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文/洪老头

我喜欢翻书(不是读书),信马由缰,见到自己感兴趣的就停下来看看,谈不上系统啊,研读啊,图的是个随意舒心。高兴的是,大凡自己感兴趣的倒能记住一些,若干年后还能背上几句。

前些日子,孩子到湖南长沙出差,参观长沙岳麓山学院,回来与我讲说时,我想到那里有座半云庵,便同他谈起了明末清初的烧火僧李模,谈到他扬名天下的《半半诗》,还饶有兴致的断断续续吟唱起来:“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半在岁月尽悠闲,半里乾坤宽展。”“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说实在的,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这首诗认定为消极颓废之作,从佛家观点看,诗作体现出“万事皆空本无一物”的禅机,不然的话,半云庵的主持能乐意收李模为衣钵弟子。此段佳话还真能与禅宗六祖惠能法师当年的际遇相比。

说来真巧,几天后浏览博客,看到一首现代版的《半半诗》,很有意思,特为录上:“自古人生最忌满,半贫半富半自安。半命半天半机遇,半取半舍半行善。半聋半哑半糊涂,半智半愚半圣贤。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醉半神仙。半亲半爱半苦乐,半俗半禅半随缘。人生一半在于我,另外一半听自然。”细读品味,觉得这首《半半诗》比李模的那首要通俗的多,要世故的多。应该说,他不能算是健康向上、积极作为的佳作,倒有一定的醒世作用。现实生活中,由于缺乏豁达开朗的胸怀,过于去较真那些非原则的事情,弄得身心疲惫,怨天尤人。

毛主席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毛主席说的是我们对事业对人生的态度,要有坚忍不拔、执着向前的革命精神。而在实际生活中,对待具体的人和事,太过认真不但于事无补,而且会适得其反。记得毛主席劝导陈毅同志对人对事不要过于认真时就说过:水清则无鱼。

凡事都得有个度,认真过了头,那就是较真了。世界上的事都是相对而存在的,有白天就有黑夜,有潮涨就有潮落。“半”的观点包含着辩证法。生活中许多事我们不是一开始就明白的,要通过一定的生活知识积累,人生阅历增加才逐渐明白。孔老夫子说,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揭示的就是这一自然规律。让人纠结且遗憾的是,生活中的一些事,我们不是不了解,而是触及到自身,就跳不出那个圈,想得通,看得透,却放不下。

这是个很沉重的老话题了,一代一代地说下来,无有穷期。有个佛教故事,说一个老和尚背一名女子过河后,跟随的小和尚心里纳闷,老问:师傅,

您犯戒了。师傅似乎不是回答小和尚的问题,说:我早已放下了,你为何还挂在心上?这个故事讲的是佛家“放下”的禅机。以俗家看,道理很简单,女性太有诱惑力了,“老虎”也是可爱的,小和尚怎能放得下呢?钱财是个好东西,但人人都知道,钱财多了会生麻烦,会要人命,可就是在明明懂得的同时却不择手段的去掠取,不惜以前途性命相赌。君不见,自古到今,贪腐官员前赴后继,后浪推前浪。

难得糊涂,应该是中华儒家文化的精髓之一吧,但凡有些生活积累的人都懂得这个道理,然能够真正做得到的却寥若晨星,恐怕说这句话的先贤郑板桥

老前辈也是仕途不顺屡遭打压之下,发出的无奈之叹吧。看得出,郑先贤也是想得通,放不下的。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且不说正在打拼的年轻人,就连我们这些衣食无忧的退休人也时不时地满口牢骚,怨叹不绝。是各有各的难处,还是欲望难填,静心思之,该是一半一半吧。我想,在宣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让人们不时读读不同时代的《半半诗》,剔去糟粕,吸取精华,还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至少比喝“静心口服液”强。

总之,做人哪(我也未必能做到),凡事不必叫真,豁达点,通融些,糊涂点,洒脱些,一半清醒一半醉,半勤半惰活百岁。

附:李模《半半诗》:“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半在岁月尽悠闲,半里乾坤宽展。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民姻眷。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吐偏妍。帆张关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文/洪老头

我喜欢翻书(不是读书),信马由缰,见到自己感兴趣的就停下来看看,谈不上系统啊,研读啊,图的是个随意舒心。高兴的是,大凡自己感兴趣的倒能记住一些,若干年后还能背上几句。

前些日子,孩子到湖南长沙出差,参观长沙岳麓山学院,回来与我讲说时,我想到那里有座半云庵,便同他谈起了明末清初的烧火僧李模,谈到他扬名天下的《半半诗》,还饶有兴致的断断续续吟唱起来:“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半在岁月尽悠闲,半里乾坤宽展。”“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说实在的,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这首诗认定为消极颓废之作,从佛家观点看,诗作体现出“万事皆空本无一物”的禅机,不然的话,半云庵的主持能乐意收李模为衣钵弟子。此段佳话还真能与禅宗六祖惠能法师当年的际遇相比。

说来真巧,几天后浏览博客,看到一首现代版的《半半诗》,很有意思,特为录上:“自古人生最忌满,半贫半富半自安。半命半天半机遇,半取半舍半行善。半聋半哑半糊涂,半智半愚半圣贤。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醉半神仙。半亲半爱半苦乐,半俗半禅半随缘。人生一半在于我,另外一半听自然。”细读品味,觉得这首《半半诗》比李模的那首要通俗的多,要世故的多。应该说,他不能算是健康向上、积极作为的佳作,倒有一定的醒世作用。现实生活中,由于缺乏豁达开朗的胸怀,过于去较真那些非原则的事情,弄得身心疲惫,怨天尤人。

毛主席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毛主席说的是我们对事业对人生的态度,要有坚忍不拔、执着向前的革命精神。而在实际生活中,对待具体的人和事,太过认真不但于事无补,而且会适得其反。记得毛主席劝导陈毅同志对人对事不要过于认真时就说过:水清则无鱼。

凡事都得有个度,认真过了头,那就是较真了。世界上的事都是相对而存在的,有白天就有黑夜,有潮涨就有潮落。“半”的观点包含着辩证法。生活中许多事我们不是一开始就明白的,要通过一定的生活知识积累,人生阅历增加才逐渐明白。孔老夫子说,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揭示的就是这一自然规律。让人纠结且遗憾的是,生活中的一些事,我们不是不了解,而是触及到自身,就跳不出那个圈,想得通,看得透,却放不下。

这是个很沉重的老话题了,一代一代地说下来,无有穷期。有个佛教故事,说一个老和尚背一名女子过河后,跟随的小和尚心里纳闷,老问:师傅,

您犯戒了。师傅似乎不是回答小和尚的问题,说:我早已放下了,你为何还挂在心上?这个故事讲的是佛家“放下”的禅机。以俗家看,道理很简单,女性太有诱惑力了,“老虎”也是可爱的,小和尚怎能放得下呢?钱财是个好东西,但人人都知道,钱财多了会生麻烦,会要人命,可就是在明明懂得的同时却不择手段的去掠取,不惜以前途性命相赌。君不见,自古到今,贪腐官员前赴后继,后浪推前浪。

难得糊涂,应该是中华儒家文化的精髓之一吧,但凡有些生活积累的人都懂得这个道理,然能够真正做得到的却寥若晨星,恐怕说这句话的先贤郑板桥

老前辈也是仕途不顺屡遭打压之下,发出的无奈之叹吧。看得出,郑先贤也是想得通,放不下的。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且不说正在打拼的年轻人,就连我们这些衣食无忧的退休人也时不时地满口牢骚,怨叹不绝。是各有各的难处,还是欲望难填,静心思之,该是一半一半吧。我想,在宣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让人们不时读读不同时代的《半半诗》,剔去糟粕,吸取精华,还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至少比喝“静心口服液”强。

总之,做人哪(我也未必能做到),凡事不必叫真,豁达点,通融些,糊涂点,洒脱些,一半清醒一半醉,半勤半惰活百岁。

附:李模《半半诗》:“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半在岁月尽悠闲,半里乾坤宽展。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民姻眷。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吐偏妍。帆张关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相关内容

  • 培根随笔论友谊读后感
  • 培根随笔论友谊读后感一:培根随笔论友谊读后感(868字) <培根随笔>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可以说,<培根随笔>中的随笔 ...

  • ??随笔心语:心音潺潺,落笔成诗:岁月清欢,我心向往.
  • 1.奔忙中,你来我往,遇见的都是缘分.茫茫人海,一生当中的擦肩相遇少之可怜,更何况相识与相知. 2.现实总是逼人一步步走向坚强 3.你应对自己的情感负责.你的情感是随思想而产生的.那么,你只要愿意,便可以改变对任何事物的看法,使内心充满积极正面的能量. 4.生活总会给你另一个机会,这个机会叫明天. ...

  • 余华作品经典语录
  • 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 余华〈活着〉(不详) 当我虚构的人物越来越真实的时候,我开始去怀疑我的现实是不是正在被虚构。 —— 余华语录之一 世界上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也没有一个人生是可以替代的。 —— 余华《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随笔集) 不描写内心,专描写内分泌。 —— 作家余 ...

  • 蒙田随笔阅读答案
  • 阅读下文并完成问题. 静静的经典 袁跃兴 梭罗的<瓦尔登湖>,被论者认为是一本"静静的书,极静极静的书--"这实在是一个准确而诗意的赞誉.众所周知,<瓦尔登湖>是不朽的经典,而我以为,这"静静的书,极静极静的书",从本质意义上看,应该说 ...

  • 培根随笔集读后感之资料集合
  • 书评 读过培根的散文随笔,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文艺复新时期的情况,得知培根是如何在旧的社会结构和思想体系日趋瓦解之际,致力于探讨并树立新的信念.规范和道德.他的散文清晰明了,很容易就能理解,文章关注现实,集中的表达了作者的人生哲学 文章中运用了许多对比和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并讲述了许多人生哲理,可以让 ...

  • 课题结题研究报告
  • 课题研究--<小学数学激趣导入>结题报告 双寨学校 张银香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苏教版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材的推广使用,我们看到了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不断呈现出的新的生机与活力.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教材为孩子们提供了乐于思考.乐于学习的精致素材,为学校和教师留有 ...

  • 培根随笔在线阅读
  • 篇一: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 内容概括 <随笔集>共五十八篇,内容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主要是一些议论性质的短文,主要讲叙培根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的态度和想法.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伦理等许多方面,其中有<谈读书>.<论真理> ...

  • 培根随笔读后感4篇
  • <培根随笔>读后感(摘录了4篇) 第一篇 <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 ...

  • 九年级第一学期作文教学计划
  • 九年级第一学期作文教学计划 松江六中 张梅 一.作文教学目标 1.培养审题能力.学会审清题意,包括审清半命题作文题目,用好一半的命题权. 2.优化文章结构.学会运用倒叙和插叙,学习运用叠加式的方法和组块式的作文结构模式. 3.深入开掘主题.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以小见大,平中见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