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2014年版)]

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2014年版)

加强麻疹监测是消除麻疹的主要策略之一。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麻疹监测工作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函„2013‟484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4年2月印发新版《全国麻疹监测方案》,并对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了相应升级和完善,主要包括优化监测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录入界面、增设监测病例分类模块、调整统计分析报表、增加实时统计分析功能等。为规范和指导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使用升级后的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保证麻疹监测工作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一、监测病例报告内容、时限与程序

(一)个案信息管理

1. 传染病报告卡信息: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与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之间通过传染病报告卡进行关联。两个系统共享同一传染病报告卡信息,在两个系统中均可录入传染病报告卡并相互推送,且在年内保持系统间数据一致。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每日浏览传染病报告卡,将经过审核的监测病例纳入专病管理。对主动监测等其它途径发现的、尚未通过疾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上报的病例,须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先添加报告卡。

传染病报告卡信息部分信息的管理,以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为准。

2. 流行病学调查信息:根据《全国麻疹监测方案》要求完成监测病例个案调查后,在48小时内按照《麻疹监测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的内容,将流行病学调查信息录入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内容包括对传染病报告卡部分基本信息的订正,以及在此基础上增加的病例发病基本情况、临床症状和体征、疫苗免疫史、接触史、可能的感染地及标本采集情况等。

报告地和现住址所在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每日浏览“外地报本地”和“本地报外地”病例,双方密切配合、高度重视异地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后续管理工作。

3. 血清学检测结果:采集监测病例血标本后,须完整填写《全国麻疹监测方案》附

表4-1的血标本送检信息部分内容,在采集后3日内与血标本一起送达辖区麻疹风疹网络实验室。检测单位麻疹风疹网络实验室在收到血标本后,应于4日内完成麻疹和/或风疹IgM 抗体检测,并于检测完成后24小时内录入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3日内将检测报告反馈至标本送检单位。

只有流行病学调查信息部分“是否采集第一份血清标本”选项为“是”方可激活“血清学检测结果”的第一份血检测结果录入界面,第二份血清标本检测结果的录入同样如此。如果将“是否采集第一份血清标本”、“是否采集第二份血清标本”选项由“是”修改为“否”,相应血清标本的检测结果将自动清空。

4. 核酸检测结果:采集监测病例病原学标本后,须完整填写《全国麻疹监测方案》附表4-2的病原学标本送检信息部分内容,与病原学标本一起送达辖区麻疹风疹网络实验室。检测单位麻疹风疹网络实验室在接到病原学标本后7日内应完成麻疹或/和风疹病毒核酸检测,并于检测完成后24小时内录入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3日内将检测报告反馈至标本送检单位。

只有流行病学调查信息部分“是否采集病原学标本”选项为“是”方可激活“核酸检测结果”的录入界面进行录入。

5. 病毒分离结果:省级麻疹风疹网络实验室在收到病原学标本后,应于28日内完成病毒分离,分离完成后24小时内录入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3日内将检测报告反馈至标本送检单位。

只有流行病学调查信息部分“是否采集病原学标本”选项为“是”时,方可激活“病毒分离结果”的录入界面。

6. 基因型鉴定结果:省级麻疹风疹网络实验室开展病毒基因定型的,麻疹风疹网络实验室在收到标本后,应于14日内完成基因定型,在完成基因定型后24小时内录入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3日内将检测报告反馈至标本送检单位。国家麻疹风疹网络实验室负责开展基因定型和基因定型复核的,应于14日内完成相应检测,并于检测完成后3日内将结果反馈至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由省级负责录入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7. 监测病例分类

(1)监测病例分类:系统将根据传染病报告卡部分的“疾病病种”和“病例分类”变量,以及流行病学调查信息模块中的“是否与实验室/流行病学联系诊断麻疹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是否与实验室/流行病学联系诊断风疹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四个变量进行自动判断。

(2)是否为与接种疫苗相关的发热出疹:如果按照《全国麻疹监测方案》判定监测病例为接种含麻疹成份疫苗后的发热出疹反应,可排除麻疹野病毒感染。地市级及以上用户在核实信息后,可将该选项勾选“是”。

(3)麻疹病例感染来源:该变量仅在上述“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临床符合麻疹病例”之一时激活,默认为“本土病例”,地市级及以上用户在核实信息后,对该麻疹病例感染来源进行判断。

(4)该病例是否错报病例:在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该变量默认为“否”。如果确实是错报为“麻疹”或“风疹”的其他疾病病例,由省级用户在核实相关信息后订正该变量为“是”,则该病例不参与统计分析。

8. 其他说明

(1)根据《全国麻疹监测方案》,流行病学调查信息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监测病例分类部分新增了一些变量。新系统上线之前报告的病例,新增变量默认为空值,可以进行补录。

(2)流行病学调查信息模块中,原“是否与实验室诊断病例有流行病学联系”变量拆分为2个变量:“是否与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与“是否与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对应规则如下:

①如果原“是否与实验室诊断病例有流行病学联系”选项为“是”,而且“若是,该实验室诊断病例为”选项为“麻疹”则“是否与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赋值为“是”、为“风疹”则“是否与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赋值为“是”。

②如果原“是否与实验室诊断病例有流行病学联系”选项为“否”,则“是否与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是否与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变

量均赋值“否”。

③如果原“是否与实验室诊断病例有流行病学联系”选项为“不详”,则“是否与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是否与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变量均赋值“不详”。

(3)血清学检测结果模块中麻疹、风疹IgM 检测结果,以往为“待定”和“不详”的,在新系统上线后统一归为“未检测”。

(二)暴发疫情管理

在监测病例个案信息录入过程中,如果是在录入属于某起暴发疫情中的第一个病例,“是否为一起麻疹/风疹暴发疫情中的病例”变量应选择“是”,“是否为一起新的暴发/输入性疫情”变量选择“是”,此时系统将自动按照“6位县国标编码-年份-序号”的原则生成一个新的暴发编码,同时在“暴发疫情管理”模块自动生成一条相同暴发编码的暴发疫情记录。在录入同属这起暴发疫情的其他病例时,“是否为一起麻疹/风疹暴发疫情中的病例”变量应选择“是”,“是否为一起新的暴发/输入性疫情”变量选择“否”,可在弹出对话框中选择辖区已有暴发的编码,此时在该起暴发疫情记录中会自动累加病例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录入病例个案调查信息过程中,要正确判断或选择所属的暴发编码信息。如果是跨县(区、市、省)的暴发疫情,在完成暴发调查后,由上一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统一订正相关病例暴发编码信息。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在麻疹/风疹暴发疫情调查处理完毕后7日内,在“暴发疫情管理”模块的相应暴发疫情记录填报暴发疫情调查处理相关信息。跨县(区、市、省)的暴发疫情,由上一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完成修订所有属于本起暴发疫情相关病例的暴发编码信息,并自动生成该条暴发疫情记录后,根据疫情调查处理结果填写相关信息。其中:

1. “事件名称”:填写该起暴发完整的名称。

2. “暴发疫情汇总数据”:从监测病例个案信息库中自动汇总生成,不需要录入,如果与现场调查的信息不符,须核实相应病例个案信息。

3. “暴发疫情概况”和“采取措施”:根据《全国麻疹监测方案》附件5“麻疹暴

发疫情信息汇总表”填写。

4. 麻疹暴发疫情信息汇总表(附件5)应在完成疫情调查处臵后10日内填写,同时将该起暴发的调查报告以WORD 文档形式通过附件上传。

(三)突发事件查询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录入的麻疹相关突发事件,可以在麻疹专病报告系统浏览和导出,但不能进行任何修改。如果此突发事件关联了个案,也可以在本系统中查询相关个案。

二、监测数据统计分析

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统计分析模块是对《全国麻疹监测方案》要求的麻疹监测系统敏感性、及时性和特异性指标进行计算,并对其他相关信息进行汇总的统计报表。

(一)浏览地区类型:可分别选择“按照现住址浏览”、“按照报告地区浏览”进行统计,并可通过勾选“显示到区县”选项,直接查看辖区内本级及本级以下至各县(区)级的相关信息。

各级在进行麻疹监测系统运转质量评价时,“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报告发病率”指标应按照现住址统计,其他指标应分别按照报告地和现住址统计监测指标,二者均应达到《全国麻疹监测方案》要求。

(二)日期类型:统计分析报表分为定时统计和实时统计两部分。

1. 定时统计报表

定时统计为月度分析报表,可通过勾选“是否月累计”选项统计本年度一月至本月累计分析结果。其中,“监测病例月度病例分类一览表”若不勾选“选中则查询重新计算的月报”选项,既往月份的数据保持不变,只增加当月数据;如果勾选该选项,则对全年的数据库重新计算,更新本表中各个月份数据。

定时统计报表可以分别按照病例的“发病日期”、“终审日期”、“报告卡生成日期”统计,报表生成时间为当月最后一日24时,按“发病日期”、“报告卡生成日期”统计全年(即1~12月累计)报表的生成时间为次年1月31日24时。

2. 实时统计报表

实时统计报表统计“截至昨日24时”的数据,也可以通过“起始日期”和“终止日期”选定同一年度任意时间段生成分析报表。实时统计不计算“监测病例月度病例分类一览表”。

各级在进行麻疹监测系统运转质量评价时,应主要参考按“发病日期”统计的监测指标,全年监测指标以次年1月31日按照“发病日期”生成的报表为准。

(三)病种:可分别选择“全部”、“麻疹”和“风疹”三种病种(默认为“全部”),分别生成统计分析报表。根据《全国麻疹监测方案》,麻疹监测系统运转质量评价按照病种为“全部”进行。统计报表的样式及详细说明见附件“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统计报表样式及计算规则”。

1. 选择病种为“全部”时,系统将查询的时间段内辖区所有同时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的监测病例个数作为分母进行汇总生成报表:①当前“疾病编号”、初始报告的“疾病名称”和“订正病种”三个变量中,任一个为“麻疹”或“风疹”;②“该病例是否错报病例”为否。

2. 选择病种为“麻疹”时,系统将查询的时间段内辖区所有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的监测病例个数作为分母进行汇总生成报表:①当前“疾病编号”、初始报告的“疾病名称”和“订正病种”三个变量中,任一个为“麻疹”;②“该病例是否错报病例”为否。

3. 选择病种为“风疹”时,系统将查询的时间段内辖区所有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的监测病例个数作为分母进行汇总生成报表:①当前“疾病编号”、初始报告的“疾病名称”和“订正病种”三个变量中,任一个为“风疹”;②“该病例是否错报病例”为否。

(四)2009~2014年报表:2009~2014年的统计分析报表可在此模块进行查询。2015年1月31日生成2014年全年报表后,该模块不再更新,仅供历史查询。

三、数据管理

(一)数据管理权限

1. 传染病报告卡管理权限。医疗机构报告的病例传染病报告卡在未纳入麻疹监测信

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专病管理前,在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可以进行病例订正、删除等管理操作。当该病例被纳入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专病管理后,只能由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管理员对病例进行订正。当传染病报告卡中的“疾病名称”订正为除“麻疹”、“风疹”外的其他疾病名称时,病例管理权将自动推送回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在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不可再更改传染病报告卡部分内容,但仍可以浏览到该病例的传染病报告卡相关信息,订正个案流行病学调查以及血清学、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基因型鉴定结果和监测病例分类相关信息。

2. 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各模块管理权限。县级和地市级用户可以录入和订正传染病报告卡信息、流行病学个案调查信息、血清学检测结果模块;县级、地市级和省级用户可以录入和订正核酸检测结果模块,地市级和省级用户可以录入和订正病毒分离结果、基因型鉴定结果、监测病例分类模块。

(二)病例订正与数据审核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检测单位录入血清学或/和病原学检测结果后,根据相应结果并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信息综合判断,尽量在病例报告后10日内订正传染病报告卡中的“疾病病种”以及“病例分类”选项。全年所有监测病例均应在次年1月31日前完成订正。应每天对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报告信息进行审核,检查所录入数据有无错项、漏项和逻辑错误,对有疑问的信息及时核实,如发现有错项、漏项和逻辑错误的数据,及时将数据予以订正,确保录入的数据完整、准确。应随时关注“监测病例分类”模块的“是否错分类”变量,并根据相应错分代码(见附录2)进行核实订正。

省、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辖区内报告地址和现住址为本辖区的病例信息进行审核,如发现错项、漏项和逻辑错误、未及时订正的情况,须及时反馈相关责任人,并督促其及时将数据予以订正。

(三)数据查重

县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至少每旬对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麻疹个案信息进行查重,及时删除或订正重复记录。

四、质量控制

(一)内部质控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经常对本级录入的数据进行检查复核,每月抽取5%的录入数据(不足10份时抽取全部)与纸质表格进行对比,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尤其是要注意核查“疾病名称”和“病例分类”是否准确。

(二)外部质控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对下级进行督导时,抽查5%的录入数据(不足10份时抽取全部)与纸质表格进行对比,评估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五、信息系统安全与管理

(一)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辖区内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用户权限的管理与维护,加强对信息管理系统的账号安全管理。

(二)计算机要专人管理,信息管理系统使用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转让或泄露系统操作账号和密码。发现账号、密码已泄露或被盗用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更改密码,同时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三)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使用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时,应保障网络运行安全。

六、考核评价

(一)国家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反馈和通报各地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并进行督导、考核。

(二)地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制定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考核方案,纳入工作考核范围,并定期对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督导、考核。

七、职责分工

遵循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中履行以下职责:

(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 负责全国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国家信息管理平台的管理、维护及系统的升级和发布。

2. 负责全国麻疹监测信息报告业务管理、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开展各省麻疹监测系统运转质量考核和评估工作。

3. 负责全国麻疹监测信息的收集、分析、评价、报告和反馈。

4. 负责全国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的数据备份,确保报告数据安全。

(二)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 负责本辖区麻疹监测信息报告业务管理、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

2. 开展辖区内各级麻疹监测系统运转质量考核和评估工作。

3. 负责本级职责内的麻疹监测信息收集、录入、分析、评价、报告和反馈。

4. 及时审核下级疾病控制机构上报的数据,提高数据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 负责本辖区麻疹监测信息的收集、录入、分析、评价、报告和反馈。

2. 及时审核订正辖区内医疗机构上报的数据,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附录:

1. 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统计报表样式及计算规则

2. 麻疹监测病例错分类代码(供参考)

附录1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统计报表样式及计算规则

表1 监测病例报告、调查和分类情况

各个变量计算规则:

1. 监测病例总数:指查询的时间段、病种范围,辖区内所有符合条件的病例个数。

2. 监测病例分类(麻疹病例)(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指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

当前“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的病例个数。

3. 监测病例分类(麻疹病例)(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指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

中,当前“监测病例分类”为“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的病例个数。

4. 监测病例分类(麻疹病例)(临床符合麻疹病例):指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

当前“监测病例分类”为“临床符合麻疹病例”的病例个数。

5. 监测病例分类(麻疹病例)(小计) :指“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流行病学

联系麻疹病例”和“临床符合麻疹病例”三者的总和。

6. 监测病例分类(风疹病例)(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指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

当前“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的病例个数。

7. 监测病例分类(风疹病例)(流行病学联系诊断风病例):指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

中,当前“监测病例分类”为“流行病学联系风疹病例”的病例个数。

8. 监测病例分类(风疹病例)(临床符合风疹病例):指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

当前“监测病例分类”为“临床符合风疹病例”的病例个数。

9. 监测病例分类(风疹病例)(小计) :指“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流行病学

联系风疹病例”和“临床符合风疹病例”三者的总和。

10. 监测病例分类(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指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

当前“监测病例分类”为“排除麻疹风疹病例”的病例个数。

11. 监测病例分类(疑似病例待分类):指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当

前“监测病例分类”为“疑似病例待分类”的病例个数。

注:1. 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报告发病率的分母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基本信息系统中相应地区、年份人口数。2. 实时统计时不计算年化的率。

12

各个变量计算规则:

1. 监测病例总数:指查询的时间段、病种范围,辖区内所有符合条件的病例个数。 2. 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数及发病率(/10万)(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数)(病例总数):指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当前“监测病例分类”为“排除麻疹风疹病例”的病例个数。(注:相同查询条件下,此列数字应该与表1中“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数一致)

3. 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数及发病率(/10万)(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数)(经实验室检测病例数):指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当前“监测病例分类”为“排除麻疹风疹病例”,且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之一的病例个数:

● 血清学检测结果第一份血“检测结果录入日期”变量不为空

● 血清学检测结果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检测结果录入日期”变量不为空 ● 核酸检测结果“检测结果录入日期”变量不为空 ● 病毒分离结果“检测结果录入日期”变量不为空 4. 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数及发病率(/10万)(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数)(报告发病率)=[当前统计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数及发病率(/10万)(病例总数)]/当年人口总数×100000。(注:实时统计不计算该指标)。

5. 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数及发病率(/10万)(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数)(当年年化报告发病率)=报告发病率/当前统计月份×12(如统计1~9月时,则除以9,再乘以12)。

6. 辖区内年化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报告发病率(/10万)/(地市级县级)/(0

7.

表3 监测病例个案调查与分类情况

各个变量计算规则:

1. 监测病例总数:指查询的时间段、病种范围,辖区内所有符合条件的病例个数。

2. 已录入个案(病例数):指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调查日期”变量不为空得病

例个数。

3. 已录入个案(比例%)=已录入个案(病例数)/ 监测病例总数×100

4. 调查后24小时录入个案(病例数):指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流行病学调查信息

模块“录入日期”距“调查日期”间隔≤1天的病例个数。

5. 调查后24小时录入个案(病例数):=调查后24小时录入个案(病例数)/监测病例总数×100 6. 48小时内完整调查(病例数):指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同时满足以下4个条件的

病例个数:

● 流行病学个案模块“调查日期”变量不为空,且

● “调查日期”距“报告日期”的间隔≤2天(注:报告日当天为第0天。举例:如报告日期

为1月1日,则于1月2日、1月3日调查均为≤2天。以下同)。 ● “病人现住址”、“是否发热”、“是否出疹”、“含风疹成分疫苗剂次数”、“含麻疹成分疫苗

剂次数”、“是否与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是否与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可能的感染地”八个变量中,

a) 均无空白选项

b) 如果年龄

详”。

● “是否采集第一份血标本”或“是否采集病原学检测标本”变量至少一个选项为“是” 7. 48小时内完整调查率(%)= 48小时内完整调查(病例数)/ 监测病例总数×100 8. 48小时内个案录入(病例数):指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病例

个数:

● 流行病学个案模块“调查日期”变量不为空,且

● “录入日期”距“调查日期”的间隔≤2天(注:调查日当天为第0天。举例:如调查日

期为1月1日,则于1月2日、1月3日录入均为≤2天。以下同)。

9. 48小时内个案录入(比例%)=48小时内个案录入(病例数)/ 监测病例总数×100。

10. 监测病例分类情况(错分病例数):指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病例错分”变量

不为“否”的个数。

11. 监测病例分类情况(错分比例%)=监测病例分类情况(错分病例数)/监测病例总数×100。

表4 监测病例标本采集与送达情况

16

各个变量计算规则:

1. 监测病例标本采集情况(监测病例总数):指查询的时间段、病种范围,辖区内所有符合条件的

病例个数。

2. 监测病例标本采集情况(散发的监测病例数):指查询的时间段、病种范围,辖区内“监测病例

总数”中,同时满足下面三个条件的例数:

a) “是否为一起麻疹或风疹暴发疫情的病例”为否 b) “是否与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为否 c) “是否与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为否 3. 监测病例标本采集情况(血标本及病原学标本均采集例数):指所有符合“监测病例总数”条件

的病例中,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病例个数: a) “是否采集第一份血标本”选项为“是” b) “是否采集病原学检测标本”选项为“是” 4. 监测病例标本采集情况(仅采集血标本例数):指所有符合“监测病例总数”条件的病例中,同

时满足以下条件的病例个数:

a) “是否采集第一份血标本”选项为“是”

b) “是否采集病原学检测标本”选项为“否”

5. 监测病例标本采集情况(仅采病原学标本例数):指所有符合“监测病例总数”中,同时满足以

下条件的病例个数:

a) “是否采集第一份血标本”选项为“否” b) “是否采集病原学检测标本”选项为“是”

6. 监测病例标本采集情况(监测病例血标本采集率)(例数):指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血标

本及病原学标本均采集例数”+“仅采集血标本例数”)

7. 监测病例标本采集情况(监测病例血标本采集率)(比例):为监测病例标本采集情况(监测病例

血标本采集率)(例数)/ 监测病例总数×100

8. 监测病例标本采集情况(散发监测病例血标本采集率)(例数): 指所有“散发的监测病例数”

中,(“血标本及病原学标本均采集例数”+“仅采集血标本例数”)

9. 监测病例标本采集情况(散发监测病例血标本采集率)(比例):为监测病例标本采集情况(散发

监测病例血标本采集率)(例数)/散发监测病例总数×100 10. 监测病例标本采集情况(病原学标本采集率)(病例数):指所有“散发的监测病例数”中

● (“血标本及病原学标本均采集例数”+“仅采集病原学标本例数”) 11. 监测病例标本采集情况(病原学标本采集率)(比例):

● (“血标本及病原学标本均采集例数”+“仅采集病原学标本例数”)/监测病例总数×100 12. 血标本送达实验室情况(采集血标本份数):是指所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

● “是否采集第一份血标本”选项为“是”,且第一份血标本“采集日期”选项不为空的病例

个数,加上

● “是否采集第二份血标本”选项为“是”,且第二份血标本“采集日期”选项不为空的病例

个数。

13. 血标本送达实验室情况(3日内送达实验室份数):是指所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

● “是否采集第一份血标本”选项为“是”且第一份血标本“采集日期”选项不为空的病例

中,“第一份血标本收到日期”不为空且“第一份血标本收到日期”距第一份血标本“采集日期”≤3天的病例个数,加上

● “是否采集第二份血标本”选项为“是”且第二份血标本“采集日期”选项不为空的病例

中,“第二份血标本收到日期”不为空且“第二份血标本收到日期”距第二份血标本“采集日期”≤3天的病例个数

14. 血标本送达实验室情况(3日内送达率(%)):=血标本送达实验室情况(3日内送达实验室份数)

/血标本送达实验室情况(采集血标本份数)×100 15. 病原学标本送达实验室情况(采集病原学标本份数):是指所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

“是否采集病原学检测标本”选项为“是”的病例个数。 16. 病原学标本送达实验室情况(3日内送达实验室份数):是指所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

中,“是否采集病原学检测标本”选项为“是”,且咽拭子/尿标本“采集日期”选项不为空的病例中,“病原学标本收到日期”不为空,且“病原学标本收到日期”距病原学标本“采集日期”≤3天的病例个数。

17. 病原学标本送达实验室情况(3日内送达率(%)):=病原学标本送达实验室情况(3日内送达实

验室份数)/病原学标本送达实验室情况(采集病原学标本份数)×100。

表5 标本检测结果及报告情况

19

各个变量计算规则:

1. 麻疹/风疹IgM 检测结果(监测病例总数):指查询的时间段、病种范围,辖区内所有符合条件

的病例个数。

2. 麻疹/风疹IgM 检测结果(血标本麻疹、风疹IgM 检测)(检测例数):指所有 “监测病例”中,

“血清学检测结果录入日期”不为空的病例个数。 3. 麻疹/风疹IgM 检测结果(血标本麻疹、风疹IgM 检测)(麻疹IgM 检测)(阳性):指所有 “监

测病例总数”中,“第一份血麻疹IgM”结果为“阳性”或“第二份血麻疹IgM”结果为“阳性”的病例个数总和。

4. 麻疹/风疹IgM 检测结果(血标本麻疹、风疹IgM 检测)(麻疹IgM 检测)(阴性):指所有“监

测病例总数”中, 符合下面2种情况之一的病例数个数 ● “第一份血麻疹IgM”结果为“阴性”,且“第二份血麻疹IgM”为阴性或未检测 ● “第一份血麻疹IgM”结果为“未检测”,但“第二份血麻疹IgM”结果为“阴性” 5. 麻疹/风疹IgM 检测结果(血标本麻疹、风疹IgM 检测)(麻疹IgM 检测)(未检测):指所有“监

测病例总数”中,同时符合下述2个条件的病例个数 ● “第一份血麻疹IgM”结果为空白或“未检测” ● “第二份血麻疹IgM”结果为空白或“未检测” 6. 麻疹/风疹IgM 检测结果(血标本麻疹、风疹IgM 检测)(风疹IgM 检测)(阳性):指所有 “监

测病例总数”中,“第一份血风疹IgM”结果为“阳性”或“第二份血风疹IgM”结果为“阳性”的病例个数总和。

7. 麻疹/风疹IgM 检测结果(血标本麻疹、风疹IgM 检测)(风疹IgM 检测)(阴性):指所有“监

测病例总数”中, 符合下面2种情况之一的病例数个数 ● “第一份血风疹IgM”结果为“阴性”,且“第二份血风疹IgM”为阴性或“未检测” ● “第一份血风疹IgM”结果为“未检测”,但“第二份血风疹IgM”结果为“阴性” 8. 麻疹/风疹IgM 检测结果(血标本麻疹、风疹IgM 检测)(风疹IgM 检测)(未检测):指所有“监

测病例总数”中,同时符合下述2个条件的病例个数 ● “第一份血风疹IgM”结果为空白或“未检测” ● “第二份血风疹IgM”结果为空白或“未检测” 9. 核酸检测(检测例数):指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在核酸检测结果模块“是否开展核酸检测”

变量选项为“是”的病例个数。 10. 核酸检测(麻疹核酸检测)(阳性):指前述“检测例数”中,在核酸检测结果模块“麻疹核酸

检测结果”选项为“阳性”的病例个数。 11. 核酸检测(麻疹核酸检测)(阴性):指前述“检测例数”中,在核酸检测结果模块“麻疹核酸

检测结果”选项为“阴性”的病例个数。 12. 核酸检测(风疹核酸检测)(阳性):指前述“检测例数”中,在核酸检测结果模块“风疹核酸

检测结果”选项为“阳性”的病例个数。 13. 核酸检测(风疹核酸检测)(阴性):指前述“检测例数”中,在核酸检测结果模块“风疹核酸

检测结果”选项为“阴性”的病例个数。 14. 血标本检测及时性指标(收到标本份数):指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第一份血标本收到日

期”不为空的病例个数,加上“第二份血标本收到日期”不为空的病例个数之和。 15. 血标本检测及时性指标(检测标本份数):指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

● 第一份血标本“麻疹IgM 实验室结果”和“风疹IgM 实验室结果”均不为空,且至少一个

变量非“未检测”的病例个数, 加上

● 第二份血标本“麻疹IgM 实验室结果”和“风疹IgM 实验室结果”均不为空,且至少一个

变量非“未检测”的病例个数。

16. 血标本检测及时性指标(4天内报告结果份数):指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第一份血标本检

测结果录入日期”距“第一份血标本收到日期”≤4天的病例个数,加上“第二份血标本检测结果录入日期”距“第二份血标本收到日期”≤4天的病例个数。 17. 血标本检测及时性指标(4天内报告结果比例):=血标本检测及时性指标(4天内报告结果份数)

/血标本检测及时性指标(收到标本份数)×100 18. 麻疹实验室病毒分离(接收病原标本病例数):指该查询条件下系统内所有监测病例中,“病原

学标本收到日期”选项不为空的病例个数。

19. 麻疹实验室病毒分离(病毒分离)(检测例数):病毒分离结果模块中,“分离鉴定结果”选项不

为空的病例个数。

20. 麻疹实验室病毒分离(病毒分离)(28日内报告结果例数):指省级麻疹实验室收到病原学标本

后,在28天内完成病毒分离,并将分离结果录入系统的病例个数。即在病毒分离结果模块中 “病原学标本收到日期”与“检测结果录入日期”时间间隔≤28天的病例个数。 21. 麻疹实验室病毒分离(病毒分离)(28日内报告结果比例%)=28日内报告结果例数/接收病原标

本病例数×100。

22. 省级/国家麻疹实验室病毒基因型鉴定(完成基因型鉴定例数):指基因型鉴定部分,“麻疹病

毒基因型鉴定结果”或“风疹病毒基因型鉴定结果”均不为空,且至少一个非“未检测”的病例个数。

23. 省级/国家麻疹实验室病毒基因型鉴定(收到标本后14日内报告结果例数):指基因型鉴定部分,

“基因型鉴定标本收样日期”与“检测结果录入日期”时间间隔≤14天的病例个数。

24. 省级/国家麻疹实验室病毒基因型鉴定(14日内报告结果比例(%)=收到标本后14日内报告结果

例数/完成基因型鉴定例数×100。

表6监测病例病毒基因型鉴定结果

各个变量计算规则:

1. 监测病例总数:指查询的时间段、病种范围,辖区内所有符合条件的病例个数。 2. 麻疹病例病毒基因型鉴定结果(完成基因定型病例数):指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基因型鉴定模块“麻疹病毒基因型鉴定结果”变量不为空的

病例个数。

3. 麻疹病例病毒基因型鉴定结果(基因型鉴定结果):指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基因型鉴定模块“麻疹病毒基因型鉴定结果”变量不为空,且对

应各种基因型的病例个数。

4. 风疹病例病毒基因型鉴定结果(完成基因定型病例数):指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基因型鉴定模块“风疹病毒基因型鉴定结果”变量不为空的

病例个数。

5. 风疹病例病毒基因型鉴定结果(基因型鉴定结果):指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基因型鉴定模块“风疹病毒基因型鉴定结果”变量不为空,且对

应各种基因型的病例个数。

22

23

说明:查询条件不同于其他表格。只按照地区类型、暴发疫情生成日期查询。不需要其他查询条件。

24

各个变量计算规则: 1. 暴发疫情(合计):指所查询时间段、所查询辖区内新生成的暴发编码总起数。

● 病例数:指这些暴发所涉及病例数之和。 2. 暴发疫情(麻疹暴发):指所查询到的“暴发疫情(合计)”对应的暴发疫情中,已经录入暴发

疫情调查信息(判断原则:“发现方式”变量不为空),且“调查结果”选项为“麻疹暴发”的起数。

● 病例数:指这些暴发所涉及的病例总数 3. 暴发疫情(风疹暴发):指所查询到的“暴发疫情(合计)”对应的暴发疫情中,已经录入暴发

疫情调查信息(判断条件同上,“发现方式”变量不为空),且“调查结果”选项为“风疹暴发”的起数。

● 病例数:指这些暴发所涉及的病例总数。 4. 暴发疫情(排除麻疹风疹暴发):指所查询到的“暴发疫情(合计)”对应的暴发疫情中,已经

录入暴发疫情调查信息(判断条件同上,“发现方式”变量不为空),且“调查结果”选项为“其他”的起数。

● 病例数:指这些暴发所涉及的病例总数。 5. 暴发疫情(待定):指所查询到的“暴发疫情(合计)”对应的暴发疫情中,尚未录入暴发疫情

调查信息(判断条件:“发现方式”变量为空)的起数。 ● 病例数:指这些暴发所涉及的病例总数 6. 麻疹暴发(病例

7. 麻疹暴发(实验室确诊起数):指暴发疫情(麻疹暴发)(起数)对应的暴发疫情中,满足以下

条件之一的起数

● “麻疹IgM 检测结果阳性病例数”≥1 ● “麻疹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病例数”≥1 ● “分离鉴定结果”为“麻疹病毒阳性”

8. 麻疹暴发(实验室确诊比例(%))=麻疹暴发(实验室确诊起数)/ 暴发疫情(麻疹暴发)(起

数)×100。

9. 麻疹暴发(采集病原标本起数):指暴发疫情(麻疹暴发)(起数)对应的暴发疫情中,“采集咽

拭子的病例数”≥1,或者“采集尿液标本的病例数”≥1,或者采集“其他标本”及相应的采集日期均不为空的起数。

10. 麻疹暴发(采集病原标本比例(%))= 麻疹暴发(采集病原标本起数)/ 暴发疫情(麻疹暴发)

(起数)×100。

11. 麻疹暴发(有基因型鉴定结果起数):指暴发疫情(麻疹暴发)(起数)对应的暴发疫情中,“报

告麻疹基因型鉴定结果病例数”≥1的暴发起数。

12. 麻疹暴发(有基因型鉴定结果比例(%))=麻疹暴发(有基因型鉴定结果起数)/暴发疫情(麻

疹暴发)(起数)×100。

13. 风疹暴发(病例

14. 风疹暴发(实验室确诊起数):指暴发疫情(风疹暴发)(起数)对应的暴发疫情中,满足以下

条件之一的起数

● “风疹IgM 检测结果阳性病例数”≥1 ● “风疹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病例数”≥1 ● “分离鉴定结果”为“风疹病毒阳性”

15. 风疹暴发(实验室确诊比例(%))=风疹暴发(实验室确诊起数)/暴发疫情(风疹暴发)(起数)

×100。

16. 风疹暴发(采集病原标本起数):指暴发疫情(风疹暴发)(起数)对应的暴发疫情中,“采集咽

拭子的病例数”≥1,或者“采集尿液标本的病例数”≥1,或者“其他标本”及相应的采集日期均不为空的起数。

17. 风疹暴发(采集病原标本比例(%))= 风疹暴发(采集病原标本起数)/ 暴发疫情(风疹暴发)

(起数)×100。

18. 风疹暴发(有基因型鉴定结果起数):指暴发疫情(风疹暴发)(起数)对应的暴发疫情中,“报

告风疹基因型鉴定结果病例数”≥1的暴发起数。

19. 风疹暴发(有基因型鉴定结果比例(%))=风疹暴发(有基因型鉴定结果起数)/暴发疫情(风

疹暴发)(起数)×100。

表8监测病例疫苗免疫史信息汇总

27

注1:该表格只按现住地址统计,不提供按报告地区统计功能。

注2:港澳台和外籍病例默认纳入统计。无个案病例和当前病例分类为“疑似病例”的,不纳入统计。 注3:此表的查询条件增加复选框:麻疹疫苗接种情况、风疹疫苗接种情况

当选择“麻疹疫苗接种情况”时,下面计算说明中“接种剂次数”是指“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剂次”; 当选择“风疹疫苗接种情况”时,下面计算说明中“接种剂次数”是指“含风疹成分疫苗接种剂次”。

28

各个变量计算规则:

1. 病例总数:指查询的时间段、病种范围,辖区内所有符合以下条件的病例个数(注:无个案病

例和当前病例分类为“疑似病例”的,不纳入本表统计)。

● 流行病学个案模块“调查日期”变量不为空,且

● 如果当前“疾病编号”为“麻疹”或者“风疹”,则“病例分类”不为“疑似病例” 麻疹病例: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麻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或“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或“临床

符合麻疹病例”

麻疹病例(实验室确诊和流行病学联系病例)(在现住地址居住≥3个月)(0 剂次、1 剂次、2剂次、≥3 剂次、不详):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满足以下条件的监测病例中,“接种剂次数”变量分别为“0剂次”、“1剂次”、“2剂次”、“≥3剂次”、“不详”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麻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或“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 ● “发病时在现住址所在县区居住时间”变量选择为“≥3个月”

麻疹病例(实验室确诊和流行病学联系病例)(在现住地址居住≥3个月)(小计):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在现住地址居住≥3个月”的麻疹病例(实验室确诊和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中,“接种剂次数”变量分别为“0剂次”、“1剂次”、“2剂次”、“≥3剂次”、“不详”的病例个数合计。

麻疹病例(实验室确诊和流行病学联系病例)(在现住地址居住

● 当前“疾病编号”为“麻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或“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 ● “发病时在现住址所在县区居住时间”变量选择不为空且不为“≥3个月”

麻疹病例(实验室确诊和流行病学联系病例)(在现住地址居住

麻疹病例(临床符合病例)(在现住地址居住≥3个月)(0 剂次、1 剂次、2剂次、≥3 剂次、不详):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满足以下条件的监测病例中,“接种剂次数”变量分别为“0剂次”、“1剂次”、“2剂次”、“≥3剂次”、“不详”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麻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临床符合麻疹病例”

● “发病时在现住址所在县区居住时间”变量选择为“≥3个月”

麻疹病例(临床符合病例)(在现住地址居住≥3个月)(小计):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在现住地址居住≥3个月”的麻疹病例(临床符合病例)中,“接种剂次数”变量分别为“0剂次”、“1剂次”、“2剂次”、“≥3剂次”、“不详”的病例个数合计。

麻疹病例(临床符合病例)(在现住地址居住

● 当前“疾病编号”为“麻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临床符合麻疹病例”

● “发病时在现住址所在县区居住时间”变量选择不为空且不为“≥3个月”

2.

3.

4.

5.

6.

7.

8.

9.

10. 麻疹病例(临床符合病例)(在现住地址居住

现住地址居住

11. 风疹病例: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风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或“流行病学联系风疹病例”或“临床

符合风疹病例”

12. 风疹病例(实验室确诊和流行病学联系病例)(在现住地址居住≥3个月)(0 剂次、1 剂次、

2剂次、≥3 剂次、不详):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满足以下条件的监测病例总数中,“接种剂次数”变量分别为“0剂次”、“1剂次”、“2剂次”、“≥3剂次”、“不详”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风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或“流行病学联系风疹病例” ● “发病时在现住址所在县区居住时间”变量选择为“≥3个月”

13. 风疹病例(实验室确诊和流行病学联系病例)(在现住地址居住≥3个月)(小计):指查询的

时间段、辖区内,“在现住地址居住≥3个月”的风疹病例(实验室确诊和流行病学联系风疹病例)中,“接种剂次数”变量分别为“0剂次”、“1剂次”、“2剂次”、“≥3剂次”、“不详”的病例个数合计。

14. 风疹病例(实验室确诊和流行病学联系病例)(在现住地址居住

剂次、≥3 剂次、不详):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满足以下条件的监测病例中,“接种剂次数”变量分别为“0剂次”、“1剂次”、“2剂次”、“≥3剂次”、“不详”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风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或“流行病学联系风疹病例” ● “发病时在现住址所在县区居住时间”变量选择不为空且不为“≥3个月”

15. 风疹病例(实验室确诊和流行病学联系病例)(在现住地址居住

时间段、辖区内,“在现住地址居住

16. 风疹病例(临床符合病例)(在现住地址居住≥3个月)(0 剂次、1 剂次、2剂次、≥3 剂次、

不详):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满足以下条件的监测病例中,“接种剂次数”变量分别为“0剂次”、“1剂次”、“2剂次”、“≥3剂次”、“不详”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风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临床符合风疹病例”

● “发病时在现住址所在县区居住时间”变量选择为“≥3个月”

17. 风疹病例(临床符合病例)(在现住地址居住≥3个月)(小计):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

“在现住地址居住≥3个月”的风疹病例(临床符合病例)中,“接种剂次数”变量分别为“0剂次”、“1剂次”、“2剂次”、“≥3剂次”、“不详”的病例个数合计。

18. 风疹病例(临床符合病例)(在现住地址居住

不详):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满足以下条件的监测病例中,“接种剂次数”变量分别为“0剂次”、“1剂次”、“2剂次”、“≥3剂次”、“不详”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风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临床符合风疹病例”

● “发病时在现住址所在县区居住时间”变量选择不为空且不为“≥3个月”

19. 风疹病例(临床符合病例)(在现住地址居住

现住地址居住

20. 排除麻疹风疹病例(在现住地址居住≥3个月)(0 剂次、1 剂次、2剂次、≥3剂次、不详):

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满足以下条件的监测病例中,“接种剂次数”变量分别为“0剂次”、“1剂次”、“2剂次”、“≥3剂次”、“不详”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不是“麻疹”或“风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排除麻疹风疹病例”

● “发病时在现住址所在县区居住时间”变量选择为“≥3个月”

21. 排除麻疹风疹病例(在现住地址居住≥3个月)(小计):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在现住

地址居住≥3个月”的排除麻疹风疹病例中,“接种剂次数”变量分别为“0剂次”、“1剂次”、“2剂次”、“≥3剂次”、“不详”的病例个数合计。

22. 排除麻疹风疹病例(在现住地址居住

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满足以下条件的监测病例中,“接种剂次数”变量分别为“0剂次”、“1剂次”、“2剂次”、“≥3剂次”、“不详”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不是“麻疹”或“风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排除麻疹风疹病例” ● “调查日期”变量不为空

● “发病时在现住址所在县区居住时间”变量选择不为空且不为“≥3个月”

23. 排除麻疹风疹病例(在现住地址居住

址居住

表9监测病例居住地信息汇总表

注1:该表格只按现住地址统计,不提供按报告地区统计功能

32

各个变量计算规则:

1. 监测病例总数:指查询的时间段、病种范围,辖区内所有符合条件的病例个数。

2. 麻疹病例(本县区户籍):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同时满足以下条

件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麻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或“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或“临床

符合麻疹病例” ● “报告日期”不为空

● “户籍地相对于现住址类型”变量为“本县区”

3. 麻疹病例(本市其他县区户籍)(<7天,7-21天,22天-3个月,≥3个月):指查询的时间段、

辖区内,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发病时在现住址所在县区居住时间”变量分别对应为“<7天”,“7-21天”,“22天-3个月”和“≥3个月”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麻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或“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或“临床

符合麻疹病例” ● “报告日期”不为空

● “户籍地相对于现住址类型”变量为“本市其他县区”

4. 麻疹病例(本省其他地市户籍)(<7天,7-21天,22天-3个月,≥3个月):指查询的时间段、

辖区内,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发病时在现住址所在县区居住时间”变量分别对应为“<7天”,“7-21天”,“22天-3个月”和“≥3个月”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麻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或“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或“临床

符合麻疹病例” ● “报告日期”不为空

● “户籍地相对于现住址类型”变量为“本省其他地市”

5. 麻疹病例(外省户籍)(<7天,7-21天,22天-3个月,≥3个月):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

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发病时在现住址所在县区居住时间”变量分别对应为“<7天”,“7-21天”,“22天-3个月”和“≥3个月”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麻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或“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或“临床

符合麻疹病例” ● “报告日期”不为空

● “户籍地相对于现住址类型”变量为“其他省”或“港澳台”或“外籍”

6. 麻疹病例(无个案):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

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麻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或“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或“临床

符合麻疹病例”

● “调查日期”变量为空

7. 麻疹病例合计=“本县区户籍”+“本市其他县区户籍小计”+“本省其他地市户籍小计”+“外

省户籍小计”+“无个案”

8. 风疹病例(本县区户籍):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同时满足以下条

件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风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或“流行病学联系风疹病例”或“临床

符合风疹病例” ● “报告日期”不为空

● “户籍地相对于现住址类型”变量为“本县区”

9. 风疹病例(本市其他县区户籍)(<7天,7-21天,22天-3个月,≥3个月):指查询的时间段、

辖区内,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发病时在现住址所在县区居住时间”变量分别对应为“<7天”,“7-21天”,“22天-3个月”和“≥3个月”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风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或“流行病学联系风疹病例”或“临床

符合风疹病例” ● “报告日期”不为空

● “户籍地相对于现住址类型”变量为“本市其他县区”

10. 风疹病例(本省其他地市户籍)(<7天,7-21天,22天-3个月,≥3个月):指查询的时间段、

辖区内,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发病时在现住址所在县区居住时间”变量分别对应为“<7天”,“7-21天”,“22天-3个月”和“≥3个月”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风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或“流行病学联系风疹病例”或“临床

符合风疹病例” ● “报告日期”不为空

● “户籍地相对于现住址类型”变量为“本省其他地市”

11. 风疹病例(外省户籍)(<7天,7-21天,22天-3个月,≥3个月):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

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发病时在现住址所在县区居住时间”变量分别对应为“<7天”,“7-21天”,“22天-3个月”和“≥3个月”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风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或“流行病学联系风疹病例”或“临床

符合风疹病例” ● “报告日期”不为空

● “户籍地相对于现住址类型”变量为“其他省”或“港澳台”或“外籍”

12. 风疹病例(无个案):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

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风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或“流行病学联系风疹病例”或“临床

符合风疹病例”

● “调查日期”变量为空

13. 风疹病例合计=“本县区户籍”+“本市其他县区户籍小计”+“本省其他地市户籍小计”+“外

省户籍小计”+“无个案”

14. 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本县区户籍):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同时满

足以下条件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不为“麻疹”“风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排除麻疹风疹病例” ● “报告日期”不为空

● “户籍地相对于现住址类型”变量为“本县区”

15. 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本市其他县区户籍)(<7天,7-21天,22天-3个月,≥3个月):指查询

的时间段、辖区内,所有监测病例中,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发病时在现住址所在县区居住时间”变量分别对应为“<7天”,“7-21天”,“22天-3个月”和“≥3个月”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不为“麻疹”“风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排除麻疹风疹病例” ● “报告日期”不为空

● “户籍地相对于现住址类型”变量为“本市其他县区”

16. 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本省其他地市户籍)(<7天,7-21天,22天-3个月,≥3个月):指查询

的时间段、辖区内,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发病时在现住址所在县区居住时间”变量分别对应为“<7天”,“7-21天”,“22天-3个月”和“≥3个月”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不为“麻疹”“风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排除麻疹风疹病例” ● “报告日期”不为空

● “户籍地相对于现住址类型”变量为“本省其他地市”

17. 排除麻疹风疹病例(外省户籍)(<7天,7-21天,22天-3个月,≥3个月):指查询的时间段、

辖区内,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发病时在现住址所在县区居住时间”变量分别对应为“<7天”,“7-21天”,“22天-3个月”和“≥3个月”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不为“麻疹”“风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排除麻疹风疹病例” ● “报告日期”不为空

● “户籍地相对于现住址类型”变量为“其他省”或“港澳台”或“外籍”

18. 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无个案):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同时满足以

下条件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不为“麻疹”“风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排除麻疹风疹病例” ● “调查日期”变量为空

19. 排除麻疹风疹病例合计=“本县区户籍”+“本市其他县区户籍小计”+“本省其他地市户籍小计”

+“外省户籍小计”+“无个案”

表10麻疹病例感染来源分析

注1:港澳台和外籍病例默认纳入统计

各个变量计算规则:

1. 麻疹病例总数: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当前“疾病编号”为“麻

疹”,且病例分类为“实验室诊断”或“临床诊断”的病例个数。

2. 本土病例(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所有麻疹病例总数中,满足以下条件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麻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 ● “麻疹病例感染来源”为“本土病例”

3. 本土病例(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所有麻疹病例总数中,满足以

下条件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麻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 ● “麻疹病例感染来源”为“本土病例”

4. 本土病例(临床符合麻疹病例):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所有麻疹病例总数中,满足以下条

件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麻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临床符合麻疹病例” ● “麻疹病例感染来源”为“本土病例”

5. 本土病例(小计):指上述三项(2、3、4)的合计 6. 输入病例(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所有麻疹病例总数中,满足以下

条件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麻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 ● “麻疹病例感染来源”为“输入病例”

7. 输入病例(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所有麻疹病例总数中,满足以

下条件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麻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 ● “病例感染来源”为“输入病例”

8. 输入病例(临床符合麻疹病例):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所有麻疹病例总数中,满足以下条

件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麻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临床符合麻疹病例” ● “麻疹病例感染来源”为“输入病例”

9. 输入病例(小计):指上述三项(6、7、8)的合计 10. 输入相关病例(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所有麻疹病例总数中,满足

以下条件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麻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 ● “麻疹病例感染来源”为“输入相关病例”

11. 输入相关病例(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所有麻疹病例总数中,满

足以下条件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麻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 ● “麻疹病例感染来源”为“输入相关病例”

12. 输入相关病例(临床符合麻疹病例):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所有麻疹病例总数中,满足以

下条件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麻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临床符合麻疹病例” ● “麻疹病例感染来源”为“输入相关病例”

13. 输入相关病例(小计):指上述三项(10、11、12)的合计 14. 感染来源不详病例(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所有麻疹病例总数中,

满足以下条件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麻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诊断麻疹病例” ● “麻疹病例感染来源”为“不详”

15. 感染来源不详病例(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所有麻疹病例总数中,

满足以下条件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麻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 ● “麻疹病例感染来源”为“不详”

16. 感染来源不详病例(临床符合麻疹病例):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所有麻疹病例总数中,满

足以下条件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麻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临床符合麻疹病例” ● “病例感染来源”为“不详”

17. 感染来源不详病例(小计):指上述三项(14、15、16)的合计

表11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指标汇总表

注:在查询条件界面,去除按“地区类型”统计选项,各指标统计要求见以下说明

38

各个变量计算规则:

1. 敏感性指标(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数):同按现住址查询的表2注2 2. 敏感性指标(年化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报告发病率(/10万) ):同按现住址查询的表2注5 3. 敏感性指标(年化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报告发病率>2/10万地市个数):同按现住址查询的表2中“辖区内年化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报告发病率(/10万)/

地市级)选项中为≥2的地市数。

4. 敏感性指标(年化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报告发病率>2/10万地市比例):同按现住址查询的表2中“辖区内年化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报告发病率(/10万)/

地市级)选项中为≥2的地市数。

5. 敏感性指标(年化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报告发病率>1/10万县区个数):同按现住址查询的表2中“辖区内年化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报告发病率(/10万)/

县级)选项中为1~2的县区数,与≥2的县区个数之和。

6. 敏感性指标(年化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报告发病率>1/10万县区比例):同按现住址查询的表2中“辖区内年化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报告发病率(/10万)/

县级)选项中为1~2的县区比例,与≥2的县区比例之和。 7. 及时性指标(报告后48小时内完整调查率(%)):同按报告地查询的表3注7 8. 及时性指标(血标本3日内送达实验室比例(%)):同按报告地查询的表4注13 9. 及时性指标(血清实验室4日内完成检测比例(%)):同按报告地查询的表5注17 10. 及时性指标(28日内报告病毒分离结果比例(%)):同按报告地查询的表5注21 11. 及时性指标(14日内报告基因型别鉴定结果比例(%)):同按报告地查询的表5注24 12. 特异性指标(监测病例血标本采集率(%)):同按报告地查询的表4注7 13. 特异性指标(散发的监测病例血标本采集率(%)):同按报告地查询的表4注9 14. 特异性指标(麻疹暴发疫情实验室确诊率(%)):同按报告地查询的表7注8 15. 特异性指标(风疹暴发疫情实验室确诊率(%)):同按报告地查询的表7注15 16. 特异性指标(麻疹暴发疫情病原学标本采集率(%)):同按报告地查询的表7注10 17. 特异性指标(麻疹暴发基因定型结果报告率(%)):同按报告地查询的表7注12 18. 特异性指标(风疹暴发基因定型结果报告率(%)):同按报告地查询的表7注19

39

表12监测病例及其分类月度报表

注2:只提供按月统计和年度统计功能,不提供实时统计功能

注3:查询条件界面增加“是否重新计算”的勾选项。如果不勾选,则既往月份的数据保持不变,只增加当月数据;如果勾选,则全年的数据库重新计算,更新本表各个月份数据。

40

各个变量计算规则:

1. 监测病例总数:指查询的时间段、病种范围,辖区内所有符合条件的病例个数。 2. 监测病例分类(疑似病例待分类):指查询到的所有全部“监测病例总数”中,“监测病例分类”为“疑似病例待分类”的病例个数。

3. 监测病例分类(麻疹病例)(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指查询到的所有全部“监测病例总数”中,当前“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诊断麻疹病例”的病例个数。

4. 监测病例分类(麻疹病例)(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指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当前“监测病例分类”为“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的病例个数。

5. 监测病例分类(麻疹病例)(临床符合麻疹病例):指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当前“监测病例分类”为“临床符合麻疹病例”的病例个数。

6. 监测病例分类(麻疹病例)(小计) :指“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和“临床符合麻疹病例”三者的总和。

7. 监测病例分类(风疹病例)(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当前“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的病例个数。

8. 监测病例分类(风疹病例)(流行病学联系风疹病例)

9. 监测病例分类(风疹病例)(临床符合风疹病例)

10. 监测病例分类(风疹病例)(小计) 和“临床符合风疹病例”三者的总和。

11. 监测病例分类(排除麻疹风疹病例)

12. () 。 13. 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数及发生率=(排

除麻疹风疹病例总数)/100000。

14. =/当前统计月份×12(如统计

1~9月时,则除以912) 15. 麻疹病例感染来源(本土病例)例个数:

● ● :指查询到的所有全部“监测病例总数”中,满足以下条件

● 17. :指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满足以下条件

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麻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或“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或“临床

符合麻疹病例”

● “麻疹病例感染来源”变量选择“输入相关病例” 18. 麻疹病例感染来源(感染来源不详病例):指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满足以下

条件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麻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或“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或“临床

符合麻疹病例”

● “麻疹病例感染来源”变量选择“感染来源不详病例”

附录2 麻疹监测病例错分类代码(供参考)

43

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2014年版)

加强麻疹监测是消除麻疹的主要策略之一。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麻疹监测工作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函„2013‟484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4年2月印发新版《全国麻疹监测方案》,并对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了相应升级和完善,主要包括优化监测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录入界面、增设监测病例分类模块、调整统计分析报表、增加实时统计分析功能等。为规范和指导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使用升级后的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保证麻疹监测工作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一、监测病例报告内容、时限与程序

(一)个案信息管理

1. 传染病报告卡信息: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与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之间通过传染病报告卡进行关联。两个系统共享同一传染病报告卡信息,在两个系统中均可录入传染病报告卡并相互推送,且在年内保持系统间数据一致。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每日浏览传染病报告卡,将经过审核的监测病例纳入专病管理。对主动监测等其它途径发现的、尚未通过疾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上报的病例,须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先添加报告卡。

传染病报告卡信息部分信息的管理,以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为准。

2. 流行病学调查信息:根据《全国麻疹监测方案》要求完成监测病例个案调查后,在48小时内按照《麻疹监测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的内容,将流行病学调查信息录入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内容包括对传染病报告卡部分基本信息的订正,以及在此基础上增加的病例发病基本情况、临床症状和体征、疫苗免疫史、接触史、可能的感染地及标本采集情况等。

报告地和现住址所在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每日浏览“外地报本地”和“本地报外地”病例,双方密切配合、高度重视异地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后续管理工作。

3. 血清学检测结果:采集监测病例血标本后,须完整填写《全国麻疹监测方案》附

表4-1的血标本送检信息部分内容,在采集后3日内与血标本一起送达辖区麻疹风疹网络实验室。检测单位麻疹风疹网络实验室在收到血标本后,应于4日内完成麻疹和/或风疹IgM 抗体检测,并于检测完成后24小时内录入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3日内将检测报告反馈至标本送检单位。

只有流行病学调查信息部分“是否采集第一份血清标本”选项为“是”方可激活“血清学检测结果”的第一份血检测结果录入界面,第二份血清标本检测结果的录入同样如此。如果将“是否采集第一份血清标本”、“是否采集第二份血清标本”选项由“是”修改为“否”,相应血清标本的检测结果将自动清空。

4. 核酸检测结果:采集监测病例病原学标本后,须完整填写《全国麻疹监测方案》附表4-2的病原学标本送检信息部分内容,与病原学标本一起送达辖区麻疹风疹网络实验室。检测单位麻疹风疹网络实验室在接到病原学标本后7日内应完成麻疹或/和风疹病毒核酸检测,并于检测完成后24小时内录入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3日内将检测报告反馈至标本送检单位。

只有流行病学调查信息部分“是否采集病原学标本”选项为“是”方可激活“核酸检测结果”的录入界面进行录入。

5. 病毒分离结果:省级麻疹风疹网络实验室在收到病原学标本后,应于28日内完成病毒分离,分离完成后24小时内录入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3日内将检测报告反馈至标本送检单位。

只有流行病学调查信息部分“是否采集病原学标本”选项为“是”时,方可激活“病毒分离结果”的录入界面。

6. 基因型鉴定结果:省级麻疹风疹网络实验室开展病毒基因定型的,麻疹风疹网络实验室在收到标本后,应于14日内完成基因定型,在完成基因定型后24小时内录入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3日内将检测报告反馈至标本送检单位。国家麻疹风疹网络实验室负责开展基因定型和基因定型复核的,应于14日内完成相应检测,并于检测完成后3日内将结果反馈至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由省级负责录入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7. 监测病例分类

(1)监测病例分类:系统将根据传染病报告卡部分的“疾病病种”和“病例分类”变量,以及流行病学调查信息模块中的“是否与实验室/流行病学联系诊断麻疹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是否与实验室/流行病学联系诊断风疹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四个变量进行自动判断。

(2)是否为与接种疫苗相关的发热出疹:如果按照《全国麻疹监测方案》判定监测病例为接种含麻疹成份疫苗后的发热出疹反应,可排除麻疹野病毒感染。地市级及以上用户在核实信息后,可将该选项勾选“是”。

(3)麻疹病例感染来源:该变量仅在上述“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临床符合麻疹病例”之一时激活,默认为“本土病例”,地市级及以上用户在核实信息后,对该麻疹病例感染来源进行判断。

(4)该病例是否错报病例:在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该变量默认为“否”。如果确实是错报为“麻疹”或“风疹”的其他疾病病例,由省级用户在核实相关信息后订正该变量为“是”,则该病例不参与统计分析。

8. 其他说明

(1)根据《全国麻疹监测方案》,流行病学调查信息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监测病例分类部分新增了一些变量。新系统上线之前报告的病例,新增变量默认为空值,可以进行补录。

(2)流行病学调查信息模块中,原“是否与实验室诊断病例有流行病学联系”变量拆分为2个变量:“是否与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与“是否与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对应规则如下:

①如果原“是否与实验室诊断病例有流行病学联系”选项为“是”,而且“若是,该实验室诊断病例为”选项为“麻疹”则“是否与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赋值为“是”、为“风疹”则“是否与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赋值为“是”。

②如果原“是否与实验室诊断病例有流行病学联系”选项为“否”,则“是否与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是否与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变

量均赋值“否”。

③如果原“是否与实验室诊断病例有流行病学联系”选项为“不详”,则“是否与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是否与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变量均赋值“不详”。

(3)血清学检测结果模块中麻疹、风疹IgM 检测结果,以往为“待定”和“不详”的,在新系统上线后统一归为“未检测”。

(二)暴发疫情管理

在监测病例个案信息录入过程中,如果是在录入属于某起暴发疫情中的第一个病例,“是否为一起麻疹/风疹暴发疫情中的病例”变量应选择“是”,“是否为一起新的暴发/输入性疫情”变量选择“是”,此时系统将自动按照“6位县国标编码-年份-序号”的原则生成一个新的暴发编码,同时在“暴发疫情管理”模块自动生成一条相同暴发编码的暴发疫情记录。在录入同属这起暴发疫情的其他病例时,“是否为一起麻疹/风疹暴发疫情中的病例”变量应选择“是”,“是否为一起新的暴发/输入性疫情”变量选择“否”,可在弹出对话框中选择辖区已有暴发的编码,此时在该起暴发疫情记录中会自动累加病例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录入病例个案调查信息过程中,要正确判断或选择所属的暴发编码信息。如果是跨县(区、市、省)的暴发疫情,在完成暴发调查后,由上一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统一订正相关病例暴发编码信息。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在麻疹/风疹暴发疫情调查处理完毕后7日内,在“暴发疫情管理”模块的相应暴发疫情记录填报暴发疫情调查处理相关信息。跨县(区、市、省)的暴发疫情,由上一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完成修订所有属于本起暴发疫情相关病例的暴发编码信息,并自动生成该条暴发疫情记录后,根据疫情调查处理结果填写相关信息。其中:

1. “事件名称”:填写该起暴发完整的名称。

2. “暴发疫情汇总数据”:从监测病例个案信息库中自动汇总生成,不需要录入,如果与现场调查的信息不符,须核实相应病例个案信息。

3. “暴发疫情概况”和“采取措施”:根据《全国麻疹监测方案》附件5“麻疹暴

发疫情信息汇总表”填写。

4. 麻疹暴发疫情信息汇总表(附件5)应在完成疫情调查处臵后10日内填写,同时将该起暴发的调查报告以WORD 文档形式通过附件上传。

(三)突发事件查询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录入的麻疹相关突发事件,可以在麻疹专病报告系统浏览和导出,但不能进行任何修改。如果此突发事件关联了个案,也可以在本系统中查询相关个案。

二、监测数据统计分析

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统计分析模块是对《全国麻疹监测方案》要求的麻疹监测系统敏感性、及时性和特异性指标进行计算,并对其他相关信息进行汇总的统计报表。

(一)浏览地区类型:可分别选择“按照现住址浏览”、“按照报告地区浏览”进行统计,并可通过勾选“显示到区县”选项,直接查看辖区内本级及本级以下至各县(区)级的相关信息。

各级在进行麻疹监测系统运转质量评价时,“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报告发病率”指标应按照现住址统计,其他指标应分别按照报告地和现住址统计监测指标,二者均应达到《全国麻疹监测方案》要求。

(二)日期类型:统计分析报表分为定时统计和实时统计两部分。

1. 定时统计报表

定时统计为月度分析报表,可通过勾选“是否月累计”选项统计本年度一月至本月累计分析结果。其中,“监测病例月度病例分类一览表”若不勾选“选中则查询重新计算的月报”选项,既往月份的数据保持不变,只增加当月数据;如果勾选该选项,则对全年的数据库重新计算,更新本表中各个月份数据。

定时统计报表可以分别按照病例的“发病日期”、“终审日期”、“报告卡生成日期”统计,报表生成时间为当月最后一日24时,按“发病日期”、“报告卡生成日期”统计全年(即1~12月累计)报表的生成时间为次年1月31日24时。

2. 实时统计报表

实时统计报表统计“截至昨日24时”的数据,也可以通过“起始日期”和“终止日期”选定同一年度任意时间段生成分析报表。实时统计不计算“监测病例月度病例分类一览表”。

各级在进行麻疹监测系统运转质量评价时,应主要参考按“发病日期”统计的监测指标,全年监测指标以次年1月31日按照“发病日期”生成的报表为准。

(三)病种:可分别选择“全部”、“麻疹”和“风疹”三种病种(默认为“全部”),分别生成统计分析报表。根据《全国麻疹监测方案》,麻疹监测系统运转质量评价按照病种为“全部”进行。统计报表的样式及详细说明见附件“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统计报表样式及计算规则”。

1. 选择病种为“全部”时,系统将查询的时间段内辖区所有同时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的监测病例个数作为分母进行汇总生成报表:①当前“疾病编号”、初始报告的“疾病名称”和“订正病种”三个变量中,任一个为“麻疹”或“风疹”;②“该病例是否错报病例”为否。

2. 选择病种为“麻疹”时,系统将查询的时间段内辖区所有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的监测病例个数作为分母进行汇总生成报表:①当前“疾病编号”、初始报告的“疾病名称”和“订正病种”三个变量中,任一个为“麻疹”;②“该病例是否错报病例”为否。

3. 选择病种为“风疹”时,系统将查询的时间段内辖区所有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的监测病例个数作为分母进行汇总生成报表:①当前“疾病编号”、初始报告的“疾病名称”和“订正病种”三个变量中,任一个为“风疹”;②“该病例是否错报病例”为否。

(四)2009~2014年报表:2009~2014年的统计分析报表可在此模块进行查询。2015年1月31日生成2014年全年报表后,该模块不再更新,仅供历史查询。

三、数据管理

(一)数据管理权限

1. 传染病报告卡管理权限。医疗机构报告的病例传染病报告卡在未纳入麻疹监测信

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专病管理前,在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可以进行病例订正、删除等管理操作。当该病例被纳入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专病管理后,只能由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管理员对病例进行订正。当传染病报告卡中的“疾病名称”订正为除“麻疹”、“风疹”外的其他疾病名称时,病例管理权将自动推送回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在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不可再更改传染病报告卡部分内容,但仍可以浏览到该病例的传染病报告卡相关信息,订正个案流行病学调查以及血清学、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基因型鉴定结果和监测病例分类相关信息。

2. 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各模块管理权限。县级和地市级用户可以录入和订正传染病报告卡信息、流行病学个案调查信息、血清学检测结果模块;县级、地市级和省级用户可以录入和订正核酸检测结果模块,地市级和省级用户可以录入和订正病毒分离结果、基因型鉴定结果、监测病例分类模块。

(二)病例订正与数据审核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检测单位录入血清学或/和病原学检测结果后,根据相应结果并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信息综合判断,尽量在病例报告后10日内订正传染病报告卡中的“疾病病种”以及“病例分类”选项。全年所有监测病例均应在次年1月31日前完成订正。应每天对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报告信息进行审核,检查所录入数据有无错项、漏项和逻辑错误,对有疑问的信息及时核实,如发现有错项、漏项和逻辑错误的数据,及时将数据予以订正,确保录入的数据完整、准确。应随时关注“监测病例分类”模块的“是否错分类”变量,并根据相应错分代码(见附录2)进行核实订正。

省、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辖区内报告地址和现住址为本辖区的病例信息进行审核,如发现错项、漏项和逻辑错误、未及时订正的情况,须及时反馈相关责任人,并督促其及时将数据予以订正。

(三)数据查重

县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至少每旬对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麻疹个案信息进行查重,及时删除或订正重复记录。

四、质量控制

(一)内部质控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经常对本级录入的数据进行检查复核,每月抽取5%的录入数据(不足10份时抽取全部)与纸质表格进行对比,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尤其是要注意核查“疾病名称”和“病例分类”是否准确。

(二)外部质控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对下级进行督导时,抽查5%的录入数据(不足10份时抽取全部)与纸质表格进行对比,评估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五、信息系统安全与管理

(一)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辖区内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用户权限的管理与维护,加强对信息管理系统的账号安全管理。

(二)计算机要专人管理,信息管理系统使用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转让或泄露系统操作账号和密码。发现账号、密码已泄露或被盗用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更改密码,同时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三)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使用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时,应保障网络运行安全。

六、考核评价

(一)国家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反馈和通报各地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并进行督导、考核。

(二)地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制定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考核方案,纳入工作考核范围,并定期对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督导、考核。

七、职责分工

遵循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中履行以下职责:

(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 负责全国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国家信息管理平台的管理、维护及系统的升级和发布。

2. 负责全国麻疹监测信息报告业务管理、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开展各省麻疹监测系统运转质量考核和评估工作。

3. 负责全国麻疹监测信息的收集、分析、评价、报告和反馈。

4. 负责全国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的数据备份,确保报告数据安全。

(二)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 负责本辖区麻疹监测信息报告业务管理、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

2. 开展辖区内各级麻疹监测系统运转质量考核和评估工作。

3. 负责本级职责内的麻疹监测信息收集、录入、分析、评价、报告和反馈。

4. 及时审核下级疾病控制机构上报的数据,提高数据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 负责本辖区麻疹监测信息的收集、录入、分析、评价、报告和反馈。

2. 及时审核订正辖区内医疗机构上报的数据,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附录:

1. 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统计报表样式及计算规则

2. 麻疹监测病例错分类代码(供参考)

附录1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统计报表样式及计算规则

表1 监测病例报告、调查和分类情况

各个变量计算规则:

1. 监测病例总数:指查询的时间段、病种范围,辖区内所有符合条件的病例个数。

2. 监测病例分类(麻疹病例)(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指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

当前“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的病例个数。

3. 监测病例分类(麻疹病例)(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指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

中,当前“监测病例分类”为“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的病例个数。

4. 监测病例分类(麻疹病例)(临床符合麻疹病例):指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

当前“监测病例分类”为“临床符合麻疹病例”的病例个数。

5. 监测病例分类(麻疹病例)(小计) :指“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流行病学

联系麻疹病例”和“临床符合麻疹病例”三者的总和。

6. 监测病例分类(风疹病例)(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指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

当前“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的病例个数。

7. 监测病例分类(风疹病例)(流行病学联系诊断风病例):指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

中,当前“监测病例分类”为“流行病学联系风疹病例”的病例个数。

8. 监测病例分类(风疹病例)(临床符合风疹病例):指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

当前“监测病例分类”为“临床符合风疹病例”的病例个数。

9. 监测病例分类(风疹病例)(小计) :指“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流行病学

联系风疹病例”和“临床符合风疹病例”三者的总和。

10. 监测病例分类(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指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

当前“监测病例分类”为“排除麻疹风疹病例”的病例个数。

11. 监测病例分类(疑似病例待分类):指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当

前“监测病例分类”为“疑似病例待分类”的病例个数。

注:1. 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报告发病率的分母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基本信息系统中相应地区、年份人口数。2. 实时统计时不计算年化的率。

12

各个变量计算规则:

1. 监测病例总数:指查询的时间段、病种范围,辖区内所有符合条件的病例个数。 2. 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数及发病率(/10万)(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数)(病例总数):指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当前“监测病例分类”为“排除麻疹风疹病例”的病例个数。(注:相同查询条件下,此列数字应该与表1中“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数一致)

3. 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数及发病率(/10万)(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数)(经实验室检测病例数):指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当前“监测病例分类”为“排除麻疹风疹病例”,且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之一的病例个数:

● 血清学检测结果第一份血“检测结果录入日期”变量不为空

● 血清学检测结果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检测结果录入日期”变量不为空 ● 核酸检测结果“检测结果录入日期”变量不为空 ● 病毒分离结果“检测结果录入日期”变量不为空 4. 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数及发病率(/10万)(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数)(报告发病率)=[当前统计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数及发病率(/10万)(病例总数)]/当年人口总数×100000。(注:实时统计不计算该指标)。

5. 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数及发病率(/10万)(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数)(当年年化报告发病率)=报告发病率/当前统计月份×12(如统计1~9月时,则除以9,再乘以12)。

6. 辖区内年化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报告发病率(/10万)/(地市级县级)/(0

7.

表3 监测病例个案调查与分类情况

各个变量计算规则:

1. 监测病例总数:指查询的时间段、病种范围,辖区内所有符合条件的病例个数。

2. 已录入个案(病例数):指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调查日期”变量不为空得病

例个数。

3. 已录入个案(比例%)=已录入个案(病例数)/ 监测病例总数×100

4. 调查后24小时录入个案(病例数):指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流行病学调查信息

模块“录入日期”距“调查日期”间隔≤1天的病例个数。

5. 调查后24小时录入个案(病例数):=调查后24小时录入个案(病例数)/监测病例总数×100 6. 48小时内完整调查(病例数):指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同时满足以下4个条件的

病例个数:

● 流行病学个案模块“调查日期”变量不为空,且

● “调查日期”距“报告日期”的间隔≤2天(注:报告日当天为第0天。举例:如报告日期

为1月1日,则于1月2日、1月3日调查均为≤2天。以下同)。 ● “病人现住址”、“是否发热”、“是否出疹”、“含风疹成分疫苗剂次数”、“含麻疹成分疫苗

剂次数”、“是否与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是否与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可能的感染地”八个变量中,

a) 均无空白选项

b) 如果年龄

详”。

● “是否采集第一份血标本”或“是否采集病原学检测标本”变量至少一个选项为“是” 7. 48小时内完整调查率(%)= 48小时内完整调查(病例数)/ 监测病例总数×100 8. 48小时内个案录入(病例数):指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病例

个数:

● 流行病学个案模块“调查日期”变量不为空,且

● “录入日期”距“调查日期”的间隔≤2天(注:调查日当天为第0天。举例:如调查日

期为1月1日,则于1月2日、1月3日录入均为≤2天。以下同)。

9. 48小时内个案录入(比例%)=48小时内个案录入(病例数)/ 监测病例总数×100。

10. 监测病例分类情况(错分病例数):指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病例错分”变量

不为“否”的个数。

11. 监测病例分类情况(错分比例%)=监测病例分类情况(错分病例数)/监测病例总数×100。

表4 监测病例标本采集与送达情况

16

各个变量计算规则:

1. 监测病例标本采集情况(监测病例总数):指查询的时间段、病种范围,辖区内所有符合条件的

病例个数。

2. 监测病例标本采集情况(散发的监测病例数):指查询的时间段、病种范围,辖区内“监测病例

总数”中,同时满足下面三个条件的例数:

a) “是否为一起麻疹或风疹暴发疫情的病例”为否 b) “是否与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为否 c) “是否与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为否 3. 监测病例标本采集情况(血标本及病原学标本均采集例数):指所有符合“监测病例总数”条件

的病例中,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病例个数: a) “是否采集第一份血标本”选项为“是” b) “是否采集病原学检测标本”选项为“是” 4. 监测病例标本采集情况(仅采集血标本例数):指所有符合“监测病例总数”条件的病例中,同

时满足以下条件的病例个数:

a) “是否采集第一份血标本”选项为“是”

b) “是否采集病原学检测标本”选项为“否”

5. 监测病例标本采集情况(仅采病原学标本例数):指所有符合“监测病例总数”中,同时满足以

下条件的病例个数:

a) “是否采集第一份血标本”选项为“否” b) “是否采集病原学检测标本”选项为“是”

6. 监测病例标本采集情况(监测病例血标本采集率)(例数):指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血标

本及病原学标本均采集例数”+“仅采集血标本例数”)

7. 监测病例标本采集情况(监测病例血标本采集率)(比例):为监测病例标本采集情况(监测病例

血标本采集率)(例数)/ 监测病例总数×100

8. 监测病例标本采集情况(散发监测病例血标本采集率)(例数): 指所有“散发的监测病例数”

中,(“血标本及病原学标本均采集例数”+“仅采集血标本例数”)

9. 监测病例标本采集情况(散发监测病例血标本采集率)(比例):为监测病例标本采集情况(散发

监测病例血标本采集率)(例数)/散发监测病例总数×100 10. 监测病例标本采集情况(病原学标本采集率)(病例数):指所有“散发的监测病例数”中

● (“血标本及病原学标本均采集例数”+“仅采集病原学标本例数”) 11. 监测病例标本采集情况(病原学标本采集率)(比例):

● (“血标本及病原学标本均采集例数”+“仅采集病原学标本例数”)/监测病例总数×100 12. 血标本送达实验室情况(采集血标本份数):是指所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

● “是否采集第一份血标本”选项为“是”,且第一份血标本“采集日期”选项不为空的病例

个数,加上

● “是否采集第二份血标本”选项为“是”,且第二份血标本“采集日期”选项不为空的病例

个数。

13. 血标本送达实验室情况(3日内送达实验室份数):是指所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

● “是否采集第一份血标本”选项为“是”且第一份血标本“采集日期”选项不为空的病例

中,“第一份血标本收到日期”不为空且“第一份血标本收到日期”距第一份血标本“采集日期”≤3天的病例个数,加上

● “是否采集第二份血标本”选项为“是”且第二份血标本“采集日期”选项不为空的病例

中,“第二份血标本收到日期”不为空且“第二份血标本收到日期”距第二份血标本“采集日期”≤3天的病例个数

14. 血标本送达实验室情况(3日内送达率(%)):=血标本送达实验室情况(3日内送达实验室份数)

/血标本送达实验室情况(采集血标本份数)×100 15. 病原学标本送达实验室情况(采集病原学标本份数):是指所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

“是否采集病原学检测标本”选项为“是”的病例个数。 16. 病原学标本送达实验室情况(3日内送达实验室份数):是指所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

中,“是否采集病原学检测标本”选项为“是”,且咽拭子/尿标本“采集日期”选项不为空的病例中,“病原学标本收到日期”不为空,且“病原学标本收到日期”距病原学标本“采集日期”≤3天的病例个数。

17. 病原学标本送达实验室情况(3日内送达率(%)):=病原学标本送达实验室情况(3日内送达实

验室份数)/病原学标本送达实验室情况(采集病原学标本份数)×100。

表5 标本检测结果及报告情况

19

各个变量计算规则:

1. 麻疹/风疹IgM 检测结果(监测病例总数):指查询的时间段、病种范围,辖区内所有符合条件

的病例个数。

2. 麻疹/风疹IgM 检测结果(血标本麻疹、风疹IgM 检测)(检测例数):指所有 “监测病例”中,

“血清学检测结果录入日期”不为空的病例个数。 3. 麻疹/风疹IgM 检测结果(血标本麻疹、风疹IgM 检测)(麻疹IgM 检测)(阳性):指所有 “监

测病例总数”中,“第一份血麻疹IgM”结果为“阳性”或“第二份血麻疹IgM”结果为“阳性”的病例个数总和。

4. 麻疹/风疹IgM 检测结果(血标本麻疹、风疹IgM 检测)(麻疹IgM 检测)(阴性):指所有“监

测病例总数”中, 符合下面2种情况之一的病例数个数 ● “第一份血麻疹IgM”结果为“阴性”,且“第二份血麻疹IgM”为阴性或未检测 ● “第一份血麻疹IgM”结果为“未检测”,但“第二份血麻疹IgM”结果为“阴性” 5. 麻疹/风疹IgM 检测结果(血标本麻疹、风疹IgM 检测)(麻疹IgM 检测)(未检测):指所有“监

测病例总数”中,同时符合下述2个条件的病例个数 ● “第一份血麻疹IgM”结果为空白或“未检测” ● “第二份血麻疹IgM”结果为空白或“未检测” 6. 麻疹/风疹IgM 检测结果(血标本麻疹、风疹IgM 检测)(风疹IgM 检测)(阳性):指所有 “监

测病例总数”中,“第一份血风疹IgM”结果为“阳性”或“第二份血风疹IgM”结果为“阳性”的病例个数总和。

7. 麻疹/风疹IgM 检测结果(血标本麻疹、风疹IgM 检测)(风疹IgM 检测)(阴性):指所有“监

测病例总数”中, 符合下面2种情况之一的病例数个数 ● “第一份血风疹IgM”结果为“阴性”,且“第二份血风疹IgM”为阴性或“未检测” ● “第一份血风疹IgM”结果为“未检测”,但“第二份血风疹IgM”结果为“阴性” 8. 麻疹/风疹IgM 检测结果(血标本麻疹、风疹IgM 检测)(风疹IgM 检测)(未检测):指所有“监

测病例总数”中,同时符合下述2个条件的病例个数 ● “第一份血风疹IgM”结果为空白或“未检测” ● “第二份血风疹IgM”结果为空白或“未检测” 9. 核酸检测(检测例数):指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在核酸检测结果模块“是否开展核酸检测”

变量选项为“是”的病例个数。 10. 核酸检测(麻疹核酸检测)(阳性):指前述“检测例数”中,在核酸检测结果模块“麻疹核酸

检测结果”选项为“阳性”的病例个数。 11. 核酸检测(麻疹核酸检测)(阴性):指前述“检测例数”中,在核酸检测结果模块“麻疹核酸

检测结果”选项为“阴性”的病例个数。 12. 核酸检测(风疹核酸检测)(阳性):指前述“检测例数”中,在核酸检测结果模块“风疹核酸

检测结果”选项为“阳性”的病例个数。 13. 核酸检测(风疹核酸检测)(阴性):指前述“检测例数”中,在核酸检测结果模块“风疹核酸

检测结果”选项为“阴性”的病例个数。 14. 血标本检测及时性指标(收到标本份数):指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第一份血标本收到日

期”不为空的病例个数,加上“第二份血标本收到日期”不为空的病例个数之和。 15. 血标本检测及时性指标(检测标本份数):指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

● 第一份血标本“麻疹IgM 实验室结果”和“风疹IgM 实验室结果”均不为空,且至少一个

变量非“未检测”的病例个数, 加上

● 第二份血标本“麻疹IgM 实验室结果”和“风疹IgM 实验室结果”均不为空,且至少一个

变量非“未检测”的病例个数。

16. 血标本检测及时性指标(4天内报告结果份数):指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第一份血标本检

测结果录入日期”距“第一份血标本收到日期”≤4天的病例个数,加上“第二份血标本检测结果录入日期”距“第二份血标本收到日期”≤4天的病例个数。 17. 血标本检测及时性指标(4天内报告结果比例):=血标本检测及时性指标(4天内报告结果份数)

/血标本检测及时性指标(收到标本份数)×100 18. 麻疹实验室病毒分离(接收病原标本病例数):指该查询条件下系统内所有监测病例中,“病原

学标本收到日期”选项不为空的病例个数。

19. 麻疹实验室病毒分离(病毒分离)(检测例数):病毒分离结果模块中,“分离鉴定结果”选项不

为空的病例个数。

20. 麻疹实验室病毒分离(病毒分离)(28日内报告结果例数):指省级麻疹实验室收到病原学标本

后,在28天内完成病毒分离,并将分离结果录入系统的病例个数。即在病毒分离结果模块中 “病原学标本收到日期”与“检测结果录入日期”时间间隔≤28天的病例个数。 21. 麻疹实验室病毒分离(病毒分离)(28日内报告结果比例%)=28日内报告结果例数/接收病原标

本病例数×100。

22. 省级/国家麻疹实验室病毒基因型鉴定(完成基因型鉴定例数):指基因型鉴定部分,“麻疹病

毒基因型鉴定结果”或“风疹病毒基因型鉴定结果”均不为空,且至少一个非“未检测”的病例个数。

23. 省级/国家麻疹实验室病毒基因型鉴定(收到标本后14日内报告结果例数):指基因型鉴定部分,

“基因型鉴定标本收样日期”与“检测结果录入日期”时间间隔≤14天的病例个数。

24. 省级/国家麻疹实验室病毒基因型鉴定(14日内报告结果比例(%)=收到标本后14日内报告结果

例数/完成基因型鉴定例数×100。

表6监测病例病毒基因型鉴定结果

各个变量计算规则:

1. 监测病例总数:指查询的时间段、病种范围,辖区内所有符合条件的病例个数。 2. 麻疹病例病毒基因型鉴定结果(完成基因定型病例数):指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基因型鉴定模块“麻疹病毒基因型鉴定结果”变量不为空的

病例个数。

3. 麻疹病例病毒基因型鉴定结果(基因型鉴定结果):指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基因型鉴定模块“麻疹病毒基因型鉴定结果”变量不为空,且对

应各种基因型的病例个数。

4. 风疹病例病毒基因型鉴定结果(完成基因定型病例数):指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基因型鉴定模块“风疹病毒基因型鉴定结果”变量不为空的

病例个数。

5. 风疹病例病毒基因型鉴定结果(基因型鉴定结果):指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基因型鉴定模块“风疹病毒基因型鉴定结果”变量不为空,且对

应各种基因型的病例个数。

22

23

说明:查询条件不同于其他表格。只按照地区类型、暴发疫情生成日期查询。不需要其他查询条件。

24

各个变量计算规则: 1. 暴发疫情(合计):指所查询时间段、所查询辖区内新生成的暴发编码总起数。

● 病例数:指这些暴发所涉及病例数之和。 2. 暴发疫情(麻疹暴发):指所查询到的“暴发疫情(合计)”对应的暴发疫情中,已经录入暴发

疫情调查信息(判断原则:“发现方式”变量不为空),且“调查结果”选项为“麻疹暴发”的起数。

● 病例数:指这些暴发所涉及的病例总数 3. 暴发疫情(风疹暴发):指所查询到的“暴发疫情(合计)”对应的暴发疫情中,已经录入暴发

疫情调查信息(判断条件同上,“发现方式”变量不为空),且“调查结果”选项为“风疹暴发”的起数。

● 病例数:指这些暴发所涉及的病例总数。 4. 暴发疫情(排除麻疹风疹暴发):指所查询到的“暴发疫情(合计)”对应的暴发疫情中,已经

录入暴发疫情调查信息(判断条件同上,“发现方式”变量不为空),且“调查结果”选项为“其他”的起数。

● 病例数:指这些暴发所涉及的病例总数。 5. 暴发疫情(待定):指所查询到的“暴发疫情(合计)”对应的暴发疫情中,尚未录入暴发疫情

调查信息(判断条件:“发现方式”变量为空)的起数。 ● 病例数:指这些暴发所涉及的病例总数 6. 麻疹暴发(病例

7. 麻疹暴发(实验室确诊起数):指暴发疫情(麻疹暴发)(起数)对应的暴发疫情中,满足以下

条件之一的起数

● “麻疹IgM 检测结果阳性病例数”≥1 ● “麻疹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病例数”≥1 ● “分离鉴定结果”为“麻疹病毒阳性”

8. 麻疹暴发(实验室确诊比例(%))=麻疹暴发(实验室确诊起数)/ 暴发疫情(麻疹暴发)(起

数)×100。

9. 麻疹暴发(采集病原标本起数):指暴发疫情(麻疹暴发)(起数)对应的暴发疫情中,“采集咽

拭子的病例数”≥1,或者“采集尿液标本的病例数”≥1,或者采集“其他标本”及相应的采集日期均不为空的起数。

10. 麻疹暴发(采集病原标本比例(%))= 麻疹暴发(采集病原标本起数)/ 暴发疫情(麻疹暴发)

(起数)×100。

11. 麻疹暴发(有基因型鉴定结果起数):指暴发疫情(麻疹暴发)(起数)对应的暴发疫情中,“报

告麻疹基因型鉴定结果病例数”≥1的暴发起数。

12. 麻疹暴发(有基因型鉴定结果比例(%))=麻疹暴发(有基因型鉴定结果起数)/暴发疫情(麻

疹暴发)(起数)×100。

13. 风疹暴发(病例

14. 风疹暴发(实验室确诊起数):指暴发疫情(风疹暴发)(起数)对应的暴发疫情中,满足以下

条件之一的起数

● “风疹IgM 检测结果阳性病例数”≥1 ● “风疹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病例数”≥1 ● “分离鉴定结果”为“风疹病毒阳性”

15. 风疹暴发(实验室确诊比例(%))=风疹暴发(实验室确诊起数)/暴发疫情(风疹暴发)(起数)

×100。

16. 风疹暴发(采集病原标本起数):指暴发疫情(风疹暴发)(起数)对应的暴发疫情中,“采集咽

拭子的病例数”≥1,或者“采集尿液标本的病例数”≥1,或者“其他标本”及相应的采集日期均不为空的起数。

17. 风疹暴发(采集病原标本比例(%))= 风疹暴发(采集病原标本起数)/ 暴发疫情(风疹暴发)

(起数)×100。

18. 风疹暴发(有基因型鉴定结果起数):指暴发疫情(风疹暴发)(起数)对应的暴发疫情中,“报

告风疹基因型鉴定结果病例数”≥1的暴发起数。

19. 风疹暴发(有基因型鉴定结果比例(%))=风疹暴发(有基因型鉴定结果起数)/暴发疫情(风

疹暴发)(起数)×100。

表8监测病例疫苗免疫史信息汇总

27

注1:该表格只按现住地址统计,不提供按报告地区统计功能。

注2:港澳台和外籍病例默认纳入统计。无个案病例和当前病例分类为“疑似病例”的,不纳入统计。 注3:此表的查询条件增加复选框:麻疹疫苗接种情况、风疹疫苗接种情况

当选择“麻疹疫苗接种情况”时,下面计算说明中“接种剂次数”是指“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剂次”; 当选择“风疹疫苗接种情况”时,下面计算说明中“接种剂次数”是指“含风疹成分疫苗接种剂次”。

28

各个变量计算规则:

1. 病例总数:指查询的时间段、病种范围,辖区内所有符合以下条件的病例个数(注:无个案病

例和当前病例分类为“疑似病例”的,不纳入本表统计)。

● 流行病学个案模块“调查日期”变量不为空,且

● 如果当前“疾病编号”为“麻疹”或者“风疹”,则“病例分类”不为“疑似病例” 麻疹病例: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麻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或“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或“临床

符合麻疹病例”

麻疹病例(实验室确诊和流行病学联系病例)(在现住地址居住≥3个月)(0 剂次、1 剂次、2剂次、≥3 剂次、不详):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满足以下条件的监测病例中,“接种剂次数”变量分别为“0剂次”、“1剂次”、“2剂次”、“≥3剂次”、“不详”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麻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或“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 ● “发病时在现住址所在县区居住时间”变量选择为“≥3个月”

麻疹病例(实验室确诊和流行病学联系病例)(在现住地址居住≥3个月)(小计):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在现住地址居住≥3个月”的麻疹病例(实验室确诊和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中,“接种剂次数”变量分别为“0剂次”、“1剂次”、“2剂次”、“≥3剂次”、“不详”的病例个数合计。

麻疹病例(实验室确诊和流行病学联系病例)(在现住地址居住

● 当前“疾病编号”为“麻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或“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 ● “发病时在现住址所在县区居住时间”变量选择不为空且不为“≥3个月”

麻疹病例(实验室确诊和流行病学联系病例)(在现住地址居住

麻疹病例(临床符合病例)(在现住地址居住≥3个月)(0 剂次、1 剂次、2剂次、≥3 剂次、不详):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满足以下条件的监测病例中,“接种剂次数”变量分别为“0剂次”、“1剂次”、“2剂次”、“≥3剂次”、“不详”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麻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临床符合麻疹病例”

● “发病时在现住址所在县区居住时间”变量选择为“≥3个月”

麻疹病例(临床符合病例)(在现住地址居住≥3个月)(小计):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在现住地址居住≥3个月”的麻疹病例(临床符合病例)中,“接种剂次数”变量分别为“0剂次”、“1剂次”、“2剂次”、“≥3剂次”、“不详”的病例个数合计。

麻疹病例(临床符合病例)(在现住地址居住

● 当前“疾病编号”为“麻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临床符合麻疹病例”

● “发病时在现住址所在县区居住时间”变量选择不为空且不为“≥3个月”

2.

3.

4.

5.

6.

7.

8.

9.

10. 麻疹病例(临床符合病例)(在现住地址居住

现住地址居住

11. 风疹病例: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风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或“流行病学联系风疹病例”或“临床

符合风疹病例”

12. 风疹病例(实验室确诊和流行病学联系病例)(在现住地址居住≥3个月)(0 剂次、1 剂次、

2剂次、≥3 剂次、不详):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满足以下条件的监测病例总数中,“接种剂次数”变量分别为“0剂次”、“1剂次”、“2剂次”、“≥3剂次”、“不详”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风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或“流行病学联系风疹病例” ● “发病时在现住址所在县区居住时间”变量选择为“≥3个月”

13. 风疹病例(实验室确诊和流行病学联系病例)(在现住地址居住≥3个月)(小计):指查询的

时间段、辖区内,“在现住地址居住≥3个月”的风疹病例(实验室确诊和流行病学联系风疹病例)中,“接种剂次数”变量分别为“0剂次”、“1剂次”、“2剂次”、“≥3剂次”、“不详”的病例个数合计。

14. 风疹病例(实验室确诊和流行病学联系病例)(在现住地址居住

剂次、≥3 剂次、不详):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满足以下条件的监测病例中,“接种剂次数”变量分别为“0剂次”、“1剂次”、“2剂次”、“≥3剂次”、“不详”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风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或“流行病学联系风疹病例” ● “发病时在现住址所在县区居住时间”变量选择不为空且不为“≥3个月”

15. 风疹病例(实验室确诊和流行病学联系病例)(在现住地址居住

时间段、辖区内,“在现住地址居住

16. 风疹病例(临床符合病例)(在现住地址居住≥3个月)(0 剂次、1 剂次、2剂次、≥3 剂次、

不详):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满足以下条件的监测病例中,“接种剂次数”变量分别为“0剂次”、“1剂次”、“2剂次”、“≥3剂次”、“不详”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风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临床符合风疹病例”

● “发病时在现住址所在县区居住时间”变量选择为“≥3个月”

17. 风疹病例(临床符合病例)(在现住地址居住≥3个月)(小计):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

“在现住地址居住≥3个月”的风疹病例(临床符合病例)中,“接种剂次数”变量分别为“0剂次”、“1剂次”、“2剂次”、“≥3剂次”、“不详”的病例个数合计。

18. 风疹病例(临床符合病例)(在现住地址居住

不详):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满足以下条件的监测病例中,“接种剂次数”变量分别为“0剂次”、“1剂次”、“2剂次”、“≥3剂次”、“不详”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风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临床符合风疹病例”

● “发病时在现住址所在县区居住时间”变量选择不为空且不为“≥3个月”

19. 风疹病例(临床符合病例)(在现住地址居住

现住地址居住

20. 排除麻疹风疹病例(在现住地址居住≥3个月)(0 剂次、1 剂次、2剂次、≥3剂次、不详):

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满足以下条件的监测病例中,“接种剂次数”变量分别为“0剂次”、“1剂次”、“2剂次”、“≥3剂次”、“不详”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不是“麻疹”或“风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排除麻疹风疹病例”

● “发病时在现住址所在县区居住时间”变量选择为“≥3个月”

21. 排除麻疹风疹病例(在现住地址居住≥3个月)(小计):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在现住

地址居住≥3个月”的排除麻疹风疹病例中,“接种剂次数”变量分别为“0剂次”、“1剂次”、“2剂次”、“≥3剂次”、“不详”的病例个数合计。

22. 排除麻疹风疹病例(在现住地址居住

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满足以下条件的监测病例中,“接种剂次数”变量分别为“0剂次”、“1剂次”、“2剂次”、“≥3剂次”、“不详”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不是“麻疹”或“风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排除麻疹风疹病例” ● “调查日期”变量不为空

● “发病时在现住址所在县区居住时间”变量选择不为空且不为“≥3个月”

23. 排除麻疹风疹病例(在现住地址居住

址居住

表9监测病例居住地信息汇总表

注1:该表格只按现住地址统计,不提供按报告地区统计功能

32

各个变量计算规则:

1. 监测病例总数:指查询的时间段、病种范围,辖区内所有符合条件的病例个数。

2. 麻疹病例(本县区户籍):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同时满足以下条

件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麻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或“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或“临床

符合麻疹病例” ● “报告日期”不为空

● “户籍地相对于现住址类型”变量为“本县区”

3. 麻疹病例(本市其他县区户籍)(<7天,7-21天,22天-3个月,≥3个月):指查询的时间段、

辖区内,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发病时在现住址所在县区居住时间”变量分别对应为“<7天”,“7-21天”,“22天-3个月”和“≥3个月”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麻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或“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或“临床

符合麻疹病例” ● “报告日期”不为空

● “户籍地相对于现住址类型”变量为“本市其他县区”

4. 麻疹病例(本省其他地市户籍)(<7天,7-21天,22天-3个月,≥3个月):指查询的时间段、

辖区内,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发病时在现住址所在县区居住时间”变量分别对应为“<7天”,“7-21天”,“22天-3个月”和“≥3个月”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麻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或“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或“临床

符合麻疹病例” ● “报告日期”不为空

● “户籍地相对于现住址类型”变量为“本省其他地市”

5. 麻疹病例(外省户籍)(<7天,7-21天,22天-3个月,≥3个月):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

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发病时在现住址所在县区居住时间”变量分别对应为“<7天”,“7-21天”,“22天-3个月”和“≥3个月”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麻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或“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或“临床

符合麻疹病例” ● “报告日期”不为空

● “户籍地相对于现住址类型”变量为“其他省”或“港澳台”或“外籍”

6. 麻疹病例(无个案):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

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麻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或“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或“临床

符合麻疹病例”

● “调查日期”变量为空

7. 麻疹病例合计=“本县区户籍”+“本市其他县区户籍小计”+“本省其他地市户籍小计”+“外

省户籍小计”+“无个案”

8. 风疹病例(本县区户籍):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同时满足以下条

件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风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或“流行病学联系风疹病例”或“临床

符合风疹病例” ● “报告日期”不为空

● “户籍地相对于现住址类型”变量为“本县区”

9. 风疹病例(本市其他县区户籍)(<7天,7-21天,22天-3个月,≥3个月):指查询的时间段、

辖区内,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发病时在现住址所在县区居住时间”变量分别对应为“<7天”,“7-21天”,“22天-3个月”和“≥3个月”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风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或“流行病学联系风疹病例”或“临床

符合风疹病例” ● “报告日期”不为空

● “户籍地相对于现住址类型”变量为“本市其他县区”

10. 风疹病例(本省其他地市户籍)(<7天,7-21天,22天-3个月,≥3个月):指查询的时间段、

辖区内,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发病时在现住址所在县区居住时间”变量分别对应为“<7天”,“7-21天”,“22天-3个月”和“≥3个月”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风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或“流行病学联系风疹病例”或“临床

符合风疹病例” ● “报告日期”不为空

● “户籍地相对于现住址类型”变量为“本省其他地市”

11. 风疹病例(外省户籍)(<7天,7-21天,22天-3个月,≥3个月):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

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发病时在现住址所在县区居住时间”变量分别对应为“<7天”,“7-21天”,“22天-3个月”和“≥3个月”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风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或“流行病学联系风疹病例”或“临床

符合风疹病例” ● “报告日期”不为空

● “户籍地相对于现住址类型”变量为“其他省”或“港澳台”或“外籍”

12. 风疹病例(无个案):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

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风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或“流行病学联系风疹病例”或“临床

符合风疹病例”

● “调查日期”变量为空

13. 风疹病例合计=“本县区户籍”+“本市其他县区户籍小计”+“本省其他地市户籍小计”+“外

省户籍小计”+“无个案”

14. 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本县区户籍):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同时满

足以下条件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不为“麻疹”“风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排除麻疹风疹病例” ● “报告日期”不为空

● “户籍地相对于现住址类型”变量为“本县区”

15. 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本市其他县区户籍)(<7天,7-21天,22天-3个月,≥3个月):指查询

的时间段、辖区内,所有监测病例中,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发病时在现住址所在县区居住时间”变量分别对应为“<7天”,“7-21天”,“22天-3个月”和“≥3个月”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不为“麻疹”“风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排除麻疹风疹病例” ● “报告日期”不为空

● “户籍地相对于现住址类型”变量为“本市其他县区”

16. 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本省其他地市户籍)(<7天,7-21天,22天-3个月,≥3个月):指查询

的时间段、辖区内,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发病时在现住址所在县区居住时间”变量分别对应为“<7天”,“7-21天”,“22天-3个月”和“≥3个月”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不为“麻疹”“风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排除麻疹风疹病例” ● “报告日期”不为空

● “户籍地相对于现住址类型”变量为“本省其他地市”

17. 排除麻疹风疹病例(外省户籍)(<7天,7-21天,22天-3个月,≥3个月):指查询的时间段、

辖区内,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发病时在现住址所在县区居住时间”变量分别对应为“<7天”,“7-21天”,“22天-3个月”和“≥3个月”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不为“麻疹”“风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排除麻疹风疹病例” ● “报告日期”不为空

● “户籍地相对于现住址类型”变量为“其他省”或“港澳台”或“外籍”

18. 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无个案):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同时满足以

下条件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不为“麻疹”“风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排除麻疹风疹病例” ● “调查日期”变量为空

19. 排除麻疹风疹病例合计=“本县区户籍”+“本市其他县区户籍小计”+“本省其他地市户籍小计”

+“外省户籍小计”+“无个案”

表10麻疹病例感染来源分析

注1:港澳台和外籍病例默认纳入统计

各个变量计算规则:

1. 麻疹病例总数: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当前“疾病编号”为“麻

疹”,且病例分类为“实验室诊断”或“临床诊断”的病例个数。

2. 本土病例(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所有麻疹病例总数中,满足以下条件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麻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 ● “麻疹病例感染来源”为“本土病例”

3. 本土病例(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所有麻疹病例总数中,满足以

下条件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麻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 ● “麻疹病例感染来源”为“本土病例”

4. 本土病例(临床符合麻疹病例):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所有麻疹病例总数中,满足以下条

件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麻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临床符合麻疹病例” ● “麻疹病例感染来源”为“本土病例”

5. 本土病例(小计):指上述三项(2、3、4)的合计 6. 输入病例(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所有麻疹病例总数中,满足以下

条件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麻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 ● “麻疹病例感染来源”为“输入病例”

7. 输入病例(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所有麻疹病例总数中,满足以

下条件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麻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 ● “病例感染来源”为“输入病例”

8. 输入病例(临床符合麻疹病例):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所有麻疹病例总数中,满足以下条

件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麻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临床符合麻疹病例” ● “麻疹病例感染来源”为“输入病例”

9. 输入病例(小计):指上述三项(6、7、8)的合计 10. 输入相关病例(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所有麻疹病例总数中,满足

以下条件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麻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 ● “麻疹病例感染来源”为“输入相关病例”

11. 输入相关病例(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所有麻疹病例总数中,满

足以下条件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麻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 ● “麻疹病例感染来源”为“输入相关病例”

12. 输入相关病例(临床符合麻疹病例):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所有麻疹病例总数中,满足以

下条件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麻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临床符合麻疹病例” ● “麻疹病例感染来源”为“输入相关病例”

13. 输入相关病例(小计):指上述三项(10、11、12)的合计 14. 感染来源不详病例(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所有麻疹病例总数中,

满足以下条件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麻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诊断麻疹病例” ● “麻疹病例感染来源”为“不详”

15. 感染来源不详病例(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所有麻疹病例总数中,

满足以下条件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麻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 ● “麻疹病例感染来源”为“不详”

16. 感染来源不详病例(临床符合麻疹病例):指查询的时间段、辖区内,所有麻疹病例总数中,满

足以下条件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麻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临床符合麻疹病例” ● “病例感染来源”为“不详”

17. 感染来源不详病例(小计):指上述三项(14、15、16)的合计

表11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指标汇总表

注:在查询条件界面,去除按“地区类型”统计选项,各指标统计要求见以下说明

38

各个变量计算规则:

1. 敏感性指标(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数):同按现住址查询的表2注2 2. 敏感性指标(年化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报告发病率(/10万) ):同按现住址查询的表2注5 3. 敏感性指标(年化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报告发病率>2/10万地市个数):同按现住址查询的表2中“辖区内年化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报告发病率(/10万)/

地市级)选项中为≥2的地市数。

4. 敏感性指标(年化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报告发病率>2/10万地市比例):同按现住址查询的表2中“辖区内年化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报告发病率(/10万)/

地市级)选项中为≥2的地市数。

5. 敏感性指标(年化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报告发病率>1/10万县区个数):同按现住址查询的表2中“辖区内年化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报告发病率(/10万)/

县级)选项中为1~2的县区数,与≥2的县区个数之和。

6. 敏感性指标(年化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报告发病率>1/10万县区比例):同按现住址查询的表2中“辖区内年化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报告发病率(/10万)/

县级)选项中为1~2的县区比例,与≥2的县区比例之和。 7. 及时性指标(报告后48小时内完整调查率(%)):同按报告地查询的表3注7 8. 及时性指标(血标本3日内送达实验室比例(%)):同按报告地查询的表4注13 9. 及时性指标(血清实验室4日内完成检测比例(%)):同按报告地查询的表5注17 10. 及时性指标(28日内报告病毒分离结果比例(%)):同按报告地查询的表5注21 11. 及时性指标(14日内报告基因型别鉴定结果比例(%)):同按报告地查询的表5注24 12. 特异性指标(监测病例血标本采集率(%)):同按报告地查询的表4注7 13. 特异性指标(散发的监测病例血标本采集率(%)):同按报告地查询的表4注9 14. 特异性指标(麻疹暴发疫情实验室确诊率(%)):同按报告地查询的表7注8 15. 特异性指标(风疹暴发疫情实验室确诊率(%)):同按报告地查询的表7注15 16. 特异性指标(麻疹暴发疫情病原学标本采集率(%)):同按报告地查询的表7注10 17. 特异性指标(麻疹暴发基因定型结果报告率(%)):同按报告地查询的表7注12 18. 特异性指标(风疹暴发基因定型结果报告率(%)):同按报告地查询的表7注19

39

表12监测病例及其分类月度报表

注2:只提供按月统计和年度统计功能,不提供实时统计功能

注3:查询条件界面增加“是否重新计算”的勾选项。如果不勾选,则既往月份的数据保持不变,只增加当月数据;如果勾选,则全年的数据库重新计算,更新本表各个月份数据。

40

各个变量计算规则:

1. 监测病例总数:指查询的时间段、病种范围,辖区内所有符合条件的病例个数。 2. 监测病例分类(疑似病例待分类):指查询到的所有全部“监测病例总数”中,“监测病例分类”为“疑似病例待分类”的病例个数。

3. 监测病例分类(麻疹病例)(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指查询到的所有全部“监测病例总数”中,当前“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诊断麻疹病例”的病例个数。

4. 监测病例分类(麻疹病例)(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指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当前“监测病例分类”为“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的病例个数。

5. 监测病例分类(麻疹病例)(临床符合麻疹病例):指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当前“监测病例分类”为“临床符合麻疹病例”的病例个数。

6. 监测病例分类(麻疹病例)(小计) :指“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和“临床符合麻疹病例”三者的总和。

7. 监测病例分类(风疹病例)(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当前“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的病例个数。

8. 监测病例分类(风疹病例)(流行病学联系风疹病例)

9. 监测病例分类(风疹病例)(临床符合风疹病例)

10. 监测病例分类(风疹病例)(小计) 和“临床符合风疹病例”三者的总和。

11. 监测病例分类(排除麻疹风疹病例)

12. () 。 13. 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数及发生率=(排

除麻疹风疹病例总数)/100000。

14. =/当前统计月份×12(如统计

1~9月时,则除以912) 15. 麻疹病例感染来源(本土病例)例个数:

● ● :指查询到的所有全部“监测病例总数”中,满足以下条件

● 17. :指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满足以下条件

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麻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或“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或“临床

符合麻疹病例”

● “麻疹病例感染来源”变量选择“输入相关病例” 18. 麻疹病例感染来源(感染来源不详病例):指查询到的所有“监测病例总数”中,满足以下

条件的病例个数:

● 当前“疾病编号”为“麻疹”

● “监测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或“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或“临床

符合麻疹病例”

● “麻疹病例感染来源”变量选择“感染来源不详病例”

附录2 麻疹监测病例错分类代码(供参考)

43


相关内容

  • 2014年赣州市免疫规划理论知识竞赛试题1
  • 2014年赣州市免疫规划理论知识竞赛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一.单项选择题(请从下面各选项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填入括号内,每题0.5分,共40题.) 1.下列对应种人数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 ( ) A.应种人数是指到本次接种时,在接种单位辖区范围 ...

  • 2014年疾病预防控制(爱国卫生)工作要点
  • xx年疾病预防控制(爱国卫生)工作要点 1.以落实<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为重点,加强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开展综合性的调查研究和督导检查,开展边境地区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状调研,完成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编制.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设机构和工作规范.基层 ...

  • 传染病疫情三个典型案例及其答案WSK
  • 传染病疫情的部分典型案例及其参考答案 玉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王树坤 案例1 甲型H5N1流感.甲型H7N9流感确诊病例的比较流行病学及其预防控制 表1是我国著名学者们近年在国际权威杂志(Lancet 2013,328:129-37; N Engl J Med 2013, 368:1888-97; ...

  • 脊灰野病毒输入传播风险评估方案及结果
  • 2015年脊灰野病毒输入传播风险评估结果 一.背景 为防止脊灰野病毒的输入和传播,国家质检总局等5部门下发了<关于防止脊髓灰质炎野病毒传入我国的公告>,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各国开展脊灰野病毒输入传播风险评估工作.根据大庆市疾控中心有关要求,我中心开展了2015年脊灰野病毒输入传播风险评估,采 ...

  • 强基工程学习资料
  • 1.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分哪几类?目前报告的传染病有多少种? 答:分甲.乙.丙三类.目前报告的传染病有39种,其中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 2.法定传染病信息报告的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有哪些? 答: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乡村医生和个 ...

  • 舒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年工作计划
  • 舒市疾控发[ 舒市疾控发[2012]7 号 ]关于印发<舒兰市 2012 年疾病预防控制 关于印发< 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的通知各乡镇街卫生院.市直医疗单位: 各乡镇街卫生院.市直医疗单位: 2012 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年,为促进我市疾 年 ...

  • 2013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总结暨2014年工作重点
  • 一年时光转瞬即逝;xx年我中心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继续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以xx大精神、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思路、深化改革。我中心在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

  • 医院麻疹防控应急预案
  • 泗阳县人民医院麻疹防控应急预案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麻疹粘膜斑及全身丘疹为特征.麻疹患者为唯一传染源,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分泌物中,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由飞沫传播,具有传播速度快.人群普遍易感等特点.为做好麻疹的预防控制工作,及时采取有效 ...

  • 传染病防控工作计划
  • <传染病防控工作计划> 按照商丘市.睢阳区传染病防制工作整体部署,为切实做好睢阳区传染病防制工作,加强重点传染病的监测与防控,提高传染病重大疫情预测预警能力,确保我校不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 一.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 要着重规范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程序,狠抓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