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精益生产的制造业现场改善研究__开题报告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登记表

学 院:

专 业: 工商管理硕士

学 号:

姓 名:

导师姓名:

导师职称:

2009年 9 月 22 日

武汉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暂行实施办法》和《武汉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精神,为做好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特作如下规定:

第一条 学位论文开题报名是研究生写作论文的必经过程,所有研究生(含:博士生、硕士生)在修完学位课程,写作学位论文之前都必须作开题报告。

第二条 开题报告主要检验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独立驾驭能力和研究能力,考察写作论文准备工作是否深入细致,包括选题是否恰当,资料占有是否翔实、全面,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是否了解,本人的研究是否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等。

第三条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前,研究生必须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导师、教研室(或研究室)所承担的国家、省部委等有关部门下达的研究项目或课题以及本人的研究特长,与导师协商,确定选题,广泛查阅文献,深入调研,收集资料,制定学术研究方案,在此基础上撰写开题报名。

第四条 研究生进行开题报名,必须提交“开题报告”的书面材料,内容包括:

(1)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2)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3)本人的研究计划,包括研究目标、内容、拟突破的难题或攻克的难关、自己的创新或特色、实验方案或写作计划等;

(4)主要参考文献目录。开题报告的书面材料不得少于3000字。

第五条 研究生进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要向导师提出申请,申请获准后,博士生在博士生指导小组范围内作开题报告,硕士生在导师所在教研室或教学小组作开题报告。参加开题报告的教师,包括导师在内,一般不得少于3人。

第六条 参加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教师应当对开题报告进行评议,主要评议论文选题是否恰当,研究设想是否合理、可行,研究内容与方法是否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研究生是否可以开始进行论文写作等。评议结果分“合格”与“不合格”二种。评议结束后,由研究生指导教师在《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登记表》“评语”栏中填写评语。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通过后,研究生方可进行论文撰写工作。

第七条 开题报告结束后,研究生应将《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登记表》交所在培养单位存档,研究生院将不定期抽查研究生开题报告材料。

第八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行。

第九条 本规定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武汉大学研究生院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表

研究生开题报告记录:(可附页)

1. 选题 :基于精益生产的制造业现场改善研究

2. 论文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2.1论文的选题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多元化的发展,市场也逐渐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面对着复杂多变的个性化市场需求,各国企业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竞争压力。在“规模经济”向“范围经济”演化的大背景下,目前世界加工制造业也在逐步尝试由传统的大量生产、批量生产方式向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转化。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不再是单纯的价格竞争,而是表现为以产品设计、质量、成本、交货时间、对顾客需求的反应速度、售后服务、供应链等为中心的综合实力的竞争。很显然,传统的大规模生产模式下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己不能满足目前生产实际的要求,因此各制造企业纷纷把目光投向了更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低消耗的生产管理模式——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起源于丰田生产方式。二十世纪中期以后,在对美国汽车大量生产方式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日本丰田公司逐步创立了一种全新的多品种、小批量、低成本、高效率、低消耗的生产方式—即丰田生产方式(TPS)。凭借这一先进的生产方式,日本汽车在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中脱颖而出,迅速占据了美国汽车市场,使日本一度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制造大国,年产量达到1300万辆,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30%以上。

为了研究日本汽车成功的奥秘,1985年初,在麻省理工学院(MTI)的提议下,以该学院的16名著名教授为核心,成立了“国际汽车计划(lMVP)”。这是一个汇集了14个国家,53名汽车产业研究人员的国际研究网络。他们耗资500万美元,用了5年的时间对近90个汽车生产厂进行了调研,经过对比分析,在1990年他们出版的著作《改变时间的机器》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精益生产”的概念,并对其思想和内涵作了全面的描述,认为它能够广泛使用于各个制造行业,将成为未来21世纪制造业的标准生产方式。

现场改善是现场管理的一种延伸,它以增进顾客满意为目标,使用持续改善理论对生产现场的人、机、料、法、环等各生产要素进行持续的改善。实行现场改善活动,可以挖掘资源的潜能,消除各个环节的浪费,以较小的投入、较低的风险换取较大的收益。同时,通过团队合

作,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为企业的创新奠定基础。

2.2 论文的研究意义

生产现场是企业直接创造效益的场所,是企业所有信息的原始发源地,也是各种问题萌芽产生的场所。企业向社会和市场提供的商品要通过生产现场制造出来,投入生产的各种要素在生产现场转换成生产力。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现场汇集了计划、生产、同时也直接暴露出企业在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等各方面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生产现场是企业的主要战场之一,要实现现场的高效运转就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现场管理。现场改善是现场管理的深化,是对现场管理中发现的问题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分析和解决,是一个永无止境的优化过程。现场改善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

精益生产方式比现有批量生产方式有更多的时间、空间和库存的节省, 而且工序越短越减少品质风险且易于管理和控制。而且精益生产方式是靠需求驱动而不是供应。为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不得不把眼光转向了精益生产方式,希望冀此改善目前的竞争劣势,改善目前的工艺及管理状况。因此公司成立专门项目组对此进行研究,并且寻求可行性方案。并且想以此为锲机来推动整个公司的管理和业务上一个台阶,公司上层可谓对此寄以厚望。基于精益生产的制造业现场改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3. 国内外的基于精益生产的制造业现场改善研究现状及趋势

3.1基于精益生产的制造业现场改善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研究开始比较早。从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开始,人们就一直致力于生产现场的改善工作。小的改善累积起来,推动人类社会从最早的手工生产发展到现在的柔性生产、大规模定制以至于敏捷制造。在此过程中,现场改善理论也被不断充实完善,出现了一系列有效的改善理念和改善方法。

19世纪末,吉尔布雷斯夫妇对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动作进行了研究,理论通过对操作动作的分析和改善,去除不合理的、浪费的以及不安全的动作,达到降低作业疲劳度、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其中的“基本动作要素分析”和“动作经济原则”等理论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20世纪40年代,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设计工程师麦尔斯首创了“价值工程(VE)”改善方

法。后来这一方法被融入工作现场,形成了现场改善的VE 理念。它以“价值”、“功能”和“成本”为研究对象,强调通过提升功能和降低成本,实现产品和工作价值的提升。

日本学者经过30多年的实践总结,在1986提出了“55”的管理方法,它是通过对现场中“物”这一要素所处的状态不断进行整理、整顿并形成制度习惯的现场管理活动,它的实施在塑造企业形象、降低成本、改善现场条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55的提出冲击了整个现场管理模式,逐渐发展成为企业现场改善必须完成的基础任务。

日本学者清水万里在工业工程(EI)的基础上创立了“定置管理”理论和方法,并在《定置管理入门》一书中对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它侧重于研究生产现场中人、物、场所之间的位置关系,追求各生产要素的最佳结合,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20世纪80年代末,为了应付来自日本的竞争,摩托罗拉公司的比尔·史密斯和迈克尔·亨瑞等人提出了“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方法。其中六西格玛不单是一条统计术语—代表缺陷率为百万分之3.4—更是一种管理理念。它关注客户的满意度,强调过程思维和基于数据的决策,主张事前预防和主动管理,通过团队合作对产品质量进行持续改善,以达到六西格玛目标。

为了消除“清除瓶颈”、“ 六西格玛”等优化活动局限于局部的弊端,1998年,迈克·鲁斯和约翰·舒克在他们的著作《价值流图析》中提出了价值流图的分析方法。它把价值流定义为“产品通过其基本生产过程所要求的全部活动”,利用直观的图形工具对过程中不增值的活动进行全面的优化改善。

3.2基于精益生产的制造业现场改善在我国国内的研究现状

国内的现场改善研究目前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主要是总结和模仿日本的“5S ”管理、目视管理以及欧美的“六西格玛”管理等方法,鲜有理论创新。然而中国的国情毕竟与国外不同,因此如何将现场管理理论精髓和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实现理论上的突破与创新,就成为眼下我们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4. 论文研究的方法、技术路线和写作计划

4.1本文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本文对对于精益生产的制造业现场改善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并结合本人所在的xxx 公司现场改善的自身特点,分析了xxx 公司在现场改善方面遇到的挑战和难题,并给出了相关的解决

方案。

该论文是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写作而成,企图为所在行业的现场改善薄弱的之处提供解决方案,参阅了大量的相关论文与专著,并收集了工作实践中大量的数据和资料,并结合所在公司自身的特征,通过理论分析,事例举证,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来进行论述。

4.2本文写作计划和纲要

本文首先对现场改善的方法展开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精益生产理论和方法,提出了基于精益生产的现场改善方法体系,并论述了各方法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联系,然后以企业为例对该方法体系进行了应用研究。本文选择了本人所在的日本企业xxx 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目前现场改善的现状以及提出了相应的改善与提升措施, 本文主要对现场改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善建议。

5. 主要的参考文献为:

中文部分

[1] 张广军, 马立宏. GIS技术在物流分析中的应用[J]. 物流技术, 1998,(03)

[2] 张新敏, 韩天渊. 齿轮车间物流分析与设备布置[J].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5,(04)

[3] 叶慕静, 周根贵. 基于遗传算法的系统布置设计及初步应用[J]. 工业工程,

2005,(03)

[4] 张承谦. SLP及其在调整生产布局中的应用[J]. 运筹与管理, 1995,(04)

[5] 张承谦. 物流分析在机械行业技改中的应用[J]. 机械管理开发, 1996,(03)

[6] 高举红, 陈思宇, 刘晓宇. 基于精益设计的生产能力分析与现场物流改善[J]. 工

业工程, 2010,(01)

[7] 荣朝和, 张广军. 应用于物流分析的GIS 技术[J]. 物流科技, 1998,(03)

[8] 程国全. SLP 法在化工厂总平面布置中的应用──工业工程专业优秀毕业设计

介绍[J]. 物流技术与应用, 1997,(02)

[9] 杨宝德. 加强企业物流研究是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纪念国际物流专家理查

德·缪瑟来华讲授SHA 、SLP 20周年[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3,(07)

[10] 范俊生. 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参数的选取[J].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1990,(Z1)

[11] 黄正夏. 日本的“精益生产方式”[J]. 世界汽车, 1994,(01)

[12] 郝仲敏. 转变思维方式是推行精益生产方式的前提条件[J]. 机械管理开发,

1995,(04)

[13] 毛履平. 一汽推行精益生产方式的经验[J]. 机电信息, 1996,(01)

[14] 万侠. 生产方式上的一场变革——精益生产方式在一汽集团公司的推行与实

践[J]. 企业研究, 1994,(09)

[15] 赵惠元. 论船舶管理与效益[J]. 航海技术, 1995,(01)

[16] 巴连良, 杜瑞成, 贾玲玲. 关于高校科研管理的思考[J]. 山东工程学院学报,

1995,(01)

[17] 刘文志. 推行精益生产方式 振兴黄河汽车事业[J]. 政策与管理, 1996,(05)

[18] 何为精益生产方式[J]. 机电信息, 1996,(01)

[19] 王玖河. 精益生产方式下的质量控制研究[J]. 科技与管理, 2002,(02)

[20] 杨龙琴, 毛振龙, 柴改珍. 与时俱进抓管理 夯实基础保质量[J]. 山西建筑,

2003,(12)

英文部分

[1]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IFIP). Lean Practices for Product and Process Improvement:Involve-ment and Knowledge Capture[M] .Boston: Springer Press, 2007, .

[2] BERTOLINO A,FANTEEHI A,GNESI S.et al. Use CaseDescription of Requirements for Product Lines[C]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Requirements Engi-neering for Product Lines. 2002, .

[3]Nanci Hellmich.LIFE(J)USA TODAY.McLean,Va[J],Jun 4,1997:4

[4]Crossfield,M.DirectorScientificGenerics:TheEngineer[J],Jun26,1998:1

[5]Hoult,DavidP,Meador,CLawrence,Deyst,John,Dennis,Maresi.Cost

EngineeringMorgantown[J],Oct 1996,38(10):13

[6]Karlsson,Christer,Ahlstrom,Par.The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New York[J],Jul 1996,13(4):283

[7]ChiratasNivatpumin.KnightRidderTribuneBusinessNews.Washington[J],Sep 13,

2004:1

[8]Executive Quote and Information Service:EQUIS.Lanham[J],Sep 1,2004

[9]S Kuipers,Marco C De Witte,Ad H van der Zwan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Production Management.Bradford[J],2004,24(8):840

开题报告记录人签名:

2009 年 9 月 22 日

评议结果

开 题 报 告 评 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注:评议结果分“合格”或“不合格”。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登记表

学 院:

专 业: 工商管理硕士

学 号:

姓 名:

导师姓名:

导师职称:

2009年 9 月 22 日

武汉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暂行实施办法》和《武汉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精神,为做好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特作如下规定:

第一条 学位论文开题报名是研究生写作论文的必经过程,所有研究生(含:博士生、硕士生)在修完学位课程,写作学位论文之前都必须作开题报告。

第二条 开题报告主要检验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独立驾驭能力和研究能力,考察写作论文准备工作是否深入细致,包括选题是否恰当,资料占有是否翔实、全面,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是否了解,本人的研究是否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等。

第三条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前,研究生必须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导师、教研室(或研究室)所承担的国家、省部委等有关部门下达的研究项目或课题以及本人的研究特长,与导师协商,确定选题,广泛查阅文献,深入调研,收集资料,制定学术研究方案,在此基础上撰写开题报名。

第四条 研究生进行开题报名,必须提交“开题报告”的书面材料,内容包括:

(1)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2)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3)本人的研究计划,包括研究目标、内容、拟突破的难题或攻克的难关、自己的创新或特色、实验方案或写作计划等;

(4)主要参考文献目录。开题报告的书面材料不得少于3000字。

第五条 研究生进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要向导师提出申请,申请获准后,博士生在博士生指导小组范围内作开题报告,硕士生在导师所在教研室或教学小组作开题报告。参加开题报告的教师,包括导师在内,一般不得少于3人。

第六条 参加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教师应当对开题报告进行评议,主要评议论文选题是否恰当,研究设想是否合理、可行,研究内容与方法是否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研究生是否可以开始进行论文写作等。评议结果分“合格”与“不合格”二种。评议结束后,由研究生指导教师在《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登记表》“评语”栏中填写评语。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通过后,研究生方可进行论文撰写工作。

第七条 开题报告结束后,研究生应将《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登记表》交所在培养单位存档,研究生院将不定期抽查研究生开题报告材料。

第八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行。

第九条 本规定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武汉大学研究生院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表

研究生开题报告记录:(可附页)

1. 选题 :基于精益生产的制造业现场改善研究

2. 论文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2.1论文的选题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多元化的发展,市场也逐渐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面对着复杂多变的个性化市场需求,各国企业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竞争压力。在“规模经济”向“范围经济”演化的大背景下,目前世界加工制造业也在逐步尝试由传统的大量生产、批量生产方式向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转化。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不再是单纯的价格竞争,而是表现为以产品设计、质量、成本、交货时间、对顾客需求的反应速度、售后服务、供应链等为中心的综合实力的竞争。很显然,传统的大规模生产模式下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己不能满足目前生产实际的要求,因此各制造企业纷纷把目光投向了更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低消耗的生产管理模式——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起源于丰田生产方式。二十世纪中期以后,在对美国汽车大量生产方式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日本丰田公司逐步创立了一种全新的多品种、小批量、低成本、高效率、低消耗的生产方式—即丰田生产方式(TPS)。凭借这一先进的生产方式,日本汽车在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中脱颖而出,迅速占据了美国汽车市场,使日本一度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制造大国,年产量达到1300万辆,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30%以上。

为了研究日本汽车成功的奥秘,1985年初,在麻省理工学院(MTI)的提议下,以该学院的16名著名教授为核心,成立了“国际汽车计划(lMVP)”。这是一个汇集了14个国家,53名汽车产业研究人员的国际研究网络。他们耗资500万美元,用了5年的时间对近90个汽车生产厂进行了调研,经过对比分析,在1990年他们出版的著作《改变时间的机器》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精益生产”的概念,并对其思想和内涵作了全面的描述,认为它能够广泛使用于各个制造行业,将成为未来21世纪制造业的标准生产方式。

现场改善是现场管理的一种延伸,它以增进顾客满意为目标,使用持续改善理论对生产现场的人、机、料、法、环等各生产要素进行持续的改善。实行现场改善活动,可以挖掘资源的潜能,消除各个环节的浪费,以较小的投入、较低的风险换取较大的收益。同时,通过团队合

作,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为企业的创新奠定基础。

2.2 论文的研究意义

生产现场是企业直接创造效益的场所,是企业所有信息的原始发源地,也是各种问题萌芽产生的场所。企业向社会和市场提供的商品要通过生产现场制造出来,投入生产的各种要素在生产现场转换成生产力。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现场汇集了计划、生产、同时也直接暴露出企业在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等各方面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生产现场是企业的主要战场之一,要实现现场的高效运转就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现场管理。现场改善是现场管理的深化,是对现场管理中发现的问题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分析和解决,是一个永无止境的优化过程。现场改善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

精益生产方式比现有批量生产方式有更多的时间、空间和库存的节省, 而且工序越短越减少品质风险且易于管理和控制。而且精益生产方式是靠需求驱动而不是供应。为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不得不把眼光转向了精益生产方式,希望冀此改善目前的竞争劣势,改善目前的工艺及管理状况。因此公司成立专门项目组对此进行研究,并且寻求可行性方案。并且想以此为锲机来推动整个公司的管理和业务上一个台阶,公司上层可谓对此寄以厚望。基于精益生产的制造业现场改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3. 国内外的基于精益生产的制造业现场改善研究现状及趋势

3.1基于精益生产的制造业现场改善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研究开始比较早。从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开始,人们就一直致力于生产现场的改善工作。小的改善累积起来,推动人类社会从最早的手工生产发展到现在的柔性生产、大规模定制以至于敏捷制造。在此过程中,现场改善理论也被不断充实完善,出现了一系列有效的改善理念和改善方法。

19世纪末,吉尔布雷斯夫妇对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动作进行了研究,理论通过对操作动作的分析和改善,去除不合理的、浪费的以及不安全的动作,达到降低作业疲劳度、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其中的“基本动作要素分析”和“动作经济原则”等理论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20世纪40年代,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设计工程师麦尔斯首创了“价值工程(VE)”改善方

法。后来这一方法被融入工作现场,形成了现场改善的VE 理念。它以“价值”、“功能”和“成本”为研究对象,强调通过提升功能和降低成本,实现产品和工作价值的提升。

日本学者经过30多年的实践总结,在1986提出了“55”的管理方法,它是通过对现场中“物”这一要素所处的状态不断进行整理、整顿并形成制度习惯的现场管理活动,它的实施在塑造企业形象、降低成本、改善现场条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55的提出冲击了整个现场管理模式,逐渐发展成为企业现场改善必须完成的基础任务。

日本学者清水万里在工业工程(EI)的基础上创立了“定置管理”理论和方法,并在《定置管理入门》一书中对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它侧重于研究生产现场中人、物、场所之间的位置关系,追求各生产要素的最佳结合,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20世纪80年代末,为了应付来自日本的竞争,摩托罗拉公司的比尔·史密斯和迈克尔·亨瑞等人提出了“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方法。其中六西格玛不单是一条统计术语—代表缺陷率为百万分之3.4—更是一种管理理念。它关注客户的满意度,强调过程思维和基于数据的决策,主张事前预防和主动管理,通过团队合作对产品质量进行持续改善,以达到六西格玛目标。

为了消除“清除瓶颈”、“ 六西格玛”等优化活动局限于局部的弊端,1998年,迈克·鲁斯和约翰·舒克在他们的著作《价值流图析》中提出了价值流图的分析方法。它把价值流定义为“产品通过其基本生产过程所要求的全部活动”,利用直观的图形工具对过程中不增值的活动进行全面的优化改善。

3.2基于精益生产的制造业现场改善在我国国内的研究现状

国内的现场改善研究目前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主要是总结和模仿日本的“5S ”管理、目视管理以及欧美的“六西格玛”管理等方法,鲜有理论创新。然而中国的国情毕竟与国外不同,因此如何将现场管理理论精髓和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实现理论上的突破与创新,就成为眼下我们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4. 论文研究的方法、技术路线和写作计划

4.1本文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本文对对于精益生产的制造业现场改善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并结合本人所在的xxx 公司现场改善的自身特点,分析了xxx 公司在现场改善方面遇到的挑战和难题,并给出了相关的解决

方案。

该论文是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写作而成,企图为所在行业的现场改善薄弱的之处提供解决方案,参阅了大量的相关论文与专著,并收集了工作实践中大量的数据和资料,并结合所在公司自身的特征,通过理论分析,事例举证,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来进行论述。

4.2本文写作计划和纲要

本文首先对现场改善的方法展开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精益生产理论和方法,提出了基于精益生产的现场改善方法体系,并论述了各方法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联系,然后以企业为例对该方法体系进行了应用研究。本文选择了本人所在的日本企业xxx 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目前现场改善的现状以及提出了相应的改善与提升措施, 本文主要对现场改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善建议。

5. 主要的参考文献为:

中文部分

[1] 张广军, 马立宏. GIS技术在物流分析中的应用[J]. 物流技术, 1998,(03)

[2] 张新敏, 韩天渊. 齿轮车间物流分析与设备布置[J].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5,(04)

[3] 叶慕静, 周根贵. 基于遗传算法的系统布置设计及初步应用[J]. 工业工程,

2005,(03)

[4] 张承谦. SLP及其在调整生产布局中的应用[J]. 运筹与管理, 1995,(04)

[5] 张承谦. 物流分析在机械行业技改中的应用[J]. 机械管理开发, 1996,(03)

[6] 高举红, 陈思宇, 刘晓宇. 基于精益设计的生产能力分析与现场物流改善[J]. 工

业工程, 2010,(01)

[7] 荣朝和, 张广军. 应用于物流分析的GIS 技术[J]. 物流科技, 1998,(03)

[8] 程国全. SLP 法在化工厂总平面布置中的应用──工业工程专业优秀毕业设计

介绍[J]. 物流技术与应用, 1997,(02)

[9] 杨宝德. 加强企业物流研究是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纪念国际物流专家理查

德·缪瑟来华讲授SHA 、SLP 20周年[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3,(07)

[10] 范俊生. 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参数的选取[J].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1990,(Z1)

[11] 黄正夏. 日本的“精益生产方式”[J]. 世界汽车, 1994,(01)

[12] 郝仲敏. 转变思维方式是推行精益生产方式的前提条件[J]. 机械管理开发,

1995,(04)

[13] 毛履平. 一汽推行精益生产方式的经验[J]. 机电信息, 1996,(01)

[14] 万侠. 生产方式上的一场变革——精益生产方式在一汽集团公司的推行与实

践[J]. 企业研究, 1994,(09)

[15] 赵惠元. 论船舶管理与效益[J]. 航海技术, 1995,(01)

[16] 巴连良, 杜瑞成, 贾玲玲. 关于高校科研管理的思考[J]. 山东工程学院学报,

1995,(01)

[17] 刘文志. 推行精益生产方式 振兴黄河汽车事业[J]. 政策与管理, 1996,(05)

[18] 何为精益生产方式[J]. 机电信息, 1996,(01)

[19] 王玖河. 精益生产方式下的质量控制研究[J]. 科技与管理, 2002,(02)

[20] 杨龙琴, 毛振龙, 柴改珍. 与时俱进抓管理 夯实基础保质量[J]. 山西建筑,

2003,(12)

英文部分

[1]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IFIP). Lean Practices for Product and Process Improvement:Involve-ment and Knowledge Capture[M] .Boston: Springer Press, 2007, .

[2] BERTOLINO A,FANTEEHI A,GNESI S.et al. Use CaseDescription of Requirements for Product Lines[C]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Requirements Engi-neering for Product Lines. 2002, .

[3]Nanci Hellmich.LIFE(J)USA TODAY.McLean,Va[J],Jun 4,1997:4

[4]Crossfield,M.DirectorScientificGenerics:TheEngineer[J],Jun26,1998:1

[5]Hoult,DavidP,Meador,CLawrence,Deyst,John,Dennis,Maresi.Cost

EngineeringMorgantown[J],Oct 1996,38(10):13

[6]Karlsson,Christer,Ahlstrom,Par.The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New York[J],Jul 1996,13(4):283

[7]ChiratasNivatpumin.KnightRidderTribuneBusinessNews.Washington[J],Sep 13,

2004:1

[8]Executive Quote and Information Service:EQUIS.Lanham[J],Sep 1,2004

[9]S Kuipers,Marco C De Witte,Ad H van der Zwan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Production Management.Bradford[J],2004,24(8):840

开题报告记录人签名:

2009 年 9 月 22 日

评议结果

开 题 报 告 评 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注:评议结果分“合格”或“不合格”。


相关内容

  • 浅谈精益物流
  • 浅谈精益物流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整理 点击数: 48 更新时间:2006-6-15 9:50:51 物流自本世纪二十年代产生于美国,经过近八十年的发展,其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已被各国所认同.我国自八十年代初开始对物流进行研究,短短的二十年已初步形成了物流理论体系.物流产业系统.特别是最近几年,互 ...

  • 六西格玛管理
  • 六西格玛管理 六西格玛是一种能够严格.集中和高效地改善企业流程管理质量的实施原则和技术.它包含了众多管理前沿的先锋成果,以"零缺陷"的完美商业追求,带动质量成本的大幅度降低,最终实现财务成效的显著提升与企业竞争力的重大突破. 编辑本段详细信息 6西格玛管理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 ...

  • 毕设开题报告
  • 毕设开题报告 毕设开题报告 毕设开题报告 (二)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信用卡起源于美国.1915年,美国的一些百货商店.饮食娱乐业.汽油公司向特定顾客发放一种金属徽章作为信用筹码,顾客可凭徽章在商店及其分号赊购商品,约期付款,这就是信用卡的雏形.上述筹码在1950年演变为具有证明身份和支付功能的卡 ...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 现代纺织企业5s现场管理研究--以江阴福汇纺织 股份有限公司化室为例 √ 课 题 类 型: 设计□ 实验研究□ 论文□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班 级: 工业工程(升) 学 院: 管理工程学院 指 导 教 师: 开 题 时 间: 2013 年 3 月 ...

  • 工业工程专业课程设计---
  • 工业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精益生产在生产车间的应用 系 别 工业工程 专业班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提交日期 2012年12月 17日 精益生产在生产车间的应用 摘 要 成本管理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企业千古不变的追求.在企业生产组织过程中,选择适合自身产品特性的生产流程,是企业控制成本的关 ...

  • 科研实践报告
  • 西安郵電大学 科 院(系)名称 学生姓名 专业名称 班 级 时间 研 实 践 报 告 书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胡海燕 : 工业工程 : 1101班 2014年4月21日至2014年5月2日 : 精益生产与ERP系统融合在企业中应用 摘 要 ERP系统是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于一身称谓现代企业运 ...

  • 现代化管理方法
  • 附件一:现代化管理方法概况 最近上网搜索到一本书,现代化管理方法及应用,分上下两册,这本书集中介绍了最新的现代化管理方法. [目录信息] 第一编 基础知识 第一章 线性代数基础 一 矩阵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二 矩阵的加法减法和数乘运算 三 矩阵的乘法运算 四 矩阵的逆 五 矩阵的初等变换 六 顺序高斯 ...

  • 制造业生产异常的诊断及其管理措施的构建
  • 制造业生产异常的诊断及其管理措施的构建 [摘要]对制造业生产异常响应管理系统进行信息化.智能化方案的设计与构建,提高其处置的及时性.实现异常响应的规范化管理,是企业降低生产与管理成本.完善精益生产管理体系.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不可缺少的环节.分析过程异常的原因,进行异常归类,并对异常控制所需的信息进 ...

  • 项目质量管理开题报告
  • 项目质量管理 工程管理0909(09531234)XXX 1.研究背景 1.1质量管理的目的 二十一世纪什么对企业最重要?无可厚非就是质量.对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质量"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早在距今一万多年前的石器时代,人类就有了质量意识,对所制造的石器进行裂缝检验.正如人类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