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优秀教案

6和7的认识

张 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2页到45页6和7的认识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个数,会读、会写数字6和7。 2.使学生知道7以内数的数序,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掌握6和7的组成。

4.结合插图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

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 教学难点:学生会正确书写数字6。

教具准备:主题图、点子图、数字卡片、计数器、直尺图、鱼图、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师:我们以前学习了哪些数字? 2、导入新课

师:你想知道更多的数字吗?你想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吗? 猜一猜我们今天学习什么?(板书:6、7的认识);学生领读、齐读。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数数

师:(出示主题图)图上有些什么? 师:请同学们数一数,图上有多少人? 师: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

师:还可以怎样数? 生:先数学生6人,再数一位老师,是7人。 师:数一数几张桌子和几把椅子?你们是怎样数出椅子的数量的? 生:先数已放好的6把椅子,再数又搬来的1把。6个再添1是7。 师:谁会从1数到7,从7数到1? (指名回答) 同位互相数一数。

师:小朋友,我们要做一个讲卫生、爱集体、爱劳动的小朋友,你能做到吗?我们刚才按顺序数数的。在数数中我们发现:数5以后再数1个就是6个,接着6再数1个就是7,7比6多1,6比5多1。 2、认数

师:同学们再数一数第42页下面的人物图和点子图,看分别有多少个。 学生齐读并从数字卡片中找6和7。

师:仔细观察一下数字6和7的形状分别像什么?(指名回答) 同桌互相说一说。(6的字形像哨子,7的字形像镰刀) 师:请你分别数出6根和7根小棒。 学生自己分别数一数,摆在桌子上。

师:用你手中6根和7根小棒分别摆一摆,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学生摆一摆,并到投影器前面演示摆的图形。 3、数序

教师用计数器先拨1个珠子。 生齐数1、2、3、4、5。 师:5个珠子再添1颗是几? 师:6个珠子再添1颗是几?

师:(用直尺图)只写出0、1、2、3、4、5、()、(), 问:你知道填什么?6和7应该写在什么地方? 师:谁能从1正数到7,从7例数到1? 指学生数,拍手数。

师:5的后面是谁?6的后面是谁?7的前面是谁?学生抢答。 4、比较大小

让学生从学具袋里先数5个图片,再数6个图片,最后数7个图片。 师:你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吗?比比看,谁比谁小? 教师板书:5○6 6○7。 师:它们用什么符号表示? 学生填符号: 5○6 6○7。 教师板书:5<6 6<7。 师:谁比谁大呢?谁会说呢? 教师板书:6○5 7○6。

师:它们用什么符号表示? 学生填符号:6○57○6。 教师板书:6>5 7>6。 5、序数

教师奖励学生红花,先发5朵,再发1朵,问学生是几朵。 6名学生到讲台前面。

师:从左数6个同学指的是谁?从右数第6个同学是谁?(指名回答) 教师(出示图)左数第6瓶有□条鱼,有6条鱼的是第□瓶,第7瓶有□条鱼。 学生数一数,填在书上,集体订正。 6、指导书写

师:6的写法,下半圆要圆起来;7比较好写(板书6和7)。 学生填在书上。 7、组成

(1)让学生拿出6根小棒,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 学生操作、汇报,板书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 (2)让学生再添上一根小棒,是7根分两堆,怎样分?

学生操作、汇报,板书1和6,2和5,3和4、4和3、5和2、6和1. (3)学生齐读2遍分成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填()

(1)5 添上1 是(),再添上1是()。 (2)和6相邻的数是()和()。 (3)()、6、5、()、()、()、1. 2、对口令:师生对、生生对6和7的分成。 3、考一考:

① 2 3() 5()(); ② 5○6 6○7; ③()()5(); ④ 6○5 7○6;

⑤ 6可以分成()和() ⑥()和()组成7。

学生做以上题目。(订正)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根据今天学习的内容,用数字说一个故事,四人小组说一说。 分组说说,指名回答。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中注意向学生进行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教育。6、7的认识这节课实验教材仍然重视学生数概念的建立。在认数教学中,都要教学数的基数含义、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序数含义等内容。利用投影器的操作,使学生清楚地发现5、6、7之间的关系,结合发红花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几个和第几个的含义。利用摆小棒,6根和7根小棒,分别摆出喜欢的图形等方式,使学生在丰富的操作和实际活动中逐步形成数的概念,发展数感。再通过分小棒,让学生亲身体验6和7 的分成,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结合教学的内容,我注意渗透了学生之间的评价意识,鼓励学生用“你真棒”“你的回答很好”等语言来发挥学生之间的评价功能,使学生都爱上数学课,愿意探究数学知识。

连加连减

王宗艳

一、教学内容:教材72页 二、教学目标:

1、鼓励在具体、鲜明的情景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2、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体验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说出连加连减的含义。

教学难点: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四、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主题图、小棒、圆片、口算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口算练习:同学们好:学习新课之前,我们来玩个接龙游戏, 出示口算卡片:

8+2= 10-3= 8-7= 6+4= 0+9= 5+5= 10-8= 2+5= 3+7= 10-2= 4+3= 7+1=

2、同学们口算能力非常棒了。下面老师要考一考同学们的观察能力,仔细观察:投影出示主题图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学习连加

(1)出示主题图一(前半部分)

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原来有5只小鸡,跑来2只。) (2)继续出示小鸡图,

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又跑来1只小鸡)

(3)说图意:谁能连起来说一说?(原来有5只小鸡,跑来2只,又跑来1只小鸡)哪位同学还能像他这样说一说?同桌互相说。

(4)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用圆片代替小鸡板书 先摆5个圆片,再摆2个,最后摆1个 ○○○○○ ○○ ○

(5)能提一个什么问题?

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谁会列式?板书:5+2+1=8 (6)提问: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教师说明,像这样有2个加号、连续相加的算式叫做“连加” 板书:连加

(7)学习读法:5+2+1读作5加2再加1,表示把5、2、1合起来,同桌读算式,自由读算式。 (8)学习计算方法。 5+2+1怎样计算呢?

独立想一想,和同桌说一说。汇报算法。 师:请再看一遍,小鸡图的演示过程。

先演示原来有5只小鸡,又跑来2只,这就表示把5和2合起来,就是先算5加2,也就是7,接着再出示跑来1只,表示把7只小鸡和1只小鸡合起来,就是再算7加1等于8,随说随加思维线) 板书: 7

读算式,5加2再加1等于8

同桌说计算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9)练一练:先摆小棒,再列算式,汇报算法。 2、学习连减

(1)先出示8只小鸡,演示走了2只,又走了2只 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图意。提问:还剩几只小鸡? 配合学生说的老师板书:8 - 2 - 2 =4 并说明是连减 板书:连减

提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从8里去掉2以后再去掉2)怎样计算呢? (2)尝试计算,然后小组汇报计算的结果和过程。

引导学生:8 - 2 - 2 等于几,先算8减2等于6,再算6减2等于4.

提问:第二步几减几?(6减2)为什么是6减2呢?(因为从8里跑了2只后,还剩6只,又从6里跑了2只,所以是6减2) 板书:8 - 2 - 2 = 4 6

说计算方法:先算8减2等于6,再算6减2等于4. 互相说. (3)练一练摆圆片,列算式 3、小结算法

(1)比较连加连减的算法 (2)师小结算法。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起立游戏

(1)先请2名同学起立,又请3名同学起立,再请4名同学起立。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并列式计算。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请站立的同学先坐下1人在坐5下人叙述过程并列式计算说算法。 2. 计算比赛

4+2+3 7-4-1 3+5+2 10-3-4 (四) 、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同学们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是怎样计算的? (五) 、板书设计:

5 + 2 + 1 = 8 连加 7

8 - 2 - 2 = 4 连减 6 教后反思:

连加、连减,难在计算过程中它们都需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作加数或被减数,学生往往容易忘掉第一步得数,或者由于看不见第一步得数而造成第二步计算的困难。因此,本课设计时重点通过画横线确定运算的顺序,并记下第一步的得数,然后再接着往后算,从而解决了这一难点。

对说话能力的培养还需加强。一年级学生的说话不够规范,对于完整的过程不会用语言表达,不会提出数学问题,以后课堂上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引导他们把话说完整,说规范。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贺英

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第91-92页。 教学目标: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初步认识钟面和电子表面,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正确读、写整时,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交流等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合作精神,发展数感。

3、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让学生充分感知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通过学生自行设计实践方案,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遵守、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使学生认识钟表的组成部分,能够准确区分时针和分针。 2、使学生会看整时,会正确读、写整时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正确读、写整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学具表、实物钟、不同时刻的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求知欲

1、谈话:小朋友,咱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每天应按时上学,按时休息。老师想了解一下,你早晨几时去上学?这个时间你是怎么知道的? 2、师出示一个实物钟。

师:对啦,这就是钟表,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钟表有什么作用吗? 学生互相交流。 3、揭示课题

师:原来钟表在日常生活中有这么大的作用呀,它可以让我们做守时的孩子,做时间的小主人。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认知规律,用谈话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自主探究,认识钟表。 ㈠认识钟面

师:小朋友拿出钟面模型看一看,拨一拨,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巡视指导) 2、指名汇报

3、师边演示实物钟,边和小朋友归纳总结:

钟面上有12个数字。

钟面上有2根针,又短又粗的是时针,较长的是分针。 师:其实钟表还有很多小秘密,不信你来看。 师旋转实物钟的分针和时针。

学生发现时针和分针转动的方向是一样的。 ㈡认识整时、半时

1、屏幕依次出现“小明的一天”的情景图。(屏幕演示)

师:小朋友们对钟表了解的可真不少,那你能和你的小组同学说一说小明在什么时间做什么吗?再说一说你是怎样看时间的? 小组讨论交流。

2、小组汇报,互相补充。 师:你是怎样看时间的?

学生汇报: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6,这是6时。 ㈢区别整时和半时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你们能给这些时刻分分类吗? 学生讨论交流,将整时的分一类,将半时的分一类。 师:那你能说一说整时有什么特点?半时有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整时的特点是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半时的特点是分针指着6,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半。 (四)书写时刻

师:我们认识了这些时刻,你会写一写吗? 生板前演示(6:00)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汇报,交流不同获取书写时刻的方法。 生独立写出其他时刻 三、巩固练习,加深表象 1、找朋友

师:每个同学都有一张表示时刻的卡片,你的卡片跟黑板上哪一个钟面是好朋友呢?你就站在这个钟面下(放《找朋友》的音乐)

全班到黑板上找朋友,大家找到了朋友,高兴的回到座位上,只有一个同学找不到朋友。 教师找学生用他们手中的钟面模型拨出相应的时刻,和他做朋友。

一生拨钟面。 2、实践活动:

师:刚才我们看到小明的一天安排的这么好,你们想怎么安排自己的一天呢?请你把自己的时间安排说给你的同桌听。 生交流汇报。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里,教师巧妙地设计了与学生实际贴近的生活情境,说明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了他们初步的“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3、设计钟表:

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你们一定知道这些动画片播出的时间,下面就请你们拿出水彩笔,画出钟面,并画出相应的时刻。 学生展示作品。

(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课标精神的体现。教师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供一些具有一定综合性、趣味性的题目,对知识进行强化巩固,也为学生充分提供了一个广泛的、轻松的思维空间和创造空间。) 四、布置任务,拓展延伸

师:调查一下,太阳刚升起大约是几时?太阳刚落下大约是几时? ( 五)、概括总结,质疑升华

1、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钟表,时间老人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教学反思:“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里,教师巧妙地设计了与学生实际贴近的生活情境,说明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了他们初步的“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教学”,更重要的是“育人”。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善于在教学中挖掘各种素材对学生进行教育,根据本节课内容,我希望学生在学会认钟表的同时,能体验时间,形成时间观念,学会要珍惜时间,受到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等教育。

找 规 律

贺英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八单元图形规律 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格物体。 2、通过涂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通过找生活中的规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

难点: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学准备

教具:黄花6朵,红花3朵、透明胶等。

学具:学生摆的学具若干、作业纸,信封、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探究意识

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喜欢)今天呀,老师就带给大家一个魔术表演。不过,我得请小朋友们和我一起来完成这个魔术。老师来变,你们来猜,猜猜看老师接下来会变出什么?请你仔细看喽。

老师出示准备好的:“两朵黄花一朵红花,两朵黄花一朵红花,两朵黄花一朵红花”边出示边让学生猜,下一朵会是什么颜色的花?

2、(把花展示到黑板上)师:刚才在猜的时候,老师发现,一开始有小朋友猜错了,可是后来小朋友们越猜越准。我想你们一定有什么窍门,能告诉我吗?

3、师:你说得真棒,你们都是这样想的吗?(是)像这样2朵黄1朵红,2朵黄1朵红排列着叫有规律地排列(边说边板书规律)。请小朋友和我一起读一遍。 二、感知规律——认识简单的规律

1、师:生活中向这样的规律啊,有许多,你们想找出它们的规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请小朋友们一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找规律”

师:瞧,一群小朋友正在联欢呢,请你们仔细观察。画面里哪些地方排列是有规律的?它们又是按怎样的规律排列的,请跟同桌说一说,看谁找得多?出示课件“联欢会” (1)、四人小组讨论联欢上的规律。

(2)、学生汇报:

红旗的规律;彩灯的规律;花朵的规律;小朋友队伍的规律。 3、教师小结,明确“一组”的概念

师:刚才,我们已经找出了彩旗、灯笼、小花和小朋友队伍的规律。像灯笼这样一黄一紫、彩旗的一黄一红、小花的一红一绿,和小朋友队伍里的一男一女,以及我们黑板上的两朵黄花,一朵红花,我们都把他们叫做一组。(板书:一组,齐读:一组)

当我们找到图形排列的规律的时候,只要找到一组是什么,在看一看是不是按照一组一组重复地排列(板书:重复),如果是我们就说他是有规律地排列。 4、小练习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屏幕上的规律都被你们找出来了,那老师这里还有几题,你还想找吗?(想)看谁有火眼金睛,能够很快找出来。 课件出示有规律的几组图片 三、课间操

师:大家都学得这么好,我们来轻松一下。先仔细听,认真看老师是怎样做的,然后跟老师一起来做。 教师来拍节奏做律动,学生一起来做。 四、动手操作,巩固发展: 1、画一画规律:

师:小朋友们的眼睛真是太厉害了,个个都是火眼金睛。那我们的小手,请把你的小手拿出来,你能用你灵巧的小手画出美丽的规律吗?请你拿出作业纸和水彩笔,画出你喜欢的规律,先想一想你想画怎样的规律,想好的小朋友可以开始画了。

①学生画规律,师巡视,并注意表扬动作比较快的同学和提醒速度(画好的同学坐端正,同时也要注意时间,比一比哪个同学的动作最快。)

②汇报展示:(选几幅有代表性的)请小作者介绍自己的规律(或者其他同学找规律,并说说下一个图形会是什么。)

2、动手做一做——用不同的方法表示规律:

师:小朋友们都画得不错,老师除了会找规律、画规律以外,还会用动作和声音来表示规律,你相信吗?(有的说相信,有的说不相信)请你看仔细喽!(师示范做出有规律的动作并配上声音,全班一起跟做一遍。)

师:谁也能用这样的动作或声音来表示规律呢?(请一到两个同学来表示规律,全班跟做。) 师:你会创造这样的规律吗?请把你想到的规律做给同桌看一看。 小结。

师:今天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不仅学会了找规律(板书:找)小手还能画出美丽的规律,做出有创意的规律。有规律的事物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希望小朋友们课后能够多仔细观察,发现更多美丽的事物。 教学反思: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这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探求数学知识。低段儿童对枯燥无味的讲解很难理解,甚至不感兴趣,但一听到“游戏”、“活动”这类词时,马上打起精神,产生强烈的兴趣与好奇心。所以课前我就以玩魔术的游戏形式把学生带入本节课的知识领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来认识“什么是规律”。本来复杂的理论解释,用游戏的形式来表现,一下子显得浅显易懂,学生也在喜欢地玩中不知不觉地认识了“规律”。接下来的学习,通过生动活泼的课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处感官,环节清楚,层次分明,有张有驰,学生一直处于“玩中有学,学中有乐”的状态中。当学生认识了规律,并积极探索规律的时候,让他们摆一摆的规律,玩一玩规律;当他们在学中感到累时,让他们舞一舞规律,感悟规律的多种形式。整节课,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愉快地学习状态

数学第二册数字与图形的变化规律

王宗艳

教学内容:第八单元数字与图形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稍复杂的图形与数字的排列规律,能够发现数字的排列规律并能按规律填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3、通过学生观察、动手操作、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精力发展规律的过程,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4、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稍复杂的图形与数字的排列规律。 能够发现数字的排列规律并能按规律填数。 教具准备:例6卡片、磁片 正方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不仅探索了有关图形的规律,而且还探索了有关数字的规律,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观察力特别强,特别善于动脑筋,生活中许多事物都是有规律的。我们今天就继续学习“找规律”。有信心学会吗?

(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例6。

a .规律有很多种,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例6,你发现3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b .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你能找出第一小题图形的摆放规律吗? 拿出自己的学具摆一摆,把你找到的规律与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谁来告诉大家这些图形的规律是什么?

那么,你能猜出后面应怎么摆吗?应摆几个?为什么?

小结:这些图形的排列规律不再是重复出现的,而是依次增加1个。 2.四人小组共同用学具摆一摆(2)(3),比比哪一小组最先找到规律。

哪一小组愿意将你们发现的规律告诉大家?(学生上台讲解,教师配合出示相应的数字与图形。) a .谁知道这三组图形的规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b .你能创造出一些像这样的规律吗?可以用学具摆,也可以在本子上画。 谁来展示一下你创造出来的规律? 到黑板展示,并让学生说出规律。 3.教学例7

a .大家看,这是聪聪创造出的规律(出示例7)。

她创造的规律没有图形,只有数,你能找到规律吗?认真观察、思考。

谁把你找到的规律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发现这个规律的?那么,后面的数是几?为什么?(出示每次增加的5和3,以及后面应填的数。)

b .小朋友们这么快就找到了它们的规律。那你们知道这些数的排列规律与刚才我们自己创造的规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不管有没有图形,在数量上它们都是依次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找规律时,只要算出每相邻两个数的差就可以了。

c .你能创造出一些规律来考一考老师吗?大家可以研究一下,看谁创造出的规律最好。 学生说出自己创造的规律,教师板书,并与学生共同参与,一起找规律。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书上第91页“做一做”及第92页第4题。 要求学生说出规律和找规律的方法。 2.出示第92页思考题。

比一比,谁是聪明的孩子,最先找出规律。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觉得自己学得怎么样?你觉得谁表现比较好?为什么?

教学反思:

稍复杂的图形和数字变化规律我教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首先. 整体上看数字;其次. 寻找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再次,每相邻两个数之间多几少几标上数字,再看每次多几少几的规律;最后,尝试将两个数字相加,看看与后面一个数是否有关系。这样的方法我们学生大多能解决前面几种情况的规律。然而,对于作业中出现的找出出错的数字,学生做作业错误率比较高。如5、7、9、10、14、16、17、19改掉一个数字使它变的有规律。他的规律之一是每相邻两项的差是2的等差数列,学生看成了自然数列。这是学生思维的混乱出现错误的。教学时,要让学生左右观察,整体分析,找准规律。

统 计

张 兰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二册第九单元

二、教学目标

1、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经历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 2、 使学生初步了解统计的方法,了解统计的意义。

3、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和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 4、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培养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使学生学会用简单的符号进行记录的统计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图表。 2、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教具准备

1、教具准备:统计图、统计表 2、学具准备:题卡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出示校园图(美丽的校园、盆花。教师讲解。)

喜欢这些花吗?仔细观察,看看这些花有几种颜色?每种颜色的有多少盆?

你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涂小格的方式表示出来呢?(学生涂卡)谁愿意说说你的答案? 图与花比较,哪一种更清楚的看出每一种颜色的花有多少朵呢?(引导学生说出图的优点)

象我们刚才这样,数出花的朵数,利用涂小格的方式表示出来的过程,其实我们就是在进行统计。这节课我来进一步学习有关统计的知识。(板书课题:统计)

(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学生活动,教师收集

现在所有的题卡都在老师手里,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汇报) 那么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好不好?老师读,你记一记吧!

教师读,可能出现学生记不下来的情况,教师问:记下来的吗?你说说你是怎么记的?现在小组商量一下,怎么记更好?小组讨论。小组汇报方法,方法可能是多式多样的,教师在肯定同学们的方法的同时,适时优化画“正”的方法。建议同学们在记录的时候也可以用这种方法。(不硬性要求) 反过题卡,重新开始统计。

学生汇报统计方法,并说出数据。(此过程中同学们的方法可能不一样,但结果是一样的) 老师想把正确的数字填在表格中,谁愿意说一说喜欢各种颜色的各有多少人?(生说,师填)

如果我们还用涂小格的方式来表示的话,又该怎样涂呢?谁来说一说,喜欢红色花的人数应该怎样涂呢?涂几个小格?(生说,师涂。)他说的和你想的一样吗?如果没有这些小格,你还能知道喜欢各种花的人数吗?(出示竖轴上的人数) 能,让学生掌握对应着数字读图。

把杂乱的数据整理成这样的图形,这样的图形就是统计图。把数据填入表格,你能给这个表格起个名字吗?(统计表)

看着统计图和统计表,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提问题) 你能看着统计图和统计表,回答出这个问题吗?(提问题并回答)

师小结:我们看着统计图和统计表,能很清楚既看出他们的数量有多少,又能看出他们的关系。这就是统计图和统计表的优点。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学会这些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很多的问题,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1、数一数这个机器人是由多少个三角形、圆和长方形组成的?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表示。 出示机器人。出示机器人。

2、每个人每年是不是都要过生日啊,调查你们班上同学的生日在哪一个月份,然后做一份统计图和统计表。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活中还有很多事情可以用统计的知识来解决,老师希望同学们学到这种知识可以去解决更多的问题!

五、板书设计

统 计

统计图 统计表

画“正”字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师利用情境教学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经历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使学生初步了解统计的方法,了解统计的意义。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和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培养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效果较好。

6和7的认识

张 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2页到45页6和7的认识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个数,会读、会写数字6和7。 2.使学生知道7以内数的数序,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掌握6和7的组成。

4.结合插图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

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 教学难点:学生会正确书写数字6。

教具准备:主题图、点子图、数字卡片、计数器、直尺图、鱼图、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师:我们以前学习了哪些数字? 2、导入新课

师:你想知道更多的数字吗?你想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吗? 猜一猜我们今天学习什么?(板书:6、7的认识);学生领读、齐读。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数数

师:(出示主题图)图上有些什么? 师:请同学们数一数,图上有多少人? 师: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

师:还可以怎样数? 生:先数学生6人,再数一位老师,是7人。 师:数一数几张桌子和几把椅子?你们是怎样数出椅子的数量的? 生:先数已放好的6把椅子,再数又搬来的1把。6个再添1是7。 师:谁会从1数到7,从7数到1? (指名回答) 同位互相数一数。

师:小朋友,我们要做一个讲卫生、爱集体、爱劳动的小朋友,你能做到吗?我们刚才按顺序数数的。在数数中我们发现:数5以后再数1个就是6个,接着6再数1个就是7,7比6多1,6比5多1。 2、认数

师:同学们再数一数第42页下面的人物图和点子图,看分别有多少个。 学生齐读并从数字卡片中找6和7。

师:仔细观察一下数字6和7的形状分别像什么?(指名回答) 同桌互相说一说。(6的字形像哨子,7的字形像镰刀) 师:请你分别数出6根和7根小棒。 学生自己分别数一数,摆在桌子上。

师:用你手中6根和7根小棒分别摆一摆,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学生摆一摆,并到投影器前面演示摆的图形。 3、数序

教师用计数器先拨1个珠子。 生齐数1、2、3、4、5。 师:5个珠子再添1颗是几? 师:6个珠子再添1颗是几?

师:(用直尺图)只写出0、1、2、3、4、5、()、(), 问:你知道填什么?6和7应该写在什么地方? 师:谁能从1正数到7,从7例数到1? 指学生数,拍手数。

师:5的后面是谁?6的后面是谁?7的前面是谁?学生抢答。 4、比较大小

让学生从学具袋里先数5个图片,再数6个图片,最后数7个图片。 师:你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吗?比比看,谁比谁小? 教师板书:5○6 6○7。 师:它们用什么符号表示? 学生填符号: 5○6 6○7。 教师板书:5<6 6<7。 师:谁比谁大呢?谁会说呢? 教师板书:6○5 7○6。

师:它们用什么符号表示? 学生填符号:6○57○6。 教师板书:6>5 7>6。 5、序数

教师奖励学生红花,先发5朵,再发1朵,问学生是几朵。 6名学生到讲台前面。

师:从左数6个同学指的是谁?从右数第6个同学是谁?(指名回答) 教师(出示图)左数第6瓶有□条鱼,有6条鱼的是第□瓶,第7瓶有□条鱼。 学生数一数,填在书上,集体订正。 6、指导书写

师:6的写法,下半圆要圆起来;7比较好写(板书6和7)。 学生填在书上。 7、组成

(1)让学生拿出6根小棒,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 学生操作、汇报,板书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 (2)让学生再添上一根小棒,是7根分两堆,怎样分?

学生操作、汇报,板书1和6,2和5,3和4、4和3、5和2、6和1. (3)学生齐读2遍分成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填()

(1)5 添上1 是(),再添上1是()。 (2)和6相邻的数是()和()。 (3)()、6、5、()、()、()、1. 2、对口令:师生对、生生对6和7的分成。 3、考一考:

① 2 3() 5()(); ② 5○6 6○7; ③()()5(); ④ 6○5 7○6;

⑤ 6可以分成()和() ⑥()和()组成7。

学生做以上题目。(订正)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根据今天学习的内容,用数字说一个故事,四人小组说一说。 分组说说,指名回答。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中注意向学生进行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教育。6、7的认识这节课实验教材仍然重视学生数概念的建立。在认数教学中,都要教学数的基数含义、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序数含义等内容。利用投影器的操作,使学生清楚地发现5、6、7之间的关系,结合发红花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几个和第几个的含义。利用摆小棒,6根和7根小棒,分别摆出喜欢的图形等方式,使学生在丰富的操作和实际活动中逐步形成数的概念,发展数感。再通过分小棒,让学生亲身体验6和7 的分成,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结合教学的内容,我注意渗透了学生之间的评价意识,鼓励学生用“你真棒”“你的回答很好”等语言来发挥学生之间的评价功能,使学生都爱上数学课,愿意探究数学知识。

连加连减

王宗艳

一、教学内容:教材72页 二、教学目标:

1、鼓励在具体、鲜明的情景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2、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体验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说出连加连减的含义。

教学难点: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四、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主题图、小棒、圆片、口算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口算练习:同学们好:学习新课之前,我们来玩个接龙游戏, 出示口算卡片:

8+2= 10-3= 8-7= 6+4= 0+9= 5+5= 10-8= 2+5= 3+7= 10-2= 4+3= 7+1=

2、同学们口算能力非常棒了。下面老师要考一考同学们的观察能力,仔细观察:投影出示主题图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学习连加

(1)出示主题图一(前半部分)

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原来有5只小鸡,跑来2只。) (2)继续出示小鸡图,

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又跑来1只小鸡)

(3)说图意:谁能连起来说一说?(原来有5只小鸡,跑来2只,又跑来1只小鸡)哪位同学还能像他这样说一说?同桌互相说。

(4)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用圆片代替小鸡板书 先摆5个圆片,再摆2个,最后摆1个 ○○○○○ ○○ ○

(5)能提一个什么问题?

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谁会列式?板书:5+2+1=8 (6)提问: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教师说明,像这样有2个加号、连续相加的算式叫做“连加” 板书:连加

(7)学习读法:5+2+1读作5加2再加1,表示把5、2、1合起来,同桌读算式,自由读算式。 (8)学习计算方法。 5+2+1怎样计算呢?

独立想一想,和同桌说一说。汇报算法。 师:请再看一遍,小鸡图的演示过程。

先演示原来有5只小鸡,又跑来2只,这就表示把5和2合起来,就是先算5加2,也就是7,接着再出示跑来1只,表示把7只小鸡和1只小鸡合起来,就是再算7加1等于8,随说随加思维线) 板书: 7

读算式,5加2再加1等于8

同桌说计算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9)练一练:先摆小棒,再列算式,汇报算法。 2、学习连减

(1)先出示8只小鸡,演示走了2只,又走了2只 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图意。提问:还剩几只小鸡? 配合学生说的老师板书:8 - 2 - 2 =4 并说明是连减 板书:连减

提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从8里去掉2以后再去掉2)怎样计算呢? (2)尝试计算,然后小组汇报计算的结果和过程。

引导学生:8 - 2 - 2 等于几,先算8减2等于6,再算6减2等于4.

提问:第二步几减几?(6减2)为什么是6减2呢?(因为从8里跑了2只后,还剩6只,又从6里跑了2只,所以是6减2) 板书:8 - 2 - 2 = 4 6

说计算方法:先算8减2等于6,再算6减2等于4. 互相说. (3)练一练摆圆片,列算式 3、小结算法

(1)比较连加连减的算法 (2)师小结算法。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起立游戏

(1)先请2名同学起立,又请3名同学起立,再请4名同学起立。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并列式计算。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请站立的同学先坐下1人在坐5下人叙述过程并列式计算说算法。 2. 计算比赛

4+2+3 7-4-1 3+5+2 10-3-4 (四) 、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同学们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是怎样计算的? (五) 、板书设计:

5 + 2 + 1 = 8 连加 7

8 - 2 - 2 = 4 连减 6 教后反思:

连加、连减,难在计算过程中它们都需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作加数或被减数,学生往往容易忘掉第一步得数,或者由于看不见第一步得数而造成第二步计算的困难。因此,本课设计时重点通过画横线确定运算的顺序,并记下第一步的得数,然后再接着往后算,从而解决了这一难点。

对说话能力的培养还需加强。一年级学生的说话不够规范,对于完整的过程不会用语言表达,不会提出数学问题,以后课堂上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引导他们把话说完整,说规范。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贺英

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第91-92页。 教学目标: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初步认识钟面和电子表面,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正确读、写整时,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交流等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合作精神,发展数感。

3、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让学生充分感知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通过学生自行设计实践方案,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遵守、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使学生认识钟表的组成部分,能够准确区分时针和分针。 2、使学生会看整时,会正确读、写整时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正确读、写整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学具表、实物钟、不同时刻的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求知欲

1、谈话:小朋友,咱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每天应按时上学,按时休息。老师想了解一下,你早晨几时去上学?这个时间你是怎么知道的? 2、师出示一个实物钟。

师:对啦,这就是钟表,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钟表有什么作用吗? 学生互相交流。 3、揭示课题

师:原来钟表在日常生活中有这么大的作用呀,它可以让我们做守时的孩子,做时间的小主人。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认知规律,用谈话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自主探究,认识钟表。 ㈠认识钟面

师:小朋友拿出钟面模型看一看,拨一拨,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巡视指导) 2、指名汇报

3、师边演示实物钟,边和小朋友归纳总结:

钟面上有12个数字。

钟面上有2根针,又短又粗的是时针,较长的是分针。 师:其实钟表还有很多小秘密,不信你来看。 师旋转实物钟的分针和时针。

学生发现时针和分针转动的方向是一样的。 ㈡认识整时、半时

1、屏幕依次出现“小明的一天”的情景图。(屏幕演示)

师:小朋友们对钟表了解的可真不少,那你能和你的小组同学说一说小明在什么时间做什么吗?再说一说你是怎样看时间的? 小组讨论交流。

2、小组汇报,互相补充。 师:你是怎样看时间的?

学生汇报: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6,这是6时。 ㈢区别整时和半时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你们能给这些时刻分分类吗? 学生讨论交流,将整时的分一类,将半时的分一类。 师:那你能说一说整时有什么特点?半时有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整时的特点是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半时的特点是分针指着6,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半。 (四)书写时刻

师:我们认识了这些时刻,你会写一写吗? 生板前演示(6:00)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汇报,交流不同获取书写时刻的方法。 生独立写出其他时刻 三、巩固练习,加深表象 1、找朋友

师:每个同学都有一张表示时刻的卡片,你的卡片跟黑板上哪一个钟面是好朋友呢?你就站在这个钟面下(放《找朋友》的音乐)

全班到黑板上找朋友,大家找到了朋友,高兴的回到座位上,只有一个同学找不到朋友。 教师找学生用他们手中的钟面模型拨出相应的时刻,和他做朋友。

一生拨钟面。 2、实践活动:

师:刚才我们看到小明的一天安排的这么好,你们想怎么安排自己的一天呢?请你把自己的时间安排说给你的同桌听。 生交流汇报。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里,教师巧妙地设计了与学生实际贴近的生活情境,说明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了他们初步的“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3、设计钟表:

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你们一定知道这些动画片播出的时间,下面就请你们拿出水彩笔,画出钟面,并画出相应的时刻。 学生展示作品。

(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课标精神的体现。教师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供一些具有一定综合性、趣味性的题目,对知识进行强化巩固,也为学生充分提供了一个广泛的、轻松的思维空间和创造空间。) 四、布置任务,拓展延伸

师:调查一下,太阳刚升起大约是几时?太阳刚落下大约是几时? ( 五)、概括总结,质疑升华

1、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钟表,时间老人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教学反思:“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里,教师巧妙地设计了与学生实际贴近的生活情境,说明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了他们初步的“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教学”,更重要的是“育人”。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善于在教学中挖掘各种素材对学生进行教育,根据本节课内容,我希望学生在学会认钟表的同时,能体验时间,形成时间观念,学会要珍惜时间,受到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等教育。

找 规 律

贺英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八单元图形规律 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格物体。 2、通过涂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通过找生活中的规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

难点: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学准备

教具:黄花6朵,红花3朵、透明胶等。

学具:学生摆的学具若干、作业纸,信封、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探究意识

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喜欢)今天呀,老师就带给大家一个魔术表演。不过,我得请小朋友们和我一起来完成这个魔术。老师来变,你们来猜,猜猜看老师接下来会变出什么?请你仔细看喽。

老师出示准备好的:“两朵黄花一朵红花,两朵黄花一朵红花,两朵黄花一朵红花”边出示边让学生猜,下一朵会是什么颜色的花?

2、(把花展示到黑板上)师:刚才在猜的时候,老师发现,一开始有小朋友猜错了,可是后来小朋友们越猜越准。我想你们一定有什么窍门,能告诉我吗?

3、师:你说得真棒,你们都是这样想的吗?(是)像这样2朵黄1朵红,2朵黄1朵红排列着叫有规律地排列(边说边板书规律)。请小朋友和我一起读一遍。 二、感知规律——认识简单的规律

1、师:生活中向这样的规律啊,有许多,你们想找出它们的规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请小朋友们一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找规律”

师:瞧,一群小朋友正在联欢呢,请你们仔细观察。画面里哪些地方排列是有规律的?它们又是按怎样的规律排列的,请跟同桌说一说,看谁找得多?出示课件“联欢会” (1)、四人小组讨论联欢上的规律。

(2)、学生汇报:

红旗的规律;彩灯的规律;花朵的规律;小朋友队伍的规律。 3、教师小结,明确“一组”的概念

师:刚才,我们已经找出了彩旗、灯笼、小花和小朋友队伍的规律。像灯笼这样一黄一紫、彩旗的一黄一红、小花的一红一绿,和小朋友队伍里的一男一女,以及我们黑板上的两朵黄花,一朵红花,我们都把他们叫做一组。(板书:一组,齐读:一组)

当我们找到图形排列的规律的时候,只要找到一组是什么,在看一看是不是按照一组一组重复地排列(板书:重复),如果是我们就说他是有规律地排列。 4、小练习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屏幕上的规律都被你们找出来了,那老师这里还有几题,你还想找吗?(想)看谁有火眼金睛,能够很快找出来。 课件出示有规律的几组图片 三、课间操

师:大家都学得这么好,我们来轻松一下。先仔细听,认真看老师是怎样做的,然后跟老师一起来做。 教师来拍节奏做律动,学生一起来做。 四、动手操作,巩固发展: 1、画一画规律:

师:小朋友们的眼睛真是太厉害了,个个都是火眼金睛。那我们的小手,请把你的小手拿出来,你能用你灵巧的小手画出美丽的规律吗?请你拿出作业纸和水彩笔,画出你喜欢的规律,先想一想你想画怎样的规律,想好的小朋友可以开始画了。

①学生画规律,师巡视,并注意表扬动作比较快的同学和提醒速度(画好的同学坐端正,同时也要注意时间,比一比哪个同学的动作最快。)

②汇报展示:(选几幅有代表性的)请小作者介绍自己的规律(或者其他同学找规律,并说说下一个图形会是什么。)

2、动手做一做——用不同的方法表示规律:

师:小朋友们都画得不错,老师除了会找规律、画规律以外,还会用动作和声音来表示规律,你相信吗?(有的说相信,有的说不相信)请你看仔细喽!(师示范做出有规律的动作并配上声音,全班一起跟做一遍。)

师:谁也能用这样的动作或声音来表示规律呢?(请一到两个同学来表示规律,全班跟做。) 师:你会创造这样的规律吗?请把你想到的规律做给同桌看一看。 小结。

师:今天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不仅学会了找规律(板书:找)小手还能画出美丽的规律,做出有创意的规律。有规律的事物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希望小朋友们课后能够多仔细观察,发现更多美丽的事物。 教学反思: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这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探求数学知识。低段儿童对枯燥无味的讲解很难理解,甚至不感兴趣,但一听到“游戏”、“活动”这类词时,马上打起精神,产生强烈的兴趣与好奇心。所以课前我就以玩魔术的游戏形式把学生带入本节课的知识领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来认识“什么是规律”。本来复杂的理论解释,用游戏的形式来表现,一下子显得浅显易懂,学生也在喜欢地玩中不知不觉地认识了“规律”。接下来的学习,通过生动活泼的课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处感官,环节清楚,层次分明,有张有驰,学生一直处于“玩中有学,学中有乐”的状态中。当学生认识了规律,并积极探索规律的时候,让他们摆一摆的规律,玩一玩规律;当他们在学中感到累时,让他们舞一舞规律,感悟规律的多种形式。整节课,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愉快地学习状态

数学第二册数字与图形的变化规律

王宗艳

教学内容:第八单元数字与图形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稍复杂的图形与数字的排列规律,能够发现数字的排列规律并能按规律填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3、通过学生观察、动手操作、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精力发展规律的过程,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4、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稍复杂的图形与数字的排列规律。 能够发现数字的排列规律并能按规律填数。 教具准备:例6卡片、磁片 正方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不仅探索了有关图形的规律,而且还探索了有关数字的规律,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观察力特别强,特别善于动脑筋,生活中许多事物都是有规律的。我们今天就继续学习“找规律”。有信心学会吗?

(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例6。

a .规律有很多种,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例6,你发现3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b .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你能找出第一小题图形的摆放规律吗? 拿出自己的学具摆一摆,把你找到的规律与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谁来告诉大家这些图形的规律是什么?

那么,你能猜出后面应怎么摆吗?应摆几个?为什么?

小结:这些图形的排列规律不再是重复出现的,而是依次增加1个。 2.四人小组共同用学具摆一摆(2)(3),比比哪一小组最先找到规律。

哪一小组愿意将你们发现的规律告诉大家?(学生上台讲解,教师配合出示相应的数字与图形。) a .谁知道这三组图形的规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b .你能创造出一些像这样的规律吗?可以用学具摆,也可以在本子上画。 谁来展示一下你创造出来的规律? 到黑板展示,并让学生说出规律。 3.教学例7

a .大家看,这是聪聪创造出的规律(出示例7)。

她创造的规律没有图形,只有数,你能找到规律吗?认真观察、思考。

谁把你找到的规律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发现这个规律的?那么,后面的数是几?为什么?(出示每次增加的5和3,以及后面应填的数。)

b .小朋友们这么快就找到了它们的规律。那你们知道这些数的排列规律与刚才我们自己创造的规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不管有没有图形,在数量上它们都是依次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找规律时,只要算出每相邻两个数的差就可以了。

c .你能创造出一些规律来考一考老师吗?大家可以研究一下,看谁创造出的规律最好。 学生说出自己创造的规律,教师板书,并与学生共同参与,一起找规律。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书上第91页“做一做”及第92页第4题。 要求学生说出规律和找规律的方法。 2.出示第92页思考题。

比一比,谁是聪明的孩子,最先找出规律。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觉得自己学得怎么样?你觉得谁表现比较好?为什么?

教学反思:

稍复杂的图形和数字变化规律我教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首先. 整体上看数字;其次. 寻找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再次,每相邻两个数之间多几少几标上数字,再看每次多几少几的规律;最后,尝试将两个数字相加,看看与后面一个数是否有关系。这样的方法我们学生大多能解决前面几种情况的规律。然而,对于作业中出现的找出出错的数字,学生做作业错误率比较高。如5、7、9、10、14、16、17、19改掉一个数字使它变的有规律。他的规律之一是每相邻两项的差是2的等差数列,学生看成了自然数列。这是学生思维的混乱出现错误的。教学时,要让学生左右观察,整体分析,找准规律。

统 计

张 兰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二册第九单元

二、教学目标

1、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经历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 2、 使学生初步了解统计的方法,了解统计的意义。

3、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和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 4、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培养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使学生学会用简单的符号进行记录的统计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图表。 2、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教具准备

1、教具准备:统计图、统计表 2、学具准备:题卡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出示校园图(美丽的校园、盆花。教师讲解。)

喜欢这些花吗?仔细观察,看看这些花有几种颜色?每种颜色的有多少盆?

你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涂小格的方式表示出来呢?(学生涂卡)谁愿意说说你的答案? 图与花比较,哪一种更清楚的看出每一种颜色的花有多少朵呢?(引导学生说出图的优点)

象我们刚才这样,数出花的朵数,利用涂小格的方式表示出来的过程,其实我们就是在进行统计。这节课我来进一步学习有关统计的知识。(板书课题:统计)

(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学生活动,教师收集

现在所有的题卡都在老师手里,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汇报) 那么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好不好?老师读,你记一记吧!

教师读,可能出现学生记不下来的情况,教师问:记下来的吗?你说说你是怎么记的?现在小组商量一下,怎么记更好?小组讨论。小组汇报方法,方法可能是多式多样的,教师在肯定同学们的方法的同时,适时优化画“正”的方法。建议同学们在记录的时候也可以用这种方法。(不硬性要求) 反过题卡,重新开始统计。

学生汇报统计方法,并说出数据。(此过程中同学们的方法可能不一样,但结果是一样的) 老师想把正确的数字填在表格中,谁愿意说一说喜欢各种颜色的各有多少人?(生说,师填)

如果我们还用涂小格的方式来表示的话,又该怎样涂呢?谁来说一说,喜欢红色花的人数应该怎样涂呢?涂几个小格?(生说,师涂。)他说的和你想的一样吗?如果没有这些小格,你还能知道喜欢各种花的人数吗?(出示竖轴上的人数) 能,让学生掌握对应着数字读图。

把杂乱的数据整理成这样的图形,这样的图形就是统计图。把数据填入表格,你能给这个表格起个名字吗?(统计表)

看着统计图和统计表,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提问题) 你能看着统计图和统计表,回答出这个问题吗?(提问题并回答)

师小结:我们看着统计图和统计表,能很清楚既看出他们的数量有多少,又能看出他们的关系。这就是统计图和统计表的优点。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学会这些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很多的问题,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1、数一数这个机器人是由多少个三角形、圆和长方形组成的?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表示。 出示机器人。出示机器人。

2、每个人每年是不是都要过生日啊,调查你们班上同学的生日在哪一个月份,然后做一份统计图和统计表。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活中还有很多事情可以用统计的知识来解决,老师希望同学们学到这种知识可以去解决更多的问题!

五、板书设计

统 计

统计图 统计表

画“正”字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师利用情境教学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经历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使学生初步了解统计的方法,了解统计的意义。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和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培养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效果较好。


相关内容

  • 二年教案分苹果
  • 龚小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教 案年级: 二年级 科目: 数学 龚小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教案 年级: 二年级 科目: 数学 龚小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实施"高效课堂"教学 ...

  •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分析及教案
  • 城市之光小学六年级数学 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单元分析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年级 学科 第 单元 主备教师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巢湖市城市之光小学六年级数学电子教案(NO. 17 ) 班级: 六年级 科目:数学 主备人:曹阳 执教人: 2014-2015学年度 ...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实录课堂视频公开课名师授课录像优质课观摩课
  • 查看: 1422|回复: 0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实录课堂视频公开课名师授课录像优质课观摩课[复制链接] admin 管理员 串个门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19:40: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享到:开心网搜狐微博网易微博新浪微博百 ...

  • 奖状模板,数学单科优秀奖,
  • 周茉 同学: 在 2014 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中 数学成绩优秀,授予: 单科优秀奖 长沙市实验中学 初一年级组 2014.10 邓迎卓同学: 在 2014 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中 数学成绩优秀,授予: 单科优秀奖 长沙市实验中学 初一年级组 2014.10 陈依文同学: 在 2014 年下学期第一次月 ...

  • 小奖状格式(三下)
  • 三(4)班李锦成同学: 你2014---2015学年下学期期末检测中 语文学科成绩优秀,希望再接再厉. 特发此状,以此鼓励 安宁中学嵩华校区 三年级组 2015年7月1日 三(4)班罗涪川同学: 你2014---2015学年下学期期末检测中 语文学科成绩优秀,希望再接再厉. 特发此状,以此鼓励 安宁 ...

  • 小学45年级数学支教教案
  • 支教数学教案总案 一.教学对象:四年级.五年级学生. 二.教学目的: 通过适合四五年级小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调动大家学习数学的兴趣,教会大家学好数学的适合自己的方法,甚至达到学会自主学习数学的目的,并同时学会将学习的数学知识与能力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或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妙用. 三.教学内容: 由于本 ...

  • 火星小学教案检查情况反馈表
  • 火星小学教案检查情况反馈表 火星小学教案检查情况反馈表 教案检查情况反馈 检查时间:2008.2.25 检查时间: 姓名 科目 计划 详略 检查人:语文组(辛晓明) 数学组(袁早凤) 综合组(任珊) 检查人: 语文组( 辛晓明) 数学组(袁早凤) 综合组( 任珊) .数学组 . .综合组 . 重点 ...

  • [视频课件]初中各学科教案课件大全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

  •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教案
  • 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三 年级 数学 学科 主备人 时间 8.31 1 2 3 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三 年级 数学 学科 主备人 时间 8.31 4 5 6 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三 年级 ...

  • 猫]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 小学教案人教课标7册-<猫>第一课时教学实录之一 - 教案中心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美术品德各科 - 多彩教育网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百度搜藏人人网腾讯微博开心网腾讯朋友百度空间豆瓣网搜狐微博MSNQQ收藏淘江湖百度贴吧谷歌Buzz更多...百度分享游客,您好 免费注册 用户登录 我来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