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防病治病讲座]健身运动的基本原则

   (三)及时恢复原则

   恢复是从运动锻炼中获得健身效果的根本保障,没有恢复就没有健身。恢复过程是人体机能提高的过程,也是保持运动锻炼能够连续持久的前提。

   人体进行有负荷的运动后,身体机能能力和能量储备发生暂时的一定程度的下降和减少,运动结束后,逐渐恢复到运动前水平称为运动恢复。在恢复过程中,身体机能能力超过原有的水平,这种现象称为超量恢复。超量恢复过程就是身体机能和健康水平提高过程,恢复过程也是运动锻炼的结果过程,恢复的好与坏,意味着运动健身的成功与失败,即:没有运动恢复就没有运动健身效果。

   运动恢复的另一重要作用是:保障运动锻炼的连续性,防止运动性伤病的发生。发生运动疲劳后,只有在身体机能得到完全恢复后,才能够进行下一次的足量的运动锻炼。在恢复的过程中,可以依据身体机能恢复的程度,调整适宜的运动量和运动锻炼方式。例如:次日早晨身体机能的恢复达到90%以上,可以进行与上次相同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恢复到达60%-80%时,则相应减少上次运动量及运动强度的1/3左右,作为此次运动标准,恢复在60%以下应改为体育休闲活动。

   恢复的判定,于运动间歇时间和次日早晨这两个时段进行,其判定标准是:

   次日早晨身体恢复正常的标准是:

   ――睡眠正常,睡眠时间6小时以上,睡眠质量合格。

   ――头脑清晰,精力充沛,无头疼头昏及注意力不集中,无肢体活动异常表现。

   ――身体轻松,无疲劳感觉,肌肉力量充足,无受伤的疼痛、沉重及僵硬感。

   ――早晨脉搏数值与近10日内同时脉搏无明显升高,脉搏数值的变化范围在±10次/分以内。

   ――食欲正常,无胃肠功能紊乱。

   运动间歇恢复正常的标准:

   ――心跳(脉搏)数值恢复到与运动前心跳(脉搏)数值基本相等(±10次/分)。无心跳加快或心慌感。呼吸频率恢复到运动前状态,呈均匀的正态呼吸。

   ――疲劳感基本消失,体力已大部分恢复,身体感到有劲,动作的灵活性、准确性和力量基本恢复到运动前状态。

   ――精神状态良好,兴致较高,注意力能集中起来,神经反应正常,面色红润,两眼有神。

   ――在常温环境里,运动性出汗已完全消退,皮肤干爽。

   运动后的次日早晨或运动间歇里,依据身体恢复的情况,安排后续运动的内容,使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准确地与当时的身体机能能力相适宜。在长期的运动健身里程中,要长期保持运动量与身体机能的适宜及平衡。

   (四)持久性原则

   运动锻炼的目标是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发展身体机能和素质,通过运动刺激使身体发生应答过程来实现健身的目的。人体健康水平受两方面影响。一方面是运动锻炼、营养膳食等双重作用使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是疾病、有害物质的侵蚀、衰老过程等副作用使健康水平下降。在生命过程中,健康状况会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发生变化,向作用大的方向倾斜。例如:一个正常人,如果长期缺少运动锻炼,在有害的环境中生活,结果是促进健康水平提高的作用减少,破坏健康水平的作用增大,最终使疾病发生、衰老加快、缩短生命。如果促进健康的作用持久有效,则会抵抗破坏健康的作用。所以要想获得长久健康的身体,坚持长久的运动锻炼、营养膳食是最根本的出路和可能。适宜身体的环境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实现长久健康的重要因素。

   每一次的运动锻炼,都会产生一次健康作用。这种健康作用的保留具有时间特性和积累特性。运动后间断的时间过长,其健康作用会逐渐消失掉。连续持久性运动锻炼使健身作用发生积累,进而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又延长健康作用在体内存留的时间。由此可见,只有坚持长期的、规律的、科学的运动锻炼,才能获得长久的高水平的身体健康,达到运动强身、延长寿命的目的。

   经过运动锻炼而获得的健身效果,还必须用运动锻炼来保持和巩固。每周2-3次的运动仅能保持原有的健康效果基本稳定,但是对控制体重作用很小,对心肺功能的提高作用也很小,每周安排1-2次运动,由于运动间隔时间过长,破坏了健身运动的连续性,健身效果的积累就不能产生,使原有的健康效果下降。每周安排4次以上运动,这样可以保持运动的连续性,实现运动健身效果的积累,使健身效果得到提高。

   运动效应在人体内的存留时间是有限的。

   ――停止运动两周,原有的运动能力明显下降

   ――停止运动4-10周,已提高的循环、呼吸功能下降50%。

   ――停止运动10周-8个月,健康水平回到运动锻炼前的水平。

  如果待运动效应消失后再进行下一次运动,一切等于重新开始,如果在运动效应消失前进行下一次运动,身体已有的运动刺激发生积累,人体的健康水平会不断提高。

   运动锻炼能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然而,要保持终身健康、远离疾病,则必须坚持终身运动锻炼,持之以恒。把运动锻炼当作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享受运动中的乐趣,慢慢培养出对运动锻炼的情感后,也就容易实现终身运动锻炼的目标了。

   (五)全面发展性原则

   健身运动的目的是:通过运动锻炼使身体的各个器官的生理功能和运动能力得到提高,使身体的形态得到理想变化,让身体得到协调的全面发展。而每个运动项目的锻炼作用又有其侧重性和局限性。所以,在运动锻炼中要注意运动内容的多样性和全面性,做到合理运用,避免运动项目的长期单一化,以防造成身体的各个器官生理功能和形态素质发展不均衡。应全面多样化运动锻炼,使身体的大多数器官和系统得到充分的运动锻炼,让身体机能和健康水平全面提高。

   人体是由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骨骼肌肉系统共八个系统组成,在全身运动锻炼过程中,身体的各系统之间、器官之间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生理活动的链条中,存在着促进和制约作用,即:正反馈作用和负反馈作用,兴奋与抑制作用。身体的内环境和机能始终处在动态的平衡之中,如果某一个器官或某一种生理功能出现问题都会影响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当身体所有组织器官都处在良好的状态,各种生理活动处在正常水平以上时,才是一个完整的健康人。因此,健身运动要着眼于全身锻炼,在全面运动的基础上再侧重于身体薄弱方面的锻炼。运动锻炼如同膳食营养,既要均衡膳食、全面营养,又要缺什么补什么。全面运动锻炼适宜于所有人群,侧重性运动则依据年龄、性别、职业、健康状况、机能素质等情况而各有不同,它是灵活的、可变的,例如:在进行全面运动制锻炼基础上,再选择专门提高关节柔韧性的侧重性运动锻炼,当柔韧性提高到理想目标后,再改为专门提高灵活性或协调性的侧重性运动。当身体患有某种疾病时,也可以选择对这种疾病具有防治效果的侧重性运动。

   在健身运动中,应该严格地实施全面发展性运动和侧重性运动相结合的原则。对初始运动锻炼者,容易发生盲目跟从的错误,别人做什么自己也跟着做什么,结果健身效果不好,也容易发生运动性伤病,或由于建立不起来运动锻炼的兴趣便中途放弃。对于长期运动者,如果单一运动项目保持长期的使用,则容易发生健身效果不好及运动锻炼依赖性心理异常的现象。调查中发现,有多数人都有单一运动项目长久保持使用的想法,有的人单一项目已保持十几年之久,并且,仍然要保持下去,其结果是健身效率低,身体得不到全面发展,健康提高不全面,发生缺漏,由于长期重复的单一动作,亦容易产生承担单一动作的肢体慢性软组织损伤。健身运动虽然没有一定的固定模式,但是必须坚持全面发展、多项运动、重点突出的运动锻炼原则。

   在运动健身过程中,为能更好的实现这一原则,在安排运动锻炼内容时可参照如下几种方法:

   1、运动锻炼内容要体现多样性,让身体参与活动的部位最多化。

   2、运动项目要经常更换,一般情况下,单一项目每6-12个月更换一次新项目,两个项目同期运用时应每12-18个月更换一次新项目。三个项目同期运用容易发生疲劳积累,因此,不提倡采用三个运动项目同期使用的锻炼方法。

   3、先选择具有全面锻炼作用的有氧运动项目做为基础项目,如:徒步走、慢跑、健身体操等。再根据年龄、性别等因素选择侧重性运动项目,青少年选择技巧性、灵活性、柔韧性运动项目,如:乒乓球、艺术体操、游泳等。成年人选择提高素质的运动项目,如:俯卧撑、单杠体向上、游泳、网球、自行车、器械运动等。老年人选择提高生理机能和内脏健康水平的运动项目,如健身体操、走山、游泳、太极拳、健身舞蹈等。

   4、身体机能和素质好的人,在一次运动锻炼中,运动形式的安排程序是:第一步先做有氧耐力运动,第二步做力量性运动,第三步做柔韧性运动。也可以把这三个步骤拆解开,分别于早、晚两个时段的两次运动中完成,如早晨做第一步有氧耐力运动,晚上做力量性和柔韧性运动,达到全面运动锻炼的目的。

   5、运动形式要与工作体位互有确切的针对性,长期伏案工作的人,颈、肩、腰、背肌群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发生肌劳损和身体形态改变。应重点选择有关颈、腰、背动作的运动形式,改善这些部位肌群紧张,缓解疲劳,保持身体形态正常。

   6、运动形式要与疾病互为针对性,选择对疾病更有防治效果的运动形式,通过运动锻炼使疾病能早日康复,例如患有胃肠疾病的人,在进行有氧运动锻炼基础上,重点选择腹部动作为主的运动形式:游泳、腹式呼吸、俯卧起坐、倒立(老年人禁做)等运动。

   保持和提高健康水平,防治疾病,丰富生活内容,延长生命时间,并从运动中享受快乐,这些是运动锻炼对人体的美好作用。运动锻炼具有成瘾性,往往一个运动项目长久使用,几年十几年不更换新项目,这样做不是科学的运动健身方法。应克服成瘾性,坚持科学运动,让运动为我所用,而不能做运动项目的随从。(中)

   (三)及时恢复原则

   恢复是从运动锻炼中获得健身效果的根本保障,没有恢复就没有健身。恢复过程是人体机能提高的过程,也是保持运动锻炼能够连续持久的前提。

   人体进行有负荷的运动后,身体机能能力和能量储备发生暂时的一定程度的下降和减少,运动结束后,逐渐恢复到运动前水平称为运动恢复。在恢复过程中,身体机能能力超过原有的水平,这种现象称为超量恢复。超量恢复过程就是身体机能和健康水平提高过程,恢复过程也是运动锻炼的结果过程,恢复的好与坏,意味着运动健身的成功与失败,即:没有运动恢复就没有运动健身效果。

   运动恢复的另一重要作用是:保障运动锻炼的连续性,防止运动性伤病的发生。发生运动疲劳后,只有在身体机能得到完全恢复后,才能够进行下一次的足量的运动锻炼。在恢复的过程中,可以依据身体机能恢复的程度,调整适宜的运动量和运动锻炼方式。例如:次日早晨身体机能的恢复达到90%以上,可以进行与上次相同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恢复到达60%-80%时,则相应减少上次运动量及运动强度的1/3左右,作为此次运动标准,恢复在60%以下应改为体育休闲活动。

   恢复的判定,于运动间歇时间和次日早晨这两个时段进行,其判定标准是:

   次日早晨身体恢复正常的标准是:

   ――睡眠正常,睡眠时间6小时以上,睡眠质量合格。

   ――头脑清晰,精力充沛,无头疼头昏及注意力不集中,无肢体活动异常表现。

   ――身体轻松,无疲劳感觉,肌肉力量充足,无受伤的疼痛、沉重及僵硬感。

   ――早晨脉搏数值与近10日内同时脉搏无明显升高,脉搏数值的变化范围在±10次/分以内。

   ――食欲正常,无胃肠功能紊乱。

   运动间歇恢复正常的标准:

   ――心跳(脉搏)数值恢复到与运动前心跳(脉搏)数值基本相等(±10次/分)。无心跳加快或心慌感。呼吸频率恢复到运动前状态,呈均匀的正态呼吸。

   ――疲劳感基本消失,体力已大部分恢复,身体感到有劲,动作的灵活性、准确性和力量基本恢复到运动前状态。

   ――精神状态良好,兴致较高,注意力能集中起来,神经反应正常,面色红润,两眼有神。

   ――在常温环境里,运动性出汗已完全消退,皮肤干爽。

   运动后的次日早晨或运动间歇里,依据身体恢复的情况,安排后续运动的内容,使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准确地与当时的身体机能能力相适宜。在长期的运动健身里程中,要长期保持运动量与身体机能的适宜及平衡。

   (四)持久性原则

   运动锻炼的目标是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发展身体机能和素质,通过运动刺激使身体发生应答过程来实现健身的目的。人体健康水平受两方面影响。一方面是运动锻炼、营养膳食等双重作用使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是疾病、有害物质的侵蚀、衰老过程等副作用使健康水平下降。在生命过程中,健康状况会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发生变化,向作用大的方向倾斜。例如:一个正常人,如果长期缺少运动锻炼,在有害的环境中生活,结果是促进健康水平提高的作用减少,破坏健康水平的作用增大,最终使疾病发生、衰老加快、缩短生命。如果促进健康的作用持久有效,则会抵抗破坏健康的作用。所以要想获得长久健康的身体,坚持长久的运动锻炼、营养膳食是最根本的出路和可能。适宜身体的环境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实现长久健康的重要因素。

   每一次的运动锻炼,都会产生一次健康作用。这种健康作用的保留具有时间特性和积累特性。运动后间断的时间过长,其健康作用会逐渐消失掉。连续持久性运动锻炼使健身作用发生积累,进而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又延长健康作用在体内存留的时间。由此可见,只有坚持长期的、规律的、科学的运动锻炼,才能获得长久的高水平的身体健康,达到运动强身、延长寿命的目的。

   经过运动锻炼而获得的健身效果,还必须用运动锻炼来保持和巩固。每周2-3次的运动仅能保持原有的健康效果基本稳定,但是对控制体重作用很小,对心肺功能的提高作用也很小,每周安排1-2次运动,由于运动间隔时间过长,破坏了健身运动的连续性,健身效果的积累就不能产生,使原有的健康效果下降。每周安排4次以上运动,这样可以保持运动的连续性,实现运动健身效果的积累,使健身效果得到提高。

   运动效应在人体内的存留时间是有限的。

   ――停止运动两周,原有的运动能力明显下降

   ――停止运动4-10周,已提高的循环、呼吸功能下降50%。

   ――停止运动10周-8个月,健康水平回到运动锻炼前的水平。

  如果待运动效应消失后再进行下一次运动,一切等于重新开始,如果在运动效应消失前进行下一次运动,身体已有的运动刺激发生积累,人体的健康水平会不断提高。

   运动锻炼能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然而,要保持终身健康、远离疾病,则必须坚持终身运动锻炼,持之以恒。把运动锻炼当作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享受运动中的乐趣,慢慢培养出对运动锻炼的情感后,也就容易实现终身运动锻炼的目标了。

   (五)全面发展性原则

   健身运动的目的是:通过运动锻炼使身体的各个器官的生理功能和运动能力得到提高,使身体的形态得到理想变化,让身体得到协调的全面发展。而每个运动项目的锻炼作用又有其侧重性和局限性。所以,在运动锻炼中要注意运动内容的多样性和全面性,做到合理运用,避免运动项目的长期单一化,以防造成身体的各个器官生理功能和形态素质发展不均衡。应全面多样化运动锻炼,使身体的大多数器官和系统得到充分的运动锻炼,让身体机能和健康水平全面提高。

   人体是由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骨骼肌肉系统共八个系统组成,在全身运动锻炼过程中,身体的各系统之间、器官之间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生理活动的链条中,存在着促进和制约作用,即:正反馈作用和负反馈作用,兴奋与抑制作用。身体的内环境和机能始终处在动态的平衡之中,如果某一个器官或某一种生理功能出现问题都会影响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当身体所有组织器官都处在良好的状态,各种生理活动处在正常水平以上时,才是一个完整的健康人。因此,健身运动要着眼于全身锻炼,在全面运动的基础上再侧重于身体薄弱方面的锻炼。运动锻炼如同膳食营养,既要均衡膳食、全面营养,又要缺什么补什么。全面运动锻炼适宜于所有人群,侧重性运动则依据年龄、性别、职业、健康状况、机能素质等情况而各有不同,它是灵活的、可变的,例如:在进行全面运动制锻炼基础上,再选择专门提高关节柔韧性的侧重性运动锻炼,当柔韧性提高到理想目标后,再改为专门提高灵活性或协调性的侧重性运动。当身体患有某种疾病时,也可以选择对这种疾病具有防治效果的侧重性运动。

   在健身运动中,应该严格地实施全面发展性运动和侧重性运动相结合的原则。对初始运动锻炼者,容易发生盲目跟从的错误,别人做什么自己也跟着做什么,结果健身效果不好,也容易发生运动性伤病,或由于建立不起来运动锻炼的兴趣便中途放弃。对于长期运动者,如果单一运动项目保持长期的使用,则容易发生健身效果不好及运动锻炼依赖性心理异常的现象。调查中发现,有多数人都有单一运动项目长久保持使用的想法,有的人单一项目已保持十几年之久,并且,仍然要保持下去,其结果是健身效率低,身体得不到全面发展,健康提高不全面,发生缺漏,由于长期重复的单一动作,亦容易产生承担单一动作的肢体慢性软组织损伤。健身运动虽然没有一定的固定模式,但是必须坚持全面发展、多项运动、重点突出的运动锻炼原则。

   在运动健身过程中,为能更好的实现这一原则,在安排运动锻炼内容时可参照如下几种方法:

   1、运动锻炼内容要体现多样性,让身体参与活动的部位最多化。

   2、运动项目要经常更换,一般情况下,单一项目每6-12个月更换一次新项目,两个项目同期运用时应每12-18个月更换一次新项目。三个项目同期运用容易发生疲劳积累,因此,不提倡采用三个运动项目同期使用的锻炼方法。

   3、先选择具有全面锻炼作用的有氧运动项目做为基础项目,如:徒步走、慢跑、健身体操等。再根据年龄、性别等因素选择侧重性运动项目,青少年选择技巧性、灵活性、柔韧性运动项目,如:乒乓球、艺术体操、游泳等。成年人选择提高素质的运动项目,如:俯卧撑、单杠体向上、游泳、网球、自行车、器械运动等。老年人选择提高生理机能和内脏健康水平的运动项目,如健身体操、走山、游泳、太极拳、健身舞蹈等。

   4、身体机能和素质好的人,在一次运动锻炼中,运动形式的安排程序是:第一步先做有氧耐力运动,第二步做力量性运动,第三步做柔韧性运动。也可以把这三个步骤拆解开,分别于早、晚两个时段的两次运动中完成,如早晨做第一步有氧耐力运动,晚上做力量性和柔韧性运动,达到全面运动锻炼的目的。

   5、运动形式要与工作体位互有确切的针对性,长期伏案工作的人,颈、肩、腰、背肌群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发生肌劳损和身体形态改变。应重点选择有关颈、腰、背动作的运动形式,改善这些部位肌群紧张,缓解疲劳,保持身体形态正常。

   6、运动形式要与疾病互为针对性,选择对疾病更有防治效果的运动形式,通过运动锻炼使疾病能早日康复,例如患有胃肠疾病的人,在进行有氧运动锻炼基础上,重点选择腹部动作为主的运动形式:游泳、腹式呼吸、俯卧起坐、倒立(老年人禁做)等运动。

   保持和提高健康水平,防治疾病,丰富生活内容,延长生命时间,并从运动中享受快乐,这些是运动锻炼对人体的美好作用。运动锻炼具有成瘾性,往往一个运动项目长久使用,几年十几年不更换新项目,这样做不是科学的运动健身方法。应克服成瘾性,坚持科学运动,让运动为我所用,而不能做运动项目的随从。(中)


相关内容

  • 养生与体育
  • 第一节 养生概述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祖国传统养生理论的精髓,领会和了解传统养生得起源.形成.发展及特点,在高等学校开设传统养生体育课的意义和作用.同时伸入了解传统保健体育养生对健身的效验及锻炼价值,培养自己对传统养生学习和锻炼的兴趣和能力. 一 什么是养生 所谓养生,就是根据生命活动发展的规律,采 ...

  • 对古代杰出医学家华佗体育思想的研究
  • 蕾 华佗字元化 , 一名普方 , 东汉末 年沛国 实践经验 使华佗 总结 出 , 有 " 动" 不 价值 .其功效从 华佗本人及其 弟子身上就 仅 运 是 不全 面的 ,运动" " 中必须正确地掌握 可体 现 出来 , 后汉 书 ・ 谯( 今安徽 亳州 ) , ...

  • XX社区创建健康型社区汇报材料
  • XXX社区 创建健康型社区申报材料 XXX小区位于廊坊市和平路与光明道交口东南,地及广场面积4.7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为30%.建有住宅楼28栋,设计住户3520户,常住居民11000人.XXX社区结合自己的综合实力,发展方向.人文环境.居民结构等实际情况,开展了特色社区建设,确定健康型社区的建设 ...

  • 关于身体健康的格言
  • 1、吃饭七成饱,穿戴适当少,耐点饥和寒,益寿又延年。这就应验了,千古之名言:“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 2、有的人活着为了吃饭(贪图享受,贪图好吃),有的人吃饭为了活着(即好吃味鲜,又要注意营养保剑健康长寿,多给祖国做贡献。) 3、早饭好而少,午饭厚而饱(八-九分饱),晚饭淡而少。一顿吃伤,十顿喝 ...

  • 太极拳的健身作用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太极拳的健身作用 作者:田贻涛 来源:<体育时空·上半月>2016年第03期 摘 要 太极拳在我国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它在民间体育形式是一种饱经沧桑却依旧经久不衰的健身运动.就目前而言,我国很多城市和 ...

  • 道家秘传养生长寿术简介
  • 2013-03-01 21:10阅读: 边治中先生披露和倡导中国道家秘传养生长寿术,是世代华山道家根据古老的医学,古代的导引术并吸取了历代养生学家的经验,经过不断地探索实践而形成的.它是以养生健身长寿为目的,以经络气血津液畅通为宗旨,以运动锻炼性内分泌腺为核心的全身性柔动功法. 这套功法1981年披 ...

  • 养生口诀三百六
  • 养生口诀三百六 衣食住行宜谨慎 永走健康长寿路 "四"字箴言 养生口诀 1. 四理养生方法好,四维健康为目标. 健康四大里程碑,四大基石要记牢. 四理养生方法是最科学.最全面的养生方法.即,生理养生是基础,称低层次养生:病理养生是保健,称浅层次养生:心理养生是核心,称高层次养生, ...

  • 运动与健康格言
  • 29、心胸里头能撑船,健康长寿过百年。心胸里头能拉车,健康长寿一百多。 30、要活好,心别小,善制怒,寿无数。笑口开,病不来,心烦恼,病来了。 31、生气四害:血压变高,血脂变稠,血色变紫,血管变细。引发脑塞,心肌梗死! 32、治病先治神,药疗先疗心;生理卫生强身,心理卫生强心。 33、治病花钱不要 ...

  • 中医养生与食疗
  • 中医养生与食疗 佛山三水地质增康康复专科医院供稿 养生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培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是通过养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