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的德育使命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但它的教学目标还包括“逐步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教育以及亲近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等要求,可见科学教育与德育联系之密切。因此,一个优秀的科学任课教师,不仅应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      一、挖掘德育内涵,   渗透道德教育      其实,科学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内涵,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该充分解析教材,挖掘教材,寻找德育内涵和科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创设情景和适时的引导,在教学中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1.热爱祖国,情操高尚   教材中,关于爱国主义的素材并不少,例如在《研究纸》的教学中,教师除了可以引导学生研究纸的特点,了解纸的用途以及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纸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纸的发明历史以及我国的造纸术对当时世界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所做出的伟大贡献。   在《玻璃和陶瓷》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求学生会观察、比较与描述陶瓷与玻璃的相同与不同点,了解它们的用途外,还要让学生意识到制造陶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的发明,体会到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陶瓷的应用还相当普遍。在暑期的科技夏令营中,我们还带领学生参观陶瓷加工基地,请专业师傅介绍陶瓷的发展史,让学生动手制作陶瓷模型,培养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   在《养蚕》一课教学前,可以要求学生去收集、整理我国的养蚕史及关于丝绸之路的资料,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早在公元前2世纪,我国就开始与西亚和欧洲各国开展丝和丝织品贸易,我国是世界上利用蚕丝最早的国家,为人类利用生物资源开创了先例,做出了贡献。   在《研究磁铁》一课中,可以让学生通过收集有关指南针的资料,了解指南针对于当时航海和探险活动的重要意义,及其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通过具体、形象、生动的多种手段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节约资源,科学发展   亡羊方补牢,我们常常是等到大自然给人类敲响警钟时,才想到要检讨自己的所作所为,其代价十分昂贵。究其原因,就是缺乏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何不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养成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意识呢?为此,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结合日常生活,引导学生形成节约能源的环保观念。   在《岩石与矿物》这一单元的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探究岩石的特征和矿物的性质以及了解它们的形成外,还可组织学生对矿物资源的用途进行讨论,使他们知道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人们不断的开采日益减少甚至可能枯竭。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师:我们来做个调查,从不刷牙的同学请举手。(没人举手)   师:我们用什么刷牙?   生:牙膏、牙刷。   师:知道制造牙膏的重要原料是什么吧!   生:萤石。   师:全世界五十多亿人口,天天都要刷牙,牙膏的需求市场这么大,厂家会怎么做?   生:不断开采萤石,不停进行生产……   师:这样不断地开采,会产生什么问题?   生:总有一天地球上的萤石一无所有……   师:不会吧,它可以像水一样源源不断地生成呀?   生:不!它要经过千百万年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条件才能形成。   师:既然资源日益减少,甚至会枯竭,那么大家都不要刷牙、不要用锅作饭,不要……?   生:不行呀!   师:那应该怎么办?   生:节约点;找替代品;利用风力、水力、太阳能;回收再利用;国家制定法律保护资源、科学合理开发、保护环境……   最后,我还让学生统计自己家在一个月里回收的物品数量,让他们亲历保护资源的过程。这可以让学生明白科学是一把双刃剑,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来换取短浅的经济效益。   3.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应该从小事做起。例如,我在《观察小动物》和《养蚕》单元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养蚕、饲养蜗牛、观察蚂蚁和鱼等活动,就达到了比较好的教育效果。   例如,学生的养蚕日记中充满了富有爱心的语句:“今天我的蚕宝宝终于破壳而出,我非常兴奋,这个世界又增添了一个可爱的小生命,尽管它很小很小……”、“它们头抬得高高的,好像在说:‘我饿了,快给我们桑叶吃’”、“我的蚕宝宝已经6岁了,我想给它们搬家,让它们住在一个更宽敞、更舒适的房子里……这下蚕宝宝可高兴了”、“我突然有个想法,可以给我的蚕宝宝取个名字……一只叫小芳、一只叫白鸟、一只叫小梅、一只叫小不点,我想每天给它们听音乐……”。在教学过程中,我听得最多的是“我的蚕宝宝怎么样啦?”、“哇!好可爱喔!”等充满关爱与情感的字眼,还有一位女生甚至因为她的蚕死了而大哭一场。   这些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爱心,还使学生从细微之处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进而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把握课堂探究,   培养科学精神      1.严谨求实,诚实做人   韩国克隆之父的卵子丑闻暴露出求实对于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在科学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求实精神,意义重大。求实教育也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诚实做事,如何与人共事,如何生存的问题。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动手实验、收集实验数据的过程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态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的观察或实验由于受到非本质因素的影响而使学生产生误解。执教者应该让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学风,如实、客观地收集实验过程的所有数据,学会尊重证据,不能为了说明自己假设的合理性或与为了与别人攀比,而随意地修改或有选择地记录实验数据。   在对比实验中,学生收集到的两组对比数据要么起伏较大,毫无规律可循,以至于无法下结论;要么数值非常接近,求出的平均值相等,以至于下错结论。例如,在《摆的研究》的实验过程中,不同班级都有个别小组得出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无关”、“与摆角的大小无关”等错误结论。此类现象,在活动中并不少见。然而,我对此反而感到欣慰,因为学生至少表现出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如果学生不是把结论建立在他们通过实验得来的数据上,而是去抄袭或修改自己的实验数据,或许会得出“正确”的结论,但那岂不是违背了科学教育的初衷?   2.团队合作,有效探究   科学的探究活动大都是依托小组合作来开展的。科学的合作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订计划、实验探究、形成结论、实验验证的过程。这些过程,往往不是一个孩子能独立完成的,而是需要通过小组合作,通过协商和对话来完成。 比如在各自提出的问题中确定一个共同感兴趣的问题,然后形成意见比较统一的假设,接着共同制定实验计划,并在动手实验过程中分工合作,最后从收集到的数据中找出规律,得到结论。期间,无论哪个环节脱臼,都可能影响探究活动的正常进行。   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因此,执教者应该阶段性地调整小组成员的分工,实现角色的轮换,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帮助,使小组内每个学生都得到均衡地发展。   3.良好习惯,健康人格   德育的目的,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说,形成良好习惯的过程,就是一个人健康人格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在科学课教学过程中,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科学探究活动的深入开展。如,培养学生养成动手之前先动脑的习惯,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学会“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订计划―实验探究―形成结论―实验验证”的科学探索过程,遵循科学探究的规律;培养学生养成像科学家一样严谨地进行科学探究的精神。而且,在动手实验中,只有规范的操作方法和程序,才能保证师生的安全。

     三、拓展探究空间,   内化德育素质      1.随生进入家,润物细无声   “性”教育对于国人来说是棘手的话题,不少人对待性问题也都是遮遮掩掩、神神秘秘。太原的李霞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成功的示范课《我是怎么出生的》:   围绕“我是怎样出生的”的话题,李老师先让学生尽量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然后要求孩子通过对爸爸妈妈做一次深入的采访与调查,解决自己力所能及的问题。最后,李老师引导学生把收集到的资料拿到课堂上进行交流,使学生明白自己是爸爸妈妈结合后孕育出来的结晶。   上课之前,李老师了解到班级里有些学生是经剖腹产出生的,有些孩子是经难产出生的。于是,在教学中,她及时把握这个内容,提出以下问题与学生展开交流:“同学们,你们曾经被利器割伤过吗?你被割伤时有什么感觉?你看到过妈妈腹部的刀口吗?你知道妈妈当时的感觉吗?”当孩子们了解到妈妈在生产过程中的疼痛与难受时,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也油然而生。因此,当李老师提出“你有什么话想对爸爸妈妈说”时,有的孩子含着泪花说“爸爸妈妈辛辛苦苦把我养大,让我学习知识,而我有时不听他们的话,我一定要改正缺点,认真学习,让爸爸妈妈高兴……”、“我要认真学习,长大了好好孝敬他们……”。    这种渗透在科学教学中的亲情教育与生命教育,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   2.建构大课堂,功到自然成   苏教版科学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为学生的自由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教师如果能够很好地把握住这个单元,组织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继续展开课外调查与探究,往往能产生课堂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德育效果。   例如,学校三令五申禁止学生在校园外面的地摊上购买零食,可总是屡禁不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学校德育处,针对这一问题,五年段五位督导队员开展了《揭开零食诱惑的面纱――小学生购买零食的现状调查与思考》的探究性活动。她们通过制定详细研究计划、设计问卷调查表、采访医生、走访家长和同学、收集整理资料,遇到困难找老师求助等方式,自主地开展专题探究;对困扰学校领导、老师、家长、学生自己的问题,做出了初步的判断,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我们暂且不论她们探究的程度深浅如何,不论她们得到的数据精确度怎样,也不论她们的建议合理与否,单单是这样的活动本身,就足以使学生学会关注社会,关爱他人,关注同学的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科学的生活习惯。而且,学生们在采访中还学会了如何待人接物、如何与人分工合作,在科学的探究与体验中形成了良好的道德行为。   总之,科学教学的思想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深入解剖教材,挖掘教学中的教育内涵,创新表达方式,贴近学生,就可以把科学教学与德育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思想道德教育在科学课堂中有效地开展下去,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林刚强,厦门市湖里实验小学,小学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冬晴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但它的教学目标还包括“逐步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教育以及亲近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等要求,可见科学教育与德育联系之密切。因此,一个优秀的科学任课教师,不仅应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      一、挖掘德育内涵,   渗透道德教育      其实,科学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内涵,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该充分解析教材,挖掘教材,寻找德育内涵和科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创设情景和适时的引导,在教学中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1.热爱祖国,情操高尚   教材中,关于爱国主义的素材并不少,例如在《研究纸》的教学中,教师除了可以引导学生研究纸的特点,了解纸的用途以及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纸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纸的发明历史以及我国的造纸术对当时世界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所做出的伟大贡献。   在《玻璃和陶瓷》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求学生会观察、比较与描述陶瓷与玻璃的相同与不同点,了解它们的用途外,还要让学生意识到制造陶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的发明,体会到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陶瓷的应用还相当普遍。在暑期的科技夏令营中,我们还带领学生参观陶瓷加工基地,请专业师傅介绍陶瓷的发展史,让学生动手制作陶瓷模型,培养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   在《养蚕》一课教学前,可以要求学生去收集、整理我国的养蚕史及关于丝绸之路的资料,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早在公元前2世纪,我国就开始与西亚和欧洲各国开展丝和丝织品贸易,我国是世界上利用蚕丝最早的国家,为人类利用生物资源开创了先例,做出了贡献。   在《研究磁铁》一课中,可以让学生通过收集有关指南针的资料,了解指南针对于当时航海和探险活动的重要意义,及其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通过具体、形象、生动的多种手段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节约资源,科学发展   亡羊方补牢,我们常常是等到大自然给人类敲响警钟时,才想到要检讨自己的所作所为,其代价十分昂贵。究其原因,就是缺乏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何不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养成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意识呢?为此,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结合日常生活,引导学生形成节约能源的环保观念。   在《岩石与矿物》这一单元的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探究岩石的特征和矿物的性质以及了解它们的形成外,还可组织学生对矿物资源的用途进行讨论,使他们知道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人们不断的开采日益减少甚至可能枯竭。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师:我们来做个调查,从不刷牙的同学请举手。(没人举手)   师:我们用什么刷牙?   生:牙膏、牙刷。   师:知道制造牙膏的重要原料是什么吧!   生:萤石。   师:全世界五十多亿人口,天天都要刷牙,牙膏的需求市场这么大,厂家会怎么做?   生:不断开采萤石,不停进行生产……   师:这样不断地开采,会产生什么问题?   生:总有一天地球上的萤石一无所有……   师:不会吧,它可以像水一样源源不断地生成呀?   生:不!它要经过千百万年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条件才能形成。   师:既然资源日益减少,甚至会枯竭,那么大家都不要刷牙、不要用锅作饭,不要……?   生:不行呀!   师:那应该怎么办?   生:节约点;找替代品;利用风力、水力、太阳能;回收再利用;国家制定法律保护资源、科学合理开发、保护环境……   最后,我还让学生统计自己家在一个月里回收的物品数量,让他们亲历保护资源的过程。这可以让学生明白科学是一把双刃剑,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来换取短浅的经济效益。   3.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应该从小事做起。例如,我在《观察小动物》和《养蚕》单元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养蚕、饲养蜗牛、观察蚂蚁和鱼等活动,就达到了比较好的教育效果。   例如,学生的养蚕日记中充满了富有爱心的语句:“今天我的蚕宝宝终于破壳而出,我非常兴奋,这个世界又增添了一个可爱的小生命,尽管它很小很小……”、“它们头抬得高高的,好像在说:‘我饿了,快给我们桑叶吃’”、“我的蚕宝宝已经6岁了,我想给它们搬家,让它们住在一个更宽敞、更舒适的房子里……这下蚕宝宝可高兴了”、“我突然有个想法,可以给我的蚕宝宝取个名字……一只叫小芳、一只叫白鸟、一只叫小梅、一只叫小不点,我想每天给它们听音乐……”。在教学过程中,我听得最多的是“我的蚕宝宝怎么样啦?”、“哇!好可爱喔!”等充满关爱与情感的字眼,还有一位女生甚至因为她的蚕死了而大哭一场。   这些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爱心,还使学生从细微之处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进而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把握课堂探究,   培养科学精神      1.严谨求实,诚实做人   韩国克隆之父的卵子丑闻暴露出求实对于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在科学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求实精神,意义重大。求实教育也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诚实做事,如何与人共事,如何生存的问题。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动手实验、收集实验数据的过程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态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的观察或实验由于受到非本质因素的影响而使学生产生误解。执教者应该让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学风,如实、客观地收集实验过程的所有数据,学会尊重证据,不能为了说明自己假设的合理性或与为了与别人攀比,而随意地修改或有选择地记录实验数据。   在对比实验中,学生收集到的两组对比数据要么起伏较大,毫无规律可循,以至于无法下结论;要么数值非常接近,求出的平均值相等,以至于下错结论。例如,在《摆的研究》的实验过程中,不同班级都有个别小组得出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无关”、“与摆角的大小无关”等错误结论。此类现象,在活动中并不少见。然而,我对此反而感到欣慰,因为学生至少表现出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如果学生不是把结论建立在他们通过实验得来的数据上,而是去抄袭或修改自己的实验数据,或许会得出“正确”的结论,但那岂不是违背了科学教育的初衷?   2.团队合作,有效探究   科学的探究活动大都是依托小组合作来开展的。科学的合作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订计划、实验探究、形成结论、实验验证的过程。这些过程,往往不是一个孩子能独立完成的,而是需要通过小组合作,通过协商和对话来完成。 比如在各自提出的问题中确定一个共同感兴趣的问题,然后形成意见比较统一的假设,接着共同制定实验计划,并在动手实验过程中分工合作,最后从收集到的数据中找出规律,得到结论。期间,无论哪个环节脱臼,都可能影响探究活动的正常进行。   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因此,执教者应该阶段性地调整小组成员的分工,实现角色的轮换,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帮助,使小组内每个学生都得到均衡地发展。   3.良好习惯,健康人格   德育的目的,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说,形成良好习惯的过程,就是一个人健康人格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在科学课教学过程中,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科学探究活动的深入开展。如,培养学生养成动手之前先动脑的习惯,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学会“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订计划―实验探究―形成结论―实验验证”的科学探索过程,遵循科学探究的规律;培养学生养成像科学家一样严谨地进行科学探究的精神。而且,在动手实验中,只有规范的操作方法和程序,才能保证师生的安全。

     三、拓展探究空间,   内化德育素质      1.随生进入家,润物细无声   “性”教育对于国人来说是棘手的话题,不少人对待性问题也都是遮遮掩掩、神神秘秘。太原的李霞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成功的示范课《我是怎么出生的》:   围绕“我是怎样出生的”的话题,李老师先让学生尽量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然后要求孩子通过对爸爸妈妈做一次深入的采访与调查,解决自己力所能及的问题。最后,李老师引导学生把收集到的资料拿到课堂上进行交流,使学生明白自己是爸爸妈妈结合后孕育出来的结晶。   上课之前,李老师了解到班级里有些学生是经剖腹产出生的,有些孩子是经难产出生的。于是,在教学中,她及时把握这个内容,提出以下问题与学生展开交流:“同学们,你们曾经被利器割伤过吗?你被割伤时有什么感觉?你看到过妈妈腹部的刀口吗?你知道妈妈当时的感觉吗?”当孩子们了解到妈妈在生产过程中的疼痛与难受时,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也油然而生。因此,当李老师提出“你有什么话想对爸爸妈妈说”时,有的孩子含着泪花说“爸爸妈妈辛辛苦苦把我养大,让我学习知识,而我有时不听他们的话,我一定要改正缺点,认真学习,让爸爸妈妈高兴……”、“我要认真学习,长大了好好孝敬他们……”。    这种渗透在科学教学中的亲情教育与生命教育,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   2.建构大课堂,功到自然成   苏教版科学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为学生的自由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教师如果能够很好地把握住这个单元,组织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继续展开课外调查与探究,往往能产生课堂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德育效果。   例如,学校三令五申禁止学生在校园外面的地摊上购买零食,可总是屡禁不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学校德育处,针对这一问题,五年段五位督导队员开展了《揭开零食诱惑的面纱――小学生购买零食的现状调查与思考》的探究性活动。她们通过制定详细研究计划、设计问卷调查表、采访医生、走访家长和同学、收集整理资料,遇到困难找老师求助等方式,自主地开展专题探究;对困扰学校领导、老师、家长、学生自己的问题,做出了初步的判断,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我们暂且不论她们探究的程度深浅如何,不论她们得到的数据精确度怎样,也不论她们的建议合理与否,单单是这样的活动本身,就足以使学生学会关注社会,关爱他人,关注同学的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科学的生活习惯。而且,学生们在采访中还学会了如何待人接物、如何与人分工合作,在科学的探究与体验中形成了良好的道德行为。   总之,科学教学的思想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深入解剖教材,挖掘教学中的教育内涵,创新表达方式,贴近学生,就可以把科学教学与德育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思想道德教育在科学课堂中有效地开展下去,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林刚强,厦门市湖里实验小学,小学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冬晴


相关内容

  •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袁贵仁
  •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袁贵仁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 ...

  • 求真 务实 创新----华东五市教育文化交流考察报告
  • 求真 务实 创新----华东五市教育文化交流考察报告 鞍山市教育局组织台安县.岫岩县部分中小学书记和党务工作者15人,于2004年4月20--26日,考察了华东(沪苏浙)五市部分学校,围绕学校"三个文明"建设.基层党建的主题,通过看资料.听经验介绍.观摩课堂教学.实地参观等形式学 ...

  • 小学德育副校长述职报告
  •   经教育局党委考察任命,我于xx年4月起任新城子乡中央小学分管德育和中央小学日常治理的副校长至今。现在,根据教育局党委的有关要求,做述职讲演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其成果回顾   任职以来,我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和危机感,把“说好新乡话,办好新乡事,做好新村夫”作为自己的工作信条,恪尽职守,求真务实 ...

  • 小学德育副校长述职述廉报告
  • 述 职 述 廉 报 告 我担任**小学副校长一职,负责分管德育工作.现在,根据教育局党委的有关要求,做述职述廉报告如下. 主持学校日常管理工作,除分管学校德育教育还兼工会.艺体卫等工作,涉及面较广,头绪较多.几年来,本人在上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班子其它同志指导下,在全体教职工的热情支持和帮助下,较圆 ...

  • 德育的基础是要教学生学会做人
  • 德育的基础是要教学生学会做人,所以诸如公平.正直.诚实.勇敢.仁爱.热爱劳动.艰苦朴素等应当成为中小学德育的奠基性内容.在基本道德教育方面,我们曾经有过极左的思维,用道德的时代性.阶级性.民族性等等否定道德的历史继承性和全人类的共性.其结果是基本道德情感的消失和起码的道德规范的丧失.极端的例子是&q ...

  • 39--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
  • 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 德育的内容实际上就是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内容.德育的内容应当包括三个主要层次:一是基本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二是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三是较高层次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理想教育等.依据这层次划分,我国小学德育内容的重点具体说来应当包括或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道德 ...

  • 德育副校长述职述廉报告
  • 经教育局党委考察任命,我于xx年4月起任新城子乡中心小学分管德育和中心小学日常管理的副校长至今.现在,根据教育局党委的有关要求,做述职述廉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其成果回顾 任职以来,我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和危机感,把"说好新乡话,办好新乡事,做好新乡人"作为自己的工作信条,恪尽职 ...

  • 太平小学德育工作考核细则(1)
  • 太平小学德育工作考核细则 小学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通过德育可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保证他们的发展方向的正确性,从而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和坚实基础.但由于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使德育复杂和艰难,目前仍是一个难以有效解决的难题.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学校德育的意义.取向和使命,以健全学生的人格为 ...

  • 德育副校长2013述职述廉报告
  • 经教育局党委考察任命,我于xx年4月起任乡中心小学分管德育和中心小学日常管理的副校长至今.现在,根据教育局党委的有关要求,做述职述廉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其成果回顾 任职以来,我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和危机感,把"说好新乡话,办好新乡事,做好新乡人"作为自己的工作信条,恪尽职守,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