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五个思考

思考一:使用与效果“用”得怎样?

在今天,已经不会有人再去争论学校计算机要不要买,或者要不要建校园网的问题了。但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依然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用得如何?

其实我们每天都在用,而用得如何,实在是难以用一个简单的或“规范”的标准来衡量,这也正是我们一直没能从一个较准确的角度审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最大困难。

但“用”实在太重要了,作为以应用为主的学校管理和教学,无论从哪个角度,脱离了“用”,什么技术都没有任何意义。那么,在现代教育技术较为普及的今天,让我们从更深的层次来思考下列问题。

电脑在课堂:真的以教学为中心了吗?

从调查来看,除了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目前计算机及辅助设备用于学科课堂教学的,绝大多数采用以课件演示为主的辅助教学,也有少部分以网络交互学习为主的辅助教学。当我们坐进课堂仔细地分析这些设备使用的情况及效果时,我们立刻就发现了不少的问题。

1.公开与观摩课:课件成为“装点彩车”。似乎不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课就不是好课了,不用课件上课的教师好像很落伍了,于是不管用得怎样,几乎所有的公开课、观摩课无一例外地会去使用课件,这些课件便成了装点这些课堂的重要“彩头”。其实大家都很理解教学中得根据需要来设置课件的使用,但我们还是遗憾地看到很多“画蛇添足”的课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课件不仅没有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反而浪费了课堂的时间,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严重的甚至把课堂弄得支离破碎。

2.日常课堂教学:教学跟着课件转。这可能是我们目前遇到最头痛的问题。现在的课件太多了,而教师们在运用这些课件的时候,却常会被课件“牵着鼻子转”。我们发现,有一些教师是根据课件来备课的,而不是根据学生的需要来备课,让自己的教学思路跟着课件走,让课堂适应课件,让学生围着课件转,这样的课堂教学,必定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另一个问题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教学课件提供的开放性不够,导致个性化应用比较少。有的教师拿到一个课件后想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修改,但有些课件没有源程序,加上一些教师技术能力不够,用之不到位,不用则可惜,所以经常被课件所困。

3.课件本身:不成系列单独作战。目前我们所用的课件大多是针对某个单独的教学内容的,有计划有系列地根据教学内容呈现的体系而设计的课件则较少,加上课件制作本身所运用的软件比较多,不同版本课件之间的互通性较差,成为课件系统化运用的一个瓶颈。

因此,以教学为中心的课件运用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这也就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挑战与更大的空间。

网络在校园: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改变?

校园计算机网络是为学校各类人员服务的,它可以有多项功能,比如管理、办公、教学、通讯、学习、查询、交流、娱乐……看来功能强大的网络到底给我们的校园带来了哪些改变呢?

似乎一切都在变,过去校园公告的黑板不见了改成了网络,过去写的教案放到了网络上,以前写在黑板上的生字打在了大屏幕上……还有什么呢?如果我们来拷问一下,扔在校园网上的那么多钱带来了多少回报?估计是许多人都要出一身汗的。因为投入太多,而真正“产出”的却太少了。

至今,还有不少人认为,校园网的应用是一项“多出来的工作”,这倒并不是否定校园网应用的重要性,而是要做好校园网应用是在正常工作之外的一件“多余事”,它算不进工作量也不能给自己的业务带来实质性的改变。于是,在许多学校,校园网的应用还是成了几个人的事,学校建网站也无非是个“宣传窗口”而已。

从这个角度看,校园网的真正应用还“远得很”,因为我们还没有走过最原始的阶段,我们无法预料网络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的形态,但如果没有全员应用的意识,那么校园网就不会给我们的校园带来实质性的改变,校园网也就成为只是“建在校园里的网络而已”。

资源为教学:我们解决实质的问题了吗?

凡是建成校园网的学校,或者以区域为单位建成的城域网,多少都有教育资源集中在服务器上,而这些资源的使用情况却不容乐观,一方面我们花了不少力气,购买了服务器把那些我们认为有用的资源整理出来,另一方面,这些资源却在比较长的时间里没有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得到较好的应用。这当然不是因为教师们不需要这些资源,真正的问题是,资源建设与实际运用似乎是“两张皮”,这就如同火车的两条铁轨,始终“各走各的路”。

资源为学校解决了实质性的问题吗?答案至少是不完全肯定的,因为很多需要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资源并不能快速且方便地找到,而其中要强调的是,“校本”资源的建设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给教育资源打上学校的烙印”,一方面让我们建设的资源“校本化”,另一方面根据应用的需要去选择资源的积累。

思考二: 管理与成效“管”得如何?

以我的理解,学校中的“管理”二字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理”为主的,“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服务”或“帮助”,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事实上更是如此。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管理过程中,有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值得思考。

首先是学校建设的规划问题。以我们建设的经验来看,对学校来说,三年或五年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和发展规划”对学校来说无异于一份宏大的发展蓝图,其中不仅涉及到数十上百万的资金问题,更涉及到人才培养、资源建设及应用效果等多项综合的涉及学校发展的整体数据与成效,一份合理且适度超前的规划与学校整体规划一样,不仅能指引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建设与应用的发展,而且能大大有助于学校的整体发展。

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专项规划很难做,做好了要实施更难,但如果没有规划就会处于“今年不知道明年”的状态之中。在我看来,这份规划不仅要做,而且要校长亲自参与。

与此同时,无论从建规划还是实施规划,无论是搞培训还是抓应用,都要从校长开始一级级往下落实。如果校长重视且有法,那么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就会一天一个台阶地向上走。

其次就是过程性管理的问题。要搞验收了,热火朝天地抓一通,要抓考核了,夜以继日地忙几天,或者为了某个什么证什么牌之类的加班加点,这些都容易做到,糟糕的是,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进展,这是许多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甚至有些学校给全部的教师配发了计算机而整体应用的水平和效果还是不见得怎么好。

原因何在?那就是过程性管理的问题。针对教师整体或个别的问题而采取的管理措施,就是过程性的管理。遗憾的是,许多学校并没有过程性的管理制度,或者有没有制度不重要,而是有没有这样的措施,哪怕是计划中定下来要做事都行,只有这样,才能一步步地去落实。

最后还有一个持之以恒的问题。持之以恒的问题就更简单了,“常抓不懈”,把要求与考核消化在日常的各项行政管理与教学管理之中,这样的落实才能有效与长效。

思考三: 培训与成效“学”到哪里?

在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过程中,必须让每一位教师都参与,培训更是如此,用都不会,怎么能谈用好呢?无论是分层培训还是统一的培训,都必须遵循这个原则,这样才能真正“让每一只菜鸟都起飞”。

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学到哪里”?换句话说,必须要学会哪些本事呢?我们可以来概括一下。

1.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媒体技能)。这是一切的基础,对计算机本身的熟悉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相关的一切操作技能,包括会进行系统的基本处理与维护,能对文档进行基本处理,能进行图片的一般处理,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在各项工作中的运用等。

2.熟练的网络运用技能。网络操作技能包括的范围很广,就教师来说,网络操作技能除了能熟练地进行网页浏览并进行下载上传之外,还应该能进行有关FTP的熟练操作、网络查询与基本的处理技能,如果能自己制作网页就更好了。

3.特别的软件处理技能。在掌握一般共用软件的基础上,每一位教师应该至少掌握一项比较特长的项目,比如能熟练地掌握图片处理的某一软件技能(例如PhotoShope),或者能运用某个软件比较熟练地制作个人主页。

4.专业的学科整合与研究能力。对于教师来说,只有把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才能让技术发挥充分的活力,技术的价值也才能得到体现。

5.综合的信息处理能力。综合的信息处理能力包括对可用信息的敏感程度,对信息的分类处理能力,以及对信息的综合运用能力等。这些能力可以帮助教师很好地把现代教育技术融会贯通地运用于自己的各项工作之中。

现代教育技术怎么学?两句话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一是“学以致用”。基于教师工作的特点,我们必须强调“学以致用”,一方面学了不用会忘记和生疏,另一方面学了不用就不必学。反过来,只有学以致用才能巩固,才能越学越好。

二是“边用边学”。在用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自己的很多“不会”,因为用了才发现不会,发现不会而又想用,所以就会去学,而这时候学的动力就会特别足,学得也会特别快。

思考四: 应用与特色“强”在何处?

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特色其实就是应用特色,或者说应用程度的问题。应用要成为特色其实很难,但在目前的情况下,要用好是完全有可能的。用句简单的话来说,让所有的技术为教学服务,就是学校最应有的特色。具体地说,我们可以以校园网应用为核心,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校园网与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可以让以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无处不在,把应用推向学校管理的各个角落,铺满整个校园;反过来,校园网络也可以让学校管理无处不在,用网络的触角把管理推向纵深。学校管理的网络化,一是管理自身的网络化,二是管理手段的网络化。管理自身的网络化是指按照学校管理的规律,科学地组织管理程序、内容和方法;管理手段的网络化是指管理的实施与过程的网络化,计算机网络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实现网络化的管理,并逐步使管理在网络中从“有序”走向“无序”,这里所说的无序,是指自动化状态下的无序,即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那么学校管理也会从线性的管理到非线性的管理,而这正是我们的管理希望实现的目标,最终使学校管理成为立体的管理网络。

比如,校园网络管理平台的建设,可以把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都规范起来,而科学规范的网络管理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进学校管理工作的实效性的产生。

校园网与教学应用

真正要在教学中用好校园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解决了观念问题,解决了硬件与设备问题,解决了技术问题,解决了软件与教学软件问题,解决了应用的问题,才有可能让网络走向教学;只有让网络走向教师、走向学生、走向课堂、走向评价,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地谈走向教学。

1.教师备课。教师备课的网络化问题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我们可以从网络化的程度不同把备课的网络化分为以下两类。

一是教师备课资料的网络化检索,即教师个体在进行备课时,通过网络查询并利用网络上的各种资源,丰富自己的教学准备,完成教学设计的过程。只要教师愿意并坚持这样做,这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二是教师备课过程的网络化。备课过程的网络化,是指通过网络来实现备课过程的共享,这种“示众”式的方法,对教师的压力是比较大的,但放下思想包袱,精心地设计网络载体,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当然教师备课的网络化还可以有其他的很多方式,这也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地研究与实践。

2.课堂教学。网络进入课堂,作为尝试,已经有很多教师成为先行者。但要真正实现网络教学,在中小学,还需要长期的努力与实践探索。

首先还是网络建设的问题,网络要能够进入普通的教室,当然也包括硬件设备;另外,学生机房的建设在中小学还远远不够数量,不同类型的课需要不同类型的建设方式。其次是网络资源问题,网络资源现在尽管很多,但杂而乱,真正适合中小学的网络教学资源并不多,这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与业务部门一起努力,当然学校需要做的工作更多。第三是教师技能与整合能力的问题,这也成为网络教学的关键因素。

无论如何,尽管网络化的课堂教学还存在许多困难,但从不断的尝试中我们体会到,应用得当,计算机网络可以让课堂成为生动的、开放的、交互的课堂,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

3.学生学习。即便我们还不能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全面的信息化环境,但是在尽可能的条件下,我们可以为孩子的学习提供引导性的帮助。

比如通过信息化的途径培养孩子从小与海量信息打交道并学会如何筛选利用;比如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使学习更开放、更宽广;再比如现在很多孩子钟爱游戏,那么能不能把孩子们喜爱的游戏加上有趣的益智内容,或者把学习的内容更趣味化?等等。

思考五: 规划与发展“走”向何方?

若干年后,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将定位在哪里?我们将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把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做强,使它们更贴近我们的需要?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思考。

1.行政管理网络化。由上至下的管理将由数据化内部执行来代替目前的人工或半自动化。由WEB2.0为基础的应用型技术已经完全成熟,对于学校来说,只要有相应的开发团队,无论是以区域为单位或借用开发商的力量,都能实现在教育行政方面的网络化管理,达到准确、高效、实时的目的,以解决目前学校教育行政管理“各自为政”和处于“起始阶段”的状态。

达到这一目标的主要努力者除了学校,还应该有教育行政部门,因为包括数据接口在内的所有互通问题都需要在技术层面上得到统一的解决才行。

2.教学实践与管理网络化。这是学校管理网络化的最终重要目标之一,但这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深入教学,深入课堂,深入学生的学习,这是必达的目标,只是这也需要软件和设备的支持,按目前的状况,不仅需要良好的管理,更需要教师的应用技术。教学及其管理的网络化的关键就是“技术+软件”。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是,真正把技术变成手段与工具,这可能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而且由于软件的不断更新,技术不断成熟,而应用时我们很希望有个性化的“定制”,但软件又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这些矛盾一下子不可能解决,但如果教师的应用有了相当的基础,这些问题可能自然就会迎刃而解了。

3.交流与互动“公私相济”。所谓“公私相济”,即把生活、学习、工作通过网络及技术合理地统整起来,从设备到技术到应用,没有太过明显的集体与个人之分。

目前,网络及技术真正应用于课堂及校园管理还远远不够,无论从家庭、社会的大环境还是从学校、班级的小环境,都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再加上教师、学生、家长相互之间的差异,把技术应用作为底层条件来实施的那一天,可能就是实现多方互动与交流的真正状态。

即使我们无法预料将来的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是怎样的一种状态,但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正逐步走向以“综合运用”为主,即以网络化为主要方式的运用占主导地位,同时,使用者特别是教师的运用技术将完全能符合管理与教学的需要。

思考一:使用与效果“用”得怎样?

在今天,已经不会有人再去争论学校计算机要不要买,或者要不要建校园网的问题了。但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依然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用得如何?

其实我们每天都在用,而用得如何,实在是难以用一个简单的或“规范”的标准来衡量,这也正是我们一直没能从一个较准确的角度审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最大困难。

但“用”实在太重要了,作为以应用为主的学校管理和教学,无论从哪个角度,脱离了“用”,什么技术都没有任何意义。那么,在现代教育技术较为普及的今天,让我们从更深的层次来思考下列问题。

电脑在课堂:真的以教学为中心了吗?

从调查来看,除了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目前计算机及辅助设备用于学科课堂教学的,绝大多数采用以课件演示为主的辅助教学,也有少部分以网络交互学习为主的辅助教学。当我们坐进课堂仔细地分析这些设备使用的情况及效果时,我们立刻就发现了不少的问题。

1.公开与观摩课:课件成为“装点彩车”。似乎不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课就不是好课了,不用课件上课的教师好像很落伍了,于是不管用得怎样,几乎所有的公开课、观摩课无一例外地会去使用课件,这些课件便成了装点这些课堂的重要“彩头”。其实大家都很理解教学中得根据需要来设置课件的使用,但我们还是遗憾地看到很多“画蛇添足”的课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课件不仅没有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反而浪费了课堂的时间,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严重的甚至把课堂弄得支离破碎。

2.日常课堂教学:教学跟着课件转。这可能是我们目前遇到最头痛的问题。现在的课件太多了,而教师们在运用这些课件的时候,却常会被课件“牵着鼻子转”。我们发现,有一些教师是根据课件来备课的,而不是根据学生的需要来备课,让自己的教学思路跟着课件走,让课堂适应课件,让学生围着课件转,这样的课堂教学,必定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另一个问题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教学课件提供的开放性不够,导致个性化应用比较少。有的教师拿到一个课件后想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修改,但有些课件没有源程序,加上一些教师技术能力不够,用之不到位,不用则可惜,所以经常被课件所困。

3.课件本身:不成系列单独作战。目前我们所用的课件大多是针对某个单独的教学内容的,有计划有系列地根据教学内容呈现的体系而设计的课件则较少,加上课件制作本身所运用的软件比较多,不同版本课件之间的互通性较差,成为课件系统化运用的一个瓶颈。

因此,以教学为中心的课件运用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这也就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挑战与更大的空间。

网络在校园: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改变?

校园计算机网络是为学校各类人员服务的,它可以有多项功能,比如管理、办公、教学、通讯、学习、查询、交流、娱乐……看来功能强大的网络到底给我们的校园带来了哪些改变呢?

似乎一切都在变,过去校园公告的黑板不见了改成了网络,过去写的教案放到了网络上,以前写在黑板上的生字打在了大屏幕上……还有什么呢?如果我们来拷问一下,扔在校园网上的那么多钱带来了多少回报?估计是许多人都要出一身汗的。因为投入太多,而真正“产出”的却太少了。

至今,还有不少人认为,校园网的应用是一项“多出来的工作”,这倒并不是否定校园网应用的重要性,而是要做好校园网应用是在正常工作之外的一件“多余事”,它算不进工作量也不能给自己的业务带来实质性的改变。于是,在许多学校,校园网的应用还是成了几个人的事,学校建网站也无非是个“宣传窗口”而已。

从这个角度看,校园网的真正应用还“远得很”,因为我们还没有走过最原始的阶段,我们无法预料网络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的形态,但如果没有全员应用的意识,那么校园网就不会给我们的校园带来实质性的改变,校园网也就成为只是“建在校园里的网络而已”。

资源为教学:我们解决实质的问题了吗?

凡是建成校园网的学校,或者以区域为单位建成的城域网,多少都有教育资源集中在服务器上,而这些资源的使用情况却不容乐观,一方面我们花了不少力气,购买了服务器把那些我们认为有用的资源整理出来,另一方面,这些资源却在比较长的时间里没有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得到较好的应用。这当然不是因为教师们不需要这些资源,真正的问题是,资源建设与实际运用似乎是“两张皮”,这就如同火车的两条铁轨,始终“各走各的路”。

资源为学校解决了实质性的问题吗?答案至少是不完全肯定的,因为很多需要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资源并不能快速且方便地找到,而其中要强调的是,“校本”资源的建设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给教育资源打上学校的烙印”,一方面让我们建设的资源“校本化”,另一方面根据应用的需要去选择资源的积累。

思考二: 管理与成效“管”得如何?

以我的理解,学校中的“管理”二字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理”为主的,“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服务”或“帮助”,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事实上更是如此。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管理过程中,有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值得思考。

首先是学校建设的规划问题。以我们建设的经验来看,对学校来说,三年或五年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和发展规划”对学校来说无异于一份宏大的发展蓝图,其中不仅涉及到数十上百万的资金问题,更涉及到人才培养、资源建设及应用效果等多项综合的涉及学校发展的整体数据与成效,一份合理且适度超前的规划与学校整体规划一样,不仅能指引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建设与应用的发展,而且能大大有助于学校的整体发展。

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专项规划很难做,做好了要实施更难,但如果没有规划就会处于“今年不知道明年”的状态之中。在我看来,这份规划不仅要做,而且要校长亲自参与。

与此同时,无论从建规划还是实施规划,无论是搞培训还是抓应用,都要从校长开始一级级往下落实。如果校长重视且有法,那么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就会一天一个台阶地向上走。

其次就是过程性管理的问题。要搞验收了,热火朝天地抓一通,要抓考核了,夜以继日地忙几天,或者为了某个什么证什么牌之类的加班加点,这些都容易做到,糟糕的是,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进展,这是许多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甚至有些学校给全部的教师配发了计算机而整体应用的水平和效果还是不见得怎么好。

原因何在?那就是过程性管理的问题。针对教师整体或个别的问题而采取的管理措施,就是过程性的管理。遗憾的是,许多学校并没有过程性的管理制度,或者有没有制度不重要,而是有没有这样的措施,哪怕是计划中定下来要做事都行,只有这样,才能一步步地去落实。

最后还有一个持之以恒的问题。持之以恒的问题就更简单了,“常抓不懈”,把要求与考核消化在日常的各项行政管理与教学管理之中,这样的落实才能有效与长效。

思考三: 培训与成效“学”到哪里?

在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过程中,必须让每一位教师都参与,培训更是如此,用都不会,怎么能谈用好呢?无论是分层培训还是统一的培训,都必须遵循这个原则,这样才能真正“让每一只菜鸟都起飞”。

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学到哪里”?换句话说,必须要学会哪些本事呢?我们可以来概括一下。

1.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媒体技能)。这是一切的基础,对计算机本身的熟悉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相关的一切操作技能,包括会进行系统的基本处理与维护,能对文档进行基本处理,能进行图片的一般处理,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在各项工作中的运用等。

2.熟练的网络运用技能。网络操作技能包括的范围很广,就教师来说,网络操作技能除了能熟练地进行网页浏览并进行下载上传之外,还应该能进行有关FTP的熟练操作、网络查询与基本的处理技能,如果能自己制作网页就更好了。

3.特别的软件处理技能。在掌握一般共用软件的基础上,每一位教师应该至少掌握一项比较特长的项目,比如能熟练地掌握图片处理的某一软件技能(例如PhotoShope),或者能运用某个软件比较熟练地制作个人主页。

4.专业的学科整合与研究能力。对于教师来说,只有把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才能让技术发挥充分的活力,技术的价值也才能得到体现。

5.综合的信息处理能力。综合的信息处理能力包括对可用信息的敏感程度,对信息的分类处理能力,以及对信息的综合运用能力等。这些能力可以帮助教师很好地把现代教育技术融会贯通地运用于自己的各项工作之中。

现代教育技术怎么学?两句话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一是“学以致用”。基于教师工作的特点,我们必须强调“学以致用”,一方面学了不用会忘记和生疏,另一方面学了不用就不必学。反过来,只有学以致用才能巩固,才能越学越好。

二是“边用边学”。在用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自己的很多“不会”,因为用了才发现不会,发现不会而又想用,所以就会去学,而这时候学的动力就会特别足,学得也会特别快。

思考四: 应用与特色“强”在何处?

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特色其实就是应用特色,或者说应用程度的问题。应用要成为特色其实很难,但在目前的情况下,要用好是完全有可能的。用句简单的话来说,让所有的技术为教学服务,就是学校最应有的特色。具体地说,我们可以以校园网应用为核心,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校园网与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可以让以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无处不在,把应用推向学校管理的各个角落,铺满整个校园;反过来,校园网络也可以让学校管理无处不在,用网络的触角把管理推向纵深。学校管理的网络化,一是管理自身的网络化,二是管理手段的网络化。管理自身的网络化是指按照学校管理的规律,科学地组织管理程序、内容和方法;管理手段的网络化是指管理的实施与过程的网络化,计算机网络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实现网络化的管理,并逐步使管理在网络中从“有序”走向“无序”,这里所说的无序,是指自动化状态下的无序,即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那么学校管理也会从线性的管理到非线性的管理,而这正是我们的管理希望实现的目标,最终使学校管理成为立体的管理网络。

比如,校园网络管理平台的建设,可以把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都规范起来,而科学规范的网络管理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进学校管理工作的实效性的产生。

校园网与教学应用

真正要在教学中用好校园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解决了观念问题,解决了硬件与设备问题,解决了技术问题,解决了软件与教学软件问题,解决了应用的问题,才有可能让网络走向教学;只有让网络走向教师、走向学生、走向课堂、走向评价,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地谈走向教学。

1.教师备课。教师备课的网络化问题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我们可以从网络化的程度不同把备课的网络化分为以下两类。

一是教师备课资料的网络化检索,即教师个体在进行备课时,通过网络查询并利用网络上的各种资源,丰富自己的教学准备,完成教学设计的过程。只要教师愿意并坚持这样做,这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二是教师备课过程的网络化。备课过程的网络化,是指通过网络来实现备课过程的共享,这种“示众”式的方法,对教师的压力是比较大的,但放下思想包袱,精心地设计网络载体,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当然教师备课的网络化还可以有其他的很多方式,这也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地研究与实践。

2.课堂教学。网络进入课堂,作为尝试,已经有很多教师成为先行者。但要真正实现网络教学,在中小学,还需要长期的努力与实践探索。

首先还是网络建设的问题,网络要能够进入普通的教室,当然也包括硬件设备;另外,学生机房的建设在中小学还远远不够数量,不同类型的课需要不同类型的建设方式。其次是网络资源问题,网络资源现在尽管很多,但杂而乱,真正适合中小学的网络教学资源并不多,这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与业务部门一起努力,当然学校需要做的工作更多。第三是教师技能与整合能力的问题,这也成为网络教学的关键因素。

无论如何,尽管网络化的课堂教学还存在许多困难,但从不断的尝试中我们体会到,应用得当,计算机网络可以让课堂成为生动的、开放的、交互的课堂,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

3.学生学习。即便我们还不能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全面的信息化环境,但是在尽可能的条件下,我们可以为孩子的学习提供引导性的帮助。

比如通过信息化的途径培养孩子从小与海量信息打交道并学会如何筛选利用;比如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使学习更开放、更宽广;再比如现在很多孩子钟爱游戏,那么能不能把孩子们喜爱的游戏加上有趣的益智内容,或者把学习的内容更趣味化?等等。

思考五: 规划与发展“走”向何方?

若干年后,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将定位在哪里?我们将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把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做强,使它们更贴近我们的需要?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思考。

1.行政管理网络化。由上至下的管理将由数据化内部执行来代替目前的人工或半自动化。由WEB2.0为基础的应用型技术已经完全成熟,对于学校来说,只要有相应的开发团队,无论是以区域为单位或借用开发商的力量,都能实现在教育行政方面的网络化管理,达到准确、高效、实时的目的,以解决目前学校教育行政管理“各自为政”和处于“起始阶段”的状态。

达到这一目标的主要努力者除了学校,还应该有教育行政部门,因为包括数据接口在内的所有互通问题都需要在技术层面上得到统一的解决才行。

2.教学实践与管理网络化。这是学校管理网络化的最终重要目标之一,但这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深入教学,深入课堂,深入学生的学习,这是必达的目标,只是这也需要软件和设备的支持,按目前的状况,不仅需要良好的管理,更需要教师的应用技术。教学及其管理的网络化的关键就是“技术+软件”。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是,真正把技术变成手段与工具,这可能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而且由于软件的不断更新,技术不断成熟,而应用时我们很希望有个性化的“定制”,但软件又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这些矛盾一下子不可能解决,但如果教师的应用有了相当的基础,这些问题可能自然就会迎刃而解了。

3.交流与互动“公私相济”。所谓“公私相济”,即把生活、学习、工作通过网络及技术合理地统整起来,从设备到技术到应用,没有太过明显的集体与个人之分。

目前,网络及技术真正应用于课堂及校园管理还远远不够,无论从家庭、社会的大环境还是从学校、班级的小环境,都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再加上教师、学生、家长相互之间的差异,把技术应用作为底层条件来实施的那一天,可能就是实现多方互动与交流的真正状态。

即使我们无法预料将来的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是怎样的一种状态,但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正逐步走向以“综合运用”为主,即以网络化为主要方式的运用占主导地位,同时,使用者特别是教师的运用技术将完全能符合管理与教学的需要。


相关内容

  • 关于乡村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现状与思考
  • 关于乡村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状的分析与建议 曾小红 内容提要:乡村教师运用教育技术的现状不容乐观,从硬件设施的配备.教师的技能和管理者水平都有待提高,建议加强乡村学校的硬件配置,开展切实有效的师资培训,更新对教师的评价方式和手段,让教育技术设备充分发挥作用. 关键词:乡村教师 现代教育技术 现状 ...

  • 对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研究与思考
  • 关于暑假"现代学徒制"培训的心得体会 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 英语科组 梁丽凤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学校与企业联合招生招工,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知识技能,工学交替.实岗育人,校企联合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一种职业教育制度. 对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 ...

  • 现代学徒制的学习总结和思考
  • 现代学徒制的学习总结和思考 --张风帆 正值三伏酷暑难耐,我们同行八位教师一起去享誉魅力海滨城市--大连学习为期三天的"全国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实践经验与对话研修班". 授课的专家都是我国教育界关于现代学徒制实践的先行者和开拓者.通过学习了解学徒制是从西方引进的但是又具有中国特色的 ...

  • 农村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初实践
  • 附件5: 第二届重庆市优秀教育技术科研成果 标题:九年一贯制学校"数字校园"建设的实践及思考 正文: 九年一贯制学校"数字校园"建设的实践及思考 [摘 要]: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多点多线‛办学格局的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如何依托新技术,推进学校信息化进 ...

  • 关于农村学校教育装备管理的几点思考
  • 关于农村学校教育装备管理的几点思考 教育装备指的是在教育领域中,为实现教育教学目的而配备的各种资源总和,以及对其进行建设.配备.管理.使用.培训和督导的行为与过程. 本文讨论的教育装备是指物质形态的设备,例如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平台.功能场室等. 持,近年来,农村学校的教育装备越来越齐备,功能也越来越 ...

  • 参加现代学徒制培训的收获和思考
  • 参加现代学徒制培训的收获和思考 为了解当前髙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式和髙等职业教育改革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我校的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按学校要求,我于9月23日15时参加了在学术报告厅6202会议室举办的<参加现代学徒制培训的收获和思考>汇报会,通过学习了解,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有了更深刻 ...

  •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现状调查与思考
  •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现状调查与思考 安徽省绩溪县瀛洲中心小学 章光望 摘要:随着农村中小学各项信息化改造工程的逐步实施,农村小学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多数农村小学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却远远没有跟上学校信息化发展的速度,呈现出诸多发人深省的不协调现象.这些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怎样才能避免这些 ...

  • 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校本研修实践研究
  • 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校本研修实践研究 葫芦中学 郭金浩 一.研究的背景 现代科技的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依靠原来的教学手段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在继承传统教学手段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引进现代教育技术.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 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 ...

  • 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实践思考
  • 教育管理 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实践思考 洪涛 ·南京(南京晓庄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 D267中图分类号:摘 要 文献标识码:A 210017) 文章编号:1672-7894(2014)34-0172-04 1.1高校党建工作创新面临全球化挑战 全球化作为宏观环境对高校党建工作的影响具有间接性,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