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2012年8月23日至8月25日,我们扬州大学广陵学院部分同学来到江苏省泰兴市新街镇吉庄小学,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吉庄小学的三天中,我们帮助学校拆迁d级房屋,整理装订资料、为小学生义务辅导功课,深入农民之中调查研究等等。在农村里,我们学到了好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同时也看到了一些问题。这是我第一次如此热衷于教育问题和农村问题,并且如此深入地思考这些问题。现将在活动过程中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做以下汇报。

一、吉庄现状

(1)吉庄简介。吉庄小学创建于1953年9月,学校位于新街镇政府所在地东南面,距乡政府13公里,坐落在吉庄村中心,未通公路,从学校步行到村级公路约需26分钟,而步行到吉庄村中心街则需1.5个小时左右。学校服务新街镇的车马、杏塘、陆野、严堡等五个纯天然的小农村,辖区人口3500人,适龄儿童30多人。校园占地面积750平方米,有砖混结构教学用房一栋,建筑面积210平方米,有教室六间,办公室两间(其中一间兼做教师宿舍),没有砖瓦结构师生生活用房,建筑面积50平方米。 学校现在有教师11人,开设六个年级,现有在校学生200多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辍学率为0。吉庄小学办学效益好,教学质量最高的全县民族教育窗口学校。

(2)艰苦的条件。作为一个在较贫困地区。1、学校师生生活用房紧缺影响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2、交通不便。吉庄小学位于居民区,道路平坦。3、学校的设备还不完善。4、用水紧张。水龙头只有2个,在村里,人们的生活用水都是靠井水。

(3)师资短缺。办学以来,先后有二十几位老师在这所学校任教,但因环境艰苦,办学条件差而不能坚持。学校也因多方面原因于面临停学。1983年9月,周春生到该校任教后,他以一颗火热的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经过近28年的努力拼搏和苦心经营,把学校办成全乡同类学校教学质量最高、办学条件最好、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极具典型的中心学校。但是,全校只有11个老师。

(4)吉庄的孩子。这里的孩子虽家境不好但都十分懂事,他们活泼热情,尊师守纪,在学习上也表现突出。近年来,学校学生参加全县各类奥数竞赛有20多人获奖。同学们都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但却存在一个令人震惊的现象。据了解,孩子们在吉庄读完六年级后,就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完成自己的学业。可从村里出去的孩子,大都遭受到这样一种遭遇,那就是农村的孩子被人瞧不起。唉。。。

二、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儿童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留守儿童的出现不仅成为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而且也给正在成长中的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带来巨大影响。在《中国青年报》上他们被看作是当下中国最容易受伤的人。当今社会,留守儿童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结合家访以及调查,我们了解到,在吉庄小学读书的200多名学生中50%以上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哥哥或姐姐常年在外打工,一般往上海、苏州、无锡等地,只有农忙时才回家,家里只留下老人在家作家务抚养他们。分析其原因,家庭因素占主导地位。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到城市里务工谋生。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但外出打工,使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孩子的教育需求形成了落差,外出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留在家里的老人忙于操持家务,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仅限于让孩子完成作业,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孩子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但值得庆幸的是,吉庄 的孩子在周老师的细心关怀和精心教育下,不仅懂事而且成绩和生活自理能力都很优秀。

孩子是未来、是希望,中国不能无视他们的存在!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多一些的关心和帮助,使他们能更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农村政策问题。为贯彻落实党的xx届六中全会精神,切实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国务院决定,xx年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目标是:通过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稳定、持久、有效地解决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这一政策的颁布和实施,不知解决了多少贫困农民的生活问题。但吉庄村的村民,却没人知道有这么一个政策,可以帮助他们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他们种的是小麦和水稻,生活过的是还好。在人人都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的社会里,有这样的村庄,这样的事情发生,我确实震惊了。对于国家对农村的一些优惠政策,这里的村民似乎都是一问三不知,这里似乎已是一个无人问津的山寨。国家政府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帮助,只有这样,构建和谐社会,建立新农村,关注民生,这些国家对贫困农村的优惠政策才可以真正实现啊。

这次"三下乡"活动虽然早已结束,但它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使我们这些"读圣贤书"的人也开始关心"窗外事"。它时时刻刻提醒我们,在生活着九亿多农民的广大农村中,还存在着许许多多这样或那样问题,那里的经济还不够发达,那里的政治体制还不够健全,非常需要我们这些大学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尽自己应尽的一份力,作出自己应做的一份贡献!

2012年8月23日至8月25日,我们扬州大学广陵学院部分同学来到江苏省泰兴市新街镇吉庄小学,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吉庄小学的三天中,我们帮助学校拆迁d级房屋,整理装订资料、为小学生义务辅导功课,深入农民之中调查研究等等。在农村里,我们学到了好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同时也看到了一些问题。这是我第一次如此热衷于教育问题和农村问题,并且如此深入地思考这些问题。现将在活动过程中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做以下汇报。

一、吉庄现状

(1)吉庄简介。吉庄小学创建于1953年9月,学校位于新街镇政府所在地东南面,距乡政府13公里,坐落在吉庄村中心,未通公路,从学校步行到村级公路约需26分钟,而步行到吉庄村中心街则需1.5个小时左右。学校服务新街镇的车马、杏塘、陆野、严堡等五个纯天然的小农村,辖区人口3500人,适龄儿童30多人。校园占地面积750平方米,有砖混结构教学用房一栋,建筑面积210平方米,有教室六间,办公室两间(其中一间兼做教师宿舍),没有砖瓦结构师生生活用房,建筑面积50平方米。 学校现在有教师11人,开设六个年级,现有在校学生200多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辍学率为0。吉庄小学办学效益好,教学质量最高的全县民族教育窗口学校。

(2)艰苦的条件。作为一个在较贫困地区。1、学校师生生活用房紧缺影响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2、交通不便。吉庄小学位于居民区,道路平坦。3、学校的设备还不完善。4、用水紧张。水龙头只有2个,在村里,人们的生活用水都是靠井水。

(3)师资短缺。办学以来,先后有二十几位老师在这所学校任教,但因环境艰苦,办学条件差而不能坚持。学校也因多方面原因于面临停学。1983年9月,周春生到该校任教后,他以一颗火热的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经过近28年的努力拼搏和苦心经营,把学校办成全乡同类学校教学质量最高、办学条件最好、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极具典型的中心学校。但是,全校只有11个老师。

(4)吉庄的孩子。这里的孩子虽家境不好但都十分懂事,他们活泼热情,尊师守纪,在学习上也表现突出。近年来,学校学生参加全县各类奥数竞赛有20多人获奖。同学们都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但却存在一个令人震惊的现象。据了解,孩子们在吉庄读完六年级后,就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完成自己的学业。可从村里出去的孩子,大都遭受到这样一种遭遇,那就是农村的孩子被人瞧不起。唉。。。

二、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儿童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留守儿童的出现不仅成为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而且也给正在成长中的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带来巨大影响。在《中国青年报》上他们被看作是当下中国最容易受伤的人。当今社会,留守儿童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结合家访以及调查,我们了解到,在吉庄小学读书的200多名学生中50%以上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哥哥或姐姐常年在外打工,一般往上海、苏州、无锡等地,只有农忙时才回家,家里只留下老人在家作家务抚养他们。分析其原因,家庭因素占主导地位。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到城市里务工谋生。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但外出打工,使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孩子的教育需求形成了落差,外出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留在家里的老人忙于操持家务,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仅限于让孩子完成作业,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孩子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但值得庆幸的是,吉庄 的孩子在周老师的细心关怀和精心教育下,不仅懂事而且成绩和生活自理能力都很优秀。

孩子是未来、是希望,中国不能无视他们的存在!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多一些的关心和帮助,使他们能更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农村政策问题。为贯彻落实党的xx届六中全会精神,切实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国务院决定,xx年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目标是:通过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稳定、持久、有效地解决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这一政策的颁布和实施,不知解决了多少贫困农民的生活问题。但吉庄村的村民,却没人知道有这么一个政策,可以帮助他们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他们种的是小麦和水稻,生活过的是还好。在人人都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的社会里,有这样的村庄,这样的事情发生,我确实震惊了。对于国家对农村的一些优惠政策,这里的村民似乎都是一问三不知,这里似乎已是一个无人问津的山寨。国家政府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帮助,只有这样,构建和谐社会,建立新农村,关注民生,这些国家对贫困农村的优惠政策才可以真正实现啊。

这次"三下乡"活动虽然早已结束,但它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使我们这些"读圣贤书"的人也开始关心"窗外事"。它时时刻刻提醒我们,在生活着九亿多农民的广大农村中,还存在着许许多多这样或那样问题,那里的经济还不够发达,那里的政治体制还不够健全,非常需要我们这些大学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尽自己应尽的一份力,作出自己应做的一份贡献!


相关内容

  • 学院学生会社会实践部工作总结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第十届学生会 社会实践部年度工作总结 工 作 总 结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团总支 学生会 社会实践部 年12月15日 2013 为贯彻落实我院"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的精神,积极响应我校团委号召,充分发挥好实践育人的优势,营造"学研结合"的优良 ...

  • 社会实践报告文章集锦
  •    1. [ 调查报告 ] 社会实践报告 —我的下乡笔记 [佚名][xx年8月18日][50]   一 调查数据 概况: 周家村共有230户约800口人,住房占地约200亩,耕地1550亩。本村固定资产120万,去年总产值为12210000元,人均毛收入为3800元。   (一) 经济收入状况 & ...

  •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总结小结
  • 七月流火,酷暑难耐。正是这样的盛夏时节,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正在热火朝天地举行…… 社会主义高校办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达到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因此,各高校纷纷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以期望通过开展此项活动达到在提高 ...

  • 暑期"三下乡"实习报告
  • 7月3日上午,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活动中心大厅人潮拥簇,红旗飘扬,我校xx年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隆重举行。近百名"三下乡"志愿者代表参加了出征仪式,这标志着我校xx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式拉开了序幕。校党委副书记傅进军代表学校作了动员讲话并为每个小分队授旗,要求同学们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认识,充 ...

  • 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文件(实践鉴定表)
  • 关于开展2011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各系团总支: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创先争优的关键之年,为 更好地助推湖南省‚四化两型‛社会建设,献礼建党九十周年,鼓励青年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进一步在社会实践中引导我院大学生将创新思维与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 ...

  • 暑期"三下乡"个人事迹报告
  • xxx同学暑期"三下乡"个人事迹 我是xxx,系xx大学理学院的学生,在2010年xx理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期间属技术组成员,主要负责样品采集工作.实验材料准备工作以及后期的样品分析.检测.汇报工作.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院紧紧围绕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

  •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申报表
  • 附件7: 2012年重庆市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申报表 2012 年8 月 30 日 申报材料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加强和改进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 ...

  • 暑期实习报告
  • 7月3日上午,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活动中心大厅人潮拥簇,红旗飘扬,我校xx年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隆重举行。近百名"三下乡"志愿者代表参加了出征仪式,这标志着我校xx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式拉开了序幕。校党委副书记傅进军代表学校作了动员讲话并为每个小分队授旗,要求同学们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认识,充 ...

  •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策划
  • 2013数学系"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 策划书 西北大学 数学系 "中国梦-数韵之声" 暑期社会实践 活动策划书 2013数学系"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 策划书 数学系 2013年5月10日 2013数学系"三下乡"暑期社会 ...

  • 最新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 7月3日上午,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活动中心大厅人潮拥簇,红旗飘扬,我校xx年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隆重举行。近百名"三下乡"志愿者代表参加了出征仪式,这标志着我校xx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式拉开了序幕。校党委副书记傅进军代表学校作了动员讲话并为每个小分队授旗,要求同学们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认识,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