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风[时间开始了]

10对外汉语 09号 王碧凤

颂歌《时间开始了》被批判原因

胡风的《时间开始了》是一片交响乐式的长篇颂歌,总共分为五部曲:《欢乐颂》、《光荣赞》、《青春曲》、《英雄谱》以及《胜利颂》,主要讲的是对新中国成立以及毛泽东的歌颂。17年诗歌以颂歌、赞歌为主,《时间开始了》是17年颂歌的代表。然而作为颂歌,它却受到批判,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从诗歌基调来说,17年诗歌的基调是激昂、乐观、开朗、欢快、浩豪放的。而《时间开始了》虽然是颂歌,可是诗的内容大部分是对过去的回忆,描写的是战争、革命、斗争给人民和家庭带来的痛苦与悲伤,因此泉诗反映出的基调是悲伤、压抑、忧郁的。这与17年诗歌要求测基调是截然相反的。而且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赞扬祖国与领导人的颂歌给人的感觉却是悲伤、压抑的,我想这就是它被批判的的一个原因。

其次,17年诗歌主要是讲亲情、爱情,而《时间开始了》虽然但部分也在讲亲情、爱情。可是仍有一小部分涉及到色情的,比如《光荣赞》中写到杨白劳送独女去给淫棍地主抵债,李秀英被包工特务奸污等内容多多少少涉及到了色情,这样的内容出现在一篇歌颂国家领导人的颂歌里,我想被批判应是难免的。 再次,从诗歌意象来说,17年诗歌的意象都是革命意象,而且应是确定的,如圣地、红旗、红星等等,象征这革命热情,民众的忠诚。而《时间开始了》虽然在《欢乐颂》中的意象是革命意象,可是到了《青春曲》意象却成了“风、云、草、雪、雨„„”这样的非革命、感性的意象。它反映的是孤独的知识分子的情趣,而这与17年的诗歌理念是相违背的,17年时期鼓吹的是知识分子要做党驯服的工具,洗心革面,积极向党。因此我认为这也是被批判的一个原因。 然后,从思维模式上来看,17年诗歌的思维模式是单线、线性的。而胡风的颂歌《时间开始了》的思维模式却不是这样的。《时间开始了》也有像17年诗歌那样对过去的痛苦回忆,对现实的光明描写,但对未来的描写却不是幸福的,而是寥寥几笔,而且这几笔还是描写的是对未来的怀疑,对未来向往的不深。如《英雄谱》中写到“幸福的那个痛苦并不会一下子完全败退”而且他一直在反问斗争的真诚与真理的爱情在哪里?不仅说明他对现实的光明有一些恍惚,而且对于未来的幸福很迷茫。

再次,从创作主体与对象来讲,17年诗歌所要求的是放大的自我对集体的赞美。而《时间开始了》创作主体是小我,代替的是自己的立场,而且还是一个分裂的小我,如在《英雄谱》中有一段写到“我突然变成了两个,一个在我心里向他狂吼„„但另一个我温和地拦住了。”而且《时间开始了》赞扬的对象有多个,有的是对集体,有的是对个人,如对毛泽东,鲁迅的称赞,我想这也是这篇颂歌被批判的一个原因。

最后,17年诗歌的价值指向是鼓动民众,教育民众积极投入到斗争中。克《时间开始了》人物形象虽然丰满,但给人很多歧义,无法教育民众。如颂歌中写道的杨天真诗歌革命烈士,热爱革命,敢于为革命献身,同反动主义做斗争。可是杨天真又是那样的无知,最后才惨死在敌人的屠刀下等等,胡风笔下的任务虽然有积极的一面,但也有消极的一面,因此《时间开始了》的价值指向很复杂。这应该也是它虽是一篇颂歌却被批判的原因。

10对外汉语 09号 王碧凤

颂歌《时间开始了》被批判原因

胡风的《时间开始了》是一片交响乐式的长篇颂歌,总共分为五部曲:《欢乐颂》、《光荣赞》、《青春曲》、《英雄谱》以及《胜利颂》,主要讲的是对新中国成立以及毛泽东的歌颂。17年诗歌以颂歌、赞歌为主,《时间开始了》是17年颂歌的代表。然而作为颂歌,它却受到批判,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从诗歌基调来说,17年诗歌的基调是激昂、乐观、开朗、欢快、浩豪放的。而《时间开始了》虽然是颂歌,可是诗的内容大部分是对过去的回忆,描写的是战争、革命、斗争给人民和家庭带来的痛苦与悲伤,因此泉诗反映出的基调是悲伤、压抑、忧郁的。这与17年诗歌要求测基调是截然相反的。而且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赞扬祖国与领导人的颂歌给人的感觉却是悲伤、压抑的,我想这就是它被批判的的一个原因。

其次,17年诗歌主要是讲亲情、爱情,而《时间开始了》虽然但部分也在讲亲情、爱情。可是仍有一小部分涉及到色情的,比如《光荣赞》中写到杨白劳送独女去给淫棍地主抵债,李秀英被包工特务奸污等内容多多少少涉及到了色情,这样的内容出现在一篇歌颂国家领导人的颂歌里,我想被批判应是难免的。 再次,从诗歌意象来说,17年诗歌的意象都是革命意象,而且应是确定的,如圣地、红旗、红星等等,象征这革命热情,民众的忠诚。而《时间开始了》虽然在《欢乐颂》中的意象是革命意象,可是到了《青春曲》意象却成了“风、云、草、雪、雨„„”这样的非革命、感性的意象。它反映的是孤独的知识分子的情趣,而这与17年的诗歌理念是相违背的,17年时期鼓吹的是知识分子要做党驯服的工具,洗心革面,积极向党。因此我认为这也是被批判的一个原因。 然后,从思维模式上来看,17年诗歌的思维模式是单线、线性的。而胡风的颂歌《时间开始了》的思维模式却不是这样的。《时间开始了》也有像17年诗歌那样对过去的痛苦回忆,对现实的光明描写,但对未来的描写却不是幸福的,而是寥寥几笔,而且这几笔还是描写的是对未来的怀疑,对未来向往的不深。如《英雄谱》中写到“幸福的那个痛苦并不会一下子完全败退”而且他一直在反问斗争的真诚与真理的爱情在哪里?不仅说明他对现实的光明有一些恍惚,而且对于未来的幸福很迷茫。

再次,从创作主体与对象来讲,17年诗歌所要求的是放大的自我对集体的赞美。而《时间开始了》创作主体是小我,代替的是自己的立场,而且还是一个分裂的小我,如在《英雄谱》中有一段写到“我突然变成了两个,一个在我心里向他狂吼„„但另一个我温和地拦住了。”而且《时间开始了》赞扬的对象有多个,有的是对集体,有的是对个人,如对毛泽东,鲁迅的称赞,我想这也是这篇颂歌被批判的一个原因。

最后,17年诗歌的价值指向是鼓动民众,教育民众积极投入到斗争中。克《时间开始了》人物形象虽然丰满,但给人很多歧义,无法教育民众。如颂歌中写道的杨天真诗歌革命烈士,热爱革命,敢于为革命献身,同反动主义做斗争。可是杨天真又是那样的无知,最后才惨死在敌人的屠刀下等等,胡风笔下的任务虽然有积极的一面,但也有消极的一面,因此《时间开始了》的价值指向很复杂。这应该也是它虽是一篇颂歌却被批判的原因。


相关内容

  • 时间开始了
  • 胡风的朋友.诗人绿原这样阐释当时广大知识分子所体会到的那种"宏大的幸福感":一是对反动而又腐败的国民党政权的彻底失望:二是百年来累累国耻所酝酿的爱国主义情怀:三是人民解放军的辉煌胜利之不可否认的魅力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纪元开始. 时年26岁.后历任周恩来外交秘书和中国社 ...

  • 关于萧红的评价问题
  • 作者:王彬彬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1年12期 萧红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左翼作家".在"文革"前的17年间,"左翼作家"占据着文学史的主导地位.非"左翼"的作家,能够在文学史上被轻描淡写一下,就算很不错了.有 ...

  • 章培恒先生 [陈四益]
  • 章培恒先生 版次:RB21   版名:大家   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1-08-04 作者:陈四益 天下的事情,常常有令人难解的偶合.2004年女儿临盆,我去帮忙两月,行前与鲍正鹄先生约定,回京再去看望,不料就在买定回程机票后,忽闻先生仙逝.莫名的哀愁袭上心头,久久难以排遣.今年女儿邀我去美短 ...

  • 高中语文阅读作文训练之(一)
  • 高中语文阅读作文训练之(一) "假唱"与"国家利益" 一.话题(思考的问题)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赢尽全球观众欢心的林妙可被披露只是那段<歌唱祖国>的幕前替身,真正在演唱的其实是背后的杨沛宜.有人认为,这是不折不扣的"假唱&q ...

  • 不该忘却的往事
  • 不该忘却的往事 □ 晓 风 我母亲梅志将她的回忆录题为<往事如烟>,而章诒和女士怀念她的几位前辈之作则名为<往事并不如烟>.其实两人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那些苦难的往事,希望它能如逝去的岁月般地.如烟云般地逝去.可是,这又怎能做得到呢?何况,那些往事也不应该被忘掉.列宁曾有过这 ...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三十年名词解释精华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三十年名词解释精华 <新青年>: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上最重要的刊物.1915年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 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发表于<新青年>,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对文学革命在理论上作出了重要贡献.提出文学改良应从 ...

  • 鲁迅自考 名词解释
  • 名词解释 1.七月派小说 七月派是抗战时期在胡风影响下形成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小说方面的代表人物有东平.路翎等,其中以路翎成就最高. 2. 政治抒情诗 政治抒情诗是指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在既定的意识形态规限内,以社会生活的重大问题为题材,凸现政治内容,抒发政治激情,在社会上产生极大影响的一批抒情诗 ...

  • 现代文学三十年的名词解释
  • 现代文学三十年的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东北作家群:是指九一八事变以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的群体.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怀念及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他们的作品具有粗犷宏大的风格,写出了 ...

  • 周扬的家庭变故
  • 周扬的家庭变故-- 周扬在1933年前后结识了上海光华大学的学生苏灵扬,并于1934年与其 结婚. 周扬的这一举动给他的家庭.他的亲人(妻儿)带来多么大变化,周扬的儿 子周艾若在接受李辉的采访时,流露出爱恨交加的复杂情感,为了存真,照录 于下: 李:你父亲和母亲最后分开是什么时候,是什么原因? 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