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设计说明

土地平整工程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及规范

1、《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

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 3、《重庆市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2007)

4、《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 二、主要工程设计 1、旱地坡改梯:

旱地坡改梯施工包括定线、剥离表土、清基、砌筑田坎、回填平整、表土复位等工序。 旱地坡改梯流程 (1)梯地定线

a 、根据梯地规划确定为梯地区的坡面,在其正中(距左右两端大致相等)上到下划一中轴线。 b 、根据梯地断面设计的地块表面斜坡线,在中轴线上划出各台梯地的斜坡中线基点。 c 、从各台梯地斜坡中线基点出发,用水准仪向左右两端分别测定其等高点;连各等高点成线,即为各台梯地的施工清基线。

d 、定线过程中,遇局部地形复杂处,应根据大弯就势,小弯取直原则处理。 (2)清基

以各台梯地的施工线为中心,上下各划出50-60cm 宽,作为清基区。

在清基线范围内清除表土厚约25cm ,暂时堆在下方,施工中与整个地面保留表土结合处理。将清基区的基础清理稳固得基岩或底土层,并清除石砾等杂物(如有洞穴及时填塞),整平,夯实。 (3)修筑石坎

块石之间应互相嵌实咬紧,石缝错开,分层砌筑,石坎基础必须臵于坚硬的基岩或土质上,从而保证石坎稳定,不垮塌。 (4)保留表土

表土逐台下翻法。适用于坡度较陡,地块表面较窄(10m 以下)的梯地。 步骤如下:

整个坡面梯地逐台从下向上改造,先将最下面一台地块表面修平,不保留表土。

当第一台梯地回填平整后,将第二台拟修梯地地块的表土取起,翻移到第一台地块表面上,均匀铺好。

第二台梯地修平后,将第三台拟修梯地地块的表土取起,翻移到第二台地块表面上,均匀铺好。 如此逐台进行,直到各台修平。 (5)修平田面

将地块表面分成下挖上填和上挖下填(即挖高填低)两部分;地坎线上下各1.5m 范围,采取下挖上填法,从地坎下方取土,填到地坎上方。其余地块表面采取上挖下填法,从地块表面中心线以上取土,填到中心线以下。这样可提高工效,节省劳工。

地块表面挖、填任务基本完成后,应用水准仪检查是否达到水平(或按设计要求的纵向比降)。要求误差不超过1%。 2、其他草地开发:

其他草地是土地整理项目中新增耕地的重要来源,通过对其他草地的整理,可以提高对土地利用的价值,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

其他草地整理的工作程序是先清除杂草,根据其他草地整理区域中的不同坡度地段设计与改坡度对应的田面宽度。其他草地坡改梯施工包括定线、剥离表土、爆破松土、清基、砌筑田坎、回填平整、表土复位等工序。

具体流程见旱地坡改梯流程。

农田水利工程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及规范

1、《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3—2000; 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 3、《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 4、《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 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 6、《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SWL/T4—1999; 7、《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L267—2001。 二、设计标准 1、工程级别

按照GB50288-99《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P2 工程等级划分),本项目农田水利工程建筑物按Ⅴ等5级建筑物设计。 2、排水标准

按照GB50288-99《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P13 设计标准3.2.2),本项目设计排水标准为:排洪标准采用10年一遇6小时暴雨,6小时排除。 3、防洪标准

按照GB50288-99《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P15 设计标准5.5),本项目蓄水工程防洪标准按重现期20a 确定,引水、提水工程防洪标准按重现期10a 确定,灌排建筑物防洪标准按重现期5年确定。 4、设计使用年限

项目区通过此次工程建设必将改善当地农田水利设施条件,提高农田灌排标准,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 三、设计原则:

1、本着“安全、经济、适用、合理”的原则进行设计。

2、合理确定建筑物等级,控制建筑材料质量,因地制宜选择建筑物结构形式,控制占地面积,减少对建筑物周围环境的破坏。 四、新修蓄水池

本项目所设计蓄水池为敞开式矩形蓄水池,体积为50m 3

,为现浇C 20钢筋砼结构,其施工程序分为:基坑开挖、地基处理、池壁池底现浇、防渗处理、附属设施安装施工等部分。

1、材料

1)水泥。在配置混凝土时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性能指标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定且不低于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其他种类水泥。水泥在进场时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或进场实验报告,并对其品种、标号、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内容进行检查验收。从出厂之日算起,如果水泥储存时间超过三个月,未经复查实验不得使用。

2)砂。蓄水池施工用砂采用特细沙,砂的泥含量≤5%,有害杂质含量的限制见下表

3)碎石。蓄水池施工用碎石颗粒级配应满足下表要求

碎石中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计)不大于25%,泥含量(按质量计)不大于2.0%,且不宜含有块状粘土。有害杂质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按质量计)不宜大于1%。严禁混入煅烧过的白云石或石灰块。

4)水。混凝土拌合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的规定。 5)砖。蓄水池施工用砖采用标准页岩砖,规格为240×115×53,抗压强度不低于MU 20。 2、基坑开挖

首先,根据蓄水池设计有关参数,用全站仪确定蓄水池位置,进行施工放线,并测出相应标高,请监理检测,符合要求后再进行下道工序。

蓄水池基坑开挖应首先作好排水处理,防止地表水(包括雨水、施工用水和生活废水)流入施工现场,冲刷基坑边坡;下大雨时应暂停土方施工。开挖超过1.5m 时,应根据土质情况,按规定放坡或进行支撑,并设置人员上下专用坡道或爬梯;开挖深度超过2m 时,必须按规定在基坑边沿设置防护栏杆。不加支撑的边坡最陡坡度应符合下表规定

3、池底建造。池底施工程序分基坑底土处理、混凝土浇筑等环节。

1)基坑底土处理。因本项目未做地质勘探,在基坑底土处理时应首先了解地质情况和土壤的承载力,并在现场进行坑探试验。如土基承载力不够时,应根据设计提出对基坑底土的要求,采取加固措施,如扩大基础,换基夯实等措施。须在地基满足设计要求后才能进行建筑物施工。首先在池旁设高程基准点,根据设计尺寸开挖池底土体,并碾压夯实底部原状土。人工夯实,各处遍数要相同,不能漏打和少打。

2)混凝土浇筑:

在人工夯实的基础上,现浇钢筋砼池壁、池底,标号为C 20砼,池底厚度为15cm 、池壁厚度为30cm ,依次

推进,形成整体,一次灌筑完成,并要及时收面三遍,表面要求密实、平整、光滑。 3)池壁、池底现浇砼中加入防渗剂(粉),其用量为水泥用量的10%。

3、其他

1)围墙。蓄水池围墙设计采用浆砌砖围墙,墙高1.2m ,墙体厚度12cm 。围墙沿线设置安全支柱,尽量等间距分布,支柱间距1.92m 。

2)梯步。蓄水池梯步采用Φ14钢筋砼爬梯,钢筋布设形式及材料选用应严格按照图纸施工,具体施工工艺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要求。

3)砼板门。规格为0.85m ×0.4m ×0.04m 的三块预制板门搭接而成。

4)采用的各种材料质量应满足有关规范要求,浆砌砖应采用座浆砌筑,不得先干砌再灌缝。砌筑应做到砖安砌平整、稳当,上下层砌砖应错缝,错缝应用砂浆填充密实。砖砌筑前,应先湿润表面。

蓄水池施工过程中,每道施工工序完成后,必须由监理现场确认,在监理认可后方能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五、沟渠

1、灌溉渠、排水沟设计形式、材料要求

本项目区排水沟设计断面形式采用倒梯形断面,设计材料为M 7.5浆砌条石、C 20砼、、C 15砼1:2.5水泥砂浆等。

排水沟施工所用材料选取要求与蓄水池相同,详细内容参考蓄水池施工材料要求。 2、灌溉渠、排水沟施工要求 1)施工放线

首先,根据沟渠设计有关参数,用全站仪确定渠道位置,进行施工放线。根据沟渠中线及护坡道高程放出两侧坡角线,再根据边沟流水高程坡比及护坡道宽度,放出排水沟中线及边线,并测出相应标高,在地面上标出里程桩号以及标高,线位设好以后请监理检测,符合要求后再进行下道工序。

2)基槽开挖

基槽应根据相应的轮廓线和沟渠设计相关高程参数进行开挖。开挖过程中需要排水时,应本着上游照顾下游,下游服从上游的原则,即向下游放水时间和流量,应考虑下游排水条件,下游应服从上游的需要。

人工能够开挖的地方,人工用铁锹和镐进行开挖,如遇石方难以用人工开挖的地方,则需要人工进行放炮施工。

进行放炮施工时,应由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放炮工作,由于沟渠尺寸狭窄,打眼时要注意布置渠的边缘炮眼,严格控制装药量,并适当增加底部炮眼的布置,以保证爆破的质量,严禁放大炮,以避免炸坏边坡防护。

3)清底报验

基槽开挖完毕后,首先进行自检,互检,合格后,由项目部报请现场监理工程师进行检验,在全部检验合格后,方准进行公顷的料石砌筑工作。 4)料石砌筑

首先,砌筑采用坐浆法进行施工,严禁采用灌浆法进行施工。料石在使用前必须用水湿润,表面如有泥土,水锈,应清洗干净。

砌筑沟底前,如基底为岩层,应先将基底表面清洗,湿润,再坐浆砌筑,如基底为土质,可直接夯实后坐浆砌筑。

由于沟渠尺寸厚度较薄,宜选取用适当的料块,并符合规定强度的料石,砌筑时应分层砌筑,每层砌筑前,应先铺砂浆,然后再砌筑料石和填缝,砌体外露面应进行勾缝。

各层砌块应安放稳固,砂浆应饱满,粘结牢固,不得直接贴靠或脱空。砌筑时,底浆应铺满,竖缝砂浆应先在已砌石块侧面填放一部分,然后于石块放好后填满捣实。

砌筑上层砌块时,应避免振动下层砌块,砌筑工作中断后恢复砌筑时,已砌筑的砌层表面应予以清扫和湿润。 5)抹面

池壁内壁用1:2.5水泥砂浆进行抹面,厚度不小于2cm 。

6)混凝土沟渠施工

混凝土沟渠施工要求参照蓄水池混凝土施工要求。 3、检测

材料进场前,要提供石料、沙、水泥,样品报送监理、实验室,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场,材料进场后要经监理现场检验合格才能使用。

抹面和勾缝砂浆,要按实验室提供配比搅拌采用搅拌机拌和,按要求做好试块,送实验室检测。

在砌筑料石时,要根据适当的方量或台班数进行砂浆试配实验。通常情况下以一个台班制作2组或100m 3制作2组试块要在拆模后,立即进行标准养生,到期后,应进行试压,并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

混凝土块,要按实验室提供材料配比按要求做好试块,送实验室检测。

田间道路工程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及规范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 011-94) 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 014-97) 4、《公路桥涵通用设计规范》(JTJ 021-89) 5、《重庆市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2007)

6、《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 二、设计标准 1、田间道设计标准 (1)道路等级

田间道为项目区内村社的对外交通的主要道路,根据道路工程的等级划分以及土地整理项目的规定,道路工程参照四级公路进行设计。 (2)设计使用年限

项目区通过此次土地平整必将带动当地的经济高速发展,交通运输将日趋频繁,设计使用年限为5年。

(3)设计行车速度

设计行车速度为20km/h。 (4)设计荷载

设计荷载:汽-10,履-50。 (5)路基及路面

3.5m 宽田间道路面采用10cm 厚的泥结碎石。根据道路沿线地形条件有选择的在来水一侧设排水边沟。

2、生产路设计标准

参照《重庆市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2007),结合项目区实际生产生活需要,生产路路面宽度设计标准为1.0m 和0.8m ,在稳定区、补充区路面采用80mm 厚的现浇C 20砼路面,当生产路纵坡大于15°时,设计采用梯步形式, 梯步步高设计为150mm ,步宽设计为300mm ,梯段下部铺筑干砌块石,预算中梯段长度按照总长度的10%进行计算;当生产路纵坡在6~15°之间时,设计对路面采

取凹槽防滑处理。在非稳定区、未来影响区路面采用80mm 厚,500mm 宽的C 20钢筋砼实心板铺设在原平整后的路面上,当生产路纵坡大于15°时,设计采用梯步形式, 梯步步高设计为150mm ,步宽设计为300mm ,梯段下部铺筑干砌块石,预算中梯段长度按照总长度的10%进行计算。 三、施工方法及要求 1、田间道

(1)田间道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土方开挖→路床压实→路基手摆片石铺筑→路面泥结碎石铺筑→交工验收

(2)施工方法及要求 ①路床压实

采用10t 以上的压路机对土路床进行碾压,碾压过程中采用先轻后重、轻重结合的方式,碾压速度应先慢后快,最大速度不宜超过4km/h以确保碾压均匀,压实度不得小于93%。 ○2泥结碎石路面:

田间道泥结碎石路面厚度设计为10cm ,碎石粒径为2~4cm ,等级不低于3 级,粘土塑性指数12~20,用土量不超过碎石的15%(按重量计)。在压实的中基上按松散铺厚度(压实厚度1.2 倍)摊铺碎石,要求碎石大小颗粒均匀分布,厚度一致。碎石铺好后,用10t 以上压路机碾压3~4 遍,直至石料无松动为止,碾速宜慢,25~30m/分钟。泥结碎石面层施工方法用拌和法、碎石摊铺后,将规定的用量土,均匀地摊铺在碎石层顶上。然后拌和,拌和一遍后,随拌随洒水,一般翻拌3~4 遍,以粘土成浆与碎石粘结在一起为止,然后用平地机械或铁锹等工具将路面整平,再用压路机洒水碾压,使泥浆上冒,表层石缝中有一层泥浆即停止碾压。过几小时后,再用压路机进行收浆碾压1遍后中撒嵌缝石屑,再碾压2 遍。路面质量要求:表面平整、坚实,不得有松散、弹簧现象,用10t 以上压路机碾压受,不得有明显轮迹,面层与其他构筑物接顺,不得有积水现象,其允许偏差见下表:

泥结碎石路面曾允许偏差表

2、 生产路:

(1)生产道路施工流程

测量放线→原路基平整→现浇水泥路面 (2)路基平整

人工对生产路路基进行平整夯实。 (3)现浇砼路面

生产路采用厚度为8cm 、强度为C 20砼路面,路面宽度设计为1.0m 和0.8m ,水泥标号采用32.5R 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①路面摊铺

将木模板固定安装在路基上后,向模板内现浇C 20砼,采用一次摊铺的方式,每隔3m 设臵一条沥青木板伸缩缝,缝宽3~8mm 。

在混凝土提浆和整平后,应采用大木多次抹面至表面无泌水为止,刮平和抹面操作要适当,一般以混凝土表面浆保持3~5mm 为宜。

抹面结束后,应采用压纹器对纵坡在6~15°之间的路段进行压纹(防滑槽)。 ②路面养护

一般在混凝土抹面2小时后(气温高时可适当提前),用手指轻压不出现痕迹时,即可开始养护。养护时可用湿麻袋、湿草帘等覆盖于混凝土板表面,每天均匀洒水数次,确保其经常保持湿润状态。养护期一般为21天,混凝土在养护期间禁止通行,达到设计强度40%后(约3天),才能允许人通行。

3、排水系统:

(1)排水设施

水是破坏公路的主要因素之一,设计道路排水应形成完善的系统,各种排水设施应畅通,无冲刷和阻水现象。

①路面排水

中路积水可通过设臵路拱横坡排到路外,本次设计排水坡度不小于2%。。 ②边沟

a 边沟采用梯形断面形式 b 边沟的设臵条件

挖方地段和填土高度小于边沟深度的填方地段均应设臵边沟,路堤靠山一侧的坡脚应设臵不渗水的边沟;

多雨地区要在梯形边沟长度不超过300m 、三角边形不超过200m 的地方设臵横向排水沟或涵洞将水排出路基;

边沟的纵坡(出水口附近除外)一般与路线纵坡一致,但在平坡路段,这沟仍应保持0.3%~0.5%的最小纵坡;

边沟的线形应平顺,其设臵以尽快将水排出路基范围为目的。 c 边沟外观质量鉴定

边坡必须平整、坚实、稳定,严禁贴坡;沟底应平顺整齐,不得有松散土和其他杂物,排水通畅。

土地平整工程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及规范

1、《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

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 3、《重庆市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2007)

4、《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 二、主要工程设计 1、旱地坡改梯:

旱地坡改梯施工包括定线、剥离表土、清基、砌筑田坎、回填平整、表土复位等工序。 旱地坡改梯流程 (1)梯地定线

a 、根据梯地规划确定为梯地区的坡面,在其正中(距左右两端大致相等)上到下划一中轴线。 b 、根据梯地断面设计的地块表面斜坡线,在中轴线上划出各台梯地的斜坡中线基点。 c 、从各台梯地斜坡中线基点出发,用水准仪向左右两端分别测定其等高点;连各等高点成线,即为各台梯地的施工清基线。

d 、定线过程中,遇局部地形复杂处,应根据大弯就势,小弯取直原则处理。 (2)清基

以各台梯地的施工线为中心,上下各划出50-60cm 宽,作为清基区。

在清基线范围内清除表土厚约25cm ,暂时堆在下方,施工中与整个地面保留表土结合处理。将清基区的基础清理稳固得基岩或底土层,并清除石砾等杂物(如有洞穴及时填塞),整平,夯实。 (3)修筑石坎

块石之间应互相嵌实咬紧,石缝错开,分层砌筑,石坎基础必须臵于坚硬的基岩或土质上,从而保证石坎稳定,不垮塌。 (4)保留表土

表土逐台下翻法。适用于坡度较陡,地块表面较窄(10m 以下)的梯地。 步骤如下:

整个坡面梯地逐台从下向上改造,先将最下面一台地块表面修平,不保留表土。

当第一台梯地回填平整后,将第二台拟修梯地地块的表土取起,翻移到第一台地块表面上,均匀铺好。

第二台梯地修平后,将第三台拟修梯地地块的表土取起,翻移到第二台地块表面上,均匀铺好。 如此逐台进行,直到各台修平。 (5)修平田面

将地块表面分成下挖上填和上挖下填(即挖高填低)两部分;地坎线上下各1.5m 范围,采取下挖上填法,从地坎下方取土,填到地坎上方。其余地块表面采取上挖下填法,从地块表面中心线以上取土,填到中心线以下。这样可提高工效,节省劳工。

地块表面挖、填任务基本完成后,应用水准仪检查是否达到水平(或按设计要求的纵向比降)。要求误差不超过1%。 2、其他草地开发:

其他草地是土地整理项目中新增耕地的重要来源,通过对其他草地的整理,可以提高对土地利用的价值,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

其他草地整理的工作程序是先清除杂草,根据其他草地整理区域中的不同坡度地段设计与改坡度对应的田面宽度。其他草地坡改梯施工包括定线、剥离表土、爆破松土、清基、砌筑田坎、回填平整、表土复位等工序。

具体流程见旱地坡改梯流程。

农田水利工程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及规范

1、《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3—2000; 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 3、《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 4、《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 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 6、《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SWL/T4—1999; 7、《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L267—2001。 二、设计标准 1、工程级别

按照GB50288-99《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P2 工程等级划分),本项目农田水利工程建筑物按Ⅴ等5级建筑物设计。 2、排水标准

按照GB50288-99《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P13 设计标准3.2.2),本项目设计排水标准为:排洪标准采用10年一遇6小时暴雨,6小时排除。 3、防洪标准

按照GB50288-99《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P15 设计标准5.5),本项目蓄水工程防洪标准按重现期20a 确定,引水、提水工程防洪标准按重现期10a 确定,灌排建筑物防洪标准按重现期5年确定。 4、设计使用年限

项目区通过此次工程建设必将改善当地农田水利设施条件,提高农田灌排标准,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 三、设计原则:

1、本着“安全、经济、适用、合理”的原则进行设计。

2、合理确定建筑物等级,控制建筑材料质量,因地制宜选择建筑物结构形式,控制占地面积,减少对建筑物周围环境的破坏。 四、新修蓄水池

本项目所设计蓄水池为敞开式矩形蓄水池,体积为50m 3

,为现浇C 20钢筋砼结构,其施工程序分为:基坑开挖、地基处理、池壁池底现浇、防渗处理、附属设施安装施工等部分。

1、材料

1)水泥。在配置混凝土时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性能指标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定且不低于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其他种类水泥。水泥在进场时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或进场实验报告,并对其品种、标号、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内容进行检查验收。从出厂之日算起,如果水泥储存时间超过三个月,未经复查实验不得使用。

2)砂。蓄水池施工用砂采用特细沙,砂的泥含量≤5%,有害杂质含量的限制见下表

3)碎石。蓄水池施工用碎石颗粒级配应满足下表要求

碎石中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计)不大于25%,泥含量(按质量计)不大于2.0%,且不宜含有块状粘土。有害杂质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按质量计)不宜大于1%。严禁混入煅烧过的白云石或石灰块。

4)水。混凝土拌合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的规定。 5)砖。蓄水池施工用砖采用标准页岩砖,规格为240×115×53,抗压强度不低于MU 20。 2、基坑开挖

首先,根据蓄水池设计有关参数,用全站仪确定蓄水池位置,进行施工放线,并测出相应标高,请监理检测,符合要求后再进行下道工序。

蓄水池基坑开挖应首先作好排水处理,防止地表水(包括雨水、施工用水和生活废水)流入施工现场,冲刷基坑边坡;下大雨时应暂停土方施工。开挖超过1.5m 时,应根据土质情况,按规定放坡或进行支撑,并设置人员上下专用坡道或爬梯;开挖深度超过2m 时,必须按规定在基坑边沿设置防护栏杆。不加支撑的边坡最陡坡度应符合下表规定

3、池底建造。池底施工程序分基坑底土处理、混凝土浇筑等环节。

1)基坑底土处理。因本项目未做地质勘探,在基坑底土处理时应首先了解地质情况和土壤的承载力,并在现场进行坑探试验。如土基承载力不够时,应根据设计提出对基坑底土的要求,采取加固措施,如扩大基础,换基夯实等措施。须在地基满足设计要求后才能进行建筑物施工。首先在池旁设高程基准点,根据设计尺寸开挖池底土体,并碾压夯实底部原状土。人工夯实,各处遍数要相同,不能漏打和少打。

2)混凝土浇筑:

在人工夯实的基础上,现浇钢筋砼池壁、池底,标号为C 20砼,池底厚度为15cm 、池壁厚度为30cm ,依次

推进,形成整体,一次灌筑完成,并要及时收面三遍,表面要求密实、平整、光滑。 3)池壁、池底现浇砼中加入防渗剂(粉),其用量为水泥用量的10%。

3、其他

1)围墙。蓄水池围墙设计采用浆砌砖围墙,墙高1.2m ,墙体厚度12cm 。围墙沿线设置安全支柱,尽量等间距分布,支柱间距1.92m 。

2)梯步。蓄水池梯步采用Φ14钢筋砼爬梯,钢筋布设形式及材料选用应严格按照图纸施工,具体施工工艺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要求。

3)砼板门。规格为0.85m ×0.4m ×0.04m 的三块预制板门搭接而成。

4)采用的各种材料质量应满足有关规范要求,浆砌砖应采用座浆砌筑,不得先干砌再灌缝。砌筑应做到砖安砌平整、稳当,上下层砌砖应错缝,错缝应用砂浆填充密实。砖砌筑前,应先湿润表面。

蓄水池施工过程中,每道施工工序完成后,必须由监理现场确认,在监理认可后方能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五、沟渠

1、灌溉渠、排水沟设计形式、材料要求

本项目区排水沟设计断面形式采用倒梯形断面,设计材料为M 7.5浆砌条石、C 20砼、、C 15砼1:2.5水泥砂浆等。

排水沟施工所用材料选取要求与蓄水池相同,详细内容参考蓄水池施工材料要求。 2、灌溉渠、排水沟施工要求 1)施工放线

首先,根据沟渠设计有关参数,用全站仪确定渠道位置,进行施工放线。根据沟渠中线及护坡道高程放出两侧坡角线,再根据边沟流水高程坡比及护坡道宽度,放出排水沟中线及边线,并测出相应标高,在地面上标出里程桩号以及标高,线位设好以后请监理检测,符合要求后再进行下道工序。

2)基槽开挖

基槽应根据相应的轮廓线和沟渠设计相关高程参数进行开挖。开挖过程中需要排水时,应本着上游照顾下游,下游服从上游的原则,即向下游放水时间和流量,应考虑下游排水条件,下游应服从上游的需要。

人工能够开挖的地方,人工用铁锹和镐进行开挖,如遇石方难以用人工开挖的地方,则需要人工进行放炮施工。

进行放炮施工时,应由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放炮工作,由于沟渠尺寸狭窄,打眼时要注意布置渠的边缘炮眼,严格控制装药量,并适当增加底部炮眼的布置,以保证爆破的质量,严禁放大炮,以避免炸坏边坡防护。

3)清底报验

基槽开挖完毕后,首先进行自检,互检,合格后,由项目部报请现场监理工程师进行检验,在全部检验合格后,方准进行公顷的料石砌筑工作。 4)料石砌筑

首先,砌筑采用坐浆法进行施工,严禁采用灌浆法进行施工。料石在使用前必须用水湿润,表面如有泥土,水锈,应清洗干净。

砌筑沟底前,如基底为岩层,应先将基底表面清洗,湿润,再坐浆砌筑,如基底为土质,可直接夯实后坐浆砌筑。

由于沟渠尺寸厚度较薄,宜选取用适当的料块,并符合规定强度的料石,砌筑时应分层砌筑,每层砌筑前,应先铺砂浆,然后再砌筑料石和填缝,砌体外露面应进行勾缝。

各层砌块应安放稳固,砂浆应饱满,粘结牢固,不得直接贴靠或脱空。砌筑时,底浆应铺满,竖缝砂浆应先在已砌石块侧面填放一部分,然后于石块放好后填满捣实。

砌筑上层砌块时,应避免振动下层砌块,砌筑工作中断后恢复砌筑时,已砌筑的砌层表面应予以清扫和湿润。 5)抹面

池壁内壁用1:2.5水泥砂浆进行抹面,厚度不小于2cm 。

6)混凝土沟渠施工

混凝土沟渠施工要求参照蓄水池混凝土施工要求。 3、检测

材料进场前,要提供石料、沙、水泥,样品报送监理、实验室,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场,材料进场后要经监理现场检验合格才能使用。

抹面和勾缝砂浆,要按实验室提供配比搅拌采用搅拌机拌和,按要求做好试块,送实验室检测。

在砌筑料石时,要根据适当的方量或台班数进行砂浆试配实验。通常情况下以一个台班制作2组或100m 3制作2组试块要在拆模后,立即进行标准养生,到期后,应进行试压,并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

混凝土块,要按实验室提供材料配比按要求做好试块,送实验室检测。

田间道路工程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及规范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 011-94) 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 014-97) 4、《公路桥涵通用设计规范》(JTJ 021-89) 5、《重庆市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2007)

6、《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 二、设计标准 1、田间道设计标准 (1)道路等级

田间道为项目区内村社的对外交通的主要道路,根据道路工程的等级划分以及土地整理项目的规定,道路工程参照四级公路进行设计。 (2)设计使用年限

项目区通过此次土地平整必将带动当地的经济高速发展,交通运输将日趋频繁,设计使用年限为5年。

(3)设计行车速度

设计行车速度为20km/h。 (4)设计荷载

设计荷载:汽-10,履-50。 (5)路基及路面

3.5m 宽田间道路面采用10cm 厚的泥结碎石。根据道路沿线地形条件有选择的在来水一侧设排水边沟。

2、生产路设计标准

参照《重庆市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2007),结合项目区实际生产生活需要,生产路路面宽度设计标准为1.0m 和0.8m ,在稳定区、补充区路面采用80mm 厚的现浇C 20砼路面,当生产路纵坡大于15°时,设计采用梯步形式, 梯步步高设计为150mm ,步宽设计为300mm ,梯段下部铺筑干砌块石,预算中梯段长度按照总长度的10%进行计算;当生产路纵坡在6~15°之间时,设计对路面采

取凹槽防滑处理。在非稳定区、未来影响区路面采用80mm 厚,500mm 宽的C 20钢筋砼实心板铺设在原平整后的路面上,当生产路纵坡大于15°时,设计采用梯步形式, 梯步步高设计为150mm ,步宽设计为300mm ,梯段下部铺筑干砌块石,预算中梯段长度按照总长度的10%进行计算。 三、施工方法及要求 1、田间道

(1)田间道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土方开挖→路床压实→路基手摆片石铺筑→路面泥结碎石铺筑→交工验收

(2)施工方法及要求 ①路床压实

采用10t 以上的压路机对土路床进行碾压,碾压过程中采用先轻后重、轻重结合的方式,碾压速度应先慢后快,最大速度不宜超过4km/h以确保碾压均匀,压实度不得小于93%。 ○2泥结碎石路面:

田间道泥结碎石路面厚度设计为10cm ,碎石粒径为2~4cm ,等级不低于3 级,粘土塑性指数12~20,用土量不超过碎石的15%(按重量计)。在压实的中基上按松散铺厚度(压实厚度1.2 倍)摊铺碎石,要求碎石大小颗粒均匀分布,厚度一致。碎石铺好后,用10t 以上压路机碾压3~4 遍,直至石料无松动为止,碾速宜慢,25~30m/分钟。泥结碎石面层施工方法用拌和法、碎石摊铺后,将规定的用量土,均匀地摊铺在碎石层顶上。然后拌和,拌和一遍后,随拌随洒水,一般翻拌3~4 遍,以粘土成浆与碎石粘结在一起为止,然后用平地机械或铁锹等工具将路面整平,再用压路机洒水碾压,使泥浆上冒,表层石缝中有一层泥浆即停止碾压。过几小时后,再用压路机进行收浆碾压1遍后中撒嵌缝石屑,再碾压2 遍。路面质量要求:表面平整、坚实,不得有松散、弹簧现象,用10t 以上压路机碾压受,不得有明显轮迹,面层与其他构筑物接顺,不得有积水现象,其允许偏差见下表:

泥结碎石路面曾允许偏差表

2、 生产路:

(1)生产道路施工流程

测量放线→原路基平整→现浇水泥路面 (2)路基平整

人工对生产路路基进行平整夯实。 (3)现浇砼路面

生产路采用厚度为8cm 、强度为C 20砼路面,路面宽度设计为1.0m 和0.8m ,水泥标号采用32.5R 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①路面摊铺

将木模板固定安装在路基上后,向模板内现浇C 20砼,采用一次摊铺的方式,每隔3m 设臵一条沥青木板伸缩缝,缝宽3~8mm 。

在混凝土提浆和整平后,应采用大木多次抹面至表面无泌水为止,刮平和抹面操作要适当,一般以混凝土表面浆保持3~5mm 为宜。

抹面结束后,应采用压纹器对纵坡在6~15°之间的路段进行压纹(防滑槽)。 ②路面养护

一般在混凝土抹面2小时后(气温高时可适当提前),用手指轻压不出现痕迹时,即可开始养护。养护时可用湿麻袋、湿草帘等覆盖于混凝土板表面,每天均匀洒水数次,确保其经常保持湿润状态。养护期一般为21天,混凝土在养护期间禁止通行,达到设计强度40%后(约3天),才能允许人通行。

3、排水系统:

(1)排水设施

水是破坏公路的主要因素之一,设计道路排水应形成完善的系统,各种排水设施应畅通,无冲刷和阻水现象。

①路面排水

中路积水可通过设臵路拱横坡排到路外,本次设计排水坡度不小于2%。。 ②边沟

a 边沟采用梯形断面形式 b 边沟的设臵条件

挖方地段和填土高度小于边沟深度的填方地段均应设臵边沟,路堤靠山一侧的坡脚应设臵不渗水的边沟;

多雨地区要在梯形边沟长度不超过300m 、三角边形不超过200m 的地方设臵横向排水沟或涵洞将水排出路基;

边沟的纵坡(出水口附近除外)一般与路线纵坡一致,但在平坡路段,这沟仍应保持0.3%~0.5%的最小纵坡;

边沟的线形应平顺,其设臵以尽快将水排出路基范围为目的。 c 边沟外观质量鉴定

边坡必须平整、坚实、稳定,严禁贴坡;沟底应平顺整齐,不得有松散土和其他杂物,排水通畅。


相关内容

  • 规范编制指南
  • 附件一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编制指南 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 二OO七年七月 目 录 1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 ...

  • 一村土地开发项目实施方案
  • 山 西 省 **********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实 施 方 案 为保障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顺利实施,加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全面完成**********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工作任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家 ...

  • 李村等三个废弃坑塘整理项目实施方案
  •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概要 ............................... - 1 - 1.1项目背景 ................................... - 1 - 1.2.项目简况 .................................. - 2 - ...

  • 江夏区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方案
  • 江夏区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方案 摘要:2010年3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实施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通报千亿斤粮食规划分省投资测算情况,布置<全国新增长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实施规划的编制工作. ...

  • 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附录C
  •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技术要求 C.1 土地平整工程 C.1.1 土地平整应实现田块集中.耕作田面平整,耕作层土壤理化指标满足作物高产稳产要求. C.1.2 平原区以修建条田(方田)为主,丘陵区以修建梯田为主,并配套坡面防护设施. C.1.3 平原区条田长度宜为200m-10 ...

  • 土地整理项目监理阶段性工作总结
  • 克什克腾旗宇宙地土地整理项目位于该镇的刘营子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7°50′08″-117°56′39″,北纬43°30′41″-43°33′29″.四至为:东至林西县边界,南至杨家大院和杨树林自然村,西到热水开发区,北至集通铁路边.建设期限约15个月左右.土地整理面积为19925亩,新增耕地面积

  • 基本农田设计规范
  • 本文由belion1982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基 本 农 田 建 设 设 计 规 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基本农田建设的术语和定义.技术指标.耕作田块规划设计.田间排灌沟 渠规划设计.机耕路规划设计.农田防护林设计和路.沟.林 ...

  • 土地整理项目工程验收报告样式
  • X 土整工验字20XX 年第0XX 号 XXX 省 XXXX 年XX 投资 XX 县(市区)XXXX 土地整理项目 工 程 验 收 报 告 项目承担单位:XXX 土地开发整理储备中心 编 制 日 期:二○XX 年XX 月 XX 县(市区)XXXX 土地整理项目 工程验收报告 工程验收组组长:(省中心 ...

  • [土地整治项目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验收稿)
  • ICS××.×× P×× 备案号:J×××-××× TD 土地整治项目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 Assessment Code of Practice for Engineering Construct Quality of Land Renovation Projects (验收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