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3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3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3.1 基础设施条件

3.1.1 水源条件

项目区灌溉用水主要来源于流溪河支流,地表水丰富,可满足灌溉要求。

3.1.2 灌排设施状况

项目区骨干灌排设施较完善,大部分农田主要靠三座原有泵站从流溪河支流抽水到抬渠再经过区内原有小型土质沟渠进行灌溉,小部分农田通过引广从路三支渠和广从路四支渠进行自流灌溉,基本能满足项目区的灌溉需求。尾水主要排入流溪河支流最终汇入流溪河。项目区内的灌排沟渠大部分为土质,少部分硬化沟渠年久失修渗漏严重,灌溉水利用率低,亟待修缮。

原有沟渠-6(多处垮塌待整修) 原有沟渠-30(土质沟渠待硬化)

3.1.3 道路设施状况

项目区对外交通便捷,有092乡道通过项目区。但项目区内农田机耕道路面状况有待改善。现有机耕道主要为土质路面,下雨泥泞不堪,不利于农民生产生活,无法达到高标准农田的建设要求,亟待改善。

原有道路-19 原有道路-17

3.1.4 电力设施

项目区所涉及村电网改造已基本完成,电力充足,铺装有220~380V的中低压线路,完全能够满足项目区居民生活用电及农业生产用电的需要。

3.2 农村居民点建设发展状况

xxx村居民住房大多为一层或两层,房屋结构主要为红砖墙瓦顶房屋和混砖墙瓦顶房屋。因村民多年来以农业为主业,经营粗放,收入不高,农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制约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此外,农村建房大部分占用周边的农田,极少利用

原有的宅基地,造成每一个村落都有大面积闲置宅基地,土地利用过于粗放,严重浪费土地资源。项目所涉及村已通电,通有线电视,村内各项配套设施齐全,有村小学、商店、医务室等。

3.3 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

3.3.1 自然因素

项目区土地利用受当地自然因素影响不大。

3.3.2 社会经济因素

a) 农业生产条件较为落后,满足不了农业机械化作业的要求;

b) 当地集体经济实力有限,不能进行大规模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业基础设施改造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3.3.3 主要对策

a)政府职能部门展开调研,制定解决措施

政府相关部门要深入农村,积极开展调研,了解“三农”问题存在的根源,科学分析制约土地利用的限制性因素,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改善。

b)加大宣传力度,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民节约集约用地,特别是保护耕地的意识,使土地利用由粗放利用向集约利用转变,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使传统经济模式向知识经济模式转变。

c)加大资金投入,开展土地整理

开拓资金筹措渠道,整合相关涉农资金,通过对农业生产条件差、土地利用效益低的农用地进行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使农田灌排系统真正做到旱能灌、涝能排,使道路能充分满足农业生产和生活的要求,使项目区耕地达到高标准农田的建设要求,使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得到改善。

d)进行土壤改良,提高土壤质量

通过人工细部平整及培土、培肥、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对土地进行改良,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农作物产量。

3.4土地适宜性评价

3.4.1评价因子选择及分级指标的确定

本研究对土地进行适宜性评价的目的主要是看是否适宜土地整理。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的实际情况,在评价时选择自然坡度、土层厚度、年降水量、土源保证率4个因子作为参评因素。所选定的现状指标和《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所确定的评价指标的对比分析,即可得出评价结果。

评价指标对比分析情况如下,详见表3-1:

表3-1 评价指标对比分析表

通过上表中的评价指标的对比分析,可知2012年xxx市xxx土地整理项目的评价结果为:适宜土地整理。

3.4.2评价单元划分及评价方法

以土地利用现状图斑作为评价单位,采用主导因素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的适宜性评价方法。

首先充分利用土地详查、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和农业自然资源调查等成果,辅之以野外调查,获取项目区内每块土地的评价指标信息。主要对各单元内土地的自然坡度、土层厚度、年降水量、土源保证率等自然条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各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过程;然后将各评价单元的参评因子情况与评价因素指标表对照,判断其是否适宜进行土地整理。为简化评价程序,本次土地适宜性评价主要采用的是极限值法,即一项指标达不到要求即为不适宜土地整理。

3.4.3评价结果

按照上述评价原则和方法,进行项目区内土地适宜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项目区坡度平缓,土层深厚,降水丰富,土源有保证,适宜进行土地整理。土地整理后,项目区内的土壤质地得到了改善、土壤增厚、沟渠路网配套、人口承载能力明显提高。

项目区地类面积及其分布情况详见2012年xxx市xxx土地整理项目规划图。

3.5 水土资源分析

项目区水资源平衡计算的原则方法如下:

a)供水不留缺口,尽量满足需水要求;

b)供水的原则为:就近从附近流溪河支流提水灌溉,可以直接取水自流灌溉的以自流灌溉设计为主;

c)农业灌溉保证率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规定,取P=90%;

d)根据项目区的实际情况,项目区雨量充沛,地表水丰富,因而在水资源平衡分析时不考虑地下水。

e)农村饮用水、乡镇企业用水和其它部门用水,因不通过水利工程供水,故不参与平衡计算。

3.5.1供水量分析

a)项目区水资源概况

1)降雨

项目区内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694.1mm,地下水资源丰富。

2)地表水资源

项目区地表水资源丰富,水源主要来源于流溪河支流,可通过泵站提水供项目区灌溉。

b)供水现状

项目区整理后主要地类为水田和水浇地,主要是靠原有泵站提水灌溉和引广从三支渠和广从四支渠补充灌溉。

3.5.2需水量预测

a)需水类型的确定

需水量包括农业灌溉用水、工业用水、居民生活用水。本项目区内没有工业,主要是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和蔬菜等农作物为主,这里只计算农业灌溉用水。

b)农业灌溉需水量计算

1)作物种植结构的确定

农业需水量与项目区种植结构密切相关。项目区整理后水田种植水稻,水浇地以种植蔬菜等作物为主。

2)灌溉定额的确定

结合xxx市的多年降水、蒸发资料,以及作物的灌溉制度和当地实际情况,本项目取特枯干旱年P=90%时的灌溉定额,水浇地作物净灌溉定额为3000m3/ha,水田作物净灌溉定额为5500 m3/ha。

3)灌溉水利用系数的确定

项目区渠道为土质渠道,土质渠道灌溉水利用系数约为0.5。通过土地整理,对灌渠全面硬化,灌溉水利用系数将得到提高。根据《灌溉排水工程学》(汪志农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3)中灌溉渠系的输水损失和设计流量计算一节的要求:灌溉面积小于0.067万ha时,渠系水利用系数取0.85~0.75;水浇地农田的田间水利用系数可以达到0.9以上,本项目渠系水利用系数取0.80;田间水利用系数水浇地取0.9。灌溉水利用系数=渠系水利用系数×田间水利用系数,由此可得该项目区水浇地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72。

4)灌溉需水量计算

需水量计算公式如下:

Q需=q1S1/η1+ q2S2/η2

式中:

Q需——需水量,单位:m3;

q1——水浇地灌溉定额,单位:m3/ha;

S1——水浇地面积,单位:ha。

q2——水田灌溉定额,单位:m3/ha;

S2——水田面积,单位:ha。

由上式计算得在90%保证率下,项目区水浇地面积871.15亩,水田面积329.16亩,农业灌溉需水量为40.96万m3。

3.5.3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根据以上供水量、需水量预测可得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关系表如下:项目需水量为40.96万m3,供水量为47.09万m3,平衡后结果为6.10万m3。

从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可知,设计干旱年,各片区均有余水量,水量充足,能满足项目区的提水要求。

3.6 公众参与分析

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遵循公众广泛参与的原则。在项目的确定、论证和规划过程中,政府各相关部门和农民群众给予了大力配合和支持。项目区所在村组的农民群众积极参与,踊跃提出自己的建议,并表示积极配合项目各项工作。项目的类型和范围的确定广泛征求了专家和相关部门的意见,结合钟落潭镇社会经济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确保了政策和决策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项目规划方案确定前进行了外业踏勘和群众走访调查工作,摸清了项目区的基础设施状况,并充分征求了当地村委、经济社和广大村民的意见,了解了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在规划方案编制过程中充分予以采纳。项目规划方案编制完成后,设计人员带图纸到项目区进行公示,听取群众反馈的意见,并对方案作进一步完善。整个工作过程中得到了他们的普遍赞成与支持,社会各界也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

3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3.1 基础设施条件

3.1.1 水源条件

项目区灌溉用水主要来源于流溪河支流,地表水丰富,可满足灌溉要求。

3.1.2 灌排设施状况

项目区骨干灌排设施较完善,大部分农田主要靠三座原有泵站从流溪河支流抽水到抬渠再经过区内原有小型土质沟渠进行灌溉,小部分农田通过引广从路三支渠和广从路四支渠进行自流灌溉,基本能满足项目区的灌溉需求。尾水主要排入流溪河支流最终汇入流溪河。项目区内的灌排沟渠大部分为土质,少部分硬化沟渠年久失修渗漏严重,灌溉水利用率低,亟待修缮。

原有沟渠-6(多处垮塌待整修) 原有沟渠-30(土质沟渠待硬化)

3.1.3 道路设施状况

项目区对外交通便捷,有092乡道通过项目区。但项目区内农田机耕道路面状况有待改善。现有机耕道主要为土质路面,下雨泥泞不堪,不利于农民生产生活,无法达到高标准农田的建设要求,亟待改善。

原有道路-19 原有道路-17

3.1.4 电力设施

项目区所涉及村电网改造已基本完成,电力充足,铺装有220~380V的中低压线路,完全能够满足项目区居民生活用电及农业生产用电的需要。

3.2 农村居民点建设发展状况

xxx村居民住房大多为一层或两层,房屋结构主要为红砖墙瓦顶房屋和混砖墙瓦顶房屋。因村民多年来以农业为主业,经营粗放,收入不高,农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制约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此外,农村建房大部分占用周边的农田,极少利用

原有的宅基地,造成每一个村落都有大面积闲置宅基地,土地利用过于粗放,严重浪费土地资源。项目所涉及村已通电,通有线电视,村内各项配套设施齐全,有村小学、商店、医务室等。

3.3 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

3.3.1 自然因素

项目区土地利用受当地自然因素影响不大。

3.3.2 社会经济因素

a) 农业生产条件较为落后,满足不了农业机械化作业的要求;

b) 当地集体经济实力有限,不能进行大规模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业基础设施改造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3.3.3 主要对策

a)政府职能部门展开调研,制定解决措施

政府相关部门要深入农村,积极开展调研,了解“三农”问题存在的根源,科学分析制约土地利用的限制性因素,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改善。

b)加大宣传力度,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民节约集约用地,特别是保护耕地的意识,使土地利用由粗放利用向集约利用转变,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使传统经济模式向知识经济模式转变。

c)加大资金投入,开展土地整理

开拓资金筹措渠道,整合相关涉农资金,通过对农业生产条件差、土地利用效益低的农用地进行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使农田灌排系统真正做到旱能灌、涝能排,使道路能充分满足农业生产和生活的要求,使项目区耕地达到高标准农田的建设要求,使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得到改善。

d)进行土壤改良,提高土壤质量

通过人工细部平整及培土、培肥、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对土地进行改良,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农作物产量。

3.4土地适宜性评价

3.4.1评价因子选择及分级指标的确定

本研究对土地进行适宜性评价的目的主要是看是否适宜土地整理。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的实际情况,在评价时选择自然坡度、土层厚度、年降水量、土源保证率4个因子作为参评因素。所选定的现状指标和《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所确定的评价指标的对比分析,即可得出评价结果。

评价指标对比分析情况如下,详见表3-1:

表3-1 评价指标对比分析表

通过上表中的评价指标的对比分析,可知2012年xxx市xxx土地整理项目的评价结果为:适宜土地整理。

3.4.2评价单元划分及评价方法

以土地利用现状图斑作为评价单位,采用主导因素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的适宜性评价方法。

首先充分利用土地详查、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和农业自然资源调查等成果,辅之以野外调查,获取项目区内每块土地的评价指标信息。主要对各单元内土地的自然坡度、土层厚度、年降水量、土源保证率等自然条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各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过程;然后将各评价单元的参评因子情况与评价因素指标表对照,判断其是否适宜进行土地整理。为简化评价程序,本次土地适宜性评价主要采用的是极限值法,即一项指标达不到要求即为不适宜土地整理。

3.4.3评价结果

按照上述评价原则和方法,进行项目区内土地适宜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项目区坡度平缓,土层深厚,降水丰富,土源有保证,适宜进行土地整理。土地整理后,项目区内的土壤质地得到了改善、土壤增厚、沟渠路网配套、人口承载能力明显提高。

项目区地类面积及其分布情况详见2012年xxx市xxx土地整理项目规划图。

3.5 水土资源分析

项目区水资源平衡计算的原则方法如下:

a)供水不留缺口,尽量满足需水要求;

b)供水的原则为:就近从附近流溪河支流提水灌溉,可以直接取水自流灌溉的以自流灌溉设计为主;

c)农业灌溉保证率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规定,取P=90%;

d)根据项目区的实际情况,项目区雨量充沛,地表水丰富,因而在水资源平衡分析时不考虑地下水。

e)农村饮用水、乡镇企业用水和其它部门用水,因不通过水利工程供水,故不参与平衡计算。

3.5.1供水量分析

a)项目区水资源概况

1)降雨

项目区内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694.1mm,地下水资源丰富。

2)地表水资源

项目区地表水资源丰富,水源主要来源于流溪河支流,可通过泵站提水供项目区灌溉。

b)供水现状

项目区整理后主要地类为水田和水浇地,主要是靠原有泵站提水灌溉和引广从三支渠和广从四支渠补充灌溉。

3.5.2需水量预测

a)需水类型的确定

需水量包括农业灌溉用水、工业用水、居民生活用水。本项目区内没有工业,主要是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和蔬菜等农作物为主,这里只计算农业灌溉用水。

b)农业灌溉需水量计算

1)作物种植结构的确定

农业需水量与项目区种植结构密切相关。项目区整理后水田种植水稻,水浇地以种植蔬菜等作物为主。

2)灌溉定额的确定

结合xxx市的多年降水、蒸发资料,以及作物的灌溉制度和当地实际情况,本项目取特枯干旱年P=90%时的灌溉定额,水浇地作物净灌溉定额为3000m3/ha,水田作物净灌溉定额为5500 m3/ha。

3)灌溉水利用系数的确定

项目区渠道为土质渠道,土质渠道灌溉水利用系数约为0.5。通过土地整理,对灌渠全面硬化,灌溉水利用系数将得到提高。根据《灌溉排水工程学》(汪志农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3)中灌溉渠系的输水损失和设计流量计算一节的要求:灌溉面积小于0.067万ha时,渠系水利用系数取0.85~0.75;水浇地农田的田间水利用系数可以达到0.9以上,本项目渠系水利用系数取0.80;田间水利用系数水浇地取0.9。灌溉水利用系数=渠系水利用系数×田间水利用系数,由此可得该项目区水浇地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72。

4)灌溉需水量计算

需水量计算公式如下:

Q需=q1S1/η1+ q2S2/η2

式中:

Q需——需水量,单位:m3;

q1——水浇地灌溉定额,单位:m3/ha;

S1——水浇地面积,单位:ha。

q2——水田灌溉定额,单位:m3/ha;

S2——水田面积,单位:ha。

由上式计算得在90%保证率下,项目区水浇地面积871.15亩,水田面积329.16亩,农业灌溉需水量为40.96万m3。

3.5.3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根据以上供水量、需水量预测可得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关系表如下:项目需水量为40.96万m3,供水量为47.09万m3,平衡后结果为6.10万m3。

从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可知,设计干旱年,各片区均有余水量,水量充足,能满足项目区的提水要求。

3.6 公众参与分析

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遵循公众广泛参与的原则。在项目的确定、论证和规划过程中,政府各相关部门和农民群众给予了大力配合和支持。项目区所在村组的农民群众积极参与,踊跃提出自己的建议,并表示积极配合项目各项工作。项目的类型和范围的确定广泛征求了专家和相关部门的意见,结合钟落潭镇社会经济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确保了政策和决策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项目规划方案确定前进行了外业踏勘和群众走访调查工作,摸清了项目区的基础设施状况,并充分征求了当地村委、经济社和广大村民的意见,了解了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在规划方案编制过程中充分予以采纳。项目规划方案编制完成后,设计人员带图纸到项目区进行公示,听取群众反馈的意见,并对方案作进一步完善。整个工作过程中得到了他们的普遍赞成与支持,社会各界也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


相关内容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专题之耕地保护
  • 目 录 前言 ......................................................................................................... 155 1 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 ..................... ...

  • 生态位模型对于农田建设适宜性的研究进展
  • 生态位模型对于农田建设适宜性的研究进展 学 号:[1**********]6 指导教师:郭凤霞 院系: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姓 名:高婷 2016年 12月 21 日 生态位模型对于农田建设适宜性的研究进展 摘要:土地利用对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土地利用与生境条件匹配越好,土地利用的环境脆弱性效应值会越低. ...

  • 丘陵山区基本农田空间布局优化及评价
  • 2013年9月农机化研究第9期 丘陵山区基本农田空间布局优化及评价 11 侯俊国,杨朝现 ,2 ,信桂新3,程1 飞,付11凯,邵丽亚 (1.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400715:2.重庆蓝德国土资源研究开发中心,重庆 400042) 400715:3.重庆地 质矿产研究院外生成矿与矿山环境重庆市 ...

  • 规范编制指南
  • 附件一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编制指南 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 二OO七年七月 目 录 1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 ...

  • 宋营村土地利用详细规划
  •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 第一节 规划任务与意义............. ...

  • 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报告
  • 当前位置:首页-> 其它->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大全->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报告-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 (2006--2015)年 | 水质检测 | 水质论文 | 水质法规 | 技术培训 | 认证认可 | 气固噪磁 | 企业大全 | 产品大全 | 其它 ...

  • 基本农田调查报告
  • 陕西省铜川市 耀州区基本农田调查报告 铜川市耀州区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领导小组 铜川市国土资源局耀州分局 二0一0年十月 一.概况 铜川市耀州区位于陕西中部,黄土高原南缘.地理坐标介于东径10834'至109.34',北纬34.50'至35.20'.全区12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218个行政村. ...

  • 永久基本农田怎么"划"?
  • 永久基本农田怎么"划"? 作者: 来源:<吉林农业·下半月>2015年第04期 近日,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切实做好106个重点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对106个重点城市周边未划 ...

  • 我国耕地保护补偿机制问题与建议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4,195211216- JournalofChinaAriculturalUniversit gy:httuebao.cau.edu.cn∥xp :/DOI10.11841.issn.10074333.2014.05.30-j 我国耕地保护补偿机制问题与建议 奉婷 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