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溶解2教案

第一章 生活中的水

第七节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一、目标导航

[知识与技能]

了解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使学生了解溶解度曲线及其意义;

[科学思考]

运用实验探究方法来了解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通过讲练结合方法让学生掌握溶解度曲线及其意义;

[解决问题]

能运用溶解度曲线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及运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生活有关现象的能力。通过对本节课实验,问题的探索,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养成实事求是,一丝不苟以及珍惜时间的科学态度。

二、要点扫描

[课标解读]

通过让学生探究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掌握溶解度曲线及其意义;并能运用溶解度曲线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看懂图表能力并运用提供信息解决问题能力。

[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溶解度曲线及其意义;会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能配制一定

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教学难点:运用实验探究方法来了解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溶液稀释的计算,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学情分析]

对于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对科学探究一般步骤已比较熟悉,同时学生具备一定分析和归纳的能力,所以该节课设计以实验探究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归纳的得出科学概念的形式来完成学生的知识形成是受学生欢迎的。

[学法点拨]

(1)复习提问,实验验证。

通过简单的提问,复习旧知识,放松学生心情,同时让学生上讲台操作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2)分析归纳,得出科学概念。

通过实验操作观察现象,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归纳得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 的科学概念,同时为下面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转化探究实验的猜想提供知识储备。

(3)讲练结合,巩固科学概念。

仔细讲解溶解度的概念,特别指出要注意四个方面,通过练习巩固溶解度的概念及要注意的四个方面。

(4)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通过小组合作来探究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5) 图文讲解,练习结合,巩固溶解度曲线及其意义。

[经验介绍]

学生对与一般计算能力还容易接受,但计算涉及到具体日常生活事例学生又难以接受,而学生对于图表分析能力还是比较差,所以课堂中通过较多练习来加强学生图表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文档

[教学时数]

共1课时。

[课前准备]

1.多媒体动画一个。

[教学流程]

一、新课引入

设问:在一定的条件下,不同溶质是否在一定量地溶剂里溶解度一样呢?

二、新课展开

溶解度值越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

练习:指出下列各句的含义及判断是非:

1、20℃,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表示 。

2、20℃时,100克食盐溶液里含有10克食盐,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克。

3、在20℃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里含硝酸钾24克,则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4

4、在20℃时,100克水里最多溶解39克氯化铵,则氯化铵的溶解度是39克

提问: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温度高低、是否搅拌、食盐颗粒的大小

探究: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一、提出问题: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二、建立假说: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我们猜测:

猜测1:溶解度可能与 温度 有关

猜测2:溶解度可能与 压强 有关

猜测3:溶解度可能与 溶剂 有关

猜测4:溶解度可能与 溶质 有关

三、设计实验进行检验:

三、课堂总结

板书:

1、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有: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内因)、温度(外因)

板书:

2、溶解度度曲线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以下哪一因素无关

A. 溶质和溶剂的多少 B.温度的高低 C.溶质的种类 D.溶剂的种类

2、要增大硝酸钾的溶解度,可采用的措施是

A. 降低温度 B.升高温度 C.增加溶质量 D.充分搅袢

二、新课展开

讨论与思考:如何快速判断温度与溶解度的关系?

(三)、溶解度度曲线:反映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形象地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

不同的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是不同的

(1)、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有的影响很大(曲线较陡) 如硝酸钾

有的影响不大(曲线平缓) 如食盐

(2)、极少数物质及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

而减小。 如熟石灰

补充:1、溶解度曲线上的各点的意义。

(1)曲线上的点:表示某温度下某溶质

的溶解度,

(2)且溶液是饱和溶液。

(3)曲线下面的点: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4)曲线上面的点:表示溶液是饱和溶液,且溶质有剩余。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溶解度曲线的应用(6)倾斜程度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

(7)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8)查找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查找某物质一定溶解度时所对应的温度。

(9)确定溶液是饱和状态或是不饱和状态

练习1:图是A 、B 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在什么范围内,A 的溶解度大于B 的溶解度?

2、 在什么温度时,A 、B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 在t2℃时,等质量的水中分别溶解A 、B 两物质,达到饱和状态时, 哪

种溶质溶解的质量较多?

练习2: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

1、a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

2、 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

3、 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

4、在t3℃时,溶解度相等的是_____,a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

5、在t3℃时,100克水中加入20克a 物质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为使其饱和,可再加入a 物质______克。

第一章 生活中的水

第七节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一、目标导航

[知识与技能]

了解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使学生了解溶解度曲线及其意义;

[科学思考]

运用实验探究方法来了解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通过讲练结合方法让学生掌握溶解度曲线及其意义;

[解决问题]

能运用溶解度曲线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及运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生活有关现象的能力。通过对本节课实验,问题的探索,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养成实事求是,一丝不苟以及珍惜时间的科学态度。

二、要点扫描

[课标解读]

通过让学生探究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掌握溶解度曲线及其意义;并能运用溶解度曲线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看懂图表能力并运用提供信息解决问题能力。

[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溶解度曲线及其意义;会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能配制一定

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教学难点:运用实验探究方法来了解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溶液稀释的计算,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学情分析]

对于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对科学探究一般步骤已比较熟悉,同时学生具备一定分析和归纳的能力,所以该节课设计以实验探究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归纳的得出科学概念的形式来完成学生的知识形成是受学生欢迎的。

[学法点拨]

(1)复习提问,实验验证。

通过简单的提问,复习旧知识,放松学生心情,同时让学生上讲台操作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2)分析归纳,得出科学概念。

通过实验操作观察现象,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归纳得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 的科学概念,同时为下面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转化探究实验的猜想提供知识储备。

(3)讲练结合,巩固科学概念。

仔细讲解溶解度的概念,特别指出要注意四个方面,通过练习巩固溶解度的概念及要注意的四个方面。

(4)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通过小组合作来探究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5) 图文讲解,练习结合,巩固溶解度曲线及其意义。

[经验介绍]

学生对与一般计算能力还容易接受,但计算涉及到具体日常生活事例学生又难以接受,而学生对于图表分析能力还是比较差,所以课堂中通过较多练习来加强学生图表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文档

[教学时数]

共1课时。

[课前准备]

1.多媒体动画一个。

[教学流程]

一、新课引入

设问:在一定的条件下,不同溶质是否在一定量地溶剂里溶解度一样呢?

二、新课展开

溶解度值越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

练习:指出下列各句的含义及判断是非:

1、20℃,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表示 。

2、20℃时,100克食盐溶液里含有10克食盐,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克。

3、在20℃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里含硝酸钾24克,则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4

4、在20℃时,100克水里最多溶解39克氯化铵,则氯化铵的溶解度是39克

提问: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温度高低、是否搅拌、食盐颗粒的大小

探究: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一、提出问题: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二、建立假说: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我们猜测:

猜测1:溶解度可能与 温度 有关

猜测2:溶解度可能与 压强 有关

猜测3:溶解度可能与 溶剂 有关

猜测4:溶解度可能与 溶质 有关

三、设计实验进行检验:

三、课堂总结

板书:

1、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有: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内因)、温度(外因)

板书:

2、溶解度度曲线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以下哪一因素无关

A. 溶质和溶剂的多少 B.温度的高低 C.溶质的种类 D.溶剂的种类

2、要增大硝酸钾的溶解度,可采用的措施是

A. 降低温度 B.升高温度 C.增加溶质量 D.充分搅袢

二、新课展开

讨论与思考:如何快速判断温度与溶解度的关系?

(三)、溶解度度曲线:反映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形象地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

不同的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是不同的

(1)、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有的影响很大(曲线较陡) 如硝酸钾

有的影响不大(曲线平缓) 如食盐

(2)、极少数物质及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

而减小。 如熟石灰

补充:1、溶解度曲线上的各点的意义。

(1)曲线上的点:表示某温度下某溶质

的溶解度,

(2)且溶液是饱和溶液。

(3)曲线下面的点: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4)曲线上面的点:表示溶液是饱和溶液,且溶质有剩余。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溶解度曲线的应用(6)倾斜程度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

(7)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8)查找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查找某物质一定溶解度时所对应的温度。

(9)确定溶液是饱和状态或是不饱和状态

练习1:图是A 、B 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在什么范围内,A 的溶解度大于B 的溶解度?

2、 在什么温度时,A 、B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 在t2℃时,等质量的水中分别溶解A 、B 两物质,达到饱和状态时, 哪

种溶质溶解的质量较多?

练习2: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

1、a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

2、 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

3、 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

4、在t3℃时,溶解度相等的是_____,a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

5、在t3℃时,100克水中加入20克a 物质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为使其饱和,可再加入a 物质______克。


相关内容

  • 7.1溶解现象(第一课时溶液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教案参考
  • 教案参考(请修改后上传到公共邮箱) 课题:7.1 溶解现象 第一课时 溶液 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概述:(本节所在教材的位置和教材所设计的知识点与实验的作用) 如本节主要内容为:①溶液.溶质.溶剂概念:②常见几种溶剂:③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及探究. 课型:新授课(课型分新授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调 ...

  •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教案
  • 课题2 溶解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饱和溶液的涵义 2. 了解溶解度的涵义,初步学习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 过程与方法 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涵义,并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对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溶解度的学习,让学生关注与溶解度有关的日常现象 ...

  • 教案:溶解的快与慢
  • 2-5 <溶解的快与慢> 龙坝镇草场坝小学--王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 " 问题 -假设 -验证 - 证实 " 科学探究过程和 ...

  •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实验探究:教案
  • 课题: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实验探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学习科学和科学实验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树立学知识.用知识的正确观念. ...

  •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参考教案2
  •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溶质.溶剂.溶液的概念认识:悬浊液.乳浊液的认识:溶解过程中能量变化的认识:溶液的特性四部分.知识点由浅入深,复合学生的认知特性,知识内容接近生活.教材事例源于生活,教学实验来自生活,生动有趣,吸引学生. [学情分析] 我的学生是九下的学生.经过上学期的 ...

  • [怎样加快溶解]教案
  • <怎样加快溶解>教案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探索"怎样加快溶解"的过程中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 2. 引导学生在"哪一块食盐溶解得快"的活动中,经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探究过程,并认识影响物 ...

  •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 第二单元 溶解 第一课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 2. 不容易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的现象, 2. 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 ...

  • 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溶解度教案王岳维
  • 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溶解度 执教者:上南东校 王岳维 教材分析 溶液单元在教材中相对独立,和前后联系较少.但单元中几个课题却紧密相连,第一课题通过一些简单事实让学生对溶液有一个感性认识,了解溶液的形成及溶液的组成,并对物质的溶解性有初步的感性认识.第二课题,介绍溶解度,使学生对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 ...

  •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教案
  • 第八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学习目标] 1. 了解物质的两种变化及区分两类变化的依据. 2. 了解物质的两类性质,知道区分两类性质的方法. 3. 会区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4. 通过实验亲自体验物质变化的过程,提高学习科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与判断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