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教学设计

2011年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征文

高中选修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一粒沙里见世界”单元

(一)散文选修课程案例

课 程 设 计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郁达夫 《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散文是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文类。大自国家社会兴衰治乱,沧海桑田流逝变迁;小至个人悲欢离合,一颦一笑,自然界虫鱼鸟兽,一草一木,散文的触角无处不及,散文的功能广泛发挥,散文的园圃五光十色。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至上个世纪末,中国20世纪散文与世嬗变,生生不息,形成多元发展、蔚为壮观的局面。其中,既焕发着除旧迎新的澎湃热情,洋溢着青春生命的无穷欢乐,又充满着深沉苦闷的悲哀痛楚;既描摹着灵动鲜明的形象,又宣泄着压抑郁勃的情感;既是庸常生活的呼吸存在,更升华着深邃幽冥的哲思诗性。它是中国文学中显著而重要的一种类型,多视角多层次地反映着时代、生活、文化、心灵的方方面面。

【背景知识】

20世纪中国散文发展勾勒

(一)1901—1917年的世纪初期,新思潮如春雷滚动,旧势力似大厦将倾,粱启超 “笔锋常带感情”的报章 “新文体”影响一时。

(二)1917—1927年,是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又称 “五四”文学,是现代散文的发轫期。不同写法、不同流派的散文都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和展示。其中,鲁迅、周作人两兄弟双峰并峙,二水分流,各自在杂文和小品文上堪称大师。其他还有冰心、朱自清等 “文学研究会”;郁达夫、郭沫若等 “创造社”、“语丝”派 (如孙伏园、孙福熙等)及 “现代评论”派 (如徐志摩、陈西滢等)等诸家散文,可谓群星璀璨。

(三)1927—1937年,称 “左翼文学”,是现代散文的收获和转折期。1934年 “小品年”的走红及稍后 《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集》问世,标志了它基础的奠定和成果的丰硕。鲁迅和 “鲁迅风”杂文 (如瞿秋白、唐弢、聂绀弩等)领导文坛;林语堂等的幽默闲适小品热闹一时;“京派”诸家 (何其芳、沈从文等)以及 “开明”同人 (丰子恺、叶圣陶、夏 尊等)的散文也争奇斗艳,格调各异。

(四)1937—1949年,也称 “抗战文学”或 “延安文学”。这一时期,“工农兵文学”开了文学的新生面;客观、外向的通讯、报导等叙事文体发展顺利;而主观、向内的抒情文体———诗歌与散文则受到了当时总体氛围的严重抑制。尽管如此,上一时期很活跃的茅盾、巴金、李广田等又有新作。陆蠡、丽尼和萧红、张爱玲等新秀写出了别有新意的作品。 ———以上摘自 《中国现代散文的回顾》,刘锡庆著,见 《北京社会科学》2002年3期。

(五)1949至1966年,新中国成立后17年是散文的更新期。关注现实巨变,强调重大题材,高唱社会主义颂歌的 “通讯报道”和充满诗意激情的 “杨朔模式”散文流行。“大我”的奏鸣几乎取代了 “小我”的吟诵,强化了现代散文的社会性和思想性,却淡化了散文家的个性色彩。

(六)1976年至80年代中后期,是新时期的文艺复兴,也是散文主体意识的回归期。老中青三代散文作家相承共生,耕耘于散文苑圃。先是哀祭、反思、追忆的散文兴盛一时,复归写实求真、师心使气的体性风骨,继而是散文文体意识的自觉强化,散文艺术的变革潮涌。

(七)90年代至世纪末,文化转型期散文创作进入多元化审美时代,而文化关怀则是其主

要审美特征。以汪曾祺、张中行为代表的文人散文,以余秋雨为代表的文化散文,以季羡林、金克木为代表的学者散文,以张承志、韩少功为代表的理想散文,以唐敏、赵玫为代表的女性散文,以及以曹明华、苇岸为代表的新生代散文,共同酿成了方兴未艾的散文热潮。

———以上参见 《中国现代文学史》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现代散文的基本观念与发展历程》,汪文顶著,见 《无声的河流:现代散文论集》,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

【学习活动设计】

思考与探究1:与生活密切互动的杂文

这半年我又看见了许多血和许多泪,

然而我只有杂感而已。

泪揩了,血消了;

屠伯们逍遥复逍遥,

用钢刀的,用软刀的。

然而我只有 “杂感”而已。

连 “杂感”也被 “放进应该去的地方”时,

我于是只有 “而已”而已!

———鲁迅 《而已集》题辞

“五四”时期创立的新型散文有多种多样的体裁形式,适应除旧布新、思想启蒙的时代

需要,议论性散文率先兴起。《新青年》从1918年4月号起开辟 “随感录”专栏,专登短小泼辣的议论文字。这些具有文学意味的杂感短评便是后来统称为 “杂文”一类作品的先导。

读了这几篇不同时期的杂文以后,你认为杂文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如何看待杂文与 “现

在进行时”的生活的密切互动关系?

【学习资料1】内容选自刘锡庆 《散文新思维· “杂文”杂说》,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学习资料2】内容选自钱理群 《适合自己的文体———鲁迅杂文论》,见 《走进当代的鲁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学习资料3】内容选自姜振昌著 《中国现代杂文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思考与探究2:行走中的感悟

郁达夫有曰:“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

比以前任何散文都来得强。”(《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本单元作品中,徐志摩于异国他乡抒发独游的乐趣,谱写了一曲对大自然的深情颂歌,文笔绮丽,充满诗意。梁遇春在日常的赶路途中且游且感,认识平凡的人生,思致如星珠串天,处处闪眼。铁凝则在乡间一条绕山的河边寻游,感悟的却是女人的命运,描写生动,风格质朴。

同是写景记游,他们都表现出鲜明的个性,不同的格调,试分析之。

【学习资料1】内容选自佘树森 《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学习资料2】内容选自佘树森 《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学习资料3】内容选自薛南 《平和之中寓深意,无拘无束露真情———读铁凝散文集 〈河之女〉》,《扬州大学学报》2002年2期。

思考与探究3:深情隽永的怀旧思亲

怀旧思亲的文章最适宜抒发感情,其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抒写真情实感,朴实无华,最

忌浮华做作,雕缋藻饰。这三篇叙事怀人之作在感情的抒发上都非常真实自然,又相当克制含蓄,深情隽永而非滥情伤情。他们都把浓烈深厚的忆念之情蕴含于逼真的日常场景和自然质朴的叙述之中。

你同意 “情”是艺术散文的生命这一观点吗?我们应当如何看待散文的抒情?

【学习资料1】内容选自佘树森 《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学习资料2】内容选自苏珊·朗格 《艺术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学习资料3】内容选自刘锡庆 《新时期散文创作漫笔》,见 《散文新思维》,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学习资料4】内容选自老愚 《群山之上———新潮散文选萃·编选者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思考与探究4:新意层出的托物言志

天地之间人与自然万物共生共存,日久天长由物生情,由物及理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只是各人所爱之 “物”各不相同罢了。

于是托物言志,借物寓情的文艺作品从古至今,层出不穷。花花草草、虫虫马马,无一

不是被歌吟的对象。尽管 “雅舍”破败不堪,尽管 “骏马”被反复赞颂,尽管 “大地上的事情”司空见惯,熟视无睹,但梁实秋、周涛、苇岸还是带给了我们一份惊喜,一种不一样的感受。

咏物名篇 《茶花赋》、《白杨礼赞》、《荷塘月色》是同学们所熟悉的,这些大家了然于

心的题材如何才能常作常新?请通过对本单元作品各自新意的分析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学习资料1】内容选自汪文顶 《无声的河流:现代散文论集·梁实秋的雅舍小品》,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

【学习资料2】内容选自潘大华 《生命之树长绿———周涛散文魅力探寻》,《当代文坛》2000年2期。

【学习资料3】内容选自林贤治 《太阳升起以后·未曾消失的苇岸》,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版;佘树森、陈旭光 《中国当代散文报告文学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思考与探究5:文人的闲情雅趣

鲁迅翻译的厨川白村 《出了象牙之塔》里,曾对小品散文作了这样的界说: “如果是

冬天,便坐在暖炉旁边的安乐椅上,倘在夏天,便披浴衣,啜苦茗,随随便便,和好友任心闲话,将这些话照样地移在纸上的东西,就是Essay(随笔)。”“五四”时期,周作人、林语堂就是这种闲适小品的代表作家。

这样的闲适小品有着什么样的文体特征?闲适小品就真的是一味闲适吗?

【学习资料1】内容选自温儒敏、赵祖谟主编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学习资料2】内容选自钱理群 《周作人论》,台北:万象图书股份公司1994年版。

【学习资料3】内容选自俞元桂、姚春树、汪文顶 《中国现代散文十六家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思考与探究6:优美的民俗风情

民俗风情积淀和折射着的是一个民族久远的历史与文化心态。写风俗,常常怀旧恋乡,

那是梦牵魂绕、故国神游,给人以慰藉,而非悲苦,语言也十分和谐、熨帖。中国传统的民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在你的身边找一些和民俗有关的事物,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学习资料1】内容选自周芬伶 《张爱玲与中国文学》,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年版。

【学习资料2】内容选自徐江 《捧出来的佛爷———汪曾祺批判》,《十作家批判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思考与探究7:不同地域的文化色彩

湘西的 “市集”透着美,北京的 “胡同”藏着知识,四川的 “茶馆”显出世情。在

习以为常的生活中其实是不乏美、智、趣的,我们缺少的正是作者的慧眼和妙笔。

朱自清曾说:“现在所需要的是仔细的观察,翔实的描写。一种风格,一种人情,一处

风景,只要看出它们的特异之处,有选择地有条理地写出来,定可给读者一种新知识、新情趣。”在市集、胡同、茶馆里悠游一番后,是否对朱先生的话有所领悟呢?

【学习资料1】内容选自韩立群 《沈从文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学习资料2】内容选自孙光萱 《中国现代散文名家名篇赏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学习资料3】内容选自黄裳 《黄裳自述·掌上的烟云》,大象出版社2002年版。

思考与探究8:对历史文化的反思

自80年代中期开始,新时期文学曾掀起一个波澜壮阔的 “文化寻根”热潮。文化散

文的崛起正是在这股热潮消歇之后的80年代末,直至90年代。文化是一个宽泛的、界定含混的概念。“文化散文”概念的提出,大约在1990年,佘树森在 《九O散文琐谈》中用了 “文化散文”的概念。我们这里所说的历史文化散文,简单地说,就是创作主体采用文化视角,伴以对历史文化的反思和批判,建立起一种沉雄博大、富于力度和深度的新型散文。90年代散文领域最为喧嚣的事件莫过于余秋雨的 《文化苦旅》在海内外的风靡,从此,文化散文深入人心。

相对于传统散文,文化散文的价值意义何在?余秋雨文化散文的风格特色是什么?你怎

样看他的 《文化苦旅》?

【学习资料1】内容选自佘树森、陈旭光 《中国当代散文报告文学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学习资料2】内容选自李咏吟 《学者散文的命脉》,《感觉余秋雨》,文汇出版社1996年版。

【学习资料3】内容选自楼肇明 《文化接轨的航程》,《感觉余秋雨》,文汇出版社1996年版。

【学习资料4】内容选自朱大可 《抹着文化口红游荡文坛———余秋雨批判》, 《十作家批判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思考与探究9:孤独者的内心独白

20世纪30年代曾产生过一批在文本中刻意营造 “独语”式语境的散文作家,以何

其芳的《画梦录》为代表。但在抗战前后,这种以孤独者的内心独白为主要宣叙方式的个体性 “独语”文体,渐渐地被一种群体性话语方式取代了。此后,更是销声匿迹。到了80年代中期,散文在回归 “真实”和 “自我”的基础上,作为散文主体的人的丰富复杂的心理状态,如感觉、情绪、意识流等开始占据散文的舞台,从而相应地引起了语体的变异。 试比较 “闲话体”与 “独语体”这两种散文体式的不同特征。

请说明史铁生的 《我与地坛》、斯妤的 《我因为什么而孤独》是如何在复杂的思绪中

建构文本形式的。

【学习资料1】内容选自温儒敏、赵祖谟: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学习资料2】内容选自沈义贞 《中国当代散文艺术演变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学习资料3】内容选自曹敏 《心灵的速写———斯妤散文的文体透视》,《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2期。

思考与探究10:对精神家园的求索

寻找精神家园,是一个经典性的现代文化主题,是 “每一个时代都有纠缠着这个时代

的整体灵魂的基本问题”。(刘小枫 《拯救与逍遥》)于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消费化、口语化、快餐化文化大行其道的年代,张承志、王小波等的散文各自凸现出什么样的意义?鲁迅认为 “非有天马行空似的大精神即无大艺术的产生”(《苦闷的象征》),你认为散文也是如此吗?

【学习资料1】内容选自李咏吟 《神圣价值独白:张承志的散文》,《无援的思想》,华艺出版社1995年版;朱栋霖、丁帆、朱晓进 《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学习资料2】内容选自戴锦华 《智者戏谑———阅读王小波》,《不再沉默———人文学者论王小波》,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学习资料3】内容选自林非 《林非论散文》,江西高校出版社2000年版。

【学习资料4】内容选自朱大可 《抹着文化口红游荡文坛———余秋雨批判》, 《十作家批判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思考与探究11

张承志和史铁生都是理想主义者,都执著于寻找精神的家园,思考现代人灵魂的安顿,但他们散文的情感表达方式和风格特色又大相径庭,试分析比较之。

【学习资料】

内容选自昌切、赵咏冰 《两种神性境界———张承志与史铁生散文比较研究》, 《武汉大学学报》2000年1期。

【教学与评价建议】

1创作形式:

(1)组织大家讨论学校里都有哪些不良行为和事件,写成杂文或幽默小品,进行批评。 (2)组织一次假日游,然后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成一篇游记。

(3)写一篇抒情散文,配上动人的音乐,进行声情并茂的集体朗诵。

(4)写一篇叙事散文,利用现代化的手段,组织大家制作电视散文。

2座谈会形式

(1)讨论文化散文产生的背景、原因及意义等。

(2)讨论散文的风格流派,如乡土派、闲适派、学者散文、女性散文等。

(3)讨论散文的文体特征,如独语体、闲话体、大散文。

3作品再创造

(1)根据写景记游篇画一幅山水风景画,根据城乡万象篇描绘市井风俗图,根据叙事怀人篇勾勒人物素描,根据 《更衣记》画一组近代时装服饰变迁图。

(2)根据萧红的 《回忆鲁迅先生》改写一个纪念鲁迅先生的小话剧。

4论文形式

(1)选自己最喜欢、最有感受的散文作品作一篇赏析论文。

(2)选自己最想深究的一位散文家或一种散文潮流,搜集相关的文献资料,作一篇研究论文。

【参考文献】

俞元桂等:《中国现代散文十六家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佘树森:《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佘树森、陈旭光:《中国当代散文报告文学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沈义贞:《中国当代散文艺术演变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袁勇麟:《当代汉语散文流变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汪文顶:《无声的河流·现代散文论集》,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

(选自周茜编选 《中国二十世纪散文 〈选读〉》,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3版,本设计由周茜编写)

《都江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作者对都江堰的评价,对李冰的评价,以及对民族文化

的独特思考。

2、 体会文章中想象、对比手法的作用。

3、 结合《吻火》《合欢树》理解体会中国现代散文“小”与“大”的关系。 4、 从本课的学习中迁移写作训练。

教学重难点:

重点1

难点3、4

教学方法:

1. 课前布置定向预习。完成课后导读问题1-3题。细读全文,疏通字句,找出有理解障碍的语句,结合课后练习圈划出文章大致脉络。

2. 课堂讨论互动。

3. 幻灯片补充图片文字资料。

4. 引导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建议

主要内容:一、教学目标,二、教材特点,三、教法建议,

去年咱们福州市的一些老师曾到珠海、绍兴等地看了看,了解外地新课程的进展情况。当时感到广东的一些学校对高中语文的五个选修系列一般都不是平均用力的,选择的标准普遍以高考为依据。他们感觉高考在考,或者以后会考的,就教,否则就先放一放。如果把他们的选修内容归纳一下,大概只有三个系列,即“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和“语言文字运用”,其中“诗歌与散文”特别受重视,而另外两个系列,即“新闻与传记”和“文化论著研读”则几乎很少有学校

涉及。我们福建省的情况好像也有点儿类似,各地市老师到福州,聊起选修课,仿佛都集中在“诗歌与散文”系列上,其中古典诗文,如《先秦诸子选读》《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等模块又特别受重视。也就是说在目前人教社巳经发行的九本选修教材中,人们的选择是有所偏重的,有些所谓“冷门”的模块其实很少有学校顾及,而十六本全部发行以后,估计短期内也是这个样子。对这种现象我无意加以评说,只是因为我今天要说的正是第一系列,即“诗歌与散文”,我看到了大家对它的重视,觉得很难得,于是就想到自己更应该认真对待,所说的内容应争取有点儿参考价值,不要浪费大家的时间。当然我也知道,有时“片面的深刻比肤浅的正确更接近真理”,在座的都是同人,咱们可以轻松自如些。我的确希望在座同行能随时发表不同看法,双向的交流总会把问题阐述得更实在些。 我今天着重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这一模块。我的话题有三个:一是教学目标,二是教材特点,三是教法建议,其中着重说说如何体现“选修”特色。 先说第一个话题。这一模块的教材可能有些学校还没有拿到,但我想,大家拿到以后是会选教到这一模块的。为什么?当然是因为高考在考。目前高考语文试题中,“文学作品阅读”这一题,普遍地都是选择中国现当代散文来加以考查,而“语言运用”这一部分,有的省市也是以短诗作为仿写对象来考查学生的。如2005年北京、江苏的题目都是这样。(前者要求仿写一首借物喻理的无题小诗,后者要求仿写《溪流》。)散文部分的联系就更直接了。

这部教材中的很多散文作者都有文章被高考试卷选为考查内容。如茅盾,04年全国试卷中选了他的《大地山河》,梁遇春,06年福建试卷中选了他的《泪与笑》,如冰心,05年全国卷选了她的《一日的春光》,而教材中史铁生的《合欢树》,更在05年被北京市选做文学阅读题材料。也就是说这些作者与文章与高考组题老师们的选用标准是非常接近的。学生学一学,也将是“很好用”的。对此,相信老师们不会看不到。

老师们,虽然我们都尊重“考试引领教学”这一事实,但我们在教学中又确实需要有超越考试和关注人生的勇气,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目标还是要向《语文课程标准》看齐。具体地说,就是:一、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二、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三、帮助学生“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国现代诗歌、散文的艺术特性,并“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莸得新的阅读体验”。最后,还要鼓励学生“尝试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课标”中的这些要求,也许我们一时还难以完全实现,但显然它又是我们应该坚持的方向。因为确立怎样的目标,关系着咱们有怎样的教学品位,关系着咱们的关注重点、工作情趣、教学境界,等等。

再说第二点,即教材特点。考虑到有些老师可能还没拿到教材,我把这一模块的主要篇目打印在下面:

诗歌部分共5单元,每单元5首诗歌。第一单元依次为:郭沫若的《天狗》,杜运燮的《井》,穆旦的《春》,邹荻帆的《无题》,蔡其矫的《川江号子》;第二单元:毛泽东的《贺新郎》,闻一多的《也许——葬歌》,刘半农的《一个小农家的暮》,痖弦的《秋歌——给暖暖》,江非的《妈妈》;第三单元:冯至的《蛇》,何其芳的《预言》,陈敬容的《窗》,纪弦的《你的名字》,舒婷昀《神女峰》;第四单元:昌耀的《河床》,郑敏的《金黄的稻束》,李广田的《地之子》,牛汉的《半棵树》,洛夫的《边界望乡》;第五单元: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臧克家的《老马》,绿原的《憎恨》,食指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梁小斌的《雪白的墙》。每单元的第一首为“精读”,其余为“略读”。

散文部分同样是5个单元,每单元3篇课文,依次为:第一单元,林语堂的《动人的北平》,张承志的《汉家寨》,梁衡的《特利尔的幽灵》;第二单元,李大钊的《新纪元》,周涛的《抓不住的鼬鼠——时间片论》,曹明华的《美》;第三单元,余秋雨的《都江堰》,梁遇春的《kissing the fire(吻火)》,史铁生的《合欢树》;第四单元,茅盾的《森林中的绅士》,丰子恺的《云霓》,张抗抗的《埃菲尔铁塔沉思》,第五单元,汪曾祺的《葡萄月令》,杨必的《光》,林耀德的《树(节选)》。各单元同样第一篇为“精读”,其余为“略读”。

诗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生命的律动”。5首诗从不同的角度围绕着生命的形式与意义,进行了多层次的思考与表现。在《我是天狗》一诗中,“我”具有种种不可思议的神奇本领,而且那样狂放,那样不安,显然是要表达作者对生命,对“我就是我”的一种全新的感觉;而《井》一诗则以相对“静默”的画面和语言,向我们揭示了作者对生命的另一种体验和感悟。《春》一诗向我们显示了年轻人在春天(也是人生的青春期)所感到的压抑与焦灼;《无题》又把死亡这一主题摆在读者的面前,并显示了作者的思考与认识;而《川江号子》却又是另一种风格,作者不直接表述自己的想法,而是通过对山水和自然风物的咏叹来表现他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正因为这样,引导同学们阅读时,应通过对意象特点的把握,跟踪诗歌的情感脉络,理解全诗的主旨。例如注重体会“天狗”的象征意义,注重把握“井”的特点与暗示性;例如着重体会《春》中的意象组合,以及这组合中所表达的种种寓意,体会《无题》的开头与结尾,感悟《川江号子》中视觉意象与听觉意象的呼应与冲突,等等。

让我们以《天狗》为例来说明这一点。请看原诗:

天狗

我是一条天狗呀!

我把月来吞了,

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便是我了!

我是月底光,

我是日底光,

我是一切星球底光,

我是X 光线底光,

我是全宇宙底Energy 底总量!

我飞奔,

我狂叫,

我燃烧。

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

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

我剥我的皮,

我食我的肉,

我嚼我的血,

我啮我的心肝,

我在我神经上飞跑,

我在我脊髓上飞跑,

我在我脑筋上飞跑。

我便是我呀!

我的我要爆了!

要告诉同学们,读这首诗,一定要注意把它放到特定的年代和写作背景中去理解,倘能从中捕捉某些时代的信息,才会感觉诗歌有个性,有意趣。

郭沫若在开始创作新诗的时候,曾极力主张诗歌应轻反映(反映客观生活),重创造(表现个性与新意),注重表达理想和反抗精神,注重抒写鲜明的自我。这首诗便是他这一主张的很好体现。像诗歌的第一节“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我便是我了!”语意突兀,气势宏大,节奏急骤,爆发强烈。写法上打破了传统中吟诗作句的各种常规,令人在惊骇之余,不由得要去感悟它意象之中所蕴含着的内在情愫。——探究之后,人们会发现这诗歌的意象也是丰满而且生动的。——因为“天狗”借用了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个形象,而“天狗吞月”的说法又几乎是中国人所尽人皆知的。因为古人常常将月蚀现象称作“天狗吃月亮”。诗人在他的一篇小说《月蚀》中,就曾经写到过他的家乡四川乡下在月蚀时击钟鸣鼓赶走天狗救出日月的风俗。现在,作者巧妙地借用这一形象来表现自己气吞宇宙的气概,便具有了可以被读者所理解和接受的形象基础。当然,更重要的,是在那个时代,很多青年都像作者一样,具有张扬个性、解放自我的强烈欲望,在“五四”精神的感召下,他们渴盼冲决一切束缚个性发展的罗网,在情感上,拥有和作者,和诗歌所表现的欲望完全一致的冲动。这是诗歌发表以后所以能被人理解、接受和传诵的主要原因。

总之,《我是天狗》一诗由于作者在内容上很好地表现了五四青年期盼着彻底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期盼着抛弃旧我和塑我新形象的内心世界,同时又在形式上又找到了一个抒发个人情感的很好的“对应物”(即“天狗”),它的被人接受和广受喜爱都是很自然的。

诗歌第二单元的主题为“挚情的呼唤”,5首诗歌围绕着“爱”这一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表现了诗人内心同样深刻的感受。《贺新郎》一词表现革命情侣为了人民大众,为了革命事业,而舍弃小家、放弃个人安逸与舒适的豪迈情怀。从中我们可以感受革命者在斗争岁月的高风亮节。《也许——葬歌》和《妈妈》两诗都是表达对亲人的热爱,前者以优美宁静的画面而悼念亡女,后者则以城市化的角度写身处偏僻乡村的妈妈,都显得很有个性。以优美宁静的画面而悼念亡女,表达的就不仅是哀痛,而还有哀痛之余的期盼与思索;以城市化的角度

写身处偏僻乡村的妈妈,表达的也不仅仅是对亲人的思念,还有对城乡差异的感慨,对人生命运的质疑。《一个小农家的暮》表现了异乡游子对家乡,对国人的思念与热爱。诗中描绘了作者记忆中(或者说是期盼中)的普通农民的生活画面,从中我们可以联想到《边城》,和其它一些类似的文学作品。而《秋歌——给暖暖》则更进一步,把关注点投向大自然,投向我们生活的环境。在万木凋零,向以“肃杀”而形成固定意象的秋季,诗人的心中和眼前却唯有“暖暖”。

让我们以闻一多的《也许——葬歌》来感受这一单诗歌特点: 也许

——葬歌

闻一多

也许你真是哭得太累,

也许,也许你要睡一睡,

那么叫夜鹰不要咳嗽。

蛙不要号,蝙蝠不要飞,

不许阳光拨你的眼帘,

不许清风刷上你的眉,

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

撑一伞松荫庇护你睡,

也许你听这蚯蚓翻泥,

听这小草的根须吸水,

也许你听这般的音乐

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

那么你先把眼皮闭紧,

我就让你睡,我让你睡,

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

我叫纸钱儿缓缓的飞。

在这首诗中,诗人面对女儿的去世,情感是悲切的,但诗人能控制住自己的激情,使它像地下的岩浆,时刻准备喷薄而出却又始终被控制,使它包蕴在诗的每一个词句里、每一个意象中。这样,情感经过压缩就变得更加坚实,更加沉雄了。“也许,也许你要睡一睡,/那么叫夜鹰不要咳嗽,/蛙不要号,蝙蝠不要飞,”压抑着的悲痛以轻柔冲淡的问候语气而表达,更显得催人心碎。在第二节中,诗人进一步为不幸的女儿呼唤着彼岸的宁静。“不许阳光拨你的眼帘,不许清风扫上你的眉”,这既是对死亡的逼真描绘,又使死在大自然勃勃生机的反衬下,显现出一种别样的启示。第三节是全诗点破主题的部分,也是诗人艺术和情感的高潮。诗节的前两句再一次用拟人手法对死亡加以表现,设想早夭少女在地下的快乐愉悦。——快乐不在生前,而在死后,美不在人间,而在地下。平凡的语言蕴藉着不平凡的深意,有了前面的描写,下文那“咒骂的人声”也就不难理解了。第四节是三节诗意的总结,通过一定的重复,使诗意挥洒得更加充分,而全诗的结构也因此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诗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爱的心语”,集中写爱情,对于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的“爱情观”的高中学生来说,了解和品评诗人们对心中爱情的表露,相信是很有益的。《蛇》一诗用一种令多数人都感到恐惧的动物来表现爱情,确实让人感到不好理解,而今天的年轻人或许就更是如此。但其中意味如何,还要等到同学

们自己读过之后,才有真切的感觉。同样,《预言》借助有关“爱神”的传说,写诗人对爱情的憧憬;《窗》写失去恋人后“我”的心中弥漫着挥之不去的爱;而《你的名字》表现的则是一种身不由己的痴情;这些诗歌各有特点,都很值得一读。我们知道,表现爱情的抒情诗极易变得夸张,直抒胸臆常会显得激昂有余而深情不足,而上述这些诗歌因为有自己的“客观对应物”,能借助意象而抒情,便显得更加含蓄而耐读;而出于同样的原因,诗歌也就有了更多的解读角度。《神女峰》当然也与爱情有关,它虽然不比《致橡树》那样集中写爱情,但在它丰富的内容之中又的确融入了作者对爱情的很多思索,而且这种思索还是多角度的:有肯定,也有超越;有对历史的尊重,也有新的价值评判角度。总之,每一首都很值得同学们去诵读。

让我们以《蛇》为例来实现更具体的了解:

我的寂寞是一条蛇,

冰冷地没有言语——

姑娘,你万一梦到它时,

千万啊,莫要悚惧!

它是我忠诚的侣伴,

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

它在想那茂密的草原,——

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它月光一般轻轻地,

从你那儿潜潜走过;

为我把你的梦境衔了来,

像一只绯红的花朵。

有时仅仅一个形象便能确立一首好诗,本诗就向我们显示了这种可能。“我的寂寞是一条蛇”,冯至以这样一个奇特的比喻起头,常使批评者惊叹他的新奇与大胆:但作者又的确能抓住蛇的一个个属性,并把这些碎片织进自己的恋慕之歌。蛇的沉默使诗人联想到单恋的寂寞,蛇好纠缠又令诗人觉得它会是一个“忠诚的侣伴”;蛇固然总是让人害怕,但少男热烈的爱岂不也常使少女畏惧,所以当我们读到“你万一梦到它时,/千万啊,莫要悚惧”时,不禁要为这奇妙的表达感到惊喜。诗人还成功地安排了蛇的另一个自然属性:让少女的“浓郁的乌丝”成为蛇所向往的“茂密的草原”。蛇外表冰冷,但这并不妨碍诗人说它“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两者一对映,仿佛是说正因为内心的热烈,它的外表才变得如此冰冷。

——这不也很有点儿像是生活中内心有爱,外表却极力压抑自己的矛盾少年吗?总之,蛇的形象和爱情主题在整首诗中缠绕着行进,处处展示出一个21岁年轻诗人的敏锐诗思。

因为时间关系,下面我只能做简单的表述不再一一举例。

诗歌第四单元以“大地的歌吟”为主题,5首诗歌集中写诗人对祖国、对

大地母亲的颂扬。但这种颂扬又是深沉的。如《河床》的作者,50年便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并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负伤,可57年却被错划为右派,从此受到22年的不公正待遇,直到1979年平反后,他才重又写出《河床》等广受诗坛关注的作品。诗的雄厚刚强与作者的执着不屈自然会有些内在的联系。同样的,《半棵树》的作者也有着曾为右派的苦难历程,因而他特别善于表现生命在困厄中的不屈,诗中也表现了“树”与”我”的关系。

第五单元以“苦难的琴音”为主题,5首诗歌都涉及到了人间的磨难和痛苦。其中有抗日战争时期,有解放前的,也有解放后,“文革”时期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一诗描绘了“文革”知青上山下乡送别的情景,是历史事件和一代人心灵最为直接的见证和艺术升华,我虽年龄已大,往事淡漠,可读后心情依然难以平静。中学生由于经历所限,对上述诗歌内容也许会感觉有些陌生,然而感知苦难对他们又肯定是有益的。幸福使人美好,苦难却能使人深刻。在同学们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和理解苦难是他们今后战胜苦难和超越苦难的前提。

教材散文部分的单元组合与诗歌有所不同,不是以内容,而是以写法特点来组合。一至五单元的选文分别体现了以下特点:一、形散神聚,二、情理相依,

三、以小见大,四、虚实相生,五、疏密有致。每一篇选文本身都很优美,经得住咀嚼,但同时又能很好地体现前面所述的写作规律,编选得很用心。

如第一单元的三篇课文,在写法上都有以形传神和以神写形的明显特点。《动人的北平》,写了北平人们的生活方式,北平的建筑布局,北平的商铺,北平的公园和人们的休闲去处等等,好像非常分散,但这些内容又共同地体现了北平的包容、大气、舒适、随和,体现了北平确实是“理想的居住城市”,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北平的深深的喜爱。又如《汉家寨》,在作者笔下,“汉家寨只是几间破泥屋,它坐落在新疆吐鲁番北、天山以南的一片铁灰色的砾石戈壁正中。无植被的枯山像铁渣堆一样,在三个方向汇指着它——三道裸山之间,是三条巨流般的黑戈壁,寸草不生,平平地铺向三个可怕的远方。”但“从宋至今,汉家寨至少已经坚守着生存了1000多年了。”

同时也就是这样一个地方,使“我”“隐隐感到了人的坚守,感到了那坚守如这风景一般苍凉广阔。”“苍凉”的描写烘托出“坚守”的主题。《特利尔的幽灵》也是这样,这篇散文从马克思在德国小城特利尔的故居写起,讲述一个多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在欧洲资本主义世界里由被惧怕到被默认的过程,和它在中国从被机械照搬到被科学运用的经历,从中引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结论:“思想家只管想,具体该怎么做,是我们这些后人的事,既然是灵魂,它就该有不同的躯壳,它就有永远的生命。”叙与议,形与神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又如第二单元的三篇课文,都做到了抒情中富有哲理,析理中带有感情。如《新纪元》一文,很好地表达了作者李大钊对1919年元旦这一“新纪元”到来的“欢欣庆祝”之情,同时又指出:那种“陈陈相因”的“送旧迎新”,不配称“新纪元”,只有为“别开一种新局面”而“进行的发轫”,“才能配称新纪元”,“才有祝贺的价值”。作者对“新纪元”的期望就很明了了。又如《捉不住的鼬

鼠——时间片论》,作者主要阐述时间的难以捕捉,难以掌控,阐述时间对于不同的人和不同的处境具有不同的意义;但文章在表述这一内容的时候,不是枯燥地说理,而是把时间比做“神”“奴隶”“鼬鼠”“剑客”“一切生命的杀手和产婆”等等,这就表现了对时间不同意义的不同态度和丰富情感。《美》以抒情为主,赞颂生活中那些“爱美”也“懂得美”的年轻女子们。这是它的主要内容。但在叙述和赞颂中,文章又显示了美本身的一些特点,告诉我们美是怎样产生的。情与理的结合同样紧密。

第三单元三篇课文以小中见大为明显特点,它们或者以小事例表深意蕴,或者小处落笔而大处着眼,都很值得同学们学习。如《合欢树》,写母亲只是出于天性而偶然地种下了一棵树,可等到它”长得跟房子一样高”时,作者想看却已经再也看不见它了。——母亲不也是这样吗?当“我”真正理解母爱的时候,母亲却已经不在了。这样,一棵普普通通的树,便告诉我们,母爱其实是多么的珍贵,同时它还告诉我们,最难以承受的痛苦是懊悔。《都江堰》也是如此,文章从中国古代的一项工程写起,着眼点却在讨论如何看待前人的业绩,如何认识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由于开掘得深入,透过“都江堰”这个话题,读者就能初步认知古代的两种文明(一以长城为代表,一以都江堰为代表),以及这两种文明所滋育着的不同的人生追求。这样写,文章显得既实在,又开展;既亲切,又深刻,经得起反复的咀嚼。

第四单元三篇课文都以“虚实相生”而见长。文章中的“虚”,指的是思想内容与整体感觉;“实”则指文章所具体记叙的人物、事件、景致,等等。行文倘能做到虚实相倚,彼此转化,文章就会显得言近意远,很有灵气了。如《森林中的绅士》,从头到尾都在写“北美洲”“森林”中的豪猪,写得具体而详实;但透过这一形象,读者感觉到的,却是身边生活中某些特定人群所独有的生活习性、处世方式。这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写法,不但很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态度与见解,读者也会感觉格外有趣。又如《云霓》,作者写的是大旱时节天边“忽浮忽沉,忽大忽小”的几朵云霓,表现的却是农民在大旱之年所经受的痛苦与绝望,揭示的是生活中那些蒙骗人们于一时的漂亮的假像。这样写,文字不长,却很厚重,能给人很多联想和启示。

第五单元三篇课文的共同特点是收放自如,疏密有致。文章的“疏”指的是行文从容,简约自如,它表现的是一种飘逸洒脱的行文气度;“密”则是指表意精细,包括构思周密,层次清晰,结构严整,等等。例如《葡萄月令》一文,作者在写葡萄栽培时,一个月一个月的交待,看似信笔写来,不疾不徐,但表意周到,不但写清了葡萄的生长特点,人的栽培乐趣与感悟也流露得自然而且充分。在叙写某种植物的过程中,洋溢着生之趣味,并显示出文人的雅趣和逸兴,这是疏密有致的一个突出效果。又如林燿德的《树(节选)》一文,写菩提树、圣诞树时,叙写周到,可谓不厌其繁;写桑树时却又略略数语,随即带过。这种变化显然都是服务于内容的表达的,因为要以前两种树来表现它们所代表的宗教精神,所以从密,需细致勾勒;因为要以桑而形成对映,同时也关照世俗生活,所以从疏,只约略数笔。

在这里,我还要特别赞扬一下这本教材在选用作者方面所显示出的包容性。它不但选了一批知名的主流作家的作品,还选了痖弦、纪弦、洛夫、林耀德等一批台湾诗人的作品,选了昌耀、牛汉、艾青等曾为“右派”的一批不幸诗人的作品,同时也送了舒婷、食指、梁小斌等八十年代后活跃于诗坛的“新锐”诗人的作品,选了曹明华等62年以后出生的“新人”作品,选了“文革”中猝然弃世的杨必的作品。(对于杨必的死,她姐姐扬绛说是死于急性心脏衰竭,可更多的人说她是“畏罪自杀”。——当时复旦造反派说她是里通外国的特务,她倔强而又自尊,视辩白为畏途,似乎也难有其他的迭择。——但不管怎么着,她的作品是终于选入中学教材了。)整本教材四十篇诗文,出自四十位作家之手,没有重复。其间希望中学生尽量全面地了解中国现当代诗歌散文创作及作者群的用意,也很明显。

老师们,为什么我要花这么多时间来介绍教材特点呢?因为我觉得这是我们教这部教材的一个主要内容。——我们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去看教材,尽心尽力地帮他们看懂教材。我想,学生真能把那17万4千字看一遍,就是咱们初步的成功。能认真地看,并且大体看懂,那就称得上是“善莫大焉”。最让人担心的是他们不看书。不看,再好的诗文也是废纸,再好的讲授也是白搭!

现在说说教法建议。我建议老师们教这本教材时,形式上应以学生的读和议为主,辅以必要的练习和测试,效果上则追求大信息量,追求学生的“确有所得”和“多有所得”。当然,这种大信息量的获得,还应是以教师的“启发式”和学生的“悟得”而实现的。

具体地说,我认为老师的授课内容主要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所讲授诗歌的重要信息,二是一些必要的相关基础知识,三是对学生练习、测试,乃至习作的指点与评议。而学生的学也同样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读,多读,放声读;二是议,大胆质疑,深入理解;三是练,可以有选择地做一些必要的书面练习,包括做一些仿写与创作。

这里教师所讲授的诗歌当然要以“精读”篇目为主,但一些学生感兴趣,有疑问的篇目也应进入讲授的范围。因为学生有需要,——这种需要非常难得,也非常可贵。对于教师来说,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就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的最好的方式。那么什么是“重要信息”呢?大家知道,诗歌是一种主观色彩特别浓郁的文学样式,因此,了解作者,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对于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就显得十分重要了。除此,“重要信息”还应包括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意象内涵,一些关键语词的言外之意,以及诗歌重要的象征意义等等。

举个例子吧。舒婷的《神女峰》很有名,学生也知道,但真让他们读起来,又感觉有点儿困难,倘能指点他们走过那几个“坎”,兴致才会真正地高起来: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

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离去,谁

还站在船尾

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涛

高一声

低一声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

但是.心

真能变成石头吗

为眺望远天的杳鹤

而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

沿着江岸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

正煽动新的背叛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诗的开头两句,写游客在经过神女峰而向她“挥舞”“各色花帕”的时候,有人把手“突然收回”,有人“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但对诗中的这一描写该如何理解呢?这就需要指点。又如“为眺望远天的杳鹤/而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这都是什么意思?“新的背叛”又指的是什么?——这在像我们这样比较一般的学校里,也许都还需要点拨。

(“神女峰”被赋予“神女”之名,无疑与中国传统的妇女观念相关,而中国传统妇女观是一种无视女性尊严、人格与生命要求的观念,其核心就是鲁迅曾经批判过的“节烈”。正是意识到了神女峰所包蕴的这种悲剧性,有人(其实可以理解为诗人本人)才仿佛被刺痛了似的,把手收回;而捂住“自己的眼睛”则是不忍看到有许多人仍漠然地将神女峰视为风景,感受不到神女的痛苦,这更使独醒的人感到心痛。

神女“为眺望远天的杳鹤/而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表明她只是为了某种抽象的理念而活着,为了某种遥不可及的东西而虚耗自己的青春与生命,以至错过了眼前的“春江月明”,错过了鲜活的人生。这诗句中既有对神女苦痛的真切感受与同情,又有对无视女性生命的传统价值观念的否定。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诗句以形象描绘的手法表现了千百年来神女所承受的男权文化的重压,表现了神女情感上无法言说的痛苦,诗人代神女表达了对封建伦理的不满,对真实爱情的渴望。“新的背叛”指背叛那种漠视女性生命的伦理道德,提倡一种新的爱情观念。这是一种爱情宣言,从中我们可从看到一代人精神的觉醒。)

至于“必要的相关基础知识”,我建议大家按单元来讲授。首先是指导学生读懂教材中已有的各单元知识短文,同时也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做一些适当的补充。例诗歌阅读,我建议大家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选择和补充:一、诗的

节奏与重音,二、诗的韵律,三,诗歌的常见写法与修辞,四、中国现代诗歌的出现、发展、流派,及朦胧诗,五、微型诗的形成与特点。补充一二两点是帮助学生正确地朗读;补充第四点是因为学生感兴趣,有需要;补充三五两点是为了应对可能的考试,因为近年一些省市喜欢用仿写微型诗的形式来考查学生,我们可以利用这门选修把它说得透彻些。散文部分也是这样,教材上已有的内容首先要吃透。但作为选修课,如果还要补充的话,我建议补充以下四个方面内容:一、散文的特点,二、散文的分类,三、散文的鉴赏,四、散文的写法。也是按单元来讲授。因为散文的写法这一项内容比较多,可以分为两个单元来讲授。

说到“对学生练习、测试,乃至习作的指点与评议”,我想老师们肯定要针对着自己面对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在这里,我一是希望大家找一本比较好的练习册,二是建议大家手中要有一两套比较有效的测试题目。试题对于落实选修课要求,明确教学重点,同时也解放教师本身,都十分重要。教之前就要明确考什么。至于练习,我个人认为我为福建教育出版社编的一本是经得住检验的。

老师们,如何把选修课上出“选修”的特色呢?我的建议有三点:

一是老师授课时只说该说的有意思的话,珍惜学生的选择,不浪费课堂时间。选修的最大特点应是学生感兴趣,因此不断增强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从而让他们在自主阅读中找到更多的“老师”,是咱们这些“老师”的主要任务。当然,此“老师”非彼“老师”,这两种老师是难以互相代替的。我想,学生是“选修”,我们老师自然也是“选教”。咱们干吗“选教”这一门?因为有兴趣,有积累,同时也喜欢谈论和思考与此有关的话题。但大家都知道自己,毕竟咱们所知有限,因此要借助于专家和作家。能当好介绍人和评论者,对咱们来说,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二是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练习和表现的机会,让他们的兴趣和特长在实践中有所发挥,并得到提高。

三是尽量让我们的课程与学生的社团活动、兴趣小组结合起来,学生中如能有一批骨干,一些话跃分子,学生群体的优势如能得到较好的发挥,那么上这种课无论对学生还是老师,都将成为一件乐事。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五大热点解读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语文学科的人文特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重,与此相关,高考试题的文学色彩进一步加浓,现代文阅读中呈现出散文一枝独秀的局面,现当代作家创作的感情真挚、文学色彩浓郁、富有时代气息的散文佳作成了命题者的首选材料。《考试大纲》对现代文阅读提出“理解”、“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共三项九条具体的测试要求。但纵观近年高考试题,散文阅读命题的热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以下结合本册选修课文略作说明。

热点一: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散文描写了怎样的画面或情景?

散文是以写情为指归的,但情感总是附着在某个客观对象上,或是触景生情,或是托物言志。散文的作者像画家和摄影师那样,具有捕捉鲜明形象的能力。我们在阅读散文时,首先要感知散文的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例如张承志的《汉家寨》,一开始“走近汉家寨”,见到的是“铁色戈壁”“红石焦土”,听到的是“单

调的马蹄声”,这些,就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广袤苍凉的画面。“汉家寨只是几间破泥屋”,“坐落在新疆吐鲁番北、天山以南的一片铁灰色的砾石戈壁正中”,“无植被的枯山像铁渣堆一样”,寥寥几句,就勾勒出了汉家寨荒凉、寂寞、古意横生的环境特点,从这荒凉的景中,我们能体会到作者抒写的寂寥的情。

高考命题,注重对形象画面或情景描写的考查,例如2007年安徽卷阅读许俊文的《乡村的风》,第14题就从形象角度设题:文中画线句子所说的“诗意”是通过哪几幅画面表现出来的?细读文章,我们能感受到有这样几幅鲜明的图画:“风拂炊烟图”、“风吹莲荡图”、“风摇树木图”。

热点二:含不尽之意现于言外──散文的形象中包含着怎样的寓意或情感?

抒情,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共同特征。但是散文的抒情比起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来,情意更浓郁。无论是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还是议论散文,都是作者饱蘸着淋漓酣畅的情感写出来的。林语堂的《动人的北平》着力表现北平的“动人”。北平的性格是古老而宽容的,她既具有都市的繁华喧嚣,也有着乡村的寂静与疏朗;既活动着圣贤、画师、哲学家,也容纳着和尚、舞女、电影迷。

阅读散文,要从文章的整体人手,宏观把握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主旨。对情感或是主旨的考查,是高考散文阅读的必考点。例如2007辽宁卷阅读臧克家的《炉火》,第21题是这样设计的,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不是“怀旧”?为什么?通读全文,我们可以看出,文章有怀旧情绪,但并非全文主旨。文章主旨是艺术地揭示“炉火”带给入的温暖与活力、希望与勇气,表明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热点三: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散文有怎样的行文思路或是结构方式?

叶圣陶先生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散文的作者有时连贯式地组织材料,比如汪曾祺的《葡萄月令》,将葡萄这颗小小生命一月一月写来,看似一本豆腐账.其实是裁剪得极有章法,将葡萄写成了一个生命的宁馨儿!

阅读散文,要善于捕捉文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感情的语句,从而把握文章的晾络。高考试题常常把考点设置在作品的思路上,例如2007年四川试卷阅读赵丽宏的《焰火的变奏》,第16题“本文是怎样谋篇布局的?结合原文简要回答”。通读全文我们就可以知道布局谋篇的特点:从空间上,夜空与湖泊两相映衬;从时间上,现在与过去交织与碰撞。

热点四: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关键词句在散文中有何作用?

阅读优美的散文,常会感到如饮陈酿,余香满口,回味无穷。产生这种美感的原因,一是思想情趣的美,二是语言文字的美。散文篇幅短小,语言美表现在:精炼与传神,具有造型美;自然与深沉,具有含蓄美;畅达与和谐,具有节奏美„„

这些关键词句,能开拓意旨,成为使全篇生辉、通体发亮的聚光焦点。因此,自然就成为散文阅读中命题的热点。例如,2007年高考全国卷I,阅读散文《总想为你唱支歌》,第15题要求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1)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2)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结合全文,这两句话的含义分别是:(1)大西北环境的恶劣与生命的顽强会让人经受历练而变得坚强。(2)南方的环境过于温和,过于精致纤巧,过于脆弱,远没有大西北粗犷坚韧。

热点五:情欲信而辞欲巧──散文中采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情”指散文的内容,“辞”指散文的形式:“信”是情真意诚,“巧”是通畅美巧。散文的内容应该充实雅正,形式应该华美巧丽。散文的手法不拘一格,不循一路。它可以融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于一炉;可以通过回忆、对比,将穿插、倒叙、勾连、呼应等结构手段交互使用,造成文章波澜层递的气势;还可以大量使用象征、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组成情深意挚色彩纷呈的艺术画面。例如张抗抗的《埃菲尔铁塔沉思》,为了突出铁塔之高,作者采用对比衬托的手法,“在印象的底版中,它只是比一座电视塔略高些的大铁架”,而来到眼前,“竟会如此之高”,登塔俯视,“小轿车变成了玩具,房屋变成了模型”。为了突出铁塔的伟大与神奇,作者采用了超现实的手法,描写了登塔过程中的幻觉,“我忽然发现了自己在上升,那钢缆挣断了,那黑手垂落了,那云朵变得浓亮了„„我以为自己像火箭一样被发射出去了呢„„”为了表现铁塔的精神气质,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写“这在工业革命的辉煌中屹立的巨人,似乎雄心勃勃要同那天边席卷而来的新浪潮作一番耐力的较量”,它曾是一个标新立异的怪物,也正是巴黎精神永恒的象征。

散文的写作,一般都很讲究表现手法的恰当运用,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欲扬先抑、烘托对比、虚实相生等等。高考试题通过对这些技巧的鉴赏,可以直接透视学生的阅读品位。例如2007年高考湖北卷阅读杨闻宇的《日月行色》,第17题是这样设计的:本文在构思上具有先抑后扬的特点,请作具体说明,并分析其作用。参考答案为:(1)女主人公的两次回答最能体现先抑后扬的特点,前面“你是个鳖熊”,激起“我”的“无名火”;结尾“灵性人是鳖熊的奴”表明真心,让“我”突生喜悦之情。(2)①突出了人物的可爱性格(灵性),加强了女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效果;②前后对照,造成悬念,形成曲折,增加情趣。 人教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参诗歌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

2011年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征文

高中选修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一粒沙里见世界”单元

(一)散文选修课程案例

课 程 设 计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郁达夫 《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散文是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文类。大自国家社会兴衰治乱,沧海桑田流逝变迁;小至个人悲欢离合,一颦一笑,自然界虫鱼鸟兽,一草一木,散文的触角无处不及,散文的功能广泛发挥,散文的园圃五光十色。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至上个世纪末,中国20世纪散文与世嬗变,生生不息,形成多元发展、蔚为壮观的局面。其中,既焕发着除旧迎新的澎湃热情,洋溢着青春生命的无穷欢乐,又充满着深沉苦闷的悲哀痛楚;既描摹着灵动鲜明的形象,又宣泄着压抑郁勃的情感;既是庸常生活的呼吸存在,更升华着深邃幽冥的哲思诗性。它是中国文学中显著而重要的一种类型,多视角多层次地反映着时代、生活、文化、心灵的方方面面。

【背景知识】

20世纪中国散文发展勾勒

(一)1901—1917年的世纪初期,新思潮如春雷滚动,旧势力似大厦将倾,粱启超 “笔锋常带感情”的报章 “新文体”影响一时。

(二)1917—1927年,是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又称 “五四”文学,是现代散文的发轫期。不同写法、不同流派的散文都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和展示。其中,鲁迅、周作人两兄弟双峰并峙,二水分流,各自在杂文和小品文上堪称大师。其他还有冰心、朱自清等 “文学研究会”;郁达夫、郭沫若等 “创造社”、“语丝”派 (如孙伏园、孙福熙等)及 “现代评论”派 (如徐志摩、陈西滢等)等诸家散文,可谓群星璀璨。

(三)1927—1937年,称 “左翼文学”,是现代散文的收获和转折期。1934年 “小品年”的走红及稍后 《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集》问世,标志了它基础的奠定和成果的丰硕。鲁迅和 “鲁迅风”杂文 (如瞿秋白、唐弢、聂绀弩等)领导文坛;林语堂等的幽默闲适小品热闹一时;“京派”诸家 (何其芳、沈从文等)以及 “开明”同人 (丰子恺、叶圣陶、夏 尊等)的散文也争奇斗艳,格调各异。

(四)1937—1949年,也称 “抗战文学”或 “延安文学”。这一时期,“工农兵文学”开了文学的新生面;客观、外向的通讯、报导等叙事文体发展顺利;而主观、向内的抒情文体———诗歌与散文则受到了当时总体氛围的严重抑制。尽管如此,上一时期很活跃的茅盾、巴金、李广田等又有新作。陆蠡、丽尼和萧红、张爱玲等新秀写出了别有新意的作品。 ———以上摘自 《中国现代散文的回顾》,刘锡庆著,见 《北京社会科学》2002年3期。

(五)1949至1966年,新中国成立后17年是散文的更新期。关注现实巨变,强调重大题材,高唱社会主义颂歌的 “通讯报道”和充满诗意激情的 “杨朔模式”散文流行。“大我”的奏鸣几乎取代了 “小我”的吟诵,强化了现代散文的社会性和思想性,却淡化了散文家的个性色彩。

(六)1976年至80年代中后期,是新时期的文艺复兴,也是散文主体意识的回归期。老中青三代散文作家相承共生,耕耘于散文苑圃。先是哀祭、反思、追忆的散文兴盛一时,复归写实求真、师心使气的体性风骨,继而是散文文体意识的自觉强化,散文艺术的变革潮涌。

(七)90年代至世纪末,文化转型期散文创作进入多元化审美时代,而文化关怀则是其主

要审美特征。以汪曾祺、张中行为代表的文人散文,以余秋雨为代表的文化散文,以季羡林、金克木为代表的学者散文,以张承志、韩少功为代表的理想散文,以唐敏、赵玫为代表的女性散文,以及以曹明华、苇岸为代表的新生代散文,共同酿成了方兴未艾的散文热潮。

———以上参见 《中国现代文学史》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现代散文的基本观念与发展历程》,汪文顶著,见 《无声的河流:现代散文论集》,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

【学习活动设计】

思考与探究1:与生活密切互动的杂文

这半年我又看见了许多血和许多泪,

然而我只有杂感而已。

泪揩了,血消了;

屠伯们逍遥复逍遥,

用钢刀的,用软刀的。

然而我只有 “杂感”而已。

连 “杂感”也被 “放进应该去的地方”时,

我于是只有 “而已”而已!

———鲁迅 《而已集》题辞

“五四”时期创立的新型散文有多种多样的体裁形式,适应除旧布新、思想启蒙的时代

需要,议论性散文率先兴起。《新青年》从1918年4月号起开辟 “随感录”专栏,专登短小泼辣的议论文字。这些具有文学意味的杂感短评便是后来统称为 “杂文”一类作品的先导。

读了这几篇不同时期的杂文以后,你认为杂文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如何看待杂文与 “现

在进行时”的生活的密切互动关系?

【学习资料1】内容选自刘锡庆 《散文新思维· “杂文”杂说》,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学习资料2】内容选自钱理群 《适合自己的文体———鲁迅杂文论》,见 《走进当代的鲁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学习资料3】内容选自姜振昌著 《中国现代杂文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思考与探究2:行走中的感悟

郁达夫有曰:“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

比以前任何散文都来得强。”(《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本单元作品中,徐志摩于异国他乡抒发独游的乐趣,谱写了一曲对大自然的深情颂歌,文笔绮丽,充满诗意。梁遇春在日常的赶路途中且游且感,认识平凡的人生,思致如星珠串天,处处闪眼。铁凝则在乡间一条绕山的河边寻游,感悟的却是女人的命运,描写生动,风格质朴。

同是写景记游,他们都表现出鲜明的个性,不同的格调,试分析之。

【学习资料1】内容选自佘树森 《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学习资料2】内容选自佘树森 《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学习资料3】内容选自薛南 《平和之中寓深意,无拘无束露真情———读铁凝散文集 〈河之女〉》,《扬州大学学报》2002年2期。

思考与探究3:深情隽永的怀旧思亲

怀旧思亲的文章最适宜抒发感情,其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抒写真情实感,朴实无华,最

忌浮华做作,雕缋藻饰。这三篇叙事怀人之作在感情的抒发上都非常真实自然,又相当克制含蓄,深情隽永而非滥情伤情。他们都把浓烈深厚的忆念之情蕴含于逼真的日常场景和自然质朴的叙述之中。

你同意 “情”是艺术散文的生命这一观点吗?我们应当如何看待散文的抒情?

【学习资料1】内容选自佘树森 《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学习资料2】内容选自苏珊·朗格 《艺术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学习资料3】内容选自刘锡庆 《新时期散文创作漫笔》,见 《散文新思维》,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学习资料4】内容选自老愚 《群山之上———新潮散文选萃·编选者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思考与探究4:新意层出的托物言志

天地之间人与自然万物共生共存,日久天长由物生情,由物及理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只是各人所爱之 “物”各不相同罢了。

于是托物言志,借物寓情的文艺作品从古至今,层出不穷。花花草草、虫虫马马,无一

不是被歌吟的对象。尽管 “雅舍”破败不堪,尽管 “骏马”被反复赞颂,尽管 “大地上的事情”司空见惯,熟视无睹,但梁实秋、周涛、苇岸还是带给了我们一份惊喜,一种不一样的感受。

咏物名篇 《茶花赋》、《白杨礼赞》、《荷塘月色》是同学们所熟悉的,这些大家了然于

心的题材如何才能常作常新?请通过对本单元作品各自新意的分析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学习资料1】内容选自汪文顶 《无声的河流:现代散文论集·梁实秋的雅舍小品》,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

【学习资料2】内容选自潘大华 《生命之树长绿———周涛散文魅力探寻》,《当代文坛》2000年2期。

【学习资料3】内容选自林贤治 《太阳升起以后·未曾消失的苇岸》,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版;佘树森、陈旭光 《中国当代散文报告文学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思考与探究5:文人的闲情雅趣

鲁迅翻译的厨川白村 《出了象牙之塔》里,曾对小品散文作了这样的界说: “如果是

冬天,便坐在暖炉旁边的安乐椅上,倘在夏天,便披浴衣,啜苦茗,随随便便,和好友任心闲话,将这些话照样地移在纸上的东西,就是Essay(随笔)。”“五四”时期,周作人、林语堂就是这种闲适小品的代表作家。

这样的闲适小品有着什么样的文体特征?闲适小品就真的是一味闲适吗?

【学习资料1】内容选自温儒敏、赵祖谟主编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学习资料2】内容选自钱理群 《周作人论》,台北:万象图书股份公司1994年版。

【学习资料3】内容选自俞元桂、姚春树、汪文顶 《中国现代散文十六家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思考与探究6:优美的民俗风情

民俗风情积淀和折射着的是一个民族久远的历史与文化心态。写风俗,常常怀旧恋乡,

那是梦牵魂绕、故国神游,给人以慰藉,而非悲苦,语言也十分和谐、熨帖。中国传统的民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在你的身边找一些和民俗有关的事物,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学习资料1】内容选自周芬伶 《张爱玲与中国文学》,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年版。

【学习资料2】内容选自徐江 《捧出来的佛爷———汪曾祺批判》,《十作家批判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思考与探究7:不同地域的文化色彩

湘西的 “市集”透着美,北京的 “胡同”藏着知识,四川的 “茶馆”显出世情。在

习以为常的生活中其实是不乏美、智、趣的,我们缺少的正是作者的慧眼和妙笔。

朱自清曾说:“现在所需要的是仔细的观察,翔实的描写。一种风格,一种人情,一处

风景,只要看出它们的特异之处,有选择地有条理地写出来,定可给读者一种新知识、新情趣。”在市集、胡同、茶馆里悠游一番后,是否对朱先生的话有所领悟呢?

【学习资料1】内容选自韩立群 《沈从文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学习资料2】内容选自孙光萱 《中国现代散文名家名篇赏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学习资料3】内容选自黄裳 《黄裳自述·掌上的烟云》,大象出版社2002年版。

思考与探究8:对历史文化的反思

自80年代中期开始,新时期文学曾掀起一个波澜壮阔的 “文化寻根”热潮。文化散

文的崛起正是在这股热潮消歇之后的80年代末,直至90年代。文化是一个宽泛的、界定含混的概念。“文化散文”概念的提出,大约在1990年,佘树森在 《九O散文琐谈》中用了 “文化散文”的概念。我们这里所说的历史文化散文,简单地说,就是创作主体采用文化视角,伴以对历史文化的反思和批判,建立起一种沉雄博大、富于力度和深度的新型散文。90年代散文领域最为喧嚣的事件莫过于余秋雨的 《文化苦旅》在海内外的风靡,从此,文化散文深入人心。

相对于传统散文,文化散文的价值意义何在?余秋雨文化散文的风格特色是什么?你怎

样看他的 《文化苦旅》?

【学习资料1】内容选自佘树森、陈旭光 《中国当代散文报告文学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学习资料2】内容选自李咏吟 《学者散文的命脉》,《感觉余秋雨》,文汇出版社1996年版。

【学习资料3】内容选自楼肇明 《文化接轨的航程》,《感觉余秋雨》,文汇出版社1996年版。

【学习资料4】内容选自朱大可 《抹着文化口红游荡文坛———余秋雨批判》, 《十作家批判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思考与探究9:孤独者的内心独白

20世纪30年代曾产生过一批在文本中刻意营造 “独语”式语境的散文作家,以何

其芳的《画梦录》为代表。但在抗战前后,这种以孤独者的内心独白为主要宣叙方式的个体性 “独语”文体,渐渐地被一种群体性话语方式取代了。此后,更是销声匿迹。到了80年代中期,散文在回归 “真实”和 “自我”的基础上,作为散文主体的人的丰富复杂的心理状态,如感觉、情绪、意识流等开始占据散文的舞台,从而相应地引起了语体的变异。 试比较 “闲话体”与 “独语体”这两种散文体式的不同特征。

请说明史铁生的 《我与地坛》、斯妤的 《我因为什么而孤独》是如何在复杂的思绪中

建构文本形式的。

【学习资料1】内容选自温儒敏、赵祖谟: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学习资料2】内容选自沈义贞 《中国当代散文艺术演变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学习资料3】内容选自曹敏 《心灵的速写———斯妤散文的文体透视》,《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2期。

思考与探究10:对精神家园的求索

寻找精神家园,是一个经典性的现代文化主题,是 “每一个时代都有纠缠着这个时代

的整体灵魂的基本问题”。(刘小枫 《拯救与逍遥》)于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消费化、口语化、快餐化文化大行其道的年代,张承志、王小波等的散文各自凸现出什么样的意义?鲁迅认为 “非有天马行空似的大精神即无大艺术的产生”(《苦闷的象征》),你认为散文也是如此吗?

【学习资料1】内容选自李咏吟 《神圣价值独白:张承志的散文》,《无援的思想》,华艺出版社1995年版;朱栋霖、丁帆、朱晓进 《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学习资料2】内容选自戴锦华 《智者戏谑———阅读王小波》,《不再沉默———人文学者论王小波》,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学习资料3】内容选自林非 《林非论散文》,江西高校出版社2000年版。

【学习资料4】内容选自朱大可 《抹着文化口红游荡文坛———余秋雨批判》, 《十作家批判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思考与探究11

张承志和史铁生都是理想主义者,都执著于寻找精神的家园,思考现代人灵魂的安顿,但他们散文的情感表达方式和风格特色又大相径庭,试分析比较之。

【学习资料】

内容选自昌切、赵咏冰 《两种神性境界———张承志与史铁生散文比较研究》, 《武汉大学学报》2000年1期。

【教学与评价建议】

1创作形式:

(1)组织大家讨论学校里都有哪些不良行为和事件,写成杂文或幽默小品,进行批评。 (2)组织一次假日游,然后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成一篇游记。

(3)写一篇抒情散文,配上动人的音乐,进行声情并茂的集体朗诵。

(4)写一篇叙事散文,利用现代化的手段,组织大家制作电视散文。

2座谈会形式

(1)讨论文化散文产生的背景、原因及意义等。

(2)讨论散文的风格流派,如乡土派、闲适派、学者散文、女性散文等。

(3)讨论散文的文体特征,如独语体、闲话体、大散文。

3作品再创造

(1)根据写景记游篇画一幅山水风景画,根据城乡万象篇描绘市井风俗图,根据叙事怀人篇勾勒人物素描,根据 《更衣记》画一组近代时装服饰变迁图。

(2)根据萧红的 《回忆鲁迅先生》改写一个纪念鲁迅先生的小话剧。

4论文形式

(1)选自己最喜欢、最有感受的散文作品作一篇赏析论文。

(2)选自己最想深究的一位散文家或一种散文潮流,搜集相关的文献资料,作一篇研究论文。

【参考文献】

俞元桂等:《中国现代散文十六家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佘树森:《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佘树森、陈旭光:《中国当代散文报告文学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沈义贞:《中国当代散文艺术演变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袁勇麟:《当代汉语散文流变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汪文顶:《无声的河流·现代散文论集》,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

(选自周茜编选 《中国二十世纪散文 〈选读〉》,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3版,本设计由周茜编写)

《都江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作者对都江堰的评价,对李冰的评价,以及对民族文化

的独特思考。

2、 体会文章中想象、对比手法的作用。

3、 结合《吻火》《合欢树》理解体会中国现代散文“小”与“大”的关系。 4、 从本课的学习中迁移写作训练。

教学重难点:

重点1

难点3、4

教学方法:

1. 课前布置定向预习。完成课后导读问题1-3题。细读全文,疏通字句,找出有理解障碍的语句,结合课后练习圈划出文章大致脉络。

2. 课堂讨论互动。

3. 幻灯片补充图片文字资料。

4. 引导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建议

主要内容:一、教学目标,二、教材特点,三、教法建议,

去年咱们福州市的一些老师曾到珠海、绍兴等地看了看,了解外地新课程的进展情况。当时感到广东的一些学校对高中语文的五个选修系列一般都不是平均用力的,选择的标准普遍以高考为依据。他们感觉高考在考,或者以后会考的,就教,否则就先放一放。如果把他们的选修内容归纳一下,大概只有三个系列,即“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和“语言文字运用”,其中“诗歌与散文”特别受重视,而另外两个系列,即“新闻与传记”和“文化论著研读”则几乎很少有学校

涉及。我们福建省的情况好像也有点儿类似,各地市老师到福州,聊起选修课,仿佛都集中在“诗歌与散文”系列上,其中古典诗文,如《先秦诸子选读》《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等模块又特别受重视。也就是说在目前人教社巳经发行的九本选修教材中,人们的选择是有所偏重的,有些所谓“冷门”的模块其实很少有学校顾及,而十六本全部发行以后,估计短期内也是这个样子。对这种现象我无意加以评说,只是因为我今天要说的正是第一系列,即“诗歌与散文”,我看到了大家对它的重视,觉得很难得,于是就想到自己更应该认真对待,所说的内容应争取有点儿参考价值,不要浪费大家的时间。当然我也知道,有时“片面的深刻比肤浅的正确更接近真理”,在座的都是同人,咱们可以轻松自如些。我的确希望在座同行能随时发表不同看法,双向的交流总会把问题阐述得更实在些。 我今天着重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这一模块。我的话题有三个:一是教学目标,二是教材特点,三是教法建议,其中着重说说如何体现“选修”特色。 先说第一个话题。这一模块的教材可能有些学校还没有拿到,但我想,大家拿到以后是会选教到这一模块的。为什么?当然是因为高考在考。目前高考语文试题中,“文学作品阅读”这一题,普遍地都是选择中国现当代散文来加以考查,而“语言运用”这一部分,有的省市也是以短诗作为仿写对象来考查学生的。如2005年北京、江苏的题目都是这样。(前者要求仿写一首借物喻理的无题小诗,后者要求仿写《溪流》。)散文部分的联系就更直接了。

这部教材中的很多散文作者都有文章被高考试卷选为考查内容。如茅盾,04年全国试卷中选了他的《大地山河》,梁遇春,06年福建试卷中选了他的《泪与笑》,如冰心,05年全国卷选了她的《一日的春光》,而教材中史铁生的《合欢树》,更在05年被北京市选做文学阅读题材料。也就是说这些作者与文章与高考组题老师们的选用标准是非常接近的。学生学一学,也将是“很好用”的。对此,相信老师们不会看不到。

老师们,虽然我们都尊重“考试引领教学”这一事实,但我们在教学中又确实需要有超越考试和关注人生的勇气,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目标还是要向《语文课程标准》看齐。具体地说,就是:一、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二、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三、帮助学生“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国现代诗歌、散文的艺术特性,并“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莸得新的阅读体验”。最后,还要鼓励学生“尝试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课标”中的这些要求,也许我们一时还难以完全实现,但显然它又是我们应该坚持的方向。因为确立怎样的目标,关系着咱们有怎样的教学品位,关系着咱们的关注重点、工作情趣、教学境界,等等。

再说第二点,即教材特点。考虑到有些老师可能还没拿到教材,我把这一模块的主要篇目打印在下面:

诗歌部分共5单元,每单元5首诗歌。第一单元依次为:郭沫若的《天狗》,杜运燮的《井》,穆旦的《春》,邹荻帆的《无题》,蔡其矫的《川江号子》;第二单元:毛泽东的《贺新郎》,闻一多的《也许——葬歌》,刘半农的《一个小农家的暮》,痖弦的《秋歌——给暖暖》,江非的《妈妈》;第三单元:冯至的《蛇》,何其芳的《预言》,陈敬容的《窗》,纪弦的《你的名字》,舒婷昀《神女峰》;第四单元:昌耀的《河床》,郑敏的《金黄的稻束》,李广田的《地之子》,牛汉的《半棵树》,洛夫的《边界望乡》;第五单元: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臧克家的《老马》,绿原的《憎恨》,食指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梁小斌的《雪白的墙》。每单元的第一首为“精读”,其余为“略读”。

散文部分同样是5个单元,每单元3篇课文,依次为:第一单元,林语堂的《动人的北平》,张承志的《汉家寨》,梁衡的《特利尔的幽灵》;第二单元,李大钊的《新纪元》,周涛的《抓不住的鼬鼠——时间片论》,曹明华的《美》;第三单元,余秋雨的《都江堰》,梁遇春的《kissing the fire(吻火)》,史铁生的《合欢树》;第四单元,茅盾的《森林中的绅士》,丰子恺的《云霓》,张抗抗的《埃菲尔铁塔沉思》,第五单元,汪曾祺的《葡萄月令》,杨必的《光》,林耀德的《树(节选)》。各单元同样第一篇为“精读”,其余为“略读”。

诗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生命的律动”。5首诗从不同的角度围绕着生命的形式与意义,进行了多层次的思考与表现。在《我是天狗》一诗中,“我”具有种种不可思议的神奇本领,而且那样狂放,那样不安,显然是要表达作者对生命,对“我就是我”的一种全新的感觉;而《井》一诗则以相对“静默”的画面和语言,向我们揭示了作者对生命的另一种体验和感悟。《春》一诗向我们显示了年轻人在春天(也是人生的青春期)所感到的压抑与焦灼;《无题》又把死亡这一主题摆在读者的面前,并显示了作者的思考与认识;而《川江号子》却又是另一种风格,作者不直接表述自己的想法,而是通过对山水和自然风物的咏叹来表现他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正因为这样,引导同学们阅读时,应通过对意象特点的把握,跟踪诗歌的情感脉络,理解全诗的主旨。例如注重体会“天狗”的象征意义,注重把握“井”的特点与暗示性;例如着重体会《春》中的意象组合,以及这组合中所表达的种种寓意,体会《无题》的开头与结尾,感悟《川江号子》中视觉意象与听觉意象的呼应与冲突,等等。

让我们以《天狗》为例来说明这一点。请看原诗:

天狗

我是一条天狗呀!

我把月来吞了,

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便是我了!

我是月底光,

我是日底光,

我是一切星球底光,

我是X 光线底光,

我是全宇宙底Energy 底总量!

我飞奔,

我狂叫,

我燃烧。

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

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

我剥我的皮,

我食我的肉,

我嚼我的血,

我啮我的心肝,

我在我神经上飞跑,

我在我脊髓上飞跑,

我在我脑筋上飞跑。

我便是我呀!

我的我要爆了!

要告诉同学们,读这首诗,一定要注意把它放到特定的年代和写作背景中去理解,倘能从中捕捉某些时代的信息,才会感觉诗歌有个性,有意趣。

郭沫若在开始创作新诗的时候,曾极力主张诗歌应轻反映(反映客观生活),重创造(表现个性与新意),注重表达理想和反抗精神,注重抒写鲜明的自我。这首诗便是他这一主张的很好体现。像诗歌的第一节“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我便是我了!”语意突兀,气势宏大,节奏急骤,爆发强烈。写法上打破了传统中吟诗作句的各种常规,令人在惊骇之余,不由得要去感悟它意象之中所蕴含着的内在情愫。——探究之后,人们会发现这诗歌的意象也是丰满而且生动的。——因为“天狗”借用了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个形象,而“天狗吞月”的说法又几乎是中国人所尽人皆知的。因为古人常常将月蚀现象称作“天狗吃月亮”。诗人在他的一篇小说《月蚀》中,就曾经写到过他的家乡四川乡下在月蚀时击钟鸣鼓赶走天狗救出日月的风俗。现在,作者巧妙地借用这一形象来表现自己气吞宇宙的气概,便具有了可以被读者所理解和接受的形象基础。当然,更重要的,是在那个时代,很多青年都像作者一样,具有张扬个性、解放自我的强烈欲望,在“五四”精神的感召下,他们渴盼冲决一切束缚个性发展的罗网,在情感上,拥有和作者,和诗歌所表现的欲望完全一致的冲动。这是诗歌发表以后所以能被人理解、接受和传诵的主要原因。

总之,《我是天狗》一诗由于作者在内容上很好地表现了五四青年期盼着彻底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期盼着抛弃旧我和塑我新形象的内心世界,同时又在形式上又找到了一个抒发个人情感的很好的“对应物”(即“天狗”),它的被人接受和广受喜爱都是很自然的。

诗歌第二单元的主题为“挚情的呼唤”,5首诗歌围绕着“爱”这一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表现了诗人内心同样深刻的感受。《贺新郎》一词表现革命情侣为了人民大众,为了革命事业,而舍弃小家、放弃个人安逸与舒适的豪迈情怀。从中我们可以感受革命者在斗争岁月的高风亮节。《也许——葬歌》和《妈妈》两诗都是表达对亲人的热爱,前者以优美宁静的画面而悼念亡女,后者则以城市化的角度写身处偏僻乡村的妈妈,都显得很有个性。以优美宁静的画面而悼念亡女,表达的就不仅是哀痛,而还有哀痛之余的期盼与思索;以城市化的角度

写身处偏僻乡村的妈妈,表达的也不仅仅是对亲人的思念,还有对城乡差异的感慨,对人生命运的质疑。《一个小农家的暮》表现了异乡游子对家乡,对国人的思念与热爱。诗中描绘了作者记忆中(或者说是期盼中)的普通农民的生活画面,从中我们可以联想到《边城》,和其它一些类似的文学作品。而《秋歌——给暖暖》则更进一步,把关注点投向大自然,投向我们生活的环境。在万木凋零,向以“肃杀”而形成固定意象的秋季,诗人的心中和眼前却唯有“暖暖”。

让我们以闻一多的《也许——葬歌》来感受这一单诗歌特点: 也许

——葬歌

闻一多

也许你真是哭得太累,

也许,也许你要睡一睡,

那么叫夜鹰不要咳嗽。

蛙不要号,蝙蝠不要飞,

不许阳光拨你的眼帘,

不许清风刷上你的眉,

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

撑一伞松荫庇护你睡,

也许你听这蚯蚓翻泥,

听这小草的根须吸水,

也许你听这般的音乐

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

那么你先把眼皮闭紧,

我就让你睡,我让你睡,

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

我叫纸钱儿缓缓的飞。

在这首诗中,诗人面对女儿的去世,情感是悲切的,但诗人能控制住自己的激情,使它像地下的岩浆,时刻准备喷薄而出却又始终被控制,使它包蕴在诗的每一个词句里、每一个意象中。这样,情感经过压缩就变得更加坚实,更加沉雄了。“也许,也许你要睡一睡,/那么叫夜鹰不要咳嗽,/蛙不要号,蝙蝠不要飞,”压抑着的悲痛以轻柔冲淡的问候语气而表达,更显得催人心碎。在第二节中,诗人进一步为不幸的女儿呼唤着彼岸的宁静。“不许阳光拨你的眼帘,不许清风扫上你的眉”,这既是对死亡的逼真描绘,又使死在大自然勃勃生机的反衬下,显现出一种别样的启示。第三节是全诗点破主题的部分,也是诗人艺术和情感的高潮。诗节的前两句再一次用拟人手法对死亡加以表现,设想早夭少女在地下的快乐愉悦。——快乐不在生前,而在死后,美不在人间,而在地下。平凡的语言蕴藉着不平凡的深意,有了前面的描写,下文那“咒骂的人声”也就不难理解了。第四节是三节诗意的总结,通过一定的重复,使诗意挥洒得更加充分,而全诗的结构也因此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诗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爱的心语”,集中写爱情,对于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的“爱情观”的高中学生来说,了解和品评诗人们对心中爱情的表露,相信是很有益的。《蛇》一诗用一种令多数人都感到恐惧的动物来表现爱情,确实让人感到不好理解,而今天的年轻人或许就更是如此。但其中意味如何,还要等到同学

们自己读过之后,才有真切的感觉。同样,《预言》借助有关“爱神”的传说,写诗人对爱情的憧憬;《窗》写失去恋人后“我”的心中弥漫着挥之不去的爱;而《你的名字》表现的则是一种身不由己的痴情;这些诗歌各有特点,都很值得一读。我们知道,表现爱情的抒情诗极易变得夸张,直抒胸臆常会显得激昂有余而深情不足,而上述这些诗歌因为有自己的“客观对应物”,能借助意象而抒情,便显得更加含蓄而耐读;而出于同样的原因,诗歌也就有了更多的解读角度。《神女峰》当然也与爱情有关,它虽然不比《致橡树》那样集中写爱情,但在它丰富的内容之中又的确融入了作者对爱情的很多思索,而且这种思索还是多角度的:有肯定,也有超越;有对历史的尊重,也有新的价值评判角度。总之,每一首都很值得同学们去诵读。

让我们以《蛇》为例来实现更具体的了解:

我的寂寞是一条蛇,

冰冷地没有言语——

姑娘,你万一梦到它时,

千万啊,莫要悚惧!

它是我忠诚的侣伴,

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

它在想那茂密的草原,——

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它月光一般轻轻地,

从你那儿潜潜走过;

为我把你的梦境衔了来,

像一只绯红的花朵。

有时仅仅一个形象便能确立一首好诗,本诗就向我们显示了这种可能。“我的寂寞是一条蛇”,冯至以这样一个奇特的比喻起头,常使批评者惊叹他的新奇与大胆:但作者又的确能抓住蛇的一个个属性,并把这些碎片织进自己的恋慕之歌。蛇的沉默使诗人联想到单恋的寂寞,蛇好纠缠又令诗人觉得它会是一个“忠诚的侣伴”;蛇固然总是让人害怕,但少男热烈的爱岂不也常使少女畏惧,所以当我们读到“你万一梦到它时,/千万啊,莫要悚惧”时,不禁要为这奇妙的表达感到惊喜。诗人还成功地安排了蛇的另一个自然属性:让少女的“浓郁的乌丝”成为蛇所向往的“茂密的草原”。蛇外表冰冷,但这并不妨碍诗人说它“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两者一对映,仿佛是说正因为内心的热烈,它的外表才变得如此冰冷。

——这不也很有点儿像是生活中内心有爱,外表却极力压抑自己的矛盾少年吗?总之,蛇的形象和爱情主题在整首诗中缠绕着行进,处处展示出一个21岁年轻诗人的敏锐诗思。

因为时间关系,下面我只能做简单的表述不再一一举例。

诗歌第四单元以“大地的歌吟”为主题,5首诗歌集中写诗人对祖国、对

大地母亲的颂扬。但这种颂扬又是深沉的。如《河床》的作者,50年便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并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负伤,可57年却被错划为右派,从此受到22年的不公正待遇,直到1979年平反后,他才重又写出《河床》等广受诗坛关注的作品。诗的雄厚刚强与作者的执着不屈自然会有些内在的联系。同样的,《半棵树》的作者也有着曾为右派的苦难历程,因而他特别善于表现生命在困厄中的不屈,诗中也表现了“树”与”我”的关系。

第五单元以“苦难的琴音”为主题,5首诗歌都涉及到了人间的磨难和痛苦。其中有抗日战争时期,有解放前的,也有解放后,“文革”时期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一诗描绘了“文革”知青上山下乡送别的情景,是历史事件和一代人心灵最为直接的见证和艺术升华,我虽年龄已大,往事淡漠,可读后心情依然难以平静。中学生由于经历所限,对上述诗歌内容也许会感觉有些陌生,然而感知苦难对他们又肯定是有益的。幸福使人美好,苦难却能使人深刻。在同学们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和理解苦难是他们今后战胜苦难和超越苦难的前提。

教材散文部分的单元组合与诗歌有所不同,不是以内容,而是以写法特点来组合。一至五单元的选文分别体现了以下特点:一、形散神聚,二、情理相依,

三、以小见大,四、虚实相生,五、疏密有致。每一篇选文本身都很优美,经得住咀嚼,但同时又能很好地体现前面所述的写作规律,编选得很用心。

如第一单元的三篇课文,在写法上都有以形传神和以神写形的明显特点。《动人的北平》,写了北平人们的生活方式,北平的建筑布局,北平的商铺,北平的公园和人们的休闲去处等等,好像非常分散,但这些内容又共同地体现了北平的包容、大气、舒适、随和,体现了北平确实是“理想的居住城市”,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北平的深深的喜爱。又如《汉家寨》,在作者笔下,“汉家寨只是几间破泥屋,它坐落在新疆吐鲁番北、天山以南的一片铁灰色的砾石戈壁正中。无植被的枯山像铁渣堆一样,在三个方向汇指着它——三道裸山之间,是三条巨流般的黑戈壁,寸草不生,平平地铺向三个可怕的远方。”但“从宋至今,汉家寨至少已经坚守着生存了1000多年了。”

同时也就是这样一个地方,使“我”“隐隐感到了人的坚守,感到了那坚守如这风景一般苍凉广阔。”“苍凉”的描写烘托出“坚守”的主题。《特利尔的幽灵》也是这样,这篇散文从马克思在德国小城特利尔的故居写起,讲述一个多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在欧洲资本主义世界里由被惧怕到被默认的过程,和它在中国从被机械照搬到被科学运用的经历,从中引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结论:“思想家只管想,具体该怎么做,是我们这些后人的事,既然是灵魂,它就该有不同的躯壳,它就有永远的生命。”叙与议,形与神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又如第二单元的三篇课文,都做到了抒情中富有哲理,析理中带有感情。如《新纪元》一文,很好地表达了作者李大钊对1919年元旦这一“新纪元”到来的“欢欣庆祝”之情,同时又指出:那种“陈陈相因”的“送旧迎新”,不配称“新纪元”,只有为“别开一种新局面”而“进行的发轫”,“才能配称新纪元”,“才有祝贺的价值”。作者对“新纪元”的期望就很明了了。又如《捉不住的鼬

鼠——时间片论》,作者主要阐述时间的难以捕捉,难以掌控,阐述时间对于不同的人和不同的处境具有不同的意义;但文章在表述这一内容的时候,不是枯燥地说理,而是把时间比做“神”“奴隶”“鼬鼠”“剑客”“一切生命的杀手和产婆”等等,这就表现了对时间不同意义的不同态度和丰富情感。《美》以抒情为主,赞颂生活中那些“爱美”也“懂得美”的年轻女子们。这是它的主要内容。但在叙述和赞颂中,文章又显示了美本身的一些特点,告诉我们美是怎样产生的。情与理的结合同样紧密。

第三单元三篇课文以小中见大为明显特点,它们或者以小事例表深意蕴,或者小处落笔而大处着眼,都很值得同学们学习。如《合欢树》,写母亲只是出于天性而偶然地种下了一棵树,可等到它”长得跟房子一样高”时,作者想看却已经再也看不见它了。——母亲不也是这样吗?当“我”真正理解母爱的时候,母亲却已经不在了。这样,一棵普普通通的树,便告诉我们,母爱其实是多么的珍贵,同时它还告诉我们,最难以承受的痛苦是懊悔。《都江堰》也是如此,文章从中国古代的一项工程写起,着眼点却在讨论如何看待前人的业绩,如何认识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由于开掘得深入,透过“都江堰”这个话题,读者就能初步认知古代的两种文明(一以长城为代表,一以都江堰为代表),以及这两种文明所滋育着的不同的人生追求。这样写,文章显得既实在,又开展;既亲切,又深刻,经得起反复的咀嚼。

第四单元三篇课文都以“虚实相生”而见长。文章中的“虚”,指的是思想内容与整体感觉;“实”则指文章所具体记叙的人物、事件、景致,等等。行文倘能做到虚实相倚,彼此转化,文章就会显得言近意远,很有灵气了。如《森林中的绅士》,从头到尾都在写“北美洲”“森林”中的豪猪,写得具体而详实;但透过这一形象,读者感觉到的,却是身边生活中某些特定人群所独有的生活习性、处世方式。这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写法,不但很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态度与见解,读者也会感觉格外有趣。又如《云霓》,作者写的是大旱时节天边“忽浮忽沉,忽大忽小”的几朵云霓,表现的却是农民在大旱之年所经受的痛苦与绝望,揭示的是生活中那些蒙骗人们于一时的漂亮的假像。这样写,文字不长,却很厚重,能给人很多联想和启示。

第五单元三篇课文的共同特点是收放自如,疏密有致。文章的“疏”指的是行文从容,简约自如,它表现的是一种飘逸洒脱的行文气度;“密”则是指表意精细,包括构思周密,层次清晰,结构严整,等等。例如《葡萄月令》一文,作者在写葡萄栽培时,一个月一个月的交待,看似信笔写来,不疾不徐,但表意周到,不但写清了葡萄的生长特点,人的栽培乐趣与感悟也流露得自然而且充分。在叙写某种植物的过程中,洋溢着生之趣味,并显示出文人的雅趣和逸兴,这是疏密有致的一个突出效果。又如林燿德的《树(节选)》一文,写菩提树、圣诞树时,叙写周到,可谓不厌其繁;写桑树时却又略略数语,随即带过。这种变化显然都是服务于内容的表达的,因为要以前两种树来表现它们所代表的宗教精神,所以从密,需细致勾勒;因为要以桑而形成对映,同时也关照世俗生活,所以从疏,只约略数笔。

在这里,我还要特别赞扬一下这本教材在选用作者方面所显示出的包容性。它不但选了一批知名的主流作家的作品,还选了痖弦、纪弦、洛夫、林耀德等一批台湾诗人的作品,选了昌耀、牛汉、艾青等曾为“右派”的一批不幸诗人的作品,同时也送了舒婷、食指、梁小斌等八十年代后活跃于诗坛的“新锐”诗人的作品,选了曹明华等62年以后出生的“新人”作品,选了“文革”中猝然弃世的杨必的作品。(对于杨必的死,她姐姐扬绛说是死于急性心脏衰竭,可更多的人说她是“畏罪自杀”。——当时复旦造反派说她是里通外国的特务,她倔强而又自尊,视辩白为畏途,似乎也难有其他的迭择。——但不管怎么着,她的作品是终于选入中学教材了。)整本教材四十篇诗文,出自四十位作家之手,没有重复。其间希望中学生尽量全面地了解中国现当代诗歌散文创作及作者群的用意,也很明显。

老师们,为什么我要花这么多时间来介绍教材特点呢?因为我觉得这是我们教这部教材的一个主要内容。——我们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去看教材,尽心尽力地帮他们看懂教材。我想,学生真能把那17万4千字看一遍,就是咱们初步的成功。能认真地看,并且大体看懂,那就称得上是“善莫大焉”。最让人担心的是他们不看书。不看,再好的诗文也是废纸,再好的讲授也是白搭!

现在说说教法建议。我建议老师们教这本教材时,形式上应以学生的读和议为主,辅以必要的练习和测试,效果上则追求大信息量,追求学生的“确有所得”和“多有所得”。当然,这种大信息量的获得,还应是以教师的“启发式”和学生的“悟得”而实现的。

具体地说,我认为老师的授课内容主要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所讲授诗歌的重要信息,二是一些必要的相关基础知识,三是对学生练习、测试,乃至习作的指点与评议。而学生的学也同样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读,多读,放声读;二是议,大胆质疑,深入理解;三是练,可以有选择地做一些必要的书面练习,包括做一些仿写与创作。

这里教师所讲授的诗歌当然要以“精读”篇目为主,但一些学生感兴趣,有疑问的篇目也应进入讲授的范围。因为学生有需要,——这种需要非常难得,也非常可贵。对于教师来说,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就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的最好的方式。那么什么是“重要信息”呢?大家知道,诗歌是一种主观色彩特别浓郁的文学样式,因此,了解作者,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对于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就显得十分重要了。除此,“重要信息”还应包括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意象内涵,一些关键语词的言外之意,以及诗歌重要的象征意义等等。

举个例子吧。舒婷的《神女峰》很有名,学生也知道,但真让他们读起来,又感觉有点儿困难,倘能指点他们走过那几个“坎”,兴致才会真正地高起来: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

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离去,谁

还站在船尾

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涛

高一声

低一声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

但是.心

真能变成石头吗

为眺望远天的杳鹤

而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

沿着江岸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

正煽动新的背叛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诗的开头两句,写游客在经过神女峰而向她“挥舞”“各色花帕”的时候,有人把手“突然收回”,有人“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但对诗中的这一描写该如何理解呢?这就需要指点。又如“为眺望远天的杳鹤/而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这都是什么意思?“新的背叛”又指的是什么?——这在像我们这样比较一般的学校里,也许都还需要点拨。

(“神女峰”被赋予“神女”之名,无疑与中国传统的妇女观念相关,而中国传统妇女观是一种无视女性尊严、人格与生命要求的观念,其核心就是鲁迅曾经批判过的“节烈”。正是意识到了神女峰所包蕴的这种悲剧性,有人(其实可以理解为诗人本人)才仿佛被刺痛了似的,把手收回;而捂住“自己的眼睛”则是不忍看到有许多人仍漠然地将神女峰视为风景,感受不到神女的痛苦,这更使独醒的人感到心痛。

神女“为眺望远天的杳鹤/而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表明她只是为了某种抽象的理念而活着,为了某种遥不可及的东西而虚耗自己的青春与生命,以至错过了眼前的“春江月明”,错过了鲜活的人生。这诗句中既有对神女苦痛的真切感受与同情,又有对无视女性生命的传统价值观念的否定。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诗句以形象描绘的手法表现了千百年来神女所承受的男权文化的重压,表现了神女情感上无法言说的痛苦,诗人代神女表达了对封建伦理的不满,对真实爱情的渴望。“新的背叛”指背叛那种漠视女性生命的伦理道德,提倡一种新的爱情观念。这是一种爱情宣言,从中我们可从看到一代人精神的觉醒。)

至于“必要的相关基础知识”,我建议大家按单元来讲授。首先是指导学生读懂教材中已有的各单元知识短文,同时也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做一些适当的补充。例诗歌阅读,我建议大家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选择和补充:一、诗的

节奏与重音,二、诗的韵律,三,诗歌的常见写法与修辞,四、中国现代诗歌的出现、发展、流派,及朦胧诗,五、微型诗的形成与特点。补充一二两点是帮助学生正确地朗读;补充第四点是因为学生感兴趣,有需要;补充三五两点是为了应对可能的考试,因为近年一些省市喜欢用仿写微型诗的形式来考查学生,我们可以利用这门选修把它说得透彻些。散文部分也是这样,教材上已有的内容首先要吃透。但作为选修课,如果还要补充的话,我建议补充以下四个方面内容:一、散文的特点,二、散文的分类,三、散文的鉴赏,四、散文的写法。也是按单元来讲授。因为散文的写法这一项内容比较多,可以分为两个单元来讲授。

说到“对学生练习、测试,乃至习作的指点与评议”,我想老师们肯定要针对着自己面对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在这里,我一是希望大家找一本比较好的练习册,二是建议大家手中要有一两套比较有效的测试题目。试题对于落实选修课要求,明确教学重点,同时也解放教师本身,都十分重要。教之前就要明确考什么。至于练习,我个人认为我为福建教育出版社编的一本是经得住检验的。

老师们,如何把选修课上出“选修”的特色呢?我的建议有三点:

一是老师授课时只说该说的有意思的话,珍惜学生的选择,不浪费课堂时间。选修的最大特点应是学生感兴趣,因此不断增强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从而让他们在自主阅读中找到更多的“老师”,是咱们这些“老师”的主要任务。当然,此“老师”非彼“老师”,这两种老师是难以互相代替的。我想,学生是“选修”,我们老师自然也是“选教”。咱们干吗“选教”这一门?因为有兴趣,有积累,同时也喜欢谈论和思考与此有关的话题。但大家都知道自己,毕竟咱们所知有限,因此要借助于专家和作家。能当好介绍人和评论者,对咱们来说,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二是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练习和表现的机会,让他们的兴趣和特长在实践中有所发挥,并得到提高。

三是尽量让我们的课程与学生的社团活动、兴趣小组结合起来,学生中如能有一批骨干,一些话跃分子,学生群体的优势如能得到较好的发挥,那么上这种课无论对学生还是老师,都将成为一件乐事。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五大热点解读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语文学科的人文特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重,与此相关,高考试题的文学色彩进一步加浓,现代文阅读中呈现出散文一枝独秀的局面,现当代作家创作的感情真挚、文学色彩浓郁、富有时代气息的散文佳作成了命题者的首选材料。《考试大纲》对现代文阅读提出“理解”、“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共三项九条具体的测试要求。但纵观近年高考试题,散文阅读命题的热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以下结合本册选修课文略作说明。

热点一: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散文描写了怎样的画面或情景?

散文是以写情为指归的,但情感总是附着在某个客观对象上,或是触景生情,或是托物言志。散文的作者像画家和摄影师那样,具有捕捉鲜明形象的能力。我们在阅读散文时,首先要感知散文的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例如张承志的《汉家寨》,一开始“走近汉家寨”,见到的是“铁色戈壁”“红石焦土”,听到的是“单

调的马蹄声”,这些,就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广袤苍凉的画面。“汉家寨只是几间破泥屋”,“坐落在新疆吐鲁番北、天山以南的一片铁灰色的砾石戈壁正中”,“无植被的枯山像铁渣堆一样”,寥寥几句,就勾勒出了汉家寨荒凉、寂寞、古意横生的环境特点,从这荒凉的景中,我们能体会到作者抒写的寂寥的情。

高考命题,注重对形象画面或情景描写的考查,例如2007年安徽卷阅读许俊文的《乡村的风》,第14题就从形象角度设题:文中画线句子所说的“诗意”是通过哪几幅画面表现出来的?细读文章,我们能感受到有这样几幅鲜明的图画:“风拂炊烟图”、“风吹莲荡图”、“风摇树木图”。

热点二:含不尽之意现于言外──散文的形象中包含着怎样的寓意或情感?

抒情,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共同特征。但是散文的抒情比起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来,情意更浓郁。无论是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还是议论散文,都是作者饱蘸着淋漓酣畅的情感写出来的。林语堂的《动人的北平》着力表现北平的“动人”。北平的性格是古老而宽容的,她既具有都市的繁华喧嚣,也有着乡村的寂静与疏朗;既活动着圣贤、画师、哲学家,也容纳着和尚、舞女、电影迷。

阅读散文,要从文章的整体人手,宏观把握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主旨。对情感或是主旨的考查,是高考散文阅读的必考点。例如2007辽宁卷阅读臧克家的《炉火》,第21题是这样设计的,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不是“怀旧”?为什么?通读全文,我们可以看出,文章有怀旧情绪,但并非全文主旨。文章主旨是艺术地揭示“炉火”带给入的温暖与活力、希望与勇气,表明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热点三: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散文有怎样的行文思路或是结构方式?

叶圣陶先生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散文的作者有时连贯式地组织材料,比如汪曾祺的《葡萄月令》,将葡萄这颗小小生命一月一月写来,看似一本豆腐账.其实是裁剪得极有章法,将葡萄写成了一个生命的宁馨儿!

阅读散文,要善于捕捉文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感情的语句,从而把握文章的晾络。高考试题常常把考点设置在作品的思路上,例如2007年四川试卷阅读赵丽宏的《焰火的变奏》,第16题“本文是怎样谋篇布局的?结合原文简要回答”。通读全文我们就可以知道布局谋篇的特点:从空间上,夜空与湖泊两相映衬;从时间上,现在与过去交织与碰撞。

热点四: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关键词句在散文中有何作用?

阅读优美的散文,常会感到如饮陈酿,余香满口,回味无穷。产生这种美感的原因,一是思想情趣的美,二是语言文字的美。散文篇幅短小,语言美表现在:精炼与传神,具有造型美;自然与深沉,具有含蓄美;畅达与和谐,具有节奏美„„

这些关键词句,能开拓意旨,成为使全篇生辉、通体发亮的聚光焦点。因此,自然就成为散文阅读中命题的热点。例如,2007年高考全国卷I,阅读散文《总想为你唱支歌》,第15题要求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1)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2)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结合全文,这两句话的含义分别是:(1)大西北环境的恶劣与生命的顽强会让人经受历练而变得坚强。(2)南方的环境过于温和,过于精致纤巧,过于脆弱,远没有大西北粗犷坚韧。

热点五:情欲信而辞欲巧──散文中采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情”指散文的内容,“辞”指散文的形式:“信”是情真意诚,“巧”是通畅美巧。散文的内容应该充实雅正,形式应该华美巧丽。散文的手法不拘一格,不循一路。它可以融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于一炉;可以通过回忆、对比,将穿插、倒叙、勾连、呼应等结构手段交互使用,造成文章波澜层递的气势;还可以大量使用象征、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组成情深意挚色彩纷呈的艺术画面。例如张抗抗的《埃菲尔铁塔沉思》,为了突出铁塔之高,作者采用对比衬托的手法,“在印象的底版中,它只是比一座电视塔略高些的大铁架”,而来到眼前,“竟会如此之高”,登塔俯视,“小轿车变成了玩具,房屋变成了模型”。为了突出铁塔的伟大与神奇,作者采用了超现实的手法,描写了登塔过程中的幻觉,“我忽然发现了自己在上升,那钢缆挣断了,那黑手垂落了,那云朵变得浓亮了„„我以为自己像火箭一样被发射出去了呢„„”为了表现铁塔的精神气质,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写“这在工业革命的辉煌中屹立的巨人,似乎雄心勃勃要同那天边席卷而来的新浪潮作一番耐力的较量”,它曾是一个标新立异的怪物,也正是巴黎精神永恒的象征。

散文的写作,一般都很讲究表现手法的恰当运用,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欲扬先抑、烘托对比、虚实相生等等。高考试题通过对这些技巧的鉴赏,可以直接透视学生的阅读品位。例如2007年高考湖北卷阅读杨闻宇的《日月行色》,第17题是这样设计的:本文在构思上具有先抑后扬的特点,请作具体说明,并分析其作用。参考答案为:(1)女主人公的两次回答最能体现先抑后扬的特点,前面“你是个鳖熊”,激起“我”的“无名火”;结尾“灵性人是鳖熊的奴”表明真心,让“我”突生喜悦之情。(2)①突出了人物的可爱性格(灵性),加强了女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效果;②前后对照,造成悬念,形成曲折,增加情趣。 人教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参诗歌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


相关内容

  • 先民的智慧与创造
  • 西安市第七十九中学教学设计 课题 先民的智慧与创造 课时 安排 1 年 级 七 年 级 学 科 历 史 任课 教师 李小军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感知先秦时期我国人民就显示了巨大的 情感态度价 值观目标 创造力和高度的智慧,感受祖国文明的源远流长,激发学生对祖 国的深厚感情. 认识都江堰的社会价值,从而 ...

  • 都江堰 说课稿
  • <都江堰>说课稿 一.教材与学情 <都江堰>是高中必修三第四单元的一篇必读文本,是余秋雨大文化散文的佳作,是一片通过历史遗迹来反思现实的文章.该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解读历史并了解前人在历史中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在审视历史中吸收和借鉴,提高自身的认识和思辨能力.这篇文章看似游记,其 ...

  • 都江堰说课稿(教师编制考试)
  • <都江堰>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一篇经典的文化散文<都江堰>.我的说课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 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出于山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本单元主题为"文明的踪迹",旨在让学生通过感悟文学作品体会中国 ...

  • 2.11[先民的智慧与创造]教案(2)
  • 第11课 先民的智慧与创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阅读课文内容,要求学生能陈述修建都江堰的原因.修建的时间和位置以及编钟出土的地点,以 加强时空感.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知道在水利工程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的李冰父子,是中国古代先民智慧和创造的 典范. 依据示意图说出都江堰的结构及作用,初步掌握识 ...

  • [都江堰]教案4
  •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识记作家及主要作品,了解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文本,理清文章的写作脉络,整体把握文本结构. 2.理解文本通过写都江堰来些李冰.写文化精义的启示和反思. 3.学习文中对比手法的应用. 4.品味作品中具有深刻含义的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体会文中 ...

  • 第11课:先民的智慧与创造
  • 第11课:先民的智慧与创造 [课程标准]以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北京故宫等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列举古代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阅读课文内容,要求学生能陈述修建都江堰的原因.修建的时间和位置以及编钟出土的地点,以加 ...

  • [大变革的时代]说课稿
  • <大变革的时代>说课稿 各位领导﹑评委﹑各位历史同行早上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中国历史七上第二单元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的﹑教学过程﹑教法.学法﹑课后反思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请各位指教. 一﹑关于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第二单 ...

  • 水利水电工程实习报告
  • 水利水电工程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要求 1.通过参观实际建筑,建立水工建筑物的类型.水利枢纽布局以及水利工程施工.建筑材料的初步认识(头脑中存储一些感性图片),巩固和扩大所学课堂理论,提高学习积极性 2.通过参观在建工程和阅读读纸.现场比较,建立空间想象力.初步建立工程图的概念 3.通过参观,运用 ...

  •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教学设计
  • 历史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要求: 1.了解铁农具.牛耕的推广和使用. 2.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3.以都江堰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上半学期我做了一次统计,我带班级共有学生41人 ...

  • 千秋功业都江堰
  • 都江堰示意图 鱼嘴 宝瓶口 都江堰景区外有一座雄伟壮丽的廊式古桥叫南桥.有人说它是中国最美的一座廊桥了,我看一点都不为过.整座桥富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色彩.在南桥的艺术长廊中便可欣赏到气势恢宏的岷江. 从南桥上看宝瓶口 南桥 南桥侧影右侧高楼为现代化都江堰调度中心 滔滔岷江水左侧为鱼嘴 千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