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调研报告

培训整理

时间:2013/11/9

地点:杭州省委党校

演讲嘉宾:陈波

中国(上海)自贸区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海财经大学世界经贸系

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全程参与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的研究。

演讲内容:自贸区的成因、现状与展望

概述:我国经济经历了近30年的高速发展,目前国内产能过剩,消费不振,外需不足,投资不可持续的情况,需要通过进一步改革释放经济活力,对外开放将倒逼国内改革机制,推动改革进一步进入深水区;国际上美国意图通过新的TPP和美欧的TTIP,排挤中国的合作空间,需要提升自身的开放水平融入新的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内外需求加之上海得天独厚的优势,将推动自贸区在上海的实践,实践成功,未来将在国内多地复制推广。

陈波:《上海自贸区----打造改革开放升级版》

(文章为作者刊载于《半月谈》上的约稿件,本此次演讲即以此为基础)

今年7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决定在上海的洋山港、浦东空港和外高桥保税区以及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两港两区”共计28.78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建立新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

8月22日,该方案获得正式通过。8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国务院要加强领导,上海市要精心组织实施,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努力把试验区建设好、管理好,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这显示出中央对于自贸区建设的高度重视。

中央关于上海自贸区建设的一系列政策清晰地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建立上海自贸区、实施“深水区”改革的决心是坚定的,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国内外经济大背景下,为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而采取的重大举措。为何要选择在这个时点建立自贸试验区?为何会首选上海?自贸区的内涵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陈波认为,积极推动上海自贸区建设,是我国破解经济发展内外难题的必然选择。从国内看,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下行趋势显现:截至今年8月,我国的PPI(生产者价格指数)已连续18个月下降,产能过剩的阴霾驱之不散;今年上半年我国国际贸易额同比增长只有8.6%,市场担忧我国是否能达到全年10%的贸易增长目标;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的另外两个“引擎”,即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动能也嫌不足。

这一现象,有着值得注意的背景:一方面,我国经济30余年来的高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但同时也意味着我国的劳动力成本节节攀升,加之人口红利逐渐流失,因此我国在低端制造业,即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逐渐消退;另一方面,我国的产业转型升级并未完成,在汽车、电子、精密仪器等高端制造业中还没有培育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若持续下去,很有可能造成我国产业的空心化。

自邓小平同志提出“改革开放”国策以来,以对外开放倒逼国内改革一直是我们的一条有效路径:从1984的城市对外开放政策启动,到1992年小平同志南方谈话提出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开放,再到2001年末加入WTO,我国在一次次的深化开放中迎来改革红利,创造了经济持续发展的奇迹。如今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使命,促使我们再次从开放中寻找新的改革突破口。

笔者认为,要以上海自贸区的对外开放为起点,调整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职能,达到通过公平竞争完成企业优胜劣汰,以市场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产业转型升级的目的。因此上海自贸区的建设既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一贯思路,也是新一届政府经济政策的最好诠释和重要实践。

从国际看,在WTO多哈回合谈判无法推进、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区域性的自由贸易谈判发展迅速,我国面临的外贸环境趋于复杂严峻。2005年,新加坡与三个太平洋小国签署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Partnership,简称TPP)。

2008年9月,美国高调宣布加入TPP,并且基于自身的利益,对TPP的章程和发展蓝图做了大幅度的修改:美国版的TPP不但要求实现商品(含农产品)贸易全面零关税,还强调在知识产权保护、劳工标准、环境标准等方面达到美国设置的水平。更重要的是,TPP成员也必须全面开放自己的金融服务业,给予其他成员在投资、商贸、金融服务等领域以国民待遇。

于是,TPP较高的准入门槛一开始令广大亚太国家望而却步。2009年东盟提出了区域全

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ComprehensiveEconomicPartnership,简称RCEP),期望与中日韩等国一起按照亚太国家的利益建立环太平洋自由贸易区,以取代TPP。然而由于种种原因RCEP进展缓慢,TPP反而加速发展。日本和越南等国加入TPP谈判,韩国和东南亚其他主要国家也准备参与TPP谈判,因此可能对我国产生不利的虹吸效应。

按照美国版的TPP要求,全开放我国的经济,在短期内很可能弊大于利,但是,作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贸易国,我国如果被排除在亚太统一大市场之外,从长远来看必然不利。况

且不论是TPP、RCEP或者其他的双边和多边自由贸易谈判,几乎都要求我国在更大程度上开放市场。换言之,对我国经济,尤其是金融服务业加快改革开放,是我国经济参与国际一体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美国宣称TPP将于2020年全面施行。诚然,我国并不一定加入TPP,即便加入,也会在谈判中尽量争取有利的条件和时点。但是我国必须争取在2020年前做好全面扩大对外开放的准备。

因此,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国际背景下,建立自由贸易实验区,为我国提供开放环境下的经济体制改革经验、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评估和应对全面开放对我国经济各部门的影响,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根据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自贸区绝不仅是我国已有保税区的简单升级版,而是一个对国内外充分开放竞争下的特殊综合经济体。为了使其具有经济体制改革的参考功能,这个经济体必须成为我国整体经济的有效样本:自贸区不但要在保税区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对航运、物流、仓储和贸易领域的改革开放,更要对包括金融服务业在内的其他重要经济部门展开大胆的改革试验,同时政府职能部门需按照国际上成功开放经济体的标准实施各项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形成国资、民资和外资充分平等竞争的格局。

显而易见,按照以上的建设目标,上海是这个特殊综合经济实验样本的最佳载体:她是我国的经济中心,有我国乃至国际一流的航运物流设施,她吞吐的贸易量占全国的1/4,金融服务业在全国居于龙头地位,国际化程度首屈一指。

早在2006年中央就期许上海能建设成四个国际中心,即航运、贸易、金融以及经济中心。2009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又将这四个国际中心的建设目标提升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因此,将上海作为自贸区的首选之地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具体实践。

有人担心,上海自贸区的建设有可能会“引狼入室”,打击我们竞争力较为薄弱的产业。所谓“狼来了”并非杞人忧天,我们此次改革的确会面临巨大的风险和挑战。但是我国要跳过“中等收入陷阱”,完成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就必须勇敢地迎接这些挑战。笔者期待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能顺利地建设和发展,实现其可复制、可推广的试验目的,成为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成功的起点。

演讲嘉宾:胡怡建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税务学

会理事、上海市税务学会常务理事、国务院税务专业硕士指导委员会委

员。长期从事税收理论、政策、制度研究。近年来完成了20余项上海

市政府重大决策咨询课题。

内容:上海自贸区三港四区税收政策亮点及未来财税政策的

概述:中国(上海)自贸区,将以进一步提升市场自由度,平衡进出口贸易,作为未来向全国其它地方复制推广的上海自贸区实验,本身并没有太多税收优惠,比如15%企业所得税优惠,将在原有保税区税收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实践自由贸易的概念。

此外,国家近10多年财税税收入的高增长是与国内货币M2高增长密切相关,难以长久维系,未来国家将降低流转税收入,提升财产性税收收入比例,更多引入环境调节机制税费等综合税收体制改革促进经济活力,提高财富更多在市场主体中的分配。

胡怡建:《从自贸区税收看新一轮税收改革》

“虽然自贸区的总体方案中提到要营造相应的税收制度环境,但此次上海自贸区改革的重点不在税收政策上,其对企业的吸引力也不在于此。”胡怡建教授演讲一开始就重点指出。

税收优惠也许并非上海自贸区改革指向,此前外界所传的15%所得税并没有出现在最终的方案中,在上海的送审方案中也没有提及此项内容。

不只是注重商品货物流动

在中国政府网发布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下称《方案》)中涉及自贸区的税收政策的表述是“营造相应的监管和税收制度环境”,在维护现行税制公平、统一、规范的前提下,以培育功能为导向,完善相关政策,自贸区将探索与试验区相配套的税收政策。

具体而言,将在自贸区内实施促进投资的税收政策。注册在试验区内的企业或个人股东,因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等资产重组行为而产生的资产评估增值部分,可在不超过5年期限内,分期缴纳所得税。对试验区内企业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给予企业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的奖励,实行已在中关村等地区试点的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分期纳税政策。

胡怡建教授表示,此前上海综合保税区强调的是商品的货物流动,目前来看,上海自贸区关注点不仅在于商品的流动,还在于服务投资等领域。自由贸易区在国际上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几个国家互相签协定,互免关税,税收优惠政策对签约国有效而对非签约国无效;上

海自贸区不是这样的形式,是国家在一个特定地区建立一个特定区域,这个特定区域和原来保税区一个最大差别的地方就是属于境内关外。

胡怡建称,保税区的规定还是一个特定的税收方面的规定,自贸区不但是税收问题,最重要的是制度创新的地区,而不仅仅关注商品流动。自贸区是要重新制定经济领域的法律法规,实现负面清单管理,为中国新一轮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提供窗口,这也非常契合新一届政府强调“市场化去行政化”的要求。

有利于融资租赁等行业

对于《方案》提到的税收政策,胡怡建说,企业对外进行的非货币投资,比如固定资产或股权投资,这里所提到的分期缴税也就是延期缴纳所得税,这样一来,其实税并没有少缴纳,对企业的现金流而言的确减轻了压力,同时也会有一部分银行利息的收入。从这一点来讲,对于企业,还是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但是目前来看,需要细则来进一步规定,是对区外企业进行投资还是对境外企业进行投资。

同时,对于参照中关村等地区试点的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分期纳税也是同样的效果,这也是吸引高端人才的举措。

《方案》中表明要实施促进贸易的税收政策,其重点提到了相关的融资租赁企业或金融租赁公司。按总体方案设计来看,这类公司在试验区内设立的项目子公司将纳入融资租赁出口退税试点范围。对试验区内注册的国内租赁公司或租赁公司设立的项目子公司,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从境外购买空载重量在25吨以上并租赁给国内航空公司使用的飞机,享受相关进口环节增值税优惠政策。同时,在符合税制改革方向和国际惯例以及不导致利润转移和税基侵蚀的前提下,将会积极研究完善适应境外股权投资和离岸业务发展的税收政策。生产性服务业进口设备免税

根据三部门联合发布的通知,对试验区内注册的国内租赁公司或其设立的项目子公司,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从境外购买空载重量在25吨以上并租赁给国内航空公司使用的飞机,享受《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进口飞机有关增值税政策的通知》和《海关总署关于调整进口飞机进口环节增值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的增值税优惠政策。

经国务院批准,自2013年8月30日起,对按此前规定所有减按4%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的空载重量在25吨以上的进口飞机,调整为按5%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此外,取消空载重量在25吨及以上但不超过45吨的客运飞机的1%进口关税暂定税率,恢复实施5%的最惠

国税率。

中新社援引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的话称,与现行增值税17%的标准税率,13%、11%、6%的低税率相比,5%这一税率已处于优惠范畴。另外,这一政策的适用范围从航空公司扩展至租赁公司,意味着优惠范围已经扩大。

《通知》还称,对设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内的企业生产、加工并经“二线”销往内地的货物照章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根据企业申请,试行对该内销货物按其对应进口料件或按实际报验状态征收关税的政策。

根据《通知》,在现行政策框架下,对上海自贸试验区内生产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进口所需的机器、设备等货物也予以免税,但生活性服务业等企业进口的货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规定明确不予免税的货物除外。

对此,胡怡建表示,目前上海自贸试验区内有大量的服务业,这个规定明确了只有生产性的服务业才可以享受政策优惠,比如宾馆、餐饮这些生活性服务业就不能享受政策。

培训整理

时间:2013/11/9

地点:杭州省委党校

演讲嘉宾:陈波

中国(上海)自贸区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海财经大学世界经贸系

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全程参与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的研究。

演讲内容:自贸区的成因、现状与展望

概述:我国经济经历了近30年的高速发展,目前国内产能过剩,消费不振,外需不足,投资不可持续的情况,需要通过进一步改革释放经济活力,对外开放将倒逼国内改革机制,推动改革进一步进入深水区;国际上美国意图通过新的TPP和美欧的TTIP,排挤中国的合作空间,需要提升自身的开放水平融入新的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内外需求加之上海得天独厚的优势,将推动自贸区在上海的实践,实践成功,未来将在国内多地复制推广。

陈波:《上海自贸区----打造改革开放升级版》

(文章为作者刊载于《半月谈》上的约稿件,本此次演讲即以此为基础)

今年7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决定在上海的洋山港、浦东空港和外高桥保税区以及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两港两区”共计28.78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建立新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

8月22日,该方案获得正式通过。8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国务院要加强领导,上海市要精心组织实施,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努力把试验区建设好、管理好,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这显示出中央对于自贸区建设的高度重视。

中央关于上海自贸区建设的一系列政策清晰地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建立上海自贸区、实施“深水区”改革的决心是坚定的,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国内外经济大背景下,为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而采取的重大举措。为何要选择在这个时点建立自贸试验区?为何会首选上海?自贸区的内涵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陈波认为,积极推动上海自贸区建设,是我国破解经济发展内外难题的必然选择。从国内看,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下行趋势显现:截至今年8月,我国的PPI(生产者价格指数)已连续18个月下降,产能过剩的阴霾驱之不散;今年上半年我国国际贸易额同比增长只有8.6%,市场担忧我国是否能达到全年10%的贸易增长目标;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的另外两个“引擎”,即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动能也嫌不足。

这一现象,有着值得注意的背景:一方面,我国经济30余年来的高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但同时也意味着我国的劳动力成本节节攀升,加之人口红利逐渐流失,因此我国在低端制造业,即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逐渐消退;另一方面,我国的产业转型升级并未完成,在汽车、电子、精密仪器等高端制造业中还没有培育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若持续下去,很有可能造成我国产业的空心化。

自邓小平同志提出“改革开放”国策以来,以对外开放倒逼国内改革一直是我们的一条有效路径:从1984的城市对外开放政策启动,到1992年小平同志南方谈话提出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开放,再到2001年末加入WTO,我国在一次次的深化开放中迎来改革红利,创造了经济持续发展的奇迹。如今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使命,促使我们再次从开放中寻找新的改革突破口。

笔者认为,要以上海自贸区的对外开放为起点,调整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职能,达到通过公平竞争完成企业优胜劣汰,以市场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产业转型升级的目的。因此上海自贸区的建设既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一贯思路,也是新一届政府经济政策的最好诠释和重要实践。

从国际看,在WTO多哈回合谈判无法推进、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区域性的自由贸易谈判发展迅速,我国面临的外贸环境趋于复杂严峻。2005年,新加坡与三个太平洋小国签署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Partnership,简称TPP)。

2008年9月,美国高调宣布加入TPP,并且基于自身的利益,对TPP的章程和发展蓝图做了大幅度的修改:美国版的TPP不但要求实现商品(含农产品)贸易全面零关税,还强调在知识产权保护、劳工标准、环境标准等方面达到美国设置的水平。更重要的是,TPP成员也必须全面开放自己的金融服务业,给予其他成员在投资、商贸、金融服务等领域以国民待遇。

于是,TPP较高的准入门槛一开始令广大亚太国家望而却步。2009年东盟提出了区域全

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ComprehensiveEconomicPartnership,简称RCEP),期望与中日韩等国一起按照亚太国家的利益建立环太平洋自由贸易区,以取代TPP。然而由于种种原因RCEP进展缓慢,TPP反而加速发展。日本和越南等国加入TPP谈判,韩国和东南亚其他主要国家也准备参与TPP谈判,因此可能对我国产生不利的虹吸效应。

按照美国版的TPP要求,全开放我国的经济,在短期内很可能弊大于利,但是,作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贸易国,我国如果被排除在亚太统一大市场之外,从长远来看必然不利。况

且不论是TPP、RCEP或者其他的双边和多边自由贸易谈判,几乎都要求我国在更大程度上开放市场。换言之,对我国经济,尤其是金融服务业加快改革开放,是我国经济参与国际一体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美国宣称TPP将于2020年全面施行。诚然,我国并不一定加入TPP,即便加入,也会在谈判中尽量争取有利的条件和时点。但是我国必须争取在2020年前做好全面扩大对外开放的准备。

因此,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国际背景下,建立自由贸易实验区,为我国提供开放环境下的经济体制改革经验、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评估和应对全面开放对我国经济各部门的影响,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根据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自贸区绝不仅是我国已有保税区的简单升级版,而是一个对国内外充分开放竞争下的特殊综合经济体。为了使其具有经济体制改革的参考功能,这个经济体必须成为我国整体经济的有效样本:自贸区不但要在保税区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对航运、物流、仓储和贸易领域的改革开放,更要对包括金融服务业在内的其他重要经济部门展开大胆的改革试验,同时政府职能部门需按照国际上成功开放经济体的标准实施各项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形成国资、民资和外资充分平等竞争的格局。

显而易见,按照以上的建设目标,上海是这个特殊综合经济实验样本的最佳载体:她是我国的经济中心,有我国乃至国际一流的航运物流设施,她吞吐的贸易量占全国的1/4,金融服务业在全国居于龙头地位,国际化程度首屈一指。

早在2006年中央就期许上海能建设成四个国际中心,即航运、贸易、金融以及经济中心。2009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又将这四个国际中心的建设目标提升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因此,将上海作为自贸区的首选之地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具体实践。

有人担心,上海自贸区的建设有可能会“引狼入室”,打击我们竞争力较为薄弱的产业。所谓“狼来了”并非杞人忧天,我们此次改革的确会面临巨大的风险和挑战。但是我国要跳过“中等收入陷阱”,完成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就必须勇敢地迎接这些挑战。笔者期待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能顺利地建设和发展,实现其可复制、可推广的试验目的,成为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成功的起点。

演讲嘉宾:胡怡建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税务学

会理事、上海市税务学会常务理事、国务院税务专业硕士指导委员会委

员。长期从事税收理论、政策、制度研究。近年来完成了20余项上海

市政府重大决策咨询课题。

内容:上海自贸区三港四区税收政策亮点及未来财税政策的

概述:中国(上海)自贸区,将以进一步提升市场自由度,平衡进出口贸易,作为未来向全国其它地方复制推广的上海自贸区实验,本身并没有太多税收优惠,比如15%企业所得税优惠,将在原有保税区税收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实践自由贸易的概念。

此外,国家近10多年财税税收入的高增长是与国内货币M2高增长密切相关,难以长久维系,未来国家将降低流转税收入,提升财产性税收收入比例,更多引入环境调节机制税费等综合税收体制改革促进经济活力,提高财富更多在市场主体中的分配。

胡怡建:《从自贸区税收看新一轮税收改革》

“虽然自贸区的总体方案中提到要营造相应的税收制度环境,但此次上海自贸区改革的重点不在税收政策上,其对企业的吸引力也不在于此。”胡怡建教授演讲一开始就重点指出。

税收优惠也许并非上海自贸区改革指向,此前外界所传的15%所得税并没有出现在最终的方案中,在上海的送审方案中也没有提及此项内容。

不只是注重商品货物流动

在中国政府网发布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下称《方案》)中涉及自贸区的税收政策的表述是“营造相应的监管和税收制度环境”,在维护现行税制公平、统一、规范的前提下,以培育功能为导向,完善相关政策,自贸区将探索与试验区相配套的税收政策。

具体而言,将在自贸区内实施促进投资的税收政策。注册在试验区内的企业或个人股东,因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等资产重组行为而产生的资产评估增值部分,可在不超过5年期限内,分期缴纳所得税。对试验区内企业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给予企业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的奖励,实行已在中关村等地区试点的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分期纳税政策。

胡怡建教授表示,此前上海综合保税区强调的是商品的货物流动,目前来看,上海自贸区关注点不仅在于商品的流动,还在于服务投资等领域。自由贸易区在国际上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几个国家互相签协定,互免关税,税收优惠政策对签约国有效而对非签约国无效;上

海自贸区不是这样的形式,是国家在一个特定地区建立一个特定区域,这个特定区域和原来保税区一个最大差别的地方就是属于境内关外。

胡怡建称,保税区的规定还是一个特定的税收方面的规定,自贸区不但是税收问题,最重要的是制度创新的地区,而不仅仅关注商品流动。自贸区是要重新制定经济领域的法律法规,实现负面清单管理,为中国新一轮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提供窗口,这也非常契合新一届政府强调“市场化去行政化”的要求。

有利于融资租赁等行业

对于《方案》提到的税收政策,胡怡建说,企业对外进行的非货币投资,比如固定资产或股权投资,这里所提到的分期缴税也就是延期缴纳所得税,这样一来,其实税并没有少缴纳,对企业的现金流而言的确减轻了压力,同时也会有一部分银行利息的收入。从这一点来讲,对于企业,还是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但是目前来看,需要细则来进一步规定,是对区外企业进行投资还是对境外企业进行投资。

同时,对于参照中关村等地区试点的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分期纳税也是同样的效果,这也是吸引高端人才的举措。

《方案》中表明要实施促进贸易的税收政策,其重点提到了相关的融资租赁企业或金融租赁公司。按总体方案设计来看,这类公司在试验区内设立的项目子公司将纳入融资租赁出口退税试点范围。对试验区内注册的国内租赁公司或租赁公司设立的项目子公司,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从境外购买空载重量在25吨以上并租赁给国内航空公司使用的飞机,享受相关进口环节增值税优惠政策。同时,在符合税制改革方向和国际惯例以及不导致利润转移和税基侵蚀的前提下,将会积极研究完善适应境外股权投资和离岸业务发展的税收政策。生产性服务业进口设备免税

根据三部门联合发布的通知,对试验区内注册的国内租赁公司或其设立的项目子公司,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从境外购买空载重量在25吨以上并租赁给国内航空公司使用的飞机,享受《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进口飞机有关增值税政策的通知》和《海关总署关于调整进口飞机进口环节增值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的增值税优惠政策。

经国务院批准,自2013年8月30日起,对按此前规定所有减按4%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的空载重量在25吨以上的进口飞机,调整为按5%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此外,取消空载重量在25吨及以上但不超过45吨的客运飞机的1%进口关税暂定税率,恢复实施5%的最惠

国税率。

中新社援引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的话称,与现行增值税17%的标准税率,13%、11%、6%的低税率相比,5%这一税率已处于优惠范畴。另外,这一政策的适用范围从航空公司扩展至租赁公司,意味着优惠范围已经扩大。

《通知》还称,对设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内的企业生产、加工并经“二线”销往内地的货物照章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根据企业申请,试行对该内销货物按其对应进口料件或按实际报验状态征收关税的政策。

根据《通知》,在现行政策框架下,对上海自贸试验区内生产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进口所需的机器、设备等货物也予以免税,但生活性服务业等企业进口的货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规定明确不予免税的货物除外。

对此,胡怡建表示,目前上海自贸试验区内有大量的服务业,这个规定明确了只有生产性的服务业才可以享受政策优惠,比如宾馆、餐饮这些生活性服务业就不能享受政策。


相关内容

  • 2017-2022年中国自贸区市场深度调查报告(目录)
  • 2017-2022年中国自贸区市场深度调 查方向研究报告(目录) www.chyxx.com 公司介绍 北京智研科研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从事市场调研.产业研究的专业咨询机构,拥有强大的调研团队和数据资源,主要产品有多用户报告.可行性分析.市场调研.IPO咨询等,公司高覆盖.高效率的服 ...

  •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国自贸区战略"学术报告
  • 经济学院举办"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国自贸区战略"学术报告会 4月28日下午,经济学院邀请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博士生导师冯宗宪教授,在行政楼一楼报告厅作了题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国自贸区战略"的学术报告,会议由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恩胡教授主持.国际贸易系全体教师 ...

  • 中国自贸区行业前景调研及投资机会分析报告2016-2021年
  • 中国自贸区行业前景调研及投资机 会分析报告2016-2021年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报告目录] 第一章 自贸区概述 1.1 自贸区概念界定 1.1.1 广义自贸区fta 1.1.2 狭义自贸区ftz 1.1.3 fta与ftz的区别 1.2 自贸区的产生及作用 1.2.1 产生理 ...

  • 中国自贸区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 中国自贸区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2014年12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快自贸区建设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准确判断国际形势新变化.深刻把握国内改革发展新要求,以更加积极有为的行动,加快中国自贸区战略的实施. (一)加快自贸区战略实施是释放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重要战略思想 ...

  • 河南省副省长调研郑州片区:设立自贸区是河南发展的重大机遇
  • 为加快推进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2月15日,河南省副省长舒庆在郑州市实地调研自贸试验区挂牌筹备工作. 当天,舒庆实地察看郑州片区综合服务中心设计建设及挂牌活动场地安排布置情况,听取筹备工作意见建议,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舒庆强调说,设立自贸区是河南发展迎来的又一重大机遇,要继续抓紧.全 ...

  • 2014上海自贸区政策问答
  • 上海自贸区政策问答 1 自贸试验区内企业挂牌上市是否享受政策扶持? 答:目前自贸试验区内如有企业上市,比照浦东新区企业上市政策.申请流程请参考下列链接(浦东新区促进金融业发展财政扶持办 2 自贸试验区内设立各类金融机构是否享受扶持政策? 答:目前,自贸试验区内金融机构享受浦东新区金融机构扶持政策.申 ...

  • 中国自贸区战略面临两大挑战
  • 2014年11月26日 00:33:20 来源:求是网     作者:盛玮 11月10日中韩自贸区结束实质性谈判,11日北京APEC会议决定启动和推进亚太自贸区(FTAAP)进程,17日中澳自贸区结束实质性谈判.短短8天时间,中国推动的三大自贸区相继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中国自贸区战略实施全面提速. ...

  • 一带一路规划近期或出台 中国实现资本输出
  • 2015年03月14日 05:49来源:  采编:东方财富网 产能过剩,外汇储备过高,资源禀赋严重不足-- 这是摆在本届政府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30年的改革开放释放的政策红利让中国经济一路奔跑,经济总量跃升为排名第二,而上述问题却让中国的经济后续增长面临挑战. 作为本届政府最重要的战略规划,一带一路 ...

  • 我国2016年或2017年改革的实际例子
  • 2016年1月24日上午,上海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上海市市长杨雄在作关于上海市人民政府工作的报告中提出,2016年着力做的第一项工作即"深入推进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重点的改革开放".在推动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经贸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