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观察物体共振的探究实验

研究时间:2014年3月-2014年6月

年 级:高 一

指导教师:熊梅初

组 长 :彭婧雯

小组成员:杜浩成、谭超文、汪琳旋、周倍帆、周志君、程湘杰、丁宇婷

“K 歌之王”

关于观察物体共振的研究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

2014年3月

目 录

1、课题登记表

2、 开题报告

3、 结题报告

4、 实证材料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研究性学习

课题登记表

课题编号 201439903

课题名称 关于观察物体共振的研究

年级 高一 班次 399

组长 彭婧雯 联系电话 [1**********]

成员 杜浩成、谭超文、汪琳旋、周倍帆、周志君、程湘杰、丁宇婷

课题提出与实验设计 彭婧雯、杜浩成、谭超文、汪琳旋

指导老师 熊梅初 联系电话 [1**********]

登记日期 2014-4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教科室制

●关于观察物体共振的研究

开 题 报 告

关于观察物体共振的研究

结 题 报 告

摘要

关键词:共振,共振条件、共振现象

本次研究性学习的探究内容,旨在还原电影中特效的真实现象。本组按照最初制定的计划,由小组成员采购实验必需品,通过多组实验,以达到探究目的。经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我们得到结论:就本组所做的实验现象表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在其过程中一定伴随着能量的产生和转化。

引言

每每逢年过节的时候一家人团聚总爱喝些东西,红酒因其口感好味道佳而成为了首选。为了防止喝醉,家中的长辈总是选择将红酒与雪碧掺杂在一起喝,说是为了降低酒精含量。似乎这种做法并非少有,且时间久远。那么红酒里面掺雪碧是否真的能降低酒精含量呢?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拥有探索精神,因此我们针对红酒里面加雪碧能降低酒精含量这一说法进行了探究,希望通过实践能够了解到其真实性。大家都知道生活中还有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俗语,譬如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这样的话。似乎大家都觉得俗语自古流传下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那么也自然经得起实践的考研,然而事实真的是如此吗?在现在即使是简简单单的小葱拌豆腐的科学性都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争议,那么

其他的是否可行呢?通过这一个小小的探究实验,我们不仅是想要对这一种说法的进行验证,更是希望引发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俗语与普遍留有的习惯的时候保有一种质疑精神与科学探究精神。

研究过程

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们曾经定下了关于苹果表面果蜡的可否食用这一课题,但在网上收集资料,又打电话咨询了专业人士之后最后否决了。取而代之的便是这一次的关于红酒里面加雪碧是否能降低酒精含量的研究课题。

最初的提出是由李雪妍同学提出的。因为其父亲工作关系她对解酒和预防醉酒这一方面的知识颇有研究,再加之组员们都表示这一种现象的确多次出现在自己家里,也显示出了这个说法有普遍性。

为了让课题更为严谨且更有意义,我们组员分别针对不同的方面展开了调查。一方面我们进一步验证了“酒精里加雪碧能降低酒精含量从而预防醉酒”这一说法的普遍性,其中包括询问了周边的许多同学以及朋友们。另一方面由李宁和冯洋去咨询化学老师、李雪妍和林赪芳薇去收集资料等一系列的工作,终于确定了这个课题也的确含有一定的科学性。

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我们的目标不只是在于对这一说法的科学性进行检验,更是想要由此来引发我们自己、同学们甚至是身边的家人去对俗语与普遍流传的说法抱有一种质疑与探究精神,不要人云亦云。要明白那些朗朗上口的老话俗语并不一定就真的可信能信。所谓科学探究不是在实验室里,而是应该在生活中。而我们学习科学知识的本质目的,其实也就是希望能够把我们学习的一些知识,最终运用到生活中来,为生活服务。

在确定了本次活动的研究主题之后,组长伍诗雅在参考了高中化学必修二

的知识之后先敲定了实验步骤的初稿。实验的大致就是想要说明在雪碧中没有任何一种成分能够与酒精反应从而降低酒精浓度。实验短小简单,但是却很能说明问题。初稿完成之后,与组员们进行了讨论与修改。改完后的稿子再由拿到化学老师那里进行修改,然后最终确定了实验方案。

随后一方面由组长负责联系学校教科室与实验室准备实验,另一方面由组员李梦郢负责准备臵购实验材料。同时由组长写出实验计划包括每一个步骤的操作者是谁等。

在实验计划经指导老师审定和学校教科室成程科长审批之后,我们与学校实验室的张纯翠老师取得了联系。在商定时间与说明了必要的器材之后,我们定于2012年5月8日进行实验。

实验简介

关于红酒中加雪碧(哪些成分)能降低酒精含量的探究实验

1、实验材料和仪器:

500ml 的雪碧一瓶、一瓶浓度接近红酒里的酒精浓度的(即7﹪~10﹪的)酒精溶液、红酒若干、酸性重铬酸钾(高锰酸钾)溶液一瓶、浓度大致为30﹪的蔗糖水一瓶、柠檬酸一瓶、CaCO 3一瓶、HCl 一瓶、大试管一根、木塞一个、橡皮管两根、集气瓶两个、玻璃片两片、火柴一盒(划线部分即制取CO 2的实验装置)、试管6根、胶头滴管6个、烧杯4个、玻璃棒一支、量筒两个、标签一页。

2、实验假设:

在雪碧中含有某种物质能与红酒中的酒精反应从而降低酒精含量。

3、实验设计:

第一步:取5ml 的雪碧装在试管A 中,再取5ml 的水装入B 试管中,向AB 试管

中同时滴加10ml 浓度为10﹪的酒精溶液,摇匀,再分别滴加5mL 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观察对比A 与B 的现象。

第二步:用CaCO 3、HCl 等材料和仪器制取两瓶CO 2

第三步:向收集好的CO 2中倒水制成饱和的H 2CO 3溶液。取5ml H 2CO 3装入试管C,

向C 中滴加10ml 浓度为10﹪的酒精溶液,摇匀,再滴加5mL 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观察对比C 和B 的现象。

第四步:取5ml 的蔗糖溶液装入试管D ,向D 中滴加10ml 浓度为10﹪的酒精溶

液,摇匀,再滴加5mL 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观察对比D 与B 的现象。 第五步:取5ml 的柠檬酸溶液装入试管E ,向E 中滴加10ml 浓度为10﹪的酒精

溶液,摇匀,再滴加5mL 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观察对比E 与B 的现象。 第六步:取5ml 的雪碧装入试管F ,向F 中滴加10ml 的红酒,摇匀,再滴加2~

3滴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观察对比F 与B 的现象。

高一390班伍诗雅组实验方案

4. 实验简介

5实验结果:在进行了所有的对照试验之后,都得出了同一个结论——葡萄酒里面加雪碧无法降低酒精含量,但是可以减缓酒精的反应速度。在7支试管中,F 试管的反应时间是最长的,大约经历了15min 才变成浅绿色。

6. 分析讨论:整个实验的原理就是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能够氧化乙醇(酒精)从而颜色由橙色变为了灰绿色。乙醇能被重铬酸钾酸性溶液氧化,其氧化过程分两个阶段:乙醇先被氧化为乙醛,再进一步被氧化为乙酸。现象:溶液由橙红色变为灰绿色。反应的方程式为:

4C 2H 5OH+K2Cr 2O 7+3H2SO 4=4CH3CHO+K2SO 4+2CrSO4+7H2O

4CH 3CHO+K2Cr 2O 7+3H2SO 4=4CH3COOH+K2SO 4+2CrSO4+3H2O

我们利用这一原理,先将需要验证的物质与酒精充分混合,再利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来检验是否还含有酒精。对于酒精含量的多少我们是以设置对照组B 试管,通过对比实验试管和B 试管的颜色来进行粗略的判断。

7. 实验过程呈现: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过程

第一步:取5ml 的雪碧装在试管A 中,再取5ml 的水装入B 试管中,向AB 中同时滴加10ml 酒精溶液,摇匀,再分别滴加2~3滴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观察对比A 与B 的现象。

第二步:用CaCO 2、HCl 等材料和仪器制取两瓶CO 2

第三步:向收集好的CO 2中倒水制成H 2CO 3溶液。取5ml H 2CO 3溶液装入试管C, 向C 中滴

加10ml 的酒精溶液,摇匀,再滴加2~3滴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观察对比C 和B 的现象。

第四步:取5ml 的蔗糖溶液装入试管D ,向D 中滴加10ml 的酒精溶液,摇匀,再

滴加2~3滴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观察对比D 与B 的现象。

第五步:取5ml 的柠檬酸溶液装入试管E ,向E 中滴加10ml 的酒精溶液,摇匀,

再滴加2~3滴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观察对比E 与B 的现象。

第六步:取5ml 的雪碧装入试管F ,向F 中滴加10ml 的红酒,摇匀,再滴加2~

3滴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观察对比F 与B 的现象。

个人小结

我怀揣着一颗激动的心,一步一步接近着实验楼,

我们组终于开始了筹备已久的实验——雪碧能降低红酒中酒精的含量吗?

实验的筹备阶段,我学到了如何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然后利用所学知识逐步去探索、解决问题。其实最开始,我们为究竟研究什么课题所苦恼,每个人都努力思索。当小组成员李雪研提出雪碧加红酒时,我们便想到了重铬酸钾能检测酒精是否存在,这是一个重大突破,让我们都不禁为实验有了眉头而无比高兴。原来课堂上的化学知识与生活是有联系的。后来大家分工去查资料、咨询老师、设计实验来验证猜想。这其中,我们有过疑问,有过思考,有过争执,但这是个令人愉悦的体验,让我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

来到实验室,在组长的指挥下,7个人各自拿着自己所需的实验器材,井然有序的开始了自己的任务。原以为这个实验会需要一节课加一个中午的时间,可实验结束得远比预想中的要快。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合作。组长分工很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且不是很重,这样大家做起来很轻松、顺畅。通过这次实验,我感受到了合作的巨大能量。其实,不单单是实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与他人合作。团结合作是一个班级、学校、企业乃至国家,都不可缺少的品质。如果一个班级的学生不能团结合作,这必将是个松散的集体,造成一个不好的学习环境;如果一个企业不能上下一心,这个企业终有一天会破产;而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懂得团结合作,这必将会是个弱的不堪一击的民族,何谈在世界强国之列立足。合作往往能让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让繁重的事情变得轻松,还会让效率大大提高。我想,我们应该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创造美好的事情。

对我来说,这已不仅仅是个实验了,是人生路上一次收获满满的、快乐的旅行。

也许是有了第一次的经验,

课题做起来的时候也没了甚么生疏之感,而且大家很团结,更有种事半功倍之感。

在刚开始,我们组就花了几个星期来选题,我们原本选的是关于苹果果蜡的题目,但经过分析,还是选择了另一个题目,也就是当前这个。当然,这归功于大伙集体的出谋划策。

之后,我们就根据题目需要设计实验,一切进行的有条不紊,而我印象最深的,则是开始做实验的时候。

我负责的主要是准备实验材料,由于实验需要,我要准备红酒,而在做实验的时候,我发现我忘记了一件重要的事,我忘了带开瓶器。

当时大家听这个消息了都是哭笑不得,之前我们担心的不过是实验材料会太贵,而事实上,这些实验材料并没有花多少钱,说来也好笑,我们面临的,居然是这种乌龙事件。

也因为这是由于我的疏忽导致的纰漏,这令我很自责,但大家并没有一直抱怨我,而是积极地想办法,而最后,我也找到了办法。

我们拿了几张抹布垫在瓶底,把瓶底往墙上撞,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个物理知识,将瓶塞一点一点地挤出来。在瓶塞掉出来的那一刻,大家都激动地笑出声来。

我想,但这对于我以后是个警示,也许现在我所犯下的错误还小,还有机会改正,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所以,为了预防未来可能有的,不可挽回的错误,

就从现在开始学会谨慎仔细。这不失为一件好事。

常不得不喝酒,因此我想到既然有解酒的方法,它们是否有用呢?如果有用,怎么用才能实现最好的效果呢? 想法提出后我们组员一拍即合。

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在红酒里加雪碧,深受女性的喜爱。但实验后发现,与红酒中加清水相比,酒精含量不但不会少,反而更多。因此,可以用雪碧来调和口味,但酒量不好的人不如直接喝酒了。

由此我想到,生活中总有一些约定熟成的真理,人们相信它,也这样去做,却鲜少有人质疑它的正确性。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小组的同学怀着对它的质疑和实践出真知的精神,在科学的指导下推翻了这一错误结论。我们学习的意义也就在于此吧。

而这次的小组合作也让我深受感动。我们小组有负责的组长,认真的成员。组长安排好了实验步骤和分工,执行起来有条不紊。其间出的小插曲也十分有趣。例如忘记带红酒的开瓶器,几个同学轮流把红酒瓶底撞在垫上抹布的墙上,居然也成功打开了。在瓶塞冲出来的那一刻,大家都欢呼起来。毕业后的人总会怀念学校生活,也许正是怀念这样的合作与快乐,我们很幸运,乐在其中。 老师说,研究性学习这一科目,就是一个很好的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来的科目。理科不好的我,实验现象还要请教同学才能看懂,以后还要继续积累科学知识了。

们把红酒和雪碧兑在一起喝,他们这样做的原因便是能降低酒精浓度不易喝醉,而这对不能喝酒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减小喝醉几率的好方法。在这学期,我们的研究性学习恰好要做科学实验,于是我们这组人便一致的赞同来研究红酒与雪碧兑在一起是否真能降低酒精浓度。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一直很兴奋的在等待这个答案,看它是否能降低浓度,然而实验的结果且让我们大吃一惊,雪碧加红酒不能降低酒精含量,而且也会让红酒失去原本的口感。

还好这次做了这个实验,不然以后还会继续的错下去,这也就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实践了才能知道它的真实性,而这次我们推倒了红酒加雪碧能降低酒精浓度这个错误结论,那么也应该是这次课题的意义吧。

在这次实验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快乐,因为我们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和课外的知识,我也感受到了严谨,因为实验的每一步每一个小细节,组长都会一一的标注好,我还感受到了团结的魅力,因为我们开红酒的工具忘带,所以红酒是靠我们自己用手拿着红酒在墙上抵着抹布撞开的。而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最深的便是组长的严谨细心负责,和我们的团结。

研究性学习的魅力便在它追求事实上面吧,而这次,我便实实在在的体会出了这点,在以后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我相信我会学到更多能在生活中实际运用的知识。

实践才能出真知。而我在研究性学习中更加体会到了这个真理。在

面对生活中种种问题时,我们要做的不仅是问“十万个为什么”,而更多的是需要我们自己的探索。

这次我们的研究课题的是,从开始的选题到结题,我们一起查找资料,一起讨论课题,一起做实验...... 在其中,有过欢笑,也有过泪水;有过心酸,也有过争执,有过困难,也有着希望...... 但在这次的活动中,我更加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在那些磕磕绊绊的日子里,我们互相帮助,互相体谅,一起完成了这个课题,对于我来说,它不仅承载着我们的心血,更是一份珍贵友谊的见证。当然,我们也会遭遇困难、挫折,偶尔也会感到心力交瘁,但我们没有想到过放弃,有的只是面对困难时,无比的信心和勇气,在一次次失败的打击下,我们也变得更加成熟,而当我看到研究结果时,心中是难以名状的成就感。困难,让我们的心更近;合作,让我们的梦飞得更高。

或许在大多数人看来,研究性学习并没有什么,但只有你真正参与到其中,你就会发现你的能力得到了培养,也增长了见识,并且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科学研究的不易和艰辛,激励着我在探索科学真理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当然,科学的海洋是无边无际的,而研究性学习也给我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我了解科学的力量,更让我充实了自己。丰富了我的高中生活。

在本次的实验中我属于打酱油的存在,在课题的提出,实验的设计以及实验的开展的过程中并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仅仅是在实验的过程中照了几张照片而已。组长伍诗雅在这次活动中起到了主心骨的作用,不管是实验的 设计和实验的顺利进行都离不开她。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育教学活动,在实验过程中我也切身体验到了这一点,实验的成功也不仅只在个人,更是各组员之间的密切配合与合

作,只有同学之间互帮互助才可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本次实验中很感谢同学的帮助我才可以顺利完成二氧化碳的制取。

我们通过研究性学习,不但知道如何运用学过的知识,还会很自然地在已经学过的知识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而且,为了解决问题学生还会主动地去学习新的知识。

组长反思:

老实说我觉得我很不称职,一开始信心满满的把这些优秀的组员招进来时还向她们特别保证,绝对会完美的完成这一次的课题、可是随着原订的苹果果蜡的实验被否决,而其他的组都一一确定好课题而我们还毫无头绪的时候我就只是在不停的自责,是我的那一群优秀的组员们给了我鼓励与支持才让我有了继续下去的动力。尤其是李雪妍同学提出来的这个课题,让我们找到了新的路经,有了继续前进的方向。所以首先我要好好地感谢她们,绝对不能让这一次的课题无疾而终。

有了这个目标,我就觉得格外的有动力了。在实验之前的准备工作里面,我利用研究性学习的课与课外的时间尽可能的把计划写好,把所有要做的步骤都写下来,具体安排到人,一步一步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可能就是因为这样,我们在进行实验的时候也格外的顺利。说起来,我们组还是唯一一个在实验室做实验的小组呢,大概是因为我早早地去实验室和张老师沟通好了,这件事也告诉我做事要尽可能的先做好。实验的时候有一个小插曲——负责采购的同学忘了带红酒的开瓶器,最后还是用物理方法把瓶塞撞出来的,我记得木塞飞出

来的时候大家都在不自禁地欢呼,看,大家一起合作就是这么快乐。最后也是出乎我的意料——我们真正所花的时间才不过我所计划的一半!

这一次实验的顺利完成和大家的齐心协力是分不开的,我还记得李玲和冯洋去和化学老师认真讨论的专注眼神,也记李梦郢把红酒和雪碧一起提来时鬓角还未流下的汗,当然也记得芳薇雪妍到各处收集的厚厚的资料,还有冰玉在实验室里一直没有停下不停的拍下大家实验的每一个细节的身影。可以说这一次的课题凝聚了我们的许多心血,就像是制作胶体,正因为有那一份我们的认真与执着,全力以赴,所以最后的作品才会那么晶莹剔透完美无瑕。这个课题于我们而言已经做到最好。

但是并非没有改善的空间。也许是我的能力的问题,在真正实验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原来红酒里面加了雪碧之后虽然不会与之反应,但会影响酒精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的反应速率。所幸我们及时的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且解决了它。以后我也应该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争取做到最好。

这将会是我在高中时期记忆最深刻的一次研究课题,它的动手能力又强,又原理简单,最重要的是它让我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强大力量!90后的孩子们都是独生子女,而我们这一个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相互尊重相互配合,在我所安排的事情上毫不推脱,所以我想说,我们这个组是最优秀的组;我们的组员,是最优秀的组员。

时光易逝,但总有一些东西是长存的。这一份作品就像是一个见证,见证着我们的努力,见证着我们的友情,见证着我们曾经大放异彩的青春!

至少于我而言,这已经不是一次课题那么简单了。

致谢

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感谢常德市一中熊梅初老师的细心指导与耐心讲解以及对我们完成这份材料的提供的许多帮助!感谢常德市一中化学老师杨华老师提供的专业知识与协助我们修改实验方案!感谢常德市一中教科室与实验室的老师给我们提供的许多帮助与支持理解!在此我们向你们表达最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必修2) 》[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

研究时间:2014年3月-2014年6月

年 级:高 一

指导教师:熊梅初

组 长 :彭婧雯

小组成员:杜浩成、谭超文、汪琳旋、周倍帆、周志君、程湘杰、丁宇婷

“K 歌之王”

关于观察物体共振的研究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

2014年3月

目 录

1、课题登记表

2、 开题报告

3、 结题报告

4、 实证材料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研究性学习

课题登记表

课题编号 201439903

课题名称 关于观察物体共振的研究

年级 高一 班次 399

组长 彭婧雯 联系电话 [1**********]

成员 杜浩成、谭超文、汪琳旋、周倍帆、周志君、程湘杰、丁宇婷

课题提出与实验设计 彭婧雯、杜浩成、谭超文、汪琳旋

指导老师 熊梅初 联系电话 [1**********]

登记日期 2014-4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教科室制

●关于观察物体共振的研究

开 题 报 告

关于观察物体共振的研究

结 题 报 告

摘要

关键词:共振,共振条件、共振现象

本次研究性学习的探究内容,旨在还原电影中特效的真实现象。本组按照最初制定的计划,由小组成员采购实验必需品,通过多组实验,以达到探究目的。经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我们得到结论:就本组所做的实验现象表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在其过程中一定伴随着能量的产生和转化。

引言

每每逢年过节的时候一家人团聚总爱喝些东西,红酒因其口感好味道佳而成为了首选。为了防止喝醉,家中的长辈总是选择将红酒与雪碧掺杂在一起喝,说是为了降低酒精含量。似乎这种做法并非少有,且时间久远。那么红酒里面掺雪碧是否真的能降低酒精含量呢?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拥有探索精神,因此我们针对红酒里面加雪碧能降低酒精含量这一说法进行了探究,希望通过实践能够了解到其真实性。大家都知道生活中还有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俗语,譬如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这样的话。似乎大家都觉得俗语自古流传下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那么也自然经得起实践的考研,然而事实真的是如此吗?在现在即使是简简单单的小葱拌豆腐的科学性都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争议,那么

其他的是否可行呢?通过这一个小小的探究实验,我们不仅是想要对这一种说法的进行验证,更是希望引发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俗语与普遍留有的习惯的时候保有一种质疑精神与科学探究精神。

研究过程

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们曾经定下了关于苹果表面果蜡的可否食用这一课题,但在网上收集资料,又打电话咨询了专业人士之后最后否决了。取而代之的便是这一次的关于红酒里面加雪碧是否能降低酒精含量的研究课题。

最初的提出是由李雪妍同学提出的。因为其父亲工作关系她对解酒和预防醉酒这一方面的知识颇有研究,再加之组员们都表示这一种现象的确多次出现在自己家里,也显示出了这个说法有普遍性。

为了让课题更为严谨且更有意义,我们组员分别针对不同的方面展开了调查。一方面我们进一步验证了“酒精里加雪碧能降低酒精含量从而预防醉酒”这一说法的普遍性,其中包括询问了周边的许多同学以及朋友们。另一方面由李宁和冯洋去咨询化学老师、李雪妍和林赪芳薇去收集资料等一系列的工作,终于确定了这个课题也的确含有一定的科学性。

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我们的目标不只是在于对这一说法的科学性进行检验,更是想要由此来引发我们自己、同学们甚至是身边的家人去对俗语与普遍流传的说法抱有一种质疑与探究精神,不要人云亦云。要明白那些朗朗上口的老话俗语并不一定就真的可信能信。所谓科学探究不是在实验室里,而是应该在生活中。而我们学习科学知识的本质目的,其实也就是希望能够把我们学习的一些知识,最终运用到生活中来,为生活服务。

在确定了本次活动的研究主题之后,组长伍诗雅在参考了高中化学必修二

的知识之后先敲定了实验步骤的初稿。实验的大致就是想要说明在雪碧中没有任何一种成分能够与酒精反应从而降低酒精浓度。实验短小简单,但是却很能说明问题。初稿完成之后,与组员们进行了讨论与修改。改完后的稿子再由拿到化学老师那里进行修改,然后最终确定了实验方案。

随后一方面由组长负责联系学校教科室与实验室准备实验,另一方面由组员李梦郢负责准备臵购实验材料。同时由组长写出实验计划包括每一个步骤的操作者是谁等。

在实验计划经指导老师审定和学校教科室成程科长审批之后,我们与学校实验室的张纯翠老师取得了联系。在商定时间与说明了必要的器材之后,我们定于2012年5月8日进行实验。

实验简介

关于红酒中加雪碧(哪些成分)能降低酒精含量的探究实验

1、实验材料和仪器:

500ml 的雪碧一瓶、一瓶浓度接近红酒里的酒精浓度的(即7﹪~10﹪的)酒精溶液、红酒若干、酸性重铬酸钾(高锰酸钾)溶液一瓶、浓度大致为30﹪的蔗糖水一瓶、柠檬酸一瓶、CaCO 3一瓶、HCl 一瓶、大试管一根、木塞一个、橡皮管两根、集气瓶两个、玻璃片两片、火柴一盒(划线部分即制取CO 2的实验装置)、试管6根、胶头滴管6个、烧杯4个、玻璃棒一支、量筒两个、标签一页。

2、实验假设:

在雪碧中含有某种物质能与红酒中的酒精反应从而降低酒精含量。

3、实验设计:

第一步:取5ml 的雪碧装在试管A 中,再取5ml 的水装入B 试管中,向AB 试管

中同时滴加10ml 浓度为10﹪的酒精溶液,摇匀,再分别滴加5mL 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观察对比A 与B 的现象。

第二步:用CaCO 3、HCl 等材料和仪器制取两瓶CO 2

第三步:向收集好的CO 2中倒水制成饱和的H 2CO 3溶液。取5ml H 2CO 3装入试管C,

向C 中滴加10ml 浓度为10﹪的酒精溶液,摇匀,再滴加5mL 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观察对比C 和B 的现象。

第四步:取5ml 的蔗糖溶液装入试管D ,向D 中滴加10ml 浓度为10﹪的酒精溶

液,摇匀,再滴加5mL 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观察对比D 与B 的现象。 第五步:取5ml 的柠檬酸溶液装入试管E ,向E 中滴加10ml 浓度为10﹪的酒精

溶液,摇匀,再滴加5mL 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观察对比E 与B 的现象。 第六步:取5ml 的雪碧装入试管F ,向F 中滴加10ml 的红酒,摇匀,再滴加2~

3滴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观察对比F 与B 的现象。

高一390班伍诗雅组实验方案

4. 实验简介

5实验结果:在进行了所有的对照试验之后,都得出了同一个结论——葡萄酒里面加雪碧无法降低酒精含量,但是可以减缓酒精的反应速度。在7支试管中,F 试管的反应时间是最长的,大约经历了15min 才变成浅绿色。

6. 分析讨论:整个实验的原理就是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能够氧化乙醇(酒精)从而颜色由橙色变为了灰绿色。乙醇能被重铬酸钾酸性溶液氧化,其氧化过程分两个阶段:乙醇先被氧化为乙醛,再进一步被氧化为乙酸。现象:溶液由橙红色变为灰绿色。反应的方程式为:

4C 2H 5OH+K2Cr 2O 7+3H2SO 4=4CH3CHO+K2SO 4+2CrSO4+7H2O

4CH 3CHO+K2Cr 2O 7+3H2SO 4=4CH3COOH+K2SO 4+2CrSO4+3H2O

我们利用这一原理,先将需要验证的物质与酒精充分混合,再利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来检验是否还含有酒精。对于酒精含量的多少我们是以设置对照组B 试管,通过对比实验试管和B 试管的颜色来进行粗略的判断。

7. 实验过程呈现: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过程

第一步:取5ml 的雪碧装在试管A 中,再取5ml 的水装入B 试管中,向AB 中同时滴加10ml 酒精溶液,摇匀,再分别滴加2~3滴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观察对比A 与B 的现象。

第二步:用CaCO 2、HCl 等材料和仪器制取两瓶CO 2

第三步:向收集好的CO 2中倒水制成H 2CO 3溶液。取5ml H 2CO 3溶液装入试管C, 向C 中滴

加10ml 的酒精溶液,摇匀,再滴加2~3滴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观察对比C 和B 的现象。

第四步:取5ml 的蔗糖溶液装入试管D ,向D 中滴加10ml 的酒精溶液,摇匀,再

滴加2~3滴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观察对比D 与B 的现象。

第五步:取5ml 的柠檬酸溶液装入试管E ,向E 中滴加10ml 的酒精溶液,摇匀,

再滴加2~3滴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观察对比E 与B 的现象。

第六步:取5ml 的雪碧装入试管F ,向F 中滴加10ml 的红酒,摇匀,再滴加2~

3滴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观察对比F 与B 的现象。

个人小结

我怀揣着一颗激动的心,一步一步接近着实验楼,

我们组终于开始了筹备已久的实验——雪碧能降低红酒中酒精的含量吗?

实验的筹备阶段,我学到了如何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然后利用所学知识逐步去探索、解决问题。其实最开始,我们为究竟研究什么课题所苦恼,每个人都努力思索。当小组成员李雪研提出雪碧加红酒时,我们便想到了重铬酸钾能检测酒精是否存在,这是一个重大突破,让我们都不禁为实验有了眉头而无比高兴。原来课堂上的化学知识与生活是有联系的。后来大家分工去查资料、咨询老师、设计实验来验证猜想。这其中,我们有过疑问,有过思考,有过争执,但这是个令人愉悦的体验,让我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

来到实验室,在组长的指挥下,7个人各自拿着自己所需的实验器材,井然有序的开始了自己的任务。原以为这个实验会需要一节课加一个中午的时间,可实验结束得远比预想中的要快。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合作。组长分工很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且不是很重,这样大家做起来很轻松、顺畅。通过这次实验,我感受到了合作的巨大能量。其实,不单单是实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与他人合作。团结合作是一个班级、学校、企业乃至国家,都不可缺少的品质。如果一个班级的学生不能团结合作,这必将是个松散的集体,造成一个不好的学习环境;如果一个企业不能上下一心,这个企业终有一天会破产;而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懂得团结合作,这必将会是个弱的不堪一击的民族,何谈在世界强国之列立足。合作往往能让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让繁重的事情变得轻松,还会让效率大大提高。我想,我们应该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创造美好的事情。

对我来说,这已不仅仅是个实验了,是人生路上一次收获满满的、快乐的旅行。

也许是有了第一次的经验,

课题做起来的时候也没了甚么生疏之感,而且大家很团结,更有种事半功倍之感。

在刚开始,我们组就花了几个星期来选题,我们原本选的是关于苹果果蜡的题目,但经过分析,还是选择了另一个题目,也就是当前这个。当然,这归功于大伙集体的出谋划策。

之后,我们就根据题目需要设计实验,一切进行的有条不紊,而我印象最深的,则是开始做实验的时候。

我负责的主要是准备实验材料,由于实验需要,我要准备红酒,而在做实验的时候,我发现我忘记了一件重要的事,我忘了带开瓶器。

当时大家听这个消息了都是哭笑不得,之前我们担心的不过是实验材料会太贵,而事实上,这些实验材料并没有花多少钱,说来也好笑,我们面临的,居然是这种乌龙事件。

也因为这是由于我的疏忽导致的纰漏,这令我很自责,但大家并没有一直抱怨我,而是积极地想办法,而最后,我也找到了办法。

我们拿了几张抹布垫在瓶底,把瓶底往墙上撞,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个物理知识,将瓶塞一点一点地挤出来。在瓶塞掉出来的那一刻,大家都激动地笑出声来。

我想,但这对于我以后是个警示,也许现在我所犯下的错误还小,还有机会改正,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所以,为了预防未来可能有的,不可挽回的错误,

就从现在开始学会谨慎仔细。这不失为一件好事。

常不得不喝酒,因此我想到既然有解酒的方法,它们是否有用呢?如果有用,怎么用才能实现最好的效果呢? 想法提出后我们组员一拍即合。

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在红酒里加雪碧,深受女性的喜爱。但实验后发现,与红酒中加清水相比,酒精含量不但不会少,反而更多。因此,可以用雪碧来调和口味,但酒量不好的人不如直接喝酒了。

由此我想到,生活中总有一些约定熟成的真理,人们相信它,也这样去做,却鲜少有人质疑它的正确性。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小组的同学怀着对它的质疑和实践出真知的精神,在科学的指导下推翻了这一错误结论。我们学习的意义也就在于此吧。

而这次的小组合作也让我深受感动。我们小组有负责的组长,认真的成员。组长安排好了实验步骤和分工,执行起来有条不紊。其间出的小插曲也十分有趣。例如忘记带红酒的开瓶器,几个同学轮流把红酒瓶底撞在垫上抹布的墙上,居然也成功打开了。在瓶塞冲出来的那一刻,大家都欢呼起来。毕业后的人总会怀念学校生活,也许正是怀念这样的合作与快乐,我们很幸运,乐在其中。 老师说,研究性学习这一科目,就是一个很好的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来的科目。理科不好的我,实验现象还要请教同学才能看懂,以后还要继续积累科学知识了。

们把红酒和雪碧兑在一起喝,他们这样做的原因便是能降低酒精浓度不易喝醉,而这对不能喝酒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减小喝醉几率的好方法。在这学期,我们的研究性学习恰好要做科学实验,于是我们这组人便一致的赞同来研究红酒与雪碧兑在一起是否真能降低酒精浓度。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一直很兴奋的在等待这个答案,看它是否能降低浓度,然而实验的结果且让我们大吃一惊,雪碧加红酒不能降低酒精含量,而且也会让红酒失去原本的口感。

还好这次做了这个实验,不然以后还会继续的错下去,这也就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实践了才能知道它的真实性,而这次我们推倒了红酒加雪碧能降低酒精浓度这个错误结论,那么也应该是这次课题的意义吧。

在这次实验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快乐,因为我们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和课外的知识,我也感受到了严谨,因为实验的每一步每一个小细节,组长都会一一的标注好,我还感受到了团结的魅力,因为我们开红酒的工具忘带,所以红酒是靠我们自己用手拿着红酒在墙上抵着抹布撞开的。而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最深的便是组长的严谨细心负责,和我们的团结。

研究性学习的魅力便在它追求事实上面吧,而这次,我便实实在在的体会出了这点,在以后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我相信我会学到更多能在生活中实际运用的知识。

实践才能出真知。而我在研究性学习中更加体会到了这个真理。在

面对生活中种种问题时,我们要做的不仅是问“十万个为什么”,而更多的是需要我们自己的探索。

这次我们的研究课题的是,从开始的选题到结题,我们一起查找资料,一起讨论课题,一起做实验...... 在其中,有过欢笑,也有过泪水;有过心酸,也有过争执,有过困难,也有着希望...... 但在这次的活动中,我更加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在那些磕磕绊绊的日子里,我们互相帮助,互相体谅,一起完成了这个课题,对于我来说,它不仅承载着我们的心血,更是一份珍贵友谊的见证。当然,我们也会遭遇困难、挫折,偶尔也会感到心力交瘁,但我们没有想到过放弃,有的只是面对困难时,无比的信心和勇气,在一次次失败的打击下,我们也变得更加成熟,而当我看到研究结果时,心中是难以名状的成就感。困难,让我们的心更近;合作,让我们的梦飞得更高。

或许在大多数人看来,研究性学习并没有什么,但只有你真正参与到其中,你就会发现你的能力得到了培养,也增长了见识,并且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科学研究的不易和艰辛,激励着我在探索科学真理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当然,科学的海洋是无边无际的,而研究性学习也给我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我了解科学的力量,更让我充实了自己。丰富了我的高中生活。

在本次的实验中我属于打酱油的存在,在课题的提出,实验的设计以及实验的开展的过程中并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仅仅是在实验的过程中照了几张照片而已。组长伍诗雅在这次活动中起到了主心骨的作用,不管是实验的 设计和实验的顺利进行都离不开她。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育教学活动,在实验过程中我也切身体验到了这一点,实验的成功也不仅只在个人,更是各组员之间的密切配合与合

作,只有同学之间互帮互助才可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本次实验中很感谢同学的帮助我才可以顺利完成二氧化碳的制取。

我们通过研究性学习,不但知道如何运用学过的知识,还会很自然地在已经学过的知识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而且,为了解决问题学生还会主动地去学习新的知识。

组长反思:

老实说我觉得我很不称职,一开始信心满满的把这些优秀的组员招进来时还向她们特别保证,绝对会完美的完成这一次的课题、可是随着原订的苹果果蜡的实验被否决,而其他的组都一一确定好课题而我们还毫无头绪的时候我就只是在不停的自责,是我的那一群优秀的组员们给了我鼓励与支持才让我有了继续下去的动力。尤其是李雪妍同学提出来的这个课题,让我们找到了新的路经,有了继续前进的方向。所以首先我要好好地感谢她们,绝对不能让这一次的课题无疾而终。

有了这个目标,我就觉得格外的有动力了。在实验之前的准备工作里面,我利用研究性学习的课与课外的时间尽可能的把计划写好,把所有要做的步骤都写下来,具体安排到人,一步一步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可能就是因为这样,我们在进行实验的时候也格外的顺利。说起来,我们组还是唯一一个在实验室做实验的小组呢,大概是因为我早早地去实验室和张老师沟通好了,这件事也告诉我做事要尽可能的先做好。实验的时候有一个小插曲——负责采购的同学忘了带红酒的开瓶器,最后还是用物理方法把瓶塞撞出来的,我记得木塞飞出

来的时候大家都在不自禁地欢呼,看,大家一起合作就是这么快乐。最后也是出乎我的意料——我们真正所花的时间才不过我所计划的一半!

这一次实验的顺利完成和大家的齐心协力是分不开的,我还记得李玲和冯洋去和化学老师认真讨论的专注眼神,也记李梦郢把红酒和雪碧一起提来时鬓角还未流下的汗,当然也记得芳薇雪妍到各处收集的厚厚的资料,还有冰玉在实验室里一直没有停下不停的拍下大家实验的每一个细节的身影。可以说这一次的课题凝聚了我们的许多心血,就像是制作胶体,正因为有那一份我们的认真与执着,全力以赴,所以最后的作品才会那么晶莹剔透完美无瑕。这个课题于我们而言已经做到最好。

但是并非没有改善的空间。也许是我的能力的问题,在真正实验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原来红酒里面加了雪碧之后虽然不会与之反应,但会影响酒精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的反应速率。所幸我们及时的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且解决了它。以后我也应该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争取做到最好。

这将会是我在高中时期记忆最深刻的一次研究课题,它的动手能力又强,又原理简单,最重要的是它让我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强大力量!90后的孩子们都是独生子女,而我们这一个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相互尊重相互配合,在我所安排的事情上毫不推脱,所以我想说,我们这个组是最优秀的组;我们的组员,是最优秀的组员。

时光易逝,但总有一些东西是长存的。这一份作品就像是一个见证,见证着我们的努力,见证着我们的友情,见证着我们曾经大放异彩的青春!

至少于我而言,这已经不是一次课题那么简单了。

致谢

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感谢常德市一中熊梅初老师的细心指导与耐心讲解以及对我们完成这份材料的提供的许多帮助!感谢常德市一中化学老师杨华老师提供的专业知识与协助我们修改实验方案!感谢常德市一中教科室与实验室的老师给我们提供的许多帮助与支持理解!在此我们向你们表达最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必修2) 》[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


相关内容

  • 八年级物理
  •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 八年级物理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 光.请认真审题,看清要求,仔细答题,祝你成功! 一. 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 ...

  • 国外中学物理教材评述
  • 总的说来,世界各国中学物理教育的状况是各不相同的.这种情况多半是由于各国的人口.国民生产总值.地理环境.政治制度的不同造成的.随着各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其理科教育也都经历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途径. 然而从50年代末开始的.在美国首先掀起的教育改革浪潮,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巨大影响.这次教育改革的浪潮虽是由前苏 ...

  • 高中物理选修3-4机械振动机械波光学知识点
  • 机械振动 一.基本概念 1.机械振动:物体(或物体一部分)在某一中心位置附近所做的往复运动 2.回复力F:使物体返回平衡位置的力,回复力是根据效果(产生振动加速度,改变速度的大小,使物体回到平衡位置)命名的,回复力总指向平衡位置,回复力是某几个力沿振动方向的合力或是某一个力沿振动方向的分力.(如①水 ...

  • 穆斯堡尔效应及其应用
  • 穆斯堡尔效应及其应用 摘要:穆斯堡尔效应是现代核物理技术的核心理论,也是解决空间测距精确程度的重要方法.本文具体而清晰地阐述了穆斯堡尔效应及应用形式,也对相应的科学领域进行了针对性的概述. 关键词:穆斯堡尔效应 γ光子 发射谱 吸收谱 一. 引言 在1958年由德国青年物理学家穆斯堡尔首次发现由γ射 ...

  • 波尔共振实验(1)
  • 第一章力热实验 1.3波尔共振实验 在机械制造和建筑工程等科技领域中受迫振动所导致的共振现象引起工程技术人员极大注意,既有破坏作用,但也有许多实用价值.众多电声器件是运用共振原理设计制作的.此外,在微观科学研究中"共振"也是一种重要研究手段,例如利用核磁共振和顺磁贡研究物质结构等 ...

  • FMRI成像技术
  • FMRI 人们越来越执著于对客观.确凿的大脑真相的追寻,现在有了一种非常优秀的大脑成像技术,那就是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空间编码是磁共振成像的关键技术. 自上世纪90年代初问世至2007年底,这种技术已出现在12000多篇科学论文中,而且这个数字至今还在以每周30至40篇的速度增长.人们之所以 ...

  • 五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第一篇: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范文 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中国大学网范文之教学:五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二 ...

  •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说课稿
  •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单元分析 在本单元,学生将探索一些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振动的频率与音高.声音的振幅与音量的关系的基本规律.在本课中,学生探索了由不同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这一概念会得到初步的理解. 2.课与课的关系 本课是认识声音是怎 ...

  • 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反思
  • 篇一:<电是什么>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电 是什么>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电是什么>教学设计 (本节教材是沪科 版九年级第十三章第一节.是整个电学的基础.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本节教材学习 的好与坏将会直接影响整个电学部分的学习兴趣和知识积累:本课内容在编排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