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通幽处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七至九年级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面有以下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而关于欣赏文学作品这一环节,对品味语言则有更进一步的阐述:“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品味作品中寓于表现力的语言。”

  诚然,语文课堂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品味出语言的真味,探寻着语文的魅力。而品味语言是学生的个性化的体验,而语文教师则要因应学生的实际和文本的特点,为学生指明品味语言的津途,让学生真正的走进语文深处。

  那么,抛给我们语文教师的第一个问题是:学生要从作品的语言里品味出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我把它称之为“品味语言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见山识山,见水识水——找准直观欣赏点。

  “见山识山,见水识水”,简而言之,是指学生拿到一个阅读文本后,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教师的引导,能找到最闪亮的语言宝石,好词好句,找到需要品味和值得体悟的地方,找准直观欣赏点。如读完“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学生一下子就能领悟到“敲”字用得好;读完《安塞腰鼓》,学生能马上意识到文章的语言节奏和气势是最大的亮点;读完《散步》,学生能在平实的语言中挖掘到语句搭配的情趣……

  第二重境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找出赏析切入点。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即学生找准直观欣赏点的基础上能进一步明确其中所运用的方法技巧,找出赏析语言的切入点,从理性的角度来品味语言。例如教授《济南的冬天》,学生寻找到文中的语言宝石:“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那教师即可顺势引导学生从修辞、写作手法等方面来品味这些语句,为什么这个句子能写得那么美,学生就会发现原来是用了拟人的修辞。作者又为什么要选用拟人的修辞而不用其他方法,原来是为了突出薄雪覆盖下的小山的秀气。这样去品味语言,层次就更丰富了。

  第三重境界:见山不只山,见水不只水——找到情感共鸣点。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里,“观文者”即学生,教师即要引导学生沿着品味语言这条桥梁来进入作者的内心,体味作品的情感。“见山不只山,见水不只水”即学生品味语言,最终要品出感情,找到情感共鸣点,被语言所迸发的力量所感动。例如教授经典之作《背影》,对父亲的背影,作者有细致的刻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学生对这串描写印象也特别深。不过我们不能将品味语言就停留在这个层面,教师应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爬月台这个动作其实是一瞬间的动作,为什么作者要将这放大为如此细致的动作呢?学生经过咀嚼后,能体味到父亲年纪老迈了,步履蹒跚,因而就是爬月台也特别困难,但却只想为“我”买橘子,浓浓的父爱就在这样对语言的含英咀华中绽放在学生面前。也唯有品出语言背后的情感,才能体会语文和文学作品的深刻魅力。

  品味语言的这三重境界就是要求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体会那些表情达意、内涵深刻的词句,感其美妙,品其深邃,悟其情感。但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又应该采取哪些策略,能更有效的让学生能深刻的品味语言,穿越三重境界,最终领略语文之美呢?

  我们可能会不约而同的提出一个方法:读。没错,读,可以品味语言的真意,但怎么读,读什么,却是一个难题。下面我就围绕这个问题谈谈几点策略:

  一、细嚼着读

  朱自清先生曾说过:“没有受过相当的要问讲习的训练或是没有受过相当的咬文嚼字的工夫的人,是不能了解大意的,至少了解不够正确。”可见,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就要让学生学会咬文嚼字:

  细嚼前后矛盾处。比如鲁迅先生的《孔乙己》的结尾:“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既然是“的确”,那为什么又是“大约”呢?该作如何理解呢?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嚼这里的微妙,从而有更深刻的理解。

  细嚼有违常态处。例如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夜夜我听见马蹄奔驰的声音,草原的儿子在黎明的天边呼唤。”前面明明写的是“她”,为什么后面又变成是“你”呢?当细嚼到这个细节,我们就可以引入“呼告”这种修辞来突破对这一段文字的品味。

  细嚼表达破格处。又如《安塞腰鼓》,“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此处的表达就用了倒装的形式,直接把喻体提前了。作者这样做的意图是什么呢,效果又怎样呢?这样品味语言,才越嚼越有味。

  细嚼语意重复处。比如,朱自清的《背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那时我真是太聪明了!”这两个句子字面上的意思是一致的,但放在具体的语境里又有意义上的差别。关注并且细嚼这两个句子,会对作品的思想、情感有更深刻的体味。

  二、辨析着读

  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这句话深刻的说明了词语的表现力就在于词与词的巧妙搭配上恰当好处。往往这个词用得好,用另外一个词就顿然失色。因此,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要品出这个词的巧妙之处,我们可以用辨析着读的方法,采用替换、增删、移位的方法,来品出原文的精妙传神和深刻意蕴。

  1、替换。

  教学《散步》时,和学生一起品读文章开头“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的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我适时提出能否将“熬过”改成“度过”。学生通过替换比较,揣摩品味,纷纷表示“熬过”最贴切,既能看出母亲病得不轻,好不容易才能过冬,又看出作者对风烛残年的母亲的深切的关怀。

  2、增删。

  在教学说明文,尤其是分析说明语言准确性这一环节时,教师往往采用增删的方法来与原文进行比较,形成强烈的认知反差。如《中国石拱桥》中一句“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里面“几乎”二字能删掉吗?这样辨析着读,学生就会发现把“几乎”删掉了,表达就变得绝对肯定,与文意有偏差,也与客观事实不符。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七至九年级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面有以下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而关于欣赏文学作品这一环节,对品味语言则有更进一步的阐述:“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品味作品中寓于表现力的语言。”

  诚然,语文课堂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品味出语言的真味,探寻着语文的魅力。而品味语言是学生的个性化的体验,而语文教师则要因应学生的实际和文本的特点,为学生指明品味语言的津途,让学生真正的走进语文深处。

  那么,抛给我们语文教师的第一个问题是:学生要从作品的语言里品味出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我把它称之为“品味语言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见山识山,见水识水——找准直观欣赏点。

  “见山识山,见水识水”,简而言之,是指学生拿到一个阅读文本后,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教师的引导,能找到最闪亮的语言宝石,好词好句,找到需要品味和值得体悟的地方,找准直观欣赏点。如读完“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学生一下子就能领悟到“敲”字用得好;读完《安塞腰鼓》,学生能马上意识到文章的语言节奏和气势是最大的亮点;读完《散步》,学生能在平实的语言中挖掘到语句搭配的情趣……

  第二重境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找出赏析切入点。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即学生找准直观欣赏点的基础上能进一步明确其中所运用的方法技巧,找出赏析语言的切入点,从理性的角度来品味语言。例如教授《济南的冬天》,学生寻找到文中的语言宝石:“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那教师即可顺势引导学生从修辞、写作手法等方面来品味这些语句,为什么这个句子能写得那么美,学生就会发现原来是用了拟人的修辞。作者又为什么要选用拟人的修辞而不用其他方法,原来是为了突出薄雪覆盖下的小山的秀气。这样去品味语言,层次就更丰富了。

  第三重境界:见山不只山,见水不只水——找到情感共鸣点。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里,“观文者”即学生,教师即要引导学生沿着品味语言这条桥梁来进入作者的内心,体味作品的情感。“见山不只山,见水不只水”即学生品味语言,最终要品出感情,找到情感共鸣点,被语言所迸发的力量所感动。例如教授经典之作《背影》,对父亲的背影,作者有细致的刻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学生对这串描写印象也特别深。不过我们不能将品味语言就停留在这个层面,教师应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爬月台这个动作其实是一瞬间的动作,为什么作者要将这放大为如此细致的动作呢?学生经过咀嚼后,能体味到父亲年纪老迈了,步履蹒跚,因而就是爬月台也特别困难,但却只想为“我”买橘子,浓浓的父爱就在这样对语言的含英咀华中绽放在学生面前。也唯有品出语言背后的情感,才能体会语文和文学作品的深刻魅力。

  品味语言的这三重境界就是要求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体会那些表情达意、内涵深刻的词句,感其美妙,品其深邃,悟其情感。但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又应该采取哪些策略,能更有效的让学生能深刻的品味语言,穿越三重境界,最终领略语文之美呢?

  我们可能会不约而同的提出一个方法:读。没错,读,可以品味语言的真意,但怎么读,读什么,却是一个难题。下面我就围绕这个问题谈谈几点策略:

  一、细嚼着读

  朱自清先生曾说过:“没有受过相当的要问讲习的训练或是没有受过相当的咬文嚼字的工夫的人,是不能了解大意的,至少了解不够正确。”可见,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就要让学生学会咬文嚼字:

  细嚼前后矛盾处。比如鲁迅先生的《孔乙己》的结尾:“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既然是“的确”,那为什么又是“大约”呢?该作如何理解呢?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嚼这里的微妙,从而有更深刻的理解。

  细嚼有违常态处。例如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夜夜我听见马蹄奔驰的声音,草原的儿子在黎明的天边呼唤。”前面明明写的是“她”,为什么后面又变成是“你”呢?当细嚼到这个细节,我们就可以引入“呼告”这种修辞来突破对这一段文字的品味。

  细嚼表达破格处。又如《安塞腰鼓》,“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此处的表达就用了倒装的形式,直接把喻体提前了。作者这样做的意图是什么呢,效果又怎样呢?这样品味语言,才越嚼越有味。

  细嚼语意重复处。比如,朱自清的《背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那时我真是太聪明了!”这两个句子字面上的意思是一致的,但放在具体的语境里又有意义上的差别。关注并且细嚼这两个句子,会对作品的思想、情感有更深刻的体味。

  二、辨析着读

  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这句话深刻的说明了词语的表现力就在于词与词的巧妙搭配上恰当好处。往往这个词用得好,用另外一个词就顿然失色。因此,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要品出这个词的巧妙之处,我们可以用辨析着读的方法,采用替换、增删、移位的方法,来品出原文的精妙传神和深刻意蕴。

  1、替换。

  教学《散步》时,和学生一起品读文章开头“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的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我适时提出能否将“熬过”改成“度过”。学生通过替换比较,揣摩品味,纷纷表示“熬过”最贴切,既能看出母亲病得不轻,好不容易才能过冬,又看出作者对风烛残年的母亲的深切的关怀。

  2、增删。

  在教学说明文,尤其是分析说明语言准确性这一环节时,教师往往采用增删的方法来与原文进行比较,形成强烈的认知反差。如《中国石拱桥》中一句“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里面“几乎”二字能删掉吗?这样辨析着读,学生就会发现把“几乎”删掉了,表达就变得绝对肯定,与文意有偏差,也与客观事实不符。


相关内容

  • 曲径通幽的故事
  • [拼音]qū jìng tōng yōu [典故]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唐·常建<题破册寺后禅院>诗 [释义]曲:弯曲:径:小路:幽:指深远僻静之处.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 [用法]作定语.分句:含褒义 [近义词]幽静山谷 [反义词]繁华闹市 [同韵词]归正首丘.百二金瓯. ...

  •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赋于你内心宁静的图文
  •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 --唐  常建 有时候,也想学某位僧者,在红尘中禅定.晨起时,泡一壶清茗,点一炉熏香,在窗明几净的课堂静坐.看一盆文竹淡定心弦,一只鸟雀栖在窗边,不鸣叫,似 ...

  • 长藤结瓜硕果丰 曲径通幽韵悠长 --写在白河滨水绿道全线贯通之际
  • 长藤结瓜硕果丰 曲径通幽韵悠长 --写在白河滨水绿道全线贯通之际 稿件来源:南阳日报-南阳网 6月28日,备受关注的白河滨水绿道工程全线贯通,居民骑自行车畅行15.6公里长的白河湿地公园,健身.赏景两不误.1本报记者 崔培林 摄 温凉河入白河口处的明月桥 邕河入河口处的青莲桥 本报记者 周二立 石张 ...

  • 湖北一局长办公室私设暗门"曲径通幽"被处分|党员|共产党员
  • 原标题:湖北一局长办公室私设暗门严重超标受处分 新华网武汉11月23日电(记者梁建强)办公室里设有接待室.休息室和洗漱间,超标严重,为了逃避检查,湖北一局长竟采取设置"暗门"的方式"曲径通幽".湖北省纪委监察厅"每周一案--哪些红线不能踩?" ...

  • [优秀作文]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日子可以过得很紧迫,平仄交织,参差错落,各种琐事纷呈而至,密匝着一颗凝重而紧张的心,闲暇一刻,都似多余:日子亦可以过得很淡泊,一曲清音,一窗宁静,几页闲情, ...

  • 整形美容医院营销推广策划方案报告[Word版]5页
  • [最新资料,Word 版,可自由编辑!] 应 用:适用于医疗卫生及整形美容界的整体营销的宣传,特别是在应对政策性角度倾斜的不利形势下的企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内 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整型美容医院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长期的广告大战使一些具有品牌特色的医院也淹没在广告的硝烟中,给顾客照成了视觉混 ...

  • 古诗词赏读五十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 古诗词赏读五十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2010-01-09 18:07:00) 标签:古诗词赏读五十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文化 分类:诗词 古诗词赏读五十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惟闻钟磬音. 注释: (1)破山寺: ...

  •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古诗词复习
  • [古诗词部分] <世说新语>中对雪的比喻最恰当的一句是:未若柳絮因风起.<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应对得体,据理力争的句子是: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1.<论语十则> ① 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生 ...

  •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禅意解读
  •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禅意解读 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诗人常建与王昌龄同榜高中,进士及第.这位儒家学子修齐治平的理想近在咫尺,颇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的骄矜.大历中,曾任盱眙尉.但而后长期仕宦不得意,消磨了这位儒家学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