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志愿者激励机制的现状与发展研究_邱建国

2008年第24卷第6期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总第102期) JO URNAL OF NORTH UNIVERSITY OF CH INA (SO CI AL SCIENCE EDITION ) 文章编号:1673-1646(2008) 06-0007-04

V ol. 24 N o. 6 2008

(. 102)

中国青年志愿者激励机制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X

邱建国, 杨晓东

(中北大学学生处, 山西太原030051)

  摘 要: 现代社会中, 志愿者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志愿者这一重要的社会资源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如何更好地

开发和利用志愿者资源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本文在对我国志愿服务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志愿服务保障体系法律化、志愿服务激励人性化的志愿者激励机制的建设构想。  关键词: 青年志愿者; 激励机制; 志愿服务  中图分类号: G 641   文献标识码: A

A Study of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centive

System of Ch ina E s Young Volunteers

QIU Jianguo , YANG Xiaodong

(Dept . of Student s , N or th U niv ersity of China , T aiy uan 030051, China )

Abstract :In the m odern society , the young volunteers are play ing a mo re and m ore im por tant role, and the so ciety is also paying mor e and mo re attention to this reso urce , and as a result , how to explore and make better use o f it has becom e a subject of social interest. This paper , based on the analy 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 E s voluntar y service, brings up a co nceptio n o f constructing volunteer incentive system in jur isdiction of security system o f vo luntary service and humanizatio n of the incentive system o f voluntar y service .

Key words :yo ung volunteers; incentive system ; vo luntary service

0 引 言

2008年, 注定是中国人难忘的一年, 冰雪灾害、北京奥运会、汶川大地震。在这些大事件中, 志愿者的身影、声音都向我们传达一个现象, 志愿者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志愿者这一重要的社会资源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如何开发和利用志愿者资源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如何激励志愿者, 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也是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

1 中国青年志愿者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自1993年年底团中央发起实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 志愿服务已在全国范围开展15年, 按照《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进行注册的志愿者人数达到2946万。志愿服务是一项需要倾注感情和精力的事业, 没有志愿者的热情参与和支持, 志愿服务只能是一种梦想。但是, 仅有志愿者的参与热情也无法将公益事业进行下去。志愿者活动在中国还是一项新

X

收稿日期:2008-06-12

(:

8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

兴的社会公益活动, 它需要来自政府、社会等各方面的精心呵护, 整个社会都要为志愿者的成长培育合适的土壤。

贴。如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项目中, 按照政策规定, 国家给予志愿者生活补贴和交通补贴, 同

时, 在志愿者服务期满后, 报考国家公务员、硕士研究生可以加分。这些都极大地激励了志愿者的参与热情, 同时也为志愿者的生活解决了后顾之忧, 为志愿者未来的发展增加机会。

1. 1 开展了志愿者注册登记、志愿服务培训工作

长期以来, 目前以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颁布的《中国青年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为标准的志愿者注册制度已在全国普遍实施, 开始向每位志愿者颁发志愿者手册, 并对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时数进行认定。它代表着被服务者和社会对志愿服务的一种认可, 是对志愿者荣誉的确认。

“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 也是大部分中国人都能做到的, 很多志愿者都是带着这份感恩的心投入志愿者行动的。自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把经济发展放到优先发展的位置, 人们的物质欲求不断膨胀, 人与人之间充满了功利色彩。时间久了, 人们慢慢发觉物质的满足并不能带来心灵的愉悦, 还是感到很空虚, 而参与志愿活动能够获得心灵的满足, 即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但是, 相对于志愿服务这个新的社会角色来说, 志愿者自身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缺乏工作经验, 二是岗位技能欠缺, 三是短时间内难以适应不同的工作要求。为了弥补这些不足, 我们对大型志愿项目的志愿者进行培训, 比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奥运会志愿服务项目等。在培训中注重思想政治与志愿理念教育的同时, 更着重职业技能、工作方法与工作经验的传授与培训, 以及对当地风土人情的介绍, 提升了志愿者的素质, 也提高了志愿者的适应性和工作能力。

1. 3 志愿者激励主要来源于政府组织机构

从目前来看, 国内对志愿者的激励, 主要来源于

志愿服务的组织机构, 政府在其中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目前, 中国志愿者协会定期开展全国十佳(优秀) 志愿者服务集体(个人) 的评选, 对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 并根据认证服务时间的长短, 授予优秀志愿者服务金奖、银奖、铜奖和服务奖。这些措施的推行说明志愿者工作正逐步走向正规化、制度化。如对志愿者的物质保障、表彰奖励、联谊活动等等, 基本都是以志愿服务机构为主导。这是因为中国志愿服务事业正处在发展时期, 对志愿服务由于缺乏整体及全面性的推广及配合, 人们往往只停留于表面认知层面, 没有适当及足够的途径参与。从民政部目前的统计数字来看, 志愿者数量仅占城市总人口的11%, 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 志愿者资源不充足, 也反映出民众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认可不够。另外, 民间组织也不发达, 无法为志愿服务提供支持, 企业支持志愿服务也没有能够享受免税的优惠(美国企业可以用一定数额赞助志愿服务的款项代替交税) 。所以, 社会支持志愿服务、激励志愿者在资金、设备、场地等方面还存在种种困难[1]。

1. 4 志愿者的激励逐渐体现在服务的全过程

我国对志愿者的激励越来越重视, 激励的过程也越来越向前延伸, 已经从过去志愿服务活动结束后的总结表彰, 扩展到了志愿者上岗前和服务中的持续激励。如上岗前的动员、培训, 给予志愿者精神上的鼓励和技能上的培训, 增强志愿者对所从事志愿活动的信心; 如服务时的领导看望、慰问, 增强志愿者的归属感, 提供志愿者不断前行的勇气和力量; 结束后的表彰奖励, 增加对志愿者自身价值的认同, 提升其成就感和满意度; 邀请志愿者参与组织的一些活动, 如内部会议、年度总结、联谊活动、庆祝仪式等等。这些激励措施, 是对志愿者自我价值行为的认可和赞许, 能够更好地激发出志愿者的动力, 使志愿者更积极地行动起来, 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1. 2 志愿者激励主要以精神激励为主

中国传统的道德使“义”和“利”截然对立, 私和公视为相反, 让我国的志愿服务活动多为义务性质。于是“尽己所能、不计报酬”成为志愿者的誓词,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成为志愿者的精神。所以, 无私奉献的精神鼓励也成为激励志愿者的主要方式。但伴随志愿服务事业的不断发展, 过分强调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意义和重要性, 精神激励过重, 导致志愿者出现过度的紧张与焦虑, 同时造成精力和热情过早消耗而无法胜任或坚持完成自己的工作。随着志愿服务的发展, 大型赛会、专业性很强的志愿服务项目正在出现, 比如消防志愿者需要较大投入, 如果我们还是坚持以精神激励为主就必然制约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我们在强调志愿服务“志愿、奉献”的同时, 也根2 中国青年志愿者激励机制的发展

(总第102期) 中国青年志愿者激励机制的现状与发展研究(邱建国等)

9

切。我国的青年志愿者行动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我国的青年志愿者制度起步较晚, 但发展迅速, 为使其能步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迫切需要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特别是在保障体系和激励制度方面的, 其中保障是基础, 激励是核心。

服务组织放在主体的地位, 强调志愿服务组织具有相应的能动性和主动性。这三者有相通的地方, 但很难统一和兼顾。志愿服务为什么而立法是其立法的原点, 这是立法前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其二, 志愿服务立法与现有法律法规配套问题。在目前我国的现实条件下, 有关志愿服务的立法问题牵涉到社会现实和现行法律体制的方方面面, 这些法律法规共同构成了改革开放后中国民间组织发展的法律框架和法制环境。

[3]

2. 1 志愿服务保障体系法律化

从1993年开始, 中国青年志愿者发展到今天, 已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立法问题, 1999年广东省人大率先通过了《广东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 成为我国第一部关于青年志愿服务的地方性法规。近几年, 山东、宁波、福建、黑龙江、北京等省市也出台了相关的地方性法规。我们需要制定相关法律, 一方面使志愿者组织的活动得到法律的认可, 另一方面保障社会成员对志愿者服务的参与权, 建立与法律规定相协调的公正、民主的激励机制。

2. 1. 3 志愿服务的经费管理问题

现有的《基金会管理办法》和《公益事业捐赠法》有其局限性;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

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都有对其资产、经费管理的相关条款, 两者内容差别不大, 但针对志愿服务而言则相对笼统。比如, “社会团体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 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 资产来源属于国家拨款或者社会捐赠、资助的, 还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等。再比如“社会团体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和保险福利待遇, 参照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有关规定执行”, 这一条规定对于志愿服务组织就不适合, 或者说只能适应于部分外生型志愿组织而不具有普遍性。所以, 对于志愿服务组织的经费管理问题应当认真考虑, 并在立法中重点确定下来。

目前, 我国志愿服务组织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 而企业捐赠和个人捐赠还没有形成规模, 这主要是因为没有相关法律来保护和激发企业、个人捐赠的积极性。我们要积极推广“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理念, 争取党政部门的项目和资金支持, 加大对志愿活动和志愿者组织的拨款, 探索“财政拨款+基金资助+社会赞助”资金筹措机制, 多种渠道解决志愿服务经费。

[4]

2. 1. 1 开展志愿立法的群众基础和社会需求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15年来, 我国已有超过2. 68亿人次提供了65亿小时的志愿服务。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中, 10万名志愿者提供了信

息咨询、应急服务、语言翻译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奥运会带给中国的不仅是荣誉与骄傲, 同时也是全民参与志愿的高潮。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奥运热情, 因势利导, 以立法形式规范青少年志愿服务规程。改革开放30年来, 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 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处于1000~3000美元的阶段, 既是一国“黄金发展期”, 也是其“矛盾凸显期”, 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和谐社会建设重要内容的志愿组织, 政治空间空前广阔。社会组织的志愿服务职能部分地承担公共服务的任务。重视对志愿组织的培育与管理, 对志愿服务进行立法, 是社会发展的需求[2]。

2. 1. 2 志愿服务立法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志愿服务立法是志愿服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一个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步入公众视野、实现其作用并逐渐成熟的标志。目前, 志愿服务立法仍然处于区域性立法尝试、全国性立法呼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 志愿服务立法需要考虑以下两个问题。其一, 志愿服务立法的出发点是志愿服务立法前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要正确理解引导、管理、服务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引导, 是政府的弱控制, 表明的是政府的态度, 是对于志愿服务的政策判断, 设立的是标准和样本, 强调的是提倡什么; 管理强调的是政府与志愿服务组织之间的非对等的组织互动关系, 2. 2 志愿服务激励人性化

要让人们自愿参与志愿者的服务, 就要从某些程度上满足人们内心的一些需要, 激励现实中的人们向高品质的道德追求靠近。我们认为可根据马斯洛关于人的五种基本的需要理论建立人性化机制, 即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

2. 2. 1 经费激励, 确保志愿者服务可持续发展

现在, 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主要是通过志愿的原则组织在一起的, 在实施的过程中, 需要志愿者自行承担各种费用及风险。从志愿服务事业的长远发展来看, 志愿者坚持参加志愿服务是志愿服务事业的持久动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举办大型赛

10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

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就有10万名志愿者。在一些抢险救灾、环境保护等志愿者有可能面临较大风险的项目, 应该为志愿者提供相应保险。当志愿者的生命、健康、财产等受到损害后, 可以获得必要补偿或赔偿, 达到切实保障志愿者各项权益的目的。

信任感, 树立先进典型形象。榜样以身作则的品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可以影响到榜样身边的人群, 并激励他们也加入志愿者组织的公益活动中去。

2. 2. 5 荣誉激励, 实现志愿者自我价值

按照马斯洛需求理论的解释, 当前4种缺失性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时, 人们开始转向最高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荣誉是众人和组织对个体或群体的崇高评价, 是满足个人的自尊需要, 激发人们奋力进取的重要手段。荣誉, 既是从社会中获得的肯定, 同是也是对自己志愿者行为的肯定, 它能增强个人需要的自信心和满足个人需要的成就感。不同的志愿者有不同的动机, 惟有针对不同的志愿者采用不同的激励方法, 才可能满足其不同的需求。给予志愿者荣誉感与尊重, 将会改变他们对工作的态度。拍拍肩, 一个微笑或给予更多责任等非财物报酬, 则会传达出管理者的信赖。除了外在的实质的奖励之外, 也要强调来自于工作本身的内在报酬, 如:更多的责任、更有趣的工作、个人成长的机会、参与决策、更多的自由裁量权、多样化的活动等, 而其内容则有赖于管理者的精心设计。

2. 2. 2 参与激励, 满足志愿者尊重需要, 增强志愿

者群体性

奖励措施对志愿者来说, 代表了组织对志愿者的重视程度, 我们应该对所有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进行激励, 也就是参与激励。主要做法就是要严格

执行志愿者注册制度, 向每位志愿者颁发志愿者手册, 并对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时数进行认定。这不仅代表着被服务者和社会对志愿服务的一种认可, 也是对志愿者荣誉的确认。

2. 2. 3 情感激励, 满足志愿者爱与归属需要, 加大

志愿者人文关怀

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 感情的因素对人们是否愿意参加某类活动影响很大。大力倡导在志愿者服务团队中, 创造人文气息浓厚的文化氛围, 大力倡导团队精神, 互相扶持、互相鼓励。情感激励可以依靠感情得到力量, 创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的良好人际关系。情感激励可以从思想上和精神上激发人们自觉地加入到志愿者服务的工作中来。因而, 我们在采取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同时还应加大个人及家庭的情感激励力度。

参考文献

[1]张庆武. 中美志愿者激励的差异性比较[J].中国青年

研究, 2008(8) :64-67.

[2]迟强. 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群体支持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J].中国青年研究, 2004(11) :138-143.

[3]闪茜菁, 戴卫义. 论建立和完善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

激励机制[J ].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3(5) :48-49.

[4]蔡宜旦, 汪慧. 试论青年志愿者参与动机的引导和激励

[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1(4) :30-34.

2. 2. 4 榜样激励, 确立志愿者学习目标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有助于志愿者各项工作的展开。加大各级志愿者的表彰力度, 加大对优秀青年志愿者的宣传力度, 通过优秀志愿者的榜样作用, 可以增加参与志愿者活动的

2008年第24卷第6期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总第102期) JO URNAL OF NORTH UNIVERSITY OF CH INA (SO CI AL SCIENCE EDITION ) 文章编号:1673-1646(2008) 06-0007-04

V ol. 24 N o. 6 2008

(. 102)

中国青年志愿者激励机制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X

邱建国, 杨晓东

(中北大学学生处, 山西太原030051)

  摘 要: 现代社会中, 志愿者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志愿者这一重要的社会资源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如何更好地

开发和利用志愿者资源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本文在对我国志愿服务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志愿服务保障体系法律化、志愿服务激励人性化的志愿者激励机制的建设构想。  关键词: 青年志愿者; 激励机制; 志愿服务  中图分类号: G 641   文献标识码: A

A Study of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centive

System of Ch ina E s Young Volunteers

QIU Jianguo , YANG Xiaodong

(Dept . of Student s , N or th U niv ersity of China , T aiy uan 030051, China )

Abstract :In the m odern society , the young volunteers are play ing a mo re and m ore im por tant role, and the so ciety is also paying mor e and mo re attention to this reso urce , and as a result , how to explore and make better use o f it has becom e a subject of social interest. This paper , based on the analy 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 E s voluntar y service, brings up a co nceptio n o f constructing volunteer incentive system in jur isdiction of security system o f vo luntary service and humanizatio n of the incentive system o f voluntar y service .

Key words :yo ung volunteers; incentive system ; vo luntary service

0 引 言

2008年, 注定是中国人难忘的一年, 冰雪灾害、北京奥运会、汶川大地震。在这些大事件中, 志愿者的身影、声音都向我们传达一个现象, 志愿者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志愿者这一重要的社会资源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如何开发和利用志愿者资源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如何激励志愿者, 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也是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

1 中国青年志愿者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自1993年年底团中央发起实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 志愿服务已在全国范围开展15年, 按照《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进行注册的志愿者人数达到2946万。志愿服务是一项需要倾注感情和精力的事业, 没有志愿者的热情参与和支持, 志愿服务只能是一种梦想。但是, 仅有志愿者的参与热情也无法将公益事业进行下去。志愿者活动在中国还是一项新

X

收稿日期:2008-06-12

(:

8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

兴的社会公益活动, 它需要来自政府、社会等各方面的精心呵护, 整个社会都要为志愿者的成长培育合适的土壤。

贴。如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项目中, 按照政策规定, 国家给予志愿者生活补贴和交通补贴, 同

时, 在志愿者服务期满后, 报考国家公务员、硕士研究生可以加分。这些都极大地激励了志愿者的参与热情, 同时也为志愿者的生活解决了后顾之忧, 为志愿者未来的发展增加机会。

1. 1 开展了志愿者注册登记、志愿服务培训工作

长期以来, 目前以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颁布的《中国青年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为标准的志愿者注册制度已在全国普遍实施, 开始向每位志愿者颁发志愿者手册, 并对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时数进行认定。它代表着被服务者和社会对志愿服务的一种认可, 是对志愿者荣誉的确认。

“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 也是大部分中国人都能做到的, 很多志愿者都是带着这份感恩的心投入志愿者行动的。自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把经济发展放到优先发展的位置, 人们的物质欲求不断膨胀, 人与人之间充满了功利色彩。时间久了, 人们慢慢发觉物质的满足并不能带来心灵的愉悦, 还是感到很空虚, 而参与志愿活动能够获得心灵的满足, 即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但是, 相对于志愿服务这个新的社会角色来说, 志愿者自身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缺乏工作经验, 二是岗位技能欠缺, 三是短时间内难以适应不同的工作要求。为了弥补这些不足, 我们对大型志愿项目的志愿者进行培训, 比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奥运会志愿服务项目等。在培训中注重思想政治与志愿理念教育的同时, 更着重职业技能、工作方法与工作经验的传授与培训, 以及对当地风土人情的介绍, 提升了志愿者的素质, 也提高了志愿者的适应性和工作能力。

1. 3 志愿者激励主要来源于政府组织机构

从目前来看, 国内对志愿者的激励, 主要来源于

志愿服务的组织机构, 政府在其中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目前, 中国志愿者协会定期开展全国十佳(优秀) 志愿者服务集体(个人) 的评选, 对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 并根据认证服务时间的长短, 授予优秀志愿者服务金奖、银奖、铜奖和服务奖。这些措施的推行说明志愿者工作正逐步走向正规化、制度化。如对志愿者的物质保障、表彰奖励、联谊活动等等, 基本都是以志愿服务机构为主导。这是因为中国志愿服务事业正处在发展时期, 对志愿服务由于缺乏整体及全面性的推广及配合, 人们往往只停留于表面认知层面, 没有适当及足够的途径参与。从民政部目前的统计数字来看, 志愿者数量仅占城市总人口的11%, 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 志愿者资源不充足, 也反映出民众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认可不够。另外, 民间组织也不发达, 无法为志愿服务提供支持, 企业支持志愿服务也没有能够享受免税的优惠(美国企业可以用一定数额赞助志愿服务的款项代替交税) 。所以, 社会支持志愿服务、激励志愿者在资金、设备、场地等方面还存在种种困难[1]。

1. 4 志愿者的激励逐渐体现在服务的全过程

我国对志愿者的激励越来越重视, 激励的过程也越来越向前延伸, 已经从过去志愿服务活动结束后的总结表彰, 扩展到了志愿者上岗前和服务中的持续激励。如上岗前的动员、培训, 给予志愿者精神上的鼓励和技能上的培训, 增强志愿者对所从事志愿活动的信心; 如服务时的领导看望、慰问, 增强志愿者的归属感, 提供志愿者不断前行的勇气和力量; 结束后的表彰奖励, 增加对志愿者自身价值的认同, 提升其成就感和满意度; 邀请志愿者参与组织的一些活动, 如内部会议、年度总结、联谊活动、庆祝仪式等等。这些激励措施, 是对志愿者自我价值行为的认可和赞许, 能够更好地激发出志愿者的动力, 使志愿者更积极地行动起来, 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1. 2 志愿者激励主要以精神激励为主

中国传统的道德使“义”和“利”截然对立, 私和公视为相反, 让我国的志愿服务活动多为义务性质。于是“尽己所能、不计报酬”成为志愿者的誓词,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成为志愿者的精神。所以, 无私奉献的精神鼓励也成为激励志愿者的主要方式。但伴随志愿服务事业的不断发展, 过分强调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意义和重要性, 精神激励过重, 导致志愿者出现过度的紧张与焦虑, 同时造成精力和热情过早消耗而无法胜任或坚持完成自己的工作。随着志愿服务的发展, 大型赛会、专业性很强的志愿服务项目正在出现, 比如消防志愿者需要较大投入, 如果我们还是坚持以精神激励为主就必然制约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我们在强调志愿服务“志愿、奉献”的同时, 也根2 中国青年志愿者激励机制的发展

(总第102期) 中国青年志愿者激励机制的现状与发展研究(邱建国等)

9

切。我国的青年志愿者行动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我国的青年志愿者制度起步较晚, 但发展迅速, 为使其能步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迫切需要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特别是在保障体系和激励制度方面的, 其中保障是基础, 激励是核心。

服务组织放在主体的地位, 强调志愿服务组织具有相应的能动性和主动性。这三者有相通的地方, 但很难统一和兼顾。志愿服务为什么而立法是其立法的原点, 这是立法前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其二, 志愿服务立法与现有法律法规配套问题。在目前我国的现实条件下, 有关志愿服务的立法问题牵涉到社会现实和现行法律体制的方方面面, 这些法律法规共同构成了改革开放后中国民间组织发展的法律框架和法制环境。

[3]

2. 1 志愿服务保障体系法律化

从1993年开始, 中国青年志愿者发展到今天, 已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立法问题, 1999年广东省人大率先通过了《广东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 成为我国第一部关于青年志愿服务的地方性法规。近几年, 山东、宁波、福建、黑龙江、北京等省市也出台了相关的地方性法规。我们需要制定相关法律, 一方面使志愿者组织的活动得到法律的认可, 另一方面保障社会成员对志愿者服务的参与权, 建立与法律规定相协调的公正、民主的激励机制。

2. 1. 3 志愿服务的经费管理问题

现有的《基金会管理办法》和《公益事业捐赠法》有其局限性;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

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都有对其资产、经费管理的相关条款, 两者内容差别不大, 但针对志愿服务而言则相对笼统。比如, “社会团体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 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 资产来源属于国家拨款或者社会捐赠、资助的, 还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等。再比如“社会团体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和保险福利待遇, 参照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有关规定执行”, 这一条规定对于志愿服务组织就不适合, 或者说只能适应于部分外生型志愿组织而不具有普遍性。所以, 对于志愿服务组织的经费管理问题应当认真考虑, 并在立法中重点确定下来。

目前, 我国志愿服务组织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 而企业捐赠和个人捐赠还没有形成规模, 这主要是因为没有相关法律来保护和激发企业、个人捐赠的积极性。我们要积极推广“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理念, 争取党政部门的项目和资金支持, 加大对志愿活动和志愿者组织的拨款, 探索“财政拨款+基金资助+社会赞助”资金筹措机制, 多种渠道解决志愿服务经费。

[4]

2. 1. 1 开展志愿立法的群众基础和社会需求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15年来, 我国已有超过2. 68亿人次提供了65亿小时的志愿服务。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中, 10万名志愿者提供了信

息咨询、应急服务、语言翻译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奥运会带给中国的不仅是荣誉与骄傲, 同时也是全民参与志愿的高潮。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奥运热情, 因势利导, 以立法形式规范青少年志愿服务规程。改革开放30年来, 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 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处于1000~3000美元的阶段, 既是一国“黄金发展期”, 也是其“矛盾凸显期”, 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和谐社会建设重要内容的志愿组织, 政治空间空前广阔。社会组织的志愿服务职能部分地承担公共服务的任务。重视对志愿组织的培育与管理, 对志愿服务进行立法, 是社会发展的需求[2]。

2. 1. 2 志愿服务立法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志愿服务立法是志愿服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一个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步入公众视野、实现其作用并逐渐成熟的标志。目前, 志愿服务立法仍然处于区域性立法尝试、全国性立法呼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 志愿服务立法需要考虑以下两个问题。其一, 志愿服务立法的出发点是志愿服务立法前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要正确理解引导、管理、服务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引导, 是政府的弱控制, 表明的是政府的态度, 是对于志愿服务的政策判断, 设立的是标准和样本, 强调的是提倡什么; 管理强调的是政府与志愿服务组织之间的非对等的组织互动关系, 2. 2 志愿服务激励人性化

要让人们自愿参与志愿者的服务, 就要从某些程度上满足人们内心的一些需要, 激励现实中的人们向高品质的道德追求靠近。我们认为可根据马斯洛关于人的五种基本的需要理论建立人性化机制, 即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

2. 2. 1 经费激励, 确保志愿者服务可持续发展

现在, 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主要是通过志愿的原则组织在一起的, 在实施的过程中, 需要志愿者自行承担各种费用及风险。从志愿服务事业的长远发展来看, 志愿者坚持参加志愿服务是志愿服务事业的持久动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举办大型赛

10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

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就有10万名志愿者。在一些抢险救灾、环境保护等志愿者有可能面临较大风险的项目, 应该为志愿者提供相应保险。当志愿者的生命、健康、财产等受到损害后, 可以获得必要补偿或赔偿, 达到切实保障志愿者各项权益的目的。

信任感, 树立先进典型形象。榜样以身作则的品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可以影响到榜样身边的人群, 并激励他们也加入志愿者组织的公益活动中去。

2. 2. 5 荣誉激励, 实现志愿者自我价值

按照马斯洛需求理论的解释, 当前4种缺失性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时, 人们开始转向最高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荣誉是众人和组织对个体或群体的崇高评价, 是满足个人的自尊需要, 激发人们奋力进取的重要手段。荣誉, 既是从社会中获得的肯定, 同是也是对自己志愿者行为的肯定, 它能增强个人需要的自信心和满足个人需要的成就感。不同的志愿者有不同的动机, 惟有针对不同的志愿者采用不同的激励方法, 才可能满足其不同的需求。给予志愿者荣誉感与尊重, 将会改变他们对工作的态度。拍拍肩, 一个微笑或给予更多责任等非财物报酬, 则会传达出管理者的信赖。除了外在的实质的奖励之外, 也要强调来自于工作本身的内在报酬, 如:更多的责任、更有趣的工作、个人成长的机会、参与决策、更多的自由裁量权、多样化的活动等, 而其内容则有赖于管理者的精心设计。

2. 2. 2 参与激励, 满足志愿者尊重需要, 增强志愿

者群体性

奖励措施对志愿者来说, 代表了组织对志愿者的重视程度, 我们应该对所有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进行激励, 也就是参与激励。主要做法就是要严格

执行志愿者注册制度, 向每位志愿者颁发志愿者手册, 并对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时数进行认定。这不仅代表着被服务者和社会对志愿服务的一种认可, 也是对志愿者荣誉的确认。

2. 2. 3 情感激励, 满足志愿者爱与归属需要, 加大

志愿者人文关怀

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 感情的因素对人们是否愿意参加某类活动影响很大。大力倡导在志愿者服务团队中, 创造人文气息浓厚的文化氛围, 大力倡导团队精神, 互相扶持、互相鼓励。情感激励可以依靠感情得到力量, 创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的良好人际关系。情感激励可以从思想上和精神上激发人们自觉地加入到志愿者服务的工作中来。因而, 我们在采取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同时还应加大个人及家庭的情感激励力度。

参考文献

[1]张庆武. 中美志愿者激励的差异性比较[J].中国青年

研究, 2008(8) :64-67.

[2]迟强. 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群体支持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J].中国青年研究, 2004(11) :138-143.

[3]闪茜菁, 戴卫义. 论建立和完善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

激励机制[J ].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3(5) :48-49.

[4]蔡宜旦, 汪慧. 试论青年志愿者参与动机的引导和激励

[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1(4) :30-34.

2. 2. 4 榜样激励, 确立志愿者学习目标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有助于志愿者各项工作的展开。加大各级志愿者的表彰力度, 加大对优秀青年志愿者的宣传力度, 通过优秀志愿者的榜样作用, 可以增加参与志愿者活动的


相关内容

  • 2009年共青团区委员会工作总结
  • 2009年上半年,我区共青团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围绕实施“二三六三”核心发展战略,紧抓建国60周年和五四运动90周年的契机,强化团队建设、提升服务能力,拓展工作领域、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推进共青团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团结 ...

  • 大学"我爱我的祖国"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方案
  •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3周年。新中国成立63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x年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为隆重庆祝这一伟大节日,进一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激发全校广大师生员工的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引导大家以实际行动弘扬报国之志 ...

  • 居(村)委会善治与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意愿
  • 摘要:建国之初,我国传统意义上的社区居(村)委会的治理或管理雏形已彰显出某种"自治"的理念及实践,但随着建国后几十年来政治生态的嬗变,社区居(村)委会转而更多表现出类似具有国家行政机关运作程式的浓厚色彩的基层类"行政组织".而居(村)委会行政化的性质对于居(村 ...

  • 学生联合会工作计划
  • 2011年北京市学生联合会工作的指导思想与基本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团的十六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同学的宗旨,紧密围绕迎接国庆60周年.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等工作大局, ...

  • 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计划
  • 2011年是迎接建国六十周年华诞喜庆之年,是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加大城市管理力度.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之年.按照上级文明委和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与惠民"两大主题,突出"深化全 ...

  • 入会邀请函
  • 篇一:入会邀请函 中国 法律教育培训中心 中律教培 [2011]第02号 关于邀请2011年新会员入会的函 各有关单位: 为了更好的整合资 源,充分发挥中国法律教育培训中心的功能作用,巩固中国法律教育培训中心的培训成果, 提升中国法律教育培训中心培训.教育的质量,提高中国法律教育培训中心的理论研究水 ...

  • 入党志愿1
  • 今日更新范文|Rss订阅|谷歌地图|百度地图|栏目地图|投稿博客|论坛 首页 公文 总结 报告 体会 文秘 演讲 党建 计划 书信 教案 作文 论文 收藏本站党建入团申请事迹材料入党申请党团辅导分析材料党委党建转正申请入党自传百姓关注先进性教育保先教育思想汇报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

  • 优秀党支部~
  • 第一部分 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党委概况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实践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积极投身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伟大实践,促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根据自治区高校工委关于实施2009年"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程"的通知要求 ...

  •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党委宣传部
  •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党委宣传部 共青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委员会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党委学工部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教务处 理工团委„2009‟19号 关于表彰2009年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暑期社会实践各类先进的决定 各分院团委.直属团总支: 今年暑期,按照上级团组织关于组织开展2009年大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