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与视听说结合创设语境的实证研究

  摘要:通过理论探讨与教学实验,尝试精读加视听说的教学模式,创设语境,增加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实验模式;语境;教学效果      一、引言      语境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也是语言交际所依赖的环境。语言意义的理解、表达以及语言功能的实现皆需通过语境。英语要达到交际的目的,就必须依靠一定的语言环境。因此,营造良好的外语交际环境,提供尽可能多的语言实践机会,是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首要任务。   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0)明确提出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然而,它所规定的教学时数为180-220学时,在一学年里既要通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又要培养实用交际能力,任务很重。   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的,笔者在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公共英语教学中,参照英语专业的基础课设置,增加视听说课程,使之与传统的精读课结合,创设语言交际环境,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研究方法      1、研究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职院校大学英语精读和视听说结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尤其是对他们口语能力的影响,同时分析学生对这种教法的态度和影响其顺利开展的因素。具体而言,主要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实验班学生的   成绩能否超过控制班学生的成绩? (2)实验班学生的口语能力能否胜过控制班学生口语能力?(3)学生对这种教法的态度怎样?      2、实验对象、变量   实验对象:广东某高职院2007级两个非英语专业班,随机指定一个实验班和一个控制班,两班人数均为60人。自变量: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实验班采用精读+视听说,控制班传统教学法;因变量:实验结束时的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成绩、口试成绩。      3、控制手段   (1)笔者所在院校每个学年开始都对新生进行入学摸底考试,采用往年“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真题,目的是了解学生英语水平并使他们初步感知该考试的形式和难度。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学生在摸底考试中总分和听力、词汇、阅读、翻译、写作等各项分项成绩都没有显著差异。   (2)摸底考试是全校性的,因此实验班的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特殊性,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在参加一项实验,这就避免了实验环境的影响,从而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3)两个班都采用复旦大学出版社的《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翟象俊,陈永捷,余建中,2007),用相同的教学学时,保持相同的教学进度,而且布置的课外作业量也基本相等。      4、实验工具   本实验中主要用到了测试、问卷和课堂观察等实验工具。      5、实验过程   本次实验从2007年9月至2008年6月为期一学年,共32周,每周3次英语课,每次90分钟,总计180学时。   控制班使用传统教学法:教师选择教学重点和难点,重视构词法、句型等语言结构和难句分析以及词义的讲解,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并背记课文之后的词汇表,找出课文中的难句,并通过补充例句加以巩固,课后必须复习。在简易的多媒体教室,教师运用教材光盘上的内容,处理背景知识、课文理解、语言点及其他为巩固课文内容有关的各种活动或练习。学生的语言能力主要通过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听写、提问、讲解、举例类推等方式和布置学生完成预习、复习、书面作业等任务得到强化。着重听、读、写、译,兼顾口头表达。   实验班使用精读+视听说法:该模式有精读和视听说有两部分组成,各占每周课时的1/2,即每次上课时,精读一学时,英语视听说一学时。把精读课本每单元的主题和视听说课本中的主题场景匹配,相互补充,创建语境,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对于课本的学习,教师着重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利用与教材配套的助学光盘,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并背记课文之后的词汇表;在精读课堂上,教师不讲解课文的重点、难点,而是检查学习情况、复习和消化学习内容,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课后要求学生完成段落大意、课文总结、模仿写作等形式的书面作业。   视听说课堂上,我们使用《诺曼开口说一纵横美国》(创新未来科技有限公司,2005)互动英语教学软件。该连续剧一共有48集,141篇课程,软件为每课提供了四大模块:听力初探、角色扮演、挑战口语和听力实战。《纵横美国》故事精彩,语言流畅,提供了多种英语学习实用场景:工作、学习、家庭、事业、恋爱、婚姻等。本课程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语言真实度较高的各类视听材料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通过“视”、“听”、“说”的结合,以直观画面和情节内容为基础开展有针对性的口语训练,运用复述、总结、对话、口头概述、即席演讲等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加深他们对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认识和了解。      三、实验结果       1、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成绩分析   在经过一年采用不同教学模式的英语学习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参加2008年6月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这次考试共有听力理解(15分)、词汇用法和语法结构(15分)、阅读理解(35分)、英译汉和汉译英(20分)和写作(15分)五个分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总分平均成绩见表一。   表1显示,精读+视听说模式有明显优势,“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通过率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该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2、口语能力对比分析   一学年的实验结束后,对两个班学生的口语能力进行了测试。内容包括一分钟自我介绍、师生问答、看图说话和对抽选到的话题展开小组讨论。小组人数从3到6人不等,由学生自己组织。评分由两位老师参加,学生的最终口试成绩取两位老师的评分成绩的平均数。评分标准是采用大学英语六级口试的评分标准,同时考虑他们引出和拓展话题的能力及小组讨论中的合作程度。测试旨在评估学生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测试成绩见表2。      3、问卷调查   经过一年教学实验,对实验班60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进行了调查,采用Likert五分量表进行分析:1=完全不符合;2=通常不符合;3=有时符合;4=通常符合;5=完全符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精读+视听说模式普遍持认同态度,平均分高于3.5分,说明营造良好的外语交际环境,提供尽可能多的语言

实践机会,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实验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欢迎。      4、课堂观察   根据对这两个班学生以下课堂语言行为的观察:(1)能否积极用目的语与老师和同伴进行交流?(2)能否用目的语正确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3)学生是否经常在语法、用词和搭配方面犯错?(4)互动中话轮能否保持较长时间?(5)当理解和表达有难度时,学生能否借助于一些交际策略?得出结论:对照班1/3的学生对自己的口语能力缺乏自信,在课堂中因为害怕犯错,不主动开口讲;2/3的学生在交谈中话轮保持时间短;实验班的学生都能积极发言,有了用英语表达交流的初步愿望,互动中话轮保持较长时间,会使用一些策略。      四、教学实验讨论      对于以上教学实验,笔者拟作以下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      1、精读+视听说教学模式具有高效实用性   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大提高,学生得到的信息输入量成倍增加,英语学习的成绩大幅提高。在相等的教学时数,实验班学生除了学完两本精读课本外,还多学一套教材,充分享受视听说课程带来的新奇和快乐。      2、精读+视听说教学模式奉行外语教学过程交际化   从教学的最初阶段起就使用所学外语进行真实交际,最大限度地逼近真实生活;提供外语情景,调动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的积极性;练习的内容和形式力求与学生学习目标和实际生活保持一致。      3、情境教学   以多媒体语教室为条件和基础,创设直观、生动的语言环境和语言交际情境,引导学生联想,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目的主要是提高信息的真实性和全面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加深印象,强化记忆。在情境中理解、在情境中操练、在情境中运用。      4、通过英语视听说课能有效地理解目标语国家交流场合的目标语文化   视听说课所展示的目标语及其包涵的文化背景知识具体、全面、真实,提供了边看、边听、边模仿、边学习跨文化交际的学习环境,在接受语言信息的同时,学会察言观色,接受包括手势、脸部表情、眼神、沉默、身体接触、会话距离等非语言信息。通过学习,能了解到美国人在交际中说什么、怎么说才得体。这对培养和增强高职高专学生的语用能力无疑起了积极作用,也为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目标语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在发扬传统教学模式优点的基础上,利用视听设备能提供声、像、图并茂的英语环境,将语言材料置于丰富多彩的文化背景中,让学生在发现、了解、对比、领悟、使用中学习语言,设置特定的社会文化气氛组织会话活动,让学生尽可能在生动、自然、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中练习语言交际,使学生用积累的语用知识、语用规则,正确、恰当、有内容地说英语。这种学习环境,促进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轻松内化知识、能力和技巧,促进认知的发展,最终提高了学习成绩。实践证明,精读+视听说教学模式是一种见效快、受欢迎的先进教学方法。   当然由于样本数量和实验时间的相对有限,实验的局限在所难免。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型人才,因此,精读课适当减少文学方面的文章,增加应用文的阅读和模拟套写,是进一步实验应该考虑的问题。

  摘要:通过理论探讨与教学实验,尝试精读加视听说的教学模式,创设语境,增加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实验模式;语境;教学效果      一、引言      语境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也是语言交际所依赖的环境。语言意义的理解、表达以及语言功能的实现皆需通过语境。英语要达到交际的目的,就必须依靠一定的语言环境。因此,营造良好的外语交际环境,提供尽可能多的语言实践机会,是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首要任务。   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0)明确提出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然而,它所规定的教学时数为180-220学时,在一学年里既要通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又要培养实用交际能力,任务很重。   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的,笔者在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公共英语教学中,参照英语专业的基础课设置,增加视听说课程,使之与传统的精读课结合,创设语言交际环境,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研究方法      1、研究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职院校大学英语精读和视听说结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尤其是对他们口语能力的影响,同时分析学生对这种教法的态度和影响其顺利开展的因素。具体而言,主要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实验班学生的   成绩能否超过控制班学生的成绩? (2)实验班学生的口语能力能否胜过控制班学生口语能力?(3)学生对这种教法的态度怎样?      2、实验对象、变量   实验对象:广东某高职院2007级两个非英语专业班,随机指定一个实验班和一个控制班,两班人数均为60人。自变量: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实验班采用精读+视听说,控制班传统教学法;因变量:实验结束时的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成绩、口试成绩。      3、控制手段   (1)笔者所在院校每个学年开始都对新生进行入学摸底考试,采用往年“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真题,目的是了解学生英语水平并使他们初步感知该考试的形式和难度。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学生在摸底考试中总分和听力、词汇、阅读、翻译、写作等各项分项成绩都没有显著差异。   (2)摸底考试是全校性的,因此实验班的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特殊性,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在参加一项实验,这就避免了实验环境的影响,从而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3)两个班都采用复旦大学出版社的《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翟象俊,陈永捷,余建中,2007),用相同的教学学时,保持相同的教学进度,而且布置的课外作业量也基本相等。      4、实验工具   本实验中主要用到了测试、问卷和课堂观察等实验工具。      5、实验过程   本次实验从2007年9月至2008年6月为期一学年,共32周,每周3次英语课,每次90分钟,总计180学时。   控制班使用传统教学法:教师选择教学重点和难点,重视构词法、句型等语言结构和难句分析以及词义的讲解,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并背记课文之后的词汇表,找出课文中的难句,并通过补充例句加以巩固,课后必须复习。在简易的多媒体教室,教师运用教材光盘上的内容,处理背景知识、课文理解、语言点及其他为巩固课文内容有关的各种活动或练习。学生的语言能力主要通过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听写、提问、讲解、举例类推等方式和布置学生完成预习、复习、书面作业等任务得到强化。着重听、读、写、译,兼顾口头表达。   实验班使用精读+视听说法:该模式有精读和视听说有两部分组成,各占每周课时的1/2,即每次上课时,精读一学时,英语视听说一学时。把精读课本每单元的主题和视听说课本中的主题场景匹配,相互补充,创建语境,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对于课本的学习,教师着重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利用与教材配套的助学光盘,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并背记课文之后的词汇表;在精读课堂上,教师不讲解课文的重点、难点,而是检查学习情况、复习和消化学习内容,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课后要求学生完成段落大意、课文总结、模仿写作等形式的书面作业。   视听说课堂上,我们使用《诺曼开口说一纵横美国》(创新未来科技有限公司,2005)互动英语教学软件。该连续剧一共有48集,141篇课程,软件为每课提供了四大模块:听力初探、角色扮演、挑战口语和听力实战。《纵横美国》故事精彩,语言流畅,提供了多种英语学习实用场景:工作、学习、家庭、事业、恋爱、婚姻等。本课程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语言真实度较高的各类视听材料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通过“视”、“听”、“说”的结合,以直观画面和情节内容为基础开展有针对性的口语训练,运用复述、总结、对话、口头概述、即席演讲等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加深他们对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认识和了解。      三、实验结果       1、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成绩分析   在经过一年采用不同教学模式的英语学习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参加2008年6月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这次考试共有听力理解(15分)、词汇用法和语法结构(15分)、阅读理解(35分)、英译汉和汉译英(20分)和写作(15分)五个分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总分平均成绩见表一。   表1显示,精读+视听说模式有明显优势,“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通过率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该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2、口语能力对比分析   一学年的实验结束后,对两个班学生的口语能力进行了测试。内容包括一分钟自我介绍、师生问答、看图说话和对抽选到的话题展开小组讨论。小组人数从3到6人不等,由学生自己组织。评分由两位老师参加,学生的最终口试成绩取两位老师的评分成绩的平均数。评分标准是采用大学英语六级口试的评分标准,同时考虑他们引出和拓展话题的能力及小组讨论中的合作程度。测试旨在评估学生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测试成绩见表2。      3、问卷调查   经过一年教学实验,对实验班60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进行了调查,采用Likert五分量表进行分析:1=完全不符合;2=通常不符合;3=有时符合;4=通常符合;5=完全符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精读+视听说模式普遍持认同态度,平均分高于3.5分,说明营造良好的外语交际环境,提供尽可能多的语言

实践机会,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实验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欢迎。      4、课堂观察   根据对这两个班学生以下课堂语言行为的观察:(1)能否积极用目的语与老师和同伴进行交流?(2)能否用目的语正确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3)学生是否经常在语法、用词和搭配方面犯错?(4)互动中话轮能否保持较长时间?(5)当理解和表达有难度时,学生能否借助于一些交际策略?得出结论:对照班1/3的学生对自己的口语能力缺乏自信,在课堂中因为害怕犯错,不主动开口讲;2/3的学生在交谈中话轮保持时间短;实验班的学生都能积极发言,有了用英语表达交流的初步愿望,互动中话轮保持较长时间,会使用一些策略。      四、教学实验讨论      对于以上教学实验,笔者拟作以下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      1、精读+视听说教学模式具有高效实用性   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大提高,学生得到的信息输入量成倍增加,英语学习的成绩大幅提高。在相等的教学时数,实验班学生除了学完两本精读课本外,还多学一套教材,充分享受视听说课程带来的新奇和快乐。      2、精读+视听说教学模式奉行外语教学过程交际化   从教学的最初阶段起就使用所学外语进行真实交际,最大限度地逼近真实生活;提供外语情景,调动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的积极性;练习的内容和形式力求与学生学习目标和实际生活保持一致。      3、情境教学   以多媒体语教室为条件和基础,创设直观、生动的语言环境和语言交际情境,引导学生联想,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目的主要是提高信息的真实性和全面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加深印象,强化记忆。在情境中理解、在情境中操练、在情境中运用。      4、通过英语视听说课能有效地理解目标语国家交流场合的目标语文化   视听说课所展示的目标语及其包涵的文化背景知识具体、全面、真实,提供了边看、边听、边模仿、边学习跨文化交际的学习环境,在接受语言信息的同时,学会察言观色,接受包括手势、脸部表情、眼神、沉默、身体接触、会话距离等非语言信息。通过学习,能了解到美国人在交际中说什么、怎么说才得体。这对培养和增强高职高专学生的语用能力无疑起了积极作用,也为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目标语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在发扬传统教学模式优点的基础上,利用视听设备能提供声、像、图并茂的英语环境,将语言材料置于丰富多彩的文化背景中,让学生在发现、了解、对比、领悟、使用中学习语言,设置特定的社会文化气氛组织会话活动,让学生尽可能在生动、自然、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中练习语言交际,使学生用积累的语用知识、语用规则,正确、恰当、有内容地说英语。这种学习环境,促进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轻松内化知识、能力和技巧,促进认知的发展,最终提高了学习成绩。实践证明,精读+视听说教学模式是一种见效快、受欢迎的先进教学方法。   当然由于样本数量和实验时间的相对有限,实验的局限在所难免。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型人才,因此,精读课适当减少文学方面的文章,增加应用文的阅读和模拟套写,是进一步实验应该考虑的问题。


相关内容

  • 对外汉语教学法资料
  • 对外汉语教学法模拟试题 对外汉语4班 三组拟 一.选择题 1.直接法的代表人物中谁强调用幼儿学语的方式教学 ( ) A.帕默B.韦斯特C.贝力子 D.华生 2.第一个提出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并进的语言学家是?( ) A.贝力子 B.叶斯帕森 C.爱克斯利 D.吉布里纳 3.帕默的主要贡献是 ( ) A. ...

  • 大班语言教案:诗歌梦
  • 一.说教材分析 我选择的说课的科目是语言,课题内容是诗歌<梦>,适合大班幼儿学习.教材选自<幼儿教育>95年第6期第16页.那么,我为什么要选择教学安排以外的教材呢?一是因为这首诗歌为读者创设了一种优美.温柔的梦境.它无论从意境还是情感教育上都不失为向幼儿进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 ...

  • 说明文有效教学设计浅说
  • 有效设计是说明文有效教学的前提.其有效性体现在发展学生说明文阅读素养的提高上,即学生在获得说明文阅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同步发展.本文以<大自然的语言>为例,谈谈如何实现说明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设计. 科学认识:说明文有效教学设计的基础 不少老师认为,说明文主要介 ...

  •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报告(陕西省)
  • 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小学阶段解读报告 国家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2011 版)颁布后,我省及时举办了小学英语省级骨干研训班,小学 英语研训组通过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版)>集中学习.研读.讨论后,结合我省小学英语 教学实际,形成以下解读报告. 一.英语课程标准(2 ...

  •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研究论文
  • 关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研究论文 刘彩云 0708301130 [摘要]:"发展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能力", 是学前教育机构在语言领域中使幼儿得到发展的总目标.从八十年代初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培养幼儿口头语言表达的能力"到九十年代初提出的"发展幼儿运用语言交 ...

  • 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英语教材教法
  • 2015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英语教材教法(一) 一. 外语教育学是: 1.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 适应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 3. 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4. 适应学科教育发展的需要 早在十七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和十八世纪末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他们的教育理论就奠定了学科教学研究的基础. 二. 什么是 ...

  • 大学公共英语多模态语料库的构建与应用
  • 山东外语教学 Shando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 Journal2014年第3期(总第160期) 大学公共英语多模态语料库的构建与应用 张振虹1,何美1,韩智2 (1.天津大学文法学院,天津300074:2.南开大学软件学院,天津300072) 多模态语料库是一种计算机辅 ...

  • 高中英语听说读写相结合实验教学
  • 外语电化教学 1996年 第3期(总第61期) 中小学外语电教 ○ 广州市开发区中学 刘 波(510730・广东广州) 在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 教学目的明确要求, 高中学生就是要在初中教学的基础上, 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 使学生获得自学能力.我们要实现这一教学目的, 不进行教学改革, 跳出 ...

  •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 摘 要: 本文提出应根据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优势和小学英语的教学重点,从明确听力训练目的,培养听力兴趣:养成良好听力习惯,奠定语音语调基础:适当讲解语音知识,进行大量模仿训练:抓好发音教学,增强学习动力: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开口习惯:模拟真实语境,变换不同表达:比较文化差异,得体使用英语等方面,探究培养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