“祖传”更是如此)古代的教师根本不可能去教学生专门练习语音,语音教学在整个古代中国绝对是个空白,能够教的人本身就少得可怜,肯无私传授的就更少,这就产生了玄虚的感觉。

综观至今为止的汉语语音史著作,共同的弱点有三:

一是将汉语语音的演化看成单一音系的变化,古今语音一线牵。这显然无法正确全面地反映和揭示语音史的真实面貌与规律。

二是重上古、中古,轻近代,近代音部分相当薄弱,大多只讲《中原音韵》音系,而《中原音韵》只代表元代北音,并不代表标准音和南音,更不代表整个汉语近代音。

三是缺乏有根据的方音对比分析。这有两个不同的趋向:一是本身是北方方言区的学者,对接近古音的方言了解不多,议论难免空泛,二是本身是操接近古音的南方方言学者,大多也只是对自己所操方言比较熟悉,而对其他南方方言也不是很熟悉。他们的结论就比较偏执。

比较而言,还是王力的《汉语语音史》比较好,当然也有不少揣度的情况。

三、汉语语音研究的科学态度

罗常培、吕叔湘于1955年就说:“前人在汉语史方面做过的工作侧重在古代,我们现在要多用力量在近代,要首先弄清楚普通话形成的历史。”(《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近十年来,学界为弄清普通话形成的历史,加强了对近代音的研究,乃至在海内外形成显学,特别是许多中青年学者对一大批近代音资料的考查研究,使汉语近代音的研究逐渐向纵深发展,也引发了对诸多问题的讨论。 20世纪初北音学崛起,关于《中原音韵》的研究诸家并起,成绩卓著,音韵学渐由今音学、古音学、等韵学的三元组合变成了四元组合,加上了近代因的研究。不过,北音学的重点只在《中原音韵》,并未对近代的北音做系统的考查,汉语近代音仍未引起重视。30年代赵荫棠《等韵源流》虽然考查了许多有关近代音的材料(主要是韵图),但其主旨仍只在梳理等韵源流。40年代以来陆志韦等少数前辈学者陆续对一些近代音的资料作了较为深入的考查描写,但和者寥寥。50年代王力先生《汉语史稿》的语音史部分尚不够精细,尤其是近代音部分更为简略。1985年出版的《汉语语音史》虽较《汉语史稿》有充实,对上古音、中古音及其演变规律的考查也已相当精细,且增加了“明清音系”一章,但仍只是根据几份代表不同音系的材料,将它们糅合成一个人为的音系。黄典诚于1993年出版的《汉语语音史》借助汉语方言材料,考查研究上古音、中古音及其演变规律,取得了很大成功,但其近代音部分也显得薄弱。

要将汉语语音尤其是近代语音研究引向深入,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一是对汉语语音史研究的历史作认真的回顾与反思。克服单一音系的思维定势,变单线联系为多线联系。弄清楚共同语标准音与基础方言口语音“同源异流”的关系。那种简单地认为元明以来的北京音一直是共同语标准音的看法值得商榷。

二是加强近代音的研究,尽快填补空白。研究近代音应联系我国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汉语历史悠久,汉语语音具有十分显著的历史传承性。标准音与基础方言口语音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状况是由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造成的。对于近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所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应有足够的认识。

三是努力拓宽研究领域。除了考查标准音与基础方言代表点口语音外,还应尽可能考查各地方音的现状及其源流。研究近代音可资应用的材料极为丰富,除

了许多韵书韵图、诗词等韵文材料、域外对音资料、官话课本等等,还有丰富翔实的方言资料。

四是广泛地查阅元明清别集、政书、史书、方志、笔记、小说等等,甚至域外文献,从中搜寻语音史资料,这样可以使近代音的研究取得更好成绩。

汉语语音史是二十世纪初诞生的崭新学科。传统音韵学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史料,剔选出大量的史实。本世纪初,发源于西方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方言地理学、语音学传入我国或应用于我国的音韵研究,一个正确史观指导下的语音史才得以诞生。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是根据我们的实际水平来做我们的事情。特别是我们所在的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保留古音的情况不多,更多的是保留着明清音。这对我们了解音韵学没有什么好处,对我们了解近代音,了解普通话的直接来源反倒有好处。

第二节 从上古到中古的语音发展

这个三十六字母表,是根据音韵学家对字母的分类来编排的。

发音部位对照表

5、清音、浊音、全清、次清、全浊、次浊。

根据声母的发音方法,音韵学家又把三十六字母分为清音和浊音两大类。清音是指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辅音。浊音是指发音时声带振动的辅音。

再根据气流的强弱或浊化的程度,古人又把清、浊各分为全清和次清、全浊和次浊。

全清是指发音时不送气、声带也不振动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

次清是指发音时送气而声带不振动的塞音和塞擦音。

全浊是指发音时声带振动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

次浊是指发音时声带振动的鼻音、边音和半元音。

发音方法对照表

等韵学和等、呼:

古代的等韵学家设计了韵图来说明语音的结构,跟我们今天的声母表、韵母表是同样的功能。韵图的样板在《康熙字典》的前面有《切韵指掌图》,可参看。我们只讲古代的“两呼四等”。古代的等韵学家将韵母氛围开口呼和合口呼两大类,每类都有一、二、三、四等。加起来一共有八个类别。大体说来,开口呼指不圆唇元音,合口呼指圆唇元音。四等是根据开口度的大小而定的,“一等洪大,二等次大,三四皆细,而四尤细。”这“两呼四等”发展到元明清时,已经演变为“四呼”,同今天的普通话“四呼”差不多了。这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和撮口呼”。

开口呼:主要元音是a 、o 、e 以及舌尖元音,没有韵头的音节。

齐齿呼:主要元音和韵头为i 的音节。

合口呼:主要元音和韵头为u 的音节。

撮口呼:主要元音和韵头为y 的音节。

提醒:要注意汉语音节中的几个小问题:

1、ong 不是开口呼而是合口呼,因为它的国际音标描写是[u ŋ]。

2、iong 不是齐齿呼而是撮口呼,因为它的国际音标描写是[yuŋ]。

3、分析汉语普通话的韵尾时,要注意“高”的读音,汉语拼音是gao ,但是它的韵尾其实应该是[u]。

一、上古音和中古音

1、上古音:

目前对上古音的基本看法是先秦两汉音,以《诗经》表现的语音为样板音,指周秦两汉时代的汉语语音系统。研究这套学问的人被称为古音学家。研究上古音的资料主要有两方面:①《诗经》、《楚辞》的押韵字,经书、子书中的韵语,两汉以前的韵文;②形声字的声符。古音学包括古韵、古纽、古声调三部分。对古韵的研究,宋代吴棫启其端,明末陈第批判唐宋学者的古诗叶韵(叶音)说: “时有古今, 地有南北, 字有更革, 音有转移, 亦势所必至。”成为古韵研究的开路先锋;清初顾炎武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奠定古韵研究的基础,他的研究成果反映在所著《音学五书》中;以后江永、戴震、段玉裁、王念孙、孔广森、江有诰等人,在顾氏的基础上加详、加细,大体上完成了古韵分部工作;现代学者王力定《诗经》韵29部,战国至两汉古韵30部,可视为古韵研究的总结。从先秦到汉魏时期,此时韵文使用汉语的自然韵律,并无韵书。人们对汉语的声韵尚无自觉的知识。关于此期的声母和韵母及韵部等的归纳分析,语言学家们是依据中国古代的诗歌总集《诗经》为准的,因而《诗经》成为上古音系统的代表。很多人称之为“《诗经》音系统”。

可以说,古音学在清代由起步发展到了颠峰,这不仅是一代代学者的理论贡献积累的过程,更是一个语言学的观念发展的过程。古音学从经学的附庸逐渐独立为一门学科;古音研究的对象从注经过程中零散的语言现象发展成一个范畴清晰的知识体系。古音学家从对古音的认识粗疏凌乱到建立了一个规律的、系统性的体系。清代音韵学家辈出,古音著作迭见。清代的古韵部研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杰出的古韵学主要有:顾炎武、戴震、江永、段玉裁、孔广森、王念森、江有诰等。上古声母的研究是从清代开始的,钱大昕、章太炎、黄侃、曾运乾等人取得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成果。依据的材料主要是形声字的声符,另外还有古代各种注音、异文、通假、声训以及现代方音等,现代学者还利用汉藏语系各族语言的比较研究来考证上古的声母。分析、归纳这些材料,再根据三十六字母及《切韵》音系上推,是研究上古声母的一般方法。

今天,学者们运用先进的语音学原理、历史语言学的各种方法(例如:内部拟测法等)对古音进行着更为深入的研究,但是新方法并不代表一切,清代古音学也不因其受到的时代局限成为“落伍”的学问,它依旧可以为今天的学者带来许多帮助和启示。

2、中古音:

又叫“今音”。指从魏晋南北朝到唐宋的语音系统。从晋到南宋时期,此期产生了韵书,而且唐宋时期制订了官方韵书,建立了音韵学。北宋颁布的《广韵》为中古音系统的代表。研究中古音的资料主要有以下5种:①《广韵》和《切韵》各种残卷。②从魏晋到宋代经史子集的反切注音。③《韵镜》、《七音略》、《四声等子》、《切韵指掌图》等韵图。④归纳诗文押韵字,如南北朝民歌、唐宋古体诗、骈体文等。⑤梵汉对音、藏汉对音,主要利用佛经音译的人名、地名。清代陈澧《切韵考》是一部研究中古语音系统的著作,在书中提出了富有创造性的反切研究法——系联法,他的研究结果是,中古声母40类、韵母311类(四声分计;20世纪初瑞典学者高本汉首次用音标构拟中古音,揭开了用现代化手段研究历史语音的序幕,他认为中古声母47类,韵母290类,并为声母和韵母构拟了音值;当代学者李荣著有《切韵音系》一书,书中确定声母36个,韵母334个;

此外,还有很多当代学者对高本汉的中古语音系统和拟音做了不同程度的修订。

3、等韵学:

等韵学是研究汉语发音方法和发音原理的科学。等韵学的基本内容可分为两部分,即韵图和门法。韵图是利用图表形式逐一表示一个个反切的读音。对韵书来说,它把韵书所反映的语音系统简练明晰地表现出来,对于使用韵图的人来说,韵图是汉语音节拼合的练习表,通过反复练习,达到准确读出反切读音的目的。等韵学的精华表现在韵图上。门法是按照韵图查找反切读音的方法,主要讲特例按一般方法查不出准确读音的各种情况。最初的门法附在韵图前边或后边,如《韵镜》卷首有《归字例》,就属于门法一类的文字,另外,《四声等子》有《辨音和切字例》,《辨类隔切字例》、《切韵指掌图》有《检例》,这些都属于门法,但这时还没有“门法”的名称。直到元代刘鉴《切韵指南》所附《门法玉钥匙》才第一次出现门法名称,列13条门法,明代真空《直指玉钥匙门法》,把刘鉴的13条门法扩展为20条,是集门法大成的著作。这些门法,主要试图解释韵书反切与韵图列字的等列出入情况,有些解释基本合理,有些不尽合理,有些则是错误的。

二、上古音的韵部

汉代人的读音与先秦时代已有一些不同,因而引起了学者的注意。到了六朝时代,语音的变化则更大了,文人们按当时的口语读《诗》,往往感到不能押韵,因而引起了他们更大的研究兴趣。古韵学的研究,到了清代出现了一个繁荣昌盛的局面,音韵学家辈出,古音著作迭见,古韵部的研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清代杰出的古韵学主要有顾炎武、江永、段玉裁、钱大昕、孔广森、王念森、江有诰等。

王力《汉语音韵》古韵三十部如下:

阴声韵 入声韵 阳声韵

(一) 1 之部[ə] 2 职部[ək] 3 蒸部[əŋ]

(二) 4 幽部[u] 5 觉部[uk] 6 冬部[u ŋ]

(三) 7 宵部[o] 8 药部[ok]

(四) 9 候部[ɔ] 10 屋部[ɔk] 11 东部[ɔŋ]

(五) 12 鱼部[a] 13 铎部[ak] 14 阳部[a ŋ]

(六) 15 支部[e] 16 钖部[ek] 17 耕部[e ŋ]

(七) 18 歌部[ai] 19月部[at] 20 元部[an]

(八) 21 脂部[ei] 22 质部[et] 23 真部[en]

(九) 24 微部[əi] 25 物部[ət] 26 文部[ən]

(十) 27 缉部[əp] 28 侵部[əm]

(十一) 29 叶部[ap] 30 谈部[am]

古韵学部目前已经达到“增之无可复增,减之亦不能复减”的阶段,我们应该了解和掌握音韵学的这一成果。

上古相近的韵可以互相转化。常见的转化有对转和旁转。

阴声韵、阳声韵和入声韵:

阴阳对转:

对转的理论首先是由戴震提出的,后由戴震的学生孔广森加以确立,再后来章炳麟又发展了它。

所谓“对转”,指上古韵同一类中的阴声、入声、阳声可以互相转化。如入声、阳声丢掉辅音韵尾变成阴声,阴声获得鼻韵尾而变为阳声等。这一语音转化的现象,音韵学上叫做“阴阳对转”或“阴阳入对转”,简称“对转”。对转的语音条件在于韵腹(主要元音)必须相同。例如上面三十部表第九类:歌〔ai 〕、月〔at 〕、元〔an 〕,主要元音相同,仅韵尾不同,故语音相近,在《诗经》里才有押韵的可能。如:

《小雅·隰桑》:“隰桑有阿,其叶有难;既见君子,其乐如何?” ...

“难”本属阳声元部,却与阴声歌部的“阿”、“何”押韵,这只有用对转的理论才能加以解释。

在训诂学、文字学上,对转理论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汉字的谐声系统常常表现出对转关系,如“诗”、“特”、“等”皆从“寺”得声,而“诗”为之部,“特”为职部,“等”为蒸部。

所谓“旁转”指上古三十部表中纵行相邻的韵部之间,阴声与阴声、入声与入声、阳声与阳声内部可以相互转化。旁转的语音条件是:主要元音相近,韵尾相同。如:

《诗经·豳风·七月》:“四月莠葽,五月鸣蜩。” ..

“蜩”本属幽部,却与宵部的“葽”字相押,这也只有用旁转的理论才能讲得通。汉字的谐声系统也常常表现出旁转关系,如“牡”从“土”得声,“牡”属侯部,而“土”属鱼部。

想知道某字属上古哪一部,可查检唐作藩的《上古音手册》或郭锡良的《汉字古音手册》。

异平同入:

(参看王力《汉语史稿》上p201——205)

从顾炎武到段玉裁,对入声的处理或者是将入声与阴声合为一部,或者是让入声韵部独立,主张“数韵同一入”或“异平同入”。戴震在“异平同入”思想的启示下,首先正式设计出了阴、阳、入三声相配的格局。他将入声韵独立出来分成九部,分别同时与阴、阳声韵相配(其中两组无阴声韵) ,形成九类。这种处理是戴氏对古韵研究的重大贡献,它揭示了上古韵每一大类各部之间韵腹相同的整齐局面,对认识韵部之间的联系和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的学生孔广森正是由此发现了“阴阳对转”的发展规律。“数韵同一入”是江永的观点,意思是上古的一个入声韵可以同时与几个阴、阳声韵相配,如入声药韵同时与阴声韵鱼韵、宵韵和阳声韵阳韵相配。“异平同入”是段玉裁的观点,意思与江永的“数韵同一入”相同,只是入声韵与阴、阳声韵所配的具体内容不尽相同而已,如入声药韵同时与阴声韵鱼韵和阳声韵阳韵相配。

三、上古音的声纽

声钮就是声母。只不过,古音学者在他们的著述中,多用“声钮”,所以,我们后人在谈古音时,也常用“声钮”,没有声母其他的原因。关于上古音的声纽,钱大昕、章太炎、黄侃、曾运乾等人,都取得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成果。

王力提出古代有如下三十二个声纽:

(一)唇音: 1 帮(非) 2 滂(敷) 3 并(奉) 4 明(微)

(二)舌音: 5 端(知) 6 透(彻) 7 喻 8 定(澄) 9 泥(娘) 10 来

(三)齿头音:

(甲)11 精 12 清 13 从 14 心 15 邪

(乙)16 庄 17 初 18 床 19 山

(四)正齿音: 20 照 21 穿 22 神 23 审 24 禅 25 日

(五)牙音: 26 见 27 溪 28 群 29 疑

(六)喉音: 30 晓 31 匣(于) 32 影

王力这个上古32个声母的结论是专门得来的呢?他是综合了清代至现代上古声母的所有研究成果后提炼出来的。这些研究成果中,比较重要的结论有:

1、古无轻唇音

这是清代学者钱大昕提出来的,钱在他的《十驾斋养心录》卷五中考证出:三十六字母中的轻唇音“非、敷、奉、微”四母,在上古是归在相应的重唇音“帮、滂、並、明”里头的。也就是说,上古没有轻唇音,它们是唐宋时期才从重唇音里分化出来的。

“凡轻唇之音,古读皆为重唇。”

钱氏依据的材料有以下五项:

异文:

匍(並鱼)匐(並(奉)职):《诗经邶风古风》作匍匐,(郑笺:凡民有凶祸之事,邻里尚尽力救之。)《礼记檀弓》引作“扶(並(奉)鱼)服(並(奉)职)” ,《孔子家语》引作扶伏。

以上是奉母古读并母的例子。下面是非母古读帮母的例子:

《论语》:子贡方人。郑玄本作谤。

《诗》东有甫草,韩诗作圃草。

敷母古读滂母的例子:

《诗》敷时绎思(敷,布施,时,是,绎,继续,引申。思,语气词。布施文王的恩惠,引申到无穷。)左传引作铺。

《易》遇其配主,郑本作妃。

微母古读明母:

《史记》平公子文公,世本作湣公。

《诗陈风防有鹊巢》:谁侜(欺骗)予美(美人),心焉忉忉(忧虑)。韩诗美作娓。《说文》:娓(微明),顺也,读若媚(脂明)。

读若:

古读扶如酺(並魚),转为蟠(並元)音。

《周礼. 大司乐》:播之以八音。注:古书播(帮月)为藩(帮(非)元)。杜子春云:播当为藩,读后稷播百谷之播。

声训:

《释名》:“邦,封也。有功于是,故封之也。”如《论语》:动干戈于邦内。释文:郑本作封内。

《广雅》:匪,彼也。如《诗小鸭》彼交(交际)匪纾(怠慢)。

异切:

古读副如劈。《诗. 大雅. 生民》不坼不副。《释文》:副,孚逼反。《字林》:副,判也,匹亦反。(劈,锡滂。副,职滂。)

同源词:

《广韵》:菢,薄報切,鳥伏卵。伏,扶富切,鸟菢子。伏菢互相训,而声亦相转。(菢,幽並。伏,职並。)

以上五种材料钱氏往往交错为用。单凭这些材料,只能证明轻唇和重唇相混,也可以得出相反的结论——古无重唇音。80年代就有人写文章说古无重唇音。但是钱氏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原因在于他还用了方音和对音的材料。

方音和对音:

今吴人呼蚊如门。今江西湖南方言读无如冒。今人呼鳆鱼曰鲍鱼,此方音之存古者。古音晚重唇,今吴音犹然。

释氏书多用南无字,读如曩模。梵书入中国,翻译多在东晋时,音犹近古,沙门守其旧音不改。(无、模,明鱼。无,广韵虞韵微母。Namas amitabha) 钱氏所举的方音材料虽然有限,但是符合语言类型学的道理:只有重唇而没有轻唇的方音是存在的,只有轻唇而没有重唇的方言是不存在的。现代汉语五大方言都保留着“古无轻唇音” 的特点。如:闽方言至今没有轻唇音,尤其是白话音轻唇字都读做重唇,如:方读p ,芳读p‘,房读p 。

客家方言一部分古轻唇字读重唇,如冯、肥、扶等读p‘。粤方言凡是古微母字都念做重唇m 。吴方言,一部分古轻唇字读做重唇。如钱大昕说:古读望如茫。吴语的白话音还是这样。吴方言蚊、问、闻、忘、物等白话音都读m 。湘方言一部分古轻唇字读做重唇。如望,双峰话白读man (浊去),网读man (上声)。晚,长沙话白读man (上声)。

这一结论,从前述各种材料中都能找到证据。如:“辈”、“排”等字以“非”得声;“葡匐”又作“扶服”;“鄙”注“方美切”。现代吴方言、粤方言、客家话等,都不同程度地保留有重唇痕迹,特别是厦门话,至今还没有轻唇音。这些现象,都说明钱氏的结论是可信的。

2、古无舌上音

这也是钱大昕的发现,见《十驾斋养心录》卷五。他考证出:三十六字母中的舌上音“知、彻、澄”三母,在上古是归在相应的舌头音“端、透、定”当中的。也就是说,上古没有舌上音“知、彻、澄”三母,它们是中古时期才从舌头音“端、透、定”分化而来的。

这一结论也得到普遍的承认。例证如:“澄”、“橙”等字从“登”得声;《说文》:“田,陈也”;“贮”注“丁吕切”;闽粤等许多方言现代仍读舌上为舌头。

古无舌上音有两条内容:

(1)古无舌头舌上之分

古无舌头舌上之分,知彻澄三母,以今音读之,与照穿床无别也。求之古音,则与端透定无异。

见材料。冲,定冬,澄东。动,定东,定董。童同桐,定东,定东。虫,定冬,澄东。

其他的异文材料有:《尚书. 禹贡》:大野既猪。《史记》作“既都”。《诗经》:追琢其章,荀子引作雕琢其章。——知母古读端母。

《说文》:田,陈也。齐陈氏后称田氏。陆德明《经典释文》:陈完奔齐,以国为氏。《史记》谓之田氏。《庄子》田骈,《呂氏春秋》引作陈骈。澄母古读定母。

(2)古人多舌音

“古人多舌音,后代多变为齿音,不独知彻澄三母为然也。”

他的意思是说,正齿音照穿床在上古也读舌音。例如:

舟、周两字属于中古照母,可是从舟得声的輈属于知母,也就是上古端母。从周得声的啁上古属于知母,雕属于端母。又如至,中古属于章母,但致属于知母。耊属于定母。

钱氏的古无轻唇音和古无舌上音之说,用王力先生的话说,是不刊之论。闽方言里,古知彻澄的字,一部分读t ,t‘。如福州话竹追中读t ,抽拆读t‘,除陈读t ,虫程读t‘。

湘方言古知彻澄的字,一部分读t ,t‘d。如双峰话张猪读t ,宠超读t‘,厨丈读d 。

3、“娘、日”二母古归“泥”母

章太炎接受了钱大昕的古无轻唇和古无舌上的观点。另外,他又提出,娘日归泥,精系声母归章系,喻母归影母。后两种看法不一定对。有价值的是娘日归泥的学说。章在其所著《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中提出:三十六字母中的“娘”母和“日”母,上古都属于“泥”母。

章氏著有《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见于《国故论衡》31-33页)。

谐声:

涅(泥母质部),从日(日母质部)声。也可以从内声(泥母物部,合一)。日内声符互换,说明读音相近。月、外,都是疑母月部。前者为合三,后者为合

一。耐(泥之)从而(日之)得声,那(泥歌)从冉(日谈)得声。

声训:

《广雅释诂》:涅,泥(泥脂)也。《说文》《释名》:入(日母缉部开三),内也。

异文:

涅而不缁,亦作泥而不滓。不义不 ——不义不昵。日昵音同。

又如:《释名》:尔(日脂),昵(娘母质部)也。泥(泥脂),迩(日脂)也。《汉书惠帝纪》曰:内外公孙耳孙,师古以耳孙为仍孙。仍今在日纽,本从乃声,则音如乃,是耳仍皆在泥纽也。(耳,日之。仍,日蒸。乃,泥之。)

读如:

《淮南原道训》:“行柔而刚,用弱而强。”郑玄高诱皆读而为能(泥母蒸部)。《公羊定八年传》:“如(日鱼)丈夫何?”解诂曰:“如犹奈(泥月)也。”章氏把娘母归到泥母是对的,因为泥(一四等)和娘母(二四等)互补。钱大昕已经证明,古无舌上音。章氏揭示了日母跟泥娘的相近关系也是对的,但把日母归入泥母就错了,日母是三等,娘母也有三等,如果都归泥母,日母和娘母后来就没有分化的条件了。所以,王力先生把日母看作跟泥母音近而不同的声母。

4、喻三归匣

三十六字母中的“喻”母含有三等和四等两类字。近人曾运乾在其所著《喻母古读考》一文中考得:“喻”母三等字在上古是归在“匣”母当中的,后来才从匣母中分化出来。例如:“云”、“域”、“烨”等字都是喻母三等字,而“魂”、“或”、“花”等字都是匣母字;古读“营”如“还”,读“于”为“乎”。这一结论今已得到较普遍的承认。

曾运乾的古声纽学说曾运乾(1884-1945),字星笠,晚年自号枣园先生,湖南益阳人。他的音韵学论著,由他的学生郭晋稀先生整理成《音韵学讲义》,中华书局1996年出版。他的古声母学说,根据《古声十九纽》第三章,主张上古有19纽,跟黄侃19纽不同之处在于喻三归匣,喻四归定。这是他对古声母研

究的两个贡献。曾作《喻母古读考》,发表在《东北大学季刊》第二期,1927年11月出版。又见《音韵学讲义》中《广韵学》第五章《广韵补谱》第四节。(看材料)

异文:

古读营如环。《韩非子》:自营(于傾切)为私。《说文》引作自環(户关切)古读援如换。《诗皇矣》:“无然畔援”。郑笺:“畔援,犹拔扈也。”《汉书叙传》畔换。《试卷阿》作泮奂,《魏都赋》作叛换,《隶释成阳令唐扶碑》作布 。畔叛、拔都是并母,泮,滂母,布,帮母。援,广韵雨元、为眷二切,都是于母。换奂,胡玩切,扈 侯古切,都是匣母。

读若:

《说文》:“沄,转流也。从水云声,读若混。”沄,王分切又胡本切。昏,胡本切。《礼少仪》:“祭祀之美,齐齐皇皇。”注:皇读如归往之往。

声训:

古爰(雨元切)缓(胡管切)声同。《诗》:“有兔爰爰。”《尔雅释训》:爰爰,缓也。古读于(羽俱切)如乎(户胡切)。《吕氏春秋审应篇》:“然则先生圣于?”高注:“于,乎也。”《经传释词》:于,犹乎也。

异切:

王问切又胡本切。

可见,曾氏的喻三归匣说,是经得起推敲的。

5、 喻四归定

异文:

古读夷(以脂切)如弟(徒礼、特计二切)。《易》匪夷所思。《释文》:夷,荀本作弟。古读夷如陈,实如田。《左僖元年》:“邢迁于夷仪”。《公羊》作陈仪。陈古音读田。

声训:

《释名释亲属》:“妻之姊妹曰姨。姨,弟也,言与己妻相长弟也。”义为与妻子先后出生的女性。

《说文》、《释名》:“兑,说也。”兑,杜外切。说,弋雪切。

读若:

《说文》:(羊至切),修豪兽,„„读若弟。

谐声:

古读也如它。《说文》从它声者或读同也(羊者切)声。如 读若驰(直离切,定母歌部)。从也声者或读同它(徒何切)声,如 (弋支切)读若佗(徒河切)。„„地(徒四切,歌部),从也声。

异切:

《诗. 生民》:“或舂或揄”。《说文》揄引作舀。《广韵》揄,有度侯、徒口、羊朱、以周四切。舀,有代兆、羊朱、以周三切。

从现代汉语方言来看,可以得到印证。如吴语区至今中古的喻三字跟中古匣母字的读音保持一致。苏州话:回(户乖切)围(雨非切)违(雨非切),如曾氏举例:《尧典》:“静言庸违。”《左传》《论衡》《三国志》引作庸回。《春秋》:“楚公子围”。《汉书》:灵王围。《史记楚世家》作回。《汉书音义》:围,史记多作回。其他的如:苏州话:越=穴 皇=黄=王。从音位学来看,中古的匣母只有一二四等字,没有三等字,喻母三等只有三等字,喻三和匣母互补。喻三归匣母,可以从等的不同解释从上古到中古分化的条件。

曾氏的喻四归定,揭示了喻四跟定母的近似关系。

音韵学家研究上古声母,一般是依据上古语音材料,在三十六字母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合并和分化的工作。各家依据的材料不同,采取的具体方法各异, 便得出不尽相同的结论。章炳麟定为五类二十一纽。黄侃定为十九纽。王力《汉语史稿》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上古三十二声母系统。

四、上古音的声调:

声调是中国特色,汉语以它的声调丰富多彩而闻名于世,也以它的声调纷繁复杂让西方语言学家望而却步。由于有声调,元音辅音则相对简单和系统。

上古音有声调是可以肯定的,但是对上古音声调的分析和说明却是十分困难的,现在的诸多结论全是推测性的,是模糊的。调类尚且搞不清,调值就更不好说了。各家的结论都统一不起来,即使是王力的看法也没有得到学界的认同。我在这里不展开。上古的“入声“,是韵不是调,这是大家都认可的,所以,我只谈阴声韵、阳声韵和入声韵的概念,不谈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的概念。

五、中古音韵母:

206韵,106韵,韵书,韵图,切韵音系

1、《切韵》和《切韵序》:隋朝陆法言《切韵》书成于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切韵序》很有名。要认真读,认真领会。陆法言不满此前的韵书,以前的韵书是以一时一地的语音为依据,他要“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把古今南北的音记载在一个系统里边,当时的读书人都赞成他这样搞,于是《切韵》一出,其他的韵书就湮没无闻了,唐朝开科取士,《切韵》被顶为官方韵书,一直风行了一千多年。其实,它应该是一个文人的大一统思想作怪的产物,没有多少科学性,“我辈数人,定则定矣”,想当然的成分比较多。而已经湮没的一时一地的韵书,才是真正的好东西,它反而没有留下来,要我说,陆法言他们这几个人这件事情做得不地道。但是,既然现在只有这个东西,我们也没有什么办法,只有去学它。

2、《广韵》:

但是,事情又有变化。《切韵》由于受历代当权者重视,屡次增订、重修,好事又变成了坏事,原本反而失传。留下了的是在宋代陈彭年等重修的《广韵》,我们今天随时可以看到。《广韵》共分五卷,平声分为上下两卷,上去入三声各一卷。平声分为两卷,完全是因为字多,没有其他的原因。所以,五卷就分别是“上平声卷第一”、“下平声卷第二”、“上声卷第三”、“去声卷第四”和“入声卷第五”。《广韵》和《切韵》残卷的对照,反切的绝大部分都相同,韵目和次序有不同,但各字的归部是完全一致的。在《切韵》未发现以前,人们就以为《切韵》也是206韵,后来才知道《切韵》是193韵。多出的13韵其实是把《切韵》的有些韵分成了两韵。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就把《广韵》当成《切韵》。

《广韵》 的体例:

《广韵》的体例以四声为纲以韵目为纬,按平上去入四声分卷,共五卷,平声分上下卷。共26194字,分为206韵。其中平声57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每卷之内,把同韵的字收在一起,选第一个字为韵目。如: 东董送屋 冬 宋沃 锺肿用烛等。

每个韵目之下,韵母都相同,但声母不一定相同,又根据声母分出“小韵”,也就是同音字,广韵共有3890个小韵。

《广韵》的韵母

《广韵》共有206韵。有的一韵是一个韵母,有的一韵包含几个韵母,故而清人通过系联,认为广韵的韵母共有311类。

《广韵》规定了韵之间的互相通用和独用。如:

东,独用。

支,脂之同用。

到了宋淳佑十二年,平水人刘渊把206韵并成107韵,叫《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后人又减去一韵,为106韵,一般叫平水韵,或诗韵。

六、中古音的声母:

《广韵》的声母是人们根据反切上字推求出来的,结论各不相同。如:清代陈澧为四十类,黄侃为四十一类,高本汉为四十七类,周祖谟为五十一类。

传统36字母,切韵音系声母

王力《广韵》声母表(三十五个)

七、中古音的声调:

谈中古音的声调,一般只能谈调类,通常是说的“平上去入”,不能谈调值,因为调值不可能谈清楚。古代一直没有人拟测过、描写过调值,一直到明朝,才有一个和尚叫真空的在他的《玉钥匙歌诀》中描述了调值:“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疏藏。”这个说法我是一点都不信,可能这个真空说的是对的,但是他只是描述了他熟悉的母语方言的调值,四号没有作用。就像现在,一个天津人描写他的调值,我们能说它有多大的共性价值呢?

另外,即使在中古音研究中把“平上去入”相提并论也是不科学的。“平上去”可以说是声调,但“入声”在中古仍然不是声调,而是韵类的不同。不懂现代语音学的古代音韵学家,包括清代的大家,都习惯把“平上去入”相提并论,但是懂得现代语音学的现当代语音学家,都知道把“平上去入”的“入”分开来谈。音韵学这个部分的最后,我还要讲汉语入声专题。

平仄(文学):

舒促(语言学):

中古平上去入与今天阴阳上去(普通话)的发展线索:

中古平上去入与今天阴阳上去(四川话)的发展线索:

第三节 从中古到现代的语音发展

一、《中原音韵》音系

近古音,又叫“北音”。从元代到清代末年,此期的语音发生重大的变化,即中古的平声分为阴平和阳平,入声消失而分化到平声、上声和去声之中,适应通俗文艺的俗韵出现。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体现了此期音韵特点,成为近代音系统的代表。在近代语音的基础上形成了我们以北京语音为准的现代音系统。

《中原音韵》(1324年)是代表近代官话的一部韵书。

《中原音韵》继承了《切韵》等韵书的传统。因为隋朝和元朝之间汉语语音发生了变化,必须对韵书进行修改,以符合当代实际的语音系统。

从13世纪中叶到14世纪末,北曲在此时迅速发展。散曲作家周德清对北曲进行了深入地研究,认为北曲的创作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不讲究格律。他认为要使北曲获得更好的发展,必须作出一定的规范,尤其语言的规范更为重要。於是他根据自己的创作经验,总结出了一套北曲的创作方法和演唱规律,写成了《中原音韵》。

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第一部分是编制曲韵韵谱。他把当时曲子里常用作韵脚的5866个字按照当时使用的官话语音(他称为“中原之音”)分成19个韵部,每个韵部再分为平声阴、平声阳、上声、去声等类,入声则按照当时曲子里行腔的念法归入以上各类中,按照“每空是一音”的方式列出同音字组,称为「小韵」,共1627个小韵,而不用反切注音。周德清对曲韵的归纳主要以元曲四大家的作品为依据,他认为他们的作品“韵共守自然之音,字能通天下之语”,同时也扬弃了他们用韵不规范的地方。

《中原音韵》後半部分称作《正语作词起例》,用各种实例来详细说明韵谱的使用方法,以及北曲的创作规范等问题。

《中原音韵》对於当时以及以後的北曲创作起过很好的指导作用,而且以後的许多曲韵著作大多以它为样板,在他的基础上进行诠释,或者沿袭它的体例进行改编。直到南曲兴盛时这本著作仍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中原音韵》对於中国戏曲史以及汉语史的研究来说,都是非常有价值的资料。

周德清是一个天分并不很高的人。但是正因为如此,他才成就了万世永传的《中原音韵》。如果他天分高,他就会把《广韵》、《集韵》等书搞得滚瓜烂熟。他是读不懂原来的韵书,又发现当时的戏曲音用的是“时音”,而不是用古音,而“时音”大家都会说,似乎没有专门研究的必要。但是周德清觉得要有所记录,有所收集和整理,才能跟戏剧家搞一个押“时音”韵的标准。他的目的就是这么简单和质朴,不知不觉地反倒成为不朽的古代语言学大家。而且,现在对“北音”研究越来越深入,周德清的名气也就越来越大了。

二、《中原音韵》韵母

《中原音韵》分为19个韵部,韵母大类没有什么问题,关键的是大类之下的小类不好弄。大类是韵部,小韵是韵母。《中原音韵》有46韵母。

1、东钟:ung ,iung

2、江阳:ang ,iang ,uang

3、支思:;i (舌尖元音)

4、齐微:ei ,i ,uei

5、鱼模:u ,iu

6、皆来:ai ,iai ,uai

7、真文:en ,ien ,uen ,iuen

8、寒山:an ,ian ,uan

9、桓欢:on

10、先天:iæn,iuæn

11、萧豪:au ,iau ,iæu

12、歌戈:o ,io ,uo

13、家麻:a ,ia ,ua

14:车遮:ie ,iue

15:庚青:eng ,ieng ,ueng ,iueng

16:尤候:ou ,iou

17:侵寻:em ,iem

18:监咸:am ,iam

19:廉纤:iæm

如果我们跟普通话和四川话一比,就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蛛丝马迹:1、相近的主要元音合并;2、塞音韵尾的消失;3、双唇音鼻音韵尾;4、介音[y]的产生;5、er 的产生和发展;6、o 韵母(四川话特色);7、iai 韵母(四川话特色)

三、《中原音韵》声母

有一首奇特的五言绝句《早梅诗》:“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冰雪无人见,春从天上来。”(明·兰茂《韵略易通》)

这首诗奇怪在它每个字都不同声母,每个字代表一个声母。它大体同《中原音韵》的声母相当。《中原音韵》多了一个[ŋ]。

东风破早梅 d f p z m

向暖一枝开 h n ? zh k

冰雪无人见 b s v r g

春从天上来 ch c t sh l

1、浊音清化;2、唇音分化,轻唇音彻底合并;3、疑母的分化;4、知、庄、章三组声母的合流;5、“戎、容”的变化。

专题:

1、j 、q 、x 的来源以及尖音和团音:

尖音和团音的概念最早出自清人《圆音正考》的序言。《圆音正考》成书于1743年,即乾隆八年,是专为纠正尖团合流(尖音舌面化)的语病,分辨尖团音而写的。其序言说:“试取三十六字母审之,隶见溪群晓匣五母者属团,隶精清从心邪五母者属尖,判若泾渭,与开口、闭口、轻唇、重唇之分,有厘然其不容紊者,援辑斯篇,凡四十八音,为字一千六百有奇。每音各标国书(满文、满族称满文为国书)一字于首,团音在前,尖音居后”。从这段序言可以知道,所谓团音,就是见系齐摄呼的读音,其声母等于现代舌面音jqx, 如基ji 欺qi 希xi ;所谓尖音,就是精系字齐摄呼的读音,其声母近似现代舌尖音zcs (精系舌尖音的发音是舌尖抵下齿背),如积zi 七ci 西si 。而尖团合流又叫尖音舌面化,就是把尖音字读成团音,也就是把声母为zcs 的齐摄呼的读音改为声母为jqx 的舌面。尖字、尖音或团字、团音,是形象化了的戏曲声韻用语,尖音指舌尖抵齿,团音指舌身团起。

尖音和团音的概念应该明确地出现在清朝中叶,即此时已有尖团合流之趋势。分尖团是汉语的一大特点,汉语一直都是分尖团的。从陆法言的《切韵》就是分尖团的。如箭是子贱切,剑是居欠切,前者为尖音,后者则为团音。从《切韵》、《广韵》、《集韵》,到清代的《康熙字典》、民国时期的《中华大字典》,所有用反切注音的字书、韵书,无不是尖团分明的。即使是反映近代北方话实际语音的中、外字书,如元代的《中原音韵》,明代的《韵略易通》、《等韵图径》、清代的《五方元音》等,甚至是西方人写的有关汉字语音的著作如《西儒耳目资》、《邮政式拼音方案》等,也都是分尖团的。

清人《圆音正考》是专为纠正当时尖团合流的现状而写的,全书共列出48个音,并用满文注音。每个音之后,先列团音字,后列尖音字,共收字1600多个。在序里,作者表明了他的写作动机:“第尖团之辨,操觚家阙焉弗讲,往往有博雅自诩之士,一矢口肆笔而蚍攀立形,视书璋为麞、呼杕为杖者,其直钧矣。”可见,在当时,确实有这么一个尖团合流的趋势。而该书不知名的作者觉得:分辨尖团的书,没有人写,甚至连一些搞学问的人,一说话为文,就马上出现尖团不分的错误。这尖团不分,不可小视,它就跟写错字、念错字是同样的毛病。他想努力把北京话拉回到分辨尖团的时代。

在清中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很自然地可以联想到,是满州人的语言对汉语产生了影响,并且借着政治的力量,不断扩大。清军入关以后,满族人学了汉语。满族人和汉族人的发音稍有差别,就是舌身后缩,舌尖上翘。这个特点在j q x、 zh ch sh r、 z c s 三组塞擦音声母上和iai ei e ǔe 等韵母上都有明显的表现。单说 z c s ,汉族人是舌尖抵下齿背,而满族人的舌尖上翘,舌尖就抵了齿间甚至抵了上齿背。 z c s以这样的舌位发音,就难以和齐撮呼韵母相拼,也就难以读出汉字的尖音。他们就把发音在舌面最前部(或叫舌叶)的尖音后移,移到舌面前近似于舌面音j q x 的读音了。这就是满族人学汉语时出现的尖音舌面化,或叫做尖团合流的语病。跟随旗人的汉族官吏和知识分子也染上了这种语病,尤以北京为重。我们从语言发展的情况看,这是无可非议的。

20世纪20年代,蔡元培极力倡导“国语罗马字”。1923年前后,中国的语文学界掀起了废除汉字、汉语的国语罗马化狂潮,既批判汉字的繁难,又批判汉语语音的繁杂,要求字体简化,语音也简化以适应罗马字拼音的需要。1919年,国语统一筹备会成立, 1923年以前,该筹备会出版区分尖团音的《国音字典》,灌制区分尖团音的“国语唱片”,推广分尖团的“老国音”。1923年以后,逐

步被“国罗派”专权,强行推广尖团合流的“新国音”。国语罗马字运动的骨干,由钱玄同、黎锦熙、赵元任、林语堂, 汪怡, 刘复等六位江南“新音派”学者组成,于1926年议定出“尖团合流”的《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简称“国罗”)

但是,当时的教育部不予承认这个“国罗”,一直不予公布。1928年9月,蔡元培以大学院院长(南京政府的教育部部长)的个人地位强行公布了“国罗”。“国罗”虽被公布,但教育部仍不承认,仍指示北大,拼写“北平”用分尖团的“邮政式”而不用“国罗”。对此,坚持“国罗”的钱玄同、黎锦熙组织抗议,教育部对于这个抗议“不予理睬”。

坚持分尖团的《北方话拉丁新文字》(简称“北拉”),在民间广为传习。这种局势使得蔡元培随之改变立场。1934年以后,“北拉”受到各界欢迎。蔡元培放弃“国罗”,转而拥护“北拉”,在1935年文化界知名人士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人联名的《新文字意见书》上列名于首位,要求南京政府推行《北拉》。 就连“国罗”的主要设计师赵元任先生也不愿再坚持合并尖团,而去设计分尖团的《通字方案》。

但是,黎锦熙为首的 “国罗派”学者却仍坚持推行“国罗”,坚决反对分尖团的“北拉”。黎锦熙认为他是在坚持真理。最终,不分尖团的“国罗”和分尖团的“北拉”的对决以不分尖团的“国罗”的胜利而告终。

在专家打架的同时,老百姓却不管那么多了,民间老百姓的口语迅速地走向“尖团”合流,不但是北京和整个北方尖团合流了,甚至处于北方方言区的地理南方也迅速尖团合流。四川、湖北、湖南,云贵、广西等主要的西南方言,也几乎不留痕迹地走向尖团合流。四川通江县附近还保留着尖团的分别,通江的团音字读音同普通话、四川话,而尖音字分别读成zi ,ci ,si 。

建国以后,统一政府要求统一语音,1955年10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提交给全国文字改革会议讨论的《汉语拼音文字(拉丁字母式)草案初稿》。《草案初稿》整齐分尖团,积、七、西的音节为zii 、cii 、sii ,鸡、欺、吸的音节为gi 、ki 、hi (读音ji 、qi 、xi )。但是,罗常培建国初筹建了新中国的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故而担任了第一任所长,成为语言学届权威。在普通话的审定时期,他赞成黎锦熙合并尖团的主张,为了取得尖团合流的实践依据,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调查。其结果为大部分同意尖团合流。

2、入声的弱化和消失过程:

什么是入声?入声到底是韵类还是调类?

入声从韵类到调类的发展过程:

汉语声调有四声,是齐、梁时期文人的发现。梁武帝曾经问朱异:“你们这帮文人整天在谈四声,那是什么意思?”朱乘机拍了一下马屁:“就是‘天子万福’的意思。”天是平声,子是上声,万是去声,福是入声,平上去入就构成中古汉语的四声,上去入又合起来叫仄声。这四声中,最成问题的是入声。梁武帝接着又问:“为什么‘天子寿考’不是四声?”天、子、寿是平、上、去,考却不是入声,可见当时一般的人也搞不清楚什么是入声。

那么什么是入声呢?就是发音短促,喉咙给阻塞了一下。一类是以塞音t,p,k收尾,另一类是以喉塞音?收尾。

入声的弱化和消失:这是同汉语音节的整齐化现状有关的。人们对古代的入声不太好懂,实际上,map 、cap 、it 、coat 、ink 、book 就相当于我们古代的入声。我们汉语以前也是有这个塞辅音尾巴的。以后逐渐弱化和脱落,直到今天的普通话和四川话,就没有这个东西了,四川的不少地方还保留着单独的入声调类,

但是已经绝对没有这个塞音尾巴了。

入声的消失也应该有个渐变的问题。按照语言发展规律,按照实际方音体现出来的的古人声在今天方言当中的各种比较清晰的消失层次,都可以明确地得出这个结论。在闽南方言和粤方言中,还完整地保留着这四种入声,在吴方言中则都退化成了较不明显的?收尾了。以t,p,k收尾的入声,并不真地发出t,p,k音。塞音在发音时要先把喉咙阻塞一下,然后再送气爆破出声。在入声中,只有阻塞,没有送气爆破,叫做不完全爆破。比如英文的stop ,美式英语在发这个词时,并不真地发出p音,而只是合一下嘴就完了,这就是不完全爆破,也可说是一种入声。

古入声字,有的方言今仍读入声。如广州、上海、苏州、南京、太原、张家口等;有的方言这类古入声字,今不读入声,分别归到其他声调里去了。古入声字,郑州今大部分归阴平,少部分归阳平,重庆今归阳平,江津、永川南部靠长江沿岸、泸州、合江沿江而上,一直到宜宾,到宜宾后,又沿岷江,到乐山、夹江、眉山,一直到成都周边,都完整地保留着自成声调的入声。

普通话分别归入今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

(一) 普通话今读阴平字

b 八捌钵拔剥逼鳖憋擘~开

p 泼劈撇瞥扑仆拍霹泊湖~

m 摸抹~桌子 f发~生

d 答~理搭褡滴跌督掇剟裰咄

t 塌踏~实剔踢帖贴怗秃托脱突

n 捏

l 拉勒~住

c 擦撮轻~

s 撒~手缩塞堵~

zh 只汁织扎~营桌卓倬捉琢拙摘粥

ch 吃插出戳拆~开

sh 虱湿失杀刷说叔淑菽

j 激迹击墼积绩绩缉屐夹~攻揭结~实接噘撅撧锔掬鞠

q 七柒漆戚沏掐切曲~线屈缺曲

x 吸翕歙悉蟋窻析息熄惜昔夕汐锡晰浙晰膝瞎歇楔蝎戌薛削

g 搁~下疙胳割鸽刮聒郭

k 磕搕磕哭窟

h 喝~水忽惚唿豁劐黑

o 一壹揖押鸭噎掖屋挖曰约压

(二) 普通话今读阳平字

b 拔跋钹魁白舶帛伯泊停~箔勃渤脖鹁博薄厚~礴搏膊驳别蹩醭

P 璞仆仆~人濮

m 膜没~有

f 乏伐筏阀垡罚佛弗拂佛绋茀伏茯袱服~从菔韨绂福幅蝠辐

d 答问~瘩沓达鞑妲靼怛得德笛迪狄荻敌嫡镝觌翟涤籴的~确碟蝶喋堞牒迭叠独读犊牍渎毒夺铎踱度忖~

z 杂砸则择泽责啧帻箦贼足卒族镞昨

s 俗

zh 直值植殖稙执侄职扎挣~剳铡闸宅折辙摺哲辄谪蛰詟竹竺烛躅逐轴妯酌浊镯琢啄濯擢茁斫斲

ch 察

sh 十什拾石食蚀实识舌折弄~孰熟秫赎勺

j 及级汲岌笈亟极殛吉急即脊~梁瘠疾嫉蒺集籍藉狼~辑楫戢棘夹~衣荚郏颊洁絜结~局拮诘劼颉劫桀杰杰羯碣竭竭偈节栉捷婕睫截局跼菊橘决抉诀玦倔~强掘崛桷厥蕨蹶一~不振獗橛谲觉爵嚼绝矍攫躩钁

x 席媳习袭檄侠狭峡狎辖黠协勰胁颉撷穴学

g 格阁路革隔膈国帼虢骨~头

k 咳壳

h 合盒曷运转阖劾核阂貉涸翮斛觳滑猾活

o 额

(三) 普通话今读上声字

b 笔卜百佰柏北 p癖撇匹朴~素蹼

m 抹~药 f发理~法 d笃

t 塔獭铁贴柬~庹 s撒~种靸索

zh 嘱瞩眨窄

ch 尺

sh 蜀属

r 辱

j 戟给脊屋~甲岬胛蹶

q 乞曲歌~

x 雪血宿

g 骨~骼鹘谷毂嫴鹄汩葛姓~

k 渴

o 恶~心乙

(四) 普通话今读去声字

b 必毖辟薜~荔壁璧毕跸哔筚弼碧滗别~扭不薄~荷

p 迫粕珀魄僻辟瀑曝

m 末抹~石灰沫茉秣莫寞漠默墨麦没~落脉殁陌泌秘蜜密谧觅幂汩灭蔑篾木沐霂幕目苜牧睦穆

f 复复腹覆蝮服吃~药缚

d 度踱的目~

t 踏~步搨榻遢蹋挞特惕倜拓萚

n 纳衲讷呐匿昵溺逆涅陧聂蹑颞镊臬孽蘖啮诺搦虐疟

l 辣瘌蜡腊鑞肋仂勒~令乐快~力立粒笠栗栗溧历枥沥疬雳栎砾郦列冽烈裂猎躐鬣劣鹿漉麓辘菉绿录禄碌录逯戮陆六洛雒络落酪烙骆珞律率略掠

z 仄作柞酢凿

c 侧测恻厕策册猝促蹴簇蹙踧

s 飒萨瑟塞啬穑涩色肃鹔速觫簌宿粟谡夙

zh 窒桎铚蛭郅秩紩陟炙质锧浙祝

ch 斥赤彻撤澈畜~生搐触怵黜绌矗绰辍龊

sh 式拭栻室释适饰煞歃霎设慑摄涉述术沐束妁朔蒴槊烁铄硕蟀

r 日热肉褥入若箬弱

j 鲫稷剧倔~脾气寂

q 迄汔泣恰洽怯契惬箧切~记窃妾却确搉榷壳悫阙阕鹊雀

x 隙吓~人绁泄燮亵屑恤恤畜~牧蓄勗旭续穴血

g 各

k 克克客恪嗑榼酷喾阔括扩廓

h 赫郝喝~采鹤褐笏或惑获蠖镬霍藿壑

o 恶善~萼愕鄂鳄噩厄扼轭遏亦奕易邑浥轶役疫亿忆臆绎译驿益镒翼翊熠佾逸屹抑腋液揠叶页业邺谒烨兀杌勿物沃袜握幄玉钰域蜮浴欲欲峪毓育郁昱煜狱月刖悦阅钺樾乐音~药耀跃粤岳岳鬰钥

入声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既牵涉到上古的韵类和调类、也牵涉到中古的韵类和调类,还牵涉到近代音的韵类和调类,严格说来,就是在现代汉语中,还有这个问题。王力《汉语语音史》11页:“我们研究汉语语音史,应该先大致了解现代汉语的方音。因为语音史的研究,要求我们讲述汉语语音经过多少次的变革,成为今天的样子。如果我们只讲成为今天普通话的样子,那是很不全面的。普通话也是以一种方言为基础形成的,他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音为标准音的。现代汉语方言可以分为五大类,即1. 官话系(包括北方官话,下江官话,西南官话等);2. 吴语系;3. 闽语系;4. 粤语系;5. 客家话。如果我们讲语音发展规律的时候,联系到五大方言的现况来讲,那就比较全面了。

3、元代音系、明清音系和现代音系——北音系统的发展

这几个音系从大的方面来说,应该是大致相同的。王力先生《汉语语音史》

第七章是元代音系,第八章是明清音系,第九章是现代音系。元代主要依据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和卓从之的《中州乐府音韵类编》(简称《中州音韵》),同时用元杂剧的押韵材料和其他材料作为佐证。明清音系主要是根据徐孝《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参考《韵略易通》、《五方元音》,以及兰茂的《早梅诗》等材料。声调主要谈了入声的去向问题。现代音系从1911年算起,因为有资料的原因,分了5种方言来讲:北方话,吴语,闽语,粤语,客家话。北方话中,主要说的是北京话,北京话声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尖团音的问题。现代吴语保留着尖团音的区别,北方话中,河南开封话也是分尖团的。这种转变,是不是可以提前到明末清初呢?王力说不是,所以才放到现代音系来谈,如果是,就要放到明清音系去谈。另外,有些不是很规则的变化,王力也指出来了,我觉得有点意思:择、泽,澄母;弄,来母;容,喻母,《五方元音》读如“庸”;瑞,《广韵》是伪切,禅母;溪,溪母,《五方元音》属桥母,读如“欺”;吃,《广韵》苦击切,溪母,《五方元音》属桥母;秘,帮母,《五方元音》读如“闭”。我们隐约可以看到四川话很多地方留下了元明清时代北京语音的痕迹。

我看了和多书和文章,有一个问题始终没有解决。从语音方面,似乎有一个断层。唐宋音和元明清的音,好像有个质变,而语言学理论告诉我们,语言的发展不会有质变,只有量变,量变逐渐发展到质变。原因在什么地方呢?我们的语音史,始终是一个系统,从《诗经》音到切韵,从切韵到中原音韵,从中原音韵变到现在,就是北京音。这个过程的各个环节都使人觉得变化太大,叫人接受不了。而我们的现代汉语,又不是一套方言,不是就是北京话。这也不是历史长远就解释得通的。我问一个问题:现代粤语,也就是2007年的广州话,同元代的大都音,也就是700多年以前的北京话,谁更古老?

第二章 音韵学常识

第一节 汉语语音概说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两层三级的语言系统装置,语音就是其中的一层。音义结合是语言学中最重要的道理。

一、汉语语音的特点

1、不用元音、辅音的概念,而用声母、韵母、声调的概念:

2、声调能够区别词的意义:

3、开音节特别丰富:

音节的基本结构类型:(V 代表元音vowel ,C 代表辅音consonant )

①V ,

②C —V ,

③V —C ,

④C —V —C

开音节:上面①②类,是以元音收尾的音节,叫“开音节”。

闭音节:上面③④类,是以辅音收尾的音节,叫“闭音节”。

汉语语音在音节方面的特点对汉语文化的影响很深,甚至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国文学史以诗歌为文学的正宗,“诗歌”这个词本身就说明了这个问题。这都与汉语的音节特点有关。

4、音位的系统性强: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音节特点是:整齐、系统、简洁。汉语普通话音节418个(不带声调),1332个(带声调),而英语感觉到是无限多个音节,据专家统计,是4500多个音节。

汉语语音声母和“四呼”的配合很有规律性,这是音位互补关系的体现。如舌尖前音声母z.c.s ,舌尖后音声母zh.ch.sh, 舌根音声母g,k,h 可以和开口呼、合口呼组合成音节,而不能和齐齿呼、撮口呼组合。等等。

5、现代汉语没有复辅音,像英语的sky 、spring 这种情况完全没有(塞擦音不是复辅音,远古汉语可能有复辅音)。

6、现代汉语没有塞音、擦音和塞擦音韵尾,只有鼻音韵尾[- n]和[- ŋ],比如,没有good 、cat 和book 之类。

7、现代汉语基本没有浊塞音(古汉语有,现代汉语部分方言有)。

8、同音词甚多(这一条直接影响到汉语词汇的特点)

9、从古至今方言语音都十分丰富和复杂,要想把从古至今的方言拟出一个比较清晰的系统,几乎是不可能的。

中国早就有民族的共同语言,也就是当时的“普通话”。孔夫子弟子三千,来自全国各地,孔夫子教书就用“雅言”。《论语》记载,孔夫子“诗、书、执礼,皆雅言也”。雅言,就相当于当时的普通话。以后历朝历代,也都有各自通用的“普通话”,只是称呼不同,秦称雅言,以后叫正音,到明代叫官话,是跟民间口语相对应的官方语系,为办公读书之用。

至于雅言更古老的来源,多认为是洛阳地区的语音,因为古人都认为洛阳居

天地之正,语音也为天下正统,洛阳方言是一种强势方言,所以各朝各地的语音都要向洛阳音靠拢。今天我们看到的古代遗留下来的韵书和韵图,基本上都是古代强势方言的遗留。

二、中国古代学者的语音研究

中国古代文化,我的体会,从形式上看,它是一种感觉文化,体会文化,它是一种零散的、临时的话语和语录式的散论,结构体系不明显,构不成系统理论体系。从内容上看,不重科学,是一种讲专制和统治的文化,不管是法家还是儒家,都是讲驭民之术,与民主相去甚远。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主体并不是什么具有优异素质的理论体系,它的核心是三纲五常,三纲五常又是礼教的核心,礼教又是儒家的核心,儒家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和核心。

所以,中国古代学者对语言本身的研究没有兴趣,或者说根本没有入门,他们研究音韵学根本不是为了认识汉语语音结构本身,而是为了研究文学中的诗词格律,研究诗歌用韵的标准。他们决不会对语言本身的结构规律感兴趣,也就是说,古人特别是古代正宗的学者,他们是不会去分析什么语音结构的,什么是元音、什么是辅音,什么是声调,他们都不感兴趣,他们感兴趣的是读懂古书,只要把古人的经典解释好、阐释好、发挥好就行了。四书五经,五经中排在第一的就是《诗经》,这是古代经学的正宗,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正宗,“不学诗,无以言”,不懂诗经,不会引用《诗经》的话,你连说话的资格都没有。因为要研究诗歌,必须要知道押韵,所以,我们最早开始的语音学研究,正是韵部,连韵母都谈不上,我们古代的音韵学家只是对韵母和声调感兴趣,而对声母不屑一顾,或者说不懂得关于声母的知识。在公元三世纪我们就可以看到三国魏·李登的《声类》,这就是按照韵部和声调排列的韵书,到南北朝时又有梁·沈约的《四声谱》,接下来,又有隋朝陆法言的《切韵》,后来就有了《广韵》《集韵》等。但是,声母的研究比韵母和声调晚了整整700年!到唐末才有守温搞了个“30字母”,一直到宋代才参照这30字母,搞出一个36字母。这个36字母一直是中国古代音韵学家的经典声母定论。直到著名的汉学家瑞典人高本汉发言了,才真正从语音的科学研究方面下了工夫,这才使我们的音韵学渗透进了西方科学的内涵。以后才有王力、李荣等人对切韵系统的研究。

不过,也有中国古代学者真正在文学以外对汉语语音的语言学角度的研究,其不过,有成就者大多是和尚。东汉时佛教传入,需要翻译佛经,一翻译,就是语言对比研究,一比较,就是比较语言学的雏形了。翻译佛经,导致学者们对汉语语音就开始了自觉的研究。反切的实践和理论就是在对汉语音节及双声叠韵关系的清楚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唐末守温和尚研究声母,他也是和尚。不是和尚,谁会对声母有兴趣呢?看看世界语言学史,我们就知道,语言学的产生,是从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开始的。

南北朝时“音韵蜂出”,韵书和音义书盛行,至陆法言《切韵》集其大成,陆法言是南北朝晚期和隋初的人,是我国最早的音韵学家。隋文帝开皇初年,他与刘臻、肖该、颜之推、长孙讷言等八人讨论音韵学,评议古今是非。他们认为,自西晋吕静《韵集》以下所成韵书,定韵缺乏标准,各有错误。陆法言根据大家议论的要点,经过认真斟酌,于仁寿元年(601年)编成《切韵》五卷。隋朝时陆氏家族不被社会认同, 陆法言的著作只是私家著述,唐代以后方大为流行。自《切韵》问世以后,六朝诸家韵书均逐渐消亡。对此,历代音韵学家都持肯定意见,认为陆法言做了件天大的好事。一分为二,他也做了一件天大的错事。他的

东西一问世,其余的韵书就湮没无闻了。所以,我们今天就不可能知道南北朝实际的语言描写了,我们拿到的,就是一个大一统的虚拟系统,而且,牵涉到当时那八个人的水平和见识,万一他们错了呢?我们只有无奈地假设那时的语音就是这个样子。

《切韵》成为我们今天考订古音及作诗文的根据, 研究汉语的中古音韵的主要资料,也是重要的语文工具书。但是,陆法言的《切韵》完整的书应该在唐代后期就看不到了,代之而起的是《广韵》。但是,一千多年后,唐写本的《刊谬补缺切韵》残本在敦煌找到,王仁昫的《刊谬补缺切韵》就有唐写本,现在《十韵汇编》中能够看到。唐·孙愐《唐韵》、宋·陈彭年《广韵》及其他韵书均以《切韵》为基础修改演变而成。原书己佚,敦煌留有残本三种,互相补充,约成原书四分之三左右。北宋景德四年(1007)崇文馆陈彭年等向朝廷呈上校定的《切韵》五卷,次年大中祥符元年改名为《大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 ,由朝廷颁布实施。稍后,丁度等奉朝廷之命修订《广韵》为简本,作为礼部科举考试时考官和士子的使用范本,此简本称为《礼部韵略》。此本经宋代历朝增修,南宋淳祐十二年(1252)刘渊奉命编定《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因刘渊为平水(山西临汾) 人,故此韵被称为《平水韵》。《礼部韵略》自北宋以来成为官方韵书的正统,此后元代的诗韵、明清两代的官方韵书皆属一个系统。清代康熙五十年(1711)张玉书等奉命编纂《佩文诗韵》为作诗准则;乾隆时礼部尚书周兆基作《佩文诗韵释要》极为简明适用,通行于世。从《切韵》、《唐韵》到《广韵》,在音韵方面是属于一个系统。《广韵》五卷,上平声为一卷,下平声一卷,上声一卷,去声一卷,入声一卷。“上平声”与“下平声“并无声调的区别,皆是平声,因平声字最多,故分上下两卷。凡同声调同韵的字汇为一部,平声五七部,上声五五部,去声六十部,入声三四部,共为206部。在《广韵》韵部下原注有“独用”或“同用”。凡独用的韵部,在人们作诗用韵时若选此部韵,便不准使用邻近的韵部;凡同用的韵部,注有与某部同用,如“冬”部注“钟,同用”,则此两部韵可以合用;又如“支”部下注“脂、之”同用,则“支”、“脂”、“之”三部韵可以合并使用。因此刘渊编《礼部韵略》时按《广韵》可同用的韵部进行合并,并为107部,元代《韵府群玉》改为106部,自此成为传统诗韵韵部,文学上叫做“诗韵”,音韵学上习惯称“平水韵”。

唐末守温和尚创制36母,晚唐五代至宋,切韵之学兴起,“师法多门”。明清时期,承接宋元之风,等韵学蔚为大观。

清初自顾炎武《音学五书》开始,古韵之学逐渐成为显学。然而,清儒崇尚古音,排斥今音,未能有意识地进行语音史的研究。而自清末陈澧《切韵考》起,特别是瑞典人高本汉学说传入之后,中古音的研究大盛,同时也带动了语音史的研究。高本汉对汉语的中古音和上古音,都有一套音值构拟,并对国际性的中国语言学产生了巨大影响。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没有高本汉,就没有现代的中国音韵学。高本汉(Bernhard Karlgren, 1889-1978) 瑞典人,主要著作有《中国音韵学研究》、《中日汉字分析字典》、《藏语和汉语》、《诗经研究》、《汉语的词族》、《汉文典》、《汉语》、《中古及上古汉语语音学简论》等。这些著述在中国语言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现在已被中国语言学家广泛接受。高本汉在汉语音韵学方面的研究影响最大,他以《切韵》为枢纽,上推先秦古音,下联现代汉语的方言,对汉语的语音史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对汉语的中古音系和上古音系进行了语音学的描写,为每一个音类构拟了具体的音值。这为汉语音韵和语音史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研究途径。中国学者一般都接受了高本汉的总原则,只是在细节

问题上进行了订正。高本汉的研究思路是:“我责成我自己追随着这些显赫的学者们(戴伟按:指清儒,这也是高本汉的谦虚)的开路工作,而把现代西方语言学的方法应用到他们所搜集的材料上去,以便重建一个相当古的阶段的汉语语音系统,作为有效地研究方言的必要基础。”在重建中古汉语语音时,高本汉主要运用三个方面的材料:1、韵书和韵图;2、汉语方言;3、外语借词。在上古音的重建中,高本汉主要利用了《诗经》押韵和汉字的谐声原则,并根据他自己所构拟的中古音系(切韵音系),应用内部拟测法构拟音类的音值。

音韵学是研究古代汉语声韵的学问。它是古老的语文学(文字、音韵、训诂之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因其历代都是口耳相传,没有录音等记录工具,所以音韵学就显得特别神秘,被人称为“绝学”。学习某一样东西,我们常常有这么一个体会,看它是不是同实际紧密结合的,是,就好学,不是,就是理论很深的,就不好学。那么,音韵学是口耳之学,“音韵之学,系乎口耳,舌腭之摩触,声气之动荡,有形可象,有事可指,固与形而上者殊科也。”(王力1935年《中国音韵学·序》)照理说应该是很好学的。但是,其实不然,它十分难学。难在两点:一、口耳之学,模仿发音,拟音,得有一个刻苦学习的过程,它甚至有点像音乐、美术一样,不是人人都可以学好的,有的人再刻苦都学不好。用国际音标记音,这对很多人来说,是相当困难的。现代汉语语音,普通话,要说得标准,达到一级,或二级甲等,尚且困难,更不用说古代语音了。二、古代人们的科学水平,决定了古人对音韵知识的描述不正确,不准确。不正确,不准确还好说,有的甚至与迷信、阴阳之类联系起来,你在学习的同时,还得接受一些不十分科学的古人意识,这些古代的非科学意识积重难返,因循守旧,对我们科学分析研究学习音韵学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但是我们还不能就一概不理以前的概念,尽管它不科学,可是我们还得按照这种不科学的东西去感受,去接受,去了解。这就是我们学习音韵学最困难和最痛苦的原因。

下面,我就从这个角度谈一谈古人的音韵学认识论,也就是古代音韵学的科学局限性。

1、阴阳五行之学的影响。黄老之学在汉初一度是国家认可的官方思想,后来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全面继承并适度改造先秦诸子,建立起以儒学为主体,以阴阳五行为框架,以天人合一为核心,天、地、人“三才”相参,儒家道家法家互补,古今一体,万物一统的哲学体系。其体系迅速成为官方思想,以后还贯串了整个古代思想文化历史。东汉、魏晋六朝,又接受了佛教,唐代,不管是排佛,还是援佛,都促使儒、道、佛的相互影响和渗透,都不同程度地代表着古代中国文化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万事万物同一源头,都源于阴阳相交、五行相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由“一”分化为“两仪”,即“阴阳”。元气中轻清者上浮为天,是为“阳”;元气中重浊者下沉为地,是为“阴”。在《易经》中,“阳”用阳爻表示(—),“阴”用阴爻表示(--)。两爻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易经·说卦传》第二章:“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

金木水火土,是五种不同的物质,“五行说”含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古人把“五行相克”看成社会发展的动力,认为四季、五方、五色、五音等诸多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发展变化偶与“五行相克”有关。

所以,音韵学中的术语,诸如“阴阳”,“清浊”,喉牙舌齿唇,平上去入,

平仄,都千方百计地同阴阳五行联系在一起。唐代和尚神珙《五声音论》(附在《玉篇》之后的)把喉牙舌齿唇分别与东南西北中五方相配,还与宫商角徾羽五音相配。北宋的邵雍《皇极经世·声音唱和图》把“韵”称为“天声”,其数目是十个,合于“十天干”之数;把声母称为“地音”,其数目为十二个,合于“十二地支之数。清代的朱俊声,在他的《说文通训定声》中,居然以《易经》的卦名为他的韵目命名,闹得除了他懂以外,别人都不懂,要专门花时间去先学了他的命名后才勉强可以去看他的书。

特别是等韵学的韵图中,多用五行、四时、五方等作为术语,导致音韵学的神秘和高深莫测。这种神秘的术语,还顽固地影响到现代汉语语音术语。比如,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就是从古代音韵学术语继承而来的。我们倒没有什么,可是,让外国人来学这些术语,就十分困难和无奈,倒不如用一、二 、三、四声来得痛快。

2、礼乐教化的影响。本来,音乐与语音天然就有联系,但是,音乐与语言的联系,在世界众多语言中,只有汉语为甚。汉语的声调,就同音阶有一定的联系,著名的五度制标调法,就是刘复发明的,赵元任首先将它用于《国际音标》,现在已作为《国际音标》的一部分了。但是古人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把它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乐者,通伦理也。”“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知乐则几于知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着得也。”“治世之音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魏晋六朝以来,音韵学家们发现汉语语音有严密的整齐划一的特点,他们更加认为语音和音乐一样,是天地的神奇造化。所以,传统音韵学就把音乐的术语引进到音韵学中来了。五音、七音、清浊等,《切韵》五卷还用宫商角徾羽五音来命名,音韵学越发显得神秘古奥。

3、佛教的影响。佛教在汉末传入我国,由于翻译和转读佛经的需要,促使当时的人对梵文进行研究和分析。在梵文拼音字母、拼音原理的启发下,人们对汉语语音的认识更加准确,更加科学。比如,“字母”这个词就是源于梵文的。这种借用的必要的,也是进步的。但是,音韵学中的“十六摄”就很麻烦了。“摄”,佛教术语,有囊括的意思,梵文有14个元音,加上“太空点””和“涅槃点”,共16个元音,于是等韵学家则把汉语《广韵》的206韵强行分为16摄。因此,摄的分类很明显有牵强的成分在内,并不准确。古音学家有所谓的“转”,也来源与梵文的“转”,这本来是梵文识字课本中单元与单元转换时的一个术语,用在古音学中,不伦不类,含混不清,觉得虚无飘渺。

4、学术私有,固步自封。古人做点学问,一般来说,是敝帚自珍、固步自封的。不交流,不开会,不统一标准,不统一术语,讲究师徒相传、父子相受,导致中国学术的落后和零散,这里边的心理比较阴暗,我把学生教会了,我还有什么可以驾御学生的呢?我得留一手,难怪我们中国有个“猫教老虎爬树”的寓言故事。特别是音韵学,更是如此。如:全清、次清、全浊、次浊,这本身就很难懂了,可是还有不同一的说法,如“纯清”、“最清”“又次清”、“又次浊”、“半浊半清”、“半清”、“不清”、“不浊”等等。有比如说“呼”,有所谓“一等洪大,二等次大,三四皆细,而四尤细。”又有所谓开口、合口,其中又有混淆,后又发展成为今天的“开齐合撮”四呼,理解和掌握十分困难。学术私有,秘不外传。(中国古代的教育文化、教师文化也有阴暗的一面,“猫教老虎学本事”的寓言就是一面啊的教师教育文化的反映,特别是师徒相授、口耳相传的东西,什么传

男不传女啊什么的“祖传”更是如此)古代的教师根本不可能去教学生专门练习语音,语音教学在整个古代中国绝对是个空白,能够教的人本身就少得可怜,肯无私传授的就更少,这就产生了玄虚的感觉。

综观至今为止的汉语语音史著作,共同的弱点有三:

一是将汉语语音的演化看成单一音系的变化,古今语音一线牵。这显然无法正确全面地反映和揭示语音史的真实面貌与规律。

二是重上古、中古,轻近代,近代音部分相当薄弱,大多只讲《中原音韵》音系,而《中原音韵》只代表元代北音,并不代表标准音和南音,更不代表整个汉语近代音。

三是缺乏有根据的方音对比分析。这有两个不同的趋向:一是本身是北方方言区的学者,对接近古音的方言了解不多,议论难免空泛,二是本身是操接近古音的南方方言学者,大多也只是对自己所操方言比较熟悉,而对其他南方方言也不是很熟悉。他们的结论就比较偏执。

比较而言,还是王力的《汉语语音史》比较好,当然也有不少揣度的情况。

三、汉语语音研究的科学态度

罗常培、吕叔湘于1955年就说:“前人在汉语史方面做过的工作侧重在古代,我们现在要多用力量在近代,要首先弄清楚普通话形成的历史。”(《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近十年来,学界为弄清普通话形成的历史,加强了对近代音的研究,乃至在海内外形成显学,特别是许多中青年学者对一大批近代音资料的考查研究,使汉语近代音的研究逐渐向纵深发展,也引发了对诸多问题的讨论。 20世纪初北音学崛起,关于《中原音韵》的研究诸家并起,成绩卓著,音韵学渐由今音学、古音学、等韵学的三元组合变成了四元组合,加上了近代因的研究。不过,北音学的重点只在《中原音韵》,并未对近代的北音做系统的考查,汉语近代音仍未引起重视。30年代赵荫棠《等韵源流》虽然考查了许多有关近代音的材料(主要是韵图),但其主旨仍只在梳理等韵源流。40年代以来陆志韦等少数前辈学者陆续对一些近代音的资料作了较为深入的考查描写,但和者寥寥。50年代王力先生《汉语史稿》的语音史部分尚不够精细,尤其是近代音部分更为简略。1985年出版的《汉语语音史》虽较《汉语史稿》有充实,对上古音、中古音及其演变规律的考查也已相当精细,且增加了“明清音系”一章,但仍只是根据几份代表不同音系的材料,将它们糅合成一个人为的音系。黄典诚于1993年出版的《汉语语音史》借助汉语方言材料,考查研究上古音、中古音及其演变规律,取得了很大成功,但其近代音部分也显得薄弱。

要将汉语语音尤其是近代语音研究引向深入,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一是对汉语语音史研究的历史作认真的回顾与反思。克服单一音系的思维定势,变单线联系为多线联系。弄清楚共同语标准音与基础方言口语音“同源异流”的关系。那种简单地认为元明以来的北京音一直是共同语标准音的看法值得商榷。

二是加强近代音的研究,尽快填补空白。研究近代音应联系我国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汉语历史悠久,汉语语音具有十分显著的历史传承性。标准音与基础方言口语音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状况是由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造成的。对于近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所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应有足够的认识。

三是努力拓宽研究领域。除了考查标准音与基础方言代表点口语音外,还应尽可能考查各地方音的现状及其源流。研究近代音可资应用的材料极为丰富,除

了许多韵书韵图、诗词等韵文材料、域外对音资料、官话课本等等,还有丰富翔实的方言资料。

四是广泛地查阅元明清别集、政书、史书、方志、笔记、小说等等,甚至域外文献,从中搜寻语音史资料,这样可以使近代音的研究取得更好成绩。

汉语语音史是二十世纪初诞生的崭新学科。传统音韵学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史料,剔选出大量的史实。本世纪初,发源于西方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方言地理学、语音学传入我国或应用于我国的音韵研究,一个正确史观指导下的语音史才得以诞生。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是根据我们的实际水平来做我们的事情。特别是我们所在的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保留古音的情况不多,更多的是保留着明清音。这对我们了解音韵学没有什么好处,对我们了解近代音,了解普通话的直接来源反倒有好处。

第二节 从上古到中古的语音发展

这个三十六字母表,是根据音韵学家对字母的分类来编排的。

发音部位对照表

5、清音、浊音、全清、次清、全浊、次浊。

根据声母的发音方法,音韵学家又把三十六字母分为清音和浊音两大类。清音是指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辅音。浊音是指发音时声带振动的辅音。

再根据气流的强弱或浊化的程度,古人又把清、浊各分为全清和次清、全浊和次浊。

全清是指发音时不送气、声带也不振动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

次清是指发音时送气而声带不振动的塞音和塞擦音。

全浊是指发音时声带振动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

次浊是指发音时声带振动的鼻音、边音和半元音。

发音方法对照表

等韵学和等、呼:

古代的等韵学家设计了韵图来说明语音的结构,跟我们今天的声母表、韵母表是同样的功能。韵图的样板在《康熙字典》的前面有《切韵指掌图》,可参看。我们只讲古代的“两呼四等”。古代的等韵学家将韵母氛围开口呼和合口呼两大类,每类都有一、二、三、四等。加起来一共有八个类别。大体说来,开口呼指不圆唇元音,合口呼指圆唇元音。四等是根据开口度的大小而定的,“一等洪大,二等次大,三四皆细,而四尤细。”这“两呼四等”发展到元明清时,已经演变为“四呼”,同今天的普通话“四呼”差不多了。这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和撮口呼”。

开口呼:主要元音是a 、o 、e 以及舌尖元音,没有韵头的音节。

齐齿呼:主要元音和韵头为i 的音节。

合口呼:主要元音和韵头为u 的音节。

撮口呼:主要元音和韵头为y 的音节。

提醒:要注意汉语音节中的几个小问题:

1、ong 不是开口呼而是合口呼,因为它的国际音标描写是[u ŋ]。

2、iong 不是齐齿呼而是撮口呼,因为它的国际音标描写是[yuŋ]。

3、分析汉语普通话的韵尾时,要注意“高”的读音,汉语拼音是gao ,但是它的韵尾其实应该是[u]。

一、上古音和中古音

1、上古音:

目前对上古音的基本看法是先秦两汉音,以《诗经》表现的语音为样板音,指周秦两汉时代的汉语语音系统。研究这套学问的人被称为古音学家。研究上古音的资料主要有两方面:①《诗经》、《楚辞》的押韵字,经书、子书中的韵语,两汉以前的韵文;②形声字的声符。古音学包括古韵、古纽、古声调三部分。对古韵的研究,宋代吴棫启其端,明末陈第批判唐宋学者的古诗叶韵(叶音)说: “时有古今, 地有南北, 字有更革, 音有转移, 亦势所必至。”成为古韵研究的开路先锋;清初顾炎武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奠定古韵研究的基础,他的研究成果反映在所著《音学五书》中;以后江永、戴震、段玉裁、王念孙、孔广森、江有诰等人,在顾氏的基础上加详、加细,大体上完成了古韵分部工作;现代学者王力定《诗经》韵29部,战国至两汉古韵30部,可视为古韵研究的总结。从先秦到汉魏时期,此时韵文使用汉语的自然韵律,并无韵书。人们对汉语的声韵尚无自觉的知识。关于此期的声母和韵母及韵部等的归纳分析,语言学家们是依据中国古代的诗歌总集《诗经》为准的,因而《诗经》成为上古音系统的代表。很多人称之为“《诗经》音系统”。

可以说,古音学在清代由起步发展到了颠峰,这不仅是一代代学者的理论贡献积累的过程,更是一个语言学的观念发展的过程。古音学从经学的附庸逐渐独立为一门学科;古音研究的对象从注经过程中零散的语言现象发展成一个范畴清晰的知识体系。古音学家从对古音的认识粗疏凌乱到建立了一个规律的、系统性的体系。清代音韵学家辈出,古音著作迭见。清代的古韵部研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杰出的古韵学主要有:顾炎武、戴震、江永、段玉裁、孔广森、王念森、江有诰等。上古声母的研究是从清代开始的,钱大昕、章太炎、黄侃、曾运乾等人取得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成果。依据的材料主要是形声字的声符,另外还有古代各种注音、异文、通假、声训以及现代方音等,现代学者还利用汉藏语系各族语言的比较研究来考证上古的声母。分析、归纳这些材料,再根据三十六字母及《切韵》音系上推,是研究上古声母的一般方法。

今天,学者们运用先进的语音学原理、历史语言学的各种方法(例如:内部拟测法等)对古音进行着更为深入的研究,但是新方法并不代表一切,清代古音学也不因其受到的时代局限成为“落伍”的学问,它依旧可以为今天的学者带来许多帮助和启示。

2、中古音:

又叫“今音”。指从魏晋南北朝到唐宋的语音系统。从晋到南宋时期,此期产生了韵书,而且唐宋时期制订了官方韵书,建立了音韵学。北宋颁布的《广韵》为中古音系统的代表。研究中古音的资料主要有以下5种:①《广韵》和《切韵》各种残卷。②从魏晋到宋代经史子集的反切注音。③《韵镜》、《七音略》、《四声等子》、《切韵指掌图》等韵图。④归纳诗文押韵字,如南北朝民歌、唐宋古体诗、骈体文等。⑤梵汉对音、藏汉对音,主要利用佛经音译的人名、地名。清代陈澧《切韵考》是一部研究中古语音系统的著作,在书中提出了富有创造性的反切研究法——系联法,他的研究结果是,中古声母40类、韵母311类(四声分计;20世纪初瑞典学者高本汉首次用音标构拟中古音,揭开了用现代化手段研究历史语音的序幕,他认为中古声母47类,韵母290类,并为声母和韵母构拟了音值;当代学者李荣著有《切韵音系》一书,书中确定声母36个,韵母334个;

此外,还有很多当代学者对高本汉的中古语音系统和拟音做了不同程度的修订。

3、等韵学:

等韵学是研究汉语发音方法和发音原理的科学。等韵学的基本内容可分为两部分,即韵图和门法。韵图是利用图表形式逐一表示一个个反切的读音。对韵书来说,它把韵书所反映的语音系统简练明晰地表现出来,对于使用韵图的人来说,韵图是汉语音节拼合的练习表,通过反复练习,达到准确读出反切读音的目的。等韵学的精华表现在韵图上。门法是按照韵图查找反切读音的方法,主要讲特例按一般方法查不出准确读音的各种情况。最初的门法附在韵图前边或后边,如《韵镜》卷首有《归字例》,就属于门法一类的文字,另外,《四声等子》有《辨音和切字例》,《辨类隔切字例》、《切韵指掌图》有《检例》,这些都属于门法,但这时还没有“门法”的名称。直到元代刘鉴《切韵指南》所附《门法玉钥匙》才第一次出现门法名称,列13条门法,明代真空《直指玉钥匙门法》,把刘鉴的13条门法扩展为20条,是集门法大成的著作。这些门法,主要试图解释韵书反切与韵图列字的等列出入情况,有些解释基本合理,有些不尽合理,有些则是错误的。

二、上古音的韵部

汉代人的读音与先秦时代已有一些不同,因而引起了学者的注意。到了六朝时代,语音的变化则更大了,文人们按当时的口语读《诗》,往往感到不能押韵,因而引起了他们更大的研究兴趣。古韵学的研究,到了清代出现了一个繁荣昌盛的局面,音韵学家辈出,古音著作迭见,古韵部的研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清代杰出的古韵学主要有顾炎武、江永、段玉裁、钱大昕、孔广森、王念森、江有诰等。

王力《汉语音韵》古韵三十部如下:

阴声韵 入声韵 阳声韵

(一) 1 之部[ə] 2 职部[ək] 3 蒸部[əŋ]

(二) 4 幽部[u] 5 觉部[uk] 6 冬部[u ŋ]

(三) 7 宵部[o] 8 药部[ok]

(四) 9 候部[ɔ] 10 屋部[ɔk] 11 东部[ɔŋ]

(五) 12 鱼部[a] 13 铎部[ak] 14 阳部[a ŋ]

(六) 15 支部[e] 16 钖部[ek] 17 耕部[e ŋ]

(七) 18 歌部[ai] 19月部[at] 20 元部[an]

(八) 21 脂部[ei] 22 质部[et] 23 真部[en]

(九) 24 微部[əi] 25 物部[ət] 26 文部[ən]

(十) 27 缉部[əp] 28 侵部[əm]

(十一) 29 叶部[ap] 30 谈部[am]

古韵学部目前已经达到“增之无可复增,减之亦不能复减”的阶段,我们应该了解和掌握音韵学的这一成果。

上古相近的韵可以互相转化。常见的转化有对转和旁转。

阴声韵、阳声韵和入声韵:

阴阳对转:

对转的理论首先是由戴震提出的,后由戴震的学生孔广森加以确立,再后来章炳麟又发展了它。

所谓“对转”,指上古韵同一类中的阴声、入声、阳声可以互相转化。如入声、阳声丢掉辅音韵尾变成阴声,阴声获得鼻韵尾而变为阳声等。这一语音转化的现象,音韵学上叫做“阴阳对转”或“阴阳入对转”,简称“对转”。对转的语音条件在于韵腹(主要元音)必须相同。例如上面三十部表第九类:歌〔ai 〕、月〔at 〕、元〔an 〕,主要元音相同,仅韵尾不同,故语音相近,在《诗经》里才有押韵的可能。如:

《小雅·隰桑》:“隰桑有阿,其叶有难;既见君子,其乐如何?” ...

“难”本属阳声元部,却与阴声歌部的“阿”、“何”押韵,这只有用对转的理论才能加以解释。

在训诂学、文字学上,对转理论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汉字的谐声系统常常表现出对转关系,如“诗”、“特”、“等”皆从“寺”得声,而“诗”为之部,“特”为职部,“等”为蒸部。

所谓“旁转”指上古三十部表中纵行相邻的韵部之间,阴声与阴声、入声与入声、阳声与阳声内部可以相互转化。旁转的语音条件是:主要元音相近,韵尾相同。如:

《诗经·豳风·七月》:“四月莠葽,五月鸣蜩。” ..

“蜩”本属幽部,却与宵部的“葽”字相押,这也只有用旁转的理论才能讲得通。汉字的谐声系统也常常表现出旁转关系,如“牡”从“土”得声,“牡”属侯部,而“土”属鱼部。

想知道某字属上古哪一部,可查检唐作藩的《上古音手册》或郭锡良的《汉字古音手册》。

异平同入:

(参看王力《汉语史稿》上p201——205)

从顾炎武到段玉裁,对入声的处理或者是将入声与阴声合为一部,或者是让入声韵部独立,主张“数韵同一入”或“异平同入”。戴震在“异平同入”思想的启示下,首先正式设计出了阴、阳、入三声相配的格局。他将入声韵独立出来分成九部,分别同时与阴、阳声韵相配(其中两组无阴声韵) ,形成九类。这种处理是戴氏对古韵研究的重大贡献,它揭示了上古韵每一大类各部之间韵腹相同的整齐局面,对认识韵部之间的联系和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的学生孔广森正是由此发现了“阴阳对转”的发展规律。“数韵同一入”是江永的观点,意思是上古的一个入声韵可以同时与几个阴、阳声韵相配,如入声药韵同时与阴声韵鱼韵、宵韵和阳声韵阳韵相配。“异平同入”是段玉裁的观点,意思与江永的“数韵同一入”相同,只是入声韵与阴、阳声韵所配的具体内容不尽相同而已,如入声药韵同时与阴声韵鱼韵和阳声韵阳韵相配。

三、上古音的声纽

声钮就是声母。只不过,古音学者在他们的著述中,多用“声钮”,所以,我们后人在谈古音时,也常用“声钮”,没有声母其他的原因。关于上古音的声纽,钱大昕、章太炎、黄侃、曾运乾等人,都取得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成果。

王力提出古代有如下三十二个声纽:

(一)唇音: 1 帮(非) 2 滂(敷) 3 并(奉) 4 明(微)

(二)舌音: 5 端(知) 6 透(彻) 7 喻 8 定(澄) 9 泥(娘) 10 来

(三)齿头音:

(甲)11 精 12 清 13 从 14 心 15 邪

(乙)16 庄 17 初 18 床 19 山

(四)正齿音: 20 照 21 穿 22 神 23 审 24 禅 25 日

(五)牙音: 26 见 27 溪 28 群 29 疑

(六)喉音: 30 晓 31 匣(于) 32 影

王力这个上古32个声母的结论是专门得来的呢?他是综合了清代至现代上古声母的所有研究成果后提炼出来的。这些研究成果中,比较重要的结论有:

1、古无轻唇音

这是清代学者钱大昕提出来的,钱在他的《十驾斋养心录》卷五中考证出:三十六字母中的轻唇音“非、敷、奉、微”四母,在上古是归在相应的重唇音“帮、滂、並、明”里头的。也就是说,上古没有轻唇音,它们是唐宋时期才从重唇音里分化出来的。

“凡轻唇之音,古读皆为重唇。”

钱氏依据的材料有以下五项:

异文:

匍(並鱼)匐(並(奉)职):《诗经邶风古风》作匍匐,(郑笺:凡民有凶祸之事,邻里尚尽力救之。)《礼记檀弓》引作“扶(並(奉)鱼)服(並(奉)职)” ,《孔子家语》引作扶伏。

以上是奉母古读并母的例子。下面是非母古读帮母的例子:

《论语》:子贡方人。郑玄本作谤。

《诗》东有甫草,韩诗作圃草。

敷母古读滂母的例子:

《诗》敷时绎思(敷,布施,时,是,绎,继续,引申。思,语气词。布施文王的恩惠,引申到无穷。)左传引作铺。

《易》遇其配主,郑本作妃。

微母古读明母:

《史记》平公子文公,世本作湣公。

《诗陈风防有鹊巢》:谁侜(欺骗)予美(美人),心焉忉忉(忧虑)。韩诗美作娓。《说文》:娓(微明),顺也,读若媚(脂明)。

读若:

古读扶如酺(並魚),转为蟠(並元)音。

《周礼. 大司乐》:播之以八音。注:古书播(帮月)为藩(帮(非)元)。杜子春云:播当为藩,读后稷播百谷之播。

声训:

《释名》:“邦,封也。有功于是,故封之也。”如《论语》:动干戈于邦内。释文:郑本作封内。

《广雅》:匪,彼也。如《诗小鸭》彼交(交际)匪纾(怠慢)。

异切:

古读副如劈。《诗. 大雅. 生民》不坼不副。《释文》:副,孚逼反。《字林》:副,判也,匹亦反。(劈,锡滂。副,职滂。)

同源词:

《广韵》:菢,薄報切,鳥伏卵。伏,扶富切,鸟菢子。伏菢互相训,而声亦相转。(菢,幽並。伏,职並。)

以上五种材料钱氏往往交错为用。单凭这些材料,只能证明轻唇和重唇相混,也可以得出相反的结论——古无重唇音。80年代就有人写文章说古无重唇音。但是钱氏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原因在于他还用了方音和对音的材料。

方音和对音:

今吴人呼蚊如门。今江西湖南方言读无如冒。今人呼鳆鱼曰鲍鱼,此方音之存古者。古音晚重唇,今吴音犹然。

释氏书多用南无字,读如曩模。梵书入中国,翻译多在东晋时,音犹近古,沙门守其旧音不改。(无、模,明鱼。无,广韵虞韵微母。Namas amitabha) 钱氏所举的方音材料虽然有限,但是符合语言类型学的道理:只有重唇而没有轻唇的方音是存在的,只有轻唇而没有重唇的方言是不存在的。现代汉语五大方言都保留着“古无轻唇音” 的特点。如:闽方言至今没有轻唇音,尤其是白话音轻唇字都读做重唇,如:方读p ,芳读p‘,房读p 。

客家方言一部分古轻唇字读重唇,如冯、肥、扶等读p‘。粤方言凡是古微母字都念做重唇m 。吴方言,一部分古轻唇字读做重唇。如钱大昕说:古读望如茫。吴语的白话音还是这样。吴方言蚊、问、闻、忘、物等白话音都读m 。湘方言一部分古轻唇字读做重唇。如望,双峰话白读man (浊去),网读man (上声)。晚,长沙话白读man (上声)。

这一结论,从前述各种材料中都能找到证据。如:“辈”、“排”等字以“非”得声;“葡匐”又作“扶服”;“鄙”注“方美切”。现代吴方言、粤方言、客家话等,都不同程度地保留有重唇痕迹,特别是厦门话,至今还没有轻唇音。这些现象,都说明钱氏的结论是可信的。

2、古无舌上音

这也是钱大昕的发现,见《十驾斋养心录》卷五。他考证出:三十六字母中的舌上音“知、彻、澄”三母,在上古是归在相应的舌头音“端、透、定”当中的。也就是说,上古没有舌上音“知、彻、澄”三母,它们是中古时期才从舌头音“端、透、定”分化而来的。

这一结论也得到普遍的承认。例证如:“澄”、“橙”等字从“登”得声;《说文》:“田,陈也”;“贮”注“丁吕切”;闽粤等许多方言现代仍读舌上为舌头。

古无舌上音有两条内容:

(1)古无舌头舌上之分

古无舌头舌上之分,知彻澄三母,以今音读之,与照穿床无别也。求之古音,则与端透定无异。

见材料。冲,定冬,澄东。动,定东,定董。童同桐,定东,定东。虫,定冬,澄东。

其他的异文材料有:《尚书. 禹贡》:大野既猪。《史记》作“既都”。《诗经》:追琢其章,荀子引作雕琢其章。——知母古读端母。

《说文》:田,陈也。齐陈氏后称田氏。陆德明《经典释文》:陈完奔齐,以国为氏。《史记》谓之田氏。《庄子》田骈,《呂氏春秋》引作陈骈。澄母古读定母。

(2)古人多舌音

“古人多舌音,后代多变为齿音,不独知彻澄三母为然也。”

他的意思是说,正齿音照穿床在上古也读舌音。例如:

舟、周两字属于中古照母,可是从舟得声的輈属于知母,也就是上古端母。从周得声的啁上古属于知母,雕属于端母。又如至,中古属于章母,但致属于知母。耊属于定母。

钱氏的古无轻唇音和古无舌上音之说,用王力先生的话说,是不刊之论。闽方言里,古知彻澄的字,一部分读t ,t‘。如福州话竹追中读t ,抽拆读t‘,除陈读t ,虫程读t‘。

湘方言古知彻澄的字,一部分读t ,t‘d。如双峰话张猪读t ,宠超读t‘,厨丈读d 。

3、“娘、日”二母古归“泥”母

章太炎接受了钱大昕的古无轻唇和古无舌上的观点。另外,他又提出,娘日归泥,精系声母归章系,喻母归影母。后两种看法不一定对。有价值的是娘日归泥的学说。章在其所著《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中提出:三十六字母中的“娘”母和“日”母,上古都属于“泥”母。

章氏著有《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见于《国故论衡》31-33页)。

谐声:

涅(泥母质部),从日(日母质部)声。也可以从内声(泥母物部,合一)。日内声符互换,说明读音相近。月、外,都是疑母月部。前者为合三,后者为合

一。耐(泥之)从而(日之)得声,那(泥歌)从冉(日谈)得声。

声训:

《广雅释诂》:涅,泥(泥脂)也。《说文》《释名》:入(日母缉部开三),内也。

异文:

涅而不缁,亦作泥而不滓。不义不 ——不义不昵。日昵音同。

又如:《释名》:尔(日脂),昵(娘母质部)也。泥(泥脂),迩(日脂)也。《汉书惠帝纪》曰:内外公孙耳孙,师古以耳孙为仍孙。仍今在日纽,本从乃声,则音如乃,是耳仍皆在泥纽也。(耳,日之。仍,日蒸。乃,泥之。)

读如:

《淮南原道训》:“行柔而刚,用弱而强。”郑玄高诱皆读而为能(泥母蒸部)。《公羊定八年传》:“如(日鱼)丈夫何?”解诂曰:“如犹奈(泥月)也。”章氏把娘母归到泥母是对的,因为泥(一四等)和娘母(二四等)互补。钱大昕已经证明,古无舌上音。章氏揭示了日母跟泥娘的相近关系也是对的,但把日母归入泥母就错了,日母是三等,娘母也有三等,如果都归泥母,日母和娘母后来就没有分化的条件了。所以,王力先生把日母看作跟泥母音近而不同的声母。

4、喻三归匣

三十六字母中的“喻”母含有三等和四等两类字。近人曾运乾在其所著《喻母古读考》一文中考得:“喻”母三等字在上古是归在“匣”母当中的,后来才从匣母中分化出来。例如:“云”、“域”、“烨”等字都是喻母三等字,而“魂”、“或”、“花”等字都是匣母字;古读“营”如“还”,读“于”为“乎”。这一结论今已得到较普遍的承认。

曾运乾的古声纽学说曾运乾(1884-1945),字星笠,晚年自号枣园先生,湖南益阳人。他的音韵学论著,由他的学生郭晋稀先生整理成《音韵学讲义》,中华书局1996年出版。他的古声母学说,根据《古声十九纽》第三章,主张上古有19纽,跟黄侃19纽不同之处在于喻三归匣,喻四归定。这是他对古声母研

究的两个贡献。曾作《喻母古读考》,发表在《东北大学季刊》第二期,1927年11月出版。又见《音韵学讲义》中《广韵学》第五章《广韵补谱》第四节。(看材料)

异文:

古读营如环。《韩非子》:自营(于傾切)为私。《说文》引作自環(户关切)古读援如换。《诗皇矣》:“无然畔援”。郑笺:“畔援,犹拔扈也。”《汉书叙传》畔换。《试卷阿》作泮奂,《魏都赋》作叛换,《隶释成阳令唐扶碑》作布 。畔叛、拔都是并母,泮,滂母,布,帮母。援,广韵雨元、为眷二切,都是于母。换奂,胡玩切,扈 侯古切,都是匣母。

读若:

《说文》:“沄,转流也。从水云声,读若混。”沄,王分切又胡本切。昏,胡本切。《礼少仪》:“祭祀之美,齐齐皇皇。”注:皇读如归往之往。

声训:

古爰(雨元切)缓(胡管切)声同。《诗》:“有兔爰爰。”《尔雅释训》:爰爰,缓也。古读于(羽俱切)如乎(户胡切)。《吕氏春秋审应篇》:“然则先生圣于?”高注:“于,乎也。”《经传释词》:于,犹乎也。

异切:

王问切又胡本切。

可见,曾氏的喻三归匣说,是经得起推敲的。

5、 喻四归定

异文:

古读夷(以脂切)如弟(徒礼、特计二切)。《易》匪夷所思。《释文》:夷,荀本作弟。古读夷如陈,实如田。《左僖元年》:“邢迁于夷仪”。《公羊》作陈仪。陈古音读田。

声训:

《释名释亲属》:“妻之姊妹曰姨。姨,弟也,言与己妻相长弟也。”义为与妻子先后出生的女性。

《说文》、《释名》:“兑,说也。”兑,杜外切。说,弋雪切。

读若:

《说文》:(羊至切),修豪兽,„„读若弟。

谐声:

古读也如它。《说文》从它声者或读同也(羊者切)声。如 读若驰(直离切,定母歌部)。从也声者或读同它(徒何切)声,如 (弋支切)读若佗(徒河切)。„„地(徒四切,歌部),从也声。

异切:

《诗. 生民》:“或舂或揄”。《说文》揄引作舀。《广韵》揄,有度侯、徒口、羊朱、以周四切。舀,有代兆、羊朱、以周三切。

从现代汉语方言来看,可以得到印证。如吴语区至今中古的喻三字跟中古匣母字的读音保持一致。苏州话:回(户乖切)围(雨非切)违(雨非切),如曾氏举例:《尧典》:“静言庸违。”《左传》《论衡》《三国志》引作庸回。《春秋》:“楚公子围”。《汉书》:灵王围。《史记楚世家》作回。《汉书音义》:围,史记多作回。其他的如:苏州话:越=穴 皇=黄=王。从音位学来看,中古的匣母只有一二四等字,没有三等字,喻母三等只有三等字,喻三和匣母互补。喻三归匣母,可以从等的不同解释从上古到中古分化的条件。

曾氏的喻四归定,揭示了喻四跟定母的近似关系。

音韵学家研究上古声母,一般是依据上古语音材料,在三十六字母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合并和分化的工作。各家依据的材料不同,采取的具体方法各异, 便得出不尽相同的结论。章炳麟定为五类二十一纽。黄侃定为十九纽。王力《汉语史稿》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上古三十二声母系统。

四、上古音的声调:

声调是中国特色,汉语以它的声调丰富多彩而闻名于世,也以它的声调纷繁复杂让西方语言学家望而却步。由于有声调,元音辅音则相对简单和系统。

上古音有声调是可以肯定的,但是对上古音声调的分析和说明却是十分困难的,现在的诸多结论全是推测性的,是模糊的。调类尚且搞不清,调值就更不好说了。各家的结论都统一不起来,即使是王力的看法也没有得到学界的认同。我在这里不展开。上古的“入声“,是韵不是调,这是大家都认可的,所以,我只谈阴声韵、阳声韵和入声韵的概念,不谈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的概念。

五、中古音韵母:

206韵,106韵,韵书,韵图,切韵音系

1、《切韵》和《切韵序》:隋朝陆法言《切韵》书成于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切韵序》很有名。要认真读,认真领会。陆法言不满此前的韵书,以前的韵书是以一时一地的语音为依据,他要“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把古今南北的音记载在一个系统里边,当时的读书人都赞成他这样搞,于是《切韵》一出,其他的韵书就湮没无闻了,唐朝开科取士,《切韵》被顶为官方韵书,一直风行了一千多年。其实,它应该是一个文人的大一统思想作怪的产物,没有多少科学性,“我辈数人,定则定矣”,想当然的成分比较多。而已经湮没的一时一地的韵书,才是真正的好东西,它反而没有留下来,要我说,陆法言他们这几个人这件事情做得不地道。但是,既然现在只有这个东西,我们也没有什么办法,只有去学它。

2、《广韵》:

但是,事情又有变化。《切韵》由于受历代当权者重视,屡次增订、重修,好事又变成了坏事,原本反而失传。留下了的是在宋代陈彭年等重修的《广韵》,我们今天随时可以看到。《广韵》共分五卷,平声分为上下两卷,上去入三声各一卷。平声分为两卷,完全是因为字多,没有其他的原因。所以,五卷就分别是“上平声卷第一”、“下平声卷第二”、“上声卷第三”、“去声卷第四”和“入声卷第五”。《广韵》和《切韵》残卷的对照,反切的绝大部分都相同,韵目和次序有不同,但各字的归部是完全一致的。在《切韵》未发现以前,人们就以为《切韵》也是206韵,后来才知道《切韵》是193韵。多出的13韵其实是把《切韵》的有些韵分成了两韵。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就把《广韵》当成《切韵》。

《广韵》 的体例:

《广韵》的体例以四声为纲以韵目为纬,按平上去入四声分卷,共五卷,平声分上下卷。共26194字,分为206韵。其中平声57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每卷之内,把同韵的字收在一起,选第一个字为韵目。如: 东董送屋 冬 宋沃 锺肿用烛等。

每个韵目之下,韵母都相同,但声母不一定相同,又根据声母分出“小韵”,也就是同音字,广韵共有3890个小韵。

《广韵》的韵母

《广韵》共有206韵。有的一韵是一个韵母,有的一韵包含几个韵母,故而清人通过系联,认为广韵的韵母共有311类。

《广韵》规定了韵之间的互相通用和独用。如:

东,独用。

支,脂之同用。

到了宋淳佑十二年,平水人刘渊把206韵并成107韵,叫《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后人又减去一韵,为106韵,一般叫平水韵,或诗韵。

六、中古音的声母:

《广韵》的声母是人们根据反切上字推求出来的,结论各不相同。如:清代陈澧为四十类,黄侃为四十一类,高本汉为四十七类,周祖谟为五十一类。

传统36字母,切韵音系声母

王力《广韵》声母表(三十五个)

七、中古音的声调:

谈中古音的声调,一般只能谈调类,通常是说的“平上去入”,不能谈调值,因为调值不可能谈清楚。古代一直没有人拟测过、描写过调值,一直到明朝,才有一个和尚叫真空的在他的《玉钥匙歌诀》中描述了调值:“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疏藏。”这个说法我是一点都不信,可能这个真空说的是对的,但是他只是描述了他熟悉的母语方言的调值,四号没有作用。就像现在,一个天津人描写他的调值,我们能说它有多大的共性价值呢?

另外,即使在中古音研究中把“平上去入”相提并论也是不科学的。“平上去”可以说是声调,但“入声”在中古仍然不是声调,而是韵类的不同。不懂现代语音学的古代音韵学家,包括清代的大家,都习惯把“平上去入”相提并论,但是懂得现代语音学的现当代语音学家,都知道把“平上去入”的“入”分开来谈。音韵学这个部分的最后,我还要讲汉语入声专题。

平仄(文学):

舒促(语言学):

中古平上去入与今天阴阳上去(普通话)的发展线索:

中古平上去入与今天阴阳上去(四川话)的发展线索:

第三节 从中古到现代的语音发展

一、《中原音韵》音系

近古音,又叫“北音”。从元代到清代末年,此期的语音发生重大的变化,即中古的平声分为阴平和阳平,入声消失而分化到平声、上声和去声之中,适应通俗文艺的俗韵出现。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体现了此期音韵特点,成为近代音系统的代表。在近代语音的基础上形成了我们以北京语音为准的现代音系统。

《中原音韵》(1324年)是代表近代官话的一部韵书。

《中原音韵》继承了《切韵》等韵书的传统。因为隋朝和元朝之间汉语语音发生了变化,必须对韵书进行修改,以符合当代实际的语音系统。

从13世纪中叶到14世纪末,北曲在此时迅速发展。散曲作家周德清对北曲进行了深入地研究,认为北曲的创作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不讲究格律。他认为要使北曲获得更好的发展,必须作出一定的规范,尤其语言的规范更为重要。於是他根据自己的创作经验,总结出了一套北曲的创作方法和演唱规律,写成了《中原音韵》。

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第一部分是编制曲韵韵谱。他把当时曲子里常用作韵脚的5866个字按照当时使用的官话语音(他称为“中原之音”)分成19个韵部,每个韵部再分为平声阴、平声阳、上声、去声等类,入声则按照当时曲子里行腔的念法归入以上各类中,按照“每空是一音”的方式列出同音字组,称为「小韵」,共1627个小韵,而不用反切注音。周德清对曲韵的归纳主要以元曲四大家的作品为依据,他认为他们的作品“韵共守自然之音,字能通天下之语”,同时也扬弃了他们用韵不规范的地方。

《中原音韵》後半部分称作《正语作词起例》,用各种实例来详细说明韵谱的使用方法,以及北曲的创作规范等问题。

《中原音韵》对於当时以及以後的北曲创作起过很好的指导作用,而且以後的许多曲韵著作大多以它为样板,在他的基础上进行诠释,或者沿袭它的体例进行改编。直到南曲兴盛时这本著作仍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中原音韵》对於中国戏曲史以及汉语史的研究来说,都是非常有价值的资料。

周德清是一个天分并不很高的人。但是正因为如此,他才成就了万世永传的《中原音韵》。如果他天分高,他就会把《广韵》、《集韵》等书搞得滚瓜烂熟。他是读不懂原来的韵书,又发现当时的戏曲音用的是“时音”,而不是用古音,而“时音”大家都会说,似乎没有专门研究的必要。但是周德清觉得要有所记录,有所收集和整理,才能跟戏剧家搞一个押“时音”韵的标准。他的目的就是这么简单和质朴,不知不觉地反倒成为不朽的古代语言学大家。而且,现在对“北音”研究越来越深入,周德清的名气也就越来越大了。

二、《中原音韵》韵母

《中原音韵》分为19个韵部,韵母大类没有什么问题,关键的是大类之下的小类不好弄。大类是韵部,小韵是韵母。《中原音韵》有46韵母。

1、东钟:ung ,iung

2、江阳:ang ,iang ,uang

3、支思:;i (舌尖元音)

4、齐微:ei ,i ,uei

5、鱼模:u ,iu

6、皆来:ai ,iai ,uai

7、真文:en ,ien ,uen ,iuen

8、寒山:an ,ian ,uan

9、桓欢:on

10、先天:iæn,iuæn

11、萧豪:au ,iau ,iæu

12、歌戈:o ,io ,uo

13、家麻:a ,ia ,ua

14:车遮:ie ,iue

15:庚青:eng ,ieng ,ueng ,iueng

16:尤候:ou ,iou

17:侵寻:em ,iem

18:监咸:am ,iam

19:廉纤:iæm

如果我们跟普通话和四川话一比,就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蛛丝马迹:1、相近的主要元音合并;2、塞音韵尾的消失;3、双唇音鼻音韵尾;4、介音[y]的产生;5、er 的产生和发展;6、o 韵母(四川话特色);7、iai 韵母(四川话特色)

三、《中原音韵》声母

有一首奇特的五言绝句《早梅诗》:“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冰雪无人见,春从天上来。”(明·兰茂《韵略易通》)

这首诗奇怪在它每个字都不同声母,每个字代表一个声母。它大体同《中原音韵》的声母相当。《中原音韵》多了一个[ŋ]。

东风破早梅 d f p z m

向暖一枝开 h n ? zh k

冰雪无人见 b s v r g

春从天上来 ch c t sh l

1、浊音清化;2、唇音分化,轻唇音彻底合并;3、疑母的分化;4、知、庄、章三组声母的合流;5、“戎、容”的变化。

专题:

1、j 、q 、x 的来源以及尖音和团音:

尖音和团音的概念最早出自清人《圆音正考》的序言。《圆音正考》成书于1743年,即乾隆八年,是专为纠正尖团合流(尖音舌面化)的语病,分辨尖团音而写的。其序言说:“试取三十六字母审之,隶见溪群晓匣五母者属团,隶精清从心邪五母者属尖,判若泾渭,与开口、闭口、轻唇、重唇之分,有厘然其不容紊者,援辑斯篇,凡四十八音,为字一千六百有奇。每音各标国书(满文、满族称满文为国书)一字于首,团音在前,尖音居后”。从这段序言可以知道,所谓团音,就是见系齐摄呼的读音,其声母等于现代舌面音jqx, 如基ji 欺qi 希xi ;所谓尖音,就是精系字齐摄呼的读音,其声母近似现代舌尖音zcs (精系舌尖音的发音是舌尖抵下齿背),如积zi 七ci 西si 。而尖团合流又叫尖音舌面化,就是把尖音字读成团音,也就是把声母为zcs 的齐摄呼的读音改为声母为jqx 的舌面。尖字、尖音或团字、团音,是形象化了的戏曲声韻用语,尖音指舌尖抵齿,团音指舌身团起。

尖音和团音的概念应该明确地出现在清朝中叶,即此时已有尖团合流之趋势。分尖团是汉语的一大特点,汉语一直都是分尖团的。从陆法言的《切韵》就是分尖团的。如箭是子贱切,剑是居欠切,前者为尖音,后者则为团音。从《切韵》、《广韵》、《集韵》,到清代的《康熙字典》、民国时期的《中华大字典》,所有用反切注音的字书、韵书,无不是尖团分明的。即使是反映近代北方话实际语音的中、外字书,如元代的《中原音韵》,明代的《韵略易通》、《等韵图径》、清代的《五方元音》等,甚至是西方人写的有关汉字语音的著作如《西儒耳目资》、《邮政式拼音方案》等,也都是分尖团的。

清人《圆音正考》是专为纠正当时尖团合流的现状而写的,全书共列出48个音,并用满文注音。每个音之后,先列团音字,后列尖音字,共收字1600多个。在序里,作者表明了他的写作动机:“第尖团之辨,操觚家阙焉弗讲,往往有博雅自诩之士,一矢口肆笔而蚍攀立形,视书璋为麞、呼杕为杖者,其直钧矣。”可见,在当时,确实有这么一个尖团合流的趋势。而该书不知名的作者觉得:分辨尖团的书,没有人写,甚至连一些搞学问的人,一说话为文,就马上出现尖团不分的错误。这尖团不分,不可小视,它就跟写错字、念错字是同样的毛病。他想努力把北京话拉回到分辨尖团的时代。

在清中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很自然地可以联想到,是满州人的语言对汉语产生了影响,并且借着政治的力量,不断扩大。清军入关以后,满族人学了汉语。满族人和汉族人的发音稍有差别,就是舌身后缩,舌尖上翘。这个特点在j q x、 zh ch sh r、 z c s 三组塞擦音声母上和iai ei e ǔe 等韵母上都有明显的表现。单说 z c s ,汉族人是舌尖抵下齿背,而满族人的舌尖上翘,舌尖就抵了齿间甚至抵了上齿背。 z c s以这样的舌位发音,就难以和齐撮呼韵母相拼,也就难以读出汉字的尖音。他们就把发音在舌面最前部(或叫舌叶)的尖音后移,移到舌面前近似于舌面音j q x 的读音了。这就是满族人学汉语时出现的尖音舌面化,或叫做尖团合流的语病。跟随旗人的汉族官吏和知识分子也染上了这种语病,尤以北京为重。我们从语言发展的情况看,这是无可非议的。

20世纪20年代,蔡元培极力倡导“国语罗马字”。1923年前后,中国的语文学界掀起了废除汉字、汉语的国语罗马化狂潮,既批判汉字的繁难,又批判汉语语音的繁杂,要求字体简化,语音也简化以适应罗马字拼音的需要。1919年,国语统一筹备会成立, 1923年以前,该筹备会出版区分尖团音的《国音字典》,灌制区分尖团音的“国语唱片”,推广分尖团的“老国音”。1923年以后,逐

步被“国罗派”专权,强行推广尖团合流的“新国音”。国语罗马字运动的骨干,由钱玄同、黎锦熙、赵元任、林语堂, 汪怡, 刘复等六位江南“新音派”学者组成,于1926年议定出“尖团合流”的《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简称“国罗”)

但是,当时的教育部不予承认这个“国罗”,一直不予公布。1928年9月,蔡元培以大学院院长(南京政府的教育部部长)的个人地位强行公布了“国罗”。“国罗”虽被公布,但教育部仍不承认,仍指示北大,拼写“北平”用分尖团的“邮政式”而不用“国罗”。对此,坚持“国罗”的钱玄同、黎锦熙组织抗议,教育部对于这个抗议“不予理睬”。

坚持分尖团的《北方话拉丁新文字》(简称“北拉”),在民间广为传习。这种局势使得蔡元培随之改变立场。1934年以后,“北拉”受到各界欢迎。蔡元培放弃“国罗”,转而拥护“北拉”,在1935年文化界知名人士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人联名的《新文字意见书》上列名于首位,要求南京政府推行《北拉》。 就连“国罗”的主要设计师赵元任先生也不愿再坚持合并尖团,而去设计分尖团的《通字方案》。

但是,黎锦熙为首的 “国罗派”学者却仍坚持推行“国罗”,坚决反对分尖团的“北拉”。黎锦熙认为他是在坚持真理。最终,不分尖团的“国罗”和分尖团的“北拉”的对决以不分尖团的“国罗”的胜利而告终。

在专家打架的同时,老百姓却不管那么多了,民间老百姓的口语迅速地走向“尖团”合流,不但是北京和整个北方尖团合流了,甚至处于北方方言区的地理南方也迅速尖团合流。四川、湖北、湖南,云贵、广西等主要的西南方言,也几乎不留痕迹地走向尖团合流。四川通江县附近还保留着尖团的分别,通江的团音字读音同普通话、四川话,而尖音字分别读成zi ,ci ,si 。

建国以后,统一政府要求统一语音,1955年10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提交给全国文字改革会议讨论的《汉语拼音文字(拉丁字母式)草案初稿》。《草案初稿》整齐分尖团,积、七、西的音节为zii 、cii 、sii ,鸡、欺、吸的音节为gi 、ki 、hi (读音ji 、qi 、xi )。但是,罗常培建国初筹建了新中国的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故而担任了第一任所长,成为语言学届权威。在普通话的审定时期,他赞成黎锦熙合并尖团的主张,为了取得尖团合流的实践依据,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调查。其结果为大部分同意尖团合流。

2、入声的弱化和消失过程:

什么是入声?入声到底是韵类还是调类?

入声从韵类到调类的发展过程:

汉语声调有四声,是齐、梁时期文人的发现。梁武帝曾经问朱异:“你们这帮文人整天在谈四声,那是什么意思?”朱乘机拍了一下马屁:“就是‘天子万福’的意思。”天是平声,子是上声,万是去声,福是入声,平上去入就构成中古汉语的四声,上去入又合起来叫仄声。这四声中,最成问题的是入声。梁武帝接着又问:“为什么‘天子寿考’不是四声?”天、子、寿是平、上、去,考却不是入声,可见当时一般的人也搞不清楚什么是入声。

那么什么是入声呢?就是发音短促,喉咙给阻塞了一下。一类是以塞音t,p,k收尾,另一类是以喉塞音?收尾。

入声的弱化和消失:这是同汉语音节的整齐化现状有关的。人们对古代的入声不太好懂,实际上,map 、cap 、it 、coat 、ink 、book 就相当于我们古代的入声。我们汉语以前也是有这个塞辅音尾巴的。以后逐渐弱化和脱落,直到今天的普通话和四川话,就没有这个东西了,四川的不少地方还保留着单独的入声调类,

但是已经绝对没有这个塞音尾巴了。

入声的消失也应该有个渐变的问题。按照语言发展规律,按照实际方音体现出来的的古人声在今天方言当中的各种比较清晰的消失层次,都可以明确地得出这个结论。在闽南方言和粤方言中,还完整地保留着这四种入声,在吴方言中则都退化成了较不明显的?收尾了。以t,p,k收尾的入声,并不真地发出t,p,k音。塞音在发音时要先把喉咙阻塞一下,然后再送气爆破出声。在入声中,只有阻塞,没有送气爆破,叫做不完全爆破。比如英文的stop ,美式英语在发这个词时,并不真地发出p音,而只是合一下嘴就完了,这就是不完全爆破,也可说是一种入声。

古入声字,有的方言今仍读入声。如广州、上海、苏州、南京、太原、张家口等;有的方言这类古入声字,今不读入声,分别归到其他声调里去了。古入声字,郑州今大部分归阴平,少部分归阳平,重庆今归阳平,江津、永川南部靠长江沿岸、泸州、合江沿江而上,一直到宜宾,到宜宾后,又沿岷江,到乐山、夹江、眉山,一直到成都周边,都完整地保留着自成声调的入声。

普通话分别归入今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

(一) 普通话今读阴平字

b 八捌钵拔剥逼鳖憋擘~开

p 泼劈撇瞥扑仆拍霹泊湖~

m 摸抹~桌子 f发~生

d 答~理搭褡滴跌督掇剟裰咄

t 塌踏~实剔踢帖贴怗秃托脱突

n 捏

l 拉勒~住

c 擦撮轻~

s 撒~手缩塞堵~

zh 只汁织扎~营桌卓倬捉琢拙摘粥

ch 吃插出戳拆~开

sh 虱湿失杀刷说叔淑菽

j 激迹击墼积绩绩缉屐夹~攻揭结~实接噘撅撧锔掬鞠

q 七柒漆戚沏掐切曲~线屈缺曲

x 吸翕歙悉蟋窻析息熄惜昔夕汐锡晰浙晰膝瞎歇楔蝎戌薛削

g 搁~下疙胳割鸽刮聒郭

k 磕搕磕哭窟

h 喝~水忽惚唿豁劐黑

o 一壹揖押鸭噎掖屋挖曰约压

(二) 普通话今读阳平字

b 拔跋钹魁白舶帛伯泊停~箔勃渤脖鹁博薄厚~礴搏膊驳别蹩醭

P 璞仆仆~人濮

m 膜没~有

f 乏伐筏阀垡罚佛弗拂佛绋茀伏茯袱服~从菔韨绂福幅蝠辐

d 答问~瘩沓达鞑妲靼怛得德笛迪狄荻敌嫡镝觌翟涤籴的~确碟蝶喋堞牒迭叠独读犊牍渎毒夺铎踱度忖~

z 杂砸则择泽责啧帻箦贼足卒族镞昨

s 俗

zh 直值植殖稙执侄职扎挣~剳铡闸宅折辙摺哲辄谪蛰詟竹竺烛躅逐轴妯酌浊镯琢啄濯擢茁斫斲

ch 察

sh 十什拾石食蚀实识舌折弄~孰熟秫赎勺

j 及级汲岌笈亟极殛吉急即脊~梁瘠疾嫉蒺集籍藉狼~辑楫戢棘夹~衣荚郏颊洁絜结~局拮诘劼颉劫桀杰杰羯碣竭竭偈节栉捷婕睫截局跼菊橘决抉诀玦倔~强掘崛桷厥蕨蹶一~不振獗橛谲觉爵嚼绝矍攫躩钁

x 席媳习袭檄侠狭峡狎辖黠协勰胁颉撷穴学

g 格阁路革隔膈国帼虢骨~头

k 咳壳

h 合盒曷运转阖劾核阂貉涸翮斛觳滑猾活

o 额

(三) 普通话今读上声字

b 笔卜百佰柏北 p癖撇匹朴~素蹼

m 抹~药 f发理~法 d笃

t 塔獭铁贴柬~庹 s撒~种靸索

zh 嘱瞩眨窄

ch 尺

sh 蜀属

r 辱

j 戟给脊屋~甲岬胛蹶

q 乞曲歌~

x 雪血宿

g 骨~骼鹘谷毂嫴鹄汩葛姓~

k 渴

o 恶~心乙

(四) 普通话今读去声字

b 必毖辟薜~荔壁璧毕跸哔筚弼碧滗别~扭不薄~荷

p 迫粕珀魄僻辟瀑曝

m 末抹~石灰沫茉秣莫寞漠默墨麦没~落脉殁陌泌秘蜜密谧觅幂汩灭蔑篾木沐霂幕目苜牧睦穆

f 复复腹覆蝮服吃~药缚

d 度踱的目~

t 踏~步搨榻遢蹋挞特惕倜拓萚

n 纳衲讷呐匿昵溺逆涅陧聂蹑颞镊臬孽蘖啮诺搦虐疟

l 辣瘌蜡腊鑞肋仂勒~令乐快~力立粒笠栗栗溧历枥沥疬雳栎砾郦列冽烈裂猎躐鬣劣鹿漉麓辘菉绿录禄碌录逯戮陆六洛雒络落酪烙骆珞律率略掠

z 仄作柞酢凿

c 侧测恻厕策册猝促蹴簇蹙踧

s 飒萨瑟塞啬穑涩色肃鹔速觫簌宿粟谡夙

zh 窒桎铚蛭郅秩紩陟炙质锧浙祝

ch 斥赤彻撤澈畜~生搐触怵黜绌矗绰辍龊

sh 式拭栻室释适饰煞歃霎设慑摄涉述术沐束妁朔蒴槊烁铄硕蟀

r 日热肉褥入若箬弱

j 鲫稷剧倔~脾气寂

q 迄汔泣恰洽怯契惬箧切~记窃妾却确搉榷壳悫阙阕鹊雀

x 隙吓~人绁泄燮亵屑恤恤畜~牧蓄勗旭续穴血

g 各

k 克克客恪嗑榼酷喾阔括扩廓

h 赫郝喝~采鹤褐笏或惑获蠖镬霍藿壑

o 恶善~萼愕鄂鳄噩厄扼轭遏亦奕易邑浥轶役疫亿忆臆绎译驿益镒翼翊熠佾逸屹抑腋液揠叶页业邺谒烨兀杌勿物沃袜握幄玉钰域蜮浴欲欲峪毓育郁昱煜狱月刖悦阅钺樾乐音~药耀跃粤岳岳鬰钥

入声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既牵涉到上古的韵类和调类、也牵涉到中古的韵类和调类,还牵涉到近代音的韵类和调类,严格说来,就是在现代汉语中,还有这个问题。王力《汉语语音史》11页:“我们研究汉语语音史,应该先大致了解现代汉语的方音。因为语音史的研究,要求我们讲述汉语语音经过多少次的变革,成为今天的样子。如果我们只讲成为今天普通话的样子,那是很不全面的。普通话也是以一种方言为基础形成的,他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音为标准音的。现代汉语方言可以分为五大类,即1. 官话系(包括北方官话,下江官话,西南官话等);2. 吴语系;3. 闽语系;4. 粤语系;5. 客家话。如果我们讲语音发展规律的时候,联系到五大方言的现况来讲,那就比较全面了。

3、元代音系、明清音系和现代音系——北音系统的发展

这几个音系从大的方面来说,应该是大致相同的。王力先生《汉语语音史》

第七章是元代音系,第八章是明清音系,第九章是现代音系。元代主要依据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和卓从之的《中州乐府音韵类编》(简称《中州音韵》),同时用元杂剧的押韵材料和其他材料作为佐证。明清音系主要是根据徐孝《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参考《韵略易通》、《五方元音》,以及兰茂的《早梅诗》等材料。声调主要谈了入声的去向问题。现代音系从1911年算起,因为有资料的原因,分了5种方言来讲:北方话,吴语,闽语,粤语,客家话。北方话中,主要说的是北京话,北京话声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尖团音的问题。现代吴语保留着尖团音的区别,北方话中,河南开封话也是分尖团的。这种转变,是不是可以提前到明末清初呢?王力说不是,所以才放到现代音系来谈,如果是,就要放到明清音系去谈。另外,有些不是很规则的变化,王力也指出来了,我觉得有点意思:择、泽,澄母;弄,来母;容,喻母,《五方元音》读如“庸”;瑞,《广韵》是伪切,禅母;溪,溪母,《五方元音》属桥母,读如“欺”;吃,《广韵》苦击切,溪母,《五方元音》属桥母;秘,帮母,《五方元音》读如“闭”。我们隐约可以看到四川话很多地方留下了元明清时代北京语音的痕迹。

我看了和多书和文章,有一个问题始终没有解决。从语音方面,似乎有一个断层。唐宋音和元明清的音,好像有个质变,而语言学理论告诉我们,语言的发展不会有质变,只有量变,量变逐渐发展到质变。原因在什么地方呢?我们的语音史,始终是一个系统,从《诗经》音到切韵,从切韵到中原音韵,从中原音韵变到现在,就是北京音。这个过程的各个环节都使人觉得变化太大,叫人接受不了。而我们的现代汉语,又不是一套方言,不是就是北京话。这也不是历史长远就解释得通的。我问一个问题:现代粤语,也就是2007年的广州话,同元代的大都音,也就是700多年以前的北京话,谁更古老?


相关内容

  • 古代成语接龙
  • 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它是古代汉族的群众语言.广义的古代汉语的书面语有两个系统:一个是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及其后人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言:另一个是六朝以后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古代白话.狭义的的古代汉语书面语就是指文言. 简介 古代汉语书面语大致有两 ...

  • 陋室铭模板-用于合并
  • 导学设计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识记文学常识. 2.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 构思和语言的音韵美. 3.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及本文的主旨. 编号:024 个性化导学设计: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 构思和语言的音韵美 难点:理解托物言志的 ...

  •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材及参考书目
  •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材及参考书目--"最低限度书目" 中国古代文学 教材: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林庚 <中国文学简史>北大.清华出版社都有.一口气可以读完,酣畅淋漓. <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上下册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 观今宜鉴苦,蒙以养正
  • 观今宜鉴古 ,蒙以养正 --浅谈蒙学教材的特点和现代意蕴 摘 要: 蒙学是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基础文化知识教学和初步的养成教育启蒙教育,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小学.蒙学教材是幼童在启蒙教育阶段阅读的各种读本.我国古代的蒙学教材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发展过程,从整体上讲,主要有四个特点:集中识字.注重伦理道德教育. ...

  • [奇妙的对联]教案
  •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对联的相关知识,如对联的历史,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2.能够仿写对联.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对联的相关知识,如对联的历史,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2.引导学生如何拟写对联.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先来猜一 ...

  • 2016北大中文系考研复习计划
  • 2016北大中文系考研复习计划 (感谢凯程罗老师对本文的有益指导.) 关于我的复习计划目前暂时是这样的: 关于专业课方面,我认为专业课复习一定要仔细,不要追求太快,要注重效果.应该一门一门展开,但也要安排时间,一本书一般说来20天也就够了,首先要用五天统一遍,然后用十天系统学习,最后五天巩固.这样经 ...

  • 古代汉语第二册要点整理
  • 解词-- 一.礼记 P210(第一册) 丘未之逮也(逮:赶上) 男有分,女有归(分:职分,职务 归:出嫁,这里指夫家) 礼仪以为纪(纪:纲纪,准则) 二.孟子 P286(第一册) 许子以斧头甑爨(以:介词:引介动作行为的工具,用) 或劳心,或劳力(或:代词,有人) 五谷不登(登:成熟) 禽兽逼人(逼 ...

  • 21长城赞
  • 2-1长城赞 青岛新世纪学校 一.教材分析: 此副长联像一段信笔而成的散文,其句式整齐,意境开阔,内容博大.整副长联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意义深远,表达了对我中华长城和中华民族的赞美,洋溢着浓厚的民族豪情.本对联,上联从时间起笔,点明长城是经过几千年的艰苦劳动而完成的.接着指出在修筑长城过程中&quo ...

  • 王力[汉语音韵学]51
  • 王力<汉语音韵学>51-100页 文化 分类:诗歌语音学 王力文*·第四卷·汉语咅韵学 字(ling),"布"字(pu)与"怒"字(nu),它们的声调 的曲线是否完全相同?这也是不可忽略的.第三是鼻音韵尾的关系.辅音里的鼻音很有元音的性质,有时候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