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

江苏省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纲 要

(试行)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规范、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改变学校过于偏重学科课程的倾向,推进我省基础教育课程的现代化发展,依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等相关文件,制定本纲要。

一、课程性质

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新设的一门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反映学生个性发展的内在需要,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克服书本知识和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发展,为学生探究、理解各种新的社会问题提供特殊的机会。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价值,其性质如下:

(一)综合性

综合性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特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超越学科中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要求学生面向完整的生活世界,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不断探究人与自然、人与他人和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

(二)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与学科课程相对应的活动课程、经验课程,强调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亲身参与并经历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在“调查”、“考察”、“实验”、“探究”、“设计”、“操作”、“制作”、“服

务”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积累和丰富经验,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自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活动的目标、内容、方式,开展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反思。

(四)探究性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关注日常生活及周围环境中的问题,激发探究的热情。学生在尝试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能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积累科学探究的经验,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发展探究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从事探究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精神和品格。

(五)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超越了封闭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单一的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其课程目标和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在开放的社会生活中进行学习,其学习活动的方式与过程、评价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六)生成性

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师生双方在活动展开过程中逐步建构生成的课程,必须注重活动过程中的自主建构和动态生成,处理好课程的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学生的研究课题或活动项目产生于自己对生活中现象的观察、问题的分析。活动的展开将使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深化,创造性的思想火花不断迸发,活动的目标和主题不断生成。

二、课程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基于如下基本理念: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离不开学生主动积极的实践和各种操作活动。突出学生主体,就是把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

发挥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生活的倾向,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在开放的环境中促健康活泼地发展。

(三)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注重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规定。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要求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目标可以分为“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方法目标”三个维度。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目标(共8项,代号Q)

(二)能力目标(共8项,代号N)

( 三)方法目标(共3项,代号F)

四、课程内容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指定领域。除此之外,班级活动、少先队活动、节日活动以及学校的某些传统活动等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非指定领域,可以与指定领域结合开展。

(一)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1.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可以从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取,也可以从自然或自我方面选取,可涉及的领域非常广阔。

(1)学生自身生活、成长中的一些问题和学生关心的自然、社会问题以及时事新闻中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都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内容,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生成可供研究的主题。

(2)各校自身的传统优势和校内外的教育资源也是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之一,各校应积极打造、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研究性学习主题。

(3)学校在内容选择上也要注重与现代科学发展的联系,让学生了解一些当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就,启迪思维,激发探究的热情。中小学可以把学生的科技小发明、科技小制作等纳入研究性学习的范围。

(4)研究性学习和各学科不是割裂的关系,各校可加强与学科学习的联系,在学科知识的拓展和应用中生成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有效地应用各科知识。

2.研究性学习内容选择要求

(1)学生确定,教师提供。学生可以自行确定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或项目,也可以由教师提供选题或项目建议,但需注意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和兴趣。

(2)关注基础,适度选择。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选择符合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的学习内容进行探究。

(3)因地制宜,利用本土。各学校可根据本土本校的实际情况,积极挖掘当地的教育资源来设计学习内容,校内外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社会生活中包含着丰富的素材,要引导学生充分挖掘。

(4)研究性学习可以和其他三个指定领域的内容融合实施,用主题的方式串联不同的领域内容进行综合学习。

(5)积累思考,形成序列。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研究问题要形成一定的系统,要适当照顾到“自然、社会、自我”三大维度的内在平衡。不同年级学生所研究的问题也要适应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发展差异,体现一定的序列和逻辑,避免研究内容的简单重复和层次安排上的混乱。

(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超越单一的教室空间,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培养社会服务意识、增强公民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设置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

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强化课堂、学校与生活、社会的联系的重要纽带,是增强学生对他人、对集体、对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重要举措。

1.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内容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内容主要包括以社会考察为主的社会体验性活动、以社会参与为主的实践性活动、以社区服务为主的公益性活动等方面。活动主题的确定应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并注重与其他学习活动的贯通。

(1)以社会考察为主的社会体验性活动。组织学生对社会现象进行观察思考,通过考察开拓视野和思路,使学生接触社会,增进对社会的理解。参观、考察、访问是社会体验性活动的基本活动方式。如参加各种教育基地、社区人文或自然景观,考察社区环境、传统、生活习惯、经济发展情况,访问国家或者地方政府机构、政府官员、特殊人物、特殊阶层等。

(2)以社会参与为主的实践性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到一般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域中,使学生通过一般性实践,获得对他人、社会的价值实现感,从而更好地了解社会。这类活动包括各种调查活动,如对社区机关、特定群体、典型人物、热点事件进行调查、访谈等。还包括参加各种商业活动,如学生卖报活动、学生银行、学生超市等,学生从事商业类活动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而是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经验,增强实践能力。此外,还包括一些手工劳动、工厂劳动、田间劳作等。

(3)以社区服务为主的公益性活动。社区服务属于志愿活动或带有义工性质的活动,学生应以服务者的身份参与到服务社区的各项活动中,多方面体验并认识服务对象,用自身的知识和能力为社区提供有意义的服务,不断增强对他人、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服务意识。社区服务的内容应是学生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范围包括社区公益服务、宣传教育、帮助贫困人员及家庭等。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内容选择要求

(1)注重实际。在内容选择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差异,应结合课程目标与性质,选取适合该年龄段学生体验或者实践的内容,切忌不顾学生年龄实际的拔高或者降低。

(2)联系生活。内容的选择应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与社会实际和社会发

展密切联系,内容的选择要切实保证让学生走出教室,参与实践活动。

(3)关注本土。应根据本土社区所占有的资源和实际情况选取内容,体现活动的地方特色。

(4)形成特色。学校在内容的挖掘上,要考虑到服务项目或实践内容的重复利用,做到成熟一个项目保留一个项目,保留一个项目打造一个特色,避免年年挖掘不同内容、耗时耗力的实施做法。

(5)利于综合。内容的选择应有利于学生综合地运用各学科知识于实践活动之中,应有助于学生形成对周围世界的完整认识,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是我省的两门地方课程,这两门课程有独立的课程纲要和相应的教材体系,并有专门的课时安排要求。

在我省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中,提倡在一个主题活动中,根据主题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需求,适当地融合某些劳动与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其相关内容的学习可以请学校信息技术教师或劳技教师协助进行指导。也可以将劳技教材或者信息技术教材中的某些内容进行拓展,以综合主题的形式实施,进行学科融合、综合开发、互相促进。

(四)非指定领域的内容

非指定领域内容主要包括学校的班级活动、少先队活动、节日活动以及其他的传统活动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不是一门全新的课程,而是在对学校原有传统活动继承基础上的超越与创新。学校的传统活动往往历史悠久,模式成熟,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学校的资源优势和办学特色。另一方面,学校的传统活动因为历史悠久,其体现的教育理念有的已经比较陈旧,某些活动出现模式化、形式化的倾向,活动的组织实施不太注重学生的兴趣和主体参与等弊端。为此,我们可以运用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通过主题贯穿提升活动深度、增加充满时代气息的内容、注重学生的主动策划和参与、加强活动的探究性以及注重对活动进行评价反思和完善等几个方面,将学校的传统活动改造、整合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内容。以下是学校传统活动改造的示例:

学校传统活动的改造一览表(示例)

(五)课程内容规划建议

1.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开放性课程,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但是作为一门课程,也必须有相对稳定清晰的课程结构,学校要处理好课程内容的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

2.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开发应有一个整体、长期的思考和系统

规划,课程规划应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哲学。课程内容既要体现学校及区域特点,发挥学校的特色和优势,也要提供学生多元自主的学习机会,满足学生发展个人兴趣、专长的需要;课程设计既要考虑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也要考虑螺旋上升,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3.在新课改背景下,回归生活、超越学科中心、鼓励动手实践、重视合作探究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为此,在语文、数学、科学、德育等学科课程中都有一些类似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他们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都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但又有其特殊的学科性质和任务。学校在课程总体规划和设计的时候,可以适当进行整合,但也要兼顾不同课程的侧重点,从培养整体的人出发,不必过多强调课程的界限。

4.课程内容的规划可以围绕四大指定内容领域、非指定领域进行设计,也可以围绕亲近与探索自然、体验与融入社会、认识与完善自我这三条线索进行组织,特别要注重整合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学生的心理健康活动、环境教育、反毒品教育等内容。学校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有特色的内容设计,但是内容领域必须尽量覆盖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

5.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以下一些主题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并且深受学生欢迎,对学校学科课程也起到了比较的好的补充作用。学校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时,可以参考借鉴以下主题:

6.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开发不仅是学校、教师的任务,更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想法,把学生作为内容开发的主人。学校的课程内容开发应该为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鼓励学生对课程内容和自己的研究主题进行选择、设计。

7.学校在平时的课程实施中要注意保存比较好的活动案例和资源,建立课程资源库,不断充实原有的课程内容体系,为学生和教师的活动开展提供更多的

选择和借鉴。

五、课程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中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关注“过程”,提倡“自主”。要关注学生的经历体验,促进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核心能力的发展;要落实活动过程,促进课程的常态化实施;要不断优化教师指导,努力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一)活动的一般过程

一般来说,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可分为活动准备、活动实施、活动总结与交流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具有不同的基本任务。

1.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阶段,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问题,明确学习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组建活动小组,制定活动方案,准备必要的活动条件等。

准备阶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引导学生组建活动小组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认识自我的能力,注重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在制定活动方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规划意识和能力;针对活动主题的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搜集与处理信息,为活动的实施奠定必要的认知基础并提供充分的准备。

2.活动实施

活动实施的过程是执行并完善活动方案的过程,是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的中心环节。它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尝试运用一定的问题解决方法,在特定实践情境中开展实践活动,获得实际的活动体验。

在活动实施阶段,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理运用方法的意识和能力,跟踪指导学生开展活动的全过程,引导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全过程,深度参与实践活动。

3.活动总结、交流与评价

活动总结、交流、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升华过程,基本任务是引导学

生对活动的过程、结果、方法、经验、体会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总结、交流与反思,形成对问题的基本看法,提炼问题解决的基本经验。

在总结与交流的过程中,活动结果的表达方式应多样化;要引导学生通过活动总结与交流,获取知识,深化体验,提高自己的沟通表达能力、概括提炼的思维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发展实践创新能力及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活动准备、活动实施和活动总结、交流与评价三个阶段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可根据活动过程的实际需要,灵活地安排活动过程,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成性。

(二)活动组织形式

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必须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安全、有效地开展。一般可采取三种组织形式:小组活动、个人活动和全班活动。以小组合作为主,各种组织形式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相互配合。要引导学生根据能力、特长、活动的需要具体分工,做到人尽其责,合理高效。既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又能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与团队意识。

(三)课程实施的基本要求

1.保证课时开足用好

要统筹规划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在保证基本课时总数的前提下给予中小学生弹性的时空环境,允许不同的学习小组或个体有不同的学习进度,保证活动的连续性、长期性。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可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时间相结合,或集中使用,或分散安排,同时要适当利用课外时间,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充分开展。

2.充分经历活动过程

鼓励学生在各项活动中亲历亲为,经历完整的研究过程,获得切身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要确保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完整地经历2-3个活动主题的全部过程;不能把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变成纯粹的课外学习活动,每学期实际使用的活动与指导时间不应少于30课时,并注意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时间比例。要有比较详细的活动过程记录、活动报告等结果性文本,要有指导教师对每个学期综合实践活动的评语和等级评定的结果。

3.着眼学生兴趣的培养和能力发展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知识的获得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热爱学习、探究的兴趣,积极生活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团队合作、组织规划、信息搜集与处理、动手操作、沟通表达、观察、反思与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

(四)教师指导建议

教师要牢固确立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发展需要、兴趣与爱好,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与学生一起在活动中发展。

1.明确活动指导的主要任务

在活动的准备阶段,教师的指导重点应当放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形成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确立研究的课题。要指导学生形成研究小组,明确活动中的分工与职责,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帮助学生了解活动方案设计的基本内容、格式和撰写的要求,指导学生制定并完善活动方案,培养学生养成做事有规划的习惯。

在活动展开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活动记录,保存第一手资料;及时发现和解决活动中的问题,防止活动“流产”;指导学生合理运用方法,深度展开研究与实践,丰富实践体验,防止“浅尝辄止”;指导学生交流与合作,有效利用工具和资源。

在总结交流和评价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整理过程资料,反思感受和体验;指导学生形成实践成果,并尽量在更大范围内展示成果;指导学生产生新的研究问题;认真组织对个体和集体的评价活动,指导学生学会合理评价。

2.了解活动指导的基本要求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活动进程的观察,及时了解学生活动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对有特殊困难的学生或小组要进行重点辅导,帮助创设必要的活动条件;校外活动前要特别做好安全防范教育,使学生既能大胆进行探究和人际交往活动,又能很好地自我保护;要注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开发有价值的校内外课程资源,为学生实践活动的顺利展开提供有效的支持。

3.把握恰当的指导时机

学生的实践活动需要教师的长期关注,因此,教师应主动融入学生活动过程,参与学生的具体活动,要把握活动指导的关键期,在活动中通过提建议、作示范、组织讨论、提供范例等方式,及时指导和帮助学生展开实践。同时,应抓住各活动阶段的关键节点,利用课堂时空对学生进行集中教学,上好选题指导、活动策划、计划制定、阶段交流、方法指导、信息整理、成果展示、总结评价等活动指导课,确保学生实践活动扎实、有效。

4.重视活动方法的指导

要从课程内容的建构方式和学生相应的实践活动方式出发,系统梳理各类活动方法,形成较为合理的活动方法指导系列;要从宏观上把握方法指导的阶段特点和主要任务,体现阶梯性。

方法指导活动要与学生的具体实践活动相结合,要采用探索、尝试、讨论、交流等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方式。要重视学生对方法学习的自主建构,避免机械灌输;要着眼实践,让学生在具体应用中学习并掌握方法。

要确立方法指导的“全程”意识:在“活动设计”时认真分析活动主题的性质和内容特点,多角度分析学生活动展开的方向,对学生的活动方法作充分的预设;在“计划制订”活动中,要指导学生兼顾活动内容和活动方法,在对活动过程的规划时学会将内容与方法结合起来;在“过程反馈”活动中,要组织学生交流研究方法的运用情况;在“成果展示”活动中,要提醒和帮助学生呈现研究过程中方法运用的情况,进一步感受方法在顺利完成实践活动中的作用,明确方法运用的过程与要求;在“评价反思”活动中,要组织学生细细回顾运用方法开展活动的过程,评价自己以及同伴在方法运用上的表现,分享在运用方法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经验与感受。

六、课程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过程评价为主,评价方式上倡导“多元评价”,突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综合能力的评价,是一种以自我为参照的评价。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评价主要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评价、区域评价。

(一)学生评价

1.评价内容

在对学生小组进行评价时,内容主要有:

(1)小组的选题及计划落实情况。

(2)小组内的合作、组织和管理的水平。

(3)小组问题解决的情况。

(4)材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加工情况。

(5)活动结果或产品情况。

对学生个人进行评价的内容主要有:

(1)参与活动的态度和表现。

(2)活动过程中的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

(3)与活动相关的知识、方法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4)综合能力与素养的发展。

(5)履行职责与成果。

2.评价方式

以下几种评价方式可以运用于学生小组或个人的评价:

(1)档案袋评价方式。对活动小组或个人建立的活动档案袋或过程实录手册进行评价,主要看收集的材料是否能反映活动的全过程,如是否有活动计划、活动记录、调查表、出勤登记表、实验记录表或调查记录表、原始数据、学习体会、日记等与活动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收集的信息是否进行过处理等。

(2)日常观察即时评价方式。主要针对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的表现及时进行评价,如成员参与活动的态度,同伴间的互助合作情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优点与缺点等。

(3)成果展示评价方式。通过学生的小论文、研究报告、研究过程性材料、展示性表演、模型、设计方案等成果,对小组或个人作出评价。

(4)能力小测试。根据不同年段的课程目标,设计各种能力小测试,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判断学生小组或个人能力发展的水平。以下是小学五年级学生小组能力测试的样例,

(二)教师评价

1.评价内容

(1)参与态度。是否主动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认真备课,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经常为学生作具体指导,与其他教师协作。

(2)教育教学。是否清晰把握本课程的基本理念,能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活动过程中能抓住重点、难点为学生释疑、解惑。

(3)活动设计。是否能结合活动主题,调动自己已有知识储备及周边可利

用资源,有创意地设计活动内容。或在他人活动设计基础上,利用周边资源,对活动内容进行二度开发。

(4)资源开发。是否有资源开发的意识,对学校及周边可利用资源基本了解,并能引导学生利用资源开展活动。

(5)指导能力。是否善于发现学生活动中的问题和困难,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帮助学生调整活动方式或研究角度,能提供相应的知识背景材料,能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等。

(6)合作意识。是否有与他人智慧分享的合作意识,在为学生解决问题或困难的过程中,能积极调动学生、同伴的主动性,引导大家共同参与,在学生或同伴遇到困难时,能主动奉献自己的智慧。

(7)继续教育。是否主动学习课程的前沿知识,根据学生探究的内容钻研有关知识,掌握有关科研方法,提升指导水平。

(8)指导效果。是否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总结反思,指导的小组成果展示是否有一定的质量。

2.评价方式

教师评价采用“协商研讨评定”方式,以自评为主,结合学生评价、教研组评价与学校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评价,提高评价的可信度和客观度。

(1)常规检查。是否认真备课、撰写教案,做好指导工作的记录。通过教师自主申报方式,落实每学期一次的公开教学活动,由此了解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组织能力、课堂师生关系的处理及有效教学的情况。

(2)问卷调查。分教师自我评价和学生评价,通过学生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学生对该教师活动指导的满意度。这项工作一般可由学校教务部门在学期结束时进行。

(3)作品评价。通过对学生研究成果、作品的检查和评价,也可以相应看出指导教师的态度、水平等情况。

(三)学校评价

1.评价内容

(1)组织领导。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是否建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是否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是否有稳定的师资队伍。

(2)课程开设。学校是否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排进课表,国家规定的课时是否得到落实。

(3)课程规划。学校是否有完整的课程规划和设计,课程规定的内容能否在规划中得到体现。是否有课程实施的具体计划,包括学期教学计划、教研计划、学生活动计划,是否有每学期课程实施的相关总结材料。

(4)课程实施。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是否积累能说明课程常态、有效实施的过程性材料。每学期,学生是否至少能参与和经历2-3个完整的研究活动过程,是否有较完整的活动设计方案、学生活动的记录和成果(报告)等,指导教师是否能给予学生及时的教学指导、帮助及评价。

(5)资源积累。在课程开设过程中,是否能自觉进行资源的开发和积累,学校是否建立课程资源收集、分类、管理的常态机制。

(6)制度保障。学校是否建立一系列的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课程激励的保障机制,有效促进教师、学生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否建立综合实践活动常态校本教研制度,促进课程的研究和发展。

(7)校本特色。学校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是否能够体现学校的校本特色和学生的个性需求。

2.评价方式

学校评价可结合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台账检查、成果评比等多种途径进行综合评价,提高评价的可信度和客观度。

(1)问卷调查。通过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和实施的基本情况。

(2)常规调研。可对学校课程开设与实施情况进行现场调研,包括听课、座谈,以了解学校课程的实施情况、教师的课程教学能力、学生参与活动的状态和效果等。

(3)查看台账。主要看学校是否有课程常态实施的计划或规划,教师是否认真备课,学生活动是否有过程性资料,学校的各项课程保障制度是否健全。

(4)质量监测。通过监测工具的研制,以抽样检查的方式对区域内学校课程实施的情况进行质量监测,了解各学校学生的能力发展情况,教师的有效指导情况,以及该学校在区域学校中课程开设的大致水平。

(四)区域评价

1.评价内容

(1)组织领导。区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管理是否有相关政策,是否有专门的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织及专业教研人员。

(2)计划总结。每学期初是否有区域综合实践活动教研计划,学期末是否有相对应的教研总结。

(3)课程实施。区域内学校的课程实施情况如何,是否开足、开齐课程,学校间是否均衡发展等。

(4)活动组织。每学期是否组织相应的区域教研活动或沙龙研讨活动,对区域内学校课程实施情况是否了解,是否组织师生开展相关的比赛或展示活动。

(5)课程培训。每学期是否会组织教师培训活动,包括教材分析、问题研讨、青年教师基本功培训等。

(6)常规调研。是否深入基层,对区域内学校进行定期的常规调研活动,帮助学校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对策。

(7)课程保障。区域是否建立一系列的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课程激励的保障机制,有效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2.评价方式

(1)常规调研。通过听课、座谈、问卷等方式,了解学校课程的实施情况、教师的课程教学能力、学生参与活动的状态和效果等。

(2)质量监测。通过监测工具的研制,以抽样检查的方式对区域课程实施的情况进行质量监测,了解课程常态实施的情况,以便针对问题提出课程发展建议。

(3)组织比赛。通过组织各种比赛,了解区域、学校课程实施情况,促进学校关注课程发展,促进教师有效教学。

七、课程管理

(一)规范课程设置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督导与管理,引导学校认真落实课程计划。

3—7年级、8-9年级每周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非指定领域内容的实施分别不少于2课时和1课时。每学期每个学生至少完整地经历2—3个主题活动过程。

(二)强化组织建设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和指导工作,并引导学校建立起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指导教师队伍。专职教师要承担起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规划、组织、协调与管理等方面的责任;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以及有关社会力量都可以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兼职指导教师。

(三)完善课程规划

学校要认真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教师要制定“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作为课程实施以及学校管理、检查课程实施情况的依据。各校可根据自身条件尤其是学校资源优势,构建校本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四)加强师资建设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引导学校配备足量的专兼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原则上,四轨制及以下的学校至少配备1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任教师,四轨制以上的学校至少配备2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任教师。

地方教育行政及业务部门要通过运用一定的评价手段和组织区域性的、校际的经验交流活动等方式,有计划地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修班,定期开展课程实施研讨活动。

学校要鼓励教师参加各级课程培训,定期开展校本研修活动。通过培训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创造性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五)开发课程资源

加强全省规范化的课程指导,开发高质量的课程资源,打造省、市、县、校四级共建共享的课程网络平台,为课程实施提供高质量、常态化的资源支撑。

增加必要的专用场地、专用教室和设施设备,积极建设、整合利用校内外实践基地,保障课程的顺利开设。

学校要积极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色资源和优势资源的建设,逐步形成各年级比较稳定的课程资源库。

(六)优化制度保障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组织教师申报职称、评优评先、表彰奖励,以及在建设教师梯队时,要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专兼职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一样,享受相应的待遇,并适当倾斜。

地方教育行政及业务管理部门在组织学校的评估检查、督导考核时,要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情况、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纳入完整的评估、督导方案中,制定评估检查、督导考核的细则,严格考评。

学校要根据校情,制订和完善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规章制度,如教师工作量制度、教师奖励制度、校本教研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课程评价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

江苏省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纲 要

(试行)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规范、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改变学校过于偏重学科课程的倾向,推进我省基础教育课程的现代化发展,依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等相关文件,制定本纲要。

一、课程性质

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新设的一门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反映学生个性发展的内在需要,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克服书本知识和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发展,为学生探究、理解各种新的社会问题提供特殊的机会。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价值,其性质如下:

(一)综合性

综合性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特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超越学科中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要求学生面向完整的生活世界,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不断探究人与自然、人与他人和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

(二)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与学科课程相对应的活动课程、经验课程,强调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亲身参与并经历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在“调查”、“考察”、“实验”、“探究”、“设计”、“操作”、“制作”、“服

务”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积累和丰富经验,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自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活动的目标、内容、方式,开展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反思。

(四)探究性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关注日常生活及周围环境中的问题,激发探究的热情。学生在尝试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能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积累科学探究的经验,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发展探究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从事探究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精神和品格。

(五)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超越了封闭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单一的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其课程目标和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在开放的社会生活中进行学习,其学习活动的方式与过程、评价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六)生成性

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师生双方在活动展开过程中逐步建构生成的课程,必须注重活动过程中的自主建构和动态生成,处理好课程的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学生的研究课题或活动项目产生于自己对生活中现象的观察、问题的分析。活动的展开将使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深化,创造性的思想火花不断迸发,活动的目标和主题不断生成。

二、课程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基于如下基本理念: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离不开学生主动积极的实践和各种操作活动。突出学生主体,就是把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

发挥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生活的倾向,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在开放的环境中促健康活泼地发展。

(三)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注重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规定。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要求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目标可以分为“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方法目标”三个维度。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目标(共8项,代号Q)

(二)能力目标(共8项,代号N)

( 三)方法目标(共3项,代号F)

四、课程内容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指定领域。除此之外,班级活动、少先队活动、节日活动以及学校的某些传统活动等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非指定领域,可以与指定领域结合开展。

(一)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1.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可以从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取,也可以从自然或自我方面选取,可涉及的领域非常广阔。

(1)学生自身生活、成长中的一些问题和学生关心的自然、社会问题以及时事新闻中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都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内容,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生成可供研究的主题。

(2)各校自身的传统优势和校内外的教育资源也是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之一,各校应积极打造、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研究性学习主题。

(3)学校在内容选择上也要注重与现代科学发展的联系,让学生了解一些当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就,启迪思维,激发探究的热情。中小学可以把学生的科技小发明、科技小制作等纳入研究性学习的范围。

(4)研究性学习和各学科不是割裂的关系,各校可加强与学科学习的联系,在学科知识的拓展和应用中生成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有效地应用各科知识。

2.研究性学习内容选择要求

(1)学生确定,教师提供。学生可以自行确定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或项目,也可以由教师提供选题或项目建议,但需注意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和兴趣。

(2)关注基础,适度选择。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选择符合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的学习内容进行探究。

(3)因地制宜,利用本土。各学校可根据本土本校的实际情况,积极挖掘当地的教育资源来设计学习内容,校内外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社会生活中包含着丰富的素材,要引导学生充分挖掘。

(4)研究性学习可以和其他三个指定领域的内容融合实施,用主题的方式串联不同的领域内容进行综合学习。

(5)积累思考,形成序列。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研究问题要形成一定的系统,要适当照顾到“自然、社会、自我”三大维度的内在平衡。不同年级学生所研究的问题也要适应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发展差异,体现一定的序列和逻辑,避免研究内容的简单重复和层次安排上的混乱。

(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超越单一的教室空间,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培养社会服务意识、增强公民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设置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

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强化课堂、学校与生活、社会的联系的重要纽带,是增强学生对他人、对集体、对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重要举措。

1.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内容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内容主要包括以社会考察为主的社会体验性活动、以社会参与为主的实践性活动、以社区服务为主的公益性活动等方面。活动主题的确定应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并注重与其他学习活动的贯通。

(1)以社会考察为主的社会体验性活动。组织学生对社会现象进行观察思考,通过考察开拓视野和思路,使学生接触社会,增进对社会的理解。参观、考察、访问是社会体验性活动的基本活动方式。如参加各种教育基地、社区人文或自然景观,考察社区环境、传统、生活习惯、经济发展情况,访问国家或者地方政府机构、政府官员、特殊人物、特殊阶层等。

(2)以社会参与为主的实践性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到一般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域中,使学生通过一般性实践,获得对他人、社会的价值实现感,从而更好地了解社会。这类活动包括各种调查活动,如对社区机关、特定群体、典型人物、热点事件进行调查、访谈等。还包括参加各种商业活动,如学生卖报活动、学生银行、学生超市等,学生从事商业类活动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而是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经验,增强实践能力。此外,还包括一些手工劳动、工厂劳动、田间劳作等。

(3)以社区服务为主的公益性活动。社区服务属于志愿活动或带有义工性质的活动,学生应以服务者的身份参与到服务社区的各项活动中,多方面体验并认识服务对象,用自身的知识和能力为社区提供有意义的服务,不断增强对他人、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服务意识。社区服务的内容应是学生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范围包括社区公益服务、宣传教育、帮助贫困人员及家庭等。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内容选择要求

(1)注重实际。在内容选择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差异,应结合课程目标与性质,选取适合该年龄段学生体验或者实践的内容,切忌不顾学生年龄实际的拔高或者降低。

(2)联系生活。内容的选择应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与社会实际和社会发

展密切联系,内容的选择要切实保证让学生走出教室,参与实践活动。

(3)关注本土。应根据本土社区所占有的资源和实际情况选取内容,体现活动的地方特色。

(4)形成特色。学校在内容的挖掘上,要考虑到服务项目或实践内容的重复利用,做到成熟一个项目保留一个项目,保留一个项目打造一个特色,避免年年挖掘不同内容、耗时耗力的实施做法。

(5)利于综合。内容的选择应有利于学生综合地运用各学科知识于实践活动之中,应有助于学生形成对周围世界的完整认识,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是我省的两门地方课程,这两门课程有独立的课程纲要和相应的教材体系,并有专门的课时安排要求。

在我省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中,提倡在一个主题活动中,根据主题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需求,适当地融合某些劳动与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其相关内容的学习可以请学校信息技术教师或劳技教师协助进行指导。也可以将劳技教材或者信息技术教材中的某些内容进行拓展,以综合主题的形式实施,进行学科融合、综合开发、互相促进。

(四)非指定领域的内容

非指定领域内容主要包括学校的班级活动、少先队活动、节日活动以及其他的传统活动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不是一门全新的课程,而是在对学校原有传统活动继承基础上的超越与创新。学校的传统活动往往历史悠久,模式成熟,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学校的资源优势和办学特色。另一方面,学校的传统活动因为历史悠久,其体现的教育理念有的已经比较陈旧,某些活动出现模式化、形式化的倾向,活动的组织实施不太注重学生的兴趣和主体参与等弊端。为此,我们可以运用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通过主题贯穿提升活动深度、增加充满时代气息的内容、注重学生的主动策划和参与、加强活动的探究性以及注重对活动进行评价反思和完善等几个方面,将学校的传统活动改造、整合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内容。以下是学校传统活动改造的示例:

学校传统活动的改造一览表(示例)

(五)课程内容规划建议

1.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开放性课程,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但是作为一门课程,也必须有相对稳定清晰的课程结构,学校要处理好课程内容的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

2.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开发应有一个整体、长期的思考和系统

规划,课程规划应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哲学。课程内容既要体现学校及区域特点,发挥学校的特色和优势,也要提供学生多元自主的学习机会,满足学生发展个人兴趣、专长的需要;课程设计既要考虑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也要考虑螺旋上升,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3.在新课改背景下,回归生活、超越学科中心、鼓励动手实践、重视合作探究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为此,在语文、数学、科学、德育等学科课程中都有一些类似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他们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都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但又有其特殊的学科性质和任务。学校在课程总体规划和设计的时候,可以适当进行整合,但也要兼顾不同课程的侧重点,从培养整体的人出发,不必过多强调课程的界限。

4.课程内容的规划可以围绕四大指定内容领域、非指定领域进行设计,也可以围绕亲近与探索自然、体验与融入社会、认识与完善自我这三条线索进行组织,特别要注重整合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学生的心理健康活动、环境教育、反毒品教育等内容。学校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有特色的内容设计,但是内容领域必须尽量覆盖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

5.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以下一些主题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并且深受学生欢迎,对学校学科课程也起到了比较的好的补充作用。学校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时,可以参考借鉴以下主题:

6.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开发不仅是学校、教师的任务,更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想法,把学生作为内容开发的主人。学校的课程内容开发应该为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鼓励学生对课程内容和自己的研究主题进行选择、设计。

7.学校在平时的课程实施中要注意保存比较好的活动案例和资源,建立课程资源库,不断充实原有的课程内容体系,为学生和教师的活动开展提供更多的

选择和借鉴。

五、课程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中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关注“过程”,提倡“自主”。要关注学生的经历体验,促进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核心能力的发展;要落实活动过程,促进课程的常态化实施;要不断优化教师指导,努力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一)活动的一般过程

一般来说,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可分为活动准备、活动实施、活动总结与交流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具有不同的基本任务。

1.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阶段,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问题,明确学习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组建活动小组,制定活动方案,准备必要的活动条件等。

准备阶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引导学生组建活动小组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认识自我的能力,注重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在制定活动方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规划意识和能力;针对活动主题的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搜集与处理信息,为活动的实施奠定必要的认知基础并提供充分的准备。

2.活动实施

活动实施的过程是执行并完善活动方案的过程,是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的中心环节。它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尝试运用一定的问题解决方法,在特定实践情境中开展实践活动,获得实际的活动体验。

在活动实施阶段,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理运用方法的意识和能力,跟踪指导学生开展活动的全过程,引导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全过程,深度参与实践活动。

3.活动总结、交流与评价

活动总结、交流、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升华过程,基本任务是引导学

生对活动的过程、结果、方法、经验、体会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总结、交流与反思,形成对问题的基本看法,提炼问题解决的基本经验。

在总结与交流的过程中,活动结果的表达方式应多样化;要引导学生通过活动总结与交流,获取知识,深化体验,提高自己的沟通表达能力、概括提炼的思维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发展实践创新能力及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活动准备、活动实施和活动总结、交流与评价三个阶段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可根据活动过程的实际需要,灵活地安排活动过程,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成性。

(二)活动组织形式

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必须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安全、有效地开展。一般可采取三种组织形式:小组活动、个人活动和全班活动。以小组合作为主,各种组织形式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相互配合。要引导学生根据能力、特长、活动的需要具体分工,做到人尽其责,合理高效。既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又能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与团队意识。

(三)课程实施的基本要求

1.保证课时开足用好

要统筹规划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在保证基本课时总数的前提下给予中小学生弹性的时空环境,允许不同的学习小组或个体有不同的学习进度,保证活动的连续性、长期性。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可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时间相结合,或集中使用,或分散安排,同时要适当利用课外时间,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充分开展。

2.充分经历活动过程

鼓励学生在各项活动中亲历亲为,经历完整的研究过程,获得切身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要确保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完整地经历2-3个活动主题的全部过程;不能把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变成纯粹的课外学习活动,每学期实际使用的活动与指导时间不应少于30课时,并注意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时间比例。要有比较详细的活动过程记录、活动报告等结果性文本,要有指导教师对每个学期综合实践活动的评语和等级评定的结果。

3.着眼学生兴趣的培养和能力发展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知识的获得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热爱学习、探究的兴趣,积极生活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团队合作、组织规划、信息搜集与处理、动手操作、沟通表达、观察、反思与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

(四)教师指导建议

教师要牢固确立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发展需要、兴趣与爱好,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与学生一起在活动中发展。

1.明确活动指导的主要任务

在活动的准备阶段,教师的指导重点应当放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形成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确立研究的课题。要指导学生形成研究小组,明确活动中的分工与职责,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帮助学生了解活动方案设计的基本内容、格式和撰写的要求,指导学生制定并完善活动方案,培养学生养成做事有规划的习惯。

在活动展开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活动记录,保存第一手资料;及时发现和解决活动中的问题,防止活动“流产”;指导学生合理运用方法,深度展开研究与实践,丰富实践体验,防止“浅尝辄止”;指导学生交流与合作,有效利用工具和资源。

在总结交流和评价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整理过程资料,反思感受和体验;指导学生形成实践成果,并尽量在更大范围内展示成果;指导学生产生新的研究问题;认真组织对个体和集体的评价活动,指导学生学会合理评价。

2.了解活动指导的基本要求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活动进程的观察,及时了解学生活动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对有特殊困难的学生或小组要进行重点辅导,帮助创设必要的活动条件;校外活动前要特别做好安全防范教育,使学生既能大胆进行探究和人际交往活动,又能很好地自我保护;要注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开发有价值的校内外课程资源,为学生实践活动的顺利展开提供有效的支持。

3.把握恰当的指导时机

学生的实践活动需要教师的长期关注,因此,教师应主动融入学生活动过程,参与学生的具体活动,要把握活动指导的关键期,在活动中通过提建议、作示范、组织讨论、提供范例等方式,及时指导和帮助学生展开实践。同时,应抓住各活动阶段的关键节点,利用课堂时空对学生进行集中教学,上好选题指导、活动策划、计划制定、阶段交流、方法指导、信息整理、成果展示、总结评价等活动指导课,确保学生实践活动扎实、有效。

4.重视活动方法的指导

要从课程内容的建构方式和学生相应的实践活动方式出发,系统梳理各类活动方法,形成较为合理的活动方法指导系列;要从宏观上把握方法指导的阶段特点和主要任务,体现阶梯性。

方法指导活动要与学生的具体实践活动相结合,要采用探索、尝试、讨论、交流等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方式。要重视学生对方法学习的自主建构,避免机械灌输;要着眼实践,让学生在具体应用中学习并掌握方法。

要确立方法指导的“全程”意识:在“活动设计”时认真分析活动主题的性质和内容特点,多角度分析学生活动展开的方向,对学生的活动方法作充分的预设;在“计划制订”活动中,要指导学生兼顾活动内容和活动方法,在对活动过程的规划时学会将内容与方法结合起来;在“过程反馈”活动中,要组织学生交流研究方法的运用情况;在“成果展示”活动中,要提醒和帮助学生呈现研究过程中方法运用的情况,进一步感受方法在顺利完成实践活动中的作用,明确方法运用的过程与要求;在“评价反思”活动中,要组织学生细细回顾运用方法开展活动的过程,评价自己以及同伴在方法运用上的表现,分享在运用方法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经验与感受。

六、课程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过程评价为主,评价方式上倡导“多元评价”,突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综合能力的评价,是一种以自我为参照的评价。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评价主要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评价、区域评价。

(一)学生评价

1.评价内容

在对学生小组进行评价时,内容主要有:

(1)小组的选题及计划落实情况。

(2)小组内的合作、组织和管理的水平。

(3)小组问题解决的情况。

(4)材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加工情况。

(5)活动结果或产品情况。

对学生个人进行评价的内容主要有:

(1)参与活动的态度和表现。

(2)活动过程中的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

(3)与活动相关的知识、方法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4)综合能力与素养的发展。

(5)履行职责与成果。

2.评价方式

以下几种评价方式可以运用于学生小组或个人的评价:

(1)档案袋评价方式。对活动小组或个人建立的活动档案袋或过程实录手册进行评价,主要看收集的材料是否能反映活动的全过程,如是否有活动计划、活动记录、调查表、出勤登记表、实验记录表或调查记录表、原始数据、学习体会、日记等与活动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收集的信息是否进行过处理等。

(2)日常观察即时评价方式。主要针对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的表现及时进行评价,如成员参与活动的态度,同伴间的互助合作情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优点与缺点等。

(3)成果展示评价方式。通过学生的小论文、研究报告、研究过程性材料、展示性表演、模型、设计方案等成果,对小组或个人作出评价。

(4)能力小测试。根据不同年段的课程目标,设计各种能力小测试,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判断学生小组或个人能力发展的水平。以下是小学五年级学生小组能力测试的样例,

(二)教师评价

1.评价内容

(1)参与态度。是否主动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认真备课,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经常为学生作具体指导,与其他教师协作。

(2)教育教学。是否清晰把握本课程的基本理念,能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活动过程中能抓住重点、难点为学生释疑、解惑。

(3)活动设计。是否能结合活动主题,调动自己已有知识储备及周边可利

用资源,有创意地设计活动内容。或在他人活动设计基础上,利用周边资源,对活动内容进行二度开发。

(4)资源开发。是否有资源开发的意识,对学校及周边可利用资源基本了解,并能引导学生利用资源开展活动。

(5)指导能力。是否善于发现学生活动中的问题和困难,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帮助学生调整活动方式或研究角度,能提供相应的知识背景材料,能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等。

(6)合作意识。是否有与他人智慧分享的合作意识,在为学生解决问题或困难的过程中,能积极调动学生、同伴的主动性,引导大家共同参与,在学生或同伴遇到困难时,能主动奉献自己的智慧。

(7)继续教育。是否主动学习课程的前沿知识,根据学生探究的内容钻研有关知识,掌握有关科研方法,提升指导水平。

(8)指导效果。是否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总结反思,指导的小组成果展示是否有一定的质量。

2.评价方式

教师评价采用“协商研讨评定”方式,以自评为主,结合学生评价、教研组评价与学校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评价,提高评价的可信度和客观度。

(1)常规检查。是否认真备课、撰写教案,做好指导工作的记录。通过教师自主申报方式,落实每学期一次的公开教学活动,由此了解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组织能力、课堂师生关系的处理及有效教学的情况。

(2)问卷调查。分教师自我评价和学生评价,通过学生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学生对该教师活动指导的满意度。这项工作一般可由学校教务部门在学期结束时进行。

(3)作品评价。通过对学生研究成果、作品的检查和评价,也可以相应看出指导教师的态度、水平等情况。

(三)学校评价

1.评价内容

(1)组织领导。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是否建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是否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是否有稳定的师资队伍。

(2)课程开设。学校是否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排进课表,国家规定的课时是否得到落实。

(3)课程规划。学校是否有完整的课程规划和设计,课程规定的内容能否在规划中得到体现。是否有课程实施的具体计划,包括学期教学计划、教研计划、学生活动计划,是否有每学期课程实施的相关总结材料。

(4)课程实施。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是否积累能说明课程常态、有效实施的过程性材料。每学期,学生是否至少能参与和经历2-3个完整的研究活动过程,是否有较完整的活动设计方案、学生活动的记录和成果(报告)等,指导教师是否能给予学生及时的教学指导、帮助及评价。

(5)资源积累。在课程开设过程中,是否能自觉进行资源的开发和积累,学校是否建立课程资源收集、分类、管理的常态机制。

(6)制度保障。学校是否建立一系列的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课程激励的保障机制,有效促进教师、学生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否建立综合实践活动常态校本教研制度,促进课程的研究和发展。

(7)校本特色。学校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是否能够体现学校的校本特色和学生的个性需求。

2.评价方式

学校评价可结合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台账检查、成果评比等多种途径进行综合评价,提高评价的可信度和客观度。

(1)问卷调查。通过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和实施的基本情况。

(2)常规调研。可对学校课程开设与实施情况进行现场调研,包括听课、座谈,以了解学校课程的实施情况、教师的课程教学能力、学生参与活动的状态和效果等。

(3)查看台账。主要看学校是否有课程常态实施的计划或规划,教师是否认真备课,学生活动是否有过程性资料,学校的各项课程保障制度是否健全。

(4)质量监测。通过监测工具的研制,以抽样检查的方式对区域内学校课程实施的情况进行质量监测,了解各学校学生的能力发展情况,教师的有效指导情况,以及该学校在区域学校中课程开设的大致水平。

(四)区域评价

1.评价内容

(1)组织领导。区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管理是否有相关政策,是否有专门的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织及专业教研人员。

(2)计划总结。每学期初是否有区域综合实践活动教研计划,学期末是否有相对应的教研总结。

(3)课程实施。区域内学校的课程实施情况如何,是否开足、开齐课程,学校间是否均衡发展等。

(4)活动组织。每学期是否组织相应的区域教研活动或沙龙研讨活动,对区域内学校课程实施情况是否了解,是否组织师生开展相关的比赛或展示活动。

(5)课程培训。每学期是否会组织教师培训活动,包括教材分析、问题研讨、青年教师基本功培训等。

(6)常规调研。是否深入基层,对区域内学校进行定期的常规调研活动,帮助学校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对策。

(7)课程保障。区域是否建立一系列的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课程激励的保障机制,有效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2.评价方式

(1)常规调研。通过听课、座谈、问卷等方式,了解学校课程的实施情况、教师的课程教学能力、学生参与活动的状态和效果等。

(2)质量监测。通过监测工具的研制,以抽样检查的方式对区域课程实施的情况进行质量监测,了解课程常态实施的情况,以便针对问题提出课程发展建议。

(3)组织比赛。通过组织各种比赛,了解区域、学校课程实施情况,促进学校关注课程发展,促进教师有效教学。

七、课程管理

(一)规范课程设置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督导与管理,引导学校认真落实课程计划。

3—7年级、8-9年级每周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非指定领域内容的实施分别不少于2课时和1课时。每学期每个学生至少完整地经历2—3个主题活动过程。

(二)强化组织建设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和指导工作,并引导学校建立起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指导教师队伍。专职教师要承担起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规划、组织、协调与管理等方面的责任;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以及有关社会力量都可以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兼职指导教师。

(三)完善课程规划

学校要认真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教师要制定“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作为课程实施以及学校管理、检查课程实施情况的依据。各校可根据自身条件尤其是学校资源优势,构建校本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四)加强师资建设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引导学校配备足量的专兼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原则上,四轨制及以下的学校至少配备1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任教师,四轨制以上的学校至少配备2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任教师。

地方教育行政及业务部门要通过运用一定的评价手段和组织区域性的、校际的经验交流活动等方式,有计划地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修班,定期开展课程实施研讨活动。

学校要鼓励教师参加各级课程培训,定期开展校本研修活动。通过培训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创造性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五)开发课程资源

加强全省规范化的课程指导,开发高质量的课程资源,打造省、市、县、校四级共建共享的课程网络平台,为课程实施提供高质量、常态化的资源支撑。

增加必要的专用场地、专用教室和设施设备,积极建设、整合利用校内外实践基地,保障课程的顺利开设。

学校要积极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色资源和优势资源的建设,逐步形成各年级比较稳定的课程资源库。

(六)优化制度保障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组织教师申报职称、评优评先、表彰奖励,以及在建设教师梯队时,要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专兼职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一样,享受相应的待遇,并适当倾斜。

地方教育行政及业务管理部门在组织学校的评估检查、督导考核时,要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情况、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纳入完整的评估、督导方案中,制定评估检查、督导考核的细则,严格考评。

学校要根据校情,制订和完善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规章制度,如教师工作量制度、教师奖励制度、校本教研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课程评价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


相关内容

  • 江苏省少先队活动课程实施计划书
  • 江苏省少先队活动课程实施计划书 导 读 一 少先队活动是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一至八年级全体少先队员必修的活动课.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部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 ...

  • 2012年幼儿园工作总结
  • 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区的学前教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作为我区第一家私立幼儿园,转制四年来,始终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循党的教育方针,自觉接受上级领导部门的领导与管理,坚持正确的办园方向,以社会效益为重,以促进幼儿发展为己任,积极改善办园条件,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服务于家长,服务于 ...

  • 幼儿园年度工作总结
  • 一、 不断优化幼儿园的硬软件。 对照《江苏省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办法》,一年来,我园在办园条件上加强软硬件建设,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硬件建设,一手抓保教质量。硬件上向现代化方向发展,逐渐添置了实物投影仪、摄象机等教学设备,并在每班配置了一台电脑、电视机。在软件上我园毫不放松对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努力营造良 ...

  •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研讨
  •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教学越来越显得重要.一方面,信息技术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使学生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 ...

  • 复旦大学2013年
  • 复旦大学2013年"复旦水平测试"报名方案 发布时间:2012-12-12 阅读次数:37439 为了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目标,积极推进招生录取制度改革,逐步形成以统一考试录取为主.多元化考试评价和 ...

  • 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学习心得
  • <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学习心得 近期,我认真学习了<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学习过程中本人作了深入的思考,现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经验,谈一下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明确了课程的目标 <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提出:&qu ...

  • 职业学校学生创新精神培养
  • 职业学校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研究 摘要:文章首先从时代的需求出发,对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的重要性进行了较详尽的论述.依据<新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 结合学校各种科技竞赛活动作者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践探索.并 在教改实践的基础之上,进行了经验总结.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论点, 就如何在学校教育 ...

  • 农村幼儿园园务工作总结
  • 靖江市阳光幼儿园园务工作总结 2013年度 满怀着希望与憧憬,满载着收获与欣喜,我园的全体教职工又共同走过了创新发展的一 年.一年来,我园全体教职工根据靖江市教育局.靖城中心校的总体工作目标要求,坚持"以 人为本.追求快乐"的办园理念,以"培育阳光幼儿.微笑服务家长&q ...

  • 教学方式变革初探[江苏油田第一中学]
  • 教学方式变革初探 作者:Admin  来源:江苏油田第一中学校园网  录入:Admin  更新时间:2009-11-5 11:06:08  点击数:95 [字体: ] 2004-9-6 4:30:47 薛大威 阅读次数: 17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逐步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