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报技能竞赛试题1

预报技能竞赛试题(一)

一. 填空题

1. 对于移动性锋面,由于 及锋两侧水平温度。 2. 水平无辐散的主环流强迫出次级环流,主强迫是通过 作用而产生次级垂直环流,环流又通过产生 加速或减速锋生速度。

3. 制约气旋发展的物理因子有许多种类,其中主要的有 , ,凝结潜热,摩擦,辐射和 。 4. 在中纬度,气旋发生的基本机制是 的斜压不稳定,能源是气团间的 。

5. 水汽通量是表示 的物理量。它的定义是:在 单位时间内流经某一单位面积的 。

6. 数值预报产品存在误差,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可见光、红外及水汽图像,分别是由卫星探测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形成的

8. 卷状云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和有时出现的__________来识别的。

9. 运用红外云图估计降水强度时,主要考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云的移速和环境中的湿度条件。

10. 在我国常见的天气尺度影响系统一般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按天气状况分类,在我国常见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一般

有: 、 、 、 、 、 、 。

12. 在我国常见的天气尺度影响系统一般

有: 、 、 、 、 、 、 、 、 、 、 等。

13. 主导系统是指所显示的有高空图范围内,直接操纵或左右影响系

移动、演变的环流系统,一般指 、 、 、 、 等。

14. 统计表明,中尺度雨带大多数出现在相应天气尺度系统中 的区域。中尺度雨带的移动方向,一般偏向于周围环

境 。雨带移动速度可能大

于 的风速。

15. 在成熟的温带气旋中,可以总结概括有6种中尺度雨带,

即: 、 、 、 、

和 。

16. 短期天气预报思路的大框架是:首先分析和判断近期 及 , 其次分析、判断未来影响本地的 及其 的主要特征,尔后考察其中可能存在相

应 ,然后再分

析 。

17. 在“北槽南涡”的天气系统影响下,特大暴雨的落区是在 及与 的交汇处,也是

附近。

18. 东方波是指产生在副热带高压南侧深厚东风气流里自东向西移动的波动,

气压场上为朝( )开口的倒槽,槽线呈( )或东北-西南向,波前为

( )风,波后为东南风,波长一般为1500-2000km 。

19. 切变线是指对流层下部出现的准静止( )不连续线,其两侧吹

( )。

20. 经向切变线上的低涡在向北移动过程中,暴雨区多出现在低涡中心附近和

低涡的( )象限;纬向切变线上的东移低涡,其暴雨区多出现在700hPa

低涡的( )象限。

21. 副高是一个动力性高压,它控制的范围内是比较均匀的( )气团,大

气基本为( )状态,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

22. 此图是一次西太平洋副高脊控制下的探空曲线,可以看出,800hPa 高度附

近有( ),其特点是( )。

23. 图1.2是某年7月31日山东半岛特大暴雨的△θse 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

出,△θse 负值中心正好在山东半岛地区,说明当时暴雨区特点是

( )。

△θse =θ

se500-θse850 (粗矢线为850hpa 急流轴,单位:°C )

24. 强对流天气是指由大气( )强烈发展而产生的雷雨、冰雹、突发大风、龙卷风等( )剧烈的灾害性天气。强对流天气多由飑线等中小尺度系统所造成,具有( ),( ),生命史短的特点。

25. 强对流天气发生于深厚的( )涡度区,高空( )涡度不明显或不存在,中、上层的( )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水汽输送和水汽辐合量只有暴雨的1/3左右,因此,强对流天气主要依靠气柱本身的能量和水汽储存。 26. 在行星尺度大系统背景下,天气系统和( )共同作用而引起的突发性和频发性暴雨是造成特大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27. 风暴潮是天文潮与( )产生的大风相叠加的结果。

28. 锋面移动速度取决于锋面两侧风速垂直于锋面的分量大小及( ),当无垂直于锋面的风速时,锋面呈( )。 29. 霜冻的种类包括平流霜冻、( )和( )。 30. 在一定条件下,地形对降水有两个作用,一是动力作用,二是( )。动力作用主要是地形的( )。

31. 暴雨的极值同地形有密切的关系,暴雨的极值多出现在山脉的( ),平原与山脉的过渡地区或( )。

32. 某地区水汽的局地变化主要取决于比湿平流、( )、凝结、蒸发及( )。

33. 强雷暴和一般雷暴的主要区别表现在系统中的垂直气流的( )以及垂直气流的有组织程度和( )。

34. 当中低压加强,并在其中产生围绕中心的气旋式环流时,就发展成为( )。在其内部,( )运动特别强烈。

35. 形成对流性天气的基本条件有三个( ),( )

及抬升力条件。

36. 寒潮是一种( )过程,寒潮天气的主要特征是( )和( ) 。冷空气从寒潮关键区侵入我国的路径有

( )( )( )( )等四路。

37. 预报西太平洋台风的移动路径,主要着眼于( )和( )的位置及其强度变化。

38. 一般指时间尺度大于7-10天小于一个季度的大气振荡为( )。

39. 东亚地区冬季冷空气活动具有两种主要周期振荡,即单周和准40天周期振荡,弱冷空气活动具有( )的周期振荡,强冷空气具有( )的周期振荡。

40. 长波波速公式是( ) ,这表明长波的波速与波长存在函数关系,因此长波是一种( ) 波。

41. 阻塞高压是中高纬度高空( )的( )高压系统,它的东西两侧盛行( )向气流,高压的南侧有明显的偏( )风。

42. 影响我国降水的天气尺度系统有( ) 、( ) 、( ) 、

( ) 、( ) 、( ) 、( ) 等

43. 梅雨锋与一般极锋不同,在梅雨锋的两侧水平风速切变和()—都较大,但

()并不明显。

∂θse

44. 对流性稳定度的判据是∂z 当>0为(),

45. 有利于强雷暴发生的几项因子有( )、( )、( )、( )、( )。

46. 季风是指( )现象。

47. 广义的长波调整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 ), 另一是( )。

48. 据统计,我国多年侯平均大雨带,5月中旬至6月上旬停滞在( ),称为( ),6月上旬至月7上旬停滞在( ),称为( ),7月中旬至8月上旬停滞在( )。

49. 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可归纳为地形的( )作用,地形的( )作用和地形的( )作用。

50. 飑中系统包括( ),( ),( )( )。

51. 下面为 A,B,C,D 四站同时观测记录:A. 龙卷;B 雷雨;C 冰雹;D 小阵雨,试按各测

站积雨云顶的高度和强度将测站名填入下列不等式( )。

52. 东亚地区是全球的一个重要季风区。在东亚南部低层,冬季盛行( )季风,夏季盛行( )季风。 53. 影响我国的寒潮冷空气源地有三个分别是(),(),()。

54. 长波公式是(),波群速为(),重叠在基本西风气流上的一切长波的传播速度比纬向风速(),一般是波长较长移得(),波长较短移得()。

55. “P”坐标水汽通量散度的表达式是( ) ,它是由

( )-和( ) 两部分构成。

56. 在降水预报中,垂直运动条件的分析,可用低层( ) 和

( ) 大致估计对流层中低层的垂直运动;在高层用( ) 来分析判断( )-从而估计垂直运动。

57. 形成对流性天气的条件有( ) ,( ) ,

( ) ,其( ) 条件所起的作用,不仅是成云致雨的原料,而且是影响大气层结( ) 的重要条件。

58. 冷涡雷暴主要出现在冷涡的( ) 部及( ) 部位,因为这个部位靠近( ) 。

59. 考虑台风的内力对台风移动的影响,当台风内有上升运动时,台风将有向

( ) 的内力,当气流水平辐散时,台风将有向( ) 的内力,当气流作气旋式旋转时,台风将有向( ) 的内力。

60. 季风是指( ) 现象。在东亚南部低层,冬季盛行( ) 季风,夏季盛行( ) 季风。

二. 单选题

1. 一般情况下,高空急流出口区的( )。

A 、左侧高空辐合 B、左侧高空辐散

C 、右侧高空辐散 D、左右两侧都辐散

2. 在PPI 上,典型的超级单体几乎都有( )。

A 、强对流回波 B、钩状回波 C、指状回波 D、“V ”缺口

3. 水汽图像中的水汽,是反映( )的水汽分布。

A 、 对流层顶部 B 、对流层中层 C 、对流层 D 、对流层中上层 4. 在气旋锢囚阶段,下沉运动区( )的贡献为主,在槽前大部分上升区,( )是主要的。

A 、涡度平流 涡度平流 B、涡度平流 温度平流

C 、温度平流 涡度平流 D、温度平流 温度平流

5. 在暴雨的动力过程相似预报方法中,获得有暴雨和无暴雨的大气过程变化的共同特征的方法是( )。

(A)天气学分型、归类 (B)统计学聚类分析

(C)以天气学方法分为有暴雨和无暴雨二类,对二类各有关物理量场分别求平均

(D)将样本按实况分为有暴雨和无暴雨二类,对二类各有关物理量场分别求平均

6. MCC 形成在( ) 环境中。

(A)弱强迫大气 (B)强斜压 (C)强垂直切变 (D)大气锋生

7. 热带洋面上的云团主要有( )。

(A) 暴雨云团 (B ) 雷暴云团 (C)季风、信风以及“玉米”花云团

(D)MCC

8. 水汽图像中的水汽,是反映( )的水汽分布。

(A) 对流层顶部 (B) 对流层中层 (C) 对流层 (D)对流层中上层

9. 一般情况下,高空急流出口区的( )。

(A) 左侧高空辐合 (B) 左侧高空辐散

(C) 右侧高空辐散 (D)左右两侧都辐散

10. 有利于形成超折射的气象条件是( )。

(A)有逆温 (B)有逆湿 (C)有逆温、湿度向上剧减 (D)有降水

11. 在PPI 上,典型的超级单体几乎都有( )。

(A)强对流回波 (B)钩状回波 (C)指状回波 (D)“V ”缺口

12. 高空急流出口区的次级环流在热力性质与性质转换方向的基本特征是( )。

A. 高急流出口区为反热力循环,动能向位能转换

B. 高急流出口区为反热力循环,位能向动能转换

C. 高急流出口区为正热力循环,动能向位能转换

D. 高急流出口区为正热力循环,位能向动能转换

13. 一般情况下,高空急流出口区的( )。

A.左侧高空辐合 B. 左侧高空辐散

C. 右侧高空辐散 D.左右两侧都辐散

14. 不计粘性项的地转偏差方程是()。

A.Du/Dt=FuA B.Du/Dt=FvA C.Du/Dt=-FvA D.Du/Dt=-FuA 15. 对原性不稳定或位势不稳定层结的判据是( )

A.αθsE/αZ >0 B.γ>γD >γs

C. γD >γ>γs D.αθsE/αZ <0

16. 气团指标(K 指数)的计算公式( )。

A.K=[T500-T 800]+[TD ]850-[T-TD ]700

B. K=[T850-T 500]+[TD ]500-[T-TD ]700

C. K=[T850-T 500]+[TD ]850-[T-TD ]700

D. K=[T850-T 500]+[TD ]850-[T-TD ]850

17. 高空急流入口区次级环流在热力性质与能量转换方面的基本特征是( )。

A. 反热力环流,动能向位能转换 B.反热力环流,位能向位动转换

C. 正热力环流,动能向位能转换 D.正热力环流,位能向动能转换 18. 在水平温度梯度最大的区域上空的一定高度上,必然会出现与温度场相适应的强风区,若强风区风速达到( )m/s以上,即称为“急流”。

A 、20 B、25 C、30 D 、35

19. 冷平流区,若ΔT 24

A 、加压、负变高 B 、加压、正变高 C、减压、正变高 D、减压、负变高 20. 下列关于极地高压叙述正确的是:( )。

A 、500hPa 图上有完整的反气旋环流,能分析出不少于一根闭合等高线。

B 、没有单独的暖中心与位势高度场配合。

C 、暖性高压主体应在50°N 以北。D 、高压维持至少在5天以上。 21. 副热带夏季风具有( )的热力性质,极地大陆变性气团具有( )的热力性质。

A 、高温高湿、低温低湿 B、高温高湿、高温低湿

C 、高温低湿、高温高湿 D、高温低湿、高温低湿

三. 多选题

1. 基本径向速度有许多直接的应用,包括( )。

A 、决定径向速度的量值 B、大气结构 C、风暴结构

D 、高空风分析图 E、降水量

2. 锋系中影响降水的最重要因子是( ),它们主要决定了暖输送带空气的上升运动。

A 、大尺度斜压上升气流 B、大尺度环流C 、中尺度环流

D 、中小尺度对流 E、小尺度对流

3. 在暴雨的动力过程相似预报方法中,用于刻画有无暴雨的动力过程特征的数值产品是( )。

A .温度、垂直速度及水汽通量

B .涡度、散度、风速垂直切变及K指数

C .水汽通量散度、涡度、散度及垂直速度

D .散度垂直变化、稳定度、垂直速度及水汽通量散度 4. 卡尔曼滤波方法适用于制作( )。

A .降水预报 B .温度预报 C .风的预报 D .湿度预报 5. 在暴雨的动力过程相似预报方法中,获得有暴雨和无暴雨的大七过程变化的共同特征的方法是( )

A .天气学分型、归类 B .统计学聚类分析

C .以天气学方法分为有暴雨和无暴雨二类,对二类各有关物理量场分别求平均

D .将样本按实况分为有暴雨和无暴雨二类,对二类各有关物理量场分别求平均

6. 在暴雨预报的动力相似过滤方法中,获得相似的方法是( )

A .三种从总样本起步作三次相似过滤,最后可获得15个最佳相似样本

B .统计学聚类分析

C .必须首先求形势相似,然后求系统相似,在求要素相似

D .将样本按实况分为有暴雨和无暴雨二类,对二类各有关物理量场分别求平均

7. 在MOS大降水概率预报中,用于提高预报地点的大降水气候概率的方法为( )

A .根据高空与地面形势的配置,对明显无大降水出现可能的样

本作消空

B .从数值预报产品中选出各自的6个不同条件对样本进行过滤

C .采用在同一降水气候相似区域内大降水样本共享的方法

D .天气与统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消空

8. 在螺旋度与暴雨落区中,P坐标系的垂直螺旋度可以认为是( )

A .一种特殊的暴雨天气学模型

B .相对涡度与垂直速度乘积的有约束条件的垂直积分

C .一种暴雨中尺度数值模式

D .相对涡度与垂直速度乘积的无约束条件的垂直积分

9. 在螺旋度与暴雨落区中,P坐标系的高空垂直螺旋度与低空垂直螺旋度的不同点是( )

A .同属一种暴雨天气学模型,但一个构成了高空模型,一个构成了低空模型

B .都是暴雨数值模式的一部分,只是预报层次不同

C .都是相对涡度与垂直速度乘积的垂直积分,但约束条件与积分方向不同

D .都构成了大气的辐合上升运动,但一个在高空,一个在低空

10. 关于切变线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经向切变线维持期间,若有低涡沿切变线北上,将使切变线降水强度增大而造成暴雨。

B 、经向切变线的暴雨区与高空湿舌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一般暴雨区都出现在700hPa 面上露点温度≥8℃的范围内。

C 、当700hPa 面上有西南低涡沿切变线东移时,雨势增大,在低涡后(西)部往

往产生暴雨。

D 、影响山东的切变线,主要出现在夏季副高位置稳定的环流形势下。 1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低槽冷锋降水强度与相应的700百帕槽前最大露点呈正相关。

B 、冬半年是指从夏季风南撤,东亚大槽开始建立到次年东亚大槽消失这一段时期。

C 、龙卷是一种强烈发展的小涡旋,中心气压甚低,中心风力可达100-200m/s,具有极强的破坏力。

D 、寒潮是指大规模的强冷空气爆发南下,其主要天气特点是剧烈降温和偏北大风,造成低温严寒和霜冻,有时还伴有雨雪。

12. 下列关于运动学预报法叙述正确的是:( )。

A 、槽线的移动速度与槽的强度成正比,与变压梯度成反比。

B 、槽线沿变压梯度方向移动,脊线沿变压升度方向移动。

C 、气旋中心或槽上出现负变压时,气旋或槽将加深。

D 、反气旋中心或脊上出现正变压时,反气旋或脊将减弱。

13. 下列关于预报横槽转竖类寒潮叙述错误的有:( )。

A 、如果横槽的温压场配置使槽线或槽后有暖平流或无平流,则横槽稳定。

B 、如果冷舌或冷中心超前于横槽,负变高也移到槽前,横槽后面转为暖平流并有明显正变高,变高梯度指向东南或南,则横槽转竖或南压。

C 、如果横槽后面的东北风逆转为北风或西北风,横槽将转竖,偏西北风愈大对横槽转竖或南压愈有利。

D 、如果阻塞高压崩溃,则横槽转竖或南压。

E 、如果上下游长波调整,则使横槽转竖或南压。

14. 强雷暴发生、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

A 、逆温层 B、前倾槽 C、低层辐散、高层辐合

D 、高、低空急流E 、中小尺度系统

15. 下列关于稳定度指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H=H-20-H 0,表示两个等温面间的厚度来表示这一层的稳定度,△H 越大,表

示气层越不稳定。

B 、△T=T500-T 850,表示两等压面间的气层的不稳定度,负值越大,表示气层越不

稳定。

C 、SI=T500-T s ,SI

D 、LI 为正时,其值越大,正的不稳定能量面积也愈大,爆发对流的可能性愈大。(LI 为抬升指标)

16.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涡度是衡量速度场辐散、辐合强度的物理量。

B 、一般把出现在850hPa 或700hPa 等压面中风场上具有气旋式切变的不连续线称为切变线。

C 、在日常工作中常把850hPa 或700hPa 等压面上,风速≥12米/秒的西南风极大风速带称为低空急流。

D 、地转风是在假定地转偏向力与气压梯度力相平衡时的空气等速直线运动。 E 、台风没有发展成熟,强度较弱,当它北移进入副热带高压脊的薄弱部位时,常在上层先开始减弱,然后低层减弱,以致消失。

四. 简答题

1. 卫星云图上云和云区的识别原理是什么?常见的云型和云系有哪些?

2. 简述形成暴雨的物理条件。

3. 涡度、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的定义及它们的单位。

4. 寒潮的预报着眼点是什么?

5. 热带气旋产生暴雨的原因有哪几种?

6. 简述雷暴形成的原理。

7. 雷(雨)云形成有哪三个条件?

8. 我国的雾有哪几类型?

9. 何为水汽通量?

10. 常见的对流性天气触发机制有哪几种抬升作用?

11. 水汽通量散度(包括表达式):

12. 什么是阻塞高压。

13. 什么叫赤道反气旋。

14. 什么定义为“云团”?

15. 试述天气尺度系统对暴雨的作用。

16. 解释“大气长波”。

17. 解释“上游效应”。

18. 解释“热带辐合带”。

19. 解释“切断低压”。

20. 解释“东风波”。

21. 解释“极地高压”。

22. 给出“降水率”(并写出表达式)。

23. 解释“低空切变线”。

24. 简要说明寒潮天气特点,寒潮中期过程类型和寒潮中期预报的关键系统。

五. 论述题

1. 阐述一下江苏区域性暴雨与副热带高压的关系。

2. 试简述地面气旋冷锋段位于高空急流出口区左侧下方时,高低空次级环流的耦合情况及其对天气发展的影响。

3. 试简述地面气旋冷锋段位于高空急流出口区左侧下方时,高低空次级环流的耦合情况及其对天气发展的影响。

4. 解释雷达气象方程r =2h θϕ2

1024ln 2λt

2m -1R m 2+21

222Z 中各参数的

意义。

5. 简述MOS、PP、KT诊断分析等方法的技术要点。 6. 试简述地面气旋冷锋段位于高空急流出口区左侧下方时,高低空次级环流的耦合情况及其对天气发展的影响。

7. 试简述地面气旋冷锋段位于高空急流出口区右侧下方时,高低空次级环流的相互配置关系及其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8. 试简述雷暴与强雷暴天气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及其预报着眼点。 9. 试简述天气系统中可能除去位势不稳定层结中低层稳定层的几种机制。

10. 根据图例,结合冷涡结构的非对称性特点,画出强对流天气大体出现在冷涡的什么方位,并叙述理由。(6分)

(粗实线为700 hPa等高线,细实线为300 hPa等风速线,粗矢线为300 hPa急流轴,双粗线为700 hPa槽线)

11.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区内,涡度场、散度场的分布特征。

12. 用第二类条件不稳定理论(CISK )解释台风的形成。

13. 请从物理概念上来阐述低空急流的形成与维持机制。并叙述其与暴雨的相互作用。

14. 简述江淮梅雨期高层(200hpa ),中层(500hpa ),低层(700hpa/850hpa)和地面的环流特征。

15. 何谓南亚高压?南亚高压的结构与副热带高压相比较有何异同? 16. 何谓台风?台风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17. 给出对流性不稳定含义及其判据。

18. 简要说明阻塞高压与寒潮冷高压的主要区别。(温压场结构,活动特点等) 19. 什么叫西南涡?西南涡的天气有何特点?

20. 指出图中有可能出现冰雹等强烈对流性天气的区域(用Δ表示)并说明理由。

21. 分析下图中台风受力情况,并指出台风未来的移动方向(用箭头标出力和移向,说明

力的名称)

.

22. 何谓梅雨?梅雨期500hpa 基本环流形势特点是什么?

23. 影响水汽局地变化有哪些因子?请写出相应的方程并应用有关项定性说明图中A 处未来湿度的变化。(图中虚线为等比湿线)

24. 简要说明台风流场特点,并比较台风和温带气旋热力结构的主要差异。

预报技能竞赛试题(一)

一. 填空题

1. 对于移动性锋面,由于 及锋两侧水平温度。 2. 水平无辐散的主环流强迫出次级环流,主强迫是通过 作用而产生次级垂直环流,环流又通过产生 加速或减速锋生速度。

3. 制约气旋发展的物理因子有许多种类,其中主要的有 , ,凝结潜热,摩擦,辐射和 。 4. 在中纬度,气旋发生的基本机制是 的斜压不稳定,能源是气团间的 。

5. 水汽通量是表示 的物理量。它的定义是:在 单位时间内流经某一单位面积的 。

6. 数值预报产品存在误差,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可见光、红外及水汽图像,分别是由卫星探测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形成的

8. 卷状云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和有时出现的__________来识别的。

9. 运用红外云图估计降水强度时,主要考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云的移速和环境中的湿度条件。

10. 在我国常见的天气尺度影响系统一般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按天气状况分类,在我国常见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一般

有: 、 、 、 、 、 、 。

12. 在我国常见的天气尺度影响系统一般

有: 、 、 、 、 、 、 、 、 、 、 等。

13. 主导系统是指所显示的有高空图范围内,直接操纵或左右影响系

移动、演变的环流系统,一般指 、 、 、 、 等。

14. 统计表明,中尺度雨带大多数出现在相应天气尺度系统中 的区域。中尺度雨带的移动方向,一般偏向于周围环

境 。雨带移动速度可能大

于 的风速。

15. 在成熟的温带气旋中,可以总结概括有6种中尺度雨带,

即: 、 、 、 、

和 。

16. 短期天气预报思路的大框架是:首先分析和判断近期 及 , 其次分析、判断未来影响本地的 及其 的主要特征,尔后考察其中可能存在相

应 ,然后再分

析 。

17. 在“北槽南涡”的天气系统影响下,特大暴雨的落区是在 及与 的交汇处,也是

附近。

18. 东方波是指产生在副热带高压南侧深厚东风气流里自东向西移动的波动,

气压场上为朝( )开口的倒槽,槽线呈( )或东北-西南向,波前为

( )风,波后为东南风,波长一般为1500-2000km 。

19. 切变线是指对流层下部出现的准静止( )不连续线,其两侧吹

( )。

20. 经向切变线上的低涡在向北移动过程中,暴雨区多出现在低涡中心附近和

低涡的( )象限;纬向切变线上的东移低涡,其暴雨区多出现在700hPa

低涡的( )象限。

21. 副高是一个动力性高压,它控制的范围内是比较均匀的( )气团,大

气基本为( )状态,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

22. 此图是一次西太平洋副高脊控制下的探空曲线,可以看出,800hPa 高度附

近有( ),其特点是( )。

23. 图1.2是某年7月31日山东半岛特大暴雨的△θse 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

出,△θse 负值中心正好在山东半岛地区,说明当时暴雨区特点是

( )。

△θse =θ

se500-θse850 (粗矢线为850hpa 急流轴,单位:°C )

24. 强对流天气是指由大气( )强烈发展而产生的雷雨、冰雹、突发大风、龙卷风等( )剧烈的灾害性天气。强对流天气多由飑线等中小尺度系统所造成,具有( ),( ),生命史短的特点。

25. 强对流天气发生于深厚的( )涡度区,高空( )涡度不明显或不存在,中、上层的( )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水汽输送和水汽辐合量只有暴雨的1/3左右,因此,强对流天气主要依靠气柱本身的能量和水汽储存。 26. 在行星尺度大系统背景下,天气系统和( )共同作用而引起的突发性和频发性暴雨是造成特大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27. 风暴潮是天文潮与( )产生的大风相叠加的结果。

28. 锋面移动速度取决于锋面两侧风速垂直于锋面的分量大小及( ),当无垂直于锋面的风速时,锋面呈( )。 29. 霜冻的种类包括平流霜冻、( )和( )。 30. 在一定条件下,地形对降水有两个作用,一是动力作用,二是( )。动力作用主要是地形的( )。

31. 暴雨的极值同地形有密切的关系,暴雨的极值多出现在山脉的( ),平原与山脉的过渡地区或( )。

32. 某地区水汽的局地变化主要取决于比湿平流、( )、凝结、蒸发及( )。

33. 强雷暴和一般雷暴的主要区别表现在系统中的垂直气流的( )以及垂直气流的有组织程度和( )。

34. 当中低压加强,并在其中产生围绕中心的气旋式环流时,就发展成为( )。在其内部,( )运动特别强烈。

35. 形成对流性天气的基本条件有三个( ),( )

及抬升力条件。

36. 寒潮是一种( )过程,寒潮天气的主要特征是( )和( ) 。冷空气从寒潮关键区侵入我国的路径有

( )( )( )( )等四路。

37. 预报西太平洋台风的移动路径,主要着眼于( )和( )的位置及其强度变化。

38. 一般指时间尺度大于7-10天小于一个季度的大气振荡为( )。

39. 东亚地区冬季冷空气活动具有两种主要周期振荡,即单周和准40天周期振荡,弱冷空气活动具有( )的周期振荡,强冷空气具有( )的周期振荡。

40. 长波波速公式是( ) ,这表明长波的波速与波长存在函数关系,因此长波是一种( ) 波。

41. 阻塞高压是中高纬度高空( )的( )高压系统,它的东西两侧盛行( )向气流,高压的南侧有明显的偏( )风。

42. 影响我国降水的天气尺度系统有( ) 、( ) 、( ) 、

( ) 、( ) 、( ) 、( ) 等

43. 梅雨锋与一般极锋不同,在梅雨锋的两侧水平风速切变和()—都较大,但

()并不明显。

∂θse

44. 对流性稳定度的判据是∂z 当>0为(),

45. 有利于强雷暴发生的几项因子有( )、( )、( )、( )、( )。

46. 季风是指( )现象。

47. 广义的长波调整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 ), 另一是( )。

48. 据统计,我国多年侯平均大雨带,5月中旬至6月上旬停滞在( ),称为( ),6月上旬至月7上旬停滞在( ),称为( ),7月中旬至8月上旬停滞在( )。

49. 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可归纳为地形的( )作用,地形的( )作用和地形的( )作用。

50. 飑中系统包括( ),( ),( )( )。

51. 下面为 A,B,C,D 四站同时观测记录:A. 龙卷;B 雷雨;C 冰雹;D 小阵雨,试按各测

站积雨云顶的高度和强度将测站名填入下列不等式( )。

52. 东亚地区是全球的一个重要季风区。在东亚南部低层,冬季盛行( )季风,夏季盛行( )季风。 53. 影响我国的寒潮冷空气源地有三个分别是(),(),()。

54. 长波公式是(),波群速为(),重叠在基本西风气流上的一切长波的传播速度比纬向风速(),一般是波长较长移得(),波长较短移得()。

55. “P”坐标水汽通量散度的表达式是( ) ,它是由

( )-和( ) 两部分构成。

56. 在降水预报中,垂直运动条件的分析,可用低层( ) 和

( ) 大致估计对流层中低层的垂直运动;在高层用( ) 来分析判断( )-从而估计垂直运动。

57. 形成对流性天气的条件有( ) ,( ) ,

( ) ,其( ) 条件所起的作用,不仅是成云致雨的原料,而且是影响大气层结( ) 的重要条件。

58. 冷涡雷暴主要出现在冷涡的( ) 部及( ) 部位,因为这个部位靠近( ) 。

59. 考虑台风的内力对台风移动的影响,当台风内有上升运动时,台风将有向

( ) 的内力,当气流水平辐散时,台风将有向( ) 的内力,当气流作气旋式旋转时,台风将有向( ) 的内力。

60. 季风是指( ) 现象。在东亚南部低层,冬季盛行( ) 季风,夏季盛行( ) 季风。

二. 单选题

1. 一般情况下,高空急流出口区的( )。

A 、左侧高空辐合 B、左侧高空辐散

C 、右侧高空辐散 D、左右两侧都辐散

2. 在PPI 上,典型的超级单体几乎都有( )。

A 、强对流回波 B、钩状回波 C、指状回波 D、“V ”缺口

3. 水汽图像中的水汽,是反映( )的水汽分布。

A 、 对流层顶部 B 、对流层中层 C 、对流层 D 、对流层中上层 4. 在气旋锢囚阶段,下沉运动区( )的贡献为主,在槽前大部分上升区,( )是主要的。

A 、涡度平流 涡度平流 B、涡度平流 温度平流

C 、温度平流 涡度平流 D、温度平流 温度平流

5. 在暴雨的动力过程相似预报方法中,获得有暴雨和无暴雨的大气过程变化的共同特征的方法是( )。

(A)天气学分型、归类 (B)统计学聚类分析

(C)以天气学方法分为有暴雨和无暴雨二类,对二类各有关物理量场分别求平均

(D)将样本按实况分为有暴雨和无暴雨二类,对二类各有关物理量场分别求平均

6. MCC 形成在( ) 环境中。

(A)弱强迫大气 (B)强斜压 (C)强垂直切变 (D)大气锋生

7. 热带洋面上的云团主要有( )。

(A) 暴雨云团 (B ) 雷暴云团 (C)季风、信风以及“玉米”花云团

(D)MCC

8. 水汽图像中的水汽,是反映( )的水汽分布。

(A) 对流层顶部 (B) 对流层中层 (C) 对流层 (D)对流层中上层

9. 一般情况下,高空急流出口区的( )。

(A) 左侧高空辐合 (B) 左侧高空辐散

(C) 右侧高空辐散 (D)左右两侧都辐散

10. 有利于形成超折射的气象条件是( )。

(A)有逆温 (B)有逆湿 (C)有逆温、湿度向上剧减 (D)有降水

11. 在PPI 上,典型的超级单体几乎都有( )。

(A)强对流回波 (B)钩状回波 (C)指状回波 (D)“V ”缺口

12. 高空急流出口区的次级环流在热力性质与性质转换方向的基本特征是( )。

A. 高急流出口区为反热力循环,动能向位能转换

B. 高急流出口区为反热力循环,位能向动能转换

C. 高急流出口区为正热力循环,动能向位能转换

D. 高急流出口区为正热力循环,位能向动能转换

13. 一般情况下,高空急流出口区的( )。

A.左侧高空辐合 B. 左侧高空辐散

C. 右侧高空辐散 D.左右两侧都辐散

14. 不计粘性项的地转偏差方程是()。

A.Du/Dt=FuA B.Du/Dt=FvA C.Du/Dt=-FvA D.Du/Dt=-FuA 15. 对原性不稳定或位势不稳定层结的判据是( )

A.αθsE/αZ >0 B.γ>γD >γs

C. γD >γ>γs D.αθsE/αZ <0

16. 气团指标(K 指数)的计算公式( )。

A.K=[T500-T 800]+[TD ]850-[T-TD ]700

B. K=[T850-T 500]+[TD ]500-[T-TD ]700

C. K=[T850-T 500]+[TD ]850-[T-TD ]700

D. K=[T850-T 500]+[TD ]850-[T-TD ]850

17. 高空急流入口区次级环流在热力性质与能量转换方面的基本特征是( )。

A. 反热力环流,动能向位能转换 B.反热力环流,位能向位动转换

C. 正热力环流,动能向位能转换 D.正热力环流,位能向动能转换 18. 在水平温度梯度最大的区域上空的一定高度上,必然会出现与温度场相适应的强风区,若强风区风速达到( )m/s以上,即称为“急流”。

A 、20 B、25 C、30 D 、35

19. 冷平流区,若ΔT 24

A 、加压、负变高 B 、加压、正变高 C、减压、正变高 D、减压、负变高 20. 下列关于极地高压叙述正确的是:( )。

A 、500hPa 图上有完整的反气旋环流,能分析出不少于一根闭合等高线。

B 、没有单独的暖中心与位势高度场配合。

C 、暖性高压主体应在50°N 以北。D 、高压维持至少在5天以上。 21. 副热带夏季风具有( )的热力性质,极地大陆变性气团具有( )的热力性质。

A 、高温高湿、低温低湿 B、高温高湿、高温低湿

C 、高温低湿、高温高湿 D、高温低湿、高温低湿

三. 多选题

1. 基本径向速度有许多直接的应用,包括( )。

A 、决定径向速度的量值 B、大气结构 C、风暴结构

D 、高空风分析图 E、降水量

2. 锋系中影响降水的最重要因子是( ),它们主要决定了暖输送带空气的上升运动。

A 、大尺度斜压上升气流 B、大尺度环流C 、中尺度环流

D 、中小尺度对流 E、小尺度对流

3. 在暴雨的动力过程相似预报方法中,用于刻画有无暴雨的动力过程特征的数值产品是( )。

A .温度、垂直速度及水汽通量

B .涡度、散度、风速垂直切变及K指数

C .水汽通量散度、涡度、散度及垂直速度

D .散度垂直变化、稳定度、垂直速度及水汽通量散度 4. 卡尔曼滤波方法适用于制作( )。

A .降水预报 B .温度预报 C .风的预报 D .湿度预报 5. 在暴雨的动力过程相似预报方法中,获得有暴雨和无暴雨的大七过程变化的共同特征的方法是( )

A .天气学分型、归类 B .统计学聚类分析

C .以天气学方法分为有暴雨和无暴雨二类,对二类各有关物理量场分别求平均

D .将样本按实况分为有暴雨和无暴雨二类,对二类各有关物理量场分别求平均

6. 在暴雨预报的动力相似过滤方法中,获得相似的方法是( )

A .三种从总样本起步作三次相似过滤,最后可获得15个最佳相似样本

B .统计学聚类分析

C .必须首先求形势相似,然后求系统相似,在求要素相似

D .将样本按实况分为有暴雨和无暴雨二类,对二类各有关物理量场分别求平均

7. 在MOS大降水概率预报中,用于提高预报地点的大降水气候概率的方法为( )

A .根据高空与地面形势的配置,对明显无大降水出现可能的样

本作消空

B .从数值预报产品中选出各自的6个不同条件对样本进行过滤

C .采用在同一降水气候相似区域内大降水样本共享的方法

D .天气与统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消空

8. 在螺旋度与暴雨落区中,P坐标系的垂直螺旋度可以认为是( )

A .一种特殊的暴雨天气学模型

B .相对涡度与垂直速度乘积的有约束条件的垂直积分

C .一种暴雨中尺度数值模式

D .相对涡度与垂直速度乘积的无约束条件的垂直积分

9. 在螺旋度与暴雨落区中,P坐标系的高空垂直螺旋度与低空垂直螺旋度的不同点是( )

A .同属一种暴雨天气学模型,但一个构成了高空模型,一个构成了低空模型

B .都是暴雨数值模式的一部分,只是预报层次不同

C .都是相对涡度与垂直速度乘积的垂直积分,但约束条件与积分方向不同

D .都构成了大气的辐合上升运动,但一个在高空,一个在低空

10. 关于切变线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经向切变线维持期间,若有低涡沿切变线北上,将使切变线降水强度增大而造成暴雨。

B 、经向切变线的暴雨区与高空湿舌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一般暴雨区都出现在700hPa 面上露点温度≥8℃的范围内。

C 、当700hPa 面上有西南低涡沿切变线东移时,雨势增大,在低涡后(西)部往

往产生暴雨。

D 、影响山东的切变线,主要出现在夏季副高位置稳定的环流形势下。 1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低槽冷锋降水强度与相应的700百帕槽前最大露点呈正相关。

B 、冬半年是指从夏季风南撤,东亚大槽开始建立到次年东亚大槽消失这一段时期。

C 、龙卷是一种强烈发展的小涡旋,中心气压甚低,中心风力可达100-200m/s,具有极强的破坏力。

D 、寒潮是指大规模的强冷空气爆发南下,其主要天气特点是剧烈降温和偏北大风,造成低温严寒和霜冻,有时还伴有雨雪。

12. 下列关于运动学预报法叙述正确的是:( )。

A 、槽线的移动速度与槽的强度成正比,与变压梯度成反比。

B 、槽线沿变压梯度方向移动,脊线沿变压升度方向移动。

C 、气旋中心或槽上出现负变压时,气旋或槽将加深。

D 、反气旋中心或脊上出现正变压时,反气旋或脊将减弱。

13. 下列关于预报横槽转竖类寒潮叙述错误的有:( )。

A 、如果横槽的温压场配置使槽线或槽后有暖平流或无平流,则横槽稳定。

B 、如果冷舌或冷中心超前于横槽,负变高也移到槽前,横槽后面转为暖平流并有明显正变高,变高梯度指向东南或南,则横槽转竖或南压。

C 、如果横槽后面的东北风逆转为北风或西北风,横槽将转竖,偏西北风愈大对横槽转竖或南压愈有利。

D 、如果阻塞高压崩溃,则横槽转竖或南压。

E 、如果上下游长波调整,则使横槽转竖或南压。

14. 强雷暴发生、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

A 、逆温层 B、前倾槽 C、低层辐散、高层辐合

D 、高、低空急流E 、中小尺度系统

15. 下列关于稳定度指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H=H-20-H 0,表示两个等温面间的厚度来表示这一层的稳定度,△H 越大,表

示气层越不稳定。

B 、△T=T500-T 850,表示两等压面间的气层的不稳定度,负值越大,表示气层越不

稳定。

C 、SI=T500-T s ,SI

D 、LI 为正时,其值越大,正的不稳定能量面积也愈大,爆发对流的可能性愈大。(LI 为抬升指标)

16.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涡度是衡量速度场辐散、辐合强度的物理量。

B 、一般把出现在850hPa 或700hPa 等压面中风场上具有气旋式切变的不连续线称为切变线。

C 、在日常工作中常把850hPa 或700hPa 等压面上,风速≥12米/秒的西南风极大风速带称为低空急流。

D 、地转风是在假定地转偏向力与气压梯度力相平衡时的空气等速直线运动。 E 、台风没有发展成熟,强度较弱,当它北移进入副热带高压脊的薄弱部位时,常在上层先开始减弱,然后低层减弱,以致消失。

四. 简答题

1. 卫星云图上云和云区的识别原理是什么?常见的云型和云系有哪些?

2. 简述形成暴雨的物理条件。

3. 涡度、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的定义及它们的单位。

4. 寒潮的预报着眼点是什么?

5. 热带气旋产生暴雨的原因有哪几种?

6. 简述雷暴形成的原理。

7. 雷(雨)云形成有哪三个条件?

8. 我国的雾有哪几类型?

9. 何为水汽通量?

10. 常见的对流性天气触发机制有哪几种抬升作用?

11. 水汽通量散度(包括表达式):

12. 什么是阻塞高压。

13. 什么叫赤道反气旋。

14. 什么定义为“云团”?

15. 试述天气尺度系统对暴雨的作用。

16. 解释“大气长波”。

17. 解释“上游效应”。

18. 解释“热带辐合带”。

19. 解释“切断低压”。

20. 解释“东风波”。

21. 解释“极地高压”。

22. 给出“降水率”(并写出表达式)。

23. 解释“低空切变线”。

24. 简要说明寒潮天气特点,寒潮中期过程类型和寒潮中期预报的关键系统。

五. 论述题

1. 阐述一下江苏区域性暴雨与副热带高压的关系。

2. 试简述地面气旋冷锋段位于高空急流出口区左侧下方时,高低空次级环流的耦合情况及其对天气发展的影响。

3. 试简述地面气旋冷锋段位于高空急流出口区左侧下方时,高低空次级环流的耦合情况及其对天气发展的影响。

4. 解释雷达气象方程r =2h θϕ2

1024ln 2λt

2m -1R m 2+21

222Z 中各参数的

意义。

5. 简述MOS、PP、KT诊断分析等方法的技术要点。 6. 试简述地面气旋冷锋段位于高空急流出口区左侧下方时,高低空次级环流的耦合情况及其对天气发展的影响。

7. 试简述地面气旋冷锋段位于高空急流出口区右侧下方时,高低空次级环流的相互配置关系及其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8. 试简述雷暴与强雷暴天气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及其预报着眼点。 9. 试简述天气系统中可能除去位势不稳定层结中低层稳定层的几种机制。

10. 根据图例,结合冷涡结构的非对称性特点,画出强对流天气大体出现在冷涡的什么方位,并叙述理由。(6分)

(粗实线为700 hPa等高线,细实线为300 hPa等风速线,粗矢线为300 hPa急流轴,双粗线为700 hPa槽线)

11.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区内,涡度场、散度场的分布特征。

12. 用第二类条件不稳定理论(CISK )解释台风的形成。

13. 请从物理概念上来阐述低空急流的形成与维持机制。并叙述其与暴雨的相互作用。

14. 简述江淮梅雨期高层(200hpa ),中层(500hpa ),低层(700hpa/850hpa)和地面的环流特征。

15. 何谓南亚高压?南亚高压的结构与副热带高压相比较有何异同? 16. 何谓台风?台风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17. 给出对流性不稳定含义及其判据。

18. 简要说明阻塞高压与寒潮冷高压的主要区别。(温压场结构,活动特点等) 19. 什么叫西南涡?西南涡的天气有何特点?

20. 指出图中有可能出现冰雹等强烈对流性天气的区域(用Δ表示)并说明理由。

21. 分析下图中台风受力情况,并指出台风未来的移动方向(用箭头标出力和移向,说明

力的名称)

.

22. 何谓梅雨?梅雨期500hpa 基本环流形势特点是什么?

23. 影响水汽局地变化有哪些因子?请写出相应的方程并应用有关项定性说明图中A 处未来湿度的变化。(图中虚线为等比湿线)

24. 简要说明台风流场特点,并比较台风和温带气旋热力结构的主要差异。


相关内容

  • 2014年市气象工作报告
  • 同志们: 这次全市气象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全省气象局长会议精神以及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的各项战略部署,总结"xxx"和工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科学谋划"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部署xx年重点任 ...

  • 小学英语Weather主题活动设计方案
  • 小学英语<Weather >主题活动设计方案 广东省中山市实验小学 陈玉河 一.概述 本主题为<开心学英语(三年级起点)>第三册(四年级)教材 "Culture "部分<Weather >中关于认识和介绍天气的内容.现把该主题应用于小学二年级跨 ...

  • 2013年金华预报知识竞赛理论试卷(答案)
  • 2013年金华市气象行业天气预报职业技能大赛 理论知识.业务规范试卷 答题须知: 1.本场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00分. 2.本卷考试形式为笔试.闭卷考试. 3.答案一律写在试卷相应答题位置,超出装订线范围一律无效.除首页填写个人信息外, 卷面任何位置出现姓名及其他记号均视为无效卷处理. 一. ...

  • 综合素质测试题(无答案)
  • 测试题 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1.在公路发展的早期,它们的走势还能顺从地貌,即沿河流或森林的边缘发展.可如今,公路已无所不在,狼.熊等原本可以自由游荡的动物种群被分割得七零八落.与大型动物 的种群相比,较小动物的种群在数量上具有更大的波动性,更容易发生杂居现象. 这段话主要讲述的是( ). A. ...

  • 学校年度学生会工作计划
  • 总体宗旨:丰富同学课余生活,提高学习质量,增长知识见识。提高学生会干部和干事的凝聚力及工作能力,使各班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生活之中。 11月: 宣传部:11月19日(周一中午13:00~13;30)学科知识竞赛决赛(语) 11月21日(周二中午12:50~13:40)学科知识竞赛决赛(英) 11月22 ...

  • 气象学会以科学发展战略服务社会先进事迹
  • 近几年来,我会在**州气象局、州科协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气象学会的具体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坚持以“科技兴气象”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三气象”新理念;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及人民生活水平 ...

  • 多变的天气
  • 多变的天气 授课教师:蔡雪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天气",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个术语.知道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和作用. 过程与 方法: 通过分析天气情况,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能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并初步加工.判断及推理能力:通过活动体会天气的变化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学 ...

  • 气候教学反思
  • <中国的气候>的教学反思 我选的内容是中国区域地理中的是中国的气候特点之二:季风气候显著"".中国的气候" 在初中地理中是难度较大的一节课,其内容跨度达到3-4个课时,要求掌握的内容囊括了中 国气温及降水分布特点.中国温度带.干湿地区划分.特点及其对农业影响 ...

  •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法纪知识技能练兵竞赛试题及答案H
  •     本次答题用时:145 分钟 本次答题正确数:96 本次答题得分:96 本次答题错误数:4   o o o   o o 错题回顾: 答错试题:联合摄制电影中需聘用境外主创人员的,应当报广电总局批 准,且外方主要演员比例不得超过主要演员总数的二分之一. 正确答案:B 选项: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