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速度滑冰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

  摘要:掌握速滑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有针对性进行调整,有利于运动员进入最佳的比赛状态。   关键词:速度滑冰运动员;心理状态;比赛经验;尽理负担;缓解紧张情绪      一、前言   赛前运动员机体内的运动,感觉和植物性神经就会发生条件性的变化,发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状态,称为赛前状态,赛前状态的适应程度对比赛成绩有很大影响,所以比赛前状态的规律性,特别是心理方面的因素在比赛中所占据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在运动实践过程中,运动员在赛前发生很多心理问题,如运动员在赛前紧张情绪反映的时间早晚,比赛规模的大小也会对人的心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等等,通过多年训练和比赛,发现运动员在赛前心理状态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并且可以通过心理训练和自我调节进行控制。   二、速度滑冰运动员比赛心理状态的表现   比赛前,由于比赛这个信号的刺激通过大脑皮层的条件反射,会引起机体的一系列变化,如脉搏加快、机体无力、疲劳、心烦、内分泌失调等等。此时运动员的大脑皮层兴奋占优势,但程度并不相同,而兴奋过程增高,会引起抑制作用的扩张,给睡眠造成一定的困难。更严重者有食欲不振、肌肉僵硬,内分泌失调等表现。   运动员在比赛前必然会有紧张反应。适宜的赛前紧张,可使大脑皮层神经兴奋达到适宜程度,在比赛时能充分调运人体的积极性,使毛细血管扩张,供血充分,克服神经系统惰性,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成绩较好的运动员他们的赛前心理状态变化是在比赛前一天晚上表现最为明显,兴奋过早就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还没有到比赛时就达到了高峰,而等到比赛时就转变为抑制状态;而兴奋性出现过晚又调运不了情绪,这种状态更加危险,因为赛前的冷漠是过度兴奋的终期,而在实践上已不具有复原到标准情绪和兴奋度。因此要根据运动员反应的早晚做相庆的心理训练,使其达到适宜程度,为在比赛时创造好成绩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影响速度滑冰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有关因素   (一)比赛规模大小对心理反应的影响是不同的   过去有人认为比赛规模越大刺激性越强,心理反应越明显,其紧张程度就越高,而经我们调查表明,这种观点并不完全正确。如果根据运动员的实力可以在比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这种比赛的规模必然引起各方面的重视,这样就会给运动员施加一定的心理负担,运动员这时的心理是最为紧张的,如:有的队的运动员在参加哈市速滑比赛中获得全能很好的成绩,此时各方面把决赛取得好成绩的希望都集中在他身上,又对他进行赛前运动员,其结果造成他极度紧张,在决赛中却只获得了全能第八名,单项成绩也不理想。这就说明在一定条件下对外压力比比赛规模对速度滑冰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具有更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紧张类型的运动员。   (二)外围环境对速度滑冰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影响   外围环境对速度滑冰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影响是巨大的,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不仅受人体支配,还受周围环境、人的态度和情绪的影响,心理障碍就是其中的一个表现。心理状态能够影响运动员的基本生理机能,思想既能成为致胜的挚友,也成为致命的敌人。不同水平比赛中的无数事实表明,一些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低于训练水平,是他的心理状态失去平衡、失掉了应有的竞技水平的原因。   比寒期间运动员要面对来自外界环境各方面的刺激,运动员面对这种情况,应善于从中选择对自己的比赛有利的刺激,处在这种情况下运动员的行为表现意识流和运动能力两个方面,为意识所支配的运动不只是午间的机械反应,应当把刺激经过思维,再做动作的选择。正确的选择取决于运动员的特点、比赛经验和专项特点,这些因素可使运动员正确选择有利刺激,地判断形势,取得比赛胜利。   (三)比赛经验和训练水平对速度滑冰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影响   经验丰富的运动员由于对比赛的刺激已适应,可以自身控制兴奋过程,即使出现短暂的睡眠不好等情况,大脑皮层也能很快加以控制,这样就不会影响他们的体力,为比赛做好准备。而缺乏比赛经验的运动员往往由于不适应比赛的刺激、不善于控制自己,以至兴奋过程过分扩散,引起睡眠不佳、彻夜不眠、有的甚至比赛前三四天都睡不好,使体力消耗过大。这样比赛成绩自然下降。   另外,训练水平较低的运动员对比赛缺乏信心,顾虑重重,有的虽准备得很好,但畏惧强手,想赢怕输,过多考虑自己比赛成绩的好坏。经我们调查凡属这种情况的运动员85%都不能取得好成绩。   四、速度滑冰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调节方法   (一)赛前对于兴奋类型的运动员要加以适当的刺激,使其达到适宜的程度,避免产生过高或过低的兴奋,为比赛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    (二)比赛前注意观察运动员紧张反应出现最为明显的时间及其强度。大多数优秀运动员赛前反应最为激烈的阶段是在比赛的前一天晚上,强度可达到能够进入睡眠,这是最为适宜的赛前心理状态,反之夜不能寐者就要消耗很大的体力及脑力,比赛时造成萎靡不振,肌体无力,这样就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三)比赛经验能够使运动员控制住自己不佳的心理的心理状态,但这需要较长的时间和很多次的比赛积累。如果始终对运动员进行赛前心理训练,这样就能够很快地进入最佳赛前心理状态,他们就能够在比赛时取得最佳成绩。   (四)如果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受比赛规模的影响,要尽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赛前刺激造成更大的心理负担,相反,就应给予适当的赛前刺激,并定出可达到的标准,增加一定的心理负担,使运动员对本次比赛有一定的紧迫感谢的欲望,这样也能达到良好的心理状态。   (五)要给运动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周围环境,使其不至于过分紧张,同时还要使运动员能够善于选择有利的刺激,消除赛前心理障碍。   (六)赛前做一些运动员感兴趣的游戏,减轻压力,缓解过度紧张的情绪。   五、小结   最佳的赛前心理状态对每个运动员都非常重要,教练员应根据运动员不同的气质类型、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手段,把心理训练贯彻到整个训练比赛当中去,这样就能使运动员在身体素质和技战术等各方面都在均等的条件下。因此,目前探索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的特点和规律就成为提高运动成绩的一项重要任务,应引起每个教练员的足够重视,这样才能使我国的速度滑冰成绩有显著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孙伟民,李黎.心理训练在速滑比赛中的应用,冰雪运动,1998(03):5-55;   [2]徐枫,陈玲.浅析速度滑冰技术动作教学中的心理学问题.冰雪运动,1999(2):88-89。

  摘要:掌握速滑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有针对性进行调整,有利于运动员进入最佳的比赛状态。   关键词:速度滑冰运动员;心理状态;比赛经验;尽理负担;缓解紧张情绪      一、前言   赛前运动员机体内的运动,感觉和植物性神经就会发生条件性的变化,发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状态,称为赛前状态,赛前状态的适应程度对比赛成绩有很大影响,所以比赛前状态的规律性,特别是心理方面的因素在比赛中所占据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在运动实践过程中,运动员在赛前发生很多心理问题,如运动员在赛前紧张情绪反映的时间早晚,比赛规模的大小也会对人的心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等等,通过多年训练和比赛,发现运动员在赛前心理状态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并且可以通过心理训练和自我调节进行控制。   二、速度滑冰运动员比赛心理状态的表现   比赛前,由于比赛这个信号的刺激通过大脑皮层的条件反射,会引起机体的一系列变化,如脉搏加快、机体无力、疲劳、心烦、内分泌失调等等。此时运动员的大脑皮层兴奋占优势,但程度并不相同,而兴奋过程增高,会引起抑制作用的扩张,给睡眠造成一定的困难。更严重者有食欲不振、肌肉僵硬,内分泌失调等表现。   运动员在比赛前必然会有紧张反应。适宜的赛前紧张,可使大脑皮层神经兴奋达到适宜程度,在比赛时能充分调运人体的积极性,使毛细血管扩张,供血充分,克服神经系统惰性,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成绩较好的运动员他们的赛前心理状态变化是在比赛前一天晚上表现最为明显,兴奋过早就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还没有到比赛时就达到了高峰,而等到比赛时就转变为抑制状态;而兴奋性出现过晚又调运不了情绪,这种状态更加危险,因为赛前的冷漠是过度兴奋的终期,而在实践上已不具有复原到标准情绪和兴奋度。因此要根据运动员反应的早晚做相庆的心理训练,使其达到适宜程度,为在比赛时创造好成绩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影响速度滑冰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有关因素   (一)比赛规模大小对心理反应的影响是不同的   过去有人认为比赛规模越大刺激性越强,心理反应越明显,其紧张程度就越高,而经我们调查表明,这种观点并不完全正确。如果根据运动员的实力可以在比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这种比赛的规模必然引起各方面的重视,这样就会给运动员施加一定的心理负担,运动员这时的心理是最为紧张的,如:有的队的运动员在参加哈市速滑比赛中获得全能很好的成绩,此时各方面把决赛取得好成绩的希望都集中在他身上,又对他进行赛前运动员,其结果造成他极度紧张,在决赛中却只获得了全能第八名,单项成绩也不理想。这就说明在一定条件下对外压力比比赛规模对速度滑冰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具有更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紧张类型的运动员。   (二)外围环境对速度滑冰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影响   外围环境对速度滑冰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影响是巨大的,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不仅受人体支配,还受周围环境、人的态度和情绪的影响,心理障碍就是其中的一个表现。心理状态能够影响运动员的基本生理机能,思想既能成为致胜的挚友,也成为致命的敌人。不同水平比赛中的无数事实表明,一些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低于训练水平,是他的心理状态失去平衡、失掉了应有的竞技水平的原因。   比寒期间运动员要面对来自外界环境各方面的刺激,运动员面对这种情况,应善于从中选择对自己的比赛有利的刺激,处在这种情况下运动员的行为表现意识流和运动能力两个方面,为意识所支配的运动不只是午间的机械反应,应当把刺激经过思维,再做动作的选择。正确的选择取决于运动员的特点、比赛经验和专项特点,这些因素可使运动员正确选择有利刺激,地判断形势,取得比赛胜利。   (三)比赛经验和训练水平对速度滑冰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影响   经验丰富的运动员由于对比赛的刺激已适应,可以自身控制兴奋过程,即使出现短暂的睡眠不好等情况,大脑皮层也能很快加以控制,这样就不会影响他们的体力,为比赛做好准备。而缺乏比赛经验的运动员往往由于不适应比赛的刺激、不善于控制自己,以至兴奋过程过分扩散,引起睡眠不佳、彻夜不眠、有的甚至比赛前三四天都睡不好,使体力消耗过大。这样比赛成绩自然下降。   另外,训练水平较低的运动员对比赛缺乏信心,顾虑重重,有的虽准备得很好,但畏惧强手,想赢怕输,过多考虑自己比赛成绩的好坏。经我们调查凡属这种情况的运动员85%都不能取得好成绩。   四、速度滑冰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调节方法   (一)赛前对于兴奋类型的运动员要加以适当的刺激,使其达到适宜的程度,避免产生过高或过低的兴奋,为比赛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    (二)比赛前注意观察运动员紧张反应出现最为明显的时间及其强度。大多数优秀运动员赛前反应最为激烈的阶段是在比赛的前一天晚上,强度可达到能够进入睡眠,这是最为适宜的赛前心理状态,反之夜不能寐者就要消耗很大的体力及脑力,比赛时造成萎靡不振,肌体无力,这样就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三)比赛经验能够使运动员控制住自己不佳的心理的心理状态,但这需要较长的时间和很多次的比赛积累。如果始终对运动员进行赛前心理训练,这样就能够很快地进入最佳赛前心理状态,他们就能够在比赛时取得最佳成绩。   (四)如果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受比赛规模的影响,要尽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赛前刺激造成更大的心理负担,相反,就应给予适当的赛前刺激,并定出可达到的标准,增加一定的心理负担,使运动员对本次比赛有一定的紧迫感谢的欲望,这样也能达到良好的心理状态。   (五)要给运动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周围环境,使其不至于过分紧张,同时还要使运动员能够善于选择有利的刺激,消除赛前心理障碍。   (六)赛前做一些运动员感兴趣的游戏,减轻压力,缓解过度紧张的情绪。   五、小结   最佳的赛前心理状态对每个运动员都非常重要,教练员应根据运动员不同的气质类型、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手段,把心理训练贯彻到整个训练比赛当中去,这样就能使运动员在身体素质和技战术等各方面都在均等的条件下。因此,目前探索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的特点和规律就成为提高运动成绩的一项重要任务,应引起每个教练员的足够重视,这样才能使我国的速度滑冰成绩有显著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孙伟民,李黎.心理训练在速滑比赛中的应用,冰雪运动,1998(03):5-55;   [2]徐枫,陈玲.浅析速度滑冰技术动作教学中的心理学问题.冰雪运动,1999(2):88-89。


相关内容

  • 运动心理学资料
  • 运动心理学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成就需要: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是一种内心的出人头地的愿望,反映了人在个人目标和工作志向方面的差异,受早期父母教育培养的影响 2.运动心里学:是阐明体育运功的心理基础,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的心理活动特点及规律的科学. 3.唤醒:有机体总的生理性激活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 ...

  • 体育运动项目介绍汇总.
  • 起: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达.芬奇) 网球 网球是一项优美而激烈的球类运动,网球运动孕育在法国,诞 生在英国,开始普及和形成高潮在美国,现在盛行全世界,被称为世界第二大球类运动.在网球比赛中,男子比赛除了决赛,所有比赛采用三盘两胜制:而女子的所有比赛均为三盘两胜,半决赛胜者争夺冠军,负者争夺第三 ...

  • 如何提高大道速度滑冰运动员的放松能力
  • 中图分类号:G86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1-021-01 摘 要 在实际进行比赛过程中,肌肉放松能力对比赛结果起决定性作用.如何有效提高肌肉放松能力是本文重点探究的问题之一,首先根据大道速滑特点,指出肌肉放松对比赛的重要性,又根据实际情况对肌肉放松提出技术性要求 ...

  • 2011年高考作文素材之运动员档案
  • 2010年高考作文素材之:运动员档案 [庞清佟健--追梦无悔] 运动经历:17岁的时候两个人站在路灯下面抱头痛哭是一种方式,19岁的时候坐在麦当劳里面相对垂泪是一种方式,25岁的时候坐在异国的咖啡厅里面促膝长谈也是一种方式.2006年都灵冬奥会之前,由于赵宏博跟腱断裂,庞清/佟健开始承担了在国际比赛 ...

  • 如何指导业余田径运动员赛前准备活动
  • 赛前准备活动与运动成绩的发挥和比赛能力的表现都有直接关系,有效的赛前准备活动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为运动员的心理做好充分准备.有效的赛前准备活动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比赛能力.比赛成绩,同时能够预防比赛中运动损伤的发生. 中小学业余田径运动员由于缺乏系统性训练,训练周期不长.身体素质不强,技术 ...

  • 优秀射箭运动员大赛前脑机能特点的研究
  • 文章编号:100229826(2009) 01200832 06 中国体育科技 2009年(第45卷) 第1期 CHINA S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 GY Vol. 45,No. 1,83287,2009. 优秀射箭运动员大赛前脑机能特点的研究 R esearch on ...

  • 跆拳道毕业论文
  • 南 昌 职 业 学 院 毕 业 论 文 论跆拳道竞技比赛前的心理调整 学 号 J10A120114 姓 名 汪 成 勇 院 系 体育卫生分院 专 业 社 会 体 育 指导教师 2015年 4 月 论跆拳道竞技比赛前的心理调整 摘要:跆拳道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竞技体育项目,它即是技.战术与体能的较量,又 ...

  • 运动训练学论文
  • 课 程 论 文 题 目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职 称 200米短跑训练计划的研究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 2011级二班 施杰 2014 年 6 月 7 日 200米短跑训练计划的研究 学生姓名:施杰 重庆工商大学 体育教育 2011级 二班 指导老师:范文杰 摘要:目的:对要参加 ...

  • 跳远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 摘要:随着现代跳远运动的发展,对运动员的心理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加强对跳远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尤为重要.本文从如何进行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提高跳远运动员助跑踏板准确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跳远:助跑:准确性:心理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G40-0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