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化常用树种

城市园林绿化常用树种

一、不同气候带的城市园林绿化常用树种

2. 亚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

(2) 中亚热带(广东、广西南部、福建中、北部、浙江、江西、四川、湖南、湖北、长

二、不同生态习性的树种

三、不同观赏价值的树种 1. 观花树种 春季

夏季

秋季

四、不同绿化功能的树种

五、工厂绿化常用树种

(一) 抗二氧化硫气体树种(钢铁厂、大量燃煤的电厂等)

3.反应敏感

(三) 抗氟化氢气体的树种(铝电解厂、磷肥厂、炼钢厂、砖瓦厂等)

(四) 抗乙烯的树种及对乙烯反应敏感的树种

1.园林与园林学的基本定义与概念内涵

1)园林:在一定的地域里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2)园林学:园林学是研究如何合理运用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来创建优美的、生态平衡的人类生活境域的学科。

2.园林学在东西方国家发展的主要特点

东方园林以中国园林为例,从崇尚自然的思想出发,发展出山水园;西方古典园林以意大利台地园和法国园林为例,把园林看作建筑的附属和延伸,强调轴线、对称,发展出具有几何图案美的园林。

3.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主要形式与形象特点 (画图题)亭、廊、桥

4.园林学的研究内容、学科体系与职业领域

研究内容:园林学是大致上横跨于生物学、工程学和艺术学三大学科门类之间的交叉学科。 学科体系:1.园林科学——1.1景观生态

——1.2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1.3城市树木与土壤 ——1.4景观变化与野生动物 ——1.5开敞空间与绿地系统

2.园林营造——2.1风景园林设计(场地规划、花园设计、景观设计) ——2.2园林建筑 ——2.3园林工程

——2.4园林史与园林艺术

——2.5大地景观与环境规划(土地规划、总体规划、环境规划) 3.园林经营(园林养护、园林管理、园林产业、景观保护、城市绿化与城市林业)

5.城市化与园林化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城市化:是指伴随着现代工业发展和分工细化而产生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园林化:城市的“园林化”,就是要通过城市绿化和园林建设的途径,提高城市的生态化水平,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城市。

相互联系:城市化是园林化的物质基础,园林化是城市化的必然发展。

中国现代城市的发展:生产城市——生活城市——生态城市。园林城市产生于生活——生态城市的过渡阶段。

6.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基本内容:1.总体规划:主要内容包括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总则与目标、规划绿地类型、定额指标体系、绿地布局结构、绿地分类规划、城市绿化树种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规划实施措施等重大问题,规划成果要与城市总体规划、风景旅游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协调,并对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和总体规划等宏观层面的规划提出用地与空间发展方面的调整建议。

2.分区规划:重点对各区绿地规划的原则、目标、绿地类型、指标与分布布局结构、各区绿

地之间的系统联系作出进一步的安排,便于城市绿地规划建设的翻去管理。是与城市分区规划相协调,并提出相应的调整建议。

3.详细规划:在全市和分区绿地系统规划的指导下,重点确定规划范围内各建设地块的绿地类型、指标、性质和位置、规模等控制要求,并与相应地块的控规相协调;对于比较重要的绿地建设项目还可进一步作出详细规划,确定用地内绿地总体布局、用地类型和指标、主要景点建筑构思、游览组织方案、植物配置原则和竖向规划等,并与相应地块的修规相协调。详规可作为绿地建设项目的立项依据和设计要求,直接指导建设。

意义: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直接的重要作用。 7.城市绿地分类内容与公园绿地的主要形式 分类内容:共分为5大类,13中类,11小类。

5大类为:1.公园绿地;2.生产绿地;3.防护绿地;4.附属绿地;5.其他绿地

公园绿地包括: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

8.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内容与基本程序

编制内容:1.城市概况与绿地现状分析;2.规划:依据与期限、规划区范围与规模、规划原则、规划目标与指标;3.城市绿地系统总体布局与结构;4.城市绿地分类规划;5.城市绿化树种规划;6.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7.古树名木保护规划;8.城市绿地分期建设规划; 9.规划实施措施;10.附录与说明材料。

基本程序: 1、基础资料收集;2、规划文件编制;3、规划成果审核;

9.城市绿化常用树种的生态习性与栽培特点

10.国家园林城市的评选标准及主要考核指标 (P237表格)

城市园林绿化常用树种

一、不同气候带的城市园林绿化常用树种

2. 亚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

(2) 中亚热带(广东、广西南部、福建中、北部、浙江、江西、四川、湖南、湖北、长

二、不同生态习性的树种

三、不同观赏价值的树种 1. 观花树种 春季

夏季

秋季

四、不同绿化功能的树种

五、工厂绿化常用树种

(一) 抗二氧化硫气体树种(钢铁厂、大量燃煤的电厂等)

3.反应敏感

(三) 抗氟化氢气体的树种(铝电解厂、磷肥厂、炼钢厂、砖瓦厂等)

(四) 抗乙烯的树种及对乙烯反应敏感的树种

1.园林与园林学的基本定义与概念内涵

1)园林:在一定的地域里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2)园林学:园林学是研究如何合理运用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来创建优美的、生态平衡的人类生活境域的学科。

2.园林学在东西方国家发展的主要特点

东方园林以中国园林为例,从崇尚自然的思想出发,发展出山水园;西方古典园林以意大利台地园和法国园林为例,把园林看作建筑的附属和延伸,强调轴线、对称,发展出具有几何图案美的园林。

3.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主要形式与形象特点 (画图题)亭、廊、桥

4.园林学的研究内容、学科体系与职业领域

研究内容:园林学是大致上横跨于生物学、工程学和艺术学三大学科门类之间的交叉学科。 学科体系:1.园林科学——1.1景观生态

——1.2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1.3城市树木与土壤 ——1.4景观变化与野生动物 ——1.5开敞空间与绿地系统

2.园林营造——2.1风景园林设计(场地规划、花园设计、景观设计) ——2.2园林建筑 ——2.3园林工程

——2.4园林史与园林艺术

——2.5大地景观与环境规划(土地规划、总体规划、环境规划) 3.园林经营(园林养护、园林管理、园林产业、景观保护、城市绿化与城市林业)

5.城市化与园林化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城市化:是指伴随着现代工业发展和分工细化而产生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园林化:城市的“园林化”,就是要通过城市绿化和园林建设的途径,提高城市的生态化水平,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城市。

相互联系:城市化是园林化的物质基础,园林化是城市化的必然发展。

中国现代城市的发展:生产城市——生活城市——生态城市。园林城市产生于生活——生态城市的过渡阶段。

6.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基本内容:1.总体规划:主要内容包括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总则与目标、规划绿地类型、定额指标体系、绿地布局结构、绿地分类规划、城市绿化树种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规划实施措施等重大问题,规划成果要与城市总体规划、风景旅游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协调,并对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和总体规划等宏观层面的规划提出用地与空间发展方面的调整建议。

2.分区规划:重点对各区绿地规划的原则、目标、绿地类型、指标与分布布局结构、各区绿

地之间的系统联系作出进一步的安排,便于城市绿地规划建设的翻去管理。是与城市分区规划相协调,并提出相应的调整建议。

3.详细规划:在全市和分区绿地系统规划的指导下,重点确定规划范围内各建设地块的绿地类型、指标、性质和位置、规模等控制要求,并与相应地块的控规相协调;对于比较重要的绿地建设项目还可进一步作出详细规划,确定用地内绿地总体布局、用地类型和指标、主要景点建筑构思、游览组织方案、植物配置原则和竖向规划等,并与相应地块的修规相协调。详规可作为绿地建设项目的立项依据和设计要求,直接指导建设。

意义: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直接的重要作用。 7.城市绿地分类内容与公园绿地的主要形式 分类内容:共分为5大类,13中类,11小类。

5大类为:1.公园绿地;2.生产绿地;3.防护绿地;4.附属绿地;5.其他绿地

公园绿地包括: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

8.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内容与基本程序

编制内容:1.城市概况与绿地现状分析;2.规划:依据与期限、规划区范围与规模、规划原则、规划目标与指标;3.城市绿地系统总体布局与结构;4.城市绿地分类规划;5.城市绿化树种规划;6.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7.古树名木保护规划;8.城市绿地分期建设规划; 9.规划实施措施;10.附录与说明材料。

基本程序: 1、基础资料收集;2、规划文件编制;3、规划成果审核;

9.城市绿化常用树种的生态习性与栽培特点

10.国家园林城市的评选标准及主要考核指标 (P237表格)


相关内容

  • 南方常用园林植物统计1
  • 南方常用园林植物统计 1.常绿乔木 诺福克南洋杉.肯氏南洋杉.油杉.大叶南洋杉.贝壳杉.马尾松.湿地松.樟树.天竺桂.柠檬桉.巨尾桉.白千层.蒲桃.海南蒲桃.秋枫.台湾相思.马尖相思.耳荚相思.紫檀.小叶榕.大叶榕.高山榕.雀榕.印度胶榕.斑叶印度胶榕.菩提树.石栗.桃花心木.第伦桃.盆架子.榄仁树 ...

  • 园林树木学内容
  • 园林树木学 一.园林树木学定义 1.园林树木:园林树木是指可以用来绿化美化.改善和保护环境的所有的木本植物,可以在园林绿化.风景区.疗养地以及整个城市规划设计中应用. 2.园林树木学:园林树木学是以园林建设为宗旨,对园林树木的形态特征.系统分类.生长习性.繁殖.栽培和园林应用进行系统研究的一门学科. ...

  • a北京常用园林植物
  • 北京常用园林植物 常绿灌木 矮紫杉,北海道黄杨,朝鲜黄杨,大叶黄杨,小叶黄杨,铺地柏,沙地柏. 常绿乔木几小乔木 白皮松,侧柏,臭冷杉,杜松,红皮云杉,华山松,桧柏,辽东冷杉,龙柏,乔松,蜀桧,水杉,雪松,油松,云杉. 地被 白三叶,玉簪,二月兰,剪股颖,结缕草,马蔺,麦冬,蒲公英,蛇梅,小糠草,萱 ...

  • 植物造景学
  • 造景设计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符合绿地性质和功能要求①综合公园:多功能②医院庭院:卫生防护,隔音③街道绿地:防尘,隔音,遮阴,美化④工厂绿化:防护,但是工厂办公室周围以美化为主. 遵循生态学法则: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成活,被动的)为正常生长创造适合的生态条件(主动). ①适地适树:根据立地条件选择植 ...

  • 园林植物对道路的造景作用
  • 古今中外道路绿化都备受重视.我国早在<汉书>中就记载:"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锥,树以青松"说明二千多年前我国已有用松树作行道树,唐代京都长安用榆.槐作行道树.北宋东京街道旁种植了桃李.杏.梨.国外不少国家自古也重视行道树栽植,西欧各国常用欧州山毛榉.欧 ...

  • 河南高等级公路绿化植物的选择
  • 第21卷第2期 Vol. 21No. 2河南林业科技 河南高等级公路绿化植物的选择 王齐瑞1, 高喜荣1, 王红霞2 (11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郑州450008;21河南省范县林业局) 中图分类号:S731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2630(2001) 02-0040-02 1 ...

  • 城市道路行道树
  • 第一节.城市道路的植物配植 城市道路的植物配植首先要服从交通安全的需要,能有效地协助组织主流.人流的集散.同时也起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及美化的作用.现代化城市中除必备的人行道.慢车道.快车道.立交桥.高速公路外,有时还有林荫道,滨河路.滨海路等.由这些道路的植物配植,组成了车行道分隔绿带.行道树绿带, ...

  • 城市绿化和园林用植物材料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 CJ/T 24-1999 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木本苗 1996-06-04发布实施 说明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废止专业标准和清理整顿后应转化的国家标准的通知> [质技监督局标函(1998)216号]要求,建设部对1992年国家技术监督局 ...

  • 彩叶树的应用
  • 植物是园林景观构成的要素之一,也是应用 最广泛最不可或缺的材料,在城市生态环境日益 恶化的今天,植物造景设计已成为园林景观设计 的主流.人们对城市园林植物色彩的要求愈来愈高,传统的绿化植物材料品种单一,绿化景观单调,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再加上我国寒冷的北方,受气候条件的影响,绿化中可应用的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