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为师之道及对现代教师的启示

孔子的为师之道及对现代教师的启示

作者:程宝

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4年第11期

一师德为先

《教师专业标准》基本理论的第一条就是“师德为先”,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中国长期以来奉行的是政教合一的传统,教师是社会文化道德的维系者,所谓“师之所以存,道之所以存”。教师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因此,对教师的职业要求更多地体现在对职业道德的强调上,更强调教师的敬业精神以及对学生的人格感化和道德师范作用。

(一)热爱教育事业

孔子成为万世师表,流传千古,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对教育事业的忠诚热爱,对学生的热爱包容。在他政治生涯经历大起大落,在陈国最破落的时候,他仍旧坚持在杏树下讲学传教。尤其是他晚年回到鲁国之后,更是全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之中,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学生,晚年整理编纂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基本教材,说明孔子不仅是一位政治家,更是一位热爱教育事业的教育家,他一以贯之,用“爱”的教育思想对待教育事业和学生。

(二)热爱关心学生

热爱学生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尺度。教育是知识的传递,是人格的塑造,是心与心的沟通与交融。因此,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热爱学生就是要对学生亲切关怀、耐心帮助,在人格上平等对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全面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

孔子跟弟子相处,最难能可贵的一点就是人格上的尊重平等,他对学生的教育秉持着“有教无类”、“一视同仁”的思想,对弟子毫无保留。

孔子对待学生和自己的儿子一样,没有厚此薄彼。“陈亢问于伯鱼”(《论语·季氏》)一章中记载,陈亢问伯鱼:“你从夫子那里得到过与众不同的教导吗?”陈亢之所以发问,是因为他用常人之心态来揣度孔子,认为孔子对儿子总会偏心。然而,孔子却是一视同仁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无论你是年老年幼、聪慧愚笨、贵族贱民,孔子都是“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者不止”,平等对待,教之成才。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意志的人,他们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和细心教导。樊迟好学,资质平平,每一次发问,孔子都耐心细致对其进行讲解,教导樊迟成才,才有唐赠“樊伯”,宋封“益都侯”,明称“先贤樊子”的成就。

(三)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这句话虽不是专对教师说的,但却包含着做教师应有的行为规范。孔子也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孔子不仅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身教胜于言传。教师要以身作则,从自己抓起,通过不断地严于律己作出表率,用自身的行动让学生从内心里佩服自己。在教育实践中,孔子要求教师说到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他认为,具有丰富知识的人虽然不少,但能够躬行实践的人,却很难找到。他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身正,而后正人”,这应成为教育工作者们时刻提醒自己的一句话,只有不断地更新自我,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才能真正做到寓德于教、为人师表。

孔子这种热爱教育、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的高尚师德,深得学生的爱戴和敬佩。弟子们对孔子的人格和学问崇敬仰慕,终其一生追随老师,努力学习,帮助老师实现其抱负和理想,这都是孔子高尚师德的结果。因此,在加强师德建设的今天,教师应该学习孔子对教育事业的忠诚热爱,对学生的热爱关怀,坚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学生为本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倡导主体性教育。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形成良好的品德,都必须通过自己的思维与实践,通过自身的思想矛盾运动才能实现。早在2500多年前,在孔子的为师之道中,就体现了学生为本的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

(一)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孔子认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居于主体地位,起着主体性作用,表现在:其一,学生是真正的行路者。老师的任务在于向学生指明要学的内容,不是代替学生本人学习知识。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宋代朱熹解释说:“学者多以言语观圣人,而不察其天理流行之实,有不待言而著者。是以徒得其言,不得其所以言,故夫子发此以警之。”孔子要求学生发挥主动性,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不仅要知其言,更要知其所以言。他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认识到,要使学生获得广大博深的学问,就必须依靠学生自觉地思考,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其二,在孔子看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还体现在学生是教师所教知识的内化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效果的好坏,不取决于教师教了多少,而是学生内化了多少。

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内化学到的知识呢,孔子要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要帮助学生养成端正的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为政》)。最后就是要运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只有学生全面发展,具备综合素质之后,教育才算是成功的。如何使学生健康快乐,全面又富有个性地成长,就成了困扰当今教师的难题。伟大先哲孔子培养的学生,德行好的有颜回,会说话的有子贡,能办政事的有冉求,熟悉古代文献的有子夏。孔子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的培养,他认为应该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即“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孔子所讲的“文、行、忠、信”是一种教育内容的核心,而非具体的授课科目。

文:文献,古籍,指文化知识。孔子与当今教师一样,教授给学生以《诗》为主的文化知识,体现“智育”的培养。孔子教弟子学《诗》,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修养,但这不是学《诗》的唯一目的。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孔子教弟子的文化知识,更多地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增长综合知识,体现了“学生全面持续发展本位”的精神。

行:社会生活实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学习了知识,在社会实践中运用它,不也是高兴的吗?孔子教给学生的不是书本上条条框框的死知识,而是知识的运用,是知行的统一。

忠、信:尽己之谓忠,对人尽心竭力,即忠诚品德的意思。信:以实之谓信,诚实、信用的意思。“忠、信”均可以理解为当代的道德教育,孔子的教学组织方式不同于现在的班级授课制,孔子在与学生的一问一答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虽没有单独设“道德课”,但是道德教育始终贯穿于孔子的教学活动之中。

孔子的教学内容注重学生全面持续发展的培养,不是单独的“智育”本位。孔子的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包容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思想始终贯穿在他的教学过程之中。 三能力为重

《教育专业标准》提出“能力为重”的基本理论,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突出教书育人的实践能力。研究学生,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一)注重实践能力

加里宁曾经说过:“具有知识还不能说就够了,这只是掌握了材料,材料是好的,但是还要求有极大的技巧来合理地利用这些材料,以便把知识传授给别人。”如果教师仅仅具有专业知识,不懂教育理念,不会教学方法,那么他就只是一个“传授知识的机器”。至圣先师孔子用“爱”的教育理念,在对弟子言传身教的实践中,因材施教地把文化知识传授给每一个学生。他巧妙地把学科知识、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了起来。

(二)提高教学水平

孔子被称为万世先师的原因,除了他“师德为先”的教育思想之外,就是孔子行之有效、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矣,”(《论语·述而》)倡导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论语·子罕》),倡导循循善诱的教学过程和高超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水平看似简单,做起来难,需要教师有恒心、有耐心,细心观察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具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实施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三)提高专业能力

“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长期被看做是一种学生读书学习方法,但是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今天,对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更有借鉴意义。这就要求教师要掌握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把他们应用到教学实践之中,把理论与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反思研究,做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学记),“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就可以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教学过程,不断丰富教育理念,提高专业能力,更好地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

四终身学习

中华民族的古语“活到老学到老”体现了终身学习的思想,这一思想对教师专业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

(一)学而不厌的精神

教师想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不仅要牢固掌握、理解精通专业知识,还要“学而不厌”、“不耻下问”,不断地提高自身知识贮备,了解国内外学术发展的前沿,适应学科发展趋势。

“学而不厌”代表教师自强不息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教师为了教好学生,做到“诲人不倦”必须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在孔子看来,作为一个教师,必须知识渊博、通晓古今,掌握学科知识,预见发展趋势。孔子的好学精神达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的地步。

在孔子眼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一种治学态度,不仅适用于学生,更适合于教师。孔子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教师应该摒弃文人相轻的陋习,向同事学习,向学生学习,不耻下问,做到“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做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与寡,有若无,实若虚”(《论语·泰伯》)。

(二)优化知识结构

教师想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要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质,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方面的知识。孔子曾说:“吾十有五而至于学”(《论语·为政》),精通礼、乐、射、御、书、数,这为孔子日后施教奠定了理论基础。

孔子的为师之道及对现代教师的启示

作者:程宝

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4年第11期

一师德为先

《教师专业标准》基本理论的第一条就是“师德为先”,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中国长期以来奉行的是政教合一的传统,教师是社会文化道德的维系者,所谓“师之所以存,道之所以存”。教师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因此,对教师的职业要求更多地体现在对职业道德的强调上,更强调教师的敬业精神以及对学生的人格感化和道德师范作用。

(一)热爱教育事业

孔子成为万世师表,流传千古,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对教育事业的忠诚热爱,对学生的热爱包容。在他政治生涯经历大起大落,在陈国最破落的时候,他仍旧坚持在杏树下讲学传教。尤其是他晚年回到鲁国之后,更是全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之中,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学生,晚年整理编纂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基本教材,说明孔子不仅是一位政治家,更是一位热爱教育事业的教育家,他一以贯之,用“爱”的教育思想对待教育事业和学生。

(二)热爱关心学生

热爱学生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尺度。教育是知识的传递,是人格的塑造,是心与心的沟通与交融。因此,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热爱学生就是要对学生亲切关怀、耐心帮助,在人格上平等对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全面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

孔子跟弟子相处,最难能可贵的一点就是人格上的尊重平等,他对学生的教育秉持着“有教无类”、“一视同仁”的思想,对弟子毫无保留。

孔子对待学生和自己的儿子一样,没有厚此薄彼。“陈亢问于伯鱼”(《论语·季氏》)一章中记载,陈亢问伯鱼:“你从夫子那里得到过与众不同的教导吗?”陈亢之所以发问,是因为他用常人之心态来揣度孔子,认为孔子对儿子总会偏心。然而,孔子却是一视同仁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无论你是年老年幼、聪慧愚笨、贵族贱民,孔子都是“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者不止”,平等对待,教之成才。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意志的人,他们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和细心教导。樊迟好学,资质平平,每一次发问,孔子都耐心细致对其进行讲解,教导樊迟成才,才有唐赠“樊伯”,宋封“益都侯”,明称“先贤樊子”的成就。

(三)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这句话虽不是专对教师说的,但却包含着做教师应有的行为规范。孔子也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孔子不仅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身教胜于言传。教师要以身作则,从自己抓起,通过不断地严于律己作出表率,用自身的行动让学生从内心里佩服自己。在教育实践中,孔子要求教师说到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他认为,具有丰富知识的人虽然不少,但能够躬行实践的人,却很难找到。他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身正,而后正人”,这应成为教育工作者们时刻提醒自己的一句话,只有不断地更新自我,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才能真正做到寓德于教、为人师表。

孔子这种热爱教育、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的高尚师德,深得学生的爱戴和敬佩。弟子们对孔子的人格和学问崇敬仰慕,终其一生追随老师,努力学习,帮助老师实现其抱负和理想,这都是孔子高尚师德的结果。因此,在加强师德建设的今天,教师应该学习孔子对教育事业的忠诚热爱,对学生的热爱关怀,坚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学生为本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倡导主体性教育。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形成良好的品德,都必须通过自己的思维与实践,通过自身的思想矛盾运动才能实现。早在2500多年前,在孔子的为师之道中,就体现了学生为本的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

(一)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孔子认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居于主体地位,起着主体性作用,表现在:其一,学生是真正的行路者。老师的任务在于向学生指明要学的内容,不是代替学生本人学习知识。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宋代朱熹解释说:“学者多以言语观圣人,而不察其天理流行之实,有不待言而著者。是以徒得其言,不得其所以言,故夫子发此以警之。”孔子要求学生发挥主动性,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不仅要知其言,更要知其所以言。他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认识到,要使学生获得广大博深的学问,就必须依靠学生自觉地思考,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其二,在孔子看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还体现在学生是教师所教知识的内化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效果的好坏,不取决于教师教了多少,而是学生内化了多少。

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内化学到的知识呢,孔子要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要帮助学生养成端正的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为政》)。最后就是要运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只有学生全面发展,具备综合素质之后,教育才算是成功的。如何使学生健康快乐,全面又富有个性地成长,就成了困扰当今教师的难题。伟大先哲孔子培养的学生,德行好的有颜回,会说话的有子贡,能办政事的有冉求,熟悉古代文献的有子夏。孔子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的培养,他认为应该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即“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孔子所讲的“文、行、忠、信”是一种教育内容的核心,而非具体的授课科目。

文:文献,古籍,指文化知识。孔子与当今教师一样,教授给学生以《诗》为主的文化知识,体现“智育”的培养。孔子教弟子学《诗》,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修养,但这不是学《诗》的唯一目的。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孔子教弟子的文化知识,更多地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增长综合知识,体现了“学生全面持续发展本位”的精神。

行:社会生活实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学习了知识,在社会实践中运用它,不也是高兴的吗?孔子教给学生的不是书本上条条框框的死知识,而是知识的运用,是知行的统一。

忠、信:尽己之谓忠,对人尽心竭力,即忠诚品德的意思。信:以实之谓信,诚实、信用的意思。“忠、信”均可以理解为当代的道德教育,孔子的教学组织方式不同于现在的班级授课制,孔子在与学生的一问一答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虽没有单独设“道德课”,但是道德教育始终贯穿于孔子的教学活动之中。

孔子的教学内容注重学生全面持续发展的培养,不是单独的“智育”本位。孔子的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包容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思想始终贯穿在他的教学过程之中。 三能力为重

《教育专业标准》提出“能力为重”的基本理论,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突出教书育人的实践能力。研究学生,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一)注重实践能力

加里宁曾经说过:“具有知识还不能说就够了,这只是掌握了材料,材料是好的,但是还要求有极大的技巧来合理地利用这些材料,以便把知识传授给别人。”如果教师仅仅具有专业知识,不懂教育理念,不会教学方法,那么他就只是一个“传授知识的机器”。至圣先师孔子用“爱”的教育理念,在对弟子言传身教的实践中,因材施教地把文化知识传授给每一个学生。他巧妙地把学科知识、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了起来。

(二)提高教学水平

孔子被称为万世先师的原因,除了他“师德为先”的教育思想之外,就是孔子行之有效、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矣,”(《论语·述而》)倡导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论语·子罕》),倡导循循善诱的教学过程和高超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水平看似简单,做起来难,需要教师有恒心、有耐心,细心观察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具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实施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三)提高专业能力

“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长期被看做是一种学生读书学习方法,但是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今天,对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更有借鉴意义。这就要求教师要掌握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把他们应用到教学实践之中,把理论与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反思研究,做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学记),“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就可以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教学过程,不断丰富教育理念,提高专业能力,更好地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

四终身学习

中华民族的古语“活到老学到老”体现了终身学习的思想,这一思想对教师专业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

(一)学而不厌的精神

教师想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不仅要牢固掌握、理解精通专业知识,还要“学而不厌”、“不耻下问”,不断地提高自身知识贮备,了解国内外学术发展的前沿,适应学科发展趋势。

“学而不厌”代表教师自强不息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教师为了教好学生,做到“诲人不倦”必须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在孔子看来,作为一个教师,必须知识渊博、通晓古今,掌握学科知识,预见发展趋势。孔子的好学精神达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的地步。

在孔子眼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一种治学态度,不仅适用于学生,更适合于教师。孔子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教师应该摒弃文人相轻的陋习,向同事学习,向学生学习,不耻下问,做到“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做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与寡,有若无,实若虚”(《论语·泰伯》)。

(二)优化知识结构

教师想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要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质,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方面的知识。孔子曾说:“吾十有五而至于学”(《论语·为政》),精通礼、乐、射、御、书、数,这为孔子日后施教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关内容

  • (3)儒家思想对现代学校管理的启示
  • 儒家思想对现代学校管理的启示 沈阳市第26中学  韦福臣 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地从制度操作的角度关注各种创新型的管理方法,很少从伦理本质上对管理进行深入的探究.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是以"仁"为核心和"人贵"的思想体系,反对"过"与&q ...

  • 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及其当代启示
  • 目 录 1引言 .............................................................. 3 2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提出背景 .......................................... 3 2.1仁义礼智信提出的社会背景... ...

  • 浅谈孔子.孟子.墨子.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
  • 浅谈孔子.孟子.墨子.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文化繁盛,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比如孔子.孟子.墨子.荀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对中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教育思想至今仍有深远的影响. 作为我过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孟子.墨子.荀子的教育思想有着很多的相 ...

  • 孟子与杜威德育方法的比较及启示
  • 孟子与杜威德育方法的比较及启示 (2015至2016学年度 第2学期) 课 程 名 称:中外德育思想史比较专题研究 课 程 编 号: 213315 学 生 姓 名: 王雪婷 学 号: 151311102 年 级: 硕马院1501 任 课 教 师: 陈岩 提 交 日 期:2016年 6 月 21日 成 ...

  • 孔子苏格拉底启发式思想教育启示
  • 孔子苏格拉底启发式思想教育启示 摘要:孔子和苏格拉底是东西方启发式教学法的开创者,对东西方的教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教育的对象上,二人都主张"有教无类",推动了教育和文化的普及.在对教育作用的认识上,二人都高度肯定教育的重要价值,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在教育方法上 ...

  • 论语十则实录评
  • 阅读经典:当我们与孔子对话 <论语>在汉语文化中的经典地位毋庸置疑.而"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①所谓重温的意义既是指我们的现实经验在经典中的重逢,也是隐喻作者在经典中的复活.那么,圣人孔子则以其经典而得以永生--当我们阅读<论语&g ...

  • 孟子与孔子教学思想之比较
  • 内容摘要:孟子的教学思想是对孔子的教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从教育目的培养君子与大丈夫的比较,因材施教.启发诱导与自得深造.学思结合与独立思考等教学方法原则之比较,不仅是阐明了教学是围绕教育目的展开的,而且也展现了孟子在前人孔子的基础上的革新与创造.两人的教学思想不仅对于当今的教学工作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

  • 孔子的启示
  • 孔子是中国人文精神.人文传统的创建者,他一生为人文理想艰苦奋斗.孔子如何温故知新?如何转化?又如何从返本的思考中,开出一片人文的新天地?在孔子与传统复杂而又辩证的关系中,得到一个重要的启示是:就文化创新而言,愈深入传统,愈能超越传统. 我在北京<原道>第二辑发表的<孔子与论语> ...

  •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现实的启示
  •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现实的启示 [摘要]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在教育上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见地的教育思想.在教育方针上他提出了"有教无类",在教学原则上他提出了"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上他提出了"启发诱导",在建立师生关系上他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