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海洋战略_"

论“中国国家海洋战略 ”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中中国与世界“连接性”的不断增强,中国人的视线越来越被海洋所吸引。 中国正在逐步从一个传统意义上的陆地国家转型为一个海洋国家,至少已经成为一个海陆并重的新兴大国。随着中国对海洋的依赖越来越深,海洋战略对中国的影响也就日益显著。中国要制定怎样的海洋战略,以及制定的原因和意义将是本篇文章所涉及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海权、海洋形势、海洋战略、海洋权益、海洋子战略、海洋观念

一、 战略提出背景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交通的命脉,是世界各个名族繁衍生息的和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自古至今也是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垂涎的战略要地。争夺海洋水域管理权,海洋资源归属权、海峡通道控制权,已经成为国际斗争的重要内容,马汉的“得海洋者得天下”理论得到了践行。

遗憾的是,马汉的海权论思想在中国无论是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影响甚微。中国虽然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但中国始终不是一个海洋大国。受古代禁海令、重陆轻海等观念的影响,一直没能组建强大的海上作战力量,更没有产生过经略海洋的战略思想。

中国是最早开发海洋、利用海洋和航海事业发达的国家之一,在人类文明史上,曾经创建过惊人瞩目的辉煌业绩,写下了光辉的篇章。自先秦时代已开始海耕,在南疆史载有“骆田”的海洋农业;公元前6世纪,中国已有了舟师,春秋战国时代,地处沿海的吴、越、齐、燕等诸国已经“兴渔盐之利,行舟楫之便”。公元之初,中国已开始,构筑“海上丝绸之路”。唐朝,中国的远洋海轮抵达地中海,开辟了世界上最长的海洋航道。明朝郑和“七下西洋”,比哥伦布探索新大陆早87年,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船尾鸵、水密舱、航海指南针等的发明和最早的利用,是中华民族对人类航海事业做出的最大贡献。

中世纪晚期,我国的海洋事业比起地中海沿岸诸国并不逊色,在某些方面甚至与世界的领先地位。从综和国力来说,其时我国与当时世界上的先进国家相比,大体上是处于同一个发展水平。

但是千百年来,中国与世界上其他海洋国家相比落后了,正如黑格尔所言,中国“没有分享海洋赋予的文明”。中国海洋文化意识不强,更缺乏经略海洋,全面规划、经营、管理海洋的经略和措施。自明朝后期以来尤其是实行“海禁”政策,延至清代,“海禁“更趋激化从而给中华民族的海洋事业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和限制,其结果严重抑制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把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扼杀于襁褓之中。在“海禁”的高压政策夹缝中,挣脱、生存、发展的中华民族海洋事业和海洋文化,相对于西方某些先进国家的成就来说,显然十分脆弱。中国与西方的一些国家,再也不是处于人类文明进程的同一起跑线上,而是远远地被抛在后头,越来越限于落后挨打的境地。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的海洋战略一直就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其中有政治、经济和科技方面的原因,但主要还是思维方面的原因。思维不是主动的态势,国家战略又怎能主动呢?20世纪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中期的“两弹一星”是主动战略思维的充分体现。在海洋问题上,我们处于一个被动挑战的地位。现在,我国占陆地面积1/3的“海洋国土”安全仍正受到多方面威胁:150余万平方公里争议海域面临被瓜分危险;40多座岛礁目前已被其他国家非法侵占;富饶的海洋资源也遭邻国不断攫取。在很多国际性海洋问

题上很少我们发言权的问题,等等。形成这种状态的原因是我国社会和国家的需求还没有进入海洋层面。我们对海洋的需求目前尚处于一种理论的应该状态,而还没有进入一个实际需要阶段。于是,很多领导和国民对海洋的概念是恍惚的,对海洋意义的认识也是可有可无的。

近年来,中国东海、南海上空风云骤起:日美要协防钓鱼岛,菲律宾立法侵占中国黄岩岛和南沙群岛部分岛礁。中国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遭遇严峻挑战,中国在上述海域的正当权益面临被蚕食的危险,海权危机日益凸显。今日之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已进入到一个十分重要的关口,有关中国海权、海洋权益、海洋战略等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民族复兴及中国崛起密切相关。中国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海洋就必须从一个战略的角度去思考、争取、利用和开发海洋,于是需要制定一个海洋战略作为指导。中国只有在战略思维的指导下才有可能最终克服、缓解或者摆脱在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羁绊。应该说,中国从海洋中得到的多少将直接决定着中国未来发展的进程。而中国海洋战略又决定着中国在未来海洋争夺战能得到多少。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2海里的领海、12海里的毗连区及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管辖海域,面积达3000万平方千米,相当陆地领土的1/3,还分享有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的海洋权利的国家来说,经略海洋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地缘政治、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意义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回眸往事,历数中国从海洋中吸取的教训,承认葡萄牙、西班牙、英国以至现在美国的单极霸权无不是海权与霸权的结合体这一事实的同时,借鉴大国崛起的经验,制定出适合中国的海洋战略以维护中国的海洋权益及促进中国的崛起。

二、 海洋战略的内容

笔者认为中国海洋战略的总体目标是:构建海洋强国,实现中国的和平崛起。

海洋战略:海洋战略是中国领导人、政府首脑、国家与地方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处理海洋事务的策略、方法和艺术。是在国家海洋政治原则指导下的宏观思维,包括海洋权、海洋权益、海洋开发与保护、海洋防务、海洋科技等问题的国家目标、行动方案,实现上述目标的方案和手段等。[1]

海洋权益:主要根据国家法律和国家参与缔结的国际条约、协定或其他有关国际法,而有关国家享有的,不容侵犯的控制、管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国家管辖范围内海域的权利和利益及根据国际法和国家参加缔结的国际条约、协定,而国家享有的,不容侵犯的开发利用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域和海底的权益。

[2]

我认为中国的海洋战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子战略:

1、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国家在《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强化海洋意识,维护海洋权益,保护海洋生态,开发海洋资源,实施海洋综合管理,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历史任务。于是,海洋经济开发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中终于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将会使21世纪作为海洋世纪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是海洋经济强国。

一般说来,海洋经济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所形成的各种海洋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之总和。我认为中国的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应在秉承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加快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船舶工业、海盐及海洋化工业、海水利用业和海洋生物医药业等行业发展尤其是加快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协调第一、二、三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比例,并践行“中国海洋产业发展战略”、“中国海岸带开发战略”、“中国大洋多金属结核资源开发战略”、“中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战略”、“中国海洋经济安全战略”、“中国海洋国际合作战略”、“中国海洋环境保护战略”、“海水养殖业的绿色发展战略”等具体战略。

2、海洋政治战略

中国是世界上的大国,但不是世界上的强国,实现从大国到强国的跨越,必然要经历“陆地中国”向“海洋中国”转变。因此,中国要真正成为有影响力的大国,必须自陆下海,自海出洋。然而,向外看,海洋政治形势异常严峻。面对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中国的蓝色国土所面临的严重威胁的情况,我认为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近海防御”的海防战略思想和以“搁置争议, 共同开发”为内容的处理海洋争端的思想已经不能完全处理当前中国的海权危机问题。

我认为中国政府应在重申“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和“近海防御”的同时,以海军为后盾,实行军事威慑,尽可能的加强勘察南部远洋海域的资源点,并予以保护和占领,这构成了中国海洋政治战略的主要内容。诚然,中国政府的强硬立场或行为势必会引起“中国威胁论”的复发或抬头;但这种对中国的恐惧感也正是震慑南亚诸国的一种天然的工具。同时,中国面临台湾问题、岛礁归属、海域划界等三大海洋挑战。

3、海洋军事战略

海洋军事战略的目标在于应对海洋领域的传统军事安全以及形形色色的非传统安全威胁。

从中国的历史经验与当前的国际形势分析,我认为中国应采取比较内敛型的进攻型战略,来处理与周边国家的领海争端解决中国的“海权危机”。尤其是对付日本等国家的无端挑衅行为时,传统的韬光养晦的鸵鸟政策已经不能再作为当前中国的外交和军事战略,中国应变的更加强硬,该出手时就出手。强大的军事力量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后盾,中国海军是防止其他国家肆无忌惮侵蚀中国海上利益的强大威慑力量。

因此中国要尽快完成国家战略由陆地大国转向海洋大国的战略布局,加强海军力量,改善海军装备,提高海军的反应能力和作战水平并辅以进攻性空军的军事战略。同时中国应建设一支符合我国国情、与我国经济实力匹配的海上作战力量,加速航母编队建设步伐,进而加强海防,抵制外来侵略,并起到必要的威慑作用。倾全国之力大力向海洋进军!总体上进攻,但同时自我约束,在道义上立于不败,同时避免树敌过多的内敛型进攻型战略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4、海洋科技战略

海洋科技战略的目标在于寻求海洋发展的科学技术支撑,并协调科技与海洋发展之间的关系。

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必须实行科教兴海战略,提出“海洋科技战略”,意味着要围绕海洋进行战略科技研究,在海洋战略中一定要奉行科技先行战略,并要在战略科学和技术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

鉴于当前的国际形势和中国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我认为中国应继续加快海洋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在国家“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方针指导下,深化近海研究,参与深海竞争、拓展大洋和极地研究,发展战略性前沿技术,攻克急需的关键技术,不断提高对海洋规律的认识水平以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国家权益和安全。

5、海洋教育战略

笔者认为中国海洋教育战略用一句最简短的话来概括即国民海洋观念的重塑。海洋观念的重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1)树立正确的海洋国土观(2)树立正确的海洋价值观(3)树立正确的海洋权益观

(4)树立海洋养身观念(5)树立正确的海防观(6)树立先进的海洋文化观念(7)树立正确的海洋生态观念(8)形成完备的海洋管理理念(9)掌握较多的海洋法律知识

海洋教育有四个战略要点:(1)、根据各地不同的条件和特点,实行不同措施。(2)、要大力发展海洋类高等院校,各类各级学校均要开设“海洋知识”、“海洋历史”和“海洋科普”课程,积极尽快地编写与海洋有关的教学和教育用书和丛书进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海洋高等教育体系。(3)、加快海洋法律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提高公民的海洋法律意识,并培养专业人才,维护中国海洋权益。四、加强海洋管理知识的普及,培养海洋管理专业人才以便借助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手段,实现对海洋开发利用活动中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战略意义

中国的海洋战略是国家用于筹划和指导海洋开发、利用、管理、安全、保护、捍卫的全局性战略;是涉及海洋经济、海洋政治、海洋外交、海洋军事、海洋权益、海洋技术诸方面方针、政策的综合性战略;是正确处理大陆国土和海洋发展关系,迎接海洋新时代宏伟目标的指导性战略。海洋战略从属于国家战略,是国家总揽海上方向健设与斗争全局的总方针,是处理国家海洋事务的总战略。

在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有利于破解中国经济发展的资源限制,缓解土地的压力,缓解中国的能源危机和粮食危机,提高交通运输能力,解决水荒问题并且能够提供生活空间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经营海洋,利用辽阔而宝贵的海洋国土,把中国建设成为海洋经济强国,使海洋经济成为整个国民经济重大的新增长点,对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二部、第三部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海洋产业将成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源。

海洋经济对于陆地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是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效率所望尘莫及的。因此,可以断言,开发海洋区域具有科技、经济、社会的三重价值,是解决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人口膨胀三大难题的内在要求,在社会进步中能够发挥自身高与新的技术优势,使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得到改善,更加协调地向前发展。

21世纪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不仅要求对海洋资源的利用效益更高,而且要求经济腾飞与环境治理、社会发展之间更加协调,科学发展。为子孙后代营造长期、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践行海洋政治战略和海洋军事战略,提高海军作战能力,将使中国更好的应对中国解决台湾问题、岛礁归属、海域划界三大海洋挑战,解决中国的海权危机,维护蓝色国土的安全和完整。中国海军在东海、黄海地区一定要争取拥有局部的优势,这对震慑日本、安顿朝鲜海域局势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可以说对整个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都是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中国在解决台湾问题时决不放弃使用武力,任何企图用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的行为将是中国政府所不允许的,必将受到中国的严厉谴责。对于我国领海和经济专属区这些完全属于我们国家的海洋利益,决不允许任何国家和任何势力染指,要坚决动用一切手段加以保护。对于公海,特别是国际贸易海上通道和能源供应通道的安全与畅通,中国应该尽最大可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与其他国家共同合作维护安全、稳定。践行海洋政治战略和海洋军事战略有利于维护中国的周边安全,为中国的崛起创造和平、稳定、安全的周边环境。

通过海洋科技战略的构建,可以使中国的海洋科学技术走在世界的前列,形成海洋探测、监测、监视、预报,海洋资源勘探、开发、海洋环境保护,海上导航、定位、情报、通信、安全、救助等技术体系以认识、开发、利用海洋,并准确预测自然灾害,把损失降到最低。同时也有利于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二者并行将促进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和海洋经济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海洋教育战略的实施,可以提高中国民族认同海洋、热爱海洋、“以海兴邦”的民族意识,加强国人的海洋观念,重视海洋,改变过去的重陆轻海的理念,使海洋的价值得到认同,使中华民族由远海的民族变成亲海的民族。加强海洋法律知识和管理知识的教育与普及,分别有利于维护中国的海洋权益和实现海洋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有利于复兴和发扬海洋文明,使海洋文明成为未来中华新文明有鲜明特色的基本组成部分,使海洋文化的外延大大扩展、内涵进一步更新。

海洋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应该有一个着眼于更长期发展的海洋战略,这个战略的原则不仅要维护中国的海洋权益,而且还要以追求建立世界各个国家平等分享海洋权益为目标。

总之,中国的海洋战略的意义体现在国内和国际两个战略层面。从国内方面看,中国海洋战略有利于全面提升全民族海洋意识,贯彻科学发展观,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使海洋事业的发展服务于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服务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从

国际方面看,中国海洋战略有利于捍卫和维护国家主权完整和领土统一,解决与周边国家的海洋争端,维护和捍卫中国海洋权益,创造服务于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全面参与国际海洋制度和海洋秩序的建设。

注释:

[1]《海洋权益与中国崛起》 第6页,李明春,海洋出版社

[2]《海洋权益要点分析》 杨金森

参考文献:

1、《国际战略学》

2、《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徐质斌著 广东经济出版社

3、《海洋中国》 倪健中主编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4、《中国海洋事业发展需要大战略》 刘中民教授

5、《海洋意味着什么?——中国的海洋战略的回顾与前瞻》黄炜

6、《中国海洋形势分析与海洋政治战略评介》 巩建华

7、《关于开发海洋经济区域创建中国第五大经济增长极的战略思考》 李靖宇

8、《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初探》--《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年03期

9、《由东海争端看中国的海洋战略》 萌奇

论“中国国家海洋战略 ”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中中国与世界“连接性”的不断增强,中国人的视线越来越被海洋所吸引。 中国正在逐步从一个传统意义上的陆地国家转型为一个海洋国家,至少已经成为一个海陆并重的新兴大国。随着中国对海洋的依赖越来越深,海洋战略对中国的影响也就日益显著。中国要制定怎样的海洋战略,以及制定的原因和意义将是本篇文章所涉及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海权、海洋形势、海洋战略、海洋权益、海洋子战略、海洋观念

一、 战略提出背景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交通的命脉,是世界各个名族繁衍生息的和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自古至今也是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垂涎的战略要地。争夺海洋水域管理权,海洋资源归属权、海峡通道控制权,已经成为国际斗争的重要内容,马汉的“得海洋者得天下”理论得到了践行。

遗憾的是,马汉的海权论思想在中国无论是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影响甚微。中国虽然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但中国始终不是一个海洋大国。受古代禁海令、重陆轻海等观念的影响,一直没能组建强大的海上作战力量,更没有产生过经略海洋的战略思想。

中国是最早开发海洋、利用海洋和航海事业发达的国家之一,在人类文明史上,曾经创建过惊人瞩目的辉煌业绩,写下了光辉的篇章。自先秦时代已开始海耕,在南疆史载有“骆田”的海洋农业;公元前6世纪,中国已有了舟师,春秋战国时代,地处沿海的吴、越、齐、燕等诸国已经“兴渔盐之利,行舟楫之便”。公元之初,中国已开始,构筑“海上丝绸之路”。唐朝,中国的远洋海轮抵达地中海,开辟了世界上最长的海洋航道。明朝郑和“七下西洋”,比哥伦布探索新大陆早87年,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船尾鸵、水密舱、航海指南针等的发明和最早的利用,是中华民族对人类航海事业做出的最大贡献。

中世纪晚期,我国的海洋事业比起地中海沿岸诸国并不逊色,在某些方面甚至与世界的领先地位。从综和国力来说,其时我国与当时世界上的先进国家相比,大体上是处于同一个发展水平。

但是千百年来,中国与世界上其他海洋国家相比落后了,正如黑格尔所言,中国“没有分享海洋赋予的文明”。中国海洋文化意识不强,更缺乏经略海洋,全面规划、经营、管理海洋的经略和措施。自明朝后期以来尤其是实行“海禁”政策,延至清代,“海禁“更趋激化从而给中华民族的海洋事业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和限制,其结果严重抑制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把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扼杀于襁褓之中。在“海禁”的高压政策夹缝中,挣脱、生存、发展的中华民族海洋事业和海洋文化,相对于西方某些先进国家的成就来说,显然十分脆弱。中国与西方的一些国家,再也不是处于人类文明进程的同一起跑线上,而是远远地被抛在后头,越来越限于落后挨打的境地。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的海洋战略一直就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其中有政治、经济和科技方面的原因,但主要还是思维方面的原因。思维不是主动的态势,国家战略又怎能主动呢?20世纪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中期的“两弹一星”是主动战略思维的充分体现。在海洋问题上,我们处于一个被动挑战的地位。现在,我国占陆地面积1/3的“海洋国土”安全仍正受到多方面威胁:150余万平方公里争议海域面临被瓜分危险;40多座岛礁目前已被其他国家非法侵占;富饶的海洋资源也遭邻国不断攫取。在很多国际性海洋问

题上很少我们发言权的问题,等等。形成这种状态的原因是我国社会和国家的需求还没有进入海洋层面。我们对海洋的需求目前尚处于一种理论的应该状态,而还没有进入一个实际需要阶段。于是,很多领导和国民对海洋的概念是恍惚的,对海洋意义的认识也是可有可无的。

近年来,中国东海、南海上空风云骤起:日美要协防钓鱼岛,菲律宾立法侵占中国黄岩岛和南沙群岛部分岛礁。中国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遭遇严峻挑战,中国在上述海域的正当权益面临被蚕食的危险,海权危机日益凸显。今日之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已进入到一个十分重要的关口,有关中国海权、海洋权益、海洋战略等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民族复兴及中国崛起密切相关。中国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海洋就必须从一个战略的角度去思考、争取、利用和开发海洋,于是需要制定一个海洋战略作为指导。中国只有在战略思维的指导下才有可能最终克服、缓解或者摆脱在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羁绊。应该说,中国从海洋中得到的多少将直接决定着中国未来发展的进程。而中国海洋战略又决定着中国在未来海洋争夺战能得到多少。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2海里的领海、12海里的毗连区及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管辖海域,面积达3000万平方千米,相当陆地领土的1/3,还分享有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的海洋权利的国家来说,经略海洋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地缘政治、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意义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回眸往事,历数中国从海洋中吸取的教训,承认葡萄牙、西班牙、英国以至现在美国的单极霸权无不是海权与霸权的结合体这一事实的同时,借鉴大国崛起的经验,制定出适合中国的海洋战略以维护中国的海洋权益及促进中国的崛起。

二、 海洋战略的内容

笔者认为中国海洋战略的总体目标是:构建海洋强国,实现中国的和平崛起。

海洋战略:海洋战略是中国领导人、政府首脑、国家与地方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处理海洋事务的策略、方法和艺术。是在国家海洋政治原则指导下的宏观思维,包括海洋权、海洋权益、海洋开发与保护、海洋防务、海洋科技等问题的国家目标、行动方案,实现上述目标的方案和手段等。[1]

海洋权益:主要根据国家法律和国家参与缔结的国际条约、协定或其他有关国际法,而有关国家享有的,不容侵犯的控制、管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国家管辖范围内海域的权利和利益及根据国际法和国家参加缔结的国际条约、协定,而国家享有的,不容侵犯的开发利用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域和海底的权益。

[2]

我认为中国的海洋战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子战略:

1、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国家在《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强化海洋意识,维护海洋权益,保护海洋生态,开发海洋资源,实施海洋综合管理,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历史任务。于是,海洋经济开发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中终于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将会使21世纪作为海洋世纪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是海洋经济强国。

一般说来,海洋经济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所形成的各种海洋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之总和。我认为中国的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应在秉承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加快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船舶工业、海盐及海洋化工业、海水利用业和海洋生物医药业等行业发展尤其是加快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协调第一、二、三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比例,并践行“中国海洋产业发展战略”、“中国海岸带开发战略”、“中国大洋多金属结核资源开发战略”、“中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战略”、“中国海洋经济安全战略”、“中国海洋国际合作战略”、“中国海洋环境保护战略”、“海水养殖业的绿色发展战略”等具体战略。

2、海洋政治战略

中国是世界上的大国,但不是世界上的强国,实现从大国到强国的跨越,必然要经历“陆地中国”向“海洋中国”转变。因此,中国要真正成为有影响力的大国,必须自陆下海,自海出洋。然而,向外看,海洋政治形势异常严峻。面对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中国的蓝色国土所面临的严重威胁的情况,我认为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近海防御”的海防战略思想和以“搁置争议, 共同开发”为内容的处理海洋争端的思想已经不能完全处理当前中国的海权危机问题。

我认为中国政府应在重申“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和“近海防御”的同时,以海军为后盾,实行军事威慑,尽可能的加强勘察南部远洋海域的资源点,并予以保护和占领,这构成了中国海洋政治战略的主要内容。诚然,中国政府的强硬立场或行为势必会引起“中国威胁论”的复发或抬头;但这种对中国的恐惧感也正是震慑南亚诸国的一种天然的工具。同时,中国面临台湾问题、岛礁归属、海域划界等三大海洋挑战。

3、海洋军事战略

海洋军事战略的目标在于应对海洋领域的传统军事安全以及形形色色的非传统安全威胁。

从中国的历史经验与当前的国际形势分析,我认为中国应采取比较内敛型的进攻型战略,来处理与周边国家的领海争端解决中国的“海权危机”。尤其是对付日本等国家的无端挑衅行为时,传统的韬光养晦的鸵鸟政策已经不能再作为当前中国的外交和军事战略,中国应变的更加强硬,该出手时就出手。强大的军事力量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后盾,中国海军是防止其他国家肆无忌惮侵蚀中国海上利益的强大威慑力量。

因此中国要尽快完成国家战略由陆地大国转向海洋大国的战略布局,加强海军力量,改善海军装备,提高海军的反应能力和作战水平并辅以进攻性空军的军事战略。同时中国应建设一支符合我国国情、与我国经济实力匹配的海上作战力量,加速航母编队建设步伐,进而加强海防,抵制外来侵略,并起到必要的威慑作用。倾全国之力大力向海洋进军!总体上进攻,但同时自我约束,在道义上立于不败,同时避免树敌过多的内敛型进攻型战略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4、海洋科技战略

海洋科技战略的目标在于寻求海洋发展的科学技术支撑,并协调科技与海洋发展之间的关系。

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必须实行科教兴海战略,提出“海洋科技战略”,意味着要围绕海洋进行战略科技研究,在海洋战略中一定要奉行科技先行战略,并要在战略科学和技术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

鉴于当前的国际形势和中国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我认为中国应继续加快海洋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在国家“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方针指导下,深化近海研究,参与深海竞争、拓展大洋和极地研究,发展战略性前沿技术,攻克急需的关键技术,不断提高对海洋规律的认识水平以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国家权益和安全。

5、海洋教育战略

笔者认为中国海洋教育战略用一句最简短的话来概括即国民海洋观念的重塑。海洋观念的重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1)树立正确的海洋国土观(2)树立正确的海洋价值观(3)树立正确的海洋权益观

(4)树立海洋养身观念(5)树立正确的海防观(6)树立先进的海洋文化观念(7)树立正确的海洋生态观念(8)形成完备的海洋管理理念(9)掌握较多的海洋法律知识

海洋教育有四个战略要点:(1)、根据各地不同的条件和特点,实行不同措施。(2)、要大力发展海洋类高等院校,各类各级学校均要开设“海洋知识”、“海洋历史”和“海洋科普”课程,积极尽快地编写与海洋有关的教学和教育用书和丛书进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海洋高等教育体系。(3)、加快海洋法律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提高公民的海洋法律意识,并培养专业人才,维护中国海洋权益。四、加强海洋管理知识的普及,培养海洋管理专业人才以便借助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手段,实现对海洋开发利用活动中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战略意义

中国的海洋战略是国家用于筹划和指导海洋开发、利用、管理、安全、保护、捍卫的全局性战略;是涉及海洋经济、海洋政治、海洋外交、海洋军事、海洋权益、海洋技术诸方面方针、政策的综合性战略;是正确处理大陆国土和海洋发展关系,迎接海洋新时代宏伟目标的指导性战略。海洋战略从属于国家战略,是国家总揽海上方向健设与斗争全局的总方针,是处理国家海洋事务的总战略。

在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有利于破解中国经济发展的资源限制,缓解土地的压力,缓解中国的能源危机和粮食危机,提高交通运输能力,解决水荒问题并且能够提供生活空间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经营海洋,利用辽阔而宝贵的海洋国土,把中国建设成为海洋经济强国,使海洋经济成为整个国民经济重大的新增长点,对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二部、第三部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海洋产业将成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源。

海洋经济对于陆地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是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效率所望尘莫及的。因此,可以断言,开发海洋区域具有科技、经济、社会的三重价值,是解决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人口膨胀三大难题的内在要求,在社会进步中能够发挥自身高与新的技术优势,使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得到改善,更加协调地向前发展。

21世纪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不仅要求对海洋资源的利用效益更高,而且要求经济腾飞与环境治理、社会发展之间更加协调,科学发展。为子孙后代营造长期、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践行海洋政治战略和海洋军事战略,提高海军作战能力,将使中国更好的应对中国解决台湾问题、岛礁归属、海域划界三大海洋挑战,解决中国的海权危机,维护蓝色国土的安全和完整。中国海军在东海、黄海地区一定要争取拥有局部的优势,这对震慑日本、安顿朝鲜海域局势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可以说对整个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都是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中国在解决台湾问题时决不放弃使用武力,任何企图用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的行为将是中国政府所不允许的,必将受到中国的严厉谴责。对于我国领海和经济专属区这些完全属于我们国家的海洋利益,决不允许任何国家和任何势力染指,要坚决动用一切手段加以保护。对于公海,特别是国际贸易海上通道和能源供应通道的安全与畅通,中国应该尽最大可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与其他国家共同合作维护安全、稳定。践行海洋政治战略和海洋军事战略有利于维护中国的周边安全,为中国的崛起创造和平、稳定、安全的周边环境。

通过海洋科技战略的构建,可以使中国的海洋科学技术走在世界的前列,形成海洋探测、监测、监视、预报,海洋资源勘探、开发、海洋环境保护,海上导航、定位、情报、通信、安全、救助等技术体系以认识、开发、利用海洋,并准确预测自然灾害,把损失降到最低。同时也有利于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二者并行将促进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和海洋经济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海洋教育战略的实施,可以提高中国民族认同海洋、热爱海洋、“以海兴邦”的民族意识,加强国人的海洋观念,重视海洋,改变过去的重陆轻海的理念,使海洋的价值得到认同,使中华民族由远海的民族变成亲海的民族。加强海洋法律知识和管理知识的教育与普及,分别有利于维护中国的海洋权益和实现海洋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有利于复兴和发扬海洋文明,使海洋文明成为未来中华新文明有鲜明特色的基本组成部分,使海洋文化的外延大大扩展、内涵进一步更新。

海洋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应该有一个着眼于更长期发展的海洋战略,这个战略的原则不仅要维护中国的海洋权益,而且还要以追求建立世界各个国家平等分享海洋权益为目标。

总之,中国的海洋战略的意义体现在国内和国际两个战略层面。从国内方面看,中国海洋战略有利于全面提升全民族海洋意识,贯彻科学发展观,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使海洋事业的发展服务于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服务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从

国际方面看,中国海洋战略有利于捍卫和维护国家主权完整和领土统一,解决与周边国家的海洋争端,维护和捍卫中国海洋权益,创造服务于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全面参与国际海洋制度和海洋秩序的建设。

注释:

[1]《海洋权益与中国崛起》 第6页,李明春,海洋出版社

[2]《海洋权益要点分析》 杨金森

参考文献:

1、《国际战略学》

2、《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徐质斌著 广东经济出版社

3、《海洋中国》 倪健中主编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4、《中国海洋事业发展需要大战略》 刘中民教授

5、《海洋意味着什么?——中国的海洋战略的回顾与前瞻》黄炜

6、《中国海洋形势分析与海洋政治战略评介》 巩建华

7、《关于开发海洋经济区域创建中国第五大经济增长极的战略思考》 李靖宇

8、《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初探》--《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年03期

9、《由东海争端看中国的海洋战略》 萌奇


相关内容

  • 中国海洋战略的意义军理论文
  • 海洋战略对未来中国海军现代化发展的影响 2015级视觉151班xx号 张宁煜 [摘要] 冷战结束后,国际海洋政治格局中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准单极霸权结构,中国则长期被排斥在"多强"之外.冷战后全球政治危机相对消解,各国国家利益的重心由生存利益快速转向发展利益,海洋竞争加速.对全球海洋 ...

  • 浅谈中国海权问题
  • 近十年来,面对国际海洋秩序及其斗争方式和手段的深刻变革,以及中国海权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挑战,中国海权问题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关于中国海权的概念.现状.特征与功能,中国是否有必要发展强大海权,中国解决海权冲突与争端的对策以及中国海权发展的原则.途径.可能性与困难等方面,中国学术界的相关研究 ...

  • 关于海洋开发与海洋安全现实的思考
  • 关于海洋开发与海洋安全现实的思考 论文关键词:海洋经济 海洋权益 海洋强国 资源消耗 论文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形势下,世界各国都更加重视发展海洋经济.在目前轰轰烈烈的海洋开发热潮中,围绕着海洋权益和安全的斗争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态势.文章从开发海洋经济与维护海洋权益和安全相统一的角度出发,从开 ...

  • 日本国家战略调整中的"海权论"
  • 日本<呼声>(Voice)月刊2006年第4期刊登了松村劭的<海洋国家日本的军事战略――对照战史则防卫政策课题自然明了>(以下简称"海文")一文.其观点,堪称近年来风靡日本的"海权论"中的又一标本. "海文"制造&q ...

  • 海洋话语弱势与中国海洋强国战略
  • 海洋话语弱势与中国海洋强国战略 作者:张尔升 裴广一 陈羽逸 李雪晶 来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4年第02期 张尔升.陈羽逸,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裴广一,海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李雪晶,国家开发银行三亚分行.通信作者及地址:张尔升,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邮编:57022 ...

  • 海洋强国发展模式国际比较及中国的战略选择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海洋强国发展模式国际比较及中国的战略选择 作者:冯琳 来源:<商业时代>2014年第19期 内容摘要:进入21世纪,海洋的国家战略地位空前提高.全世界最主要的沿海国家都将海洋事业的发展作为本国的重要战略.总结国际上海洋强国发展的 ...

  • 中国发展海洋地缘战略
  • 中国发展海洋地缘战略,掌握海权的重要性 前言:闭关锁国的年代里,封建思想的禁锢下,我们不需要海洋.一片庞大的海域对我们来说仅仅意味着几只鱼虾,一方温饱.但是一个强大的中国需要什么呢?必须成为一个海洋国家!政治上要求我们走向海洋,经济上要求我们走向海洋,开发海洋. 1. 其他国家对海权的重视 马汉认为 ...

  • 南海问题与中国海权
  • 南海问题与中国海权 宋海洋 (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广州511300) 摘要:2l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对各圆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海洋产业迅速发展,海洋大国纷纷制定了自己的海洋战略.中国作为正在崛起中的大国,南海更是具有战略性意义.然而,我国南海权益却遭时常遭受侵犯.加强海洋意识,规划海洋战 ...

  • 中国制定海洋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
  • 摘要:中菲黄岩岛事件要求我国加快出台国家海洋發展战略.国家海洋發展战略对于解决我国面临的突出海洋问题(东海问题.南海问题)具有特别指导意义.由于东海问题.南海问题的形成和显现有特定的背景和原因,对其的处理不仅考验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智慧,也关系我国由区域性海洋大国向世界性海洋大国的成功转型,更关系我国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