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俗学论文

政法系09社会工作(1)班

民 验

俗 报

学 告

姓名:孙玉梅

学号:0901040161

时间:2010年11月20日

一、物质生产民俗的阐述

民俗学(folklore)是一门针对信仰、风俗、口传文学、传统文化及思考模式进行研究,来阐明这些民俗现象在时空中流变意义的学科。民俗学与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各种生活现象息息相关。尽管人们不一定能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对整个社会具有多大的意义,他们在日常交流中所展现的一切,对文化的传播和保存起了什么样的意义和作用。但是,有关人类活动的一切细节,都可以作为民俗学者的研究对象。而且其中还包含和传达着重要的文化信息。 物质民俗是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的产品形式。它主要包括生产民俗、商业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医药保健民俗,等等。

其中农业民俗属于物质生产民俗中的一类。像占天象,测农事的习俗,祈福消灾的习俗,祭天神、先农和社神的习俗,农业生产过程习俗„„„„等等,这些都在农业民俗范畴内。本文下面即将所阐述的便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习俗即农具制作,操作耕种方面。

二、参观展览的所见所感

2010年11月16日,本系里面几位老师带领我们09社会工作全班同学去位于毛集的淮河风情文化园参观了一下。走进展览馆里,花轿及草鞋等服饰以及熟识的农具,旧时的生活用品等等,纷纷映入眼帘。详细的描述如下:耕种用的犁耙、锄头、铁锹等;收割用的镰刀、稻桶、脚踏脱粒机、风车、箩筐;用于运载的扁担、簸箕、背篓、等;劳动时穿的草鞋、蓑衣、箬帽等。另外还有舂米、舂年糕的石臼,榨油用的木制设备,纺织、印染器械以及许多非物质遗产的物质载体,如婚嫁时抬的花轿,陪嫁的妆奁,祭祀、敬神、驱魔以及民间娱乐用的物件。

站在每一件农具面前,我浮想联翩。即便是一只普普通通的瓷罐,斑斑驳驳,给人的终究是一种沧桑感。或许它真实的面貌永远被尘封的历史所掩盖,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曾见证了几代农家人不平凡的生活。

三、传统农具的概述,来历,时代变迁及其功能

在整理搜集来的资料时,我将传统农具根据其不同功能特做如下分类:

1、耕地整地工具

耕地整地工具用于耕翻土地,破碎土垡,平整田地等作业。经历了从耒耜到畜力犁的发展过程。汉代畜力犁成为最重要的耕作农具。魏晋时期北方已经使用犁、耙、耱进行旱地配套耕作;宋代南方形成犁、耙、耖的水田耕作体系。

1)斧、锛

斧、锛是远古时代最重要的生产工具,出土的数量也最多。人们既可用它作为武

器,也可用来打击野兽,还可以用它来砍伐森林、加工木材、制造木器和骨器。在石器时代,人们从事火耕和耜耕农业,开垦荒地之时,就需要用石斧、石锛来砍伐地面的森林,砍斫地里的树根。石锛也可用来掘土翻地,所以石斧、石锛也是原始农业开辟耕地时的重要农具,只有在商周之后,由于农业的进步,已脱离刀耕火种阶段,砍伐森林已不是农耕的重要任务,因此斧、锛在农耕作业中的地位大大下降,但在手工业中却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2)耒、耜

耒、耜是两种农具,是最古老的挖土工具。耒的下端是尖锥式,耜的下端为平

叶式。耒是从采集经济时期挖掘植物的尖木棍发展而来的。早期的耒就是一根尖木棍,以后在下端安一横木便于脚踏,入土容易,甲骨文中的 就是它的象形。再后单尖演变为双尖,称为双尖耒,甲骨文中的 就是它的象形。单尖木耒的刃部发展成为扁平的板状刃,就成为木耜。它的挖土功效比耒大,但制作也比耒复杂,需要用石斧将整段木材劈削成圆棍形的柄和板状的刃,即所谓神农“破木为耜”、“斫木为耜”。早期的耒、耜都是木质的,即《周易·系辞》所说的“斫木为耜,揉木为耒”,因此不易保存下来。不过在陕西省临潼县姜寨和河南省陕县庙底沟等新石器时代遗址都发现过使用双齿耒挖土后留下的痕迹,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和罗家角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过木耜。由于木耜的刃部容易磨损,后来就改用动物的肩胛骨或石头制作耜刃绑在木柄上,成为骨耜或石耜,它们都比木耜更加坚硬耐磨,从而提高了挖土的功效。目前北方较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如河北省武安县磁山遗址和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遗址

以及辽宁、内蒙古等地的遗址中都出土了很多石耜,其年代最早可达8000年前, 由此推测,木质耒耜的起始年代当更为久远。目前发现早期骨耜最多的地方是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和罗家角遗址,距今7000年左右。骨耜是用偶蹄类哺乳动物肩胛骨制成,肩部挖一方孔,可以穿过绳子绑住木柄。骨耜中部磨有一道凹槽以容木柄,在槽的两边又开了两个孔,穿绳正好绑住木柄末端,使木柄不易脱落,其制作方法已相当进步。这种骨耜在南方水田中使用,功效也很高

耒、耜使用的年代相当长久,直到商周时期还是挖土的主要工具,《夏小正》

载有“农纬厥耒”,《诗经》中多次提到耜。战国时期耒、耜依然是主要的整地农具。《管子·海王》载:“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并且还在耒的齿端套上金属套刃,使其更加坚固耐用,工效倍增。如在湖北省江陵县纪南城水井中发现一件战国木耒,其双齿套有铁刃,挖土功效更为显著,这是木耒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甚至到了汉代,犁耕已经普及,但耒、耜仍未绝迹,不但文献上经常提到,各地汉墓中也常有耒、耜的模型或实物出土。大约到三国以后,耒、耜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因为成书于后魏(6世纪)的农书《齐民要术》提到的整地农具中就没有耒耜。后代文献所提到的耒耜只是农具的泛称而已,如唐代陆龟蒙的《耒耜经》,实际上是指耕犁

3)犁

犁是用动力牵引的耕地农机具,也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整地农具,但是它产

生的历史较晚,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才出现一种石犁,是用石板打制成三角形的犁铧,上面凿钻圆孔,

可装在木柄上使用,估计当时还不可能采用牛耕,应是用人力牵引。由于考古

发现的都是石犁铧,木质的犁架未保存下来,因此对原始耕犁的犁架结构尚不清楚,而且当时也未能普遍使用,但它已具备动力、传动、工作三要素,远比其他始

农具的结构复杂,可算是最早的农机具,它

的出现在我国农具史上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到

商代,开始出现金属犁铧,江西省新干县大洋州

商墓出土过两件青铜犁铧,呈三角形,上面铸有

纹饰,一件宽15厘米、长11厘米、高2.5厘

米,另一件宽13厘米、长9.7厘米、高1.7

厘米。这是目前仅有的两件经过科学发掘有明确出土地点和年代判断的商代铜犁铧。它证明商代确实使用过铜犁。虽然没有犁架出土,仍不明其具体结构,但从铜犁铧的形制观察,已和后代的铁犁铧相类似,因此推测其犁架结构应和西汉画像石上的框形犁相似,早已摆脱了石犁的原始状态。尽管目前还无法确定商代是否使用牛耕,但青铜犁的出现为以后铁犁的使用开辟了道路,因而在我国农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播种工具

耧车是我国最早使用的播种工具,发明于东汉武帝刘秀时期,宋元时期北方普遍使用。北魏时期出现了单行播种的手工下种工具瓠种器。水稻移栽工具――秧马,出现于北宋时期,它是拔稻秧时乘坐的专用工具,减轻了弯腰曲背的劳作强度。

1)耧犁

有明确文献记载的播种农具是西汉的耧犁。据东汉崔寔《政论》记载,耧犁是西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所发明,其使用方法和功效是:“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这种耧犁就是现在北方农村还在使用的三脚耧车。耧车有独脚、二脚、三脚、甚至四脚数种,以二脚、三脚较为普遍。王祯《农书·耒耜门》记载,两脚耧的具体结构为:“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合一垄,横桄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北京市清河镇、陕西省富平县、辽宁省辽阳市三道壕都出土过西汉铁耧犁铧,陕西、山东、河南也出土过东汉铁耧犁铧。山西省平陆县枣园东汉墓出土了一幅耧播图,使我们得以了解汉代用耧播种的具体形象(图三

二)。耧在三国时期已传播到甘肃敦煌一带。《三国志·魏书·仓慈传》:“(皇甫)隆到(敦煌),教作耧犁。”三国以后耧车在窍瓠

古代还有一种手工操作的播种农具,叫作“窍瓠”,是用瓠子硬壳制成,中问穿一中空木棍。壳内装种籽,用手持棍将下部尖端插入土中点播,比单纯用手播种要均匀、轻便,节约种籽,可提高功效。窍瓠的最早记载见于《齐民要术》:“两耧重耩,窍瓠下之。”河北省滦平县岑沟出土的金代窍瓠是目前最早的实物例北方农村一直在使用,是主要的播种农机具。河南省渑池县出土过南北朝铁耧铧,河南、山东、山西出土过宋代铁耧铧。陕西省三原县李寿墓和甘肃省敦煌县莫高窟454窟还分别发现唐代和宋代的耧播图壁画。耧犁从西汉直到现在连续使用了两千多年,可见其生命力之强

3、中耕除草工具

中耕工具用于除草、间苗、培土作业,分为旱地除草工具和水田除草工具两类。铁锄是最常用的旱地除草工具,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耘耥是水田除草工具,宋元时期开始使用。

4、灌溉工具

商代发明桔槔,周初使用辘轳,汉代创制人力翻车,唐代出现筒车。筒车结构简单,流水推动,至今我国南方丘陵河溪水力丰富的地方还在使用。

5、收获工具

收获工具包括收割、脱粒、清选用具。收割用具包括收割禾穗的掐刀、收割茎杆的镰刀、短镢等。脱粒工具南方以稻桶为主,北方以碡碌为主,春秋时出现的脱粒工具梿枷在我国南北方通用。清选工具以簸箕、木扬锨、风扇车为主,风扇车的使用领先西方近千年。

1) 铚

铚是最古老的收获农具。《说文解字》:

“铚,获禾短镰也。”《释名·释用器》:“铚,

获禾铁也。铚,断黍穗声也。”说明钰是专

门用来割取禾穗的一种短镰,它是从原始

农业收获工具石刀和蚌刀发展而来的,因

此早期的铚就保留了石刀和蚌刀的形态。

如河北省平山县灵寿城出土的陶铚范和云

南省呈贡县出土的铜铚,其形状都是仿制有孔石刀。安徽省贵池县和江苏省句容县出土的铜钰则呈腰子形蚌壳状,刃部铸有斜线纹锯齿,更为锋利,可明显看出是仿制蚌刀的,也是蚌刀向镰刀演变的过渡形态。春秋以前使用的是铜铚,战国以后则多为铁铚。汉代以后,铁铚逐渐减少,铁镰成为主要收获农具。但是铚并未完全消失,至今在华北农村尚有使用,称之为“爪镰”或“掐刀”,辽宁省也叫作“捻刀”。

2)镰

镰是长条形带锯齿刃的收割农具。镰虽是从石刀演变而来的,但其历史仍非常古老。河北省武安县磁山遗址和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遗址都出土了许多距今8000年的石镰,而且制作得相当精美。在其他遗址中也出土过许多蚌镰。商周时期使用青铜镰刀,如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商代墓中出土的青铜镰,其形制已与战国铁镰差不多。从战国开始,铁镰取代了铜镰。西汉以后铜镰已基本消失。汉代的铁镰已基本定型,只是镰身宽狭有所不同。此后的变化不大,一直沿用至今。

6、加工工具 加工工具包括粮食加工工具和棉花加工工具两大类。粮食加工工具从远古的杵臼、石磨盘发展而来,汉代出现了杵臼的变化形式踏碓,石磨盘则改进为磨,砻。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碾。元代棉花成为我国重要纺织原料,逐步发明了棉搅车、纺车、弹弓、棉织机等棉花加工工具。

1)石磨盘

石磨盘是原始的粮食去壳碎粒工具。最早的石磨盘是两块天然的石块。下面较大而宽平,将谷物放在上面,再用一块圆柱形的鹅卵石碾磨,以前云南的一些少数民族就是使用这种石块加工粮食的。后来人们逐渐将下面的石块加工成扁平状,将碾磨用的石块加工成圆柱形磨棒。目前在各地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已发现很多石磨盘和石磨棒。石磨盘最早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末期(或称中石器时代)。当时还是采集经济,人们用它来加工采集到的野生谷物。考古工作者在山西省沁水县下川文化遗址中发现一件17000年前的残石磨盘,这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古老的(野生)谷物加工工具。进入新石器时代,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谷物增多,石磨盘也更加受到重视。如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遗址和河北省武安县磁山遗址出土的距今8000年左右的石磨盘,就制作得非常精致。磨盘为长椭圆形,并琢有四足。磨棒为圆柱形,其工艺水平相当高。而后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石磨盘反而较为粗糙。石磨盘一直使用到春秋战国以后才逐渐消退,特别是西汉以后,由于旋转式石磨的推广普及,石磨盘在中原

大地已消失,只在北方草原地区尚有一些残留。

2)杵臼

人们最早加工谷物的方法可能

是木棍直接捶打谷穗使之脱粒,而后

才发展为舂打。因此最早的杵就是一

根粗木棍,最早的臼就是在地上挖一

个圆形的坑,将谷物倒进坑中进行舂

打。《易·系辞下》:“神农氏没,黄帝

尧舜氏作,„„断木为杵,掘地为臼。”

《说文解字》:“古者雍父初作舂。”《世

本·作篇》:“雍父作臼杵,舂也。”宋

衷注日:“雍父,黄帝臣也。”说明杵臼发明于原始社会末期的黄帝时代。实际上杵臼的历史可能更古老些。从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使用杵臼的情况看,最早的杵臼是所谓地臼,即在地上挖一个坑,铺上兽皮或麻布,倒进谷物用木棍舂打。稍后发展为木臼,即在砍下大树以后的树桩上挖一个圆坑,倒进粮食用木杵舂打,称之为树臼。进一步就用砍下的一段树干制作木臼,可以移动,便于使用。最后才使用石头制作的石臼。从考古资料看,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山东省滕县北辛遗址都发现距今7000年左右的木杵和石杵,但未发现臼,推测当时可能是使用地臼或者是陶臼。但安徽省定远县侯家寨遗址曾发现7000年前的石臼,说明石臼的历史也非常古老。早期的石臼较小,而且外形较不规则。汉代以后的石臼就比较规整,宋代以后,已经定型,如江西省宁都县璜陂村出土的宋元时期的石臼,臼身较矮,口径较大,与今天农村所使用的石臼相同。

3)碾

碾是用于碾脱谷壳、碾粉及精米的加

工农具,由碾台、碾槽、碾磙、碾架等构

成。碾出现较晚,明代《物原》说:“鲁

般(班)作砻磨碾子。”但目前未发现魏晋

以前的考古实物,最早的是河南省安阳市

安阳桥隋墓出土的陶碾[137]。不过《魏

书·崔亮传》已提到:“奏于张方桥东堰

谷水造水碾磨数十区。”《洛阳伽篮记·景

明寺》:“碾硙舂簸,皆用水功。”《北齐书·高隆之传》:“又凿渠引水,周流城郭,造治碾硙,有利于时。”上述皆是水碾,估计用人力或畜力带动的碾,其历史应更早一些,有可能早到汉代。至唐代,碾的使用更为普遍,各地唐墓时有陶碾出土。宋元以后,石碾更成为农村的主要加工农具,一直沿用至今。

四、感悟

而今,农耕时代正在慢慢地逝去,工业、信息时代正在到来,农耕时代的历史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严峻的时刻。农具馆,这是现代社会留给传统文化的一个宽敞的位置,是我们创造农村新生活、建设农村新文化的基因宝库

政法系09社会工作(1)班

民 验

俗 报

学 告

姓名:孙玉梅

学号:0901040161

时间:2010年11月20日

一、物质生产民俗的阐述

民俗学(folklore)是一门针对信仰、风俗、口传文学、传统文化及思考模式进行研究,来阐明这些民俗现象在时空中流变意义的学科。民俗学与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各种生活现象息息相关。尽管人们不一定能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对整个社会具有多大的意义,他们在日常交流中所展现的一切,对文化的传播和保存起了什么样的意义和作用。但是,有关人类活动的一切细节,都可以作为民俗学者的研究对象。而且其中还包含和传达着重要的文化信息。 物质民俗是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的产品形式。它主要包括生产民俗、商业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医药保健民俗,等等。

其中农业民俗属于物质生产民俗中的一类。像占天象,测农事的习俗,祈福消灾的习俗,祭天神、先农和社神的习俗,农业生产过程习俗„„„„等等,这些都在农业民俗范畴内。本文下面即将所阐述的便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习俗即农具制作,操作耕种方面。

二、参观展览的所见所感

2010年11月16日,本系里面几位老师带领我们09社会工作全班同学去位于毛集的淮河风情文化园参观了一下。走进展览馆里,花轿及草鞋等服饰以及熟识的农具,旧时的生活用品等等,纷纷映入眼帘。详细的描述如下:耕种用的犁耙、锄头、铁锹等;收割用的镰刀、稻桶、脚踏脱粒机、风车、箩筐;用于运载的扁担、簸箕、背篓、等;劳动时穿的草鞋、蓑衣、箬帽等。另外还有舂米、舂年糕的石臼,榨油用的木制设备,纺织、印染器械以及许多非物质遗产的物质载体,如婚嫁时抬的花轿,陪嫁的妆奁,祭祀、敬神、驱魔以及民间娱乐用的物件。

站在每一件农具面前,我浮想联翩。即便是一只普普通通的瓷罐,斑斑驳驳,给人的终究是一种沧桑感。或许它真实的面貌永远被尘封的历史所掩盖,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曾见证了几代农家人不平凡的生活。

三、传统农具的概述,来历,时代变迁及其功能

在整理搜集来的资料时,我将传统农具根据其不同功能特做如下分类:

1、耕地整地工具

耕地整地工具用于耕翻土地,破碎土垡,平整田地等作业。经历了从耒耜到畜力犁的发展过程。汉代畜力犁成为最重要的耕作农具。魏晋时期北方已经使用犁、耙、耱进行旱地配套耕作;宋代南方形成犁、耙、耖的水田耕作体系。

1)斧、锛

斧、锛是远古时代最重要的生产工具,出土的数量也最多。人们既可用它作为武

器,也可用来打击野兽,还可以用它来砍伐森林、加工木材、制造木器和骨器。在石器时代,人们从事火耕和耜耕农业,开垦荒地之时,就需要用石斧、石锛来砍伐地面的森林,砍斫地里的树根。石锛也可用来掘土翻地,所以石斧、石锛也是原始农业开辟耕地时的重要农具,只有在商周之后,由于农业的进步,已脱离刀耕火种阶段,砍伐森林已不是农耕的重要任务,因此斧、锛在农耕作业中的地位大大下降,但在手工业中却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2)耒、耜

耒、耜是两种农具,是最古老的挖土工具。耒的下端是尖锥式,耜的下端为平

叶式。耒是从采集经济时期挖掘植物的尖木棍发展而来的。早期的耒就是一根尖木棍,以后在下端安一横木便于脚踏,入土容易,甲骨文中的 就是它的象形。再后单尖演变为双尖,称为双尖耒,甲骨文中的 就是它的象形。单尖木耒的刃部发展成为扁平的板状刃,就成为木耜。它的挖土功效比耒大,但制作也比耒复杂,需要用石斧将整段木材劈削成圆棍形的柄和板状的刃,即所谓神农“破木为耜”、“斫木为耜”。早期的耒、耜都是木质的,即《周易·系辞》所说的“斫木为耜,揉木为耒”,因此不易保存下来。不过在陕西省临潼县姜寨和河南省陕县庙底沟等新石器时代遗址都发现过使用双齿耒挖土后留下的痕迹,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和罗家角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过木耜。由于木耜的刃部容易磨损,后来就改用动物的肩胛骨或石头制作耜刃绑在木柄上,成为骨耜或石耜,它们都比木耜更加坚硬耐磨,从而提高了挖土的功效。目前北方较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如河北省武安县磁山遗址和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遗址

以及辽宁、内蒙古等地的遗址中都出土了很多石耜,其年代最早可达8000年前, 由此推测,木质耒耜的起始年代当更为久远。目前发现早期骨耜最多的地方是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和罗家角遗址,距今7000年左右。骨耜是用偶蹄类哺乳动物肩胛骨制成,肩部挖一方孔,可以穿过绳子绑住木柄。骨耜中部磨有一道凹槽以容木柄,在槽的两边又开了两个孔,穿绳正好绑住木柄末端,使木柄不易脱落,其制作方法已相当进步。这种骨耜在南方水田中使用,功效也很高

耒、耜使用的年代相当长久,直到商周时期还是挖土的主要工具,《夏小正》

载有“农纬厥耒”,《诗经》中多次提到耜。战国时期耒、耜依然是主要的整地农具。《管子·海王》载:“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并且还在耒的齿端套上金属套刃,使其更加坚固耐用,工效倍增。如在湖北省江陵县纪南城水井中发现一件战国木耒,其双齿套有铁刃,挖土功效更为显著,这是木耒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甚至到了汉代,犁耕已经普及,但耒、耜仍未绝迹,不但文献上经常提到,各地汉墓中也常有耒、耜的模型或实物出土。大约到三国以后,耒、耜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因为成书于后魏(6世纪)的农书《齐民要术》提到的整地农具中就没有耒耜。后代文献所提到的耒耜只是农具的泛称而已,如唐代陆龟蒙的《耒耜经》,实际上是指耕犁

3)犁

犁是用动力牵引的耕地农机具,也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整地农具,但是它产

生的历史较晚,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才出现一种石犁,是用石板打制成三角形的犁铧,上面凿钻圆孔,

可装在木柄上使用,估计当时还不可能采用牛耕,应是用人力牵引。由于考古

发现的都是石犁铧,木质的犁架未保存下来,因此对原始耕犁的犁架结构尚不清楚,而且当时也未能普遍使用,但它已具备动力、传动、工作三要素,远比其他始

农具的结构复杂,可算是最早的农机具,它

的出现在我国农具史上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到

商代,开始出现金属犁铧,江西省新干县大洋州

商墓出土过两件青铜犁铧,呈三角形,上面铸有

纹饰,一件宽15厘米、长11厘米、高2.5厘

米,另一件宽13厘米、长9.7厘米、高1.7

厘米。这是目前仅有的两件经过科学发掘有明确出土地点和年代判断的商代铜犁铧。它证明商代确实使用过铜犁。虽然没有犁架出土,仍不明其具体结构,但从铜犁铧的形制观察,已和后代的铁犁铧相类似,因此推测其犁架结构应和西汉画像石上的框形犁相似,早已摆脱了石犁的原始状态。尽管目前还无法确定商代是否使用牛耕,但青铜犁的出现为以后铁犁的使用开辟了道路,因而在我国农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播种工具

耧车是我国最早使用的播种工具,发明于东汉武帝刘秀时期,宋元时期北方普遍使用。北魏时期出现了单行播种的手工下种工具瓠种器。水稻移栽工具――秧马,出现于北宋时期,它是拔稻秧时乘坐的专用工具,减轻了弯腰曲背的劳作强度。

1)耧犁

有明确文献记载的播种农具是西汉的耧犁。据东汉崔寔《政论》记载,耧犁是西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所发明,其使用方法和功效是:“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这种耧犁就是现在北方农村还在使用的三脚耧车。耧车有独脚、二脚、三脚、甚至四脚数种,以二脚、三脚较为普遍。王祯《农书·耒耜门》记载,两脚耧的具体结构为:“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合一垄,横桄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北京市清河镇、陕西省富平县、辽宁省辽阳市三道壕都出土过西汉铁耧犁铧,陕西、山东、河南也出土过东汉铁耧犁铧。山西省平陆县枣园东汉墓出土了一幅耧播图,使我们得以了解汉代用耧播种的具体形象(图三

二)。耧在三国时期已传播到甘肃敦煌一带。《三国志·魏书·仓慈传》:“(皇甫)隆到(敦煌),教作耧犁。”三国以后耧车在窍瓠

古代还有一种手工操作的播种农具,叫作“窍瓠”,是用瓠子硬壳制成,中问穿一中空木棍。壳内装种籽,用手持棍将下部尖端插入土中点播,比单纯用手播种要均匀、轻便,节约种籽,可提高功效。窍瓠的最早记载见于《齐民要术》:“两耧重耩,窍瓠下之。”河北省滦平县岑沟出土的金代窍瓠是目前最早的实物例北方农村一直在使用,是主要的播种农机具。河南省渑池县出土过南北朝铁耧铧,河南、山东、山西出土过宋代铁耧铧。陕西省三原县李寿墓和甘肃省敦煌县莫高窟454窟还分别发现唐代和宋代的耧播图壁画。耧犁从西汉直到现在连续使用了两千多年,可见其生命力之强

3、中耕除草工具

中耕工具用于除草、间苗、培土作业,分为旱地除草工具和水田除草工具两类。铁锄是最常用的旱地除草工具,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耘耥是水田除草工具,宋元时期开始使用。

4、灌溉工具

商代发明桔槔,周初使用辘轳,汉代创制人力翻车,唐代出现筒车。筒车结构简单,流水推动,至今我国南方丘陵河溪水力丰富的地方还在使用。

5、收获工具

收获工具包括收割、脱粒、清选用具。收割用具包括收割禾穗的掐刀、收割茎杆的镰刀、短镢等。脱粒工具南方以稻桶为主,北方以碡碌为主,春秋时出现的脱粒工具梿枷在我国南北方通用。清选工具以簸箕、木扬锨、风扇车为主,风扇车的使用领先西方近千年。

1) 铚

铚是最古老的收获农具。《说文解字》:

“铚,获禾短镰也。”《释名·释用器》:“铚,

获禾铁也。铚,断黍穗声也。”说明钰是专

门用来割取禾穗的一种短镰,它是从原始

农业收获工具石刀和蚌刀发展而来的,因

此早期的铚就保留了石刀和蚌刀的形态。

如河北省平山县灵寿城出土的陶铚范和云

南省呈贡县出土的铜铚,其形状都是仿制有孔石刀。安徽省贵池县和江苏省句容县出土的铜钰则呈腰子形蚌壳状,刃部铸有斜线纹锯齿,更为锋利,可明显看出是仿制蚌刀的,也是蚌刀向镰刀演变的过渡形态。春秋以前使用的是铜铚,战国以后则多为铁铚。汉代以后,铁铚逐渐减少,铁镰成为主要收获农具。但是铚并未完全消失,至今在华北农村尚有使用,称之为“爪镰”或“掐刀”,辽宁省也叫作“捻刀”。

2)镰

镰是长条形带锯齿刃的收割农具。镰虽是从石刀演变而来的,但其历史仍非常古老。河北省武安县磁山遗址和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遗址都出土了许多距今8000年的石镰,而且制作得相当精美。在其他遗址中也出土过许多蚌镰。商周时期使用青铜镰刀,如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商代墓中出土的青铜镰,其形制已与战国铁镰差不多。从战国开始,铁镰取代了铜镰。西汉以后铜镰已基本消失。汉代的铁镰已基本定型,只是镰身宽狭有所不同。此后的变化不大,一直沿用至今。

6、加工工具 加工工具包括粮食加工工具和棉花加工工具两大类。粮食加工工具从远古的杵臼、石磨盘发展而来,汉代出现了杵臼的变化形式踏碓,石磨盘则改进为磨,砻。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碾。元代棉花成为我国重要纺织原料,逐步发明了棉搅车、纺车、弹弓、棉织机等棉花加工工具。

1)石磨盘

石磨盘是原始的粮食去壳碎粒工具。最早的石磨盘是两块天然的石块。下面较大而宽平,将谷物放在上面,再用一块圆柱形的鹅卵石碾磨,以前云南的一些少数民族就是使用这种石块加工粮食的。后来人们逐渐将下面的石块加工成扁平状,将碾磨用的石块加工成圆柱形磨棒。目前在各地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已发现很多石磨盘和石磨棒。石磨盘最早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末期(或称中石器时代)。当时还是采集经济,人们用它来加工采集到的野生谷物。考古工作者在山西省沁水县下川文化遗址中发现一件17000年前的残石磨盘,这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古老的(野生)谷物加工工具。进入新石器时代,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谷物增多,石磨盘也更加受到重视。如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遗址和河北省武安县磁山遗址出土的距今8000年左右的石磨盘,就制作得非常精致。磨盘为长椭圆形,并琢有四足。磨棒为圆柱形,其工艺水平相当高。而后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石磨盘反而较为粗糙。石磨盘一直使用到春秋战国以后才逐渐消退,特别是西汉以后,由于旋转式石磨的推广普及,石磨盘在中原

大地已消失,只在北方草原地区尚有一些残留。

2)杵臼

人们最早加工谷物的方法可能

是木棍直接捶打谷穗使之脱粒,而后

才发展为舂打。因此最早的杵就是一

根粗木棍,最早的臼就是在地上挖一

个圆形的坑,将谷物倒进坑中进行舂

打。《易·系辞下》:“神农氏没,黄帝

尧舜氏作,„„断木为杵,掘地为臼。”

《说文解字》:“古者雍父初作舂。”《世

本·作篇》:“雍父作臼杵,舂也。”宋

衷注日:“雍父,黄帝臣也。”说明杵臼发明于原始社会末期的黄帝时代。实际上杵臼的历史可能更古老些。从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使用杵臼的情况看,最早的杵臼是所谓地臼,即在地上挖一个坑,铺上兽皮或麻布,倒进谷物用木棍舂打。稍后发展为木臼,即在砍下大树以后的树桩上挖一个圆坑,倒进粮食用木杵舂打,称之为树臼。进一步就用砍下的一段树干制作木臼,可以移动,便于使用。最后才使用石头制作的石臼。从考古资料看,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山东省滕县北辛遗址都发现距今7000年左右的木杵和石杵,但未发现臼,推测当时可能是使用地臼或者是陶臼。但安徽省定远县侯家寨遗址曾发现7000年前的石臼,说明石臼的历史也非常古老。早期的石臼较小,而且外形较不规则。汉代以后的石臼就比较规整,宋代以后,已经定型,如江西省宁都县璜陂村出土的宋元时期的石臼,臼身较矮,口径较大,与今天农村所使用的石臼相同。

3)碾

碾是用于碾脱谷壳、碾粉及精米的加

工农具,由碾台、碾槽、碾磙、碾架等构

成。碾出现较晚,明代《物原》说:“鲁

般(班)作砻磨碾子。”但目前未发现魏晋

以前的考古实物,最早的是河南省安阳市

安阳桥隋墓出土的陶碾[137]。不过《魏

书·崔亮传》已提到:“奏于张方桥东堰

谷水造水碾磨数十区。”《洛阳伽篮记·景

明寺》:“碾硙舂簸,皆用水功。”《北齐书·高隆之传》:“又凿渠引水,周流城郭,造治碾硙,有利于时。”上述皆是水碾,估计用人力或畜力带动的碾,其历史应更早一些,有可能早到汉代。至唐代,碾的使用更为普遍,各地唐墓时有陶碾出土。宋元以后,石碾更成为农村的主要加工农具,一直沿用至今。

四、感悟

而今,农耕时代正在慢慢地逝去,工业、信息时代正在到来,农耕时代的历史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严峻的时刻。农具馆,这是现代社会留给传统文化的一个宽敞的位置,是我们创造农村新生活、建设农村新文化的基因宝库


相关内容

  • 诗意的家居
  • 诗意的家居 [摘要]:民俗学是研究人类传承性生活模式的学科, 在民俗中, 生活样式是表象, 背后是人的精神生活.情感世界.文艺民俗学的任务之一则是将民俗生活模式作为审美研究对象, 从而揭示模式中内含的民众心灵生活之美.民居这一民俗事象作为民众的"家"居同样具有文艺民俗学意义上的研 ...

  • 食品包装设计论文食品包装毕业论文
  • 食品包装设计论文食品包装毕业论文 朝鲜族民俗食品包装设计开发策略 摘要:目前,中国朝鲜族民俗食品业的发展强势与产品包装设计弱势形成极大的反差 中国朝鲜族民俗食品包装装潢设计中只有不断地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的价值,抓住地域特点.民俗特色,追求创新.注重质量,民俗食品的开发才能尽快走出低谷,开辟新的具有延 ...

  • 汉族丧葬仪式研究综述(修改稿一)
  • 汉族丧葬仪式民俗研究综述 从古至今,死亡都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死亡而举行的葬礼也是人生礼仪中最为繁杂隆重的一项仪式活动"1.人们通过一系列丧葬仪式活动来追念死者,安抚生者.丧葬仪式过程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蕴含着深层次的民族文化心理,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意义和民俗功能.有关 ...

  • 民俗学概论结业论文
  • 摘 要: 我国的民俗是我国人民对生产与生活经验的总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民俗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而言民俗形成与演变的自然基础是地理环境民俗的传播与扩散受地理环境的制约民俗的区域差异是地理环境区域差异的反映民俗也是人们适应地理环境.实现人地关系协调的具体表现.今年我有幸在石老师的课上初步了解了有关民 ...

  • 民俗学论文
  • 民 俗 学 论 文 概 论 居住建筑民俗 学号:100610128 姓名:杨强 关键词:北京四合院.客家土楼 摘要:<民俗学概论> 在中国的民俗中衣.食.住.行里面,老百姓最看重还是房子.在眼下房子这个话题最火的时候,在中国老百姓眼里有了房子才算有了一个家.所以就选了居住民俗这个话题. ...

  •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语言中的体现
  •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语言中的体现 郎文孝 (河北体育学院) 摘要:研究英汉语言的文化差异,对学习.交流,以及翻 译英汉语言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试从地理位置.思维方 式.宗教与文化.意识形态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文化差异对翻 译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g.g-:思维方式:宗教文化:意识形态 一.地理位置与 ...

  • 语言.文化与翻译
  • 2009年第2期黑龙江社会科学No.2,2009 语言.文化与翻译 陈桂琴 (黑龙江科技学院外语系,哈尔滨150027) 搞要: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具备文化内涵的语言是不存在的.跨文化 的话言交际往往会受到文化差异的干扰.文化差异的存在常常成为翻译的障碍,译者必须处理好语 ...

  • 毕摩文化与国际彝学──彝族学者巴莫曲布嫫博士访谈录
  • [作者:中国民族报 原出处:中国民族报] 彝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的一员.千百年来,彝族人民以其勤劳勇敢和聪明才智,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创造了举世公认的灿烂文化:语言文字历史悠久,典籍文化浩繁深邃,饮食文化独具特色,服饰文化绚丽多彩,民居文化异彩纷呈,礼俗文化.毕摩文化博大精深,艺术文化灿若 ...

  • 透过传统看传统
  • 作者:爱略特·奥林 翻译:孙非寒 孙非寒,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SUN Feihan,College of Humanities,Wenzhou University,Wenzhou,China 325035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05期 中图分类号:K890 文 ...

  • 宋代斗茶的民俗学研究
  • ⑨-MASTE-R'STHE粥 硕士学位论文 宋代斗茶的民俗学研究 论文作者:王燕 指导教师:孙正国教授 学科专业:农村与区域发展 研究方向:民俗学2013年5月 分类号-- UDC密级--编号-- 硕士学位论文 宋代斗茶的民俗学研究 学位申请人姓名:王燕 申请学位学生类别:盔业丝广硕士 申请学位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