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十二郎文2

班级_____小组______学生姓名______教师评价 ______

《祭十二郎文》导学案(学生用)

【学习目标】

1.学生参照注释理解字词,翻译课文。

2.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感情,把握课文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从而品味叙述中抒情的艺术。

3.通过学习课文,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在生活中他们懂得珍惜生命,关爱亲人。

【重点难点】

找出叙述作者亲情的语句,进而分析作者叙事陈情怎样逐层深入,达到抒情的目的。

预习案

一、作家作品及背景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他生活在中唐时期,在文学方面影响很大,他的主要贡献是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主张文章要有充实内容,学习古文应“顺其意而不顺其辞”,“惟陈言之务去”,力求“文从字顺”。宋代欧阳修、“三苏”父巩、王安石,明清两代归有光、唐顺之、方苞、姚鼐等许多著名散文家都是继承了韩柳的文学传统或受其明显的影响,在各自的散文创作中取得辉煌成就。

 韩愈在散文创作中,实践了他的文学主张。写了大量的政论、赠序、杂说、祭文、墓志铭,他的议论文很少引经据典地说教,而是以形象化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手法,写得很有说服力,《师说》是典型一例;记叙文也十分生动,写入、记事状物都很感人。《祭十二郎文》是一篇祭文,悼念侄儿,叙述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抒发悲伤情感,写得情真意挚、凄楚动人,很有特色,后人评价很高。

 韩愈有三位兄长:大哥韩会,二哥韩介,三哥未及命名便已夭折。韩愈三岁时,父亲韩云卿病故,他便随大哥韩会、大嫂郑氏夫妇生活。代宗大历十二年(777),韩会坐元载党祸被贬为韶州刺史(治所在今广东曲江县),韩愈随往,年仅十岁。次年,韩会卒于任所。郑氏于是举家北归中原,寓居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韩愈也依随郑氏生活,直到十九岁时赴长安应进士试才离开宣州。在长达近二十年的岁月里,韩愈一直依恃长兄长嫂生活,与侄子老成(本为韩介之子,因韩会没有子嗣,韩介将老成出继给韩会。韩老成,在族中同辈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自幼相伴朝夕,名为叔侄,情同兄弟,相互间感情甚为深厚。成年后,韩愈仕途不顺,二十五岁方登进士第,后做官又触犯权贵,触怒唐宪宗,多次遭贬因四处漂泊而很少与十二郎见面。后唐穆宗继位,韩愈官运好转,叔侄二人能够相聚之时,突然传来十二郎病亡的噩耗,使韩愈悲痛欲绝,血泪和墨,写下了这篇祭文。

二、“祭文”的特征。

祭文是哀悼死者的文章,多表示对死者的崇敬和怀念。古代的祭文在语言形式上有散文,有韵语,也有用辞赋形式写成的。祭文在祭祀时要宣读,希望死者的魂灵来享用祭品,所以文章开头常有“维年月日(即某年某月),×××(祭奠者)谨以清酌庶羞(即清澈美味的酒食)之奠,于×××(死者)之墓下”之类的格式;文章末尾常用“呜呼哀哉,尚飨(即

班级_____小组______学生姓名______教师评价 ______

请享用祭品的意思。飨,通“享”)。以后逐渐打破这种格式(如本文)。现在用来追悼死者的悼词,即从这文体发展而来。祭文通常是祭奠亲友的有固定形式的文辞。古代的祭文一般都是用韵文写的。作为祭文,因为其内容和形式都容易公式化,所以为后人传诵的不多。但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却不拘格式,写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为后人传诵。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被后人认为是“千古绝调” 袁枚的《祭妹文》、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欧阳修的《陇冈阡表》,历来被认为是祭文中的绝唱。

三、古人品评《祭十二郎文》

(1)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章懋勋《古文析现解》卷五引苏武语)

(2)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祭文中千年绝调。(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八)

四、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切最动人的文字都是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请勾画出文中最令你感动的词句或语段,反复诵读,用你的声音表现情感,并谈谈被感动的原因。

最令我感动的词句或语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段感动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注意情感基调、情感起伏、技巧、快慢、重读、抑扬等。)

1、给易读错的字注音,然后完成课前预习第1小题。 闻汝丧( ) 不省( )所怙( ) 兄殁( )南方 省( )坟墓 归取其孥( ) 丞相薨( ) 汝遽( )去 尚飨( ) 万乘( )之公相 殒( )其生 窆( )不临其穴

2、再读课文,自主翻译,完成下列习题。

通假字:

(1)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 ) (2)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 ..

(3)敛不得凭其棺 ( ) (4)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 ) ..

古今异义:

(1)吾去汴州 (2)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

(3)将成家而致汝 (4)志气日益微 ....

词类活用:

成家而致汝 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

吾书与汝日 恐旦暮死 ...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 莫如西归 ..

长吾女与汝女 汝之纯明宜业其者 ..

一词多义:

长 : .

班级_____小组______学生姓名______教师评价 ______

吾少孤,及长 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

长吾女与汝女

省: .

不省所怙 汝来省吾

致: .

乃能衔哀致诚 将成家而致汝

诚: .

乃能衔哀致诚 诚知其如此

所谓天者诚难测

就: .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其: .

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

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自今以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翻译下列句子:

(1)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

(2)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

(3)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

(4)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探究案

一、通过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脉络,概括各段(不含首尾两段)内容,探究段与段之间的联系,将正文划分为三部分并概括大意。

班级_____小组______学生姓名______教师评价 ______

二、文章第五段,一共用了三个“邪”字,三个“乎”字,四个“也”字,五个“矣”字,揣摩它们的用法,说说它们在表达思想情感上的作用。

三、文章同时也写了韩愈的家境身世,请同学们找出相关的句子并加以概括。

四、本文以“情”作为线索,在文中找出重在抒情的段落,说说文章抒发了那些情感?

练习案

一、基础考查

1.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不省.所怙 吾往河阳省.坟墓 B.将成家而致.汝 衔哀致.诚

C.汝之子始.十岁 始.速祸焉 D.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②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③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⑤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⑥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⑦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 ⑧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⑨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⑩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⑨/⑩ B.②⑦/①⑤/③⑥/⑧/⑨/④⑩

C.①⑦/②⑧/③⑤/⑥/⑨/④⑩ D.①⑧/②⑥/③⑤⑨/⑦/④⑩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B.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C.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D.又可冀其成立..邪

4.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的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班级_____小组______学生姓名______教师评价 ______

例句: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A.足相蹑于其门 B.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C.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D.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

5、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①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②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③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全存乎? ④动摇者欲脱而落矣。

⑤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 ⑥将成家而致汝。

A、②③⑤ B、①③④ C、②③⑥ D、④⑤⑥

6、下列各组句中均有“以”,其意义和用法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 )

A、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 如不能守以终丧

B、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 使者妄称以应之乎

C、以求升斗之禄 殁不能抚汝以尽哀

D、则遂取以来 汝殁以六月二日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与孙司封书

曾 巩

皇祐三年,司户孔宗旦策智高必反,以书告其将陈珙。珙不听,宗旦言不已。珙怒诋之.

曰:“司户狂邪?”皇祐四年,智高出横山,略其寨人,因其仓库而大赈之。宗旦又告曰:.

“事急矣,不可以不戒。”珙又不从。凡宗旦之于珙,以书告者七,以口告者多至不可数。度珙终不可得意,即载其家走桂州,曰:“吾有官守不得去,吾亲毋为与死此。”既行之二日,智高果反,城中皆应之。宗旦犹力守南门,为书召邻兵,欲拒之。城亡,智高得宗旦,喜,欲用之。宗旦怒曰:“贼!汝今立死,吾岂可污邪!”骂不绝口。智高度终不可下,乃杀之。

当其初,使宗旦言不废,则邕之祸必不发;发而吾有以待之,则必无事。使独有此一善,固不可不旌,况其死节堂堂如是!而其事未白于天下。比见朝廷所宠赠南兵以来伏节死难之.

臣,宗旦乃独不与。使宗旦初无一言,但贼至而能死不去,固不可以无赏。盖先事以为备,全城而保民者,宜责之陈珙,非宗旦事也。今猥令与陈珙同戮,既遗其言,又负其节。为天下者,赏善而罚恶;为君子者,乐道人之善,乐成人之美。岂当如是邪?凡南方之事,卒至于破十余州,覆军杀将,丧元元之命,竭山海之财者,非其变发于隐伏,而起于仓卒也。内外上下有职事者,初莫不知,或隐而不言,或忽而不备,苟且偷托,以至于不可御耳。有一人先能言者,又为世所侵蔽,令与罪人同罚,则天下之事,其谁复言耶!

闻宗旦非独以书告陈珙,当时为使者于广西者,宗旦皆历告之。今彼既不能用,惧重为己累,必不肯复言宗旦尝告我也。为天下者,使万事已累,天下已安,犹须力开言者之路,以防未至之患。况天下之事,其可忧者甚众,而当世之患,莫大于人不能言与不肯言,而甚.

者或不敢言也。则宗旦之事,岂可不汲汲载之天下视听,显扬褒大其人,以惊动当世耶!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珙不听,宗旦言不已 已:过分 B.智高出横山,略其寨人 略:掠取,掠夺 ..

C.固不可不旌 旌:表彰 D.以防未至之患 患:祸患 ..

班级_____小组______学生姓名______教师评价 ______

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孔宗旦“知而敢言”和“勇于伏节死难”的一组是( )

A.以书告其将陈珙 即载其家走桂州 B.司户狂邪 宗旦犹力守南门

C.事急矣,不可以不戒 吾岂可污邪 D.智高果反 乃杀之

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在侬智高还没有造反时,孔宗旦就已经有所察觉,并且多次向上级官吏陈述自己的主张,认为“不可不戒”,但他的观点始终没有被接受。

B.侬智高抓住了孔宗旦,想让他投降,而孔宗旦大义凛然,骂不绝口,最终以身殉国。但这样一位高风亮节之人却没有得到朝廷的褒赏。

C.作者认为,当前最大的祸患是人们不能讲话、不愿讲话、不敢讲话,褒扬宗旦,可能会让世人惊讶。

D.本文语调激昂却又言辞恳切,作者在为孔宗旦诉冤的同时,陈说了天下治乱得失之理,提出了“赏善罚恶”“力开言者之路”等观点。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司户孔宗旦策智高必反,以书告其将陈珙。

②或隐而不言,或忽而不备,苟且偷托,以至于不可御耳。

班级_____小组______学生姓名______教师评价 ______

《祭十二郎文》导学案(学生用)

【学习目标】

1.学生参照注释理解字词,翻译课文。

2.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感情,把握课文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从而品味叙述中抒情的艺术。

3.通过学习课文,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在生活中他们懂得珍惜生命,关爱亲人。

【重点难点】

找出叙述作者亲情的语句,进而分析作者叙事陈情怎样逐层深入,达到抒情的目的。

预习案

一、作家作品及背景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他生活在中唐时期,在文学方面影响很大,他的主要贡献是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主张文章要有充实内容,学习古文应“顺其意而不顺其辞”,“惟陈言之务去”,力求“文从字顺”。宋代欧阳修、“三苏”父巩、王安石,明清两代归有光、唐顺之、方苞、姚鼐等许多著名散文家都是继承了韩柳的文学传统或受其明显的影响,在各自的散文创作中取得辉煌成就。

 韩愈在散文创作中,实践了他的文学主张。写了大量的政论、赠序、杂说、祭文、墓志铭,他的议论文很少引经据典地说教,而是以形象化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手法,写得很有说服力,《师说》是典型一例;记叙文也十分生动,写入、记事状物都很感人。《祭十二郎文》是一篇祭文,悼念侄儿,叙述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抒发悲伤情感,写得情真意挚、凄楚动人,很有特色,后人评价很高。

 韩愈有三位兄长:大哥韩会,二哥韩介,三哥未及命名便已夭折。韩愈三岁时,父亲韩云卿病故,他便随大哥韩会、大嫂郑氏夫妇生活。代宗大历十二年(777),韩会坐元载党祸被贬为韶州刺史(治所在今广东曲江县),韩愈随往,年仅十岁。次年,韩会卒于任所。郑氏于是举家北归中原,寓居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韩愈也依随郑氏生活,直到十九岁时赴长安应进士试才离开宣州。在长达近二十年的岁月里,韩愈一直依恃长兄长嫂生活,与侄子老成(本为韩介之子,因韩会没有子嗣,韩介将老成出继给韩会。韩老成,在族中同辈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自幼相伴朝夕,名为叔侄,情同兄弟,相互间感情甚为深厚。成年后,韩愈仕途不顺,二十五岁方登进士第,后做官又触犯权贵,触怒唐宪宗,多次遭贬因四处漂泊而很少与十二郎见面。后唐穆宗继位,韩愈官运好转,叔侄二人能够相聚之时,突然传来十二郎病亡的噩耗,使韩愈悲痛欲绝,血泪和墨,写下了这篇祭文。

二、“祭文”的特征。

祭文是哀悼死者的文章,多表示对死者的崇敬和怀念。古代的祭文在语言形式上有散文,有韵语,也有用辞赋形式写成的。祭文在祭祀时要宣读,希望死者的魂灵来享用祭品,所以文章开头常有“维年月日(即某年某月),×××(祭奠者)谨以清酌庶羞(即清澈美味的酒食)之奠,于×××(死者)之墓下”之类的格式;文章末尾常用“呜呼哀哉,尚飨(即

班级_____小组______学生姓名______教师评价 ______

请享用祭品的意思。飨,通“享”)。以后逐渐打破这种格式(如本文)。现在用来追悼死者的悼词,即从这文体发展而来。祭文通常是祭奠亲友的有固定形式的文辞。古代的祭文一般都是用韵文写的。作为祭文,因为其内容和形式都容易公式化,所以为后人传诵的不多。但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却不拘格式,写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为后人传诵。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被后人认为是“千古绝调” 袁枚的《祭妹文》、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欧阳修的《陇冈阡表》,历来被认为是祭文中的绝唱。

三、古人品评《祭十二郎文》

(1)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章懋勋《古文析现解》卷五引苏武语)

(2)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祭文中千年绝调。(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八)

四、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切最动人的文字都是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请勾画出文中最令你感动的词句或语段,反复诵读,用你的声音表现情感,并谈谈被感动的原因。

最令我感动的词句或语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段感动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注意情感基调、情感起伏、技巧、快慢、重读、抑扬等。)

1、给易读错的字注音,然后完成课前预习第1小题。 闻汝丧( ) 不省( )所怙( ) 兄殁( )南方 省( )坟墓 归取其孥( ) 丞相薨( ) 汝遽( )去 尚飨( ) 万乘( )之公相 殒( )其生 窆( )不临其穴

2、再读课文,自主翻译,完成下列习题。

通假字:

(1)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 ) (2)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 ..

(3)敛不得凭其棺 ( ) (4)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 ) ..

古今异义:

(1)吾去汴州 (2)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

(3)将成家而致汝 (4)志气日益微 ....

词类活用:

成家而致汝 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

吾书与汝日 恐旦暮死 ...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 莫如西归 ..

长吾女与汝女 汝之纯明宜业其者 ..

一词多义:

长 : .

班级_____小组______学生姓名______教师评价 ______

吾少孤,及长 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

长吾女与汝女

省: .

不省所怙 汝来省吾

致: .

乃能衔哀致诚 将成家而致汝

诚: .

乃能衔哀致诚 诚知其如此

所谓天者诚难测

就: .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其: .

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

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自今以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翻译下列句子:

(1)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

(2)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

(3)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

(4)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探究案

一、通过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脉络,概括各段(不含首尾两段)内容,探究段与段之间的联系,将正文划分为三部分并概括大意。

班级_____小组______学生姓名______教师评价 ______

二、文章第五段,一共用了三个“邪”字,三个“乎”字,四个“也”字,五个“矣”字,揣摩它们的用法,说说它们在表达思想情感上的作用。

三、文章同时也写了韩愈的家境身世,请同学们找出相关的句子并加以概括。

四、本文以“情”作为线索,在文中找出重在抒情的段落,说说文章抒发了那些情感?

练习案

一、基础考查

1.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不省.所怙 吾往河阳省.坟墓 B.将成家而致.汝 衔哀致.诚

C.汝之子始.十岁 始.速祸焉 D.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②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③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⑤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⑥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⑦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 ⑧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⑨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⑩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⑨/⑩ B.②⑦/①⑤/③⑥/⑧/⑨/④⑩

C.①⑦/②⑧/③⑤/⑥/⑨/④⑩ D.①⑧/②⑥/③⑤⑨/⑦/④⑩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B.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C.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D.又可冀其成立..邪

4.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的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班级_____小组______学生姓名______教师评价 ______

例句: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A.足相蹑于其门 B.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C.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D.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

5、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①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②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③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全存乎? ④动摇者欲脱而落矣。

⑤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 ⑥将成家而致汝。

A、②③⑤ B、①③④ C、②③⑥ D、④⑤⑥

6、下列各组句中均有“以”,其意义和用法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 )

A、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 如不能守以终丧

B、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 使者妄称以应之乎

C、以求升斗之禄 殁不能抚汝以尽哀

D、则遂取以来 汝殁以六月二日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与孙司封书

曾 巩

皇祐三年,司户孔宗旦策智高必反,以书告其将陈珙。珙不听,宗旦言不已。珙怒诋之.

曰:“司户狂邪?”皇祐四年,智高出横山,略其寨人,因其仓库而大赈之。宗旦又告曰:.

“事急矣,不可以不戒。”珙又不从。凡宗旦之于珙,以书告者七,以口告者多至不可数。度珙终不可得意,即载其家走桂州,曰:“吾有官守不得去,吾亲毋为与死此。”既行之二日,智高果反,城中皆应之。宗旦犹力守南门,为书召邻兵,欲拒之。城亡,智高得宗旦,喜,欲用之。宗旦怒曰:“贼!汝今立死,吾岂可污邪!”骂不绝口。智高度终不可下,乃杀之。

当其初,使宗旦言不废,则邕之祸必不发;发而吾有以待之,则必无事。使独有此一善,固不可不旌,况其死节堂堂如是!而其事未白于天下。比见朝廷所宠赠南兵以来伏节死难之.

臣,宗旦乃独不与。使宗旦初无一言,但贼至而能死不去,固不可以无赏。盖先事以为备,全城而保民者,宜责之陈珙,非宗旦事也。今猥令与陈珙同戮,既遗其言,又负其节。为天下者,赏善而罚恶;为君子者,乐道人之善,乐成人之美。岂当如是邪?凡南方之事,卒至于破十余州,覆军杀将,丧元元之命,竭山海之财者,非其变发于隐伏,而起于仓卒也。内外上下有职事者,初莫不知,或隐而不言,或忽而不备,苟且偷托,以至于不可御耳。有一人先能言者,又为世所侵蔽,令与罪人同罚,则天下之事,其谁复言耶!

闻宗旦非独以书告陈珙,当时为使者于广西者,宗旦皆历告之。今彼既不能用,惧重为己累,必不肯复言宗旦尝告我也。为天下者,使万事已累,天下已安,犹须力开言者之路,以防未至之患。况天下之事,其可忧者甚众,而当世之患,莫大于人不能言与不肯言,而甚.

者或不敢言也。则宗旦之事,岂可不汲汲载之天下视听,显扬褒大其人,以惊动当世耶!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珙不听,宗旦言不已 已:过分 B.智高出横山,略其寨人 略:掠取,掠夺 ..

C.固不可不旌 旌:表彰 D.以防未至之患 患:祸患 ..

班级_____小组______学生姓名______教师评价 ______

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孔宗旦“知而敢言”和“勇于伏节死难”的一组是( )

A.以书告其将陈珙 即载其家走桂州 B.司户狂邪 宗旦犹力守南门

C.事急矣,不可以不戒 吾岂可污邪 D.智高果反 乃杀之

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在侬智高还没有造反时,孔宗旦就已经有所察觉,并且多次向上级官吏陈述自己的主张,认为“不可不戒”,但他的观点始终没有被接受。

B.侬智高抓住了孔宗旦,想让他投降,而孔宗旦大义凛然,骂不绝口,最终以身殉国。但这样一位高风亮节之人却没有得到朝廷的褒赏。

C.作者认为,当前最大的祸患是人们不能讲话、不愿讲话、不敢讲话,褒扬宗旦,可能会让世人惊讶。

D.本文语调激昂却又言辞恳切,作者在为孔宗旦诉冤的同时,陈说了天下治乱得失之理,提出了“赏善罚恶”“力开言者之路”等观点。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司户孔宗旦策智高必反,以书告其将陈珙。

②或隐而不言,或忽而不备,苟且偷托,以至于不可御耳。


相关内容

  • 观战悟空与二郎神--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战二郎神"银币赏析
  •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长篇神话小说.小说讲述的是唐僧师徒四人一路降妖除魔.历经种种苦难,最终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曲折故事.小说语言通俗简练.幽默诙谐,通过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塑造独特的人物形象,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充满奇幻色彩的画卷. 为弘扬和传承中国的古典文学,展现中华文 ...

  • 祭十二郎文优秀教案
  • 祭十二郎文 教学目标 1.弄通课文,积累掌握文言常识. 2.理解课文破骈为散和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 3.了解课文融抒情于叙事的特点. 4.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 教学设计 一. 导入新课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切最动人的文字都是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韩愈的<祭十二郎文> ...

  • [祭十二郎文]教学设计
  • ◎祝宇 李朝霞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祭文.作者通过记述一些家常琐事,表达对十二郎深切的痛惜和怀念之情,融抒情于叙事之中,感人肺腑.教学时,教师一是应指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感受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和自己宦海浮沉的人生感慨,并领会叙事中抒情的特点:二是应指导学生结合朗读,体会本文边泣边诉的语言特点及语 ...

  • 有关宝莲灯前传的神话传说
  • 有关宝莲灯前传的神话传说 相传, 玉皇大帝有一个妹妹叫瑶姬, 她长得绝世倾城而且法力高强. 一次下凡时, 她不顾天条人神不能通婚的森严戒律,因为与夏朝书生杨天佑共用一颗心,爱上了杨 天佑,并愿与之隐居桃山,共度一生. 后来,他们有了三个儿女,大儿子杨昭(也有叫杨广,杨震,杨蛟)二儿子杨戬 (额间天生 ...

  • 二郎山森林公园导游词
  • 二郎山,素以地理位置险要,自然景观奇特而享有"川西屏障.康藏门户.绿色瑰宝"之誉.因二郎神仙游在此修炼得名.经过二郎山林场林业工人三十多年的苦心经营,这里的景色已更加秀丽,1994年四川省林业厅批准在此建立了二郎山森林公园. 这条盘山公路,就是五十年代,为了打通通往康藏的通道,中 ...

  • 微型课教案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30课<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微型课 教学内容:<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第5段 教材与学情分析: <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是一篇阅读课文.文章选自杰出的浪漫主义文学大师吴承恩笔下的中国长篇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叙述了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孙悟 ...

  • [歌唱二郎山]:一首建设西藏的战歌_
  • <歌唱二郎山>:一首建设西藏的战歌 李诗原 刊发时间:2008-06-26 08:47:04 光明日报 [字体:大中小] 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 古树哪荒草遍山野,巨石满山岗. -- 这首<歌唱二郎山>整整唱了近60年,表达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解放军建设西藏.保卫西藏的 ...

  • [祭十二郎文]教学设计8
  •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解文言词句.文言实词:孤,怙,孥,薨,辍,嗣,蒙,窆,尤等.文 言虚词:其,抑,曷等.文言句式:惟兄嫂是依(宾语前置) 呜呼,其信然矣.(感叹)等. 2.了解祭文的有关知识及本篇祭文破骈为散,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 能力目标 1.掌握本文叙事和抒情紧密结合的写作方法. 2.体会 ...

  • 祭文中千年绝调
  • 祭文中千绝唱 明代茅坤称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是"祭文中千古绝调",<古文观止>评论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 可见韩愈<祭十二郎文>这篇祭文 ...

  • s版五年级上册[30.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学案
  • 30.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体会大圣与二郎神的神通广大. 2.谈谈自己对这篇课文的体会. 学习过程: <西游记>和<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描写的幻想世界和神话人物,大都有显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