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数学研究练习题

10级初等数学研究练习题

一、 填空题

1、过不共线的三点,有且只有。

2、几何作图的基本方法主要有轨迹交点法、。

3、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C=900,D 是BC 边上的一点,AD=2CD ,则∠ADB

的度数为 。

4、初等几何的原始概念中的基本元素 。

5、轨迹命题的种类有6、轨迹命题的完备性是指7、与两定点等远之点的轨迹是8、如图,在△ABC 中,DE ∥BC 且S ADE :S CDE =1:3,则S ADE :

S DBC = 。

二、 单一选择题

1、思考的顺序是从题设到题断,即“由因导果”方法为( )。

(A )、综合法; (B )、分析法; (C)、类比法; (D)、归纳法。

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重心在它的一条高线上,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

(A )、等腰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任何一个三角形。

3、平移变换是( )。

(A )、第一类合同变换; (B )、第二类合同变换;

(C )、第三类合同变换; (D )、不能确定。

4、合同变换的种类有(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5、与二平行直线等远之点的轨迹是( )

(A )、一直线 (B )、二直线 (C )、圆 (D )、线段

6、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最多可确定平面的个数

是( )。

(A)、1个; (B)、2个;

(C)、3个; (D) 、4个。

7、如图所示,在△ABC 中,∠B 是钝角,AD ⊥BC ,

则AC 2=( )。

(A )、AB 2+BC 2-2AB ⋅BD

(B )、AB 2+BC 2+2AB ⋅BD D B C

(C )、AB 2+BC 2-2BC ⋅BD (D )、AB 2+BC 2+2BC ⋅BD

8、在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中关于中心对称的图形有( )个。

(A )、1 (B )、2 (C )、3 (、4

9、在△ABC 中,a=22,b=32, ∠A=450,则∠B 等于( )

(A )、600 (B )、1200 (C )、600或1200 (D )、以上都不对

10、如图,AB ∥EF ∥CD ,已知AB=20,CD=80,BC=100,则EF 的值是( )

(A )、16 (B )、10 (C )、12 (D )、20

三、 判断题

1、平面内,到一定直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与此直线距离相等的两条平行线。( )

2、合同变换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平移、旋转、轴反射(轴对称)。( )

3、枚举法也叫穷举法、列举法。常用于解决“是否存在”或“有多少种可能”等类型问题。( )

4、分析法就是由题断出发,寻找使得结论成立的条件,最后归结于题设或已知命题的一种思考方法。( )

5、若α⊥β,且α⋂β=c,a ⊂α,a ⊥c, 则a ⊥β。( )

6、。( )

7、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的几何作图方法是:把直角三角形一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另一直角边经过已知点;直角顶点与已知点的连线即为所作。( )

8、( )

9、已知P 是∆ABC 内的一点,连BP 、CP ,那么∠BPC <∠BAC 。( )

10、设P 是正三角形ABC 内的一点,若PA=6,PB=8,PC=10,则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225+123。 ( )

四、 计算题

1、设P 是正三角形 ABC 内的一点,PA=6,PB=8,PC=10,求三角形 ABC 的边长。

2、在△ABC 中,已知∠A=600,b:c=8:5,又内切圆的面积是12л,求a 、b 、c 。

3、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是BC 的中点,G 是AE 、BD 的交点,若S BEG =1,求S A B C D

4、在△ABC 中,∠A=105 , a =6, b =3(6-2) ,求∠B 和△ABC

的面积。

5、如图所示:AB ∥EF ∥CD ,已知AB=20,CD=80,BC=100,求

EF 的长。 B F C

五、 证明题

1、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P 是平行四边形内的一点,连结PA 、PB 、PC 、PD ,如果∠PAB=∠PCB ,求证∠PBA=∠PDA 。(要求:先寻找证题思路,再进行证明)

【分析】:

【证明】:

2、在三角形 ABC 中,AB=AC,∠BAC=80,P 是三角形内一点,0

使∠PBC=10,∠PCB=20,求∠PAB 的度数。 00

3、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 中,E 是BC 上一点,F 是BC 延长线上一点,并

且BE=CF。求证:AB ∥DF

A D

B E C F

4、在正方形ABCD 内任取一点E 连结AE 、BE 、在三角形ABC 外分别以AE 、BE 为边作正方形AEMN 和EBFG ,连线NC 、AF ,求证:NC ∥AF 且NC=AF

5、等腰△ABC 中,∠A 100 , ∠B 的平行线交AC 于D 。

求证:BD+AD=BC

6、以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为一边在其两侧各作一个

正△ACP 、正△ACQ 。求证:四边形BPDQ 是平行四边形。

7、在正方形ABCD 中,E 为BC 的中点,过E 引EF ⊥AE 交∠C 的外角平分线于F 点,求证AE=EF

8、在四边形ABCD 中,AD=BC,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连线MN 分别与AD 、BC 的延长线交于E 、F ,求证:∠AEM=∠EFN

六、求作题(只需写出作法与画出图形)

1、已知a 、m b 和h a , 求作△ABC 。

2、已知m b ,h c 和∠A=α,求作△ABC 。

3、已知边AB 所在的直线l ,又知二高AD 和BE 的垂足D 和E ,求作三角形ABC

七、轨迹探求(要求写出探轨迹索过程即可)

1、在长为a 的线段AB 上选一点M ,然后在AB 的同一例分别以AM 、MB 为边作正方形AMSD 和MBEF ,01,02分别为这两个正方形的中心,当M 在AB 之间变动时,确定0102的中点以轨迹

2、设P 、Q 为线段BC 上两定点且BP=CQ,A 为BC 外一动点,当A 运动到使∠BAP=∠CAQ 时,△ABC 是什么三角形?使证明你的结论。

10级初等数学研究练习题

一、 填空题

1、过不共线的三点,有且只有。

2、几何作图的基本方法主要有轨迹交点法、。

3、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C=900,D 是BC 边上的一点,AD=2CD ,则∠ADB

的度数为 。

4、初等几何的原始概念中的基本元素 。

5、轨迹命题的种类有6、轨迹命题的完备性是指7、与两定点等远之点的轨迹是8、如图,在△ABC 中,DE ∥BC 且S ADE :S CDE =1:3,则S ADE :

S DBC = 。

二、 单一选择题

1、思考的顺序是从题设到题断,即“由因导果”方法为( )。

(A )、综合法; (B )、分析法; (C)、类比法; (D)、归纳法。

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重心在它的一条高线上,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

(A )、等腰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任何一个三角形。

3、平移变换是( )。

(A )、第一类合同变换; (B )、第二类合同变换;

(C )、第三类合同变换; (D )、不能确定。

4、合同变换的种类有(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5、与二平行直线等远之点的轨迹是( )

(A )、一直线 (B )、二直线 (C )、圆 (D )、线段

6、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最多可确定平面的个数

是( )。

(A)、1个; (B)、2个;

(C)、3个; (D) 、4个。

7、如图所示,在△ABC 中,∠B 是钝角,AD ⊥BC ,

则AC 2=( )。

(A )、AB 2+BC 2-2AB ⋅BD

(B )、AB 2+BC 2+2AB ⋅BD D B C

(C )、AB 2+BC 2-2BC ⋅BD (D )、AB 2+BC 2+2BC ⋅BD

8、在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中关于中心对称的图形有( )个。

(A )、1 (B )、2 (C )、3 (、4

9、在△ABC 中,a=22,b=32, ∠A=450,则∠B 等于( )

(A )、600 (B )、1200 (C )、600或1200 (D )、以上都不对

10、如图,AB ∥EF ∥CD ,已知AB=20,CD=80,BC=100,则EF 的值是( )

(A )、16 (B )、10 (C )、12 (D )、20

三、 判断题

1、平面内,到一定直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与此直线距离相等的两条平行线。( )

2、合同变换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平移、旋转、轴反射(轴对称)。( )

3、枚举法也叫穷举法、列举法。常用于解决“是否存在”或“有多少种可能”等类型问题。( )

4、分析法就是由题断出发,寻找使得结论成立的条件,最后归结于题设或已知命题的一种思考方法。( )

5、若α⊥β,且α⋂β=c,a ⊂α,a ⊥c, 则a ⊥β。( )

6、。( )

7、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的几何作图方法是:把直角三角形一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另一直角边经过已知点;直角顶点与已知点的连线即为所作。( )

8、( )

9、已知P 是∆ABC 内的一点,连BP 、CP ,那么∠BPC <∠BAC 。( )

10、设P 是正三角形ABC 内的一点,若PA=6,PB=8,PC=10,则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225+123。 ( )

四、 计算题

1、设P 是正三角形 ABC 内的一点,PA=6,PB=8,PC=10,求三角形 ABC 的边长。

2、在△ABC 中,已知∠A=600,b:c=8:5,又内切圆的面积是12л,求a 、b 、c 。

3、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是BC 的中点,G 是AE 、BD 的交点,若S BEG =1,求S A B C D

4、在△ABC 中,∠A=105 , a =6, b =3(6-2) ,求∠B 和△ABC

的面积。

5、如图所示:AB ∥EF ∥CD ,已知AB=20,CD=80,BC=100,求

EF 的长。 B F C

五、 证明题

1、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P 是平行四边形内的一点,连结PA 、PB 、PC 、PD ,如果∠PAB=∠PCB ,求证∠PBA=∠PDA 。(要求:先寻找证题思路,再进行证明)

【分析】:

【证明】:

2、在三角形 ABC 中,AB=AC,∠BAC=80,P 是三角形内一点,0

使∠PBC=10,∠PCB=20,求∠PAB 的度数。 00

3、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 中,E 是BC 上一点,F 是BC 延长线上一点,并

且BE=CF。求证:AB ∥DF

A D

B E C F

4、在正方形ABCD 内任取一点E 连结AE 、BE 、在三角形ABC 外分别以AE 、BE 为边作正方形AEMN 和EBFG ,连线NC 、AF ,求证:NC ∥AF 且NC=AF

5、等腰△ABC 中,∠A 100 , ∠B 的平行线交AC 于D 。

求证:BD+AD=BC

6、以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为一边在其两侧各作一个

正△ACP 、正△ACQ 。求证:四边形BPDQ 是平行四边形。

7、在正方形ABCD 中,E 为BC 的中点,过E 引EF ⊥AE 交∠C 的外角平分线于F 点,求证AE=EF

8、在四边形ABCD 中,AD=BC,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连线MN 分别与AD 、BC 的延长线交于E 、F ,求证:∠AEM=∠EFN

六、求作题(只需写出作法与画出图形)

1、已知a 、m b 和h a , 求作△ABC 。

2、已知m b ,h c 和∠A=α,求作△ABC 。

3、已知边AB 所在的直线l ,又知二高AD 和BE 的垂足D 和E ,求作三角形ABC

七、轨迹探求(要求写出探轨迹索过程即可)

1、在长为a 的线段AB 上选一点M ,然后在AB 的同一例分别以AM 、MB 为边作正方形AMSD 和MBEF ,01,02分别为这两个正方形的中心,当M 在AB 之间变动时,确定0102的中点以轨迹

2、设P 、Q 为线段BC 上两定点且BP=CQ,A 为BC 外一动点,当A 运动到使∠BAP=∠CAQ 时,△ABC 是什么三角形?使证明你的结论。


相关内容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练习研究开题报告
  • 本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练习研究》于2010年10月向河南省教育学会申报立项,经河南省教育学会评审,准予立项,并被列为河南省教育学会2010年教育科研重点课题,现开始实施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课题的理论价值: 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在实 ...

  • 中澳两国小学数学教材难度比较研究
  • 中澳两国小学数学教材难度比较研究 --以人教版和Nelson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材为例 王 宽 明 (贵州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贵州贵阳 550001) 摘要:研究运用数学教材难度模型N =f (C 1,C 2,C 3)=0.2C 1+0.5C 2+0.3C 3,对澳大利亚Nelson 小学数 ...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练习研究课题研究计划
  • 课题名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练习研究》 研究目标: 1.探索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课堂练习设计的策略,强化教师“预设”意识,促成学生“生成”的达成,提高教师有效教学的策略,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2.探索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合理的练习结构和学生喜欢的课堂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

  • 初中数学课题研究报告
  • 初中数学课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概念界定 二.预设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三.研究内容设计 四.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 五.研究思路 六.作业设计的基本要求 七.作业设计的内容和形式 八.研究的具体步骤及进度安排 九.课题预期效果 十.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一.课题概念界定 1. 薄弱初中:指某一特定区域内 ...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练习研究实施方案
  •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练习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检查自己教学效果及时调控教学的有效手段。具有巩固、强化、反馈、提升、发展等重要作用,对我们提高教学质量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面对学校的实际,学生学习的科目多,开展的各项活动多,在校,数学老师根本找不到额外的时间,也根本“抓不着”学生。怎样解决提高 ...

  • 小学数学立项小课题
  • 2010 年小学数学立项小课题一览表 2010 年小学数学立项小课题一览表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区编号 17 45 51 71 72 73 75 76 82 88 89 90 94 98 107 10 ...

  • 高中数学变式教学应用的分析
  • 高中数学变式教学应用的分析 一.问题提出的缘由 我们正处在高考命题改革时期,"新高考"对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重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突出能力立意,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高考"改革的启动势必促进新课程改 ...

  • 数学课题研究
  • . 第一单元 解决问题 (化隆第二小学 二年级) 一. 教材分析 1.教师教学用书建议:4课时 2.知识点: (1)结合生活情景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2)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3)学会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 (4)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3.常规教学容易达成的 ...

  • [中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练习题
  • <中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练习题 一 一.名词解释 1.数学教学原则 2.数学的严谨性 3.数学命题 4.数学证明 5.教科书 二.简答题 1.中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的研究对象有哪些特点? 2.简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外数学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些重要特征. 3.确定中小学数学教学目的一般要遵循那些 ...

  • 初中物理教材教法
  • 考试公共题部分 1. 理想的课堂应当具备的参照条件是什么? 答:一是参与度.二是亲和度.三是自由度.四是练习度.五是延展度. 2. 你是怎样理解新课程教学中关于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 答: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一方面,教材上出现的内容不一定都讲,另一 方面,教材上较为概括的或没有的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