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2

第七章 第一节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

——珠江三角洲(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回忆一下珠江三角洲为什么能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或者说珠江三角洲

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教师激励评价点拨)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最早的

地区——珠江三角洲,它的经济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属外向型经济;教师:答得很对)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

板书:外向型经济

[讲授新课]

师问: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

生答: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利用其紧邻港澳的优越地理位置,就近接受港

澳的产业扩散,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同时也引进了先进技术设备、经营管理办法和最新高科

技信息,创办了一大批对劳动力数量要求较多的加工制造企业,如纺织和服装制造业、电子

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玩具制造业等。(教师及时激励评价)

师问:珠江三角洲地区引进的大量外资来自哪里呢?

投影1:“珠江三角洲外资的主要来源地”(图7.3)

珠江三角洲外

资的主要来源地

生答:珠江三角洲的外资74%来自港澳地区,这是本区最大的外资来源地。其中3%的

外资来自祖国的台湾地区;23%的外资来源地在世界其他地区。

师问: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经济呢?引导学生结合珠江三角

洲地区的产业结构(主要产业部门)及外向型经济的名称,边想象边画出外向型经济示意图。

评价点拨:学生回答,画出示意图,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外向型经济是一种以加工制

造业为主导产业,以出口外销为经营方向的经济。

投影2:“外向型经济一例”(图7.4)加深学生对外向型经济的理解。

师问:珠江三角洲地区生产的产品是通过什么渠道出口至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和

大洋洲等地区的呢?

生答:珠江三角洲地区是通过港澳贸易渠道把本区的主导产品出口至世界各地的。(教

师及时给予激励评价)

师问: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以怎样的合作方式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

济,从而使该地区贸易国际化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的呢?

阅读材料:指导学生阅读P 53材料,明确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以“前店后厂”

的基本模式合作发展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的。两地区正是采取了这种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合

作模式,到20世纪末,珠江三角洲才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发散思维:“前店后厂”模式充分利用两地的互补优势,实现了强强联手。你认为这种

分工合作模式还对哪些地区有借鉴意义?

评价点拨:学生发言后,教师及时激励评价并点拨:“前店后厂”的分工合作模式对我

国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如辽中南地区、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等发展外向型经济有重

要的借鉴意义。

投影3:“珠江三角洲和全国GDP 增长曲线”(图7.5)

分组探讨1:外向型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带动作用。读图7.5,分析珠江三角洲国

民经济发展速度的变化。

(1)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变化上,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全国的趋势有何差异?

(2)这种差异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变得越来越明显。请你分析其原因。

评价点拨:小组讨论,学习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1)在人均国内生产

总值的变化上,珠江三角洲地区增长幅度较大,而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却较小。

(2)这种差异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变得越来越明显。主要是因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优

先实行改革开放,以“前店后厂”的分工合作模式大力发展了外向型经济,因而人均国内生

产总值大幅度上升。

分组探讨2:外向型经济可以在短时间内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问

题。结合下列材料,谈谈自己的看法。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利用土地、劳动力资源的低成本优势,吸引了台湾各大电脑厂商前

来投资建厂,形成了完备的电脑零配件生产体系。但是,随着企业的增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土地、劳动力成本上涨,加上远离市场,人才储备不足,使得这里吸引资金的优势渐失。而

长江三角洲地区人才资源丰富,科技实力雄厚,而且本身就是一个深具潜力的市场,使得这

里开始成为台商投资的热点。近几年来,台商投资已经向长江三角洲的上海、昆山、苏州、

南京一带转移。

评价点拨: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外向型经济,

外向型经济可以在短时间内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税收减少等。

这些现象毫不奇怪。因为投资者追求的主要是经济效益,什么地区获得经济效益大,就投资

什么地区。什么地区投资环境好,就投资什么地区。这是商人的经营之道。投资要考虑各种

因素,才可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分组探讨3:我国地区差异巨大,各地依托不同的条件,可以发展具有不同特色的经济。

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试比较珠江三角洲和辽中南地区经济特色和条件的差异。

投影4:出示“珠江三角洲地区图”和“辽中南地区图”,然后引导学生阅读两地区产

业分布图并结合以前所学知识,比较两地区主要产业部门和发展主要产业所依托的地理条件

的差异。

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过渡: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城镇的迅猛发展,可以说城镇的发展

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的发

展。

板书:城镇的发展

播放录像:引导学生观看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前后的录像。让学生说说珠江三角洲地区

在改革开放前后的巨大变化,明确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前者农田广阔

(以农业用地为主),后者却是城镇密集。土地利用方式的显著变化是珠江三角洲城镇发展

的重要标志。

师问:为什么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前后土地利用方式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形成这

种巨大变化需要哪些条件呢?

投影5:《珠江三角洲独特的土地利用景观》(图7.6)、《川流不息的民工潮》(图7.7)

阅读材料:引导学生阅读《珠江三角洲的民工潮》短文加深印象。

启发思考:同学们,画中的城镇幢幢建筑都是用来干什么的?(学生:居住、建工厂、

办学校、办医院等)城镇的建筑越来越多,这是为什么?(学生:当地剩余劳动力和外来劳

动力越来越多,人口急剧膨胀。教师:及时鼓励)

讨论表述: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投影片)珠江三角洲地区下列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用序号将它们排列起来,并派小组代表加上适当的动词,用一段完整的话表述出来。

①加工制造业的发展 ②餐饮、娱乐、运输等服务业的发展 ③城镇的发展 ④大

量就业机会 ⑤大量剩余劳动力和外地劳动力 ⑥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显著变化(学生:①

②④⑤⑥③)

评价点拨:学生讨论、排序、口头表述后,教师激励评价并点拨: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工

制造业的发展,促进了餐饮业、娱乐业、运输业等服务行业的发展。这些非农产业为当地提

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不仅吸纳了本地剩余劳动力,还吸纳了大量的外地劳动力。正是由于非

农产业的发展和人口的迁入,珠江三角洲才有越来越多的农业用地被改变为工业、交通和城

镇建设用地,这些非农用地散布在城郊和乡镇,与尚存的农业用地相邻,形成了居住用地、

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和农业用地交错分布的独特土地利用景观,有力地促进了城镇的发

展。

小结:由于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后,外向型经济日益繁荣、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才

使本区人口越来越多,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显著变化,可见,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发

生显著变化的形成条件是:外向型经济繁荣,产业结构调整。

〔改革开放前:以农业用地为主;后:居住、交通、基础设施用地与农业用地交错分布。

形成条件:(1)外向型经济繁荣;(2)产业结构得到重大调整〕

投影:《珠江三角洲城镇分布的变化》(图7.8)引导学生观察投影图后,结合地图说说

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发展有什么变化?

学生:1984年即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分布稀疏,数量较少,规模较小,

非农业人口增长缓慢;2000年时珠江三角洲城镇分布越来越密,数量大大增加,规模不断

扩大,非农业人口增长很快。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回答得很现实!

分组讨论:下面同学们结合图7.8和前面所学知识分组讨论一下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发

展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评价点拨: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珠江三角洲地区最早实行改革

开放,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外向型经济日益繁荣,促使各种服务业迅速崛起,为

当地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并吸纳了大量的外地劳动力,因而促进了房地产业的

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过渡:城镇化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社会进步的必然。发达国

家的城镇化水平为70%以上,而我国现在的城镇化水平不到40%,亟待加快发展步伐。但

是,城镇化的发展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

分组讨论:城镇化发展过快,大量的农业用地变为工业、商业、居住和交通用地,会对

环境及人类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评价点拨: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城镇化发展过快,大量的

农业用地变为工业、商业、居住和交通用地,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水源污染、空

气质量下降、垃圾成堆、绿地面积减少等)和社会问题(如交通拥挤、车辆堵塞、噪声污染、

住房短缺等)。

过渡: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怎样才能解决城镇化发展过快带来的一系

列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协调好人地关系呢?

角色扮演:下面我们请几个同学分别充当普通工人、工厂厂长、深圳市市长、广东省省

长角色来谈谈自己对珠江三角洲地区未来和城镇发展的设想和建议。

评价点拨:刚才同学们扮演的角色很成功,提的建议和设想很有道理,操作性很强。珠

江三角洲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只有做到适度发展、科学合理地规划、注重环保、适当引进外

来人口,搞好宣传教育工作,才有可能解决好本区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协调好人地关系,

获得可持续发展。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条件,采取的独特的模式,

城镇发展的主要原因、利弊和解决办法。

知识要点与检测

[反馈练习]

1. 填空

(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产生于 世纪 年代,

其产生和发展的有利条件是:地理位置优越(紧邻 和 地

区); 交通运输便利;很多地方是著名的“ ”,便于吸引大

量 、先进 和 经验及最新的工商 信息。

(2)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其中 地区扮演“店”的角色, 地区扮演“厂”的角色, 在前, 在后,彼此紧密合作,因而被形象地称为“前店后厂”。

(3)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发展的标志是 利用方式发生显著变化,

主要原因是 经济繁荣, 结构发生重大调整。

(4)城镇化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进步,也可以带来一系列 问题和 问题。

2. 连线

“前店后厂”是我国外向型经济区域合作的基本模式。请把“前店”“后厂”与相应的

地区用线连接起来。

“前店” 珠江三角洲地区

“后厂” 港澳地区

答案:1. (1)20 80 港澳 东南亚 海陆 侨乡 外资 技术 管理 科技

(2)港澳 珠江三角洲 港澳 珠江三角洲

(3)土地 外向型 产业

(4)环境 社会

2. “前店”——港澳地区 “后厂”——珠江三角洲地区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1. 请你课余从报刊、杂志、电视或电脑网络上搜集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有关资料,解释其城镇化发展的原因。

2. 城镇化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影响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请你结合家乡的实际情况进行书面说明,并就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你的建议和设想。

※备课资料

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

据建设部最新统计,截至1999年底,中国城市数量已增加到666个。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有32个,人口在50万至100万的大城市有43个,人口在20万至50万的中等城市有192个,人口在20万以下的小城市有近400个,均比前几年大幅度增长。

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辽东半岛和京津唐等地区,目前已形成比较完整的城市群体,其中有200多座城市在原来小城镇的基础上迅速发展成为中等城市。

目前,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城市数量分别占全国总数的44%和19%。广大中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城市布局正逐步由疏到密,促进了全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建设部专家预计,中国城市化进程在21世纪初将迅速加快,到2010年,中国城市人口将达到6.3亿,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45%。

——摘自2000年1月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二、城市化必须走出三大认识误区

误区之一:认为城市的发展必然引发“城市病”。要走出这个误区,就必须建立以“发展克服城市病”,以“规划减少城市病”“以管理医治城市病”的全新观念。

误区之二:认为城市必须严格控制大城市的发展。要走出这个误区,需要认识到:不同规模的城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城市规模结构是一个具有等级、共生、互补、高效和严格“生态位”的开放系统,大中小城市都应当在统一规范下得到合理的发展。

误区之三:认为城市化的结果应当是均衡分布、遍地开花。要走出这个误区,必然考虑到地理基础的差异、发展阶段的差异和生态条件的差异。城市的布局在时间、空间、速度三维模型中必须是非均衡的、非对称的和非线性的。

城市化是需要成本的。依据城市化“成本—收益”模型分析,每进入城市一人,需要个人支付成本1.45万元,公共支付成本1.05万元,总计每转变一个农民成为城市居民平均需要支付社会总成本2.5万元。

专家们指出,在现有城市人口基础上,未来50年期间中国将为城市化支付数千亿元成本。城市规模越大,经济实力越强,财富集聚越高,发展成本也就越低。因此,加速中国城市化步伐,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辐射功能,这是提高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效率,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摘自2002年12月19日《光明日报》

三、中国城市化水平为36%

据报道,中国当前的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已经显现出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下一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必然要以提高城市化水平为重大课题。

现在世界的平均城市化水平约为47%,发达国家和地区约为75%,发展中国家在38%左右,最不发达国家大约为22%,中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是36.09%(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及统计标准)。

据国家计委规划司提出的有关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建议,从2001年到2015年,中国的城市化速度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不包括市镇人口转为自然增加的4000万),将使2.5亿左右的农村人口转为城镇居民。这样,到2015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就可达到45%~50%。

四、我国城市化进程及其特点

所谓城市化是指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变,从而就业、生活、文化、价值观等诸多方面与城市逐渐趋同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的,主要有;(1)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2)农业人口就地转化为非农业人口,从而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同时形成了一些显著特点。

1. 我国城市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高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城市数量

注:按城市非农业人口规模,20万人口以下为小城市,20万~50万为中等城市,50万~100万为大城市,100万以上为特大城市。

由于城市数量的增加,城市人口的比重随之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由1978年的12.1%上升到1997年的43.8%,市区非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1978年的8.3%上升到1997年的17.7%。由此可见,我国市区人口中农业人口占了很大的比重。其主要原因有:①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我国的改革开放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更加自由、灵活,农闲时进城打工,形成了“打工族”。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不分农忙农闲长年在城市打工,逐渐发展到在城市就业、居住,生活、文化等诸多方面与城市逐渐趋同,使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一些小镇发展成为小市,小市发展到中等城市,中等城市发展为大城市,这一现象,体现了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客观规律。②农业人口就地转化为非农业人口。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农业地区的非农业不断形成和聚集,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工厂的新建、扩建,高等级公路以及铁路的修建,城市的新建、扩建等大量用地,从而使一部分农业人口就地转化为非农业人口,由于耕地被占用转为非农业人口,这些人也

加入到“打工族”行列,进城打工、经商、从事服务行业等长期居住、生活在城市,这就使城市人口进一步增加。另外,新农村城市化,如大邱庄、华西村等,逐步与城市趋同这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社会现象。实现农村城市化是我国所期望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从世界范围来看,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其城市化是必然的。

2. 我国城市化的特点

①数量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从1978年到1997年的20年间,城市由193个发展到668个,增长了246%;从行政区级来看,县级市增长较快,从92个发展到442个,增长380%;从地区分布看,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更快,从69个发展到301个,增长336%,而西部地区只增长了202%。从城市规模看,中小城市发展快于大城市,中等城市从60个发展到206个,增长243%,小城市从93个发展到381个,增长309%,而大城市只增长了74%。②城市水平与城市密度,东部沿海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先开放发展,商品经济发达,现代工业发展较快,城市水平较西部高。③中等城市人口增加绝对量比大、小城市大,体现了我国城市发展坚持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积极发展中、小城市的基本方针。这一基本方针与世界各国的城市发展是一致的。世界各国都在设法控制大城市人口过快增长,合理发展中、小城市,在一些发达国家还出现了城市人口向郊区移动的趋势。④城市群、城市带逐步形成和扩大。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心城市辐射作用日益增强,我国的辽宁中部、京津唐、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已形成五大城市群;在沿铁路的京广线、津沪—沪杭线、京哈线、陇海—兰新线、焦枝—枝柳—湘贵线、浙赣—湘黔—贵昆线、宝成—宝昆线逐步形成过带状态的城市带;1990年在开发上海浦东新区的基础上,又开放芜湖、九江、武汉、黄石、岳阳、重庆、合肥、南昌、长沙、成都等城市,形成了以上海浦东开发区为龙头的沿长江黄金水道的城市带,它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国民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横向中轴线。这些城市群、城市带的形成,使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如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水平为34.3%,高出全国18个百分点。又如日前较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水平为38.2%,高出全国的22.3个百分点,该地区每0.27平方千米就有一个城市,是我国城市密度最大的地区。

3. 我国城市化发展趋势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西部地区的大开发,以及各项政策措施的不断完善,我国城市化进程将进入又一个高速发展时期。近来,国家和各省市出台了一些户籍管理的新措施,这些措施更加灵活,如在城市有了自己的住房,有稳定的职业,有稳定的收入,就可将户口转到所在城市。这样,使原来“打工族”的一部分就转为真正的市民,加快了城市人口的增长,促进城市化进程。另外,随着中西部地区大开发的深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批的开发者、投资商将不断地涌向中西部城市,使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城市不断增加。最近民政部部长多吉才让发表文章透露,未来20年每年有1200万农村人口要转移到城镇地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将每年增设20个左右的新城市,设市坚持向中西部倾斜。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地区,这将大大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再过20年我国的城市将达1000个以上,城市人口将占全国总人口的60%以上,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摘自《地理教育》2001年第3期(金冬英文)

五、城市化发展也使人类面临挑战

城市化使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现代城市文明,但全球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难题和困扰,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突出表现在各种城市病。“无论是发达国家的西方世界还是在非洲、亚洲和南美洲的欠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都给城市当局带来了巨大困难”。据联合国统计,全球约有5亿人住房条件极差,1亿多人无家可归,亚非拉的部分大城市中半数人口居住在贫民窟,环境卫生恶化,没有安全的饮用水,疾病流行,基础设施落后,每年造成1000万人死亡。世界卫生组织也认为,城市化的效应正威胁着人类健康。

城市病在发展中国家有两种表现:其一是过度城市化(overurbanization ),这是一种消极型的城市化。它是指城市化发展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一种城市化状态,主要表现在过量的乡村人口盲目流入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超过了国家经济发展所能承受的能力,无法实现职业上的转换。当国家经济基础还相当薄弱时,城市化发展的失控会造成城市人口增加与就业机会不足,以及农村人口减少与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下降之间的不协调,从而影响经济发展,城市病也随之产生。城市化发展主要依靠传统的第三产业来推动,甚至是无工业化的城市化。在相当多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基本上都属于这种情况。例如,墨西哥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远不如瑞士、奥地利、芬兰、意大利等国家,但其城市化水平(74%,1993年)却明显高于瑞士(60%)、奥地利(55%)、芬兰(62%)、意大利(67%)。其结果是既没有带来高度工业化和经济繁荣,反而使乡村凋敝,农业衰败。当然,这里所讲的过度城市化是相对的,即某些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比发达国家在相似的工业化水平时要高得多。但也有人认为不能用20世纪的发展中国家和19世纪的西欧国家简单类比。联合国人居中心(UNCHS )1996年编辑的《An Urbanizing World:A Report on the Human Settlements》对人类城市化持极为乐观的态度,甚至完全放弃了“过度城市化”这一概念。

其二是城市化不足(underurbanization) ,即城市人口的实际增长速度低于城市工业生产发展所需的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判断的依据是G .S.Tolley 模型。结果表明:中非地区和印度是过度城市化最集中的地方,而中国、苏联、东欧处于城市化不足状态。据研究者认为,这种城市化不足主要是人为政策的结果。当地政府采取种种措施限制乡村人口迁入城市,结果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受阻,城市文明得不到应有的普及。1980年世界平均城市人口比重为42.2%,发达国家为70.2%,发展中国家为29.2%,而我国城市人口比重仅为19.39%,江苏为12.48%。

发展中国家产生城市病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城市化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相脱节,城市化过度超前发展;二是以私有制为主的经济制度和社会分配的不公,造成城市贫富两极分化和严重的社会隔离;三是城市化过程完全由市场调节,人口大量流入期望收入较高的城市,许多人只能在非正规部门工作;四是政府对城市化进程缺乏必要的宏观控制,只注重城市化的数量和经济发展,忽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福利的公平分配。

发达国家的城市病主要表现在:过度郊区化。郊区化(suburbanization) 是指人口、工业和服务业从大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这里的郊区是指中心城市行政边界以外的邻近地域,主要是城市化核心地区以外的城市边缘(周一星,1995)。在郊区化过程中,首先是人口,然后是工业、服务业乃至办公室从中心区向外迁移。例如,美国12个最大的城市(除洛杉矶外),市区人口在1950~1975年间平均减少了9.6%,而郊区人口平均增加了207%,其结果是:12个城市的城市总人口中,市区人口所占的比重由61.3%下降为31.8%,而郊区人口比重则从38.7%上升到68.25%。过度郊区化使城市的集聚效益难以发挥,还引起市中心的空洞化和基础设施的下降以及社会治安的恶化,增加了城市运营的社会成本。美国著名城市地理学者贝里(B.J.L.Berry )于1976年把这种过度郊区化称为反城市化(antiurbanization) 。此外,城市人口出生率低和人口老龄化、居住隔离等也是发达国家城市面临的重要问题。

——摘自《地理教育》2003年3月刊(汤茂林文)

六、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五大新问题

城市化一般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随着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城市化速度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适应,出现了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多、社会

秩序混乱等城市化问题。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化率已达37.3%,正进入快速发展期,在出现上述问题的同时又出现了五大新问题。

首先,把城市化简单地当作一个城市现代化的指标来追求。为了追求数字指标,有的靠行政区划调整以扩大管辖面积。实际上城市化率并不能充分反映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如草原、沙漠地区和某些工矿区,尽管数字上反映了城市化率比较高,但不能说明其城市现代化水平高。又如一个省域的城市化同一个市域的城市化,甚至一个县所谓的“城市化”,具有完全不可比性,不能凑数字、比指标。城市化的实质是产业结构转型,就业结构优化,非农就业岗位增加。但目前一些地方不重实质而重形式。

其次,在城市化问题上玩“数字游戏”导致了对城市、城市化基本概念的混淆与混乱。由于不少地方追求以改变行政区划来扩大城市辖区,把城市扩大,导致城市是“聚集的点”(中心),还是“城乡不分的面(区域)”变得日益模糊。近年来不少地市合并,地级市已成为区域实体,整个地区成为一个点(中心)。譬如一些大城市所辖郊县整县改市,这样一大片的乡村区域都变成“城市了”,这既不符合事实,还造成了统计上的失真。

第三,城市核心竞争力定位比较混乱。有的城市为了展示其城市化水平,盲目扩大市场、大草坪、宽马路、摩天大楼等形象工程,甚至还出现城市之间的盲目攀比。在产业结构上,缺乏区域和国家的统一规划,盲目雷同,不少城市都把信息产业、高科技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在建设资金上,由于急于改变城市形象但资金不足,为了筹集资金盲目扩大城市建设用地,寅吃卯粮,或者盲目借贷,形成很大的金融隐患。

第四,隶属于城市政府的规划权力缺乏制约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目前在我国流行“规划听市长的”,而有的市长又受开发商的影响或被开发商牵着鼻子,造成很多短期行为和错误决策。

第五,一些城市决策者忽视或不懂城市发展的区域规则,忽视城市圈或城市连绵区的客观事实,看不到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浪潮下,城市之间联合协调的必然趋势,不是主动联合而是恶性竞争,既造成了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和城市发展布局的不合理,又削弱了我国城市总体上的实力,降低了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因此,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要数量与质量并重,但更要重视质量;要速度与可持续发展并重,但更重视可持续发展;要实体与环境并重,但更要重视环境,要硬件与软件并重,但更要重视软件:要个体(城市)和群体(区域)并重,但更要重视区域;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但更要重视精神文明。

——摘自《中地教参》2003年4月刊(周皆兵文)

七、关于城市化进程的几点思考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超前发展成为普遍规律,特别是在城市化加速推进阶段,大城市的超前发展,可以迅速拉动整个区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已进入城市化加速推进阶段,因此不能继续沿用旧体制下形成的“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的指导思想,而应根据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和现代化的要求,把城市化的指导思想转变为:充分发挥大城市优势,强化中小城市功能,积极发展小城镇。特别是要大力发展一批人口规模适度,并具有较强经济势能的中心城市,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应该讲,加快城市化步伐已是决策层和学者达成的共识,从目前情况看,城市化的大力推进,将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有利因素,具体而言:

1. 加快城市化步伐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农业现代化。

9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出现了低水平下的生产过剩、国内需求不足的现象。当然这其中有许多原因,但城乡消费水平差别巨大,农村经济发展滞后是一个重要原因。而适时推进城市化进程,使已具备一定条件的人口向城镇转移,实现农村居民消费向市民消费升级换代。当然,要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开拓农村市场,关键

还在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从目前情况看,农业生产规律决定了农业产值增长和农民收入增长不可能很快,可以说,就农业而论,提高农民收入出路几乎没有。而积极推进城市化将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问题。这是因为:首先,城市化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为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创造条件。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随着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就业岗位将主要向第三产业转移,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必须以城市为主要依托。因此,城市化是转移、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根本途径。同时,城市化也有利于提高对农产品的多品种、高质量、高附加值的市场需求,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其次,由于城市化的推进,农村人口的减少,可以使留下的少数农民进入“地少人更少,收入更高”的阶段,切实提高农民的人均收入水平。

2. 加快城市化步伐有利于实现工业现代化。

加快城市化步伐,不单纯是一个扩街建楼的问题,也不单纯是一个人口转移的问题,而是一个资源优化配置、产业优化升级、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过程。城市化过程中如果没有主导产业的支撑,即使投资再多,基础设施再好,因为没有后劲,结果也只能是一座空城,起不到城镇对区域经济的带动、辐射作用。而且发展工业不能不重视规模经济和集聚效益,城市化可以使工业实现在一定区域的集聚,形成合理的生产规模,提供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要素市场、流通网络和人才资源等。工业越是向深加工、高科技发展,其对城市化的依赖性就越大。工业结构“低、小、散”现象和第三产业发展不快,就业比重不高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城市化长期滞后于工业化造成的。不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是不可能的。

3. 加快城市化步伐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一个国家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综合国力是否强大,关键取决于国民素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种状况显然与城市化滞后、导致农村人口比重过大有关。农村人口的分散居住,使得教育设施和教师的利用无法形成规模效益,教育收入不如城市且效率不高。而如果加快城市化进程,允许并鼓励已从事非农产业、有可靠收入的农村居民及其家属移居城镇,使他们与城里人共享城市文明,并不要国家投入多少资金,而他们的素质包括子女的教育,却可以因环境的变化得以迅速改善。城市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生产、集聚和传播中心,城市中集聚了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完善的社会综合研究机构及服务设施,从而使城市比农村更利于人的潜力和创造力的发挥。城市化开始以来,世界上所有主要的科技发明几乎都是在城市进行的。城市化建立了各种各样的现代社会结构,人类的生存能力由此大为提高,社会秩序得到有效维持,人的创造力得到发挥。城市创造的这种文明不断地传播、扩散,推动了整个世界的前进步伐。

4. 有利于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给国民以更良好的健康保健。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计划生育的难点又在农村。这其中有许多客观因素存在,比如观念、社会保障、生活环境等,如果在城乡隔离的条件下,将难以有效地控制农村人口的快速增长。在农村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成本也非常高。加快城市化进程,通过城市化来改变农民的身份及生育观念,可以有效地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同时也给每一位公民以更良好的健康保健。

5. 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改善。

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一方面由于农村收入水平偏低而又没有更简捷的增收手段,使得追求发展的愿望更多地变为对土地、森林、草原的过度垦殖和滥采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及土地退化的现象更为普遍。另一方面,分散的乡镇企业由于规模小、设备陈旧、工业落后、环保投入少等因素,也使得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情况变得突出,且治理难度较大。如果加快城市化步伐,适度收缩我们生产活动的地域和空间,使更多的人口和企业向城市集

中,那么,随着城市的发展、财力的增强,更大、更经济的治污项目的建设,将使治污的平均成本降低,综合治理的效果更为明显。同时,农村人口的减少,也会为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创造条件。

在城市化发展中,特别要注意几个问题:一要保持良好的城市空间结构,特别是严格保护和控制城市绿色隔离地带,保持开敞的城市发展空间。二是加强区域性重点生态地区的保持,如湖泊、水源保护区、各类风景名胜区等,并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保持区域生态平衡。三要继续坚持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城市绿化建设不仅要注意景观效果,更要重视生态效益,要把生态效益放在首位。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要做到经济实用。不仅要种草,更要重视加强城市林地建设。

城市的发展还应根据自身特点,塑造独具地方特色的城市形象。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城市政府越来越重视城市面貌的改观和城市形象的塑造,并且注意突出城市特色,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以宁波市为例,宁波市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又是具有深水良港的现代港口城市,同时拥有江、河、湖、海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城市特色鲜明。悠久的历史和秀丽山川,使得宁波人文荟萃,形成了独特的宁波文化。宁波的城市特色一定要建立在这种人文和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宁波的江、河、湖、海等资源特色优势,通过对港口个性和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继承和发扬深厚的历史内涵,努力营造既具有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特色,又具有历史文化名城和传统文化底蕴的港城文化,形成水与城融为一体的鲜明的城市特征和品位,提高宁波的知名度,以更好吸引投资,促进经济的发展。

——摘自《中地教参》2002.5(乐碧虹文)

八、未来城市的“四化”

根据联合国的统计,从1950年至1995年,发达国家的城市居民增长了37%左右;在欠发达国家,城市居民增加了1倍以上;在最不发达国家,城市居民增加了2倍以上。全世界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已达到325座,超过1000万人超大城市有20座。预计到2006年,世界人口的一半将是城市人口。未来城市能否成为居住者的天堂,实现城市的个性化、数字化、生态化、最优化是关键。

1. 个性化

随着城市的发展,各级城市如雨后春笋先后形成。众多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忽视了本身的地域特征、历史文化、传统习惯,一味地去追求高楼大厦、水泥马路、立交桥、霓虹灯,几乎每一个城市的发展都用了“克隆”技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很多历史名城、山水名城在现代的水泥丛林中逐渐消失,甚至直接抹杀。很多城镇的规划和建设只体现了群众的物质要求,而忽视了精神需求,造成了“村村像城市,镇镇像农村”这种畸形的现象。要想城市健全的发展,每个城市应该因地制宜,结合本地特色形成一个城市个性。通过城市的规划,使得大到城市的区域、街道,小到城市的每一个建筑物都能够和谐地统一起来,既能体现共性,又有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在国内,目前已有很多城市为了体现特色,公开向社会征集城市建设方案。如深圳,为了把中心城市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水平,近10年先后进行了几轮的国际咨询,通过评审,最后选定德国某公司的设计方案。

2. 数字化

数字化主要是利用当前最流行的“3S ”技术——遥感、遥测(RS ),地理信息系统(GIS ),全球定位系统(GPS )这一完整体系对城市的环境状态、交通、供给进行及时的指导,使人们的生活、生产能够随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变动。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功能越来越复杂,很多的运作过程已不可能通过人力来及时完成,通过3S 技术可以利用RS 作宏观调控,用GPS 精确地进行地面定位,用GIS 将地面信息进行储存,按区域要素分类,然后作出最佳的选择方案。

比如利用3S 技术调控城市出租车的运行,可以通过RS 对城市流动人口、出租车进行遥测,通过GPS 出租车公司可以精确地掌握其下属出租车的位置,同时根据GIS 系统对全市的客流量、路况作出相应的判断,再把信息反馈给出租车司机,指导出租车去何处载客,选择哪条行车路线,这样既解决城市的客运问题,又可以提高出租车运行的效率。

3. 生态化

城市是人口最集中,也是受到人类影响最大,污染最严重的地方。要使城市能够持续地发展下去,污染的治理将是刻不容缓的,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解决城市的能源问题,由于人口的集中,城市对能源的需求非常大。从传统的煤到现在的液化石油气对环境都会产生污染,现在很多居民越来越重视太阳能的利用,科技的发展也为这方面提供了可行性,太阳能将成为未来城市能源的主体。

其次,城市交通污染也是恶化城市环境的元凶,特别是私人小汽车。以后城市交通将首选公共交通,其中,有轨交通将成为城市交通的主体。目前世界上有40多个国家约135座城市建有有轨交通。我国除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建有地铁外,深圳、南京、青岛、沈阳也正在计划建设,发展有轨交通对解决城市交通拥挤,减少污染具有战略意义。

最后,城市垃圾的处理也是实现城市持续化发展的关键。在传统观念中,垃圾是废物,但用现代理念考虑,垃圾是一种资源。通过垃圾的分类处理,可以用来堆肥、焚烧发电,把垃圾列入城市生态系统的循环中,不仅可以解决城市能源问题,还可以解决城市下岗职工问题。

4. 最优化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对城市的认识更加深刻。城市不再是越大越好,而是越适合越好。城市在力求体现现代城市功能的同时,又能发挥各自优势,突出各自特色。在城市布局上由“一极向多极”发展。

我国著名的海滨城市——大连在“不求最大,但求最好”原则的指导下取得了成功,使得城市的功能越来越完善,面貌越来越有魅力。

——摘自《地理教育》2001年第3期(潘省办文)

九、绿色小区——理想的人居环境

1. 绿色小区的概念

在人类迈入21世纪门槛的时候,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成为本世纪的流行主题,与自然和谐共处则成为人们共同的关注和期待。在这样一个呼唤环保的时代里,绿色小区是指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以绿色建材与绿色技术为基础、环境优美、设施先进、配套齐全的生活小区。绿色,是对环境无害的一种标志。绿色小区作为一个生态城市所必须具备的基础要素有着丰富的内容,它包括了节能、节地、节水,资源的再利用等各方面。它的提出表现了一种全新的建筑文化意识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存质量的强烈责任意识,它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21世纪人类运用科技手段达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人居环境。

2. 建设绿色小区的原则

基于绿色小区属于可持续发展小区,是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那么在它的规划和建设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1)选址的原则

首先,小区应位于有利于健康的环境,居住区在选址上要远离产生污水、垃圾、噪声的工业区,尽量少在宜商的大城市中心地带建造住宅,多利用荒地、坡地、丘陵地段建造住宅,少占或不占耕地,尽量发挥地下空间的作用,适当鼓励高层、中高层建筑。其次,为了确保居住区的清洁,在选择居住地时应查阅有关土地的使用管理档案及了解其地基的地质特点,以核实被选土地有无原污染,是否为放射性元素的高辐射区。例如在我国北方曾有一处居住

区便是建在一处受化工厂严重污染的地面上,当化工厂迁出后,地面、地基未经彻底清理就建成住宅,导致了迁入居民的癌症发病率高。最后,小区的选址还应与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相一致,并注意到居住区内外交通的方便程度。

(2)尊重自然原则

建设绿色小区的目的在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在建设小区的过程中,我们应建立正确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尽量减少对原始自然环境进行变动。因此在建设中应熟悉建设场地的植被、树种、水系、山石等,严格保护当地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建设地原有的景观特征和地方特色,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良性生态循环。

(3)提倡4R 原则

绿色小区的建设要充分体现节地、节能、节水,因此在小区的建设中要提倡4R 原则,即:减少使用(Reduce )、回收(Recover )、重复使用(Reuse )和循环使用(Recycle )。就是说在小区建成后要能尽量减少并高效利用如水、煤、电等不可再生资源,而且要充分利用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生物能等再生性能源以及废弃物转换能源如沼气等的回收利用。

(4)因地制宜规划设计原则

由于绿色小区的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了解当地的气候、水文、地形、地貌和植被,注重经济、人文、历史、习俗等条件,结合当地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等各种实际情况,设计科学合理的方案。

(5)减轻住区环境污染的原则

住宅主体应采用绿色建材,以保证室内环境的清洁、无害。小区内噪声应控制在白天≤45dB, 夜间≤40dB 。室外噪声应控制在白天≤50dB ,夜间≤45dB 。小区内应采用环保管材供水,以避免由二次供水系统带来的水污染。

(6)“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原则

在绿色小区的建设中应注意对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及再生利用。如建立雨水收集系统及中水回用系统,雨水经处理达标后可以汇入中水系统使用,中水可以用来浇灌绿地、洗车、冲洗厕所等,从而形成了对水资源的多级使用和循环利用。再如,小区内应建设垃圾的分类收集系统,在小区垃圾的处理上要注意垃圾的回收、再利用。

总之,绿色小区应给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优美、方便、怡人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摘自《中地教参》2003年4月刊(陈洪良文)

十、谈城市生活垃圾处理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到1996年全国城市总数增加到666个,市镇总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29.4%,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产生生活垃圾量也迅速增长,成为城市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当今如何依靠科技进步,对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处理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实现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发展战略任务。

1. 卫生填埋方式 参照国外的做法先用混凝土浇好底,再贴一层高分子橡胶衬,然后一层垃圾一层土,中间再铺几根导管,使沼气可以排出地面,防止渗漏污染地下水和引起沼气爆炸。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于日产生活垃圾量小于500吨,城郊山地比较丰富,经济综合实力一般、规模较小城镇。这种方式如果采取对垃圾渗漏液收集,进行污水的综合处理,按照国家排放标准排放,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垃圾填埋若干年后,经生物降解稳定后,还可再利用,恢复植被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但这种填埋方式,场址对地理环境选择性较高,库区占地面积大,库区使用年限短,防渗设施以及污水处理所需费用高。随着垃圾的堆高,不但垃圾处理的费用进一步增大,而且给场地防爆、防污染带来新的难题等弊端。

2. 垃圾焚烧方式 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中等规模以上,日产500吨以上垃圾,综合实力

较强的城市。这种方式可以克服填埋方式占地污染等缺点,可以达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目的,能彻底消灭有害垃圾,利用垃圾中的化学能转化,可以给居民供热,焚烧产生的残渣可以用来生产建筑材料。但这种方式开发利用的技术难度较大,运转费用较高,垃圾焚烧产生如SOx 、NOx 、HCl 和二恶英等烟气的净化要求甚高。当然如果采用垃圾焚烧产生的余热回收建立发电厂,经济效益是十分显著的,如一个中等规模的垃圾发电厂,估计每年可发电2500~3000万千瓦时,相当于20000吨标准煤的发电量。如深圳市政府决定全市每个区都建立一个垃圾发电厂,可谓是明智之举。但建立垃圾焚烧发电厂,需要垃圾堆放场地且热能利用率低,垃圾中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转化率大约为14%左右。

3. 分类收集、分类处理方式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日益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成分日趋复杂,生活用品和食品、饮料等的包装日益讲究,城市垃圾中可回收的废品资源显著增加,如废塑料、金属、厨房垃圾等。对它们分类收集,如建立一种“双轨制”的垃圾收集系统,即给每户发一个专丢可回收重复使用垃圾的黄桶,另一黑桶丢不能回收的垃圾。收集后进行分类处理,如对没有利用价值和不宜于长期堆放的进行焚烧,对环境危害不大,目前技术条件下暂不能利用找地方堆放等。充分回收利用,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对环境保护、节约土地资源、带动垃圾处理产业等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日本对垃圾的回收利用率高达90%,法国仅每年从垃圾中回收废纸占造纸工业原料的40%。

总之,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必须遵循“因地制宜、趋利避害”的方针,必须坚持“投资省、效益好”的原则。从资源化方向着手,通过采取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运用多种技术处理手段,实现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的治理工作,推进垃圾产业发展,真正达到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

——摘自《地理教学》1999年3月刊(孙俊鹏文)

十一、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城市化发展态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城市化发展速度趋于加快,但城市化水平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在看到我国城市化加快推进的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城市化的滞后问题。

1. 城市化加快发展的新态势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人口城市化长时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1962~1978年,城市化率仅由17.3%上升到17.9%。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进程趋于加快,根据全国人口普查结果,1982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为20.6%,1990年为26.4%,2000年已达36.1%,1982~1990年年均递增0.7个百分点,1990~2000年年均递增近1个百分点。要指出的是,关于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一直存在着各种统计口径不一致的问题。据政府常规统计,1999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为30.9%。因此,20世纪90年代与80年代相比,我国的城市化究竟是加快了还是变慢了,各种意见还不一致。但是,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出现了由长期停滞不前向明显加快的转变,则是毫无疑问的。

1978~1998年,我国GNP 总值和人均GNP 分别增长5.3倍和3.9倍,年均递增率分别达9.6%和8.2%;城市数目则由193个增加到668个,年均递增6.4%。1983~1997年,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由8156.3平方千米增加到13613平方千米,年均增长3.7%;建成区人均占地面积则由51平方米增加到91平方米,年均增长4.2%。1985~1998年,城市每万人拥有铺装道路面积由3.1万平方米增加到8.3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由5.2平方米增加到9.3平方米,每万人绿地面积由13.7公顷增加到37.5公顷。小城镇迅速发展,农村人口加快向城镇集聚。不论从人口城市化率还是从城市化建设看,我国都已进入城市化加快发展的新阶段。

2. 城市化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化滞缓是指城市化进程处于停滞或缓慢状态,城市化滞后则是指城市化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或工业化、非农化水平。这方面的常用方法,是按世界各国的城市化率与人均GNP

对应关系的国际经验进行参照比较。如果按照钱纳里提出的“标准结构,相应于人均GNP 不到100美元(1964年美元,下同)的城市化率为12.8%;而我国1978年人均GNP 约在70余美元的水平上,城市化率则为17.9%。1983年我国人均GNP 接近100美元,按“标准结构”城市化率应为22.0%,我国实际为21.6%。1992和1995年我国人均GNP 分别约为200和300美元,按“标准结构”城市化率应分别为36.2%和43.9%,而我国分别为27.6%和29.0%。也就是说,在同等水平人均GNP 的情况下,我国的城市化率与钱氏“标准结构”相比较,1978年偏高5.1个百分点,1983年基本接近,1992和1995年则分别偏低8.6和14.9个百分点,近年来的偏低程度则更趋增大。这就意味着,若按国际经验参照比较,我国的城市化率在1983年以前并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甚至还有所超前;只是到了改革开放初期以后,才出现了明显趋于滞后的状况。

当然,不同学者参照国际经验比较分析后对我国城市化滞后程度的估计不尽一致。例如,有的学者利用世界银行数据(1997)进行计算分析,认为我国城市化水平比同等人均GNP 。国家平均水平约低12个百分点,如果按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则低21个百分点。但大体上都显示了这样一个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虽趋加快,但却出现了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新情况,而且滞后程度也在趋于拉大。要指出的是,我国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究竟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新问题,还是早就存在的老问题,尚待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我国的城市化主要是体制性滞后,也就是说,主要是因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与城市化直接有关的户籍、土地、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的相对滞后,由此造成城市化进程中出现诸多结构性矛盾。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最大结构性矛盾。改革开放之前,这种二元结构主要表现为城乡截然分割的异地状态,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户口身份的划分,在城乡人口之间建立了一道无形的地域鸿沟,对农民进城实行严格的限制。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席卷而起的乡—城流动人口浪潮,终于使这道地域鸿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据有关资料,进城农民工数量已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3500万人左右增加到1998年的9700万人。但是,大量进城农民与城镇居民之间仍然存在着户口身份差别这一道难以逾越的无形鸿沟。反映于两种户口性质差别的二元社会结构矛盾,也越来越转化为集中交织于同一城市社区内部的同地状态。大量进城农民工虽已成为城市的事实常住人口,但难以获得城市正式居民的身份,而是处于城市社会的边缘地位;他们即使已被统计为城市人口,也很难说已经真正实现了城市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的小城镇户口制度改革已经有了新突破的情况下,有些地区反而出现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快农民进镇落户的进程,但有条件进镇落户的农民却对此不感兴趣的现象。这里既有过去城市化滞后的因素,也有当前制度改革滞后等多种因素。

3. 积极稳妥地加快推进城市化

城市化滞后的涵义实际上不应只是指人口城市化率的实际水平偏低于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下的应有城市化率,同时也是指城市人口承载力的实际水平偏低于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下的应有水平。总体看,过去我国城市发展明显滞后、城市容量严重不足的矛盾正在趋于不断缓解,城市人口的生活质量正在不断改善。但是,城市容量不足的矛盾依然存在,一方面,城市容量的扩增速度总体而言快于城市人口扩增,另一方面,不少城市仍然感受着不同程度的人口过多城市力。

为什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城市化进程趋于加快,但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滞后程度却也趋于拉大?其原因就在于经济增长速度明显超过了城市化的推进速度。为什么我国人口城市化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却又难以较快地大幅度提高城市化率?其原因就在于城市实际承载能力虽在加速扩增,但有相对不足。归结为一点,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化滞后基本上是属于城市容量不足型的城市化滞后。认清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这将有助于城市化滞后问题对策思路的正确定位。

提高人口城市化率首先要提高城市的人口承载能力。中国是城市短缺的国家,所谓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实际上意味着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的成果用于城市建设的份额偏少,这方面的历史欠账太多。也就是说,现在城市建设的大规模开展,城市容量的扩增,很大程度上要用于补偿过去的城市化滞后。因此,我国的人口城市化率虽然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短时间里就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城市化率。正确的定位应是积极稳妥地加快城市化,在加快城市化建设和扩增城镇容量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口城市化率。显然,加快城市化不仅是硬件建设的问题,而是必须要在体制转换、各项制度改革创新的综合配套上取得新的突破,这样才能加快促进人口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与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差异相比,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区域差异显得更为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问题以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最为突出。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东高西低的格局形成鲜明对照,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程度也呈东高西低的区域态势。西部大开发在其一开始的时候,就必须十分重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同步协调推进,这是东部地区发展可为西部大开发提供的重要借鉴。西部大开发必然伴随经济体制改革向西部的大推进,不可忽视的是必须同步伴随城市化体制改革的大推进。

——摘自《地理教学》2002年3月刊(汤仲贤文)

十二、中国城市地域分布的三个特点

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城市的地域分布非平衡度有所降低,但中国城市仍存在严重的地域分布不平衡,主要表现在:

1. 中国城市纬向分布不平衡

从中国城市分布的温度带来看,中国城市主要分布于亚热带、暖温带和中温带,尤其在亚热带几乎集中了全国将近一半左右的城市,以1999年为例,全国共有城市667个,其中亚热带拥有299个,占全国总城市数的44.83%,居中国各气候区城市分布数之首;暖温带拥有城市177个,占全国总城市的26.54%。城市密度最高的也是亚热带,其次是暖温带。

表1 中国气候区城市分布统计表(1999年)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0年)与中国气候区分布图整理而得。 从城市分布的纬度看,中国城市以北纬25度至40度间最为集中,其间共有城市452个,占全国城市总数的约67.8%,其次是北纬20度至25度间和40度至45度间,分别占全国城市的约12.6%和约12.4%,再次是北纬45度以北的地区占城市总量的约6.2%。北纬20度以南的地区现有城市9个,占全国城市总数的约1%。

城市的增长也呈现出纬向不均的特点,北纬30度至40度间城市数增加快,1985年到1999年,这个区域增加城市最多达147个,占新增城市的52.88%;其次是北纬25度至30度间,增加城市54个。

2. 中国城市经向分布不平衡

据资料统计,中国城市的空间分布偏集于东部沿海,这一地带只占全国14.2%的国土面积,却分布着全国44.98%的城市数和45.0%的城市人口,是中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地带,其中又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和辽中南地区城市密度最大。中部地带占全国29.2%的国土面积,分布了37.07%的城市数和37.0%的城市人口,而西部地带占全国56.5%的国土面积却仅分布了17.99%的城市数和18.0%的城市人口,城市分布密度仅是东部沿海的10.05%和中部地带的24.66%,是中国城市分布稀疏地带。从城市等级规模来看,东部沿

海地带集中分布着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这一区域中,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城市人口分别占全国同类城市人口的49.4%和51.0%;在中部地带,大中小城市分布比较均衡,它们的城市数和城市人口均占全国各类总数的30%~42%,而西部地带则表现为以小城市占优势的地域分布特征。

资料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0年)。

从城市的经度分布看,中国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东经110度至125度内,约占总城市数的71.39%;东经100度至110度间城市分布数量次之,占总城市数的16.72%;东经125度至135度间城市,约占全国城市数的7.56%,而东经100度以西的广大地区,城市数量很少,仅占全国城市总数的4.5%。

表3 中国城市经向分布统计表(1999年)

3. 中国城市垂直分布明显

据资料统计,在海拔高度小于500米的丘陵、平原地区,城市数占全国的82.8%,尤其在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城市分布密集。在海拔高度500米~2000米的低山、中山、高原区,城市数约占全国的15.8%。在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的中、高山区,城市数约占1.4%,这一区域,是我国典型的城市低密度区,如占全国面积25%左右的青藏高原区,只拥有全国0.75%的城市数。由此可见,我国城市体系地域空间分布也明显地表现为“低密高疏”的特点。

总之,我国城市存在纬向、经向、垂直分布不均的规律,这种城市地域分布特征的形成,不是某种单一因素或简单的一两种因素简单作用的结果,而是各地区社会、政治、经济、人口、历史、自然条件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中国城市这种地域分布格局还将随着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摘自《中地教参》2003年3月刊(袁尧清文)

十三、关于建设生态经济城市的思考

到2010年我国将力争建成若干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和地区。从我国当前的现实情况看,我国许多城市存在着环境问题,如何实现2010年的目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城市建设如果还像过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是行不通的,必须把发展经济、保持环境和资源的任务与城市建设结合起来,走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的经济发展之路,寻求生态、经济一体化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起以生

态经济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经济、文化、科技、教育、资源、环境、生态和谐统一的新型城市——生态经济城市。

1. 建设生态经济城市的理论基础

生态经济理论是建设生态经济城市的理论基础。生态经济学认为城市是一个生态经济系统,即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有机结合形成的统一复合系统,此系统具有严密的整体性,因此,它的运行同时要受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制约。发展城市经济,既要看到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和客观经济规律的推动作用,又要看到所损失的生态效益和生态平衡自然规律的制约作用。只有在生态平衡下的经济发展才能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城市经济发展实践证明,生态与经济是相互联系的,只有两者在现代经济基础上互相地协调,才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所以用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来推动和指导城市生态经济管理,是进入生态时代的要求,是实现城市发展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的需要,也是实现当代人和子孙后代之间代际利益公平的需要。

2. 生态经济城市的建设目标

(1)生态经济城市应是现代化的城市

传统的城市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一般指物质装备现代化、生产科学技术现代化和管理现代化。21世纪已进入生态时代,这一时代要求把现代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建立在生态与经济协调的基础上,这才是现代化的高水平的城市。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发展程度还比较低,在建设生态经济城市的过程中,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努力争取达到发达国家的一般先进水平,同时要达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

(2)生态经济城市应是全面发展的城市

生态经济城市发展观的核心在于全面发展,即从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到追求城市整体的与生态相结合的现代化发展。就目前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讲,建设生态经济城市急需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但应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既不能只顾经济发展,不顾生态平衡,以牺牲生态的方式发展经济,也不能片面强调保护生态平衡,限制经济发展。这两种倾向都不利于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

(3)生态经济城市的发展应具有协调性

城市的发展必然关联到经济和生态两个方面,生态与经济协调是城市顺畅发展的保证。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生态环境的支持,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又依附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人们重视了与自然生态的协调,社会经济的发展就能迅速、长期、持续;不注意与自然生态的协调,违反了生态平衡自然规律的要求,其发展就会波动或停滞,不能持续。所以,建设生态经济城市应当在立足发展现代化城市经济的基础上,把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密切结合起来,才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 建设生态经济城市需注重的几个问题

(1)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重要保证——城市规划要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城市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的方方面面,围绕共同的目标,步调一致地进行城市文化形象的再创造,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城市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并且以科学、合理、可行的生态建设规划作保证。这一规划还要以生态经济平衡作为优先考虑的原则,体现经济与自然的协调配合,主要包括明确的生态经济城市的城市定位、战略指导思想和经济、社会、生态总体发展规划。这一规划要体现综合性,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远期,需要与可能,经济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系。这一规划还要体现城市功能各方面的要求,遵循整体性、科学性和超前性的原则,设置不同的功能分区,形成高低错落有致、进退疏密有序的空间布局,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体现不同类型城市的特色,体现不同的个性。

(2)生态经济城市整体发展的重要方面——城市经济结构要合理

城市经济结构的战略设想、产业政策和具体结构安排是关系到生态经济城市整体发展目标的重要方面。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是我国城市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一方面要用高新技术来改造和发展传统产业,使其获得新的生命力;另一方面是要有重点、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群,占领若干高新技术领域的制高点。生态经济城市的经济发展战略是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先进工业为基础、第三产业为支柱,实行向技术起点高、能耗物耗少、污染排放少的行业和项目倾斜的产业政策。生态经济城市建设依靠清洁生产、环境标志、产品生命周期、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等先进的管理方法,降低单位产品的能耗、物耗,实现少投入、多产出,进而减轻对环境的压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从而建立起新的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

(3)生态经济城市发展的重要步骤——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落实

在计划制定上,把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目标纳入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把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生态经济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政策导向上,严禁发展“15小”企业,鼓励企业通过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促进内部挖潜,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在运行机制上,由市领导直接对城市生态建设工作进行全面领导、协调。进一步完善环保目标责任制,将生态建设项目进行分解,做到各部门目标明确,职责清晰。将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指标纳入各级领导班子政绩考核中;在技术实施上,实行工业技术生态化。在充分考虑本区域内自然资源以及生态环境改善的基础上,按照减量、再利用、回收的原则,研究和选择能够充分利用能量、循环和使用物质资源、基本不产生废弃物的工业技术,实现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和高效益,推动整个工业生产生态化。

——摘自《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3年3月刊(仲崇新文)

十四、提升中国经济实力需要大城市绵延带

世界银行认为,中国GDP 达到1万亿美元是一个标志性台阶,意味着财富积累将驶入新的航道。但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美国的GDP 总量在1970年达到1万亿美元,在10年后的1980年,GDP 总量达到2.7万亿美元;日本的GDP 总量在1978年达到了1万亿美元,其后的10年中GDP 总量达到2.4万亿美元;中国的GDP 总量在2000年达到了1万亿美元,按照国家规划,在以后的10年,预计GDP 再增加1万亿美元。为什么美国用了10年的时间使GDP 增长了1.7万亿美元,日本增长了1.4万亿美元,中国分别比他们少增长0.7万亿和0.4万亿美元?

专家认为,原因将是多方面的,但是如果注意到美国当时的城市化率超过87%,日本的城市化率超过65%,而中国的城市化率为36%时,也许就不难理解由于城市化率的差异所导致的财富集聚能力的差异。中国城乡目前的二元化结构,严重妨碍社会财富的集聚。社会结构不变,将影响中国进入小康社会,而城市化在本质意义上说,就是将农民转化为市民。

美国经济学会会长盖尔·约翰逊曾专门研究了中国的城乡问题。他指出:“日本经济起飞的过程中,农业人口下降了65%;美国经济起飞过程中,农业人口下降了72%;而中国在1985至1995年间,从农村转移出去的人口,即使包括临时流动的人口在内,也不超过10%,这将大大限制中国经济总量的进一步扩张。”

当然,城市化必须支付成本。预测到2050年,中国城市人口总量将达到10至11亿,依照城市化“成本——收益”模型分析,每进入城市1个人,需要支付“个人成本”1.45万元,支付“公共成本”1.05万元,总计每转变一个农民成为城市居民平均需支付社会总成本2.5万元。在现有城市人口的基础上,未来50年期间中国约增加6至7亿城市人口,城市化所需的社会总成本将达到15至16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1.8至2.0万亿美元。按2000年不变价格,这个数量是2000年GDP 总量的2倍。50年期间平均每年支付城市化成本约为3000至35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2000年全年GDP 总量的4%左右。

计算机模型的演算结果指出,超过100万人口的城市综合发展成本,是人口少于10万

人以下小城市的1/6到1/8,即小城市每吸纳1个人(必须符合城市质量的基本标准)所付出的成本,如果同样投入到人口超出100万以上的大城市,则可以吸纳6至8人。

因此,建立以高密度为特征的、以产业链为纽带的大城市绵延带,是比较经济的做法。以区域发展中心为特征的大城市绵延带,分别从“面、线、点”的有机组合,形成中国城市化的主力军,是中国经济总量再上台阶的重要举措。

——摘自2003年3月1日《文汇报》

第七章 第一节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

——珠江三角洲(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回忆一下珠江三角洲为什么能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或者说珠江三角洲

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教师激励评价点拨)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最早的

地区——珠江三角洲,它的经济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属外向型经济;教师:答得很对)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

板书:外向型经济

[讲授新课]

师问: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

生答: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利用其紧邻港澳的优越地理位置,就近接受港

澳的产业扩散,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同时也引进了先进技术设备、经营管理办法和最新高科

技信息,创办了一大批对劳动力数量要求较多的加工制造企业,如纺织和服装制造业、电子

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玩具制造业等。(教师及时激励评价)

师问:珠江三角洲地区引进的大量外资来自哪里呢?

投影1:“珠江三角洲外资的主要来源地”(图7.3)

珠江三角洲外

资的主要来源地

生答:珠江三角洲的外资74%来自港澳地区,这是本区最大的外资来源地。其中3%的

外资来自祖国的台湾地区;23%的外资来源地在世界其他地区。

师问: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经济呢?引导学生结合珠江三角

洲地区的产业结构(主要产业部门)及外向型经济的名称,边想象边画出外向型经济示意图。

评价点拨:学生回答,画出示意图,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外向型经济是一种以加工制

造业为主导产业,以出口外销为经营方向的经济。

投影2:“外向型经济一例”(图7.4)加深学生对外向型经济的理解。

师问:珠江三角洲地区生产的产品是通过什么渠道出口至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和

大洋洲等地区的呢?

生答:珠江三角洲地区是通过港澳贸易渠道把本区的主导产品出口至世界各地的。(教

师及时给予激励评价)

师问: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以怎样的合作方式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

济,从而使该地区贸易国际化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的呢?

阅读材料:指导学生阅读P 53材料,明确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以“前店后厂”

的基本模式合作发展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的。两地区正是采取了这种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合

作模式,到20世纪末,珠江三角洲才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发散思维:“前店后厂”模式充分利用两地的互补优势,实现了强强联手。你认为这种

分工合作模式还对哪些地区有借鉴意义?

评价点拨:学生发言后,教师及时激励评价并点拨:“前店后厂”的分工合作模式对我

国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如辽中南地区、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等发展外向型经济有重

要的借鉴意义。

投影3:“珠江三角洲和全国GDP 增长曲线”(图7.5)

分组探讨1:外向型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带动作用。读图7.5,分析珠江三角洲国

民经济发展速度的变化。

(1)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变化上,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全国的趋势有何差异?

(2)这种差异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变得越来越明显。请你分析其原因。

评价点拨:小组讨论,学习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1)在人均国内生产

总值的变化上,珠江三角洲地区增长幅度较大,而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却较小。

(2)这种差异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变得越来越明显。主要是因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优

先实行改革开放,以“前店后厂”的分工合作模式大力发展了外向型经济,因而人均国内生

产总值大幅度上升。

分组探讨2:外向型经济可以在短时间内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问

题。结合下列材料,谈谈自己的看法。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利用土地、劳动力资源的低成本优势,吸引了台湾各大电脑厂商前

来投资建厂,形成了完备的电脑零配件生产体系。但是,随着企业的增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土地、劳动力成本上涨,加上远离市场,人才储备不足,使得这里吸引资金的优势渐失。而

长江三角洲地区人才资源丰富,科技实力雄厚,而且本身就是一个深具潜力的市场,使得这

里开始成为台商投资的热点。近几年来,台商投资已经向长江三角洲的上海、昆山、苏州、

南京一带转移。

评价点拨: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外向型经济,

外向型经济可以在短时间内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税收减少等。

这些现象毫不奇怪。因为投资者追求的主要是经济效益,什么地区获得经济效益大,就投资

什么地区。什么地区投资环境好,就投资什么地区。这是商人的经营之道。投资要考虑各种

因素,才可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分组探讨3:我国地区差异巨大,各地依托不同的条件,可以发展具有不同特色的经济。

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试比较珠江三角洲和辽中南地区经济特色和条件的差异。

投影4:出示“珠江三角洲地区图”和“辽中南地区图”,然后引导学生阅读两地区产

业分布图并结合以前所学知识,比较两地区主要产业部门和发展主要产业所依托的地理条件

的差异。

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过渡: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城镇的迅猛发展,可以说城镇的发展

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的发

展。

板书:城镇的发展

播放录像:引导学生观看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前后的录像。让学生说说珠江三角洲地区

在改革开放前后的巨大变化,明确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前者农田广阔

(以农业用地为主),后者却是城镇密集。土地利用方式的显著变化是珠江三角洲城镇发展

的重要标志。

师问:为什么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前后土地利用方式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形成这

种巨大变化需要哪些条件呢?

投影5:《珠江三角洲独特的土地利用景观》(图7.6)、《川流不息的民工潮》(图7.7)

阅读材料:引导学生阅读《珠江三角洲的民工潮》短文加深印象。

启发思考:同学们,画中的城镇幢幢建筑都是用来干什么的?(学生:居住、建工厂、

办学校、办医院等)城镇的建筑越来越多,这是为什么?(学生:当地剩余劳动力和外来劳

动力越来越多,人口急剧膨胀。教师:及时鼓励)

讨论表述: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投影片)珠江三角洲地区下列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用序号将它们排列起来,并派小组代表加上适当的动词,用一段完整的话表述出来。

①加工制造业的发展 ②餐饮、娱乐、运输等服务业的发展 ③城镇的发展 ④大

量就业机会 ⑤大量剩余劳动力和外地劳动力 ⑥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显著变化(学生:①

②④⑤⑥③)

评价点拨:学生讨论、排序、口头表述后,教师激励评价并点拨: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工

制造业的发展,促进了餐饮业、娱乐业、运输业等服务行业的发展。这些非农产业为当地提

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不仅吸纳了本地剩余劳动力,还吸纳了大量的外地劳动力。正是由于非

农产业的发展和人口的迁入,珠江三角洲才有越来越多的农业用地被改变为工业、交通和城

镇建设用地,这些非农用地散布在城郊和乡镇,与尚存的农业用地相邻,形成了居住用地、

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和农业用地交错分布的独特土地利用景观,有力地促进了城镇的发

展。

小结:由于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后,外向型经济日益繁荣、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才

使本区人口越来越多,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显著变化,可见,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发

生显著变化的形成条件是:外向型经济繁荣,产业结构调整。

〔改革开放前:以农业用地为主;后:居住、交通、基础设施用地与农业用地交错分布。

形成条件:(1)外向型经济繁荣;(2)产业结构得到重大调整〕

投影:《珠江三角洲城镇分布的变化》(图7.8)引导学生观察投影图后,结合地图说说

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发展有什么变化?

学生:1984年即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分布稀疏,数量较少,规模较小,

非农业人口增长缓慢;2000年时珠江三角洲城镇分布越来越密,数量大大增加,规模不断

扩大,非农业人口增长很快。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回答得很现实!

分组讨论:下面同学们结合图7.8和前面所学知识分组讨论一下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发

展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评价点拨: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珠江三角洲地区最早实行改革

开放,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外向型经济日益繁荣,促使各种服务业迅速崛起,为

当地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并吸纳了大量的外地劳动力,因而促进了房地产业的

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过渡:城镇化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社会进步的必然。发达国

家的城镇化水平为70%以上,而我国现在的城镇化水平不到40%,亟待加快发展步伐。但

是,城镇化的发展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

分组讨论:城镇化发展过快,大量的农业用地变为工业、商业、居住和交通用地,会对

环境及人类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评价点拨: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城镇化发展过快,大量的

农业用地变为工业、商业、居住和交通用地,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水源污染、空

气质量下降、垃圾成堆、绿地面积减少等)和社会问题(如交通拥挤、车辆堵塞、噪声污染、

住房短缺等)。

过渡: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怎样才能解决城镇化发展过快带来的一系

列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协调好人地关系呢?

角色扮演:下面我们请几个同学分别充当普通工人、工厂厂长、深圳市市长、广东省省

长角色来谈谈自己对珠江三角洲地区未来和城镇发展的设想和建议。

评价点拨:刚才同学们扮演的角色很成功,提的建议和设想很有道理,操作性很强。珠

江三角洲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只有做到适度发展、科学合理地规划、注重环保、适当引进外

来人口,搞好宣传教育工作,才有可能解决好本区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协调好人地关系,

获得可持续发展。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条件,采取的独特的模式,

城镇发展的主要原因、利弊和解决办法。

知识要点与检测

[反馈练习]

1. 填空

(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产生于 世纪 年代,

其产生和发展的有利条件是:地理位置优越(紧邻 和 地

区); 交通运输便利;很多地方是著名的“ ”,便于吸引大

量 、先进 和 经验及最新的工商 信息。

(2)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其中 地区扮演“店”的角色, 地区扮演“厂”的角色, 在前, 在后,彼此紧密合作,因而被形象地称为“前店后厂”。

(3)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发展的标志是 利用方式发生显著变化,

主要原因是 经济繁荣, 结构发生重大调整。

(4)城镇化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进步,也可以带来一系列 问题和 问题。

2. 连线

“前店后厂”是我国外向型经济区域合作的基本模式。请把“前店”“后厂”与相应的

地区用线连接起来。

“前店” 珠江三角洲地区

“后厂” 港澳地区

答案:1. (1)20 80 港澳 东南亚 海陆 侨乡 外资 技术 管理 科技

(2)港澳 珠江三角洲 港澳 珠江三角洲

(3)土地 外向型 产业

(4)环境 社会

2. “前店”——港澳地区 “后厂”——珠江三角洲地区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1. 请你课余从报刊、杂志、电视或电脑网络上搜集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有关资料,解释其城镇化发展的原因。

2. 城镇化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影响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请你结合家乡的实际情况进行书面说明,并就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你的建议和设想。

※备课资料

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

据建设部最新统计,截至1999年底,中国城市数量已增加到666个。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有32个,人口在50万至100万的大城市有43个,人口在20万至50万的中等城市有192个,人口在20万以下的小城市有近400个,均比前几年大幅度增长。

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辽东半岛和京津唐等地区,目前已形成比较完整的城市群体,其中有200多座城市在原来小城镇的基础上迅速发展成为中等城市。

目前,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城市数量分别占全国总数的44%和19%。广大中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城市布局正逐步由疏到密,促进了全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建设部专家预计,中国城市化进程在21世纪初将迅速加快,到2010年,中国城市人口将达到6.3亿,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45%。

——摘自2000年1月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二、城市化必须走出三大认识误区

误区之一:认为城市的发展必然引发“城市病”。要走出这个误区,就必须建立以“发展克服城市病”,以“规划减少城市病”“以管理医治城市病”的全新观念。

误区之二:认为城市必须严格控制大城市的发展。要走出这个误区,需要认识到:不同规模的城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城市规模结构是一个具有等级、共生、互补、高效和严格“生态位”的开放系统,大中小城市都应当在统一规范下得到合理的发展。

误区之三:认为城市化的结果应当是均衡分布、遍地开花。要走出这个误区,必然考虑到地理基础的差异、发展阶段的差异和生态条件的差异。城市的布局在时间、空间、速度三维模型中必须是非均衡的、非对称的和非线性的。

城市化是需要成本的。依据城市化“成本—收益”模型分析,每进入城市一人,需要个人支付成本1.45万元,公共支付成本1.05万元,总计每转变一个农民成为城市居民平均需要支付社会总成本2.5万元。

专家们指出,在现有城市人口基础上,未来50年期间中国将为城市化支付数千亿元成本。城市规模越大,经济实力越强,财富集聚越高,发展成本也就越低。因此,加速中国城市化步伐,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辐射功能,这是提高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效率,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摘自2002年12月19日《光明日报》

三、中国城市化水平为36%

据报道,中国当前的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已经显现出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下一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必然要以提高城市化水平为重大课题。

现在世界的平均城市化水平约为47%,发达国家和地区约为75%,发展中国家在38%左右,最不发达国家大约为22%,中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是36.09%(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及统计标准)。

据国家计委规划司提出的有关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建议,从2001年到2015年,中国的城市化速度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不包括市镇人口转为自然增加的4000万),将使2.5亿左右的农村人口转为城镇居民。这样,到2015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就可达到45%~50%。

四、我国城市化进程及其特点

所谓城市化是指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变,从而就业、生活、文化、价值观等诸多方面与城市逐渐趋同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的,主要有;(1)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2)农业人口就地转化为非农业人口,从而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同时形成了一些显著特点。

1. 我国城市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高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城市数量

注:按城市非农业人口规模,20万人口以下为小城市,20万~50万为中等城市,50万~100万为大城市,100万以上为特大城市。

由于城市数量的增加,城市人口的比重随之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由1978年的12.1%上升到1997年的43.8%,市区非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1978年的8.3%上升到1997年的17.7%。由此可见,我国市区人口中农业人口占了很大的比重。其主要原因有:①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我国的改革开放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更加自由、灵活,农闲时进城打工,形成了“打工族”。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不分农忙农闲长年在城市打工,逐渐发展到在城市就业、居住,生活、文化等诸多方面与城市逐渐趋同,使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一些小镇发展成为小市,小市发展到中等城市,中等城市发展为大城市,这一现象,体现了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客观规律。②农业人口就地转化为非农业人口。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农业地区的非农业不断形成和聚集,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工厂的新建、扩建,高等级公路以及铁路的修建,城市的新建、扩建等大量用地,从而使一部分农业人口就地转化为非农业人口,由于耕地被占用转为非农业人口,这些人也

加入到“打工族”行列,进城打工、经商、从事服务行业等长期居住、生活在城市,这就使城市人口进一步增加。另外,新农村城市化,如大邱庄、华西村等,逐步与城市趋同这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社会现象。实现农村城市化是我国所期望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从世界范围来看,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其城市化是必然的。

2. 我国城市化的特点

①数量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从1978年到1997年的20年间,城市由193个发展到668个,增长了246%;从行政区级来看,县级市增长较快,从92个发展到442个,增长380%;从地区分布看,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更快,从69个发展到301个,增长336%,而西部地区只增长了202%。从城市规模看,中小城市发展快于大城市,中等城市从60个发展到206个,增长243%,小城市从93个发展到381个,增长309%,而大城市只增长了74%。②城市水平与城市密度,东部沿海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先开放发展,商品经济发达,现代工业发展较快,城市水平较西部高。③中等城市人口增加绝对量比大、小城市大,体现了我国城市发展坚持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积极发展中、小城市的基本方针。这一基本方针与世界各国的城市发展是一致的。世界各国都在设法控制大城市人口过快增长,合理发展中、小城市,在一些发达国家还出现了城市人口向郊区移动的趋势。④城市群、城市带逐步形成和扩大。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心城市辐射作用日益增强,我国的辽宁中部、京津唐、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已形成五大城市群;在沿铁路的京广线、津沪—沪杭线、京哈线、陇海—兰新线、焦枝—枝柳—湘贵线、浙赣—湘黔—贵昆线、宝成—宝昆线逐步形成过带状态的城市带;1990年在开发上海浦东新区的基础上,又开放芜湖、九江、武汉、黄石、岳阳、重庆、合肥、南昌、长沙、成都等城市,形成了以上海浦东开发区为龙头的沿长江黄金水道的城市带,它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国民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横向中轴线。这些城市群、城市带的形成,使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如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水平为34.3%,高出全国18个百分点。又如日前较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水平为38.2%,高出全国的22.3个百分点,该地区每0.27平方千米就有一个城市,是我国城市密度最大的地区。

3. 我国城市化发展趋势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西部地区的大开发,以及各项政策措施的不断完善,我国城市化进程将进入又一个高速发展时期。近来,国家和各省市出台了一些户籍管理的新措施,这些措施更加灵活,如在城市有了自己的住房,有稳定的职业,有稳定的收入,就可将户口转到所在城市。这样,使原来“打工族”的一部分就转为真正的市民,加快了城市人口的增长,促进城市化进程。另外,随着中西部地区大开发的深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批的开发者、投资商将不断地涌向中西部城市,使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城市不断增加。最近民政部部长多吉才让发表文章透露,未来20年每年有1200万农村人口要转移到城镇地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将每年增设20个左右的新城市,设市坚持向中西部倾斜。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地区,这将大大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再过20年我国的城市将达1000个以上,城市人口将占全国总人口的60%以上,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摘自《地理教育》2001年第3期(金冬英文)

五、城市化发展也使人类面临挑战

城市化使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现代城市文明,但全球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难题和困扰,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突出表现在各种城市病。“无论是发达国家的西方世界还是在非洲、亚洲和南美洲的欠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都给城市当局带来了巨大困难”。据联合国统计,全球约有5亿人住房条件极差,1亿多人无家可归,亚非拉的部分大城市中半数人口居住在贫民窟,环境卫生恶化,没有安全的饮用水,疾病流行,基础设施落后,每年造成1000万人死亡。世界卫生组织也认为,城市化的效应正威胁着人类健康。

城市病在发展中国家有两种表现:其一是过度城市化(overurbanization ),这是一种消极型的城市化。它是指城市化发展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一种城市化状态,主要表现在过量的乡村人口盲目流入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超过了国家经济发展所能承受的能力,无法实现职业上的转换。当国家经济基础还相当薄弱时,城市化发展的失控会造成城市人口增加与就业机会不足,以及农村人口减少与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下降之间的不协调,从而影响经济发展,城市病也随之产生。城市化发展主要依靠传统的第三产业来推动,甚至是无工业化的城市化。在相当多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基本上都属于这种情况。例如,墨西哥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远不如瑞士、奥地利、芬兰、意大利等国家,但其城市化水平(74%,1993年)却明显高于瑞士(60%)、奥地利(55%)、芬兰(62%)、意大利(67%)。其结果是既没有带来高度工业化和经济繁荣,反而使乡村凋敝,农业衰败。当然,这里所讲的过度城市化是相对的,即某些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比发达国家在相似的工业化水平时要高得多。但也有人认为不能用20世纪的发展中国家和19世纪的西欧国家简单类比。联合国人居中心(UNCHS )1996年编辑的《An Urbanizing World:A Report on the Human Settlements》对人类城市化持极为乐观的态度,甚至完全放弃了“过度城市化”这一概念。

其二是城市化不足(underurbanization) ,即城市人口的实际增长速度低于城市工业生产发展所需的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判断的依据是G .S.Tolley 模型。结果表明:中非地区和印度是过度城市化最集中的地方,而中国、苏联、东欧处于城市化不足状态。据研究者认为,这种城市化不足主要是人为政策的结果。当地政府采取种种措施限制乡村人口迁入城市,结果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受阻,城市文明得不到应有的普及。1980年世界平均城市人口比重为42.2%,发达国家为70.2%,发展中国家为29.2%,而我国城市人口比重仅为19.39%,江苏为12.48%。

发展中国家产生城市病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城市化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相脱节,城市化过度超前发展;二是以私有制为主的经济制度和社会分配的不公,造成城市贫富两极分化和严重的社会隔离;三是城市化过程完全由市场调节,人口大量流入期望收入较高的城市,许多人只能在非正规部门工作;四是政府对城市化进程缺乏必要的宏观控制,只注重城市化的数量和经济发展,忽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福利的公平分配。

发达国家的城市病主要表现在:过度郊区化。郊区化(suburbanization) 是指人口、工业和服务业从大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这里的郊区是指中心城市行政边界以外的邻近地域,主要是城市化核心地区以外的城市边缘(周一星,1995)。在郊区化过程中,首先是人口,然后是工业、服务业乃至办公室从中心区向外迁移。例如,美国12个最大的城市(除洛杉矶外),市区人口在1950~1975年间平均减少了9.6%,而郊区人口平均增加了207%,其结果是:12个城市的城市总人口中,市区人口所占的比重由61.3%下降为31.8%,而郊区人口比重则从38.7%上升到68.25%。过度郊区化使城市的集聚效益难以发挥,还引起市中心的空洞化和基础设施的下降以及社会治安的恶化,增加了城市运营的社会成本。美国著名城市地理学者贝里(B.J.L.Berry )于1976年把这种过度郊区化称为反城市化(antiurbanization) 。此外,城市人口出生率低和人口老龄化、居住隔离等也是发达国家城市面临的重要问题。

——摘自《地理教育》2003年3月刊(汤茂林文)

六、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五大新问题

城市化一般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随着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城市化速度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适应,出现了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多、社会

秩序混乱等城市化问题。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化率已达37.3%,正进入快速发展期,在出现上述问题的同时又出现了五大新问题。

首先,把城市化简单地当作一个城市现代化的指标来追求。为了追求数字指标,有的靠行政区划调整以扩大管辖面积。实际上城市化率并不能充分反映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如草原、沙漠地区和某些工矿区,尽管数字上反映了城市化率比较高,但不能说明其城市现代化水平高。又如一个省域的城市化同一个市域的城市化,甚至一个县所谓的“城市化”,具有完全不可比性,不能凑数字、比指标。城市化的实质是产业结构转型,就业结构优化,非农就业岗位增加。但目前一些地方不重实质而重形式。

其次,在城市化问题上玩“数字游戏”导致了对城市、城市化基本概念的混淆与混乱。由于不少地方追求以改变行政区划来扩大城市辖区,把城市扩大,导致城市是“聚集的点”(中心),还是“城乡不分的面(区域)”变得日益模糊。近年来不少地市合并,地级市已成为区域实体,整个地区成为一个点(中心)。譬如一些大城市所辖郊县整县改市,这样一大片的乡村区域都变成“城市了”,这既不符合事实,还造成了统计上的失真。

第三,城市核心竞争力定位比较混乱。有的城市为了展示其城市化水平,盲目扩大市场、大草坪、宽马路、摩天大楼等形象工程,甚至还出现城市之间的盲目攀比。在产业结构上,缺乏区域和国家的统一规划,盲目雷同,不少城市都把信息产业、高科技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在建设资金上,由于急于改变城市形象但资金不足,为了筹集资金盲目扩大城市建设用地,寅吃卯粮,或者盲目借贷,形成很大的金融隐患。

第四,隶属于城市政府的规划权力缺乏制约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目前在我国流行“规划听市长的”,而有的市长又受开发商的影响或被开发商牵着鼻子,造成很多短期行为和错误决策。

第五,一些城市决策者忽视或不懂城市发展的区域规则,忽视城市圈或城市连绵区的客观事实,看不到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浪潮下,城市之间联合协调的必然趋势,不是主动联合而是恶性竞争,既造成了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和城市发展布局的不合理,又削弱了我国城市总体上的实力,降低了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因此,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要数量与质量并重,但更要重视质量;要速度与可持续发展并重,但更重视可持续发展;要实体与环境并重,但更要重视环境,要硬件与软件并重,但更要重视软件:要个体(城市)和群体(区域)并重,但更要重视区域;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但更要重视精神文明。

——摘自《中地教参》2003年4月刊(周皆兵文)

七、关于城市化进程的几点思考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超前发展成为普遍规律,特别是在城市化加速推进阶段,大城市的超前发展,可以迅速拉动整个区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已进入城市化加速推进阶段,因此不能继续沿用旧体制下形成的“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的指导思想,而应根据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和现代化的要求,把城市化的指导思想转变为:充分发挥大城市优势,强化中小城市功能,积极发展小城镇。特别是要大力发展一批人口规模适度,并具有较强经济势能的中心城市,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应该讲,加快城市化步伐已是决策层和学者达成的共识,从目前情况看,城市化的大力推进,将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有利因素,具体而言:

1. 加快城市化步伐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农业现代化。

9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出现了低水平下的生产过剩、国内需求不足的现象。当然这其中有许多原因,但城乡消费水平差别巨大,农村经济发展滞后是一个重要原因。而适时推进城市化进程,使已具备一定条件的人口向城镇转移,实现农村居民消费向市民消费升级换代。当然,要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开拓农村市场,关键

还在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从目前情况看,农业生产规律决定了农业产值增长和农民收入增长不可能很快,可以说,就农业而论,提高农民收入出路几乎没有。而积极推进城市化将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问题。这是因为:首先,城市化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为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创造条件。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随着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就业岗位将主要向第三产业转移,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必须以城市为主要依托。因此,城市化是转移、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根本途径。同时,城市化也有利于提高对农产品的多品种、高质量、高附加值的市场需求,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其次,由于城市化的推进,农村人口的减少,可以使留下的少数农民进入“地少人更少,收入更高”的阶段,切实提高农民的人均收入水平。

2. 加快城市化步伐有利于实现工业现代化。

加快城市化步伐,不单纯是一个扩街建楼的问题,也不单纯是一个人口转移的问题,而是一个资源优化配置、产业优化升级、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过程。城市化过程中如果没有主导产业的支撑,即使投资再多,基础设施再好,因为没有后劲,结果也只能是一座空城,起不到城镇对区域经济的带动、辐射作用。而且发展工业不能不重视规模经济和集聚效益,城市化可以使工业实现在一定区域的集聚,形成合理的生产规模,提供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要素市场、流通网络和人才资源等。工业越是向深加工、高科技发展,其对城市化的依赖性就越大。工业结构“低、小、散”现象和第三产业发展不快,就业比重不高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城市化长期滞后于工业化造成的。不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是不可能的。

3. 加快城市化步伐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一个国家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综合国力是否强大,关键取决于国民素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种状况显然与城市化滞后、导致农村人口比重过大有关。农村人口的分散居住,使得教育设施和教师的利用无法形成规模效益,教育收入不如城市且效率不高。而如果加快城市化进程,允许并鼓励已从事非农产业、有可靠收入的农村居民及其家属移居城镇,使他们与城里人共享城市文明,并不要国家投入多少资金,而他们的素质包括子女的教育,却可以因环境的变化得以迅速改善。城市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生产、集聚和传播中心,城市中集聚了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完善的社会综合研究机构及服务设施,从而使城市比农村更利于人的潜力和创造力的发挥。城市化开始以来,世界上所有主要的科技发明几乎都是在城市进行的。城市化建立了各种各样的现代社会结构,人类的生存能力由此大为提高,社会秩序得到有效维持,人的创造力得到发挥。城市创造的这种文明不断地传播、扩散,推动了整个世界的前进步伐。

4. 有利于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给国民以更良好的健康保健。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计划生育的难点又在农村。这其中有许多客观因素存在,比如观念、社会保障、生活环境等,如果在城乡隔离的条件下,将难以有效地控制农村人口的快速增长。在农村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成本也非常高。加快城市化进程,通过城市化来改变农民的身份及生育观念,可以有效地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同时也给每一位公民以更良好的健康保健。

5. 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改善。

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一方面由于农村收入水平偏低而又没有更简捷的增收手段,使得追求发展的愿望更多地变为对土地、森林、草原的过度垦殖和滥采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及土地退化的现象更为普遍。另一方面,分散的乡镇企业由于规模小、设备陈旧、工业落后、环保投入少等因素,也使得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情况变得突出,且治理难度较大。如果加快城市化步伐,适度收缩我们生产活动的地域和空间,使更多的人口和企业向城市集

中,那么,随着城市的发展、财力的增强,更大、更经济的治污项目的建设,将使治污的平均成本降低,综合治理的效果更为明显。同时,农村人口的减少,也会为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创造条件。

在城市化发展中,特别要注意几个问题:一要保持良好的城市空间结构,特别是严格保护和控制城市绿色隔离地带,保持开敞的城市发展空间。二是加强区域性重点生态地区的保持,如湖泊、水源保护区、各类风景名胜区等,并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保持区域生态平衡。三要继续坚持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城市绿化建设不仅要注意景观效果,更要重视生态效益,要把生态效益放在首位。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要做到经济实用。不仅要种草,更要重视加强城市林地建设。

城市的发展还应根据自身特点,塑造独具地方特色的城市形象。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城市政府越来越重视城市面貌的改观和城市形象的塑造,并且注意突出城市特色,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以宁波市为例,宁波市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又是具有深水良港的现代港口城市,同时拥有江、河、湖、海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城市特色鲜明。悠久的历史和秀丽山川,使得宁波人文荟萃,形成了独特的宁波文化。宁波的城市特色一定要建立在这种人文和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宁波的江、河、湖、海等资源特色优势,通过对港口个性和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继承和发扬深厚的历史内涵,努力营造既具有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特色,又具有历史文化名城和传统文化底蕴的港城文化,形成水与城融为一体的鲜明的城市特征和品位,提高宁波的知名度,以更好吸引投资,促进经济的发展。

——摘自《中地教参》2002.5(乐碧虹文)

八、未来城市的“四化”

根据联合国的统计,从1950年至1995年,发达国家的城市居民增长了37%左右;在欠发达国家,城市居民增加了1倍以上;在最不发达国家,城市居民增加了2倍以上。全世界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已达到325座,超过1000万人超大城市有20座。预计到2006年,世界人口的一半将是城市人口。未来城市能否成为居住者的天堂,实现城市的个性化、数字化、生态化、最优化是关键。

1. 个性化

随着城市的发展,各级城市如雨后春笋先后形成。众多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忽视了本身的地域特征、历史文化、传统习惯,一味地去追求高楼大厦、水泥马路、立交桥、霓虹灯,几乎每一个城市的发展都用了“克隆”技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很多历史名城、山水名城在现代的水泥丛林中逐渐消失,甚至直接抹杀。很多城镇的规划和建设只体现了群众的物质要求,而忽视了精神需求,造成了“村村像城市,镇镇像农村”这种畸形的现象。要想城市健全的发展,每个城市应该因地制宜,结合本地特色形成一个城市个性。通过城市的规划,使得大到城市的区域、街道,小到城市的每一个建筑物都能够和谐地统一起来,既能体现共性,又有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在国内,目前已有很多城市为了体现特色,公开向社会征集城市建设方案。如深圳,为了把中心城市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水平,近10年先后进行了几轮的国际咨询,通过评审,最后选定德国某公司的设计方案。

2. 数字化

数字化主要是利用当前最流行的“3S ”技术——遥感、遥测(RS ),地理信息系统(GIS ),全球定位系统(GPS )这一完整体系对城市的环境状态、交通、供给进行及时的指导,使人们的生活、生产能够随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变动。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功能越来越复杂,很多的运作过程已不可能通过人力来及时完成,通过3S 技术可以利用RS 作宏观调控,用GPS 精确地进行地面定位,用GIS 将地面信息进行储存,按区域要素分类,然后作出最佳的选择方案。

比如利用3S 技术调控城市出租车的运行,可以通过RS 对城市流动人口、出租车进行遥测,通过GPS 出租车公司可以精确地掌握其下属出租车的位置,同时根据GIS 系统对全市的客流量、路况作出相应的判断,再把信息反馈给出租车司机,指导出租车去何处载客,选择哪条行车路线,这样既解决城市的客运问题,又可以提高出租车运行的效率。

3. 生态化

城市是人口最集中,也是受到人类影响最大,污染最严重的地方。要使城市能够持续地发展下去,污染的治理将是刻不容缓的,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解决城市的能源问题,由于人口的集中,城市对能源的需求非常大。从传统的煤到现在的液化石油气对环境都会产生污染,现在很多居民越来越重视太阳能的利用,科技的发展也为这方面提供了可行性,太阳能将成为未来城市能源的主体。

其次,城市交通污染也是恶化城市环境的元凶,特别是私人小汽车。以后城市交通将首选公共交通,其中,有轨交通将成为城市交通的主体。目前世界上有40多个国家约135座城市建有有轨交通。我国除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建有地铁外,深圳、南京、青岛、沈阳也正在计划建设,发展有轨交通对解决城市交通拥挤,减少污染具有战略意义。

最后,城市垃圾的处理也是实现城市持续化发展的关键。在传统观念中,垃圾是废物,但用现代理念考虑,垃圾是一种资源。通过垃圾的分类处理,可以用来堆肥、焚烧发电,把垃圾列入城市生态系统的循环中,不仅可以解决城市能源问题,还可以解决城市下岗职工问题。

4. 最优化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对城市的认识更加深刻。城市不再是越大越好,而是越适合越好。城市在力求体现现代城市功能的同时,又能发挥各自优势,突出各自特色。在城市布局上由“一极向多极”发展。

我国著名的海滨城市——大连在“不求最大,但求最好”原则的指导下取得了成功,使得城市的功能越来越完善,面貌越来越有魅力。

——摘自《地理教育》2001年第3期(潘省办文)

九、绿色小区——理想的人居环境

1. 绿色小区的概念

在人类迈入21世纪门槛的时候,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成为本世纪的流行主题,与自然和谐共处则成为人们共同的关注和期待。在这样一个呼唤环保的时代里,绿色小区是指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以绿色建材与绿色技术为基础、环境优美、设施先进、配套齐全的生活小区。绿色,是对环境无害的一种标志。绿色小区作为一个生态城市所必须具备的基础要素有着丰富的内容,它包括了节能、节地、节水,资源的再利用等各方面。它的提出表现了一种全新的建筑文化意识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存质量的强烈责任意识,它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21世纪人类运用科技手段达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人居环境。

2. 建设绿色小区的原则

基于绿色小区属于可持续发展小区,是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那么在它的规划和建设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1)选址的原则

首先,小区应位于有利于健康的环境,居住区在选址上要远离产生污水、垃圾、噪声的工业区,尽量少在宜商的大城市中心地带建造住宅,多利用荒地、坡地、丘陵地段建造住宅,少占或不占耕地,尽量发挥地下空间的作用,适当鼓励高层、中高层建筑。其次,为了确保居住区的清洁,在选择居住地时应查阅有关土地的使用管理档案及了解其地基的地质特点,以核实被选土地有无原污染,是否为放射性元素的高辐射区。例如在我国北方曾有一处居住

区便是建在一处受化工厂严重污染的地面上,当化工厂迁出后,地面、地基未经彻底清理就建成住宅,导致了迁入居民的癌症发病率高。最后,小区的选址还应与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相一致,并注意到居住区内外交通的方便程度。

(2)尊重自然原则

建设绿色小区的目的在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在建设小区的过程中,我们应建立正确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尽量减少对原始自然环境进行变动。因此在建设中应熟悉建设场地的植被、树种、水系、山石等,严格保护当地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建设地原有的景观特征和地方特色,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良性生态循环。

(3)提倡4R 原则

绿色小区的建设要充分体现节地、节能、节水,因此在小区的建设中要提倡4R 原则,即:减少使用(Reduce )、回收(Recover )、重复使用(Reuse )和循环使用(Recycle )。就是说在小区建成后要能尽量减少并高效利用如水、煤、电等不可再生资源,而且要充分利用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生物能等再生性能源以及废弃物转换能源如沼气等的回收利用。

(4)因地制宜规划设计原则

由于绿色小区的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了解当地的气候、水文、地形、地貌和植被,注重经济、人文、历史、习俗等条件,结合当地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等各种实际情况,设计科学合理的方案。

(5)减轻住区环境污染的原则

住宅主体应采用绿色建材,以保证室内环境的清洁、无害。小区内噪声应控制在白天≤45dB, 夜间≤40dB 。室外噪声应控制在白天≤50dB ,夜间≤45dB 。小区内应采用环保管材供水,以避免由二次供水系统带来的水污染。

(6)“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原则

在绿色小区的建设中应注意对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及再生利用。如建立雨水收集系统及中水回用系统,雨水经处理达标后可以汇入中水系统使用,中水可以用来浇灌绿地、洗车、冲洗厕所等,从而形成了对水资源的多级使用和循环利用。再如,小区内应建设垃圾的分类收集系统,在小区垃圾的处理上要注意垃圾的回收、再利用。

总之,绿色小区应给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优美、方便、怡人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摘自《中地教参》2003年4月刊(陈洪良文)

十、谈城市生活垃圾处理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到1996年全国城市总数增加到666个,市镇总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29.4%,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产生生活垃圾量也迅速增长,成为城市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当今如何依靠科技进步,对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处理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实现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发展战略任务。

1. 卫生填埋方式 参照国外的做法先用混凝土浇好底,再贴一层高分子橡胶衬,然后一层垃圾一层土,中间再铺几根导管,使沼气可以排出地面,防止渗漏污染地下水和引起沼气爆炸。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于日产生活垃圾量小于500吨,城郊山地比较丰富,经济综合实力一般、规模较小城镇。这种方式如果采取对垃圾渗漏液收集,进行污水的综合处理,按照国家排放标准排放,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垃圾填埋若干年后,经生物降解稳定后,还可再利用,恢复植被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但这种填埋方式,场址对地理环境选择性较高,库区占地面积大,库区使用年限短,防渗设施以及污水处理所需费用高。随着垃圾的堆高,不但垃圾处理的费用进一步增大,而且给场地防爆、防污染带来新的难题等弊端。

2. 垃圾焚烧方式 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中等规模以上,日产500吨以上垃圾,综合实力

较强的城市。这种方式可以克服填埋方式占地污染等缺点,可以达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目的,能彻底消灭有害垃圾,利用垃圾中的化学能转化,可以给居民供热,焚烧产生的残渣可以用来生产建筑材料。但这种方式开发利用的技术难度较大,运转费用较高,垃圾焚烧产生如SOx 、NOx 、HCl 和二恶英等烟气的净化要求甚高。当然如果采用垃圾焚烧产生的余热回收建立发电厂,经济效益是十分显著的,如一个中等规模的垃圾发电厂,估计每年可发电2500~3000万千瓦时,相当于20000吨标准煤的发电量。如深圳市政府决定全市每个区都建立一个垃圾发电厂,可谓是明智之举。但建立垃圾焚烧发电厂,需要垃圾堆放场地且热能利用率低,垃圾中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转化率大约为14%左右。

3. 分类收集、分类处理方式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日益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成分日趋复杂,生活用品和食品、饮料等的包装日益讲究,城市垃圾中可回收的废品资源显著增加,如废塑料、金属、厨房垃圾等。对它们分类收集,如建立一种“双轨制”的垃圾收集系统,即给每户发一个专丢可回收重复使用垃圾的黄桶,另一黑桶丢不能回收的垃圾。收集后进行分类处理,如对没有利用价值和不宜于长期堆放的进行焚烧,对环境危害不大,目前技术条件下暂不能利用找地方堆放等。充分回收利用,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对环境保护、节约土地资源、带动垃圾处理产业等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日本对垃圾的回收利用率高达90%,法国仅每年从垃圾中回收废纸占造纸工业原料的40%。

总之,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必须遵循“因地制宜、趋利避害”的方针,必须坚持“投资省、效益好”的原则。从资源化方向着手,通过采取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运用多种技术处理手段,实现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的治理工作,推进垃圾产业发展,真正达到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

——摘自《地理教学》1999年3月刊(孙俊鹏文)

十一、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城市化发展态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城市化发展速度趋于加快,但城市化水平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在看到我国城市化加快推进的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城市化的滞后问题。

1. 城市化加快发展的新态势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人口城市化长时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1962~1978年,城市化率仅由17.3%上升到17.9%。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进程趋于加快,根据全国人口普查结果,1982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为20.6%,1990年为26.4%,2000年已达36.1%,1982~1990年年均递增0.7个百分点,1990~2000年年均递增近1个百分点。要指出的是,关于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一直存在着各种统计口径不一致的问题。据政府常规统计,1999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为30.9%。因此,20世纪90年代与80年代相比,我国的城市化究竟是加快了还是变慢了,各种意见还不一致。但是,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出现了由长期停滞不前向明显加快的转变,则是毫无疑问的。

1978~1998年,我国GNP 总值和人均GNP 分别增长5.3倍和3.9倍,年均递增率分别达9.6%和8.2%;城市数目则由193个增加到668个,年均递增6.4%。1983~1997年,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由8156.3平方千米增加到13613平方千米,年均增长3.7%;建成区人均占地面积则由51平方米增加到91平方米,年均增长4.2%。1985~1998年,城市每万人拥有铺装道路面积由3.1万平方米增加到8.3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由5.2平方米增加到9.3平方米,每万人绿地面积由13.7公顷增加到37.5公顷。小城镇迅速发展,农村人口加快向城镇集聚。不论从人口城市化率还是从城市化建设看,我国都已进入城市化加快发展的新阶段。

2. 城市化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化滞缓是指城市化进程处于停滞或缓慢状态,城市化滞后则是指城市化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或工业化、非农化水平。这方面的常用方法,是按世界各国的城市化率与人均GNP

对应关系的国际经验进行参照比较。如果按照钱纳里提出的“标准结构,相应于人均GNP 不到100美元(1964年美元,下同)的城市化率为12.8%;而我国1978年人均GNP 约在70余美元的水平上,城市化率则为17.9%。1983年我国人均GNP 接近100美元,按“标准结构”城市化率应为22.0%,我国实际为21.6%。1992和1995年我国人均GNP 分别约为200和300美元,按“标准结构”城市化率应分别为36.2%和43.9%,而我国分别为27.6%和29.0%。也就是说,在同等水平人均GNP 的情况下,我国的城市化率与钱氏“标准结构”相比较,1978年偏高5.1个百分点,1983年基本接近,1992和1995年则分别偏低8.6和14.9个百分点,近年来的偏低程度则更趋增大。这就意味着,若按国际经验参照比较,我国的城市化率在1983年以前并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甚至还有所超前;只是到了改革开放初期以后,才出现了明显趋于滞后的状况。

当然,不同学者参照国际经验比较分析后对我国城市化滞后程度的估计不尽一致。例如,有的学者利用世界银行数据(1997)进行计算分析,认为我国城市化水平比同等人均GNP 。国家平均水平约低12个百分点,如果按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则低21个百分点。但大体上都显示了这样一个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虽趋加快,但却出现了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新情况,而且滞后程度也在趋于拉大。要指出的是,我国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究竟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新问题,还是早就存在的老问题,尚待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我国的城市化主要是体制性滞后,也就是说,主要是因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与城市化直接有关的户籍、土地、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的相对滞后,由此造成城市化进程中出现诸多结构性矛盾。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最大结构性矛盾。改革开放之前,这种二元结构主要表现为城乡截然分割的异地状态,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户口身份的划分,在城乡人口之间建立了一道无形的地域鸿沟,对农民进城实行严格的限制。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席卷而起的乡—城流动人口浪潮,终于使这道地域鸿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据有关资料,进城农民工数量已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3500万人左右增加到1998年的9700万人。但是,大量进城农民与城镇居民之间仍然存在着户口身份差别这一道难以逾越的无形鸿沟。反映于两种户口性质差别的二元社会结构矛盾,也越来越转化为集中交织于同一城市社区内部的同地状态。大量进城农民工虽已成为城市的事实常住人口,但难以获得城市正式居民的身份,而是处于城市社会的边缘地位;他们即使已被统计为城市人口,也很难说已经真正实现了城市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的小城镇户口制度改革已经有了新突破的情况下,有些地区反而出现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快农民进镇落户的进程,但有条件进镇落户的农民却对此不感兴趣的现象。这里既有过去城市化滞后的因素,也有当前制度改革滞后等多种因素。

3. 积极稳妥地加快推进城市化

城市化滞后的涵义实际上不应只是指人口城市化率的实际水平偏低于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下的应有城市化率,同时也是指城市人口承载力的实际水平偏低于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下的应有水平。总体看,过去我国城市发展明显滞后、城市容量严重不足的矛盾正在趋于不断缓解,城市人口的生活质量正在不断改善。但是,城市容量不足的矛盾依然存在,一方面,城市容量的扩增速度总体而言快于城市人口扩增,另一方面,不少城市仍然感受着不同程度的人口过多城市力。

为什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城市化进程趋于加快,但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滞后程度却也趋于拉大?其原因就在于经济增长速度明显超过了城市化的推进速度。为什么我国人口城市化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却又难以较快地大幅度提高城市化率?其原因就在于城市实际承载能力虽在加速扩增,但有相对不足。归结为一点,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化滞后基本上是属于城市容量不足型的城市化滞后。认清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这将有助于城市化滞后问题对策思路的正确定位。

提高人口城市化率首先要提高城市的人口承载能力。中国是城市短缺的国家,所谓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实际上意味着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的成果用于城市建设的份额偏少,这方面的历史欠账太多。也就是说,现在城市建设的大规模开展,城市容量的扩增,很大程度上要用于补偿过去的城市化滞后。因此,我国的人口城市化率虽然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短时间里就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城市化率。正确的定位应是积极稳妥地加快城市化,在加快城市化建设和扩增城镇容量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口城市化率。显然,加快城市化不仅是硬件建设的问题,而是必须要在体制转换、各项制度改革创新的综合配套上取得新的突破,这样才能加快促进人口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与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差异相比,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区域差异显得更为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问题以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最为突出。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东高西低的格局形成鲜明对照,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程度也呈东高西低的区域态势。西部大开发在其一开始的时候,就必须十分重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同步协调推进,这是东部地区发展可为西部大开发提供的重要借鉴。西部大开发必然伴随经济体制改革向西部的大推进,不可忽视的是必须同步伴随城市化体制改革的大推进。

——摘自《地理教学》2002年3月刊(汤仲贤文)

十二、中国城市地域分布的三个特点

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城市的地域分布非平衡度有所降低,但中国城市仍存在严重的地域分布不平衡,主要表现在:

1. 中国城市纬向分布不平衡

从中国城市分布的温度带来看,中国城市主要分布于亚热带、暖温带和中温带,尤其在亚热带几乎集中了全国将近一半左右的城市,以1999年为例,全国共有城市667个,其中亚热带拥有299个,占全国总城市数的44.83%,居中国各气候区城市分布数之首;暖温带拥有城市177个,占全国总城市的26.54%。城市密度最高的也是亚热带,其次是暖温带。

表1 中国气候区城市分布统计表(1999年)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0年)与中国气候区分布图整理而得。 从城市分布的纬度看,中国城市以北纬25度至40度间最为集中,其间共有城市452个,占全国城市总数的约67.8%,其次是北纬20度至25度间和40度至45度间,分别占全国城市的约12.6%和约12.4%,再次是北纬45度以北的地区占城市总量的约6.2%。北纬20度以南的地区现有城市9个,占全国城市总数的约1%。

城市的增长也呈现出纬向不均的特点,北纬30度至40度间城市数增加快,1985年到1999年,这个区域增加城市最多达147个,占新增城市的52.88%;其次是北纬25度至30度间,增加城市54个。

2. 中国城市经向分布不平衡

据资料统计,中国城市的空间分布偏集于东部沿海,这一地带只占全国14.2%的国土面积,却分布着全国44.98%的城市数和45.0%的城市人口,是中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地带,其中又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和辽中南地区城市密度最大。中部地带占全国29.2%的国土面积,分布了37.07%的城市数和37.0%的城市人口,而西部地带占全国56.5%的国土面积却仅分布了17.99%的城市数和18.0%的城市人口,城市分布密度仅是东部沿海的10.05%和中部地带的24.66%,是中国城市分布稀疏地带。从城市等级规模来看,东部沿

海地带集中分布着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这一区域中,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城市人口分别占全国同类城市人口的49.4%和51.0%;在中部地带,大中小城市分布比较均衡,它们的城市数和城市人口均占全国各类总数的30%~42%,而西部地带则表现为以小城市占优势的地域分布特征。

资料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0年)。

从城市的经度分布看,中国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东经110度至125度内,约占总城市数的71.39%;东经100度至110度间城市分布数量次之,占总城市数的16.72%;东经125度至135度间城市,约占全国城市数的7.56%,而东经100度以西的广大地区,城市数量很少,仅占全国城市总数的4.5%。

表3 中国城市经向分布统计表(1999年)

3. 中国城市垂直分布明显

据资料统计,在海拔高度小于500米的丘陵、平原地区,城市数占全国的82.8%,尤其在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城市分布密集。在海拔高度500米~2000米的低山、中山、高原区,城市数约占全国的15.8%。在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的中、高山区,城市数约占1.4%,这一区域,是我国典型的城市低密度区,如占全国面积25%左右的青藏高原区,只拥有全国0.75%的城市数。由此可见,我国城市体系地域空间分布也明显地表现为“低密高疏”的特点。

总之,我国城市存在纬向、经向、垂直分布不均的规律,这种城市地域分布特征的形成,不是某种单一因素或简单的一两种因素简单作用的结果,而是各地区社会、政治、经济、人口、历史、自然条件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中国城市这种地域分布格局还将随着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摘自《中地教参》2003年3月刊(袁尧清文)

十三、关于建设生态经济城市的思考

到2010年我国将力争建成若干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和地区。从我国当前的现实情况看,我国许多城市存在着环境问题,如何实现2010年的目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城市建设如果还像过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是行不通的,必须把发展经济、保持环境和资源的任务与城市建设结合起来,走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的经济发展之路,寻求生态、经济一体化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起以生

态经济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经济、文化、科技、教育、资源、环境、生态和谐统一的新型城市——生态经济城市。

1. 建设生态经济城市的理论基础

生态经济理论是建设生态经济城市的理论基础。生态经济学认为城市是一个生态经济系统,即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有机结合形成的统一复合系统,此系统具有严密的整体性,因此,它的运行同时要受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制约。发展城市经济,既要看到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和客观经济规律的推动作用,又要看到所损失的生态效益和生态平衡自然规律的制约作用。只有在生态平衡下的经济发展才能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城市经济发展实践证明,生态与经济是相互联系的,只有两者在现代经济基础上互相地协调,才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所以用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来推动和指导城市生态经济管理,是进入生态时代的要求,是实现城市发展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的需要,也是实现当代人和子孙后代之间代际利益公平的需要。

2. 生态经济城市的建设目标

(1)生态经济城市应是现代化的城市

传统的城市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一般指物质装备现代化、生产科学技术现代化和管理现代化。21世纪已进入生态时代,这一时代要求把现代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建立在生态与经济协调的基础上,这才是现代化的高水平的城市。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发展程度还比较低,在建设生态经济城市的过程中,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努力争取达到发达国家的一般先进水平,同时要达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

(2)生态经济城市应是全面发展的城市

生态经济城市发展观的核心在于全面发展,即从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到追求城市整体的与生态相结合的现代化发展。就目前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讲,建设生态经济城市急需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但应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既不能只顾经济发展,不顾生态平衡,以牺牲生态的方式发展经济,也不能片面强调保护生态平衡,限制经济发展。这两种倾向都不利于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

(3)生态经济城市的发展应具有协调性

城市的发展必然关联到经济和生态两个方面,生态与经济协调是城市顺畅发展的保证。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生态环境的支持,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又依附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人们重视了与自然生态的协调,社会经济的发展就能迅速、长期、持续;不注意与自然生态的协调,违反了生态平衡自然规律的要求,其发展就会波动或停滞,不能持续。所以,建设生态经济城市应当在立足发展现代化城市经济的基础上,把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密切结合起来,才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 建设生态经济城市需注重的几个问题

(1)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重要保证——城市规划要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城市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的方方面面,围绕共同的目标,步调一致地进行城市文化形象的再创造,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城市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并且以科学、合理、可行的生态建设规划作保证。这一规划还要以生态经济平衡作为优先考虑的原则,体现经济与自然的协调配合,主要包括明确的生态经济城市的城市定位、战略指导思想和经济、社会、生态总体发展规划。这一规划要体现综合性,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远期,需要与可能,经济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系。这一规划还要体现城市功能各方面的要求,遵循整体性、科学性和超前性的原则,设置不同的功能分区,形成高低错落有致、进退疏密有序的空间布局,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体现不同类型城市的特色,体现不同的个性。

(2)生态经济城市整体发展的重要方面——城市经济结构要合理

城市经济结构的战略设想、产业政策和具体结构安排是关系到生态经济城市整体发展目标的重要方面。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是我国城市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一方面要用高新技术来改造和发展传统产业,使其获得新的生命力;另一方面是要有重点、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群,占领若干高新技术领域的制高点。生态经济城市的经济发展战略是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先进工业为基础、第三产业为支柱,实行向技术起点高、能耗物耗少、污染排放少的行业和项目倾斜的产业政策。生态经济城市建设依靠清洁生产、环境标志、产品生命周期、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等先进的管理方法,降低单位产品的能耗、物耗,实现少投入、多产出,进而减轻对环境的压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从而建立起新的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

(3)生态经济城市发展的重要步骤——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落实

在计划制定上,把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目标纳入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把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生态经济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政策导向上,严禁发展“15小”企业,鼓励企业通过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促进内部挖潜,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在运行机制上,由市领导直接对城市生态建设工作进行全面领导、协调。进一步完善环保目标责任制,将生态建设项目进行分解,做到各部门目标明确,职责清晰。将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指标纳入各级领导班子政绩考核中;在技术实施上,实行工业技术生态化。在充分考虑本区域内自然资源以及生态环境改善的基础上,按照减量、再利用、回收的原则,研究和选择能够充分利用能量、循环和使用物质资源、基本不产生废弃物的工业技术,实现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和高效益,推动整个工业生产生态化。

——摘自《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3年3月刊(仲崇新文)

十四、提升中国经济实力需要大城市绵延带

世界银行认为,中国GDP 达到1万亿美元是一个标志性台阶,意味着财富积累将驶入新的航道。但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美国的GDP 总量在1970年达到1万亿美元,在10年后的1980年,GDP 总量达到2.7万亿美元;日本的GDP 总量在1978年达到了1万亿美元,其后的10年中GDP 总量达到2.4万亿美元;中国的GDP 总量在2000年达到了1万亿美元,按照国家规划,在以后的10年,预计GDP 再增加1万亿美元。为什么美国用了10年的时间使GDP 增长了1.7万亿美元,日本增长了1.4万亿美元,中国分别比他们少增长0.7万亿和0.4万亿美元?

专家认为,原因将是多方面的,但是如果注意到美国当时的城市化率超过87%,日本的城市化率超过65%,而中国的城市化率为36%时,也许就不难理解由于城市化率的差异所导致的财富集聚能力的差异。中国城乡目前的二元化结构,严重妨碍社会财富的集聚。社会结构不变,将影响中国进入小康社会,而城市化在本质意义上说,就是将农民转化为市民。

美国经济学会会长盖尔·约翰逊曾专门研究了中国的城乡问题。他指出:“日本经济起飞的过程中,农业人口下降了65%;美国经济起飞过程中,农业人口下降了72%;而中国在1985至1995年间,从农村转移出去的人口,即使包括临时流动的人口在内,也不超过10%,这将大大限制中国经济总量的进一步扩张。”

当然,城市化必须支付成本。预测到2050年,中国城市人口总量将达到10至11亿,依照城市化“成本——收益”模型分析,每进入城市1个人,需要支付“个人成本”1.45万元,支付“公共成本”1.05万元,总计每转变一个农民成为城市居民平均需支付社会总成本2.5万元。在现有城市人口的基础上,未来50年期间中国约增加6至7亿城市人口,城市化所需的社会总成本将达到15至16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1.8至2.0万亿美元。按2000年不变价格,这个数量是2000年GDP 总量的2倍。50年期间平均每年支付城市化成本约为3000至35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2000年全年GDP 总量的4%左右。

计算机模型的演算结果指出,超过100万人口的城市综合发展成本,是人口少于10万

人以下小城市的1/6到1/8,即小城市每吸纳1个人(必须符合城市质量的基本标准)所付出的成本,如果同样投入到人口超出100万以上的大城市,则可以吸纳6至8人。

因此,建立以高密度为特征的、以产业链为纽带的大城市绵延带,是比较经济的做法。以区域发展中心为特征的大城市绵延带,分别从“面、线、点”的有机组合,形成中国城市化的主力军,是中国经济总量再上台阶的重要举措。

——摘自2003年3月1日《文汇报》


相关内容

  • 珠江三角洲 教学设计
  • 珠江三角洲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利用地图说明珠江三角洲的重要地理位置: 2.结合地图说明我国区域分工合作的基本模式--"前店后厂": 3.知道三角洲.城镇化等概念含义. (二)能力目标 1.能够在地图上准确填写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有关的地理名称: 2.通过有关 ...

  • [对外开放的南大门珠江三角洲地区]教案
  • <对外开放的南大门--珠江三角洲地区>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描述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 2.说出珠江三角洲的地形类型及地形特征,并分析形成原因:归纳出珠江三角洲的气候特征: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该区域的产业结构: 4.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该区域人口.城市分布特点. ...

  • 八下地理珠江三角洲教案
  • 第三节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学习目标: 了解掌握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 了解逐渐壮大的外向型经济. [预习提示]1.什么是"珠三角"?2.你知道珠江三角洲的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吗?3.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是怎样的?4.你知道珠江三角洲的主要城市及产业吗? 学习新课 一.优越 ...

  • 大城市,我是不是该安静的离开?还是该永远的留下来?
  • 大城市,我是不是该安静的离开?还是该永远的留下来? 一.总体情况 广州经济发展的状况存在着一种"超调"现象.总的来说,广州近几年来的经济发展是少有的黄金时期.特别是"六五"期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和工农业总产值四大指标在这五年 ...

  • 4.2第二节_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导学案
  •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导学案 学科:地理 备课人:张磊 课标要求: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学习目标] 1.能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 ...

  • 地理必修三4.2教案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2.分析导致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诸多因素,并通过比较,认识到对外开放政策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3.比较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 ...

  • 试论三角洲沉积与油气田形成关系
  • 试论三角洲沉积与油气田形成关系 (西南石油大学 石工09级) [摘要]三角洲处在河流与海洋的汇合处,沉积过程中同时受到河流流水,海洋流水和潮汐的作用,其独特的沉积环境和地理位置为油气的聚集提供了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和多种圈闭,所以在三角洲上常常形成大中型油气田. [关键字]三角洲 生储盖组合 圈闭 油气 ...

  • 八年级地理第八单元试卷及答案
  • 第八单元 珠江三角洲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合作的基本模式是( ) A.前厂后店 B.前店后厂 C.外向型的经济 D.劳动密集型的经济 读"珠江三角洲"局部图,完成 ...

  • 研究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 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中山.东莞和惠州市的惠城区.惠阳.惠东.博罗,及肇庆市的瑞州区.鼎湖区.高要.四会等地.全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3.4%,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1.4%(1994年),近年来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70%左右.珠江三角洲是全国经济发展最迅速的 ...

  • 珠江三角洲浅层地下水pH值的分布及成因浅析
  • Vol. 38No. 1Jan. 2011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HYDROGEOLOGY &ENGINEERING GEOLOGY 第38卷第1期 2011年1月 珠江三角洲浅层地下水pH 值的分布 及成因浅析 11 张玉玺,孙继朝,陈 1111112 玺,黄冠星,荆继红,刘景涛,向小平,王金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