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爱华与智慧课堂]有感

让数学课堂充满情趣和智慧

----读《黄爱华与智慧课堂》有感

宝应县城中小学 王新甫

每次出去听课或参加培训,不少专家教授经常提到黄爱华及《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这本书,令我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本学期,我利用课余时间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读了黄老师的“智慧课堂”。

这是一本很值得数学教师一读的书。《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记录了黄老师的教师专业成长经历、教学主张以及一些优秀的教学实录。全书分成五个章节,第一章为成长之路,叙述了黄爱华老师从幼年时期的“小老师”到如今成为一名特级教师的成长过程;第二章为我的教学主张,详细地记录了黄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主张;第三章则是课堂实录与点评,里面载录了黄老师的优秀经典课堂教学过程,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为我们解说了课堂教学的疑难点;第四章是专家评说,汇集了九位专家对黄爱华老师的评析;而最后一章是人物介绍。

由于时间关系,对于本书,我采取了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的方法。精读了“我的成长之路”及“我的教学主张”部分,而其余部分泛读。下面就黄老师的“我的教学主张”,谈谈自己的浅读感想收获。

一、“数学应是现实的,是生活化的,是儿童乐于做的”(P24)。 在现实的数学教学中,由于现行的评价体制、行政体制、班级人数及学生权利等因素的限制,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中的结构地位并不高,其扮演的课堂角色仍多为是遵从者的身份。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多数仍是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讲,学生听;老师举例子,学生照着做。如此的教学,学生学习数学就如“参观博物馆”,沿着老师讲解的“由此前进”的路标一直走下去,参观者(学生)对于参观的熟悉的内容不看不行,因为讲解者(老师)正在滔滔不绝地讲解着,而参观者感兴趣的内容,想多看看也不行,因为讲解者带着队伍又到前面去了。这样的课堂教学,无疑对学生的发展起到抑制的作用。

在书中,黄爱华老师提出“作为基础数学教育,应使人人为今后升学、就业和自学打下扎实的应用数学的基本功,而不是把每个学生培养成未来的数学家”(P25)。这与新课程理念中所提到的“大众化数学”要求是一致的,所谓大众化数学,即是“强调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P25)。小学数学教育“就是要以适应小学生年龄特征的大众化、生活化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要让小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并通过现实活动学习数学;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只是现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科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P25)。所以,在教学中,如何启发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数学实践活动的学习能力,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有用”等等这些问题成了教学的重难点和关键点。

二、“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数学课堂”(P46)。

在前面的教学主张中,提倡在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那么相同的,在数学课堂中,引入生活中的鲜活题材,让儿童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从周围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这也是黄爱华老师数学课堂教学的一

个特色。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的课中,黄老师首先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奶奶明年过第16个生日而孙子明年过第18个生日(出生那天不算),奶奶和孙子今年各多少岁?在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一般情况下,几年过一次生日?奶奶过的生日为什么比孙子过的少?这与什么有关?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它的精华之处,就在于教师出示一个生活中的问题,促使学生认识数学,把生活中“过生日”的话题,逐步引向讨论“年、月、日”的数学知识,成为教学研究的对象。

这样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提出问题,并依据其情节和数据引导学生去思考数学问题,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是一件亲切、自然的事情,并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问题。

三、“引领学生进入真正思考的创造境界”(P79)。

在这一教学主张下,黄老师使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课堂,成为引发儿童智力潜能的数学课堂,我认为这是黄爱华老师教学课堂设计的最显著的特色。

在书中,黄老师说道“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较此案的智力因素,通过多层次的设问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这样,既能有效地巩固和深化新知识,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提高了思维水平”(P79)。

例如,在设计“圆的周长”时,在教具演示和学生动手实践活动中,教师精心设问,层层设疑,一次又一次地掀起学生学习的高潮。根据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利用多媒体荧屏图像演示开讲,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荧屏上,先显示一个圆,圆周上的一点闪烁后,沿圆绕一圈,然后,闪烁圆周,这时老师提问:

(1)什么是圆的周长?

(2)那么如何测量和计算圆的周长呢?

(3)如果要测量大的圆形水池,你能让水池李起来滚动么?

(4)那么,还有什么办法测量圆的周长呢?

(5)用滚动法、绳测法可以测量圆的周长,但有局限性,那么能不能探讨出一种求圆周长的规律性呢?

„„

黄老师这样的一段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立即进入了数学思维的学习境地,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了一往情深的志趣。黄爱华老师认为,数学课堂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享受到思维的快乐。

《黄爱华与智慧课堂》的内容十分丰富,在这里,不能一一列举。读完这本书,我获益匪浅。作为一名已经工作多年数学教师,接受到黄老师先进的教学思想和主张,是非常幸运的事情;而作为一名有思考的数学教师,在学习黄老师优秀的教育思想后,必定会在将来的路上充分地学习和实践这些优秀的教学主张,并不断积累自己教学经验,做一名称职数学教师。

让数学课堂充满情趣和智慧

----读《黄爱华与智慧课堂》有感

宝应县城中小学 王新甫

每次出去听课或参加培训,不少专家教授经常提到黄爱华及《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这本书,令我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本学期,我利用课余时间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读了黄老师的“智慧课堂”。

这是一本很值得数学教师一读的书。《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记录了黄老师的教师专业成长经历、教学主张以及一些优秀的教学实录。全书分成五个章节,第一章为成长之路,叙述了黄爱华老师从幼年时期的“小老师”到如今成为一名特级教师的成长过程;第二章为我的教学主张,详细地记录了黄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主张;第三章则是课堂实录与点评,里面载录了黄老师的优秀经典课堂教学过程,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为我们解说了课堂教学的疑难点;第四章是专家评说,汇集了九位专家对黄爱华老师的评析;而最后一章是人物介绍。

由于时间关系,对于本书,我采取了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的方法。精读了“我的成长之路”及“我的教学主张”部分,而其余部分泛读。下面就黄老师的“我的教学主张”,谈谈自己的浅读感想收获。

一、“数学应是现实的,是生活化的,是儿童乐于做的”(P24)。 在现实的数学教学中,由于现行的评价体制、行政体制、班级人数及学生权利等因素的限制,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中的结构地位并不高,其扮演的课堂角色仍多为是遵从者的身份。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多数仍是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讲,学生听;老师举例子,学生照着做。如此的教学,学生学习数学就如“参观博物馆”,沿着老师讲解的“由此前进”的路标一直走下去,参观者(学生)对于参观的熟悉的内容不看不行,因为讲解者(老师)正在滔滔不绝地讲解着,而参观者感兴趣的内容,想多看看也不行,因为讲解者带着队伍又到前面去了。这样的课堂教学,无疑对学生的发展起到抑制的作用。

在书中,黄爱华老师提出“作为基础数学教育,应使人人为今后升学、就业和自学打下扎实的应用数学的基本功,而不是把每个学生培养成未来的数学家”(P25)。这与新课程理念中所提到的“大众化数学”要求是一致的,所谓大众化数学,即是“强调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P25)。小学数学教育“就是要以适应小学生年龄特征的大众化、生活化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要让小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并通过现实活动学习数学;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只是现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科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P25)。所以,在教学中,如何启发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数学实践活动的学习能力,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有用”等等这些问题成了教学的重难点和关键点。

二、“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数学课堂”(P46)。

在前面的教学主张中,提倡在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那么相同的,在数学课堂中,引入生活中的鲜活题材,让儿童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从周围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这也是黄爱华老师数学课堂教学的一

个特色。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的课中,黄老师首先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奶奶明年过第16个生日而孙子明年过第18个生日(出生那天不算),奶奶和孙子今年各多少岁?在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一般情况下,几年过一次生日?奶奶过的生日为什么比孙子过的少?这与什么有关?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它的精华之处,就在于教师出示一个生活中的问题,促使学生认识数学,把生活中“过生日”的话题,逐步引向讨论“年、月、日”的数学知识,成为教学研究的对象。

这样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提出问题,并依据其情节和数据引导学生去思考数学问题,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是一件亲切、自然的事情,并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问题。

三、“引领学生进入真正思考的创造境界”(P79)。

在这一教学主张下,黄老师使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课堂,成为引发儿童智力潜能的数学课堂,我认为这是黄爱华老师教学课堂设计的最显著的特色。

在书中,黄老师说道“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较此案的智力因素,通过多层次的设问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这样,既能有效地巩固和深化新知识,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提高了思维水平”(P79)。

例如,在设计“圆的周长”时,在教具演示和学生动手实践活动中,教师精心设问,层层设疑,一次又一次地掀起学生学习的高潮。根据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利用多媒体荧屏图像演示开讲,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荧屏上,先显示一个圆,圆周上的一点闪烁后,沿圆绕一圈,然后,闪烁圆周,这时老师提问:

(1)什么是圆的周长?

(2)那么如何测量和计算圆的周长呢?

(3)如果要测量大的圆形水池,你能让水池李起来滚动么?

(4)那么,还有什么办法测量圆的周长呢?

(5)用滚动法、绳测法可以测量圆的周长,但有局限性,那么能不能探讨出一种求圆周长的规律性呢?

„„

黄老师这样的一段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立即进入了数学思维的学习境地,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了一往情深的志趣。黄爱华老师认为,数学课堂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享受到思维的快乐。

《黄爱华与智慧课堂》的内容十分丰富,在这里,不能一一列举。读完这本书,我获益匪浅。作为一名已经工作多年数学教师,接受到黄老师先进的教学思想和主张,是非常幸运的事情;而作为一名有思考的数学教师,在学习黄老师优秀的教育思想后,必定会在将来的路上充分地学习和实践这些优秀的教学主张,并不断积累自己教学经验,做一名称职数学教师。


相关内容

  • 原创学生评语
  • 邵旋: 你知道吗?其实老师和同学们都说你很聪明.很机灵,全班的同学不是都很喜欢同你一起玩耍,一起游戏吗?看着你的聪明,大家都说你厉害,你总是笑了笑,扑闪着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这时,你多么讨人喜欢,但是你总把你的聪明过多地用错了地方,假如你能上课专心-点,假如做作业认真一点,假如--你将是一个多么出色的 ...

  • 做 优 秀 的 数 学 教 师
  • 做 优 秀 的 数 学 教 师 "相约名师.聚焦课堂"小学数学观摩研讨会有感 李远忠 2011年5月14.15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北京文华盛典教育科技中心相约名师聚焦课堂组委会主办的--全国第五届"相约名师.聚焦课堂"小学数学观摩研讨会.值得高兴的是聆听到了国家特 ...

  • [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读后感
  • <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读后感 <黄爱华与智慧课堂>是一本很值得数学教师一读的书.它记录了黄爱华老师的成长之路和他的教学主张.他认为,作为一个老师,应该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基础:数学应是现实的,是生活化的:应该创设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应该追求卓越的教学艺术.作为一名数学老 ...

  • 小学数学深度课堂
  • 第20届现代与经典 小学数学深度课堂专题研讨会 暨黄爱华教学艺术提升工作坊(第2期和第3期) 2015年5月9日至10日杭州 6月6日至7日厦门 一.时间: 第二期2015年5月9日至10日杭州(8日全天报到): 第三期2015年6月6日至7日厦门(5日全天报到). 二.地点:杭州和厦门(具体地点报 ...

  • 教师读书心得
  • 在爱的世界里找寻教育的真谛 金塔县大庄子小学 马世亮 最近,我读了亚米契斯写的<爱的教育>.让我知道了许多有着教育爱和爱中的教育的故事. <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 ...

  • 黄爱华的课堂教学特色
  • 黄爱华的课堂教学特色 黄爱华是著名特级教师,全国小学数学教学名师,中国教育学会数学研究发展中心多媒体教学研究部副主任.他辛勤耕耘,勇于探索,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多次参加全国小学数学优化课堂教学观摩大赛等活动,其精湛的教学艺术和挥洒自如的教学学风不仅征服了学生,而且也征服了听课的专家 ...

  • 骨干教师学期总结
  • 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本,是学校最丰富、最有潜力、最有生命力的教育资源,拥有德才兼备、充满爱心、甘于奉献的骨干教师群体,才能办出最好的学校,因此,我校把培养骨干教师放在了重点位置。我有幸被推荐为我校的骨干教师,感觉到我肩上的责任之重大。 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积极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回顾一学期的工作,这中间 ...

  • 读人性的弱点心得
  • 从<黄爱华与智慧课堂>一书中能体会到:黄爱华老师把教育工作看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全书按"我的成长之路"."我的教学主张"."课堂实录与点评"."专家评说"."人物介绍"五大部分详细解读了 ...

  • [鹿和狼的故事]说课稿(1)
  • <鹿和狼的故事>说课稿 安福县平都二小 黄爱华 一.说教材 <鹿和狼的故事>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组里的一篇课文,主要以罗斯福为了保护鹿而下令消灭狼从而导致巨大的生态灾难为例,阐明了不同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道理,告诫人们必须尊重生物界的这种客观规律.本课作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