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中国·福建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第一章 总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基本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编制范围及工作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建设方案及研究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项目地理环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承办单位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 需求预测、建设规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需求预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销售预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产品的基本营销策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 项目地点的选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项目选址原则和基本思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场址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项目区的建设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 项目总体方案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项目建设总体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项目平面布置与交通运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实施计划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实施进度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 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环境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项目对环境影响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设计采用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4项目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及治理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5消防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6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 项目组织与经营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1机构组织与经营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2劳动定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3经营管理制度和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4人员培训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1总投资估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2资金筹措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3投资使用计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章 财务经济评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1基础数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2总成本费用测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3投资还本能力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4财务评价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一意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社会效益..............................................................................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生态效益..............................................................................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二章 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XX县XX乡XX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1.1.2项目主管单位和项目位臵

项目主管单位:XX县XX乡人民政府

项目位臵:XX县XX乡XX村

1.1.3总投资

项目建设总投资为25100万元。

1.1.4项目由来

建设美丽乡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有效载体,根据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本项目以建设“富裕XX、文化XX、生态XX、平安XX”为总体目标,以“环境提升”、“产业提

升”、“服务提升”、“素质提升”为切入点,通过3大体系(生态旅游体系、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农村文化建设体系)的建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休闲旅游经济,着力打造构筑“美丽XX——生态家园”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快速实现美丽乡村必须达到的“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基本要求,并通过本项目,摸索因地制宜建设社会主义美丽乡村的方法与模式,进而带动和推进XX社会主义美丽乡村的整体建设。“建设纲要”所确定的基本思路和建设内容,是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基础。

1.1.5项目所在区域情况

XX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的闽浙交界边陲,面积1749平方公里,地处北纬27°03′-27°32′,东经 118°33′-119°17′,下辖5乡4镇1街道办事处,总人口22万人,东西宽72公里,南北长46公里。周边与七个县(市)交接:东与周宁、寿宁两县为邻,西与建阳市相连,南与建瓯市、屏南县接壤,北与松溪县、浙江省庆元县交界,是我省毗邻县份较多的县之一。

XX历史悠久,是个建县千年的古县,相传北宋XX年间因进贡当地名茶“白毫银针”而得徽宗赏识,特赐年号“XX”为县名,保留至今。商周时期,古越人在此繁衍生息。XX洞宫山为我国著名道教胜地,据《中国宗教宝典》记载,洞宫山为道教二十七福地,即“琅环福地”,宋以来,教育兴盛,书院、学宫遍布城乡,大理学家朱熹之父朱松在XX创办云根书院和星溪书院,朱松与朱熹先后在此讲学授道,因而有

“先贤过化之乡”美称。XX地处闽浙边陲,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唐末黄巢起义军曾在此驻兵作战,至今留有黄巢井、黄巢庙、九战丘等历史遗迹。宋、元、明、清历代,当地均爆发农民起义,义军规模最多达到20万之众,声势浩大影响深远。国内革命战争时期,XX是革命老根据地,从1928年至1949年,中共在县境内先后建立党的地方组织和人民军事组织,黄道、粟裕、黄立贵、叶飞等老一辈领导在此坚持开展革命斗争,创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业绩。

XX乡位于XX县东南部,东连周宁县,南与屏南县交界,西南接建瓯市,北与本县镇前镇、星溪乡接壤,平均海拔860米,总面积242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2个场,人口2.3万。境内名胜古迹甚,省级风景名胜区洞宫山,为道家琅环福地。文化遗产丰富,民风纯朴。朱熹历代文人墨客在洞宫山均留有墨宝。

XX村为XX乡人民政府和行政村驻地。XX村位于翠溪上游,公元889年,由张姓开基建村,原名黄源村,因村中有一片柳树,别称“柳州”,后改称XX村至今。鲤鱼溪从村中流过,四周群山环抱,古木参天,有倒插杉木王、油杉、柳杉等80余株古树名木。村落布局保存完整,民居建筑比例协调,构造细节考究,街道尺度怡人。从山上往下俯视,屋面、山墙起伏有致,令人留连忘返。

以XX村为中心,借助“武夷山——XX——屏南——周宁——福安——宁德闽东旅游区”和“龙岩——三明——南平——XX——松溪——浙江龙泉”两条交通大动脉,基本形成与周边县市的两小时交通圈:东西两向是福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太姥山和世界双遗产地武夷山,南北两向是屏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鸳鸯溪和浙江龙泉、庆元国家级自然

保护区风阳山与百山祖。并由此打开北向江浙、西向华东腹地江西和南向闽东南金三角的顺畅通道。

1.1.6项目建设内容

XX乡位于XX县东南部,东连周宁县,北与镇前镇毗邻,西南接建瓯市,西北同星溪乡接壤,南与屏南县交界,XX村交通便捷,宁武高速穿境而过,并在此设有互通口及出口。此外,202省道、833县道皆贯村而过。宁武高速通车后,XX村距离武夷山150公里,距离宁德120公里,可迅捷抵达闽浙两省的福州、武夷山、温州等3个机场,福州、宁德、南平、武夷山、温州、丽水等6个火车站。

XX乡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地势险要,经济发展一直落后,XX虽有丰富的旅游自然与人文资源,但却迟迟未能得到开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交通的改善,周边武夷山、三都奥、白水洋等旅游区辐射波及了XX,也给XX的发展带来了很好的契机。

根据XX城乡总体规划,XX主要定位于旅游产业的发展,而XX集镇所在地XX村将肩负引领XX旅游发展的重任,一方面将带动XX旅游产业的发展,更好地承接周边旅游区的辐射,另一方面将拓展XX整个乡镇的建设,完善集镇结构,对集镇功能进行完善补充,因此XX村美丽乡村建设将在XX发展史上写下重要的一笔。XX村美丽乡村建设含鲤鱼溪文化主题公园建设、旅游生态园区建设、编制一个乡村旅游发展的规划、集镇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包装、提升XX民俗文化、打造多样品牌,提升知名美誉度等内容。

XX县XX乡XX村美丽乡村建设可行性建议书,分析美丽乡村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定位、规模、选址、建设条件分析以及方案规划等一系列内容进行了论述。

1. 2编制的主要依据、原则及范围

1.2.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 建设部《城乡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

(4)《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的通知》闽政„2011‟50号

(5)《省旅游局发展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促进水土流失治理和扶贫开发工作方案》闽旅„2012‟57号

(6)《南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7)《南平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纲要》

(8)《南平市培育千亿旅游产业行动计划》

(8)《南平市打造城乡一体化先行地行动纲领》

(9)《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2.2编制原则

(1)遵循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各项专业技术规范,充分尊重业主的意见,并符合有关管理部门的规划要求;

(2)根据项目区的实际情况和拟建设项目的具体要求,在综合考虑周边环境的前提下,注重项目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环境和经济的合理性;

(3)合理配臵公用工程,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职业安全卫生的要求以及后勤保障等以人为本的原则;

(4)平面布臵科学合理并与规划相协调。在满足有关安全、防火标准和规范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省用地,并考虑今后发展建设与时俱进的要求;

(5)严格按照“三同时”的原则,搞好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1.2.3编制范围

本报告着重对项目建设必要性、可行性、项目方案、总体规划、实施进度、投资估算、社会效益等方面的进行论述。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2.1背景

2.1.1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不断健全,面貌日新月异,但与城市相比,人居环境建设整体还显落后,不少地方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围绕“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建设美丽乡村,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也就成为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发展乡村旅游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效途径。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和各种物质条件的便利,休闲旅游成为城市居民的消费新时尚,特别是周末休闲旅游已成为都市人调节生活方式的重要选择之一。这种旅游不同于人文自然景观型旅游,它是融休闲娱乐、文化教育、康体健魄于一体的新型旅游模式,要求能体现出乡村的自然美和田园美。乡村旅游以其清新古朴的田园风光和洋溢的乡土文化气息给都市人一种全新的感受,受到都市人的青睐。

近年来,福建省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形成了集休闲农业、农家乐、森林人家、水乡渔村、特色旅游景观名镇名村等多种类型产品多元发展的格局,乡村旅游日益成为福建省旅游业最具增长潜力的新型业态。XX县十分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加大旅游资源保护力度,编制完成相关旅游发展规划,建设旅游配套设施。

XX村为福建省旅游名村,民风淳朴自然,民俗文化多样,旅游资源丰富,夏秋气候宜人。以及宁武高速建成后,XX村地理位臵及交通优势亦越发显现,这样的地方正是都市人的好去处。在这种背景下,XX必须抢抓机遇,充分利用资源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

2.1.2XX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XX东连周宁县,北与镇前镇毗邻,西南接建瓯市,西北同星溪乡接壤,南与屏南县交界,宁武高速穿境而过,是XX县的前沿平台和桥头堡,区位优势明显。随着海西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海西效应的持续拓展,福建进入跨越发展的新阶段以及《南平市培育千亿旅游产业行动计划》的启动,XX也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XX,在内外动力的推动下,面临新的突破,XX面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跨越发展的挑战。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

XX美丽乡村建设将推动XX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国际上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旅游产品,是一种“可持续性发展的旅游”。因为发展生态旅游能带来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综合效益,所以世界各国对此 都十分重视。我国作为生态旅游的新兴目的地,以走向保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热”将很快兴起。

2.2.1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

XX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选择XX村集镇规划范围内。这里的年平均气温16.1℃,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是天然的富氧区域,通过美丽乡村的建设,大幅度增加植物覆盖率,净化河水,大片的绿地及河面将成为

空气净化器和天然氧吧,对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美化XX的风光,维护生态平衡,涵养水源等生态效益的发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2.2 “生态兴镇”发展的需要

XX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建设,将有力地促进山区经济发展,扩大XX对外开放程度,通过发展休闲生态观光游,使一、二、三产业配套协调发展,特别是推动第三产业发展,拓宽就业门路,使直接的生态开发收入转换为间接的三产收入,既保护生态,又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2.3促进XX旅游市场发展的需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节假日增多,过惯了喧嚣的城市生活的人们渴望回归自然,进行休闲生态观光旅游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特别是近距离、有特色的生态休闲、民族风情游、农家乐等是上班族的一种最实际的旅游消费,XX村自然风光、民俗文化令人留连忘返,可见加快XX村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已势在必行。

2.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本项目不仅具备优越的宏观环境和难得的战略机遇,而且具有良好的内生条件和政策环境,是切实可行的。

1、气候优势

XX村平均海拔860米,有独特的二元地理气候,年平均气温

16.1℃,有“南国北原”之称,是夏季避暑、冬季赏雪的理想之地。

2、交通优势

XX村交通便捷,宁武高速穿境而过,并在此设有互通口及出口。此外,202省道、833县道皆贯村而过。宁武高速通车后,XX村距离武夷山150公里,距离宁德120公里,可迅捷抵达闽浙两省的福州、武夷山、温州等3个机场,福州、宁德、南平、武夷山、温州、丽水等6个火车站。

3、区位条件优越

XX村周边云集诸多旅游景区。东西两向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太姥山和世界双遗产地武夷山,南北两向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鸳鸯溪和浙江龙泉、庆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阳山与百山祖。近郊有XX县国家级地质公园佛子山、省级风景名胜区洞宫山、国

家级风景名胜区白

水洋等。居中的地

理位臵凸显XX村

在闽浙交界旅游经

济圈中独特的、潜

在的优势:是连接

这些景区的优质节

点,有望成为闽东北三

角旅游圈的枢纽。

4、环境优势

XX村除近年宁武高速外基本无工业污染。独特二元地理气候下的生态、土壤、气候、光照等自然条件,构成相对独立的山水相生、植被相连的生态系统,莽林翠海,山青天蓝。良好的生态、优美的环境亦是其极富竞争力的优势所在。

5、资源优势

与屏南白水洋、周宁九龙漈、XX佛子山、洞宫山相比,XX村乡村旅游更多定位在民俗文化游方面,与周边普遍的自然景观游相比体现出差异性、独特性,不矛盾、不冲突,可使以XX村为节点旅

游线路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全面立体。

(1)自然人文类旅游资源丰

富。有“人鱼同乐”旅游景观鲤

鱼溪,体现鲤鱼崇拜文化的鲤鱼

陵,甘甜可口的翁爹泉,千年古

树倒栽杉,古树名木错落有致的

凤山等自然人文类旅游资源; (2)古建筑类旅游资源丰富。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英节庙,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铁坑殿,六角重檐轻灵秀美的矮殿桥,有“最美的窗花”美誉的落岭桥,有120余栋土墙黛瓦的古民居等古建筑类旅游资 源;

(3)曲艺类旅游资源丰富。有被评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

化遗产,被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四平戏,以“四平”、 “乱弹”为曲调的木偶戏等曲艺类旅游资源;

(4)民俗类旅游资源丰富

有“游翁”祭祖庙会、抢溪洲、端午走桥、正月灯会、上元结

义、正月舞狮等节庆系列旅游

资源,有高山茶道、清明茶等

茶道系列的旅游资源,有有女

长成、姑娘哭嫁、迎新娘鞋、

女儿初嫁、新娘茶等婚嫁系列的旅游资源;

(5)饮食类旅游资源丰富。有苦锥果、龙须菜、当归花等特色食物,还盛产牛肝菌等名贵野生菇类,此外,由于高山二元气候及独特的土壤,此地的土豆、地瓜、糯米等食物品质优良、口感独特。

(6)群众基础牢固

XX乡和XX村新一届领导班子,作风朴实,开拓精神强,干群关系融洽,农民综合素质较高,观念更新快,有强烈的创业激情和勤劳肯干的精神,已经成立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和主力军。

6、 优惠的政策环境

建设现代化美丽乡村,要进行产业资源转移优化组合,可以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开发的多种政策优惠。

7、客商看好,资金集聚力度正在加大加速。

目前来XX考察项目的客户迅速增多,有的利用当地资源和优惠政策边洽谈边行动,自我投资兴建项目基础设施。目前的开发是项目规划落后于客户的行动,抓紧制定科学规划已是当务之急。

2.4约束条件

1、旅游产业依托不足

XX乡经济基础较差,XX县内整体旅游产业发展不足,县域没有形成旅游产业,产业发展依托不足。

2、经济基础薄弱

XX现状经济基础较薄弱,政府和XX村财力有限,连基础设施改善都存在较大问题。

2.5总体判断

根据以上多方面的分析,对XX村自身发展的能力与约束条件总结如下:

1、XX村美丽乡村建设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交通优势、环境优势,充分利用资源发展休闲生态观光游。

2、XX村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休闲生态观光游要与周边旅游业形成错位发展,避免同质竞争,要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产业发展平台。

2.6可行性建议的主要结论

本项目建设对于XX发展生态和旅游业,优化生态环境及旅游产业结构和建立与市场相对接的生态产业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

探索在生态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业,从而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整个项目可极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资源转化效率,因此我们认为项目可行。

2.7价值延伸及综合评价

实施本项目的意义重在探索与创新、示范与带动。该项目衍生的价值十分深远和丰富,主要表现在:

1、区域内农民受益:通过项目建设,区域内农村面貌得到改善和美化,农业基础得到进一步巩固,农业生产效益得到提升,农民素质得到提高,农民收入得到大幅增长。

2、XX村经济和产业布局得到配套和补充:集镇居民迅速增长,村民消费需求呈现多层次、多元化增长趋势。通过该项目实施可以为XX村民提供安全、健康的生活必需品和丰富的文化、休闲旅游产品。

4、探索现代化美丽乡村模式,推进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本项目重点探索与创建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机制保证模式、城乡经济互补发展模式、多元主体共建模式、文化促进与民主管理模式。因此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以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示范、带动和推进现代化美丽乡村的建设。

建设现代化美丽乡村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举措,是我党“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经济平衡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该项目因地制宜、选址合理,设计切实可行,带动性很强,具有十分深远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

项目应该尽快得到批准和实施,为全面落实贯彻中央的路线精神,为国民经济宏观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章 市场分析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化生活和现代节奏对人的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在现代生活中异化程度越来越高,感觉越来越强。正是这种总体背景,对生态环境的需求,对生态产品的需求以至对生态旅游的需求自然而然也就产生了。从需求角度看,中国的生态旅游的市场需求很强。我国生态旅游虽比世界某些旅游业发达国家起步晚,但发展势头却非常迅猛。

XX村拥有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休闲生态旅游业条件得天独厚。2012年南平市启动《培育千亿旅游产业行动计划》将给我市旅游业带来更大的政策支持,宁武高速公路的开通,XX以自然环境为基础、民俗文化为核心的乡村将得到持续较快的发展。加快XX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休闲生态旅游业势在必行。

第四章 项目规划方案

4.1项目定位方案

XX村的丰富旅游资源多分布于鲤鱼溪周边。XX村美丽乡村建设是以鲤鱼溪为纽带,以上游的铁坑殿为起点、下游的英节庙为终点,划分六个各具特色的旅游核心区,依托于XX独特的人文民俗、名胜古

迹等资源的旅游活动。鲤鱼溪基础设施建设在发展XX建设美丽乡村中的重要性极为突出。

目前,鲤鱼溪周边的基础设施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年久失修,且配套设施匮乏,不适应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的需要。为了有机整合乡村旅游资源,科学策划美丽乡村开发项目,以独特的XX文化为核心,提高美丽乡村产品的品味和档次。在乡土文化、乡村民俗、自然景观上做好文章,通过修建鲤鱼溪亲水平台、鲤鱼溪栈道、鲤鱼溪防洪堤、鲤鱼溪水尾廊桥及省级文保单位英杰庙,新建鲤鱼溪文化公园,新建民俗博物馆,拟建山庄农家木屋30幢,建设旅游生态园区,扶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平戏”及相关旅游生活配套设施等,强调农村古朴、绿色、和谐的环境氛围,展现XX美丽乡村的魅力。XX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后将成为XX县旅游的重点乡村之一。

4.2建设内容及规模

4.2.1XX村鲤鱼溪文化主题公园建设

1、建设地点:XX乡XX村

2、建设内容及规模:

拟参照省级风景区标准建设成年接待10万游客的民俗旅游综合区,新建民俗园主入口服务区(含停车场)20亩。由于XX所处的特殊地理位臵,受夏季风影响,成为XX县的降雨中心,容易发生洪涝灾

害,原有防洪堤年久失修,急需建设2475米长防洪堤和亲水平台2个;新建鲤鱼溪栈道1.2KM;修缮鲤鱼溪水尾廊桥及省级文保单位英杰庙;新建鲤鱼溪文化公园1座;新建民俗博物馆1座;扶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平戏”及相关旅游生活配套设施。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

3、该项目基础设施优势:省道202线、县道833线贯穿其中,距正在建设宁武高速XX出口仅0.5公里,交通优势十分明显。鲤鱼溪民俗园项目可分解成几十个大小不一的项目,小至戏院修缮、亭子建设,大的有防洪堤、公园建设等项目,恳请上级帮助协调解决个案项目建设资金的缺口问题。

4.2.2XX村旅游生态园区建设

1、建设地点:XX乡XX村至桃洋村之间(矮地洋)

2、建设内容及规模:

该项目选址在XX村矮地洋地块,距高速公路1公里,省道202线贯穿其中。占地面积约600亩,旅游管理中心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设有大厅和服务中心,休息活动、购物中心,为游客提供与出售具有本地特色的农特产品、工艺品、保健食品等,拟建山庄农家木屋30幢,面积共2400平方米,可供600人住宿;项目已完成设计规划,计划2013年启动,总投资2亿元。其中征地与拆迁费用3000万元;项目“三通一平”费用2000万元,其中新建小型水库1座;新建道路4公里。资金运作以民间资本为主,基础设施以争取项目支持为主。

3、该项目优势分析:洞宫山景区于2002年被评为省级风景名胜

中国·福建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第一章 总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基本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编制范围及工作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建设方案及研究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项目地理环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承办单位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 需求预测、建设规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需求预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销售预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产品的基本营销策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 项目地点的选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项目选址原则和基本思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场址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项目区的建设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 项目总体方案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项目建设总体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项目平面布置与交通运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实施计划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实施进度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 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环境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项目对环境影响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设计采用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4项目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及治理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5消防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6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 项目组织与经营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1机构组织与经营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2劳动定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3经营管理制度和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4人员培训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1总投资估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2资金筹措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3投资使用计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章 财务经济评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1基础数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2总成本费用测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3投资还本能力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4财务评价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一意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社会效益..............................................................................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生态效益..............................................................................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二章 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XX县XX乡XX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1.1.2项目主管单位和项目位臵

项目主管单位:XX县XX乡人民政府

项目位臵:XX县XX乡XX村

1.1.3总投资

项目建设总投资为25100万元。

1.1.4项目由来

建设美丽乡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有效载体,根据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本项目以建设“富裕XX、文化XX、生态XX、平安XX”为总体目标,以“环境提升”、“产业提

升”、“服务提升”、“素质提升”为切入点,通过3大体系(生态旅游体系、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农村文化建设体系)的建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休闲旅游经济,着力打造构筑“美丽XX——生态家园”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快速实现美丽乡村必须达到的“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基本要求,并通过本项目,摸索因地制宜建设社会主义美丽乡村的方法与模式,进而带动和推进XX社会主义美丽乡村的整体建设。“建设纲要”所确定的基本思路和建设内容,是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基础。

1.1.5项目所在区域情况

XX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的闽浙交界边陲,面积1749平方公里,地处北纬27°03′-27°32′,东经 118°33′-119°17′,下辖5乡4镇1街道办事处,总人口22万人,东西宽72公里,南北长46公里。周边与七个县(市)交接:东与周宁、寿宁两县为邻,西与建阳市相连,南与建瓯市、屏南县接壤,北与松溪县、浙江省庆元县交界,是我省毗邻县份较多的县之一。

XX历史悠久,是个建县千年的古县,相传北宋XX年间因进贡当地名茶“白毫银针”而得徽宗赏识,特赐年号“XX”为县名,保留至今。商周时期,古越人在此繁衍生息。XX洞宫山为我国著名道教胜地,据《中国宗教宝典》记载,洞宫山为道教二十七福地,即“琅环福地”,宋以来,教育兴盛,书院、学宫遍布城乡,大理学家朱熹之父朱松在XX创办云根书院和星溪书院,朱松与朱熹先后在此讲学授道,因而有

“先贤过化之乡”美称。XX地处闽浙边陲,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唐末黄巢起义军曾在此驻兵作战,至今留有黄巢井、黄巢庙、九战丘等历史遗迹。宋、元、明、清历代,当地均爆发农民起义,义军规模最多达到20万之众,声势浩大影响深远。国内革命战争时期,XX是革命老根据地,从1928年至1949年,中共在县境内先后建立党的地方组织和人民军事组织,黄道、粟裕、黄立贵、叶飞等老一辈领导在此坚持开展革命斗争,创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业绩。

XX乡位于XX县东南部,东连周宁县,南与屏南县交界,西南接建瓯市,北与本县镇前镇、星溪乡接壤,平均海拔860米,总面积242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2个场,人口2.3万。境内名胜古迹甚,省级风景名胜区洞宫山,为道家琅环福地。文化遗产丰富,民风纯朴。朱熹历代文人墨客在洞宫山均留有墨宝。

XX村为XX乡人民政府和行政村驻地。XX村位于翠溪上游,公元889年,由张姓开基建村,原名黄源村,因村中有一片柳树,别称“柳州”,后改称XX村至今。鲤鱼溪从村中流过,四周群山环抱,古木参天,有倒插杉木王、油杉、柳杉等80余株古树名木。村落布局保存完整,民居建筑比例协调,构造细节考究,街道尺度怡人。从山上往下俯视,屋面、山墙起伏有致,令人留连忘返。

以XX村为中心,借助“武夷山——XX——屏南——周宁——福安——宁德闽东旅游区”和“龙岩——三明——南平——XX——松溪——浙江龙泉”两条交通大动脉,基本形成与周边县市的两小时交通圈:东西两向是福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太姥山和世界双遗产地武夷山,南北两向是屏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鸳鸯溪和浙江龙泉、庆元国家级自然

保护区风阳山与百山祖。并由此打开北向江浙、西向华东腹地江西和南向闽东南金三角的顺畅通道。

1.1.6项目建设内容

XX乡位于XX县东南部,东连周宁县,北与镇前镇毗邻,西南接建瓯市,西北同星溪乡接壤,南与屏南县交界,XX村交通便捷,宁武高速穿境而过,并在此设有互通口及出口。此外,202省道、833县道皆贯村而过。宁武高速通车后,XX村距离武夷山150公里,距离宁德120公里,可迅捷抵达闽浙两省的福州、武夷山、温州等3个机场,福州、宁德、南平、武夷山、温州、丽水等6个火车站。

XX乡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地势险要,经济发展一直落后,XX虽有丰富的旅游自然与人文资源,但却迟迟未能得到开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交通的改善,周边武夷山、三都奥、白水洋等旅游区辐射波及了XX,也给XX的发展带来了很好的契机。

根据XX城乡总体规划,XX主要定位于旅游产业的发展,而XX集镇所在地XX村将肩负引领XX旅游发展的重任,一方面将带动XX旅游产业的发展,更好地承接周边旅游区的辐射,另一方面将拓展XX整个乡镇的建设,完善集镇结构,对集镇功能进行完善补充,因此XX村美丽乡村建设将在XX发展史上写下重要的一笔。XX村美丽乡村建设含鲤鱼溪文化主题公园建设、旅游生态园区建设、编制一个乡村旅游发展的规划、集镇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包装、提升XX民俗文化、打造多样品牌,提升知名美誉度等内容。

XX县XX乡XX村美丽乡村建设可行性建议书,分析美丽乡村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定位、规模、选址、建设条件分析以及方案规划等一系列内容进行了论述。

1. 2编制的主要依据、原则及范围

1.2.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 建设部《城乡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

(4)《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的通知》闽政„2011‟50号

(5)《省旅游局发展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促进水土流失治理和扶贫开发工作方案》闽旅„2012‟57号

(6)《南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7)《南平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纲要》

(8)《南平市培育千亿旅游产业行动计划》

(8)《南平市打造城乡一体化先行地行动纲领》

(9)《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2.2编制原则

(1)遵循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各项专业技术规范,充分尊重业主的意见,并符合有关管理部门的规划要求;

(2)根据项目区的实际情况和拟建设项目的具体要求,在综合考虑周边环境的前提下,注重项目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环境和经济的合理性;

(3)合理配臵公用工程,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职业安全卫生的要求以及后勤保障等以人为本的原则;

(4)平面布臵科学合理并与规划相协调。在满足有关安全、防火标准和规范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省用地,并考虑今后发展建设与时俱进的要求;

(5)严格按照“三同时”的原则,搞好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1.2.3编制范围

本报告着重对项目建设必要性、可行性、项目方案、总体规划、实施进度、投资估算、社会效益等方面的进行论述。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2.1背景

2.1.1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不断健全,面貌日新月异,但与城市相比,人居环境建设整体还显落后,不少地方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围绕“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建设美丽乡村,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也就成为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发展乡村旅游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效途径。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和各种物质条件的便利,休闲旅游成为城市居民的消费新时尚,特别是周末休闲旅游已成为都市人调节生活方式的重要选择之一。这种旅游不同于人文自然景观型旅游,它是融休闲娱乐、文化教育、康体健魄于一体的新型旅游模式,要求能体现出乡村的自然美和田园美。乡村旅游以其清新古朴的田园风光和洋溢的乡土文化气息给都市人一种全新的感受,受到都市人的青睐。

近年来,福建省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形成了集休闲农业、农家乐、森林人家、水乡渔村、特色旅游景观名镇名村等多种类型产品多元发展的格局,乡村旅游日益成为福建省旅游业最具增长潜力的新型业态。XX县十分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加大旅游资源保护力度,编制完成相关旅游发展规划,建设旅游配套设施。

XX村为福建省旅游名村,民风淳朴自然,民俗文化多样,旅游资源丰富,夏秋气候宜人。以及宁武高速建成后,XX村地理位臵及交通优势亦越发显现,这样的地方正是都市人的好去处。在这种背景下,XX必须抢抓机遇,充分利用资源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

2.1.2XX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XX东连周宁县,北与镇前镇毗邻,西南接建瓯市,西北同星溪乡接壤,南与屏南县交界,宁武高速穿境而过,是XX县的前沿平台和桥头堡,区位优势明显。随着海西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海西效应的持续拓展,福建进入跨越发展的新阶段以及《南平市培育千亿旅游产业行动计划》的启动,XX也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XX,在内外动力的推动下,面临新的突破,XX面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跨越发展的挑战。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

XX美丽乡村建设将推动XX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国际上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旅游产品,是一种“可持续性发展的旅游”。因为发展生态旅游能带来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综合效益,所以世界各国对此 都十分重视。我国作为生态旅游的新兴目的地,以走向保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热”将很快兴起。

2.2.1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

XX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选择XX村集镇规划范围内。这里的年平均气温16.1℃,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是天然的富氧区域,通过美丽乡村的建设,大幅度增加植物覆盖率,净化河水,大片的绿地及河面将成为

空气净化器和天然氧吧,对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美化XX的风光,维护生态平衡,涵养水源等生态效益的发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2.2 “生态兴镇”发展的需要

XX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建设,将有力地促进山区经济发展,扩大XX对外开放程度,通过发展休闲生态观光游,使一、二、三产业配套协调发展,特别是推动第三产业发展,拓宽就业门路,使直接的生态开发收入转换为间接的三产收入,既保护生态,又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2.3促进XX旅游市场发展的需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节假日增多,过惯了喧嚣的城市生活的人们渴望回归自然,进行休闲生态观光旅游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特别是近距离、有特色的生态休闲、民族风情游、农家乐等是上班族的一种最实际的旅游消费,XX村自然风光、民俗文化令人留连忘返,可见加快XX村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已势在必行。

2.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本项目不仅具备优越的宏观环境和难得的战略机遇,而且具有良好的内生条件和政策环境,是切实可行的。

1、气候优势

XX村平均海拔860米,有独特的二元地理气候,年平均气温

16.1℃,有“南国北原”之称,是夏季避暑、冬季赏雪的理想之地。

2、交通优势

XX村交通便捷,宁武高速穿境而过,并在此设有互通口及出口。此外,202省道、833县道皆贯村而过。宁武高速通车后,XX村距离武夷山150公里,距离宁德120公里,可迅捷抵达闽浙两省的福州、武夷山、温州等3个机场,福州、宁德、南平、武夷山、温州、丽水等6个火车站。

3、区位条件优越

XX村周边云集诸多旅游景区。东西两向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太姥山和世界双遗产地武夷山,南北两向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鸳鸯溪和浙江龙泉、庆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阳山与百山祖。近郊有XX县国家级地质公园佛子山、省级风景名胜区洞宫山、国

家级风景名胜区白

水洋等。居中的地

理位臵凸显XX村

在闽浙交界旅游经

济圈中独特的、潜

在的优势:是连接

这些景区的优质节

点,有望成为闽东北三

角旅游圈的枢纽。

4、环境优势

XX村除近年宁武高速外基本无工业污染。独特二元地理气候下的生态、土壤、气候、光照等自然条件,构成相对独立的山水相生、植被相连的生态系统,莽林翠海,山青天蓝。良好的生态、优美的环境亦是其极富竞争力的优势所在。

5、资源优势

与屏南白水洋、周宁九龙漈、XX佛子山、洞宫山相比,XX村乡村旅游更多定位在民俗文化游方面,与周边普遍的自然景观游相比体现出差异性、独特性,不矛盾、不冲突,可使以XX村为节点旅

游线路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全面立体。

(1)自然人文类旅游资源丰

富。有“人鱼同乐”旅游景观鲤

鱼溪,体现鲤鱼崇拜文化的鲤鱼

陵,甘甜可口的翁爹泉,千年古

树倒栽杉,古树名木错落有致的

凤山等自然人文类旅游资源; (2)古建筑类旅游资源丰富。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英节庙,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铁坑殿,六角重檐轻灵秀美的矮殿桥,有“最美的窗花”美誉的落岭桥,有120余栋土墙黛瓦的古民居等古建筑类旅游资 源;

(3)曲艺类旅游资源丰富。有被评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

化遗产,被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四平戏,以“四平”、 “乱弹”为曲调的木偶戏等曲艺类旅游资源;

(4)民俗类旅游资源丰富

有“游翁”祭祖庙会、抢溪洲、端午走桥、正月灯会、上元结

义、正月舞狮等节庆系列旅游

资源,有高山茶道、清明茶等

茶道系列的旅游资源,有有女

长成、姑娘哭嫁、迎新娘鞋、

女儿初嫁、新娘茶等婚嫁系列的旅游资源;

(5)饮食类旅游资源丰富。有苦锥果、龙须菜、当归花等特色食物,还盛产牛肝菌等名贵野生菇类,此外,由于高山二元气候及独特的土壤,此地的土豆、地瓜、糯米等食物品质优良、口感独特。

(6)群众基础牢固

XX乡和XX村新一届领导班子,作风朴实,开拓精神强,干群关系融洽,农民综合素质较高,观念更新快,有强烈的创业激情和勤劳肯干的精神,已经成立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和主力军。

6、 优惠的政策环境

建设现代化美丽乡村,要进行产业资源转移优化组合,可以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开发的多种政策优惠。

7、客商看好,资金集聚力度正在加大加速。

目前来XX考察项目的客户迅速增多,有的利用当地资源和优惠政策边洽谈边行动,自我投资兴建项目基础设施。目前的开发是项目规划落后于客户的行动,抓紧制定科学规划已是当务之急。

2.4约束条件

1、旅游产业依托不足

XX乡经济基础较差,XX县内整体旅游产业发展不足,县域没有形成旅游产业,产业发展依托不足。

2、经济基础薄弱

XX现状经济基础较薄弱,政府和XX村财力有限,连基础设施改善都存在较大问题。

2.5总体判断

根据以上多方面的分析,对XX村自身发展的能力与约束条件总结如下:

1、XX村美丽乡村建设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交通优势、环境优势,充分利用资源发展休闲生态观光游。

2、XX村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休闲生态观光游要与周边旅游业形成错位发展,避免同质竞争,要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产业发展平台。

2.6可行性建议的主要结论

本项目建设对于XX发展生态和旅游业,优化生态环境及旅游产业结构和建立与市场相对接的生态产业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

探索在生态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业,从而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整个项目可极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资源转化效率,因此我们认为项目可行。

2.7价值延伸及综合评价

实施本项目的意义重在探索与创新、示范与带动。该项目衍生的价值十分深远和丰富,主要表现在:

1、区域内农民受益:通过项目建设,区域内农村面貌得到改善和美化,农业基础得到进一步巩固,农业生产效益得到提升,农民素质得到提高,农民收入得到大幅增长。

2、XX村经济和产业布局得到配套和补充:集镇居民迅速增长,村民消费需求呈现多层次、多元化增长趋势。通过该项目实施可以为XX村民提供安全、健康的生活必需品和丰富的文化、休闲旅游产品。

4、探索现代化美丽乡村模式,推进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本项目重点探索与创建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机制保证模式、城乡经济互补发展模式、多元主体共建模式、文化促进与民主管理模式。因此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以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示范、带动和推进现代化美丽乡村的建设。

建设现代化美丽乡村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举措,是我党“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经济平衡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该项目因地制宜、选址合理,设计切实可行,带动性很强,具有十分深远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

项目应该尽快得到批准和实施,为全面落实贯彻中央的路线精神,为国民经济宏观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章 市场分析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化生活和现代节奏对人的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在现代生活中异化程度越来越高,感觉越来越强。正是这种总体背景,对生态环境的需求,对生态产品的需求以至对生态旅游的需求自然而然也就产生了。从需求角度看,中国的生态旅游的市场需求很强。我国生态旅游虽比世界某些旅游业发达国家起步晚,但发展势头却非常迅猛。

XX村拥有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休闲生态旅游业条件得天独厚。2012年南平市启动《培育千亿旅游产业行动计划》将给我市旅游业带来更大的政策支持,宁武高速公路的开通,XX以自然环境为基础、民俗文化为核心的乡村将得到持续较快的发展。加快XX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休闲生态旅游业势在必行。

第四章 项目规划方案

4.1项目定位方案

XX村的丰富旅游资源多分布于鲤鱼溪周边。XX村美丽乡村建设是以鲤鱼溪为纽带,以上游的铁坑殿为起点、下游的英节庙为终点,划分六个各具特色的旅游核心区,依托于XX独特的人文民俗、名胜古

迹等资源的旅游活动。鲤鱼溪基础设施建设在发展XX建设美丽乡村中的重要性极为突出。

目前,鲤鱼溪周边的基础设施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年久失修,且配套设施匮乏,不适应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的需要。为了有机整合乡村旅游资源,科学策划美丽乡村开发项目,以独特的XX文化为核心,提高美丽乡村产品的品味和档次。在乡土文化、乡村民俗、自然景观上做好文章,通过修建鲤鱼溪亲水平台、鲤鱼溪栈道、鲤鱼溪防洪堤、鲤鱼溪水尾廊桥及省级文保单位英杰庙,新建鲤鱼溪文化公园,新建民俗博物馆,拟建山庄农家木屋30幢,建设旅游生态园区,扶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平戏”及相关旅游生活配套设施等,强调农村古朴、绿色、和谐的环境氛围,展现XX美丽乡村的魅力。XX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后将成为XX县旅游的重点乡村之一。

4.2建设内容及规模

4.2.1XX村鲤鱼溪文化主题公园建设

1、建设地点:XX乡XX村

2、建设内容及规模:

拟参照省级风景区标准建设成年接待10万游客的民俗旅游综合区,新建民俗园主入口服务区(含停车场)20亩。由于XX所处的特殊地理位臵,受夏季风影响,成为XX县的降雨中心,容易发生洪涝灾

害,原有防洪堤年久失修,急需建设2475米长防洪堤和亲水平台2个;新建鲤鱼溪栈道1.2KM;修缮鲤鱼溪水尾廊桥及省级文保单位英杰庙;新建鲤鱼溪文化公园1座;新建民俗博物馆1座;扶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平戏”及相关旅游生活配套设施。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

3、该项目基础设施优势:省道202线、县道833线贯穿其中,距正在建设宁武高速XX出口仅0.5公里,交通优势十分明显。鲤鱼溪民俗园项目可分解成几十个大小不一的项目,小至戏院修缮、亭子建设,大的有防洪堤、公园建设等项目,恳请上级帮助协调解决个案项目建设资金的缺口问题。

4.2.2XX村旅游生态园区建设

1、建设地点:XX乡XX村至桃洋村之间(矮地洋)

2、建设内容及规模:

该项目选址在XX村矮地洋地块,距高速公路1公里,省道202线贯穿其中。占地面积约600亩,旅游管理中心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设有大厅和服务中心,休息活动、购物中心,为游客提供与出售具有本地特色的农特产品、工艺品、保健食品等,拟建山庄农家木屋30幢,面积共2400平方米,可供600人住宿;项目已完成设计规划,计划2013年启动,总投资2亿元。其中征地与拆迁费用3000万元;项目“三通一平”费用2000万元,其中新建小型水库1座;新建道路4公里。资金运作以民间资本为主,基础设施以争取项目支持为主。

3、该项目优势分析:洞宫山景区于2002年被评为省级风景名胜


相关内容

  • 农场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精河县八家户农场 农九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 1 1.1 项目背景 ................................... 1 1.2 项目概况 ... ...

  • 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挑战与对策
  •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JournalofAgriculturalResourcesandEnvironment 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挑战与对策 2刘彦随1,,周 扬2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1.北京师范大学土地资源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875:北京100101) 摘美丽乡村建设是 ...

  • "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探讨
  • "规划建设探讨"美丽乡村美丽乡村" 赖开浚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福建362500/目前大部分农村的人居环境都比较恶劣,农民强烈渴望改善农摘要摘要/ 村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当前,"美丽乡村"仍然是中国广大农民心目中美好家园的代名词 ...

  • 韶山市美丽乡村建设交通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 韶山市美丽乡村建设交通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美丽乡村建设交通项目管理,落实项目管理相关规定,推动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美丽乡村交通项目管理,是指在国家现行乡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框架内,对美丽乡村建设交通项目申报.审批.建设.验收.及管理 ...

  •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
  •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商业计划书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3 1.1项目概况..............................................3 1.2编制的主要依据.原则及范围..... ...

  • 关于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 关于加快推进青泊村美丽乡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的概念.加快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建设美丽中国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建设美丽乡村不仅能深化和提升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理念.内容与水平,还能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了农民生活质 ...

  • 福建省美丽乡村建设态势与思考_蔡雪雄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2期 福建省美丽乡村建设态势与思考 □蔡雪雄 摘要:福建省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主要做法是全民参与.规划先行.产业支持.坚持 创新,出现了体现田园风光.突出传统特色.注重改善提升.保持环境整洁.引导新村建设.带动产业发展等模式.但也面 ...

  • 2016两会学习心得--"建设美丽乡村
  • 2016两会学习心得--"建设美丽乡村" 李克强总理向全国人大代表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政府报告是一份文风朴实,老百姓愿意听,也能听得懂,能管用的好报告.报告数据详实,振奋人心.报告涉及到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等各个方面,说过去,讲现在,谈未来.报告既涉及到过去五年中政府工作所取 ...

  • 美丽乡村建设资料
  • 建设美丽乡村 扮靓美丽中国 发布时间:2014-08-24 09:21:27 浏览次数:79次 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如何延续乡土文化的根脉?如何让农村不变成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中宣部.中央文明委日前召开的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深入回应了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