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耐久性混凝土

100年耐久性混凝土

一、100年耐久性混凝土定义

1.国家还未发布

2.一般人认为100年耐久性混凝土为高工作性、高耐久性的混凝土

二、改变观念

1.普通混凝土的概念在大家的头脑中根深蒂固

2.不能用普通混凝土的理念来理解100年耐久性混凝土,要以高性能混凝土的理念来认识。

三、100年耐久性混凝土技术路线:“双掺”。 四、100年耐久性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设计及施工

1.原材料 (1)水泥

6种水泥

水泥品种 100年耐久性混凝土用:普通硅酸盐及硅酸盐水泥

水泥

硬练 300 400 500 600 700

水 泥 强 度 的 演 变 软练 325 425 525 625

(2)细骨料

级配好 中砂(细度模数2.6~2.8最好)

细骨料 含泥量

碱活性

cl含量≤0.02%

1

ISO 32.5 42.5 52.5

比表面积(300m2/kg) 游离氧化钙 ≤1.0% 碱含量≤0.8%

技术要求 C3A(非氯盐环境≤8.0%,氯盐环境≤10%)

cl-含量:钢筋混凝土≧0.10%,预应力混凝土≤0.06%

C30 ≤3.0% C30~C45≤2.5% ≥C50 ≤2.0%

-

(3)粗骨料

碎卵石 压碎指标值:≤16%(<C30),≤12%(≥C30)

16%(石灰岩.砂岩)

砼强度等级<C30 变质岩或深成火成岩≤20% (片麻岩、石英岩、花岗岩)

压碎指标值 30%(玄武岩)

沉积岩(水成岩) ≤10%

砼强度等级≥C30 变质岩或深成火成岩≤12%

火成岩 ≤13% 混凝土结构 ≤8% 坚固性(5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5%

粗骨料

粒形好 1500kg/m3

紧密空隙率:<40% 吸水率:<20%

级配:二级或多级级配

粒形 ≤10%(<C30)

针片状 ≤10%(C30~C45) ≤8%(≥C50)

几何性质:圆度(棱角度)、球度(颗粒表面积及其体积比)、表

面组织(表面粗糙度)

园盘状:b/a>2/3,c/b<2/3

球 状:b/a>2/3,c/b>2/3

圆度、球度使用的简单方法 叶片状:b/a<2/3,c/b<2/3

表面组织:探针测深度及高度

棒 状:b/a<2/3,c/b>2/3

碱活性

2

(4)外加剂 第一代 普通减水剂

(木钙)

减水率:8%以上

第二代 高效减水剂 (FDN. UNF)

减水率:15%以上

第三代 聚羧酸

减水率高 30%以上

坍落度损失小(30:180,60:150) 适量引气(非抗冻≥3.0,抗冻≥4.5)

保水性好

(5)矿物外加剂(矿物掺合料) a 粉煤灰

-

350m2/kg

C50以下≤5.0%(8.0%)

烧失量

C50及以上≤3.0%(5.0%)

SO3含量≤3% cl含量≧0.02%

MgO含量≤14%

SO3≤4%

b 磨细矿渣 350~500m2/kg

烧失量≤3.0%

-

cl含量≧0.02%

比表面积18000 m2/kg,

烧失量≤6.0%

c 硅 灰 SiO2含量≥85% cl含量≧0.02%

d 复合增强剂 比表面积800 m2/kg

作用机理:①粉体效应

②火山灰效应 ③滚动效应 ④微填充效应

3

-

(6)水:

a 混凝土拌合水应满足下表要求:

b 用拌合水和蒸馏水(或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饮用水)进行水泥净浆试验所得的水泥初凝时间差及终凝时间差均不得大于30min,其初凝和终凝时间尚应符合水泥国家标准的规定。

c 拌合水不得采用海水。 2 配合比设计

(1)设计方法:计算试配法 (2)基本步骤 ① 计算骨料用量

掺矿物外加剂混凝土的骨料所占体积与其最大粒径的关系如下表:

注:1)掺有引气型外加剂混凝土取骨料所占体积上限值;

2)上表未列出的骨料最大粒径值,宜插入选用(如30mm或25mm,取40mm与20mm间值)。

骨料所占体积 × 混合密度 = 骨料用量(kg/m3) ② 确定砂率,计算砂用量 ③ 计算碎石用量 ④ 计算浆体用量

浆体用量= 2400 kg/m3-骨料用量

4

⑤ 计算配制强度 ⑥ f配=1.645+f设 ⑦ W/C

Af灰f配+ABf灰

来源f配=Af灰⑧ 计算用水量

B

⑨ 确定胶凝材料用量

C30:水泥强度等级32.5,用量不超过400kg/m3

C35~C40:水泥强度等级32.5、42.5,用量不超过450 kg/m3 C50:水泥强度等级42.5,用量不超过500 kg/m3

矿物外加剂掺量≦胶凝材料总量20%;当粉煤灰掺量≧30%时,混凝土水胶比≧0.45;预应力混凝土及抗冻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30%。

100年耐久性混凝土最大水胶比和最小胶凝材料用量(kg/m3)

(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

5

100年耐久性混凝土最大水胶比和最小胶凝材料用量(kg/m3)

(素混凝土结构)

3)

6

⑩ 试拌校正 3 配合比设计举例

例C50混凝土 砂率40% 粉煤灰掺量30% 取骨料体积700L

粗骨料表观密度2.7,细骨料表观密度2.65,混合表观密度2.675

700×2.675=1873kg 1873×0.38=749kg 1873-749=1124kg 2400-1873=527kg 527×0.33=174kg(水) 527-174=353kg

353×0.3=106kg(粉煤灰) 353-106=247kg(水泥)

4、混凝土检测项目

① 混凝土拌合物:水胶比、坍落度、坍落度损失、含气量、自然泌水率、压力泌 水率、凝结时间;

② 混凝土力学及耐久性:抗压、静压弹性模量、抗折、钢筋握裹力、碳化、收缩、抗渗、抗裂、抗冻、电通量。

5、施工

混凝土施工的基本要求:

① 备料足够 ② 计量准确 ③ 搅拌均匀

7

④ 运输不离析 ⑤ 布料合理 ⑥ 捣固密实 ⑦ 养护充分

混凝土施工流程

(1)材料场

(2) 拌合站

350L 500L

15~20m3/时/台 20~30m3/时/台 90~120m3/时/台 体积法 部分重量法 全部重量法 (3) 搅拌

混凝土最短搅拌时间(min)

8

场地足够大

水泥库:先来先用,注意静停时间和水泥温度 砂石波动大,分仓,抽检合格后使用

建站计量(砝码校验) 运行中校准

(4)计量偏差:砂、碎石为±2%

胶凝材料(水泥、矿物外加剂)、外加剂、水为±1%

混凝土凝结时间

(5) 运输

坍落度损失 不得随意加水

混凝土罐车:2~4r/min,到施工现场后高速运转20~30s

泵砂浆(布置在新老混凝土接茬) 最好汽车泵,布料

(6)泵送 目前最主要解决隧道二衬布料问题 布料

入模温度:炎热气候 ≧30℃

冬 期 ≦5℃

混凝土的浇筑层厚度

梅花型布置

(7)捣固 快进慢出

插入式移动间距 ≧作用半径1.5倍

埋入下层混凝土5~100mm 捣棒距模板距离100mm 每点振捣时间≧20~30s

9

振捣充分的标志:混凝土拌合物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 (8)养生

节水养护膜 塑料膜 浇水 喷养护剂

蒸汽养护(静停、升温、恒温、降温)

(9)拆模

a 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方可拆除;

b 底模应在混凝土强度符合下表规定后方可拆除。

拆除底模时混凝土所需达到的强度

10

(10) 测温:桥墩、隧道、洞口、预制梁注意测温

(11) 混凝土表面处理:起砂、色斑、裂缝

(12) 对高性能混凝土评价

100年耐久性混凝土

一、100年耐久性混凝土定义

1.国家还未发布

2.一般人认为100年耐久性混凝土为高工作性、高耐久性的混凝土

二、改变观念

1.普通混凝土的概念在大家的头脑中根深蒂固

2.不能用普通混凝土的理念来理解100年耐久性混凝土,要以高性能混凝土的理念来认识。

三、100年耐久性混凝土技术路线:“双掺”。 四、100年耐久性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设计及施工

1.原材料 (1)水泥

6种水泥

水泥品种 100年耐久性混凝土用:普通硅酸盐及硅酸盐水泥

水泥

硬练 300 400 500 600 700

水 泥 强 度 的 演 变 软练 325 425 525 625

(2)细骨料

级配好 中砂(细度模数2.6~2.8最好)

细骨料 含泥量

碱活性

cl含量≤0.02%

1

ISO 32.5 42.5 52.5

比表面积(300m2/kg) 游离氧化钙 ≤1.0% 碱含量≤0.8%

技术要求 C3A(非氯盐环境≤8.0%,氯盐环境≤10%)

cl-含量:钢筋混凝土≧0.10%,预应力混凝土≤0.06%

C30 ≤3.0% C30~C45≤2.5% ≥C50 ≤2.0%

-

(3)粗骨料

碎卵石 压碎指标值:≤16%(<C30),≤12%(≥C30)

16%(石灰岩.砂岩)

砼强度等级<C30 变质岩或深成火成岩≤20% (片麻岩、石英岩、花岗岩)

压碎指标值 30%(玄武岩)

沉积岩(水成岩) ≤10%

砼强度等级≥C30 变质岩或深成火成岩≤12%

火成岩 ≤13% 混凝土结构 ≤8% 坚固性(5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5%

粗骨料

粒形好 1500kg/m3

紧密空隙率:<40% 吸水率:<20%

级配:二级或多级级配

粒形 ≤10%(<C30)

针片状 ≤10%(C30~C45) ≤8%(≥C50)

几何性质:圆度(棱角度)、球度(颗粒表面积及其体积比)、表

面组织(表面粗糙度)

园盘状:b/a>2/3,c/b<2/3

球 状:b/a>2/3,c/b>2/3

圆度、球度使用的简单方法 叶片状:b/a<2/3,c/b<2/3

表面组织:探针测深度及高度

棒 状:b/a<2/3,c/b>2/3

碱活性

2

(4)外加剂 第一代 普通减水剂

(木钙)

减水率:8%以上

第二代 高效减水剂 (FDN. UNF)

减水率:15%以上

第三代 聚羧酸

减水率高 30%以上

坍落度损失小(30:180,60:150) 适量引气(非抗冻≥3.0,抗冻≥4.5)

保水性好

(5)矿物外加剂(矿物掺合料) a 粉煤灰

-

350m2/kg

C50以下≤5.0%(8.0%)

烧失量

C50及以上≤3.0%(5.0%)

SO3含量≤3% cl含量≧0.02%

MgO含量≤14%

SO3≤4%

b 磨细矿渣 350~500m2/kg

烧失量≤3.0%

-

cl含量≧0.02%

比表面积18000 m2/kg,

烧失量≤6.0%

c 硅 灰 SiO2含量≥85% cl含量≧0.02%

d 复合增强剂 比表面积800 m2/kg

作用机理:①粉体效应

②火山灰效应 ③滚动效应 ④微填充效应

3

-

(6)水:

a 混凝土拌合水应满足下表要求:

b 用拌合水和蒸馏水(或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饮用水)进行水泥净浆试验所得的水泥初凝时间差及终凝时间差均不得大于30min,其初凝和终凝时间尚应符合水泥国家标准的规定。

c 拌合水不得采用海水。 2 配合比设计

(1)设计方法:计算试配法 (2)基本步骤 ① 计算骨料用量

掺矿物外加剂混凝土的骨料所占体积与其最大粒径的关系如下表:

注:1)掺有引气型外加剂混凝土取骨料所占体积上限值;

2)上表未列出的骨料最大粒径值,宜插入选用(如30mm或25mm,取40mm与20mm间值)。

骨料所占体积 × 混合密度 = 骨料用量(kg/m3) ② 确定砂率,计算砂用量 ③ 计算碎石用量 ④ 计算浆体用量

浆体用量= 2400 kg/m3-骨料用量

4

⑤ 计算配制强度 ⑥ f配=1.645+f设 ⑦ W/C

Af灰f配+ABf灰

来源f配=Af灰⑧ 计算用水量

B

⑨ 确定胶凝材料用量

C30:水泥强度等级32.5,用量不超过400kg/m3

C35~C40:水泥强度等级32.5、42.5,用量不超过450 kg/m3 C50:水泥强度等级42.5,用量不超过500 kg/m3

矿物外加剂掺量≦胶凝材料总量20%;当粉煤灰掺量≧30%时,混凝土水胶比≧0.45;预应力混凝土及抗冻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30%。

100年耐久性混凝土最大水胶比和最小胶凝材料用量(kg/m3)

(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

5

100年耐久性混凝土最大水胶比和最小胶凝材料用量(kg/m3)

(素混凝土结构)

3)

6

⑩ 试拌校正 3 配合比设计举例

例C50混凝土 砂率40% 粉煤灰掺量30% 取骨料体积700L

粗骨料表观密度2.7,细骨料表观密度2.65,混合表观密度2.675

700×2.675=1873kg 1873×0.38=749kg 1873-749=1124kg 2400-1873=527kg 527×0.33=174kg(水) 527-174=353kg

353×0.3=106kg(粉煤灰) 353-106=247kg(水泥)

4、混凝土检测项目

① 混凝土拌合物:水胶比、坍落度、坍落度损失、含气量、自然泌水率、压力泌 水率、凝结时间;

② 混凝土力学及耐久性:抗压、静压弹性模量、抗折、钢筋握裹力、碳化、收缩、抗渗、抗裂、抗冻、电通量。

5、施工

混凝土施工的基本要求:

① 备料足够 ② 计量准确 ③ 搅拌均匀

7

④ 运输不离析 ⑤ 布料合理 ⑥ 捣固密实 ⑦ 养护充分

混凝土施工流程

(1)材料场

(2) 拌合站

350L 500L

15~20m3/时/台 20~30m3/时/台 90~120m3/时/台 体积法 部分重量法 全部重量法 (3) 搅拌

混凝土最短搅拌时间(min)

8

场地足够大

水泥库:先来先用,注意静停时间和水泥温度 砂石波动大,分仓,抽检合格后使用

建站计量(砝码校验) 运行中校准

(4)计量偏差:砂、碎石为±2%

胶凝材料(水泥、矿物外加剂)、外加剂、水为±1%

混凝土凝结时间

(5) 运输

坍落度损失 不得随意加水

混凝土罐车:2~4r/min,到施工现场后高速运转20~30s

泵砂浆(布置在新老混凝土接茬) 最好汽车泵,布料

(6)泵送 目前最主要解决隧道二衬布料问题 布料

入模温度:炎热气候 ≧30℃

冬 期 ≦5℃

混凝土的浇筑层厚度

梅花型布置

(7)捣固 快进慢出

插入式移动间距 ≧作用半径1.5倍

埋入下层混凝土5~100mm 捣棒距模板距离100mm 每点振捣时间≧20~30s

9

振捣充分的标志:混凝土拌合物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 (8)养生

节水养护膜 塑料膜 浇水 喷养护剂

蒸汽养护(静停、升温、恒温、降温)

(9)拆模

a 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方可拆除;

b 底模应在混凝土强度符合下表规定后方可拆除。

拆除底模时混凝土所需达到的强度

10

(10) 测温:桥墩、隧道、洞口、预制梁注意测温

(11) 混凝土表面处理:起砂、色斑、裂缝

(12) 对高性能混凝土评价


相关内容

  • 清水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
  • 清水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 摘要:清水混凝土的表面直接裸露于空气,这对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针对清水混凝土的抗冻性.抗碳化.抗硫酸盐侵蚀.抗氯离子渗透等进行试验研究,对比了不同粉煤灰掺量清水混凝土的耐久性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在低水胶比下,即使在60%的粉煤灰大掺量时,混凝土仍能保证较髙的抗冻 ...

  • 环境参数对大气氯离子作用的影响
  • 4 低 温 建 筑 技 术2008年第6期(总第126期) 环境参数对大气氯离子作用的影响 刘 军, 邢 锋, 丁 铸 (深圳大学深圳市土木工程耐久性重点试验室, 深圳 518060) 摘 要 文中研究了温湿度.距海岸线距离.高度等环境参数对大气氯离子作用的影响, 研究表明大气中氯离子含量随季节的波 ...

  •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2010-05-10 10:30:04| 分类: 涉水建管法规文件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投稿:傅琼华 发布时间:2007-09-04 文章来源: 点击次数:576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研究_周宇
  • 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研究 周 111 宇,郑秀梅,李广军,冯 12砚,刘继梅 (1.佳木斯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2:2.中冶实久建设有限公司,成都610000)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粗骨料取代率再生混凝土的抗冻性,共设计了5种不同料取代率的试块进行冻融 循环试验,根据试验现象 ...

  • 新国标资料讲解之基础垫层混凝土拌合物
  • 一.施工依据 基础平面图.结构总说明(施工时还应注意是否有设计变更.工程洽商记录.工作联系单等) 二.施工图纸 从基础平面图中基础设计说明中第2条确定:基础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基础垫层厚度为100mm. 三.施工现场图片 混凝土浇筑: 整体基础垫层混凝土浇筑完成: 独立基础基础垫层混凝土浇筑 ...

  • 高强混凝土
  • 高强混凝土 我国通常将强度等级超过C50的混凝土称为高强混凝土(HSC); 抗压强度在100Mpa的称为超高强混凝土(SHSC) 特点 有效地减小结构自重: 大幅度提高混凝土耐久性: 减少掺料用量及建筑成本,降低生产.运输和施工能耗. 混凝土高强化的技术途径 1. 从混凝土工程学角度 搅拌用水量要少 ...

  • 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和应用
  • 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和应用 刘怡 贵州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 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HPC)是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混凝土.它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针对不同用 ...

  • Ⅰ客运专线铁路高性能混凝土相关标准简介
  • 客运专线铁路高性能混凝土 相关标准简介 一.基本概念 1.标准--是指对重复性的事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如标准.规范.规 程.技术条件等都属于标准. 2.强制性标准--是指为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法律和 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 3.推荐性标准--是指推荐使用的标准,一般在标准级别 ...

  • 水泥混凝土抗冻性试验方法
  • 水泥混凝土抗冻性试验方法(快冻法) 1. 目的.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 本方法规定用快冻法测定水泥混凝土抵抗水和负温共同反复作用的能力. 本方法适用于以动弹型模量.质量损失率和相对耐久性指数作为评定指标的水泥混凝土抗冻性试验.本方法特别适用于抗冻性要求高的水泥混凝土. 2. 试样制备 (1) 试样制备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