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

  英国诗人在其长诗《天真的预言》中写道:“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即“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传统的佛学中也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思想。这两句话的意思都是说每一生命个体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同样,教师身边每位学生也都是一个个绚丽多彩、值得尊重的世界。老��应关注学生的世界,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只有当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发展需求得到满足时,师生互动才会和谐融洽,教学预设才能行之有效,课堂才会精彩纷呈。但教学实践过程往往不够完美,有时还会“节外生枝”。   一、意外的教学事故   五年前,我接受了一个对外开课任务,代表我校参加吴江区范围的展示交流。我的教学设计几易其稿,足足准备了三个星期。为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正式开课前两天,组里安排我“借班上课”,把各个教学步骤“演练”一遍。三位英语老师全程听课,以期课后有针对性地帮助我“磨课”,包括班级原任课老师王老师。   可能是由于初一学生较少经历这种陌生教师上课,一排教师听课的阵势,比较紧张,提出问题、讨论问题不够积极,回答问题也谨小慎微,害怕出错。也可能我的教学预设与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水平不相符,课堂前半段时间气氛比较沉闷。在师生互动明显不能达到我费尽心思期望实现的教学效果时,焦虑情绪逐渐滋长。就在下课前5分钟,聆听、指导小组讨论,走至听课教师处,我竟鬼使神差般地向王老师抱怨了一句:“这个班的学生怎么反应这么差?”当然声音很轻,说完也马上意识到了不妥。随即转身调整好状态,继续完成了剩余的教学内容。   随着下课铃声响起,我这堂课也算差强人意地完成了。就在听课老师们已经离开教室,教室里只有学生三三两两起身移动凳子的声音和轻声交谈声的时候,正在低头整理物品的我突然听得一声“老师”。我抬起头,原来是坐在教室最后面的一位男生,“有什么问题吗?”我问。“您怎么能说我们上课反应很差?是指我们比较笨吗?很打击我们自信心的。”教室里立马鸦雀无声,四十几双眼睛齐刷刷地望着我。我顿时双颊发烫,“真是太不应该了,冲动大意导致不良后果了。”当时满脑子的懊悔,“怎么办?当然是纠正错误!”迅速下定决心后我提高音量:“打击了同学们的自信心,很抱歉。老师只是希望同学们在课上能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因为只有大家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交流才能顺畅,教学才能相长。同时也感谢这位同学,表达了对我的授课的想法,说明我的历史课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我想,下次如果还有机会与同学们探讨历史问题,畅所欲言,一定能让大家收获足够的自信,提升更高的能力,获取更多的知识。再次抱歉。”学生们脸上的微笑说明我真诚的态度获得了他们的理解。随即我又走到提出意见的学生身边,继续就此事与其交流想法,实现了互相理解。   二、温暖的教育责任   这桩教学事故已过去许久,堂上不当言行经我“亡羊补牢”,似乎也未留下严重的“后遗症”,但它一直提醒着我,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单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匠”,还承担着温暖的、沉甸甸的教育责任――   要承认学生作为“人”的存在,理性尊重。   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是被装载知识的容器,也不是被设置程序的机器,而是具有独立人格的、有思维、会反应的生命体――人。人的价值与尊严不容忽视,“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会只关注教学进度是否完成,基础知识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而忽略被教育对象――学生的思想成长。历史课堂应该是师生和谐的“学习共同体”,应少一点教育者的威严,多一点慈母般的温和;应少一点生硬灌输,多一点情感沟通;应少一点功利目的,多一点价值追求。深刻检视此次教学事故的发生,潜意识里视学生为检验教学设计的“试验品”,功利地意图展示自己的教学水平,眼中听课老师的地位甚至超过了学生,均是导致这次教学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我未足够尊重学生作为“人”的个体,引发了抗议。   理性地尊重学生,不仅是教育行政部门、班主任的职责,也是学科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在课堂中的一言一行无不深刻地影响着学生。“一句话毁了学生的一生”并不是危言耸听;“一句话成就了学生的一生”,也并非不可能。   要赏识学生作为“异”的个体,智慧引导。   中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自身生理心理水平及教育环境的不同,发展的差异性不可避免,学生也就产生了千差万别的个性。中学生个性可塑性很强,需要老师用赏识的眼光细心呵护。只有发自内心的温暖的赏识才能对学生产生持久深刻的影响力。培养出类拔萃的“精英”固然能使老师体会成就感,智慧引导大多数普通的、个性鲜明的学生,发展个性,完善人格,充实人生,则更能使老师享受绵长的幸福感。   如果我在学生提出意见后置之不理,或碍于“师道尊严”的面子,不分场合地加以训斥,迫使其屈服,轻则引发其抵触情绪,重则会影响其个性发展,强化其逆反、偏执、对教师的不信任、对历史学科的厌恶等不良倾向,甚至可能扩展至班内其他同学。赏识其对“权威”的质疑,赏识其勇于表达想法的勇气,赏识其对自身的尊重,智慧地引导其表达意见的方式方法,化解矛盾,解决危机,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智慧的教学策略   斯宾塞在《教育论》中说:“正确地进行教育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而是一个复杂和困难的任务……要点钻研,要点机智,要点忍耐,要点自制。”承担着育人的温暖的责任,就应该把我们的课堂变成闪耀着智慧光芒、每个学生张扬个性的舞台――   热爱学生,以亲和的魅力感染学生。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座右铭,他认为“教育的奥秘”就是教师热爱学生。这种热爱会自然而然地孕育温暖支持的眼神,适度得体的肢体语言和亲切体贴的交流方式。对学生有爱心,才会有耐心、信心和恒心。亲和的教师个人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让课堂洋溢师生平等探究的和谐氛围,是教学组织者最基本的智慧。   精心预设,以动态的生成应变课堂。   学生主体的差异性、多变性决定了课堂教学生成的动态性、丰富性和复杂性,课堂教学不是“模式化地执行教案的场所”,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尊重学生作为“人的”存在,鼓励学生不同个性的发展,呼唤老师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心预设。避免封闭的、单维的、主观的线性教学预设,精心进行开放的、多维的、灵活的立体式预设。   有效回应,以智慧的艺术灵动课堂。   课堂教学充满变数,尽管老师课前全力准备,精心预设,仍难免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突发事件,对突发事件机械回应、低效回应的课堂是合理化死板的课堂。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就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当“意外”发生,出现美丽或不那么美丽的图景时,老师应如何有效回应,使课堂教学成为有“激情的行程”,是一门充满智慧的艺术。当老师言行失误时,可自我解嘲、幽默对接;当学生行为失当时,可巧妙移情,借题发挥;当学生发言意外时,可果敢判断,因势利导。灵活地运用适时沉默、迂回战术、移花接木等教学艺术,处变不惊,即兴发挥,随机调整,无疑能使课堂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僵化转为灵动。   每个学生都是聪慧的,有灵性的,教师需以积极的心态,尊重、爱护学生,全身心投入,引领课堂,实践教育智慧,平等地与学生心灵对话,一起构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最根本的是,不但在成功的喜悦中,也要在失败的苦涩中领悟教育的真谛――促进“人”的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吴江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 邹韵文

  英国诗人在其长诗《天真的预言》中写道:“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即“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传统的佛学中也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思想。这两句话的意思都是说每一生命个体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同样,教师身边每位学生也都是一个个绚丽多彩、值得尊重的世界。老��应关注学生的世界,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只有当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发展需求得到满足时,师生互动才会和谐融洽,教学预设才能行之有效,课堂才会精彩纷呈。但教学实践过程往往不够完美,有时还会“节外生枝”。   一、意外的教学事故   五年前,我接受了一个对外开课任务,代表我校参加吴江区范围的展示交流。我的教学设计几易其稿,足足准备了三个星期。为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正式开课前两天,组里安排我“借班上课”,把各个教学步骤“演练”一遍。三位英语老师全程听课,以期课后有针对性地帮助我“磨课”,包括班级原任课老师王老师。   可能是由于初一学生较少经历这种陌生教师上课,一排教师听课的阵势,比较紧张,提出问题、讨论问题不够积极,回答问题也谨小慎微,害怕出错。也可能我的教学预设与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水平不相符,课堂前半段时间气氛比较沉闷。在师生互动明显不能达到我费尽心思期望实现的教学效果时,焦虑情绪逐渐滋长。就在下课前5分钟,聆听、指导小组讨论,走至听课教师处,我竟鬼使神差般地向王老师抱怨了一句:“这个班的学生怎么反应这么差?”当然声音很轻,说完也马上意识到了不妥。随即转身调整好状态,继续完成了剩余的教学内容。   随着下课铃声响起,我这堂课也算差强人意地完成了。就在听课老师们已经离开教室,教室里只有学生三三两两起身移动凳子的声音和轻声交谈声的时候,正在低头整理物品的我突然听得一声“老师”。我抬起头,原来是坐在教室最后面的一位男生,“有什么问题吗?”我问。“您怎么能说我们上课反应很差?是指我们比较笨吗?很打击我们自信心的。”教室里立马鸦雀无声,四十几双眼睛齐刷刷地望着我。我顿时双颊发烫,“真是太不应该了,冲动大意导致不良后果了。”当时满脑子的懊悔,“怎么办?当然是纠正错误!”迅速下定决心后我提高音量:“打击了同学们的自信心,很抱歉。老师只是希望同学们在课上能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因为只有大家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交流才能顺畅,教学才能相长。同时也感谢这位同学,表达了对我的授课的想法,说明我的历史课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我想,下次如果还有机会与同学们探讨历史问题,畅所欲言,一定能让大家收获足够的自信,提升更高的能力,获取更多的知识。再次抱歉。”学生们脸上的微笑说明我真诚的态度获得了他们的理解。随即我又走到提出意见的学生身边,继续就此事与其交流想法,实现了互相理解。   二、温暖的教育责任   这桩教学事故已过去许久,堂上不当言行经我“亡羊补牢”,似乎也未留下严重的“后遗症”,但它一直提醒着我,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单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匠”,还承担着温暖的、沉甸甸的教育责任――   要承认学生作为“人”的存在,理性尊重。   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是被装载知识的容器,也不是被设置程序的机器,而是具有独立人格的、有思维、会反应的生命体――人。人的价值与尊严不容忽视,“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会只关注教学进度是否完成,基础知识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而忽略被教育对象――学生的思想成长。历史课堂应该是师生和谐的“学习共同体”,应少一点教育者的威严,多一点慈母般的温和;应少一点生硬灌输,多一点情感沟通;应少一点功利目的,多一点价值追求。深刻检视此次教学事故的发生,潜意识里视学生为检验教学设计的“试验品”,功利地意图展示自己的教学水平,眼中听课老师的地位甚至超过了学生,均是导致这次教学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我未足够尊重学生作为“人”的个体,引发了抗议。   理性地尊重学生,不仅是教育行政部门、班主任的职责,也是学科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在课堂中的一言一行无不深刻地影响着学生。“一句话毁了学生的一生”并不是危言耸听;“一句话成就了学生的一生”,也并非不可能。   要赏识学生作为“异”的个体,智慧引导。   中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自身生理心理水平及教育环境的不同,发展的差异性不可避免,学生也就产生了千差万别的个性。中学生个性可塑性很强,需要老师用赏识的眼光细心呵护。只有发自内心的温暖的赏识才能对学生产生持久深刻的影响力。培养出类拔萃的“精英”固然能使老师体会成就感,智慧引导大多数普通的、个性鲜明的学生,发展个性,完善人格,充实人生,则更能使老师享受绵长的幸福感。   如果我在学生提出意见后置之不理,或碍于“师道尊严”的面子,不分场合地加以训斥,迫使其屈服,轻则引发其抵触情绪,重则会影响其个性发展,强化其逆反、偏执、对教师的不信任、对历史学科的厌恶等不良倾向,甚至可能扩展至班内其他同学。赏识其对“权威”的质疑,赏识其勇于表达想法的勇气,赏识其对自身的尊重,智慧地引导其表达意见的方式方法,化解矛盾,解决危机,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智慧的教学策略   斯宾塞在《教育论》中说:“正确地进行教育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而是一个复杂和困难的任务……要点钻研,要点机智,要点忍耐,要点自制。”承担着育人的温暖的责任,就应该把我们的课堂变成闪耀着智慧光芒、每个学生张扬个性的舞台――   热爱学生,以亲和的魅力感染学生。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座右铭,他认为“教育的奥秘”就是教师热爱学生。这种热爱会自然而然地孕育温暖支持的眼神,适度得体的肢体语言和亲切体贴的交流方式。对学生有爱心,才会有耐心、信心和恒心。亲和的教师个人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让课堂洋溢师生平等探究的和谐氛围,是教学组织者最基本的智慧。   精心预设,以动态的生成应变课堂。   学生主体的差异性、多变性决定了课堂教学生成的动态性、丰富性和复杂性,课堂教学不是“模式化地执行教案的场所”,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尊重学生作为“人的”存在,鼓励学生不同个性的发展,呼唤老师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心预设。避免封闭的、单维的、主观的线性教学预设,精心进行开放的、多维的、灵活的立体式预设。   有效回应,以智慧的艺术灵动课堂。   课堂教学充满变数,尽管老师课前全力准备,精心预设,仍难免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突发事件,对突发事件机械回应、低效回应的课堂是合理化死板的课堂。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就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当“意外”发生,出现美丽或不那么美丽的图景时,老师应如何有效回应,使课堂教学成为有“激情的行程”,是一门充满智慧的艺术。当老师言行失误时,可自我解嘲、幽默对接;当学生行为失当时,可巧妙移情,借题发挥;当学生发言意外时,可果敢判断,因势利导。灵活地运用适时沉默、迂回战术、移花接木等教学艺术,处变不惊,即兴发挥,随机调整,无疑能使课堂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僵化转为灵动。   每个学生都是聪慧的,有灵性的,教师需以积极的心态,尊重、爱护学生,全身心投入,引领课堂,实践教育智慧,平等地与学生心灵对话,一起构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最根本的是,不但在成功的喜悦中,也要在失败的苦涩中领悟教育的真谛――促进“人”的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吴江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 邹韵文


相关内容

  • 我的世界天堂之门怎么做 天堂之门制作公式
  • 我的世界天堂之门怎么做 天堂之门制作公式 我的世界天堂之门怎么做,我的世界天堂之门制作公式是什么,我的世界天堂之门怎么进入,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我的世界天堂之门制作方法,以供大家参考,祝大家游戏愉快~ 我的世界原版只有地狱,也叫下界,但是有一个MOD,以太MOD里面有一个天堂之门,用萤石代替黑曜石像搭 ...

  • 妈妈别哭,我去了天堂 - 本色生活 - 中华智慧
  • 妈妈别哭,我去了天堂 来源:转载    更新时间:2009-6-26 0:53:41    浏览次数:1045 1 今夜收到XF老师发来的幻灯片,是用北岸的诗歌<妈妈别哭,我去了天堂>,配合一组母亲哀哭的图片做成的. 这段日子里,但凡看到孩子遇难,父母恸哭,都会眼泪直流.有时竟心疼到不能 ...

  • 一叶一菩提
  • 一沙一世界,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里有一个世界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里有一个天堂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无尽握于手掌 And Et ...

  • 任天堂与索尼的战略对比
  • 任天堂与索尼的战略对比 索尼: (1) 简介: 索尼公司是世界上民用和专业视听产品.游戏产品.通讯产品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先导之一.它在音乐.影视.计算机娱乐以及在线业务方面的成就也使其成为全球领先的个人宽带娱乐公司.在公司发展的60多年时间里,作为一家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全球化企业,索尼一直致力于以优秀 ...

  • 中国现代诗人论坛
  • 1.<月上柳梢> 文\剑客独行 秋的讯息 把夏的果实高挂 肥的.瘦的.红的.绿的 说十月的花红与来年有关 夏季远去,镰刀忙于收割 此刻,金灿灿的阳光,穿透玻璃的手指 高粱,就熟了 我看好了日子 和低垂的麦穗交谈 这些累累果实 它们就走进粮仓 如果嫦娥她走出广寒宫 我就把大红灯笼高高挂起 ...

  • 善人做善事
  • 什么是天堂,到底人间有没有天堂?人们无限向往各自的天堂,怎么才能进入天堂呢? 古今中外的学者都在为天堂的课题而痴迷,至今也没有答案. 从前有一个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他朝思暮想的天堂.他来到天堂门口,喜极而泣,然后开始欢呼起来:"我终于来到天堂啦!我终于来到天堂啦!" 然而天 ...

  • 图书馆:心灵图书馆--天堂的另一个名称
  • 图书馆:心灵图书馆--天堂的另一个名称 博尔赫斯说:天堂是一座图书馆. 这是一个智者的声音,它一下子拉近了天堂与人间的距离,让虚无缥缈的"天堂"变得可触可摸,可亲可感.而这一论断又是那么接近天堂的本义--一座优质的图书馆,完美地诠释了"天堂"二字的真谛. 在浩 ...

  • 两个人的世界是天堂,而有种爱却只能在天堂诉说!
  • 两个人的世界是天堂,而有种爱却只能在天堂诉说! 关键词:爱情 婚姻 天使 天堂 给予 沟通 ┊ 图画类 ┊ 推荐: ┊ 来源:U吧编辑 ┊ 收藏 什么是爱情?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和答案.而下面这两则故事,一对年轻人的爱情,一对多年夫妻的婚姻,一个是童话,一个是现实,又给了爱情不一样的诠释,请大家细 ...

  • [中国人的幸福观
  • <百万书库中华文学专题> <中国人的幸福观> [德]鲍吾刚 每一种幸福的形式--不管是个人幸福还是集体幸福--根本上都是难以描绘的.它就像我们呼吸的空气那样无影无形,只有保持一段距离.当它披上色彩时才能辨识出来.如果想要忠实地描绘幸福是什么,那么情形总是如此:要么因太近而被蒙 ...

  • 山羊不吃天堂草读后感范文
  • <山羊不吃天堂草>这短篇小文章让人读后很沉重.文章的开头交代了故事的结尾,即一群饥饿的山羊面对食物不肯进食而最终死去.这个开头也作为结局呈现在我们面前,便无疑会让我们相信这是一个悲剧.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作者用了八成的笔墨向我们呈现了主人公明子的经历-他从小离开家乡到城市去做木匠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