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拍摄艺术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

  摘 要:所谓微电影(Micro Movie),即微型电影,是短片的其中一个类型、小型电影,指的是在电影和电视剧艺术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小型影片,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可观赏性。从视觉停留的角度来讲,微电影有其特殊的意义,它能更清楚地让观众记得发生在30分钟以内的故事,而且在长时间内,依然记忆犹新。微电影拍摄艺术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的演绎形式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的微电影或者短片的表现形式。本文以拍摄 《爱不息》这部微电影来说明的制作过程与展现形式。

  关键词:互动微电影;动画与真人;微电影制作;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J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3-0116-02

  微电影(Micro Movie),即微型电影,是短片的其中一个类型、小型电影,指的是在电影和电视剧艺术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小型影片,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可观赏性。从视觉停留的角度来讲,微电影有其特殊的意义,它能更清楚地让观众记得发生在30分钟以内的故事,而且在长时间内,依然记忆犹新。

  微电影是微时代――网络时代的电影形式,名称富有中国特色,事实上脱胎于国外早已有之的“短片”。微电影之“微”在于: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以其短小、精练、灵活的形式风靡于中国互联网。微电影兴起于草根,各种参差不齐的“小短片”,来自于各种相机、DV、手机,但真正把它提升到“电影”层次的,是类似“天堂鸟影像”这样的专业机构,微电影从个人自拍的随性表达。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视频短片发展迅速。早期的网络短片从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到后来筷子兄弟的《老男孩》,再到天使投资人甘健出品的“最伤爹”短片《我爸》、《线索》等。无论是从电影片段中的各种剪接微电影还是原创故事微电影,都在网络这个大平台上有得到了发展。

  电脑特效的制作需要高成本投入,电脑特效所需的巨大投资成为中国数码影视发展的阻力之一。由于资金短缺等各种原因,中国的影视业发展相对缓慢,中国电影的数字化进程与好莱坞相比更是落后了有十年之久。数码影视落后的现状也制约了人们对它的认识,中国电影编导对高科技感兴趣的人不多,对数码特效的应用也缺乏热情。这种集体无意识长期以来稀释了中国电影的科技含量。

  微电影的类型很多,但动画与真人的互动表演被加入到电影中的形式是随着电脑特效技术的发展产生的。它使动画的含义不仅仅局限在虚拟环境中,实拍剧情的含义也不局限于现实场景中。将动画与拍摄的影片相结合既发挥了实拍场景的真实感和亲切性,也使更多想象借助虚拟展现手段得以实现。为了实践这一理论,我们团队以实景拍摄和动画结合的方式创作了交互式微电影《爱不息》。本片讲述两个年轻人偶然相识,经过一系列的接触,两人发现爷爷奶奶是旧相识,但是造化弄人却没有在一起。最后两个年轻人因为这样的缘分走在一起,使得这份爱得以延续。下面就以我们团队制作的微电影《爱不息》为例,从拍摄技术、视听语言以及互动演绎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微电影制作的技术要求

  首先是设备的要求。对于微电影创作拍摄机器的要求并不是很高,DV录像机、单反相机、手机等各类工具都能够完成拍摄。但是对于视频质量要求高一些并且有足够经济能力的制作者可以选择一个功能比较全面且视频像素较高的机器。拍摄前要详细绘制分镜头脚本,这是为了合理利用拍摄资源,保证故事情节的完整和拍摄的有序进行。而在拍摄过程中要合理巧妙地运用镜头的“推拉摇移跟”基本技巧,保证画面的平稳和完整,并推动情节的展现。在素材拍摄完成之后是进行视频剪辑工作,技术上使用视频剪辑软件和效果处理软件来完成。剪辑要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将各个镜头的分段视频有效连接,注意衔接时的效果。不同的效果搭配恰当的故事情节和画面可以实现意想不到的完美效果。这是一部短片制作时的整体要求,下面以我们团队制作的短片《爱不息》为例,详细叙述一下拍摄设备和后期剪辑的技术要求。

  作品选用的拍摄器材是SONY HDR-PJ79和佳能5D MARK Ⅱ。在拍摄过程中使用了一些拍摄所需的辅助工具,例如三脚架,灯光等。正式拍摄时,考虑到画面的稳定性,使用了三脚架固定相机来表现一些固定镜头。拍摄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脚架的云台和架身不稳定,拍一些比较有挑战的镜头和地点不能很好地将架子放稳。在后来不断地尝试中发现,可以通过把脚架底部更换或者插进地面,来获得最大限度的稳定。这个问题解决后就是画面的清晰度问题,起初采用的是SONY HDR-PJ79拍摄。白天拍摄的时候有很大优势,它方便轻巧,手动对焦方便,并且可以拍摄高清视频。但是到了晚上就会有明显的不足,因为它的降噪能力比较弱,到了光线比较暗的环境中,噪点会非常高,所以我们把相机改换成5D MARK Ⅱ,这部机器的降噪效果比较好,把ISO调整到800,快门速度三十分之一秒,外加2.8的大光圈,不仅改善了画面的清晰度,也把背景虚化,使人物更加突出。接下来是颜色的问题,清晨的光线偏冷,下午的光线偏暖,为了统一这种差异,白平衡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的,早晨和中午的时候白平衡大约为4500-5500开尔文,下午拍摄的时候大约为3500-4500开尔文,所以拍摄出来的微电影色差是很小的,看起来很统一。

  后期剪辑使用的是Adobe公司的Premiere软件来完成图像效果处理、编辑以及一些文字的编辑。因为所制作的是动画与微电影相结合的互动的视频短片,因此在剪辑的时候需要把一些已经制作好的动画导入到软件中,之后再剪辑到实拍的视频中去。之后再用Adobe公司的Flash软件来制作交互行为和交互按钮。

  影片中音效和音乐的添加可以让人“耳目一新”。根据短片视频的内容,配上适合的音乐和音效可以让故事情节更好地展现,如本作品中的配乐选取的是一些比较富有活力的音乐,在演绎男女主角恩爱的镜头时,我们就选择了比较活泼的sugar town。

  对于微电影制作来说,细节的处理非常重要。就拿在机场的部分来说,女主和男主拥抱在一起的片段就用了大量的慢动作,同时与背景音乐相结合,来表现两人内心的激动的感情色彩,烘托了本片的气氛。   二、视听语言的使用

  视听语言就是利用视听刺激的合理安排向受众传播某种信息的一种感性语言。语言,必然有语法,这便是我们所熟知的各种镜头调度的方法和各种音乐运用的技巧。这些方法和技巧来自于人们长期的视觉和听觉实践,符合人们通常的欣赏习惯。用专业一点的话来说就是不用担心没有共同的意义区间,因为这些实践经验大多来自于人的习惯和长期的研究积累。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中,人们更爱一种曲折的、儒教的、东方式的委婉。这一点与西方完全不同。这就决定着西方的视听语言在语境的营造上同中国有着很大的差别。比方说西方可能更注重视觉和听觉的刺激,而我们中国人更喜欢故事本身,也就是更关注镜头呈现出的情节。因此,在短片《爱不息》中,大多使用特写、中近景、近景等景别进行表现。例如在最后机场的镜头中,两人抱在一起,两个人面部特写的不停切换来表现二人对对方的不舍与爱恋,突出情节的特殊性。

  作品《爱不息》表现的是一个动画与影片结合故事场景,为了表现这个视频的叙事性,在剪辑上主要使用了叙事蒙太奇。叙事蒙太奇是由美国电影大师格里菲斯等人首创,在影视片中最常用的一种叙事方法,它的特征是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为主旨,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从而引导观众理解剧情。由于是具有创意性与娱乐性的短片,时间较短,因此《爱不息》使用了连续蒙太奇的手法。这样使故事连续性较强,而又不会有拖沓冗长的感觉。而类似于大全景、大远景这样的镜头,在此短片中所使用的次数较少。因为这样的镜头大多数用于定场镜头,多应用于电影的拍摄。而我们所拍摄的是时间较短的视频故事,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向观者表述一个完整且富有趣味性的故事,所以中景、近景、特写等景别更适用于短片的制作。

  三、影片与动画的结合,互动多媒体的加入

  在互联网大行其道的今天,多家综合性互联网站不约而同地瞄准了电影的大有可为之处,纷纷开辟专门的电影站点,以此来争夺网民的眼球。网络电影成为今日最流行的词语之一。互联网与电影的合作体现出优势互补与融合,使电影也具有了网络互动的本质特性。

  如何将拍摄的内容与动画结合在一起表现故事,同时又要制作出交互的形式这对于我们团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尝试。

  在影视节目的编辑和剪辑方面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影视节目制作中,非线性编辑逐渐取代传统的线性编辑,在影视节目的编辑方面起主导性作用。非线性在影视制作的画面编辑和声音编辑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非线性编辑使影视制作的立体思维感增强,在轰动全球的经典巨片中,精彩的电脑特技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震撼,三维数字动画无疑成为了影视艺术创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互动多媒体的加入使得观众与影片的距离更近了一步,观众可以通过自己的选择来控制故事的走向,不再是单一线性的播放,而是非线性多选择的开放的播放形式,使得影片跟具有互动性和趣味性。

  四、结语

  微电影艺术与多媒体技术结合的微电影《爱不息》的拍摄与制作,是我们对于互动多媒体的学习作品。我们致力于动画与微电影相结合、观众与影片进行互动表演的展示方式,将一种新的视觉体验展现给大家。在拍摄中我们合理运用了“推拉摇移跟”的镜头语言,使作品完全符合人们的欣赏习惯。在后期剪辑中,把凌乱分散的片段剪辑拼接成一个完整的视频短片,并把动画与实景拍摄相结合,制作交互的行为按钮,顺理成章地完成情节。微电影的拍摄制作过程使我们乐在其中,虽然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但是我们及时找到了最佳的解决办法,并努力争取做到最好。同时我们借鉴国内外优秀作品,通过对比找出差距,按照我们的理解整理思路,总结要领,从而有助于微电影的拍摄制作与多媒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3g手机互动广告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复旦大学,2011年.

  [2]谢玉.新媒体环境下广告设计的特性研究.西北大学,2010年.

  摘 要:所谓微电影(Micro Movie),即微型电影,是短片的其中一个类型、小型电影,指的是在电影和电视剧艺术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小型影片,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可观赏性。从视觉停留的角度来讲,微电影有其特殊的意义,它能更清楚地让观众记得发生在30分钟以内的故事,而且在长时间内,依然记忆犹新。微电影拍摄艺术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的演绎形式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的微电影或者短片的表现形式。本文以拍摄 《爱不息》这部微电影来说明的制作过程与展现形式。

  关键词:互动微电影;动画与真人;微电影制作;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J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3-0116-02

  微电影(Micro Movie),即微型电影,是短片的其中一个类型、小型电影,指的是在电影和电视剧艺术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小型影片,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可观赏性。从视觉停留的角度来讲,微电影有其特殊的意义,它能更清楚地让观众记得发生在30分钟以内的故事,而且在长时间内,依然记忆犹新。

  微电影是微时代――网络时代的电影形式,名称富有中国特色,事实上脱胎于国外早已有之的“短片”。微电影之“微”在于: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以其短小、精练、灵活的形式风靡于中国互联网。微电影兴起于草根,各种参差不齐的“小短片”,来自于各种相机、DV、手机,但真正把它提升到“电影”层次的,是类似“天堂鸟影像”这样的专业机构,微电影从个人自拍的随性表达。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视频短片发展迅速。早期的网络短片从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到后来筷子兄弟的《老男孩》,再到天使投资人甘健出品的“最伤爹”短片《我爸》、《线索》等。无论是从电影片段中的各种剪接微电影还是原创故事微电影,都在网络这个大平台上有得到了发展。

  电脑特效的制作需要高成本投入,电脑特效所需的巨大投资成为中国数码影视发展的阻力之一。由于资金短缺等各种原因,中国的影视业发展相对缓慢,中国电影的数字化进程与好莱坞相比更是落后了有十年之久。数码影视落后的现状也制约了人们对它的认识,中国电影编导对高科技感兴趣的人不多,对数码特效的应用也缺乏热情。这种集体无意识长期以来稀释了中国电影的科技含量。

  微电影的类型很多,但动画与真人的互动表演被加入到电影中的形式是随着电脑特效技术的发展产生的。它使动画的含义不仅仅局限在虚拟环境中,实拍剧情的含义也不局限于现实场景中。将动画与拍摄的影片相结合既发挥了实拍场景的真实感和亲切性,也使更多想象借助虚拟展现手段得以实现。为了实践这一理论,我们团队以实景拍摄和动画结合的方式创作了交互式微电影《爱不息》。本片讲述两个年轻人偶然相识,经过一系列的接触,两人发现爷爷奶奶是旧相识,但是造化弄人却没有在一起。最后两个年轻人因为这样的缘分走在一起,使得这份爱得以延续。下面就以我们团队制作的微电影《爱不息》为例,从拍摄技术、视听语言以及互动演绎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微电影制作的技术要求

  首先是设备的要求。对于微电影创作拍摄机器的要求并不是很高,DV录像机、单反相机、手机等各类工具都能够完成拍摄。但是对于视频质量要求高一些并且有足够经济能力的制作者可以选择一个功能比较全面且视频像素较高的机器。拍摄前要详细绘制分镜头脚本,这是为了合理利用拍摄资源,保证故事情节的完整和拍摄的有序进行。而在拍摄过程中要合理巧妙地运用镜头的“推拉摇移跟”基本技巧,保证画面的平稳和完整,并推动情节的展现。在素材拍摄完成之后是进行视频剪辑工作,技术上使用视频剪辑软件和效果处理软件来完成。剪辑要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将各个镜头的分段视频有效连接,注意衔接时的效果。不同的效果搭配恰当的故事情节和画面可以实现意想不到的完美效果。这是一部短片制作时的整体要求,下面以我们团队制作的短片《爱不息》为例,详细叙述一下拍摄设备和后期剪辑的技术要求。

  作品选用的拍摄器材是SONY HDR-PJ79和佳能5D MARK Ⅱ。在拍摄过程中使用了一些拍摄所需的辅助工具,例如三脚架,灯光等。正式拍摄时,考虑到画面的稳定性,使用了三脚架固定相机来表现一些固定镜头。拍摄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脚架的云台和架身不稳定,拍一些比较有挑战的镜头和地点不能很好地将架子放稳。在后来不断地尝试中发现,可以通过把脚架底部更换或者插进地面,来获得最大限度的稳定。这个问题解决后就是画面的清晰度问题,起初采用的是SONY HDR-PJ79拍摄。白天拍摄的时候有很大优势,它方便轻巧,手动对焦方便,并且可以拍摄高清视频。但是到了晚上就会有明显的不足,因为它的降噪能力比较弱,到了光线比较暗的环境中,噪点会非常高,所以我们把相机改换成5D MARK Ⅱ,这部机器的降噪效果比较好,把ISO调整到800,快门速度三十分之一秒,外加2.8的大光圈,不仅改善了画面的清晰度,也把背景虚化,使人物更加突出。接下来是颜色的问题,清晨的光线偏冷,下午的光线偏暖,为了统一这种差异,白平衡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的,早晨和中午的时候白平衡大约为4500-5500开尔文,下午拍摄的时候大约为3500-4500开尔文,所以拍摄出来的微电影色差是很小的,看起来很统一。

  后期剪辑使用的是Adobe公司的Premiere软件来完成图像效果处理、编辑以及一些文字的编辑。因为所制作的是动画与微电影相结合的互动的视频短片,因此在剪辑的时候需要把一些已经制作好的动画导入到软件中,之后再剪辑到实拍的视频中去。之后再用Adobe公司的Flash软件来制作交互行为和交互按钮。

  影片中音效和音乐的添加可以让人“耳目一新”。根据短片视频的内容,配上适合的音乐和音效可以让故事情节更好地展现,如本作品中的配乐选取的是一些比较富有活力的音乐,在演绎男女主角恩爱的镜头时,我们就选择了比较活泼的sugar town。

  对于微电影制作来说,细节的处理非常重要。就拿在机场的部分来说,女主和男主拥抱在一起的片段就用了大量的慢动作,同时与背景音乐相结合,来表现两人内心的激动的感情色彩,烘托了本片的气氛。   二、视听语言的使用

  视听语言就是利用视听刺激的合理安排向受众传播某种信息的一种感性语言。语言,必然有语法,这便是我们所熟知的各种镜头调度的方法和各种音乐运用的技巧。这些方法和技巧来自于人们长期的视觉和听觉实践,符合人们通常的欣赏习惯。用专业一点的话来说就是不用担心没有共同的意义区间,因为这些实践经验大多来自于人的习惯和长期的研究积累。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中,人们更爱一种曲折的、儒教的、东方式的委婉。这一点与西方完全不同。这就决定着西方的视听语言在语境的营造上同中国有着很大的差别。比方说西方可能更注重视觉和听觉的刺激,而我们中国人更喜欢故事本身,也就是更关注镜头呈现出的情节。因此,在短片《爱不息》中,大多使用特写、中近景、近景等景别进行表现。例如在最后机场的镜头中,两人抱在一起,两个人面部特写的不停切换来表现二人对对方的不舍与爱恋,突出情节的特殊性。

  作品《爱不息》表现的是一个动画与影片结合故事场景,为了表现这个视频的叙事性,在剪辑上主要使用了叙事蒙太奇。叙事蒙太奇是由美国电影大师格里菲斯等人首创,在影视片中最常用的一种叙事方法,它的特征是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为主旨,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从而引导观众理解剧情。由于是具有创意性与娱乐性的短片,时间较短,因此《爱不息》使用了连续蒙太奇的手法。这样使故事连续性较强,而又不会有拖沓冗长的感觉。而类似于大全景、大远景这样的镜头,在此短片中所使用的次数较少。因为这样的镜头大多数用于定场镜头,多应用于电影的拍摄。而我们所拍摄的是时间较短的视频故事,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向观者表述一个完整且富有趣味性的故事,所以中景、近景、特写等景别更适用于短片的制作。

  三、影片与动画的结合,互动多媒体的加入

  在互联网大行其道的今天,多家综合性互联网站不约而同地瞄准了电影的大有可为之处,纷纷开辟专门的电影站点,以此来争夺网民的眼球。网络电影成为今日最流行的词语之一。互联网与电影的合作体现出优势互补与融合,使电影也具有了网络互动的本质特性。

  如何将拍摄的内容与动画结合在一起表现故事,同时又要制作出交互的形式这对于我们团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尝试。

  在影视节目的编辑和剪辑方面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影视节目制作中,非线性编辑逐渐取代传统的线性编辑,在影视节目的编辑方面起主导性作用。非线性在影视制作的画面编辑和声音编辑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非线性编辑使影视制作的立体思维感增强,在轰动全球的经典巨片中,精彩的电脑特技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震撼,三维数字动画无疑成为了影视艺术创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互动多媒体的加入使得观众与影片的距离更近了一步,观众可以通过自己的选择来控制故事的走向,不再是单一线性的播放,而是非线性多选择的开放的播放形式,使得影片跟具有互动性和趣味性。

  四、结语

  微电影艺术与多媒体技术结合的微电影《爱不息》的拍摄与制作,是我们对于互动多媒体的学习作品。我们致力于动画与微电影相结合、观众与影片进行互动表演的展示方式,将一种新的视觉体验展现给大家。在拍摄中我们合理运用了“推拉摇移跟”的镜头语言,使作品完全符合人们的欣赏习惯。在后期剪辑中,把凌乱分散的片段剪辑拼接成一个完整的视频短片,并把动画与实景拍摄相结合,制作交互的行为按钮,顺理成章地完成情节。微电影的拍摄制作过程使我们乐在其中,虽然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但是我们及时找到了最佳的解决办法,并努力争取做到最好。同时我们借鉴国内外优秀作品,通过对比找出差距,按照我们的理解整理思路,总结要领,从而有助于微电影的拍摄制作与多媒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3g手机互动广告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复旦大学,2011年.

  [2]谢玉.新媒体环境下广告设计的特性研究.西北大学,2010年.


相关内容

  • 作为传媒的电影和作为产业的电影
  • 作者:熊澄宇雷建军 当代电影 2006年05期 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王国维先生说过,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样式,所谓唐诗.宋词.元曲是也.文化形态的变化意味着时代的变化,观众的变化.电影形态的发展也是如此.电影从诞生之始,就与时代和观众密不可分.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立体电影到宽银幕,其外在的 ...

  • 分镜头脚本在微电影创作中的应用研究
  • 摘 要:随着信息化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在越来越被观众接受和喜爱,重视和发展的微电影创作流程中,分镜头脚本设计成为其创作前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决定了微电影的时长,把握镜头画面与节奏,并直接影响微电影品质,为创作团队各部门工作提供制作依据. 关键词:分镜头脚本;微电影;画面 中图分类号: I106 ...

  • 论新媒体的建设与产业链的整
  • 论新媒体的建设与产业链的整合 导 言 无论是有意还是无心,历经23年的苦心经营,知音传媒集团已经在悄然与无形间为进入新媒体领域准备好了所有需要具备的产业要素,构建起了一个新媒体的雏形,形成了一个可以自我造血.自我完善,自我依托.自我发展.自我闭合的完整的产业链:这是集团决策者和全体员工多年来呕心沥血 ...

  • 视听语言考试重点
  • 第一章 1.什么是语言?什么是视听语言? 1)语言的定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言是指所有传递信息的工具(信息传播符号系统):狭义的语言是指文学语言,包括自然语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2)视听语言:人类创造并使用的,同时依托听觉与视觉两种感觉器官,以声音和图像的综合形态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交际与 ...

  • 电影[洪影]商业策划书
  • 电影<洪影>策划书 策 划:智联同盟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一.创作主旨: (一).题材解析 <洪影>是一部视角独特,风格新颖的励志类传记电影.故事内容是集宏扬评剧艺术.宣传唐山城市文化为一体,同时也是中国第一部以洪派评剧为表现题材的戏剧电影.针对目前国内电影题材大多集 ...

  • 影视作品对旅游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 影视作品对旅游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摘要:目前,影视旅游已经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异军突起,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十分普遍.影视业不仅仅有其自身的飞速发展,其对旅游也有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当前影视旅游状况的分析,结合国内外的影视旅游案例,指出了影视对旅游的巨大推动作用,并对我影视旅游现状做了分析, ...

  • 数字技术对影视制作的影响分析
  • 数字技术对影视制作的影响分析 [摘要]大众文化越来越向科技化发展,而在电影电视的创作中 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到了数字技术,数字技术的应用对受众造成了强 大的视觉冲击,让他们在屏幕上看到了气势恢宏的一幕,这在很大 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视觉体验.随着大众的认可,越来越多的影视 作品中应用了数字技术,数字技术逐 ...

  • [影视媒体艺术赏析]教案
  • <影视媒体艺术赏析>教案 授课题目: 影视媒体艺术赏析 课时安排: 32 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对影视媒体艺术作品的积极健康的兴趣着力 点,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影视艺术审美观,了解影视媒体作为艺术所具有的独特 品质及其发展.流变的历史,同时掌握影视媒体艺术鉴 ...

  • 自考摄影小抄版本.doc
  • 摄影技术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是暗箱和感光材料"日光摄影法"的发明者是尼埃普斯"银版摄影法"的发明者是达盖尔 "卡罗摄影法"的发明者是塔尔博特 "卡罗摄影法"被认为是最具价值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摄影方法. 它为现代摄影术奠定了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