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桃花汤治疗虚寒下利型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并对桃花汤治疗虚寒下利型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的机理进行深入的探讨。 方法:在确立严格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的基础上,采用随机、均衡、对照的原则,将86例合格受试对象分为中药组29例,给予桃花汤加减,水煎服,400ml,早晚各温服200ml,日一剂。西药组30例,给予甲硝唑0.4g Tid+万古霉素0.125g Bid。中西医结合组27例,给予桃花汤加减,水煎服,400ml,早晚各温服200ml,日一剂;加甲硝唑0.4g Tid+万古霉素0.125g Bid。以上三组服药10天,将第5天、第10天后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做治疗前后观察。 结果:根据统计资料分析,第5天,中药组的总有效率达41.37%,西药组的总有效率63.33%,而中西医结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2.59%,三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组总疗效优于中药组及西药组,西药组优于中药组。第10天,中药组的总有效率达68.96%,西药组的总有效率53.33%,而中西医结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2.59%,三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组总疗效优于中药组及西药组,中药组优于西药组。提示中医治疗本病疗效发挥缓慢,治疗时限较长,但时效性强;西医治疗本病疗效发挥迅速,但时效性差;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疗效佳,有效的缓解其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提出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思路,为该病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桃花汤治疗虚寒下利型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并对桃花汤治疗虚寒下利型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的机理进行深入的探讨。 方法:在确立严格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的基础上,采用随机、均衡、对照的原则,将86例合格受试对象分为中药组29例,给予桃花汤加减,水煎服,400ml,早晚各温服200ml,日一剂。西药组30例,给予甲硝唑0.4g Tid+万古霉素0.125g Bid。中西医结合组27例,给予桃花汤加减,水煎服,400ml,早晚各温服200ml,日一剂;加甲硝唑0.4g Tid+万古霉素0.125g Bid。以上三组服药10天,将第5天、第10天后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做治疗前后观察。 结果:根据统计资料分析,第5天,中药组的总有效率达41.37%,西药组的总有效率63.33%,而中西医结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2.59%,三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组总疗效优于中药组及西药组,西药组优于中药组。第10天,中药组的总有效率达68.96%,西药组的总有效率53.33%,而中西医结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2.59%,三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组总疗效优于中药组及西药组,中药组优于西药组。提示中医治疗本病疗效发挥缓慢,治疗时限较长,但时效性强;西医治疗本病疗效发挥迅速,但时效性差;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疗效佳,有效的缓解其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提出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思路,为该病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