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怎样建立品牌形象

1、媒体怎样建立品牌形象

媒体品牌是指媒体(频道)名称、节目标识、节目风格和特色、节目宗旨、节目声誉、节目包装、节目结构、听众认同等有形无形的总和。品牌意味着听众与媒体之间的关系,品牌代表听众对广播节目的感受和印象,品牌存在于观众的心中。广播节目质量是广播品牌的基础,没有好的节目,广播品牌如无形之水,无本之木。

品牌是竞争的产物,因此,建立品牌及品牌体系要从充分了解市场入手,从了解对手着眼,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市场调查和市场定位是建立品牌的前提和基础。

(1)市场调查和市场定位

首先要对频道覆盖范围内构成、社会分布、兴趣爱好、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分布及广告客户的投放要求、投放重点等作全面、详细的分析、了解,知道节目在什么时段办,竞争对手的情况如何,或怎样避开竞争对手之“锋芒”,或以已之“长”击他人之“短”。清楚节目是办给什么群体的观众听的,节目运行播出后要组织节目收听反馈信息,了解节目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在哪些方面还有待改进和提高。抛弃过去办节目只是主观地“策划”,而不以市场为出发点的习惯思维模式和工作套路。

要树立成功的节目品牌乃至传媒品牌形象,就要充分了解和认识本频道及节目在频道市场中的位置状况,找到自己薄弱环节或不足之处,把握和发扬自己的优势和长处,这样才能获得稳定的听众市场和份额,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因此,形成优良“品牌”的关键在于媒体自身对市场的准确“把脉”--市场调查和市场定位。

竞争市场中各媒体频道的节目构成、节目编排、节目内容、节目时长、播出形式是调查的主要内容,将以上结果分类列表并进行综合比较分析,拟定适应本媒体特色的节目和运作体系并逐步形成最佳成本与产出收益比率。

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建立各类型节目质量与收视、成本与收益的反馈体系。建立该体系是准确把握市场定位的系统工具,它能科学地有针对性地提供为建立媒体优良品牌的市场依据和自身运行模式。反馈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节目成本投入与产出比;节目收听率与广告收入;节目包装与媒体整体形象是否吻合。

(2)名牌栏目与品牌资源的整合

在媒体频道众多的今天,创办名牌栏目难,要维护、扩大名牌栏目的影响更难。 为什么?过去媒体少,媒体办什么节目,听众就接受什么节目,选择的余地不大,收听也相对集中,一个好节目容易引起轰动效应。而今天媒体越来越多了,各类节目层出不穷,形式多样,丰富的节目为听众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

媒体要走入市场,节目要赢得收视必须具备竞争机制和条件。节目靠什么在市场上赢得竞争?一靠节目质量,二靠建立、维护名牌栏目的品牌效应。影响节目质量高低的因素有二:一是节目本身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等硬件部分。二是节目先期的市场调查、定位是否准确,节目策划是否有新意、有创造力,节目内容是否具吸引力,听众能否被紧紧地留住,节目的包装、推广是否到位和得力,节目形式是否新颖,节目播出运作起来后怎样巩固发展节目的优势,又怎样调整改进节目的不足等等。而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建立节目的高效运行机制。

媒体整合前,各媒体各有自己的品牌栏目,有的是内容、形式不同,听众群也不同;有的是内容、形式雷同,听众群也接近;有的栏目彼此相互抄袭,变良性竞争为恶性竞争,耗废资源,拖慢发展速度。而整合资源搞集团化经营的优势在于将诸多的节目资源重新按市场的需求进行合理分配调整,突出特色,形成强势节目和强势品牌,以图更大更强的竞争势态。

品牌栏目是媒体品牌形象丰富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营好品牌栏目,对媒体品牌形象有促进和发展的作用。而媒体品牌形象的整体价值和作用对品牌栏目又有强大的推动力和市场扩张力。媒体品牌形象的价值效应此时可作战略补给,推动品牌栏目自我更新。

(3)建立品牌体系

这是因为建立品牌体系有以下几个特点和作用。

1. 品牌栏目的运行阶段和维护过程即是媒体培养听众和目标市场的过程。因此维护和充实品牌与建立品牌同样重要。

2.媒体“产品”在市场中出色的包装和标识,它是听众群和目标市场识别的依据,如果没有品牌体系或削弱了品牌的作用,媒体“产品”认可度、收视率及市场份额将无情地受到影响,这就是我们常听到的抱怨:我们的节目办得不错啊,为什么没有广告,为什么收听一般的缘故。

3. 建立品牌是节目创办、稳固、壮大、持续的营养基。办节目不考虑品牌的建立和培养,节目很难持续长久,如果你一开始就将节目溶入到品牌体系之中,人家再学,再好,都有你的影子,都是你的翻版,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他在帮你宣传你的品牌形象。这就是品牌的魅力。

2、媒体的品牌化操作

尹学东:我是从媒体出来的,我想讲一下我们的媒体对品牌化的理解和我们具体的一些做法。首先是有一个片子大家比较熟悉,有一个小女孩从农村转到上海,这个片子,几乎是深入人心。片子带来的品牌力,影响很大。我个人也非常喜欢这个片子,同时我

们广告部也有多的版本演艺这个片子,其中有一个片子是在上届奥运会当中,有很多夺金的镜头,这里面实现了“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梦想。这基本上是用奥运会夺冠的镜头(大家可以看一下)。我想这个品牌提炼出来的东西,我想大致介绍一下我们经营情况,首先我们这个环

境,昨天听到田总讲了很多数字,这些数字各有各的出处,我这里也有一组数字,讲的是广电行业里面的情况,我看到近期的综艺大观里面的行业,因为的媒体行业以来于广告,电视也是这样,这里面有收视费的收入。中央电视台也是经常探讨这个问题,中央电视台是有垄断资源,也有垄断的地位,所以形成现在垄断的情况,而且大家思想里面的意识,也是一直这样,而且可能一直不会打破。我们后来就这个问题,有一些研究,觉得这并不是这样,这是给出来的几个理由(如图),我不就不细讲。

总体来说,中央电视台成为现在,是在过去某一个时期有一定的合理性,如果有一些媒体,像电视媒体,想超过中央电视台有没有这个可能,我们看看平面媒体,大家看《人民日报》是被什么的媒体超过,所以中央电视台一直也是很有压力。因此我们也就提到一个品牌化的战略,由于我的工作关系,演讲也比较多,我基本上每到一个地方,也做一个小的测试,如果有两个完全质量一样,价钱(假设)也一样的电视机,一个是金星的,一个是索尼电视,如果让大家选择,是选择金星的还是选择索尼,大家可以分别举下手,大家可以看一下,结果差不多,这个情况不用问,买金星的都是支持国货。基本上有这样的理由,我觉得举手的同志,大多数的测试和今天不一样,大多数人是愿意买索尼。我小时候电视是凯歌,隔壁是金星的,我当时特别羡慕人家,金星是上海生产的,上海对我而言就意味着品牌好。我想上海电视机厂的同志,和我们在座的朋友一样,认为金星的牌子没有索尼好,就把金星的牌子卖给了索尼,所以现在大家看到的索尼电视机,就是原来的金星电视机厂。教科书说,品牌是一种承诺,承诺下面就是看到的递

进关系。

我们看到是最关键境界,我在北大上课的时候,问到一个学生,问他是否知道一个摩托车叫“哈雷”,很多女生都知道,这是一个皮子的东西,因为“哈雷”的品牌营造就是时尚、前卫。时尚、前卫用什么来体现,到他的专卖店可以皮衣、皮裤,这是他营造时尚的方式。我们再对比一下,(看图)这是我看到宗教方面的书,其中提到了宗教的定义,其中有上面的定义,宗教是超自然力量的一种社会意识,这就感觉到品牌的总体感觉和宗教是非常相象,包括具体的做法,宗教有宗教观念、宗教行为,宗教组织,还有宗教相关的内容,还有品牌具体操作和宗教有非常相同的地方,是不是品牌建设在学习宗教中。我估计也不是这样,只不过品牌也是在营造一种虚幻。所以可以说是殊途同归。

具体说道媒体的品牌化,第一是栏目的商品、品牌化和商品化。首先需要做到商品化,这是大部分的媒体都完成了,还有很多的媒体是在形式上完成,没有从深的层次上完成,这还是依靠个别栏目的精英,实际我们在具体操作上,如果把制作节目的人,当成产业工人,这就是我们节目化内涵的东西。再有是广告操作,虽然我们是做媒体,但是对广告的信任度是“只缘身在此山中”。大家再看这个片子,这是我们经常在生活中看到。现在有一个片子叫“相信品牌的力量”,后来我们在做宣传片的时候,认为相信广告的力量太直白了,就改成“相信品牌的力量”,宝洁公司来到我们那里说,他们说非常相信相信品牌的力量,这就是说,做品牌还是做广告。再有一点是做活动,这是指各种各样的活动,还有是做管理。

中央电视台做管理的时候,去年大的战略是频道专业化向品牌化的转变其中推出了一些具体措施,中心制向专业管理转变。包括栏目,制片人的竞争,还有栏目的淘汰,淘汰的栏目,制片人三年不能上岗,制作人是有权,还有各种各样的权利,这对电台的

压力是非常大。我们把新大楼也作用新牌化的标志,这在建筑史上的里程碑的作用,不亚于立体的东西(看片子),这是媒体的品牌化,我们同时也推出了一些,实际上我们是行业里面的老大,我们推出了一些理念,其实对全行业都是使用,并不排他的,我们是整个做大行业蛋糕,比如说我们提出了“时效”传播,媒介是企业的战略性资源,因为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一个企业来讲,拥有媒介资源的时候,就时候是战略,就像下围棋一样,你有了他就没有了,像世界杯,你战了,你的对手就不了,这个观点,不管是大媒体,还是小媒体,都是完全适用的。还有新的目标论,我们做了几个月的客户开发,其中有一个企业非常大,他几乎是行业里面最大的企业,营销副总职位也是非常好的工作,这位朋友做了十多年,就辞职自己干,他说自己那么多年都是最好的,但是现在有同学、朋友超过我,其实这个现象在生活中是普遍,而目标体现是相对稳定的市场,大家都安于现状,而现在市场上不断的变化,大家受环境的影响非常巨大。所以我们经常买这个东西是别人告诉我的,或者是我看到别人买的,包括非销售类的大众产品,包括徐工、柳工等挖掘机也要做中央电视台的广告,这时候看中的是相互的影响。这对电视媒体的推动是非常大。

我们有一个新的理论代替目标受众理论。比如说,中央电视台请一个企业家非常的难,其实并不是这样,我们请一个企业家非常的难,那就想办法,比如说有的企业家对做论坛比较感兴趣,我们就搞了一个论坛,在论坛的下午,就请北大著名的大师来讲禅与情绪管理,当天晚上还进行了坐禅的相关的活动,行业管理也是中央电视台的应该做的事情。其中最突出的是2002年做的一个乳品行业的推广会,原来是想是请农业部学生发展办公室,还请了当时国务院发展办公室主任陈淮,是希望各个行业,原来是做饲料的,现在都来做牛奶了,这个行业市场份额是非常不集中,现在正在走向集中,行业实际上需要一个发展,这个集中度说明需要淘汰一大批东西,我们初衷是慢慢培育市场,而他们建议,在第二年的第四季度,招标全大多数是牛奶。我想乳品业行业里面有一些

标志性的事件,那中央电视台的行业会,是当级乳业产量增长39%-40%左右。那么品牌,我们也讲到的品牌的建立,品牌在中国也有一个升级换代的趋势(看广告片)。这是我们看到的步步高的广告,现在不可能通过广告塑造它的品牌,如果一个品牌要推一个新产生,不是很方便,尤其是和现在的社会不太相适合。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些新的品牌并不是这样做的(看广告片),OPPO这是广东的公司是请韩国导演,韩国演员拍的,这是非常韩国化的广告片,非常的时尚。OPPO是广州步步高出台一个品牌,这就是品牌的升级。我想“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品牌还有对国情的理解,广告出来,为什么能深入人心,这就是当时人的心态,我们还有一个广告,也是说到我们新的社会心态,大家都感觉中国要富强,要走向全世界,这也是队精英营销和市场的人员一个深入大家心态一个过程。同时对整个中国市场的机会,以及做品牌的空间非常大。同时我们还有一个广告,演绎的版本,也是体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看广告片)。谢谢大家!

3、活动营销--媒体品牌塑造高招

“注意力经济”的理论认为公众的注意力是电视媒体竞争的最大资源,更有人直白地称之为“眼球经济”:谁吸引到的目光最多,谁就可以成为市场中的翘楚。在此种背景下,活动营销成为电视媒体的首选,电视媒体纷纷行动起来,用活动吸引注意力,吸引公众和商家的眼球,塑造电视媒体品牌。

活动营销对电视媒体的意义

电视媒体活动营销是指电视媒体根据一定的主题,精心策划,整合广告、促销、公关、推广等营销手段,开展的有特定目的和内容的、能够引起轰动效应、具有强烈新闻价值的单一的、或是系列性组合的社会活动。这种活动牵涉面广,影响重大,能够引起公众的广泛兴趣和注意,对于树立电视媒体形象,扩大影响,实现更有效的品牌传播和

销售促进,提高电视媒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用活动营销塑造电视媒体品牌,原因有三:

1、活动营销有助于电视媒体发挥影响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体的竞争日趋激烈,“第三次销售”理论应运而生,电视媒体不再仅仅扮演一个信息传播者的角色,而是借助自身的传播优势和影响力成为社会的热点和兴奋点,迅速提高媒体的知名度,有效提升节目收视率。

2、活动营销具有更明确的议题。通过整合多层次媒体,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的注意力,受众更加明确,提高知名度的同时还具有引导性,有利于塑造电视媒体的品牌个性。

3、活动营销拉近观众与电视媒体之间的距离,使电视媒体更加贴近生活、贴近观众,可以有效提高媒体亲和力。如主持人见面会、社区活动等,有利于提高媒体的影响力与亲和力。

电视频道活动营销的形式和内容

活动营销分为两个流派:一是利用突发事件进行行销,比如“蒙牛”利用神舟5号上天而策划宣传促销活动;二是利用大型商务活动行销,是通过主办方有计划、有步骤的策划来实现的,如 超级女声”。前者通常是可遇不可求的,考验的是应对能力;后者发挥的是创造能力。 根据形式和内容的不同,电视媒体开展的活动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节假纪念日活动

充分利用节日、纪念日所特有的亲和力,给媒体造势、聚人气,提升电视媒体的品位、档次和品牌含金量。如红军长征纪念日举行重走长征路活动,植树节栽下一片“爱心林”,助残日慰问残疾儿童;母亲节组织电视征文大赛等。

2、社区公益活动

通过生动、活泼的社区公益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注意力,提升电视媒体、客户的知名度、美誉度。电视媒体开展的社区公益活动主要有:一、知识讲座培训:法律、健康、安全知识进社区活动;二、文艺表演:家庭才艺表演比赛等;三、知识技能竞赛:厨艺大赛、智力竞赛等。

3、电视大赛和晚会活动

充分发挥电视优势,吸引观众参与,提高电视媒体的知名度。举办“六一”节晚会、教师节晚会、慈善晚会等。央视的“春晚”、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可谓典范。

4、论坛或行业评比活动

制造新闻热点,吸引观众注意,提升电视媒体的品牌,强化在某一行业领域的权威。组织营销论坛,举办年度事件、人物等电视评选活动。如央视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年度汽车评选。

5、会议营销

电视媒体可组织广告推介会、广告公司联谊会,举办主持人与观众见面会,在重点电视剧和栏目播出前,举办首映式、新闻发布会,邀请专家学者、媒体记者、热心观众

参加。

电视媒体活动营销的原则

1、定位准确

活动一定要适合电视媒体的特色和定位,符合自身的品牌发展战略,这样才能不断给自己的品牌加分,形成和强化自己的品牌特色。淄博电视台科教频道秉承“教育改变命运、科技改变生活”的理念,开展了“春风送暖”救助贫困生活动,救助失聪儿童小雪、白血病患儿胡润芝、患病姐妹芳芳、媛媛,自立自强好少年刘献征等活动,体现了科教频道的教育特色和人文关怀,形成了独有特色。在淄博,一提起救助贫困生,很多观众就会自然联想到科教频道。

2、借势造势

古语说得好:“善弈者谋势”,“强者造势,智者借势”。淄博电视台科教频道成立之初,力量薄弱,资金有限,因此,借势而上成为第一选择。借活动的“势”,对社会影响大的活动,以媒体协办的方式参与进去,扩大知名度,先后参与协办了中国跤王争霸赛、2005全国首届酒店业博览会、山东糖酒会等活动。借资源的“势”,《前沿讲座》是科教频道播出的一档营销管理类节目,频道尝试将节目资源转化为智力资源,举办《前沿讲座》报告会,拉近专家与当地企业的距离,专家也成为频道的“外脑”,资源互相合作,为我所用。

要想取得更多“注意力”支持,还要不断造势,制造热点、焦点。2005年春,淄博电视台科教频道开展了“春风送暖”活动,通过节目呼吁热心观众救助贫困生,荧屏上滚动播放着几个版本的宣传片。3月12日启动仪式,救助贫困生60余名,组织爱心人

士、被救助的贫困生共同栽下一片“爱心林”。4月1日起,开展了“每当您给科教频道投入一百元广告费,就有一元钱救助了贫困生”活动,通过宣传片、广告灯箱等广泛宣传,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告客户的欢迎与支持,山东百粮春集团分三批救助了100名贫困生。8月,组织救助贫困生上大学,募集资金两万多元。12月,用节省下的开播纪念日庆典资金救助130名贫困生,共计6.8万元。至此,2005年科教频道“春风送暖”活动圆满画上了句号。每次救助活动都受到了社会的好评和关注,成为其他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树立了科教频道良好的社会形象。

3、互动多赢

活动营销是一项电视媒体、观众和广告客户互动多赢的营销模式,三方互动,同时带动三者利益提升。

2005年5月至7月,淄博电视台科教频道和山东华狮啤酒有限公司联合开展了“关注科教频道,畅饮绿兰莎啤酒”活动,内容为随机走访观众家庭,凡正在收看科教频道节目的观众可获得绿兰莎啤酒。配合本次有奖活动,频道播放了大量活动宣传片花,客户的品牌形象和产品信息贯穿活动宣传始终,客户品牌随着活动宣传短期内即进入了淄博的千家万户。活动有效提升并稳定了节目收视,维持了目标人群的收视忠诚度,为观众提供了收视附加价值,引发了观众互动热情。同时,“绿兰莎”系列产品也在其销售终端进行同步的促销宣传活动,二者结合,信息传播形成了立体空间,效果相得益彰。活动形式和效果赢到客户认可,许多家企业纷纷表示要合作开展类似的活动。

4、中国媒体品牌的塑造与经营现状

品牌俗称为“口碑”,但作为现代市场营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品牌始产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媒体品牌是指媒体名称、标志、风格、特色、声誉、媒体包装及结

构、受众等有形无形的综合。品牌意味着媒体与受众的关系,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媒体的品牌体现了媒体的差异化象征,具有专有性与扩张性。

品牌是竞争的产物,只有在相对成熟的市场环境中才会产生现代意义上的品牌,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品牌概念,更没有媒体品牌一说;直到上世纪末期,中国媒体的管理模式开始进行调整,媒体进入事业性与商业性双重性质时代,并且走向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部分媒体开始仿效企业进行品牌建设的尝试,媒体品牌的塑造与经营才逐渐被学界及业界所关注。中国媒体的品牌建设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其一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陆续创刊的都市报和市民报,打破了报媒的垄断经营时代,媒体开始进入垄断竞争时代,媒体的品牌建设开始了第一轮尝试;其二是上世纪末陆续诞生的网络媒体和新媒体,彻底打破了媒体市场的平静,加剧了媒体的竞争,一批先知先觉的媒体开始大力进行品牌的塑造与经营,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媒体品牌的诞生在中国虽然只有短短几年,但其发展迅猛,在整个品牌市场占据了重要位置。2006年第三届世界品牌大会上,世界品牌实验室和世界经理人周刊联合发布了2006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如果我们把该排行榜中将所有媒体品牌列出来(不包括网络媒体),可以发现以下几个数字: 2006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包括44家媒体品牌,其中电视7家,电台1家,新媒体1家,杂志4家及报社31家;而2004年的数字为包括报纸、杂志、网络媒体和电视广播在内40个品牌入选,其中包括报纸 25家,5家网络媒体,杂志、电视广播合计10家。

中国媒体品牌建设取得的优异成绩源于中国几十年的媒体垄断环境,使得部分传统媒体积累了大量的垄断资源,因此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中通过短暂的品牌建设得以释放。同时,中国媒体品牌塑造和相对成熟期间恰好是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时期,网络等新媒体

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传统媒体的品牌塑造与经营提供了条件。首先,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加快了传统媒体的市场化步伐,其次,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为传统媒体的品牌塑造提供了外在的压力,再次,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为传统媒体的品牌塑造提供了有效的工具,最后,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也为传统媒体的品牌经营和延伸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近两年,在完成了媒体品牌的短暂建设之后,中国媒体陆续开始了品牌经营、发展与延伸的尝试,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其一为品牌意识的输出,在报媒方面体现的最为明显,比如先后进行的南报北进和北报南进、异地办报等;其二为跨媒体经营,如去年开始的各地报业集团、广电集团等向传媒集团的转型;其三为媒体数字化(多媒体化),本质上是建立于品牌延伸之上的跨媒体经营,如报纸网站、电子报、手机报的兴起等。 可见,中国媒体品牌的塑造和经营,特别是传统媒体的塑造和经营相较于国外媒体品牌有着天然的差别。国外媒体天然具有了较好的市场环境,并且在网络等新媒体出现时业已进入了品牌成熟期,因此在新媒体领域,传统媒体通过品牌延伸占据了重要位置。而在中国的特殊国情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品牌塑造与经营、延伸基本上处于同一时期,因此新媒体相对独立的完成了自己的品牌建设;传统媒体在急速的进行自身品牌塑造的同时进行着媒体品牌延伸,不乏有传统媒体在新媒体领域取得不错成绩的案例。 当然,中国媒体品牌建设在取得不错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品牌意识普遍较差,媒体品牌发展不平衡

虽然这些年来媒体的品牌建设走的很快,媒体管理者的品牌意识不断加强,部分媒体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品牌塑造与经营,并且在品牌的发展与延伸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效

果,但大部分媒体的品牌意识还非常薄弱,主要原因有:虽然中国媒体改革后管理模式进行了调整,媒体事业性、商业性双重性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媒体的市场化改革,提高了媒体经营者的品牌意识,但很多媒体依旧处于官僚体制状态,基本缺乏品牌意识;媒体的品牌效益与规模成正比,大部分规模比较小的媒体缺乏品牌建设的冲动,品牌意识受到局限;其三为,媒体品牌概念时日不长,可供借鉴的资料和案例都不多,尚不存在成熟的媒体品牌理论,因此也客观上对媒体的品牌意识造成了局限。

2、品牌管理人才的缺乏

现代品牌概念进入中国时日不长,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媒体经营管理者对现代市场营销学产生的品牌理论的接受速度比较慢;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市场营销及品牌学相关教育落后,从而导致了品牌管理人才的稀缺;媒体行业是一个相对独特的行业,特别是具有中国国情的媒体行业,因此即懂得中国的媒体经营管理又懂得品牌经营管理的人才非常稀缺,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媒体品牌的塑造与经营。

3、缺乏长远的品牌规划及品牌战略,品牌执行能力较差

有些媒体具有一定的品牌意识,但因为品牌管理经验和品牌管理人才的缺失,不能制定长久的可行的品牌规划;一些媒体虽然精心设计了品牌理念并制定了长远的品牌规划和品牌战略,但品牌的执行能力不强,无法落实和坚持;还有一些媒体虽然在品牌塑造方面做的不错,但不懂得进行品牌的管理和经营,从而导致品牌资源闲置和浪费。

4、陷于品牌建设和品牌延伸(媒体数字化)的迷局

由于中国(传统)媒体的品牌建设与媒体数字化基本上处于同一时期,特别是那些品

牌塑造起步比较晚的传统媒体,无法正确看待媒体数字化的机遇和挑战,不懂得如何在利用新媒体促进品牌发展的同时实现媒体品牌的延伸,因而在媒体品牌建设与媒体数字化过程中陷入迷局。

综上,中国媒体品牌的塑造与经营虽然起步较晚却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存在媒体品牌发展不平衡,品牌意识普遍较差,品牌人才缺失等问题。同时,由于中国媒体品牌建设起步较晚,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传统媒体品牌在新媒体领域的落伍,错失了品牌延伸的非常机遇;但应当看到,由于传统媒体在资源上的独特优势及品牌意识的加强及品牌管理人才的完备,相信在未来几年来,中国媒体不论是在自身品牌塑造还是品牌经营及向新媒体的延伸方面都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5、拿什么铸就品牌丰碑

2006年7月18日,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挂牌1周年的日子。在她一周岁生日来临前夕,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收到一份不寻常的生日贺礼—日前,在世界品牌实验室主办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上,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媒体品牌综合评估价值为87.24亿元。将中国国内各家新闻集团入选的平面媒体的品牌价值打包计算,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高居榜首。其中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南方日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的品牌价值分别达到39.68亿元、20.00亿元、16.88亿元和10.68亿元。 出席颁奖会议的世界品牌实验室专家团成员、牛津大学商学院教授斯蒂芬·沃格(StephenWoolgar)博士对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品牌价值赞不绝口:“我听说,前年和去年你们已经从蒙代尔先生手中接受过这样的荣誉,今天你们又从我手中拿去了四座奖杯,

真是了不起,我真诚地祝贺你们越做越好!”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在国内报业中并非最大最强,经济效益也并非最好的。何以屡次获此殊荣?究其原因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实施以品牌为核心的竞争战略,打造了其独特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从而获得竞争优势。让我们深入到它的内部,寻觅它成长的轨迹。 2005年7月18日,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更名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预示着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从报刊迈向多媒体全方位立体化发展的道路。对此,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掌门人”范以锦高屋建瓴:“名字的改变,不仅意味着内涵的更新、外延的扩展,更意味着机制的突破、战略的升级。而承前启后的关键,是我们对‘品牌媒体创新力量’的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和不懈追求。”这既是他对南方传媒品牌战略的总结,更是对品牌竞争理念的升华。

“品牌就是信誉,就是市场,就是人才,就是财富,就是难以估量的无形资产。媒体产品必须确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范以锦谈到,当今报业在市场上推销媒体产品的竞争各出奇招,其实质是在促销中抢夺媒体消费者(读者和广告客户)对产品的忠诚度。在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中,要牢固地维系媒体读者和客户的忠诚度,就要在读者和客户心目中树起品牌。品牌就是信誉,品牌就是市场,品牌就是财富,品牌就是难以估量的无形资产。

“如今,消费者选择媒体也认品牌了,读者买报已从过去先翻翻报纸、看看内容到现在认准某个牌子就掏钱购买。对于已经产生品牌效应的报纸来说,其发行、广告乃至资金的吸纳是不用担心的。比如,现在金融机构都争着向有影响力的媒体贷款。可见媒体品牌具有很高的价值。”范以锦谈到媒体的品牌价值深有感触。而谈及一些地区报业

的恶性竞争,范以锦也是从品牌的视角予以解析:“近年来国内报界价格战频发,说到底是对自已的媒体产品缺乏信心,也说明自已的产品未形成品牌,产品也未形成自已的特色。同等的货色,消费者理所当然买便宜货。相反,如果形成了品牌和产品特色的话,读者是不在乎一两角钱甚至几角钱的。《21世纪经济报道》创刊伊始每份卖两元,起初也有人担心价高能否占领市场。该报一开始就将读者对象定位在层次较高的人群中,这些人不在乎报纸价钱,却讲究报纸的品位。由于《21世纪经济报道》较快地形成了品牌,尽管价格高,销路一样好。”

“我们早在2002年就已开始实施品牌战略。”范以锦如此梳理其品牌战略的思路: 一是从单一的新闻竞争和打价格战转到塑造媒体品牌的竞争上来。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报纸的竞争集中体现在新闻的竞争、甚至只是对某些新闻事件的报道竞争上。这固然重要,但它只是报纸市场综合竞争力的一部分。不能认为新闻做好了就自然有强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报纸是一种特殊商品,对它的经营与其他产品的经营也有共同之处。人们喜欢与名牌产品的厂商打交道,人才也往往流向名牌企业。报业同样如此。 二是从单一媒体品牌的竞争转到媒体多品牌的竞争上来。《南方日报》作为国内实力最强的省级机关报之一,也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只靠一家党报无法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需求,也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从长远来看,靠一枝独秀是很难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有人说,国外有的媒体靠一报就能做大做强。我认为这与国情有关。报纸管理方式不同,大报与小报的办报环境不同,就造成了竞争的不平等。机关报要想占领市场,必须大报加小报同时出击,才能在竞争中取胜。有的人说,国内有的报纸只靠一报打市场就打得很好。这没有错。《南方日报》过去也是靠一报打得红红火火,但如果我们不是居安思危,及早办起子报,今天的日子就不知怎么过了。多年来,我们在打造主品牌《南方日报》的基础上,办起了一批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品牌子报,从而

使集团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三是从单纯的媒体品牌战略转到该品牌可能延伸到的各个领域,在延长的价值链上获益。品牌的塑造不容易,媒体成为品牌产品之后应充分利用好并延伸开去,不然就会将辛辛苦苦培育起来的品牌浪费掉。延伸品牌包括自身内涵的提升和面向社会的外延的扩展。内涵的提升应包括从内容到形式,从看得见的新闻文字稿、版面设计、印刷质量等有形的形象到用人机制、宣传推介、客户服务等无形的形象,在各个环节形成有别于他人的独特风格,全方位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外延扩展就是要充分发挥媒体已形成的品牌优势,利用它的声誉和在读者中的认知度,与政府部门、兄弟媒体、中介机构、企业、广告公司等合作,并渗透到会展、培训、咨询等社会上各种活动中去,从而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差异化办报: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以差异化定位确立子报的细分市场,各个子报产品不是用同一个模具“克隆”的,很有独创性。有独创和个性,才有“品牌”可言! ——范以锦

确立了好的思路,只是成功的开始,最终能否“修成正果”还取决于能否将既定战略很好地执行。

报界有种说法: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的神奇之处,就是报纸办一个成功一个。“这与我们实施差异化竞争的品牌战略是分不开的。”范以锦颇有感慨地诉说他们推行的差异化竞争的品牌战略:实行“龙生龙,凤生凤”的优生优育的模式,催生多品牌滚动发展。我们将主报《南方日报》50多年积累的物业和人才基础,作为子报的孵化器。首先创办了《南方周末》,然后又利用《南方周末》的人才和发行渠道、印刷网络等资源创办了《21世纪经济报道》,成长起来之后再从《南方周末》分离出来。新创办的《21世纪环

球报道》又是由《21世纪经济报道》衍生出来的。

紧紧盯住细分的市场,确定每个品牌的理念,形成鲜明的个性。为适应报业市场不断细分的趋势,我们分析了市场的空间和可拓展的领域,每种报纸的定位都有自己独特的品牌理念和个性追求:

《南方日报》:“高度决定影响力”。以高质量的主流新闻和深度报道铸就高品位的大报风范,以此来塑造自己的“权威”个性。

《南方周末》:“深入成就深度”。与全国读者共同分享生存的智慧、发展的智慧,新闻以独家为主,时评以纵深见长,副刊则佳作迭出,以独特的视角,赢得众多精英的关注。“南方周末报系”在2003年和2004年又分别在更加细分的市场上培育出了《名牌》和《南方人物周刊》两份杂志。

《南方都市报》:“办中国最好的报纸”。拒绝平庸、追求卓越,以深入都市生活、引领时代时尚、紧密追踪经济热点、快速反映大众焦点为己任,在“传播消息,提供资讯,引导消费,服务生活”方面赢得口碑。

《21世纪经济报道》:“新闻创造价值”。提出“与加入WTO的中国一起成长”、“代表积极的、向上生长的力量”等不同凡响的口号,以分析国际形势、透视中国经济、观察行业动态、引导良性发展为目的,立足于国际通行的经济法规,及时有效地反映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跟踪报道中国企业界的动态与发展,报道以深度取胜,以深度促新闻,打造一份高品质的经济类媒体。2004年21世纪报系又培育出了《21世纪商业评论》,今后可能还会有进一步的创举。

《南方农村报》:“服务农村经济,维护农民权益”。在“农”字类的报纸中独树

一帜。

《城市画报》:“新生活的传播者”。关注都市人快乐健康新生活、新感觉,打造一份以资讯为重、新闻和娱乐并举的生活类双周刊全彩杂志。

《21世纪环球报道》:“新闻全球化,全球视野、中国视点”。关注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时事、探讨中国在此背景下的处境与方向;《21世纪环球报道》(明星周刊)的理念则是“娱乐经济代言人”,关注全球范围内文化界、艺术界、娱乐界、时尚界的新闻事件与明星人物。

《新京报》:“负责报道一切,对报道的一切负责”。南方报业集团与光明日报社合办的《新京报》,调强“负责”二字,贴近事实真相,讲究诚信。作为跨地域的品牌扩张战略的产品,《新京报》在北京市场的成功及其在国内外产生的影响,对“南方报业”的品牌美誉度产生了其他子媒体难以比拟的影响。

集团的整体品牌形象与局部的品牌个性形象要形成合力,共同营造品牌的社会影响力。一个集团不管有多少张报纸,但首先要打造好主品牌,如果主报办得不好,子报发展得再好,也不能说报业集团是成功的。我们认为,作为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的主报,“南方日报”四个大字中所蕴含的品牌价值和市场潜力是巨大的。

范以锦介绍,目前,南方传媒集团已从“报业品牌和媒体子品牌”的二级品牌家族结构管理模式,发展成为“报业主品牌、报系品牌和媒体子品牌”的三级品牌家族结构管理模式。而这一模式在中国报业的独创性,无疑是南方传媒人在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的结晶。

“出击新媒体:建成一个强大的南方新闻数码港,不仅能通过这个平台对自身平面

媒体进行宣传和展示,还要将其打造成一个具有独立盈利能力的新媒体品牌。” ——范以锦

“南方报业集团目前已更名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这意味着我们不仅办报、办刊,还要往新媒体发展。现在新媒体的挑战越来越激烈了,我们考虑除了办报之外,还要往新媒体方向发展。我们现在有南方网、南方报业网,还有奥一网。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目前的新媒体目标是,形成一个很强大的南方新闻数码港。”范以锦激情洋溢地谈及南方新闻数码港:“这是一个共同提升报业和网站价值的多功能平台”。

第一,要通过它来扩大集团报刊的影响力;第二,它可以独立操作,通过独立打市场体现出自己的价值;第三,我们的报刊和网站利用这个平台共同发展,比如共同举办一些论坛及有影响力的大型活动;第四,将我们的新闻资源进行整合,然后供给新闻数码港,通过滚动发稿,让集团的报纸不仅第二天可以见报,而且可以在南方网提供滚动发展的新闻。在滚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共同争取读者、争取更大的影响力,这样也会带来对广告的拉动。

对于平面媒体和新媒体的互动和共赢问题,范以锦有着切身的感受:“经过几年的努力,《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报刊在全国有比较大的影响力,发展得非常快。但是《南方都市报》在外省的发行量并不大,主要是通过网络的传播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还有《南方周末》,在国际发行的很少,但是也是通过网络的传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我想新闻的网络传播,对《南方日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影响力的扩大是功不可没的,所以不能简单地理解网站是吃了报纸的利益,实际上报网是共赢的,报纸给自家网站提供了信息,对网站的发展报业是功不可没的;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网站传递了更多的信息,促进了报业的发展,这同样是功不可没的。集团旗下的报网互补之后实现的是整个集团的共同发

展。”

范以锦称,打造南方新闻数码港的“切入点”是南方网,南方网作为《南方日报》主办的新闻网站,在资源的利用和统一调配等方面会更加方便,经过几年的打造,会发展的更快。

另据范以锦透露,在建中的南方传媒大厦,将会给南方新闻数码港提供现代化的办公场地,成为高档次、现代化的信息传播基地,预计三四年内建成。我们有理由相信,南方新闻数码港战略的实施将使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品牌影响力如虎添翼。

“立体化打造品牌:以‘南方报业’品牌为轴,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移动媒体、文化出版、文化会展、文化实业和传媒的公益活动为核心,立体打造文化传播的七色彩虹。” ——范以锦

“打造品牌是一个系统工程。集团内部上上下下对品牌要有整体的认知度,要通过一系列的策划从各个侧面营造品牌的影响力。”范以锦认为,“南方报业”主品牌整合于媒体品牌,也必将提升和发扬于媒体的运营之中。“我们要把媒体品牌的核心价值延伸到媒体运营的产业链上,在媒体运营的过程中全面提升‘南方报业’的品牌价值。除了打造响当当的媒体品牌外,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吹响了向文化出版、文化会展、文化实业和传媒的公益活动等全方位立体出击的号角。

《南方都市报》在广州举行大规模的汽车展、房展,亮出的就是“南方报业”的牌子;南都报系“华语传媒”系列奖项评选、21世纪报系“经济峰会”等品牌营销活动的经验,都在拓展“南方报业”的品牌价值。“南方报业”国际传媒论坛、“南方报业”经济论坛,合作发布“南方(报业)”经济(或消费、质量)指数、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指

数等等,把“南方报业”强大的品牌价值,直接转化为媒体的竞争优势和集团的经济效益。这既能使“南方报业”这一主品牌越来越深入人心,也使品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传播中华文化、承载民族记忆”,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核心使命,也是他们打造“南方报业”这一中华传媒品牌的不竭动力。

荣誉只能说明历史。“南方报业”能否成为中国报界不老的常青树,能否成为未来中国传媒界的丰碑,还取决于“南方报业”的“业者”们以什么样的理念去经营和保鲜这个品牌。我们祝福,也期待着„„

6、媒介经济是一种品牌经济

喻国明教授作为百人专家团的主席,十分关注关于品牌媒体话题,喻主席就品牌媒体的经济方面所作的探讨,全文如下。

一、中国媒体产业其实还远没有真正“热”起来,投资“泡沫说”并不成立

最新的数据表明,目前我国整个传媒市场的规模从理论上可以说超过1000亿元,而事实上,我国媒体产业今年所实际拥有的市场“盘子”仅仅在约800亿,至少还有近1/3的增量空间没有有效地占有,而之所以未能做到这一点,很大程度上与媒体产业的市场开发能力低下有关。

其次,由于目前体制和政策方面的限制,面对这样一个1000亿左右的大市场,业外资本实际进入的规模据估计仅仅在20—30亿之内。如此之小的投资进入的规模,很难得出关于投资“泡沫”的结论。所谓“泡沫说”大约只是由于媒体投资价值的重新被“发

现”所带来的关注热潮给人们造成的印象。

二、目前中国媒体产业的投资仍然属于“高风险”投资,因此,保持清醒明智的头脑,采取更加科学缜密的投资操作则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从政策面上说,我国关于媒体产业的投资政策是有限制的。目前行业外资本投资媒体只能获得一定期限的经营权与收益权,故存在着显在或潜在的风险。

其次,随着媒体竞争的加剧,媒体市场份额呈现集中化趋势,后来者虎口抢食的难度在加大。譬如,1999年广告收入最高的10家报纸广告收入总额达47.33亿元,占全国报纸广告总收入的42.15%;前33名报纸的广告收入占比达71.48%。市场份额集中于强势媒体,会加高后来者的进入门槛,建立起市场进入的资金壁垒,可能将小媒体逼到绝路。换言之,由于媒体产业的规模化发展超势,使进入媒体产业的资金“门槛”在迅速加高。以北京为例,1998年《京晨报》创刊时,仅以1500万的资金就成功地占据了北京报业第三的位置,而仅仅两年后,当《京华时报》要想达成这—市场目标时的资金“门槛”就已经升到了90万左右。据估计,未来1—2年内,试图进入北京主流报业市场的资金门槛会进一步提升至1亿以上的水平。要知道,高投入仅仅获得的是一种进入的资格,而是否有满意的获利回报,还要看诸多操作环节的协同与资源配置的优化程度。因此,这种高“门槛”的资金要求无疑加大了投资的风险程度。

此外,随着媒体投资热的升温,竞争者队伍的扩张,在一些人们熟知的媒体市场上(如以都市报为代表的大众化综合报纸)媒体产业既往的高赢利水平有逐渐走低的平均化趋势。换言之,这块曾经产生过暴利的“大饼”正在被逐步摊薄。如果没有传播模式的创新和市场的进一步开拓,过去的所谓“暴利”就会回归“薄利”。

三、由于中国媒体产业领域尚未到系统的市场化开发,其产出丰厚利润回报的潜力极大;并且作为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体产业具有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前景。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判断,对于媒体领域的投资都应该被视为是“利好”性的投资。 众所周知,传媒业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广告。我国传媒业的广告收入最近10年增长了近20倍,达到800亿元,10年内平均增长速度为35%,比同期的GDP增速快4倍多。预计今后若千年内,我国的传媒广告收入仍能保持10%-15%的年均增幅。

其次,由于传媒业作为“影响力经济”的自身性质,品牌建设往往容易“速成”。据摩根斯坦利(券商)1998年报告指出,在对11种产业建立世界级有

竞争力的大企业所需年限而做的统计中,大众传媒业所需年限为8年,远远快于其他行业。在传媒业还不发达的中国,大众媒体只需要2年左右就能建立起区域或行业优势。

四、资本介入媒体必须具备的三种基本意识:对传媒的投资应该是一种大投资、大宗长线型投资以及它应该是一种智慧型的投资

对于那些试图投资媒体产业的人的状况而言,目前的确存在着盲目性、情绪化和冲动性的问题。这种不理性的投资思路,使其不能按照正确的入市规则来考虑目标设定、资源配置及操作途径,其投资风险是极大的。

首先,对于媒体的投资应该具有足以跨越市场“门槛”的力度。因为媒介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规模化竞争的时代,规模化竞争对资本的市场准入以及获取有效回报客观上已经设置了一个资金介入和形成传播规模的门槛。当资金达不到这一跨越门槛的力度时,就不能期盼它产生回报。比如过这道资金门槛需要5000万,只来个4000万,能不能得

到80%的回报?不可能,可能连8%的回报都得不到,而只有达到5000万的足额,才有可能得到预期回报。换言之,这种投资必须在特定时段内(一般为媒体形成“自身”造血功能所需要的约18个月)达到足够的投资力度。

其次,这种投资应该视为是一种长线投资而不是一种短线投资。媒介经济实际上是建立在注意力经济基础上的影响力经济。做媒介实际上就是做品牌,要建立和维持受众的忠诚度(包括行为忠诚度和情感忠诚度),一定要通过做品牌来培养起一批忠诚度很高的受众,使自己的传播产品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认识社会、判断问题的基本资讯“支点”。只有这样,投资回报才会源源不断。做媒介不是一锤子买卖,不是一次性的,它要通过连续性的生产来获得回报,在可持续当中获得赢利。当投资者秉持一种春播秋收的农民式的投资回报期待,与媒介投资回报的实际产出周期不相吻合时,投资者就熬不住,这样就会导致资方与业者之间产生很大的矛盾、冲突,导致市场操作变形(如不断“吃苦药”、 “翻烧饼”似地、调整版面定位、内容和形式定位以及目标受众定位等),甚至失败。

第三个投资要求是,对媒体的投资实际上是一个智慧型的投资。对媒介业的投资者,并不是有钱就可以的,投资者一定要对媒介业本身有着深刻的了解,一是要熟悉媒介业本身作为社会公共产品的特殊运作规律及相应的游戏规则,明确其不同于一般商品生产的特殊要求;二是要善于通过投资的串联作用,实现媒体产业链条的有机链接;第三,这种投资还应该辅之以某种人才的机制,它应该是一种对人的投资,对人的自觉性、创造性、主动性的投资。在这种投资的同时应该营造出一种尊重人的创造性的机制,如果这种投资不跟这种机制联系起来,那么这种投资就很难发挥出其潜在价值。概言之, 国际新闻业的一些基本准则在中国同样适用:明星记者制、对报道的客观公正的强调、新闻从业者的敬业态度、编辑的精英意识……及对于编辑独立原则的尊重是媒体产业投

资者所应该绝对遵循的操作“底线”。

7、2006中国品牌媒体100强提名名单

一.报纸提名名单(请选出您心目中的品牌报纸,也可自己提名报纸)

北京

1、.北京晚报 ( )2、北京青年报( )3、新京报 ( ) 4、京华时报 ( ) 5、北京娱乐信报( ) 6、中国青年报 ( ) 7、北京晨报 ( )8、法制晚报 ( ) 9、

参考消息 ( )10、经济观察报( ) 11、中国汽车报( )12、计算机世界( ) 13、中国计算机报( )14、精品购物指南( )15、中国经营报( )16、21世纪报( ) 17、中华工商时报( )18、体坛周报( )

上海

1、新民晚报 ( )2、新闻晨报 ( )3、申江服务导报 ( )4、第一财经日报 ( )5、青年报 ( ) 6、时代报 ( )

广东

1、广州日报 ( ) 2、羊城晚报 ( ) 3、南方都市报 ( ) 4、.21世纪经济报道( ) 6、.周末画报 ( ) 6、新快报 ( ) 7、深圳商报( ) 8、晶报 ( ) 9、深圳晚报( ) 10、南方周末 ( )

天津

1、今晚报 ( ) 3、每日新报 ( )

重庆

1、重庆晨报 ( ) 2、重庆商报 ( ) 3、重庆晚报 ( )

黑龙江

1、生活报 ( ) 2、新晚报 ( ) 3、.新都市报 ( )

辽宁

1、.辽沈晚报 ( ) 2、华商晨报 ( ) 3、半岛晨报 ( )

吉林

1、新文化报 ( ) 2、城市晚报 ( ) 3、长春晚报 ( )

广西

1、南国早报 ( ) 2、南宁晚报 ( )

云南

1、.春城晚报 ( ) 2、生活新报 ( )

贵州

1、贵州都市报( ) 2、贵阳晚报( )

甘肃

1、.兰州晨报 ( )

宁夏

2、新消息报 ( )

福建

1、海峡都市报 ( ) 2、东南快报( ) 3、海峡导报 ( ) 4、厦门晚报 ( ) 江苏

1、现代快报 ( ) 2、扬子晚报 ( ) 3、金陵晚报 ( )

河北

1、.燕赵都市报( ) 2、都市时讯 ( )

河南

1、大河报 ( ) 2、东方今报 ( )

山东

4.齐鲁晚报 ( )

5.半岛都市报( )

四川

2.成都商报( ) 3.华西都市报( )

浙江

2.钱江晚报( ) 3.都市快报 ( ) 4.宁波晚报 ( )

7. 东南商报 ( )

山西

2.太原晚报( ) 3.英语周报 ( )

陕西

2.华商报 ( ) 3.西安晚报 ( ) 4.三秦都市报 ( ) 安徽

2.合肥晚报 ( ) 3.新安晚报 ( )

江西

1、江南都市报 ( )

湖北

1、楚天都市报 ( ) 2、武汉晚报 ( ) 3、楚天金报 ( ) 4、 武汉晨报 ( ) 湖南

1、.潇湘晨报 ( ) 2、.长沙晚报 ( ) 3、今日女报( )4、法制周报( ) 海南

1、南国都市报 ( ) 2、海口晚报 ( )

西藏

1、拉萨晚报 ( )

青海

2、.西海都市报 ( )

新疆

1、乌鲁木齐晚报( ) 2、都市消费晨报( )

内蒙古

1、内蒙古晨报 ( ) 2、北方新报 ( )

二、报业新媒体:

1、北青网 ( ) 2、赛迪网 ( ) 3、千龙网 ( ) 4、人民网 ( ) 5、大洋网 ( ) 6、大渝网 7、奥一网 8、东方网 ( ) 9、中国宁波网 ( ) 10、红网 ( )

新媒体项目:1、解放日报集团i-news ( ) 2、广州报业集团的“手机炫报” ( )

三.电视(请选出您心目中的品牌电视台,也可自行提名)

1.中央电视台 ( ) 2.东方卫视 ( ) 3.浙江卫视 ( ) 4. 江苏卫视 ( )

5.旅游卫视 ( ) 6. 凤凰卫视 ( ) 7.

湖南卫视( ) 8. 安徽卫视 ( )

9.北京卫视 ( ) 10. 山东卫视 ( ) 11.重庆卫视 ( ) 12. 广东卫视 ( )

四.杂志(请选出您心目中的品牌杂志,也可自行提名)

1.瑞丽 ( ) 2.知音 ( ) 3.时尚 ( ) 4.读者 ( ) 5.新民周刊 ( )

6.中国新闻周刊 ( ) 7.城市画报 ( ) 8.新周刊 ( )

9.财经 ( ) 10.商界 ( ) 11.世界经理人 ( ) 12.传媒经理人

五.网络媒体:(请选出您心目中的品牌网络媒体,也可自行提名)

1.新浪网 ( ) 2.搜狐 ( ) 3腾讯 ( ) 4.百度 ( )

5. 猫扑 ( ) 7.凤凰网 ( ) 8. 悠视网( ) 10.淘宝网(阿里巴巴) ( )

11. 世纪佳缘 ( ) 12、空中网 ( ) 13、51.com ( )

六.新媒体:(请选出您心目中的品牌新媒体,也可自行提名)

1.分众传媒 ( ) 2、.航美传媒 ( ) 3、北广传媒 ( ) 4、触动传媒 ( ) 5、上海东方移动电视( ) 6、永达户外 ( ) 7、 ( ) 8、.POCO ( ) 9、健康传媒 ( ) 10、上海华智地铁( ) 11、广源传媒 ( ) 12、百视通IPTV ( )

13.Cgogo ( ) 14.主流网

七、广告媒体:(请选出您心目中的品牌广告媒体,也可自行提名)

1、大贺传媒 ( ) 3.TOM户外 ( ) 3、白马广告 ( ) 4、框架广告 ( ) 5、中润解放传媒( )

6、实力媒体 ( ) 7、传力媒体( ) 8、叶茂忠策划 ( ) 9、电通广告 ( ) 10、盛世 长城 11、 灵狮 ( ) 12、智威汤逊 ( )

八. 塑造媒体品牌杰出、新锐人物:(请选出您心目中的人物,也可自行提名) 报人:

1.范以锦 ( ) 2.张富汉 ( ) 3.张秉礼 ( ) 4.尹明华( ) 5.梁国标( )

6. 刘九如( ) 7.王春芙( ) 8.吴海民( ) 9.张雅宾( ) 10.关文( ) 11.徐锦江( ) 12.龚曙光( ) 13.张书新( ) 14徐少达( ) 15. 谢晶思( ) 16.崔斌( ) 17.柳祖源( ) 18.

席玉虎( ) 19.陈舒平( ) 20.张健星( ) 21.张德安( ) 22.李颖( ) 23.毕华德( ) 24. 黄扬略( ) 25. 庞新智( ) 26.金碚 ( ) 27. 党林( ) 28.何崇元( ) 29.贾长华( ) 30. 瞿优远( ) 31. 蒋钦挥( ) 32、陈荑茁 ( )

广电人物

1.赵化勇( ) 2.刘长乐 ( ) 3.魏文彬 ( ) 4.黎瑞刚( ) 5.罗毅( ) 8.刘爱勤( ) 8.张惠建( ) 10.李晓枫( ) 11. 杨玲玲 ( ) 12.杨波( ) 13. 王庚年( )

14. 甘霖( ) 15. 阎爱华( )

期刊人物

1.胡舒立( ) 2.吴泓 ( ) 3.彭长城( ) 4. 胡勋璧( ) 5.孙冕( ) 6. 赵济清( )

7. 李栓科( ) 8. 丁海森( )

网络人物

1.陈彤 ( ) 2.马云 ( ) 3.张朝阳 ( ) 4.丁磊( )

5.郭凡生 ( ) 6、李彦宏( ) 7.徐建 ( ) 8.马化腾 ( )

9. 梁建章( ) 10.杨宁( ) 12.俞渝( ) 13.陈一舟( )

新媒体人物:

1.江南春 ( ) 2.贺超兵( ) 3.朱波( ) 4. 郭曼( ) 5.王超( ) 6.付新华( )

7.姚鸿 ( )

广告人:

叶茂中( ) 2.李光斗( ) 3. 李倩玲( ) 4. 周佩莲( ) 5. 莫康孙( ) 6. 高峻( )

7. 张秀华( ) 8.夏洪波( ) 9. 徐颐乐( ) 10.党合( ) 11.徐丽( ) 12.郑乃绮( )

13.郑香霖( ) 14、陈一枬( )

8、中国媒体品牌的塑造与经营现状

文/黄菊芳 周磊

品牌俗称为“口碑”,但作为现代市场营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品牌始产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媒体品牌是指媒体名称、标志、风格、特色、声誉、媒体包装及结构、受众等有形无形的综合。品牌意味着媒体与受众的关系,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媒体的品牌体现了媒体的差异化特征,具有专有性与扩张性。

品牌是竞争的产物,只有在相对成熟的市场环境中才会产生现代意义上的品牌。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品牌概念,更没有媒体品牌一说;直到上世纪末期,中国媒体的管理模式开始进行调整,媒体进入事业性与商业性双重性质时代。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和生存压力,部分媒体开始仿效企业进行品牌建设的尝试,媒体品牌的塑造与经营才逐渐被学界及业界所关注。

▲中国媒体品牌建设的三个阶段

中国媒体的品牌建设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其一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陆续创刊的都市报和市民报,打破了报媒的垄断经营时代,媒体开始进入垄断竞争时代,媒体的品牌建设开始了第一轮尝试;其二是上世纪末陆续诞生的网络媒体和新媒体,彻底打破了媒体市场的相对均衡,加剧了媒体的竞争,一批先知先觉的媒体开始大力推进品牌塑造与经营,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三为最近一两年来,伴随着新媒体的逐渐强大以及新媒体应用的丰富和普及,具有了一定品牌积累和经营实力的传统媒体一方面迫于新媒体的竞争压力、一方面具有了经营扩展和品牌延伸的冲动,开始大力进行品牌的数字化延伸和品牌的跨媒体运作。

虽然媒体品牌的诞生在中国只有短短十年左右,但其发展迅猛,在整个品牌市场占据了重要位置。2006年第三届世界品牌大会上,世界品牌实验室和世界经理人周刊联合发布了2006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其中包括44家媒体品牌(不含网络媒体);而2004年仅有40个品牌入选,其中还包括5家网络媒体。 ▲新媒体发展与媒体品牌建设

中国媒体品牌建设取得的优异成绩源于中国几十年的媒体垄断环境,使得部分传统媒体积累了大量的垄断资源,在随后的市场经济中通过短暂的品牌建设得以释放。同时,中国媒体品牌塑造和相对成熟期间恰好是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时期,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传统媒体的品牌塑造与经营提供了条件。首先,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加快了传统媒体的市场化步伐,其次,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为传统媒体的品牌塑造提供了外在的压力,再次,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为传统媒体的品牌塑造提供了有效的工具,最后,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也为传统媒体的品牌经营和延伸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近两年,在完成了媒体品牌的短暂建设之后,国内媒体陆续开始了品牌经营、发展与延伸的尝试,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其一为品牌意识的输出,在报媒方面体现的最为明显,比如先后进行的南报北进和北报南进、异地办报等;其二为跨媒体经营,如去年开始的各地报业集团、广电集团等向传媒集团的转型;其三为媒体数字化(多媒体化),本质上是建立于品牌延伸之上的跨媒体经营,如报纸网站、电子报、手机报的兴起等。

可见,中国媒体(尤其是传统媒体)品牌的塑造与经营相较于国外有着天然的差别。国外媒体天然具有了较好的市场环境,并且在网络等新媒体出现时业已进入了品牌成熟期,因此在新媒体领域,传统媒体通过品牌延伸占据了重要位置。而在中国的特殊国情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品牌塑造与经营、延伸基本上处于同一时期,因此新媒体相对独立的完成了自己的品牌建设;传统媒体在急速的进行自身品牌塑造的同时进行着媒体品牌延伸,不乏有传统媒体在新媒体领域取得不错成绩的案例,但整体而言目前还处于落后的局面。

▲中国媒体品牌建设面临的问题

1、媒体品牌发展不平衡

虽然这些年来媒体的品牌建设走的很快,媒体管理者的品牌意识不断加强,部分媒体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品牌建设,并且在品牌的发展与延伸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大部分媒体的品牌意识还非常薄弱,主要原因有:虽然中国媒体改革后管理模式进行了调整,媒体事业性、商业性双重性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媒体的市场化改革,提高了媒体经营者的品牌意识,但很多媒体依旧处于官僚体制状态,基本缺乏品牌意识;媒体的品牌效益与规模成正比,大部分规模比较小的媒体缺乏品牌建设的冲动,

品牌意识受到局限;媒体品牌概念时日不长,可供借鉴的资料和案例都不多,尚不存在成熟的媒体品牌理论,因此也客观上对媒体的品牌发展造成了局限。

2、品牌管理人才缺乏

现代品牌概念进入中国时日不长,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媒体经营管理者对现代市场营销学产生的品牌理论的接受速度比较慢;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市场营销及品牌学相关教育落后,从而导致了品牌管理人才的稀缺;媒体行业是一个相对独特的行业,特别是具有中国国情的媒体行业,因此即懂得中国的媒体经营管理又懂得品牌经营管理的人才非常稀缺,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媒体的品牌建设。

3、品牌执行能力较差

有些媒体具有一定的品牌意识,但因为品牌管理经验和品牌管理人才的缺失,不能制定长久的可行的品牌规划;一些媒体虽然精心设计了品牌理念并制定了长远的品牌规划和品牌战略,但品牌的执行能力不强,无法落实和坚持;还有一些媒体虽然在品牌塑造方面做的不错,但不懂得进行品牌的管理和经营,从而导致品牌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4、陷于媒体数字化迷局

由于中国(传统)媒体的品牌建设与媒体数字化基本上处于同一时期,特别是那些品牌塑造起步比较晚的传统媒体,无法正确看待媒体数字化的机遇和挑战,不懂得如何在利用新媒体促进品牌发展的同时实现媒体品牌的延伸,因而在媒体品牌建设与媒体数字化过程中陷入迷局。

综上,中国媒体品牌的塑造与经营虽然起步较晚却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存在媒体品牌发展不平衡,品牌 执行力较差,品牌人才缺失等问题。同时,由于中国媒体品牌建设起步较晚,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传统媒体品牌在新媒体领域的落伍,错失了品牌延伸的非常机遇;但应当看到,由于传统媒体在资源上的独特优势、品牌意识的加强及品牌管理人才的完备,相信在未来几年,中国媒体不论是在自身品牌塑造、品牌经营,还是品牌的跨媒体运作、媒体数字化方面都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1、媒体怎样建立品牌形象

媒体品牌是指媒体(频道)名称、节目标识、节目风格和特色、节目宗旨、节目声誉、节目包装、节目结构、听众认同等有形无形的总和。品牌意味着听众与媒体之间的关系,品牌代表听众对广播节目的感受和印象,品牌存在于观众的心中。广播节目质量是广播品牌的基础,没有好的节目,广播品牌如无形之水,无本之木。

品牌是竞争的产物,因此,建立品牌及品牌体系要从充分了解市场入手,从了解对手着眼,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市场调查和市场定位是建立品牌的前提和基础。

(1)市场调查和市场定位

首先要对频道覆盖范围内构成、社会分布、兴趣爱好、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分布及广告客户的投放要求、投放重点等作全面、详细的分析、了解,知道节目在什么时段办,竞争对手的情况如何,或怎样避开竞争对手之“锋芒”,或以已之“长”击他人之“短”。清楚节目是办给什么群体的观众听的,节目运行播出后要组织节目收听反馈信息,了解节目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在哪些方面还有待改进和提高。抛弃过去办节目只是主观地“策划”,而不以市场为出发点的习惯思维模式和工作套路。

要树立成功的节目品牌乃至传媒品牌形象,就要充分了解和认识本频道及节目在频道市场中的位置状况,找到自己薄弱环节或不足之处,把握和发扬自己的优势和长处,这样才能获得稳定的听众市场和份额,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因此,形成优良“品牌”的关键在于媒体自身对市场的准确“把脉”--市场调查和市场定位。

竞争市场中各媒体频道的节目构成、节目编排、节目内容、节目时长、播出形式是调查的主要内容,将以上结果分类列表并进行综合比较分析,拟定适应本媒体特色的节目和运作体系并逐步形成最佳成本与产出收益比率。

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建立各类型节目质量与收视、成本与收益的反馈体系。建立该体系是准确把握市场定位的系统工具,它能科学地有针对性地提供为建立媒体优良品牌的市场依据和自身运行模式。反馈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节目成本投入与产出比;节目收听率与广告收入;节目包装与媒体整体形象是否吻合。

(2)名牌栏目与品牌资源的整合

在媒体频道众多的今天,创办名牌栏目难,要维护、扩大名牌栏目的影响更难。 为什么?过去媒体少,媒体办什么节目,听众就接受什么节目,选择的余地不大,收听也相对集中,一个好节目容易引起轰动效应。而今天媒体越来越多了,各类节目层出不穷,形式多样,丰富的节目为听众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

媒体要走入市场,节目要赢得收视必须具备竞争机制和条件。节目靠什么在市场上赢得竞争?一靠节目质量,二靠建立、维护名牌栏目的品牌效应。影响节目质量高低的因素有二:一是节目本身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等硬件部分。二是节目先期的市场调查、定位是否准确,节目策划是否有新意、有创造力,节目内容是否具吸引力,听众能否被紧紧地留住,节目的包装、推广是否到位和得力,节目形式是否新颖,节目播出运作起来后怎样巩固发展节目的优势,又怎样调整改进节目的不足等等。而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建立节目的高效运行机制。

媒体整合前,各媒体各有自己的品牌栏目,有的是内容、形式不同,听众群也不同;有的是内容、形式雷同,听众群也接近;有的栏目彼此相互抄袭,变良性竞争为恶性竞争,耗废资源,拖慢发展速度。而整合资源搞集团化经营的优势在于将诸多的节目资源重新按市场的需求进行合理分配调整,突出特色,形成强势节目和强势品牌,以图更大更强的竞争势态。

品牌栏目是媒体品牌形象丰富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营好品牌栏目,对媒体品牌形象有促进和发展的作用。而媒体品牌形象的整体价值和作用对品牌栏目又有强大的推动力和市场扩张力。媒体品牌形象的价值效应此时可作战略补给,推动品牌栏目自我更新。

(3)建立品牌体系

这是因为建立品牌体系有以下几个特点和作用。

1. 品牌栏目的运行阶段和维护过程即是媒体培养听众和目标市场的过程。因此维护和充实品牌与建立品牌同样重要。

2.媒体“产品”在市场中出色的包装和标识,它是听众群和目标市场识别的依据,如果没有品牌体系或削弱了品牌的作用,媒体“产品”认可度、收视率及市场份额将无情地受到影响,这就是我们常听到的抱怨:我们的节目办得不错啊,为什么没有广告,为什么收听一般的缘故。

3. 建立品牌是节目创办、稳固、壮大、持续的营养基。办节目不考虑品牌的建立和培养,节目很难持续长久,如果你一开始就将节目溶入到品牌体系之中,人家再学,再好,都有你的影子,都是你的翻版,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他在帮你宣传你的品牌形象。这就是品牌的魅力。

2、媒体的品牌化操作

尹学东:我是从媒体出来的,我想讲一下我们的媒体对品牌化的理解和我们具体的一些做法。首先是有一个片子大家比较熟悉,有一个小女孩从农村转到上海,这个片子,几乎是深入人心。片子带来的品牌力,影响很大。我个人也非常喜欢这个片子,同时我

们广告部也有多的版本演艺这个片子,其中有一个片子是在上届奥运会当中,有很多夺金的镜头,这里面实现了“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梦想。这基本上是用奥运会夺冠的镜头(大家可以看一下)。我想这个品牌提炼出来的东西,我想大致介绍一下我们经营情况,首先我们这个环

境,昨天听到田总讲了很多数字,这些数字各有各的出处,我这里也有一组数字,讲的是广电行业里面的情况,我看到近期的综艺大观里面的行业,因为的媒体行业以来于广告,电视也是这样,这里面有收视费的收入。中央电视台也是经常探讨这个问题,中央电视台是有垄断资源,也有垄断的地位,所以形成现在垄断的情况,而且大家思想里面的意识,也是一直这样,而且可能一直不会打破。我们后来就这个问题,有一些研究,觉得这并不是这样,这是给出来的几个理由(如图),我不就不细讲。

总体来说,中央电视台成为现在,是在过去某一个时期有一定的合理性,如果有一些媒体,像电视媒体,想超过中央电视台有没有这个可能,我们看看平面媒体,大家看《人民日报》是被什么的媒体超过,所以中央电视台一直也是很有压力。因此我们也就提到一个品牌化的战略,由于我的工作关系,演讲也比较多,我基本上每到一个地方,也做一个小的测试,如果有两个完全质量一样,价钱(假设)也一样的电视机,一个是金星的,一个是索尼电视,如果让大家选择,是选择金星的还是选择索尼,大家可以分别举下手,大家可以看一下,结果差不多,这个情况不用问,买金星的都是支持国货。基本上有这样的理由,我觉得举手的同志,大多数的测试和今天不一样,大多数人是愿意买索尼。我小时候电视是凯歌,隔壁是金星的,我当时特别羡慕人家,金星是上海生产的,上海对我而言就意味着品牌好。我想上海电视机厂的同志,和我们在座的朋友一样,认为金星的牌子没有索尼好,就把金星的牌子卖给了索尼,所以现在大家看到的索尼电视机,就是原来的金星电视机厂。教科书说,品牌是一种承诺,承诺下面就是看到的递

进关系。

我们看到是最关键境界,我在北大上课的时候,问到一个学生,问他是否知道一个摩托车叫“哈雷”,很多女生都知道,这是一个皮子的东西,因为“哈雷”的品牌营造就是时尚、前卫。时尚、前卫用什么来体现,到他的专卖店可以皮衣、皮裤,这是他营造时尚的方式。我们再对比一下,(看图)这是我看到宗教方面的书,其中提到了宗教的定义,其中有上面的定义,宗教是超自然力量的一种社会意识,这就感觉到品牌的总体感觉和宗教是非常相象,包括具体的做法,宗教有宗教观念、宗教行为,宗教组织,还有宗教相关的内容,还有品牌具体操作和宗教有非常相同的地方,是不是品牌建设在学习宗教中。我估计也不是这样,只不过品牌也是在营造一种虚幻。所以可以说是殊途同归。

具体说道媒体的品牌化,第一是栏目的商品、品牌化和商品化。首先需要做到商品化,这是大部分的媒体都完成了,还有很多的媒体是在形式上完成,没有从深的层次上完成,这还是依靠个别栏目的精英,实际我们在具体操作上,如果把制作节目的人,当成产业工人,这就是我们节目化内涵的东西。再有是广告操作,虽然我们是做媒体,但是对广告的信任度是“只缘身在此山中”。大家再看这个片子,这是我们经常在生活中看到。现在有一个片子叫“相信品牌的力量”,后来我们在做宣传片的时候,认为相信广告的力量太直白了,就改成“相信品牌的力量”,宝洁公司来到我们那里说,他们说非常相信相信品牌的力量,这就是说,做品牌还是做广告。再有一点是做活动,这是指各种各样的活动,还有是做管理。

中央电视台做管理的时候,去年大的战略是频道专业化向品牌化的转变其中推出了一些具体措施,中心制向专业管理转变。包括栏目,制片人的竞争,还有栏目的淘汰,淘汰的栏目,制片人三年不能上岗,制作人是有权,还有各种各样的权利,这对电台的

压力是非常大。我们把新大楼也作用新牌化的标志,这在建筑史上的里程碑的作用,不亚于立体的东西(看片子),这是媒体的品牌化,我们同时也推出了一些,实际上我们是行业里面的老大,我们推出了一些理念,其实对全行业都是使用,并不排他的,我们是整个做大行业蛋糕,比如说我们提出了“时效”传播,媒介是企业的战略性资源,因为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一个企业来讲,拥有媒介资源的时候,就时候是战略,就像下围棋一样,你有了他就没有了,像世界杯,你战了,你的对手就不了,这个观点,不管是大媒体,还是小媒体,都是完全适用的。还有新的目标论,我们做了几个月的客户开发,其中有一个企业非常大,他几乎是行业里面最大的企业,营销副总职位也是非常好的工作,这位朋友做了十多年,就辞职自己干,他说自己那么多年都是最好的,但是现在有同学、朋友超过我,其实这个现象在生活中是普遍,而目标体现是相对稳定的市场,大家都安于现状,而现在市场上不断的变化,大家受环境的影响非常巨大。所以我们经常买这个东西是别人告诉我的,或者是我看到别人买的,包括非销售类的大众产品,包括徐工、柳工等挖掘机也要做中央电视台的广告,这时候看中的是相互的影响。这对电视媒体的推动是非常大。

我们有一个新的理论代替目标受众理论。比如说,中央电视台请一个企业家非常的难,其实并不是这样,我们请一个企业家非常的难,那就想办法,比如说有的企业家对做论坛比较感兴趣,我们就搞了一个论坛,在论坛的下午,就请北大著名的大师来讲禅与情绪管理,当天晚上还进行了坐禅的相关的活动,行业管理也是中央电视台的应该做的事情。其中最突出的是2002年做的一个乳品行业的推广会,原来是想是请农业部学生发展办公室,还请了当时国务院发展办公室主任陈淮,是希望各个行业,原来是做饲料的,现在都来做牛奶了,这个行业市场份额是非常不集中,现在正在走向集中,行业实际上需要一个发展,这个集中度说明需要淘汰一大批东西,我们初衷是慢慢培育市场,而他们建议,在第二年的第四季度,招标全大多数是牛奶。我想乳品业行业里面有一些

标志性的事件,那中央电视台的行业会,是当级乳业产量增长39%-40%左右。那么品牌,我们也讲到的品牌的建立,品牌在中国也有一个升级换代的趋势(看广告片)。这是我们看到的步步高的广告,现在不可能通过广告塑造它的品牌,如果一个品牌要推一个新产生,不是很方便,尤其是和现在的社会不太相适合。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些新的品牌并不是这样做的(看广告片),OPPO这是广东的公司是请韩国导演,韩国演员拍的,这是非常韩国化的广告片,非常的时尚。OPPO是广州步步高出台一个品牌,这就是品牌的升级。我想“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品牌还有对国情的理解,广告出来,为什么能深入人心,这就是当时人的心态,我们还有一个广告,也是说到我们新的社会心态,大家都感觉中国要富强,要走向全世界,这也是队精英营销和市场的人员一个深入大家心态一个过程。同时对整个中国市场的机会,以及做品牌的空间非常大。同时我们还有一个广告,演绎的版本,也是体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看广告片)。谢谢大家!

3、活动营销--媒体品牌塑造高招

“注意力经济”的理论认为公众的注意力是电视媒体竞争的最大资源,更有人直白地称之为“眼球经济”:谁吸引到的目光最多,谁就可以成为市场中的翘楚。在此种背景下,活动营销成为电视媒体的首选,电视媒体纷纷行动起来,用活动吸引注意力,吸引公众和商家的眼球,塑造电视媒体品牌。

活动营销对电视媒体的意义

电视媒体活动营销是指电视媒体根据一定的主题,精心策划,整合广告、促销、公关、推广等营销手段,开展的有特定目的和内容的、能够引起轰动效应、具有强烈新闻价值的单一的、或是系列性组合的社会活动。这种活动牵涉面广,影响重大,能够引起公众的广泛兴趣和注意,对于树立电视媒体形象,扩大影响,实现更有效的品牌传播和

销售促进,提高电视媒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用活动营销塑造电视媒体品牌,原因有三:

1、活动营销有助于电视媒体发挥影响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体的竞争日趋激烈,“第三次销售”理论应运而生,电视媒体不再仅仅扮演一个信息传播者的角色,而是借助自身的传播优势和影响力成为社会的热点和兴奋点,迅速提高媒体的知名度,有效提升节目收视率。

2、活动营销具有更明确的议题。通过整合多层次媒体,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的注意力,受众更加明确,提高知名度的同时还具有引导性,有利于塑造电视媒体的品牌个性。

3、活动营销拉近观众与电视媒体之间的距离,使电视媒体更加贴近生活、贴近观众,可以有效提高媒体亲和力。如主持人见面会、社区活动等,有利于提高媒体的影响力与亲和力。

电视频道活动营销的形式和内容

活动营销分为两个流派:一是利用突发事件进行行销,比如“蒙牛”利用神舟5号上天而策划宣传促销活动;二是利用大型商务活动行销,是通过主办方有计划、有步骤的策划来实现的,如 超级女声”。前者通常是可遇不可求的,考验的是应对能力;后者发挥的是创造能力。 根据形式和内容的不同,电视媒体开展的活动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节假纪念日活动

充分利用节日、纪念日所特有的亲和力,给媒体造势、聚人气,提升电视媒体的品位、档次和品牌含金量。如红军长征纪念日举行重走长征路活动,植树节栽下一片“爱心林”,助残日慰问残疾儿童;母亲节组织电视征文大赛等。

2、社区公益活动

通过生动、活泼的社区公益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注意力,提升电视媒体、客户的知名度、美誉度。电视媒体开展的社区公益活动主要有:一、知识讲座培训:法律、健康、安全知识进社区活动;二、文艺表演:家庭才艺表演比赛等;三、知识技能竞赛:厨艺大赛、智力竞赛等。

3、电视大赛和晚会活动

充分发挥电视优势,吸引观众参与,提高电视媒体的知名度。举办“六一”节晚会、教师节晚会、慈善晚会等。央视的“春晚”、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可谓典范。

4、论坛或行业评比活动

制造新闻热点,吸引观众注意,提升电视媒体的品牌,强化在某一行业领域的权威。组织营销论坛,举办年度事件、人物等电视评选活动。如央视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年度汽车评选。

5、会议营销

电视媒体可组织广告推介会、广告公司联谊会,举办主持人与观众见面会,在重点电视剧和栏目播出前,举办首映式、新闻发布会,邀请专家学者、媒体记者、热心观众

参加。

电视媒体活动营销的原则

1、定位准确

活动一定要适合电视媒体的特色和定位,符合自身的品牌发展战略,这样才能不断给自己的品牌加分,形成和强化自己的品牌特色。淄博电视台科教频道秉承“教育改变命运、科技改变生活”的理念,开展了“春风送暖”救助贫困生活动,救助失聪儿童小雪、白血病患儿胡润芝、患病姐妹芳芳、媛媛,自立自强好少年刘献征等活动,体现了科教频道的教育特色和人文关怀,形成了独有特色。在淄博,一提起救助贫困生,很多观众就会自然联想到科教频道。

2、借势造势

古语说得好:“善弈者谋势”,“强者造势,智者借势”。淄博电视台科教频道成立之初,力量薄弱,资金有限,因此,借势而上成为第一选择。借活动的“势”,对社会影响大的活动,以媒体协办的方式参与进去,扩大知名度,先后参与协办了中国跤王争霸赛、2005全国首届酒店业博览会、山东糖酒会等活动。借资源的“势”,《前沿讲座》是科教频道播出的一档营销管理类节目,频道尝试将节目资源转化为智力资源,举办《前沿讲座》报告会,拉近专家与当地企业的距离,专家也成为频道的“外脑”,资源互相合作,为我所用。

要想取得更多“注意力”支持,还要不断造势,制造热点、焦点。2005年春,淄博电视台科教频道开展了“春风送暖”活动,通过节目呼吁热心观众救助贫困生,荧屏上滚动播放着几个版本的宣传片。3月12日启动仪式,救助贫困生60余名,组织爱心人

士、被救助的贫困生共同栽下一片“爱心林”。4月1日起,开展了“每当您给科教频道投入一百元广告费,就有一元钱救助了贫困生”活动,通过宣传片、广告灯箱等广泛宣传,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告客户的欢迎与支持,山东百粮春集团分三批救助了100名贫困生。8月,组织救助贫困生上大学,募集资金两万多元。12月,用节省下的开播纪念日庆典资金救助130名贫困生,共计6.8万元。至此,2005年科教频道“春风送暖”活动圆满画上了句号。每次救助活动都受到了社会的好评和关注,成为其他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树立了科教频道良好的社会形象。

3、互动多赢

活动营销是一项电视媒体、观众和广告客户互动多赢的营销模式,三方互动,同时带动三者利益提升。

2005年5月至7月,淄博电视台科教频道和山东华狮啤酒有限公司联合开展了“关注科教频道,畅饮绿兰莎啤酒”活动,内容为随机走访观众家庭,凡正在收看科教频道节目的观众可获得绿兰莎啤酒。配合本次有奖活动,频道播放了大量活动宣传片花,客户的品牌形象和产品信息贯穿活动宣传始终,客户品牌随着活动宣传短期内即进入了淄博的千家万户。活动有效提升并稳定了节目收视,维持了目标人群的收视忠诚度,为观众提供了收视附加价值,引发了观众互动热情。同时,“绿兰莎”系列产品也在其销售终端进行同步的促销宣传活动,二者结合,信息传播形成了立体空间,效果相得益彰。活动形式和效果赢到客户认可,许多家企业纷纷表示要合作开展类似的活动。

4、中国媒体品牌的塑造与经营现状

品牌俗称为“口碑”,但作为现代市场营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品牌始产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媒体品牌是指媒体名称、标志、风格、特色、声誉、媒体包装及结

构、受众等有形无形的综合。品牌意味着媒体与受众的关系,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媒体的品牌体现了媒体的差异化象征,具有专有性与扩张性。

品牌是竞争的产物,只有在相对成熟的市场环境中才会产生现代意义上的品牌,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品牌概念,更没有媒体品牌一说;直到上世纪末期,中国媒体的管理模式开始进行调整,媒体进入事业性与商业性双重性质时代,并且走向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部分媒体开始仿效企业进行品牌建设的尝试,媒体品牌的塑造与经营才逐渐被学界及业界所关注。中国媒体的品牌建设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其一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陆续创刊的都市报和市民报,打破了报媒的垄断经营时代,媒体开始进入垄断竞争时代,媒体的品牌建设开始了第一轮尝试;其二是上世纪末陆续诞生的网络媒体和新媒体,彻底打破了媒体市场的平静,加剧了媒体的竞争,一批先知先觉的媒体开始大力进行品牌的塑造与经营,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媒体品牌的诞生在中国虽然只有短短几年,但其发展迅猛,在整个品牌市场占据了重要位置。2006年第三届世界品牌大会上,世界品牌实验室和世界经理人周刊联合发布了2006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如果我们把该排行榜中将所有媒体品牌列出来(不包括网络媒体),可以发现以下几个数字: 2006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包括44家媒体品牌,其中电视7家,电台1家,新媒体1家,杂志4家及报社31家;而2004年的数字为包括报纸、杂志、网络媒体和电视广播在内40个品牌入选,其中包括报纸 25家,5家网络媒体,杂志、电视广播合计10家。

中国媒体品牌建设取得的优异成绩源于中国几十年的媒体垄断环境,使得部分传统媒体积累了大量的垄断资源,因此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中通过短暂的品牌建设得以释放。同时,中国媒体品牌塑造和相对成熟期间恰好是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时期,网络等新媒体

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传统媒体的品牌塑造与经营提供了条件。首先,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加快了传统媒体的市场化步伐,其次,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为传统媒体的品牌塑造提供了外在的压力,再次,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为传统媒体的品牌塑造提供了有效的工具,最后,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也为传统媒体的品牌经营和延伸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近两年,在完成了媒体品牌的短暂建设之后,中国媒体陆续开始了品牌经营、发展与延伸的尝试,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其一为品牌意识的输出,在报媒方面体现的最为明显,比如先后进行的南报北进和北报南进、异地办报等;其二为跨媒体经营,如去年开始的各地报业集团、广电集团等向传媒集团的转型;其三为媒体数字化(多媒体化),本质上是建立于品牌延伸之上的跨媒体经营,如报纸网站、电子报、手机报的兴起等。 可见,中国媒体品牌的塑造和经营,特别是传统媒体的塑造和经营相较于国外媒体品牌有着天然的差别。国外媒体天然具有了较好的市场环境,并且在网络等新媒体出现时业已进入了品牌成熟期,因此在新媒体领域,传统媒体通过品牌延伸占据了重要位置。而在中国的特殊国情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品牌塑造与经营、延伸基本上处于同一时期,因此新媒体相对独立的完成了自己的品牌建设;传统媒体在急速的进行自身品牌塑造的同时进行着媒体品牌延伸,不乏有传统媒体在新媒体领域取得不错成绩的案例。 当然,中国媒体品牌建设在取得不错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品牌意识普遍较差,媒体品牌发展不平衡

虽然这些年来媒体的品牌建设走的很快,媒体管理者的品牌意识不断加强,部分媒体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品牌塑造与经营,并且在品牌的发展与延伸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效

果,但大部分媒体的品牌意识还非常薄弱,主要原因有:虽然中国媒体改革后管理模式进行了调整,媒体事业性、商业性双重性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媒体的市场化改革,提高了媒体经营者的品牌意识,但很多媒体依旧处于官僚体制状态,基本缺乏品牌意识;媒体的品牌效益与规模成正比,大部分规模比较小的媒体缺乏品牌建设的冲动,品牌意识受到局限;其三为,媒体品牌概念时日不长,可供借鉴的资料和案例都不多,尚不存在成熟的媒体品牌理论,因此也客观上对媒体的品牌意识造成了局限。

2、品牌管理人才的缺乏

现代品牌概念进入中国时日不长,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媒体经营管理者对现代市场营销学产生的品牌理论的接受速度比较慢;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市场营销及品牌学相关教育落后,从而导致了品牌管理人才的稀缺;媒体行业是一个相对独特的行业,特别是具有中国国情的媒体行业,因此即懂得中国的媒体经营管理又懂得品牌经营管理的人才非常稀缺,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媒体品牌的塑造与经营。

3、缺乏长远的品牌规划及品牌战略,品牌执行能力较差

有些媒体具有一定的品牌意识,但因为品牌管理经验和品牌管理人才的缺失,不能制定长久的可行的品牌规划;一些媒体虽然精心设计了品牌理念并制定了长远的品牌规划和品牌战略,但品牌的执行能力不强,无法落实和坚持;还有一些媒体虽然在品牌塑造方面做的不错,但不懂得进行品牌的管理和经营,从而导致品牌资源闲置和浪费。

4、陷于品牌建设和品牌延伸(媒体数字化)的迷局

由于中国(传统)媒体的品牌建设与媒体数字化基本上处于同一时期,特别是那些品

牌塑造起步比较晚的传统媒体,无法正确看待媒体数字化的机遇和挑战,不懂得如何在利用新媒体促进品牌发展的同时实现媒体品牌的延伸,因而在媒体品牌建设与媒体数字化过程中陷入迷局。

综上,中国媒体品牌的塑造与经营虽然起步较晚却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存在媒体品牌发展不平衡,品牌意识普遍较差,品牌人才缺失等问题。同时,由于中国媒体品牌建设起步较晚,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传统媒体品牌在新媒体领域的落伍,错失了品牌延伸的非常机遇;但应当看到,由于传统媒体在资源上的独特优势及品牌意识的加强及品牌管理人才的完备,相信在未来几年来,中国媒体不论是在自身品牌塑造还是品牌经营及向新媒体的延伸方面都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5、拿什么铸就品牌丰碑

2006年7月18日,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挂牌1周年的日子。在她一周岁生日来临前夕,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收到一份不寻常的生日贺礼—日前,在世界品牌实验室主办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上,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媒体品牌综合评估价值为87.24亿元。将中国国内各家新闻集团入选的平面媒体的品牌价值打包计算,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高居榜首。其中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南方日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的品牌价值分别达到39.68亿元、20.00亿元、16.88亿元和10.68亿元。 出席颁奖会议的世界品牌实验室专家团成员、牛津大学商学院教授斯蒂芬·沃格(StephenWoolgar)博士对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品牌价值赞不绝口:“我听说,前年和去年你们已经从蒙代尔先生手中接受过这样的荣誉,今天你们又从我手中拿去了四座奖杯,

真是了不起,我真诚地祝贺你们越做越好!”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在国内报业中并非最大最强,经济效益也并非最好的。何以屡次获此殊荣?究其原因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实施以品牌为核心的竞争战略,打造了其独特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从而获得竞争优势。让我们深入到它的内部,寻觅它成长的轨迹。 2005年7月18日,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更名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预示着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从报刊迈向多媒体全方位立体化发展的道路。对此,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掌门人”范以锦高屋建瓴:“名字的改变,不仅意味着内涵的更新、外延的扩展,更意味着机制的突破、战略的升级。而承前启后的关键,是我们对‘品牌媒体创新力量’的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和不懈追求。”这既是他对南方传媒品牌战略的总结,更是对品牌竞争理念的升华。

“品牌就是信誉,就是市场,就是人才,就是财富,就是难以估量的无形资产。媒体产品必须确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范以锦谈到,当今报业在市场上推销媒体产品的竞争各出奇招,其实质是在促销中抢夺媒体消费者(读者和广告客户)对产品的忠诚度。在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中,要牢固地维系媒体读者和客户的忠诚度,就要在读者和客户心目中树起品牌。品牌就是信誉,品牌就是市场,品牌就是财富,品牌就是难以估量的无形资产。

“如今,消费者选择媒体也认品牌了,读者买报已从过去先翻翻报纸、看看内容到现在认准某个牌子就掏钱购买。对于已经产生品牌效应的报纸来说,其发行、广告乃至资金的吸纳是不用担心的。比如,现在金融机构都争着向有影响力的媒体贷款。可见媒体品牌具有很高的价值。”范以锦谈到媒体的品牌价值深有感触。而谈及一些地区报业

的恶性竞争,范以锦也是从品牌的视角予以解析:“近年来国内报界价格战频发,说到底是对自已的媒体产品缺乏信心,也说明自已的产品未形成品牌,产品也未形成自已的特色。同等的货色,消费者理所当然买便宜货。相反,如果形成了品牌和产品特色的话,读者是不在乎一两角钱甚至几角钱的。《21世纪经济报道》创刊伊始每份卖两元,起初也有人担心价高能否占领市场。该报一开始就将读者对象定位在层次较高的人群中,这些人不在乎报纸价钱,却讲究报纸的品位。由于《21世纪经济报道》较快地形成了品牌,尽管价格高,销路一样好。”

“我们早在2002年就已开始实施品牌战略。”范以锦如此梳理其品牌战略的思路: 一是从单一的新闻竞争和打价格战转到塑造媒体品牌的竞争上来。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报纸的竞争集中体现在新闻的竞争、甚至只是对某些新闻事件的报道竞争上。这固然重要,但它只是报纸市场综合竞争力的一部分。不能认为新闻做好了就自然有强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报纸是一种特殊商品,对它的经营与其他产品的经营也有共同之处。人们喜欢与名牌产品的厂商打交道,人才也往往流向名牌企业。报业同样如此。 二是从单一媒体品牌的竞争转到媒体多品牌的竞争上来。《南方日报》作为国内实力最强的省级机关报之一,也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只靠一家党报无法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需求,也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从长远来看,靠一枝独秀是很难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有人说,国外有的媒体靠一报就能做大做强。我认为这与国情有关。报纸管理方式不同,大报与小报的办报环境不同,就造成了竞争的不平等。机关报要想占领市场,必须大报加小报同时出击,才能在竞争中取胜。有的人说,国内有的报纸只靠一报打市场就打得很好。这没有错。《南方日报》过去也是靠一报打得红红火火,但如果我们不是居安思危,及早办起子报,今天的日子就不知怎么过了。多年来,我们在打造主品牌《南方日报》的基础上,办起了一批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品牌子报,从而

使集团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三是从单纯的媒体品牌战略转到该品牌可能延伸到的各个领域,在延长的价值链上获益。品牌的塑造不容易,媒体成为品牌产品之后应充分利用好并延伸开去,不然就会将辛辛苦苦培育起来的品牌浪费掉。延伸品牌包括自身内涵的提升和面向社会的外延的扩展。内涵的提升应包括从内容到形式,从看得见的新闻文字稿、版面设计、印刷质量等有形的形象到用人机制、宣传推介、客户服务等无形的形象,在各个环节形成有别于他人的独特风格,全方位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外延扩展就是要充分发挥媒体已形成的品牌优势,利用它的声誉和在读者中的认知度,与政府部门、兄弟媒体、中介机构、企业、广告公司等合作,并渗透到会展、培训、咨询等社会上各种活动中去,从而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差异化办报: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以差异化定位确立子报的细分市场,各个子报产品不是用同一个模具“克隆”的,很有独创性。有独创和个性,才有“品牌”可言! ——范以锦

确立了好的思路,只是成功的开始,最终能否“修成正果”还取决于能否将既定战略很好地执行。

报界有种说法: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的神奇之处,就是报纸办一个成功一个。“这与我们实施差异化竞争的品牌战略是分不开的。”范以锦颇有感慨地诉说他们推行的差异化竞争的品牌战略:实行“龙生龙,凤生凤”的优生优育的模式,催生多品牌滚动发展。我们将主报《南方日报》50多年积累的物业和人才基础,作为子报的孵化器。首先创办了《南方周末》,然后又利用《南方周末》的人才和发行渠道、印刷网络等资源创办了《21世纪经济报道》,成长起来之后再从《南方周末》分离出来。新创办的《21世纪环

球报道》又是由《21世纪经济报道》衍生出来的。

紧紧盯住细分的市场,确定每个品牌的理念,形成鲜明的个性。为适应报业市场不断细分的趋势,我们分析了市场的空间和可拓展的领域,每种报纸的定位都有自己独特的品牌理念和个性追求:

《南方日报》:“高度决定影响力”。以高质量的主流新闻和深度报道铸就高品位的大报风范,以此来塑造自己的“权威”个性。

《南方周末》:“深入成就深度”。与全国读者共同分享生存的智慧、发展的智慧,新闻以独家为主,时评以纵深见长,副刊则佳作迭出,以独特的视角,赢得众多精英的关注。“南方周末报系”在2003年和2004年又分别在更加细分的市场上培育出了《名牌》和《南方人物周刊》两份杂志。

《南方都市报》:“办中国最好的报纸”。拒绝平庸、追求卓越,以深入都市生活、引领时代时尚、紧密追踪经济热点、快速反映大众焦点为己任,在“传播消息,提供资讯,引导消费,服务生活”方面赢得口碑。

《21世纪经济报道》:“新闻创造价值”。提出“与加入WTO的中国一起成长”、“代表积极的、向上生长的力量”等不同凡响的口号,以分析国际形势、透视中国经济、观察行业动态、引导良性发展为目的,立足于国际通行的经济法规,及时有效地反映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跟踪报道中国企业界的动态与发展,报道以深度取胜,以深度促新闻,打造一份高品质的经济类媒体。2004年21世纪报系又培育出了《21世纪商业评论》,今后可能还会有进一步的创举。

《南方农村报》:“服务农村经济,维护农民权益”。在“农”字类的报纸中独树

一帜。

《城市画报》:“新生活的传播者”。关注都市人快乐健康新生活、新感觉,打造一份以资讯为重、新闻和娱乐并举的生活类双周刊全彩杂志。

《21世纪环球报道》:“新闻全球化,全球视野、中国视点”。关注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时事、探讨中国在此背景下的处境与方向;《21世纪环球报道》(明星周刊)的理念则是“娱乐经济代言人”,关注全球范围内文化界、艺术界、娱乐界、时尚界的新闻事件与明星人物。

《新京报》:“负责报道一切,对报道的一切负责”。南方报业集团与光明日报社合办的《新京报》,调强“负责”二字,贴近事实真相,讲究诚信。作为跨地域的品牌扩张战略的产品,《新京报》在北京市场的成功及其在国内外产生的影响,对“南方报业”的品牌美誉度产生了其他子媒体难以比拟的影响。

集团的整体品牌形象与局部的品牌个性形象要形成合力,共同营造品牌的社会影响力。一个集团不管有多少张报纸,但首先要打造好主品牌,如果主报办得不好,子报发展得再好,也不能说报业集团是成功的。我们认为,作为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的主报,“南方日报”四个大字中所蕴含的品牌价值和市场潜力是巨大的。

范以锦介绍,目前,南方传媒集团已从“报业品牌和媒体子品牌”的二级品牌家族结构管理模式,发展成为“报业主品牌、报系品牌和媒体子品牌”的三级品牌家族结构管理模式。而这一模式在中国报业的独创性,无疑是南方传媒人在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的结晶。

“出击新媒体:建成一个强大的南方新闻数码港,不仅能通过这个平台对自身平面

媒体进行宣传和展示,还要将其打造成一个具有独立盈利能力的新媒体品牌。” ——范以锦

“南方报业集团目前已更名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这意味着我们不仅办报、办刊,还要往新媒体发展。现在新媒体的挑战越来越激烈了,我们考虑除了办报之外,还要往新媒体方向发展。我们现在有南方网、南方报业网,还有奥一网。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目前的新媒体目标是,形成一个很强大的南方新闻数码港。”范以锦激情洋溢地谈及南方新闻数码港:“这是一个共同提升报业和网站价值的多功能平台”。

第一,要通过它来扩大集团报刊的影响力;第二,它可以独立操作,通过独立打市场体现出自己的价值;第三,我们的报刊和网站利用这个平台共同发展,比如共同举办一些论坛及有影响力的大型活动;第四,将我们的新闻资源进行整合,然后供给新闻数码港,通过滚动发稿,让集团的报纸不仅第二天可以见报,而且可以在南方网提供滚动发展的新闻。在滚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共同争取读者、争取更大的影响力,这样也会带来对广告的拉动。

对于平面媒体和新媒体的互动和共赢问题,范以锦有着切身的感受:“经过几年的努力,《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报刊在全国有比较大的影响力,发展得非常快。但是《南方都市报》在外省的发行量并不大,主要是通过网络的传播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还有《南方周末》,在国际发行的很少,但是也是通过网络的传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我想新闻的网络传播,对《南方日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影响力的扩大是功不可没的,所以不能简单地理解网站是吃了报纸的利益,实际上报网是共赢的,报纸给自家网站提供了信息,对网站的发展报业是功不可没的;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网站传递了更多的信息,促进了报业的发展,这同样是功不可没的。集团旗下的报网互补之后实现的是整个集团的共同发

展。”

范以锦称,打造南方新闻数码港的“切入点”是南方网,南方网作为《南方日报》主办的新闻网站,在资源的利用和统一调配等方面会更加方便,经过几年的打造,会发展的更快。

另据范以锦透露,在建中的南方传媒大厦,将会给南方新闻数码港提供现代化的办公场地,成为高档次、现代化的信息传播基地,预计三四年内建成。我们有理由相信,南方新闻数码港战略的实施将使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品牌影响力如虎添翼。

“立体化打造品牌:以‘南方报业’品牌为轴,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移动媒体、文化出版、文化会展、文化实业和传媒的公益活动为核心,立体打造文化传播的七色彩虹。” ——范以锦

“打造品牌是一个系统工程。集团内部上上下下对品牌要有整体的认知度,要通过一系列的策划从各个侧面营造品牌的影响力。”范以锦认为,“南方报业”主品牌整合于媒体品牌,也必将提升和发扬于媒体的运营之中。“我们要把媒体品牌的核心价值延伸到媒体运营的产业链上,在媒体运营的过程中全面提升‘南方报业’的品牌价值。除了打造响当当的媒体品牌外,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吹响了向文化出版、文化会展、文化实业和传媒的公益活动等全方位立体出击的号角。

《南方都市报》在广州举行大规模的汽车展、房展,亮出的就是“南方报业”的牌子;南都报系“华语传媒”系列奖项评选、21世纪报系“经济峰会”等品牌营销活动的经验,都在拓展“南方报业”的品牌价值。“南方报业”国际传媒论坛、“南方报业”经济论坛,合作发布“南方(报业)”经济(或消费、质量)指数、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指

数等等,把“南方报业”强大的品牌价值,直接转化为媒体的竞争优势和集团的经济效益。这既能使“南方报业”这一主品牌越来越深入人心,也使品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传播中华文化、承载民族记忆”,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核心使命,也是他们打造“南方报业”这一中华传媒品牌的不竭动力。

荣誉只能说明历史。“南方报业”能否成为中国报界不老的常青树,能否成为未来中国传媒界的丰碑,还取决于“南方报业”的“业者”们以什么样的理念去经营和保鲜这个品牌。我们祝福,也期待着„„

6、媒介经济是一种品牌经济

喻国明教授作为百人专家团的主席,十分关注关于品牌媒体话题,喻主席就品牌媒体的经济方面所作的探讨,全文如下。

一、中国媒体产业其实还远没有真正“热”起来,投资“泡沫说”并不成立

最新的数据表明,目前我国整个传媒市场的规模从理论上可以说超过1000亿元,而事实上,我国媒体产业今年所实际拥有的市场“盘子”仅仅在约800亿,至少还有近1/3的增量空间没有有效地占有,而之所以未能做到这一点,很大程度上与媒体产业的市场开发能力低下有关。

其次,由于目前体制和政策方面的限制,面对这样一个1000亿左右的大市场,业外资本实际进入的规模据估计仅仅在20—30亿之内。如此之小的投资进入的规模,很难得出关于投资“泡沫”的结论。所谓“泡沫说”大约只是由于媒体投资价值的重新被“发

现”所带来的关注热潮给人们造成的印象。

二、目前中国媒体产业的投资仍然属于“高风险”投资,因此,保持清醒明智的头脑,采取更加科学缜密的投资操作则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从政策面上说,我国关于媒体产业的投资政策是有限制的。目前行业外资本投资媒体只能获得一定期限的经营权与收益权,故存在着显在或潜在的风险。

其次,随着媒体竞争的加剧,媒体市场份额呈现集中化趋势,后来者虎口抢食的难度在加大。譬如,1999年广告收入最高的10家报纸广告收入总额达47.33亿元,占全国报纸广告总收入的42.15%;前33名报纸的广告收入占比达71.48%。市场份额集中于强势媒体,会加高后来者的进入门槛,建立起市场进入的资金壁垒,可能将小媒体逼到绝路。换言之,由于媒体产业的规模化发展超势,使进入媒体产业的资金“门槛”在迅速加高。以北京为例,1998年《京晨报》创刊时,仅以1500万的资金就成功地占据了北京报业第三的位置,而仅仅两年后,当《京华时报》要想达成这—市场目标时的资金“门槛”就已经升到了90万左右。据估计,未来1—2年内,试图进入北京主流报业市场的资金门槛会进一步提升至1亿以上的水平。要知道,高投入仅仅获得的是一种进入的资格,而是否有满意的获利回报,还要看诸多操作环节的协同与资源配置的优化程度。因此,这种高“门槛”的资金要求无疑加大了投资的风险程度。

此外,随着媒体投资热的升温,竞争者队伍的扩张,在一些人们熟知的媒体市场上(如以都市报为代表的大众化综合报纸)媒体产业既往的高赢利水平有逐渐走低的平均化趋势。换言之,这块曾经产生过暴利的“大饼”正在被逐步摊薄。如果没有传播模式的创新和市场的进一步开拓,过去的所谓“暴利”就会回归“薄利”。

三、由于中国媒体产业领域尚未到系统的市场化开发,其产出丰厚利润回报的潜力极大;并且作为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体产业具有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前景。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判断,对于媒体领域的投资都应该被视为是“利好”性的投资。 众所周知,传媒业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广告。我国传媒业的广告收入最近10年增长了近20倍,达到800亿元,10年内平均增长速度为35%,比同期的GDP增速快4倍多。预计今后若千年内,我国的传媒广告收入仍能保持10%-15%的年均增幅。

其次,由于传媒业作为“影响力经济”的自身性质,品牌建设往往容易“速成”。据摩根斯坦利(券商)1998年报告指出,在对11种产业建立世界级有

竞争力的大企业所需年限而做的统计中,大众传媒业所需年限为8年,远远快于其他行业。在传媒业还不发达的中国,大众媒体只需要2年左右就能建立起区域或行业优势。

四、资本介入媒体必须具备的三种基本意识:对传媒的投资应该是一种大投资、大宗长线型投资以及它应该是一种智慧型的投资

对于那些试图投资媒体产业的人的状况而言,目前的确存在着盲目性、情绪化和冲动性的问题。这种不理性的投资思路,使其不能按照正确的入市规则来考虑目标设定、资源配置及操作途径,其投资风险是极大的。

首先,对于媒体的投资应该具有足以跨越市场“门槛”的力度。因为媒介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规模化竞争的时代,规模化竞争对资本的市场准入以及获取有效回报客观上已经设置了一个资金介入和形成传播规模的门槛。当资金达不到这一跨越门槛的力度时,就不能期盼它产生回报。比如过这道资金门槛需要5000万,只来个4000万,能不能得

到80%的回报?不可能,可能连8%的回报都得不到,而只有达到5000万的足额,才有可能得到预期回报。换言之,这种投资必须在特定时段内(一般为媒体形成“自身”造血功能所需要的约18个月)达到足够的投资力度。

其次,这种投资应该视为是一种长线投资而不是一种短线投资。媒介经济实际上是建立在注意力经济基础上的影响力经济。做媒介实际上就是做品牌,要建立和维持受众的忠诚度(包括行为忠诚度和情感忠诚度),一定要通过做品牌来培养起一批忠诚度很高的受众,使自己的传播产品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认识社会、判断问题的基本资讯“支点”。只有这样,投资回报才会源源不断。做媒介不是一锤子买卖,不是一次性的,它要通过连续性的生产来获得回报,在可持续当中获得赢利。当投资者秉持一种春播秋收的农民式的投资回报期待,与媒介投资回报的实际产出周期不相吻合时,投资者就熬不住,这样就会导致资方与业者之间产生很大的矛盾、冲突,导致市场操作变形(如不断“吃苦药”、 “翻烧饼”似地、调整版面定位、内容和形式定位以及目标受众定位等),甚至失败。

第三个投资要求是,对媒体的投资实际上是一个智慧型的投资。对媒介业的投资者,并不是有钱就可以的,投资者一定要对媒介业本身有着深刻的了解,一是要熟悉媒介业本身作为社会公共产品的特殊运作规律及相应的游戏规则,明确其不同于一般商品生产的特殊要求;二是要善于通过投资的串联作用,实现媒体产业链条的有机链接;第三,这种投资还应该辅之以某种人才的机制,它应该是一种对人的投资,对人的自觉性、创造性、主动性的投资。在这种投资的同时应该营造出一种尊重人的创造性的机制,如果这种投资不跟这种机制联系起来,那么这种投资就很难发挥出其潜在价值。概言之, 国际新闻业的一些基本准则在中国同样适用:明星记者制、对报道的客观公正的强调、新闻从业者的敬业态度、编辑的精英意识……及对于编辑独立原则的尊重是媒体产业投

资者所应该绝对遵循的操作“底线”。

7、2006中国品牌媒体100强提名名单

一.报纸提名名单(请选出您心目中的品牌报纸,也可自己提名报纸)

北京

1、.北京晚报 ( )2、北京青年报( )3、新京报 ( ) 4、京华时报 ( ) 5、北京娱乐信报( ) 6、中国青年报 ( ) 7、北京晨报 ( )8、法制晚报 ( ) 9、

参考消息 ( )10、经济观察报( ) 11、中国汽车报( )12、计算机世界( ) 13、中国计算机报( )14、精品购物指南( )15、中国经营报( )16、21世纪报( ) 17、中华工商时报( )18、体坛周报( )

上海

1、新民晚报 ( )2、新闻晨报 ( )3、申江服务导报 ( )4、第一财经日报 ( )5、青年报 ( ) 6、时代报 ( )

广东

1、广州日报 ( ) 2、羊城晚报 ( ) 3、南方都市报 ( ) 4、.21世纪经济报道( ) 6、.周末画报 ( ) 6、新快报 ( ) 7、深圳商报( ) 8、晶报 ( ) 9、深圳晚报( ) 10、南方周末 ( )

天津

1、今晚报 ( ) 3、每日新报 ( )

重庆

1、重庆晨报 ( ) 2、重庆商报 ( ) 3、重庆晚报 ( )

黑龙江

1、生活报 ( ) 2、新晚报 ( ) 3、.新都市报 ( )

辽宁

1、.辽沈晚报 ( ) 2、华商晨报 ( ) 3、半岛晨报 ( )

吉林

1、新文化报 ( ) 2、城市晚报 ( ) 3、长春晚报 ( )

广西

1、南国早报 ( ) 2、南宁晚报 ( )

云南

1、.春城晚报 ( ) 2、生活新报 ( )

贵州

1、贵州都市报( ) 2、贵阳晚报( )

甘肃

1、.兰州晨报 ( )

宁夏

2、新消息报 ( )

福建

1、海峡都市报 ( ) 2、东南快报( ) 3、海峡导报 ( ) 4、厦门晚报 ( ) 江苏

1、现代快报 ( ) 2、扬子晚报 ( ) 3、金陵晚报 ( )

河北

1、.燕赵都市报( ) 2、都市时讯 ( )

河南

1、大河报 ( ) 2、东方今报 ( )

山东

4.齐鲁晚报 ( )

5.半岛都市报( )

四川

2.成都商报( ) 3.华西都市报( )

浙江

2.钱江晚报( ) 3.都市快报 ( ) 4.宁波晚报 ( )

7. 东南商报 ( )

山西

2.太原晚报( ) 3.英语周报 ( )

陕西

2.华商报 ( ) 3.西安晚报 ( ) 4.三秦都市报 ( ) 安徽

2.合肥晚报 ( ) 3.新安晚报 ( )

江西

1、江南都市报 ( )

湖北

1、楚天都市报 ( ) 2、武汉晚报 ( ) 3、楚天金报 ( ) 4、 武汉晨报 ( ) 湖南

1、.潇湘晨报 ( ) 2、.长沙晚报 ( ) 3、今日女报( )4、法制周报( ) 海南

1、南国都市报 ( ) 2、海口晚报 ( )

西藏

1、拉萨晚报 ( )

青海

2、.西海都市报 ( )

新疆

1、乌鲁木齐晚报( ) 2、都市消费晨报( )

内蒙古

1、内蒙古晨报 ( ) 2、北方新报 ( )

二、报业新媒体:

1、北青网 ( ) 2、赛迪网 ( ) 3、千龙网 ( ) 4、人民网 ( ) 5、大洋网 ( ) 6、大渝网 7、奥一网 8、东方网 ( ) 9、中国宁波网 ( ) 10、红网 ( )

新媒体项目:1、解放日报集团i-news ( ) 2、广州报业集团的“手机炫报” ( )

三.电视(请选出您心目中的品牌电视台,也可自行提名)

1.中央电视台 ( ) 2.东方卫视 ( ) 3.浙江卫视 ( ) 4. 江苏卫视 ( )

5.旅游卫视 ( ) 6. 凤凰卫视 ( ) 7.

湖南卫视( ) 8. 安徽卫视 ( )

9.北京卫视 ( ) 10. 山东卫视 ( ) 11.重庆卫视 ( ) 12. 广东卫视 ( )

四.杂志(请选出您心目中的品牌杂志,也可自行提名)

1.瑞丽 ( ) 2.知音 ( ) 3.时尚 ( ) 4.读者 ( ) 5.新民周刊 ( )

6.中国新闻周刊 ( ) 7.城市画报 ( ) 8.新周刊 ( )

9.财经 ( ) 10.商界 ( ) 11.世界经理人 ( ) 12.传媒经理人

五.网络媒体:(请选出您心目中的品牌网络媒体,也可自行提名)

1.新浪网 ( ) 2.搜狐 ( ) 3腾讯 ( ) 4.百度 ( )

5. 猫扑 ( ) 7.凤凰网 ( ) 8. 悠视网( ) 10.淘宝网(阿里巴巴) ( )

11. 世纪佳缘 ( ) 12、空中网 ( ) 13、51.com ( )

六.新媒体:(请选出您心目中的品牌新媒体,也可自行提名)

1.分众传媒 ( ) 2、.航美传媒 ( ) 3、北广传媒 ( ) 4、触动传媒 ( ) 5、上海东方移动电视( ) 6、永达户外 ( ) 7、 ( ) 8、.POCO ( ) 9、健康传媒 ( ) 10、上海华智地铁( ) 11、广源传媒 ( ) 12、百视通IPTV ( )

13.Cgogo ( ) 14.主流网

七、广告媒体:(请选出您心目中的品牌广告媒体,也可自行提名)

1、大贺传媒 ( ) 3.TOM户外 ( ) 3、白马广告 ( ) 4、框架广告 ( ) 5、中润解放传媒( )

6、实力媒体 ( ) 7、传力媒体( ) 8、叶茂忠策划 ( ) 9、电通广告 ( ) 10、盛世 长城 11、 灵狮 ( ) 12、智威汤逊 ( )

八. 塑造媒体品牌杰出、新锐人物:(请选出您心目中的人物,也可自行提名) 报人:

1.范以锦 ( ) 2.张富汉 ( ) 3.张秉礼 ( ) 4.尹明华( ) 5.梁国标( )

6. 刘九如( ) 7.王春芙( ) 8.吴海民( ) 9.张雅宾( ) 10.关文( ) 11.徐锦江( ) 12.龚曙光( ) 13.张书新( ) 14徐少达( ) 15. 谢晶思( ) 16.崔斌( ) 17.柳祖源( ) 18.

席玉虎( ) 19.陈舒平( ) 20.张健星( ) 21.张德安( ) 22.李颖( ) 23.毕华德( ) 24. 黄扬略( ) 25. 庞新智( ) 26.金碚 ( ) 27. 党林( ) 28.何崇元( ) 29.贾长华( ) 30. 瞿优远( ) 31. 蒋钦挥( ) 32、陈荑茁 ( )

广电人物

1.赵化勇( ) 2.刘长乐 ( ) 3.魏文彬 ( ) 4.黎瑞刚( ) 5.罗毅( ) 8.刘爱勤( ) 8.张惠建( ) 10.李晓枫( ) 11. 杨玲玲 ( ) 12.杨波( ) 13. 王庚年( )

14. 甘霖( ) 15. 阎爱华( )

期刊人物

1.胡舒立( ) 2.吴泓 ( ) 3.彭长城( ) 4. 胡勋璧( ) 5.孙冕( ) 6. 赵济清( )

7. 李栓科( ) 8. 丁海森( )

网络人物

1.陈彤 ( ) 2.马云 ( ) 3.张朝阳 ( ) 4.丁磊( )

5.郭凡生 ( ) 6、李彦宏( ) 7.徐建 ( ) 8.马化腾 ( )

9. 梁建章( ) 10.杨宁( ) 12.俞渝( ) 13.陈一舟( )

新媒体人物:

1.江南春 ( ) 2.贺超兵( ) 3.朱波( ) 4. 郭曼( ) 5.王超( ) 6.付新华( )

7.姚鸿 ( )

广告人:

叶茂中( ) 2.李光斗( ) 3. 李倩玲( ) 4. 周佩莲( ) 5. 莫康孙( ) 6. 高峻( )

7. 张秀华( ) 8.夏洪波( ) 9. 徐颐乐( ) 10.党合( ) 11.徐丽( ) 12.郑乃绮( )

13.郑香霖( ) 14、陈一枬( )

8、中国媒体品牌的塑造与经营现状

文/黄菊芳 周磊

品牌俗称为“口碑”,但作为现代市场营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品牌始产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媒体品牌是指媒体名称、标志、风格、特色、声誉、媒体包装及结构、受众等有形无形的综合。品牌意味着媒体与受众的关系,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媒体的品牌体现了媒体的差异化特征,具有专有性与扩张性。

品牌是竞争的产物,只有在相对成熟的市场环境中才会产生现代意义上的品牌。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品牌概念,更没有媒体品牌一说;直到上世纪末期,中国媒体的管理模式开始进行调整,媒体进入事业性与商业性双重性质时代。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和生存压力,部分媒体开始仿效企业进行品牌建设的尝试,媒体品牌的塑造与经营才逐渐被学界及业界所关注。

▲中国媒体品牌建设的三个阶段

中国媒体的品牌建设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其一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陆续创刊的都市报和市民报,打破了报媒的垄断经营时代,媒体开始进入垄断竞争时代,媒体的品牌建设开始了第一轮尝试;其二是上世纪末陆续诞生的网络媒体和新媒体,彻底打破了媒体市场的相对均衡,加剧了媒体的竞争,一批先知先觉的媒体开始大力推进品牌塑造与经营,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三为最近一两年来,伴随着新媒体的逐渐强大以及新媒体应用的丰富和普及,具有了一定品牌积累和经营实力的传统媒体一方面迫于新媒体的竞争压力、一方面具有了经营扩展和品牌延伸的冲动,开始大力进行品牌的数字化延伸和品牌的跨媒体运作。

虽然媒体品牌的诞生在中国只有短短十年左右,但其发展迅猛,在整个品牌市场占据了重要位置。2006年第三届世界品牌大会上,世界品牌实验室和世界经理人周刊联合发布了2006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其中包括44家媒体品牌(不含网络媒体);而2004年仅有40个品牌入选,其中还包括5家网络媒体。 ▲新媒体发展与媒体品牌建设

中国媒体品牌建设取得的优异成绩源于中国几十年的媒体垄断环境,使得部分传统媒体积累了大量的垄断资源,在随后的市场经济中通过短暂的品牌建设得以释放。同时,中国媒体品牌塑造和相对成熟期间恰好是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时期,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传统媒体的品牌塑造与经营提供了条件。首先,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加快了传统媒体的市场化步伐,其次,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为传统媒体的品牌塑造提供了外在的压力,再次,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为传统媒体的品牌塑造提供了有效的工具,最后,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也为传统媒体的品牌经营和延伸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近两年,在完成了媒体品牌的短暂建设之后,国内媒体陆续开始了品牌经营、发展与延伸的尝试,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其一为品牌意识的输出,在报媒方面体现的最为明显,比如先后进行的南报北进和北报南进、异地办报等;其二为跨媒体经营,如去年开始的各地报业集团、广电集团等向传媒集团的转型;其三为媒体数字化(多媒体化),本质上是建立于品牌延伸之上的跨媒体经营,如报纸网站、电子报、手机报的兴起等。

可见,中国媒体(尤其是传统媒体)品牌的塑造与经营相较于国外有着天然的差别。国外媒体天然具有了较好的市场环境,并且在网络等新媒体出现时业已进入了品牌成熟期,因此在新媒体领域,传统媒体通过品牌延伸占据了重要位置。而在中国的特殊国情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品牌塑造与经营、延伸基本上处于同一时期,因此新媒体相对独立的完成了自己的品牌建设;传统媒体在急速的进行自身品牌塑造的同时进行着媒体品牌延伸,不乏有传统媒体在新媒体领域取得不错成绩的案例,但整体而言目前还处于落后的局面。

▲中国媒体品牌建设面临的问题

1、媒体品牌发展不平衡

虽然这些年来媒体的品牌建设走的很快,媒体管理者的品牌意识不断加强,部分媒体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品牌建设,并且在品牌的发展与延伸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大部分媒体的品牌意识还非常薄弱,主要原因有:虽然中国媒体改革后管理模式进行了调整,媒体事业性、商业性双重性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媒体的市场化改革,提高了媒体经营者的品牌意识,但很多媒体依旧处于官僚体制状态,基本缺乏品牌意识;媒体的品牌效益与规模成正比,大部分规模比较小的媒体缺乏品牌建设的冲动,

品牌意识受到局限;媒体品牌概念时日不长,可供借鉴的资料和案例都不多,尚不存在成熟的媒体品牌理论,因此也客观上对媒体的品牌发展造成了局限。

2、品牌管理人才缺乏

现代品牌概念进入中国时日不长,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媒体经营管理者对现代市场营销学产生的品牌理论的接受速度比较慢;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市场营销及品牌学相关教育落后,从而导致了品牌管理人才的稀缺;媒体行业是一个相对独特的行业,特别是具有中国国情的媒体行业,因此即懂得中国的媒体经营管理又懂得品牌经营管理的人才非常稀缺,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媒体的品牌建设。

3、品牌执行能力较差

有些媒体具有一定的品牌意识,但因为品牌管理经验和品牌管理人才的缺失,不能制定长久的可行的品牌规划;一些媒体虽然精心设计了品牌理念并制定了长远的品牌规划和品牌战略,但品牌的执行能力不强,无法落实和坚持;还有一些媒体虽然在品牌塑造方面做的不错,但不懂得进行品牌的管理和经营,从而导致品牌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4、陷于媒体数字化迷局

由于中国(传统)媒体的品牌建设与媒体数字化基本上处于同一时期,特别是那些品牌塑造起步比较晚的传统媒体,无法正确看待媒体数字化的机遇和挑战,不懂得如何在利用新媒体促进品牌发展的同时实现媒体品牌的延伸,因而在媒体品牌建设与媒体数字化过程中陷入迷局。

综上,中国媒体品牌的塑造与经营虽然起步较晚却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存在媒体品牌发展不平衡,品牌 执行力较差,品牌人才缺失等问题。同时,由于中国媒体品牌建设起步较晚,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传统媒体品牌在新媒体领域的落伍,错失了品牌延伸的非常机遇;但应当看到,由于传统媒体在资源上的独特优势、品牌意识的加强及品牌管理人才的完备,相信在未来几年,中国媒体不论是在自身品牌塑造、品牌经营,还是品牌的跨媒体运作、媒体数字化方面都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相关内容

  • 品牌整合传播
  • 品牌整合传播 在今天竞争愈加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产品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因此,一个能够适应市场快速反应的品牌整合策略,成为产品面市前的核心工作.它决定了一款产品是否能够在同质化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吸引消费者的购买力. 我们的产品分析报告来自市场,通过基础客户研究.先进样本采集.客观数据分析的综合方法得出 ...

  • 杜蕾斯是如何实现微博营销的
  • 杜蕾斯是如何实现微博营销的 杜蕾斯套鞋事件 事件的经过很简单.6月23日北京暴雨,这一话题无疑是全天热点.尤其下午下班时间雨越下越大,新闻报道地铁站积水关闭京城大堵车,意味着很多人回不了家,同时意味着很多人在微博上消磨时间.运营团队负责内容的成员也在试图切入这一热点,并把杜蕾斯品牌植入其中.就在你一 ...

  • 撰写企业参展策划方案
  • 如何撰写企业参展策划方案 一,前言: 二,参展时间:2007年日日(应提前三天安排布展工作) 三,地点: 四,人员: 五,参展背景分析: 1,大会分析: 专业性: 品牌性: 权威性: 全国性: 2,参展商构成: 3,与会者分析: A,竞争对手:农机总网.AA等 (竞争对手参展的主题,参展的规模,内容 ...

  • XX公司参展方案
  • 易尔特公司参展方案 一,前言: 二,参展时间:2015年03月28-31日(应提前三天安排布展工作) 三,地点:扬州国际展览中心 四,人员:高总 杨总 何宇 刘大路 吴雪松 翻译员1人 接待文员2人 其它再定 五,参展背景分析:上届展会于2014年3月28-30日,展出面积16000多平方米.展览会 ...

  • 白象方便面品牌塑造营销策划书
  • 白象方便面品牌塑造营销策划书 一.摘要 方便面食品行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方便面产销第一大国,年产量410亿包,约占世界产量的50%左右,2012年方便面销售量维持在500亿元左右,销售额在440亿元.巨大的消费群体支撑着中国方便面市场的高速增长.方便面速食品 ...

  • 服装行业营销策划方案
  • "××服饰"广告企划书 一. 前言 当今的服装市场是品牌竞争的时代,公司新品牌的进入就像往大海里投入一颗石头,怎样才能使品牌在商海中激起层层浪花,从而达到品牌在消费者中的知名度,是公司在广告策划中希望达到的效果. 二. 市场分析(略) 三. 广告定位 1. 市场定位:以广州.成都 ...

  • 公关危机与危机公关
  • 公关危机与危机公关 09级经济学(物流管理方向) 朱娅 2009106473 [摘要]:危机管理是公共关系发展中的新领域,是对危机处理的深化和对危机的超前反应,是社会组织在探讨危机发生规律.总结处理危机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型管理范畴.企业管理者越来越重视企业公共关系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本文首先进行了公关 ...

  • 食品营销策划书
  • 食品营销策划书(一) 一.品牌整合营销策划体系 食品企业做品牌规划当然不会只是品牌定位和品牌传播这两个主题,它是一项系统的品牌工程,涉及品牌建立.提升.发展的方方面面,需要建立的是一个结构严谨的.完整的品牌规划体系,来指导食品企业市场营销的各个环节. (一)品牌识别 品牌识别主要包括品牌检验和品牌目 ...

  • 时代光华-产品推广与品牌推广策略
  • ★ 课程提纲 --通过本课程,您能学到什么? 第一讲 产品推广与品牌推广 1.推广的概念和分类 2.推广的形式 3.推广的策略组合 4.产品推广和品牌推广 5.产品营销的生命周期 6.不同时期的营销重点 7.推广中的工具利用 第二讲 推广中的促销运作 1.促销的作用及其分类 2.不同产品周期的促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