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

一、名词解释:

1、历史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学科。从时间上讲,历史地理学主要主要不是研究史前时期,即地质时代的地理环境变化,也不是主要研究当代地理环境的问题,而主要是研究人类产生以来的地理环境变化及人类发展关系的问题。

2、禹贡学会: 1934年由顾颉刚、谭其骧发起,联合当时燕京大学、北京大学和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前身)师生,成立禹贡学会,并创办《禹贡》半月刊,禹贡学会的宗旨和《禹贡》半月刊的内容,主要以沿革地理为主。《禹贡》半月刊自1934年创刊至1937年,共出版7卷82期,发表文章708篇,文章的内容主要是对历代地理志的校补,历代疆域政区沿革的考订,河道、水利、交通的变迁与兴废,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变迁,以及对古代地理著作的研究等。禹贡学会还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界造就了大批研究人才,后来的史地三大家侯仁之、谭其骧、史念海当时都是禹贡学会的成员。禹贡学会推动了我国近代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同时也为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沙漠化:是指干旱及半干旱地带,在人类历史时期,由于人为因素作用并受自然条件影响,在原非常沙漠地区产生类似沙漠环境的变化。我国历史时期沙漠化类型分为两类。首先,在历史时期原不是沙漠的地方形成沙漠,称东部草原和荒漠地带。第二,原理啊就有沙漠存在,历史时期进一步扩展,主要分布在西部荒漠地带。

4、贝壳堤:是由贝壳物质堆积形成的沿岸沙堤,是发育在海滩上与海岸线平行排列的自然陇岗,贝壳堤可作为海岸演变的标志。

5、禹贡九州:九州是不存在的,是后代人们理想化的认识。九州是假定的夏、商、周时期的行政区划。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地理区域观念。九州包括冀州、蓘州、青州、扬州、荆州、豫州、雍州、凉州、徐州。后来,九州便演变为中国的代称。

6、长城:长城是古代一种由城墙项链的城堡形成的漫长的防御体系,是冷兵器时代边境地区重要的防御工事。狭义长城指的是东起鸭绿江口、西到嘉峪关的万里长城,为明代所修筑。广义长城包括历史时期除明长城以外在我国境内修筑的位于其他地方的长城。

7、九边:明代为加强长城的防御力量,在长城全线划分9镇称为九边,分别为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

8、京杭大运河(注意自己总结):

9、移民

指具有一定数量、一定距离,在迁入地居住一定时间的迁移人口。

10、经济区域

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内,由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组成的经济地理单元,在这个有限的地理空间内,相关的经济活动彼此相互依赖,表现出明显的同质性和群体性,与外部有着比较明确的组织边界和空间边界,从而构成相对独立的经济地域单元,这是广义的经济区域。

二、简答题:

1、简要叙述近一万年来我国气候冷暖变迁过程(主要是具体时间段划分)

从新石器时代到现在,我国的气候有冷暖干湿的波动变化。关于近5000年来气候变迁的分期,一般划分为8个时期。从距今1万年到现在,我国气候变迁大致可分10个时期:

(1)距今1万年到距今8000年,气候较为寒冷

(2)距今8000年至距今3000年间,仰韶温暖期

① 距今8000~5000年间,气候较为温暖

② 距今5000~4500年间,相当于屈家岭文化时期,气候有短暂降低

③ 距今4500~3000年间,龙山文化时期至殷墟时代,气候较为温暖

(3)西周寒冷期 (公元前1100年左右)

(4)春秋至公元前1世纪(西汉末)气候温暖

(5)公元前1世纪至6世纪(东汉至南北朝)气候寒冷

(6)7至10世纪(唐北宋时期)气候温暖

(7)1000至1200年(南宋时期)气候寒冷

(8) 1200-1300年(元代)气候温暖

(9)14世纪至清末(明清宇宙期)气候寒冷

(10)二十世纪以来气候有增暖也有降温

① 20世纪初至40年代,我国的气候处于增温状态。

② 20世纪40年代以后气候进入降温时期

2、简述全新世中期森林植被分布状况(名称、地理范围)

全新世是地史年代的一个阶段,是第四纪的第二个阶段,即从距今1万年到现在的这段时间。全新世中期大致相当于距今8000年至距今3000年的时间段。

全新世中期我国植被按类型可分为森林、草原、荒漠三种。大致东部是森林区,森林区往西为草原区,草原区往北往西为荒漠区。东部森林区和草原区的分界线大致在大兴安岭-大马群山-晋陕长城-六盘山北端-乌鞘岭-日月山-西顷山-岷山-邛崃山-大雪山一线。

(1)温带森林区,植被为温带针阔混交林,主要在大兴安岭山地北段。

(2)暖温带森林区

① 暖温带针阔混交林,主要包括小兴安岭地区、长白山区、辽西与内蒙昭乌达盟南部丘陵山地、黄土高原西部、陇西、宁夏南部、青海东部沟壑丘陵区。

②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包括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与辽东半岛等地。 ③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夹杂亚热带种属,主要包括燕山与京津唐平原区、河北平原、山东半岛、黄土高原中北部陕北、陇东、山西中部、北部丘陵沟壑区。

(3)亚热带森林区,全新世中期亚热带森林区的北界扩展到陕西黄龙山、山西霍山、山东蒙山一线,南界和现在差不多,大致在北纬23度一线,大致分为五种区系:

① 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阔叶混交林。主要包括黄土高原东南部关中泾、渭河下游、山西南部汾、涑河下游、河南西北伊洛河下游平原地区、华北平原中南部、苏北平原等地。

②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包括长江三角洲与太湖平原区、安徽江淮间丘陵平原、湖北江汉平原、鄂西山地与陕南秦巴山地。

③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包括杭州湾沿岸与宁绍平原、浙江福建沿海地区、江南丘陵、珠江三角洲、台湾岛北部等地。

④ 南亚热带含热带种属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

⑤ 亚热带针阔混交林。主要分布于云贵高原。

(4)热带森林区, 北界大致在北纬23度一线及其以南,主要包括北部湾沿海地区、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地区、海南岛和南海诸岛、台湾岛南部地区。

3、简述黄河下游河道的历史变迁过程

(1)战国初期以前的河道(公元前4世纪以前)(北流)

① 战国初期以前, 黄河至今浚县西南古宿胥口北流,经大伾(p ī)山西麓,北经曲周东,广宗西至深县,往东经武邑北、沧州北,在今天津市东南入海为“禹贡大河”;

② 禹贡大河北流至今河北深县后分道北流,北过深县东、安平东、霸县南,至今天津市东北入海,历史上称为“山经大河”

(2)战国中期至西汉末河道(公元前4世纪-公元初年)(北流)

① 战国时期修筑堤防,黄河下游水道固定下来,这是黄河第一次重大改道。

② 黄河宿胥口以上河道无变化,黄河自宿胥口东北流经清丰西、元城西、临清南、沧州东南,从今黄骅市(汉章武县)东入渤海,史称“大河故渎”。

(3)东汉至北宋前期河道(公元11年-1047年)(东流)

① 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发生第二次重大改道。

② 东汉明帝时王景治河,修渠筑堤,形成一条荥阳东至千乘(今山东高青县东北)海口千多里的东汉大河。

(4)北宋庆历以后河道(公元1048-1127年)(东流)

① 北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黄河发生第三次重大改道,黄河在檀州商胡埽(s ào )(今濮阳市东昌湖集)决口,合今南运河、今海河至今天津入海,为黄河的北流。

② 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黄河在大名府魏县第六埽决口,分出一支流,东北流经一段西汉大河故道,再沿今马颊河在冀、鲁之间入海,称二股河,为黄河的东流。

(5)金代黄河河道(公元1128年-13世纪中叶)(南流)

① 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年冬,人为决河李固渡(今滑县西南沙店集南三里多),新河道东流经李固渡、鄄(ju àn )城南、郓城南、巨野北、嘉祥北、鱼台北,至金乡一带汇入泗水,由泗入淮。

② 此后黄河改为东南流入淮泗。这是黄河历史上第四次重大改道。此后黄河又有多次决口,大多仍是由泗入淮。

(6)代至明初河道(13世纪中叶-1390年)(南流)

① 元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黄河在原武等地决口15处,分成3股,一股走金末以来大河,由徐州入泗;一股由颖水入淮;一股由涡水入淮。

② 这是黄河历史上第五次重大改道。元末明初黄河多次决口,河道在颖水和泗水之间地域范围内摆动。

(7)明至清咸丰年间河道(公元1391-1854年)(南流)

① 明洪武至嘉靖年间,河道仍有频繁的南北摆动,多股分流。后由于人工治理,河道逐渐向单股入淮转变。明代白昂、刘大夏、潘季驯先后治河。

② 万历年间潘季训采取“塞绝筑堤,束水攻沙”的策略,主要整治了徐州至淮阴的河段,黄河河道基本上被固定下来。

(8)清咸丰五年年以后的河道(近代东流)

① 清咸丰五年(1855)6月,黄河在兰阳铜瓦厢(今兰考附近)决口,在山东寿张县张秋镇穿过运河,携大清河入渤海,这是黄河历史上的第六次重大改道。

② 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黄河全线筑堤,黄河均由大清河入海,形成今天黄河下游河道。

4、简述科尔沁、毛乌素沙漠变迁过程(重点关注毛乌素)

科尔沁沙地变迁

(1)秦及其以前的科尔沁地区

① 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科尔沁先后有兴隆洼文化(敖汉旗)、赵宝沟文化(敖汉旗)、富河文化(巴林左旗)、红山文化(赤峰市)、小河沿文化(敖汉旗)遗址。说明石器时代科尔沁地区适合人类定居,植被良好。人类垦殖和柴薪砍伐可能对当地自然植被造成轻微影响。

② 战国时期燕国修筑北长城。 燕国北长城穿过了科尔沁地区对沿线生态造成一定破坏。修筑长城的同时在长城附近修筑屯堡,驻屯军队。修筑长城、屯堡要砍伐树木、破坏山林草场,破坏了地表植被;修筑长城、屯堡多用土夯筑,需要大量挖取地表土,破坏地表土层,下层粉沙在强劲风力作用下容易就地起沙。

(2)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局部轻微沙化,总的生态良好。

(3)辽代科尔沁地区的沙漠化

① 大规模地筑城造成沙漠化。大规模筑城,辽代科尔沁地区修筑的城池数量有100多座。

② 移民垦殖造成沙漠化。两次强制性移民,迁入西辽河流域的移民主要从事农耕,耕地最初分布于各州、县城周围的河流、湖泊沿岸。在垦荒之初,沙漠化不明显,长期垦殖后,地表流沙越积越多,形成流动沙丘。

③ 筑城和垦殖后的环境状况。辽代初年科尔沁植被茂密,科尔沁西部号称“平地松林”,老哈河以西为森林草原景观,老哈河以东为疏林草原景观。大规模筑城和移民

垦殖后,至11世纪科尔沁地区许多地方已变成了沙地。比如乌丹(今翁牛特旗东)以北接近西拉木伦河的地方原来是沼泽地,但到11世纪已经变成了沙地。

(4)金代科尔沁地区的沙漠化加剧

① 大量耕地废弃加重沙漠化

② 修筑临潢路边壕城堡加重沙漠化

(5)元明时期科尔沁地区。人为活动减弱,自然植被有所恢复

(6)清代的科尔沁沙地,垦荒导致沙化奠定科尔沁沙地的基础

(7)科尔沁沙地近况。近年来退耕还林和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工程启动,科尔沁沙地整体呈现治理速度快于沙化速度的状况。

毛乌素沙地的变迁

(1)汉晋以前毛乌素地区,汉晋以前毛乌素地区生态环境较好,赫连勃勃筑统万城造成局部植被地表土的破坏,魏晋时期毛乌素地区生态较好。

(2)唐代毛乌素沙地沙漠化,沙漠化出现且日渐严重

(3)北宋时期的毛乌素沙地,农垦造成毛乌素沙地的扩展

(4)明代的毛乌素沙地,边墙的修筑引起沙漠化,屯垦引起环境的退化和沙漠化

(5)清代的毛乌素沙地,荒地的开垦与沙漠的扩展,优良草场被开垦成耕地,牧民到贫瘠草场放牧,出现放牧超载现象,引起了部分草场退化和沙化。

5、 简述长江河口三角洲河口南岸海岸线的历史变迁过程

(1) 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海岸线,早期长江口南岸形成的几列冈身。最西一条约:福

山--梅李--支塘--太仓--外港--方泰--马桥--胡桥

(2) 魏晋以前,最东边冈身大致:徐市--娄塘--嘉定--南翔

(3) 公元四世纪,长江口岸南岸沙嘴逐渐向东推移

(4) 唐代:盛桥--北蔡--航头

(5) 宋代:海岸线伸展到里湖塘一线:高桥--川沙--南江--奉城--柘林

(6) 14~18世纪海岸线:钦公塘一线

(7) 19世纪末年以来的海岸线:光绪年间,在钦公塘外筑“外圩塘”,位置大概在现

在的人民塘岸线。

三、论述题

1、近4000年来影响我国森林植被变化的影响因素(自然、人文举例)

先总体来说,我国森林植被逐渐减少。

1. 自然因素:

近4000年来,我国气候总的来看是向寒冷干燥演变,我国中高纬度地区变化幅度相对比中低纬度地区更明显。森林植被受此影响,生存、保护和再植都越来越困难,森林植被类型也越来越单一,整个森林生态系统越来越脆弱。

史念海研究认为,黄河中游在秦汉时,有棕、楠和豫章等热带树种,唐代以后,由于气候变冷,这些树木难以生长,归于消失。

2. 人为因素:

A . 人口因素:

a. 人口膨胀和人口迁移造成整体或局部人地矛盾突出,为缓解人口压力,在不提高

单位产量的情况下,人们只能伐木开垦,这破坏了大量森林植被。清中叶以后,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如清政府为了解决人地矛盾,鼓励人们向荒山进军开垦,由此掀起一个山地垦殖运动,这种垦殖破坏了大量森林植被。特别是20世纪后50年,中国人口的增长十分快,对森林资源的影响尤大。

b. 人口膨胀造成的燃料、器用之材采伐量也特别大。如20世纪30年代,南京50

万人以木材、木炭为燃料,每年用量达3亿多斤。

B. 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特别是手工业发展,如煮盐业、陶瓷业,造纸业、造船业的发展导致

山林开采增加,森林植被覆盖率下降。如江西陶瓷业发达,以致民间有“一里窑,五里焦”之称,四川、云南的一些盐井熬盐更是消耗大量木材。

C. 政治因素:

a 皇帝为修建宫殿等建筑往往需要大量木材,特别是明清时期的皇木采办更是加

剧长江流域森林面积减少。如明代嘉靖36至37年,四川、湖广、贵州共采得楠、杉11280株。 清代康熙21至24年四川应办楠木4500多根,杉木4000余根。

b. 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的森林资源的掠夺,加快了我国森林资源毁灭的速度,如

沙俄在东北,日本在台湾、东北和海南都大量砍伐我国森林运至国内。

c .从太平天国战争、军阀混战到抗日战争期间,林政不修,乱砍滥伐严重,火

灾不断,植树造林成效不大,更是中国森林资源急剧减少。

D .军事因素:军事上战争防御的修建、军事建筑都从各方面导致森林的减少。

近20年来,随着人们生态意识增强,采取整治措施,森林植被有所恢复。

2、简要分析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原因?(教材结合自己的思考,历史事件)

(1)自然原因

① 地势高差悬殊造成河流溯源侵蚀,提供了沙源

a. 溯源侵蚀是指河流在发育过程中,由于河水的冲刷,河流中的陡坎、瀑布等逐步向

源头后退,使河床不断加深,这种侵蚀就叫溯源侵蚀。

b. 黄河上源海拔在3000米以上,下游孟县以下的平原海拔在50米以下。

c. 上下游相对高差悬殊,河流在发育过程中的溯源侵蚀,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② 土壤特性,提供了水土流失的可能

黄土高原黄土颗粒细、空隙多,土质疏松,耐冲性差,遇水极易形成水土流失。黄河水在中游地区携带的泥沙在下游平原地区的河道中淤积,造成下游河床的抬升,形成“悬河” 景观。

③ 气候因素,使水土流失、河道改徙成为可能

黄河流域全年降雨多集中在夏秋季节,多暴雨,暴雨在造成黄土高原黄土流失的同时,它所形成的洪峰极易冲坏河堤,造成下游河道的改徙。

(2)人为因素的影响

① 森林砍伐加快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加剧下游河床淤升和河道改徙

a. 黄河中下游地区森林资源的消耗先从平原开始,以后逐渐向山地发展。森林植被消

耗,使黄土表面失去植被保护,容易造成水土流失,黄河泥沙含量增加。

b. 宋代时黄河“泥沙相半”(《宋史·河渠志》)。

c. 明代黄河平时“沙居其六”,伏汛“水居其二”(《河防一览》卷2《河议辨惑》) d. 泥沙淤积抬高下游河床,使黄河河道频繁改徙。

② 因军事需要人为决堤导致下游河道变化

a. 五代时后粱为阻止李存勖南下,在今山东阿县和河南延津县两次掘开河堤。 b. 1128年宋决黄河阻金兵南下。

c. 1232年蒙古攻金归德,人为决河归德,造成黄河夺濉入淮。

d. 1938年国民党为阻止日军决堤河南花园口大堤。

3、分析长城的作用

(1)防御侵扰掠夺,保护王朝或政权的安全和人民生产生活安定。自春秋战国以来,北方匈奴、东胡等游牧民族先后多次南下,对中原政权安全造成威胁。为防御游牧民族,筑长城比较有效。

(2)历史时期长城既有军事防御意义,同时也有疆域边界作用。在王朝或政权势力强盛时,对外以进攻为主,王朝或政权的疆域边界在长城以外;当势力衰弱时,长城一线基本为疆界。

(3)长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① 北方长城大致为畜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

② 长城沿线驻军和边民的屯垦促进了长城沿线农业经济的发展

③ 长城沿线的关口成为对外交通的重要通道,同时成为长城内外商业贸易的重要集镇。

(4)长城对文化发展的影响:长城大致为民族分布区间的大致分界线,不同的民族分布区间文化存在差异,长城也成为风俗文化的大致分界线。长城是秦汉时代塞上风俗区的南界。但是长城在一定程度上也阻隔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5)北方长城及其辅助型设施等的修筑引起生态恶化,北方长城沿线经过的地区属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干燥、生态环境脆弱,长城及其辅助性设施需要挖掘大量地表土。

4、运河的历史作用

积极作用

(1) 促进交通的发展

(2) 促进经济的发展,便于人口的迁移(人口南迁),加强不同地区间的经济交流,

促进了运河沿线经商贸易的发展和经济都会的形成,为运河沿线农田灌溉提供水源

(3) 满足了某些政治、军事的需要。满足都城漕粮运输的需求,为军事征伐提供了捷

径。

(4) 促进文化传播,并且是文化的载体。

消极作用

(1) 运河沿线生态破坏

(2) 运河水量牺牲了沿途农业灌溉,破坏了运河沿线农业经济的正常发展。

5、中国历史最重要的三次人口南迁过程路线(过程路线是重点)

(一)、永嘉之乱后的人口南迁

(1) 永嘉初年 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及江苏,安徽二省,淮北流民相继度过淮河、

长江南迁,东晋在南方设置侨州郡县安置南迁人口。

(2) 东晋成帝初年,江淮大乱,淮南民及侨居于淮南的北方移民读过长江南迁。

(3) 东晋哀帝时和此后二十年间中原动荡,部分陕西、甘肃境内汉民南迁汉水流域,

部分进入四川境内。

(4) 刘宋文帝元嘉年间和明帝泰始年间,曾被刘宋收复中原地区,淮北各州被北魏占

领,大量人口渡淮南迁,氐人战乱关陇,流民南迁汉水流域和四川北部。

几次移民历时100多年,移民迁徙路线主要有东西两线:西线-----是水路循汉水南下, 南郑和襄阳成为移民的集散地;二是陆路从金牛道西南入四川。

东线----邗沟和淮河流域东南向的支流向东南迁移,处于邗沟南端今江苏扬州及长江对岸今镇江、常州一带为山东及苏北移民集合地,河南人大多向东南迁入安徽。

(二)安史之乱后的人口南迁

路线:东中西三条

东线:华北平原南下淮南江南,主要经皖南、浙西进入江西。再分两支,一支南下岭南,一支越过武夷山进福建。东路以大运河为主干,包括汴河、泗水等。 中线:自关中和华北平原进入今南阳西、襄阳一带,再南下穿过湖北南岸和湖南全境,进入岭南。

西线:自关中越过秦岭经襄阳斜道,子午道等栈道,进入汉中地区和四川盆地。

(三)靖康之乱后的人口南迁

过程分三个阶段

一、 靖康到绍兴九年左右

二、 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南侵至南宋后期蒙古南下。

三、 黄淮流域全国南部人口南迁

后两阶段人口南迁,历时规模小。

路线:东线:主要从今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经大运河及其两侧南下,渡长江在镇江、建康、太平州、池州、江州等地上岸。分别进入江南、江西。再分若干分支,主要一是经浙西盆地入江西,再入闽江谷底;二是朔赣江而上,越南邻到广东。

中线主要从山西、河南一带经湖北南入湖南,到达广西及海南岛。

西线主要自今陕西、河南进入四川地区。

6、历史时期我国农牧分界线的变迁。

农牧分界线是农业区与畜牧区之间的分界线。

(1) 夏、商、西周时期的农牧分界线 泾渭中游------汾水下游-------渭河流域一

线

(2) 春秋战国时期农牧分界线 龙门----碣石一线及其延长线一带。

(3) 秦代农牧分界线 秦代农牧分界线往北推移,大致在秦长城一线。

(4) 西汉时期的农牧分界线 西汉农牧分界线大致位于湟水流域------河西走廊北

侧----贺兰山-------阴山及西汉长城一线(西汉武帝北伐匈奴,收复失地,设置郡县,移民实边,界限北移)

(5) 东汉时期农牧分界限 东汉匈奴、鲜卑、乌植等游牧民族内迁至西河、北地、

朔方、五原等延边各郡,农牧分界线南移。

(6) 魏晋南北朝农牧分界线 大致位于渭河平原北部缘至汾水中游一带。(五胡内

迁导致界限南移)。

(7) 隋唐农牧分界线 位于龙门------碣石及其延长线一带

(8) 宋代农牧分界线 宋代农牧分界线较唐代南移,西夏、金为游牧民族,金沿

大兴安岭修筑的长城(界壕)大致成为当时蒙古高原和松嫩平原之间的农牧分界线。

(9) 明代农牧分界线 明代在北部边界修筑边墙,当时边墙大致就是明代农牧分界

线。

(10) 清代农牧分界线 清代农牧分界线大致沿陕西、山西、河北长城东至辽西努

鲁儿虎山。(分界线以南为农耕区,以北为农牧交错区) 东北地区农牧分界线

大致以盛京边墙和柳条边为界。

四、填图题

1、历史时期植被破坏过程(教材68页)

2、黄河中河流湖泊的分布(教材111页)

3、元朝、明朝的政区(教材188页)

一、名词解释:

1、历史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学科。从时间上讲,历史地理学主要主要不是研究史前时期,即地质时代的地理环境变化,也不是主要研究当代地理环境的问题,而主要是研究人类产生以来的地理环境变化及人类发展关系的问题。

2、禹贡学会: 1934年由顾颉刚、谭其骧发起,联合当时燕京大学、北京大学和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前身)师生,成立禹贡学会,并创办《禹贡》半月刊,禹贡学会的宗旨和《禹贡》半月刊的内容,主要以沿革地理为主。《禹贡》半月刊自1934年创刊至1937年,共出版7卷82期,发表文章708篇,文章的内容主要是对历代地理志的校补,历代疆域政区沿革的考订,河道、水利、交通的变迁与兴废,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变迁,以及对古代地理著作的研究等。禹贡学会还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界造就了大批研究人才,后来的史地三大家侯仁之、谭其骧、史念海当时都是禹贡学会的成员。禹贡学会推动了我国近代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同时也为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沙漠化:是指干旱及半干旱地带,在人类历史时期,由于人为因素作用并受自然条件影响,在原非常沙漠地区产生类似沙漠环境的变化。我国历史时期沙漠化类型分为两类。首先,在历史时期原不是沙漠的地方形成沙漠,称东部草原和荒漠地带。第二,原理啊就有沙漠存在,历史时期进一步扩展,主要分布在西部荒漠地带。

4、贝壳堤:是由贝壳物质堆积形成的沿岸沙堤,是发育在海滩上与海岸线平行排列的自然陇岗,贝壳堤可作为海岸演变的标志。

5、禹贡九州:九州是不存在的,是后代人们理想化的认识。九州是假定的夏、商、周时期的行政区划。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地理区域观念。九州包括冀州、蓘州、青州、扬州、荆州、豫州、雍州、凉州、徐州。后来,九州便演变为中国的代称。

6、长城:长城是古代一种由城墙项链的城堡形成的漫长的防御体系,是冷兵器时代边境地区重要的防御工事。狭义长城指的是东起鸭绿江口、西到嘉峪关的万里长城,为明代所修筑。广义长城包括历史时期除明长城以外在我国境内修筑的位于其他地方的长城。

7、九边:明代为加强长城的防御力量,在长城全线划分9镇称为九边,分别为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

8、京杭大运河(注意自己总结):

9、移民

指具有一定数量、一定距离,在迁入地居住一定时间的迁移人口。

10、经济区域

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内,由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组成的经济地理单元,在这个有限的地理空间内,相关的经济活动彼此相互依赖,表现出明显的同质性和群体性,与外部有着比较明确的组织边界和空间边界,从而构成相对独立的经济地域单元,这是广义的经济区域。

二、简答题:

1、简要叙述近一万年来我国气候冷暖变迁过程(主要是具体时间段划分)

从新石器时代到现在,我国的气候有冷暖干湿的波动变化。关于近5000年来气候变迁的分期,一般划分为8个时期。从距今1万年到现在,我国气候变迁大致可分10个时期:

(1)距今1万年到距今8000年,气候较为寒冷

(2)距今8000年至距今3000年间,仰韶温暖期

① 距今8000~5000年间,气候较为温暖

② 距今5000~4500年间,相当于屈家岭文化时期,气候有短暂降低

③ 距今4500~3000年间,龙山文化时期至殷墟时代,气候较为温暖

(3)西周寒冷期 (公元前1100年左右)

(4)春秋至公元前1世纪(西汉末)气候温暖

(5)公元前1世纪至6世纪(东汉至南北朝)气候寒冷

(6)7至10世纪(唐北宋时期)气候温暖

(7)1000至1200年(南宋时期)气候寒冷

(8) 1200-1300年(元代)气候温暖

(9)14世纪至清末(明清宇宙期)气候寒冷

(10)二十世纪以来气候有增暖也有降温

① 20世纪初至40年代,我国的气候处于增温状态。

② 20世纪40年代以后气候进入降温时期

2、简述全新世中期森林植被分布状况(名称、地理范围)

全新世是地史年代的一个阶段,是第四纪的第二个阶段,即从距今1万年到现在的这段时间。全新世中期大致相当于距今8000年至距今3000年的时间段。

全新世中期我国植被按类型可分为森林、草原、荒漠三种。大致东部是森林区,森林区往西为草原区,草原区往北往西为荒漠区。东部森林区和草原区的分界线大致在大兴安岭-大马群山-晋陕长城-六盘山北端-乌鞘岭-日月山-西顷山-岷山-邛崃山-大雪山一线。

(1)温带森林区,植被为温带针阔混交林,主要在大兴安岭山地北段。

(2)暖温带森林区

① 暖温带针阔混交林,主要包括小兴安岭地区、长白山区、辽西与内蒙昭乌达盟南部丘陵山地、黄土高原西部、陇西、宁夏南部、青海东部沟壑丘陵区。

②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包括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与辽东半岛等地。 ③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夹杂亚热带种属,主要包括燕山与京津唐平原区、河北平原、山东半岛、黄土高原中北部陕北、陇东、山西中部、北部丘陵沟壑区。

(3)亚热带森林区,全新世中期亚热带森林区的北界扩展到陕西黄龙山、山西霍山、山东蒙山一线,南界和现在差不多,大致在北纬23度一线,大致分为五种区系:

① 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阔叶混交林。主要包括黄土高原东南部关中泾、渭河下游、山西南部汾、涑河下游、河南西北伊洛河下游平原地区、华北平原中南部、苏北平原等地。

②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包括长江三角洲与太湖平原区、安徽江淮间丘陵平原、湖北江汉平原、鄂西山地与陕南秦巴山地。

③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包括杭州湾沿岸与宁绍平原、浙江福建沿海地区、江南丘陵、珠江三角洲、台湾岛北部等地。

④ 南亚热带含热带种属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

⑤ 亚热带针阔混交林。主要分布于云贵高原。

(4)热带森林区, 北界大致在北纬23度一线及其以南,主要包括北部湾沿海地区、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地区、海南岛和南海诸岛、台湾岛南部地区。

3、简述黄河下游河道的历史变迁过程

(1)战国初期以前的河道(公元前4世纪以前)(北流)

① 战国初期以前, 黄河至今浚县西南古宿胥口北流,经大伾(p ī)山西麓,北经曲周东,广宗西至深县,往东经武邑北、沧州北,在今天津市东南入海为“禹贡大河”;

② 禹贡大河北流至今河北深县后分道北流,北过深县东、安平东、霸县南,至今天津市东北入海,历史上称为“山经大河”

(2)战国中期至西汉末河道(公元前4世纪-公元初年)(北流)

① 战国时期修筑堤防,黄河下游水道固定下来,这是黄河第一次重大改道。

② 黄河宿胥口以上河道无变化,黄河自宿胥口东北流经清丰西、元城西、临清南、沧州东南,从今黄骅市(汉章武县)东入渤海,史称“大河故渎”。

(3)东汉至北宋前期河道(公元11年-1047年)(东流)

① 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发生第二次重大改道。

② 东汉明帝时王景治河,修渠筑堤,形成一条荥阳东至千乘(今山东高青县东北)海口千多里的东汉大河。

(4)北宋庆历以后河道(公元1048-1127年)(东流)

① 北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黄河发生第三次重大改道,黄河在檀州商胡埽(s ào )(今濮阳市东昌湖集)决口,合今南运河、今海河至今天津入海,为黄河的北流。

② 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黄河在大名府魏县第六埽决口,分出一支流,东北流经一段西汉大河故道,再沿今马颊河在冀、鲁之间入海,称二股河,为黄河的东流。

(5)金代黄河河道(公元1128年-13世纪中叶)(南流)

① 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年冬,人为决河李固渡(今滑县西南沙店集南三里多),新河道东流经李固渡、鄄(ju àn )城南、郓城南、巨野北、嘉祥北、鱼台北,至金乡一带汇入泗水,由泗入淮。

② 此后黄河改为东南流入淮泗。这是黄河历史上第四次重大改道。此后黄河又有多次决口,大多仍是由泗入淮。

(6)代至明初河道(13世纪中叶-1390年)(南流)

① 元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黄河在原武等地决口15处,分成3股,一股走金末以来大河,由徐州入泗;一股由颖水入淮;一股由涡水入淮。

② 这是黄河历史上第五次重大改道。元末明初黄河多次决口,河道在颖水和泗水之间地域范围内摆动。

(7)明至清咸丰年间河道(公元1391-1854年)(南流)

① 明洪武至嘉靖年间,河道仍有频繁的南北摆动,多股分流。后由于人工治理,河道逐渐向单股入淮转变。明代白昂、刘大夏、潘季驯先后治河。

② 万历年间潘季训采取“塞绝筑堤,束水攻沙”的策略,主要整治了徐州至淮阴的河段,黄河河道基本上被固定下来。

(8)清咸丰五年年以后的河道(近代东流)

① 清咸丰五年(1855)6月,黄河在兰阳铜瓦厢(今兰考附近)决口,在山东寿张县张秋镇穿过运河,携大清河入渤海,这是黄河历史上的第六次重大改道。

② 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黄河全线筑堤,黄河均由大清河入海,形成今天黄河下游河道。

4、简述科尔沁、毛乌素沙漠变迁过程(重点关注毛乌素)

科尔沁沙地变迁

(1)秦及其以前的科尔沁地区

① 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科尔沁先后有兴隆洼文化(敖汉旗)、赵宝沟文化(敖汉旗)、富河文化(巴林左旗)、红山文化(赤峰市)、小河沿文化(敖汉旗)遗址。说明石器时代科尔沁地区适合人类定居,植被良好。人类垦殖和柴薪砍伐可能对当地自然植被造成轻微影响。

② 战国时期燕国修筑北长城。 燕国北长城穿过了科尔沁地区对沿线生态造成一定破坏。修筑长城的同时在长城附近修筑屯堡,驻屯军队。修筑长城、屯堡要砍伐树木、破坏山林草场,破坏了地表植被;修筑长城、屯堡多用土夯筑,需要大量挖取地表土,破坏地表土层,下层粉沙在强劲风力作用下容易就地起沙。

(2)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局部轻微沙化,总的生态良好。

(3)辽代科尔沁地区的沙漠化

① 大规模地筑城造成沙漠化。大规模筑城,辽代科尔沁地区修筑的城池数量有100多座。

② 移民垦殖造成沙漠化。两次强制性移民,迁入西辽河流域的移民主要从事农耕,耕地最初分布于各州、县城周围的河流、湖泊沿岸。在垦荒之初,沙漠化不明显,长期垦殖后,地表流沙越积越多,形成流动沙丘。

③ 筑城和垦殖后的环境状况。辽代初年科尔沁植被茂密,科尔沁西部号称“平地松林”,老哈河以西为森林草原景观,老哈河以东为疏林草原景观。大规模筑城和移民

垦殖后,至11世纪科尔沁地区许多地方已变成了沙地。比如乌丹(今翁牛特旗东)以北接近西拉木伦河的地方原来是沼泽地,但到11世纪已经变成了沙地。

(4)金代科尔沁地区的沙漠化加剧

① 大量耕地废弃加重沙漠化

② 修筑临潢路边壕城堡加重沙漠化

(5)元明时期科尔沁地区。人为活动减弱,自然植被有所恢复

(6)清代的科尔沁沙地,垦荒导致沙化奠定科尔沁沙地的基础

(7)科尔沁沙地近况。近年来退耕还林和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工程启动,科尔沁沙地整体呈现治理速度快于沙化速度的状况。

毛乌素沙地的变迁

(1)汉晋以前毛乌素地区,汉晋以前毛乌素地区生态环境较好,赫连勃勃筑统万城造成局部植被地表土的破坏,魏晋时期毛乌素地区生态较好。

(2)唐代毛乌素沙地沙漠化,沙漠化出现且日渐严重

(3)北宋时期的毛乌素沙地,农垦造成毛乌素沙地的扩展

(4)明代的毛乌素沙地,边墙的修筑引起沙漠化,屯垦引起环境的退化和沙漠化

(5)清代的毛乌素沙地,荒地的开垦与沙漠的扩展,优良草场被开垦成耕地,牧民到贫瘠草场放牧,出现放牧超载现象,引起了部分草场退化和沙化。

5、 简述长江河口三角洲河口南岸海岸线的历史变迁过程

(1) 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海岸线,早期长江口南岸形成的几列冈身。最西一条约:福

山--梅李--支塘--太仓--外港--方泰--马桥--胡桥

(2) 魏晋以前,最东边冈身大致:徐市--娄塘--嘉定--南翔

(3) 公元四世纪,长江口岸南岸沙嘴逐渐向东推移

(4) 唐代:盛桥--北蔡--航头

(5) 宋代:海岸线伸展到里湖塘一线:高桥--川沙--南江--奉城--柘林

(6) 14~18世纪海岸线:钦公塘一线

(7) 19世纪末年以来的海岸线:光绪年间,在钦公塘外筑“外圩塘”,位置大概在现

在的人民塘岸线。

三、论述题

1、近4000年来影响我国森林植被变化的影响因素(自然、人文举例)

先总体来说,我国森林植被逐渐减少。

1. 自然因素:

近4000年来,我国气候总的来看是向寒冷干燥演变,我国中高纬度地区变化幅度相对比中低纬度地区更明显。森林植被受此影响,生存、保护和再植都越来越困难,森林植被类型也越来越单一,整个森林生态系统越来越脆弱。

史念海研究认为,黄河中游在秦汉时,有棕、楠和豫章等热带树种,唐代以后,由于气候变冷,这些树木难以生长,归于消失。

2. 人为因素:

A . 人口因素:

a. 人口膨胀和人口迁移造成整体或局部人地矛盾突出,为缓解人口压力,在不提高

单位产量的情况下,人们只能伐木开垦,这破坏了大量森林植被。清中叶以后,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如清政府为了解决人地矛盾,鼓励人们向荒山进军开垦,由此掀起一个山地垦殖运动,这种垦殖破坏了大量森林植被。特别是20世纪后50年,中国人口的增长十分快,对森林资源的影响尤大。

b. 人口膨胀造成的燃料、器用之材采伐量也特别大。如20世纪30年代,南京50

万人以木材、木炭为燃料,每年用量达3亿多斤。

B. 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特别是手工业发展,如煮盐业、陶瓷业,造纸业、造船业的发展导致

山林开采增加,森林植被覆盖率下降。如江西陶瓷业发达,以致民间有“一里窑,五里焦”之称,四川、云南的一些盐井熬盐更是消耗大量木材。

C. 政治因素:

a 皇帝为修建宫殿等建筑往往需要大量木材,特别是明清时期的皇木采办更是加

剧长江流域森林面积减少。如明代嘉靖36至37年,四川、湖广、贵州共采得楠、杉11280株。 清代康熙21至24年四川应办楠木4500多根,杉木4000余根。

b. 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的森林资源的掠夺,加快了我国森林资源毁灭的速度,如

沙俄在东北,日本在台湾、东北和海南都大量砍伐我国森林运至国内。

c .从太平天国战争、军阀混战到抗日战争期间,林政不修,乱砍滥伐严重,火

灾不断,植树造林成效不大,更是中国森林资源急剧减少。

D .军事因素:军事上战争防御的修建、军事建筑都从各方面导致森林的减少。

近20年来,随着人们生态意识增强,采取整治措施,森林植被有所恢复。

2、简要分析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原因?(教材结合自己的思考,历史事件)

(1)自然原因

① 地势高差悬殊造成河流溯源侵蚀,提供了沙源

a. 溯源侵蚀是指河流在发育过程中,由于河水的冲刷,河流中的陡坎、瀑布等逐步向

源头后退,使河床不断加深,这种侵蚀就叫溯源侵蚀。

b. 黄河上源海拔在3000米以上,下游孟县以下的平原海拔在50米以下。

c. 上下游相对高差悬殊,河流在发育过程中的溯源侵蚀,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② 土壤特性,提供了水土流失的可能

黄土高原黄土颗粒细、空隙多,土质疏松,耐冲性差,遇水极易形成水土流失。黄河水在中游地区携带的泥沙在下游平原地区的河道中淤积,造成下游河床的抬升,形成“悬河” 景观。

③ 气候因素,使水土流失、河道改徙成为可能

黄河流域全年降雨多集中在夏秋季节,多暴雨,暴雨在造成黄土高原黄土流失的同时,它所形成的洪峰极易冲坏河堤,造成下游河道的改徙。

(2)人为因素的影响

① 森林砍伐加快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加剧下游河床淤升和河道改徙

a. 黄河中下游地区森林资源的消耗先从平原开始,以后逐渐向山地发展。森林植被消

耗,使黄土表面失去植被保护,容易造成水土流失,黄河泥沙含量增加。

b. 宋代时黄河“泥沙相半”(《宋史·河渠志》)。

c. 明代黄河平时“沙居其六”,伏汛“水居其二”(《河防一览》卷2《河议辨惑》) d. 泥沙淤积抬高下游河床,使黄河河道频繁改徙。

② 因军事需要人为决堤导致下游河道变化

a. 五代时后粱为阻止李存勖南下,在今山东阿县和河南延津县两次掘开河堤。 b. 1128年宋决黄河阻金兵南下。

c. 1232年蒙古攻金归德,人为决河归德,造成黄河夺濉入淮。

d. 1938年国民党为阻止日军决堤河南花园口大堤。

3、分析长城的作用

(1)防御侵扰掠夺,保护王朝或政权的安全和人民生产生活安定。自春秋战国以来,北方匈奴、东胡等游牧民族先后多次南下,对中原政权安全造成威胁。为防御游牧民族,筑长城比较有效。

(2)历史时期长城既有军事防御意义,同时也有疆域边界作用。在王朝或政权势力强盛时,对外以进攻为主,王朝或政权的疆域边界在长城以外;当势力衰弱时,长城一线基本为疆界。

(3)长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① 北方长城大致为畜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

② 长城沿线驻军和边民的屯垦促进了长城沿线农业经济的发展

③ 长城沿线的关口成为对外交通的重要通道,同时成为长城内外商业贸易的重要集镇。

(4)长城对文化发展的影响:长城大致为民族分布区间的大致分界线,不同的民族分布区间文化存在差异,长城也成为风俗文化的大致分界线。长城是秦汉时代塞上风俗区的南界。但是长城在一定程度上也阻隔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5)北方长城及其辅助型设施等的修筑引起生态恶化,北方长城沿线经过的地区属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干燥、生态环境脆弱,长城及其辅助性设施需要挖掘大量地表土。

4、运河的历史作用

积极作用

(1) 促进交通的发展

(2) 促进经济的发展,便于人口的迁移(人口南迁),加强不同地区间的经济交流,

促进了运河沿线经商贸易的发展和经济都会的形成,为运河沿线农田灌溉提供水源

(3) 满足了某些政治、军事的需要。满足都城漕粮运输的需求,为军事征伐提供了捷

径。

(4) 促进文化传播,并且是文化的载体。

消极作用

(1) 运河沿线生态破坏

(2) 运河水量牺牲了沿途农业灌溉,破坏了运河沿线农业经济的正常发展。

5、中国历史最重要的三次人口南迁过程路线(过程路线是重点)

(一)、永嘉之乱后的人口南迁

(1) 永嘉初年 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及江苏,安徽二省,淮北流民相继度过淮河、

长江南迁,东晋在南方设置侨州郡县安置南迁人口。

(2) 东晋成帝初年,江淮大乱,淮南民及侨居于淮南的北方移民读过长江南迁。

(3) 东晋哀帝时和此后二十年间中原动荡,部分陕西、甘肃境内汉民南迁汉水流域,

部分进入四川境内。

(4) 刘宋文帝元嘉年间和明帝泰始年间,曾被刘宋收复中原地区,淮北各州被北魏占

领,大量人口渡淮南迁,氐人战乱关陇,流民南迁汉水流域和四川北部。

几次移民历时100多年,移民迁徙路线主要有东西两线:西线-----是水路循汉水南下, 南郑和襄阳成为移民的集散地;二是陆路从金牛道西南入四川。

东线----邗沟和淮河流域东南向的支流向东南迁移,处于邗沟南端今江苏扬州及长江对岸今镇江、常州一带为山东及苏北移民集合地,河南人大多向东南迁入安徽。

(二)安史之乱后的人口南迁

路线:东中西三条

东线:华北平原南下淮南江南,主要经皖南、浙西进入江西。再分两支,一支南下岭南,一支越过武夷山进福建。东路以大运河为主干,包括汴河、泗水等。 中线:自关中和华北平原进入今南阳西、襄阳一带,再南下穿过湖北南岸和湖南全境,进入岭南。

西线:自关中越过秦岭经襄阳斜道,子午道等栈道,进入汉中地区和四川盆地。

(三)靖康之乱后的人口南迁

过程分三个阶段

一、 靖康到绍兴九年左右

二、 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南侵至南宋后期蒙古南下。

三、 黄淮流域全国南部人口南迁

后两阶段人口南迁,历时规模小。

路线:东线:主要从今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经大运河及其两侧南下,渡长江在镇江、建康、太平州、池州、江州等地上岸。分别进入江南、江西。再分若干分支,主要一是经浙西盆地入江西,再入闽江谷底;二是朔赣江而上,越南邻到广东。

中线主要从山西、河南一带经湖北南入湖南,到达广西及海南岛。

西线主要自今陕西、河南进入四川地区。

6、历史时期我国农牧分界线的变迁。

农牧分界线是农业区与畜牧区之间的分界线。

(1) 夏、商、西周时期的农牧分界线 泾渭中游------汾水下游-------渭河流域一

线

(2) 春秋战国时期农牧分界线 龙门----碣石一线及其延长线一带。

(3) 秦代农牧分界线 秦代农牧分界线往北推移,大致在秦长城一线。

(4) 西汉时期的农牧分界线 西汉农牧分界线大致位于湟水流域------河西走廊北

侧----贺兰山-------阴山及西汉长城一线(西汉武帝北伐匈奴,收复失地,设置郡县,移民实边,界限北移)

(5) 东汉时期农牧分界限 东汉匈奴、鲜卑、乌植等游牧民族内迁至西河、北地、

朔方、五原等延边各郡,农牧分界线南移。

(6) 魏晋南北朝农牧分界线 大致位于渭河平原北部缘至汾水中游一带。(五胡内

迁导致界限南移)。

(7) 隋唐农牧分界线 位于龙门------碣石及其延长线一带

(8) 宋代农牧分界线 宋代农牧分界线较唐代南移,西夏、金为游牧民族,金沿

大兴安岭修筑的长城(界壕)大致成为当时蒙古高原和松嫩平原之间的农牧分界线。

(9) 明代农牧分界线 明代在北部边界修筑边墙,当时边墙大致就是明代农牧分界

线。

(10) 清代农牧分界线 清代农牧分界线大致沿陕西、山西、河北长城东至辽西努

鲁儿虎山。(分界线以南为农耕区,以北为农牧交错区) 东北地区农牧分界线

大致以盛京边墙和柳条边为界。

四、填图题

1、历史时期植被破坏过程(教材68页)

2、黄河中河流湖泊的分布(教材111页)

3、元朝、明朝的政区(教材188页)


相关内容

  • 人文地理学专业研究生推荐书目.网站.期刊
  • 人文地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推荐书目.推荐期刊.常用网址 一.推荐书目 1.<Ecotourism: a sustainable option>,Elect Cater, Gwen Low Man, John Wiley & Sons Ltd., 1994 2.<Tourism ...

  • 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
  • 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 (在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今天正式开学了.我代表中央党校校委,向全体学员表示热烈欢迎. 同志们放下繁忙的工作来到中央党校,主要任务是学习.重点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还要学习做好工作需要的其他知识,包括历史知识.今天,我主要就领 ...

  • 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 北京日报社社长: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在一部分人当中也存在着实用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倾向,--打着"还原历史"的幌子,大作翻案文章,为已被历史淘汰的旧势力评功摆好. 第一阶段为革命阶段,时间是从1911年到1949年,主要是通过革命来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 ...

  • 历史学研究生各专业方向介绍
  • 历史学研究生各专业方向介绍 历史学作为社会学领域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哲学.民族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尤为接近.有些领域几乎相互覆盖,与自然学科也有密切联系,历史学给这些学科提供资料和知识,与这些学科的发展相互促进.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 ...

  • 试题库及相应标准答案史学概论
  • 试题库及相应标准答案: 试题库 一.填空题: 1.有关历史运动的历史观点有: . 规律论等. 2.有关历史动力的历史观点有: . . 地理环境论等. 3.有关史学功能的历史观点有: . .经世史观等. 4.历史文献学包含有 . 辨伪学等. 5.历史学以历史资料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有 . . .训诂学 ...

  • 历史虚无主义的唯物史观透视
  • 第13卷 第1期2011年3月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 l of A nhui Un i v ers it y o f Science and T echno l ogy(Soc i a l Sc i ence) V o. l 13 No . 1 M ar . 2011 历史虚 ...

  • 2016年复旦历史地理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 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地理基础>考试大纲 2015-11-09 说明: 1.本大纲编写主要参考以下材料: (1)教育部颁发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中国科学院系统及部分高等院校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然地理学)考试大纲. (2)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颁布的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历史人物评价的几个问题
  •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年第8卷第4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历史人物评价的几个问题 娜 芹 (内蒙古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摘要]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史学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历史人物的评 ...

  • 华林甫: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学
  • 一. 总体进程 传统的舆地学孕育了历史地理学.舆地学主要研究历代疆域.政区.地名.水道的因袭与变异,长期以来是历史学的附庸,是治史的四把钥匙之一,它的成果往往仅被视为为历史研究提供一个空间舞台而已. 二十世纪初,随着西方地理学思想和方法的传入,逐渐冲破了舆地学的藩篱,学者们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新的方法和 ...

  • 白寿彝教授传
  • 白 寿 彝 教 授 传 白寿彝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致力于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已有六十多年,在中国通史.中国史学史.民族史等学术领域里,多有建树,为我国的历史科学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早年的生活 1909年2月,教授出生在河南开封一个回族家庭.他的父亲白吉甫,曾同友人在开封和 ...