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极限分辨率 随试佳能EOS 5DSR

2012年03月16日,我在这里开了个帖《随试佳能5D3》,时隔三年又一季度,开此贴。继续随试,开始这礼拜特忙,内容会较少,一周会开始有机会详细试用。

当年5D3的帖子,开始讲的基本都是高感,完全无视低感,没办法,都是给憋的。现在5DSR则相反,开始一定无视感光度,讲的都是极限分辨率,没办法也是给憋的,你懂的。

机子是前天6月10号到手的,这星期抓狂忙,实在没办法,就朝窗外先拍了几张。

和5D3相同条件拍,用的是佳能新款11-24mm超超广角镜头,因为不是镜头测试只测机身,所以都放在了f/8上。

因为camera RAW还解不开5DsR的RAW格式,佳能的DPP也还没装,先都JPG直出比了,虽然不太严谨,尤其考虑到5D3所谓涂抹严重的诟病,用RAW来比较更严谨,不过后面下周末开始才有时间慢慢搞。

上为5D3,下为5DsR,不过曝光出现了些许差异(1/320秒 vs 1/400秒),实际感觉还超过了这点差别,应该是5DsR对镜头做了机内矫正,这个后面还会再说到。

这是中心略偏部分的截图,5D3为100%,5DsR为66%,这样被摄物面积很接近,为什么不同为100%,不解释!说实话,差异之大确实超过了预料!先为相机点个赞

论坛原帖地址:随试佳能5DSR

今天傍晚刚拍的,上三脚架了,反光板预升,快门线。

上为5D3,下为5DsR,还是佳能11-24今天,11mm端,同为f/11。

这个中间被打断时间略长(先5DsR后5D3),成了ISO100 1/50秒 vs ISO200 1/30秒,不好意思将就看先。

楼下截图(5D3之100% vs 5DsR之66%)

同样的镜头和拍摄光圈,下图5D3的边缘紫边要厉害得多,所以判断为5DsR已做机内优化。测试不严谨,先看个大概了。

接着前面,16mm焦距,这次快门速度同为1/40秒

5DsR也不用66%的图像大小了,直接把8688x5792像素直接缩成和5D3一样的5760x3840像素。

今晚拍了个小提琴演奏会,有机会用了一下高感。

ISO6400,爱死小白兔的200mm端,f/2.8,1/400秒

这是缩小的全图。

100%截图!

虽然1500*900的画面不算太小,但是只相当于全部画面的2.68%!!!!!

(1500*900/8688*5792)

这个有点寒掺,考虑到红色也是数码相机最感冒的颜色。

爱死小白兔200mm端,ISO800,f/2.8,1/320秒。

原图缩小。

100%截图。

没有和5D3对比测试。说实话有这个表现我已经是满意了,我并不纠结新机的高感,这个像素我更在乎它的极限分辨率。即使你觉得它的高感不够好,也要考虑如果缩小到40%的像素值才是2000万像素,那时候的噪点也已经大大缩小了。另外爱死小白兔在新机上表现很好,没有看到跑焦的迹象。

camera Raw 解5D3 raw格式,跟下面用的同图,只解不调,全部默认未调整,100%截图

camera Raw 解5DsR raw格式,跟下面用的同图,只解不调,全部默认未调整,100%截图

5D3的同一张,直出和raw完全天壤地别。

我不是故意在故弄玄虚,新版camera raw确实刚刚装上去。现在可以肯定的是5DsR仍然还有明显优势,但不像前面看到得那么大了。注意:这两张是同一张片子!都是5D3的。

计划好昨天去西湖边再试拍,还是忙得没去。这么简单一件事情,还是先把悬念终结吧!还是对着窗外拍,新款11-24镜头。

先来一组11-24/4和16-35/2.8II的对比,和相机测试无关,我马上要把16-35给出了,相机均为5DsR,光圈均为f/8,焦距均为16mm(实际出来大小略有区别)。

均为f/8,1/250秒曝光。

顺序为上老下新或左老右新,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比拼,所以用最佳光圈f/8就可以了。

中心看来差别不大,毕竟是f/8的中心,狗头也不会太弱。

边缘一些,虽然还是f/8,却已经高下立现。

最边缘就很悬殊了。所以也没必要用raw格式来比拼。

最边缘就很悬殊了。所以也没必要用raw格式来比拼。

N年前,我给自己的7支佳能镜头综合表现打分如下(满分5分):

Canon EF 16-35/2.8 L II: 3.5分

Canon EF 24-105/4 IS L: 2.5分

Canon EF 70-200/2.8IS L II: 4.5分

Canon TS-E 17/4 L: 5.0分 (令人惊奇的规格指标下却有令人惊奇的表现)

Canon EF 8-15/4 L: 4.0分 (规格令人激赏,色彩浓郁)

Canon EF 85/1.2 L II: 4.0分

Canon EF 100/2.8 Macro II: 4.5分

其它使用过的佳能镜头:

Canon EF 16-35/2.8 L: 2.5分

Canon EF 70-200/4 IS L: 4.0分

Canon TS-E 24/4 L: 3.0分

Canon EF 14/2.8L: 2.0分 (名声显赫,但是实际边缘质量极差,防眩光催人泪下)

Canon EF 14/2.8L II: 3.0分

Canon EF 35/1.4L: 4.5分 (注意,新款还没出,这是老爷款哦)

那么现在这只11-24/4L可以给多少分呢?很棒!应该是4.5-5了!

话归正题,今天下午的5D3(上)和5DsR(下),同为f/8,1/250秒,镜头为新款11-24/4

PG的差别还是碾压式的,注意是同一个镜头,所以和镜头无关。

任何位置都一样,JPG的比拼就此打住。

Raw格式camera raw9.0解开,全部默认值,不做任何改动,存为jpg最高画质。

差距缩小(5DsR缩为和5D3同像素,即66% vs 100%),但5DsR依然优势明显。

这个则是5DsR的100%截图,理应扩大优势

这个和楼下一样,唯一区别是自动矫正镜头畸变和色散。紫边去得很干净,分辨率理论上轻微下降,实际似乎也能感觉到,但相对于紫边还是必须付出的代价,这个状态就是专业用途的能达到的状态(当然各家软件解RAW还是有轻微区别)。

再来5D3的100%

再来5DSR的100%

对比于5D3的提升基本有了概念,后面的测评将着重于5DSR的本身功能解读。

今天背了相机出去,结果下雨了,按了两张就回来了。爱死小小白,ISO320,f/2.8,1/250秒

楼下100%截图 像素2254x1266,整图为8688x5792,相当于5.67%面积。camera raw默认直出转JPG

这张照片是直出的,想把RAW格式的原片发给云漫大侠看下,你因为用尼康D810所以暗部提亮容易有所比较。

楼下这样用camera raw极限处理

楼下的结果是这样的。

很奇怪中心部分的紫边无论是否打勾删除色散和自动矫正,实际要放大到很大才开始可见。

左侧100%截图是这样的。

这是中心部分的100%截图,紫边几乎可以忽略,有点吃惊。

右侧的100%截图,看来要遭喷了

不过还是要考虑到:

1. 这是极限的情况,阴影提亮到最高处100;

2. 这是5000万像素的100%截图,如果屏幕是72dpi,全尺寸相当于宽边120寸即三米整;

3. 关键还是和尼康和索尼等的对比。

这是JPG直出图,天色已经黑了,在四川万源三天一直想拍这个夜景,结果最后一天才有机会还是晚了,遗憾,成了废片,不过也成了测试片

也是比较极端的情况

调整后

中心100%截图

需要说明的是镜头为腾龙007:腾龙 TAMRON SP 24-70mm F/2.8 USD Di

右侧100%截图。

说实话,分辨率好像还不错。

腾龙 TAMRON SP 24-70mm F/2.8 USD Di

左边100%截图,感觉比右边要差一截,树叶可以解释为在动,别的感觉也差些。

腾龙 TAMRON SP 24-70mm F/2.8 USD Di

看看被提亮的天吧,不过这样测试的意义还远不如直接拿高感光度拍来得直接

2012年03月16日,我在这里开了个帖《随试佳能5D3》,时隔三年又一季度,开此贴。继续随试,开始这礼拜特忙,内容会较少,一周会开始有机会详细试用。

当年5D3的帖子,开始讲的基本都是高感,完全无视低感,没办法,都是给憋的。现在5DSR则相反,开始一定无视感光度,讲的都是极限分辨率,没办法也是给憋的,你懂的。

机子是前天6月10号到手的,这星期抓狂忙,实在没办法,就朝窗外先拍了几张。

和5D3相同条件拍,用的是佳能新款11-24mm超超广角镜头,因为不是镜头测试只测机身,所以都放在了f/8上。

因为camera RAW还解不开5DsR的RAW格式,佳能的DPP也还没装,先都JPG直出比了,虽然不太严谨,尤其考虑到5D3所谓涂抹严重的诟病,用RAW来比较更严谨,不过后面下周末开始才有时间慢慢搞。

上为5D3,下为5DsR,不过曝光出现了些许差异(1/320秒 vs 1/400秒),实际感觉还超过了这点差别,应该是5DsR对镜头做了机内矫正,这个后面还会再说到。

这是中心略偏部分的截图,5D3为100%,5DsR为66%,这样被摄物面积很接近,为什么不同为100%,不解释!说实话,差异之大确实超过了预料!先为相机点个赞

论坛原帖地址:随试佳能5DSR

今天傍晚刚拍的,上三脚架了,反光板预升,快门线。

上为5D3,下为5DsR,还是佳能11-24今天,11mm端,同为f/11。

这个中间被打断时间略长(先5DsR后5D3),成了ISO100 1/50秒 vs ISO200 1/30秒,不好意思将就看先。

楼下截图(5D3之100% vs 5DsR之66%)

同样的镜头和拍摄光圈,下图5D3的边缘紫边要厉害得多,所以判断为5DsR已做机内优化。测试不严谨,先看个大概了。

接着前面,16mm焦距,这次快门速度同为1/40秒

5DsR也不用66%的图像大小了,直接把8688x5792像素直接缩成和5D3一样的5760x3840像素。

今晚拍了个小提琴演奏会,有机会用了一下高感。

ISO6400,爱死小白兔的200mm端,f/2.8,1/400秒

这是缩小的全图。

100%截图!

虽然1500*900的画面不算太小,但是只相当于全部画面的2.68%!!!!!

(1500*900/8688*5792)

这个有点寒掺,考虑到红色也是数码相机最感冒的颜色。

爱死小白兔200mm端,ISO800,f/2.8,1/320秒。

原图缩小。

100%截图。

没有和5D3对比测试。说实话有这个表现我已经是满意了,我并不纠结新机的高感,这个像素我更在乎它的极限分辨率。即使你觉得它的高感不够好,也要考虑如果缩小到40%的像素值才是2000万像素,那时候的噪点也已经大大缩小了。另外爱死小白兔在新机上表现很好,没有看到跑焦的迹象。

camera Raw 解5D3 raw格式,跟下面用的同图,只解不调,全部默认未调整,100%截图

camera Raw 解5DsR raw格式,跟下面用的同图,只解不调,全部默认未调整,100%截图

5D3的同一张,直出和raw完全天壤地别。

我不是故意在故弄玄虚,新版camera raw确实刚刚装上去。现在可以肯定的是5DsR仍然还有明显优势,但不像前面看到得那么大了。注意:这两张是同一张片子!都是5D3的。

计划好昨天去西湖边再试拍,还是忙得没去。这么简单一件事情,还是先把悬念终结吧!还是对着窗外拍,新款11-24镜头。

先来一组11-24/4和16-35/2.8II的对比,和相机测试无关,我马上要把16-35给出了,相机均为5DsR,光圈均为f/8,焦距均为16mm(实际出来大小略有区别)。

均为f/8,1/250秒曝光。

顺序为上老下新或左老右新,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比拼,所以用最佳光圈f/8就可以了。

中心看来差别不大,毕竟是f/8的中心,狗头也不会太弱。

边缘一些,虽然还是f/8,却已经高下立现。

最边缘就很悬殊了。所以也没必要用raw格式来比拼。

最边缘就很悬殊了。所以也没必要用raw格式来比拼。

N年前,我给自己的7支佳能镜头综合表现打分如下(满分5分):

Canon EF 16-35/2.8 L II: 3.5分

Canon EF 24-105/4 IS L: 2.5分

Canon EF 70-200/2.8IS L II: 4.5分

Canon TS-E 17/4 L: 5.0分 (令人惊奇的规格指标下却有令人惊奇的表现)

Canon EF 8-15/4 L: 4.0分 (规格令人激赏,色彩浓郁)

Canon EF 85/1.2 L II: 4.0分

Canon EF 100/2.8 Macro II: 4.5分

其它使用过的佳能镜头:

Canon EF 16-35/2.8 L: 2.5分

Canon EF 70-200/4 IS L: 4.0分

Canon TS-E 24/4 L: 3.0分

Canon EF 14/2.8L: 2.0分 (名声显赫,但是实际边缘质量极差,防眩光催人泪下)

Canon EF 14/2.8L II: 3.0分

Canon EF 35/1.4L: 4.5分 (注意,新款还没出,这是老爷款哦)

那么现在这只11-24/4L可以给多少分呢?很棒!应该是4.5-5了!

话归正题,今天下午的5D3(上)和5DsR(下),同为f/8,1/250秒,镜头为新款11-24/4

PG的差别还是碾压式的,注意是同一个镜头,所以和镜头无关。

任何位置都一样,JPG的比拼就此打住。

Raw格式camera raw9.0解开,全部默认值,不做任何改动,存为jpg最高画质。

差距缩小(5DsR缩为和5D3同像素,即66% vs 100%),但5DsR依然优势明显。

这个则是5DsR的100%截图,理应扩大优势

这个和楼下一样,唯一区别是自动矫正镜头畸变和色散。紫边去得很干净,分辨率理论上轻微下降,实际似乎也能感觉到,但相对于紫边还是必须付出的代价,这个状态就是专业用途的能达到的状态(当然各家软件解RAW还是有轻微区别)。

再来5D3的100%

再来5DSR的100%

对比于5D3的提升基本有了概念,后面的测评将着重于5DSR的本身功能解读。

今天背了相机出去,结果下雨了,按了两张就回来了。爱死小小白,ISO320,f/2.8,1/250秒

楼下100%截图 像素2254x1266,整图为8688x5792,相当于5.67%面积。camera raw默认直出转JPG

这张照片是直出的,想把RAW格式的原片发给云漫大侠看下,你因为用尼康D810所以暗部提亮容易有所比较。

楼下这样用camera raw极限处理

楼下的结果是这样的。

很奇怪中心部分的紫边无论是否打勾删除色散和自动矫正,实际要放大到很大才开始可见。

左侧100%截图是这样的。

这是中心部分的100%截图,紫边几乎可以忽略,有点吃惊。

右侧的100%截图,看来要遭喷了

不过还是要考虑到:

1. 这是极限的情况,阴影提亮到最高处100;

2. 这是5000万像素的100%截图,如果屏幕是72dpi,全尺寸相当于宽边120寸即三米整;

3. 关键还是和尼康和索尼等的对比。

这是JPG直出图,天色已经黑了,在四川万源三天一直想拍这个夜景,结果最后一天才有机会还是晚了,遗憾,成了废片,不过也成了测试片

也是比较极端的情况

调整后

中心100%截图

需要说明的是镜头为腾龙007:腾龙 TAMRON SP 24-70mm F/2.8 USD Di

右侧100%截图。

说实话,分辨率好像还不错。

腾龙 TAMRON SP 24-70mm F/2.8 USD Di

左边100%截图,感觉比右边要差一截,树叶可以解释为在动,别的感觉也差些。

腾龙 TAMRON SP 24-70mm F/2.8 USD Di

看看被提亮的天吧,不过这样测试的意义还远不如直接拿高感光度拍来得直接


相关内容

  • 能换镜头才算给力 8款可换镜头相机推荐
  • 很多人都把相机能换镜头作为高画质的标准,虽然这个东西本身没有太多道理,不过我们必须承认目前画质比较的相机全部为可换镜头的型号.今天笔者就给大家推荐国内大型B2C网站上的8款可换镜头相机,希望大家喜欢. 能换镜头才算给力 2400万超高像素:尼康D3200(资料 报价 图片 论坛) 尼康D3200作为 ...

  • 转帖:红圈头!红圈头!发烧友最爱的佳能5支红圈头 - 摄影俱乐部 - 华声论坛
  • 转帖:红圈头!红圈头!发烧友最爱的佳能5支红圈头 美女妖儿 发表在 摄影俱乐部 华声论坛 http://bbs.voc.com.cn 红圈镜头也称L镜头,其中的L是英文单词luxury的缩写.镜头命名中的"L"字样表明了这款镜头采用了佳能最先进的技术和昂贵的材料,镜筒上醒目的红圈 ...

  • MirroLess的春夏之交
  • "单反"--那同时挡在成像和取景光路上的反光镜,本无关于成像,更不属于照相机--无论是打开经典的徕卡M系列旁轴相机,还是博物馆里的古董座机,都没有这样"麻烦"的零件!然而,高度繁荣的工业文明和电子技术的蹒跚懵懂,让"反光镜"这个愚蠢的设计摇 ...

  • 入门微单相机推荐
  • [PConline导购]对于相机没什么概念的新手来说,如果你一开始不清楚自己要选什么相机,那就从预算入手吧.就普通的旅拍和家用而言,4000元左右的入门相机已经足够,买贵了其实没有必要.今年在单反和单电市场还是有不少不错的入门产品,一起来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吧! 推荐机型:索尼微单?a6000 机型特色 ...

  • 技术试验田
  • 三位数的EOS 系列应该是中国市场中最为热销的数码单反之一,它是典型的入门级数码单反.2012年6月8日,佳能正式发布EOS 650D数码单反相机,用于接替EOS 600D的市场地位.EOS 650D有着众多升级,一改以往"挤牙膏"的状态,其中很多技术引人注目和猜测,例如Hybr ...

  • P&E2012现场报道
  • 4月20-23日,国内影像界器材饕餮盛宴--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照相机械影像器材与技术博览会(2012 CHINA P&E)在北京举行.往年各商家的展台基本上可以用"单反镇宅,卡片亲民"来形容,今年却不太一样,单电/微单相机近乎燎原之势,几乎所有厂商的单电/微单相机都被摆在了 ...

  • 照相机发展史
  • 作业:相机的发展历史 2010-10-14 20:57:38|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相机的基本知识 |字号大中小 订阅 相机的原理是小孔成像. 而我国对光和影像的研究,早在公元前四百多年就有了资料.<墨经>中就详细记载了光的直线前进.逛的反射,以及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的成像现象 ...

  • 简约不简单
  • 2012年佳能让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电影人更多地认识并使用到佳能CINEMA EOS系统,由佳能EOS C300掀起的制作旋风,从好莱坞开始,也深深影响到中国影视制作生态和未来发展.在成功赢得业内好评的基础上,佳能在2012年下半年又推出EOS C100摄像机和EOS C500摄影机,不同规格的专业摄 ...

  • 数码相机衍射极限光圈
  • 数码相机衍射极限光圈 翁移山 首先看景深是怎么形成的,一个物点,在像平面上成一个像点,远一点或近一点的物点在底片上出现的是弥散圆,我们对弥散圆有个容忍度,大于一定程度(全画幅的弥散圆直径为0.035mm),我们认为模糊了,在这个程度内我们认为清晰.这个弥散圆的直径随着画幅的不同而不同.由于有弥散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