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案例

第二章: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

案例2-1:保持适宜资本充足率,防范风险

【案情介绍】

之一:资本金高低不同,风险各异

美国某两家银行,分别是高资本金银行和低资本金资本金银行。1985年它们的资产负债表如表1、表2所示:

表1: 高资本金银行资产负债(一) 单位:万美元

表2: 低资本金银行资产负债(一) 单位:万美元

这两家美国银行在80年代均卷入了不动产市场的热潮中,但是,到了90年代,它们发现:自己的500万美元的不动产贷款已经一文不值。当这些坏账从账上划掉时。资产总值减少了500万美元。从而,作为资产总值与负债总值之差的资本金也减少500万美元。1995年,两家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如表3表4所示: 表3: 高资本金银行资产负债(二) 单位:万美元

表4: 低资本金银行资产负债(二) 单位:万美元

高资本金银行可以应付这500万美元的资本金损失,因为它最初拥有的1000万美元的资本金对这500万美元的损失产生了缓冲作用,使得它仍然有500万美元的净值。然而,低资本银行却陷入了困境,其资产的价值降到其负债以下,净值为负100万美元,已经资不抵债,也就是说,银行面临倒闭。

之二:日本幸福银行破产案

日本金融再生委员会 1999年5月23日 正式宣布,总部设立在大陌的地方银行——幸福银行破产,由政府接管。这是自日本金融破产法案生效以来第二家宣告破产倒闭并由金融再生委员会委任破产管理人的地方银行。金融当局说,在稽核幸福银行的账户后发现,截至1998年9月,该银行资本亏损达到569亿日元,包括所持的证券的亏损;到1999年3月底,自有资金率只有0.5%。幸福银行有50年的历史,在日本国内有110家分支机构,2000多名员工。过去三年一直亏损,日本金融监管部门曾要求该银行立即增加资本,该银行总裁江川笃明也提出动用私人财产挽救银行,但该银行终究还是逃脱不了倒闭的厄运。

【分析提示】

同其他企业一样,商业银行的资本是银行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基本物质条件,要办银行首先要有资本。一般企业的资本通常占其资产总额的50%以上,而商业银行的资本占资产总额的比例一般都不到10%,企业资本是其维持生产经营的主要物质条件和支撑力量,而商业银行的资产经营主要不是依靠资本来支

撑,而是依靠存款负债。这就决定了银行资本和企业资本的区别。银行资本的功能主要有:当银行丧失清偿能力和发生流动性危机时保护未保险的存款人;以充足的保证金弥补未预料的亏损,维持公众对银行的信心,提高银行的信誉;购置房产设备。由于资本能有效地保证存款安全,抵御风险损失,从而最终有利于社会经济和金融秩序的稳定,因而各国银行管理当局无不十分重视资本充足程度的管理。一般来说,银行经营管理者总是倾向于使用较少的资本千方百计地扩展资产业务,以获得较大的股权收益率,其必然结果是增大银行的经营风险;而银行管理当局则更重视银行系统的稳定和保护存款者的利益。因而要求商业银行提高资本比率,以保证银行业务经营的稳健。《巴塞尔协议》将银行的资本划为核心资本与附属资本两类,并且规定银行的核心资本比率为4%,全部资本比率为8%。我国的《商业银行法》第4章第39条第1款规定,“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百分之八”、第8章第75条第2款规定,“未遵守资本充足率、存贷比例、资产流动性比例、同一借款人贷款比例和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其他规定的,由中国人民银行责令改正”。

资料来源:姜旭朝.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案例评析,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案例2-2:混合性资本债券

2005年12月23日 中国银监会下发了《关于商业银行发行混合资本债券补充附属资本有关问题的通知》,允许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发行混合资本债券,并按照规定计入附属资本。中国银监会推出的混合资本债券实际上是一种偏债型的混合资本工具,商业银行发行这种混合资本债券,一是可以使拓宽补充资本金的渠道,提高资本充足率;二是可以增强其抗风险的能力;三是可以为其提供更丰富的资本管理工具,进一步优化资本结构。

1、混合资本债券的主要特征

混合资本债券作为一种附属资本与长期次级债不同,呈现以下特征:(1)期限较长。混合资本债券期限在15年或15年以上。而长期次级债的期限只需在5年以上。(2)发行之日起10年内不得赎回。10年后银行可有一次赎回权,但行使赎回权需得到银监会批准;若10年后银行未行使赎回权,可以适当提高债券利率,但提高利率的次数不能超过一次。(3)可延期支付利息。当核心资本充足率低于4%时,银行可以延期支付利息;若同时盈余公积与未分配利润之和为负且最近12个月内未偿付普通股现金股利,银行必须延期支付利息。(4)债券到期时,若银行无力支付索偿权在本债券之前的银行债务,或支付本债券将导致无力支付索偿权在本债券之前的银行债务,可以延期支付本债券的本金和利息。(5)银行倒闭或清算时,混合资本债券索偿权列于长期次级债之后,先于股权资本。而长期次级债的索偿权排在存款及普通债券之后,在普通股及优先股之前。

2、混合资本债券的发行条件

(1)实行贷款五级分类,贷款五级分类偏差小。(2)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4%。(3)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充足。(4)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与机制。

(5)最近三年没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3、计入附属资本的条件

(1)重估储备、一般准备、可转换债券、长期次级债务和混合资本债券等附属资本总额不得超过商业银行核心资本的100%。(2)若未行使赎回权,在债券到期前最后5 年,其可计入附属资本的数量每年累计折扣20%。(3)商业银行混合资本债券不得由银行或第三方提供担保。

4、交易范围及其监管

(1)商业银行持有的其他银行发行的混合资本债券与长期次级债券之和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20%。(2)混合资本债券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和交易。(3)商业银行发行混合资本债券须向银监会提出申请,发行和交易还须接受中央银行的监督管理。(4)商业银行提前赎回混合资本债券、延期支付利息或到期时延期

支付债券本金和应付利息时,需事先得到银监会的批准。(5)银监会通过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对商业银行混合资本债券的发行、使用和管理进行监督和检查。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银监会《关于商业银行发行混合资本债券补充附属资本有关问题的通知》的内容整理。

案例2-3:外资参股中国银行业是福是祸?——银行资产流失统计

自银监会2003年12月发布《境外金融机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之后,我国商业银行纷纷引进了境外战略投资者。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对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制度创新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有雄厚实力的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有利于推进股份制商业银行逐步实现股权多元化,形成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金融创新方式,提高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更大程度上强化商业银行的竞争实力。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曾经多次公开表示:“外资参与中国银行业改革,双方都是赢家”。银监会今后将继续为外资参资入股中资商业银行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积极支持外资银行在中国发挥更大的作用。”显然,银监会对外资银行参股国内股份制银行已有明确的政策导向,态度十分积极。

应该说,在中国离银行业全面开放越来越近之际,将利用外资作为改革的突破口,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然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洋股东”来中国的初衷并非是“扶弱济贫”。利益的潜在对立性决定了外资银行绝不可能无私地去培养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其最终的目的必然是利用参股这个跳板,蚕食中国巨大的金融市场。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张宏良在其讲座《证券监管与经济安全》中对中国银行资产流失进行的统计如下:

1、中国工商银行

2006年,美国高盛集团、德国安联集团及美国运通公司出资37.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95亿)入股工商银行,收购工行约10%的股份,收购价格 1.16元。上市后,按照 2007年1月4日 盘中价格6.77元计算,市值最高达到2755亿元,三家外资公司净赚2460亿元人民币,不到一年时间投资收益9.3倍,世界罕见。

2、中国银行

苏格兰皇家银行、新加坡淡马锡控股、瑞银集团和亚洲开发银行投资中国银行共51.75亿美元(合人民币约403亿),收购价格1.22元.上市后,按照 2007年5月10日盘中价格6.26元计算,市值最高达到2822亿元,四家外资公司净赚2419亿元人民币,不到一年时间投资收益6.6倍。

3、兴业银行

2006 年,香港恒生银行、新加坡新政泰达和国际金融公司赚共出资27亿,以每股2.7元的价格购入兴业银行10亿股,上市后,股价达到37元多,三家外资公司净赚约370亿。根据 2007年2月12日 《参考消息》报道,以后每年都有300%以上回报。该银行上市募集资金共159.95亿,等于全部送给了三家外资公司。该银行国内发行价格每股15.98,吸引的网上网下申购资金高达11610亿。

4、深圳发展银行

美国新桥投资集团以每股3.5元购买深圳发展银行3.48亿股,目前股价已达35.8元,投资增值10倍,按照深发展20亿多股计算,新桥用12.18亿获得了700多亿。根据新桥目前的做法,很快将达到1000亿元。而新桥集团本身就

是庄家,根本不是银行,如何能改善我国银行治理结构?况且整个银行都被美国人拿走了,即便改善对我国又有什么意义?

5、华夏银行

德意志银行和萨尔奥彭海姆银行联合组成的财团将出资26亿元人民币,购入华夏银行约5.872亿股份,占华夏银行总股数的14%。每股价格4.5元,现在近14元,净赚56亿多人民币。目前已被德国银行控股,500亿落入对方手中。目前德国人对华夏已形成了联合控股,该银行名义上还是中国银行,实际已成为外资控股银行。

6、中国交通银行

汇丰银行(汇丰)持股交行19.9%的股权,出资144.61亿元购买91.15亿股,每股为1.86元。交行2006年5月在香港上市,现在市价超过10港元,净赚近800多亿,07年国内A股发行上市又赚取500多亿,合计将近1400亿,10倍回报。

7、中国建设银行

上市前,美国银行和淡马锡公司分别斥资25亿美元和14.66亿美元购买建行9%和5.1%的股权,每股定价约0.94元港币。发行价格2.35元港币,最高市价5.35元港币。按照目前建行共有2247亿股计算,2家净赚1300多亿港币。

8、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花旗集团出资6700万美元收购浦发行4.62%的股份,超过1.8亿股,每股约2.96元,并且协议规定日后花旗集团有权收购19.9%的股份.目前浦发行股价超过38元,花旗净赚62亿元。目前花旗尚未行权,一旦行权将赚取62亿的数倍。

9、民生银行

2004年,淡马锡控股旗下的亚洲金融公司以1.1(约8亿人民币)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民生银行2.36亿股股份,占民生银行总股份的4.55%,约3.72元,目前该股已达12元多,加上两年送配,市值已达50亿元,净赚约40亿。

(上述交易低价转让外资净赚约9200多亿,加上下面广发行,损失超过1万亿人民币,其中绝大部分是2006年一年转让的损失,再加上已经全部完成合资的等待上市的几十家地方银行,未来损失将越来越惊人)。

10、广东发展银行

2006 年美国花旗银行以联合收购的名义,自己出资不过60亿,就控制了拥有3558亿元总资产、27家分行、502家网点,与世界83个国家和地区917家银行具有代理行关系,连续多年位列全球银行500强的广东发展银行。并且中国移动、国家电网和中国信托还各搭进去60亿,共180亿。把银行白白送人还要再搭进去180亿,已经完全超越了市场交换的范畴。

11、渤海银行及地方银行

2005年挂牌成立的我国第一家股份制银行——渤海银行宣布,渣打银行以

1.23亿美元购入即将成立的渤海银行19.9%的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除了参股渤海银行之外,渣打银行参股光大银行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德意志银行参股华夏银行的事宜也在积极推进中。除了参股渤海银行之外,渣打银行参股光大银行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德意志银行参股华夏银行的事宜也在积极推进中。目前,外资银行在华进入了加速发展期,中国全部银行无一例外地已被18家外资银行参股或控股。

目前,外资银行在华进入了加速发展期。目前,已有18家外资银行参股了16家中资银行,投资总额接近130亿美元。其中,四大行中的建行和工行分别获得外国投资54.66亿美元、36.7亿美元;股份制银行获得外国投资26亿美元;城市商业银行获得外国投资12亿美元。

张宏良教授认为,外资参股中资银行,通过不断地增资或者收购股份,或者通过人员安排或者技术业务方面的控制,来取得对中资银行的控股权或者实际控

制权,从而以占该中资银行总资产5%左右(我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为8%,则一般取得5%的资本金投资即可控股)的投资就可以控制和动用该银行100%的资产,资金杠杆效应可达20 倍左右,控制中国60万亿金融资产只需要3万亿人民币,不到4千亿美元。银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资金的杠杆效应特别大,理论上8%的资本金就可以控制 100%的存款等各项资产,从而可以运用这100%的资金量来进行各项贷款和投资获取利益,况且中国银行业是垄断行业,外资银行控股之后通过改善管理和产品创新加上原有的金融服务优势,一定会获得巨额的超额利润。深圳发展银行和广东发展银行已经被外资实际控制,如果四大国有银行在不久的将来也逐步被外资控股或者控制,那么中国的金融安全将面临巨大的威胁。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信息中心主任杨健教授长期以来致力于金融风险防范与监控的研究,在与记者的交流中,他表示:“中国银行业改革势在必行。但在操作上不能进入误区,特别是在引入外资战略投资者问题上,不能盲目,一定要慎重。外资参股中国银行,实际上是一种金融渗透。在引资过程中,应当将重点放在银行之间的国际合作和资源共享上,而不是单纯将引资作为目的。同时,中国应当加快完善金融法律法规.加强以风险监管为核心的金融监管,这样才能促使中国银行业改革健康进行。”

任何事物都是有利有弊,外资参股中国银行业究竟是福是祸?需要我们全方位的审视,也有待于实证检验。

资料来源:主要根据张宏良. 中国的证券监管与经济安全,价值中国网,, 2007年8月17日 整理而得。

第二章: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

案例2-1:保持适宜资本充足率,防范风险

【案情介绍】

之一:资本金高低不同,风险各异

美国某两家银行,分别是高资本金银行和低资本金资本金银行。1985年它们的资产负债表如表1、表2所示:

表1: 高资本金银行资产负债(一) 单位:万美元

表2: 低资本金银行资产负债(一) 单位:万美元

这两家美国银行在80年代均卷入了不动产市场的热潮中,但是,到了90年代,它们发现:自己的500万美元的不动产贷款已经一文不值。当这些坏账从账上划掉时。资产总值减少了500万美元。从而,作为资产总值与负债总值之差的资本金也减少500万美元。1995年,两家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如表3表4所示: 表3: 高资本金银行资产负债(二) 单位:万美元

表4: 低资本金银行资产负债(二) 单位:万美元

高资本金银行可以应付这500万美元的资本金损失,因为它最初拥有的1000万美元的资本金对这500万美元的损失产生了缓冲作用,使得它仍然有500万美元的净值。然而,低资本银行却陷入了困境,其资产的价值降到其负债以下,净值为负100万美元,已经资不抵债,也就是说,银行面临倒闭。

之二:日本幸福银行破产案

日本金融再生委员会 1999年5月23日 正式宣布,总部设立在大陌的地方银行——幸福银行破产,由政府接管。这是自日本金融破产法案生效以来第二家宣告破产倒闭并由金融再生委员会委任破产管理人的地方银行。金融当局说,在稽核幸福银行的账户后发现,截至1998年9月,该银行资本亏损达到569亿日元,包括所持的证券的亏损;到1999年3月底,自有资金率只有0.5%。幸福银行有50年的历史,在日本国内有110家分支机构,2000多名员工。过去三年一直亏损,日本金融监管部门曾要求该银行立即增加资本,该银行总裁江川笃明也提出动用私人财产挽救银行,但该银行终究还是逃脱不了倒闭的厄运。

【分析提示】

同其他企业一样,商业银行的资本是银行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基本物质条件,要办银行首先要有资本。一般企业的资本通常占其资产总额的50%以上,而商业银行的资本占资产总额的比例一般都不到10%,企业资本是其维持生产经营的主要物质条件和支撑力量,而商业银行的资产经营主要不是依靠资本来支

撑,而是依靠存款负债。这就决定了银行资本和企业资本的区别。银行资本的功能主要有:当银行丧失清偿能力和发生流动性危机时保护未保险的存款人;以充足的保证金弥补未预料的亏损,维持公众对银行的信心,提高银行的信誉;购置房产设备。由于资本能有效地保证存款安全,抵御风险损失,从而最终有利于社会经济和金融秩序的稳定,因而各国银行管理当局无不十分重视资本充足程度的管理。一般来说,银行经营管理者总是倾向于使用较少的资本千方百计地扩展资产业务,以获得较大的股权收益率,其必然结果是增大银行的经营风险;而银行管理当局则更重视银行系统的稳定和保护存款者的利益。因而要求商业银行提高资本比率,以保证银行业务经营的稳健。《巴塞尔协议》将银行的资本划为核心资本与附属资本两类,并且规定银行的核心资本比率为4%,全部资本比率为8%。我国的《商业银行法》第4章第39条第1款规定,“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百分之八”、第8章第75条第2款规定,“未遵守资本充足率、存贷比例、资产流动性比例、同一借款人贷款比例和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其他规定的,由中国人民银行责令改正”。

资料来源:姜旭朝.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案例评析,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案例2-2:混合性资本债券

2005年12月23日 中国银监会下发了《关于商业银行发行混合资本债券补充附属资本有关问题的通知》,允许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发行混合资本债券,并按照规定计入附属资本。中国银监会推出的混合资本债券实际上是一种偏债型的混合资本工具,商业银行发行这种混合资本债券,一是可以使拓宽补充资本金的渠道,提高资本充足率;二是可以增强其抗风险的能力;三是可以为其提供更丰富的资本管理工具,进一步优化资本结构。

1、混合资本债券的主要特征

混合资本债券作为一种附属资本与长期次级债不同,呈现以下特征:(1)期限较长。混合资本债券期限在15年或15年以上。而长期次级债的期限只需在5年以上。(2)发行之日起10年内不得赎回。10年后银行可有一次赎回权,但行使赎回权需得到银监会批准;若10年后银行未行使赎回权,可以适当提高债券利率,但提高利率的次数不能超过一次。(3)可延期支付利息。当核心资本充足率低于4%时,银行可以延期支付利息;若同时盈余公积与未分配利润之和为负且最近12个月内未偿付普通股现金股利,银行必须延期支付利息。(4)债券到期时,若银行无力支付索偿权在本债券之前的银行债务,或支付本债券将导致无力支付索偿权在本债券之前的银行债务,可以延期支付本债券的本金和利息。(5)银行倒闭或清算时,混合资本债券索偿权列于长期次级债之后,先于股权资本。而长期次级债的索偿权排在存款及普通债券之后,在普通股及优先股之前。

2、混合资本债券的发行条件

(1)实行贷款五级分类,贷款五级分类偏差小。(2)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4%。(3)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充足。(4)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与机制。

(5)最近三年没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3、计入附属资本的条件

(1)重估储备、一般准备、可转换债券、长期次级债务和混合资本债券等附属资本总额不得超过商业银行核心资本的100%。(2)若未行使赎回权,在债券到期前最后5 年,其可计入附属资本的数量每年累计折扣20%。(3)商业银行混合资本债券不得由银行或第三方提供担保。

4、交易范围及其监管

(1)商业银行持有的其他银行发行的混合资本债券与长期次级债券之和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20%。(2)混合资本债券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和交易。(3)商业银行发行混合资本债券须向银监会提出申请,发行和交易还须接受中央银行的监督管理。(4)商业银行提前赎回混合资本债券、延期支付利息或到期时延期

支付债券本金和应付利息时,需事先得到银监会的批准。(5)银监会通过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对商业银行混合资本债券的发行、使用和管理进行监督和检查。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银监会《关于商业银行发行混合资本债券补充附属资本有关问题的通知》的内容整理。

案例2-3:外资参股中国银行业是福是祸?——银行资产流失统计

自银监会2003年12月发布《境外金融机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之后,我国商业银行纷纷引进了境外战略投资者。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对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制度创新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有雄厚实力的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有利于推进股份制商业银行逐步实现股权多元化,形成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金融创新方式,提高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更大程度上强化商业银行的竞争实力。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曾经多次公开表示:“外资参与中国银行业改革,双方都是赢家”。银监会今后将继续为外资参资入股中资商业银行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积极支持外资银行在中国发挥更大的作用。”显然,银监会对外资银行参股国内股份制银行已有明确的政策导向,态度十分积极。

应该说,在中国离银行业全面开放越来越近之际,将利用外资作为改革的突破口,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然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洋股东”来中国的初衷并非是“扶弱济贫”。利益的潜在对立性决定了外资银行绝不可能无私地去培养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其最终的目的必然是利用参股这个跳板,蚕食中国巨大的金融市场。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张宏良在其讲座《证券监管与经济安全》中对中国银行资产流失进行的统计如下:

1、中国工商银行

2006年,美国高盛集团、德国安联集团及美国运通公司出资37.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95亿)入股工商银行,收购工行约10%的股份,收购价格 1.16元。上市后,按照 2007年1月4日 盘中价格6.77元计算,市值最高达到2755亿元,三家外资公司净赚2460亿元人民币,不到一年时间投资收益9.3倍,世界罕见。

2、中国银行

苏格兰皇家银行、新加坡淡马锡控股、瑞银集团和亚洲开发银行投资中国银行共51.75亿美元(合人民币约403亿),收购价格1.22元.上市后,按照 2007年5月10日盘中价格6.26元计算,市值最高达到2822亿元,四家外资公司净赚2419亿元人民币,不到一年时间投资收益6.6倍。

3、兴业银行

2006 年,香港恒生银行、新加坡新政泰达和国际金融公司赚共出资27亿,以每股2.7元的价格购入兴业银行10亿股,上市后,股价达到37元多,三家外资公司净赚约370亿。根据 2007年2月12日 《参考消息》报道,以后每年都有300%以上回报。该银行上市募集资金共159.95亿,等于全部送给了三家外资公司。该银行国内发行价格每股15.98,吸引的网上网下申购资金高达11610亿。

4、深圳发展银行

美国新桥投资集团以每股3.5元购买深圳发展银行3.48亿股,目前股价已达35.8元,投资增值10倍,按照深发展20亿多股计算,新桥用12.18亿获得了700多亿。根据新桥目前的做法,很快将达到1000亿元。而新桥集团本身就

是庄家,根本不是银行,如何能改善我国银行治理结构?况且整个银行都被美国人拿走了,即便改善对我国又有什么意义?

5、华夏银行

德意志银行和萨尔奥彭海姆银行联合组成的财团将出资26亿元人民币,购入华夏银行约5.872亿股份,占华夏银行总股数的14%。每股价格4.5元,现在近14元,净赚56亿多人民币。目前已被德国银行控股,500亿落入对方手中。目前德国人对华夏已形成了联合控股,该银行名义上还是中国银行,实际已成为外资控股银行。

6、中国交通银行

汇丰银行(汇丰)持股交行19.9%的股权,出资144.61亿元购买91.15亿股,每股为1.86元。交行2006年5月在香港上市,现在市价超过10港元,净赚近800多亿,07年国内A股发行上市又赚取500多亿,合计将近1400亿,10倍回报。

7、中国建设银行

上市前,美国银行和淡马锡公司分别斥资25亿美元和14.66亿美元购买建行9%和5.1%的股权,每股定价约0.94元港币。发行价格2.35元港币,最高市价5.35元港币。按照目前建行共有2247亿股计算,2家净赚1300多亿港币。

8、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花旗集团出资6700万美元收购浦发行4.62%的股份,超过1.8亿股,每股约2.96元,并且协议规定日后花旗集团有权收购19.9%的股份.目前浦发行股价超过38元,花旗净赚62亿元。目前花旗尚未行权,一旦行权将赚取62亿的数倍。

9、民生银行

2004年,淡马锡控股旗下的亚洲金融公司以1.1(约8亿人民币)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民生银行2.36亿股股份,占民生银行总股份的4.55%,约3.72元,目前该股已达12元多,加上两年送配,市值已达50亿元,净赚约40亿。

(上述交易低价转让外资净赚约9200多亿,加上下面广发行,损失超过1万亿人民币,其中绝大部分是2006年一年转让的损失,再加上已经全部完成合资的等待上市的几十家地方银行,未来损失将越来越惊人)。

10、广东发展银行

2006 年美国花旗银行以联合收购的名义,自己出资不过60亿,就控制了拥有3558亿元总资产、27家分行、502家网点,与世界83个国家和地区917家银行具有代理行关系,连续多年位列全球银行500强的广东发展银行。并且中国移动、国家电网和中国信托还各搭进去60亿,共180亿。把银行白白送人还要再搭进去180亿,已经完全超越了市场交换的范畴。

11、渤海银行及地方银行

2005年挂牌成立的我国第一家股份制银行——渤海银行宣布,渣打银行以

1.23亿美元购入即将成立的渤海银行19.9%的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除了参股渤海银行之外,渣打银行参股光大银行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德意志银行参股华夏银行的事宜也在积极推进中。除了参股渤海银行之外,渣打银行参股光大银行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德意志银行参股华夏银行的事宜也在积极推进中。目前,外资银行在华进入了加速发展期,中国全部银行无一例外地已被18家外资银行参股或控股。

目前,外资银行在华进入了加速发展期。目前,已有18家外资银行参股了16家中资银行,投资总额接近130亿美元。其中,四大行中的建行和工行分别获得外国投资54.66亿美元、36.7亿美元;股份制银行获得外国投资26亿美元;城市商业银行获得外国投资12亿美元。

张宏良教授认为,外资参股中资银行,通过不断地增资或者收购股份,或者通过人员安排或者技术业务方面的控制,来取得对中资银行的控股权或者实际控

制权,从而以占该中资银行总资产5%左右(我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为8%,则一般取得5%的资本金投资即可控股)的投资就可以控制和动用该银行100%的资产,资金杠杆效应可达20 倍左右,控制中国60万亿金融资产只需要3万亿人民币,不到4千亿美元。银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资金的杠杆效应特别大,理论上8%的资本金就可以控制 100%的存款等各项资产,从而可以运用这100%的资金量来进行各项贷款和投资获取利益,况且中国银行业是垄断行业,外资银行控股之后通过改善管理和产品创新加上原有的金融服务优势,一定会获得巨额的超额利润。深圳发展银行和广东发展银行已经被外资实际控制,如果四大国有银行在不久的将来也逐步被外资控股或者控制,那么中国的金融安全将面临巨大的威胁。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信息中心主任杨健教授长期以来致力于金融风险防范与监控的研究,在与记者的交流中,他表示:“中国银行业改革势在必行。但在操作上不能进入误区,特别是在引入外资战略投资者问题上,不能盲目,一定要慎重。外资参股中国银行,实际上是一种金融渗透。在引资过程中,应当将重点放在银行之间的国际合作和资源共享上,而不是单纯将引资作为目的。同时,中国应当加快完善金融法律法规.加强以风险监管为核心的金融监管,这样才能促使中国银行业改革健康进行。”

任何事物都是有利有弊,外资参股中国银行业究竟是福是祸?需要我们全方位的审视,也有待于实证检验。

资料来源:主要根据张宏良. 中国的证券监管与经济安全,价值中国网,, 2007年8月17日 整理而得。


相关内容

  •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修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决定>已经2006年12月28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第55次主席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目录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1. 第一条 2. 第二条 3. 第 ...

  • [法律法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
  • [阅读全文]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2年第1号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已经中国银监会第115次主席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主席:尚福林   二○一二年六月七日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 ...

  • 江都吉银村镇银行资本管理制度
  • 江都吉银村镇银行资本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客观评估资本吸收的能力,强化资本在经营管理的约束机制,提高资本管理水平,根据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2004年第2号令),<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1]44号),中国银监会 ...

  •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新)
  •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促进商业银行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 ...

  • 5.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0年第5号 <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已经2010年7月12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第99次主席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主席 刘明康 二〇一〇年八月二十四日 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信托公司的风险监管,促进信 ...

  •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资本计量内部模型法监管指引
  •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资本计量内部模型法监管指引 (第4次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商业银行提高市场风险管理水平,保障商业银行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本指引适用于< ...

  • 浅谈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浅谈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王 昕 (龙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50018) [摘要]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是一项重要的风险管理内容,影响并决定这商业银行的发展状况.本文对商业银行经济资本分析的基本内涵进行阐述,并对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当前商业 ...

  • 我国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与新巴塞尔协议的比较
  • 经济与法制 中国银监会在力争与1988年资本协议保持一致的基础上,结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和我国国情,起草了我国新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所以我国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与新巴塞尔协议相比较,是以1988年资本协议为主,结合 足率等于资本总额除以信用风险加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新协议采 ...

  • [巴塞尔协议]的演变历程及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 <巴塞尔协议>的演变历程及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所属课程名称 班 级 金融1002班 学 号 姓 名 <巴塞尔协议>的演变历程及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巴塞尔协议>是国际清算银行(BIS )的巴塞尔银行业条例和监督委员会的常设委员会---"巴塞尔委员会&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