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武汉基地总体规划设计说明

第一章 总体规划设计

一、项目区位与基地现状

1、项目概况

长江大学是2003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江汉石油学院、湖北农学院、荆州师范学院、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学校位于长江中游的历史文化名城—荆州市。是湖北省属高校中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全的综合性大学,是湖北省重点建设的骨干高校,是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学校设有24个教学院(系),77个本科专业,拥有3个博士点,46个硕士点,专业涉及理、工、农、医、经、管、文、法、教、史等10大学科门类;“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实验室是湖北省属高校中唯一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和“石油与天然气工程”2个一级学科在2002~2004年度国家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均进入全国前10名。为了克服地域限制,面向国际和国内的学术前沿,促进教学科研的交流与合作,在武汉市蔡甸区选址新建长江大学武汉基地。规划占地44.8万平方米(约672亩),办学规模为8000人,总建筑面积约20.0万平方米。

2、基地位置与现状

武汉基地位于蔡甸区高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姚家林片区,北靠汉江,东临长江, 南依后官湖,区内资源丰富,山水旖旎。北距蔡甸中心城区5公里,隔后官湖与京珠高速1公里。

基地西端为开发区交通主干道之一,向南越过后官湖与沌口开发区相连线,规划在2009年动工修建年底通车。

北侧规划道路为基地目前唯一对外交通联系通道,基地东面、南面、西面均为后官湖,基地现状主要为农田和农民住宅,地表平坦,属于长江一级阶地,冲积平原地貌单元,场地内无不良地质现象,场地稳定,适宜建校。

二、规划思想

1、高起点与现代意识

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借鉴国内外大学校园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当今规划学科的最新理念与表达成果,体现武汉的文化特征,使校园规划立意新、环境美、特色明显、人文气息浓厚,并留有发展余地,具备一定的超前性。考虑多功能综合利用土地,生活区淡化、研发区强化、绿色景观区突出、后勤服务区分散化、社会化。

2、整体性与个性统一

长江大学武汉基地的用地功能、道路系统、景观环境与高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总体规划相互衔接融合、协调一致,充分考虑与城市在配套上的共享、空间过渡及区域联系的合理性。并具有高等教育基地的独有特色,取得整体性与个性的统一。

3、前瞻性与简洁实用

规划不盲目追求新颖华丽、华而不实;结合工学教育的特点,充分满足使用功能,保证校园运转的合理有序与方便快捷。力求校园功能分区明确,总体布局科学合理,并具有前瞻性与弹性,留有发展余地。

4、生态环境与文化内涵

充分利用基地三面环湖的独特优越自然条件,采用借景、渗透、融合等组织校园的生态绿地系统。同时强调文化导入原则,校园整体环境反映以理工为主的综合性大学的文化特色:图书馆建筑形态象征石油的“储油罐”,储备知识和人才;在校园重要空间节点布置名人雕塑、励志人文景观等,形成有利于提高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情操的校园环境,达到“环境育人”的作用。

5、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建设人性化的校园。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教学、科研、生活、生态的协调发展,环境建设与功能建设同步,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理想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体现武汉市建设“两型”社会和山水园林城市的要求,科学合理地使用土地资源,集约用地,建设节约型和环保型的大学校园基地。

三、总体构思——“湖光塔影”

校园特色形成的根基在于校园文化的发掘与时代特征的体现,我们从校园环境特色、空间布局特色、校园文化特色三个层面入手,寻求校园文化与规划理念共同的文化根源,营造传统校园文化与时代特征共辉的特色校园。

1.“湖光塔影”——园林化的人文校园环境

规划借鉴书院选址所遵循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理念,选择清幽秀美的自然山水,回归自然,天人合一。长江大学校园基地三面环湖,视觉开阔,山屏水障,藏精聚气,为风水中最佳的“吉形”;利于营造出远离闹市喧嚣的校园氛围,形成潜心学习、埋头研究、追求真理的人文校园环境;借山光悦人性,假湖水静心情,形成超然幽深的校园环境, 使人与自然和谐共融。

规划将现代大学功能要求和中国传统的园林意境有机结合,强调生态校园的主题。以远山为背景,以湖水为核心,强调建筑与湖面、建筑与建筑之间互为景观,彼此“看与被看”的互动关系。同时在规划中组织各个方向的视线通廊,使自然山水和人工景观得以相互因借、渗透,形成丰富的观景视线和连续的景观感受。建筑尽量面向开阔的后官湖,既使建筑观景最大化,将远山近水尽收眼底,又使完整的校园形象展现于湖面。校园沿湖岸线柔美自然,湖面波光粼粼,岛上高塔倒影婆娑,一湖一塔,相映生辉,创造了一个湖光塔影、绿树浓荫、如诗如画的大学校园。

规划强调校园人文环境的营建,“踵名贤之迹,兴尚友之思”。像博雅塔之于北大、胡佛塔之于斯坦福大学,萨瑟塔之于加州伯克利大学,基地在内湖绿岛上设置文波塔,以此象征长大精神,成为校园的核心人文景观。

文波塔以长江大学的先驱翁文波院士命名,塔高66米,布置校史陈列、展览基地等功能,顶层设置钟楼。修直挺拔的钟塔挺立于湖心岛上,成为整个园区的制高点和视觉焦点,体现长大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宽阔的湖水柔波荡漾,象征着长大广纳百川的气度。塔和湖,一纵一横,一刚一柔,一挺拔一纤秀,一沉稳厚重,一飘逸空灵。塔象征着思想自由、卓尔不群、敢于创新、科学求实;湖隐喻润泽万物、百折不回的长大文化。

2. 理性与浪漫相结合的校园空间布局

借鉴传统书院建筑群体总体布局的理念:既遵循纲常礼教的严谨秩序,又表现出结合自然环境的因地制宜。规划从整体着眼,在老校区“轴线+院落”、群体布局严谨、中轴对称的书院礼制空间基础上,巧妙运用轴线交叉、转折、引导,既使建筑群体组合有序,又与复杂的基地形态和优美的自然环境相结合,使学子们在紧张的课堂里学习,在优美的室外环境中感悟人生哲理。

同时根据现代校园各区不同的功能要求,采用多样、多层次的建筑形态:教学实验区呈组团式围合布局、研发中心呈集群式集中布局、图文信息中心呈点状辐射式布局、生活区呈街区化线型布局,形成空间丰富、形式多样、不拘一格、环境优美的建筑组群。营造严谨而飘逸、奔放而稳重的特色校园空间。

3.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建设

长江大学位于长江中游的历史文化名城荆州市,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国文化集中地。长江大学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新学校,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长江灿烂的历史文化,孕育出“广纳百川、润泽万物、推陈出新、百折不回”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长大长新”。

武汉基地作为长江大学于武汉的对外交流的窗口,主要开办学校研究生教育、特色学科及国际教育基地,面向国际和国内学术前沿,作为培养和发展长江大学未来新的增长点的重要舞台和对外窗口。重点考虑与教育部和三大石油公司共建的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研发基地,兼顾其他学科专业的研究室、研究中心和研发基地的建设。

规划充分考虑基地长远发展建设与现阶段基地建设的有机联系,武汉基地的功能布局、建筑空间组合、道路系统、景观环境与远期校园建设“学科群”的结构布局有机呼应;同时满足现阶段建设目标并能保持基地独立运行,在整体性与个性的统一前提下,形成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的高教基地。

三、规划结构——一环、两轴、三心

体现长大理性与创新、严谨与包容的校园特色。

1、 一环——交通组织人车分流与移步换景

校园环路象征着大学校园修身养性的做人道理和严谨求实的治学氛围。 规划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校园内强调人行活动空间,并有机组织人车分流的交通体系。将车行道路沿基地面向湖面景观展开,形成环绕校区的主环路,并分别连接北、南、西三个方向,有机的串联各个功能区。主环路沿湖布置,蜿蜒曲折,取得移步换景的景观效果;同时考虑校园将来的发展,基地校园道路预留两个接口与远期相连。

校园各个功能区之间强化以人行为主的步行联系空间,步行空间包括步行广 场、交通型主步行道和沿湖观景漫步道,共同组织起遍布全校园的步行网络。步行网络的形成,可最大限度的减少人流与车流的冲突,构筑起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体系。

2、两轴——校园整体景观体系的骨架

规划充分利用自然地形条件、结合基地特有形状,形成南北向和东西向两条 主要景观空间轴线,成为贯穿整个校园的核心公共空间,并成为组织校园建筑空间秩序的骨架。南北向纵轴线北起校园入口广场,向南经生活区、体育训练馆引导转向,再穿过培训教学中心、综合实验中心,最后以石油科技中心为收头,有机串联各个功能区,同时又是集中展示校园新貌的主要景观空间。东西向横轴线东起开放的滨水平台,向西经培训教学中心和综合实验中心围合的学习园,最后以图文信息中心标志性建筑作为对景收头。

在建筑空间组合上,线性生活区引导空间,组团状教学实验区围合空间,集 中式石油科技中心、图文信息中心作为空间轴线收头,以此形成秩序井然、收放有致的丰富空间效果。

在景观环境设计上,轴线以常绿阔叶林、步行主道、广场为主要环境要素,形成郁郁葱葱的林荫大道。

3、三心——校园核心公共空间节点

规划在校园内组织了三个主要景观节点,三个节点具有不同的景观特色与文化主题,虚实对比,从而架构起整个校园的空间格局与景观体系。

(1)、图文信息中心

图文信息中心位于校园中心位置,以其象征“储油罐”的独特造型成为校园的视觉焦点。圆形体量满足来自校园不同方向的视线需求,成为统治整个校园空间的中心。

同时图文信息中心是校园储备知识的容器,为国家培育建设人才,是大学校园孕育人才的知识中心。

(2)、石油科技中心

石油科技中心建筑组群是以研究生教学为主的现代科技创业基地,是整个长江大学的科研中心。该节点重点强调现代、科技的建筑功能和形象,内部设置抽油机博物馆,将与石油有关的机械、场景等集中展示,形成强烈的石油学科特色。

(3)、交流园

交流园是以培训教学中心、综合实验中心围合,由集中绿化、小品、座椅、浓密树林等形成的开放空间,是学生学习、交流、活动的理想空间场所,也是两条校园景观主轴线的交汇点,图文信息中心是该节点的主要对景建筑,视线通过滨水平台向东延伸至开阔的湖面。

四、功能布局——六大区块

整个校园依托空间核心和功能景观轴,形成外事交流区、公共资源区、公共 教学区、科技研发区、学生生活区、体育运动区等六大功能区块。各区的位置布局是对基地现状及周边环境、交通等因素作出的积极响应。

外事交流区位于校园北侧出入口,方便对外接待、交流,同时面向开阔的湖 面,景观优美,相对独立,方便管理。

公共资源区位于校园最核心的部位,是校园的标志性主体建筑,校园多条景观轴线的对景建筑。考虑学校将来的发展,图文信息中心靠内湖布置,作为目前和将来远期校园共同的对景标志性建筑,呈点状伸展式布局,兼顾各个视角的需要,建筑形式典雅而独特。

公共教学区位于基地中部,包括培训教学中心、综合实验中心,建筑相互围合成组团布局,与图文信息中心共同塑造校园中心的整体形象。

科技研发区位于基地南端,相对独立、安静,避免废气、噪声、粉尘等对校 园环境的影响。包括重点学科公共实验室、三个石油学院。相近学科集中布局,动静分离,资源共享,利于实现校园产学研一体化。同时就近预留了发展用地。 学生生活区位于基地北侧,靠近西侧社会化生活区和学校出入口,方便学生

日常生活,同时面向内湖,风景优美。四组建筑群便于分期成组建设。学生食堂位于教学区与学生宿舍之间,符合学生校园活动的流线规律。

体育运动区位于学生生活区东侧,与教学区、生活区联系便捷,靠近校园北 入口,便于对外开放。包括体育训练馆、1个400米标准运动场和10个篮球场、6个排球场、3个网球场。

五、交通系统——人车分流,移步换景

1. 环状与曲线相结合的道路网-人车分流的交通体系

鉴于基地用地大小和形状特征,环绕校园设置一条18米宽(3+12+3)主干道和若干次干道,方便连接各个功能组团。为取得移步换景的景观效果,主环路线型蜿蜒曲折,同时有利于减缓校园内机动车的车速。环路以内以步行空间为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流与车流的冲突,构筑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体系。

2.功能性与景观性并重的步行道-移步换景的步行体系

步行广场作为校园内的主要步行空间,是展现校园形象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人流集散、分流的重要节点。如入口广场、生活广场、文化广场、学习园、科技广场等。

交通型主步行道沿着校园景观空间轴线展开,宽度10-20米。一方面联系各个建筑与步行广场,另一方面连接校园各个功能区,是校园内最重要的步行联系通道,紧急时还可作为消防车道使用。

规划在校园的滨水空间沿湖设置多条曲径通幽的自然型休闲散步道,宽度2-4米,漫步道的线型结合地形的变化与湖面的走向,强调随性与自然。休闲漫步道以人性化的小尺度分散布局于绿地中,构筑起遍布全校的步行网络。走在曲折蜿蜒的林间小路上移步换景,在欣赏自然景观的同时,也为师生营造出休闲、静谧、安详的交流场所。

3.校园出入口

考虑基地周边现有的交通条件,校园主入口设于西侧城市规划道路上,经景观桥连接基地;校园次入口设于北侧规划道路上,作为生活后勤的出入口。同时在校园西侧留有车行联系通道,方便连接基地西北侧社会化生活区;在校园西南侧预留车行通道,以便与远期校园相互连接成为整体。

4.静态交通

校园内充分考虑汽车停放的静态交通问题,各功能区就近安排停车场,地面停车数量达340辆。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在学术交流中心、综合实验中心、石油科技中心设置地下车库,停车数量达300辆。自行车停放也采取就近安排方式,约可停放自行车5000辆。

六、绿化系统——景观渗透与景观通廊

景观渗透:基地南北向纵深大,三面环湖,远山近水,自然景观条件丰富而独特。校园的绿化系统在充分保持基地原有的生态特征基础上,形成以湖体、50米集中绿化林带、开放的公共绿地、组团绿化、庭院绿化为主的多层次生态绿化体系,由山、水、林向建筑组群层层渗透的绿化网络和丰富的绿化空间尺度。

景观通廊:规划将建筑相对成组集中布置,组群间构筑出数条横向景观通廊,向东西渗透与延伸,使自然山水和人工景观得以相互因借、渗透,形成网络状生态景观系统和步移景异的独特校园空间。

理水造坡:沿湖滨水空间设置多处景点:赛龙舟基地、滨水广场、滨水平台、观景平台、荷塘月色等;并利用湖体天然湾港形成富有特色的曲线水岸。由于基地地势平缓,规划利用建筑地下空间的挖土形成高低起伏的草坡,以自然的湖岸、密植的树林、遍布的休闲漫步道,形成流畅柔美、富于自然韵致的园林式生态景观。

广场节点:文化广场位于图文信息中心入口,广场以一系列雕塑为核心内容,向北延伸于学生街形成露天剧场。广场以“名家坊”命名,以展示长大文化名人的雕塑为特色,以点缀水滴状草坡象征石油分子,通过广场两侧大片的常绿阔叶林形成绿树掩映的效果。科技广场主要由广场、绿地、树阵等人工化的开放空间构成,是综合实验中心、石油科技中心建筑组群围合的核心空间。

人文造园:在校园内的树种选择上,一般常绿阔叶乔木选择香樟、桂花,深色系的常绿配置隐喻厚重的长大文化。同时保留基地原有树木,在校园的各个小空间内结合不同的主题,以地方树种搭配,形成富有人文特色的景观林地:静思园—刺槐、青桐;竹风影趣—早园竹等竹类;雨打芭蕉—芭蕉、美人蕉;荷塘月色—荷花、晚香玉;柳岸风情—柳树;曲径通幽—广玉兰、

铃兰;傲寒苑—腊梅;翠意园—香樟;桃李园—桃树、李树。

七、建筑形态与风格意象

校园内各个建筑组群根据其使用面积和功能组合,采用点状、线状与院落围合三种不同建筑形态,形成丰富多样的校园空间。点状建筑主要指图文信息中心等独立的大体量单体,线状建筑主要以学生宿舍、学术交流中心为主,而培训教学中心、综合实验中心、石油科技中心则形成围合院落空间。

长江大学老校区建筑是非对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属于中国早期现代主义建筑,武汉基地新建筑延续和传承现代风格,并运用屋顶太阳能、地源热泵、光伏发电、风能、中水利用等新能源技术,构建高效节能的现代校园建筑,成为武汉市建设“两型”社会的亮点和示范区。

考虑武汉基地环湖滨水特点及基地功能定位等因素,基地建筑更加强调建筑的文化性、亲水性、体量感和雕塑感。通过体量的叠合、穿插形成强烈的雕塑感;局部架空、开敞中庭、观景平台、钢天桥和屋顶绿化形成自由舒展、高低错落、空间丰富的滨水建筑。

建筑风格上则追求现代简约、开放灵活。色调以灰白色为主,象征石油的色彩,同时结合砖红色的体量穿插形成虚实对比的建筑,仿石面砖、石材和玻璃组成富有质感变化的墙体,创造出独具特色、富于现代感和人文气息的建筑群体。

八、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总用地面积

总建筑面积

44.8公顷(合672亩) 20.00万平方米 5.48万平方米 以四、五层为主 0.45 12.23% 建筑占地面积 建筑层数 容积率 建筑密度 绿地率 学生规模 34 .00% 8000人

地面机动车停车位 340辆 地下机动车停车位 300辆 自行车停车位 5000辆

单体面积指标

第一章 总体规划设计

一、项目区位与基地现状

1、项目概况

长江大学是2003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江汉石油学院、湖北农学院、荆州师范学院、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学校位于长江中游的历史文化名城—荆州市。是湖北省属高校中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全的综合性大学,是湖北省重点建设的骨干高校,是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学校设有24个教学院(系),77个本科专业,拥有3个博士点,46个硕士点,专业涉及理、工、农、医、经、管、文、法、教、史等10大学科门类;“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实验室是湖北省属高校中唯一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和“石油与天然气工程”2个一级学科在2002~2004年度国家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均进入全国前10名。为了克服地域限制,面向国际和国内的学术前沿,促进教学科研的交流与合作,在武汉市蔡甸区选址新建长江大学武汉基地。规划占地44.8万平方米(约672亩),办学规模为8000人,总建筑面积约20.0万平方米。

2、基地位置与现状

武汉基地位于蔡甸区高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姚家林片区,北靠汉江,东临长江, 南依后官湖,区内资源丰富,山水旖旎。北距蔡甸中心城区5公里,隔后官湖与京珠高速1公里。

基地西端为开发区交通主干道之一,向南越过后官湖与沌口开发区相连线,规划在2009年动工修建年底通车。

北侧规划道路为基地目前唯一对外交通联系通道,基地东面、南面、西面均为后官湖,基地现状主要为农田和农民住宅,地表平坦,属于长江一级阶地,冲积平原地貌单元,场地内无不良地质现象,场地稳定,适宜建校。

二、规划思想

1、高起点与现代意识

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借鉴国内外大学校园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当今规划学科的最新理念与表达成果,体现武汉的文化特征,使校园规划立意新、环境美、特色明显、人文气息浓厚,并留有发展余地,具备一定的超前性。考虑多功能综合利用土地,生活区淡化、研发区强化、绿色景观区突出、后勤服务区分散化、社会化。

2、整体性与个性统一

长江大学武汉基地的用地功能、道路系统、景观环境与高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总体规划相互衔接融合、协调一致,充分考虑与城市在配套上的共享、空间过渡及区域联系的合理性。并具有高等教育基地的独有特色,取得整体性与个性的统一。

3、前瞻性与简洁实用

规划不盲目追求新颖华丽、华而不实;结合工学教育的特点,充分满足使用功能,保证校园运转的合理有序与方便快捷。力求校园功能分区明确,总体布局科学合理,并具有前瞻性与弹性,留有发展余地。

4、生态环境与文化内涵

充分利用基地三面环湖的独特优越自然条件,采用借景、渗透、融合等组织校园的生态绿地系统。同时强调文化导入原则,校园整体环境反映以理工为主的综合性大学的文化特色:图书馆建筑形态象征石油的“储油罐”,储备知识和人才;在校园重要空间节点布置名人雕塑、励志人文景观等,形成有利于提高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情操的校园环境,达到“环境育人”的作用。

5、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建设人性化的校园。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教学、科研、生活、生态的协调发展,环境建设与功能建设同步,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理想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体现武汉市建设“两型”社会和山水园林城市的要求,科学合理地使用土地资源,集约用地,建设节约型和环保型的大学校园基地。

三、总体构思——“湖光塔影”

校园特色形成的根基在于校园文化的发掘与时代特征的体现,我们从校园环境特色、空间布局特色、校园文化特色三个层面入手,寻求校园文化与规划理念共同的文化根源,营造传统校园文化与时代特征共辉的特色校园。

1.“湖光塔影”——园林化的人文校园环境

规划借鉴书院选址所遵循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理念,选择清幽秀美的自然山水,回归自然,天人合一。长江大学校园基地三面环湖,视觉开阔,山屏水障,藏精聚气,为风水中最佳的“吉形”;利于营造出远离闹市喧嚣的校园氛围,形成潜心学习、埋头研究、追求真理的人文校园环境;借山光悦人性,假湖水静心情,形成超然幽深的校园环境, 使人与自然和谐共融。

规划将现代大学功能要求和中国传统的园林意境有机结合,强调生态校园的主题。以远山为背景,以湖水为核心,强调建筑与湖面、建筑与建筑之间互为景观,彼此“看与被看”的互动关系。同时在规划中组织各个方向的视线通廊,使自然山水和人工景观得以相互因借、渗透,形成丰富的观景视线和连续的景观感受。建筑尽量面向开阔的后官湖,既使建筑观景最大化,将远山近水尽收眼底,又使完整的校园形象展现于湖面。校园沿湖岸线柔美自然,湖面波光粼粼,岛上高塔倒影婆娑,一湖一塔,相映生辉,创造了一个湖光塔影、绿树浓荫、如诗如画的大学校园。

规划强调校园人文环境的营建,“踵名贤之迹,兴尚友之思”。像博雅塔之于北大、胡佛塔之于斯坦福大学,萨瑟塔之于加州伯克利大学,基地在内湖绿岛上设置文波塔,以此象征长大精神,成为校园的核心人文景观。

文波塔以长江大学的先驱翁文波院士命名,塔高66米,布置校史陈列、展览基地等功能,顶层设置钟楼。修直挺拔的钟塔挺立于湖心岛上,成为整个园区的制高点和视觉焦点,体现长大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宽阔的湖水柔波荡漾,象征着长大广纳百川的气度。塔和湖,一纵一横,一刚一柔,一挺拔一纤秀,一沉稳厚重,一飘逸空灵。塔象征着思想自由、卓尔不群、敢于创新、科学求实;湖隐喻润泽万物、百折不回的长大文化。

2. 理性与浪漫相结合的校园空间布局

借鉴传统书院建筑群体总体布局的理念:既遵循纲常礼教的严谨秩序,又表现出结合自然环境的因地制宜。规划从整体着眼,在老校区“轴线+院落”、群体布局严谨、中轴对称的书院礼制空间基础上,巧妙运用轴线交叉、转折、引导,既使建筑群体组合有序,又与复杂的基地形态和优美的自然环境相结合,使学子们在紧张的课堂里学习,在优美的室外环境中感悟人生哲理。

同时根据现代校园各区不同的功能要求,采用多样、多层次的建筑形态:教学实验区呈组团式围合布局、研发中心呈集群式集中布局、图文信息中心呈点状辐射式布局、生活区呈街区化线型布局,形成空间丰富、形式多样、不拘一格、环境优美的建筑组群。营造严谨而飘逸、奔放而稳重的特色校园空间。

3.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建设

长江大学位于长江中游的历史文化名城荆州市,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国文化集中地。长江大学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新学校,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长江灿烂的历史文化,孕育出“广纳百川、润泽万物、推陈出新、百折不回”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长大长新”。

武汉基地作为长江大学于武汉的对外交流的窗口,主要开办学校研究生教育、特色学科及国际教育基地,面向国际和国内学术前沿,作为培养和发展长江大学未来新的增长点的重要舞台和对外窗口。重点考虑与教育部和三大石油公司共建的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研发基地,兼顾其他学科专业的研究室、研究中心和研发基地的建设。

规划充分考虑基地长远发展建设与现阶段基地建设的有机联系,武汉基地的功能布局、建筑空间组合、道路系统、景观环境与远期校园建设“学科群”的结构布局有机呼应;同时满足现阶段建设目标并能保持基地独立运行,在整体性与个性的统一前提下,形成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的高教基地。

三、规划结构——一环、两轴、三心

体现长大理性与创新、严谨与包容的校园特色。

1、 一环——交通组织人车分流与移步换景

校园环路象征着大学校园修身养性的做人道理和严谨求实的治学氛围。 规划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校园内强调人行活动空间,并有机组织人车分流的交通体系。将车行道路沿基地面向湖面景观展开,形成环绕校区的主环路,并分别连接北、南、西三个方向,有机的串联各个功能区。主环路沿湖布置,蜿蜒曲折,取得移步换景的景观效果;同时考虑校园将来的发展,基地校园道路预留两个接口与远期相连。

校园各个功能区之间强化以人行为主的步行联系空间,步行空间包括步行广 场、交通型主步行道和沿湖观景漫步道,共同组织起遍布全校园的步行网络。步行网络的形成,可最大限度的减少人流与车流的冲突,构筑起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体系。

2、两轴——校园整体景观体系的骨架

规划充分利用自然地形条件、结合基地特有形状,形成南北向和东西向两条 主要景观空间轴线,成为贯穿整个校园的核心公共空间,并成为组织校园建筑空间秩序的骨架。南北向纵轴线北起校园入口广场,向南经生活区、体育训练馆引导转向,再穿过培训教学中心、综合实验中心,最后以石油科技中心为收头,有机串联各个功能区,同时又是集中展示校园新貌的主要景观空间。东西向横轴线东起开放的滨水平台,向西经培训教学中心和综合实验中心围合的学习园,最后以图文信息中心标志性建筑作为对景收头。

在建筑空间组合上,线性生活区引导空间,组团状教学实验区围合空间,集 中式石油科技中心、图文信息中心作为空间轴线收头,以此形成秩序井然、收放有致的丰富空间效果。

在景观环境设计上,轴线以常绿阔叶林、步行主道、广场为主要环境要素,形成郁郁葱葱的林荫大道。

3、三心——校园核心公共空间节点

规划在校园内组织了三个主要景观节点,三个节点具有不同的景观特色与文化主题,虚实对比,从而架构起整个校园的空间格局与景观体系。

(1)、图文信息中心

图文信息中心位于校园中心位置,以其象征“储油罐”的独特造型成为校园的视觉焦点。圆形体量满足来自校园不同方向的视线需求,成为统治整个校园空间的中心。

同时图文信息中心是校园储备知识的容器,为国家培育建设人才,是大学校园孕育人才的知识中心。

(2)、石油科技中心

石油科技中心建筑组群是以研究生教学为主的现代科技创业基地,是整个长江大学的科研中心。该节点重点强调现代、科技的建筑功能和形象,内部设置抽油机博物馆,将与石油有关的机械、场景等集中展示,形成强烈的石油学科特色。

(3)、交流园

交流园是以培训教学中心、综合实验中心围合,由集中绿化、小品、座椅、浓密树林等形成的开放空间,是学生学习、交流、活动的理想空间场所,也是两条校园景观主轴线的交汇点,图文信息中心是该节点的主要对景建筑,视线通过滨水平台向东延伸至开阔的湖面。

四、功能布局——六大区块

整个校园依托空间核心和功能景观轴,形成外事交流区、公共资源区、公共 教学区、科技研发区、学生生活区、体育运动区等六大功能区块。各区的位置布局是对基地现状及周边环境、交通等因素作出的积极响应。

外事交流区位于校园北侧出入口,方便对外接待、交流,同时面向开阔的湖 面,景观优美,相对独立,方便管理。

公共资源区位于校园最核心的部位,是校园的标志性主体建筑,校园多条景观轴线的对景建筑。考虑学校将来的发展,图文信息中心靠内湖布置,作为目前和将来远期校园共同的对景标志性建筑,呈点状伸展式布局,兼顾各个视角的需要,建筑形式典雅而独特。

公共教学区位于基地中部,包括培训教学中心、综合实验中心,建筑相互围合成组团布局,与图文信息中心共同塑造校园中心的整体形象。

科技研发区位于基地南端,相对独立、安静,避免废气、噪声、粉尘等对校 园环境的影响。包括重点学科公共实验室、三个石油学院。相近学科集中布局,动静分离,资源共享,利于实现校园产学研一体化。同时就近预留了发展用地。 学生生活区位于基地北侧,靠近西侧社会化生活区和学校出入口,方便学生

日常生活,同时面向内湖,风景优美。四组建筑群便于分期成组建设。学生食堂位于教学区与学生宿舍之间,符合学生校园活动的流线规律。

体育运动区位于学生生活区东侧,与教学区、生活区联系便捷,靠近校园北 入口,便于对外开放。包括体育训练馆、1个400米标准运动场和10个篮球场、6个排球场、3个网球场。

五、交通系统——人车分流,移步换景

1. 环状与曲线相结合的道路网-人车分流的交通体系

鉴于基地用地大小和形状特征,环绕校园设置一条18米宽(3+12+3)主干道和若干次干道,方便连接各个功能组团。为取得移步换景的景观效果,主环路线型蜿蜒曲折,同时有利于减缓校园内机动车的车速。环路以内以步行空间为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流与车流的冲突,构筑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体系。

2.功能性与景观性并重的步行道-移步换景的步行体系

步行广场作为校园内的主要步行空间,是展现校园形象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人流集散、分流的重要节点。如入口广场、生活广场、文化广场、学习园、科技广场等。

交通型主步行道沿着校园景观空间轴线展开,宽度10-20米。一方面联系各个建筑与步行广场,另一方面连接校园各个功能区,是校园内最重要的步行联系通道,紧急时还可作为消防车道使用。

规划在校园的滨水空间沿湖设置多条曲径通幽的自然型休闲散步道,宽度2-4米,漫步道的线型结合地形的变化与湖面的走向,强调随性与自然。休闲漫步道以人性化的小尺度分散布局于绿地中,构筑起遍布全校的步行网络。走在曲折蜿蜒的林间小路上移步换景,在欣赏自然景观的同时,也为师生营造出休闲、静谧、安详的交流场所。

3.校园出入口

考虑基地周边现有的交通条件,校园主入口设于西侧城市规划道路上,经景观桥连接基地;校园次入口设于北侧规划道路上,作为生活后勤的出入口。同时在校园西侧留有车行联系通道,方便连接基地西北侧社会化生活区;在校园西南侧预留车行通道,以便与远期校园相互连接成为整体。

4.静态交通

校园内充分考虑汽车停放的静态交通问题,各功能区就近安排停车场,地面停车数量达340辆。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在学术交流中心、综合实验中心、石油科技中心设置地下车库,停车数量达300辆。自行车停放也采取就近安排方式,约可停放自行车5000辆。

六、绿化系统——景观渗透与景观通廊

景观渗透:基地南北向纵深大,三面环湖,远山近水,自然景观条件丰富而独特。校园的绿化系统在充分保持基地原有的生态特征基础上,形成以湖体、50米集中绿化林带、开放的公共绿地、组团绿化、庭院绿化为主的多层次生态绿化体系,由山、水、林向建筑组群层层渗透的绿化网络和丰富的绿化空间尺度。

景观通廊:规划将建筑相对成组集中布置,组群间构筑出数条横向景观通廊,向东西渗透与延伸,使自然山水和人工景观得以相互因借、渗透,形成网络状生态景观系统和步移景异的独特校园空间。

理水造坡:沿湖滨水空间设置多处景点:赛龙舟基地、滨水广场、滨水平台、观景平台、荷塘月色等;并利用湖体天然湾港形成富有特色的曲线水岸。由于基地地势平缓,规划利用建筑地下空间的挖土形成高低起伏的草坡,以自然的湖岸、密植的树林、遍布的休闲漫步道,形成流畅柔美、富于自然韵致的园林式生态景观。

广场节点:文化广场位于图文信息中心入口,广场以一系列雕塑为核心内容,向北延伸于学生街形成露天剧场。广场以“名家坊”命名,以展示长大文化名人的雕塑为特色,以点缀水滴状草坡象征石油分子,通过广场两侧大片的常绿阔叶林形成绿树掩映的效果。科技广场主要由广场、绿地、树阵等人工化的开放空间构成,是综合实验中心、石油科技中心建筑组群围合的核心空间。

人文造园:在校园内的树种选择上,一般常绿阔叶乔木选择香樟、桂花,深色系的常绿配置隐喻厚重的长大文化。同时保留基地原有树木,在校园的各个小空间内结合不同的主题,以地方树种搭配,形成富有人文特色的景观林地:静思园—刺槐、青桐;竹风影趣—早园竹等竹类;雨打芭蕉—芭蕉、美人蕉;荷塘月色—荷花、晚香玉;柳岸风情—柳树;曲径通幽—广玉兰、

铃兰;傲寒苑—腊梅;翠意园—香樟;桃李园—桃树、李树。

七、建筑形态与风格意象

校园内各个建筑组群根据其使用面积和功能组合,采用点状、线状与院落围合三种不同建筑形态,形成丰富多样的校园空间。点状建筑主要指图文信息中心等独立的大体量单体,线状建筑主要以学生宿舍、学术交流中心为主,而培训教学中心、综合实验中心、石油科技中心则形成围合院落空间。

长江大学老校区建筑是非对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属于中国早期现代主义建筑,武汉基地新建筑延续和传承现代风格,并运用屋顶太阳能、地源热泵、光伏发电、风能、中水利用等新能源技术,构建高效节能的现代校园建筑,成为武汉市建设“两型”社会的亮点和示范区。

考虑武汉基地环湖滨水特点及基地功能定位等因素,基地建筑更加强调建筑的文化性、亲水性、体量感和雕塑感。通过体量的叠合、穿插形成强烈的雕塑感;局部架空、开敞中庭、观景平台、钢天桥和屋顶绿化形成自由舒展、高低错落、空间丰富的滨水建筑。

建筑风格上则追求现代简约、开放灵活。色调以灰白色为主,象征石油的色彩,同时结合砖红色的体量穿插形成虚实对比的建筑,仿石面砖、石材和玻璃组成富有质感变化的墙体,创造出独具特色、富于现代感和人文气息的建筑群体。

八、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总用地面积

总建筑面积

44.8公顷(合672亩) 20.00万平方米 5.48万平方米 以四、五层为主 0.45 12.23% 建筑占地面积 建筑层数 容积率 建筑密度 绿地率 学生规模 34 .00% 8000人

地面机动车停车位 340辆 地下机动车停车位 300辆 自行车停车位 5000辆

单体面积指标


相关内容

  • 腾龙生态农业园设计说明
  • 武汉市江夏区腾龙生态农业园总体规划 武汉现代都市农业规划设计院是在武汉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以武汉市 编制单位:武汉现代都市农业规划设计院 资质等级:乙级 单位负责人:林育敏 项目负责人:董桥锋 规划人员: 肖彩虹 熊 倩 邓路宇 李陈珊娇 郭红喜 李 军 王卢 璐 付文亮 邓进婷 审 核: ...

  • 武汉市城市圈"十二五"发展规划
  • 武汉城市圈"十二五"区域总体规划 (个人整理) 前言 "十二五"时期,面对国家批复实施了一系列区域振兴规划的机遇和挑战,加快武汉城市圈开放的步伐,对于发挥区域优势,成为中原区域经济增长极.提高区域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各个试验区对当前制约区域经 ...

  • 湖北省发展战略
  • [第153期]湖北省的基本情况及其发展战略 编者按:本文系作者为湖北省纪检干部培训班学员作的报 告摘要.报告分三次讲.涵三部分.第一部分,湖北省的基本情况.五大优势:第二部分,湖北省的发展战略:"两圈一带":第三部分,关于东湖国家创新示范区的有关情况.本报告立足历史的高度.现实的 ...

  • [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概要
  • <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概要 一.总则 1.编制背景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自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以来,对武汉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规划确定的2010年主要发展目标已基本实现.为落实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 ...

  • 武汉1+8城市圈资料
  • 武汉1+8城市圈 简介 武汉1+8城市圈(简称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圆心,包括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周边8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圈. 产业分工 武汉市:作为城市圈的龙头,发挥其区位.交通.科教.人才及产业基础等方面比较优势,建成为中部崛起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技术产业的研究及产业 ...

  • 武汉理工大学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
  • 武汉理工大学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 (2001年-2020年) 为了适应新世纪国内外政治.经济.以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适应社会不断增长的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特制定武汉理工大学创建"两个一流"高水平大学发展战略规划. 一.学校面临的发展形势 (一)学校跨越式和可 ...

  •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分析报告
  • 区域市场的分割是资源优化配置的根本障碍.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必须首先在区域市场一体化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一.市场一体化建设的总体思路与目标 (一)武汉城市圈市场体系的基本情况 1.有利条件 (1)由于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武汉始终是我国内陆腹地最大的商贸中心,武汉周边也拥有一大批农副产品和消费 ...

  • 武汉市物流市场(及容量)分析报告
  • 武汉市物流市场(及容量)分析报告 班级:物流管理111 学号:[1**********]3 姓名:田仁东 指导老师:万凤娇 日期:2013年10月30 内容摘要及关键词 武汉是湖北乃至华中地区的最大的工业城市,拥有冶金.纺织.造船.制造.光电.信息.医药.食品.化工.汽车等产业,历来是商家必争之地. ...

  • 武汉文化产业现状collection
  • 周边城市:孝感.黄冈.鄂州.黄石 武汉政策 2012年武汉首个文化产业专项发展规划<武汉市文化产业振兴计划(2012-2016年)> 文化产业发展"三城一环"空间布局: 首个综合性文化产业政策--<武汉市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2013年统筹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